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编《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即答案
新编《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心理学
3、学生学习
4、发现学习或接受学习
6、动机或学习动机
7、学习迁移
8、问题解决
9、自我意识
10、心理健康教育
二、简答题
1.图式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系统。2.简述心理学任务。
3.简述你对教师角色的理解。4.简述学习的作用。5.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6.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
7.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8.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9.简述凯尔曼的关于品德形成理论。10.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11.试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12.试述自我意识发展。1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
14.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15.试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论述题
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论述应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善?
2、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试论述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4、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试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5、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6、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7、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谈谈学习它的现实意义。
四、辨析题(附答题要点)
1、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答:不正确。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除了教学者的角色外,还应包括朋友、管理员角色;心理辅导人员角色;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等。
4、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严格说来,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并不存在本质区别。
答:错误,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它是一个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它以语言为中介;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而以上特点动物的学习都不具备。
5、要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最有效的还是靠高额奖学金、评优、推荐直升研究生 等外部刺激。
答:这种说法较片面。题中所列的均属于外部动机,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可能只对少数较为优秀的学生有较大作用,多数普通学生难以实现这些目标。而且外部动机往往不能持久,遇到挫折就可能气馁。所以教学中不能忽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如大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对学科的热爱等,这些动机更为持久,也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6、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
答;这种说法不恰当。学习活动必须有动机推动,一般而言,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如果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果。根据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而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
7、“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 答:有道理。人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学习迁移,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之间存在相同因素,因此在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后,再学习骑摩托车就发生了迁移,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8、从学习迁移的角度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迁移。答:正确。“温故知新”是指通过复习以往所学知识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根据学习迁移的观点,这是一种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9、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的作用。
答:不全面。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如果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定势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定势就可能是一种束缚,使得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
10、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在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方面明显不足,这与缺乏创造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答:正确。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管理得过紧、束缚得过严、包办代替得过多。主要表现在:必修课太多、课时安排过满、理论知识繁难偏旧、考试内容死板、考试形式单一等多方面。因此,当务之急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他们创造力发挥的环境。
11、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
答:这种说法较武断。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作弊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而学生偶尔一次的考试作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 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
12、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经历了从道德评价到道德信念、道德概念再到道德观念的过程。
答:错误。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它经历了从道德观念到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再到道德评价的过程。道德观念是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评价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
13、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题中所说的主要为自我认识方面,它除了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个体产生一定的自我体验,如自尊或自卑,自豪或内疚。而自我调控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最主要方面。
14、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是指个体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和谐的统一。答:正确。这种情况称为“自我肯定型”,即坚持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不断与发展的理想自我保持动态一致。
15、有人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夸赞对方,这属于阿谀奉承,不值得提倡。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学会赞美对方便是其中之一。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受人夸奖的,通过适当的赞美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环境,还能使人心情愉快、增强信心。而且根据交互的原则,还能引来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与欣赏,这对个体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当然如果是一味的脱离实际的称赞,则又另当别论。
16、个体的心理功能状态或是健康的,或是存在心理疾病的,二者必居其一。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它们是一种相对关系,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有相当多的人介于健康与不健康的状态之中。
第二篇:《高等教育心理学》-答案整理- 缩印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重点掌握的题目
1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P14 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教师角色:P25 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着。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教师集多种角色于一身,就是一个角色从。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1)教师基本要求,2)性质和任务,3)服务对象和宗旨。)3是指、教学风格在教学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P28 前提下,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4是指人对自己、自我效能感能否成功地P31 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含两个成分: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个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5是指、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P31 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6动机、动机与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P87-P89 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7是指在、学习迁移一种情景中P103 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景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影响。其本质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现象。8将问题解决定义为:个人应用一系列的、问题解决P173 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它存在三个过程: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问题解决有两个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
9是指、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的P225 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向。
10补充、心理健康教育2:心理健康教育-P277 :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内容和任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依据大学生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有针对性的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补充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P30。罗森林塔尔用实验表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和反馈即是罗森塔尔效应。
12是指、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P37 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3就是、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P43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14是指、教学反思教师以教学活动过程-P34 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15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学习—P74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16创造力就是一种、创造力P188-P189 创造的能力,也有学者称之为创造性思维能力-P189。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以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它是成功地完成某项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17品德是、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P207-P209-(识、情、意、行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部分组成。18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人类社会活动P235 的一种特殊形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二、简答题 1答:研究对象:是研究.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P15 学与教师的教。基本任务:1)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2)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质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首要任务:揭示高等教育心理学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2期.简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望)-P27(领、教、人、行、答:教师是集很多角色与一身的职业,其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学风格、人格特征、言行举止、教育期望等5方面。
3答:.简述学习的作用。1)获取知识、2)发展智能、-P75(知、智、素)3)提高素质。4答:学习.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内容的(特殊性)特点:-P84(高、专、实;独、自、结)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3)学习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学习方法的多样性表现在:1)自学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课外与校外学习相结合(内外结合)。5答:.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具有激活、指向和强化-P89功能。(激、指、强)1)激活功能。即唤起和引发学生学习行为。23)
6)强化功能。指人们的活动动机受其行为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的影响。指向功能。即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下,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引向某一特定目标。答:.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问题的特征;2)情绪与动机;-P180-4()3)对问题情境的知觉;4)定式;5)功能固着;6)原型启发等6个因素。7两大类:.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1认知因素:1)智商-P194 2)领域知识3)策略性知识(智、领、策略)2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人格因素:1)好奇心和创造兴趣;(好奇、勇敢、承受力)2)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的精神; 3)积极8境).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P196(人格、动机、思维、环答:1)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2)激发大学生创造的动机。3)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4)训练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9大学生品德的形成,凯尔曼认为个体品德是从.简述凯尔曼的品德形成理论。-P218 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和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他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10答: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P209(识、情、意、行)11.简述自我意识发展。答:1)自我中心期;-P227)社会自我发展期3)心理自我发展期
12答:自我意识的作用十分巨大。.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P2281(识、感情、意志、德))提高认识水平;2)丰富感 情世界;313)发展.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意志能力;4)促进道德形成5
答:1.信息交流功能;-P2362.促进发展功能;(信息、整合)
3.-促发展;协调整合功能;自我认识、带保健。4.自我认识功)
能;5.心理保健功能;
14答:.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1.仪表2.空间距离3.交往频率-P239 4.相似性5.互补性6.能力7.个性品质 15答:.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2.交往观念的自主性-P252 3.交往内容的丰富性4.交往系统的开放性。简记:愿望迫切、观念自主、内容丰富、系统开放——迫切、自主、丰富、开放
16答:、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1.大学生交往自卑;2.大学生交往孤独;3.大学生交往-P255 嫉妒;4.大学生交往恐惧。
简记:自卑-孤独-嫉妒-恐惧 17答:、试述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水平正常2)自我意识-P262 正确3)人际关系和谐4)生活平衡积极5)社会适应良好6)情绪乐观向上7)意志行为健全8)人格统一完整.9)心身特征一致。(情、意、人,心、生、适,自我、智)
18、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答:1)环境适应2)学习活动3)人际交往-P278 4)恋爱与性5)求职就业[恋(爱)、学(习)、求(职)、交往、环境]
三、论述题 道德信念再到道德评价的过程。道德观念是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道德概念、1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评价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善?、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述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P230
