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学案范文

时间:2019-05-14 12:4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祥林嫂学案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祥林嫂学案范文》。

第一篇:祥林嫂学案范文

《祝

福》导学案

【知识回顾】

1、作家作品,重点识记

《祝福》选自《

》,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

》和《

》,散文集是《

》,散文诗集是《

》,还有杂文集17本。

2、相关链接:(感悟名句)

①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③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悼鲁迅:④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蔡元培)

3、文体知识: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4、祝福的习俗:“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5、相关链接:封建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讲“三纲五常”,讲“三从四德”,不能破坏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在鲁四老爷这样的理学拥护者看来,像康有为那样的改良,都是洪水猛兽,更不要说是变革了。祥林嫂的再嫁,破坏了封建夫权秩序,鲁四老爷自然是无比仇恨,斥为“谬种”。

“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传说不一,通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伦:旧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兄弟有序,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三从四德”: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品德要好。妇言,言行举止要符合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对公婆、丈夫、小姑、子女都要好。妇容,容貌要漂亮但不能妖冶。妇功,一天的生活要围绕锅台、碾台和炕台转,尤其是手工活要好,饭菜做得要可口。三从四德最终标准的确立实际上是在宋朝完成的。封建秩序对妇女的压迫尤为深重,妇女没有人身权利,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违背这一秩序的妇女,都被视为“罪人”。

宋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6、了解小说背景与作者创作意图:

《祝福》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 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自主学习】

1、速读感知,了解情节,把握小说结构

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本文以空行的形式自然地分成五个部分,请快速浏览小说,划分出情节结构。(注意:不能把这种情节认识和一般的层次划分等同起来;理清文章结构,弄清人物关系,复述故事情节)

梳理:(1)序幕:

(2)结局:

(3)开端:

(4)发展:

(5)高潮:

(6)尾声:

2、记叙顺序及作用:

(1)、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还有补叙、分叙)。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这种写法叫插叙。它可以帮助情节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

(2)、倒叙的结构及其作用

结构:本文在序幕之后就写出了故事的结局,采用了倒叙手法。作用:

3、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环境描写的作用:①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②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③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④侧面反映人物的性格,烘托人物形象。⑤暗示、推动情节的发展

本文环境描写主要有五处:(1)(2)(3)(4)(5)

环境描写作用:

5、文中几次描写祥林嫂的肖像?有什么变化?从中反映了什么?肖像描写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找出相关描写体会其作用。

脸色

脸颊

衣着饰物(用物)

眼睛

作用(反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鲁迅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几处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①初到鲁镇做工

()②第二次到鲁镇

()

③讲阿毛的故事

()

④别人嘲笑她的伤疤

()⑤捐了门槛之后

()⑥不让祝福

()⑦沦为乞丐

()

⑧问有无灵魂

()

这一系列的描写,既展示了人物的心灵历程,又是对黑暗社会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它有助于中心思想的表达。当然作者描写衣着、用物、面貌等,也是能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的。

7、对祥林嫂肖像的三次描写作用:

8、找出几处典型的语言描写,品味其心理。

⑴、自述阿毛之死: ⑵、与柳妈的对话: ⑶、与我的对话:

9、动作描写。

关于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①、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找出抗争的表现。(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②、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6、总结祥林嫂的形象:

7、周围人物

找出相关语句,品味分析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物形象。

(1)文中三次提到人们对祥林嫂的称呼:

第一次来鲁镇时,对新寡的她,有这样一句话:“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在她第二次丧夫,后又丧子,重回鲁镇后文中说“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在四叔家不许祥林嫂动祭祀器具的描写之后,文中还有一句:“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第一次的称呼更多的是把祥林嫂作为丈夫的附属品,即使丈夫已经死了,也还是他的附属品。后文不 是还进一步地说“没问她姓什么,„那大概也就姓卫了”。这一细节让人形象地体会到,在封建社会中,女子是毫无独立地位可言的。

第二次的交代据说是作者在编辑《彷徨》时特意加进去的,而且是一句话单列一段,可见作者的用意深刻。在这里“大家”是有具体所指的,并不是镇上的人(否则,就不会有后文对镇上的人的特别交代)。根据上下文,可知“大家”指的是鲁四老爷家。此时祥林嫂已经改嫁贺老六,虽然贺老六已死,按“出嫁从夫”推论,应该叫她“贺六嫂”为什么鲁四老爷家却“仍然”叫她祥林嫂呢,可见对于祥林嫂的改嫁,鲁四老爷认为是“败坏风俗”的,这种人是“不干不净”的。

“镇上的人们”的叫法,一方面说明镇上的人对祥林嫂改嫁的鄙薄嘲讽态度,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鲁四老爷在镇上的权威。从中可窥见祥林嫂所在的社会环境之一斑。

(2)、提问:原来不爱说话的祥林嫂为什么反复讲阿毛的故事?人们的反应怎样?

是因为她心中非常悲伤,想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希望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这些,说明在那个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祥林嫂享受不到一个普通人的权利,要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3).有人评说,柳妈和鲁迅的许多作品中的看客一样,他们既是那个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被损害者,又不自觉地成了畸形的社会制度的维护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成了杀害祥林嫂的帮凶,另一种角度来讲她自己也是封建道德、封建思想的受害者,为什么?

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指导,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药方”的,这不但不会产生“疗效”的效果,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同情他人,也把他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是这样一个同情祥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

3、小说的标题为《祝福》,请想想这其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4、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第二篇:《祝福》祥林嫂专题

用精神分析法对《祝福》中祥林嫂的形象进行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和批评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提出了“三部人格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的各种不符合社会生活方式的本能冲动,受着在超我指导下的自我的压抑,这样就产生压抑和抵抗力量的矛盾。因此,这些本能的冲动就须在无意识领域通过意识不到的精神过程,改头换面地表现出来。祥林嫂就是在经历种种不测后产生压抑、抵抗情绪而有不同表现。首先表现为“倾诉”?“沉默”与“无言”是鲁迅塑造的祥林嫂的基准,从女性对传统文化承载的角度看,这是非常成功的。祥林嫂之死,看来好像没有一个是凶手,却人人都是凶手,鲁迅认为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这就是传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社会精神氛围。《祝福》中祥林嫂被迫改嫁,生下儿子阿毛后,丈夫贺老六不幸病死,儿子阿毛又被狼吃了,大伯来收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到鲁镇投奔四婶。这时祥林嫂反复地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指狼吃阿毛的故事),以致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祥林嫂的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倾诉”行为。从精神分析学上说,当生命中有无法承受之痛,倾诉,就成了宣泄的本能,是人发泄痛苦,舒缓心情的一种方式。压抑过久,就要倾诉,并且渴望有倾听者的倾听、回应,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慰。然而,并未真正有一人听完她的故事,导致情绪宣泄受阻,所以她才会一遍遍的叙述。

