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关于制度的小故事(两个)(精选)
第一个故事:合格率的检查制度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军方(也有人说是巴顿将军)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第二个故事:付款方式
18世纪末,英国将澳洲变成殖民地之后,因为那儿地广人稀,尚未开发,英政府就鼓励国民移民到澳洲,可是当时澳洲非常落后,没有人愿意去。英国政府就想出一个办法,把罪犯送到澳洲去。这样一方面解决了英国本土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澳洲的劳动力问题,还有一条,他们以为把坏家伙们都送走了,英国就会变得更美好了。
英国政府雇佣私人船只运送犯人,按照装船的人数付费,多运多赚钱。很快政府发现这样做有很大的弊端,就是罪犯的死亡率非常之高,平均超过了百分之十,最严重的一艘船死亡率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七。政府官员绞尽脑汁想降低罪犯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包括派官员上船监督,限制装船数量等等,却都实施不下去。
最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是将付款方式变换了一下:由根据上船的人数付费改为根据下船的人数付费。船东只有将人活着送达澳洲,才能赚到运送费用。新政策一出炉,罪犯死亡率立竿见影地降到了百分之一左右。后来船东为了提高生存率还在船上配备了医生。
第二篇:两个农民工励志小故事
同样是贫穷,一个是偏安一隅的懒惰,一个是直面生活的勤奋。
家里有几平方米地板砖变形隆起,请来两个民工维修。
一个是中年人老陈,一个是青年仔小李。
刚进家门,他们便忙着脱去外套、毛衣,很有大干一场的架势。不料才凿几下,老陈便大喊辛苦:“这地板太硬了,你看,凿一下,火星四射,手都要起泡了。加工钱!加工钱!不加工钱不干了。”
我说:“工钱不是说好了吗,一个人40块。”
“这地板太硬了嘛。”
“不硬还叫水泥地板,笑话,你要加多少?”
“加60,100块一个人。”
100块?两个人就是200块,还不到半天的工作,真是狮子大开口了。平素最恨不守信用敲诈勒索,但考虑到再去请工又要费时间,只好委曲求全:“50块行不行?”“不行!少一分钱都不行。”看他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我终于忍无可忍,下达了逐客令:“那就另谋高就吧。”
中年汉子见要挟不成,一边穿毛衣,一边说:“说老实话,这活就算你给再多钱,我也不干。”
“那你讲什么价?”我生气地说。
“去请能干的人给你干啊!我总得赚点介绍费吧!”
天啊!干这一点点维修工作,也想赚介绍费,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嘛!
令人奇怪的是,整个争论过程,小李居然一声不哼埋头苦干。老陈走了,他还在一锤一锤地工作着。
“你不走吗?”我疑惑的问。
“有工做,有钱挣,我干吗要走?”
“那你要多少钱?”
“50块帮你全部做完。”
什么?我再次大跌眼镜了。原先80块两人干,老陈还嫌少,嫌工作辛苦。“你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就给你100块吧。”见小李诚实肯干,我动了恻隐之心。
“这一点工,我半天就可做完,你要两人做,给80块,已经太高了,就50块吧,大家都不容易。”
“那老陈他……”
“他这人就是这样,技术活不会干,辛苦工又不愿干,总想投机取巧,只配一辈子蹲街边。”小李几句话,令人刮目相看。
交谈中我了解到,小李中专毕业,来广东打工还不到半年,为了多挣一点钱,春节也不打算回家。我说:“春节人们一般不装修。”
“我知道,我是帮人家卖虾。”
“挣到钱,打算做什么呀?”
“考驾驶执照,当出租车司机呀!”
