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剑走偏锋——小议辩论中的诡辩
剑走偏锋——小议辩论中的诡辩
兵者,诡道也。辩论就是唇枪舌剑的较量,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战争,因此在我们已经知己知彼,收集好海量的论据,已经想好怎样破题立论,确立了毫无漏洞的逻辑框架……后,必然要想到的,就是“诡计”。辩论中的“诡计”,就是诡辩。
也许有人会认为,辩论应该是“堂堂正正”的,是“讲道理逻辑”的,是为了“探求真理”的,混淆视听的“诡辩”应该拒之门外,避之千里。当然,如果你是这样认为,那么这篇文章可以不看下去。但是如果你想赢,那么我建议你最好还是看一看。其实,无论是正规的辩论赛,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诡辩”无处不在,有些我们甚至习以为常而不知道那是诡辩。下面你会知道,其实正规的辩论赛少不了诡辩,诡辩是辩论里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诡辩也许和你常识中的那种“诡辩”相差甚远,不过那些的的确确就是诡辩,并不因为形式和使用者的不同就改变了本质。如果规定把这些“诡辩”完全剔除,有可能你都不知道怎样去辩论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你不想用诡辩,也得知道如何破解别人的诡辩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了解辩论中的诡辩,这样才能利用诡辩或防范诡辩。
废话少说,下面开始正文。
什么是诡辩呢?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言论就是诡辩。其实不然。我举个例子: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洧水发了大水,淹死了郑国富户家的一员。尸体被别人打捞起来,富户的家人要求赎回。然而捞到尸体的人要价太高,富户的家人不愿接受,他们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不用着急,除你之外,他还会卖给谁?”捞到尸体的人等得急了,也去找邓析要主意。邓析却回答:“不要着急,他不从你这里买,还能从谁那里买?”
这就是诡辩史上著名的“赎尸诡论”。从逻辑上说,邓析对双方说的话都没有错,后世也一直找不出他错在哪里,只能归结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不能穷尽选择支”或者“立场转换”。所以说,诡辩不一定是“颠倒黑白”的,也有可能符合逻辑。
因此,我斗胆在这里下个不甚严密的定义:所谓诡辩,就是企图让听者的思路按照某种期望运行的一类言论。
听起来好像很抽象,其实简单地说就是“糊弄”。
为什么要定义“诡辩”,是为了下面论述的问题打下基础。下面说到的一些技巧有些人会觉得不算是诡辩,但这里按照我的定义我把它们也归类进“诡辩”里,因为这些技巧实际上对证明己方的逻辑毫无帮助,但却能达到让人哑口无言的效果。
一、名人名言。
借用名人名言是所有的辩论中都会用到的诡辩伎俩。之所以说那是“诡辩”,是因为名人说的话并不等于是真理,引用了名言对“证明”己方的逻辑其实毫无帮助。注意到没有,几乎所有的辩论赛里正反双方都能找出证明己方观点的名言,这已经证明了名人们的思想是多么的混乱。
然而,我们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借用各种名人名言,甚至在辩论之外,比如写作文,写小说等都大量地引用。下意识地,我们都以为名人说的话是一种有力的论据,一方一般也不会去辩驳另一方引用的名言,因为那可是名人说的话,除非你是更高级的名人,否则,哼哼,等着挨批吧。
不过,使用名人名言也是有限制的。一般我们认为既然是名人名言那么应该是说出来就没有人敢反对,其实不然。在不同的地区,因为教育状况的不同,对名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可能你认为某个名人是支持自己的论点的,但对方却不这样认为而予以反驳,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引用名言的一方陷入被动。举个例子,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决赛辩题是“人性本善”,反方复旦大学引用了荀子的话作为论据,因为在大陆的教育中,荀子是持性恶论的。但是正方的台湾大学马上予以反驳,因为在台湾的教育中,荀子所持的是无善无恶说。这时候,反方的引用就碰壁了,因为正方根本不卖荀子的帐。可惜的是,因为反方对荀子做的功课比较足,辩得正方无话可说,生生憋出一句“荀子他说错了”,结果痛失机会,妙笔变为败笔。如果台湾大学了解过大陆的教育,就能料到反方必然会引用荀子的话而做足功课,而93年的赛场是新加坡,评委对荀子的看法并不像大陆那般一边倒向性恶论,要么抛出比反方更多的,证明荀子持无善无恶论的名言,就能将场上的形势完全逆转过来,要么选择回避,即使这一点赢不了也不会丢分太多。
除了教育差异引起的问题外,有时候名言本身就有问题。有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其实是被处理过的,简单说就是“断章取义”。比如“以德报怨”“99%的汗水”“巨人的肩膀上”之类。如果对这些名言的出处不甚了解,随便乱用的话可能会撞在对方早已准备好的枪口之上。比如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第二场,正方引用康德的话:“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理性命令的基础之上。”来论证反方“法律的核心是道德”是错误的,但反方随后却同样用康德的话回敬了他们:“理性就是道德性”,来了个釜底抽薪,让正方无言以对。
简单地说,引用名人名言是人们最常用也是最有力的诡辩,关键是没有人将其看做是诡辩,因此可以大量采用,但采用前必须先得对名人说名言时的语境和名言的完整版本有所了解,且要考虑到评委的教育状况和思维习惯。
二、事实论据。
我们为了论证己方的论点,一般都会列举大量的事实论据,比如故事、数据等。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列举了事实并不等于我方的论点就得证。另一方面,为了论证对方的论点错误,我们也喜欢罗列反面事实,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也无法证伪对方的论点。能用事实来论证(证伪)的辩题只有两类,一类是关于某个因素是不是某事物的必要条件(比如“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况下反方只需举一个反例就可证明己方观点。另一类是关于某个因素是不是某事物的充分条件(如“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只要反方举一个反例就可证明己方观点。而这两类辩题中,正方无论举多少正面例子,都无法根本上证明己方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归纳法的本质决定的。
因此,除非是上面两类反方的情况,其他所有情况下“某某事情可以证明我方观点正确……”都属于诡辩。
不过一般人不是这样理解的,他们看到的是每举出一个正面例子,相关论点的可信度就增加一分,而每举出一个反例相关论点的可信度就降低一分。因此,尽管罗列事实来论证这种手段,逻辑上有如此这般的漏洞,事实论据还是准备得多一点的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双方的辩论水平难分伯仲,一般来说,观众和评委会倾向于列举事实较多的一方,也就是说,双方列举的事实是会“抵消”的,即使一方无法否定另一方列举的事实,只要数量上明显多于对方,评委和观众就会自发倾向列举事实较多的一方。
当然,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光顾着列举事实就没时间论述逻辑,逻辑链条就会薄弱,要列举多少事实请自己根据实际形势衡量。
三、二难推论。
二难推论是辩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诡辩伎俩,之所以说辩论中的二难是诡辩,是因为辩论中的二难推论总是假定某个不合理的或是有偏向性的前提是正确的,也就是说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在错误的前提下当然怎样选择都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说到设陷阱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二难,其次是设口袋(口袋里还可以再装口袋,就是所谓的连环套),由于现在的辩手都不是傻子,一般都不会正面回答明显是诱导的问题,所以装口袋现在是比较少用了,现在来谈更为常用的二难。前面说了,二难总是假定某个前提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这个前提太露骨就容易被人揪出来,这样二难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关键就在于如何隐藏这个前提。
最佳的隐藏方式是利用人的惯性思维,这样问题里无需提及这个前提,对手因为惯性思维的关系会自动将前提补充进问题里,光是思考问题本身是看不出问题所在的。比如“万能的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看似回答能还是不能都将推翻上帝是万能的这个前提。其实,这里还隐含了一个前提:逻辑高于上帝。我们的惯性思维总是认为如果推导过程正确,而结论矛盾,那肯定是前提错误,既然上帝经不起逻辑推理的检验,那么上帝是万能的前提就是错误的。但如果上帝真的是万能,那么他就可以不受上面的逻辑束缚,能且不能造出一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也不是每次都能利用惯性思维,因为惯性思维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出现破绽。另外一种隐藏方法是使用一些看似合理其实偏于我方的前提,用合理性(起码表面上是)来掩盖。东方朔偷饮了汉武帝求得的据说饮了能够不死的酒,汉武帝要杀他,他说:“如果这酒真能使人不死,那么你就杀不死我;如果这酒不能使人不死(你能杀得死我),那么它就没有什么用处;这酒或者能使人不死,或者不能使人不死;所以你或者杀不死我,或者不必杀我。”这里隐含的前提是,如果酒是假的,那么偷饮了对汉武帝没造成损失,就不必被治罪。其实偷就是偷,与酒是否为假无关,是应该治罪的,但汉武帝被这个隐含的前提给骗了,结果原谅了东方朔。
四、偷换
偷换也是辩论中常用的伎俩,而且符合一般人对“诡辩”的理解。偷换有很多种,一般有辩题的偷换和概念的偷换。这两种也不是界限分明,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辩题的偷换一般比较容易看出来,当然,是相对概念偷换而言,当争论的焦点不在辩题本身上而是在某个相似的问题上时,其中一方很有可能偷换了辩题。比如,“诚信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这个辩题,很容易就会被偷换成“诚信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通常是反方进行这样的偷换,因为将自律偷换成道德对反方比较有利。而正方则通常偷换成“诚信主要靠内因还是外因”。
概念的偷换比较难看出来。一般来说,概念的偷换分为扩大(缩小)外延、更改指代对象两种。前者比如“考试是不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的辩论中,反方不停地论述因高考落榜而埋没的诸多人才,其实就是缩小了“考试”的外延,使其单单只指高考,用一部分的外延取代了全部外延甚至偷换了考试的概念本身。后者比如“决定幸福感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反方这样说道:“幸福感等一切主观感觉的基础是大脑客观功能的正常,因而决定幸福感的是客观因素”这里是将“客观因素”偷换成“客观物质”来理解了。一般说来,每一场辩论中对于题眼(辩题中的关键词语),双方的定义、诠释多多少少都经过修改或选择,以利于进攻或防守。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是以逻辑严密著称的雄辩,也不能完全摆脱诡辩。