另一方面文本中我的叙述实质上也是种倾诉:自从被祥林嫂问过有无灵魂,地狱一事,我便不安,压抑,一听到祥林嫂死去,情绪到达了顶点,对身边的景物也越发敏感起来,“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坐立难安表现,这正是文本中“我”的倾诉形式,是“我”在用描述景物与叙述祥林嫂生活片段来排解心中这份惶惶不安的情绪,总觉得祥林嫂的死与自己或多或少有些干系,从而有如此创作,描述的欲望,弗洛伊德将这中倾诉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缓解内心痛苦,也是至今心理学广泛应用的治疗手段。祥林嫂“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的刻画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把本能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通常称为性爱或性;另一类是“死的本能”,有时也被称为破坏或攻击本能。“破坏或攻击本能”、的目的是使机体回归到一种无机状态,无机状态就是死亡。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彼此不断斗争,同时,又必须遵循现实的原则,现实原则代表外部世界的要求。它们通常会引起焦虑,焦虑把许多性和攻击的欲求驱逐到潜意识领域。

1)生的本能

鲁迅先生通过对性本能的揭示,深刻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和封建阶级的无耻、虚伪、荒淫。《祝福》中祥林嫂最开始因为受封建礼教毒害太深不愿再嫁,被她婆婆硬绑着嫁给了贺老六但她和贺老六圆房后,不久脸就白胖、红润了,很快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说明正是祥林嫂的长期被压抑的性本能得到了满足,她麻木的灵魂才有苏醒的迹象。寡妇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中一个极为特殊而敏感的现象。对于以祝福作为头等大事的鲁镇人来说,她确实不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但是,看在祥林嫂手脚粗大,模样周正,也就勉强的接受了。而当四婶拒绝她去为“祖宗”摆放祭器时,祥林嫂似乎意识到有一种未知的东西比现实的生存更为重要———社会的认同和精神的支撑。为了赢得这种认同,还有为了洗刷头上那块耻辱的标记,祥林嫂在绝望的抗争中以“捐门槛”的方式进行精神的赎买和自救。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人具有生的本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人也有死的本能,如果这种死的本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泻,人就可能患上精神病。因此为了达到最终的平衡,人就要不断的调适生与死的本能。她从早到晚没日没夜的劳作最终的目的就是宣泄死的本能,让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痛苦转化为外在形式。2)死的本能

祥林嫂的死亡已不单纯是一个生理过程,而是体现着一种社会心理和历史意识的精神活动,然而她将近用一年时间所作的全部努力如沙上建塔,顷刻便坍坯倒塌,不仅没有获得祖宗的赞许和认可,反而在激烈的力量悬殊的对抗中加速了精神的幻灭。命运之神并没有特别的照顾这位可怜的妇女,贺老六却因为一场风寒病而死去了,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她再一次失去了生的希望了,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了。或许是她对生还存在着一丁点的欲望吧,所以她又再次回到了老主户家中。现实的祥林嫂的“自我”,在“超我”“本我”外界的挤压下只是沉默,为祥林嫂最后选择死亡作了很好的暗示。

祥林嫂在重如磐石的封建精神重压下产生的对生命的绝望感、虚无感和孤独感使她从“我真傻”的自我纠缠中走了出来,开始被迫怀疑“灵魂”和“地狱”的存在:“她走近了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 ’”。这种生死挣扎的冲突让祥林嫂不安,惶恐至极。当自我压抑了不可接受的或危险的冲动时,人便会感到强烈的焦虑,弗洛伊德认为,冲突是一切心理活动与行为产生的内部原因。冲突有本能与本能之间的冲突,但“伊底”的本能欲念、“自我”的控制及“超我”压抑之间的冲突,则是最主要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的结果往往导致焦虑。祥林嫂便是这样达到精神崩溃的底线 3 结语 综上所述,精神分析法为我们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供了一个独特而新颖的视角及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从人的生物性分析文本角色,产生新的思路与解析方式,由此,许多文学史上的旧问题得到了新的解释,许多已成“定论”的东西仿佛又具有了新的发展可能和叙说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加逼近了艺术的本质及人的存在。

第三篇:祥林嫂读后感

祥林嫂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祥林嫂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祥林嫂读后感1

沁凉如水的夜风如鬼魅一般划过城市的夜空,悄无声息,却惊醒了我沉睡的梦。迷惑懵懂的心还藏着昨日的忧绪与愁丝。一团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读完鲁迅先生的《祝福》,我有种压抑是说不出来的。在我这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纪,我常常会不由得读别人的故事哭自己。担这次,我却是压抑得落不下泪来。

只是,突然好想打开窗,让呼吸更顺畅些。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却还是“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概念的“祥林嫂”。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祥林嫂读后感2

我读了《祝福》这篇文章后,深深地为旧中国的妇女感到不平,和对旧封建社会宗教制度强烈的不满。《祝福》中主要反映了主人公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她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妇女,她勤劳善良,对生活一无所求;她饱受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制度的摧残,终于凄然无告地默默死去。

故事开始是讲祥林嫂的丈夫死了后,仍在家任劳任怨地收拾、干活。而她婆婆却在她堂伯的诱利下想把她嫁掉为她的小叔娶亲。可见,旧中国的妇女是没有自由、没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的,一切均由长辈去安排,实在是可悲。当她逃到鲁四爷家中做帮工时,又因她是寡妇而遭到鲁四爷的讨厌。本来在他家做个女工也算不错,但好景不长,最后还是逃不脱她婆婆的手掌心,被抢回去塞进花桥嫁到山坳里去了。当时的妇女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羊一样,毫无投生的机会。

祥林嫂最后还是认命了,她与后夫结婚时向地主借了钱。夫妻辛勤地劳动,挣来的钱仍不够还,反而越滚越多,财主追债没钱就要封屋。就在追债的这一天,祥林嫂失去了一切,儿子被狼吃掉了,原

来已卧床不起的丈夫也被活活气死。屋被收走了,祥林嫂一无所有。

祥林嫂第二次出现在鲁家时,并没有得到鲁四爷的同情,可怜,反另他更讨厌。每次过年的祭忌品都不让她碰,说她的手不干不净,她碰过的东西祖宗会不吃。祥林嫂精神又受到一大打击。可见旧中国对封建迷信中毒之深又如播种一样散在当时人民的脑子里,使它们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中生根发芽、生长繁殖。更可悲的是祥林嫂把存了一年的工钱拿去捐了门槛,以为用门槛作为自己的替身,让千人踏、万人跨就会赎了“罪”,争得做人的资格,难道当时的妇女还不如一根门槛吗?

