第一篇:电视真人秀节目的道德坚守和艺术定位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道德坚守和艺术定位
随着大量以娱乐明星为嘉宾的真人秀节目在各大卫视登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已步入到发展的黄金时代。但其中一些节目“有意思”没意义的现象十分明显——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有的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引起舆论批评。具体来说,当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主要存在着下述几个层面的问题:其一,部分情感类真人秀节目为提高收视率,采取了激化矛盾、突出不良现象和渲染非理性情绪的手法,促成了部分真人秀节目的负面影响;其二,极少数真人秀节目邀请了一部分有道德瑕疵和丑闻劣迹的艺人,未能承担引导社会正能量的责任;其三,真人秀节目中存在着脱离现实、远离群众日常生活游戏化倾向,助长了社会的浮躁情绪和颓废萎靡之风。有鉴于此,我们需要通过深入分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道德坚守和艺术定位两个维度作为切入点,努力提升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其核心在于电视真人秀节目必须寻找到道德坚守与艺术定位之间微妙的平衡点。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融合
“电视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1]p14它融汇了信息传媒时代的三大特征于一身——真实与虚拟的交汇、交流与互动的融合、个人竞技与设定性表演的统一。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之一,电视真人秀节目受到新媒体冲击,又以自身作为信息集合体和接受体的开放姿态容纳了多方面的信息。从这一角度来说,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快速崛起是在悖离传统电视媒体的设定性表演和单向度信息传递模式的同时,以规定性时空作为背景性因素,通过展现参与者和受众在接受相关信息时所呈现的情感状态。电视真人秀节目是向人们所呈现的带有一定艺术加工的情感集合体,它代表了现代文化语境中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一种趋势。
回顾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历史,以及它在当下的发展趋势,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电视真人秀节目将提供帮助。电视真人秀节目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学术界普遍认为1999年由荷兰推出的《老大哥》(Big brother)是第一档真正意义上的真人秀节目。“其后又由美国CBS推出了《幸存者》(Survivor),作为一档在美国取得超高收视率的真人秀节目,《幸存者》开启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新时代。其后又有《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学徒》(Apprentice)、法国的《阁楼故事》(Loft Story)、德国的《硬汉》(Temptation Island)等真人秀节目纷纷收获不俗的成绩。”[1]p1我国电视制作方很快就引进了真人秀,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2001年播出的《走入香格里拉》到《生存大挑战》,早期真人秀节目主要采取了志愿者和明星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到2005、2006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央视推出《梦想中国》为代表的新一代选秀真人秀节目,为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创造的了新的范式。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和节目制作团队参与到真人秀节目制作体系中,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逐渐分化为婚恋交友真人秀、职场真人秀、才艺展示真人秀和明星真人秀。真人秀节目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体现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状况。为了能够让真人秀节目成为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展现时代“正能量”的积极因素,我们需要以更为客观、理性、科学的态度来审视我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
随着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快速发展,逐渐暴露出单纯模仿、创新不足和明星炫富的不良导向。针对这一状况,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多次下发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努力转型升级、改进提高,丰富思想内涵,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实现积极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特别是2016年8月下发的《通知》中指出:“真人秀节目要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好价值引领作用,防止把节目办成脱离现实、脱离群众的无聊游戏,不能助长社会浮躁心态和颓废萎靡之风;要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动创新创优,摆脱对境外节目模式的依赖心理,坚决纠正一窝蜂式的盲目引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普通群众,避免过度明星化,摒弃“靠明星博收视”的错误认识,纠正单纯依赖明星的倾向,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风气;要坚持健康的格调品位,真人秀节目不应变成低俗娱乐秀场,不得设置违背核心价值观和公序良俗的节目规则与低俗噱头等。”
二、娱乐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基本属性是现代娱乐产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然要以满足受众的感官愉悦为第一位的目的诉求。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很多,最为直接的因素主要是电视文化产业的娱乐功能给予电视真人秀的社会功能定位。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塑造之下,资本已然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首要考量,从而造成了很多节目中暴露出来的内容构成缺乏理性安排、单纯追求制作效果。在这一背景的影响之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从诞生之初便遭受到是否将会是县花一现的质疑,它的生产消费体系混合了所有可供娱乐的元素,给人一种感官刺激和享受体验,节目中出现过意义失衡与文化失语的现象。”[3]p3我们认为单纯以文化主管部门下发的行政命令,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关键还在于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团队必须要有道德坚守的意识。
学者指出: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在满足不同群体欣赏趣味的同时,也必须表现出足够的道德担当意识。“可以娱乐但不不能‘娱乐至死’”,特别是不能以“追求高收视率”为唯一目标。以《中国达人秀》为例,作为一档以展现社会各阶层普通人士和专业人才的技能为主要平台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它兼具社会、文化、行业三个层面的责任,需要在慎加甄别的基础来理性面对。《中国达人秀》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真人秀”节目的良性发展应该以正确的思想和深刻的思索作为节目传播效果的落脚点。具体来说,电视真人秀节目所应秉承的正确的思想、深刻的思索,最终都落实到道德坚守层面。道德是特定社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公序良俗,其核心不仅是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维持良好的秩序感,更在于凸显社会成员的应有的社会价值。