五、循环
循环也是很常用的诡辩手段。辩论中的逻辑循环主要有两种形式:同义反复、循环定义。
同义反复是指定义某个概念时使用与这个概念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实际上这样的定义并没有在本质上阐述清楚概念的内涵,但却在辩论时有着别样的妙用。比如对“什么是温饱”的问题,复旦大学队是这样回答的:“温饱,就是饱食暖衣”。这个口答实际上是同义反复,没有提供任何新的东西,但它给人的感觉是,他们已清楚地阐释了这个概念,而对方又抓不住任何把柄实施攻击。这样,在后面的辩论过程中,当复旦大学队对“温饱”这一概念作出新的补充和说明时,他们就显得比较灵活、自由,不至于被对方抓住什么矛盾。
循环定义是指这样的一种形式:
A的定义:是xxx的B;
B的定义:是xxx的A。
除了以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循环定义,还可以是三个,四个。一般辩论中最多用到三个概念的循环定义。
比如,什么是直角?直角就是平角的一半;什么是平角?平角就是直角的两倍。这种定义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对一个不知道几何学的人来说,这样的定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不能从这两个定义中搞清楚直角和平角到底是什么。
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辩论中,循环定义有时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比如在“物质和意识那个更重要”的辩论中,物质方如此下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辩论中意识方无论如何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如何举出意识影响物质的例子来,物质方都可以用这两个定义将问题引导到物质的基础属性上来。
六、强调(倒置)因果
在比较式的辩题里,经常遇到一种关于“基础”和“提高”,或者说“因”与“果”的比较式辩题。比如法律与道德啊,现实和理想啊等(为了阐述方便,这里默认对客观事物更有影响力的一方为“因(基础)”,如法律、现实)。这时候,就需要强调两者的因果关系,因为“无因则无果”的惯性思维,人总是倾向于认为“因(基础)”是更重要的,因此谁能抢占“因”这一个制高点,谁就占了优势。
之所以将这个也列进“诡辩”里,是因为谁是基础其实并不能说明谁更重要,争夺“因”的制高点只是利用了人的惯性思维“认为基础是最重要的”。
争夺“因”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强调因果关系,另一种是倒置因果关系。
强调就不用多说了,这种手段主要是原本就是“因(基础)”的那一方使用,只要讲清楚对方的“果(提高)”是怎样从己方的“因”里产生,没有了因就如何没有了果,就行。
倒置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将“因”说成是为了“果”而存在,或者说 “因”是通过“果”生效的,或者将“果”提升到“因”的指导或动力的位置。这种手段主要是原本的“果”一方使用,目的是模糊因果关系,企图说服评委将“果”当做是“因”,“因”当做是“果”。(当然这是站在我的角度的阐述,事实上很多时候哪方是因哪方是果没有一定的标准。)
举个例子,在“诚信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的辩论中,自律方可以使用如下伎俩: 正:他律具有强制性,自律没有。
反:他律有强制性是为了人自觉遵守规则,这种自觉就是自律啊!
正:请问如果主要靠他律,为什么要制定法律和规则?
反:制定法律和规则就是为了让人去遵守,遵守正是自律啊!
正:要是自律不起作用怎么办?还不是靠他律制裁?
反:制裁不自律者正是为了让其他人自觉遵守法律,是为了能让人更加自律啊!
为什么正方无论怎么样都攻不破反方,是因为反方紧咬这样一个论点:“一切他律都通过自律起作用。”自律方将自律当做是他律能对人起作用的“前提”,将“形成自律”作为他律制定的终极意义。因此,反方在应答中紧紧扣着这样逻辑框架,就会让正方感觉像是老鼠咬龟,无从下手。七,借势压人。
说实话这是最无圞耻的诡圞辩技术。何为借势压人呢?就是借用某些“权威”的“势”来打圞压对方,迫使对方不得不承认我方的一些论点或前提。名人名言也算是一种借势压人。由于这是一种比较暴圞力但又十分有效的诡圞辩伎俩,建议最好少用,不然不利于辩论思维的养成和辩论的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在中国大圞陆,可以借到的大“势”有马圞克圞思主圞义、国圞家政策、民圞族情结三种。我们通常借用马圞克圞思主圞义中的唯物辩证圞法(物质与意识,内因与外因,矛盾)和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圞义);而国圞家政策则有教育现状(高考的普遍性,科教兴国),经济发展方针(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领圞导在大圞会的讲话等;民圞族情结是利圞用孔子孟子、唐诗宋词、鸦圞片战争、**战争等激起国圞家自豪感、爱圞国情感、文化认同等民圞族情结。通常一抛出以上的论据,对方即使不同意也是不敢直接反圞对论据本身的(你总不能说马圞克圞思主圞义错了,或者国圞家政策有问题,或者鸦圞片战争是活该),只能旁敲侧击,要么攻击对方引用错误,要么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从别处借势来还击。比如现在的大学生辩论,就很喜欢引用或偷用唯物辩证圞法来立论和攻击。
不过,借势要慎重。首先,要看清楚场合。在中国大圞陆,因为马圞克圞思主圞义的广泛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默认的“标准”,因此你可以大胆地使用唯物辩证圞法,或者大肆攻击资本主圞义。但如果评委主要是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或者比赛就是在国外举行,那么就不能这样做了,因为马圞克圞思主圞义在国际上并不是像中国大圞陆那样得到广泛的认同。同样的,国圞家政策,爱圞国(中国)情结也是一样的道理。然后,要看看借回来的“势”有没有空子可钻,能不能将人家逼进死胡同,如果能让对方巧妙化解,那么“势”就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失去了攻击的威力,成了浪费时间。
比如,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正方马来亚大学为了说明美是客观存在的,举了一个所谓的例子:“即使不懂华语的外国人都知道《唐诗选集》的美。”因举办地点是北圞京,本来他们是想借中圞华文化情结的“势”迫使反方承认这个论据。可是他们估计错误,反方西安交通大学大胆指出没有学习过唐诗的人不会感受到唐诗的美,且不觉得唐诗美也不是不正确的,仅仅是审美标准不同。正方对反方文化情结的估计有所偏差,所以攻击失败,反倒是急于进攻时说漏了嘴,陷入了“承认不存在的美圞人鱼美”的口袋之中。
第二篇:警惕教育实践活动剑走偏锋
警惕教育实践活动“剑走偏锋”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不少地区和部门抓严抓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风政风的积极变化。但也有一些地方存在“走偏”问题:有的下达正负面典型指标,着急忙慌于定样板、找案例;有的绞尽脑汁搞“创新”,吹拉弹唱却无关实际;更有甚者,开会学习竟要求统一着装„„种种“走偏”现象,表面看热热闹闹、一派繁忙,实际上无所成效、甚至离题万里。说白了,就是形式主义的变相升级。的确,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任何内容都需借助一定形式来呈现。典型案例、学习心得、文件材料,这些载体和形式都可以用,但内容是根本和精髓,只抓形式不顾内容,流于表象忽略本质,那就是典型的买椟还珠。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风”问题。如果学习教育只重形式不接地气,学习材料再多也不过是纸上谈兵;如果把关督导只盯着开会、下基层次数,又能有多大意义?如果关起门来查摆问题,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步路”又如何打通?在这个意义上,不联系实际,教育实践活动就会跑偏;不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不严格要求,就是典型的不负责任。
一些“走偏”现象的存在,也充分说明了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许多时候,目标并不容易实现,但手段可以变换花样摄人眼球;内容并不容易掌握,但抓形式容易做出许多表面文章。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对形式主义乐此不疲。避免活动走偏,就要始终贯彻“三严三实”要求,严格质量把关,坚持知行合一、力求实效。需要一把手以身作则、力戒空虚,当好向群众学习、为群众办事的标杆;需要督导组严格督导,引领党员干部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需要发挥媒体和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对“四风”问题的有力震慑。
“金灯也好,银灯也好,装上油才会发亮。”第二批活动在群众眼皮底下开展,是真抓实干,还是热衷作秀,人民群众一目了然。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形式上务实、内容上真实,不走偏不跑虚,才能打磨好基层干部这根“针”,穿引好基层治理的“千条线”。
第三篇:辩论中的一些诡辩现象
诡辩:
兵者,诡道也。辩论就是唇枪舌剑的较量,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种特别的战争,因此在我们已经知己知彼,收集好海量的论据,已经想好怎样破题立论,确立了毫无漏洞的逻辑框架……后,必然要想到的,就是“诡计”。辩论中的“诡计”,就是诡辩。
也许有人会认为,辩论应该是“堂堂正正”的,是“讲道理逻辑”的,是为了“探求真理”的,混淆视听的“诡辩”应该拒之门外,避之千里。当然,如果你是这样认为,那么这篇文章可以不看下去。但是如果你想赢,那么我建议你最好还是看一看。其实,无论是正规的辩论赛,还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诡辩”无处不在,有些我们甚至习以为常而不知道那是诡辩。下面你会知道,其实正规的辩论赛少不了诡辩,诡辩是辩论里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诡辩也许和你常识中的那种“诡辩”相差甚远,不过那些的的确确就是诡辩,并不因为形式和使用者的不同就改变了本质。如果规定把这些“诡辩”完全剔除,有可能你都不知道怎样去辩论了。退一万步说,即使你不想用诡辩,也得知道如何破解别人的诡辩吧?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了解辩论中的诡辩,这样才能利用诡辩或防范诡辩。
废话少说,下面开始正文。
什么是诡辩呢?一般来说,人们认为“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言论就是诡辩。其实不然。我举个例子:
《吕氏春秋》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洧水发了大水,淹死了郑国富户家的一员。尸体被别人打捞起来,富户的家人要求赎回。然而捞到尸体的人要价太高,富户的家人不愿接受,他们找邓析出主意。邓析说:“不用着急,除你之外,他还会卖给谁?”捞到尸体的人等得急了,也去找邓析要主意。邓析却回答:“不要着急,他不从你这里买,还能从谁那里买?”
