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战国策》有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读《战国策》有感
班级:15信息2
学号:2015143227
姓名:梁田
曾经看见有人曾这样评论过这部书:没有看这部书的人,不可以谈智谋,说生活。哪怕是一字半解,也无不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2000多年前人们对生活的理解的深邃遥远,令今人惭愧。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其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战国策》的写作有以下三个特点:人物刻画生动。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划勒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是,“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匐。” 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一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勒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而苏秦的“读书欲睡”也是为了高官厚禄,客观上揭露处于统治阶级中下层的策士的丑态。善于讽喻。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戒齐王不应偏任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语言风格独特。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为习用的成语。在记录策士们的言行时,对其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朝秦暮楚的行为,及其在外交上挑拨是非,玩弄手段的种种阴谋,而不加以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加以描绘,是不足取的地方。
《战国策》的主角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谋臣策士,他们共同的身份是说客,各自代表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而他们的活动反映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情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生动、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的美丽画卷。他们活跃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国的力量对比和外交政策,并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进程。而本应该是当时历史主角的各国国君,却都退居了二线,他们不仅大多自称愚笨,或以前所采取的政策都是错误的、要听从说客的计策,而且他们最终都被说服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衬出谋臣策士们高超的逻辑思维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力、语言驾驭能力、心理揣测能力、人性洞察能力和高超的游说策略和技巧。《战国策》记载的这些谋臣策士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游说案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学习借鉴游说、劝说别人的策略和技巧,并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为了对每个案例进行更方便更清楚地解读,从每个案例中抽象、总结出一般要素,它们分别是:游说主体,即游说者,也就是本书中的主角,一般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谋臣和策士,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机智、才华。
游说客体,即被游说的对象,一般是各个国家的国君或具有决策权的相国或其他重臣,他们最后全部被说服,改变了原来的决策或者采纳了游说主体的意见而采取了新的政策。游说本体,是游说客体综合当时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家对外政策、文化环境、历史条件等各方面的客观情况,并在对人的心理、人的本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游说场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事先预设或随机应变所采取的游说策略和技巧,这是我们在学习战国策的论辩知识和技能的时候所应该主要关注的方面。④.游说场。是游说本体的外在客观条件,包括当时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家的对外政策、文化氛围、历史条件,以及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的心理本性等各种条件。读每个案例都可以从中找出以上这四个要素,通过这四个要素,就可以将这个案例看得清清楚楚。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人们时刻处在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之中,而问题的解决不是靠简单、粗暴和轻率的行为,而是靠人类的脑子。言语和谋略可以解决问题化解危机,而战争冲突等暴力行为无助于危机的解决。会运用口才和谋略的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非常轻松。无论是战国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是永恒的。
