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三百讲3范文合集

时间:2019-05-14 13:0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三百讲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三百讲3》。

第一篇:论语三百讲3

《论语三百讲》3

第61讲 闻一知十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对子贡说,你跟回谁比较杰出,谁比较优秀?子贡回答说,赐怎么敢和回相比呢,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领悟十个相关的道理,赐听到一个道理只能领悟两个相关的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我与你都比不上。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他也不认为说我是老师,我就一定要胜过学生。韩愈在《师说》里面也有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客观的话,重要的是用不用功,如果你有很好的天赋才华,你不用功的话那是浪费。你也只能是天才儿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那多可惜。如果说你既有天才又能用功,那就是孔子说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将来的他们也许表现远远超过我们。这样的话,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能不断进步,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他看到有像颜回这样的学生,高兴都来不及。他看到子贡这样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既谦虚又有自知之明,当然是要鼓励他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欣赏、互相肯定,所以我们看到孔子跟学生的关系就觉得非常亲密。他跟学生谈话来往,看学生如果太骄傲了,他会稍微点他一下;太谦虚的话,又会鼓励他一下;如果他有自知之明,就再给他肯定。

《论语三百讲》

第62讲 听其言 观其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没有办法用来雕刻,废土砌成的墙壁,没有办法涂得平滑,我对予有什么好责怪的呢?孔子又说,过去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却要观看他的行为。我是看到予的例子才改变态度。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他随时也在观察和学习,他对人的态度也要从身边人去加以检验。因为有时候你接触的朋友,都是比较同质性高的,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到最后大家想法都差不多,你就以为天下人的想法都差不多。其实不一定,譬如中国那么大,你到每一省去,你都会发现有不同的民情、风俗,有些人讲话喜欢夸张一点,有些人讲话比较保守一点。所以我们要注意到你与对方的习惯是不是一样,否则你听他讲一句话,用你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的话很可能会产生误会。

论语三百讲》

第63讲 欲望的尺度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我不曾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一位。孔子说,枨有不少欲望,怎么做得到刚强呢?

两种欲望:

 第一种是自我中心的;

 第二种是非自我中心的。

孔子说他的学生里面他没见过刚强的,因为他有欲望就不能刚强,分辨欲望的前提是除了你基本的生存欲望之外,往上提升所做的分辨,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生存欲望,这就谈不上什么所谓的欲望的问题。所以要分辨的是一方面你要把自我中心的转向非自我中心的,另一方面要参考一下道家的想法,有正确的知,你才有正确的欲。事实上如果大家都没有欲望的话,社会怎么能进步呢。但是这个欲望,最好是正确的欲望,也就是说你不能为了满足欲望而损害别人。其次是你要调节你的欲望,最好同时有正确的知,这样就有正确的欲,一个社会还是可以向前不断地进步发展,这才是孔子的真正用意。要不然孔子为什么要说你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呢,他希望你不要只知道狂妄而已。还要透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掌握好这个分寸,那你无欲则刚在原则上还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否则你欲望太多一定受制于人,别人可以控制你,这样一来你的生命还有什么自由可以去珍惜。

《论语三百讲》

第64讲 八字箴言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这还不是你做得到的。

人跟人的相处常常以这句话作为思考,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里面充满一种温暖的人道精神,互相尊重的一种情感,很值得我们多加去思考跟学习。我们在念《论语》的过程,有这些地方出现的时候,就要特别找一些例子来说明,比如看看别人如何跟我相处,上课的时候有同学讲话,他是不是妨碍我听课,但是你如果干涉他的话,好像会伤害同学的情感,所以这个时候由适当的人出面,让老师来说大家保持安静,或者由班上专门维持秩序的同学来做的话就比较名正言顺。那我们能够自我要求,而不是去要求别人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自我要求,何必需要别人来要求你呢,那样的社会一定是比较可爱的社会。

《论语三百讲》

第65讲 力行实践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还未抵达能够实践的程度以前,就只怕自己又听到新的道理。