这就是诡辩史上著名的“赎尸诡论”。从逻辑上说,邓析对双方说的话都没有错,后世也一直找不出他错在哪里,只能归结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不能穷尽选择支”或者“立场转换”。所以说,诡辩不一定是“颠倒黑白”的,也有可能符合逻辑。
因此,我斗胆在这里下个不甚严密的定义:所谓诡辩,就是企图让听者的思路按照某种期望运行的一类言论。
听起来好像很抽象,其实简单地说就是“糊弄”。
为什么要定义“诡辩”,是为了下面论述的问题打下基础。下面说到的一些技巧有些人会觉得不算是诡辩,但这里按照我的定义我把它们也归类进“诡辩”里,因为这些技巧实际上对证明己方的逻辑毫无帮助,但却能达到让人哑口无言的效果。
一、名人名言。
借用名人名言是所有的辩论中都会用到的诡辩伎俩。之所以说那是“诡辩”,是因为名人说的话并不等于是真理,引用了名言对“证明”己方的逻辑其实毫无帮助。注意到没有,几乎所有的辩论赛里正反双方都能找出证明己方观点的名言,这已经证明了名人们的思想是多么的混乱。
然而,我们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借用各种名人名言,甚至在辩论之外,比如写作文,写小说等都大量地引用。下意识地,我们都以为名人说的话是一种有力的论据,一方一般也不会去辩驳另一方引用的名言,因为那可是名人说的话,除非你是更高级的名人,否则,哼哼,等着挨批吧。
不过,使用名人名言也是有限制的。一般我们认为既然是名人名言那么应该是说出来就没有人敢反对,其实不然。在不同的地区,因为教育状况的不同,对名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可能你认为某个名人是支持自己的论点的,但对方却不这样认为而予以反驳,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让引用名言的一方陷入被动。举个例子,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决赛辩题是“人性本善”,反方复旦大学引用了荀子的话作为论据,因为在大陆的教育中,荀子是持性恶论的。但是正方的台湾大学马上予以反驳,因为在台湾的教育中,荀子所持的是无善无恶说。这时候,反方的引用就碰壁了,因为正方根本不卖荀子的帐。可惜的是,因为反方对荀子做的功课比较足,辩得正方无话可说,生生憋出一句“荀子他说错了”,结果痛失机会,妙笔变为败笔。如果台湾大学了解过大陆的教育,就能料到反方必然会引用荀子的话而做足功课,而93年的赛场是新加坡,评委对荀子的看法并不像大陆那般一边倒向性恶论,要么抛出比反方更多的,证明荀子持无善无恶论的名言,就能将场上的形势完全逆转过来,要么选择回避,即使这一点赢不了也不会丢分太多。
除了教育差异引起的问题外,有时候名言本身就有问题。有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其实是被处理过的,简单说就是“断章取义”。比如“以德报怨”“99%的汗水”“巨人的肩膀上”之类。如果对这些名言的出处不甚了解,随便乱用的话可能会撞在对方早已准备好的枪口之上。比如95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半决赛第二场,正方引用康德的话:“法律和道德都是建立在理性命令的基础之上。”来论证反方“法律的核心是道德”是错误的,但反方随后却同样用康德的话回敬了他们:“理性就是道德性”,来了个釜底抽薪,让正方无言以对。
简单地说,引用名人名言是人们最常用也是最有力的诡辩,关键是没有人将其看做是诡辩,因此可以大量采用,但采用前必须先得对名人说名言时的语境和名言的完整版本有所了解,且要考虑到评委的教育状况和思维习惯。
二、事实论据。
我们为了论证己方的论点,一般都会列举大量的事实论据,比如故事、数据等。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列举了事实并不等于我方的论点就得证。另一方面,为了论证对方的论点错误,我们也喜欢罗列反面事实,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也无法证伪对方的论点。能用事实来论证(证伪)的辩题只有两类,一类是关于某个因素是不是某事物的必要条件(比如“温饱是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种情况下反方只需举一个反例就可证明己方观点。另一类是关于某个因素是不是某事物的充分条件(如“名师出高徒/名师未必出高徒”),只要反方举一个反例就可证明己方观点。而这两类辩题中,正方无论举多少正面例子,都无法根本上证明己方观点是正确的,这是归纳法的本质决定的。
因此,除非是上面两类反方的情况,其他所有情况下“某某事情可以证明我方观点正确……”都属于诡辩。
不过一般人不是这样理解的,他们看到的是每举出一个正面例子,相关论点的可信度就增加一分,而每举出一个反例相关论点的可信度就降低一分。因此,尽管罗列事实来论证这种手段,逻辑上有如此这般的漏洞,事实论据还是准备得多一点的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双方的辩论水平难分伯仲,一般来说,观众和评委会倾向于列举事实较多的一方,也
就是说,双方列举的事实是会“抵消”的,即使一方无法否定另一方列举的事实,只要数量上明显多于对方,评委和观众就会自发倾向列举事实较多的一方。
当然,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光顾着列举事实就没时间论述逻辑,逻辑链条就会薄弱,要列举多少事实请自己根据实际形势衡量。
三、二难推论。
二难推论是辩论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诡辩伎俩,之所以说辩论中的二难是诡辩,是因为辩论中的二难推论总是假定某个不合理的或是有偏向性的前提是正确的,也就是说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在错误的前提下当然怎样选择都是错误的。
一般来说,说到设陷阱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二难,其次是设口袋(口袋里还可以再装口袋,就是所谓的连环套),由于现在的辩手都不是傻子,一般都不会正面回答明显是诱导的问题,所以装口袋现在是比较少用了,现在来谈更为常用的二难。前面说了,二难总是假定某个前提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这个前提太露骨就容易被人揪出来,这样二难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关键就在于如何隐藏这个前提。
最佳的隐藏方式是利用人的惯性思维,这样问题里无需提及这个前提,对手因为惯性思维的关系会自动将前提补充进问题里,光是思考问题本身是看不出问题所在的。比如“万能的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看似回答能还是不能都将推翻上帝是万能的这个前提。其实,这里还隐含了一个前提:逻辑高于上帝。我们的惯性思维总是认为如果推导过程正确,而结论矛盾,那肯定是前提错误,既然上帝经不起逻辑推理的检验,那么上帝是万能的前提就是错误的。但如果上帝真的是万能,那么他就可以不受上面的逻辑束缚,能且不能造出一块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也不是每次都能利用惯性思维,因为惯性思维是有其存在合理性的,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会出现破绽。另外一种隐藏方法是使用一些看似合理其实偏于我方的前提,用合理性(起码表面上是)来掩盖。东方朔偷饮了汉武帝求得的据说饮了能够不死的酒,汉武帝要杀他,他说:“如果这酒真能使人不死,那么你就杀不死我;如果这酒不能使人不死(你能杀得死我),那么它就没有什么用处;这酒或者能使人不死,或者不能使人不死;所以你或者杀不死我,或者不必杀我。”这里隐含的前提是,如果酒是假的,那么偷饮了对汉武帝没造成损失,就不必被治罪。其实偷就是偷,与酒是否为假无关,是应该治罪的,但汉武帝被这个隐含的前提给骗了,结果原谅了东方朔。
四、偷换
偷换也是辩论中常用的伎俩,而且符合一般人对“诡辩”的理解。偷换有很多种,一般有辩题的偷换和概念的偷换。这两种也不是界限分明,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辩题的偷换一般比较容易看出来,当然,是相对概念偷换而言,当争论的焦点不在辩题本身上而是在某个相似的问题上时,其中一方很有可能偷换了辩题。比如,“诚信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这个辩题,很容易就会被偷换成“诚信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通常是反方进行这样的偷换,因为将自律偷换成道德对反方比较有利。而正方则通常偷换成“诚信主要靠内因还是外因”。
概念的偷换比较难看出来。一般来说,概念的偷换分为扩大(缩小)外延、更改指代对象两种。前者比如“考试是不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的辩论中,反方不停地论述因高考落榜而埋没的诸多人才,其实就是缩小了“考试”的外延,使其单单只指高考,用一部分的外延取代了全部外延甚至偷换了考试的概念本身。后者比如“决定幸福感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反方这样说道:“幸福感等一切主观感觉的基础是大脑客观功能的正常,因而决定幸福感的是客观因素”这里是将“客观因素”偷换成“客观物质”来理解了。
一般说来,每一场辩论中对于题眼(辩题中的关键词语),双方的定义、诠释多多少少都经过修改或选择,以利于进攻或防守。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是以逻辑严密著称的雄辩,也不能完全摆脱诡辩 常见的偷换概念 a:你有烧水的水壶吗? b:有
a:那借给我烧下开水
b:你烧开水还用借水壶吗?水是开的用不着烧了。a:那我烧冷水好了吧? b:不行啊,我水壶是烧开水的。a:那我烧开水好吗? b:开水还用烧吗? a。。
常见的偷换概念,不知道大家生活中遇见过没有
首先分析这道题,开水冷水,烧开水不行,烧冷水也不行,那我就都不烧。借下你水壶,我想烧下水。b:烧开水还是冷水? a:烧水
b:烧水是开水还是冷水
a:你到底借不借水壶了,我说了我烧水
这里a反问b了,接下来也可以展开一系列反击b的话,把握话语的主动权。
这里b把烧的概念偷换了 我们找事物本质
a:请问烧是不是对某一物体进行加热? b:是
a:请问你水壶是拿来干什么的?
