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两个下岗女工的故事
两个下岗女工的故事
一、“四十多了,又回到了娘家„„”
46岁的李女士非常干练,在她的身上找不到一丝落魄的影子。其实很多下岗女工都这样刻意地掩饰生活的焦虑。
李女士原是省会无线电八厂的职工,在厂子里抓过生产,也抓过销售,是厂里的能人。后
来,厂里的效益不行了。在不靠厂里吃饭,靠自己挣钱的日子里,她开过商店,干过快餐,摆过小摊。但往往是刚开始干,就有各种原因迫使她停业,也没赚到钱。直到1998年,她还在忙活自己借了15000元开起来的小饭店。但是在本该共同艰苦创业的时候,丈夫却向她提出了离婚,当时法院以她没有固定收入为由,把惟一的女儿判给了男方,房子也没有属于她。不得以她又回到了娘家。靠年迈的双亲接济度日。
2000年5月,李女士买断了工龄,得到15760元钱,这是当时统一的标准。而这笔钱,支持了两年。到现在,她仍没有找到固定的工作。而自己的年龄一天比一天大,工作更不好找。她不怕累和苦,“只要女人能干得动的就行,钱拿的不多也没什么,起码把现在欠着朋友的债还了。”李女士坚定地说。
二、“只要不给脸色看,就是好工作。”
郭女士是建筑机械厂的职工。同样,在厂子效益不好的情况下,她下岗了。那是去年6月的事情,今年她48岁。从那时起,她每月拿不到300元下岗工资,交了水电气暖和房租,一共剩下100多块钱。
这100多元维系着她和儿子的生活。十年前她和丈夫离了婚,一直和儿子相依为命。下岗后,日子过得更清贫了。去年孩子很争气,中考考上了四中。但是高一上半年就交了
1800块钱,那是下岗工人一年的工资。郭女士曾经想过让孩子辍学,可是孩子成绩非常出色,对于怀着梦想的孩子来说,辍学是不可能的。
可100多元钱是什么也不够的。家里的日子真正的捉襟见肘。孩子上高一,正在长身体,为了让孩子多吃些菜,郭女士总是在天快黑时去菜场买便宜菜。今年过年时,娘俩包了顿饺子,可是买了点肉就没钱买菜了,年夜饭除了两碗饺子什么也没有。
没有别的办法,郭女士自己在大街上转悠着找工作。可是因为年龄大,总是找不到。“这工作我什么都可以干,身子骨还不错,只要有三五百元的工资,只要能养活得了我儿子,让他吃得好一点儿就行。我靠自己干活吃饭,什么累我都不嫌;以前我在单位一直搞的是内勤,接人待物的,干得也可以。咱们下岗工人,也是有自尊心的,都是靠劳动吃饭,只要不给脸色看,别看不起我们,就是好工作。”
这是两个普通下岗女工的平凡经历,她们的生活有很多的困难,但是她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找一份能维持生活的工作。
第二篇:一个下岗女工的创业故事
一个下岗女工的创业故事
一个下岗女工的创业故事
听说么学红的故事,缘于在太平区高德街道西城社区的一次采访,社区主任告诉记者,在西城社区有一位敢闯敢拼、执着顽强的奇女子,一个城里的下岗女工,到农村包地种树,如今她已成为那片“绿色银行”的女当家,她的创业故事足以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4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么学红创业掘金的地方——阜蒙县于寺镇八里卜村的一片生机盎然的林地。
见到么学红,果然如社区主任所言,她快人快语,性格爽朗泼辣,浑身充满了朝气和活力,当我们交谈的时候,她的脸上写满自信,还有成功的喜悦。
自强自立,做命运的主人
38岁的么学红说,10多年前自己下岗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当时的她,一毕业就到海州矿交换台工作。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孩子刚毕业就捧上了“铁饭碗”,真是令人羡慕。然而,天有不测风雨,1995年,企业正式宣布破产,此时的么学红感到万般的失落与无奈,前方的路在哪里,她陷入了痛苦的思忖之中。
不服输的么学红,不甘心闲在家中无所事事,决心靠创业改变命运。她做过服装生意,还摆过摊卖过菜……但是几年闯下来,她始终也没有找到一条成功的道路。么学红想,树挪死,人挪活,我就不信没有自己的路!换一种思路,就是换一种活法。城市无路可走,去农村搞种养,也许是一种出路。于是,2001年,她说服了亲友,大胆承包了阜蒙县于寺镇八里卜村的200亩林地,走上了艰苦的创业之路。
难忘最初的“帐篷岁月”