说到前途理想,小李的眼睛闪闪发光:“‘掘’得第一桶金后,我就回老家自己买车来开,生活肯定滋润。”看着这位诚实的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我真诚地说:“你的美梦一定成真。”
家中地板砖修好了,两个民工却令我感慨。
同样是贫穷,一个是奸诈滑头,一个是正直诚信;一个是偏安一隅的懒惰,一个是直面生活的勤奋;一个是守株待兔不思进取,一个是不屈抗争心在梦在。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
第三篇:关于工作的两个心理小故事
关于工作的两个心理小故事
一、如何爱上你不喜欢的工作
上世纪80年代,Ronald Kaufman在洛杉矶一家电影制片公司担任副总裁。他几乎拥有他希望能从一份工作中所获得的一切──丰厚的报酬、友善的同事以及协调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有趣工作。可惜的是,他却讨厌这份工作。
现在已经是一名高管教练的考夫曼说,那家公司的老板极其擅长威逼他人,会向每个人大声咆哮,但在一小时之后,他又会变成一个很和气的人,这让在那儿工作的每个人都觉得不愉快。
Dennis Nishi当时,他知道自己在别的公司挣不到同样水平的薪水,于是便努力让自己适应现状。他说,别人的天性确实改变不了,那我就改变自己应对他的方式。我学会配合他的需求,而不是质疑它们,这让我在那家公司的工作轻松了许多,我在那里呆了八年半的时间。
职场人士会因为很多原因而迫不得已地辞去工作,比如,办公室人际关系糟糕、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晋升机会有限,等等。但职场专家指出,通过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态度上的改变,你原本认为无法调解的许多职场问题都能得到改进甚至是解决。
首先,确认是否只有你自己遇见了这些问题。你可以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通过行业协会认识的同行联系,甚至还可以打电话给其他公司的同行来比较大家的意见。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职场压力的教育心理学教授Christopher McCarthy说,正是那种非常个人化的感觉导致人们认为其他人比自己得到了更好的对待。
其次,将工作的要求与你对自己的期望区分开来。如果你对自己没有实现个人职业目标感到失落,那就尝试将你的那些宏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在现实中更易于实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通过每一次微小的成就来提高你的斗志。
再次,在没那么正式、更为注重目标的工作场合向老板表现自己,交出更优异的业绩来换得更多自主权。麦卡锡说,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在获得更多工作上的自由时都会工作得更开心。
此外,如果是你工作中的操作过程导致问题出现,那么就尽量尝试改变你的工作方法。Spencer Belkofer是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家电信公司的客户代表,他不喜欢公司培训的销售通信服务的方式。经常会有不满的客户提出这样那样的投诉,于是贝寇弗决定不按既定规章行事,而是自己研究公司所提供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并时常站在客户一边去解决问题。
这些额外的努力并没有帮助贝寇弗提高销售额,但他在工作时更加开心了,而且他的坦率也获得了客户的感激。
面对糟糕的事情,不同人会有不同反应。我们不能改变事情本身,却可以改变它对我的影响。NLP强调“在因”与“在果”。面对不愉快的工作,不喜欢的老板,你是埋怨外界的环境(在果),还是由我主导,为
二、学会喜欢自己的工作
上世纪80年代,罗纳德.考夫曼(Ronald Kaufman)在洛杉矶一家电影制片公司担任副总裁。他几乎拥有他希望能从一份工作中所获得的一切──丰厚的报酬、友善的同事以及协调影片中植入式广告的有趣工作。可惜的是,他却讨厌这份工作。
现在已经是一名高管教练的考夫曼说,那家公司的老板极其擅长威逼他人,会向每个人大声咆哮,但在一小时之后,他又会变成一个很和气的人,这让在那儿工作的每个人都觉得不愉快。
当时,他知道自己在别的公司挣不到同样水平的薪水,于是便努力让自己适应现状。他说,别人的天性确实改变不了,那我就改变自己应对他的方式。我学会配合他的需求,而不是质疑它们,这让我在那家公司的工作轻松了许多,我在那里呆了八年半的时间。
职场人士会因为很多原因而迫不得已地辞去工作,比如,办公室人际关系糟糕、公司财务状况恶化、晋升机会有限,等等。但职场专家指出,通过采取一些行动或者态度上的改变,你原本认为无法调解的许多职场问题都能得到改进甚至是解决。
首先,确认是否只有你自己遇见了这些问题。你可以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通过行业协会认识的同行联系,甚至还可以打电话给其他公司的同行来比较大家的意见。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研究职场压力的教育心理学教授克里斯托弗(Christopher McCarthy)说,正是那种非常个人化的感觉导致人们认为其他人比自己得到了更好的对待。
