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新编

时间:2019-05-15 07:1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心理学新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心理学新编》。

第一篇:教育心理学新编

书名:教育心理学新编 作者:李小融编著

出版社:四川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

一、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要点:

第一,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第二,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第三,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但也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

第四,学校中的教育和教学活动虽然是教与学双方共同完成的活动,但只有弄清楚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道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所以,学校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从自己的研究对象出发,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学习的基本理论;各科类型的学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说评定等。

三、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遍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能和儿童心理学混杂在一起。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心理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的性质、过程、条件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所以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老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根据学与教过程的实质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去创造适合学校和社会条件的问题;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从学与教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个体心理性质及其发展变化方面,从微观和中观的角度去研究学与教问题。

四、你认为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概括而论,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我们有必要下死功夫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三)有须下死功夫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五、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短暂的历史

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开始,1913年,桑代克把<教育心理学>扩展为<教育心理学大纲>,共分“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原因”三大卷。

(二)、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1903-20世纪20年代)

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

布卢姆 <教育目标分类>

1956 <人类的特征与学习>

1976 两大贡献:“教育目标分类”和“掌握学习”理论。布鲁纳

<教育过程>

1960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加涅

<学习的条件>1965 信奉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为最有效的学习奥苏贝尔 <教育心理学>

1968

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安德森

<教育心理学:

教和学的科学>

1974 坚持行为主义观点

六、简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来,现代西方学校教育心理学发展具有的几个较显著的特点:

1、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

2、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比较重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方法越来越先进。

3、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别指导问题。

4、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5、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影响增加。

我国的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强调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服务,也重视从我国学校教育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的看来,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都还很不够,迫切需要加强各种形式的研究;建立起能指导我国当前学校和课堂实际的学校教育心理学,以适应当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七、简述学校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

2、必须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以充分保证其实际效用。

常用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教育经验总结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

第二章、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思考题:

一、怎样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校教育、教学和课?

(一)学校教育:

从心理学立场看,学校教育过程的核心或实质是要塑造或改变学生个体的经验组织或认知结构。所以,学校教育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去领会、巩固、学习的过程;也是老师帮助形成自己具有独立地选择和决断问题的认识及行为能力的过程。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示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学校就是促使学生个体社会化的专门机构,其功能之一就是要促使学生个体社会化。

2、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

学校教育总是要通过塑造或改变每一个学生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服务于社会和个人。学校教育心理学既要关心学校怎样推动学生个体的发展,也要关心怎样避免妨碍学生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它面临着利用和改造现有学校教育的双重任务。现代教育表现出两条最基本的发展趋势:

第一、改变现有教育体制,形成终身教育的制度,使一个人不但能通过学校学习,还能通过种种校外的社会机构学习,使社会变成学习化社会。

第二、学校教育的任务必须转弯,即从主要传授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变为主要培养学生形成能独立地、积极地进行学习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

(二)教学与课

1、什么是教学

从心理学角度,可把教学看作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或学教观,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

2、什么是课

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老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即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课堂情境是学校特殊性的表现。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从过程开展分析,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内容输入:输入根据课的目标、预先计划好了的知识和情感表现。

(2)师生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将决定下面经验输出的性质;在多数情况下,还会决定源源不断输入的性质。

(3)经验输出:即学生方面在知识、情感及行为方面的最终或即时表现。它们通常以作业、测验和口头表达的方式体现。

二、举例说明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1、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队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等等。也可称为学生集体。最为重要的学生集体是班集体。班集体是形成学生集体意识的直接源泉,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促进学生社会成熟的主要场所,也是发展学生个体的重要条件。

班集体对每个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刻的,是个别教育的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学生班集体具有育人的目的性、组织的指令性、发展的相近性、活动的整体性与独立性结合、伙伴关系 的平等性和教师的影响性等特征。

根据班集体的性质,分为以下类型:

(1)、团结的班集体:(2)、散聚的班集体

(3)、离散的班集体:

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阶段-----形核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

根据古德与柏桑裴的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最为重要的学生特征是:学生的一般才能与发展潜力,学生所处身心发展的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人格适应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模式与习惯。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班集体的作用去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利用教师对班级的期望,使学生加强对自己与对班级的期望。

第二、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

第三、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与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团结。

第四、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

第五、利用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

第六、利用师生和班级共同奋斗的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

2、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空间因素:住家的邻近、课堂座位的位臵等

第二、类似性因素:年龄、性别、个性等

第三、需要的互补性:学生双方的需要及对方的期望构成互补关系

第四、仪表:穿着、风度等因素影响学生之间相互吸引。

根据非正式的群体的性质,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正面型非正式群体

第二、消极型非正式群体

第三、中间型非正式群体

第四、破坏型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

三、怎样使用社会测量法了解学生非正式群体?

社会测量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若提出。

其步骤如下:

首先,填写调查表-----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矩阵表-----最后,根据矩阵表,绘制网络图。社会测量法是搜集关于班级和学校内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信息的手段。

四、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非正式群体?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承认它、了解它、研究它、因势利导、正确处理,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限制和消除其消极作用,避免出现破坏性的不良后果。具体而论,以下各条原则可供参考:第一、利用非正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

第二、精心做好消极的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工作,特别是做好其“领袖”人物的工作,以限制其消极作用:争取转化为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对于破坏型的学生中的“团伙”,要坚决予以拆散,不能允许存在,当然,对此也要讲方式方法。

五、怎样理解罗森塔尔效应?

针对教师能否通过对一个学生的所作所为提高期望而使其成绩突出呢?贬低学生是否可能使学生成绩低劣?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学生是如何反应的?这一系列教育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研究,证实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应该坚定地相信学生,相信他们一定能学会,只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只要教师用学生能理解的方式教学。

六、试分析教师管教学生的失误。

1、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2、以大量繁锁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习

3、过高估价奖励和惩罚的作用

4、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七、你认为合格教师和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有哪些?

(一)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

1、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2、表现在情感和意志以及其他方面的心理品质

①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

②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

③要有耐心和信心

④乐观、活泼的性格

⑤公正不自私

(二)、优秀教师的心理品质

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心理学教授盖奇在他主编的美国大学<教育心理学>中,把优秀教师的品质和表现归纳如下:

1、利用优生优点和一般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

2、愿意花时间去理解作为人的学生;

3、较强的组织能力;

4、幽默;

5、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件好事;

6、对所教学科充满热情;

7、公正;

8、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负责任的;

9、用可被理解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优秀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

八、你认为教师角色的主要心理特征有哪些?

教师的中心角色:教员角色

当代教师的任务是由三方面规定的。第一,是由社会及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规定原则,由学校校长按其期望于老师的行为举止、工作成效与规范,较为具体地依本地本校的特点规定的。第二、是以自己的思想、信念和能力为基础的。第三,是由他的工作对象----学生所规定的。我国教师面临的任务和正在发生的作用及扮演的社会角色,决定了我国教师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

2、意志坚定,关于支配感情

3、学习兴趣深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

4、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

5、观察锐敏,关于了解学生

九、你认为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正常的课堂交往?

1、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与特点

课堂交往是一种人际沟通。它具有传递教学信息,满足师生个体心理需要,改善师生关系,激励学与教的积极性和改变学生思想和行为等心理功能。

课堂师生交往具有以下特点:①课堂交往是一种正式交往;②课堂交往是一种代际交往;③课堂师生交往是“一对多”式交往;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

①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②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③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以公认的渠道为限

3、要具备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①对所教课题胜任;②应被学生视为可靠的、一致的、有预见力和乐于助人的人;③讲授生动易懂具有说服力;④讲授热情、目的明确、态度友好而坦率;⑤乐于接受意见;⑥语速适中;⑦、提问有技巧。

4、课堂上促进师生交流的技巧

5、避免交往障碍:包括课堂语言障碍和课堂交往中的心理障碍

第三章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旨在实现“全世界的人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的这种发展,即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乃是教育和文化的最终目标。思考题:

一、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应支持的普遍价值观

1、承认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人权。

2、重视社会公正和民主参与决策及国家事务的管理

3、对文化差异和文化多元性持理解和宽容态度

4、关心他人

5、团结互助精神

6、事业心

7、创造性

8、尊重男女平等

10、思想开放迎接变革

11、对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要有责任感

二、简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的主要支柱

珍妮特沃斯: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

三重:

1、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

2、培养综合概念技能

3、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使它能轻易应用于你所做一切事情中

四面:

1、自尊

2、生活技能培训

3、学习怎样学习

4、具备特定的基本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应包含三个基本支柱

1、首先要学会认知。

2、其次学会做事。

3、最后,尤其要学会生存。

三、简述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

布鲁纳认为:学校教育是文化赖以发展智力技能的一种特别重要的工具。他认为学校教育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目标:首先,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猜测的价值和改进的可能性。第二个主要目标,应该是发展学生们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第三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引导学生们独自运用各种题材。第四个目标:应是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第五个目标:是发展理智上的忠诚。

四、试析未来学校的师生关系

由于学生积极参加自学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此外,并非全部教育都得在学校进行。

终身教育的实行必然会使学校的体制更加灵活。其灵活性主要表现在:

一、入学与毕业年龄方面;

二、到校出勤天数方面;

三、学习地点方面;

四、考试、评价和奖励制度方面。

五、试析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教师职业专业化不仅是现代教育工作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基础教育活动现代化的保证和标志,也是提高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基础。

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主要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他们不但应胜任所担负的教学工作,具有相关学科的较高专业素养和能力,更能够知道怎样了解、关心和教育学生,怎样利用和协调各种主客观条件,以创设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有利环境。

