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一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文学常识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词语解释:
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急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凭借
13、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义: 专指子女(儿子、女儿)
理解性默写 :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重点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公大笑乐。
译: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重要问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答: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答:“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答: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5、“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
7、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答: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二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字词翻译:
1、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
2、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3、尊君在不(fǒ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可翻译为“吗”。
古今异义词:
1、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2、委 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
3、顾 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4、引 古义:拉;今义 :引导,带领。
5、期 古义:约定;今义 :期望。
重要问题:
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
答: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
2、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答:故事的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故事的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故事的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
3、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对:①耐心说明;②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
4、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论语》十二章
文学常识
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其教育代表思想着重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等。
《论语》介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理解性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中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文中的古今异义:
(1)有朋自远方来。朋,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
(2)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称。
(3)五日三省吾身。三,古义:泛指次数;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4)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从前。
(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今义:允许。
一词多义:
(1)时:学而时习之(时常、按时)元芳时年七岁(当时)
(2)志:吾十又五而志于学(立志)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
文言虚词:
(1)而,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作为)
(3)其,回也不改其乐(代词,这)、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其中)
重点句子翻译: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第二篇: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文言文复习资料
《伤仲永》
1、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宋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记住这三个句子的朗读节奏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余闻之也/久。
5、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与他才能的退化到泯然众人形成对比,并为后文作者的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
6、“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
这句话交代了籍贯、姓名、身份以及家世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7、“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过渡作用。
8、本文告诉我们(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9、本文在表达方式上用了记叙、议论。前两段记叙,最后一段议论。
《孙权劝学》
1、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本文主要写了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和吕蒙结交的事情。
3表明吕蒙学习必要性的句子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表明吕蒙学习的可能性的句子: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表明孙孙权劝学成功的句子:蒙乃始就学。
6、鲁肃说吕蒙惊人长进的句子: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吕蒙用自豪的语气回答的话是: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习后的惊人长进。
9、文章最后说鲁肃与吕蒙结友一方面表现鲁肃爱才,对吕蒙的敬重;另一方面从侧面突出吕蒙的惊人长进。
10、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孙权劝学,先点名学习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破掉了吕蒙接口不学的挡箭牌,使吕蒙无可推脱。
11、本文人物形象分析:
孙权:善劝,对下属关心、爱护、亲密又不失主子身份。
吕蒙: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学;豪爽。
鲁肃:爱才、敬才;才高不自傲,有气度。
12、本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13、出自本文的成语: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
14、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谁能说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书到用时方恨少。
《狼》
1、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文学家。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写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主要写鬼狐精怪的故事,也收录一些奇特的事。构思奇妙,语言生动。“聊斋”,书屋名。“志”,记。“异”,奇异。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狼的贪婪凶恶、狡诈阴险的本性?
明确: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
3、文章是如何来刻画屠户的形象?
明确:①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②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顾”“奔”……
4、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画龙点睛,揭示文章主旨。“狼”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残、狡诈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
5、本文从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
明确: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
6、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最后一段),还有描写(对屠户与狼的描写)
7、本文的记叙顺序是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晚归、少时、久之
8、本文给我们什么启示?
(1)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2)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3)面对危险要沉着冷静、勇敢机智。
(4)不要被貌似强大、凶狠的的事物所吓倒,要在心里上战胜对手,不要被貌似凶狠的事物的假象所迷惑,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口技》
1、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进士。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涨潮编选的笔记小说。
2、《口技》写了口技人表演的全过程。作者通过对口技人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其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反映了我国古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3、文中口技人表演口技的内容概述:表演一家人由睡到醒、由醒到睡、以及表演失火、救火的情形。
4、三个表演场面摹写声音的顺序:
(1)由睡到醒场面:声音由远而近,由外到内,由大到小,由分而合。
(2)由醒到睡场面:声音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声。
(3)失火救火场面:响声大作,由少而多;百千齐作。
5、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表示时间的词语:少顷、既而、未几、俄而、是时、一时、忽、忽然。(这些词语的运用,准确地反映了口技者在不同情况下制造出的声响种类和表达效果,从而很好的突出了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6、本文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本文一方面用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直接表现他高超的技艺;另一方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听众的反映烘托出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
7、课文中两处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
①遥闻深巷中犬吠。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8、文中前后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
反复强调,形成首尾照应;并以口技人表演所用道具之简单,普通来反衬突出口技人技艺的高超,另人叹为观止。
9、指出文中的议论句并说说作用?