孔子说过一个人的过失跟他的性格类别有关,所以你要对付你自己,要改变你的性格,如果不能改造自己的性格,顺着你的天性去发展,有优点也有缺点,到时候恐怕互相抵消,那么一个人的生命只能原地踏步。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一定要针对自己的过失或者性格上的弱点来加以改善,如果你自己不改善,没有人可以帮你忙。你先不要关心别人有没有改善,因为别人有他自己的路要走,你要关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改善。

人活在世界上想要学习,想要改善自己,第一个就是要好学,像孔子一样,每天不断地学习,到处向人学习,这样你就会觉得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感觉到生命力源源不绝地展现出来。第二个要深思,要好好地去思考,使所学的内容跟自己的生命特色结合起来,这样你所学的才有用。第三个要实践,也就是力行实践,如果你不能实践的话,你学得再多、想得再深有什么用,它还是不能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生命。

《论语三百讲》

第66讲

君子之道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贡请教说,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放下身段向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得到“文”的谥号。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的作风:第一个容貌态度保持恭谨,第二个服侍君上出于敬意,第三个照顾百姓广施恩惠;第四个役使百姓合于分寸。

两位在孔子之前的政治人物,他们的表现一个是合乎文的要求,一个是合乎君子的要求。

《论语三百讲》

第67讲

善与人交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晏平仲很懂得与人交往的道理,交往越久别人越敬重他。

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臧文仲供养大龟的屋子里,柱头刻成山的形状,梁上的短柱则画着海藻,这怎么算得上大家所说的“明智”呢? 孔子的价值观都是要以“人”作为核心,儒家是一种人文主义,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他肯定每一个人都有人性的基本价值,有人格的尊严可以去发展,而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一个人要真正走上人生的正路,他需要不断地修炼的。你光靠一些天生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有用,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不要只看短暂的现在眼前,你要看的是长期的交往,日久见人心。像晏平仲能够让人跟他交往越久,越尊重他,这一点也是我们很多人交很多朋友之后共同的心得,确实不容易做到。通常我们交往越久,不见得会有敬重这样的心态,而晏平仲可以做到,一定代表他本身很有分寸,待人以诚,又有礼来做适当的节制或者是规范。这样一来的话,人生的路可以走得比较平稳,生命也可以更为充实。

《论语三百讲》

第68讲 洁身自爱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子张请教说,楚国的宰相子文三次出任宰相,没有得意的神色,三次从宰相去职,也没有不悦的神色。去职的时候,一定把过去的政务告诉接任的宰相,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尽忠职守。他再问,他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

崔杼以下犯上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全部放弃了离开齐国,到了一个国家不久就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再度离开到了另一个国家。不久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然后又离开这个国家,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洁身自爱。他再问,他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

孔子从来不会轻易说一个人合乎行仁的要求,因为“仁”必须是内在真诚的自觉产生的力量,自我愿意去做该做的事,然后“仁”一定是代表整个人格趋于完美的程度,所以孔子只愿意说一个是尽忠职守,一个是洁身自爱,能不能达到行仁,还不一定,还要看他其他方面的努力。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表现就不错了,人生的检验是永无休止的,必须不断地努力让自己走上更高的层次。

《论语三百讲》

第69讲

三思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许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这种描述就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上轨道的时候,显得很明智;在国家不上轨道的时候,就变得很愚笨了。他的明智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当你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的时候,要考虑到三点,就是我能够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以及我愿意做什么。通常能够做、应该做、愿意做,那你做了准没错。但是很多时候,事情没那么单纯,你能做的事,但你不应该做或是你不愿意做,这时就得考虑到责任问题了。所以现在人的考虑可以从这边延伸出来,给自己设定两个重点就可以了:第一个该不该做;第二个怎么去把它做好。

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成就,但不见得代表他在每一方面都很好,他也许在某一方面又有问题了,就要看大家的评论怎么样。评论一个人好坏,不是一般人的能力或者权利范围,本来应该属于天子的,但是如果说天子不管事的话,我们在社会上也应该有一种评价善恶是非的人出现,孔子以这样的人自居。

《论语三百讲》

第70讲

君子固穷

子在陈,曰:“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在陈国时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学生们,志向高远,奋发进取,基本的修养已经颇有可观了,只是还不知道裁度事理的原则。

