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_陈涉世家》复习学案

时间:2019-05-14 12:3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史记_陈涉世家》复习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史记_陈涉世家》复习学案》。

第一篇:《史记_陈涉世家》复习学案

陈涉世家复习学案

一、作者作品介绍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主要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

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

二、注音

辍 耕 怅 恨 闾 左 適 戍 渔阳 度 已失期以数谏 故 乃行卜

烹 食 忿 恚 尉陈胜佐 之袒 右将 兵徇 蕲 以东

三、重点字词

1、词语解释

辍耕之垄上 之:去、往 尝与人佣耕 尝: 曾经 怅恨久之 怅:失望 苟富贵 苟:如果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小鸟,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屯大泽乡 屯:停驻 若为佣耕 若:你 適戍 强迫去守边。適通谪 皆次当行 次: 编次;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会天大雨 会:适逢 法皆斩:法:按法令

度已失期 度:估计

失期:误了期限 亡亦死 亡;逃走 等死 等:同样 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楚人怜之 怜:爱戴

苦秦久矣 苦秦:苦于秦的统治

扶苏以数谏故 以:因为 数:屡次 诚以吾众诈自称 诚:果真 诈:假称 为天下唱 唱通倡,首发

吴广以为然 然:对,正确 卜者知其指意 指意:意图

念鬼 念:考虑 威众:威服众人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书:写 王:称王

所罾鱼腹 罾: 用网捕 得鱼腹中书 书:字条 固以怪之矣 固:本来 以:通“已” 又间令吴广 间令;暗使 间:私自

之次所旁 之:到。次:旅行或行军途中停留。次所:临时驻扎的地方

篝火 用笼罩着火 往往语 到处谈论 指目 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 素爱人 素: 向来 广故数言欲亡 故 故意;数:屡次 忿恚尉 忿恚:使„恼怒 尉果笞广 笞:用鞭子打 陈胜佐之 佐:帮助 并杀两尉 并:一起 召令徒属 召令:号令; 藉第令毋斩 藉第令 :三个字都是即使、假若

宁有种乎 宁:难道 敬受命 敬:愿意 从民欲也 从:依从 欲:愿望 徇蕲以东 徇:攻占

为坛而盟 为:筑 盟:盟誓

比至陈 比:等到 皆来会计事 会计:集会商量

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 身:亲自 皆刑其长吏 刑:惩罚

2、通假字

【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贬谪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 穿着

3、古今异义词

【等死】 古义:同样 今义:等着 【卒中往往语】往往 古义:处处 今义:常常 【楚人怜之】怜 古义:爱怜 今义:怜悯 【夜篝火】篝 古义:用竹笼罩着 今义:泛指火堆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计

古义:集会,议论 今义: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 【今亡亦死】 古义:逃走 今义:死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

古义:私下 今义:两段时间或两种事物相接的地方

4、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夜篝火】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为„„而死 【乃丹书】 丹: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法皆斩】 法:名词作状语,按法律。【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以„„而怪。【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5、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二世杀之(代词,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结构助词,的)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与皆来会计事(集会)项燕为楚将(将领)为: 为屯长(当 书: 乃丹书帛曰(动词,写)为天下唱(替)得鱼腹中书(名词丝绸条士卒多为用者(成为)

为坛而盟(修筑)数:广故数言欲亡(屡次)乃: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卒数万人(几)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5、朗读节奏

1、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6、出自本文的成语及名句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志向

篝火狐鸣:假托鬼狐之事诱众起事。

苟富贵,无相忘:有朝一日谁富贵了,别忘了咱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四、句子翻译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年轻年轻时,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次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

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时期。误了期限,按法令都得杀头。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现在逃走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5、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老百姓苦于秦(的统治)很久了。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7、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托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向天下人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8、此教我先威众耳。

这是教我们先威服众人罢了。

9、固以怪之矣。

自然就诧怪这事了。

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又暗使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篝火装作“鬼火”,又装狐狸叫,喊道

1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1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

吴广故意屡次扬言要逃走,使尉恼怒,让他责辱吴广

13、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守卫边境而死的人一定也占十分之六七。

1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16、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17、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三老、豪杰一起来集会商议大事。