虽人有百手„„一处也;作者用评论性的语言从侧面突出了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木兰诗》
1、《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本诗通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还家,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国、爱家,不慕荣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本文中常考的古诗文默写句子及效果(见七年级下古诗词)
3、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
4、“东市买骏马„„长鞭”用排比、对偶、互文写出了木兰一家人紧张周密地准备戎装的气氛。
5、分析木兰形象(参考第1题)
6、有人认为,花木兰是古代著名的女英雄,诗歌应重点写战争上英雄出生入死的战斗场面,而不应该略写战争场面。对此,你有社么看法?(见先锋学案第10题)
《陈太丘与友期》
1、《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爱好文学,招纳贤士。《世说新语》是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
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的时限,所以迟到了。
3、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
4、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聪敏机智、明白事理。而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5、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是: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童趣》
1、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
2、文章第一段总写童年时的物外之趣,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3、文章回忆的三件趣事: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鞭蛤。
4、本文出现的成语:
明察秋毫:连极细小的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现视力极佳。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极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一样。
5、通过学习本文,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要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来细致观察事物;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超脱于世俗之外,寻找乐趣。
《论语》十则
1、孔子及《论语》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2、“四书”:南宋的朱熹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论语》十则中的句子默写考察(见七年级古诗词考点)
4、《论语》十则中的成语、格言警句
(1)成语: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
A、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谈修身做人的: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以上所列文言文篇目的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我没归纳进去,但必须巩固好。切记!!
第三篇: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17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修改后》《语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3、能说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4、能识别云,预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5.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理清文中云和天气的关系
教学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识别天气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飘浮的云彩。(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疏解。
(1)注音:
峰峦(luán)一霎(shà)间一刹那chà点缀(zhuì)绫纱(líng)弥漫(mí)晕(yūn)头转向月晕(yùn)崩塌(bēng
tā)
(2)释义: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解决以下问题
1)、看看课文主要说明了什么,能否用一句话来回答。
2)、文中最县先提出云和天气之间存在联系的句子是哪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4)、“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还有何处与它相似?
5)、最后一段的大意是什么?对全文有何意义?
6)、全文的结构如何?
3、交流反馈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
1)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看云来识天气,即写云和天气的关系。
2)“云是天气的招牌”,它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3)天上挂着什么云,就会有什么样的天气
4)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也是我们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第六段的开头一句
5)指出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看云识天气(总)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
(分)怎样看云识天气形态
云彩
(总)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具体把握:
1、细读课文: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粗略板书)
2、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3、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在书上作记号
4、学生发言,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边演边完善板书)
5、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彩,明白了它与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这样我们对课文内容与层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课外延伸:
1、点示: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
五、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俗语、诗词、文章片断等;小组交流。
2.、观察整理: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六、总结:今天,你会看云识天气了吗?
七、板书设计:
(总)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看云识天气(分)怎样看云识天气形态
云彩
(总)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看云识天气》17词语意思
峰峦 fēng luán 山峰和山峦
预兆 yù zhào 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 qīng yíng 本文只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匀称 yún chèn平均
崩塌 bēng tā 倒塌
弥漫 mí màn(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 zhēng zhào 即将出现的迹象
一霎间 yí shà jiān 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千姿百态 qiān zī bǎi tài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情分析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迈进了中学已四个月了。在这片沃(wo)土上,我们眺望繁星漫天,凝眸(mou)夕阳余辉;líng(聆)听悦耳的朗朗书声,醉心bān(斑)斓的文学风景。在这片沃土上,我们与贾里交朋友,向田晓菲学习„„让我们爱上语文,播撒希望。
2.默写(6分)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4)最是一年春好处。(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9。(高骈《山亭夏日》)
(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论语》)
3.名著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回答问题。(4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国(国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2分)
(2)作品中主人公汤姆在想去当海盗之前还计划做什么?(2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勤奋努力、独立思考、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爷爷听力不好,在广告上看到一款高级助听器,购买需要汇款1486元。汇款单上有一栏要求汇款金额(大写),请你帮忙写一下。(2分)
人民币(大写)元整。
6.下面是打乱的三副对联,请你运用你所学过的对联知识匹配,配出两副来即可。(2分)
东风吹出千山绿四面荷花三面柳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乐太平春雨洒来万象新一城山色半城湖
①②
二、理解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7-8题。(6分)
清江引秋怀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7.作者是抓住哪些意象(景物)来写“秋怀”的,创设了一幅怎样的图景?(3分)
答:8.“芭蕉雨声秋梦里”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曲简要分析(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
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
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
