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误区和对策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对所有年级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地激活原本凝固的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对朗读的效果不满意时,会出现连续叫好几位同学站起来重复朗读的场面“你读”,“你读”,“你来读读看”„„一直叫到满意的才停。这样的朗读既费时又低效。还有一些教师,虽注意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却忽视了将之扩大到全体的;或是有进行指导,但训练未到位匆匆过场的,形式痕迹重,真正的效果欠缺。
一、朗读教学的误区:
1、形式多样却难达目标
新课标对所有年级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但在不少课堂教学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美美的读一读”“找伙伴合作读” 自由读、默读、快速读„„朗读流于形式,无明确的目的,没有实实在在引导学生体会文字所蕴藏感情的朗读,对理解语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语感,是没有多大益处的。
2、缺乏自主体验与朗读情趣
语文朗读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形”,而且还要让他们触摸到语文的“情”和“神”。如何让学生融合到文章中去,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表达真实的内在的情感? “你能把文章中人物的情感读出来吗?”“这对话真有趣,你们能读读吗?”没有自主的体验,缺乏情趣,读起来是那么“枯燥”。
3、夸大主体,个体的片面化
对朗读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让学生一遍遍的读,小组内读一读,配上音乐读 1 一读,缺乏针对性,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为了主体而主体,导致了课堂上朗读个体的片面化倾向。
二、朗读教学的正确策略
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读好“朗读”这本书,让学生因扎实的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1、目标准确,读出层次
针对学生认知起点,注重了朗读指导的层次性、渐进性和规律性,有位教育专家指出对于一篇新授课文要把握好四个朗读阶梯:1.认读——读正确,扫清朗读的基本障碍; 2.连读——读流利,感知语言的基本意思;3.精读——有情感,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4.熟读——记于心,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朗读基础要做到心中有数,课文中哪些生字字音学生读不准;哪些词语句子学生读不好,哪一段课文学生最感到困难,这一切都应该了如指掌,并且要舍得在这些方面花时间下功夫。《钓鱼的启示》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一到四小节,要把它读好了。好的标准是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知道汤姆在钓鱼。(指名一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他读得正确流利。看一下,汤姆和爸爸在什么时候钓鱼?(生:在晚上)我们中国人喜欢在什么时候钓鱼?(生:在早上)
师: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你再来读一次,提醒你一下,“明月”、“慢慢”这两个词特别注意一下。(生在老师指导下读得很有感情,大有进步。)
师:你读的时候心里一定有涟漪,才会读得这么好。心里有涟漪看不见,那叫情感的涟漪。谁还能有涟漪地往下读?(生读第三小节)你读着读着,我心里也有涟漪了。
新课标要求,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既一以贯之、密不可分,又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循序渐进。由此可见,我们老师在指导朗读时应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合理地提出朗读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上教学明确的朗读要求,机智幽默的导语,将学生的朗读引向深入。在老师的调动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2、方法多样,读出乐趣
读的形式除了齐读、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以外,还有范读、选读、复读、赏读、仿读、引读等。当然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恰倒好处地运用。如,在学生初读课文阶段,放声读、自由读、选读、赛读不失为是比较理想的朗读方式,又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读”时,不妨就选择赏读、仿读、分角色读等方式。最后,朗读还要回到整体。朗读应该是学生理解、感悟、体验的贯穿。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的积极性。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在听老师范读时往往会潜意识地把自己与老师作比,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提高朗读水平。我在范读时,力求披文入境,融情于声。以自己的声、情感染学生,让我们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渔”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起到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在初步把握文章的思想后,可充分利用齐读来提高全体学生朗读的能力。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在齐读时,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使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3、情感激发,读出个性 真正意义上的朗读应该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薄发。不同的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感悟能力等因素的千差万别,他对文章的情感和意境的体会是不同的,朗读的处理方式也各有特色,有感情朗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以下是《槐乡五月》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句子“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读读这句话?
生:指名朗读
师: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清香”是淡淡的香,“醇香”那香味变得纯正了,“浓香”就更浓郁了。
师:我闻出来了,这儿的香味是越来越浓郁了。你们闻到了吗?