第二,老师应遵循符合其职业的道德准则和职业行为规范,在思想和行为上作学生的典范,“为人师表”。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方向相关的是提倡教师素养的人性化方向。其含义是:立足基础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育人”需要,提倡教师应该从新一代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以一种特殊的教育者的立场,形成一种相对于其他专业人员来说更具有人情味的新人道主义态度。简言之,未来的教师专业应对学生全面关心和全面负责,以克服似乎教师只应关心与学校和现实需要的那些方面。

六、什么是教学目标?试述其功能

教学目标即课程目标,是学校根据总的教育目标设立相应的课程并安排必要的实践活动。

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达。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

(一)启动功能:需要表现为动机从而推动人的行动,其决定性的前提条件是自觉目标的确立

(二)导向功能:在行动进行的全过程中,目标通过活动的各方面的控制和调节,使活动维持其稳定方向和完整的内容,目标为某个具体行动的导向,也为人的一生导向。

(三)激励功能:学和教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不只决定于需要、动机的动力状态,也决定于人对目标的期望。可以用公式:激励作用=效价×期望(“激励”即积极性、努力程度;“效价”指目标对满足需要的价值;“期望”,即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概率)的判断、估量。效价越高,或期望越高,人将越积极努力)。

(四)聚合功能

就人的活动的直接形式而言,既有个体单独活动,也有群体的共同活动,各个个体之所以能够集合在一起从事共同活动,也就在于他们的目标有一定的共同处,这是将个体聚合起来从事共同活动的根本条件,这就是目标的聚合功能。

七、简析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

目标选择的一般标准主要有:

(一)价值性标准

是指目标(主要是工作成就)对于需要满足的意义,低位目标(中介目标,目的性手段等)对于高位目标的意义,价值分客观价值和主观价值。客观价值是指目标在客观上的实际意义或作用;主观价值是指目标对于心理满足或其他主观意愿的意义。

(二)可能性标准

(三)低耗性标准

(四)丰富性标准

指所选的目标能否同时给人以多种心理满足。

(五)就高性标准

一般趋向:低位目标的价值估量决定于高位目标的价值估量,手段的价值估量决定于目标的价值估量,以低就高。

八、试述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

一个学习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求;这些要素的实现应能达到可操作、无歧义、术语化的标准:

(一)说明具体的行为,以便老师能观察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

(二)说明生产上述行为的条件。

(三)指出评定上述行为的标准。

九、怎样编写一个学习目标?

(一)对象与行为的表述

(二)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指学习者表现为当时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其中条件主要包括下列因素:环境因素、人的因素、设备因素、信息因素、时间因素、问题明确性的因素。

(三)标准的表述

标准是指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

十、试述认知、情感和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分类。

(一)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

根据布鲁姆的分类法,认知教学目标有六项

1、知识

2、理解

3、应用

4、分析

5、统合6、评审

(二)情感的教学目标分类

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

1、接受

2、反应

3、评价

4、组织

5、价值的性格化

(三)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

根据齐卜勒的分类法,心因动作的教学目的依发展的程序有四个步骤。

1、整个身体的运动

2、协调细致的动作

3、非语言交流

4、言语行为

第四章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思考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

发展:发展是随着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

成熟:主要是指由于受遗传制约的强烈的内部过程的变化而产生的机能构造上的变化。

头---尾梯度:发展的进行有若干基本的方向。尤其是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作头--尾梯度。

组织: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中,促使过程系统化和组成连贯系统的倾向,称之为组织。

适应: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中,调节环境的倾向,称之为适应

平衡:平衡是一个自我调节机制,有助于成长中儿童的世界概念趋于连贯而稳定,使经验中的不一致性成为可理解的东西。

同化:是儿童供以使新的感知事物或刺激事件与现有的行为模式,即皮亚杰所谓的图式一体化的过程。

二、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与顺序

1、发展方向:发展的进行有若干基本的方向。其中有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即头--尾梯度。另外,发展是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进行的,即近末梢梯度。

2、发展顺序:发展顺序有极高的恒常性。儿童智力运算的发展顺序,首先是从感觉运动的水平开始,向主观的直观的“前概念水平”的运算发展,接着,可能在具体的进行逻辑运算;更进一步,又发展到形式的、抽象水平上的逻辑运算。在具体运算的阶段中形成数量概念的顺序是:首先形成关于物质的量的概念,然后开始形成重量的概念;形成体积的概念比之前两种要迟得多。

三、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综合的分化

发展的最本质的倾向表现为分化与整合的过程。

儿童对生命的概念的发展过程:从最初对本质属性与表面特征浑然不能区别的状态发展到系统化的认识---7 尽管表面特征不同,但可以区分具有本质属性与不具有本质属性的东西,同时能够在一般概念的基础上将个别事物进行分类,进而发展为系统化的认识。

(二)、平衡化

(三)、概念化

(四)、社会化

(五)、个性化

四、简述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与环境

(二)、成熟与学习

在发展中,成熟是第一位的决定因素,成熟条件不具备的学习是无效的。发展中的成熟与学习的关系,既不是两者择一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构成发展过程的成熟与学习是彼此复杂地相互作用着的。

(三)、社会环境因素

(四)、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1、学校教育能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其心理发展施加积极影响。

2、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有选择性的。

3、学校教育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五)、主观能动性

五、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从每个年龄阶段中许多具体的、个别的儿童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是指儿童心理的年龄阶段特征说的,不是一个年龄一个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指心理年龄特征并不经常发生根本变化,不可能完全不相同,在基本相同的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甚至在不两只社会生活条件之下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总有不同程度的相同或相似。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心理年龄特征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在不同历史时代,不同阶级的儿童之间,乃至同时代、同社会而具体生活条件不同的儿童之间,年龄特征也有变化,差异。心理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但可变性是绝对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六、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

(一)、感觉运动阶段------出生至两岁:在这一发展阶段,婴幼儿全神贯注于他们的感觉和运动的活动。婴幼儿跟他环境里的事物和人发生相互作用,这是借助行动而不是通过思维的。

(二)、思维准备阶段------二岁至七岁:此时期的儿童开始以语言或符号代表他们将经验的事物。其认知活动为身体的运动与知觉经验。

(三)、思维阶段------七岁至十一岁:此时期儿童已能从具体的经验或从具体事物所获得的印象作合乎逻辑的思考。儿童开始操作事物的内存属性,并将它们转换成更具选择性的讯息。

(四)、抽象思维阶段------十一岁至十五岁:此时期的青少年于认知上开始进入成人的思维期。此时期的思维不再如具体思维阶段的受具体经验或现实世界的限制;它抽象地超越时、地、空间;它偏重普遍性而非特殊性。

七、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的教育意义

皮亚杰对认知历程及其发展的观察与分析,远超过他对教学应用的说明。佛拉维尔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提出下列三点应用:

(一)心理及教育测验专家能根据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二)课程专家应根据皮亚杰的发现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三)教师可以依皮亚杰的理论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给予教师与父母最大启示为:(1)、智慧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越简陋的学习环境或越缺乏活动(感官、动作,或抽象思考活动)的个体,越产生迟滞的心智能力;(2)认知活动经历四个性质不同的阶段,各阶段有其特殊的智能活动教学者应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安排最适当的环境并作最充分的教学活动。

八、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

艾里克森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以精神分析的原理为基础的。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的核心原理乃是他所称的新生论原理。艾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要经历八个心理社会性发展的阶段:

1、信任对不信任,从出生到一岁。

2、自主对羞怯、怀疑,从二岁到三岁。

3、主动对内疚,从四岁到五岁。

4、勤奋对自卑,从六岁到十一岁。

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从十二岁到十八岁。

6、亲密和团结对孤立,成年初期。

7、创造性对自我决定,成年初期。

8、完善对厌恶和绝望,老年期。

九、简述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期理论的教育意义。

艾里克森视人格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以解决危机的整个人生历程,因此社会与教育对个人人格的影响为终身之事。所谓“好的开始为成功的一半“正好说明早期培养依赖等健全人格重要性。因此,对不良人格防微杜渐,不如积极培养健全的人格。

十、简述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指出道德发展为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他认为道德发展信赖个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强调每一阶段内的道德发展品质决定于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社会经验的品质,而非决定于社会或文化本身的特点。换言之,道德经验重于道德环境。

柯尔柏格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自我中心和关心直接事物到基于一般原则去关心他人的福利而进行的。将道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每一阶段包含两个时期。六个时期依序发展,层次不得紊乱或倒臵。

(一)水平A:前习俗阶段:

第一期,惩罚与服从的定向。

第二期,操作与关系倾向,儿童依然一心想自己的需要,但体会到别人也有正当的需要。

(二)水平B:习俗阶段

第三期,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第四期,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的定向。

(三)水平C:后习俗阶段

第五期、社会契约方法定向。

第六期、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十一、简述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儿童的道德发展:(1)每一阶段各有其特质;(2)其程序不能先后倒臵,(3)不能重拾已度过的某一阶段。

柯尔柏格道德发展论给予教师的启示为:(1)有效的道德教育或品德陶冶必须根据各时期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而实施;(2)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欲的满足,很容易造成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3)负责教学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反而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因为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若不能充分发展而欲于后来设法补救,其功效可疑。

第五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

学习(广义):包括人和动物的学习,是动物和人类生存的普遍现象。

希尔加德定义为: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由重复经验而引起的对于那个情境的行为的变化,而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先天的反应倾向、成熟或学习者的暂时状态来解释的。

加涅认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才能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