18、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将军亲自披着坚固的盔甲,手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暴虐的秦王

19、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

各郡县苦于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那些当地各郡县的长官。

五、理解性默写

⑴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⑵起义的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⑶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问卜念鬼)、丹书鱼腹,篝火狐鸣。⑷“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⑸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⑹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⑺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还有同甘共苦的句子“苟富贵,无相忘

⑻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诸郡县)苦秦吏(9)起到画龙点睛,提挈全篇作用的句子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六、人物形象

陈胜:⑴少有大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或具有远大的理想,非凡的抱负

⑵敏锐的洞察能力(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⑶高超的组织能力

⑷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⑸卓越的农民起义组织者、领导者或有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⑹善于把握机遇 ⑺胸襟宽广

吴广:关爱士兵,机智勇敢(在杀两尉的过程中,他①抓住时机②故意使自己受辱(激将法)③激怒众人)

七、课文理解

1.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

(1)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蕴蓄着反抗的力量;

(2)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3)楚人怀念楚将英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2、“苟富贵无相忘” 此句反映了陈胜有远大的志向和与同伴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感情

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一句反映了陈胜与众不同,在青年时期就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4.为起义作舆论准备:

①将写有“陈胜王”的布条置鱼腹中,戍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鱼腹藏书)

②广在驻地旁的丛祠中,点上篝火作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篝火狐鸣)

目的:制造舆论,鼓动人心,树立威信,让戍卒们相信“大楚兴,陈胜王”的必然趋势。对于这种做法的评价:利用当时普遍存在的敬奉鬼神的心理来制造舆论,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这样做显示了陈胜等组织起义的足智多谋。

5、起义三步骤: 并杀两尉—扫除障碍

召令徒属—进行宣传 为坛而盟—团结一心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7、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胜、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

8.总结主题: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的历史功绩。

八、关键语句理解 1.苟富贵,无相忘。

言外之意是说如果有朝一日我富贵了,不会忘记大家的,这句话是本文的纲,也表达了陈涉对命运的反抗,胸怀大志。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展示陈涉的伟大理想和非凡抱负

3.卒皆夜惊恐。旦日,族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这句话细致地描写了戍卒们的反应,说明了①士兵对陈胜的敬畏②起义爆发前夕人心躁动,紧张而兴奋③陈胜善于斗争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仅显示了陈涉的抱负,反抗的决心和叛逆的精神,而且对激励士卒起义有极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表现了这位起义军领袖的卓越才能。

5.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①说明起义军声势浩大,所向披靡,秦朝的地方官闻风丧胆,弃城而逃

②说明起义军深得民心,得到各地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证明陈胜起义前对形势的分析完全正确

③点明了陈胜起义的巨大影响,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④说明秦的暴政使天下人深受其苦,说明了天下苦秦久矣的事实。

第二篇:史记陈涉世家读后感

史记陈涉世家读后感

(一)《陈涉世家》记叙了距今两千两百多年前的秦二世时期陈胜、吴广率领农民在大泽乡起义的故事。义旗一举,天下民众纷纷响应,“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如此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当时暴秦的法律残酷、徭役繁重、赋税无度等。所以,一个国家的治理应以民为本,才能使之繁荣富强,反之,只会衰败灭亡。

秦朝灭亡,汉朝建立。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赋税,重视以德化民,百姓们才安居乐业,社会自然也安定了许多。国邦安定,百姓和乐,如果汉朝初期不以民为本,这些成果从何而来?