师:一走进槐乡,闻到的是阵阵的(清香),等好客的槐乡人摆出香喷喷的槐花饭,端上酒来,那是醉人的(醇香),我们闻到花香、饭的醇香、还有酒香„„这就是(浓香)。
“清香、醇香、浓香”层次的递进关系十分明显,教师设计的学习环节,一次有一次的目的,通过自己的朗读感受进行一次对比,加上教师丰富的语言提示进行对比,对这三个词语进行对比朗读,学生的意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在朗读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读自悟,从而产生有个性、有价值、多元并存的感悟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心体验作品情境,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地朗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感受。
4、评价精准,读得更棒
有效的朗读评价是促进朗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的朗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如何作好评价呢?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认为对于朗读的评价要在精准并具有一定指导性的基础上回归感性。通过感性的语言渗透抽象的指导和评点。
如在教《绿》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峰下蜿蜒的小路,布满了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一句,我请了三个学生来读,作了三次评价。第一次评价:你让老师看到了布满青苔的小路。第二次评价:我好像就走在这条布满青苔的小路上了。第三次评价:这回,我连石头缝里的青苔也看到了。
“你让老师看到了布满青苔的小路。”“我连石头缝里的青苔也看到了。”这样感性而富有趣味的评价,也包含了“不错““还可以”等鼓励性评价的意思,其潜台词是:“你用这样的语调、语气、节奏、感情来读课文,能使人如临其境,但是要想让人有更切身的感受,你得把几个重点词读好。”“你与前几个同学相比,把大家带入了一个更美妙的境地,似乎能让大家看到更多的景物,你读得很成功。”
这样的朗读评价语,是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境中的结果。教师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与呆板,多了想象和意境。
又如《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片段:
师:既然你说他“可以读得更好”,说明还有余地呀,加个“更”字。(众笑)你还有什么别的见解?
生:我也觉得你读得有感情,但是你有的地方并没有把他的脾气的暴怒无常读出来,像:“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突然把前面的玻璃砸碎。”他就是——(很平淡的语气读),没有读出动作的暴怒。这就是一点不好的地方(该生“暴怒”地读了起来,众鼓掌)。
师:怎么样?人家对你的评价,你怎么看? 生:我觉得你说得很正确。谢谢!师:你对他的态度满意吗? 生:满意。
师:给他们掌声!(学生鼓掌。)掌声的原因,他们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同学们对课文中出现的儿话音较多的两句读得很准。我们再读读。
师:你们刚才给我的启发怎么那么大呀!一下子让我觉得,平常说的这个“有感情”,怎么这么模糊!他有感情的读,就是这样,可是在那位同学的朗读中就是那样。
生:有人声音细,有人声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读出的味儿也就不同。
师:是啊,读书是个人的,我们在尊重别人的朗读的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滋味,我们不再评价别人,你读得“真有感情”啊。这真有感情,而应该说读得有特点,读得有个性,读得有自己的味道。
阅读应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朗读教学可以促进阅读教学的展开。真正的朗读教学是通过朗读,让学生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气息,唤起情感体验,进而探求蕴涵在作品中的内涵。朗读是“不应以分析代替的重要的阅读实践。”确实,朗读是眼、耳、口等多种感官以及大脑同时参与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认知活动。我们不仅要重视朗读教学,还要注重朗读指导的艺术化。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使学生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②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的精彩[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③雷玲.听名师讲课[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9
第二篇: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然而,许多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使用上存在着过度使用,功能异化,盲目贪多的误区。本人通过对多媒体教 学中使用误区的分析,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一些探讨,并针对多媒体教学运用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矫正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误区;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也呈现出信息化的趋势,其主要标志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一般来讲,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交互地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并能方便地进行编辑、截取、存储和呈现的技术。
由于多媒体视听结合,声情并茂,能够使静止的画面活动化,深难的内容简单化。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可以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够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它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因此,有人说多媒体技术是教育手段的一场革命。但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逐渐普及,不少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走进了一些误区,表现在:
一、过度使用:淡化了课堂上的交流与互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媒体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它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比如多媒体技术中的录音,它能够储存和反复重现教学中需要的各种真实、规范的声音,充当学生不知疲倦的老师,促进学生自学。再如多媒体课件,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词、悦耳动听的音乐等,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增加了教育的魅力,使学习者保持很大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学习的成功。