【乙文】今有人①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②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③已。”如知其非④义,斯⑤速已矣,何待来年?(《月攘一鸡》)
【注释】①攘:窃取、偷盗。②损:减少。③已:停止。④义:符合道理、事理。
⑤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
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先自度其足()②而置之其坐()
③或告之曰()④是非君子之道()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①宁信度,无自信也。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11.下列对加点字“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②而置之其坐③是非君子之道④请损之
A.①②③④都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12.你认为【乙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阅读《地球之水天外来?》选段,完成13—16题。(共8分)
地球之水天外来?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有生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水存在于辽阔无边的海洋,存在于纵横交错的江河,存在于星罗棋布的湖
泊,也存在于地下。
那么,地球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科学家仍一直在探索。一种普遍流行的观点是:地球上的水是
在地球形成时,从那些宇宙物质中分离出来的;而在地球形成以后,从地球内部
不断析出水分聚集在地表。这由今天的火山活动可以得到证实。从地下分离出水的规模现在还很大。一次火山爆发,它喷出的水蒸气就可达几百万公斤。可以想
见,在漫长的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样产生的水是很多的。此外,地球的重力
比较大,它能把水吸引住;地球上的温度也有利于水的存在,如果地球表面温度
太高,水就会被汽化跑到太空去了,如果温度太低,水都变成冰了。
近来,科学界又有一个重要发现:地球上的水源靠“天外来客”不断得到补
充。
据美国科学家最近在美国地质物理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卫星观测表明每天有成千上万个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大气层,它们带来的水分进入了地球大气和海
洋,对地球上保持充足的水源起到了重要作用。
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于1986年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
1996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的极地探测卫星又发现,每隔5至30分钟,就
会有直径在12米左右的小型冰球撞击地球外层大气,每天撞击地球大气层的冰
球总数最高迭4.3万个。
科学家解释说,这些冰球由冰和宇宙尘埃组成,实际上也就是小彗星。当距
离地球1660公里到2.4万公里时,冰球就分裂成小碎片。当这些碎片暴露在阳
光下时,就地迅速汽化,成为厚达48公里左右的云层,然后或被风吹散或形成降水。弗兰克博士估计,每隔一万到两万年,来自太空的冰球可以使地球海平面升高2.54厘米。
天文学家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认为陨冰(如余杭陨冰)可能就是这些未汽化的冰球。
13.文章为什么用问句“地球之水天外来?”作标题?(2分)
14.画线句中的“这一现象”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15.地球上的哪些因素也使水得以在地球上存在?(2分)
16.最后一段句子中“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四)阅读《高贵的生命不卑微》一文,完成17-20题。(14分)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
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 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17.试分析第①段有何作用?(2分)
18.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有两处“笑了”,其内涵不同,请加以分析。(4分)
第①处“笑”:第②处“笑”:
(2)理解“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19.第⑤段中“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有人认为作者把“扑”改成“跪”更好,因为这样更能打动拉佛西,你认为呢?(3分)
20.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2分)
三、写作表达(40分)
21.以“我喜欢,所以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抒真情,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挖掘值得写的人、事、物,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词语整理(1——3单元)词语默写:
憧憬(chōngjǐng)痴想(chīxiǎng)诱惑(yòuhuò)喧腾(xuānténg)瞬间(shùnjiān)攀登(pāndēng)蕴含(yùnhán)训诫(xùnjiè)耸立(sǒnglì)迂回(yūhuí)凝视(níngshì)啜泣(chuòqì)纳(nà)罕(hǎn)嶙(lín)峋(xún)头晕(tóuyūn)目(mù)眩(xuàn)屹立(yìlì)骚扰(sāorǎo)小(xiǎo)憩(qì)茁壮(zhuózhuàng)糟蹋(zāotà)庸碌(yōnglù)辜负(gūfù)昂然(ángrán)挺立(tǐnglì)擎(qíng)天(tiān)撼(hàn)地(dì)肃然起敬(sùránqǐjìng)稻穗(dàosuì)绽开(zhànkāi)迸(bèng)溅(jiàn)伫立(zhùlì)忍俊不禁(rěnjùnbùjīn)盘(pán)虬(qiú)卧(wò)龙(lóng)讴歌(ōugē)咀嚼(jǔjué)倔强(juéjiàng)洗濯(xǐzhuó)玷污(diànwū)诅咒(zǔzhòu)贪婪(tānlán)堕落(duòluò)点缀(diǎnzhuì)雏形(chúxíng)丰硕(fēngshuò)繁(fán)弦(xián)急(jí)管(guǎn)玲珑剔透(línglóngtītòu)具体而微(jùtǐérwēi)嬉戏(xīxì)风韵(fēngyùn)慷慨(kāngkǎi)闲适(xiánshì)撤销(chèxiāo)厄运(èyùn)
人教社七年级古诗理解性默写整理
七年级(上)用课文原句填空。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空)①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AAPP会议在重庆召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吾日三省吾身”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任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道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次北固山下》诗中,描写江水顺流,风平浪静之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蕴含自然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哲理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次北固山下》既有实景之美,又有虚景之壮阔的诗句是。3《天净沙•秋思》的主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钱塘湖春行》写花草生机勃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早春禽事(莺歌燕舞的景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老当益壮)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龟虽寿》中说明生物必然死亡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③《龟虽寿》中形容老年人虽到晚年,但仍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诗句是: ④强调要用辨证看待人生,强调人主观意识的巨大作用句子是:
6①《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诗人主观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③《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④《观沧海》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7、《过故人庄》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①《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题破山寺后禅院》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
11、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天净沙秋思》:①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6.语言运用及课文理解
(1)续写下面句子,使它成为一个排比句(2分)
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
(2)模仿下面例句的形式,用“信念是………,………”写一句话。(4分)
例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下面这些引自课文中的语句给你什么启示?请默读一遍,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6分)(1)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答:这句话告诉我们
(3)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答:这句话告诉我们
5.仿照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各写一句话。(2分)
(1)山的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们的幻想打了个零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长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①段
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2.读②③段,回答:、(1)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2)“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4)阅读第四自然段。
①用原文回答,居里夫人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②从这段的叙述中可看出居里夫人怎样的人格?用四个字来概括。(5)读第⑤段,回答:
①画出居里夫妇放弃申请“镭”的专利的原因,你如何看待居里夫人的这一做法?