到农村创业,想法虽好,但谈何容易?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么学红,对农村的一切都感到十分陌生。特别是提起那段“帐篷岁月”,么学红每次都是眼泪围着眼圈转。2001年6月,么学红和丈夫带着帐篷,正式“驻扎”在林地。当时,除了一大片树林和他们作伴,周围十几里内一个人影都没有。到了晚上,风穿过树林发出呜呜的响声,仿佛狼群的呼嚎,令人毛骨悚然。荒郊野地,没有水电,么学红就买来汽灯照明,每天早晨起来,整个脸被熏的黑黑的。最难熬的是下雨天,雨天对林地来说,是绝好的滋补品,但对住帐篷点汽灯的么学红,实在是种考验。有时候累了一天刚刚入睡,睡梦中觉得浑身冰凉,醒来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被雨浸透了,地面上也流出一道道泥沟。眼看着雨越来越大,么学红和丈夫把洗脸的盆、喝水的杯子和所有能盛水的容器都派上用场,整整抗了一夜的“洪”。快天亮时,雨稍小了些,可此时么学红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酸楚和委屈,她一下子坐在床上,创业的艰辛和对家人的思念一齐涌上心头,接着泪水伴着雨水和汗水滂沱而下。哭归哭,但打退堂鼓可不是么学红的脾气。第二天,么学红照样早起,和请来的技术人员们一起打井找水源,盖房子。饿了,垒几块石头支一个锅,大家一起煮面条吃。三个月下来,水井打出了水,林地边也盖起了一间不算大,却能遮风避雨的砖房。么学红却累瘦了,白皙的皮肤被晒得黝黑,连亲朋好友都不敢认了。
勇闯难关,苦尽甘来
么学红的创业之路似乎并不平坦。2002年,秋天临近,这是树木最为繁茂的季节。远远望去,近200亩的林地里一片郁郁葱葱,一排排杨树挺拔茂盛。么学红象往常一样在林子里巡查,这时,她竟意外地发现,在林地西南角几棵杨树的叶子已经泛黄,有的部分脱落。么学红意识到可能是遭遇了虫害,于是,她立即请来技术人员对树进行对症下药。经过及时“诊治”,整片林子避免了一场虫害,么学红也松了一口气。
时光总是在人感觉最忙碌的时候,走得最快。多少个寒暑交替,日日夜夜,近7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么学红的近200亩林地里新栽的6600多棵速生杨,成活率在85%以上,且长势喜人。“我的林地还是阜蒙县林业局的样板林呢。么学红自豪地说道()。
饮水思源,不忘众乡亲
初尝成功甜头的么学红,并没有忘记在创业之初曾经帮助过她的乡亲们。么学红说:“乡亲们曾经帮助过我,我也希望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出来打工赚钱不容易,在我这干活的人,我都希望大家相处愉快。”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么学红林地打工的村民都能及时拿到工资,从来没有拖欠过。几年来,林地先后安置就业500余人次,只要是么学红的林地招人,八里卜的村民们都争先恐后地来报名。
村里人都说,么学红不仅在事业上精明能干,是个好当家人,还生就一副菩萨心肠。村里一个姓陈的村民,以前在么学红的林地里打过工,前些天,他的妻子患上了类风湿,他不得不辞工回家照看妻子。因为生活困难,无钱看病,陈某十分着急,万般无奈之下,他报着试试看的态度,向么学红借1000元钱。么学红得知情况,二话没说,将1000元现金交给了他。陈某感激得泣不成声。管护林子的老姜头,每次看到么学红都叫她“救命的恩人”。一个夏日的晚上,么学红的电话突然响了,是村民老姜头打来的。电话里得知,老姜头的二儿子与人发生口角,一时想不开,要自杀。么学红挂断电话,立即开车赶往老姜头家中,将他的二儿子送往医院,并垫付了500元的住院费。经及时救治,他的儿子转危为安。
面对如今的成就,么学红说,创业苦,也有甜,一个人只有亲自经历了才会真正体会到苦在哪里,甜在何方。我喜欢现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不管多艰难也要一直做下去。希望下岗的姐妹们挺起腰杆,自主创业,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
第三篇:创业故事——下岗女工炉灶节能器
中国常州网讯 记者12日获悉,我市下岗女工朱亚芳借用两家餐厅的厨房研究3年,烧坏几百只炉子,终于发明了能节能40%的炉灶节能器,并取得国家专利。现在,她的发明已被我市10多家酒店和餐饮连锁店投入使用,为商家节省了可观的成本。
朱亚芳今年48岁,初中文化,是一名下岗女工。在发明炉灶节能器之前,她一直在为各个单位做销售,此前并无任何机械制造方面的经验。2008年,朱亚芳在外地偶然遇到了一个销售节能炉灶的商家,遂约定做节能炉灶的销售代理。朱亚芳支付了代理费,兴冲冲地带着商品回常推销。谁知,节能炉灶频出故障,根本无法使用,不出1个月,各酒店纷纷退货,朱亚芳损失惨重。