正因为多媒体技术有如此种种优势,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课堂有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学生就一定能学得扎实,教学效果就一定好。于是,不论什么内容,都制成多媒体课件,不论教学的哪一个环节,都有多媒体课件的介入。如课堂上,该让学生自己读书的环节变成了听录音的范读,该让学生静心学习的时候,偏要放个背景音乐,明明书上有的内容,偏要让学生看投影等等。课堂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也饶有兴趣,整个课堂,热热闹闹。这种课堂表面上看,学生都动了起来,其实教学的效果未必好。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学生与文本接触的机会被大量剥夺。语文是以“言”传“情”的,情感借助语义、语音、标点符号的表象意义来显现其相应的含义。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通过分析语义,体会语调语势,把握标点的情感意义,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中,或明白一定的道理,或受到感染熏陶,得以内化,这便是学习语言,感悟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缺少了这个过程,学生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形成语感便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是其一。课堂教学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过度的使用、依赖多媒体,势必会减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课堂上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敏感度下降。课堂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细微变化,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的程序、节奏、氛围、进度,然后通过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推进教学高效、有序地进行,这是其二。我曾听过低年级的《坐井观天》一课,上课伊始,教师呈现小鸟和青蛙,问学生这两个小动物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接着听录音范读课文,然后逐段逐段的呈现课文内容进行学习,中间还适时穿插坐井观天的动画片段等等。从头至尾,学生始终在看老师制作的课件,眼睛几乎没有离开过投影,这样的教学,不但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更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学习的效果也无从谈起。
二、功能异化:漠视多媒体技术的本质特点
多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电教媒体的时空界限,可以极大地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正在担当传统电教媒体的角色,其真正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投影,本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关键内容的呈现平台,现在则更多成了简单的文字呈现工具。再如人们常用的多媒体课件,本来是用来提高学生兴趣,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现在,则更多成了教师用来提高学生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的催化剂。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老舍《草原》一课时,将描写草原辽阔,一碧千里特点的一个自然段全部呈现在投影幕上。课堂上,让学生读这段话,思考,概括自然段意,联系课文内容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等等。整幅的文字投影,学生看起来吃力,势必影响教学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要找准最佳作用点和作用时机。如教学《蝙蝠与雷达》一课,蝙蝠探路方法便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课堂上,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呈现蝙蝠夜间探路的方法,学生便可形象地明白其中道理: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超声波再进入蝙蝠的耳朵里,蝙蝠便可以掌握飞行的方向。这样直观的演示,便发挥了多媒体本身的技术优势,也向学生呈现了现代教学媒体的魅力。
三、盲目贪多:忽视多媒体技术的优化组合
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越多,越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于是录音、视频、动画、投影等全搬上了课堂。课堂上,教师忙得是不亦乐乎,学生是热热闹闹了一节课,结果学生该掌握的没掌握,老师一节课下来,也累得气喘吁吁。
事实上,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内容,应该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使用其他媒体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或是虽然能讲清但教学效率低的内容等。教师选择何种电教媒体,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定。课堂上,要采用最易达到教学目的的电教媒体。比如语文课,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听话、朗读能力,就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录音系统。如果教学目的是通过看图让学生说话,写话或作文,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则应使用投影。不同媒体的功能是不同的,教师只有选用恰当的电教媒体,多种媒体使用时,能优化组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综观以上种种误区,我认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以期走出误区。
一、树立一个“度”字
“度”就是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一个明确的“尺
度”。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件、教师、学生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与作用,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美国教育传播学大师宣伯博士在谈到教育媒体制作与使用时,他概况了十二条原则,其中他特别强调了三条原则:其一,若教师教与用媒体效果一样的话,不要用媒体;其二,用教学媒体的目的在于教学生,不是用来炫耀;其三,若用价值低的教学工具与价值高的教学工具教,其效果一样好,不要用价格高的。这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吧。
二、强调一个“简”字 “简”就是简单,容易操作。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
课堂上的主要精力要用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上,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上,巧妙地运用和处理好课堂上生成的各种资源。因此,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简单,易于操作,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否则,一旦发生操作失误,或技术故障,不但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情绪,以至于将学生丢在一边,对着电脑手忙脚乱,此类事件经常发生,有的时候电脑给教师一点“颜色”看看也不能小瞧。
三、实现一个“优”字
“优”就是合理使用,达到最优化。多媒体课件使用的根本目的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因此,使用何种媒体,何时使用,使用到什么程度,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并且要把握最佳时机。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还要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使学生在最佳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由此可见,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代表——多媒体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正视它的存在,又要在正确观念指导下加以运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本身的优势,让其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作者简介:
蒋飞翔: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中宁县石空镇新桥小学 孟玉萍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困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 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怎样进行朗读教学才能真正有效?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该怎样进行指导
呢?