五、循环
循环也是很常用的诡辩手段。辩论中的逻辑循环主要有两种形式:同义反复、循环定义。
同义反复是指定义某个概念时使用与这个概念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实际上这样的定义并没有在本质上阐述清楚概念的内涵,但却在辩论时有着别样的妙用。比如对“什么是温饱”的问题,复旦大学队是这样回答的:“温饱,就是饱食暖衣”。这个口答实际上是同义反复,没有提供任何新的东西,但它给人的感觉是,他们
已清楚地阐释了这个概念,而对方又抓不住任何把柄实施攻击。这样,在后面的辩论过程中,当复旦大学队对“温饱”这一概念作出新的补充和说明时,他们就显得比较灵活、自由,不至于被对方抓住什么矛盾。
循环定义是指这样的一种形式:
A的定义:是xxx的B;
B的定义:是xxx的A。
除了以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循环定义,还可以是三个,四个。一般辩论中最多用到三个概念的循环定义。
比如,什么是直角?直角就是平角的一半;什么是平角?平角就是直角的两倍。这种定义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如果对一个不知道几何学的人来说,这样的定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不能从这两个定义中搞清楚直角和平角到底是什么。
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在辩论中,循环定义有时是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比如在“物质和意识那个更重要”的辩论中,物质方如此下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辩论中意识方无论如何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如何举出意识影响物质的例子来,物质方都可以用这两个定义将问题引导到物质的基础属性上来。
六、强调(倒置)因果
在比较式的辩题里,经常遇到一种关于“基础”和“提高”,或者说“因”与“果”的比较式辩题。比如法律与道德啊,现实和理想啊等(为了阐述方便,这里默认对客观事物更有影响力的一方为“因(基础)”,如法律、现实)。这时候,就需要强调两者的因果关系,因为“无因则无果”的惯性思维,人总是倾向于认为“因(基础)”是更重要的,因此谁能抢占“因”这一个制高点,谁就占了优势。
之所以将这个也列进“诡辩”里,是因为谁是基础其实并不能说明谁更重要,争夺“因”的制高点只是利用了人的惯性思维“认为基础是最重要的”。
争夺“因”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强调因果关系,另一种是倒置因果关系。
强调就不用多说了,这种手段主要是原本就是“因(基础)”的那一方使用,只要讲清楚对方的“果(提高)”是怎样从己方的“因”里产生,没有了因就如何没有了果,就行。
倒置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将“因”说成是为了“果”而存在,或者说 “因”是通过“果”生效的,或者将“果”提升到“因”的指导或动力的位置。这种手段主要是原本的“果”一方使用,目的是模糊因果关系,企图说服评委将“果”当做是“因”,“因”当做是“果”。(当然这是站在我的角度的阐述,事实上很多时候哪方是因哪方是果没有一定的标准。)
举个例子,在“诚信主要靠自律还是他律”的辩论中,自律方可以使用如下伎俩:
正:他律具有强制性,自律没有。
反:他律有强制性是为了人自觉遵守规则,这种自觉就是自律啊!
正:请问如果主要靠他律,为什么要制定法律和规则?
反:制定法律和规则就是为了让人去遵守,遵守正是自律啊!
正:要是自律不起作用怎么办?还不是靠他律制裁?
反:制裁不自律者正是为了让其他人自觉遵守法律,是为了能让人更加自律啊!
为什么正方无论怎么样都攻不破反方,是因为反方紧咬这样一个论点:“一切他律都通过自律起作用。”自律方将自律当做是他律能对人起作用的“前提”,将“形成自律”作为他律制定的终极意义。因此,反方在应答中紧紧扣着这样逻辑框架,就会让正方感觉像是老鼠咬龟,无从下手。
七,借势压人。
说实话这是最无耻的诡辩技术。何为借势压人呢?就是借用某些“权威”的“势”来打压对方,迫使对方不得不承认我方的一些论点或前提。名人名言也算是一种借势压人。由于这是一种比较暴力但又十分有效的诡辩伎俩,建议最好少用,不然不利于辩论思维的养成和辩论的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在中国大陆,可以借到的大“势”有马克思主义、国家政策、民族情结三种。我们通常借用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辩证法(物质与意识,内因与外因,矛盾)和政治经济学的一部分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而国家政策则有教育现状(高考的普遍性,科教兴国),经济发展方针(可持续发展,市场经济,),领导在大会的讲话等;民族情结是利用孔子孟子、唐诗宋词、鸦片战争、**战争等激起国家自豪感、爱国情感、文化认同等民族情结。通常一抛出以上的论据,对方即使不同意也是不敢直接反对论据本身的(你总不能说马克思主义错了,或者国家政策有问题,或者鸦片战争是活该),只能旁敲侧击,要么攻击对方引用错误,要么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从别处借势来还击。比如现在的大学生辩论,就很喜欢引用或偷用唯物辩证法来立论和攻击。
不过,借势要慎重。首先,要看清楚场合。在中国大陆,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默认的“标准”,因此你可以大胆地使用唯物辩证法,或者大肆攻击资本主义。但如果评委主要是外国人(包括外籍华人),或者比赛就是在国外举行,那么就不能这样做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上并不是像中国大陆那样得到广泛的认同。同样的,国家政策,爱国(中国)情结也是一样的道理。然后,要看看借回来的“势”有没有空子可钻,能不能将人家逼进死胡同,如果能让对方巧妙化解,那么“势”就像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失去了攻击的威力,成了浪费时间。
比如,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会上,正方马来亚大学为了说明美是客观存在的,举了一个所谓的例子:“即使不懂华语的外国人都知道《唐诗选集》的美。”因举办地点是北京,本来他们是想借中华文化情结的“势”迫使反方承认这个论据。可是他们估计错误,反方西安交通大学大胆指出没有学习过唐诗的人不会感受到唐诗的美,且不觉得唐诗美也不是不正确的,仅仅是审美标准不同。正方对反方文化情结的估计有所偏差,所以攻击失败,反倒是急于进攻时说漏了嘴,陷入了“承认不存在的美人鱼美”的口袋之中。
如何反击诡辩,大致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就是用对方的诡辩模式回敬对方。另一种是正攻法,就是用各种手段暴露出诡辩的不合逻辑之处。
第四篇:剑走偏锋——《我不是李白》中的潜主题流露
剑走偏锋——《我不是李白》中的潜主题流露
戏剧《我不是李白》中插入了大量的大众文化因素以迎合大众心理,吸引了观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这种向大众文化倾斜的方式也是很有其必要性的。就一个小剧场剧本而言,《我不是李白》无疑是一个优秀的作品。但是由于过分迎合大众庸俗心理,部分情节的设置使戏剧主题发生了潜在变化,尤其是剧中李响与护士的关系问题——特别是他们最终的结合,致使戏剧在“光明”的正面主题之下,流露出它的潜在主题。
全剧围绕着李响的心理状态进行,即“李响——李白——李响——李白——李响”的心理变化过程,由此折射出现实社会的信任危机,最终戏剧通过李响解开心结、精神病院拆除、枯树发芽等情节来寓示勇敢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题。戏剧最终给人光明的一面——精神病院的病人都出院了,精神病院也拆了,枯树发了芽,连李响也跟护士结合了——然而,在我看来,由于戏剧过于向大众文化靠拢、向大众心理依附,使得戏剧有了新的潜在主题,一个并非“光明”的走向,或者说戏剧主题发生了潜在变化,走向了另外一面。
一、“理想化”的原主题
《我不是李白》讲述了主人公李响被兄弟欺骗后重新找回“理想”、勇敢面对现实的故事。李响是一个孤儿,自幼和一个好兄弟在孤儿院长大,两人步入社会之中,开始营造自己的理想。两人合伙做生气,公司出现了问题,他相信兄弟,作为法人,自己进了精神病院躲债,把外面的一切都交给了兄弟。本以为在精神病院只需要几天,兄弟筹集资金之后就可以出去,结果兄弟却申请破产,将公司卖了,寄给他一封信,离开了。他只能留在精神病院了。他开始主动逃避,经过护士的拯救,他最终还是走出了精神病院。
李响的名字是有其寓意的,即“理想”,而李响最终承认自己是“李响”,即是象征着主人公找回了理想。结合剧本内容看,《我不是李白》这出戏的主题是很明显的,即撕掉人的伪装,对现实地勇敢面对,走出阴影,找回自己的理想。