13、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答: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是在社会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中逐步实现的。社会和高调控三部分。题中所说的主要为自我认识方面,它除了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校的教育要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教育大学生形我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个体成积极的自我教育系统,逐步实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产生一定的自我体验,如自尊或自卑,自豪或内疚。而自我调控则是指个体1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最主要自我意识教育系统)建立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导向系统。2)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与他人比较;他人对自方面。己的态度;反省自己的心理和行为3方面)(2)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积
14、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是指个体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和谐的统极评价自己;认清自己社会价值;发挥特长、增强信心;正确面对挫折和失一。败4方面)(3)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制定自我发展计划;答:正确。这种情况称为“自我肯定型”,即坚持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改善自我监督;自我说服3方面。)现实自我,使之不断与发展的理想自我保持动态一致。
215、有人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夸赞对方,这属于阿谀奉承,不值得提倡。答:创造性的实质?培养创造力应着重进行、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方法训练,结合教育?P200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人际交往的艺心理学的研究,应该训练大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创造性思维方法:1)发散思维术,学会赞美对方便是其中之一。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受人夸奖的,通过适当方法。(发散思维训练内容:用途、结构、形态、方法发散)2)类比思维。的赞美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环境,还能使人心情愉快、增强信心。而(依据两对象相似关系受到启发而产生的类推的思维方法。类比是科学发现且根据交互的原则,还能引来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与欣赏,这对个体的人际交和成功地重要方法。事物间存在着形态、结构、功能和过程相似。可由此类往、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当然如果是一味的脱离实际的称赞,则又另当别论。比。)3)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指从一定的事物、观点、方法等相反或相对
16、个体的心理功能状态或是健康的,或是存在心理疾病的,二者必居其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创造性解决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通常在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心理上经过四个过程:设立起点——确定终点——统摄两点——生成新点。)极,它们是一种相对关系,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有相当多的人介4于健康与不健康的状态之中。绕过障碍的思考方法。当人们)转换思维。(对某种方法、观念变换的方法。这是一种在没有现成答案,思考问题进入死胡同时,就要通过解决其他问题来使本问题解决。)5)直觉思维。不进行严密细致的逻辑推理是跳跃式思 维的重要特征。训练大学生的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重要形式。(跳跃式思维、灵感性思维、整合式、猜测性思维训练4种。)3移、?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P113-118简:心、教法、对比、情景,编组教材目标,还有内容和程序。答:影响因素:1客体因素:(1)存在相同成分的学习内容。(2)较高概括程度的已有知识。2.主体因素:(1)学习者的技能和策略掌握水平。(2)学习者的迁移心向。学习迁移的促进:1)合理安排教材,确定教学目标。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3)指导学生合理编码,科学组织知识。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利于迁移的学习情景。5)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发生。6)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7)帮助学生构建迁移心向,利用学习策略促进迁移。8)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4P99-102、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试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答: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多、复杂、的职业、间 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谍)-P93-95、2)复杂性。3)间接性。4)社会性。5)职业性。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进行恰当的表扬与批评。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6)开展适当的竞赛。7)科学设计任务难度。5自、结、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P84-85(专、实、高;独、结合实际:略。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的(特殊性)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学习方法上(多样性)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6—参考《教育心理学》、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答: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2)悦纳教师职业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4)健全的教育意志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6)教育环境的适应与改造。维护方法:
一、教师自己方面:1)驾驭压力。2)积极认知。辩证一点、全面一点、中和一点、站高一点、后退一点。3)调节情绪。学会控制需要,掌握调控技术。自我宣泄、自我安慰、自我暗示、自我放松。4 撕开消极的自我标签,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
二、)寻求支持。重视家庭生活,扩大交往层面,寻求学校方面专业帮助:。15))提供咨询改变自我和。治疗2)增加对教师的支持3)改进学校的管理。7、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谈谈学习它的现实意义。-P21 的青年教师扩充到教师队伍后,给高校的教师队伍带来了有利的一面,但他答:一)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在青年教师。大批们多数没有系统的学习教育科学理论。二)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
1、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2、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3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与反思能力。三)增强角色胜任能力。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
1、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
2、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四)有助于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咨询方法。8性情、目标、结合自己的体会,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P282(评、人、生、体会:略。1)正确评价自己。(不过分追求完美。保持心理平衡。期望合理。)2保持积极健康的)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情绪。(保持自我。(学习负担适量情绪的最佳状态。生活节奏合理。妥善处理心理冲突。保护大脑。)锻炼3)挫折的耐受力。)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树立符合实际的目标。6)培养良好的 性格品质。(提高心理发展的动力水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
四、辨析题(附答题要点)
1、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答:这种说法不正确。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答:不正确。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除了教学者的角色外,还应包括朋友、管理员角色;心理辅导人员角色;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等。
4、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严格说来,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并不存在本质区别。答:错误,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它是一个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它以语言为中介;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而以上特点动物的学习都不具备。
5、要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最有效的还是靠高额奖学金、评优、推荐直升研究生等外部刺激。答:这种说法较片面。题中所列的均属于外部动机,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可能只对少数较为优秀的学生有较大作用,多数普通学生难以实现这些目标。而且外部动机往往不能持久,遇到挫折就可能气馁。所以教学中不能忽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如大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对学科的热爱等,这些动机更为持久,也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6、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答;这种说法不恰当。学习活动必须有动机推动,一般而言,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如果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果。根据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而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
7、“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 答:有道理。人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学习迁移,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之间存在相同因素,因此在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后,再学习骑摩托车就发生了迁移,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8、从学习迁移的角度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迁移。答:正确。“温故知新”是指通过复习以往所学知识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根据学习迁移的观点,这是一种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9、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的作用。答:不全面。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如果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定势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定势就可能是一种束缚,使得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
10、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在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方面明显不足,这与缺乏创造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答:正确。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管理得过紧、束缚得过严、包办代替得过多。主要表现在:必修课太多、课时安排过满、理论知识繁难偏旧、考试内容死板、考试形式单一等多方面。因此,当务之急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他们创造力发挥的环境。
11、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答:这种说法较武断。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作弊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而学生偶尔一次的考试作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
12、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经历了从道德评价到道德信念、道德概念再到道德观念的过程。答:错误。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它经历了从道德观念到道德概念、
第三篇:《高等教育心理学》案例及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
老师出的案例题:
一、大学生甲善于和老师交流,成绩特别好;大学生乙乐于与同学交往,成绩也很优秀;大学生丙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地学习,成绩也很优秀。说说你的看法。
一切能提高学习成绩的都是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形成和运用的促进学习的方案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二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所以说,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有一般的学习策略,有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也有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三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有:认知策略、元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在本案例中,我认为:86页 大学生甲: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性人力和有效资源,主动利用了老师资源。他遇到及时请教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得到老师的指导。另外,师生之间多交往,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老师对大学生给予积极的期待和鼓励,更会促进其积极的努力和较快的发展。师生交往,在教育和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大获益人是学生,与教师交往越密切的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学生可以获知、解惑、明理、增智、长识、解忧、除困、增信。所以,甲学生会成绩优秀。33页,93页
大学生乙: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性人力和有效资源——社会资源,他经常与同学交流,讨论问题,交换观点、看法和学习经验,以此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该同学采用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所谓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交流、协作配合、互动提高的学习活动过程。合作学习是合作者双方互利互惠、互帮互助、任务和责任分担,利益和结果共享的过程。这样的合作学习必然会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大学生乙成绩也一定会优秀。99
大学生丙: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地学习,也是发现学习的方法,即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或参考书独立获得知识的过程。大学生是自主学习者,发现学习是他们的基本功。当然,发现学习时,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管理策略,特别是时间管理策略。一是要统筹安排学习时间,二是高效利用最佳时间,三是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只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才能较好地收获学习知识。丙很正常就是合理地采用了时间管理策略,所以,他的成绩也会优秀。92
有的学生晚上玩到深夜,课堂上打瞌睡。显然是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时间,也没有管理和利用好自己的精力,即有限的心理资源。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玩乐上,影响了学习和研究工作。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帮助他科学合理地制定作息时间表,并严格地控制和监督他的执行。
二、一位老师与大学生因误会产生隔阂,这名学生为此苦恼而焦虑,因此影响学习成绩,老师应该怎么做?
我如果是他的老师,我会主动和这名同学多交往,解除误会,让他安心学习。特别是题中的大学生已经因误会产生隔阂,这名学生为此苦恼而焦虑,因此影响了学习成绩,焦虑是当前或预计到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另外,在焦虑时通过交流、谈心就可以缓解。因此,我也会鼓励别的同学多和这名大学生交流。但题中因“我”产生隔阂,我作为老师,是主要和他交往的对象。
师生交往,是指学生和老师在信息知识、价值观念、情感体验、行为技能等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交流、交换和互补的过程。它是教育和教学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学和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老师开展有效工作的基础的前提,也是学生愉快学习、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它主要对大学生有以下影响:一是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二是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三是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影响政策正常交往,五是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师生之间多交往,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特别是老师对大学生给予积极的期待和鼓励,更会促进其积极的努力和较快的发展。师生交往,在教育和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大获益人是学生,与教师交往越密切的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收益就越大。学生可以获知、解惑、明理、增智、长识、解忧、除困、增信。主动沟通,多谈话,及时帮助。在师生关系中,老师是主要方面,交往中,要做到真心地关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进步,耐心地指导、帮助和教育学生,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的变化。真诚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真心地传授知识的经验,用真情感化学生。
33、228
综上所述,我相信通过我的“真心”沟通,这名同学一定会解除焦虑情绪,成绩也会进步。
三、两节课都是老师讲,系统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新进展,学生一直认真在听,是填鸭式教学吗?