一、合理运用各种朗读形式
朗读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范读、领读、齐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等。老师需要采用各种形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其中范读指导必不可少,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强,所以教师适时的范读是朗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的范读以情感人,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共鸣,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就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范读《再见了,亲人》时,我那饱含激情的语言很快便把学生带入了文章的情境之中,一幅幅,一幕幕鲜活的画面浮现在他们的面前„„当然,不能让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语调,要让学生学会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会出发,使学生在真正感受文章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朗读活动,那样读出的感情才自然真切。表演读是低段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朗读方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如在教学《菜园里》这一课时,我就让小朋友们模仿萝卜在地下捉迷藏的情景,这样不仅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同时对文章重点词的把握也相当有价值,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二、朗读中进行必要的适时点拨
新课标强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体验。平常我们的朗读指导方法机械、单调、生硬,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或“把某某语气读出来”这样的引导如隔靴搔痒。很多老师在朗读指导上是从技巧上入手,但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这句要用欢快的语气读。那句要用忧伤的语气读,这个字要重读,那个字要轻读„„等等,这样的指导也许在朗读的声调上会有点效果,给人的感觉是有抑扬顿挫了。却没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里要读的欢快,为什么那里要读的忧伤。这样的朗读指导解决不了实质问题,没有理解体会就不能促使学生产生内驱力,没有朗读的内驱力就不能真正的读出文章的韵味。如《林海》中描写大兴安岭形状一段“横着的,顺着的,高点的,矮点的„„”有的同学就提出:我认为应该读得越来越快,因为岭太多了,作者都看不过来了,所以要读得快。有的同学却提出:“横着的„„”,该读得越来越慢,因为大兴安岭太神奇了,作者边看边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应“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学生在读中悟,出现偏差时老师点拨一下,自然而然,课文的内容也理解了,也培养了学生欣赏和鉴别
能力。
三、在朗读中进行对比
对比法是指导朗读的有效手段,把各种内容形式的朗读加以对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课文片断内部或片断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对这些内容进行对比性朗读,这样做对抓住文章线索,领会文中感情大有益处。例:《我的战友邱少云》这一课文题目,我根据作者有这样的战友感到骄傲,读出自豪的语气;又根据邱少云牺牲,读出大家的沉痛怀念之情。两次读课文题目,但感情语气是截然不同的。又如认知与情感是相互促进的。重组词句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其间韵味。例《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有一句“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换成“邱少云像石头一般”,在对比朗读中学生对英雄的感情心领神会。再如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阅读时会根据自己个人认识,对课文中事物加以认知判断进行再创造。朗读总投入的情感和想象一定是不尽相同,这时对比性朗读自然是受益非浅。运用对比法进行朗读活动,真正关注注重学生认知过程。通过对比促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由表层性过渡到解释性,并最终达到创造性理解。
四、朗读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朗读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和时间,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真正内涵。如教学《苦柚》,描写小姑娘外貌一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满感情的多读几遍,想想读到了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从小姑娘胸前别着的校徽可以知道他是一名中学生,“红红的脸蛋”、“浅浅的酒窝”、“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这些外貌衬托出小姑娘的美丽、朴实:“安静”、“出神”、“早以忘了自己是买柚子的了”,从这儿可以看出小姑娘是爱学习的孩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刻画出一个淳朴中学生形象。学完全文后,再回读这段,请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说说自己心目中小姑娘的形象,这时的小姑娘在学生心目中比较丰满、栩栩如生了。此时学生脑海中浮现的已不是文字描述的形象,而是融入了理解小姑娘美好品质之后再创造的形象,这是一种感情的升华。
朗读的方法灵活多样,这里只是谈谈我个人的见解。所谓殊途同归,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学习新课标的心得体会
回顾以往的教学过程,感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在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学生不理解内容,自己还教得特别累。在新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怎样才能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一改以往语文教学孤立,封闭,僵化的局面,现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新课标》中的课程理念这一部分中,提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兴趣和热情,影响学生发展思维和智力的状态,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的保持。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自主探索,讨论总结,获得成功。所以我认为,教学要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教师就必须彻底的转变教学观念,用新的教学观、教学方式去面对课堂、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本文来自本网http://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
唐代著名的古文运动领袖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尚且把“道”放于首位,今天的师者更应提倡新师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新课改不仅要求新形势下的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应该具有“身正”——新的师德。因为我们每个教育者都应明白: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揩摸,学生在学校里父母的替身。学生们都会把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最具模仿性的生物,人是借助模仿来学习他最早功课的,”而最直接又最容易被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和教师。学习了新“师德规范”,我的体会如下:
一、保护学生,是我们的责任
自从在汶川大地震中发生了当地教师范美忠临阵脱逃的事件之后,有关“范跑跑”行为的探讨,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师德问题的高度关注,显而易见,重新修订师德规范后新增的“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一条,几乎就是针对“范跑跑”之类的行为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师德规范”实际上是对以往的师德规范的一次有益的补充。教师保护学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并不与教师职业有直接的关系,教师当然要有保护学生的美德,这种美德不仅是人性的美德,更是教师的责任。
二、《规范》也十分强调老师的“自我修炼”。
比如首次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三、评价学生观念要改变
不仅在思想、业务上对教师提出“德才兼备”的要求,《规范》还对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上做出了引导。《规范》指出,教师“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个要求很符合时代的需求。
所以,我们要做到:
首先,教师要做到教态和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亲具事,信其道”教育实质是一种交往,一种互动。和谐融洽的师生之情会为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因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潜能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理解和关爱学生是教师建立师生感情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理解每一位学生,与他们产生心灵上的沟通;关爱每一位学生,使得他们每一个人都感受到教师的爱、真诚与温暖
其次,新课程改革更要求教师真正做到欣赏、期待每一个学生。因为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毕竟不会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他们毕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对于落后的那些所谓的“差生”,作为新课改下的人民教师,更应该本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差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总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作教师的若能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他们都会成为学习工作中的佼佼
新师德规范学习体会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新《规范》对教师既有底线的要求,又有较高的标准。通过对新《规范》的学习,我再次感受到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分量,也使我充分认识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重担。