“节能炉灶的想法很好,为什么就不能用呢?”朱亚芳决心在节能炉灶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没有设备和实验场所,朱亚芳想到了自己常去的7+7快餐连锁店。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文化宫和湖塘镇两家7+7快餐店的店主同意让朱亚芳使用餐厅的天然气灶做实验。朱亚芳注意到,厨师炒一盘青菜要40多秒,但添加佐料的时间却要30多秒——这30多秒的时间里,炉子一直在空烧,朱亚芳顿时闪出一个灵感——
只要在厨师提锅加作料时不让火烧起来,就能有效减少空烧时间!
从2009年到2011年,朱亚芳翻来覆去地对节能炉灶进行改良和创新,前后烧坏了几百只炉子,手上身上多处被灼伤。
就这样,朱亚芳四处借炉子、借场所,上网查资料,最终在去年研发成功,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朱亚芳的专利,名叫“全自动炉灶节能器”,制造成本为1000多元。
如今,常州和平假日酒店、香缇湾大酒店、鸣凰国际大酒店、天天快餐等十几家餐饮企业已经使用朱亚芳的发明。
12日下午,记者在天天快餐连锁店总部厨房看到,每一个天然气炉都安装上了节能器,厨师只要一提锅添加佐料,炉中的火就自动熄灭,令人惊奇。天天快餐负责人董经理介绍说,以前每个月的天然气费为9000元左右,安装节能器后降到5000元左右,节能近40%。
现在,朱亚芳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商标:兴顺旺,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她感叹:“只要肯钻,下岗女工一样也能成功。”
为了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可以尝试以下方法。首先拿出一张纸,仔细思考以下问题,并将要点记录在纸上:
1、你在中学、大学时投入最多精力的分别是哪些方面?
2、你毕业后第一个工作是什么,你希望从中获取什么?
3、你开始工作时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有无改变,为什么?
4、你后来换过工作没有,为什么?
5、工作中哪些情况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
6、你是否回绝过调动或提升,为什么?
然后根据上面五类职业定位的解释,确定你的主导职业定位。
正如许多分类一样,以上的分类也无好坏之分,之所以将其提出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据此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第四篇:下岗女工再就业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个下岗再就业人的心路历程 张野芳,属叶柏寿街道育才社区居民,现今55周岁。于2000年在叶柏寿五金公司下岗。“当时我什么目标都没有,从企业出来,感到社会是这样陌生。”张野芳是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因为一时走不出下岗的阴影,她一直在家待了半年时间,眼看着儿子越来越大,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她决定得做点事业来分担丈夫的负担。开始慢慢在网上搜集资料、向朋友询问做生意的事。寻思找点赚钱的生意可以养家糊口。先后做了化妆品商店、劳保商店、饭店等。在经商的历程中,经历很多的失败。市场的激烈竞争依旧,她放弃了一个又一个店铺。虽说作为女人做什么事都不容易,但不服输的她,不想再给别人做嫁衣。
从不觉辛苦的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始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路,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见朋友说干月嫂培训。就开始冒出这个想法。经过多方的打听觉得还不错,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做一个详细的培训计划。她眼光独到,思维敏锐,想着像北京、上海、沈阳这样的大城市的月嫂培训很火。就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开往沈阳的列车。沿途的两旁正是杨柳吐着新绿,张野芳的心情也是异常的开心,这一切预示着有好的开始。