答:按照填鸭式教学和有意义教学的定义,我认为这名老师不是填鸭式教学。
理论:所谓填鸭式教学,是指学生听了教师的讲授之后,不能有效地同化新知识,即听不懂或者接受不了教师讲授的知识内容,这样的讲授就是填鸭式教学。所谓有意义地学习,是指是指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任意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一是新知识要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要有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三是学生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区分有意义教学和填鸭式教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学生在聆听教师的讲授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同化了新知识,即进行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样的讲授就不是填鸭式教学,本题中学生“认真听”意味着学生听懂了,这是有意义地在接受学习。
当然,本题中,老师为了避免填鸭式教学,一定要注意运用奥苏贝尔提出的三种“组织者”讲授教学模式:先行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和总结性组织者教学模式。
所谓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是指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对即将讲授的新知识做出简要的概括说明。
所谓比较性组织者教学模式,是指当老师讲授的新知识与学生以前学过的旧知识容易发生混淆时,教师必须及时讲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避免学生新旧知识之间混淆的发生。
所谓总结性组织教学模式,是指在讲授结束之前,教师对讲过的知识内容做出简明扼要的概括性总结。上述这三种模式都是为了保证学生在聆听教师的教授时进行有效的有意义接受学习,避免填鸭式教学。63、67、综上所述,这名老师不是填鸭式教学。
四、老师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习,上课时针对自习时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这方式可行吗?
答:可行。
理论: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含三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旧知识的改变和对知识的评价。而新知识的获得就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大学生是自主学习者,发现学习是他们的基本功。发现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的对于学生自己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它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三是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探究方式,四是有利于知识的概括、保持和迁移。此外,发现学习还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发现学习有优点,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是相对于聆听老师讲授的接受学习来说,发现学习所用的时间较长,花费精力较多,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发现学习的初期效率更低;二是由于学生的发现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所以不同学生发现学习的效果翔艺大。发现能力强的学生发现学习的效果好,反之则差。三是由于发现学习是独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疑点和难点,如果学生自己解决不了这些阅读中的疑点和难点,就请教老师。
而接受学习是指在聆听教师讲授的条件下接受新知识的有意义学习过程。在学校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是离不开老师的指导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要求助于老师。所以,在学习中,最好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如何结合:67页首先是鼓励学生在者讲授之前自己独立阅读教材,即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可以同化一些新知识,也可能遇到一些难以同化或理解的新知识。然后,学生带着发现的问题聆听老师的课堂讲授。要聆听课堂讲授过程中,一方面验证自己再发现学习过程中所同化的知识与老师讲解的意义是否一致,即验证自己发现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意义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是通过聆听者教师的讲解,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自己在发现学习中所没有同化的知识,即解决自己在发现学习中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发现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理解不一致,或者听了老师的讲解后仍然不能同化有关新知识,则要请老师或进一步阅读教材及时弄懂弄能这些难点和疑点知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通过这样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发现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可行。
五、新生课堂认真听,课后娱乐休息,方式可行吗?
答:不可行。
理论: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形成和运用的促进学习的方案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二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所以说,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有一般的学习策略,有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也有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三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有:认知策略、元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而认知策略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它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要求复习要及时。本案例中,我认为:
新生课堂认真听,进行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这样效果很好,但课后也要及时复习,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学习时,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管理策略,特别是时间管理策略。一是要统筹安排学习时间,二是高效利用最佳时间,三是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另外,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娱乐休息,都是心里资源管理使用不当的表现。而且课后不及时复习课堂所接受的知识,遗忘速度快,也不利于学习。而课堂上认真学,是接受学习(可以加上概念),课后自己学,是发现学习(可以加上概念),只有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如何结合也可以加上,看题怎么给的。),并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才能较好地收获学习知识。案例中的大学生,只偏重于接受学习,不注重发现学习,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好。87-93
六、课堂打瞌睡,课外学习大量资料。
答:不可以
课外学习大量资料,是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指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立阅读书籍和资料,独立地思考而获得的对于学生自己来说是新知识的过程。而课堂学习,是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指在聆听教师讲授的条件下接受新知识的有意义学习过程。在学校教育环境下的学习是离不开老师的指导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要求助于老师。所以,在学习中,最好将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如何结合:67页首先是鼓励学生在者讲授之前自己独立阅读教材,即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可以同化一些新知识,也可能遇到一些难以同化或理解的新知识。然后,学生带着发现的问题聆听老师的课堂讲授。要聆听课堂讲授过程中,一方面验证自己再发现学习过程中所同化的知识与老师讲解的意义是否一致,即验证自己发现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意义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是通过聆听者教师的讲解,即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自己在发现学习中所没有同化的知识,即解决自己在发现学习中所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在接受学习中,学生发现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理解不一致,或者听了老师的讲解后仍然不能同化有关新知识,则要请老师或进一步阅读教材及时弄懂弄能这些难点和疑点知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通过这样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发现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案例中的大学生,只偏重于发现学习,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好。
另外,该生这样学习,是自主学习的特征。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规划学习进度、自我调控和调节学习过程、自我选择或改变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主动学习过程。它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二是自主学习的相对独立性,三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已经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学会选择、运用和发展学习策略。善于利用周围的社会性人力和有效资源,主动利用老师资源、学生资源,而不是只靠自己课外学习资料,一定能提高学习效率。67--69
七、为了考托福,学外语时撕词典,学会一页撕一页,可行吗?
答:不可行。
在知识学习的类型中,奥苏贝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的定义,划分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知识学习,即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学习。
所谓有意义的学习,所谓有意义地学习,是指是指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任意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一是新知识要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要有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三是学生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谓机械学习,是指建立在表述知识的语言文字进行逐字逐句联系基础上的学习。也就是要逐字逐句地背诵,而不求理解或同化。是指该生这样学习,是自主学习的特征。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规划学习进度、自我调控和调节学习过程、自我选择或改变学习策略、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的主动学习过程。它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自主学习的能动
性,二是自主学习的相对独立性,三是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对于已经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学会选择、运用和发展学习策略。而这名大学生却是机械地死记硬背,违背了学习的科学规律,不讲究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形成和运用的促进学习的方案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使用的,二是有效学习所必需的,三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四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所以说,学习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有一般的学习策略,有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也有针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三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有:认知策略、元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而认知策略是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它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要求复习要及时。精细加工策略,主要是对所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等等。组织策略是通过整合新旧知识,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策略。该大学生学外语时撕词典,学会一页撕一页的方法,违背了上述理论,因此,不可行.79