最后,由于过多的精神压抑,使祥林嫂崩溃了,这更使得鲁四爷讨厌,终被他辞退了。祥林嫂只能靠行乞度日。然后在一个风雨交迫的'日子,在一个人人祝福的大年夜中死去。大家欢天喜地的在屋里过新年与在街头的风雨交加时流浪的祥林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死之前还念念不忘说:“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而鲁四爷却说她不迟不早偏偏在大年夜中死去,可见她是一个谬种。难道人有选择什么时候死的权利吗?枉他还是个读书人呢!可见,当时人民受的是严重的封建宗法制度的摧残。

《祝福》中所描绘的鲁镇,就是封建迷信思想统治下中国农村的缩影。祥林嫂在年终祝福中无限凄苦地死去。而压迫者却在兴高采烈地为自己祝福。这一典型环境深刻揭示了旧中国尖锐的阶级对立。突出了悲剧产生的历史背影和社会腐-败无能的根源。

新中国成立了,祥林嫂的类似悲剧也不会再重演,旧中国的黑暗也会绝迹。我们是时代的新人,应有时代的精神,应勇敢地向我们自己的理想追求、拼搏!

祥林嫂读后感3

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又因为自己是个再婚女人,儿子也死了,在这个世上举目无亲,心里就算有再多的苦,也只能沉闷在心底。又因与鲁四老爷家新雇用的帮手柳妈的谈话,使她本来就沉闷的心理更加了一层对鬼神的敬畏。于是,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戴着大家都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扫地、洗菜、淘米,用了一年的,把自己历来预存的工钱,换了十二鹰元,到鲁镇西头的土地庙去捐了条门槛,任千人踏、万人跨,来赎这一世的罪恶。她以为这样,可以使她在别人眼里获得一丝的尊敬,所以在年终祭祖时,出力的做活,却在放那祭祀品的时候,因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这句话在祥林嫂耳边神思游离。她知道四婶对她说这句话的意思,在四婶眼里,祥林嫂已是一个不干净的女人,更何况在别人眼中。

就这样他整天浑浑噩噩的度日,也很惧怕黑暗,似乎身处黑暗的地方就是自己来到了阴司,被阴司的牛头马面蹂躏。即便是白天,也像是出穴游行的小鼠,胆怯不堪;一个人呆呆坐着时就像是一个木偶人,一动不动。不到半年时间,头发也换白了,记性也不如从前,甚至连淘米有时候都会忘记。

鲁四老爷家的人都嫌弃她,有时就当着祥林嫂的面就说“倒不如那时不留她!”。于是他们就想打发她走了,让他回卫老婆子那里去。这个打算很快就实现了,鲁四老爷派人把她的行李都打包好了,把她赶了出去。为老婆子早就听到了风声,早早的就紧闭院门,全不顾祥林嫂如何的敲门,她就是不开。

祥林嫂从早敲到晚,早已没有了力气,就坐在卫老婆子家门外的石阶上。这是卫老婆子的丈夫就问卫老婆子:这样做合适吗?卫老婆子就说:怎么不合适?咱们跟她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只是做了几年的邻居,她的生死与我们有何关系?说罢,就走到厨房做晚饭去了,她丈夫也没再说什么。祥林嫂就这么坐着,天也慢慢凉了下来,他就走到一个茅草棚里睡了一晚。第二天,她走到街上,见街边扔着一个破碗和一个破篮筐,就捡起来,开始了自己的乞讨生涯。乞讨毕竟是乞讨,免不了受人白眼,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这样过了冬,家家户户就又在“”了,在这样浓郁的祝福气氛中,自己却是一个不被“祝福”,甚至是一个被人鄙夷的人。她独自走在漫天飞雪的大街上,脑海中想放电影般的闪过她以往的,这时她早已心灰意冷,终于死亡在祝福之中。

第四篇:《祥林嫂》读后感

祥林嫂是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虚构的人物,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祥林嫂》读后感1

也许,世事就是这样,有太多的巧然。在这样的背景下,祥林嫂独自一人被尘世遗弃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他想站起来,再向前走几步,但现实使她失去了重新站起的勇气。在那一夜,她想了很多,她回想了她的一生,回想了她坎柯的命运,然而她没有太多的怨言;也没有眼泪,因为在她眼里,这一切已毫无意义。她看了看眼前的世界,感到莫名的可笑,她笑这个可笑的世界,但那笑没有声音。

不久,天已亮了。“刺眼的阳光”照在了祥林嫂的脸上,预示着忙禄而麻木的一天又将来临。但这对祥林嫂来说已失去意义,她再也不想面对这个世界,也无需再面对了。于是她闭上了那颗如死水般的眼睛,结束了她悲惨的一生。寒风吹过,她的白发飘起,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也许只有在此刻;也许只有在她生命消逝时,她才有资格笑。因为在这麻木的年代,死也许比生更幸福。

祥林嫂死了,终于被尘世埋末,她的事记也早已无人问津。然而历史仍在重复,悲剧仍在继续!也许这也正是一个古老的国度的背剧。

《祥林嫂》读后感2

每每读起《祝福》,都会感叹祥林嫂命运的悲惨,增添几分对其的怜悯,同时也有几许无奈。那样受尽苦难折磨的人儿,得不到祝福,谈不上所谓的幸福。

《祝福》里的过年是认真的,从送灶神到祝福,礼数周全,祭祀丰盛,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这“年终的大典”作为直接的生存手段,却给祥林嫂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直接主宰祥林嫂的命运。

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经卫老婆子介绍,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很快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厚实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安稳的日子。然而命途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失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生中,惨死在街头。

五年前,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两颊还是红的。五年后,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后来,花白的头发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失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和祥林嫂相比,我们是幸福的。那么,我们就要珍惜我们现有的幸福,不要等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如若我们遭遇到什么不幸的事,依然会有人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

没有生活上悲哀的困扰,我们更应去追求生命的意义,让这段历程长满人生之花。祝福,为自己祈祷;祝福,也为他人送去。

《祥林嫂》读后感3

《祥林嫂》是鲁迅作品当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祥林嫂的形象塑造的成功程度与阿Q的形象其实是一样的。因此,对于读者来说,通读整篇文章,祥林嫂的形象影响力也是十分巨大的。

对于祥林嫂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来说,一生的状况遭遇确实是十分悲惨的。就是在这样的人生境遇之下,祥林嫂的生活信心也是一向受到了很大的削减。小白兔的笑话

因此说,在故事的开始阶段,祥林嫂其实就是一个对于生活有着很大的期望的普通农妇。但是,生活的杯具就是这样的不断地降临到这样的一位农妇的身上。

因此,看完整篇小说的时候,我们不禁会问,这样的一个坚强的农妇都没能够经得住生活的打击,更何况是承受潜质一般的人群呢?