当一个弱者处在利益主体林立的“丛林”中时,他应该象颜率一样清醒: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主动地帮助弱者;只有利益的诱惑才能使那些应该帮你的人来帮你。天下美誉和九鼎之宝的诱惑永远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你自己不关联着他人的利益,他人会资助、借贷给你吗?晓之以理,才能说服他人;挑明真相,才能使一时反应不过来的人恍然大悟。说话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事情讲清楚,由不同的行动讲到不同的结果,由发端讲到演变,再讲到结局。其实很多事情就是一层薄窗纸,由话语轻轻一点,就能捅破。只可惜没头脑的事主们往往弄不清事情的真相,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千万不要对要说服的对象估计过高,该捅破的就一定要捅破,该说清楚的一定要说清楚。说话需要谋划,脱口而出的东西是最没有价值的。说话一定要说到点子上,一定要解决问题,否则宁可不说。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前要深思熟虑、谋局排篇。象苏子一样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觉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这恰恰落入了苏子的整体战略安排之中。
语言是人类的传播工具,事实需要传播,没有传播就无法了解起码的事实。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事实的真相是人们永远无法了解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来了解事实真相。这样,语言本身就对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苏子巧妙地利用语言传播对事实真相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让他的受众完全听信他对事实的解释,可以说,他轻易地垄断了受众的“知情权”。现代社会中,只要我们明白事实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会说服受众、左右他们的行动。对大臣的非议就是对君主的赞美,说客把这一层辨证关系给挑明了。好与坏,黑与白,高尚与龌龊,是经常转化的。好的东西在一定情景下会成为最为不好的,而不好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好的。就像大臣的高风亮节会导致君主的委琐,而大臣的龌龊反而成就了君主的美誉。对照今天,我们应该把上司的位置与自己的位置摆正,作为下级,其高过上司的声誉和高风亮节在一定的火候绝对不是好事,因此,聪明的下级知道要学会为上级掩饰过错。其实人生就是政治,没有人可以逃避,除非你远离政治、远离人。在人类社会中,没有想法的人永远是有想法的人的一枚棋子,在利益面前,任何东西都显得无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也会处于两难境界;有时候还想鱼和熊掌兼得。此外,还会遇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一些棘手之事,如何抉择?往往会处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果。采取的办法,要么束至高阁,要么左右徘徊、举棋不定,或者是凭借着感觉。草率行事。很少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分析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更谈不上有什么先见之明。即使有时候的抉择是对的,无非也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在《战国策》秦攻益阳篇里,其谋士赵累可以说是老谋深算。他首先对秦攻益阳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剖析了周王的利益所在,晓之以理,说服了周赧王按照自己的意图办事。在这方面可以说赵累高瞻远瞩,对时局发展,和结局都进行了预测。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周赧王获得巨大的利益。
作为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许有机会遇到一些棘手之事,假使你能够系统的对某件事件,进行系统的分析、预测,提出解决的办法,你就会象锥子一样,瞬间脱颖而出,或者对某件重大事件,能够准确的预测其发展、结局,从而让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读《战国策》
关于《战国策》
我选择这篇作品,是源于敬佩我国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敬仰那些游说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説辩智谋。我没有从始至终的读过《战国策》这本书,但是我选取了这本书中的一些经典篇章与一些《战国策》研究者的论著。
《战国策》本身记录的内容本身也不全是积极向上的,如还有记录教人怎么行贿受贿的,但是还是以积极内容为主的,我主要谈论的是各位纵横家的说辩方法。
因为参看论文大多是研究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很少有著作研究策士的说辩方法,而我特别敬仰策士的那种说辩,能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就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我对这点特别的佩服,我读这本书的主要感受就是谈谈他们的说辩方法。
第一部分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这本书和《国语》类似,主要是以记言为主,展示纵横家的说辩智谋。
《战国策》记述的主要是活跃于战国时期各国的纵横家的言行,在战国时期,纵横家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说纵连横,受到各诸侯过的重视,他们的弟子为了更好地向师傅学习,记载下了他们的言行,关于战国策的作者向来没有一致的见解,我比较同意的是,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后来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编订,至宋朝有缺失,由曾巩再次编订整理,得以流传至今。
第二部分 关于策士(纵横家)的解释
所谓策士就是在战国时期那样特定历史条件下才有的一种职业,他们主要是以游说于诸侯国之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用他们的铁齿铜牙来劝谏的一种人。
首先是特定的历史背景成就了他们,他们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晚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转型期,他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处于由分裂向统一趋势转型的时期。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都想实现统一的霸业。这就决定了社会上的矛盾重重,君主野心十足,这样的大背景就需要策士的出现来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他们出主意,为他们合纵连横游说!