②同桌讨论,你怎样理解“我的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里,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6)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尔·居里1906年悲剧性地死于车祸,这对居里夫人来讲是一个非常痛苦的打击。默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从居里夫人的字里行间,去体会那种深沉的怀念。思考并回答,面对如此巨大的悲痛,居里夫人又是如何做的呢?表现了她怎样的人生态度?
3(1)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
(2)居里夫人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4.读第⑦段,回答:
(1)“他便像一个小孩儿,边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一句强调了科学家怎样的特点?
(2)“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一句中“科学的这种魅力”指的是什么?
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用几个四字短语来概括。
①对于科学的研究,给人们的感觉是枯燥的,可是居里夫人却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一直致力于对真理的探索,你认为这种动力源自哪里?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作文:仿写走一步再走一步
“妈妈,爸爸!”屋子里空荡荡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我幼稚的心开始颤动,一股凉气袭来,那是莫名的害怕与恐慌。用被子捂住头不敢看黑暗。爸爸妈妈走了,要是来了小偷怎么办?于是我闭上眼睛,就不再害怕了。
可是肚子不争气,痛了起来,想上厕所。真的是憋也憋不住。可是恐惧占据了我的心,别说走下去就是睁开眼睛也很困难。
肚子又开始叫了,告诉自己要冷静,当是又无法克服恐惧。我的懦弱已经开始让我讨厌我自己。
我掀开被子,希望寒冷可以让我战胜恐惧,可是面对无限的黑暗剩下的就只有恐惧了。思想开始战斗,去,不要去……
冷汗一滴一滴的往下渗。我把被子一把拉了回来,盖住了自己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我那时只有七岁,可是也知道作为一个小学生是不可以尿床的,可是黑暗实在太恐怖,于是我就开始想一些快乐的事情,希望掩盖住心中莫名的恐惧。可是这似乎是掩耳盗铃,当我站起来,脚一着地那些快乐的往事一下子消失了,又剩下无边恐惧和严寒。
“啊!”我大叫一声扑回了床上。一计不成我再施一计,我刚才叫了一声不就不害怕了吗?不是有“呐喊助威”这词吗?于是我就呐喊起来,想为自己助威。我肯定把方圆八百里之内的人全部吵醒了——“呀!”
这好像有点用处,我渐渐的忘记了恐慌,可是当我一下床就被黑暗的虚幻给吓倒了,那是多么的可怕,伸手不见五指,好像掉进了另一个空间,那里只有黑暗和恐怖,眼前好像有黑影在晃动,我的脚麻木了,手再也动不了了,更别说是开灯了。
我向后倒去,倒在了床上,头脑里都是恐惧。再也不敢起来了,可是难道要憋着?不行!我可是男子汉!这么点黑暗难得倒我吗?心中回荡起妈妈说过的话:“在害怕的时候就想象着,拐弯处就是光明,拐弯后就是胜利,你要做的就是向前走一小步,一小步就可以的,你做得到的!”