但是,读到那里,如果只是将小说的中心思想落到生活的压力以及抗压的身上,对于鲁迅先生的思想的明白未免就过于轻显了。

毕竟鲁迅先生的骂人可不是虚的,从文章的背景状况来看,其实祥林嫂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个体,而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群体。

这样的一个群体其实就是普通的劳苦大众。在那样的封建之下,思想的束缚对于人群的压迫程度是十分明显的。就好像是应对祥林嫂这样的境况遭遇,上层社会的人群所表示出来的并不是一般的同情,更多的时候还是一种鄙视以及敌视。因此说,这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祥林嫂》读后感4

读完了《祥林嫂》这本书后,我思绪万千。可能她的故事很多人不清楚,其实我也是第一次听,我觉得很感动,真的感动,我很同情她。我不理解祥林嫂那个时代的人们怎么那么没有同情心,我看他们只差一样东西——思想。

祥林嫂年轻守寡,婆婆在重债逼迫和卫老二的怂恿下,将它卖给山里猎户贺老六为妻。祥林嫂不愿再婚,便逃到了鲁四老爷家帮忙,不幸的是,没过几个星期,就被卫老二发现了。一天祥林嫂到河边洗衣服,被几个捆走。祥林嫂在逼迫下与贺老六成亲。婚后生了孩子阿毛。不久,贺老六得病死了,阿毛独自上山又被狼咬死,祥林嫂只得重回鲁家帮忙。但她因两次守寡,孩子又死了,被认为是不祥之物,深为人们所厌恶。祥林嫂畏惧死后受罪,便将积蓄两年的工钱到土地庙捐了门槛,以赎“罪孽”。然后被鲁家撵走,沦为乞丐。终于在一个除夕夜里,死在了风雪中……

祥林嫂这么善良,这么勤奋,这么孤独,这么可怜,她哪里有什么罪呢?但在封建社会,就只因为她死了两个丈夫,一个儿子,她反而成了罪人,

《祥林嫂》读后感5

祥林嫂年轻丧夫,不幸的命运就此开始。她在家可能忍受不了婆婆的欺凌,才逃了出来。她被介绍到鲁四老爷家做工,工作繁重,工钱不多,她反而很“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基本的生存得以满足,他已经感到非常幸福了。

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和权力的,一旦嫁了人,,就成为夫家的奴隶。夫家要卖掉祥林嫂,给小叔子准备结婚的钱,这要是在现在社会是违法的不可思议的事,在封建社会却是天经地义的事。于是夫家公然把她绑架走了。

祥林嫂就这样被卖给了贺小六。她进行了激烈的反抗,最后被男方家用强力成婚。对于被封建思想禁锢的妇女来说,再嫁是耻辱的事,“饿死是小,失节是大”。祥林嫂为了自己所谓的贞节进了最大的反抗。

祥林嫂屈辱的再嫁了,相反又过上了一段幸福的日子。“到了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她真是交了好运”两年后,又死了丈夫,但还有儿子,可是不幸的是儿子又被狼给吃了。祥林嫂没有了精神依靠,只好又流落到鲁镇上来。

祥林嫂又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但她现在是一个“不洁”的人,嫁了两个男人,不仅封建卫道士鲁四老爷认为她是“谬种”,一般的平民百姓也对他倍加歧视。祥林嫂背负着这样的精神压力,疑神疑鬼,恐惧无比。在捐了赎罪的门槛后,还是不能洗脱自己的罪恶,祥林嫂就这样的精神崩溃了,最后走上生命的尽头。

刚开始的时候,我总以为残害祥林嫂的凶手是鲁四老爷他们,但想想又认为错不在他们身上。在封建社会里,迫害祥林嫂的人,他们都是自觉地受封建思想的驱使。祥林嫂是封建思想的牺牲者,鲁镇上的人包括鲁四老爷也都是封建思想的牺牲品。

《祥林嫂》读后感6

又是一年春,鲁镇上散满了春的气息,在这个热闹的小镇,曾有这么一个勤劳,善良却又凄苦的人,至今又是一年春暖花开,而今又是一年春暖花开,而她又何在?——题记

那年,初相识

那年初冬,她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她在春天没了丈夫,成为了一个寡妇,便出来给人做工。鲁四老爷见到她,便是直皱眉头,她知道,老爷是在讨厌她寡妇的身份。而四婶并没有说什么,并将她留了下来,无非是看她手脚壮大,模样周正,能抵过男子罢了。没人知道她姓什么,也没人去关心,只管她叫“祥林嫂”。

祥林嫂整天的做工,似乎闲不下来。她话不多,只知道不停做工,一看便知祥林嫂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女人。鲁四老爷家有了祥林嫂,很多事情都减轻了负担,因为祥林嫂的勤劳,整个家庭多了一丝温情。

封建礼教下的她

祥林嫂是个勤劳能干的人。一年一度的“祝福”在鲁镇举行着,祥林嫂也参与其中,她手脚伶俐,把每一件事都做的滴水不漏,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四婶才会将她留下吧。在那个时代,祥林嫂走着与别人不同的性格与气质,她善良的内心,总在某一刻温暖了冬日。善良的人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人,也温暖了自己,祥林嫂便是如此。

然而,祥林嫂是个善良的人,却也是个苦命的人,她怀着一颗热忱的心,去不曾想过,婆婆会硬着逼她改嫁,让她做为牺牲品。她以为,在自己妥协后,一切都会好的。改嫁后,她有了自己的孩子,她的生活也多了一层希望。却料到命运会让她失去所有。因为那让她无能为力命运,因为她悲惨的经历,大家开始厌恶她,她变成了人们口中的“谬种”。

花落,人散尽

在遭受了重重打击之后,祥林嫂不再像以前那样,热情,积极,乐观。现在的她眼神呆滞,她开始相信地狱与灵魂的存在,她开始害怕死亡,害怕她身上承担的罪过太大,太多。在冬日的夜里,祥林嫂迈着承重的步伐,仿佛她的灵魂早已不存在。花落有再开的时候,可祥林嫂却永远长眠于那个冬日的夜里。花开又花落,再也无人记得祥林嫂,祥林嫂终究是成了封建礼教下被摧。

《祥林嫂》读后感7

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又因为自己是个再婚女人,儿子也死了,在这个世上举目无亲,心里就算有再多的苦,也只能沉闷在心底。又因与鲁四老爷家新雇用的帮手柳妈的谈话,使她本来就沉闷的心理更加了一层对鬼神的敬畏。于是,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戴着大家都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扫地、洗菜、淘米,用了一年的,把自己历来预存的工钱,换了十二鹰元,到鲁镇西头的土地庙去捐了条门槛,任千人踏、万人跨,来赎这一世的罪恶。她以为这样,可以使她在别人眼里获得一丝的尊敬,所以在年终祭祖时,出力的做活,却在放那祭祀品的时候,因四婶的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这句话在祥林嫂耳边神思游离。她知道四婶对她说这句话的意思,在四婶眼里,祥林嫂已是一个不干净的女人,更何况在别人眼中。