我们来一层层分析李响心理过程的发展变化,以印证戏剧的主题。李响的变化是反复性的,李响——李白——李响——李白——李响的心理变化过程。首先,李响是带着躲债的目的故意装病进精神病院的。他宣称自己是大诗人李白,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对现实的逃避,是现代社会的欺诈行为。就像剧中“领导”的话:“我发现现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在装!有装孙子的,有老装孙子的,有装老孙子的。”现代世界就是自私自利的一群人相互欺骗的世界。李响在这段时间还感到很有趣。他逃避债务、装疯卖傻,对护士也是油嘴滑舌,这时的李响自我感觉很好,在精神病院的日子很舒坦,装精神病装得很开心,骗别人的感觉让李响自得,他几乎沉浸到这种感觉中来了,他甚至有点舍不得离开那里。
然后,后来李响发现被最亲的兄弟给欺骗,没有人来接他出精神病院,他直觉的反应是宣称自己不是李白,自己没病,要求出院。可是弄假成正,护士相信李响是真的患了精神病,不让其出院。李响在发现兄弟的手机打不通后,自己想出院而不得,承认自己没有精神病,自己是装病,由嬉皮笑脸、神经兮兮顿时变得强硬正经,他向护士解释,可护士不信他,认定他有病,直到李响的兄弟来信,李响晕倒。
接着,李响被打击之后万念俱灰,再次假装精神病,不愿出院。而这时护士却相信李响没有精神病,是假装的,因而力图劝李响出院。李响为何要再次假装精神病?按照剧本的逻辑,李响是对现实的极度失望,对人性的怀疑,因而不愿面对现实,因此躲在精神病院。
最后,也是整个戏剧的高潮部分,李响走出心结——不是李白。在护士的带领下,精神病院的一群人,在会诊中,通过讲自己经历的方式来激发李响讲出自己的故事,从而让李响面对现实,走出心结。在会诊中,三个精神病人——领导、白兰度、某某分别讲述了自己的悲惨人生经历,激起李白的内心体验。三人讲的故事各不相同,领导的是妻子的欺骗背叛;白兰度想成为演员却屡次遭骗;某某本是一个单纯的小伙子,屡次遭人骗,后来也骗别人,最后不想再骗了,却又被人骗。这是一连串骗与被骗的结合。
这些故事由于都掺入了“欺骗”成分,因而都扯动了李响的心,但是并不能完全击败李响的抵抗力。最后关键的一击是慧芳阿姨的故事。这是至亲之间的“背叛”与“欺骗”,这真正触动了李响的心,让他立即想起了自己,并且情不自已。然而慧芳阿姨为了儿子,明知是欺骗却甘愿付出忍受。慧芳阿姨每天都给一棵枯树浇水,这显示了她对现实的包容与爱,对世界的期待,对未来的信心。这让李响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情境的困斗之中。护士动用了极大的人力来帮助李响摆脱阴影,这也可以看作是月人与人之间美与善的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戏剧企图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李响解开心结、精神病院拆除、枯树发芽等情节来寓示勇敢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题。戏剧最终给人光明的一面——精神病院的病人都出院了,精神病院也拆了,枯树发了芽,连李响也跟护士结合了。然而,由于戏剧过于向大众文化靠拢、向大众心理依附,使得戏剧有了新的潜在主题,使得李响的解脱并不是出于对现实的勇敢面对,而是出于自己潜意识里对护士的喜爱。这就是我在下一个部分将论述的问题。
二、潜主题流露
李响最终是在以护士为代表的一群人的劝解下走出阴影的。护士的劝说是围绕着“勇敢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信心”、“找回自己”等一系列宏大的光明话语进行的,表面上看,李白也的确是在一系列悲惨故事和这些宏大话语的引导下走出精神病院的。然而我们细细分析,在这些宏大话语之后,有着一些更为隐秘的东西支撑着这一切。那就是李响与护士微妙的关系。
李响与护士两人在第一场即发生调戏性的对话。李响第一次对护士的轻佻言语,固然有装疯状态下的无所顾忌,但是不能说没有内心无意识对护士的疯狂表达,至少李响对护士有浓厚的好感。特别是表现在李响给兄弟打电话被护士发现后的那一段。
李
响:护士,你叫什么名字?(护士让李响看号牌)多大了? 护
士:不知道。李
响:哪年出生啊? 护
士:不知道。李
响:什么血型啊? 护
士:不知道。……
李
响:护士,你能给我留个电话吗? 护
士:想泡妞啊。李
响:啊… 护
士:没门!
李
响:你就给我留个电话怎么了… 护
士:每天都能看见我,要什么电话号码? 李
响:那万一我出去了呢?
护
士:象你这种情况,就别想再出去了。你给我回屋!
李 响:(李响转身走又返回)你知道吗护士,你给人感觉好men,好想让人依靠,我给你唱首歌(唱)"我靠在你的肩膀(好有安全感),脑海荡漾幻想(好厚实啊)"…(李响靠了过去,护士躲)
李响对护士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两人的关系也渐渐发展。护士逐渐对李响产生好感,李响对护士也越来越喜欢。
李响与护士的结合是两人互相价值追求交集的结果。护士多次独白要帮助李响解开心结,而李响对护士的内心喜欢也正促使他帮助护士实现她的愿望——即让自己解开心结。
护
士:(音乐起,内心独白)天哪,他竟敢这么大声得冲我吼叫,在这个医院里,还从来没有人跟我这么说过话,这一瞬间,这个嬉皮笑脸、神经兮兮的男人在我眼里的形象顿时变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顿时掠过我的心头,在三秒钟之内,我做了一个连我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决定,我对他说:关禁闭!
……
护士:“这一瞬间,这个男人的这个举动就像一阵风把我的心吹乱了,我突然发现,原来在这个男人粗糙的外表之下还有一颗细腻而善良的心,这再次让我感到愧疚万分。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在我离开这间医院之前我一定要让他恢复正常。”
护士在此时是把自己的价值追求转移到了李响身上,而李响也渐渐地协助护士来实现她的这一价值理想。
两人最完美的内心配合是第五场护士劝李响去参加会诊。李响起初坚持耍赖不去,这时护士使出了绝招——以赖抗赖,自己先哭起来。要注意两人的微妙关系。女人爱哭,但女人是不会轻易在人面前哭,护士在李响面前哭,就是在向李响撒娇,双方需要足够的默契来配合,而李响看出了这一点,无赖之下便顺从着护士的心意去走,两人的心意完美契合。护士的一番大道理不能说服李响,而却通过这种无理手段达到目的,而这种成功的前提正是两人心灵的相通。
李白最终解开心结也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李响的人生有了另外一个价值,即是护士,这个价值完全取代了之前他与兄弟之间的感情。因而再加上后面四个故事的刺激,李响最终“崩溃”,就事论事,单凭后面四个故事是不能完全让李响走出阴影的。李响对这四个故事上演的目的十分清楚,他直接对护士叫嚷过,“你找这几个歪瓜裂枣在这给我编讲故事,你觉得有劲吗?”包括李响兄弟给李响的第二封信——即护士伪造的信,李响也清楚的知道是假的。然而李响最终还是接受了护士的“开导”。
护士是通过四个故事来刺激李响的,然而这四个故事击败李响是有一个特殊前提的,那就是护士与李响的契合。四个故事能够奏效的前提是李响对护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喜爱,正是这种喜爱才让李响有了参加会诊听这四个故事的可能性。李响在来到精神病院时就喜欢这个护士,护士也是精神病院里唯一一个可以与李响正常对话的人。
护士最终能够劝说成功,是因为护士自己即将离开精神病院,而李白要想继续与护士在一起,就必须离开精神病院。这便同前面的情况相反,李白第二次装精神病不愿出去,除了受打击,原先的价值体系崩溃之外,是因为他单方面认为护士会一直留在精神病院。而一旦李白知道护士要离开精神病院时,他的心里也就有了离开的意识。
李响对护士的喜爱构成了李响企图装病留在精神病院的一个潜意识,而护士即将离开精神病院时,相反的也构成了李响走出精神病院的前提。因为李响在护士身上找到了“重生”的价值意义,不论李响的兄弟是否存在,是否欺骗背叛了他。
可以说,如果护士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欺骗了李响,李响一定会再次不可避免的成为李白。李响的解脱不是重新对世界的相信、对未来的相信,而是现实价值有了新的载体,这与枯树最终发新芽的光明主题并不相符。《我不是李白》这出戏由于过分趋于满足大众庸俗心理,追求商业利益,而使它的内涵主题发生了偏移,使这出戏最终在艺术上有了另外一面。
第五篇:剑走偏锋——议论性散文的速成之道
剑走偏锋——议论性散文的速成之道
人们的审美往往“喜新厌旧”,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几年高考作文才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在各种文体中最为出彩的也许要属议论性散文了。议论性散文以其表达的灵活性,不拘时空的广阔选材,深厚的文化底蕴,文采斐然的抒情说理,征服了阅卷老师和考生。
可在实际写作当中,议论性散文的这些优点反而成为写作的难点,写作结果难以令人满意。真可应了那句话——眼高手低。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想真正的写好议论性散文,首先要分析好其中的规律,搞清楚我们从那几个角度去模仿,以及如何模仿的问题。
要写好议论性散文,我们应该搞清楚几个问题:议论性散文与传统议论文有哪些不同?议论性散文有没有论点?怎样处理事例论据?怎如何在文章中展现文化底蕴?样凸现写作中的文采?