拐弯处就是胜利!我可以的我行的!我再次走下床,心里的恐惧变得弱了,可是我还是感到脚在颤抖(当然那是我看来,人家看我在跳踢踏舞)。
接着我迈出第一步,脚着地了,心里的恐慌也消失了。取代的是自信,我行的!我接着向前走去,我牢牢的记住“千万不能拿来跑”的警告,因为跑的时候心里会有一种压力,感觉背后又人在追你,恐惧马上就会增生、蔓延开来。一步一步的走到厕所,再次一步一步的走回来,接着一下子倒在了床上。心在火速跳动着,有一种高兴,一种欢喜,更多的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三)第一次作文得奖
童年有许多个第一次,它们像广阔宇宙中的那些小星星。其中有一颗小星星最亮,那就是我的作文第一次得奖的美好回忆。
在一个阳春三月、晴空万里的日子里,我正在专心致志地上课,老师突然说他办公室里有我的一封信,叫我下课时把信拿走。
“丁零”下了课,强烈的好奇心驱赶着我跑到老师的办公室里,拿了信就往回跑。
回到教室后,同学们把我和同桌的座位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焦急地说:“快把信拆开,我们都等得急死了,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我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哇!”随着同学们的叫声,信里掉出两张纸条。“给我看一看!”“不,应该给我看!”同学们说话的声音一个比一个高。我趁他们说话的机会,看了看纸条的封面,上面写着“乐山杯”作文大赛三个大字,上面还画了个奖杯,背景是天蓝色的。这时,我又慢慢地翻开信纸条,看到了几行字“你的作品《梅花报春》获得四等奖”另一张信纸条上写着“你的作品《小草赞》获得四等奖。”我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喊道:“我的作品得奖了,还得了四等奖!”不知道被哪个同学抢去了那两张信纸条,高声把信上面的内容念给全班同学听。这时,同学们都夸我是个小作家,我的心里乐滋滋的。
一到放学,我又急匆匆地跑回家,想快点把这个好消息同爸爸妈妈共分享。回家后,我告诉爸爸妈妈我的作文得了奖,他们都夸我说:“有进步,写得好。”我的心里顿时比喝了蜜还要甜。
(四)第一次登上舞台
每个人都有一件忘不了的事情,我也有一件。
记得那是我五岁的时候,妈妈认为我具有跳舞的天赋,于是就给我报了金城剧院的舞蹈培训班。
第一次妈妈领我去的时候,刚一进门我就哇哇大哭起来,生怕妈妈离开我,这时候老师走了过来劝我别哭了,看着她那和蔼可亲的样子,我的哭声马上停了下来,从那以后,我慢慢适应了那儿的环境,也就再也没哭过了。
有一天,老师对我们说:“下月我们要参加兰州市的舞蹈比赛,要选出18名同学参加。”老师的话刚说完,我就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因为这里数我年龄最小,可是,老师宣读的名单里有我,我高兴极了,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那天终于来到了,老师给我们画好了妆,让我们在后台等着,这时我兴奋极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登上舞台,第一次面对这么多观众。这时,音乐响了起来,我们马上走上了舞台,跳起了舞,当跳完之后只听见掌声响成一片,最后评委宣布了成绩,我们获得了第二名,这时我的心像海浪一样翻腾着。
第一次作文登报
发语文报,是我最期待的事情。我曾经向语文报投过一次稿,我总盼望语文报上有我的文章!今天下午发语文报了,我充满信心地去领报纸。在报纸的主频道有个醒目的小标题《自立多好》咦?这不是我投稿的文章标题吗?我的心提起来,我很兴奋,我猜想难道真的是我的文章发表了?我怕白高兴一阵,又看了看作者,不错,正是我的名字,我已经有了80%的把握,还是谨慎点好,和我重名重姓的多的是,上次就有一个“刘畅”上报,我欣喜若狂,但看看内容竟然不是我写的,我差点晕过去。这样空欢喜的经验我可是多之又多。
“啊啊啊!!”我连尖叫三声,又一蹦三尺高,“我的作文上报纸了!”兴奋和激动占据了我的心。同学们也纷纷围了上来,问我是真是假,“你们不相信?”我显然有些生气,但还是抵挡不住心底的喜悦。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欢快。同学们赞赏我、夸奖我……我有些显得飘飘然了。但我很快清醒过来,我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之所以投稿成功,是因为经过了我的努力,也用了一定的时间。当然,我们班里作文写的好的,真是人才济济!但他们为什么没有投稿?这使我想到生活中是需要有心人的,是需要留意身边的事的,语文报每一期的内容我几乎是都认真看,所以那些征稿启示之类的文章我都仔细看过,我把握住机会,于是就成功了。换个角度想,如果同学们都投稿的话,成功的喜悦就不是我一个人分享了,所以我也没什么可骄傲的。在我看到我的文章上报的时候,那这件事已经是过去了,昔日的辉煌和骄傲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了,一切从零开始,站在新的起点上,再接再厉。
第一次作文登报,使我明白了有付出自然有回报、敢拼才会赢的道理。我终于尝到了投稿的甜头,既让我信心更加十足,又提高了我对写作的积极性,真是一举二得啊!