就这样他整天浑浑噩噩的度日,也很惧怕黑暗,似乎身处黑暗的地方就是自己来到了阴司,被阴司的牛头马面蹂躏。即便是白天,也像是出穴游行的小鼠,胆怯不堪;一个人呆呆坐着时就像是一个木偶人,一动不动。不到半年时间,头发也换白了,记性也不如从前,甚至连淘米有时候都会忘记。

鲁四老爷家的人都嫌弃她,有时就当着祥林嫂的面就说“倒不如那时不留她!”。于是他们就想打发她走了,让他回卫老婆子那里去。这个打算很快就实现了,鲁四老爷派人把她的行李都打包好了,把她赶了出去。为老婆子早就听到了风声,早早的就紧闭院门,全不顾祥林嫂如何的敲门,她就是不开。

祥林嫂从早敲到晚,早已没有了力气,就坐在卫老婆子家门外的石阶上。这是卫老婆子的丈夫就问卫老婆子:这样做合适吗?卫老婆子就说:怎么不合适?咱们跟她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只是做了几年的邻居,她的生死与我们有何关系?说罢,就走到厨房做晚饭去了,她丈夫也没再说什么。祥林嫂就这么坐着,天也慢慢凉了下来,他就走到一个茅草棚里睡了一晚。第二天,她走到街上,见街边扔着一个破碗和一个破篮筐,就捡起来,开始了自己的乞讨生涯。乞讨毕竟是乞讨,免不了受人白眼,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这样过了冬,家家户户就又在“”了,在这样浓郁的祝福气氛中,自己却是一个不被“祝福”,甚至是一个被人鄙夷的人。她独自走在漫天飞雪的大街上,脑海中想放电影般的闪过她以往的,这时她早已心灰意冷,终于死亡在祝福之中。

第五篇:浅谈祥林嫂之死

浅析祥林嫂之死因及《祝福》的深邃意蕴

【内容提要】:关于祥林嫂之死因,主流观点一致认为是以鲁四老爷代表的政权,柳妈、四婶那些人代表的神权,祥林嫂初婚的婆婆、贺老大代表的夫权族权,即政权、神权、夫权、族权所谓“四大绳索”压迫致死。也有人将小说叙述者“我”补充为不是凶手的“凶手”,甚至鲁镇风俗习惯也成为是“凶犯”之一。我们认为上述因素的确也导致祥林嫂之死,但都只是外在的因素,真正导致祥林嫂之死的直接因素是其主观上认为活着对她已无意义,或者说选择死亡比活着更有意义,死亡是她主动选择行为,换言之她死于自杀。这种处理更见出鲁迅创作与众不同,意蕴更为深刻。

【关键词】: 《祝福》 祥林嫂死因 自杀 思想意蕴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是鲁迅作品的极具代表意义的名篇之一,被广泛收入各种选本和大中学校的教材,广为传布。对于祥林嫂之死因众口一词,曰“四大绳索”,即政权、神权、夫权、族权的压迫致死。这四大绳索又分别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形象化代理。鲁四老爷代表政权;柳妈、四婶那些人代表着神权;祥林嫂初婚的婆婆代表着夫权;贺老大则代表着族权,四者相互作用把祥林嫂推向死亡之地。“四大绳索”之说源于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3),毛说:“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毛虽未就祥林嫂之死发表高论,但在20世纪下半期那个特殊的时代,毛的任何话语都是绝对真理,“四大绳索”说成为《祝福》解读的既定版本,甚至可以说官方版本。中国大陆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几乎都按此说给他的学生们讲着鲁迅的《祝福》。改革开放后,鲁迅研究者们对鲁迅思想及其创作进行了深度挖掘和重新阐释,“叙述者”“我”于是也加入到“凶手”之列,成为不是凶手的“凶手”。我们的主流哲学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主客观因素,甚至主观因素有时更为重要。祥林嫂之死正是如此。“四大绳索”也好,“我”也罢,充其量只是祥林嫂之死的外在因素,只有揭示出祥林嫂自己内心深处真正心理状况及其行为动机,才能解开祥林嫂死亡之秘。我个人倾向认为祥林嫂死于因活着绝望而自杀,下面将逐一分析。

一、所谓政权:鲁四老爷之于祥林嫂之死

《祝福》中对鲁四老爷的外貌没有进行细致描述,但提到他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一见到“我”就寒暄起来,说“我胖了”,然后就“大骂新党和康有为”。对鲁四老爷的书房描写却较为细腻且颇具意味:

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这段十分细致的描写标明了鲁四老爷的的身份,爱好以及立场。书房里的两本书

都是宋代理学的入门书,一幅对联也是出自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文章。但是似乎陈抟老祖的“寿”字在这儿有些不合时宜,陈抟老祖是科举不中而去做道士的,好象和书房的气氛格格不入。这恰恰真实刻画了传统知识分子儒道互补人格。他在鲁镇并不担任什么政府职务,并不染指政权,充其量只是一个小镇乡绅,政权上谈不上压迫祥林嫂。

那么在家里呢?会不会剥削压迫祥林嫂?我们且看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小说文本是怎样描写的:“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四叔因为她是一个寡妇而不悦地“皱了皱眉”,四婶看她是个能做活的人便留下了她,说好每月工钱五百文,事情果然如四婶所料,出生山里的祥林嫂“她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食物不论,力气是不惜的。”一般论者喜欢提到鲁四老爷给祥林嫂所付的工价太少,才五百文,工作太累太杂,食物方面虽没细说,大抵也不会太好。我们无法知道那个时期家庭女佣的月工资水平,但我们不妨做个推论:祥林嫂月工钱五百文,一年就六千文。祥林嫂被婆婆嫁给贺老六得财礼八十千,为小叔子娶媳妇花财礼五十千,相当于祥林嫂在鲁家做8到12年工的收入。据一些媒体的报道,当下家政工在小市镇年薪6到8千人民币,乡村买卖妻子价目也在5万左右,彩礼在不发达乡村也在3到6万元人民币之间,上述数据比较结果相差也并不大。就鲁四老爷和祥林嫂而言,双方雇佣关系有中介人卫老婆子作证,说好的价目,且祥林嫂新年刚过就被婆家派人抢回,鲁家照实结算工钱,无一文克扣,和今日的农民工得不到工钱,用种种奇招讨薪的资讯相比,鲁家也无懈可击。最为重要的是祥林嫂在鲁家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之后,“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从中可见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上,祥林嫂在鲁家应该比她在婆家过的更好。鲁四老爷观念守旧却表里如一,并没有乡愿气息,对祥林嫂也没有丝毫淫邪行为。四婶在祥林嫂走后,因雇佣的女工和祥林嫂差的太远而时常自言自语的说着“她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既有希望她能再来的意思,也有牵挂,当得知她交了“母亲也胖,儿子也胖”的“好运”(文中多次提到“胖”,传统社会认为“胖”就是身心愉悦的体现,故有四叔一见到“我”就说“我胖了”,祥林嫂到鲁家也“胖”了之说)之后也不在提起。