另外,学习英语不能单纯地记忆单词,而在是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学习新词、复习旧词。这样不仅学会了单词的应用,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增加了自己的词汇量。大学生显然违背了英语的学习规律,采用了不科学、不可行的学习策略。最终不成功也是必然的。
八、大学生平时不用功,考试前突击,科学吗?
答:不科学。
在知识学习的类型中,奥苏贝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的定义,划分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知识学习,即有意义的学习和机械学习。
所谓有意义地学习,是指是指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任意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一是新知识要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要有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三是学生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谓机械学习,是指建立在表述知识的语言文字进行逐字逐句联系基础上的学习。也就是要逐字逐句地背诵,而不求理解或同化。
该生这样学习,是典型的机械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极有害。一是没有学到真知,荒废了学业,二是违背了知识学习的科学规律,既没有合理地利用学习时间,也没有科学地使用大脑。考试结束,极度疲劳,长时间补充睡眠;所背诵的知识只用来应付考试,考试过后遗忘殆尽,等到将来用到这些知识时,大脑一片空白如同新学。大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讲究学习策略。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是接受学习,课后认真学习,多进行发现学习,并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进行有机地结合。另外,在学习过种中,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管理策略,特别是时间管理策略,科学安排好时间。一是要统筹安排学习时间,二是高效利用最佳时间,三是灵活利用零碎时间,只有合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才能较好地收获学习知识。65、79
书上的案例题
69页案例二:“鼠笼式”电动机,带学生看鼠笼,学生才知道这个概念。分析该生没看到鼠笼前不理解“鼠笼式”电动机的原因:,奥苏贝尔给有意义地学习下了定义,是指是指语言文字或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的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任意的联系。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一是新知识要有逻辑意义,二是学生要有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三是学生要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指的是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事物有表象或已经被理解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在本案例中,“鼠笼”对于这位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知识新概念,要想真正理解“鼠笼式”电动机,必须将其与文具生头脑中“鼠笼”的表象建立对应的联系。可是该生以前从未见过“鼠笼”,认知结构中没有它的表象,自然无法建立这种实质性联系,因此,他不可能理解“鼠笼式”电动机的概念与形状。在老师指导下,看过真正的“鼠笼”后,他的头脑中有了“鼠笼”的表象,就一定能明白理解了(即同化了)“鼠笼式”的准确含义。因此,教育家反复强调,新知识的教学一定在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为脱离了实际生活表象或缺乏实际生活表象,同化新知识就十分困难。63-65
78页案例一:老师演练钢琴曲让学生自己练习,过一段时间后,检查学生情况时发现效果不好,有什么问题?分析其原因。
本案例问题是:老师示范不充分,造成学生模仿不理想。
依据理论是:观察学习理论。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大量社会性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示范者的行为习得的,观察学习由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保持、再现、动机。在注意过程中,榜样的行为特征影响学生的注意过程,学生的注意特征影响对榜样的观察,学生与榜样之间的关系对观察注意有直接影响。老师在示范动作时一定要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确定示范动作的速度和重复示范的次数。老师在示范较难的动作时还要指出观察要点,提示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等。根据学生保持过程的特点,老师在示范教学时,不仅要做好动作示范,还要配合示范动作做出准确的言语说明和动作要领的解释,并进行动作上的再现,注意动觉反馈,及时进行动作调整等。根据动机特点,对学生的再现行为做出准确的评价。
钢琴演奏教学属于高难度操作技能的演示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示范,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演奏来学习演奏技能。根据观察学习理论,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或示范者。老师演奏技能的难度和速度影响学生的注意和观察学习的效果,由于钢琴演奏难度较大,老师的示范速度又很快,没有进行详细地讲解,学生难以观察清楚老师的演奏技巧,很难掌握演奏要领,所以,学习效果不佳。
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是,老师放慢演奏速度,并分节进行演奏示范,并进行详细讲解。对于演奏难度大的曲段,老师还要重复地进行示范,并进一步讲解演奏的要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老师还要在旁边观察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老师还要根据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指导学生进行重复练习,针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老师还应该进行有针对性地动作指导,多鼓励,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78页案例二:父亲打鼓专家,想让有天赋的儿子也学这一行,可儿子不喜欢,学琴,半途而废。分析儿子不愿意和父亲学习打鼓的原因。
问题:父亲(老师)愿意教儿子(学生)不爱学
分析其原因:与父子关系有直接关系,儿子不崇拜父亲。
理论依据: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大量社会性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示范者的行为习得的,观察学习由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保持、再现、动机。在注意过程中,榜样的行为特征影响学生的注意过程,学生的注意特征影响对榜样的观察,学生与榜样
之间的关系对观察注意有直接影响。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学生与榜样之间的关系对观察学习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师生关系越密切,平时接触的越频繁,教师的行为越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观察模仿。可在,在有些情况下却适得其反。学生崇拜一位老师,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观察与模仿,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对老师的崇拜感没有增强,反而会下降,这是因为可能是熟悉感越强,新奇感越少,也可能是在以前的“远距离”接触后,发现了老师的都是优点和长处,而近距离频繁的接触后,发现了老师的一些缺点或不足,从而降低了对老师的崇拜感。71-72
案例中儿子不愿意跟父亲学习打鼓,其原因也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上边我提到的儿子与父亲关系不够好,他不佩服自己的父亲;也可能是父子俩的艺术偏好不同;可能是价值取向不同;更可能是他目睹了父亲练习打鼓过程中的辛苦而放弃学习;或者是因为他觉得打鼓艺术没有琴的前途远大;或者是儿子认为父亲能力水平会对自己要求太高,让儿子感觉到望而生畏而不愿意学习打鼓等等。
78页案例三:体育老师给一个学生最高分,这个学生是观察了别的同学的设计方案后整合成自己的设计,分析原因76 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大量社会性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示范者的行为习得的。深层次的观察理论之一就是创造性的观察学习。创造性的观察学习就是指在学习了一些榜样的行为之后,自己创造出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创造性学习本身就晃一种创造活动,是一种在观察学习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创造性活动。勤于观察和善于观察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这种创造性观察学习的受益者。
这位大学生显然在编排自己体操动作前进行了创造性观察学习。根据杜班拉的定义,创造性观察学习是在学习了一些榜样析行为之后,自己创造出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大学生甲迟迟没有确定自己的动作设计,这是他在酝酿创新动作;而是认真地观察其他同学编排的体操动作,这是创造性地观察学习;当他观摩了许多同学的自编动作后,这是了解其他同学的创新动作后有了自我创新的灵感,终于编出了自己的创新体操动作,这是确定了自己的创新动作方案。他最终得了最高分,成为创造性观察学习的受益者。
151页案例一:大学教授双休日给人补课,一次他有事不能上课,有人建议改成讨论,不用讲授;有人却说我们来就是听您讲课的。这位老师应该听谁的?
本案例回答了是讲授教学还是讨论教学的问题。所谓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的教学。它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课堂讲授的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讲授教学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聆听学习是通过对口头语言的理解获得新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口头语言表达与书面文字表述相比,具有灵活、生动、可重复、可变化的优越性。同时可以增加一些教材中没有介绍、而学生们又想知道或者对学习当前知识有帮助、有意义的内容。
所谓讨论教学,是大学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常用的有集体讨论、分组讨论、课下讨论和课堂发言、分组辩论等。它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发散思维、挖掘学生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教学措施之一。总之,不管是哪种教学方式,教师做为教学主体,必须运用得当的教学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不论是讲授教学还是讨论教学都是有适用条件的。老师必须依据这些条件确定教学形式,而不能随便乱用。本案例中,个别学生的主张可能是为了照顾老师参加自己的活动去,也可能是觉得没有听教授讲课的必要了,更可能是为自己减轻听课的压力。可是另一个学生的发言是有道理的,因为大家牺牲休息日的时间来听老师讲课,一定是有听课的需要,一定是获得了他们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和观点。如果老师不讲课,他们的学习就受到损失。而讨论是可以在课下和工作日进行的。目前,他们的主要兴趣是听老师讲课,而不是讨论,所以这位老师决定,以后补上讲授的课程。
151页案例二:学校要求新教师上课一律用多媒体,并作为教学评估的一项指标。这样要求是否合适?学校为什么对新教师提出这样要求?
这样要求是不合适的。
虽然多媒体已经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媒介。它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视听信息,具有感知效果好、便于教学、节省教师板书时间等一些优点。但目前有关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研究表明,多媒体教学效果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效果并无显著差异。其原因是,两种教学只是呈现知识的媒体不同,但并没有改变知识的内容也没有改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所以不会明显提高学习效果。还有研究表明,如果设计不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会产生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冗余效应”和“分散注意力”等。多媒体教学也不利于教师演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些专业知识内容是不能用多媒体教学的。例如:数学教师讲授数学原理的推导或证明过程,采用边讲解边写板书的教学方式就比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效果好。再如:体育老师教学生做体操动作,老师亲自做出动作示范也比让学生观看体操运动员动作录像的学习效果好。
在教学中,由于多媒体运用不当,造成不良教学效果的表现如下(147页):多媒体故障,老师操作水平不高会占用学生时间,分散学生注意力偏离知识主题,出现听讲和做笔记的干扰,教师教学能力不能提高。因此,对于新教师来说,他们更需要提高课堂讲授教学能力,应该将多媒体教学与粉笔加黑板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课堂演讲能力。
学校之所以提出这样要求,可能是因为新教师接触新鲜事物多,这样讲课会让学生感觉新鲜。这所学校提出这样要求,也可能还不了解这些研究成果,而且可能对多媒体教学存在片面的认识。困为,任何教学媒体都有其适用的教学内容,也有不适用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一定要坚持以教学次郎和效果为中心的原则,科学合理地为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绝不能强行要求一致。183页案例一:设计毕业论文时学生们要求指导教师给他们列出研究选题。这样的要求是否合理?