从教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学习,我认为师德至少有三个层次,首先有爱,然后是德,最后是师德。
爱究竟要爱什么?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爱学生,这也是新《规范》中提到的两条。不爱教师这个职业是很难有教师特有的那种奉献精神的,而爱学生更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这次新《规范》也明确规定“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又要学会宽容,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其次是德,也就是品德,换一句说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因为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但是我觉得为人师者光有人格还不够,我们师范学校大多有一句校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光身正是不够的,身为人师无学既是无德!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所以作为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性的教师。正如我们的先哲孔子所说“学不厌,教不倦。”这也是新《规范》中对教师提出的一个较高标准,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教师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 以上是我学习了新师德规范后的一些粗浅体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易经里的两句话自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用德行修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随着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在教师中掀起了对其学习的高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看着这新的规范,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刻不容缓应该去保护自己的学生。不谈像谭老师那样在危急中去保护自己的学生,就说最根本的,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终身学习”在师德规范中也比较惹眼。诚然,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二、要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教师必须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
随着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在教师中掀起了对其学习的高潮。我们学校也不例外。
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看着这新的规范,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刻不容缓应该去保护自己的学生。不谈像谭老师那样在危急中去保护自己的学生,就说最根本的,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终身学习”在师德规范中也比较惹眼。诚然,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二、要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教师必须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新师德规范学习心得体会
一、教书育人先人为师
新的师德规范有了不少的改变,最引人注意的就是“保护学生安全”的问题,看着这新的规范,我不禁想起了四川大地震中的那些为了保护学生生命的老师,他们尽力用自己的身躯去庇护学生的行为让世人感动,就像谭千秋老师他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四个学生的生命,当时我不禁为之感动,确实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老师刻不容缓应该去保护自己的学生。不谈像谭老师那样在危急中去保护自己的学生,就说最根本的,现在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我们就应该从各方面去关心学生,去关爱学生,孩子的父母相信老师才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学校,那我们就应该好好地保护他们,爱护他们,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点要求,这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教师的高度重视,[查看更多范文,请百度搜索QQ文章]社会对教师的高度关注。
“终身学习”在师德规范中也比较惹眼。诚然,新课程的开放性、研究性、多元性等特性是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的确需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在读书学习中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这是我们的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曾疾呼:“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与此。”所以教师就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
“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是第一次写入师德规范当中,它是克服教育浮躁现象的科学教育观。但现实不容乐观,盲目追求片面,短见的成绩,学生受罪,老师受累的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真正要做到以上规范,需要教师以博大的胸襟和长远的目光面对学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科学量化评价学生的课业负担,我觉得是个问题。不论怎样,我一直在坚持探索少而精的作业数量,让学生的学习保持良好的效率。
为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本文由QQ文章整理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
二:要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教师必须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所面对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孩子呢?严是一种爱,宽容也是一种爱。宽容是一种信任,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的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四: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我们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要想成为一名新世纪的合格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热爱关心学生”是真挚的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情感,是教育实践中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它表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爱,体现了教师的独立人格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对于学生
说到学生,我就会想到家长,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好的教育,遇到好的老师,我们老师也有为人母的一天,我们的心理和家长们的心理是一样的,都希望孩子再好的环境下成长,都希望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我们在关心学生这方面应站在家长这一方面,对待学生要想自己的亲人一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觉得有时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相互体会.相会理解,来共同把孩子们教育好。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我们在教学中让一些孩子去背,去写,去读,让他们去学习知识,他们却以为是给老师学的。却体会不到老师这样做是对他们的一种爱。所以我觉得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QQ文章|您的范文专家]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对于教师自身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
在教学中应做到认真备课上课,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辅导学生,要时时刻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认真撰写教学反思,做到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多听取优秀老师的公开课,争取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
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最后一条是终身学习,我觉得教师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不断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的酷爱,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
教师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学习理论。教师还要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这本身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这就更能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其次,教师要勤于实践磨练,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师德修养。教育实践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师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师德素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教师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分清是非,更重要的是要求身体力行,用这些认知指导自己的行动,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品行。