其次,是策士自身的优势。有的人就热衷于这种职业,追求功名利禄,想通过这样一种手段来功成名就。比如说,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他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为国君出谋划策,在劝谏秦王失败后又有亲人的嘲讽他仍然没有放弃这种想法而是更加的发愤图强,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了一为有力的策士。除了这种主观愿望外,他们还比较有才能,他们往往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学识,思维逻辑能力和鼓动能力。
正是拥有了以上的因素,才使得策士这种人流传至今,成了中国古典文化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第三部分 分析策士的说辩方法
策士在战国时期有着至高的的社会地位,但是为什么一国之主为什么都会采纳他们的意见呢?不是他们的见解独一无二,而是他们更懂得中国的语言艺术,更会用一种让人接受的方式进谏给君主。所以这一部分我主要谈谈策士们灵活的说辩方法。究其共同点我认为有一,就是中国传统的曲线法,一开始总是先从一些无关话题的问题谈起,与受谏者拉近亲近的关系,进而一步步的靠向主题,让受谏者欣然接受。
第一、摸清受谏者的内心,故意与其背道而驰,让受谏者屈从。
例文: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後,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隙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後之色稍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也。”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分析:触龙没有直接陈述长安君作为人质对于赵国安危的意义,而是采用侧面迂回战术,以老年人之间的互相寒暄为话题展开对话,从饮食起居谈起,在动之以情,请求以少子为王宫卫队,给太后“丈夫亦爱其少子的印象”,进而又提出太后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这样不符合实际的问题,引起太后的好奇和引起听取他的意见。这是触龙还是通过回忆对比说赵太后喜欢燕后,最后用事实说明利害。人主爱子,必令有功于国,才是长久之计,最终赵太后同意以长安君为人质。自始至终都是以情感人,触龙一直在把握着主动权,牵制着赵太后的情感脉络,这样了解把握受谏者的内心,必定会劝谏成功。
第二、策士善于观察生活并把生活升华。
例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
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分析:邹忌能把自己家庭了面发生的这样一件小事,用来劝谏齐王亲贤远佞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邹忌懂得观察升华,并把生活中的事情升华,上升到一种君王治理国家用人的高度上,这就是策士用生活中的事情劝谏,现身说法,更加的有说服力,让君主明白他说得有道理。
第三、有着较强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有着较强的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说是与曲线法一样,是策士们游说时的最基本方法之一,至于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也涉及很广,像是比喻(这个事特别的常见的,策士们几乎每次都会用到打比方这个方法)、用典(这个主要是以史为鉴)、对比(用不同的方法产生的结果对比,告诉受谏者我说的这个方法才是成功之道)„„
例文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沈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分析:这个主要是冯谖为孟尝君造的第一窟的内容节选,讲的是孟尝君叫冯谖和自己一起去薛地收账,冯谖在路上就问孟尝君收完帐之后回去买点什么啊,孟尝君说家里缺什么就买什么,(冯谖当然知道孟尝君家里什么都不缺了所以这个问题是引出和后面问题的悖论),冯谖到了薛地后,让大家把债券都拿了出来,告诉大家说孟尝君今年不受帐了,让大家把债券都给烧了,大家这样自然就会感激孟尝君。冯谖和孟尝君说帐收好了,孟尝君说回去买点什么啊,冯谖说家里什么都不缺就是应该抚爱一下子民。这样,可以说是冯谖处处设计,等着孟尝君来中计,孟尝君的每一步动作和话语都在冯谖的掌握之内,除了这样强的逻辑能力外,冯谖还有着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
总结:策士们劝谏得以成功的方法只要是体现中国传统的语言艺术和自身的高素养。以上的分析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甚多。
第三篇:《战国策》读后感
《战国策》读后感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其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战国策》的写作有以下三个特点:
.人物刻画生动。例如苏秦的故事,生动的刻划勒一个长于论辩、追逐名利的策士,逼真描绘一群势力庸俗的小人。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像乞丐样回到家中,而“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后来,他发奋图强,六国封相,路过家门是,“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嫂蛇行匍匐。” 前后两个场面的鲜明对照,充分揭露一切一功名利禄为依归的炎凉世态,暴露勒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而苏秦的“读书欲睡”也是为了高官厚禄,客观上揭露处于统治阶级中下层的策士的丑态。
.善于讽喻。善于通过讽喻的小故事说明一种道理,生动幽默、耐人寻味。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以邹忌借其妻、妾、朋友出于不同目的,赞美其“美于徐公”,说明“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劝戒齐王不应偏任宫妇近臣的话,而应广开言路,鼓励人民进谏。.语言风格独特。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书中的许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等流传至今为习用的成语。在记录策士们的言行时,对其不择手段追求个人功名富贵、朝秦暮楚的行为,及其在外交上挑拨是非,玩弄手段的种种阴谋,而不加以批判,反以欣赏的态度加以描绘,是不足取的地方。
《战国策》的主角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谋臣策士,他们共同的身份是说客,各自代表不同利益团体的利益,奔走于各个诸侯国之间,而他们的活动反映了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情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活生动、波澜壮阔的战国时期的美丽画卷。他们活
跃在战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各国的力量对比和外交政策,并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历史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当时历史的发展进程。而本应该是当时历史主角的各国国君,却都退居了二线,他们不仅大多自称愚笨,或以前所采取的政策都是错误的、要听从说客的计策,而且他们最终都被说服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衬出谋臣策士们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心理揣测能力、人性洞察能力和高超的游说策略和技巧。
《战国策》记载的这些谋臣策士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游说案例,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来学习借鉴游说、劝说别人的策略和技巧,并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为了对每个案例进行更方便更清楚地解读,从每个案例中抽象、总结出一般要素,它们分别是:
.游说主体,即游说者,也就是本书中的主角,一般是来自各个国家的谋臣和策士,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机智、才华。
.游说客体,即被游说的对象,一般是各个国家的国君或具有决策权的相国或其他重臣,他们最后全部被说服,改变了原来的决策或者采纳了游说主体的意见而采取了新的政策。
.游说本体,是游说客体综合当时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国家对外政策、文化环境、历史条件等各方面的客观情况,并在对人的心理、人的本性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在特定的游说场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事先预设或随机应变所采取的游说策略和技巧,这是我们在学习战国策的论辩知识和技能的时候所应该主要关注的方面。④.游说场。是游说本体的外在客观条件,包括当时国家力量、国
家利益、国家的对外政策、文化氛围、历史条件,以及当时的时间、地点、人的心理本性等各种条件。
读每个案例都可以从中找出以上这四个要素,通过这四个要素,就可以将这个案例看得清清楚楚。
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人们时刻处在各种扑面而来的问题之中,而问题的解决不是靠简单、粗暴和轻率的行为,而是靠人类的脑子。言语和谋略可以解决问题化解危机,而战争冲突等暴力行为无助于危机的解决。会运用口才和谋略的人,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非常轻松。