唐朝是古代中国最繁荣昌盛的时期。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于是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呈现出“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如果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像李世民一样,以民为本,哪里还会有陈胜、吴广这样的起义,可惜以民为本的帝王太少了。

隋朝末年,隋炀帝征集百万民工开凿大运河,建造龙舟,逼得农民纷纷起义,加速了隋朝的灭亡,“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说得正是隋炀帝这一类的暴君。

世事两茫茫,盛衰岂无凭?以民为本,大兴治国之道,国家必然繁荣昌盛。不得民心,一心只为“私”字奔忙,衰败早已注定,因而就必然会有千千万万个陈胜、吴广起义。

史记陈涉世家读后感

(二)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从小立志。

第三篇:《陈涉世家》学案

《陈涉世家》学案

一、了解司马迁及《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1、将注释中字音标注原文,并阅读课文一遍,注音字音。

2、再读课文,概括每一段内容。

①段:

②段:

③段:

三、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翻译课文,并理解文章内容。

(一)理解课文第一段。

1.阅读文章第一段,掌握重点字词,并口头翻译第一段重点句。

(1)辍耕之陇上()()

(2)怅恨久之()()

(3)苟富贵()

(4)若为佣耕()()

(5)何富贵也()

(6).陈涉太息曰()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根据第一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段从哪些方面介绍陈涉的?

(2)

为什么先写这段?

(二)理解课文第二段。

1.阅读文章第二段,掌握重点字词,并口头翻译第二段重点句。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屯大泽乡()

(3)皆次当行()()(4)会天大雨()

(5)度已失期()()(6)法皆斩()

(7)陈胜吴广乃谋曰()

(8)今亡亦死()()()

(9)举大计亦死()()

(10)等死,死国可乎()()

(11)扶苏以数谏故()()

(12)上使外将兵()()()(13)楚人怜之()

(14)或以为死()

(1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

(16)为天下唱()()

(17)宜多应者()

(18)吴广以为然()

(19)吴广喜,念鬼()

(20)此教我先威众耳()

(21)乃丹书帛曰()()

(22)置人所罾鱼腹中()

(23)固以怪之矣()()

(2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5)夜篝火()

(26)旦日()(27)往往语()

(28)皆指目陈胜()

2.根据第二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起义的策略口号是什么?

(4)

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

(三)理解课文第三段。

1.阅读文章第三段,掌握重点字词,并口头翻译第三段重点句。

(1)吴广素爱人()

(2)忿恚尉()

(3)尉果笞广()(4)陈胜佐之()(5)召令徒属()()

(6)藉第令毋斩()()()

(7)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9)从民欲也()

(10)袒右()

(11)为坛而盟()()(12)祭以尉首()()

(13)乃入据城()(14)三老、豪杰皆来会计事()()

(15)将军身被坚执锐()()()

(16)社稷()

(17)皆刑其长吏()

2.根据第三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这场起义分为哪几个步骤?

(2)

起义军攻占了大泽乡、蕲、柘、谯、陈等,如果用成语来形容起义攻城掠地的情形,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

四、归纳课文。

1.体会本文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1)苟富贵,无相忘。

此句表达了陈胜极想摆脱贫困,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反映了陈胜的朴素阶级感情,说明陈胜虽然出身低贱,但胸怀大志,不同于常人。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此句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以“鸿鹄”比喻有远大理想的人。通过比喻,表现陈胜年轻时就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反映了他对同伴目光短浅的惋惜。

(3)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4)

且壮志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结合课文概括陈涉人物形象。

3.结合课文分析文章选材如何做到详略得当的?

4.司马迁为何将陈涉归入世家?

5.归纳本课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第四篇:陈涉世家复习教案

《陈涉世家》复习案

复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

2、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4、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背诵精彩语段。

重点,难点: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背诵精彩语段。

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课时:

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了解作者、作品)(2分钟)

1、知识补充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检测

填空

本文节选自,作者,朝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家,《史记》是他用毕生精力完成的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全书共 篇,鲁迅赞曰“、”。

二、自学指导

字词句子(注音、解释、翻译)(10分钟后检测)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阳夏人

辍耕

嗟乎

鸿鹄之志

谪戍

戊戌

当行

.........度已失期

篝火

陈胜王

鞭笞

社稷

......

2、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 „„者„„也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 若为佣耕 太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闾左

........谪戍 .. 屯.大泽乡

皆次.当行

会.

度.已失期..举 .大计

等.死,死.国

天下苦.秦久矣

以.数.谏故.上使外将 ..兵 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指意 念鬼 威众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罾,固以怪之矣 间令 之次所旁丛祠中

往往语 .........指目

..

3、翻译下列句子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天下苦秦久矣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将军身被坚执锐

借第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苟富贵,无相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记叙了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件事是什么?