电视真人秀在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展现社会成员个人形象和塑造其个人魅力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定的编辑手段,对参与真人秀的嘉宾进行一定程度的包装,使其符合真人秀节目的定位。而这一过程,并不符合社会成员自身形象塑造和价值引导的常规模式,其背后涌动的是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主要诉求的利益因素。为了能够让受众群体对电视真人秀节目产生情感认同感,节目制作方借鉴了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其主要拍摄手法表现为手持摄像机的使用、晃动的镜头、“自然”的布光、含混或听不清(因而显得“自然”)的印象等等。纪录片的程式用来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摄像机碰巧拍下了没有预期的事情,并客观真实地展现给我们。通过借鉴纪录片的拍摄手法,电视真人秀节目在细节呈现和性格刻画层面为观众呈现了极为“逼真”的拟态状况。但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着以事先设定剧本预演的缺陷,不仅违背了真人秀的基本原则,也让观众陷入到虚拟情感设定的误区。作为一种违背了基本纪实原则的制作模式,真人秀节目的收视率和关注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话题炒作,无法真正做到提升其艺术品位。
三、自主创新意识在真人秀节目中的体现
随着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从早期的零星式制作朝着遍地开花的模式过渡,越来越多的真人秀节目开始涌现出来。先后涌现出以浙江卫视的《奔跑吧,兄弟》、上海卫视的《极限挑战》为代表的一批在群众中赢得广泛认可度的佳作,但我们也要看到,此类节目中存在的以经济利益为主要导向的错误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电视真人秀的艺术价值。有鉴于此,国家广电总局先后多次下发关于整顿真人秀的通知,其核心在于“拒绝低俗”、“不贩卖隐私”。以2015年七月下发的《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为例,该项通知明确指出:“要求正面引导和调控电视真人秀节目,坚决抵制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对内容低俗有害的真人秀节目坚决查处纠正直至取缔。”
相关政策的出台折射出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市场的快速发展所导致的泡沫化现象,大量同质化的真人秀节目大量涌现,不仅是中国电视制作人群体创新意识匮乏的直接体现,也说明我国电视制作严重滞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在我国迅速步入到市场化运作模式之后,地方电视台先后采取了摆脱体制化管理的传统运作模式,各种渠道来源的资金为地方电视台节目制作提供了新鲜血液。另一方面,我国电视节目制作人才培养没有实现快速发展,相关人员主要从事重复性较强、创新性较低的技术性工作,无法从根本上激发电视节目制作者的创新意识。上述两个层面因素的相互影响所形成的市场运作机制,使得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艺术定位停留于短省快的模仿层面。以引进韩国《RUNNING MAN》版权拍摄的《奔跑吧,兄弟》和引进国外版权的《中国好声音》(现改名“中国新歌声”)为例,二者在内容、形式和节目定位层面都完全借鉴了国外的拍摄模式。《RUNNING MAN》作为韩国SBS电视台的金牌真人秀节目,采用固定嘉宾与零时客串相结合的方式,在节目内容中以各种形式的竞技活动来提升节目的对抗性。浙江卫视在引进该节目之后,没有根据中国国情对节目的基本内容做出适当调整,使得节目限于“撕名牌”的单纯模式,可谓是毫无新意。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也涌现出一部分具有一定自主意识,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带来积极影响的优秀节目。由四川电视台推出的《咱们穿越吧》,在借鉴明星真人秀节目基本运作模式的基础上,以历史穿越作为节目卖点开创了“大型历史体验真人秀”的新形式。作为中国首档历史体验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兼具娱乐与教育意义,并较好地忠于了历史。节目涵盖了原始社会、南宋书院、唐朝丝绸之路驿站、明朝郑义门等情节,生动地呈现了一段段不一样的中国历史。节目的立足点是节目中所承载的文化与内涵,所谓引进仅只是借人家的瓶子装自家的酒,基于本土文化的再造才是节目创作的核心价值。堪称中国真人秀节目的转型与超越之作。节目以“穿越”之名,借着一众明星身体力行的体验秀,引领观众领略中国各个时期的历史与文化。
参考文献:
[1]尹鸿:《解读电视真人秀》[J]今传媒2005(7):14.[2][3]付兆欣:《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社会文化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第1页,第3页。
第二篇:电视真人秀节目策划方案
电视节目策划方案
——真人秀《卧底》
一.栏目定位:
通过电视栏目向观众展示出学生在学校的真实状况,通过老师体验学生的真实生活,来展现出学生在学校的真实学习情况以及学校老师的素质与学校的教育模式问题、深层次揭示出现在教育的缺陷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给观众观察教育的另一个角度。
二.栏目宣传语:
你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吗,你的学生你真正了解吗,学生的想法或是大胆新奇,解读青少年成长的秘密,这里,等你来挑战!
三.栏目介绍:
首先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选出1个体验者,即刚毕业于师范学校的教师作为体验者来体验学生生活并完成某些任务,时间为30天,在30天内,参与者将进入即将要工作的班级伪装成为一名学生,与学生共同生活交流,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以争取实现事先制订的目标。期间要记录体验者的真实状态,真实心理情况并制作成节目展现给观众。这是一档极具深度,现实感的真人秀节目。真实的展现中国在校学生背后真实的生活。
这个节目的灵感主要来源于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变形记》,这是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即以原生态播出。《变形计》非常容易抓住家庭观众的心,节目展示和讨论的话题是大家非常关心和关注的,容易吸引大家都参与进来。
其次来源于《卧底老板》这一档真人秀节目,英格兰北部一家中等规模的市政工程与物流公司Clugston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史蒂芬·马丁为了能够了解自己员工的真实想法,虚了胡须卧底成为自己公司的员工,与大家一样努力谋生。“这是一辈子一次的机会,能够听到我的员工们的真实想法,没有过滤,他们对我说的事情,他们永远不会告诉他们的经理。”看看美国的老板,再看看我们中国的老板,我不禁要问:“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吗?社会主义是先进的吗?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吗?我们从小所受到的这些教育,是老师水平不够,还是统治阶级所要求的、必须进行的颠倒是非黑白的愚民教育?现在的教育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要做一期老师伪装成学生,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老师更了解他们的学生。
四.节目形态
以自然平实的风格,客观叙述,忠实记录,全方位展示体验者的多样化形象、活动和情感。通过我们的画面语言,让受众去感受,思考中国式的教育缺陷,从而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感受。
五.节目构架 关于那些被体罚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辱骂老师的学生等等,我们节目的目的应该是让老师家长社会了解,教育是培养人,所谓培养人就是让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不是只让学生学会应试和将来的就业,节目主要侧重于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以平等的身份去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让教育问题,不再是一个难题。