下面我就结合高考优秀作文的一些典型段落来分析一下这几个问题。
首先,常规议论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点比较鲜明,论证比较集中,分为“引出话题、提出论点、论证论点、总结上升”等明显的几大板块;议论性散文则没有特别鲜明的论点,没有明确集中的议论,哲理性、抒情性、文采性是其亮点。从某种角度上讲,议论性散文语言是第一性的。
例如2002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拥有诚信,一朵小小的浪浪花,可以飞溅起整个海洋„„
诚信的云翳被抛弃,再也映不出夕阳西下彩霞的绚烂。我向往真诚,渴望信任,希望野旷天空,天蓝草碧,云白风清。
点评:诗化的语言,大量的排比、对偶等整齐句式的叠用在文中随处可见,但具体的事例在本文中却没有使用,议论性散文的特色极为鲜明。
其次,议论性散文中不是没有论点,相反在更多的情况下其分论点甚至远远多于常规议论文,但是他的论点的陈述方式不同于传统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论点往往被淡化处理。
例如2002年的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下面的几个句子就分别是2——6段的分论点,文章的几个段落就是围绕他们展开的。但这些论点就与一般议论文的论点有所不同。
(2)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诚信是我们人生的根本,失去诚信,我们将一无所有)
(3)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这句没有明显的区别,说的是我们应如何讲诚信)
(4)拥有诚信,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如何如何)
(5)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将会怎么样)
(6)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舍弃诚信的严重后果)
说明:括号内的文字就是这句话在传统议论文中作为论点一般会如何陈述。与
再次,在事例论据的使用和处理上,传统议论文论证时往往使用完整的事实论据,而议论性散文则尽量将论据简化,不着力于详细分析,而往往在于排比抒情。将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议论力求简洁、精要,能够画龙点睛。
例如下面这一段文字: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高考作文)
另外,深厚的文化底蕴,较强的人文性,这几年备受人们称赞,那么,在具体写作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说穿了,其实所谓在文章中展现文化底蕴,就是在文中大量使用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及其相关资料作为写作素材而已。
比方下面这个段落
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高考作文)
评点:这段文字就是将一些文化名人的诗作与个性结合,从而将人文性与历史性融为一体而获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其实,历史上很多人物事物值得我们回忆:岳飞与**亭;屈原与汨罗江;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苏武牧羊守汉节;文天祥与《指南录》零丁洋;苏东坡的精神突围;陶渊明与菊花;刘伶与酒;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诸葛亮与草庐与白帝城托孤;荆轲屈原昭君西施都是可以用来凸现历史的沧桑,让你的文章充满文化底蕴。
在平时我们只要有选择的分类积累一些这样的材料,写作时就可以信手拈来。
最后,我们说过哲理性、抒情性、文采性是议论性散文的亮点,那我们就就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实现上述效果的呢?
首先,通过修辞尤其是比喻、对偶和排比等是彰显文采的基本手段,其次还需通过精心设计的句式来实现这一效果,整齐的、错落有致的句子都会使文章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只要回头看看高考满分作文《诚信不可抛》的例文就明白了。
另外文采和哲理还可以通过名言警句的运用来加以突破。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名言警句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就是因为它本身就具备较深的哲理和较高的文采,既然我们无法做到字字珠玑,那么“拿来主义”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只要我们注重积累、运用得当,作文水平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尼采、叔本华等哲学家以及国内国外的一些诗人的优秀作品,也是我们可利用的对象)
至于具体方法下文就有,少安毋躁。
俗话说“学以致用”,说了这么多,到底议论性散文要怎么写,下面我就以“逆境”话题为例,来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议论性散文的“生产”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先找几个论点,找一些精彩的名言警句(多多益善),然后,根据不同段落的风格选择不同的句子,最终按散文风格将他们扩展开来就行了。
名言警句
(1)软的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但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
(2)只有在泥泞中走过,生命才会留下痕迹
(3)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4)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
(5)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
(6)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
(7)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8)正是礁石的阻挡,才使浪花显得美丽。
(9)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
(10)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红灯”而不得不停止前时时候,你要坚信---红久必绿。
(11)困难象音符,强者把它奏成凯歌,弱者把它谱成哀曲。
(12)不幸,是一块石头,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
(13)挫折象一把火,既可以把你的意志烧得更坚,也可以把你的意志烧成粉末。
(14)胜利属于最坚忍之人。——拿破仑
(15)应该笑着面对生活,不管一切如何。——伏契克
(16)在你的心园种植忍耐吧!虽然它的根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奥斯丁
(17)一红打击就灰心丧气,永远是个失败者。——毛姆
(18)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19)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20)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21)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
(22)不要怕脊背是阴冷的,只要面向着生命的太阳。
(23)要想成为强者,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
(24)行路人,用足音代替叹息吧!
(25)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并非因为他不曾遭过挫折,而是因他能人挫折中站立起来。
(26)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丽的瀑布。
生命的断崖(张向军)
生命力顽强的种子,从不对瘠土唱诅咒的歌。——题记
(1)断崖是山的挫折,却产生了壮丽的瀑布;礁石是海浪的阻挡,却激荡出美丽的浪花;正是因为承受压力的重荷,喷水池才喷射出银花朵朵;正是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人生路上,有时艳阳高照,有时则阴云密布,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我们的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2)人生之路任何人都难保一帆风顺,如果说顺境是坦途,那么逆境就是登山。通向山巅的路,没有一条是笔直的。谁要是害怕走崎岖的山路,谁就只好永远留在山脚下。
(3)如果说困难象音符,强者会把它奏成凯歌,弱者则把它谱成哀曲。如果说挫折象一团烈火,它能够把你的意志烧得更坚,也可以把你的意志烧成粉末。面对人生的苦难,洪战辉用他宽阔的心胸迎来了人生的春天;面对生活的风霜,马家爵因他狭隘的心灵酿成了生活的苦酒。不幸,是一块石头,对于强者,它是垫脚石,对于弱者,它是绊脚石。
(4)这个世界上,从不会为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荆棘的根也许是苦的,但它的果实却是甜的。要想成为强者,决不能绕过挡道的荆棘,也不能回避风雨的冲刷。一经打击就灰心丧气,永远是个失败者。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石。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并非因为他不曾遭过挫折,而是因他能从挫折中站立起来。
(5)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屈原没有去以泪洗面,而仍然“上下而求索”;面对仕途的不顺,豪放的李白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耿直而被贬,坦荡的范仲淹却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自勉;面对双耳失聪的巨大痛苦,贝多芬吹响了战斗的号角,紧紧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面对生活的一次次打击,海明威借老渔夫桑提亚哥之口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应该被打败”
松驰的琴弦,永远奏不出时代的强音。胜利向来属于最坚忍之人。
(6)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如果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红灯”而不得不停止前时时候,你要坚信---红久必绿。面对人生路上的红灯,雪莱鼓励我们:“冬天已经来到,春天还会远吗?”泰戈尔告诫我们:“当你为错过月亮而叹息时,你就要错过群星了。” 顾城则以他生命的激情指引我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不要怕脊背是阴冷的,只要面向着生命的太阳。
(7)拒绝严峻的冶炼,矿石并不比被发掘前更有价值。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不管一切如何,我们都应该笑着面对生活。
(8)沙滩上最容易留下脚印。但也最容易被潮水抹去,只有在泥泞中走过,生命才会留下痕迹。行路人,用足音代替叹息吧!你将在荆棘丛中踏出一路春光。
写作指导:首先读一下这篇文章,说说感觉,然后回头看一下文章前面的名言警句,你就不难发现,这篇议论性散文就是主要由这些精彩的句子组成的。当然在组合的时候要注意形式的统一和内容的连贯,否则它只能是一些散乱的珍珠,而不会成为一件华贵的珍珠衫。第一段的特点是类比的广泛运用,其作用是展现文采;为了凸现议论性散文的历史性和文学性,五六两段则大量引用这一话题内的“历史文化名人及其诗句”。其他的段落,则既注意议论的哲理性,又利用修辞和句式来彰显文采。
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规律,要想写好它,首先就要深入地了解它,而后看看如何模仿它,经过一定的训练,最终我们就会掌握它。试试吧!