潘菽认为:学习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

学习(狭义):特指人类的学习。

潘菽认为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邵瑞珍等认为教育情境中的学习可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消退: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CS)不再伴随无条件刺激(US)出现,也就是说不再强化,条件反射的强度将逐渐减低,最后会降低到条件反射不再发生的程度。这一与条件反射形成相反的过程即称为消退。

恢复:消退现象发生后,如个体得到一段时间休息条件刺激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的恢复。这种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就被称之为恢复。

类化:在经典条件反射形成过程中,个体对条件刺激之一(CS1)形成条件反射后,也可能对另外的与CS1相类似的条件刺激之二(CS2)、之三(CS3)不经强化而引起条件反射。这种对同类条件刺激不经强化而能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被称为刺激类化。类化也可被称之为刺激乏化。

分化:类化的反而,即在条件反射过程中个体只对某特定刺激产生反应,不类化的现象。高级条件反射:即人们可利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进一步建立一个新的条件反射。强化: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 正强化:增加刺激,增加行为 负强化:减少刺激,增强行为 惩罚Ⅰ:增加刺激,抑制行为 惩罚Ⅱ:减少刺激,抑制行为

次级强化:由原级强化衍生而成的强化被称为次级强化

发现学习: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即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接受学习:是指全部内容以定论形式出现,主要经过概念和命题同化形式来完成的学习

有意义接受学习: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将已定论形式表示的有意义材料与学生业已形成的有关认知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加以融会贯通的学习。

心向:指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类似于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这类东西。

代表性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他们代表什么。

概念学习: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同时也意味着能区分概念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

命题学习:学习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它包含了代表性学习,并且要以概念学习为前提。下位学习:(类属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识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并列结合学习:很类似日常所指的类比学习。当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既不存在上位关系,又不存在下位关系,只是和认识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具有一般的吻合性时,新知识则可用原有知识进行类化成外推获得,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产生一种并列的组合,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同化:所谓同化就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概念、命题)理解新知识。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1、间接性学习为主,直接性学习为辅

2、组织计划性

3、有效性

4、年龄差异性

5、学生学习的面向未来特性

三、学习的意义和作用

1、学习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必要条件

2、学习能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1)学习影响成熟(2)激发智力潜能,促进个人心理发展

四、试分析日常对学习的片面理解

1、只有给予奖惩,学习才发生

2、学习就是获得和吸引事实材料,获得愈多,学得愈多

3、凡是认真教过和学过的东西都能永久保持

4、掌握最好的就是练习最多的

5、教等于讲述,学等于接受讲述

6、学习活动必定是乏味的,是一件苦差事

7、一切学习都应该是有趣的

五、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基本学习规律是什么?

(一)、准备律

当任何传导单位准备传导时,经过传导就引起满意。当任何传导单位不准备传导时,勉强要它传导就引起烦恼。

(二)、练习律

1、应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

2、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如不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减弱。

(三)、效果律

在情境与反应音建立可以改变的联结,并发或伴随满意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增强;当建立时,并发或伴随着烦恼的情况时,联结力量就减弱。

六、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首先是无条件刺激(US)引起无条件反射(UR),然后以条件刺激(CS)结合无条件刺(US)而引起UR,多次这样的结合(强化),最后CS能引导起与UR高度近似的反射。这个反射叫条件反射。

七、简述社会学习理论。

(一)、强调观察式学习或替代强化学习

观察式学习对学习者的影响可能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通过观察他人的作为,只要略微变异,就可以产生自己新的行为。

2、观察榜样促进了自己以前学习成果的加强,如参加画展后,回家重温帮技,获得收益。

3、观察学习也可能导致自己行为的抑制,也可能使自己的抑制消除。

(二)、强调符号强化的作用

社会学习强调替代强化、符号强化与自我强化。认为学习(尤其是观察式学习)并不一定需要操作条件反射和经典反射理论强调的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

八、简述操作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和主要规律。

操作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类另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条件反射,可使有机体知道自己的行为和外界刺激的关系,从而可心操纵环境或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操作条件反射的主要规律如下:

第一、假如一个操作发生后,接头给予强化刺激,那么这一类反应今后发生的概率就会增加。第二、由于行为效果的强化是行为频率增加的根本原因,所以通过对有机体的有选择的强化,就可以使行为朝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

九、简述强化的类型和技巧。

(一)、强化的类型

1、依据强化间隔状况分类

①固定间时强化。②灵活间时强化

③固定间次强化

④灵活间次强化

2、根据行为后果分类的强化类型 行为后果(广义的强化):

①狭义的强化

A、增加刺激、增强行为(正强化)

B、减少刺激、增强行为(负强化)②惩罚

A、增加刺激,抑制行为(惩罚Ⅰ)

B、减少刺激,抑制行为(惩罚Ⅱ)

3、依据强化的性质分类 ①原级强化和次级强化

强化物:反能增强某个反应概率的刺激,均可称为强化物

继起强化物:指一个原来中定的,可能并无强化作用的刺激通过与一个原级强化物的反复结合而变成的有强化价值的刺激。典型例子是言语。

原级强化:是利用原始的强化物(即本身所具有强化作用的刺激,如饮食)进行的强化。如教学中采用的各种物质奖励等。

次级强化:是在原级强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利用继起强化物或次级强化物进行的。主要言语强化是次级强化的一种主要形式。

②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他人(包括同伴和文学作品、影戏、电视中的人物)受到强化而使自己被强化的现象。

自我强化:是通过自身内部刺激的作用而完成的强化。

(二)强化的技巧:

1、控制强化量

2、安排强化程度

3、即时强化和延迟强化的转换作用

十、试分析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教学应用。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是两种最基本的学习模式。它们对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过程有重大影响,掌握有关理论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条件反射的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直接影响学生。通过交替使用奖与惩或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强化,教师可以希望从学生身上得到预先设计的行为表现。

具体而言,两种条件反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常见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情绪学习

实验和经验表明,学生对于学习、课堂、教师、学校和社会的许多情绪反应倾向是通过条件反射,尤其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而形成的。

(二)行为管理和行为纠正

课堂或学校规则的遵循,学生练习或作业正确反应倾向,很多是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的结果。

(三)程序教学

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逐步提高极为复杂的行为模式并且每个阶段保持行为的强度。其基本原则如下:

1、小步子逻辑序列

2、要求学生作出积极反应

3、及时反馈

4、学生自定步调

5、低的错误率

十一、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的要点。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

(二)、对儿童心理实质的看法

(三)、重视学习过程

(四)、强调形成学习结构 教学中学习结构的意义如下:

1、懂得课题的基本结构能使课题更容易被理解,如果材料合乎逻辑,对材料的理解会更好。

2、结构能缩小基础知识和高级知识的距离。

3、如果结构组织合理,学生对材料的记忆会更好,记忆的丧失不会是全部丧失。

4、对基本原理和思想的理解,可以促进适当的迁移。

(五)、强调直觉思维的重要性

(六)、强调内部动机的重要性

(七)、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八)、强调信息提取

(九)、提倡发现学习

十二、试分析发现学习的优点和条件。

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发现学习有以下四点作用:

1、发挥智力潜力

2、使外部奖励向内部动机转移

3、通过对信息的发现,学会以后发现问题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探索 使用发现学习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学生方面的条件,要求学生有相当知识与经验的储备,能够进行选择性思维,具有发现的动机和态度。

第二、教师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第三、教材方面,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编成适合于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十三、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要点。

(一)、有意义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奥苏贝尔指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儿童认知发展成熟的标志。

(二)、有意义学习的标准

第一条标准,也就是“建立实质性联系”,其含义为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观念完全等值,用等值的语言不同的话表达,其关系不变。

第二个标准是新旧观念之间的联系是非人为(非任意)的,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一种合理的、别人可以理解,自然的而非人们主观强加的。

(三)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2、学习者谁知结构中必须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

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四)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1、代表性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五)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

十四、简述概念与命题的同化模式。

所谓同化就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概念、命题)理解新知识。奥苏贝尔认为同化模式有以下几种:

1、下位学习(类属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下位学习又分为二类。

①派生类属学习

②相关类属学习

2、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谁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纳推理的一整套观念。

上位学习在概念学习中比在命题学习中更为普遍。在通过上位学习学习概念时,新学习的概念总括了原有的概念,新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其实它就是归纳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当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既不存在上位关系,又不存在下位关系,只是和认知结构中的某些观念具有一般的吻合性时,新知识则可用原有知识进行类化成外推获得,并与原有认知结构产生一种并列的组合,可能产生联合意义。这种学习称为并列结合学习。

十五、试分析发现学习和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价值和教学应用。

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有意义的,一切真知未必都需自己发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非教育的首要目标,发现法也并非传授学科内容的首要方法。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内容集中,体系严密,观点鲜明,独树一臶,它指出了课堂学习的实质、过程、影响学习的因素及教学应遵循的原则和策略。

发现学习的特征即学习的主要内容并未呈现,给予学习的只是线索,结论要靠自己发现。发现学习的心理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过程。首先要辨别刺激,其次要假设,然后是检验,最后是概括,发现后有一种愉快的感觉。这一过程可以反复进行,费时一般较长。

有意义接受学习模式中,主要学习内容已经告诉了学生,这是外部条件;同时,学生要具备同化新知识的相应观念,这是内部条件。

十六、简述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要点。

采用科学分类的方法,分析现实中大量存在的教学目标后将其分为认知、情意和心因动作三大类,并且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将上述大三大类教学目标细微化,以至达到足以被一般教师操作的程度。

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1)知识

(2)理解(3)应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2、情意领域教学目标

(1)接受(2)反应(3)评估(4)组织

(5)价值的性格化

3、心因动作领域教学目标

(1)整个身体的运动(2)协调细致的动作(3)非言语交流(4)言语行为

十七、什么是“掌握学习”?它对我们有何启发?