总之,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会有更大改善,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朗读即出声地、响亮地读.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朗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注重课文的朗读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其语文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精神情操,发掘知识瑰宝,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掌握朗读特点,合理利用时间,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朗读的特点
1.朗读是一种“说”的形式
朗读将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有声语言形式的一种活动,属于“说话”的范畴。它要求朗读者将文字符号通过发音器官“说”出来,因此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2.朗读是一种“读”的形式
朗读也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形式。因为朗读者只有通过视觉“看”到文字并将之转化为相应的语言形式才能进行朗读。朗读中除了眼、脑以外,还有发声器官的参与。从读的目的来看,朗读除了要获取信息,有时还是为了传递信息。3.朗读是一种“听”的形式
朗读者在朗读的时候,将无声的文字符号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在这一连续的过程中,朗读者本身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听到自己发出的语言信息。
总之,朗读是多种感官并用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形式,是一种语言信息处理和转换的过程。它对视觉感知的语言信息加以理解和加工,再将信息内容转换为口语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人的言语观察、言语听觉和言语动觉(说)都能得到锻炼。
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朗读是搞活语文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语言是词汇、语法、语音构成的复杂系统。严格地说,书面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因为欠缺了一个语言的重要音素即语音。语音所包含的语气、语调、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书面语言都将受到局限。而朗读作为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不仅可以把语言完整地、艺术地表达出来,而且还能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蕴藉,“意在言外”的储蓄。1.朗读有利于提高理解能力。
通过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课文的内容、神韵、风格。朗读是考查学生理解程度最简洁的手段。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的理解,都可以通过朗读来判断。同时朗读又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教师或学生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传入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大大强化对课文的理解。
2.朗读有助于语言积累。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可以积累语言材料——词、语、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具体地说朗读使学生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对此张中行先生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墨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4.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阅
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 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此外,课文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学生仅凭默读和 教师的讲解固然也能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如果再辅之以朗读这一重要的声音因素,使几种器官并用,就可以通过语音的停顿、轻重、抑扬、急缓等,把书面上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现出来,这样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
5.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其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 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 “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 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 “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 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6。朗读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
朗读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可以获得更丰富的感性经验,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他们可以用这些工具将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与人交流,并通过不断的交流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推动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加强智力的发展。
与此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接受到各种社会性的情感陶冶,课文中战斗英雄不屈不挠的斗志,劳动模范忘我的劳动态度,科学家废寝忘食、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医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运动员勇夺金牌的拼搏精神等,都会大大感染和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他们会将这些美好的品质转化为对自己行为的要求和需要,积极模仿,从而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现今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的不足
朗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还推动了思维的发展。它是达到教育更高境界的基本手段之一,但有一部分教师仍认识不到朗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纸上空谈
我们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发展阶段。他们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这一人类认识规律来认识世界。绝大部分低中年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简单地停留在故事的情节和词的表面意义上。因而教师在指导学生
朗读时不仅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解。还必须注意形象的示范,只有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运用,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一味地自己讲,既不作示范,也不让学生根据理解情况练习。这样。这样,学生没有具体的比较,模仿对象,时同连自己感受课文的机会都没有,根本无不法深入地体会课文。学生不朗读,教师就无法掌握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就无从把握课堂组织教学的节秦,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
2、蜻蜓点水
学生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因而教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秩序渐进的过程。而有些教师在课堂中对朗读教学毫不重视,要范读不注重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朗读也不作点拔,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显然不利于迅速提高学生朗读水平,达不到真正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因而,蜻蜓点水似的教学也是不可取的。
4、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5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甲生读了乙生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6朗读的面窄。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一分子—会读 7朗读指导机械匮乏。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x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如《再见了,亲人》中小金花跺着脚说的一句话:“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学生往往读得快而高昂,像在喊口号。其实,体验小金花内心的沉痛,一字一句
读得缓慢而低沉,字字有声,声声有情,更富感染力。有时,学生朗读时轻重、缓急把握对了,但分寸感很差,一重特重,一轻特轻,极不和谐,让听众的心一紧一紧活受罪。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学生读长句时读得上气不接下气,还读成了破句。学生会说话,却不会读对话,读对话时呆板、别扭,并不代表“角色说话”,却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8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相对环节而言,非指读的人次),但有安排却未到位,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四、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借助文本的魅力,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
读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极大限度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选课文绝大多数为新课文,文质兼美,语感鲜明,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读性很强。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呢?(1)借助插图,按图索文。