一个人如果说稍有迷惑的话,情绪稍微冲动,他马上就混淆了各种情况,所以孔子的学生请教说怎么样才能够化解迷惑的时候。孔子的回答都是直接就他的情绪反应说你不要冲动,情绪造成各种复杂的情况,你的理性就受到遮蔽,所以理性一旦糊涂的话,许多事情做出来之后只有后悔。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学生的期许,他自己在外面有了困难就想说,我回去再把学生好好教好。一个人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他只能靠教育下一代,让他们代代相传,把这理想传下去。

《论语三百讲》

第71讲

不念旧恶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伯夷与叔齐心中不记得别人的过去的恶行,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了。

我们活在世间往往会引起别人对我们的抱怨,同时我们自己对别人也会有所抱怨。其实人只要稍微反省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怨恨是双向的,有时候别人怪我,有时候我怪别人,怪来怪去到最后就是没办法自我反省。那么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要减少别人对你的怨恨,要记得不要总是念着别人过去犯的错误。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如果老朋友一见面就提到你以前偷了什么东西,你以前考试作弊,那谁敢理你,别人一定会怪你。一个人年纪大了之后,总希望过去的那些错误离我远去,从此不再纠缠。所以碰到老同学的时候最好讲好话,你以前做了好事,宣传正面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怨恨。所以孔子就以伯夷叔齐为例子,说明了这个道理。

《论语三百讲》

第72讲

直爽的标准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要一点醋,他去向邻居要来给人。

成为哲学家的必备条件:  一要有明确的概念;  二要有判断的标准;  三要建构系统。

凭良心做事就是你做到真诚了,别人如果不谅解的话,有时候也没办法讲清楚,因为别人有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我们在思考人生的时候,孔子对于“直”很重视,他曾经说过,“人之生也直”人能够活在世界上是靠真诚而正直。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我很正直,变成是有话直说,出口太快了。很多时候你心里面以为自己正直,但是你要用适当的语词来表达你的情感。但是如果你不学习的话,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都是直接表达出来,别人会受不了的,这样反而变成一种口无遮拦。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73讲 真诚交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态度极其恭顺,这种人左丘明认为他的行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怨恨一个人,表面上却与他继续交往,左丘明认为这样的行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左丘明认为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按照礼仪的规定有适当的礼貌就好了,有话直说,这一次需要你帮助,下一次我也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给你帮忙,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各自按照他的角色、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的能力来互动。所以如果太重视外表的话,反而让别人觉得不真诚。儒家强调交朋友一定是要真诚为主,特别是不要把怨恨藏在心中去跟别人做朋友,就算你的个性是比较直爽,有时候有一点鲁莽了,但是至少要做到跟朋友来往,绝不在心中藏着怨恨,如果心中有怨恨的话,就绝不跟他来往。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74讲

最高志向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颜渊与季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车子、马匹、衣服、棉袍与朋友一起用,用坏了都没有一点遗憾。颜渊说,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年人都得到安养,使朋友们都互相信赖,使青少年都得到照顾。

子路的志向是要做到重视朋友的情意,远远超过世俗的财物。他要跟朋友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所以这是很难得的,非常高尚的志向。颜渊自我要求不要过多的去夸耀自己的优点,以及有劳苦的事自己来做,不要推给别人,这样就把自我的执著给化解掉了,所以颜渊的志向是比子路的要略胜一筹。而孔子的志向是最高的理想,他希望能做到让天下的老年人都得到安养,让天下的做朋友的人都能够互相信赖,让天下的青少年都可以得到好的照顾。这叫做止于至善,世界大同,所以孔子作为一个老师,确实是了不起,他的学生子路有情有义,颜渊能够达到无私的境界,而他自己可以止于至善。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75讲

对待过错的态度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算了吧,我不曾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就在内心自我批评的人。

孔子说了一个人听到自己的过失,他应该内心自我反省。曾经还说过,让我再过几年到了五十岁可以专心研究《易经》,将来我就减少很多大的过错了,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但是小的过错还是难免。过错有时候来自于性格,念《论语》时要记得儒家不可能有人性本善的想法,它认为过错有时候是无心的。所以知道一个人有什么过错,就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让他人生往哪里发展。孔子说,当你见到自己的过错时,首先要在内心进行自我检讨,不要忙着辩护。检讨之后,要小心避免遇到类似情况的发生,不要再犯错误,要针对自己可能的过错而加以修炼。