其理论是:

1、几乎所有学生(90%以上,智力低下者除外),都能达到掌握90%以上学习材料的目标,其区别仅仅是所花费时间有长有短。

2、一般地以“正态分布”为基础的测验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提出用在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综合总结性评价取代传统的测验方法。

掌握学习的方法基础主要是程序教学的技术,其步骤如下:

(1)确定目标

(2)根据目标,设计教材,分成细小的学习单元;(3)小步子学习(4及时反馈,即通过形成性评价进行反馈。

(5)矫正

掌握学习可以避免学生动机消沉和情绪低落,能增强自信心;为掌握而学习能给学校的学习以风趣,能帮助学生在各类学习中发展一种毕业的兴趣。但掌握学习目标不易达到,首先需要有精心设计的教材及学习程序;其次需要精心的指导;最后,因材施教更为重要,因为掌握学习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要同时掌握同样的内容,而是指不同能力的学生用不同的时间达到掌握的水平。

十八、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体系的要点。

1、学习的八种阶梯类型

(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3)连锁(4)言语联想学习(5)多重识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则学习(8)问题解决学习

2、五阶段学习分类

(1)智慧技能(心智技能)(2)言语信息(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

十九、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观点对我们有何启发? 加涅关于指导学习的观点如下:

1、教学就是要教大量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

2、认为教思维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想”,并不能养成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有组织的知识学习才能培养能力。

3、教学必须组学生充分的指导,沿着规定的程序进行。

加涅的指导学习理论重视系统知识与系统教学的指导作用,认为能力形成要通过知识掌握,这些对我们都很有现实意义。可以指导教师照此设计具体教学过程,而使其具有较大的实际价值。

二十、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原则。

1、教学更注重于情感发展而不是知识的获得

2、强调发展自我观念

3、强调交往

4、强调发展价值观

二十一、试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教学任务。

1、增加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

2、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3、增加创造性

4、发展对艺术的兴趣

5、增强好奇心

第六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干扰:随着日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撮线索就愈加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所以因不能撮而导致遗忘。

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 倒摄抑制: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过度学习:指在达到最低限度俯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动机性遗忘:人们记忆某种信息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动机驱使的,那些会引起消极情绪的信息很可能被遗忘。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编码: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组块:在记忆过程中把许多小单位组合成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过程 检索:将记忆通过编码进行了组织在必要时按一定的规律进行提取的过程

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比较性组织者:指能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相似材料的组织者。

陈述性组织者:指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的组织者。

认知结构:一般而论就是指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认知结构变量: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它决定了每个人的认知结构特点。

二、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1、根据学习迁移的性质分类。

正迁移:(前摄易化或倒摄易化):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就是使两种学习之间相互促进。

负迁移:(前摄抑制或倒摄抑制)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也就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2、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分类:

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是逆向迁移。无论是顺向还是逆向迁移,都有正负之分。

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分类:

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叫垂直迁移。①由下而上的迁移:即较简单学习对较复杂学习的影响。

②由上而下的迁移(原则迁移):较复杂的学习对较简单学习的影响,也就是经由原则的演绎、推广和应用。

水平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水平迁移。

三、什么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乃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意志”、“记忆”、“思维”和“推理”等官能组成的。各种官能可能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形式训练说把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它认为学习的内容不甚重要,重要的是所学习的东西的难度和训练价值,它还认为,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应该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

四、什么是共同要素论:

桑代克以实验解释正迁移作用的原因。根据共同要素说:一种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另一种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完全相同的共同要素。学习迁移的产生与共同要素关系密切,而且大致成正比例。共同要素,不仅包括学习内容的相同,也包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习惯、态度、情绪、方法相同。它们都是学习迁移产生的原因。两种学习中,如果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都有许多相同之处,正迁移产生的可能性更大。

五、什么是概括化理论:

贾德提出的类化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倾向于把两个情境的共同要素的重要性减到最低,而强调经验概括化的重要性,学习者概括化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强调原则的类推和应用,并不重视两种学习之间是否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

六、怎样促进学习的迁移?

(一)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

(二)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

(三)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

(四)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

七、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遗忘规律。

遗忘和保持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保持过程或保持曲线中也反映出遗忘过程或遗忘曲线。在学习的材料刚刚能记得的一小时后,受试者对他所学的材料仅仅保持44%左右,第一天终了时,遗忘已达到最初材料的三分之二;六天以后,这种保持逐渐缓慢地降低到25%左右。在此曲线中,最初急剧下降和随着时间进展而渐趋稳定的下降率。保持的进程可以用熟记后立即急速下降和随着增长的时距下降得愈缓慢的曲线来表示。

八、简述记忆歪曲现象:

遗忘表示学习保持量的逐渐减少,是属于量的变化。但保持内容的质也会发生变化。刚学到的事物,在记忆上是一个整体,经过一段时日之后,逐渐分解成为片段。回忆时要把这些片段连接在一起,就只有靠旧经验中类似的记忆来填补片段间的缝隙。保持内容的质变或歪曲常受个人心理特点的影响。也有来自其他类似的保持内容的干扰

九、简述记忆恢复现象。

记忆恢复即学习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还高的现象。

关于记忆恢复原因有两种假设:一种假说认为,学习后经过一定时间,学习者把材料经过加工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种假说认为,识记时有积累抑制,过了一定时间后抑制解除,便出现了记忆恢复。

十、简述遗忘的消退理论。

大脑中的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退。这种理论假定:学习会改变中枢神经系统,除非定期地使用复述信息,否则这种信息就会逐渐衰退,最终完全消失。

十一、简述遗忘的干扰理论

干扰理论认为,随着日益增多的新信息输入和归类,提取线索就愈加困难,因为相互之间存在干扰,所以因不能摄取而导致遗忘。干扰理论把遗忘归结于提取失败。

十二、简述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

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作和心理障碍

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

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

4、复习:复习是学习保持和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5、过度学习:指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6、记忆术:是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的方法来提高记忆能力的特殊方法。

十三、简述三种记忆转化模式。

这一模式认为,记忆信息加工模式由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结构成分组成。这三个成分又被称为三种贮存,它们不应被看作在大脑中所占的特定部位,而是记忆过程中三个方面或演变的特征。

外来信息首先进行感觉登记(贮存),在这时,信息只停留几分之一秒,然后要么进入短时记忆,要么消退或消失。短时记忆是一种工作记忆,它接受从感觉贮存和长时记忆中选择出来的信息。一般来说,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在20—30秒之内完全消失。通过复述信息,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记忆痕迹消退,以便使信息能够按照我们所希望的那样保持下去。当信息停留在短时记忆中时,长时记忆便“复制”其中的一部分,长时记忆是一个永久的信息库。从理论上分析,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就是所谓“工作记忆”的过程,它是通过复诵、编码和检索完成的。

十四、简述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式

此模式又叫克雷克-洛克哈特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点是: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与其说是由于信息贮存在大脑中的“地方”产生的,不如说是由于它们获得的加工类型产生的。换句话说,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仅仅是不同加工水平上的差异;记忆是一个加工的连续体,而不是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信息保持基本上是随刺激(信息)加工的深度而变化的,当然,加工的尝试与外来刺激及分析的结构之间是否和谐有关。影响加工尝试的还有注意刺激的时间,可用于加工信息的时间等变量。

加工水平模式可以解释为什么回忆机械习得的内容比回忆意义习得的内容更为困难,对提高教学中保持的效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十五、简述同化论关于有意义遗忘的基本假定

现货理论的核心是:新的意义是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或命题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既使新知识的意义变化,也使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概念或原理变化。带有新意义的新观念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并非在知识输入时新的意义一出现便告结束,在知识的保持和组织阶段,同化过程还在继续。当新的意义出现以后,这种继续进行的同化过程,也就是有意义的保持与遗忘的心理机制。

十六、简述有意义遗忘的过程。

两种有意义遗忘(还原)的过程

1、下位学习中的遗忘(还原)的过程

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概括和包摄水平较高观念同化新的同类水平较低观念的学习是下位学习。在下位学习中,下位观念在保持期间将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继续相互作用。

2、上位学习的保持和遗忘过程

在上位观念的学习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是概括水平较低的观念。由于这些观念是原有的观念,因此初学时比新觉得的观念稳定。新的观念概括水平较高,但初期不稳定。这种记忆还原的方向同下位观念的还原方向相反。即新的更概括但不稳定的观念向概括水平较低但巩固的原有观念还原。以后当新的上位观念进一步分化并巩固。还原方向开始逆转;概括水平较低的下位观念由于是较早学习的,现在却不如上位观念巩固,它就向着较晚觉得的但概括水平较高而且也变得较为巩固的观念还原。

十七、有意义遗忘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1、解释认知按层次组织的趋势:它提出两条原则:第一,新的观念向旧的稳定观念还原;第二,较具体的观念向概括程度高的观念还原。

2、解释和证明有意义保持的优越性。

3、解释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

4、解释记忆恢复现象

5、解释呈现材料与回忆材料的差异

总之,有意义遗忘理论能够解释有意义学习中的遗忘和保持现象,其指导意义不可低估;相对于建立在机械学习基础上的遗忘理论,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十八、简述认知结构三大变量的含义。

个人的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它决定了每个人的认知结构特点。奥苏贝尔提出了三个主要影响迁移与保持的认知结构变量(指标):