教材配合课文绘有精美的插图,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对于鲜明的事物接受快的特点,先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内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之后,又听老师说“文中就写了图上的内容”,就会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读文,了解文中所写内容的欲望,此时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反复读文。比如,教学《葡萄沟》一课,可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课文便是介绍图上的的美景,让学生说话,然后告诉学生:“文中是如何写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学生会很快很投入地开始朗读。(2)质疑启思,读文求解。
学生初读文章之后,可依托教材,让学生分小组对文章合作质疑,再依据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研读课文,教师做好调控工作,适机指导学生读文。学生会充满兴趣地读文,解疑释疑。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初读之后让学生质疑:小男孩喜欢小汽车吗?为什么小男孩不让妈妈给他买小汽车?售货员阿姨为什么眼圈红了?又为什么要把小汽车送给小男孩?依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充分读文,自己探讨,解决问题。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可依问题让学生用文中的句段谈谈解疑情况。教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就课文设问,让学生读文求解。
2.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教师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
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1)集体读。这是一种全员参与的朗读形式,要防止有的学生“滥于充数”,次数不能过多,过多会降低学生的朗读兴趣。:(1)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2)领读。教师或学生均可领着学生朗读,也可小组内小组长领读,这种朗读方法不利于学生自己感悟课文,自己朗读表达。(3)分小组读。小组全体成员参与,可分段接读,也可小组内自行组织朗读,教师做好“服务性”指导调控工作。
(4)分角色读文。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们特别愿意走进文中的童话世界,让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教师可制作一些简单的道具,激发学生兴趣。(5)配乐朗读。如教学季老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读,更加能让学生体会到德国的美景。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和《再见了,亲人!》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配了朗读来渲染气氛,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6)表演朗读。如教学《半截蜡烛》、《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加上自编动作,把课文“演读”成小小课本剧,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演,这种朗读形式学生很喜欢,几遍“演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文章的某些段落。
(7)比赛朗读。采取打擂台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轮流上台赛读,赛读之前可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内全体同学给予指导,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8)想象朗读。让学生闭上眼睛,对已熟读的文章内容边想象边听课文,既可丰富学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9)展示朗读。借助“展示台”,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读的段篇,组织其他学生评价,教师注意要引导学生进行鼓励式评价 3.保证读书时间。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4。扩大朗读训练面。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有一次,我教《桂林山水》一课,在理解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说:“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宾介绍”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我顺势引导要想做好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读出感情来——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外宾听了赞叹不已。几句话激活了学生的读书欲望,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学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读起来。
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同时,多为“丑小鸭”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要知道美丽的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经历。
5、理解与朗读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朗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一次,听一位教师上《春》一课,仅仅理清了文章脉络后,她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还说:“春天的景色这么美,请大家美美地读出来。”为何“美美”,景色美又在何方?课后,我问学生:“景色美在哪儿脑中有画面吗?”“哪些词句写出了景色美?”学生茫然不知所措。诚然,我们的祖先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古训,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一次我上《鸟的天堂》,其中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棵”、“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6精选练点,锤锤有声。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但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次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啊”的具体读法是:“静啊(nga)、清啊(nga)、绿啊(ya)、奇啊(ya)、秀啊(wa)、险啊(na)”。还可告诉学生,随着读“啊”字,气流也轻轻带出,以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之功效。《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行文活泼流畅,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读出明丽清脆,“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朗读教学质量。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依据教材,抓住重点有感情地范读,有目的地指导朗读,不但能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中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它在小语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语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朗读教学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朗读时间不够充分、朗读指导不到位、朗读面较窄、朗读评价单一。教师在实施朗读教学中,对朗读的意义认识不足,缺少正确的态度,朗读氛围营造不够。因此,教师需要对朗读教学进行优化,明确朗读的目的,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加强范读,保证有充足的朗读时间,适时机智评价学生的朗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朗读时间;朗读指导;朗读评价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发展学生的智力,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所有的语言实践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读书,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教育任务的重要基本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但目前,在我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讲轻读”的现象,朗读训练成了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就是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朗读教学在小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朗读时间不够充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1]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于情融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四十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十分钟,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教师在课堂上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就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过渡环节,致使学生的朗读时间常常得不到保证。
(二)朗读指导不到位
“新课标”在“具体建议”中指出:“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2]
但在我们老师当中有些人不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还常常带学生唱读,甚至用方言上课。当然大部分老师普通话素质还是挺高的,但工作起来并不够负责任,朗读教学指导不到位,甚至有些老师并不能准确把握朗读技巧,无法有质量地指导学生,充满课堂的不是“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就是“把××语气读出来”。究竟同学们读得有没有感情,语气读出来没有,学生不懂,老师也不去理会。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经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却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另外,朗读时出现的坏习惯,如学生唱读、顿读,对于朗读能力参差不齐的班级,教师认为唱读、顿读读得比较整齐,朗读反而乱糟糟一团,如果要纠正得花很多时间,而自己还有其他教学任务,所以没有及时指导纠正,朗读的坏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三)朗读面较窄