节目一方面在展示学生真实的想法之外,更重要的传达一种对教育的人文关怀,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工作,我们的世界才会这样美好。
六.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国内没有这样一档真人秀体验式节目,开创这个节目,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创真人秀节目新的模式。
其次,为使节目推出后具有较高收视率,我们就要抓住当代观众最重要最关心的问题;捕获体验者内心深处最细腻最丰富的情感;在题材的选择上;在对体验者的内心感受的把握上;在主持人的风格塑造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最后,在节目的包装上,及营销手段上,对节目实行整合营销方法。加强本栏目与其它媒体的互动,扩大栏目的知名度,必要时与《南方都市报》,湖南电视台等强势媒体进行互动,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第三篇:电视真人秀节目策划方案
电视真人秀节目策划方案
——职场真人秀《敢挑战吗?》
一.栏目定位:
通过媒体向观众展示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职业,通过体验者的体验生活,来展示世界某个角落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给观众观察社会的另一个角度。二.栏目宣传语:
这里有你不了解的职业,或是新奇时尚,或是肮脏卑微,解读各种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这里,等你来挑战!三.栏目介绍:
首先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选出1个体验者,即普通观众体验者(可以是对这个职业的向往者,可以是对某项职业的好奇者,也可以是纯粹为参加节目而来的体验者。)来体验一项工作并完成某些任务,时间为30天,在30天内,参与者将进入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以争取实现事先制订的目标。期间要记录体验者在工作期间真实状态,真实心理情况并制作成节目展现给观众。这是一档极具深度,现实感的真人秀节目。真实的展现这个世界上各种奇特的职业背后真实的生活。这个节目的灵感主要来源于美国真人秀节目《简单生活》,通过社交名媛希尔顿,妮可-里奇置身穷乡僻壤,两个人相依为命,过起平头百姓的“简单生活”,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这对“公主”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简单生活”。在已播出的真人秀中,因好莱坞派对生活而闻名的帕丽斯和妮可“沦为”在牧场挤牛奶,在熟食店打工,还做过技工。通过体验这种简单生活两人的友情日益深厚。
其次来源于《肮脏工作》这一档真人秀节目,这档真人秀由主持人罗威带着观众去见识一下各种千奇百怪的肮脏工作,从清晰鸽子粪到下水道堵塞后的清理工作„„罗威风趣的主持风格是该节目一大卖点,这档真人秀同样寓教于乐,在罗威尝试各种有些甚至让人作呕的工作同时,观众也会增长不少见识。与其相似的另一档真人秀节目《30天》,30天内,尝试当一个穆斯林,一个酒鬼,一个被扔进GAY圈儿的直男„„摩根;斯伯罗克亲身出演了一集,他和他老婆搬进棚户区,干着只拿最低工资的活儿,每天累得半死,却依然不知道下顿饭吃什么。他们体会了30天低保户生活。“真是段怪经历,当一个穷人每天一睁眼就有人管你要钱。可如果银行里有了一大笔钱,突然什么都免费了,什么都变得又便宜又便捷。”通过各式各样的真人秀体验,节目向观众传达的不仅是工作的新奇,低下,更注重表达一种节目之外的人文关怀,一种现实生活的反映,深入接触中国社会、文化问题,揭示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这也是我想做这档节目的一个想法。四.节目形态
以自然平实的风格,客观叙述,忠实记录,全方位展示体验者的多样化形象、活动和情感。通过我们的画面语言,让受众去感受职业,思考社会、,从而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感受。五.节目构架
关于新奇有趣的职业,比如巧克力品尝师、婚姻分析师、海豚研究员砍价师、代驾员,点菜师,时尚捕手代驾员,职业玩家,职业砍价人等等,节目主要侧重于体现这种职业的时尚,及社会发展所创造的各式各样的需求越来越多,遍地是机会,就业,不再是一个难题,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真人秀《卧底》
一.栏目定位:
通过电视栏目向观众展示出学生在学校的真实状况,通过老师体验学生的真实生活,来展现出学生在学校的真实学习情况以及学校老师的素质与学校的教育模式问题、深层次揭示出现在教育的缺陷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给观众观察教育的另一个角度。二.栏目宣传语:
你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吗,你的学生你真正了解吗,学生的想法或是大胆新奇,解读青少年成长的秘密,这里,等你来挑战!三.栏目介绍:
首先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选出1个体验者,即刚毕业于师范学校的教师作为体验者来体验学生生活并完成某些任务,时间为30天,在30天内,参与者将进入即将要工作的班级伪装成为一名学生,与学生共同生活交流,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以争取实现事先制订的目标。期间要记录体验者的真实状态,真实心理情况并制作成节目展现给观众。这是一档极具深度,现实感的真人秀节目。真实的展现中国在校学生背后真实的生活。这个节目的灵感主要来源于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变形记》,这是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即以原生态播出。《变形计》非常容易抓住家庭观众的心,节目展示和讨论的话题是大家非常关心和关注的,容易吸引大家都参与进来。其次来源于《卧底老板》这一档真人秀节目,英格兰北部一家中等规模的市政工程与物流公司Clugston Group的首席执行官史蒂芬·马丁为了能够了解自己员工的真实想法,虚了胡须卧底成为自己公司的员工,与大家一样努力谋生。“这是一辈子一次的机会,能够听到我的员工们的真实想法,没有过滤,他们对我说的事情,他们永远不会告诉他们的经理。”看看美国的老板,再看看我们中国的老板,我不禁要问:“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吗?社会主义是先进的吗?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吗?我们从小所受到的这些教育,是老师水平不够,还是统治阶级所要求的、必须进行的颠倒是非黑白的愚民教育?现在的教育状况又是怎样的呢?”所以,我们要做一期老师伪装成学生,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让老师更了解他们的学生。四.节目形态
以自然平实的风格,客观叙述,忠实记录,全方位展示体验者的多样化形象、活动和情感。通过我们的画面语言,让受众去感受,思考中国式的教育缺陷,从而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感受.五.节目构架
关于那些被体罚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辱骂老师的学生等等,我们节目的目的应该是让老师家长社会了解,教育是培养人,所谓培养人就是让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不是只让学生学会应试和将来的就业,节目主要侧重于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以平等的身份去了解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让教育问题,不再是一个难题。节目一方面在展示学生真实的想法之外,更重要的传达一种对教育的人文关怀,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工作,我们的世界才会这样美好。六.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国内没有这样一档真人秀体验式节目,开创这个节目,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创真人秀节目新的模式。
其次,为使节目推出后具有较高收视率,我们就要抓住当代观众最重要最关心的问题;捕获体验者内心深处最细腻最丰富的情感;在题材的选择上;在对体验者的内心感受的把握上;在主持人的风格塑造上都要做到精益求精。