《论语三百讲》

第76讲

爱好学习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这段话说出来很有意思,一方面认为我比别人更好的地方,是我好学,但是这个好学正好反映出来我认为自己不够。孔子是主张温和的理性主义,每一个人都有理性,他如果好学,懂得更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他的生命就发展得更完整。文字作为载体,它所承载的这些内容的思想精华其实已经不在了。真正的人生智慧一定要透过自己实践之后,才能够得到验证。总要学习一些观念,然后在实际生活上加以验证。假如没有观念的话,你遇到所有发生的事情,你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有观念才能理解,理解之后你才能够化解各种困惑,这样知识的作用才能够表现出来。

《论语三百讲》

第77讲

面向光明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仲弓这个学生可以让他出任政治领袖。

古代有三种人面向南方:  第一种 天子;  第二种 诸侯;

 第三种是诸侯之国的卿大夫。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的后代长着红色的毛与整齐的角,就算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他吗?

儒家里面谈到从政升官等于是要把个人家里的事情放在一边,替国家做事那是需要有崇高的理想跟抱负的,也要有卓越的德行跟能力的。

从政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 第一个是德行要高,这是永无止境的要求;

 第二个是能力要强,要能够应变,应付所有变化的事情;

 第三个是智慧要高,也就是说你要能够解决百姓的困惑,遇到任何问题懂得做正确的判断。

《论语三百讲》

第78讲

不迁怒

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鲁哀公问说,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他也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爱好学习的人了。

“不迁怒、不贰过”是描写颜渊好学的证据,代表孔子教学生的时候,是把学习跟德行的表现结合在一起。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学生分为八派,各自自立门户,但都不是走儒家路线的。对于教育的人才、人格、人文三方面,并没有做完整的理解跟介绍。所以孔子的感叹是有他的道理,而颜渊学了很久,已经有很好的表现,希望也达到很高的层次了,最后也没有机会去用在社会上。

《论语三百讲》

第79讲

雪中送炭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第六》

【译】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申请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棉袍,我听人说过君子记住别人的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论语•雍也第六》

【译】原思担任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待遇是小米九百斗。他不肯接受这么多。孔子说你不要推辞,多的可以济助家乡地方的穷人。

人跟人的相处要考虑三个方面:

 第一个:做人处事要问自己是否真诚;

 第二个:跟别人来往,要问别人对我有什么样的期许,这时候要互相沟通;  第三个:社会规范要遵守。

《论语三百讲》

第80讲 心不违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

这段话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观念,儒家以孔子来说,绝不认为人的心是本善的。它认为人的心是一种自觉的能力,譬如说我可以自己觉悟,我今天要做什么,我现在要做什么,所以心代表一种思想的能力。人的心是经常在变化的,它具有选择的能力。而孔子认为你应该选择“仁”,既然我跟别人来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我都可以走上人生的正路,我只要表现适当的态度,真诚由内而发,主动愿意去做该做的事,就是行仁的表现。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81讲

为政执政从政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欤?”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政也欤?”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欤?”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季康子请教,可以让仲由担任大夫吗?孔子说,由,勇敢果决,担任大夫有什么问题呢?又问,可以让赐担任大夫吗?孔子说,赐,识见通达,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再问可以让求担任大夫吗?孔子说,求,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明白,孔子对学生是很了解的,知道他们各有特色。做官就是需要把一个人当人才来用,他才能够就那个位置来造福百姓,来服务国家,所以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去做官的话,都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人作为人才他对于自己的出处进退,要有怎样的判断,也是需要全面考量的。

《论语三百讲》

第82讲

贫而乐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回的德行真好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样生活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回的德行真好呀!