教师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上的朗读训练,往往只着重几个优生。在他们看来,一堂课(特别是公开教学)想要顺利完成教学设计,让几个优生朗读是最好选择,也是最保险不过的事。于是,让这几个优生读来读去,大部分学生当听众,基本得不到朗读训练的机会,这样的文本朗读基础,很难让学生对后面的文本理解把握到位。
(四)朗读评价单一
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就是“读得很好”,“不错,读的很流利”,“读得很有感情”。课标中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但现实课堂上很多教师不能完成此要求。
二、朗读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对朗读的意义认识不足
语文教学的头号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的、最直接的途径之一,所以学生朗读能力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而这点正是被许多老师所忽视的。作为小学生,孩子们总渴望课堂上能有层出不穷的新花样,朗读也不例外。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在教学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生动程度不同,对学生学习的吸引力就不同。因此,课堂上,教师冗长的讲解,形式单一的朗读训练,很难引起学生的想象,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欲望。
(二)没有正确的态度
目前的朗读教学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学生“欠读”“缺辅”。很多教师能让学生在课刚开始时把课文读一遍,或者在课中读一两个片断,就算不错的了。更有甚者,只是让学生在预习时读一下课文,一上课就开始讲解、分析,整堂课没有学生自己读书的活动。过去的“满堂灌”尚未绝迹,而新兴的“讨论式”“练习式”等又几乎占据了整个语文课堂。以致有的学生一课学完了还不知道生字、新词在什么地方,甚至对课文的内容不甚了解,更不要说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对文章感情的把握了。这种“隔靴搔痒”式的朗读教学,绝不是个别现象。朗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多留时间给学生读书。
(三)缺少朗读氛围 教学情境即教学氛围,是作用于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中,不仅有益于他们认知心理的发展,而且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就必须有师生情感的共同投入,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读出文章的文意、文情、文境。[3]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一种情境,于是,情境在朗读教学中至关重要。只有把学生带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来,他们的感情才会得到共鸣,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对于氛围的渲染,却是许多语文教师认为无关紧要的环节。如今的语文课堂,缺少的就是这种氛围。
三、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情感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优化朗读教学呢?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师生双方需明确朗读的目的
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在课文后的练习提示里,对朗读练习的提示做了新的尝试,即不再用过去指令性的“朗读课文”的说法,而是根据课文特点和训练意图,指定不同的目的。在课堂教学活动展开时,我们每个“读”的环节都应该有明确的“行为指向”。如:初读课文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主要内容,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分段学习课文时,朗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这时的朗读不仅要求正确、流利,还应能读出每部分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全篇课文之后,朗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课文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把握,这就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朗读有效果,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有些学生朗读水平较差,学对朗读没有兴趣,早读课不能很好地利用,总是在消磨时间,因此,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挂图、视频录像和老师的体态语言等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轻松进入朗读角色,让学生想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获得快乐,在朗读中宣泄情感。
(三)创造适宜的朗读氛围,加强范读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教师的示范朗读尤为重要。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课文人物在不同情境中的情感,然后再以声情并茂的标准普通话读出人物的语气,教师的范读,能引导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感受其中的感情,并能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如果再配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将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寓于其中,那就是范读的更高境界了。在朗读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讲清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朗读,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好的朗读方法对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要想读得好,主要取决于对所读的内容是否深刻领会,方法仅仅是表现的技巧。但朗读的方法技巧,反过来也能促进对读物内容的领会。”[4]学生只有掌握了朗读技巧,养成好的习惯,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达到朗读的目的。这样,学生就能在模仿和老师的指导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
(四)保证有充足的朗读时间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5]一节课,应保证有一定得时间和范围用于指导学生朗读,而不是进行琐碎的分析,当然盲无目的的朗读也不是可取的。什么样的课文内容,什么样的阅读要求,什么样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朗读形式,教师都要安排得恰到好处。如预习时要让全班学生都放声朗读,读完、读好,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新字的读音,对长句子的停顿也能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而齐声朗读则适用于诗歌的朗诵,这种和声的美妙,能将诗歌的抑扬顿挫演绎得淋漓尽致;较短的课文和长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部分,优美的片段,精妙的片段和气势恢弘、语言激昂的文章也适用于齐声朗诵或小组朗读。[6]至于朗读的量就取决于学生对于课文本身的理解能力了,只要保证朗读的“质”和“量”双管齐下,加强对朗读的训练,便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适时机智地评价学生的朗读
学生读后要留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以评促读。1.倡导阳光评价
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也是朗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朗读训练中,教师生动简明、赏识激励的阳光评价是教师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示,更是教师文化底蕴、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7]低年级孩子的语感、朗读节奏都有待培养,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添个字等也是难免的。可如果孩子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老师应当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这种评价可以不断调节朗读训练的动态过程,使其向预备的教学目标靠近,而且能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2.倡导多元化主题评价
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每一个体被评价的机会有限。因此我们要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除了老师、同学外,还可以是学生本人、家长等。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让他再说说理由,这样学生势必会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是在合作小组中读,互相评一评、议一议。有听众、有评价,在这样轻松、自由的朗读中能表现自我,能与同伴们交流,学生的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厚。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空间增大,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总之,语文离不开语言,而语言实践离不开朗读。让我们语文教师共同在语文教学中一起重视起朗读教学,逐步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袁昌仁.朗读的语气、语调和语速[J].语文教学通讯.2014,(3C)[3]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4]支玉恒.例谈对朗读语调、语速和节奏的指导[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2013,(10)
[5]于坚.于坚谈散文及朗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2)[6]戎栋环.如何把朗诵艺术真正引入语文课堂[J].魅力中国.2010,(25)[7] 张筱英.让朗读评价更具评价性[J].教育革新.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