最后,在节目的包装上,及营销手段上,对节目实行整合营销方法。加强本栏目与其它媒体的互动,扩大栏目的知名度,必要时与《南方都市报》,湖南电视台等强势媒体进行互动,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一、节目名称 :宠物,你我它
二、节目主旨 :“你”“我”可以理解为观众和宠物的主人,也可以更广义地理解为我们周围有宠物和爱宠物的所有人。而“它”就是指宠物。将“你我它”连在一起,就是希望发扬这种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该节目中充分展现了主人与宠物的友好和谐关系,人与动物同乐。
三、节目目标 :这种主人与宠物一起上屏幕的节目不是很多,可以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现在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这类节目也会使他们产生一些共鸣,更加善待动物。
四、节目内容 :
1、每一期都要上六个同类的动物,如小猫、小狗、鹦鹉等,他们的主人要一起上场。为了提高收视率,可以选一些稀奇的动物,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收视率。
2、由主人介绍自己宠物的名字以及它的特长
3、主人要在节目之前录制一段视频,是关于自己和宠物的日常生活的,最好生动有趣一些。
4、选美比赛。主人要用现场给出的材料,来计时打扮自己的宠物,然后由下面的观众给动物们打分选美。当然,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信的方式参与。
5、才艺表演,由主人和宠物一起表演他们拿手的一个节目。同上个环节一下,观众们要打出分数。这个表演自然就主人们平日下的功夫,来训练宠物了。
6、给出特定的比赛项目,所有的主人和宠物同时参与。
7、综合“4”“5”“6”的得分情况,评出名次,然后分别按照名次的不同给主人颁发奖品,当然,也少不了宠物的一份精美小礼物,如宠物爱吃的罐头等。
五、节目特色 :不知有人,还有动物,一起参加的节目
六、节目风格 :以搞笑轻松地气氛为主
七、节目长度:每期45分钟
八、播出时间:每晚九点半开始
九、播出次数:每周一三五
电视真人秀节目策划方案
一、节目策划背景分析:
1、市场分析:
近年来,电视屏幕上的真人秀综艺娱乐节目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如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我们约会吧》《快乐男声》……节目样式多种多样,内容各有千秋。但却仅仅是局限在国内领域。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了大势所趋,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开设一档节目来促进人们对于各国间的文化认同与了解。因此我策划开设了这个《中外“看”“评”“判”》真人秀节目
通过选手之间对于现场放映的某部具有分歧的影片、电视剧、广告等视频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友谊,同时也有助于观众对于其他国家价值观和生活模式的认同。
2、市场竞争分析:
(1)虽然目前电视媒体综艺娱乐类节目众多,但是用不同国家选手为单位的节目却少之又少。
(2)从新闻的接近性角度考虑,关注各个国家的生活形态与价值观念,向公众传播这些异同,是大众媒体的责任。
(3)我们的节目关注的是各个国家在思想层面和生活节奏或是价值观方面的不同,由于是有很多个不同国家的选手参加节目,所以节目内容是多姿多彩的。
3、受众分析:
由于面向的是各个国家的公民,所以国内受众和国外受众都是其潜在的受众。有利于增进交流,学习知识,丰富每个受众的精神层面和知识储备。
二、节目目的:
通过在节目里面嘉宾与嘉宾之间进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了解与认同,方便各国公民思想的交际。
三、节目形态:
(1)主持人:一男一女。要求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各种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和感受。男主持要善于调度整个节目的进程,女主持要亲和。
(2)评论家:一人。要求是在学术界权威性很高的大家,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
(3)传播形式:按期播出,前期做好节目内容预告。同时通过开设节目博客等方式,注重节目后期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4)嘉宾:嘉宾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求每期有相同人数的代表各自国家的两组嘉宾(每组5人,共10人),男女不限。
四、节目宣传语:
这里有你不了解的异国风情,或是新奇时尚,或是趣味十足,解读各国的异域风情,将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五、节目内容:三个版块“看”、“评”、“判”。
(1)看:
首先根据编剧的创意与构思,综合考虑嘉宾的国籍异同,选择性放映一些能够引起争议的视频,比如《非诚勿扰》《情书》等节目视频,之前主持人设置问题,让嘉宾带着问题观看并思考。
(2)评:
通过观看,嘉宾需要对放映视频进行评价,当然这个环节要求的是对于视频的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肯定评价。即通过该视频的播放,它反应的该国文化层次方面的哪些积极的进步的,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东西,这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环节没有什么规定性的硬性要求,嘉宾与嘉宾之间可以是赞同的态度也可以是反驳的立场。当然也要注重与现场观众的互动。
(3)判:
这个环节是一个批判的环节。就是嘉宾对于自己收看到的视频在自己心里进行与自己国家的比较,其中之间所反应出来的国与国之间的价值观与文化异同是批判的重点。嘉宾认为哪些东西是相较于他们国家而言是落后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这是一个争锋相对的环节,要求嘉宾之间进行抢答式的辩论。
六、节目时间及周期:
每周六20:05。节目长度为60分钟。
时间长度安排:
“看”:10分钟左右
“评”:25分钟左右
“判”:25分钟左右。
七、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国内少有这样一档两个国家的选手共同出现在舞台上面进行答辩式的开放性节目,开创这个节目,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创真人秀节目新的模式。
其次,为使节目推出后具有较高收视率,我们就要抓住当代观众最重要最关心最有分歧的问题;捕获体验者内心深处最细腻最丰富的情感;在题材的选择上;在对体验者的内心感受的把握上;在主持人的风格塑造上都要住做到精益求精。
最后,在节目的包装上,及营销手段上,对节目实行整合营销方法,扩大栏目的知名度。
八、人员安排:
制片人1名,主持人2名,记者3名,编导2名,摄像3名,后期制作人2名。
城市变迁
反应城市的变迁主要是通过受访对象的经历、环境、思想等几方面进行对比来折射变化,切入点选择尽量要小,贴近生活。根据你的题目,个人建议:
1、老兵: 部队生活相对远离社会,因此采访老兵的重点是让其谈家乡的变化,即离开家时家乡是什么状况,复员后家乡是什么变化。
2、建筑工:建筑工人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采访重点让其谈近及年的工作经历,尽量激发其建设城市的自豪感。
3、小商人:小商人是私营经济的代表。因此采访重点让其谈生活水平差异的变化,小商人一般都有“苦日子”的经历,通过创业忆苦思甜,来反映城市变化。
4、投资商: 投资商投资都是为了挣钱,如果没有好的切入点,个人认为其采访意义不大,还不如直接引用政府部门招商引资的数据,如果非要采访,采访重点让其谈对城市的印象(因为投资商全国各地走得比较多,城市之间的比较相对还有些说服力),以及其投资对城市的贡献。
以上个人建议,思虑不周,仅供参考。追问
这次采访 是为某个城市专门做的 采访人群 也是特地选的 目的就是通过他们来反应城市的进步
所以在设问上希望对i采访对象的引导得更明确一些 也更详细一些
得到我们所需要的 因为要做专题
所以需要的问题比较多
还望点拨一二 回答
如果是电视或网络专题节目,本人也没什么好经验。不过,我的建议是最好先形成专题报道的文字内容,即确定城市的变化主要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歌功颂德的文字不需要采访也能形成,只有确定了体现方面,然后才能根据文字内容有的放矢地让受访者说出专题所需要的东西。至于需设问的问题,除了采访沟通一些必要的问题外,简单列几个问题供你参考下,毕竟妙问妙答都是临场即兴发挥,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也是考量一名记者最重要的素质,不身临其境,一时也没什么好想法。
1、老兵;在这个城市服役这么久,您觉得这座城市的那些变化,最让您记忆深刻?如果您复员,愿意留在这座城市吗?理由是什么?