答:不合理。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学习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用辛勤的心血和汗水浇开的智慧之花。大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整个论文的创作工作应该由大学生独立完成。指导大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是激发大学生创造潜能和创造热情、挖掘大学生智慧潜力、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的过程,是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过程。而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经知道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产品的能力。人的创造力与知识经验、智力水平、人格特征、思维品质、想象力有直接关系。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因素有:一是教育环境因素,创造性劳动必须有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必要的工作条件,这是创造力发挥的前提。二是制约大学生创造力发挥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创造观念、创造动机和创造能力。
培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和措施有: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引导支持。这就要求学生应该自己会发现、会研究新问题。因为,发现问题和
提出问题是创造性工作的重要前提和重要环节,更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直接给学生提供研究课题等于放弃了这个重要环节,也就等于放弃了对学生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任何老师不应该剥夺大学生的这个可以培养创造力的权利。所以,毕业论文的研究选题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而老师应该提供如下指导:181页
183页案例二:一大学生刚参加实习没几天就提出了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可以改进的建议,厂方认真分析他提出的方案后并没有同意实施,大学生表示不满。如果您是大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应该怎样帮助他转变认识改变态度?179 答:大学生初次接触实际工作,可能会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能会产生一些改革或改进的想法和意见,这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这些问题没有解决,不是实践工作者们没有发现,而可能 有他没有解决的原因。大学老师要提醒实习生切不可刚到岗位上伊始,指手画脚,不了解实际情况就以表意见。要教育大学生,实习期间是向有经验的实践工作者学习的好机会,也是理念联系实际的好时机。所以,必须抓住机遇,虚心拜实践工作者为师,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在实习过程中,要解决实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先当小学生,尊重师傅,主动接受师傅的指导,虚心向实践工作者请教,他们有的可能学历低,理论水平或新知识可能不如实习生,但他们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熟练的工作技能。老师要提醒大学生不要自以为是,心存优越感,更不能瞧不起师傅,不听指教。实践表明,每位老师傅的身上,都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务实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人格品质,这些宝贵的财富正是实习生在学习的内容。
在实习期间,遇到或者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并有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一定要先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事情的原委和真正的原因,再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221页案例一:北方女生考入上海大学,与其同住的其他人全是上海本地人,她们总用上海话说话,让这位同学感觉到孤独,辅导员发现这个情况,应该怎样处理?215.218
大学生活是一种独立的集体生活,异地上学的学生有一个适应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辅导员对大学新生进行适当的生活指导。本案例中北方学生来到南方学习生活,自然要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但是,为了使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学校要为新生尽快适应生活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周到的服务。比如:在宿舍管理、食堂膳食结构、学生生活服务等多方面完善设施,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并加强管理。这所大学在给新生分配寝室时忽略了这个问题,辅导员发现这种情况,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出现了疏忽,并马上调换女生寝室安排,将来自不同地区的新生混合安排寝室,使这名女生很快地适应新的人际环境。另外,还要同这名大学生多沟通,辅导她尽快适应校园环境、人际环境、新的语言环境、新的生活方式。
221案例二:一新大学生高中时成绩特别好,上大学后,往日的优越感消失,学习动力明显下降。老师如何辅导她?220
能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里都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一种学习优越感。但是,到大学以后,这种优越感就没有了。因此,辅导员应该及时辅导大学生应该重新定位自己,要承认自己不是中学时代的优秀学生,而只是普通生,一切需要从头开始。不要自卑,要认识到,大家都在同一个走路线上,谁努力谁就能走到前面,要客观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确立新的奋斗目标。通过辅导员帮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理性分析,确立自己新的学习目标和奋斗目标,并使这种学习目标成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新生有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动力、才有方向、才有收获、才能不断地积极向上。当然,辅导员帮助大学生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目标要客观实际,根据大学生自身条件和能力确立目标才行,要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向总体目标靠近一步。目标具体,就容易实现,就会有成就感,就能成为下一步前进的动力,学习就能不断地向前。另外,辅导员也可以教会大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利用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时间,进行策略地学习,如何应对考试等等,所有这些,都能帮助新生增强学习动力,增强自信心,从而愉快地投入到大学学习生活中去。
232页案例一:贫困大学生到大学后自卑感强,老师如何帮他克服?
自卑是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自卑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会导致学生自我封闭和孤独,从而妨碍自我的发展。对于大学生的自卑,教师要给予认真对待和疏导。首先,应该帮助这位学生认识到,这种自卑不是来自他的自身因素,而是由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不应该为此感到自卑。如果感到自卑的话,应该是一大群人,而不是你自己。其次,应该帮助这位学生承认现实,而不能回避现实。应该鼓励该生在任何场合下都要承认自己来自贫困地区,在生活水准和消费水平不上能跟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比阔气。要比就比吃苦耐劳、比勤奋努力。再次,要帮助该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在优势领域获得成就,增强自信。教育他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学会辩证地看问题,从不利的事件上看到积极的因素。凡事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有一些不如意,如果能跳出悲观的想法和看法,就能看到他的长处,使消极情绪化为积极情绪。最后,可以为该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和条件,在保证学业不受太大影响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经济来源,减轻家庭负担,改善自己生活水平,缩小与其他同学的经济差异。
案例二228—231失恋对学生的影响。
第四篇:高等教育心理学必看试题
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3、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4、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5、接受学习:是教师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传授,学生接受。
6、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7、学习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
8、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其本质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9、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疑难引起的,需要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对这一情境予以顺利排除的过程。具有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和认知操作性四个基本特点。
10、自我意识:是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自身及其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意识,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11、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内容和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全面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全面协调发展。简答题
图式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系统。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特点:由恒定部分与可变部分组成;有层次性;包含多种信息;包括动态结构和静态过程.简述心理学任务。
答: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提升几个部分。
简述你对教师角色的理解 答:根据我国教师活动、职责和任务,可把教师的角色划分为以下几种:
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角色 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管理员角色
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
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简述学习的作用 答:学习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手段。只有通过学习,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大致说来,有如下作用: 获取知识,发展智能,提高素质。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P108)答:激活、指向和强化功能。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
答:大学生学习内容特点有: 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1.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
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206)
答:主要有:情绪与动机、对问题情境的知觉、定势、功能固着和原型启发。
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214)答: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认知因素(智商、领域知识、策略性知识),人格因素
简述凯尔曼的关于品德形成理论(P247)答:凯尔曼认为:个体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的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他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P230)答: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部分组成。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P266)答:
一、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充分性、完整性和社会性。
二、大学生自我体验的丰富性、波动性与敏感性。
三、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主性。
四、大学生自我规划的稳定性、长远性和现实性。
简述自我意识发展(P258)答:
一、自我中心期。
二、社会自我发展期。
三、心理自我发展期。
简述人际交往功能(P277)答:
一、信息交流功能。
二、促进发展功能。
三、协调整合功能。
四、自我认识功能。
五、心理保健功能。
简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P280)
答:影响因素有:仪表、空间距离、交往频率、相似性、互补性、能力和个性品质。
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P298)答:智力正常、情绪适中、意志健全、人格统一完整、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论述题
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论述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善?(P271)
答:
一、建立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要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导向系统。实践证明,对教育效果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在于被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等要求,使之“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意识,再“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
在对大学生进行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中,除了正确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的界限,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外,重点要引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系统。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完善的基础。首先,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和评价自己,正确把握实现自我。其次,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和评价自我,做到投射自我的客观评价。再次,通过反省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来认识、评价自我,积极实现理想自我。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首先要积极地评价自己,其次要引导大学生从自我的内部层次和与周围交往的高层次认识自我,再次,鼓励大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竞争意识。最后,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3。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恰当有效的自我调控是其自我意识完善的关键环节。完善自我是个体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式。
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论述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P223)
答:实质就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成绩或新东西。
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发散思维法。
二、类比思维法。
三、逆向思维法。
四、转向思维法。
五、直觉思维法。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学习迁移?(P142)答:影响学习迁移的最重要的条件因素有: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认知技能与策略以及心理定势的作用。因此,可以从如下一些方面促进学习迁移:
根据迁移产生的心理机制促进学习迁移。包括:
1、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信息编码。
2、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科学组织。
3、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辨别。
4、帮助学生建构迁移的心向。
二、根据迁移形成条件促进学习迁移。
1、科学确定教学目标,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和序列性原则。另外,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2、精心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恰当运用教学方法。
5、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
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P113、126)答: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学习动机的复杂性、学习动机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和学习动机的职业性。根据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和批评。
5、组织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
6、正确指导
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7、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大学生学习特点?
答:学生学习内容特点有: 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P64)答:
一、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成长。
1、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2、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
3、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4、直接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必须综合考虑,从多方面着手。
要优化社会环境。包括: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塑教师形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
完善学校管理。包括:优化学校环境;端正领导作风;健全激励机制;密切人际关系;开展健康休闲。
注重自我维护。包括:树立科学观念;进行身体锻炼;学会科学用脑;丰富业余生活;扩大人际交往;善于调适情绪。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谈谈学习它的现实意义。
简述凯尔曼的关于品德形成理论(P247)
社会规范的依从。认同。内化。如何帮助学生自我意识完善?