《童趣》写小作文 题目:童趣 200字
童年,人生的出发点,梦一样美好的黄金时间。童年,像一条船,装满了玩具,装满了糖
按下电源按钮。听着“轰轰……”的洗衣机启动的声音,我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想着自己有多聪明。过了一会儿,我想,菜洗干净了吧?嘿!菜不需要涮干,想罢,我便从坐位上站起来,按一下洗衣机的按钮,使洗衣机停止,当我掀开洗衣机盖子一瞧,“呀!”真是令我万分惊讶,菜呢?看那白菜剩下了“光杆司令”,而茄子好像被老鼠啃过一样,遍体鳞伤;还有西红柿已经杳无踪影了……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这下可怎么办?妈妈花了钱买了这么多的菜,我却把它洗成这样,真是越帮越忙呀!“小醇,菜洗好了吗?我要炒菜了。”妈妈走进厨房,喊道。我默不作声,“脚底抹油——溜吧!”便钻进了自己的小房间,把门给反锁……
想到这件童年趣事,我就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童年的我是多么天真无邪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明白了: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做法才能取得好的结果;否则,后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甚至不可收拾的。仿写《童趣》:
余忆童稚时,使人笑之而得长辈喜爱。
余三载时,一日奇热,家人到树下乘凉。却不见余踪影,正惊疑,忽见余在不远处飞奔。家人好奇,曰:“汝为何奔跑不休?”余乃曰:“跑之则有风也。” 余常于土墙观鸡下蛋。一日,见鸡伏于窝中,疑为鸡在下蛋也。蹲其身,定神细视,半时辰过,怎耐鸡仍不下,家人问余为何蹲在鸡窝处?余愤而回之,家人笑曰:“此鸡乃在睡觉也。”
我的金色童年
潮,淹没了昔日的足迹,风,淹没了昨日的泪滴。回忆起童年,心再次泛起涟漪。打开记忆的匣门,涌出一个又一个片段,泛起发黄的相册,回忆起金色的童年〃〃〃〃〃〃
照片上可爱的我融入了一个面粉般的雪白世界,脸上嘴上像雪人一样无暇,心那样的单纯。但我却是张着大嘴,几乎要哭了。为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童年吧!
那是除夕当天,满四岁的我快乐极了,因为过年可以拿到压岁钱,吃到平常吃不到的东西。
我趴在桌子上,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脸没有阿姨的脸白嫩呢?噢!一个念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于是行动第一,我开始翻箱倒柜,把家里闹得像地震过后一般,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终于在门后发现了那白净无瑕的—面粉。我兴奋不已,抓起一大把,往脸上使劲的抹,使劲的擦,一照镜子,发现挺漂亮,但不够白,于是,我洗了一下脸,心想这样能沾上了,便开始大量的如倾盆大雨般往脸上直糊〃〃〃〃〃〃“怎么了?”妈妈走过来一看见雪人般的我就哈哈大笑,在忙事的爷爷奶奶也来围观,见纯真的我已被吓得泪流满面,像一个雪白的精灵,又像一个傻乎乎的被人欺负的可怜小女孩,此时,爸爸拿起照相机咔喳一声,把可爱的我照了下来。
童年的我拥有着单纯,执着,固执和纯洁的心,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奇心〃〃〃〃〃〃
回首起金色的童年这是有种“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我忆童稚情”的感觉啊!
我的金色童年 每个人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童年也会悄悄的流逝,一点一点地消失。但是童年是非常有趣的,也是非常宝贵的。酸甜苦辣四种“味道”总是伴随着我们的金色童年。我的金色童年是什么呢?看了就明了!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们班级掀起了一股热潮,那就是——翻花绳。在我们的班级里,不管是大大小小,高高矮矮,胖胖瘦瘦,总是在任何时刻翻花绳。我也和我的同学一样,也跟他们一起翻花绳。你还别小看它,这可是开发智力的游戏,可以翻出各式各样非常有趣的图案,如:飞机、蜘蛛、筷子、蝴蝶、吊桥、松紧带等等,多得让人数不清、道不明,怎么样?有些眼花缭乱吧!有时我们两个人对翻,翻出各种花样,但是我总是输,因为我不是很会翻,总是拿了就化成了一根线,不想别人玩的那样熟能生巧。
记得有一次,我叫我们班最会翻花绳的同学教我翻花样。还别说,他还蛮有耐心的,我翻了一次又一次,就是翻不会,他就拉着我的手一点一点的来。有一次我跟他说:“能不能教我一个难一点的?”那个同学说:“没有问题,但是你得慢慢学。”“没有问题!”我非常快的就回答了他。过了一会儿,我已经看的连眼睛都花了,只见他手上在左翻翻、右翻翻,不一会儿,一个“蜘蛛网”就做出来了。我的头简直就要炸开了,我一步一步按着他的步骤来做,可就是做不出来,他便拉着我的手,一步一步地作者,终于做出来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过后,我便在每节下课的时候,在连各种花样。
童年是美妙的,童年也就快结束了,金色的童年,已经在渐渐消失了。我的金色童年,他永远的在我的心底。
这就是我
一头黑亮的秀发,一双灵活的眼睛,一张甜甜的笑脸,这就是我,同学眼中的李含嫣,一个文静又大方的姑娘,一个有思想又敢于挑战的学生。
我的兴趣十分广泛,写作啦,唱歌啦,朗读啦,书法啦„„我都跟它们交上朋友,于是幸运也常常光顾我这儿。从一年一次,到后来一月一次,我已是硕果累累,不是刊登,便是获奖,什么“征文三等奖”啦,“二等奖”啦,“演讲一等奖”啦„„兴趣给我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机会,带来了财富──使我成了个敢于挑战的学生。可是,我并不以它为荣,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忘不了那一次演讲比赛。面对着强有力的对手,三所实验小学,他们在每次比赛中都能屡屡夺魁。我不灰心,不气馁,不退缩,紧紧抓住这一次难得的机会。一次次地练习,一次次地修改,再一次次地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演讲有了很大的提高,博得了我班同学的阵阵掌声,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中,我满怀信心地走向赛场。