2、建筑工:您算得上是这座城市几年变化过程中最直接的见证者,您认为您亲手建设的哪个工程可以算是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成对城市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3、小商人:现在生活逐渐提高了,请您切身谈一谈身边发生的变化有哪些?您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投资商:这座城市的哪些因素吸引您决定过来投资?与一些发达的城市相比,您认为这座城市的发展潜力是否占有优势,为什么;通过企业这几年的发展,您认为城市哪些变化更利了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往事》口述历史栏目
它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背景下讲述变动社会中人的命运;它从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视角,对正史中的缝隙加以修补,还原历史的生动和丰富,着力点往往在正史一笔带过之处。它记录人世间的悲欢,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讲述自己历史的权利。
无论是历史的中心或边缘,《往事》努力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复杂而斑斓的图景奉献给珍视历史记忆的人们。
由于《往事》栏目对与选题把握的特点,我们想通过兼职策划团队的形式,广开思路,倾听各界声音,从而把栏目的内容充实,做得精彩。栏目介绍: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风言锋语》《往事》栏目,是上海电视台晚间黄金时间收视率排名靠前的两档名牌节目,《风言锋语》为谈话类演播室栏目,《往事》是以口述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栏目。
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构思
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将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悟与思考进行艺术化表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构思是最重要的问题,它往往决定了创作的成败。本文结合黄河电视台 《倾诉》栏目的创作经历,简要分析一下电视纪录片艺术构思的特点。
把握选题立意是艺术构思的基础
电视纪录片是以探寻者和发现者的眼光,采取电视采访和编辑的手段,运用电视本体语言对所关注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真实记述。作为电视的叙事艺术,纪录片的选题立意创作,是纪录片整体艺术构思的基础。选题立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创作的成败,而选题立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品格和艺术价值的高低。在SMG“真实频道纪录片大师班”里,国内知名纪录片“大师”围绕纪录片选题立意与创意孰轻孰重展开讨论。尽管伸长脖子的新锐们无不想标新立异,学几招纪录片创意秘笈,但是“大师”们却将创意的重要性置后,台湾导演赖声川认为“与其谈纪录片的创意,不如在构思的时候多考虑动机,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
纵观这几年中外成功获奖的纪录片,无不是在选题立意上有着较高的追求,即使是同一个题材,但由于选题角度、立意高度不同,实际效果与结果也会大不一样。这一点在创作特别节目《人证》的过程中便有过深刻的体会。十五集大型口述历史纪录片《人证》是黄河电视台《倾诉》栏目为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历时半年、行程两万余公里特别制作的,是迄今为止国内电视媒体最详实、最完整的关于日军侵华期间性暴力受害者的记录。该片不仅可视性强,而且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面对这样一个大题材的节目,最终策划决定从小处着手,从一个特殊群体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入手,将选题设定为日军侵华期间被日军残忍蹂躏的20位受害女性,通过当年性暴力受害者的口述和她们目前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从一个侧面为我们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所遭受的深刻苦难。《人证》在2005-2006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评选中获优秀对外电视新闻大奖。找准切入点是艺术构思的首要环节
纪录片艺术构思的首要环节,是要有一个既符合常理又出奇不意的切入点,在尊重人物事件纪实性的同时,也要力求出新出奇。
纪录片创作不同于电影或其它艺术短片的创作,它记录的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或事,纪实性依然是纪录片创作的灵魂,所以在每一次拍摄之前,我们要和被采访者有所接触,了解大量的实际情况和背景资料,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发掘主题和寻找立意。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熟悉所要表现的人物和事件,搞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做完这些工作后,我们就需要为自己即将开始的创作勾画出一个大致的轮廓,这时候,选择以什么作为切入点是首要任务。
以《倾诉》之《我们的妈妈党素珍》为例。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矿矿工家属党素珍,50年义务为矿工送水,被评为2007全国十大道德模范之一。在获得这个荣誉数年之间,党素珍已被许多媒体争相报道,多角度、多侧面、甚至挖掘许多细节,体现她几十年不平凡的坚持。这些新闻报道大都以追随党素珍送水的足迹为切入口,直观全面地刻画人物,从而让党素珍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尽显人性光辉。然而,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背后,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恰恰更体现了这些人物的不易。编导在做这个片子时,首次以党素珍的儿女们为主诉,从《我们的妈妈党素珍》这个角度,完成对党素珍不为人知一面的崇高形象的刻画。在党素珍一次次走出家门送水的身影背后,留给孩子们的却是一个缺少母爱的童年:她最小的女儿由于缺少母亲的照顾不幸夭折;物质匮乏时期,年幼儿女食不果腹她却把仅有的小米给矿工熬汤喝;甚至四个儿女的婚礼她都因送水而无一在场。在这个片子中,党素珍卸下了全国劳动模范与全国道德模范的光环,她不再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而是一个“不合格的”“缺少人情味”的母亲。儿女们的讲述情真意切,看似对母亲的 “埋怨”,其实更是打心中的“敬佩”。该片在2008“山西新闻奖”的评选中获奖。
结构层次是艺术构思的重点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讲好一个故事的关键所在,只有对结构加以精细的安排和布局,因此要根据题材与情节的发展,合理地构思结构层次,力求节目的层次之间过度严谨、自然。结构层次,就是指内容的表现顺序。对于纪录片来说,很难说哪种层次安排就好,哪种就差,更不可能规定出几种方式供编导去套用,所以,如何把复杂的材料按一定要求恰当地组织在一起,对于纪录片编导来说没有捷径可循,只有靠大量的实践经验与自身的“悟性”来实现,因此,对编导的功力确实是个考验。
《半个世纪的寻亲梦》这部纪录片记录了数名“上海孤儿”由山西太原出发南下寻亲的整个过程。他们是上世纪60年代江南一带遭遇水灾后,由于家庭丧失抚养能力而被遗弃的。当时我们跟踪拍摄了许多人的寻亲过程,其中有四个人的寻亲经历既有故事性,又有动情点,四个人,四条寻亲线索,如何结构才能避免零乱?经过节目编导一番仔细的思考,终于选定了一种纵横交叉式的结构方式来有机地安排层次,结果,四个人的寻亲故事与情感状态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学生姓名:田崇欣
小学生心理咨询记录
班级:四(1)班
性别:男
年龄: 10岁