然后过了大约四年,再次丧父丧子的祥林嫂又在卫老婆子的引领下来到了鲁家,三十来岁的祥林嫂是这个样子:“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二次来到鲁家祥林嫂不变的是穿着,青黄的脸色和低眉顺眼,变的是精神没有以前好,眼角残留着泪痕。待卫老婆子话音一落,接着便说起她那伤心地阿毛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文本中“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这段文字反复多次出现,而且用的字词变化很少,从中不难发现祥林嫂对两任丈夫的伤故,固然心里有悲伤但那不是她自己的错,阿毛不同,她深深责备自己由于粗心,由于傻才导致儿子的被狼吃掉,这对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打击,于是她逢人便诉说。通过倾诉来排解积淀在心中的那种负罪感,直到每一个人听过这个故事,且厌烦之后,她只有在心里默默忍受这个不幸和负罪,直到伤心处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四婶听得“眼圈有些红了”,本来开始四婶还有些“踌躇”,这下想了想便同意了。其中也有人性的同情因素,四叔的态度如初次“皱过眉”,后也不大反对,但在暗地里告诫四婶,祥林嫂“虽可怜”,但是“伤风败俗”,帮忙可以,凡祭祀不得让她沾手。而鲁家最少人最需要帮手的恰恰是祭祀,祥林嫂不能沾手,就得再雇帮手,祥林嫂则反而闲了。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不论四叔还是四婶对祥林嫂多少还是颇有人情味的,并非冷酷无情、赶尽杀绝。

至于后来打发她走人,我们今天也能够理解。鲁家雇工做事,而祥林嫂再次丧父丧子之痛使她已不如前,“她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在和柳妈讨论过“捐门槛”可以赎罪之后,一度“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然后坦然去参与冬至祭祖,却遭到四婶的阻挡。四婶也没有说过于伤她的话语,只不过说:“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似乎和柳妈对捐门槛“赎罪”持不同看法,或许是四叔的告诫,因为祭祖在传统社会是极为神圣的,自然不可马虎,凡事小心为妙,所以四婶也就不得不让祥林嫂住手。这件事情给祥林嫂非常大的变化,“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祥林嫂到这个地步,作为雇佣方鲁家自然有所不满,四婶有时当着祥林嫂的面都说;“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想让她回到卫老婆子那里去,这个方案似乎没有立即实行。最终什么时候实行小说也没有交代。即便放在现在语境下审视,鲁家对祥林嫂之死应该说没有多少责任可言,相反倒是做得很人性化。

二、所谓夫权族权:祥林嫂的婆婆和贺老大与祥林嫂之死

祥林嫂第一次嫁的是祥林,故而人们叫她祥林嫂,若要考证其姓和名就有难度,这在传统中国社会是极其正常的形态。姓名作为一个人的指称符码,只有在社会交往中具有必要性,这个符码才被使用,传统社会的妇女活动区域,婚前在娘家,婚后在婆家,接触的都是左邻右舍这些同一村落的社会成员和一些往来的亲戚,姓名并没有现代社会这样的重要作用,所以,婚前大多按其在家庭中的出生位次,婚后嫁人则随夫社群的习俗来指称。由中人卫老婆子系其娘家邻居来推测,大概姓卫。至于名压根儿不会有的,她与祥林的婚姻也值得注意。在年龄上她和她婆婆相差得不远,而大她丈夫祥林竟有十岁。这种女大男小的婚姻在中国传统社会颇为常见,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这类叙事文本。沈从文的《萧萧》,李宽定《良家妇女》都是这种情形,只不过其中的丈夫年纪更为小。《萧萧》中丈夫需要抱在怀里,《良家妇女》中结婚时丈夫还是个六七岁孩子,这和《走西口》中丹丹的情形相似。一般而言,这种情形女子家中多贫困、而男方家中缺乏劳动力人手或孩子需要照顾,婚姻在传统社会不以个人情感为基础是通例,更多地考虑功利性为正常。“三从四德”是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基本规范,也被其中每一个成员都奉为圭臬。官方树立的榜样物化为一座座巍峨的遍布于民间的牌坊和见诸于官修卷帙浩繁的烈女传,影响着指引着祥林嫂们。

由此不难理解祥林嫂在祥林死后宁愿守寡在婆家一起过日子,而不愿改嫁他人,如果她婆婆允许她这样做的话。当然前提是,家庭各方面条件都允许她守寡做节妇,这对其家庭也是极为光荣的一件事。如果祥林嫂早生几十年,说不定会得到政府的表彰,建一座牌坊立在她的村口。问题是祥林还有一个弟弟未成婚,其家境也不富裕,眼前需要一笔不菲的资金(时下的中国乡村也正是如此!)精明能干的婆婆自然想到一个完美无缺的方案:把大儿子的寡媳再嫁出去为次子换笔聘礼,可谓两全其美。这于情于理都不为过,大媳妇二十六、七岁还年轻,又没有孩子,法律也不反对寡妇改嫁。祥林嫂偏偏不这样认为,她立志做一名节妇,这样婆媳之间便有了冲突,而且无法调节。冲突双方在力量上自然不能达到平衡,处于不利地位的祥林嫂没有屈服,竟然义无反顾从夫家“逃”出来,逃到鲁镇来为鲁四老爷作女佣,以此来维持生存。就地域选择而言,她不可能回到娘家去,也不可能“逃”到别的村子里去,只有城市才能为她提供一种工作(生存)的机会。但这与今日乡村女性因情感困惑逃到城市“打工”有极大的不同,祥林嫂所处的时代社会开放程度还远没有到今天这个地步,因此我们不难推断祥林嫂做出这个决断是何等的难能可贵,这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还说明传统道德观念在祥林嫂那里不只是某些人口中的一种标榜,而是真诚的皈依和信仰。在被婆家人找到藏身之处,抓回去“嫁”给贺家坳的贺老六的途中,祥林嫂的表现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据卫老婆子叙述,“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坳,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在嫁给贺老六婚礼仪式过程中,祥林嫂的拼死不成,关进洞房之后三天没有起床,这三天对祥林嫂无疑是漫长的,内心自我进行着生与死激烈的搏斗。三天里她没有再次选择自杀,不是她怕死,头撞香案即想一死了之,而是“死亡”对她来说已经毫无意义,关进洞房前的“死”是崇高的,节烈的,关进洞房后的“死”就不再有崇高,不被人所认同。传统文化吊诡的正在这里,门内门外截然相异。人性的本能让她活了下来,这也许为人所诟病为“苟活”,大约此时她心中传统女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起了作用,对此女人没有更多的选择。