我清楚地记得,那刺眼的灯光照得我满脸通红,照得我睁不开眼睛„„我紧张的心情慢慢平静了。面对着观众,我开始了演讲:“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羊尖中心„„”我越讲越投入,越讲越流畅,越讲越精彩,会场里静悄悄的。当我向大家鞠躬致谢时,台下立刻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我成功啦!我边走边暗暗对自己说。
同学们,这就是我,一个面对困难从不低头的我。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一起迎接挑战,一起走向美好的未来。
我从电脑游戏中学到了语文
语文全方位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中,学习语文的途径也多了起来。恰好我们刚接受了孔老夫子的教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电脑游戏就是我的一大兴趣,不瞒你说,我在玩游戏中也可以学到语文。
对于文字量比较大的有剧情的游戏,我最大的受益是认识许多字,而且通过这中途径认识的字,还记得格外牢固。
以前玩《三国志》,军政中有一项指令叫“徵兵”,这个“徵”字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有难度。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时各种名词出现了:“徽兵”、“微兵”、“募兵”等等,真是众说纷纭。这时我们才翻开字典,才知道那个字念“zhēng”。想也可笑,如果我们在做阅读时看到这个字,谁会有兴趣去查字典,也许在我们口中它还是念“微”、“徽”、“募”呢。而且,此后这个字我记得很扎实,这可不像以往忘性大的我呀!
四大名著是中学生必读篇目,但大家手中的不是小人书就是连环画,看来文言文还是很有威力的。我认为其中《三国演义》本来十分吸引人,可如果直接读原著仍会败在文言文之下。这时我玩起了游戏,相比之下游戏更让我容易接受,不一会,我出现了疑问:吴国的周瑜这样一位文韬武略的儒雅之士怎么会被气死呢?于是我立即翻出了《三国演义》,顾不得难懂的文言文,各类工具书也“上阵”,颇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架势,结果一口气读完了赤壁之战那部分。也许不玩游戏就不会激起我对读原著的兴趣,《三国演义》还不知要被封尘多久呢。
受益最多的,还是各种以我国古代为背景的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能了解那些年代中的历史时间、奇闻轶事抑或是民间传说。如果说只是知道些名人名事不免有些片面:亲眼看到文天祥的宁死不屈,才真正明白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包含着的深深的爱国情感,才真正被他那种民族气节深深折服;亲眼看到李逍遥与赵灵儿痛苦地分离才明白了爱情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感,从此不再纳罕阅读中的儿女情长;亲眼看见日军在中国的杀戮罪行,才使心灵尚且幼稚的我产生了与鲁迅的共鸣,明白了他笔下的愤慨,也让我被一种民族使命感包围着„„
总之,尽管人们大肆批评电脑游戏,说它百害而无一利,但我依然相信,在游戏中确实让我更贴近语文、学到语文。在笑声中学到,在思考中学到,在感悟和感慨中学到„„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中午闲来无事,独坐教室一隅,偶然间看到桌上那本和我一样无聊的语文书,轻轻地翻开她,猛然间,感到语文这两个字是那样熟悉,又是那样陌生。记得从我刚上学的时候就认识了她,可是将近10年了,我却从没细心思索过。搜索记忆,寻找记忆中的每一个背影„„ 可是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语文似乎无处不在。
语文好像一颗含羞草,羞答答的藏在各个角落。在公园里,看那一片片萋萋芳草中站立的花花绿绿的牌子。上面写着:“小草正在熟睡,请勿打扰!”、“请不要踩我,我会痛的”、“小草青青,脚下留情”等警示语,含蓄而又易于接受,处处章显生命的光芒。
语文好像一位自信的少女,时刻展现自信的光芒。在电视上,看那一条条的经典:“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区区八个字,将巧克力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言简意赅,道出了钻石的真正价值,而且也从另一个层面把爱情的价值提升到足够的高度,让人感受爱的永恒。
语文好像一个家,时刻给人温馨。行走在商场中,看那琳琅满目的牌子:“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串起生活每一刻”„„这些简短非凡的字眼透漏出家的温馨。
语文好像一位出色的演员。在商店门前,她成为吸引顾客眼球的亮点;在人际交往中,她成为人们交流的必要工具;在脍炙人口的电影中,她扮演的是一位引导者,将人们引入电影的奥秘中„„
想到此,我才真正理解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擦亮你的双眼,你会发现,语文就在我们的身旁。
当你忧郁的时候,它会为你带来一缕阳光;当你烦闷的时候,它会给你送上一缕清爽;当你不知所措时的时候,它会带给你正确的答案。
在人生求学的这个知识海洋里。语文,就是一个静谧的港湾,它会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帮助你把握住正确的航向!