导缘由: 性格不好,脾气固执,时刻以自我为中心.欺负同学,不写作业,顽皮,好动,喜欢接老师的话,而且总在当面或背地给学或老师起绰号.但容易激动,脾气暴躁,贪吃贪玩,不吃半点亏.学习怕困难她不像有些同学基础扎实,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初步分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可塑性很大,只要对他们进行细致地了解和具体地分析,抓住他们的优势和长处,就可以此为突破口,实施有效的教育方法.从他的情况看,性格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天生的,或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造成的,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以自我为中心,是一种狭隘的,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是部分青少年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而不是个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价值取向发生偏差.不守纪,单纯地从他身上看,有两种情况:不是完全的无理取闹,可能是在认真听课的前提下发生的;起绰号也说明他乐于观察,思考,能较为准确地抓住人的特征,是个聪明的学生.对待学生不能简单,武断地下“好与坏”的结论,某些做法也可能是现代青年学生不加分析判断而追求的另类呢.从莫XX的情况分析,她的所作所为只是爱出风头,卖弄小聪明,迫切想表现自我的一种方式.辅导过程
在辅导学生过程中,我想最重要的是肯定对方的优点,在优势中寻找弱势,在缺点中寻找闪光点,以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从抓住特点,抓好重点,狠抓难点入手,帮助其克服缺点.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同时进行:(一)热情谈心.通过这种方法了解她的思想变化情况,多鼓励,少打击,多表扬,少批评,多关心,少冷淡.其目的是调整心理,平和心态,使她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人,事.首先, 我找了几个平时和他接触比较多,比较好的几位同学,进一步了解她在学校,在同学中间的情况,并鼓励同学要积极,热情,诚恳地接近她,帮助她
其次, 与本人谈,通过面对面地坐下谈,了解他的全面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我告诉她老师对他的期望是很高的,在老师心目中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谈心过程中,我一直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诚恳地指出她的不足,要求她必须改掉给同学,老师取绰号的坏毛病,上课专心,塌实学习,给予明确的努力方向,希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施教育,引导.再次, 就是找家长谈.了解其在家表现及家长对她的要求和期望,告知老师的帮教措施,并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就和家长沟通,有的放矢地通报其在校表现,同时告知在家情况,在老师,家长和同学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帮教链.(二)主动帮助.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我利用业余时间为她补课,教给她更好的学习方法,激发他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由于他头脑灵活,经常耍小聪明,学习中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塌实,情绪波动较大,于是我对他注意观察,作好预防工作.凭借他的聪明和努力,相信在学习成绩上一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诚恳激励.学生的成长进步,我认为不在于批评多少,而关键在于激励多少.针对她的特点,一是在他的聪明劲上做文章.我为他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鼓励她赶上去,超过去.二是在她爱表现上想办法.我较多地给她布置工作任务,让他担任班干部,为他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并适时地予以表扬,让她品尝为集体做贡献时,得到老师,同学认可,赞许的快乐.我认为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始终让学生在心里记下“我行我能”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这样才能想尽办法,不断前进,直至成功.同时,要经常使用激励的语言赞美学生.因为在我看来,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别人的赞美就像荒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心灵滋润,受到赞赏的人能激发出一股自信与冲劲而引发出潜力.效果通过几个星期的帮助,田崇欣的成绩真的有了进步.这是前不久的一件事情.在一节语文课上,我请大家写一封信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他写给了我.她说,“闫老师我很喜欢你,我会记住你的话认真学习的,不给同学取绰号了.” 辅导感悟:
经过这件事情我能深深认识到, 只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她们的优点和长处,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共同努力地做工作,那么他就一定会有较大的转变.心理访谈
栏目形式
[2]《心理访谈》首先是一档电视节目,既是电视节目,又是提供心理学帮助的一个活动。每期节目都有具体的当事人到场,他们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如夫妻关系,亲子教育,人际交往等等向主持人倾诉,专家则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不同角度,帮助人们认知、梳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给出有大众借鉴意义的建议,以帮助公众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
栏目简介
一、午夜访谈 心灵对话
《心理访谈》是全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每期20分钟,每天11:15在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播出,次日下午14:45和晚上23:25重播。
节目气氛温馨、动情,谈话现场平等、互动,节目调性积极、向上,且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气息。
二、贴近生活 服务大众
《心理访谈》把自己定位为服务类节目,和以往不同的是,节目把关注的视角从生活服务上升到心灵服务。每期节目都有具体的当事人到场,他们把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难题,如夫妻关系,亲子教育,人际交往等等向主持人倾诉,专家则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的不同角度,帮助人们认知、梳理、管理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给出有大众借鉴意义的建议,以帮助公众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谐。
三、全新栏目 全新理念
社会转型、竞争加剧、工作变动、人口流动„„,个人的亚健康情绪及亚健康心理的积累,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事业发展。因此,关注心理健康、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心理访谈》栏目,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打开心结的平台,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档心理健康类栏目,我们愿意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科学、客观的引导和帮助。
创作背景
编辑本段
观察心理个案 打开心理话题 探索心理路径 促进心理健康 实现和谐人生,随着我们的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常常使人们处于失衡状态,个人的亚健康情绪及亚健康心理的积累,以至于有人说: “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而诱发的众多的社会矛盾也与此密切相关。为此,央中央电视台在新开播的社会与法频道(12频道),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全新打造出了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大型日播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同时,这也是全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也将为那些极需要抚慰与疏导的心灵找到一个可以栖息的家园。心理问题 触目惊心