2)、这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3)、陈胜在起义前对当时的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他是怎样分析的,“天下苦秦久已”指出人民与统治阶级矛盾激化之深,显示了起义的正义性、必然性 4)、陈胜、吴广是怎样为起义制造舆论准备的?

5)、陈胜、吴广为什么要鱼腹藏书、篝火狐鸣?对这种做法你是任何评价的?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鸿鹄”比喻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充分表现出了陈胜的远大志向,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立志或理想的名言?收集3—5句。你有自己的关于理想的座右铭吗(名言或自创都行)?你打算怎样为实现你的理想做准备?

教后反思

第五篇:陈涉世家复习教案

《陈涉世家》复习设计

王晓雷

【复习目标】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识记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理解文言词语并翻译句子)

2、归纳内容要点,理解、分析、评价语段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并适当拓展延伸。【复习重点】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识记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理解文言词语并翻译句子)

2、归纳内容要点,理解、分析、评价语段内容。

【复习难点】归纳内容要点,理解、分析、评价语段内容。【复习方法】归类法、检测法 【复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出示复习目标。直接导入,出示复习目标。大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视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据此,这两课的复习目标是: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识记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理解文言词语并翻译句子)

2、归纳内容要点,理解、分析、评价语段内容。

3、分析人物形象并适当拓展延伸。

二、基础过关

(一)文学常识

1、《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字()()朝()家()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体通史《

》,全书共130篇。鲁迅誉为“。

(二)字音字形

阳夏(jiǎ)辍耕(chuò)鸿鹄(hú)

闾左(lǚ)

度已失期(duó)罾(zēnɡ)

间令(jiàn)忿恚(huì)(三)词句释义 1.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適”通“谪”,征发,调发。)(2)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3)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4)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2.古今异义

例句: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怜惜,怜爱。)

3、一词多义

广故数言欲亡

(shuò),屡次 卒数万人

(shù),几

4、词类活用

例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雨:名词用作动词,这里是“下雨”的意思。

5、特殊句式

(四)重点句子翻译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征召贫苦人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恰巧遇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5、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三、内容分析

1、《陈涉世家》课文内容分析。

四、人物形象

陈涉:年轻时有远大的抱负,有反抗的精神;勇敢机智,有远见卓识;具有非凡的谋略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五、一显身手

(一)、理解性默写:

1、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2、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的一句话是:

3、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六、中考链接

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1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扶苏以数谏故

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

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

二世杀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______________ ⑵度已失期

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会天大雨

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宜多应者

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偶然性: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将九百名贫苦人民逼上绝路。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

七、拓展延伸

1、写出四条与“雄心壮志”或“报国之志”有关的诗句来。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④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八、布置作业

1、归类整理笔记。【板书设计】 《陈涉世家》复习

一、复习目标

二、基础过关

三、内容分析

四、人物形象 五、一显身手

六、中考链接

七、拓展延伸

八、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下载《史记_陈涉世家》复习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史记_陈涉世家》复习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陈涉世家》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2、本文出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二、语音 涉(shè)夏(jiǎ)佣(yōng) 辍(chuò)鹄(hú)闾(lǘ)適(zh......

    22《陈涉世家》导学案

    22《陈涉世家》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3.了解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必然性。4.通过对话分析人物的形象,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陈涉世家》导学案修改版

    枣林中学 21《陈涉世家》导学案 学案编写:九语组 课型:新授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

    第19课《陈涉世家》教学案

    第19课《陈涉世家》教学案 濮水柔情 【课时安排】:三课时 【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懂得文中实词“为、当、次„......

    《陈涉世家》导学案学生用

    陈涉世家 主备人:李霞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

    《陈涉世家》课堂实录

    《陈涉世家》课堂实录【教学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还要能“领悟作品......

    《陈涉世家》教案

    《陈涉世家》教案设计 舞阳县姜店一中宋德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进一步积累文言句式和词语知识。 2、明确大泽乡农民起义的原因和经过;结合文......

    陈涉世家介绍

    陈涉世家介绍陈涉世家《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约前145-?)我国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