(一)可利用性:指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

(二)原有的起固定作用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这涉及认知结构组织的质量问题。如果起固定作用的观念不稳定而且模糊不清,它不仅不能为新的学习提供适当的关系和有力的固定点,而且会影响新的观念与原有观念更新的可辨程度。

(三)新旧观念的可辨性:新新的潜在有意义的学习任务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系统的可以辨别的程度。也就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同与差异的程度。

第七章不同类型的学习

复习思考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

理解: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态度:态度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很难准确定义。我们可以把态度理解为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趋避的心理及行为倾向。态度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人的态度是一个体系,它包括人对事物的信念、情感、行为倾向

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准备状况)

隐蔽课程:所谓隐蔽课程即学校中各种超出正式组织的学校活动范围,教学大纲或课程计划没有规定,教师没有正式讲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带偶然性、没有组织的和非正式的活动。

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智力技能: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创造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类化:

审题:也叫分析课题,就是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象。

知识掌握:所谓掌握,即占有传授的知识。知识的掌握即知识的占有。知识的占有意味着知识已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能用来分析与解决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定向。

定势: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

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

功能固着:

二、简述理解的种类和水平

1、理解的种类:根据学习中所要认识的联系和关系的不同,可以把理解分为下列几种: ①对言语的理解 ②对事物意义的理解 ③对事物类属的理解 ④对因果关系的理解 ⑤对逻辑关系的理解

⑥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2、理解的水平①字面理解 ②解释的理解 ③批判性理解 ④创造性理解

三、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理解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实现的。知识的丰富性、正确性以及思维的发展水平等,都会影响理解的水平。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理解效果:

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

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

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

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

7、指导学生自学

四、试述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1、审题:也叫分析题,就是掌握课题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象。

2、通过联想,再现有关知识。

3、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课题类化。

4、作出解题判断并实践转化

上述应用知识的过程,是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的,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绝对区分。

五、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逐步形成的,其形成大体要经过比较明显的三个阶段:

1、认知和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者对所学的动作技能及其结构要素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印象,并用它们来为所学的动作本身和结果定向。

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这一阶段是技能形成的过渡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个别动作已被联系起来,可以初步配合完整动作系统,学习者基本能够控制动作趋向协调,但仍不能完全做到动作协调。

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这一阶段是动作技能的最终形成和熟练阶段,学习者掌握的个别动作能自动配合,并达到常规化和高度协调化,能随意控制动作。

六、简述加里培宁关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

1、活动的定向阶段:即预先熟悉任务,构成关于活动本身和活动结果的表象,为活动本身和结果定向的阶段。这是智力的准备阶段。

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即借助实物、模像或图表等为支柱进行智力活动阶段。

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即不直接依赖于实物而借助出声言语进行智力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即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即智力活动简化、自动化,似乎不需要意识的参与而进行的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终阶段。

七、简述练习的规律

技能的形成主要靠练习。典型的练习曲线反映了练习过程的规律。在各种技能形成过程中,既有一般趋势,也有个别差异。

(一)练习曲线的一般趋势

1、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表现在速度加快和准确性的提高上。一般可概括为三种:第一、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第二,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第三,练习进步的速度先后比较一致。

2、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谓“高原期”。

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在各种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一般可以看到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进步时而快,时而慢,这就是起伏现象。

(二)、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一般可从活动的速度和质量上,概括为四种类型:速度较快、质量较好;速度较快,错误较多;速度较慢,错误较少;速度较慢,错误较多。

八、怎样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练习,一般说来有效的练习要具备一些条件,应当创造这些条件,以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

2、依据技能的种类、难易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

3、有效地利用观察和表象

4、充分利用练习中反馈的强化作用

九、怎样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根据智力技能形成各阶段的性质及特点,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要注意以下问题: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掌握解答种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

十、简述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停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发散性思维有下列三项特征:

1、变通性:指发散项目的范围或维度

2、独创性:指发散的项目不为一般人所具有

3、流畅性: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

十一、简述问题解决的阶段。

解决问题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阶段。

一般认为,这些阶段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1、发现问题: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因此,发现问题就是要认识矛盾,找到差距。确定了问题的存在,才能引起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初级阶段和前提。

2、分析问题:即要分析问题的要求与条件,找出它们的联系和关系,把思维活动引向问题解决的一个重要阶段。

3、提出假设: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问题。

4、检验假设:就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实施,并把实施的结果与原有解决问题的要求相对照,善于将结果与钥匙的要求进行对照,肯定正确的结果,否定并改正错误的结果,对解决问题非常重要。

十二、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能否正确地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

3、言语的指导

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

十三、试述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

能力是个人完成活动任务的能量。广义的能力概括了生理能力(先天能力)和心理能力(后天能力),它们为活动提供能量。狭义的能力主要指心理能力。作为个性心理特征在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被称之为才能,其中最重要的叫智力或认识能力。知识从其在活动中发挥作用看,是个人活动的定向工具。因此它必然属于保证活动成功的心理条件,也应是能力的一个组成要素。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控制活动的行为方式,由各种具体的动作组成。组成这些行为方式的动作在人脑内部实现,即在人脑内部对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也就是说通过人脑内部控制活动的技能叫智力技能;通过身体外部(主要是肌肉和骨骼)控制活动的技能叫动作技能。显而易见,技能也参与形成心理能力,也是保证活动完成的条件或能量的要素。

综上所述,能力是包容了知识和技能的更高一级的概念;知识和技能昀是构成能力的要素。能力和知识、技能均是个人活动调节不可缺少的因素;学生心理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密不可分。

十四、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前提

2、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其展开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 18

3、创设适当情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4、培养学生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逻辑思维

5、指导学生发现和克服思维障碍

6、加强语言训练

十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发展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因而发展发散思维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可通过教学有意识的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独特性和流畅性。

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创造思维虽然同发散思维关系最为密切,但是也有赖于聚合思维。

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教师应保护和培养学生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个性,这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重要意义。

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十六、简述态度转变的心理学方法专门用以改变态度的心理学方法有以下两种:

1、提供信息法:即告知以可靠性或权威性很高的消息或知识,同时避免让人知道这是让他改变态度,以维持自尊,减少对信息的抗拒,最终导致原有态度的改变。

2、认知失调法:即先使个人的认知失调(不一致),使其心理冲突,然后诱使其作出抉择,感到某种看法合乎情理,从而改变态度。

十七、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水平分期

水平A:前习俗阶段 阶段1 惩罚-----服从倾向 阶段2 操作-----关系倾向 水平B:习俗阶段

阶段3 人际关系------认同倾向 阶段4 权威和社会权力控制倾向 水平C:后习俗、自动或原则阶段 阶段5 社会契约合法倾向 阶段6 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十八、简述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表现和处理原则

1、压抑:是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境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境

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持心理平衡。压抑有时是有意的,有时则是下意识或无意识的。这对种情况的处理,应知道这是某种情绪或困境的显露,应找到真正根源加以消除。

2、投射:是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当一个学生不能正视自己所厌恶的事物(包括自己过失)的根源时,就可能产生投射行为。教师最好设法帮助学生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表露出来再加以解决。

3、回归:是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抑时,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处理回归现象,不要老是指责学生幼稚可笑,只有帮助学生战胜困难,摆脱困境,才会恢复正常。

4、移臵:是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面对这样的学生,应当理解其处境,帮助学生提高对所处情境的认识,以克服不健康情绪。

5、认同:是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应提醒学生避免过分的以偶像自居。

十九、简述巩固学生优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1、尽量使已产生的行为定型或模式化;

2、尽量设法强化这些行为;

3、尽量引导这些行为;通过成功地接近策略,逐步使行为上升到原则的高度。

二十、简述防止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1、尽量预防这些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2、一经出现,尽量制止这些行为的继续;

3、加强对不良行为相反的优良行为的倡导;

4、不良行为的发生应受到适度的处罚。

二十一、简述教师帮助预防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技巧。

1、了解内情:教师应试图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2、重叠:教师应在同一时间内注意两个或更多的问题行为;

3、持续不断:教师应维持一种连续的教育步调。

4、平和:教师的教育应像小河流水一样持续不断,平静、实在而又有力。

5、利用小组开展教育:教师应有通过向全小组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小组集体力量,而促使每一个学生卷入和参与、注意及警觉的能力。

第八章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

-***9303132333435-

第二篇:教育心理学新编(名词解释)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教师期望的这种效应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实质性的(非字面)联系 的过程。简言之,就是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

动机性遗忘:弗洛伊德认为,动机性遗忘是与不快、不安和内疚相关的遗忘,其实质是一种压抑。是人们维持自己心理平衡 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教学:从心理学角度,可把教学看作是企求诱导学习的一种活动系统或工作制度。

测量:是有数学方式对人的行为的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测量是用数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描述。测验: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程序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学习行为进行测量。

标准测验:是目前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测验方法。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具有统一的,按照系统的科学程 序组织的、并对误差作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论文式测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点,择其较重要者出几个试题,让学生用沦为的方式,自由地以书面形式解答问题。至于试题的深浅,则视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程度而定。

发展:发展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技能构造上的变化过程。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指以前学过的内容干扰以后学习的内容。倒摄抑制:倒摄抑制是指以后学习的内容干扰以前学习的内容。

高原现象: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一般在练习的中期,会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的所 谓“高原期”。练习成绩发生的停滞现象就是“高原现象”。认知风格:一般用来描述学生在加工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