其次,将工作的要求与你对自己的期望区分开来。如果你对自己没有实现个人职业目标感到失落,那就尝试将你的那些宏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在现实中更易于实现的小目标。这样可以通过每一次微小的成就来提高你的斗志。
再次,在没那么正式、更为注重目标的工作场合向老板表现自己,交出更优异的业绩来换得更多自主权。麦卡锡说,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在获得更多工作上的自由时都会工作得更开心。
此外,如果是你工作中的操作过程导致问题出现,那么就尽量尝试改变你的工作方法。斯宾塞(Spencer Belkofer)是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Montgomery)一家电信公司的客户代表,他不喜欢公司培训的销售通信服务的方式。经常会有不满的客户提出这样那样的投诉,于是贝寇弗决定不按既定规章行事,而是自己研究公司所提供服务的每一个细节,并时常站在客户一边去解决问题。
这些额外的努力并没有帮助贝寇弗提高销售额,但他在工作时更加开心了,而且他的坦率也获得了客户的感激。
第四篇:两个读书故事
一个和读书有关的故事
文/刘知英
知识改变命运,是我从小听过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拖着四个月大时患小儿麻痹症致残的右腿跟着小伙伴们到处去逛,就有在巷子里乘凉的老人看着我,一脸惋惜地说:“这孩子怪可惜的,就差了这脚……以后努力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吧……”我总是看着他们,用一双澄澈的眼,用一朵纯挚的笑,无忧无虑地承诺:“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将来当大官,吃国家粮!”吃国家粮,在我们的方言里,就是在国家单位工作退休有养老保障的意思,那时候,那是农民心目中最出息最体面的出路。
父亲对于我,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的。冬天特别冷,我的右腿总会因为血液不流通冻得僵紫,小小的脚,握起来感觉不出半点生命的迹象。父亲经常安静地把我的脚抱在怀里,来来回回不停地搓,边搓边低低地嘀咕:“要好好读书,读出书来了就可以攒钱把脚治好,等爸爸老了,要看着你开个小车回来,这样的话你走路就不累了……你的命运只能在读书上去改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情无端的岁月不留痕迹地从我身上驶过。
后来,祖父在一个明媚的晌午下地回来忽一觉长逝;后来,外祖母瘫痪在床一年终油尽灯枯;后来,我无数次如蝼蚁般走在那条崎岖的乡间小道上,忆起小时候哥哥背我往家赶的情景不禁无声微笑。时光涤荡过的我的心境,不再像小时候那般没有忧愁。我开始懂了,懂祖辈对我的怜惜,懂父亲对我的深爱。我想长大,想用自己的能力去抚平双亲沟壑纵横的沧桑劳苦,我想看看未来的样子,想实现一直以来的憧憬。而这一切,只有读书能给我。身体的束缚使我渐渐地远离了那些喧嚣的人群,我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书共伍,与书共舞。而读书,自小就成了我迷醉的事情。
当村子里的伙伴们都哭着喊着不肯去半山坡的小学堂上学,我却挎着母亲用小碎布裁制的书包无限期待地数着爸爸教会的阿拉伯数字,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有很多次,天气恶劣刮风下雨,都是奶奶背着我小心翼翼地跨过那条将学堂与村子隔开的沟渠。父母外出务工,因为留守不便,我也跟着加入了南下的队伍。无一技之长的父亲只能在工地当搬运工,母亲也做小工,我们就住在工地临时搭建的竹棚中,叠加在一起的纤维瓦下面是我们简陋的家。夜幕低垂,那一盏微弱昏黄的灯伴我们走过很多个夜晚,我读着父亲节衣缩食给我买的《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很珍惜这样真实可感的幸福。生活定下来以后,我进了当地的一家公立小学,在众多老师的注视下,瘦小的我非常安静非常沉着,一口气读完了三年级课本的第一课《晨读》,语音嘹亮,字正腔圆,让善良的女校长非常感动。当别的孩子如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又跑又跳,我坐在教室里读书,看百家故事,看《居里夫人》,看《简爱》,看富兰克林的传奇人生。我时常透过窗户遥望外面的自由,也不是没有想过如果事情不是这样该多好,也不是没有懊恼过,甚至,年纪小小我就写了一篇《假如我是正常人》的习作,语文老师看到后热泪盈眶。
一直以来,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那般震撼着我,我也在残缺的身体中积蓄着一个美好的文字的梦想,我希望也可以像她那样,顽强而优雅地生活,成为所有人心目中永不放弃的丰碑。虽然,现在,我离我的梦想还很遥远。可是,像汪国真所说的,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从不放弃追寻。还喜欢史铁生的文字,喜欢《合欢树》,喜欢《我与地坛》,他所塑造的文字的风格和独特的力量,一直是我的追求和向往。史铁生对于生与死的遥想也总将我带入一种亘古宁静的思索中……