一、建导向系统。
二、帮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系统。引导正确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比较。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反省;引导悦纳自我。积极地评价自己,引导从自我的内部层次和与周围交往的高层次认识自我;鼓励活动中发挥特长。最后,教育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三 引导塑造完善自我。自我调控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P64)优化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减负;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感;舆论导向;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完善学校管理。优环境;端领导风;激励机制;密人际;开展健康休闲。注重自我维护。树科学观念;身体锻炼;科学用脑;丰富生活;扩人际交往;善于调适情绪。
第五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508民间文学新编试题及答案
《民间文学概论新编00508》自考复习题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单选选择试题
1、高尔基说,民间文学是和(C)绝缘的。
A.乐观主义 B.悲观主义C.唯物主义 D.理想主义
2、信天游是流传于(C)地区的民间歌谣。A.内蒙 B.甘肃 C.陕北 D.东北
3、()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A.信天游 B.二人转 C.花儿(西北)D.爬山调
4、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A)。A.《奥德赛》 B.《伊利亚特》 C.《新约全书》 D.《可兰经》
5、《召树屯》是(D)的作品。
A.撒尼族 B.蒙古族 C.汉族 D.傣族
6、我国民俗发韧时期,中山大学主办的最有影响的刊物是(C)。A.《歌谣》周刊 B.《民俗学刊》 C.《民俗周刊》 D.《民俗丛刊》
7、《柳毅传》是在传说(A)上加工创作的。
A.《龙女牧羊》 B.《一枝花》 C.《东海孝妇》 D.《白蛇传》
8、“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一(C)。A.民间传说 B.民间故事 C.原始歌谣 D.谚语
9、“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A)提出的。A.汤姆斯 B.阿尔奈 C.凡尔纳 D.格林兄弟
10、毛泽东在(A)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A.《从古田会议决议》 B.《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C.《三湾改编》 D.《遵义会议》
11、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C)的特征。A.口头性 B.秘密性 C.匿名性 D.人民性
12、流传学派以(C)为代表。
A.格林兄弟 B.本菲 C.库伦 D.泰勒
13、“童话”这个名称由日本学者(A)第一次使用。A.山东京传 B.柳田国男 C.阿尔奈 D.川端康成
14、植物故事的产生,最早要追溯到(D)时代初期。A.石器 B.铁器 C.渔猎 D.农耕
15、据考究,我国古代寓言早在(D)己初具雏形。A.夏商 B.殷周 C.春秋 D.战国
16、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祖等的歌谣是(A)。A.仪式歌 B.劳动歌 C.政治歌谣 D.生活歌谣
17、(C)是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A.孔雀公主 B.阿诗玛 C.诸葛亮 D.格萨尔王
18、谜语中要猜的范围和格式,又叫(B)。A.谜面 B.谜目 C.谜底 D.谜格
19、《虎门销烟》是一则(C)传说。? 第1/11页
A.人物 B.风物 C.史事 D.土特产 20、在各类巧匠故事中,最著名、数量最多的是(D)的故事。A.七仙女 B.石敢当 C.李老君 D.鲁班
21、《虎丘塔为什么是斜的》是一则()传说。A、风物 B、史事 C、人物 D、土特产
22、“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里唱大戏,拉姑娘,请女婿,小外孙女你也去。”这是一首()A、劳动歌 B、仪式歌 C、儿童游戏歌 D、情歌
23、甘肃莲花山下一年一度的民间诗歌盛会称为()A、歌圩 B、耍歌堂 C、三月街 D、花儿会
24、“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树山多,山间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这首民歌用的是什么手法?()
A、叠字 B、重复 C、双关 D、比喻
25、谜语:“山月随人归”,打一明朝作家,谜底:归有光。败笔是()A、底面相犯 B、浅露 C、谜面不成文 D、闲字无着落
26、“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是()
A、成语 B、格言 C、俗语 D、歇后语
27、谜语一则:广州市灯谜协会(打一日用品商标),谜底:虎头牌,主要毛病是()A、闲字无着落 B、谜面不成文 C、底面相犯 D、浅露
28、《大风歌》的作者是()
A、刘邦 B、唐太宗 C、无名氏 D、冯梦龙
29、《敕勒歌》是()的民歌。
A、朝鲜族 B、蒙古族 C、鲜卑族 D、满族 30、《爱尔兰歌谣札记》的作者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拉法格 D、恩格斯
31、包公传说突出他铁面无私,诸葛亮的传说则突出他的聪明机智,却很少描绘他们的外貌,这在传说艺术中叫做(C)?
A、传奇色彩 B、历史性 C、粗线条刻划人物 D、纪念物
二、多项选择题。
1、清代作家吴趼人从民间笑话、寓言中汲取养料,创作的优秀作品有()A、《俏皮话》 B、《笑林广记》 C、《新笑林广记》 D、《粤风续九》 E、《古遥谚》
2、世界上比较流行的民间故事分类法有()A、以神为主的分类法 B、按情节、母题分类
C、以著名故事的题目来概括类型 D、以序号称谓来表现民间故事
3、民间童话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
A、有强烈的幻想性和浓厚的浪漫色彩 B、有曲折的情节和美满的故事 C、主人公为通称人物,类型化,没有特定的背景 D、把动物人格化 E、有固定的表现手法,如三段式中间插韵语等
4、下列对民间歌谣的判断正确的有()
A、是民间文学中产生最早的 B、口头韵文作品 C、用途最广 D、最富于相象 E、不需人物形象 第2/11页
5、?谜语应具备的特点有(A C D E)表述要间接、语言简炼、形象生动,具有趣味性,但要严谨、科学、全面。结构上:要通顺,抑扬顿挫,有节奏感,不能断气,不犯底,不犯大小概念之误。以多字为佳。字谜要有指导性的词语或字 A、知识性 B、疑难性 C、独创性 D、趣味性 E、文学性 6.我国著名的四大传说是(A B C.E.)。
A.《牛郎织女》 B.《孟姜女》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赵州桥》 E.《白蛇传》
7.民间文学的工作方针是(A B D E)。“十六”字方针
A.全面搜集 B.重点整理 C.认真对比 D.大力推广 E.加强研究 8.恩格斯著名的民间文学论文包括(A E.)。
A.《德国民间故事书》 B.《提德曼老爷》 C.《给爱人》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E.《爱尔兰歌谣札记》
9.谚语的特点是(A.B.C.D)。谚语形式上的三特点,还有内容上的特点 A.哲理性 B.训诫性 C.形象性 D.短小精悍 E.幽默性 10.世界三大寓言发祥地是(A B D)。A.中国 B.印度 C.北欧 D.希腊 E.罗马
三、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划线部分。)1.郭沫若的《风凰涅槃》、鲁迅的《故事新编》等,都取材于神话、传说、故事。()2.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6个兄弟民族。()
3、芬兰学者阿尔奈把民间故事分为动物故事、普通故事和神话三大类。()
4、民间传说中,一般主人公的姓名、活动时间、地点都是泛指的。()
5、民间歌谣是儿歌和童谣的统称,指的是人民群众抒情言志的口头韵文作品。(×)改:民间歌谣是民歌和民谣的统称,指的是各族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属于各民族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他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
四、填空题填空
1、世界童话的三大发祥地为中国、古印度、古希腊。
2、阿尔泰把民间故事分为动物故事、本格故事和笑话三大类。
3、我国著名的传统笑话集有:冯梦龙的《广笑府》,程世爵(清)的《笑林广记》。
4、神话学派的创始人是德国的格林兄弟,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兰格·安德鲁兰、泰勒。
5、我国古代神话大致来源于两个系统,即昆仑神话系统和蓬莱神话系统。
6、一般来说,民歌是合乐唱的,不能唱的“徒歌”叫谣。
7、儿歌,我国古书上称为童谣。“儿歌”一词的使用,是“五四”运动以后的事。
8、歇后语是谚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由引语和解释语联合组成。
9、世界 第3/11页
上最早的谚语集是东汉崔实编的《农家谚》。
10、中国传统的神话故事:女娲捏土造人、女娲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
11、中国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白蛇传传说。
12、(仪式歌)是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祀等的歌谣。
13、(二人转)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民间歌谣。
14、“民俗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提出的。
15、《阿诗玛》是(彝族)撒尼人(彝族的一个分支)人的作品.16、陈琳以(《长城谣》)为基础写出了《饮马长城窟行》。
17、民间文学整理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整理)与单项整理。
18、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被誉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19、芬兰学派以(库伦父子)为代表。20、追悼会奏的哀乐,开运动会奏的《体育进行曲》,可被视为新的(仪式)歌谣。
21、《伏波井》、《日月潭》属于(山川风物)传说。
2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模拟(竹枝词)创作而成的。
23、唐人传奇《李娃传》是根据民间故事(《一枝花》)写成的。
24、灯谜又叫(灯虎),突出它的疑难性。
25、阿凡提的故事是从(土耳其)传入的。
26、沙湾灯笼——何府(苦)是(歇后语)体裁。
27、说书艺人王少堂的《武松》用的是(评话)体裁。
28、《中国歌谣》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他将歌谣按用法分为(15)种。
29、《召树屯》是(傣)族的作品。30、《柳毅传》是在传说(《龙女牧羊》)上加工创作的。
31、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规定部队要搜集民歌。
32、集体性标志着人民对民间作品的集体所有权,但同时也带来了(匿名性)的特征。
33、(诸葛亮)被称为西南文明的传播者,知识和技术的偶像,甚至说他与火把节的来历也有联系。
34、在中国,“民间文学”一词是由(瞿秋白)在1921年最早提出来的。
35、清朝李调元的(《粤风》),选录了不少壮瑶民歌。
36、关汉卿的《窦娥冤》可以从(《东海孝妇》)找到它的影子。
37、李白的《静夜思》是从(《子夜秋歌》)脱胎而来的。
38、汉族流传的(梁祝)故事,传播到云南白族称为《读书歌》,在贵州布依族称为(英台姑娘和山伯相公)
39、(郭沫若)说过“民间文艺是一面镜子,照出政治面貌来”,“民间文艺给历史学家提供了最正确的社会史料。” 40、我国第一部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引用了三十多条谚语来证明其主要观点。
41、“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是(鲜卑族)的民歌。