近日,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每年有大约25万人死于自杀,即每10万中国人每年有22人轻生,估计还有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1.6%以上,大学生也在16%以上,这揭示了当前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存在不良状况,正是由于学生心理的亚健康状态,没有得到及时矫正、疏导,才使他们产生种种不良行为,也许“马加爵案”只是其中引起公众广泛关注的个案,但诸如厌学、沉溺网吧等报道频频出现在媒体中不难看出这一问题的严重。
工作变动、人口流动、竞争加剧等问题使人们处于失衡状态,众多的社会矛盾与此密切相关,个人的亚健康情绪及亚健康心理的积累,导致了许多惨剧的发生。据可靠资料,目前中国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约1600万人,约3000万17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20%的青少年有抑郁症状,其中4%重度抑郁。他们无论是心理活动方面如焦虑、冷漠、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意识模糊、紊乱等等,还是行为方面的固执、富于攻击性甚至痛不欲生等日渐频生,急需治疗。有专家说,面对社会生活压力的不适应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对大众生存、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威胁,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而远远大于生理疾病可能带来的伤害。
针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中央电视台适时推出了大型日播栏目《心理访谈》,为人们提供一个敞开心扉、打开心结的平台,这同时也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档心理健康类栏目,它的开创和播出对于体现中央电视台的公益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的价值。全新栏目 全新理念 在现代社会,人们不仅需要生活的安全感,更需要生活的幸福感。在安全感的前提下,如何幸福健康的生活,实现和谐人生不仅是现代人关心的,更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渴望的。因此,关注人类的幸福感、引导人们拭净心灵之窗、远离阴形杀手不仅是栏目追求的目标,也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基于我国精神卫生的现状,央视新近改版推出的社会与法频道将全新打造大型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央视社教节目中心副主任魏斌说:“这是一档为面临种种社会生活压力、处于心理危机、心理困境中的现代人试图提供解决方案、并为公众提供心理服务的栏目,也就是对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甚至是反社会人格进而导致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人们潜在的心理压力,进行“防患于未然”的心理疏导、心理指导、心理矫正、心理引导,帮助公众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栏目也为大众建立了一个心理互助交流平台,在心理文化理念方面占有制高点并能预防大众不良情绪的积累。”
目前,《心理访谈》定位为服务类节目,但是和以往的服务类节目完全不同,以往节目主要定位是生活服务,而《心理访谈》则是心灵服务,是深入到人们心灵深处,解决心理问题的深层次服务。《心理访谈》也和以往的一些只是针对现象泛泛而谈的电视心理节目不同,每期节目都有具体的当事人到场,具体分析解决当事人的困惑、矛盾,这也使得节目的设置,更能够充分体现中央电视台提出的加强节目服务性、贴近性的宗旨。即将与观众会面的这一栏目将以个案出现的心理压力、心理危机、心理困境为切入点,探讨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如何应对的方法;栏目以心理视角解读个案故事和社会事件,从心理科学的角度以通俗的方式在大家有相似经历或能产生共鸣的故事中帮助人们认知自己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并能够给予适当的方法和建议,以体现栏目的贴近服务性和实用性。
节目形态
编辑本段
据央视社教节目中心社会专题部该栏目的制片人梁红介绍,这是全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每期20分钟,每天在社会与法频道的23:10首播,每天上午11:35和下午15:25重播两次。节目鼓励当事人出镜,如有不愿意暴露自己身份的人经其同意,节目会在演播室现场设置一屏风以遮蔽当事人的形象。谈话氛围是温馨、平等、交流和互动,当事人娓娓道来,专家循循善诱,主持人和心理专家的引导态度乐观、达观和宏观,专家的分析合情合理、入耳入心,且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气息,整个节目的调性不仅积极、向上、进取,而且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理性的思考。
在节目的解读方式上,栏目提倡用心理学的视角,提示大众所不熟知的心理背景信息,并能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进行开掘,并试图为当事人提供出解决方案。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栏目选择的当事人绝不仅仅局限于“有心理问题的人”或是“心理病”的个案,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或在不同人生阶段都存在着心理困惑,这在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从栏目创作者的角度来看,心理压力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要面对的问题,所以栏目的设置着眼点不是在“病”或“问题”上,而是做在“压力与健康”上,针对人们普遍遇到的各种心理困境来选材,这样不但扩大了选材范围,没有出现“心理问题”但是面临心理压力而无所适从或非常焦虑的当事人也是节目的选材对象,而且最重要的是明晰了栏目的宗旨:是围绕着预防不良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积累爆发、如何塑造一个积极快乐向上健康的“我”这个目标而进行的。随着栏目的成长,在节目之外的观众网站信息互动中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当事人和参与者。
丰富内容
编辑本段
虽然心理问题正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心理学家在人们心目中还有一定神秘感。《心理访谈》栏目让心理学家和当事人面对面,而邀请众多高水平的心理学家也是栏目的一大法宝,其中有中国心理学会、北京社会心理学会等研究机构和有心理案例实战经验的社会工作者,他们非常支持这个栏目的开办,而他们手头拥有的大量咨询事例可成为栏目遴选的线索。随着栏目的开播,栏目还和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等单位合作,还将开通免费的心理健康热线,和《心理访谈》栏目形成互动平台,同时介绍心理学家为这些前来做节目的人提供免费的心理辅导。栏目组还将在央视网站设置栏目的观众互动平台,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第一手材料或当事人。此外,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会成为栏目选题常做常新的源头:体育赛场上面对失利时的心理调整、中高考落榜时的心理危机、单亲家庭的孩子逆反心理、爱与被爱中的相互理解、频繁跳槽的心理惯性、因恐惧社交而引发的酗酒习惯等等。还有涉及的生活领域诸如同事关系、家庭关系、恋爱问题、婚姻问题、职场问题、压力与减压、网恋、睡眠障碍、自杀现象、梦解析、预防犯罪和犯罪心理分析等。
第四篇:电视真人秀节目策划方案
电视真人秀节目策划方案
——职场真人秀《敢挑战吗?》
一.栏目定位:
通过媒体向观众展示这个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职业,通过体验者的体验生活,来展示世界某个角落工作者在工作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给观众观察社会的另一个角度。二.栏目宣传语:
这里有你不了解的职业,或是新奇时尚,或是肮脏卑微,解读各种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这里,等你来挑战!三.栏目介绍:
首先这是一档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选出1个体验者,即普通观众体验者(可以是对这个职业的向往者,可以是对某项职业的好奇者,也可以是纯粹为参加节目而来的体验者。)来体验一项工作并完成某些任务,时间为30天,在30天内,参与者将进入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经历,以争取实现事先制订的目标。期间要记录体验者在工作期间真实状态,真实心理情况并制作成节目展现给观众。这是一档极具深度,现实感的真人秀节目。真实的展现这个世界上各种奇特的职业背后真实的生活。
这个节目的灵感主要来源于美国真人秀节目《简单生活》,通过社交名媛希尔顿,妮可-里奇置身穷乡僻壤,两个人相依为命,过起平头百姓的“简单生活”,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这对“公主”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简单生活”。在已播出的真人秀中,因好莱坞派对生活而闻名的帕丽斯和妮可“沦为”在牧场挤牛奶,在熟食店打工,还做过技工。通过体验这种简单生活两人的友情日益深厚。
其次来源于《肮脏工作》这一档真人秀节目,这档真人秀由主持人罗威带着观众去见识一下各种千奇百怪的肮脏工作,从清晰鸽子粪到下水道堵塞后的清理工作„„罗威风趣的主持风格是该节目一大卖点,这档真人秀同样寓教于乐,在罗威尝试各种有些甚至让人作呕的工作同时,观众也会增长不少见识。与其相似的另一档真人秀节目《30天》,30天内,尝试当一个穆斯林,一个酒鬼,一个被扔进GAY圈儿的直男„„摩根;斯伯罗克亲身出演了一集,他和他老婆搬进棚户区,干着只拿最低工资的活儿,每天累得半死,却依然不知道下顿饭吃什么。他们体会了30天低保户生活。“真是段怪经历,当一个穷人每天一睁眼就有人管你要钱。可如果银行里有了一大笔钱,突然什么都免费了,什么都变得又便宜又便捷。”通过各式各样的真人秀体验,节目向观众传达的不仅是工作的新奇,低下,更注重表达一种节目之外的人文关怀,一种现实生活的反映,深入接触中国社会、文化问题,揭示中国人的真实生活。这也是我想做这档节目的一个想法。四.节目形态
以自然平实的风格,客观叙述,忠实记录,全方位展示体验者的多样化形象、活动和情感。通过我们的画面语言,让受众去感受职业,思考社会、,从而得出他们自己的观点,感受。
五.节目构架
关于新奇有趣的职业,比如巧克力品尝师、婚姻分析师、海豚研究员砍价师、代驾员,点菜师,时尚捕手代驾员,职业玩家,职业砍价人等等,节目主要侧重于体现这种职业的时尚,及社会发展所创造的各式各样的需求越来越多,遍地是机会,就业,不再是一个难题,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关于一些偏僻,低微不为人知的职业,比如下水道里的维护工人、骷髅的清洁工作人员、猫头鹰的呕吐物处理人员,给死人化妆的殡葬化妆师等等,节目一方面在展示这些工作的奇特之处,更重要的传达一种对这些职业工作者的敬意,一种崇高的人文关怀,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工作,我们的世界才会这样美好。六.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国内没有这样一档真人秀体验式节目,开创这个节目,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创真人秀节目新的模式。
其次,为使节目推出后具有较高收视率,我们就要抓住当代观众最重要最关心的问题;捕获体验者内心深处最细腻最丰富的情感;在题材的选择上;在对体验者的内心感受的把握上;在主持人的风格塑造上都要住到精益求精。
最后,在节目的包装上,及营销手段上,对节目实行整合营销方法。加强本栏目与其它媒体的互动,扩大栏目的知名度,必要时与《齐鲁晚报》,湖南电视台等强势媒体进行互动,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
第五篇:电视真人秀节目策划方案
一、节目策划背景分析:
1、市场分析:
近年来,电视屏幕上的真人秀综艺娱乐节目琳琅满目、层出不穷。如湖南电视台的《快乐大本营》、《我们约会吧》《快乐男声》……节目样式多种多样,内容各有千秋。但却仅仅是局限在国内领域。随着近年来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文化多元化已经成了大势所趋,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开设一档节目来促进人们对于各国间的文化认同与了解。因此我策划开设了这个《中外“看”“评”“判”》真人秀节目
通过选手之间对于现场放映的某部具有分歧的影片、电视剧、广告等视频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友谊,同时也有助于观众对于其他国家价值观和生活模式的认同。
2、市场竞争分析:
(1)虽然目前电视媒体综艺娱乐类节目众多,但是用不同国家选手为单位的节目却少之又少。
(2)从新闻的接近性角度考虑,关注各个国家的生活形态与价值观念,向公众传播这些异同,是大众媒体的责任。
(3)我们的节目关注的是各个国家在思想层面和生活节奏或是价值观方面的不同,由于是有很多个不同国家的选手参加节目,所以节目内容是多姿多彩的。
3、受众分析:
由于面向的是各个国家的公民,所以国内受众和国外受众都是其潜在的受众。有利于增进交流,学习知识,丰富每个受众的精神层面和知识储备。
二、节目目的:
通过在节目里面嘉宾与嘉宾之间进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增进彼此之间对于对方国家的文化了解与认同,方便各国公民思想的交际。
三、节目形态:
(1)主持人:一男一女。要求具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各种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和感受。男主持要善于调度整个节目的进程,女主持要亲和。
(2)评论家:一人。要求是在学术界权威性很高的大家,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智慧的头脑。
(3)传播形式:按期播出,前期做好节目内容预告。同时通过开设节目博客等方式,注重节目后期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4)嘉宾:嘉宾的选择是最重要的,要求每期有相同人数的代表各自国家的两组嘉宾(每组5人,共10人),男女不限。
四、节目宣传语:
这里有你不了解的异国风情,或是新奇时尚,或是趣味十足,解读各国的异域风情,将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五、节目内容:三个版块“看”、“评”、“判”。
(1)看:
首先根据编剧的创意与构思,综合考虑嘉宾的国籍异同,选择性放映一些能够引起争议的视频,比如《非诚勿扰》《情书》等节目视频,之前主持人设置问题,让嘉宾带着问题观看并思考。
(2)评:
通过观看,嘉宾需要对放映视频进行评价,当然这个环节要求的是对于视频的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肯定评价。即通过该视频的播放,它反应的该国文化层次方面的哪些积极的进步的,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东西,这是一个畅所欲言的环节没有什么规定性的硬性要求,嘉宾与嘉宾之间可以是赞同的态度也可以是反驳的立场。当然也要注重与现场观众的互动。
(3)判:
这个环节是一个批判的环节。就是嘉宾对于自己收看到的视频在自己心里进行与自己国家的比较,其中之间所反应出来的国与国之间的价值观与文化异同是批判的重点。嘉宾认为哪些东西是相较于他们国家而言是落后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这是一个争锋相对的环节,要求嘉宾之间进行抢答式的辩论。
六、节目时间及周期:
每周六20:05。节目长度为60分钟。
时间长度安排:
“看”:10分钟左右
“评”:25分钟左右
“判”:25分钟左右。
七、可行性分析:
首先,在国内少有这样一档两个国家的选手共同出现在舞台上面进行答辩式的开放性节目,开创这个节目,会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开创真人秀节目新的模式。
其次,为使节目推出后具有较高收视率,我们就要抓住当代观众最重要最关心最有分歧的问题;捕获体验者内心深处最细腻最丰富的情感;在题材的选择上;在对体验者的内心感受的把握上;在主持人的风格塑造上都要住做到精益求精。
最后,在节目的包装上,及营销手段上,对节目实行整合营销方法,扩大栏目的知名度。
八、人员安排:
制片人1名,主持人2名,记者3名,编导2名,摄像3名,后期制作人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