在我孤僻寂寞的成长过程中,书籍充当了不可取代的角色,书籍赋予的宽广无垠的世界打开了我心灵深处最本初的童真。读书使我获得一种前进的力量,一种顽强抗争下去的勇气。
10年夏天,我考上了大学,在南方一个并不十分繁华的城市,一个并不十分突出的学校,却选择了我十分爱的文学。
开学报到那一天我第一次踏上这个城市,父亲送我,还有一个多年的挚友和我同行,偌大的校园我慢慢慢慢地走了好久好久,手提肩扛的父亲看着被好友牵着一瘸一拐前行的我无比的难过。那一天除了行李之外父亲还带着临别时乡长送我的一束花,甚是引人注目。我考了大学了,在穷乡僻壤的小村子,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多年前祖祖辈辈对我的期盼成为了现实,可我知道,前路依然漫长。很多人都说希望早点写一本书给他们看,其实在中国传统农民的概念中并不了解诗或散文有什么实质的差异,但是他们对我有着美好的期待。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双双写满叹息和欣慰的浑浊的眼睛。
书山题海的日子远去,现在的我喜欢图书馆恬淡的时光,静静地捧一本三毛的《哭泣的骆驼》,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或者,沉醉于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旷世之恋,在某一个角落感受字里行间微妙的幸福或悲哀。也有时候,喜欢坐在树下的石凳,摊开书,稀薄的光洒落,和煦的风吹来,我觉得我很快乐。
我总是说,如果有一天,我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一定要痛哭一场。其实那是真的。二十岁的年华,对爱情也充满着向往,那个人送给我北岛的《城门开》,我看了又看,一直珍藏着。他说,努力去成为一名诗人吧!我在践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总透着《诗经》里最纯挚的深爱。也许,我更适合做一名诗人。当远古的风挟裹岁月的痕迹穿越千年的时光呼啸而来,我的血液中溶注着文字的温婉柔情,我在蒹葭苍苍的图景中书写爱情。
我们终究都拗不过时间,一些人走了,一些人来了,我将一册线装的诗深深抱在怀里。我也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还有多远,又或许,我根本不需要一个终点,只要有爱,只要有梦,只要有书,永生追寻也无妨。评语: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古老的命题,在此再一次得到印证。“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将来当大官,吃国家粮!”这个直接的看似并不高尚的读书动机,道出了一代人甚至是世世代代读书人的念头,让人摸到一颗心。“又或许,我根本不需要一个终点,只要有爱,只要有梦,只要有书,永生追寻也无妨。”最终,读书已经是其生命的一部分了,生命变得高贵了,生命的未来和前程依稀可见。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第五篇:两个排查制度
矛盾纠纷和治安重点地区及治安突出问题
“两个排查”制度
一、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办公会议分析排查矛盾纠纷和治安重点地区及治安突出问题。重大节假日、特殊时期随时开展重点排查。中心领导每月至少两次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对维稳、综治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切实摸清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社区村(居)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每半个月分析排查一次矛盾纠纷和治安重点地区及治安突出问题,并将情况及时向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报告。排查出的问题,自身能够解决的,落实责任人,及时调处解决;不能解决的,上报中心协助调解。
三、中心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分门别类,部署相关单位、明确责任人员做好调处化解工作。对重大矛盾纠纷或涉及两个以上职能部门的矛盾纠纷,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共同解决。
四、中心对排查出来的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综合整治,落实责任,限期整改;对不履行职责开展整治,或整治效果不好的,要实行责任追究。
五、坚持“重在解决问题”的原则,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和突出治安问题,要采取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解决在辖区内部和萌芽状态,做到排查一件、解决一件、稳定一片。本地区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5%以上,辖内群众安全感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