无论是战国时代还是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竞争和冲突是永恒的。当一个弱者处在利益主体林立的“丛林”中时,他应该象颜率一样清醒: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主动地帮助弱者;只有利益的诱惑才能使那些应该帮你的人来帮你。天下美誉和九鼎之宝的诱惑永远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你自己不关联着他人的利益,他人会资助、借贷给你吗?晓之以理,才能说服他人;挑明真相,才能使一时反应不过来的人恍然大悟。说话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事情讲清楚,由不同的行动讲到不同的结果,由发端讲到演变,再讲到结局。其实很多事情就是一层薄窗纸,由话语轻轻一点,就能捅破。只可惜没头脑的事主们往往弄不清事情的真相,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千万不要对要说服的对象估计过高,该捅破的就一定要捅破,该说清楚的一定要说清楚。
说话需要谋划,脱口而出的东西是最没有价值的。说话一定要说到点子上,一定要解决问题,否则宁可不说。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前
要深思熟虑、谋局排篇。象苏子一样句句都迎合西周君的心思和利益,使西周君觉得“放水”最符合自己的利益,然而这恰恰落入了苏子的整体战略安排之中。
语言是人类的传播工具,事实需要传播,没有传播就无法了解起码的事实。在现代西方哲学看来,事实的真相是人们永远无法了解的,人们只能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和媒介来了解事实真相。这样,语言本身就对事实真相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信息不发达的古代,苏子巧妙地利用语言传播对事实真相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让他的受众完全听信他对事实的解释,可以说,他轻易地垄断了受众的“知情权”。现代社会中,只要我们明白事实与语言之间的关系,也会说服受众、左右他们的行动。
对大臣的非议就是对君主的赞美,说客把这一层辨证关系给挑明了。好与坏,黑与白,高尚与龌龊,是经常转化的。好的东西在一定情景下会成为最为不好的,而不好的东西反而会成为好的。就像大臣的高风亮节会导致君主的委琐,而大臣的龌龊反而成就了君主的美誉。对照今天,我们应该把上司的位置与自己的位置摆正,作为下级,其高过上司的声誉和高风亮节在一定的火候绝对不是好事,因此,聪明的下级知道要学会为上级掩饰过错。
其实人生就是政治,没有人可以逃避,除非你远离政治、远离人。在人类社会中,没有想法的人永远是有想法的人的一枚棋子,在利益面前,任何东西都显得无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时也会处于两难境界;有时候还想鱼和熊掌
兼得。此外,还会遇见一些棘手之事,如何抉择?往往会处于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结果。采取的办法,要么束至高阁,要么左右徘徊、举棋不定,或者是凭借着感觉。草率行事。很少站在一定的高度去分析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更谈不上有什么先见之明。即使有时候的抉择是对的,无非也是瞎猫撞上了死耗子。
在《战国策》秦攻益阳篇里,其谋士赵累可以说是老谋深算。他首先对秦攻益阳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剖析了周王的利益所在,晓之以理,说服了周赧王按照自己的意图办事。在这方面可以说赵累高瞻远瞩,对时局发展,和结局都进行了预测。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周赧王获得巨大的利益。
作为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许有机会遇到一些棘手之事,假使你能够系统的对某件事件,进行系统的分析、预测,提出解决的办法,你就会象锥子一样,瞬间脱颖而出,或者对某件重大事件,能够准确的预测其发展、结局,从而让自己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四篇:战国策读后感
《秦兴师临周求九鼎》读后感
秦国出兵威胁东周,索要九鼎。可见东周君早已丧失天子的尊严,沦为偏安一隅的小诸侯。在齐秦等大国面前只能耳提面命。坐拥天子之名而无天子之实,别说行驶天子的权力,就连自己也成了大国嘴边随时想吃的一块肉。在这里,秦国索要九鼎不知是何用意?是秦王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想过早的坐拥天子宝器,还只是通过获得九鼎来宣传自己才是继周统的唯一天授者?我想应该是后者吧。想必后来齐王出兵干涉也是为了此目的。当时已属战国末年,强国拉锯,周室没落,列国都想证明自己具有享祀天子宗庙的待遇,通过占有宝器显示天命所归,从而更有利于自己国家的发展与征战。宝物也是服务于人,撇开利与益的纠葛,宝物也只是一堆废物。而到了真正见弓拉弦的时候,宝物也只能随着时代沉浮。九鼎也不能保证周王室的灭亡,象征只在庄严的宗庙里象征,而在血肉横飞的狂飙中它只是一个等待重拾的破碎的梦。颜率虽用一时的小聪明保住了宝物,但它不能阻止它的最终命运。他有没有考虑到,齐秦也许有哪一天不用借道,拥兵城下,出动九九八十一万人带走九鼎。毕竟身死国灭已经屡见不鲜。颜率利用齐秦均衡达到了目的,这也说明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纵横天下。可是想永远在做前面,只有拥有最坚定意识者才能坚持到最后。我得不到还不能让我想想吗?只是这时,均衡在逐渐打破,天命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读后东周欲为稻》读后感