42、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被称为“中国民俗学之父”。
43、我国民俗学发轫时期,(《民俗周刊》)是中山大学主办的最有影响的刊物。
44、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包括《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和《江格尔》。
45、谜语:月巴(打一城市:合肥),这则谜语主要犯了(谜面不成文)的毛病。
46、(花儿会)指的是甘肃莲花山下一年一度的民间歌唱盛会。
47、“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是(谚语)体裁。第4/11页
48、动物故事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
49、植物故事的产生,最早要推移到(农耕)时代。
50、在各类巧匠故事中,最著名数量最多的是(鲁班)的故事。
51、丁乃通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是以(AT分类法)为依据的。
52、一般说来,(歌)是和乐唱的。
53、(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山川风物传说、地方风情传说、动植物传说)属于传说的类型。
54、《狼外婆》故事在不同地方有(《猪哥精》、《老虎外婆》、《熊人婆》)等不同的叫法。
55、下列论文中(《德国民间故事书》、《爱尔兰歌谣札记》)是恩格斯著名的民间文学论文。
56、(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构成民间文学的特征。
57、(口传心记、没有著作权、流传环境不同、因人因地因民族而异、时代发展)导致了民间文学变异性的产生。
58、(内容通俗化、形态大众化、流传俗行化)是俗文学的特点。
59、(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加强研究、大力推广)是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的指导方针(16字方针)。60、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刊物是(中大《民俗周刊》、北大《歌谣周刊》)。
61、原始人的思维缺乏(一贯性、统一性)。62、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手段的喜剧性很强的一种民间曲艺。
63、传统评书内容多为(历史故事、侠义故事)。64、快板又叫(顺口溜、数来宝)。65、民间小戏大体分为(花灯系统、花鼓系统、采茶系统、秧歌系统),北方多为(秧歌戏),南方多为(花鼓戏)。
65、民间文学的传统表现手法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传统的思想内容,传统的艺术形式和传统的故事情节。
66、劳动歌是人类最早的歌谣。67、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是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写成的。68、民间故事中,一般主人公的姓名、活动时间、地点都是泛指的。69、故事一般通过行动来刻画人物,很少静止的描写,物别是心理描写。70、《一幅壮锦》是一则民间谚语。72、民间文学是研究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的口头创作的一门学科。
71、鲁迅说:昔者初氏,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之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73、对于民间文学来说,作家的记录整理使它们得以长期保存,作家的创作又使它得以发扬光大。
74、高尔基曾经指出:“最深刻,最鲜明,在艺术上十分完美的英雄典型,乃是民间文学所创造的。”
五、分析题(必考题型)读下面两则《指纹螺铲歌》,谈谈你对民间文学变异性的认识。指纹螺铲歌 一
一螺精(为人机灵),二螺饱(不愁吃喝),三螺没米咬(穷得没饭吃);
四螺吃生水芋头(生水芋头价贱),五螺唔死六螺愁(这两种人都一生坎坷);七螺七个仓(仓指谷仓),八螺八眼塘(塘指鱼塘),九螺足足上山装谷(以上三句言生活富裕),十螺齐齐上山装泥(此人一生劳碌却一无所获)。二
一螺穷,二螺富,三螺开档铺; 四螺担水磨豆腐,五螺平平过; 六螺[这个字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罗”字]老婆,七螺谷满仓,八螺看牛上山岗,九螺九头鸟,十螺十粪箕,有钱无人知。
答: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特征带来的。民间文学作品是口头创作的,是靠记忆保存的,是民众中集体流传的,所以不断受到人们的改造加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民间文学作品具有变异性。例如这两则《指纹螺铲歌》,都是阐述人们手指上的纹螺、铲的数量与人们生活富裕程度的联系,但为什么会同一数量结果会不同呢(比如同是一螺,第一则说是为人机灵,而第二则却认为这样的人生活贫穷)?原因是由于民间文学作品是口头创作的、是靠记忆保存的、是民众中集体流传的,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改造加工,所以出现了同一事物代表不同情况的事实,如第一则三螺“没米咬”(穷得没饭吃),而第二则三螺“开档铺”(富得开起行当来)。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口耳相传的必然。例如以上两则《指纹螺铲歌》,是保存在人们记忆里的,由于口耳相传的关注点不同,由于记忆中发生遗忘,第一则“四螺吃生水芋头(生水芋头价贱)”转述时,就必然进行新的加工,变成了第二则的“四螺担水磨豆腐”。在大众传播中,接受者是选择性接受、选择性记忆、选择性理解,在遗忘和忽略的地方,就必须重建重构,出现创造。所以变异是传播的必然。民间文学的流传,传播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在原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外在原因。由于空间地域的转变,也促成民间文学的变异,如第一则“八螺八眼塘(塘指鱼塘)、九螺足足上山装谷(以上三句言生活富裕)、十螺齐齐上山装泥(指此人一生劳碌却一无所获)”经过不同地域的流传,变成了第二则的“八螺看牛上山岗,九螺九头鸟,十螺十粪箕,有钱无人知。” 总之,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的文学,是口头传承的文学。他流传在民众的口耳间,保存在民众的记忆里,同一民间故事,同一歌谣等,在流传过程中,会因为时间的更替,社会条件等的不同,或者是因为空间的转换,地域条件、民族特性的不同,发生种种不断的变化,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
2、应用传说的艺术特点来分析下面这则传说的整理是否成功。西来初地的五眼井
[原文]下九路西来初地的西来后街有个五眼井,历史上是名闻遐迩的。
相传该井是西来初地五百罗汉堂的僧人挖的,其历史的久远,现在活着的人也说不清。该井井台建在寺院内的青砖转墙内,井台约五平方米,五个奇异的 第6/11页
井眼,有比例地排成星型,各井之间有间隔隔开,该井水质极优,水量充盈,H流传着一些有趣的传说:有人因打水,绳子断了,水桶沉下井底,用竹杆打捞,捞了半天都找不到,在场的人建议,何不捞一下别的井眼?结果在另一个井眼捞起,这就奇怪了。
据说,小孩子身上出了痱子,到井洗三几次,痱子就不治而愈。不少人发现用该井水堡粥,很快就堡好,且软绵香滑,很是可口,像硼砂粥似的。用于煮饭,饭也香滑,特别开胃。人们说,今天如用该井水搞清凉饮料,有特殊价值。
五眼井在解放后曾由政府清理过,抽干井水,清除沉积,井水清澈碧透多了,成为西来初地一带居民的饮用水源。随着现代生活条件的改善,家家户户大都装上自来水,兴旺已久的五眼井,逐渐被人冷落,处于荒废之中,黯然失色了。
该井原有一些记事碑刻,己不存在,只有井台旁边,那方小碑,文曰:“西来众约”,依然屹立。此井现在还是一些外国朋友、侨胞寻访古迹的好去处。
六、名词解释题(必考题型)
1、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流传的、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是民众集体口头创作的、反应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文学,他是整个文学的一部分,在内容上具有阶级属性,具有进步性,在形式上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立体性特征。
2、神话:神话主要是在原始社会中,人类用幻想的形式,并按照自己的心理与愿望,对自然和社会潜在力量进行的描摹、解释与传述的故事。简言之,神话就是关于神们超凡行为的故事。
创世神话:又称开辟神话,它是原始初民按原始思维的方式,解释天地形成和万物起源的神话,是远古人类原始宇宙观的生动再现。创世神话的主旨是在解释宇宙万物的来源,其中的核心又是关于天地和人类的起源问题。
洪水神话:它与人类起源密切相连,是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的一种神话类型,以洪水、葫芦为现象和工具,兄妹为婚并繁衍人类为神话的主体。
推原神话:推原神话又称图腾神话,其主要内容是解释氏族的起源,包括人兽配婚和感生型两种。
3、民间传说:是人民群众为反应现实、传述历史寄托自己的愿望和情感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口头文学样式,他是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自然风物、地方古迹、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
人物传说: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其事迹和遭遇的传说,称为人物传说。史事传说:以叙述重大事件为主的传说,称为史事传说。这类传说包括历史事件、生产事件、文化事件等。习俗传说:以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嫁娶、节会、祭祀等习俗为中心,讲述其起源来历的传说,叫做习俗传说。
风物传说:以各地特有的自然风物、人造风物以及地方土特产为中心,讲述其起源来历的传说,叫做风物传说。
4、史诗:指的是古代各民族的以诗歌的形式叙述天地形成、万物起源等神话、传说和人类早期社会生活,以及关于民族征战、民族迁徙等重大事件的规模宏大的诗篇,因其同时具有史的特征和诗的形式,因而被称为史诗。
5、英雄史诗:指的是描述民族征战、民族迁徙等重大历史题材的长诗。即歌颂人类童年时期的民族英雄的传奇武功与光辉业绩的长篇叙事诗,主要描写古代民族形成过程中,民族部落或民族之间的战争。英雄史诗产生的时间比创世史诗晚一些。第7/11页
创世史诗:又称神话史诗,是叙述天地形成、万物起源以及人类早期社会生活的长诗。
6、民间叙事长诗:指的是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完整故事情节的长篇诗歌。
7、民间故事: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指民间流传的、人民口头创作中叙事散文的总称,他包括神话、传说、生活故事、笑话、寓言、童话等。狭义的民间故事是指有人物,有情节,具有某种幻想性,又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民间口头散文作品,他将神话、传说排除在外。
8、传统生活故事:生活故事是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对生活斗争经验,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的艺术概括。
传统生活故事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人物为主角的民间故事。
9、童话:是民间故事中幻想性最强、最适合儿童趣味的故事,因此还称为幻想故事,它包括精灵故事、魔法故事和人物童话三类。动物故事:是一种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幻想性较强的口头文学作品。它通过对动物生活习性和特征的描述,并与人的某些性格或社会属性相联系,将动物人格化,由动物世界的斗争折射出人世间的种种事象和复杂社会关系,表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态度和思想感情。
寓言:寓言是一种短小的民间哲理故事。其产生和发展,与动物故事有密切的关系,它将深刻的哲理思考寄寓于生动的形象之中,用准确、精炼、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典型形象高度的概括生活,揭示事物的本质。
笑话:笑话是引人发笑的民间故事。它篇幅短小,富有喜剧性,是口头的以讽刺为特点的幽默风趣的小故事。