贺家坳在山里,山里男子找妻子不易,贺老六的情况我们在文本中没有找到多少信息。诚朴肯做自然是山民之本,中国农民的婚姻是务实地过日子,没有什么浪漫情调,贺老六和祥林嫂自然也是一起“过日子”的婚姻.(其实在今天大多数中国家庭都如此)。我们不难推想:两个诚朴、勤劳男女组建的家庭在有了孩子(何况还是儿子!)之后那就是幸福家庭了,对好不容易找到(确切的说是买到)妻子的贺老六而言是这样,对经历丧夫之痛被逼改嫁的祥林嫂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典型中国女人在有了一个勤劳又对她很好的男人和一个大胖儿子之后她还需要什么呢?这些就是她的幸福,她的“好运气”,别人这么认为,她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可以断言,这时的祥林嫂是幸福的。现实的幸福消抵了寡妇再嫁的罪恶感,也不再折磨她的心灵,直到丧子后再次到鲁镇作佣工,下雪冬天和柳妈在灶前回忆这一段故事的谈话中祥林嫂脸上瞬间展现的笑影揭示了存在于她的内心深处的这种幸福。

在小说中,不论祥林还是贺老六对祥林嫂都没有行使什么夫权的证据。然而,祥林嫂实在命运多舛,先是丈夫伤寒而亡,不久儿子被狼叼食。似乎所有的不幸都随她而来,虽然这些不幸事件也是常见的,可偏偏却发生在祥林嫂身上,也不是作家的有意编排,祥林嫂故事有现实原型(参见周作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祥林嫂和她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这种不幸不归于偶然而归咎于命运之神,其背后的深层推理则深植于中国民间社会命理学说的相生相克理论,即认为祥林嫂命相太硬,既克夫又克子,故而先后有两任丈夫和儿子死亡。既然是天命如此,平常人又能奈何。

在贺老六和她的儿子相继死后,祥林嫂就孑然一人在贺家坳。乡土中国惯例(习惯法)是不保护妇女财产权利的,因为妇女本身就是男人的所属财产。再次守寡的祥林嫂对她在贺家坳所居住的房屋,所耕作的土地是没有财产所有权的。在贺老六父子相继亡故后,贺老六大哥便来“收屋”,也就是收回贺家的产业,在家法制乡土中国这也是惯例,“从来如此”的,所以祥林嫂那个时代的乡村中国这样做合情合理,无可厚非。即使对祥林嫂而言是有些不近人情,但传统乡土中国社会对妇女的权利的漠视就是这样子,历史地看问题就该这样。所以贺老大所行使的族权对祥林嫂固然有伤害,仍然不是祥林嫂之死的直接原因。和祥林嫂的婆婆一样不能为祥林嫂之死承担直接责任。

三、“我”与祥林嫂之死

“我”在文本中是个叙述者。祥林嫂的故事由“我”来叙述给文本读者,但“我”并不是鲁迅自身,“我”作为故事中一个次要人物存在,除了叙事功能外,与故事的主人公祥林嫂也产生短暂的直接交流。这种叙事角度给人以直接感和真实感,但也不便于直击到人物的心灵世界,我们上面对祥林嫂内心世界的剖析不是直接源于文本叙述,而是心理分析。正因为“我”既是故事的讲述者,报告者,又是其中人物,所以,有的论者发现“我”也参与了对祥林嫂的围杀,成为不是凶手的“凶手”。虽然说这种论调也能说得过去,但我认为“我”的关键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叙事功能,即能使这个故事更为真实可信,因为在祥林嫂身上承载着太多的不幸,为避免让读者喟叹故事太过戏剧性和巧合而冲淡故事的震撼效果。“我”对祥林嫂之死所起的作用仅仅在于在祥林嫂她熟悉的鲁镇世界人们都无法解决她的疑惑时,就想到“我”这个在鲁镇人们眼里的“异类”(从“我”和鲁四老爷一见面寒暄之后,鲁四老爷便大骂新党,“我”的反映是“这并非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要康有为”中我们解读出,“我”不同于鲁镇其他人的见解)。对话这段文字如下:

我就站住,预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一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

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

这段对话怕是祥林嫂最后言语,祥林嫂“阿毛”的故事在人们厌倦之后,已经不多和镇上的人说话,她等“我”回来已经很久了,这从“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眼神和“极秘密似的切切”神态可以看出。自从四婶和柳妈对于“捐门槛”的不同态度,让她不知该信谁,于是疑惑就缠绕着她,所以等“我”这个在她眼里既“识字”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人回来。她的问题相互关联:“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有无地狱?”这两个都是“有的”,那么第三个是“死掉的家人能否见面?”这几个相关问题对“我”来说很突然,“我”自己向来不介意死后有无灵魂,本着为她着想,不愿她苦恼,按鲁镇人信仰鬼神的习惯都做了肯定回答。毕竟是违心的回答,所以并不爽快,显得“吞吞吐吐”、“支支吾吾”。心里很不“安逸”,怕这个回答给她带来危险,怕出意外。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 “我”对祥林嫂的命运多舛是深为同情的,这也是“我”和鲁镇人们的不同所在。在心里“我”担心我的回答导致祥林嫂的意外并且为此深感“该负若干的责任”。而事实上和“我”担心预感到的一样,得到“我”相关问题的肯定回答后,很快,祥林嫂便死去了,死在鲁镇人们的“祝福”声中。对祥林嫂之死,“我”“ 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本想从四叔那里再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考虑到临近“祝福”祭祀,四叔的忌讳颇多,“我”又不懂隐语只得作罢。在“雪花瑟瑟的冬夜”,先前所见所闻的祥林嫂的半生事迹的断片在“我”脑海浮现开来。

“我”作为一个在鲁镇人们看来是“异类”的知识分子对祥林嫂的遭遇还是颇为同情的,对她的死也是颇有内疚感的。上面已经论证过。“我”试着从她所处的文化语境——鲁镇多数人信仰观念来回答她的问题。我们试想,如果按“我”自己的方式真实地回答那又会怎样呢?这并不是说“我”就是“凶手”,我只是回答了她所关心、所疑惑的问题,她得到了她认为确切的答案,然后作出了她自己的生死选择。