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很忧虑,东周它忧虑,我很疑问,东周干嘛非要种水稻呢?苏秦巧舌一辩双方都得感谢苏秦。可见战国的纵横家的手段,他们虽然不能翻手云,覆手雨,但可以通过三寸不烂让那些君主们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去做。他们之所以能驰骋纵横,是因为他们知道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那时不相信眼泪,只有列国征伐和宗国利益。想想东西两周本为一室,却为了让另一国民生凋敝而不惜想尽办法破坏。想必这就是国家利益的雏形。可怜西周,不再强国富民上下工夫,却通过疲苦之计来算计他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用,但用马哲的观点来说,这就没有搞清楚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了。万物相连,因果互化,用后人的眼角去看,东周西周真是井底之蛙。但历史之所以为历史,是因为有它的局限性。一个时代必然有一个时代的特点,真正把握历史机遇的永远是那些慧眼如炬,意志坚定者。只有眼到手到,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风险。历史的车轮还在不断前进,我们是在轮前还是在辙后?苏秦轻摇三寸就能获得双方感激。在于他把握住了双方目的的交合点。一方面满足双方目的,一方面找到通吃点。这真是一种至臻化界的境界,只能膜拜而不能模仿。
第五篇:《战国策》读后感
远交近攻尽显战争风云,纵横捭阖方显沙场谋略
——读《战国策》有感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这一时代母子反目、兄弟相残、群臣篡权、生灵涂炭,是华夏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严重且最持久的朝代之一。东周末年,周王室日益衰微,失去了往日的威信,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为“战国”。战国承春秋乱世,启帝秦发端,中续百家争鸣的文化潮流,中原经济技术的新发展与各国相继图强而展开的举国变法,名士的纵横捭阖,宿将的战场争锋,涌现出了大量为后世传诵的典故。塑造了帝制中国的雏形。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西汉文学家刘向或许不是最璀璨的一颗明珠,但他留下的《战国策》,却无疑是中国历史学的著作。它为司马迁《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政治主张和谋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在《战国策》一书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对于文人政客的描写。在政治上以管仲、张仪、苏秦为代表的政治家,以及众多的高士、逸民甚至隐士也现身江湖,大展才华,叱咤风云,为后人留下了数不清的玄机妙算。这其中许多已演变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亡羊补牢、一尘不染、大庭广众、门庭若市、惊弓之鸟、不翼而飞”等词语均出自于此。刘向也在人物描写方面下足了功夫。“邹忌讽齐王纳谏”便是最好的证明。“八尺有余”“形貌昳丽”如此形象的外貌描写便是《战国策》所有人物描写的一大代表。而苏秦游说秦国失败后,在家中“妻不下织,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此后,便有了锥刺股的故事。待他发愤图强,身挂六国相印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前后鲜明的对比,将名禄至上的功利社会,“认官不认亲”的封建社会丑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无形揭露了高官的虚伪。
相比家喻户晓的成语,《战国策》留给后人更多的是纵横家游说的精彩案例。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人们时刻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自从人类诞生的那天起,就有了战争。如何用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产生最大的利益,避免大大小小的战争,便是自古以来人类发展的难题。春秋战国历史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政客的出现,改变了单纯武力战争的粗暴与轻率。战国时期,乃至当今社会,利益与冲突是永恒的,在利益面前,人总会出现两难境界。而利欲熏心,不让利益冲昏头脑,实属不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作为高级动物,我们更该利用的是大脑而非拳脚。脱口而出与凭感觉做事,并不是万全之策。我们应向《秦攻宜阳篇》中谋士赵累一样。善于审时度势,分析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从而采取进一步行动。
人生就是政治,一步走错,全盘皆输。中国上下五千年,无数前人,向我们诠释了这样的道理。《战国策》,为我们留下的,不是故事,而是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