认知结构:广义的认知结构指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狭义的认知结构指学习者在某一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讲台效应:学校课堂上,台上教师和台下学生虽然处于同样的客观情境中,但其心理感受却各不相同。这种台上台下感受的不同 可能被教师利用,并产生积极效应。它可以起一种组织课堂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讲课者周围。

学习:广义---是人及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的过程;狭义---特指人类的学习,在社会实践中 以语言为中介,积极主 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人的经验的过程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学习目的:是学生进行学习所要达到的那个效果。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上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尚未关系时,新知识就要由原有认知结构组织起来,原有认知结构就成为进行归 纳推理的一整套概念。

下位学习: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下位关系时,新旧知识的同化作用就表现为新知识被吸收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充实了原有认知结构,新知识本身也获得了再吸收新材料的力量。

过度学习:过度学习指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的学习。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心理气氛:是指群体在共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群体占优势的比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迁移: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 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为负迁移。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顺向迁移,反之为逆向迁移 垂直迁移:难度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隐蔽课程:所谓隐蔽课程即学校中各种超出正式组织的学校活动范围,教学大纲或课程计划没有规定,教师没有正式讲授,学生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的,带偶然性、没有组织的和非正式的活动。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

课: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它包括三个要素,即一段时间、教师 和学生及师生相互作用。

头—尾梯度:发展的进行有若干基本的方向。尤其是身体运动的发展方向,具有同神经成熟的方向相一致的梯度。聪明和控制 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控制更远的脚部,这一进展的方向称作头—尾梯度。

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它是借助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疲劳:是人们连续学习或工作以后效率下降的一种现象,可以分为生理的疲劳与心理的疲劳。起点行为:起点行为指学习者学习技能开始前的状况(准备状况)。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外在和内在的自我评估或衡量。凯勒计划:是指心理学家凯勒开发的个别教学系统,简称PSI。

智商:表示儿童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关系,即智龄与实际年龄之比(比率智商)。智能不足:是指在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的适当行为。可教性智能不足:一般认为,智商50——75为轻度智能不足或可教性智能不足。情绪困扰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的儿童。

智力不足儿童:是指具有在心智发展期间所显著表现的低于平均的心智功能与缺陷性的适应行为儿童。

禀赋优异儿童:凡智力测验获得智商140分以上者,或在特殊性向测验有突出表现者,或在创造性能力测验中得分超群者等,均可悲认为是禀赋优异儿童。

学习困难儿童:是指在理解或使用语文方面,显示基本心路历程失常的儿童。其失常现象可能包括知觉障碍、大脑受伤、轻微 大脑功能失常、阅读困难、发展性失语症等。

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众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观体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组织者:组织者指在意义接受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使用学生可理解的语言所提供的一些引导性材料。

正式学生群体: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如班级、学生会、学习小组、团队组织、学生宿舍的寝室等等。

非正式学生群体:即没有正式规定建立,也无需任何人批准同意,由有关学生自愿组合而成的学生群体。理解: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或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特指在课堂情境中主要通过上课完成的教育。编码:编码是指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改变成为容易加工和接受的形式的过程。

民主式领导:以组成团体的成员为主任,并以多数取决的方式处理团体事务的领导方式。焦虑:是指一个人的动机性行为遇到实际的或臆想的挫折而产生的消极不安的情绪体验状态。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引起动机:指诱发动机,使学生力求到达某种目标,并因达到目标而获得某种方式的报酬,引发 动机的主要技巧是教师的期望。知识:知识的实质是事物的属性或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也是客观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知识应用:指知识用于解决作业或实际生活中的课程。

效度:是指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即该测验与所要测量的目标特征相符合的程度。

难度:是指一套测验中试题的难易程度,这是用来进行题目分析和评价试题的主要指标之一。

信度:是反映测验分数的稳定性的可靠性的指标,是指测量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只有信度高的测验才能够作为一个稳定可靠的测量 工具加以应用。

无意义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义注意:是指在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评定: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教学顺序:指教学内容的各组成部分的排列次序,它决定“先教什么,后教什么”。同化: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概念、命题)理解新知识。因材施教:是承认差别,设法一对一的基础上对学生施行帮助,着眼与具体的学生,着眼于学生个体。态度: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避趋的心理及行为倾向。

审题:审题也就叫分析课题,就是掌握课堂的任务和条件,形成有关课题的映像。动作技能:以机体外部动作或运动占主导地位的技能。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维主导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第三篇:《教育心理学新编》复习提纲

教育心理学新编 绪论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第一节

一、对象和范围

(一)含义: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 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它应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应当具备的要求;

1(二)理解对象应注意:.它主要研究学校情2以.4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技能也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包括知识、其研究的学与教,.3境中的学与教; 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其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学习的迁移、各种类型的学习;学习的基本理论;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范围:

(三)保持和遗忘; 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二)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二、意义

(一)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的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四)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历史、发展与现状 第二节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发端;1903

一、短暂的历史詹姆士《对教师的对话》雏.年美国威廉1887

形;:桑代克强调教育测量、统计分析和学科心理的研年代)20世纪1903--20

二、发展阶段

(一)初创时期(年代30世纪20(过渡时期

(二)究;:年代)80世纪20年代—50世纪20(发展时期:

(三):年代)50世纪--20《教育目标分类学》.布卢姆:1〈教.布鲁纳:2;,提出“掌握学习理论”)1976()和《人类的特征与学习》1956((〈学习的条件〉.加涅:3;)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960(育过程〉.奥苏贝尔:4,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1965.安德森: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1968(〈教育心理学〉,坚持行为主义观点。)1974(三、现状和趋势 .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重2.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研究的中心问题;1 页89 共 页1 第

.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习的个3视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学校教育、对课堂教学5.重视学习过程中认识、情感和动作技能的统一;4别指导问题; 过程的影响增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观察法、调查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临床个案法 第二章 现代心理学的教育观 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第一节

一、教育与学校教育.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包括人的一生,包括态度、行为方式、信念、价值体系和知识经验等各方面;1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校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所要求的个人社会化而建立的专门系统组织。2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化指个人逐渐接受一定社会或群体所要求的知识经验、行为规范、价值体

(一)影响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二)影响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的过程。

三、教学与课.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教师和

1(一)什么是教学:包括两方面

(二)什么是课:.课的组成部分:内容2学生相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包括三要素:一段时间、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相互作用。

(三)有效教学的指标输入;师生及学生间的相互作用;经验输出。学生和教师 第二节

一、学生及群体心理特征

1(一)学生及学生群体)正式的学生群体:即根据上级正式文件或学校内部正式规定而建立的1(.分类:各种学生群体组织,又可分为三类:团结的、散聚的、离散的;优秀班集体的形成过程:组建阶段、形核阶段、)非正式的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因素:空间、2(形成阶段、发展阶段;教师的指导:期望、引导、接纳、关爱等;、仪表等;类型:正面型、消极型、中间型、破坏型;特点:群体 类似(年龄、性别、个性等)需要的互补性 页89 共 页2 第

内部的一致性、情感依赖性、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了解:美国莫雷若的社会测量法;处理:利用非正

式学生群体的特点增强正式学生群体的素质;做好消极人员的工作;坚决拆散破坏团伙。

二、教师心理4课堂的管理者;.3学生模仿的榜样;.2教员;.1教师角色:

(一)公.6团队活动领导者;.5办事员;..权威人物。10.父母;9.社会心理工作者和临床心理学家;8.学者与学习者;7共关系人员;

(1968)

(二)教师对学生期待的作用:美国罗森塔尔《课堂中的皮革马利翁》.以大量繁琐的重复或无效的活动取代有效的学2.对学生言行的要求不当;

1(三)教师管教学生的误区 .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4.过高估价奖惩的作用;3习;

(四)课堂上的“讲台效应”

(五)教师角色的心理特征:.学习兴3.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2.热爱学生,期望学生健康成长;1

.观察敏锐,善于了解学生。5.思维灵活,注意客观分析;4趣浓厚,提高自己的愿望强烈;2;.教师应具备的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等)

1(六)合格教师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忠诚教育事业,稳定的专业气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师生和同事关系;要有耐心和信心;乐观、活泼的性格;公

正不自私。条(略,10.优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美国罗森夏和弗斯特归纳为

1(七)优秀教师的品质与技能理解学生(虚心、敏感、移情作用和客观性; .2;页)48见书 .理解自己。4.与学生的有效交际;3 页)

52(八)学生心目中的教师(略,见书

页)52

(九)教师教学中的不良习惯(略,见书.课堂师生交往的性质与特点:性质:是一种人际沟通。它具有

1(十)课堂师生交往的心理学策略与技巧传递教学信息,激励学与教的积极性和改变学生思想和行为等心理功能。改善师生关系,满足师生个体心理需要,;是“一对多”式;是一种代际交往(注意差异)特点:是一种正式交往(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规则性))不要把教师的需要解释为学生的需要,不要把教师的焦虑和不1(.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学原则:2交往。()创造安全而温暖的课堂气氛;2(良情绪转移给学生,防止对学生的偏见;)正常的师生关系要有分寸,应3 页89 共 页3 第

.课堂上促进师生交流的技巧(略,4页)56.课堂师生正常交往的教师条件(略,见书3以公认的渠道为限;;角色地位障碍;交往技能障碍;心理障碍(忽视差异).课堂交往障碍:语言障碍(语言不当)5页)57见书。;课堂结构障碍(秧田式)(缺乏技能)

教育目标和教师发展的心理学分析

第三章 第一节 教育的目标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本的价值观:承认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人权;关心他人;