议论性散文写作指导
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散文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议论性散文的入格 教学难点:
如何在散文中运用议论扣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散文这一文体在表达上比其他任何文体都要灵活的多,自由的多。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用形象化的手法寓道理于形象之中,还可以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饱含富有哲理的意蕴,这是议论文中难以见到的表达方式,作者加以任意挥写,再现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客观物象。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收放自如 “形散”主要指文章内容可以广泛选材。“神不散”则指中心主旨必须一致。太过拘谨或太过松散皆不能成为好的散文。
散文可分为:叙事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抒情性散文。
在高考中议论性散文十分沾光,一是议论便于联系话题,二是散文形式较灵活,自由,便于广泛地选取材料。二.入格(基本格式)
(一)入题:在散文化的描写中,用议论提纲挈领,引领全文,或者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
(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
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和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乌云覆天,暴雨倾盆,当随着波涛飘摇于还浪上的水手看到明亮的灯塔时,是一种转折。怪石嶙峋,绿林莽莽,当青衫的骚客吟咏“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又是一种转折。《转折》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
(二)结尾:运用名言诗句或多种修辞手法结尾,彰显文采,总结全文,达到提升文章主旨的目的。(回映开端,再次扣题)
“宠辱皆忘,看天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望庭前花开花落。向太阳挥一挥手,去捕捉理性的灵光。” 《捕捉理性的灵光》
“个性的张扬,犹如大海的浪花;一滴水是成就不了汹涌的,只有千千万万的浪花聚涌在一起,才能形成钱塘江潮般的汹涌。个性的张扬犹如香山的红叶,一片两片成就不了‘红云几万重’,只有成千上万的叶片才能形成万紫千红的色彩。
个性的张扬,只有融入到社会中才有风采。”
《飘飞的叶片与大地拥抱》
(三),主体部分:多角度选材,内容丰富,思路清晰,用议论的方式画龙点睛。
与议论文一样,散文要求内容充实,选取2-3个具体事例或者描写片段体现主题,并穿插议论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三.提升(在入格的基础上,要求艺术性)
(一),散文是“情”的艺术
记叙文侧重叙事,记人;议论文侧重说理;散文却重于抒情。让情感从笔尖流露,悲伤、愤怒、欢乐、振奋、沉郁、昂扬都要有所抒发。作者在写散文时,总是将个人的独特感受或亲情、友情、爱情和挚情毫无遮掩地和盘托出,这是其他一切文体所没有的,也是散文的特质所决定的。这种“情”的艺术带给读者的是独特的审美效果和艺术感受。
如章含之的《谁说草木不通情——忆冠华》,象是自言自语,更象是与读者的亲切对话。学生阅读这一则材料,体会作者,通过文章传达出来的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作者将她对乔冠华的思念之情倾注在院子里的老梨树和柿子树上:“惊喜之余,我最关心的却是旁边小院子里不起眼的角落里那另外的两棵树„„(老梨树)仍是半边吐叶,半边毫无生气。我又去小跨院中,看到我们卧室外的柿子树,不觉惊呆了!这棵当年冠华最心爱的也是最茂盛的柿子树,自他离去之后逐渐枯萎,而今年,它伸展到卧室的屋檐下的全部枝干竟都枯死了!„„这柿树对冠华如此多情,他走了,它也逐渐失去了生命。但我不知道这柿树的一半枯死是对有情还是无情?每年我盼望它开花结果,又怕它开花结果。„„如今,他走后的第四个春天,柿花终于没有了,我连当年冠华抚摸过的枝叶也看不见了,它不再给我安慰,也不再给我悲哀,这是对我有请还是无情呢?”
作者觉得“似乎这梨树真通人性,它的兴衰也许显示着冠华的安危,老乔对梨树好,他病了,梨树也病了,他去世了,梨树也不开花了”!作者在谈她的写作体会时说:“我知道宇宙间是没有神明的,人并没有灵魂,草木也不能通情,然而我对冠华那千丝万缕的情思却使我在感情上把他生前抚摸过的,钟爱过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都觉得是通着灵性的。”由此她以草木之枯荣写了他们之间的恋情和她对乔冠华的思念之情。
(二)散文是“美”的艺术
以语言取胜是散文的亮点之一,或朴素,或华丽,或简洁都能体现美感。
与散文相比,小说的叙事让人感到纷繁,戏剧的语言太过口语化,诗歌的语言又太多跳跃性,只有散文的语言,恰如溪中的流水潺缓不段,句句相连,层层相接,却又句无余字,篇中没有剩言。
不同的句式也能体现语言美:长句私风行于水,舒展而流缓;短句如军号,急促而庄严。偶句,自然匀称而不失“凝重”;奇句,新颖奇崛而不失潇洒。正是这些错落有致的句式的巧妙搭配和排列便自然显示出语言流动般的美。
让学生自己去搜集好的散文句子段落,体会散文语言的美。并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四.品读例文
三月七日水样春愁
关灯,窗帘也合上。音乐让每一寸黑暗都有了盈动的生命,身体也蠢蠢欲动地要幻化成音符,然而音乐就是音乐,它自有它的生命,我的身体顶多是一张网,如水的音符在网眼里鱼贯穿过,抓不住时间一样的抓不住它。欢乐与忧伤原来是同样的一种东西吗?它们从身体最深处涌出来,像水漫过堤围一样,我不知道我是快乐还是忧伤,就像我不知道从指间里流走的,是沙还是疼痛。
我想写几个字,它们在我脑子里拼命地乱舞,我看不清它们是什么,然而我想写下来,看是不是音符。我摸黑寻到一个本子,拿起铅笔,好像写的是“水样的春愁”。中午看到公司楼前的树已顶出了新芽,被阳光挠得“啪——啪”地笑,它们贮存了一个冬的力量,如今开始努力探出身子。是在那一霎,我开始分不清快乐与忧伤的么?
有三十年的,厚厚一摞的东西,它好像已变成了眼角的皱纹,不要紧,除了眼角,我还有脸颊,还有嘴角,还有颈脖可以让它们安住。我还有一生,还有许许多多的那么多的生。
我记得我曾经很穷,我们家都很穷。早早学会骑单车是好帮家里去十里外的镇上买肉,一星期一次,拿草绳吊着,一路灰扑扑地来回,人与肉都已看不清颜色。我妈的手艺好,能把补丁打得一米外看不清。记得十岁的时候第一次吃面包,激动得躲在床后的角落,哭了。我以为我会一直穷下去,果然,我也一直穷了下来。我以为我会一直没出息,果然,我也一直没出息。可是,我已经主动地放过了,放过自己。告诉自己,我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生活有了已有的该有的样子了。放过自己,今晚黑暗里的音乐就变成了一场奢侈盛宴,我站在黑暗里,挪不动脚,欢欣与忧伤如潮水一样席卷了我,它们如此丰饶如此汹涌,几乎就像了眼泪了。
记下音乐,记下阳光,记下这一刻的放任。如同这曲我反复播放的,《少女的祈祷》,是刻录的。刻录。明天该是明天了。
五.小结
我们对散文写作从内容到形式的训练都离不开高考作文的要求,首先要审题准,并且在文章中要处处扣题,否则再美的散文也是失败之作,让人叹息。其次力求做到美,从情感到语言均能成为得分的亮点。五.布置作业
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欢乐和苦恼都渐渐远去,这是一种情愫在潜滋暗长,它就是怀念。请以“怀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限定为议论性散文,不少于800字。
放下感情的叶片(03高考江苏满分作文)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明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咒骂病魔的猖狂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门才会正视社会上的毒瘤„„
我们往往只在意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我们的眼光常常只停留在一小部分人身上。比如父母、师长、友和自己。血脉相连、骨肉至亲、同甘共苦、袍泽之谊,我们对他们的感情便非同一般的亲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一些若有若无的屏障,像冰冷的玻璃窗.把自己的世界和外面的世界分离在两边;内心的感情弄不好便是这种屏障,它有着美丽的色彩,有时却让你头脑晕眩,看不分明。
死亡,疾病,伤害,不公平„„这些早已存在。而且,以它们为名义的戏剧,正时时刻刻在这个世界上演。一些令人伤心或愤慨的故事,也曾经使我们悲哀落泪,但不久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一些丑恶的现象,也曾经让我们义愤填膺,但很快又让位于别的什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因为,它们发生在别人身上,离“我的世界”实在太远;我们的感情,于是乎在空气中冷却,凝固,坠落!