在沈阳培训一段时间,了解了大城市的月嫂的市场,又找有经验的顾问结合我县实际做了详细的规划。把这种新式的月嫂带到建平,让更多的年轻父母享受到大城市人能享受到的待遇。让这里出生的孩
子能从一出生就得到科学的护理,淘汰老一辈“坐月子”的理念和传统观念,给产妇和婴幼儿以及它们的家庭提供多功能、多元化、高品质的服务和专业指导。
张野芳经过一段时间培训,顺利取得中港管家集团、爱君家政颁发的母婴保健师、育婴师资质。她带着技能和知识回到家乡,带着美好愿望,准备开始自己的月嫂培训。这时又遇到了新的难题。培训的场地以及宣传又没了方向。这时育才社区书记耿春武了解到她的情况主动联系她。经过社区、街道领导班子的会谈商定,主动给她提供培训的场地。成立育才社区爱婴月嫂培训中心,还利用社区宣传栏帮着宣传。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了正轨。现在开始用电子屏幕、广告等多种形式立体式宣传。使无数的下岗女职工重新踏上了就业的路。
目前在这个爱婴育嫂培训班。已经培训了200余名下岗失业在就业的月嫂。并颁发了相应的月嫂资格证。是条正规的月嫂培训之路,在全社会取得了很大的反响。赢得了领导、群众的赞扬。很多人在这里培训先后在大连、沈阳也找到了月嫂的工作。有位刘大姐的工资甚至超过了很多在大城市培训的学员,月工资高达6000元,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现在在我县的月嫂工资平均为2500元左右,真正实现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培训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个服务行业,学员中90%的人都找到了十分满意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创造着巨大的财富。
现在张野芳的目标又有了新的变化,她想把自己的培训班做得更
大、更正规。让更多的人受益,她把这项事业带到了周边的县域,像凌源、喀左。给更多的失业人员及年轻父母带来福音。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篇:两个读书故事
一个和读书有关的故事
文/刘知英
知识改变命运,是我从小听过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还是很小的时候,我拖着四个月大时患小儿麻痹症致残的右腿跟着小伙伴们到处去逛,就有在巷子里乘凉的老人看着我,一脸惋惜地说:“这孩子怪可惜的,就差了这脚……以后努力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吧……”我总是看着他们,用一双澄澈的眼,用一朵纯挚的笑,无忧无虑地承诺:“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将来当大官,吃国家粮!”吃国家粮,在我们的方言里,就是在国家单位工作退休有养老保障的意思,那时候,那是农民心目中最出息最体面的出路。
父亲对于我,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的。冬天特别冷,我的右腿总会因为血液不流通冻得僵紫,小小的脚,握起来感觉不出半点生命的迹象。父亲经常安静地把我的脚抱在怀里,来来回回不停地搓,边搓边低低地嘀咕:“要好好读书,读出书来了就可以攒钱把脚治好,等爸爸老了,要看着你开个小车回来,这样的话你走路就不累了……你的命运只能在读书上去改变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情无端的岁月不留痕迹地从我身上驶过。
后来,祖父在一个明媚的晌午下地回来忽一觉长逝;后来,外祖母瘫痪在床一年终油尽灯枯;后来,我无数次如蝼蚁般走在那条崎岖的乡间小道上,忆起小时候哥哥背我往家赶的情景不禁无声微笑。时光涤荡过的我的心境,不再像小时候那般没有忧愁。我开始懂了,懂祖辈对我的怜惜,懂父亲对我的深爱。我想长大,想用自己的能力去抚平双亲沟壑纵横的沧桑劳苦,我想看看未来的样子,想实现一直以来的憧憬。而这一切,只有读书能给我。身体的束缚使我渐渐地远离了那些喧嚣的人群,我在自己的世界里,与书共伍,与书共舞。而读书,自小就成了我迷醉的事情。