10、民间寓言:寓言是民间故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民间寓言是由社会民众集中创作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民众的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11、民间歌谣:属于各民族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他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是各族人民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也是民歌和民谣的统称。劳动歌:劳动歌是伴随着劳动而产生的一种最古老的歌谣,是后代一切诗歌的源头。
劳动歌主要是指以劳动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如秧歌、田歌、狩猎歌、牧歌、赶马调等等。习俗歌(仪式歌):各民族从宗教活动开始,一系列的习俗,用歌谣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习俗歌。习俗歌大部分涉及到民间生活的仪式和祭典仪式,因此又称仪式歌。
情歌:情歌是各民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反抗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而唱的歌谣。
生活歌:除劳动歌、习俗歌、情歌、时政歌、儿歌以外的,直接反应各族人民过去的苦难生活,或各民族人民赞美祖国和家乡的那一类歌谣。时政歌:时政歌是各族人民最集中、最鲜明的表面自己对时事政治的观点的短歌。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反应各个时代的社会、政治、人民心声等等。童谣(儿歌):在各民族广泛流传的许多赋予幻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思维特征的短小歌谣,称之为童谣。它一般朗朗上口,易记、易诵、易表演,生动活泼,节奏感强。
12、戏曲:民间戏剧又称民间戏曲。戏剧是一种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他是通过人物对话(白或唱)的描述,通过表演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第8/11页
13、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或使用的艺术,即被鲁迅称为“生产者”的艺术,它具有自发性、集体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特点。
14、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俗语,他常常采用整齐、对称的句式来总结经验,说明事理,具有知识性、启发性、和劝诫性。
15、歇后语:他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俗语,有两部分组成(前后两部分之间用逗号或破折号隔开),前一部分说出一种比喻或一种想象,是引语,后一部分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揭示出本意义。
16、谜语: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又一独特形式,他有描述揭示对象特征、性质、意义、种类或功能、用途的谜面,限定对象范围的谜目和要猜的对象(即谜底)三部分组成。
17、谜目:也称迷课,它限定了猜谜的范围,如“打一字”“打一成语”等。谜面:谜面就是一条谜语的主要内容。谜面常用隐喻、暗示等方法说明对象的功能、用途等等。谜底:谜底就是一条谜语要猜的对象,也就是答案。
谜格:谜格是制谜方法的名称,不同的谜格有不同的规则。猜谜者要把谜目和谜格联系起来思考,才好找到谜底。
18、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箭垛式指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如鲁班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流传于世,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人们把许多精巧工艺、各式工具的发明都归属于他的名下,鲁班就成为箭垛式的人物形象,箭垛式的人物形象是传说的集中性特点的体现。
19、“AT分类法”:又称“阿尔奈——汤姆森体系”,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创立,后经美国学者汤姆森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AT分类法”将故事分为五大类(动物故事、普通故事、笑话、程式故事、未分类的故事),共有500余种2500个故事类型。
20、花儿:花儿是民间歌谣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流传在我国西北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区的回、汉、土、撒拉、东乡、保安等民族中。花儿的内容大多是吐露男女恋情和相互戏谑的,因此只能在田间、山野、异乡路上唱,在家里或村里不能唱。信天游:信天游是民间歌谣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流行于陕北。它两句一首,在七言的基础上,歌词多有变化,衬字较少,它多用叠音词和比兴手法。
21、神话学派:神话学派是民间文艺学派别之一。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格林兄弟,即《格林童话》的作者。神话学派认为,一切民间文学都来源于古代神话,由古神话而衍生。神活的产生是原始人用形象的语言对普通事物作简单明了的叙述,由于后世语言的演变,原来的涵义被人遗忘或曲解了,因而产生怪诞的神话。神话学派是民间文艺研究史上的重要流派,它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对后世民间文学及民俗的研究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2、民俗学: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生产劳动、社会文化生活、民众心理、民间信仰等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民众及民间风俗习惯的形成、传播和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第9/11页
七、简答题(必考题型)
1、简析京中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分析:“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是(政治)歌谣。
京中童谣赋予幻想性,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思维特征。京中童谣朗朗上口,易记、易诵、易表演,生动活泼,节奏感强。
(1)培养儿童智力、增加儿童的知识;(2)培养儿童道德风尚;
(3)作为语言游戏,训练孩子的正确发音;(4)从意思上去分析。
2、《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其大意是什么?
3、写出与下列成语、格言相应的谚语:饮水思源--众口铄金--
4、简述下面这则谜语扣合的技巧:“眼前有景道不得”(打一著名演员)谜底:李默然。答:括号里的话是谜目,它限定了猜谜的范围,是巧妙的附加说明,制谜者以此来作提示,透露部分信息。有经验的人就会抓住这些蛛丝马迹,寻根究底,猜出谜底。这则谜语的谜目“著名演员”与谜面“眼前有景道不得”扣合非常巧妙,只要认真思考,就能得出谜底“李默然”。
5、《五姑娘》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6、什么是狭义的民间故事?
答:狭义的民间故事是指有人物,有情节,具有某种幻想性,又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民间口头散文作品,他将神话、传说排除在外。
7、新时期传统民间文学的特征发生了什么变化?(5——22)
8、简述谚语和成语的区别。
答:谚语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俗语,他常常采用整齐、对称的句式来总结经验,说明事理,具有知识性、启发性、和劝诫性。而成语字数固定,多数是四个字,用来记述典故或比喻一定的事理。
谚语具有三大特点:凝练深刻,警策动人;生动形象,通俗明白;整齐匀称,和谐上口。而成语就不一定具有后两个特点。
八、论述题
1、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怎样产生的?
答: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特征带来的。民间文学作品是口头创作的,是靠记忆保存的,是民众中集体流传的,所以不断受到人们的改造加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民间文学作品具有变异性。西方学者认为,民间文学是口耳相传,是保存在人们记忆里的,由于口耳相传的关注点不同,由于记忆中发生遗忘,转述时,就必然进行新的加工,所以必然形成变异。在大众传播中,接受者是选择性接受、选择性记忆、选择性理解,在遗忘和忽略的地方,就必须重建重构,出现创造。所以变异是传播的必然。
由此可见,传播者的心理机制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内在原因。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的不同、社会环境的不同,是造成民间文学变异的外在原因。由于空间地域的转变,也促成民间文学的变异,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结尾,在浙江流传化成了一对美丽的蝴蝶,在四川流传化成了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广东流传变成了蓝天上的七色彩虹。
2、为什么说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23——50页)答:民间文学是民众口头流传的、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种文学,是民众集体口头创作的、反应或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的文学,他是整个文学的一部分,在内容上具有阶级属性,具有进步性,在形式上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统性、集体性、立体性特征。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更接近广大人民的生活产生影响,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可以使作家文学获得通俗性,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可以使作家作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更突出。由此可见,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现象。民间文学在人民的生产劳动中具有使用价值(协调劳动动作,同一劳动节奏;坚定劳动信心;提高劳动兴致;总结劳动经验,传授劳动知识技能),民间文学在人民的阶级斗争中具有实用价值,民间文学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民间文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工具;民间文学是进行历史教育的工具;民间文学是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最普及方便的娱乐工具)。由此可见,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综合上述,民间文学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而且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3、民间文学作品搜集整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民间文学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是“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大力推广、加强研究”。根据民间文学工作的“十六”字方针的要求,民间文学作品收集整理应贯彻“全面搜集”、“忠实记录”、“慎重整理”三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