只有当这些遭遇降临到自己或亲近者身上时,我们才会真切体会到事物的意义。也许惟有此时,我们才能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从前它阻隔在“我的世界”之外,遥远如天上的星星;而此时,它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清晰得如故乡的风景。
自己的感情,很像一片叶子,光洁美好,放在眼前观赏,总是爱不释手。殊不知因此却屏蔽了不远处的“泰山”。世间有无数人,在对待“不关己”之事时,如隔河看景,冷漠镇静;而在处理切身之事时,为“情”所困,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感情原本美如珠链,此时,却成了绕项的锁链。
所以,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我们不妨暂且放下感情的那一片美丽的叶子,将自己关于感情的“亲疏”之别埋在心底,擦亮眼睛,仔细地来看这个世界。
朋友是好书
我爱读书,尤爱读好书。好书者,朋友是也。
所谓好书,有些短小精焊,有些洋洋洒洒;有的是精装书,有的是袖装本。无论怎样,读到最后,总会浓缩成这样或那样的一句话:丰富你的人生,支撑你的人生。
坤与我虽只有一年的同窗生涯,他一放学回家,拖地板、煮饭炒菜、饲鸡喂猪,什么活都能来一手。他说:“爸从天亮干到天黑,妈又身体不好,应让他们多休息。”
他让我懂得什么样叫孝敬与自立,是一本修身立德的好书。
杰是同窗四年的老友。他思想开放,感觉敏锐,属于“新派”人物。他的衣着虽不独出心裁,但很入时令人耳目为之一新。他吐谈风趣,常令人捧腹。每次演讲比赛,他总是行遂自荐,其妙语连珠常博得掌声阵阵。
在我眼里,他是一本优美而别致的散文诗集,领我进入到那“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的意境。
莲奋斗于社会已有五年,好常来信向我倾诉境况不甚如意的苦衷,后悔书读得太少。为此她要边做工,边学习,还要参加自学考试,决心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炼出自己的“本质”。
无疑,她是一本教我坚强、催我奋进的好书。
朋友是好书,但有些“书”只能悟而不能读。
初识琪时,并不认为她会是“好书”,因为她总“含而不露”,从不与人发长论短。尽管别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她也只是报以一个温和的莞尔。所以,在我的最初印象中,她不外是一篇一览无余的短篇小说。可是,有一天跟她随意地聊起来,才知她胸中装着不少有关莎翁、托翁、曹雪芹及鲁迅等文学大师的东西,教我望尘莫及,才觉得自己原不过是“井底之蛙”。由是,顿悟到琪是一本韵味独具蕴藉隽永的好书,它如泉水一般的看似平谈无奇,却是好么沁人心脾。
朋友是好书,常聚不散当然求之不得,一旦离别,只好鸿雁传书。虽不及珍本真实,但终有收获,足以书解书馋了。
贞身居外地,虽不是天各一方,但难得见上一面。好友离别,恰如一本好书正读到精彩处就被人劈空夺去一般,说不出是悲是怒。
朋友是好书,读通了便成为知已。实际上,我们的周围差不多每一个人都是一本可读的活书:父母是工具书,老师是百科全书,街坊邻居是报纸刊物„„
生活离不开读活书,读好书。
愿好书源源不断,更愿朋友们永远开心。
[简评]“朋友”怎么会是“好书”呢?题目就让人耳目一新。这篇议论性散文,构思不落窠臼,抓住“好书”和“朋友”的相似点设喻,贴切形象,选例典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题旨,叙得不枝不蔓,议得恰到好处,娓娓道来,有较强的说服力。
享 受 挫 折
人生若是一株禾苗,挫折就是四季的风暴,摧残着它却又滋润着它,让它茁壮成长;人生若是一方天空,挫折就是突来的暴雨,昏暗了它却又靓丽了它,让它有了长虹横空的美丽;人生若是一泓清泉,挫折就是巨石悬崖,阻挡着它却又成就着它,让它有了飞花溅玉、“直下三千尺”的动人魅力。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要学会享受挫折,让它变成我们快乐和前进的动力。
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装点,学会享受挫折,才能享受生活。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鱼儿的湖水,只是一坛死水;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浪花的海洋,显得了无生趣;没有挫折的人生,就像没有云彩的天空,总显单调与乏味。在与挫折的对抗中,学会欣赏挫折,你会发现,其实,挫折也很美丽。因为挫折,你的生活更显丰富与多彩。
享受挫折,要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刘禹锡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艰难困镜中,仍能抱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坚定信心;李白在“将登太行雪满山”,“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悲哀苦闷里,也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杜工部即使“布衾多年冷似铁”,也仍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虔诚期待。高适面对“千里黄云白日薰,北风吹雁雪纷纷”的茫茫大漠,也仍抱“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冲天豪气;陶潜虽“久在樊笼里”,但终得“采菊乐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他们,正因为对生活充满期望,正因为勇于面对挫折,才能享受到生活的无穷乐趣。
享受挫折,让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从古到今,不少文人志士都在困境中奋起。周文王在狱中写成了了《周易》;孔子受到各国排斥却编定了《春秋》;屈原被多次流放却著成了《离骚》;韩非子拘囚秦国却写成了《说难》《孤愤》;司马迁惨遭官刑而留下了煌煌《史记》。史铁生青年时双腿残疾却以此为动力,在中国文坛开创一席之地;贝多芬双耳失聪却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成就撼人心魄的《命运交响乐》;海伦·凯勒幼年时失明失聪,却凭着惊人的毅力成为美国出色的女作家。我们不能说没有这些挫折他们就不会有巨大的成就,但把这些挫折变成不竭的动力却一定是他们遇挫后成功的秘密。
面对挫折,我始终相信,是清泉就该滋润土地;是小草就应装点大地;是鲜花就要尽情绽放;是雄鹰就得翱翔蓝天;是水手就不能惧怕风浪;是勇士,就要坦然面对挫折!因为挫折只是暂时的,只要你努力,挫折就是通往胜利彼岸的帆船,就是通往成功之巅的阶梯;就是打开荣誉之门的钥匙。
面对挫折,去感受生命的痛苦与喜悦;博击挫折,去迈开走向成功的步伐;享受挫折,去体会生活的博大的丰富。朋友们,用自己的努力将挫折编成美丽的属于成功者的花环吧!
感恩鲁迅
即使我只能做一朵开放在阴湿泥地上的苔花,也要把苦涩的香味献给那寂寞的勇士;即使我只能做一只朝生暮死寄生在水面上的蜉蝣,也要把我短暂的微热温暖他那支冷硬的管笔。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清醒。
我曾幼稚地以为,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小说才是好小说。读小学时,我就爱读课外读物,尤其是读中国通俗演义类的,如《杨家将》、《封神榜》、《三侠五义》等,沉迷到那一个个紧张曲折、环环相扣的故事里去。太阳西斜,夜色渐起,仍然不舍得丢下。总要在父母一遍遍的催促甚至骂声里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胡乱扒拉几口,又继续去会我的杨六郎、锦毛鼠去了。当时也颇是骄傲,小小年纪竟啃起了一本本又厚又大的书,比同龄人成熟得多呢!直到上初三,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孔乙己》,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个压抑沉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也许你没有明确的敌人,也许生活有条不紊,但你同时也缺乏朋友和轻松真诚的笑。小说出现14次笑,但哪一次是孔乙己自己轻松地笑出来的呢?笑成了一把并不锐利的刀,在他并不敏感的心灵上来回刺穿。有几位作家能如此清醒地告诉我们:生活并不总是充满阳光?只有鲁迅,清醒着,并清醒地说着他的痛,甚至恨。
感恩他的清醒,尽管他的这种清醒让我如坐针毡。但毕竟这是最真的声音。我们毕竟要长大,十里花海和绿麦青青固然可以伴随我们长大,只是这样长大的一代是否会觉得什么都来之太易,反而不去珍惜了呢?我还渴望闻到那充满生命气息带着原始芬芳的泥土香味,我还渴望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和苦难。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才不会浮躁偏执,才会懂得尊重和坚韧。而这些,只有鲁迅最真诚地给了我。
感恩鲁迅,感恩他的绝望中的希望。
谁都知道鲁迅是辛辣痛苦的,他的杂文如匕首刺破黑暗的夜空。他的生命也因此时刻受到威胁。长夜漫漫,黑暗如磐。鲁迅孤独地站在客栈的院子里,一钩残月从浓浓密密的乌云里偶尔露出来,又很快被遮蔽了。鲁迅背着手,来回沉重地走着。终于吟道:“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鲁迅绝望了吗?不,他坚信“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是的,烈士的鲜血不已换成那喷薄而出的红日了么?鲁迅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那渺茫的希望即使如荒岛上偶尔看到的一页风帆,纵然这次错过,也会有下次出现的时候的。
感恩鲁迅,感恩他犀利批判中的自省。
“严于律人,宽以待己”者比比皆是,但批判到最后算到自己头上,在现代文人中,鲁迅即便不是第一人,也是最彻底的吧!在漫长的思考中,鲁迅痛苦地发现:改造国民性,首先要改造自己。文章写到这种程度,存心不佩服也难了啊!
父母老师的恩情如山如海,一个人工作以后,即使别的什么都不做,只是一一去报恩,他的情感债也不一定还得清的。关键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时时擦拭着,让它保持初到人世的淳朴和清洁,大概就够了。父母老师给我们恩情也不是要图回报的。但有另外一种恩,却更要感激:那就是对民族对国家甚至对全人类都有醍醐灌顶似的点拨、呐喊的。恩有大恩小恩,爱有大爱小爱。着眼于一己一家之私利,固然有可以肯定之处,但造福于一国之大恩大爱岂不是更值得我们去敬重怀念吗?鲁迅正是后者。读读他的这段话吧:“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难道不催人泪下吗?
他冷峻的背后深藏着火山似的热情,犀利的批判里包含着可以融化冰雪的爱。感恩鲁迅,只是祝愿他不要在另一世界里再悲愤地呐喊,痛苦地彷徨。
如果可能,我愿做一片护卫他心口的铁片,尽可能遮挡住几支射向他的暗枪冷箭。假如这也不能够,那就让我化做他墓前那一片青葱的草地吧,春风吹来的时候,我至少可以送上一席绿色,就算是他最渴望得到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