1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学习的四个层面:自尊;生活技能培训;学习怎样学习;具备特定的基2团结互助精神;事业心;创造性等。.学习的三重目的是: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培养综合概念技能;3本学术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包含三个基本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4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生存。.发展学生学会运用“思想”解答问题的信心,发展其2.鼓励猜测、探讨和改进;

1二、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4;.培养学生的自我推进力(即自我学习的能力)3理解力;.培养“经济地使用思想”即善于思考,寻找关联和 .发展理智上的忠诚。5结构; 教师发展的方向 第二节

一、教师的责任:师德、师风、学识、修养、技能等略)

二、未来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略)胜任教学工作,并能为学生成长和发展创设环境;;.专业化的含义:

1三、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和人性化方向

.教师素养人性化的含义:心中有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第三节:教学目标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

一、有关的概念与研究背景.学习目标也称2.层级结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学习目标;1 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聚合功能。期望)*效价=

二、教学目标的心理功能:启动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激励作用

三、教学目标的选择标准:价值性标准;可能性标准;低耗性标准;丰富性标准;就高性标准。页89 共 页4 第

(标准)法。D(条件)C(行为)B(主体)A

四、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二)五、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

(一)对象与行为的表述:明确学习主体和学习行为,用动宾结构短语;80%

(三)标准的表述方式:按正确次序;至少条件的表述:环境、人、设备、信息、时间、问题明确性因素;

分钟以内;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等。5,在2mm正确;精确度

(二)情感的六、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认知的教学目标分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的性格化;教学目标(五个程序):整个

(三)心因动作的教学目标(齐卜勒)

身体的运动、协调细致的动作、非语言交流、言语行为。认知和社会发展与教育 第四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作为经验和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在个体的整个体系内产生的机能发展的概念是随着生理年龄的推移,一、构造上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向着更高级的适应发展的不可逆过程。---.头

1二、发展的方向与顺序.近末梢梯度:发展是2 尾梯度:从控制靠近头部的运动向着更远的脚部;,显示出发展顺序0.9.谢利的研究表明:个体间发展顺序一致性的指数为3从身体的中心部向末梢部进行的; 的恒常性。

(二)平衡化:各个活动和认识彼此联

三、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综合的分化:分化与整合相统一的过程;

(三)概念化:使用以语言为中系整合成为一个整体而系统化后,个体的动作就逐渐的取得了相对稳定的平衡;

(四)社会化:随着交往的扩大,心的高度的信号功能,能撇开实物的具体属性,归纳和概括,寻找内在联系;

(五)个性化:随着发展,儿童的个性特征越发儿童的社会关系变得丰富,集体的价值观念等对儿童产生影响; 明显。

(二)成熟与学习:相互促进,相

四、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三)社会环境因素: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互制约;

(四)学校教育因素:充分利用儿童的遗传素质,对

(五)主观能动因素其心理发展施加影响;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3岁——1岁)——哺乳期;婴儿期(1岁——0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稳定性和可变性乳儿期(页89 共 页5 第

第四篇:新编《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即答案

新编《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心理学

3、学生学习

4、发现学习或接受学习

6、动机或学习动机

7、学习迁移

8、问题解决

9、自我意识

10、心理健康教育

二、简答题

1.图式说明人的心理活动系统。2.简述心理学任务。

3.简述你对教师角色的理解。4.简述学习的作用。5.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6.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

7.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8.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

9.简述凯尔曼的关于品德形成理论。10.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11.试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12.试述自我意识发展。13.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

14.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15.试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论述题

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论述应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善?

2、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试论述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4、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试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5、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6、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7、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谈谈学习它的现实意义。

四、辨析题(附答题要点)

1、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没多大关系。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经验,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包括学与教两方面。

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答:不正确。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除了教学者的角色外,还应包括朋友、管理员角色;心理辅导人员角色;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等。

4、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严格说来,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并不存在本质区别。

答:错误,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它是一个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它以语言为中介;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而以上特点动物的学习都不具备。

5、要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最有效的还是靠高额奖学金、评优、推荐直升研究生 等外部刺激。

答:这种说法较片面。题中所列的均属于外部动机,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可能只对少数较为优秀的学生有较大作用,多数普通学生难以实现这些目标。而且外部动机往往不能持久,遇到挫折就可能气馁。所以教学中不能忽视内部动机的重要性,如大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对学科的热爱等,这些动机更为持久,也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6、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

答;这种说法不恰当。学习活动必须有动机推动,一般而言,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如果过高反而会适得其反,降低学习效果。根据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应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而不是动机水平越高越好。

7、“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 答:有道理。人在学习活动中存在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学习迁移,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骑自行车与骑摩托车之间存在相同因素,因此在掌握了骑自行车的技术后,再学习骑摩托车就发生了迁移,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8、从学习迁移的角度看,“温故知新”属于顺向迁移。答:正确。“温故知新”是指通过复习以往所学知识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根据学习迁移的观点,这是一种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9、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的作用。

答:不全面。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如果是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定势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在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定势就可能是一种束缚,使得思维受到旧框架的限制而缺乏变通性和灵活性。

10、我国学生与欧美学生相比,在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方面明显不足,这与缺乏创造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答:正确。与欧美等国相比,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管理得过紧、束缚得过严、包办代替得过多。主要表现在:必修课太多、课时安排过满、理论知识繁难偏旧、考试内容死板、考试形式单一等多方面。因此,当务之急是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适宜他们创造力发挥的环境。

11、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

答:这种说法较武断。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稳定的道德行为,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一贯的作弊行为,才能认为该学生确实存在品德问题。而学生偶尔一次的考试作弊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并不一定就是品德问题,不能因此就将 其一棍子打死,必须联系以往行为表现深入分析。

12、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经历了从道德评价到道德信念、道德概念再到道德观念的过程。

答:错误。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它经历了从道德观念到道德概念、道德信念再到道德评价的过程。道德观念是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道德概念、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评价则是道德认识的具体化过程。

13、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

答:这种说法不全面。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含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部分。题中所说的主要为自我认识方面,它除了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个体产生一定的自我体验,如自尊或自卑,自豪或内疚。而自我调控则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最主要方面。

14、大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统一是指个体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和谐的统一。答:正确。这种情况称为“自我肯定型”,即坚持正确的理想自我,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不断与发展的理想自我保持动态一致。

15、有人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夸赞对方,这属于阿谀奉承,不值得提倡。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学会赞美对方便是其中之一。人的本性都是喜欢受人夸奖的,通过适当的赞美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和和谐的环境,还能使人心情愉快、增强信心。而且根据交互的原则,还能引来别人对自己的赞美与欣赏,这对个体的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都有好处。当然如果是一味的脱离实际的称赞,则又另当别论。

16、个体的心理功能状态或是健康的,或是存在心理疾病的,二者必居其一。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是心理功能状态这一序列的两极,它们是一种相对关系,并非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而且有相当多的人介于健康与不健康的状态之中。

第五篇:教育心理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A.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B.法国心理学家比纳

C.德国心理学冯特D.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2.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反映出了人格的()。

A.整体性B.独特性C.稳定性D.社会性

3.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维果斯基B.皮亚杰C.华生D.斯金纳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属于()。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5.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6.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包含的内容有()。

A.认知领域的学习B.情感领域的学习

C.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D.智力技能领域学习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1.概念学习2.学习迁移3.原型启发4.自我效能感

三、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1.环境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是什么?

2.浅论如何培养智力技能?

3.学生元认知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4.简述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给教育的启示。

四、案例分析题(12分)

小王老师是刚到光明中学任教的一名新教师,从她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她就严格要求自己。尽管她生性活泼开朗,但为了在学生面前保持严肃的形象,她轻易不露笑容。工作一段时间后,小王老师发现虽然自己每天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但教学成效不理想,学生们因为惧怕这位严肃的老师,平时都躲她远远的,甚至连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也不敢去问。为此小王老师不得不深入思考,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既让学生惧,又让学生爱的好老师这个问题。

请结合教育心理学中所学的有关教师心理的相关知识,对以上教学实例进行分析,并谈谈你的看法。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2.试述道德行为的形成过程。

《教育心理学》模拟练习题答案

(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A2.C3.CD4.B5.B6.ABC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采分点:完整准确地解释概念给4分,按照自己理解解释概念按具体情况给1~2分)

1.概念学习就是学习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集合在一起并冠以一个名称,把不具有此类属性的事物排除出去。

2.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对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

3.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

4.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三、简答题(从以下4个小题中任选3个完成,每题8分,共24分)

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金纳等。(2分)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否认行力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从刺激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该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3分)斯金纳也是环境决定论者。他主张有机体带着先天的机能来到世界,但他首先关注的是环境因素在儿童行为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3分)

2.培养智力技能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1)形成条件化知识。(2分)

(2)促进产生式知识的自动化。(2分)

(3)加强学生的言语表达训练。(2分)

(4)要科学地进行练习。(2分)

3.(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2分)

(2)从他控到自控(2分)

(3)从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动化(2分)

(4)从局部到整体。(2分)

4.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2分)

对教育的启示是:

(1)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2分)

(2)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2分)

(3)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2分)

四、案例分析题(12分)

(1)小王老师能够认识到教师威信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工作,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对于教师威信又缺乏全面的理解,教师的威信是教师在与掌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肯定的关系,既要有“威严”,也要有“信服”。(4分)

(2)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有许多,只有充分认识到各种因素对教师威信的影响和作用,才能真正建立起对教学起促进的教师威信。(4分)

(3)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教师各种能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学会教学,才能不断调整增加,超越自己,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小王老师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也是要充分肯定的。(4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可以看成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一个代表。(3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人脑中储存的记忆信息和信息加工策略与当前接受到的环境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信息的意义。(3分)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间双向的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体系的过程,每个学习者都会以自己的原有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原有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信息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3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体现在:

(1)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以往的概念。(3分)

(2)教师除讲授学习材料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生成的能力和技巧,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评价、监督自己的认知过程,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最终能使学生独立进行埋解性的学习。(3分)

2.道德行为的形成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道德意志的培养。

(3分)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道德动机与道德行为方式形成稳定的联系。一般来说,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方式都是统一的,但有时也会出现动机与效果不一致的现象。因此,不仅要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还要帮助他们学会“怎样做”,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4分)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自己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它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品德的关键因素。道德行为的训练,单靠行为方式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让学生通过行为方式的不断练习来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道德行为方式变得容易实现,形成比较稳定的态度和行为倾向,而且还能够加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概括性和稳定性。(4分)

为了能在各种困难条件下实现道德行为,必须锻炼道德意志。道德意志的基本过程包括决心、信心、恒心三个阶段。(4分)

《教育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4 参考答案

(第 10、11、12、13 章)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5 分)P279、什么是品德?品德形成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2、皮亚杰和科(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P286

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

德判断和道德知识;第三,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道德动机是道德品质的深层心理结构,它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也制约着道德行为方式的方向和水平,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的表层心理结构,是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一定的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固的联系,这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3、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P289

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道德判断的标准开始逐步摆脱承认惩罚的影响,在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时,能依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有了主观的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儿童在五、六岁以前是属于无规则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认识。儿童在六岁到八、九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这是儿童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这一阶段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他律的行为,是因为:(1)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服从权威就是对的。(2)儿童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 , 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 不能明确地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 , 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

八、九岁之后儿童过渡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应该与他人相互尊重并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儿童之所以能从他律转向自律,是因为:(1)这时儿童认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2)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脱离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4、教学设计由哪些基本问题组成 P309 第三段

答: 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等;再次是“我怎么判断我已达到了那里?”即教学评价与监控。5、什么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它给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P322 P324

答: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启示:第一,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第二,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第三,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6、教师工作都有哪些特点? P368

答:(1)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劳动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面性

(3)劳动的方式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4)劳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5)劳动的效果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延时性7、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及这些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P374

答: 心理品质:

(1)合作及民主的态度

(2)仁慈、体谅

(3)有忍耐心

(4)兴趣广泛

(5)和蔼可亲

(6)公正无私

(7)有幽默感

(8)言行稳定一致

(9)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

(10)处事有伸缩性

(11)了解学生、给予鼓励

(12)精通教学技术

作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会间接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学生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二、案例分析题(10 分)P280

案例: 此案例可以从道德品质的形成上来分析。张明作为一个中学学生,身体健康,但喜欢打架,打完后知道不对,但改不了,说明从品德心理结构的四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来说,他没有达到统一。张明在对打架这个行为上,从道德认识上他能体会到打架不对,说明他能辨别行为的是非好坏善恶,但在道德情感上来说,他有所欠缺,没有从心理上体验到打架这个行为带来厌恶感,相反可能他从打架上体会到了某种快感,导致他屡教不改,因此使得他知情意行不能统一。老师和家长可能也只是从道德认知上对张明进行批评教育,没有从道德情感上予以感悟,因此虽然有所成效,但不能使张明改掉坏毛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了道德动机,从而形成人的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对张明的教育因从情感入手,使他从心理上体会到打架的不对,对打架的行为产生厌恶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三、论述题(前 5 题,每题 10 分;最后一题 5 分,共 55 分)、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P290

答: 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内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气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

(1)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道德的定向阶段,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道德认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道德认知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加以实施,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道德认识或道德的发展,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当人们面对那些以前从未碰到过的复杂问题时,就会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促使一个人进入高一阶段的思维,而高一阶段的思维就会推动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P295-305

答:道德情感的丰富与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与训练三个方面去把握。

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培养,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第一步。道德认识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认识人际关系或接受社会现在的道德规范的结果。道德认识的形成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和道德信念的产生。

道德认识的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根据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加以培养: 要形成道德品质,就必须使知情意行这些心理成分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品德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但在培养道德品质的过程中,这几方面心理成分的培养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认为,在品德形成和发展中,应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但由于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影响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又是多方面且相互影响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最需要、最迫切、最有效的方面入手。例如,可以通过阐明道德概念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也可以从激发道德情感入手,还可以从行为技能和习惯的训练起步。所以,道德品质的培养可以有多种开端,但最终还是要使各种心理成分都得到发展,形成道德信念。、布卢姆和加涅对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对教师有何启示意义 P310-

答: 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3 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并非尽善尽美,但有助于我们从多角度、多水平、多层次去考虑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问题。它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使学生获取知识或者对我们所教内容的简单回忆远不是我们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努力帮助学生达到更高水平的认知目标。教师不仅要考虑认知领域目标的实现,还要考虑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态度和情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参与各科学习。除了发展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教师还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体魄及各种身体运动技能。加涅将教学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学生的学习结果或教学目标分为 5 类: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加涅的教学目标分类被认为具有处方性,这是因为他的教学目标分类不只是条目的说明,而且还进一步告诉教师作用设置情境(学习的外在条件),去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加涅还特别强调了与学生的学习结果的达成密切相关的学习的内在条件。4、联系实际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教学能力? P384-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具体为: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关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计划、控制、调节、检查、评价和反馈的能力。3).教学组织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至少要完成七方面的组织工作:组织教学进程,安排教学步骤;组织学生注意;维持课堂秩序;组织教材;组织和安排教学方法;组织班集体、团队和学习小组的活动;组织班级活动,课外活动等。).言语表达能力。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重要工具和手段。不仅直接影响这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也直接影响着学生言语和思维的发展,是教师基本的心理品质。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

中总结出教师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应做到 “ 八戒 ” 和 “ 六性 ”。).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总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形成自己新的教育思想和改进教育实践。教学反思能力是优秀教师重要的心理品质,在反思中学会教学,通过反思才能扬长避短,创造出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才能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有:行动研究法和比较法。教学反思能力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在学习活动,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学内容与方法,构建师生互动的机制,在反思中不断超越自己。4、联系实际谈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哪些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 P384-

答:第一,教师应能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

(1)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备状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原有知识,能力背景,查明学生是否已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

(2)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要引发起学生求知的需要,特别要重视内在认知动机的激发,为此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本身应当是有意义的,要难度恰当,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的愉悦情绪,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3)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要使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教学内容应组织成富有意义的序列,符合学生的认知加工过程。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首先应注意新信息要具有可辨别性,其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再次要求教师应采取一些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4)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现代学习论非常重视学生的认知结构,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教师能否正确关注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以此作为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部分。

(5)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参与,会使学习变成一种自发、自觉的过程,教学就会转化成有意义和令人兴奋的事情,不单是认知成分的参与,还要包含价值、情绪的色彩,促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6)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是指教师能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其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5、论述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因素。P378-379

教师威信的形成,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条件是指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是威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客观条件是指影响教师威信形成的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社会地位、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者对教师的态度以及学生家长对教师态度。但对教师威信形成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其自身的主观条件,既教师本身的素质,这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内容包括:).崇高的思想品质。

在思想品质上有缺陷的教师不可能在学生中向有威信。有威信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政治信念坚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学生有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学生的成长呕心沥血,对教育有高度的责任感、自豪感,工作兢兢业业,诚实开朗,公正热情,言行一致,大公无私等。).优良的心理品质。

有威信教师都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他们对学生有着深深的爱,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坚强的意志,有毅力,有韧性;能真诚地与学生相处,能忍受学生的缺点错误并予以正确地矫正;勇于自责,富有自我批评精神等。).较强的业务能力。

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善于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口齿清楚,表达能力强,讲课富有启发性,教学效果好,能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能够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师才能应得很高的威信。).得体的仪表。

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的穿着、举止和情态,他反应的事教师的精神面貌。穿着朴素,举止从容,仪表端庄,不仅给学生一种可亲可近的印象,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举止表现。5).良好的 “ 第一印象 ”。

学生往往对初次接触的教师特别敏感,充满着新奇和期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如果师生初次见面,教师就表现出较高的教学艺术和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并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会很快获得学生的敬重。教师威信的形成,虽然主要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主观条件,但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来说,起作用也不是等同的。教师的威信一旦形成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能继续保持、不断发展和提高,也可能逐渐下降,甚至丧失。这关键取决于决定与教师个人在思想品德、心理品质和业务水平等方面是否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为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严格要去自己,从而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不断提高。6、请您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师能力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P384-

参考答案: 答:)把握教学过程能力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提示我们,学生的学习是认知过程和结构的主动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有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以更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1)、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能力

(2)、激发学习动机的能力(3)、组织教学内容的能力(4)、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能力(5)、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6)、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言语表达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下载教育心理学新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心理学新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

    教育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 社会就是一张网,将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联系在一起,他们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而我们存在于其中的关系与我们密切相关。 意识对物......

    教育心理学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特点情绪情感:情绪是人的主观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它是动物和人类共有的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所特有的,它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关联的。人都有......

    教育心理学、

    心理学考研不可不知的十个知识点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经进入到了冲刺阶段,参加2012年心理学研究生考试的同学都在抓紧最后的两个月的时间,做最后的拼搏。打算参加2013年......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第一章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叫心理现象,简称心理。2.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动力......

    教育心理学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五、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六、......

    教育心理学

    对《教育心理学》的反思 近期仔细读过邵瑞珍主编的《教育心理学》 ,这本专著阐述学校教育情境下的学生的学习,论述了学生在认知领域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态度和思想品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