重新审视语文,我发现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让我们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的广阔海洋中去采撷属于自己的那一朵浪花吧!战胜自己
我是个小谗猫,看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想尝一尝。不知是哪个大坏蛋,在我们学校门口摆了个买炸里脊肉,薯条的摊子吸引我这只小谗猫。我第一次发现这个摊就买了一块钱的里脊肉。恩,还不错,很和我的口味。
第二天,我抵不住诱惑,又买了一块钱的炸里脊肉。不巧,回到家里,妈妈闻出我嘴里有炸东西的味道。我只好从实招了。妈妈说:“外面小摊上的油炸品很不卫生的会制癌的,最好不要吃。”我当然答应了,但心里还想着,怎么这么不小心,让妈妈发现了,第二天的零花钱不不知道会不会少。
果然不出我所料,第二天零花钱只有1元了。幸亏我以前存了不少钱,就拿以前的钱来买吧。回家后又被老妈发现了破绽。妈妈又说了一遍油炸品的坏处,她说:“能否战胜自己就靠你自己了。”我听了有点害怕,又有点后悔。第三天果然不敢去买了。
但是我又很想吃。在摊前转了好久,但想起妈妈说的那些害处,一股凉气从心里冒起。我下定决心转身要走。但那股香气又把我勾了回来。我看到其他人们都走开了。我捏住鼻子跑开了。
不一会儿我就感到一点都不想吃了,想到它的种种坏处,我真是毛骨悚然。这次我凭着自己的毅力,战胜了自己。还说人最难战胜的是自我,说明我还是很有毅力的。当然很高兴,但是这几天浪费的钱我只好用走路回家来补回去了。
战胜自我
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站在领奖台上,拿着证书的我激动不已。望着众人,我笑了,笑得是那样的灿烂„„
我曾经一度看轻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渐渐地,我失去了自信,变得胆小。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太阳,我们只有试着去尝试,努力战胜自己,那太阳才会变得光芒万丈”。我读后似懂非懂,但我明白,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有勇气去尝试。
以后,我便把这句话定为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夏天,教室里闷得像个烤炉,知了在大树上不停地叫着,汗珠布满了我的脸,汇成了一条流淌的“小溪”,让人感到心烦意乱。我没有被天气所征服,双眼紧盯着书本,定下心来,攻克那一道道解决不了的问题。不知不觉,月亮已升上了深蓝色的天空,皎洁的月光洒在了窗外的榕树上,我笑了,笑得那么天真。
在一节公开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难度很高的问题。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每个同学都在静静思考着,而一向胆小的我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我的身上,我却一点儿也不紧张,响亮地回答了问题。我自信地坐下,掌声四起,同学和老师用惊讶和诧异的目光望着我,而只有我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从此以后,我更加发奋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又多了一个聚精会神的身影,夜晚灯下又多了一个用功的孩子。日子在飞渐,我的成绩也在直线上升,一个出色的女孩正在茁壮成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我拿到全是优秀的成绩报告单时,我又一次笑了。望着蔚蓝的天空,我的心飞了,飞了„„
以后,我屡屡获奖,每当面对老师的赞扬和同学羡慕的目光时,我总会暗暗为自己喝彩,为自己加油,露出我那最灿烂的笑容。
科学家如果不敢去尝试,就不会有伟大的成就。建筑工人如果做什么事都很胆小,就永远也造不出优雅的高楼大厦。农民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没有好的收成„„当他们露出喜悦的笑容时,那笑容将会和我一样,是那样的灿烂。是的,没有劳动,哪来的收获?
爱因斯坦用自己的智慧来征服全世界,刘翔用飞猛的冲击力成为世界“飞人”,而我,却用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了自己。因为,在我的心灵深处,将永远有一束盛开的鲜花,很美,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