四、祥林嫂死于生之绝望

对祥林嫂的死因,鲁镇人的代表性看法是“穷死的”。这从小说文本中有明确的答案,“我”似乎也意识到“我”的回答可能导致某种意外后果。作为叙述者也是小说人物,当然是次要人物的“我”,虽然不能等同于作者鲁迅,但我们从中可以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当我们把这篇小说与作者的思想相结合考察时。现在一般都认为鲁迅的早期思想是改造国民性为主体的,据鲁迅留学日本时的朋友许寿棠先生回忆,认为中国国民性缺乏“诚”和“爱”,改良之策“首在立人”,“立人”之重点在于张扬个性,这需要精神启蒙。“我”这类知识分子自然充当的是启蒙者角色,而祥林嫂们就是被启蒙的对象,(当然启蒙者自己也有种种问题,我们暂不讨论),整个《呐喊》《彷徨》人物形象也集中在知识分子和农民两个人群,对农民群关注重点也是精神层面所受的残害,而非物质层面的剥削压迫。祥林嫂之死正是如此,与其婆家(祥林家、贺老六家),东家鲁四老爷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与鲁镇其他人像柳妈也是如此。祥林嫂再次来鲁镇人们虽然因其寡妇再嫁而有时歧视,但也没有什么过激言行,小说中这样写道:“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祥林嫂不理会这些,因为她自己心里明白,她因丧夫首次来鲁镇时,是那时人们观念中值得肯定的人物,尤其是深知她改嫁过程中异乎寻常的“嚎”“骂”“喉咙全哑”,三个男人“使劲捺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之“刚烈”可见一斑,颇得人们称道。而再次来却是寡妇改嫁,且再次丧夫又丧子。在这种情形下,“失节”、“克夫克子”、“命硬”这些在当时通行的观念,人们自然就用在祥林嫂头上,这种观念和看法藏在人们的心里,虽然对她心存歧视,表面上也还是假心假意,客客气气。这种做派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传统一大特色,由来如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对此了然于心,操练纯熟。

祥林嫂自然明白这些,她也不可能有超越鲁镇一般人的见解,她和他们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所以,她明白她的所为有人所不耻之处,但她没有办法,她是“刚烈”的,她拼死反抗,但没有成功,所以前功尽弃,事已如此。对人们心里的歧视她只好不理会,也没有办法解释和别的办法。而儿子被狼所吃才真正让她有不可饶恕的罪恶感,作为母亲她感到她严重失职,两任丈夫的伤亡令她悲伤,但可以归咎于天命,而儿子的死则由于她的“傻”,没有料到春天狼也会来村子找吃的,这是让她耿耿于怀的,所以,她逢人便说“我真傻,真的”。这件事在她心里造成的精神创伤之巨,我们可以推想得出:一个两度丧夫的不幸女人,唯一的儿子却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自己的“傻”而葬身狼腹,这个打击,这个悲痛是何等之重!几乎摧毁了她生存的价值和目的。家人的相继亡故,影响到她对“生”的思考,对亲人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也影响到她对“生”的价值和态度。这些我们今天看来的“意外事件”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她的答案自然是自己命太硬,克夫克子,而这背后就免不了因果轮回的解释,此生的一切,乃前世之果,又是来世之因。这样她活着的价值已经不在此生,而为来世做准备。在“捐门槛”事件中,四婶和柳妈的不同看法,让她颇为疑惑。她的知识背景无法解决这个疑惑,所以要等“我”这个既“识字,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人来帮她解决疑惑,这个等待对她而言是艰难的,沦为乞丐的祥林嫂此时“头发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的“活”已是纯原始生命的延续,活着的唯一意义是弄明白人死后会怎样,亲人能否见面。换言之,如果人死之后亲人能见面,她倒想快去见他们,尤其是她儿子阿毛;如果不能,那么她也许还撑着,因为这可以赎她的罪。所以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祥林嫂便放心地死去了。“死”是她自主的能动的选择,和别人没有直接关联。

说祥林嫂之“死”是自主自愿的选择,是出于对“生”的意义的彻悟,并不消解《祝福》意义和价值,恰恰相反,这更证明鲁迅创作的深刻,他超出一般人的肤浅理解,直击问题要害:十九世纪下半期以来,传统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中西方国力的巨大悬殊,有识之士开始思考拯救之策。从师夷之技的洋务运动到体制改良的百日维新,从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到袁世凯复辟。经历欧风美雨洗刷的一些率先觉醒的知识分子,才在西方文化的参照下,重新审视传统的文化体系,发出思想启蒙的呐喊。而鲁迅早在留学日本时就开始思考国民性问题,认为中国国民性必须改造,否则招牌虽换,货色依旧,口号虽新,骨子不变,当务之急,“首在立人”。只有国民得以解放其精神,张扬其个性,才是正道。这远比政治经济角度的解放来得重要。即使今日,和祥林嫂那个时代相比,我们在物质上已远远超越,但精神领域仍然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鲁迅先生之前瞻和深刻就在于此。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1.孙郁 黄乔生 主编 《回望鲁迅系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周作人著《鲁迅小说里面的人物·<彷徨>衍义一文 》 P63-73(2)、许寿棠著 马会芹 编 《挚友的怀念》—许寿棠忆鲁迅 P118-121(3)、高远东《〈祝福〉:儒道释吃人的寓言》P335-343(4)、毛泽东谈鲁迅 《红色光环下的鲁迅》 P59

2.乌丙安著《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P138

3.陈方竞著《鲁迅与浙东文化》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P178

4.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版 P119

下载祥林嫂学案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祥林嫂学案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祥林嫂读后感

    祥林嫂读后感祥林嫂读后感 篇1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受尽了人们的白眼,又因为自己是个再婚女人,儿子也死了,在这个世上举目无亲,心里就算有再多的苦,也只能沉闷在心底。又因与鲁四老......

    祥林嫂读后感

    祥林嫂读后感1 每每读起《祝福》,都会感叹祥林嫂命运的悲惨,增添几分对其的怜悯,同时也有几许无奈。那样受尽苦难折磨的人儿,得不到祝福,谈不上所谓的幸福。《祝福》里的过年是......

    祥林嫂人物分析

    祥林嫂的人物分析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一个典型艺术形象。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最终沦为乞丐,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

    浅析祥林嫂的形象

    论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一、祥林嫂的形象所揭示的意义 l、祥林嫂形象的典型意义 2、祥林嫂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l、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 2、祥林......

    祥林嫂续写

    落日的余晖早以消散,暮色越发沉重,压在人们的心头,街上早以空无一人,只有几丝微弱的灯光,越发显的凄凉;远处吹来的寒风卷起一些地上的遗物,敲打着空阔的街道,微弱的声音仿佛在预示着......

    祥林嫂形象分析

    祥林嫂形象分析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旧社会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

    《祥林嫂》读后感5篇范文

    《祥林嫂》读后感7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祥林嫂》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祥林嫂形象分析

    祥林嫂:是“反抗”还是“顺从”? ——再探《祝福》的主旨 李斌 祥林嫂的悲剧故事引发了读者的诸多思考,论者往往认为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逼死了祥林嫂,祥林嫂面对各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