当村子里的伙伴们都哭着喊着不肯去半山坡的小学堂上学,我却挎着母亲用小碎布裁制的书包无限期待地数着爸爸教会的阿拉伯数字,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有很多次,天气恶劣刮风下雨,都是奶奶背着我小心翼翼地跨过那条将学堂与村子隔开的沟渠。父母外出务工,因为留守不便,我也跟着加入了南下的队伍。无一技之长的父亲只能在工地当搬运工,母亲也做小工,我们就住在工地临时搭建的竹棚中,叠加在一起的纤维瓦下面是我们简陋的家。夜幕低垂,那一盏微弱昏黄的灯伴我们走过很多个夜晚,我读着父亲节衣缩食给我买的《伊索寓言》、《海底两万里》、《爱的教育》,很珍惜这样真实可感的幸福。生活定下来以后,我进了当地的一家公立小学,在众多老师的注视下,瘦小的我非常安静非常沉着,一口气读完了三年级课本的第一课《晨读》,语音嘹亮,字正腔圆,让善良的女校长非常感动。当别的孩子如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又跑又跳,我坐在教室里读书,看百家故事,看《居里夫人》,看《简爱》,看富兰克林的传奇人生。我时常透过窗户遥望外面的自由,也不是没有想过如果事情不是这样该多好,也不是没有懊恼过,甚至,年纪小小我就写了一篇《假如我是正常人》的习作,语文老师看到后热泪盈眶。
一直以来,张海迪的《轮椅上的梦》那般震撼着我,我也在残缺的身体中积蓄着一个美好的文字的梦想,我希望也可以像她那样,顽强而优雅地生活,成为所有人心目中永不放弃的丰碑。虽然,现在,我离我的梦想还很遥远。可是,像汪国真所说的,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从不放弃追寻。还喜欢史铁生的文字,喜欢《合欢树》,喜欢《我与地坛》,他所塑造的文字的风格和独特的力量,一直是我的追求和向往。史铁生对于生与死的遥想也总将我带入一种亘古宁静的思索中……
在我孤僻寂寞的成长过程中,书籍充当了不可取代的角色,书籍赋予的宽广无垠的世界打开了我心灵深处最本初的童真。读书使我获得一种前进的力量,一种顽强抗争下去的勇气。
10年夏天,我考上了大学,在南方一个并不十分繁华的城市,一个并不十分突出的学校,却选择了我十分爱的文学。
开学报到那一天我第一次踏上这个城市,父亲送我,还有一个多年的挚友和我同行,偌大的校园我慢慢慢慢地走了好久好久,手提肩扛的父亲看着被好友牵着一瘸一拐前行的我无比的难过。那一天除了行李之外父亲还带着临别时乡长送我的一束花,甚是引人注目。我考了大学了,在穷乡僻壤的小村子,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事情,多年前祖祖辈辈对我的期盼成为了现实,可我知道,前路依然漫长。很多人都说希望早点写一本书给他们看,其实在中国传统农民的概念中并不了解诗或散文有什么实质的差异,但是他们对我有着美好的期待。我想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双双写满叹息和欣慰的浑浊的眼睛。
书山题海的日子远去,现在的我喜欢图书馆恬淡的时光,静静地捧一本三毛的《哭泣的骆驼》,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或者,沉醉于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旷世之恋,在某一个角落感受字里行间微妙的幸福或悲哀。也有时候,喜欢坐在树下的石凳,摊开书,稀薄的光洒落,和煦的风吹来,我觉得我很快乐。
我总是说,如果有一天,我的梦想成为现实,我一定要痛哭一场。其实那是真的。二十岁的年华,对爱情也充满着向往,那个人送给我北岛的《城门开》,我看了又看,一直珍藏着。他说,努力去成为一名诗人吧!我在践行。“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总透着《诗经》里最纯挚的深爱。也许,我更适合做一名诗人。当远古的风挟裹岁月的痕迹穿越千年的时光呼啸而来,我的血液中溶注着文字的温婉柔情,我在蒹葭苍苍的图景中书写爱情。
我们终究都拗不过时间,一些人走了,一些人来了,我将一册线装的诗深深抱在怀里。我也不知道前面的路到底还有多远,又或许,我根本不需要一个终点,只要有爱,只要有梦,只要有书,永生追寻也无妨。评语:
“知识改变命运”这一古老的命题,在此再一次得到印证。“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将来当大官,吃国家粮!”这个直接的看似并不高尚的读书动机,道出了一代人甚至是世世代代读书人的念头,让人摸到一颗心。“又或许,我根本不需要一个终点,只要有爱,只要有梦,只要有书,永生追寻也无妨。”最终,读书已经是其生命的一部分了,生命变得高贵了,生命的未来和前程依稀可见。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