一个人有钱可能会不快乐,因为他恐怕会财大气粗,不懂得礼仪规范呢;而生活的穷困也会使人忧愁,柴米油盐酱醋茶,贫贱夫妻百事哀,当然是烦恼得不得了。而颜渊认为有衣服可以穿,有稀饭可以吃,然后还有老师所教的道,就可以让我快乐了。孔子认为颜渊的德行很好,但是今天这个时代经济越来越繁荣,以颜渊的理想提出来之后,很多人说如果大家都如此节省,那经济如何发展,因为经济有时候是建立在适当的消费上面。所以这段话有它的道理,却不是人人能够做到的,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学习有个特色,要“取法乎上”,要知道最高的标准在哪里,然后我们自己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提醒自己说,我现在做的情况 如果不错的话,一定要记得“不错但是不够”这六个字。颜渊生逢乱世,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虽然陷入穷困,但是他不逃避,反而借这个机会修炼自己,展现出贫而乐道的一个最好的示范。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83讲

能力与努力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论语·雍也第六》

【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啊。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

一个人只要愿意走上人生的正路,他一定有力量,因为这取决于你自己。譬如说,我现在希望能够事业上很顺利,那不是我可以决定的,我现在希望能够赚很多钱,那不是我可以选择的。但是我现在说我希望走在人生的正路上,能够不断地行善,跟任何人都建立适当的关系,那是我可以做到的,就看我要不要做而已。冉有在这里作了一个负面的示范,但是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得到一些教训,就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看到冉有画地自限,就要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毛病,如果有的话,就要尽快去改善,因为时间是不等人的。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84讲

公正与勇敢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子游担任武城的县长。孔子说,你在这里找到什么人才了吗?他说,有一个叫澹台明灭的,他走路时不抄捷径,若不是公事也从不到我屋里来。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後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鲁军战败撤退时,他负责垫后,将近城门时,鞭策着马匹说,“不是我敢垫后,是马不肯快走啊。”

本节所讲的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学生子游,他判断人才的标准,就是以澹台灭明这个人为例;另外一个是讲鲁国的一位大夫,孟之反的一个小小的事情,说他不夸耀自己,能够把他的功劳很轻描淡写地化解掉,其实这样别人反而都会记得。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85讲 承礼启仁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由门户呢?为什么做人处事却不经由我所提供的正途呢?

为人处事如果要求行善避恶的话,一般有两种考虑:第一种是外在的规范,叫做礼仪,法律也包括在内;第二种是你真诚地由内而发,自己去行善避恶。

一个人要做好事的三种理由:

 第一个是外在的压力,人群的要求;

 第二个是因为他有宗教信仰;

 第三个是让一个人启发他内在的自觉,要靠良心。

儒家要求你行善避恶,是以仁作为基础,这个“仁”代表由真诚而自觉产生力量,由内而发,自我要求做该做的事,但是要配合礼的规范跟个人的宗教信仰。“仁”是孔子一生学习跟思考的心得,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知道,没有人生下来是完美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也都有责任走向完美,而当你行仁的时候,你跟人群是不能脱离的。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86讲 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质朴胜于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

“文”的基础是“质”,“质”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自然的一种本性。文代表文化、文学、文艺,这些一定都是要学习的,如果你的书念得多叫做博学。但是行为上要用礼来约束,所以文跟礼应该放在一起。人活在世界上要特别注意到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规矩的话是很难长期维持适当的关系。但是如果规矩太多了,大家行礼如仪,可能就会没有内心的情感。所以我们学习儒家就要记得,它是强调外在跟内在要合一,这样人的生命特色才能表现得很优美。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87讲 真诚而正直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人活在世间原本应该真诚,没有真诚而能活下去,那是靠着侥幸来免于灾祸。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活在世间,这一生都应该真诚,真诚之后跟别人来往,这样你才能够建立适当的关系。一个人如果不真诚,做事情都是胡作非为或是内心跟他的行为脱节,做到最后一定出事。反之真诚由内而发,即使做错了就立刻认错、负责,然后去改过。

儒家强调真诚并不是一句口号,这个真诚的心一旦表现出来的话,人的生命就会有非常不凡的表现。但是很可惜,古今中外缺乏这种真诚而活下去的人还是占多数。很多人谈到宗教问题都会强调你要信这个教,你要信那个教,你才能够得救,才能够解脱。但是以儒家来说的话,他没有特别谈解脱得救的问题,但是他会强调良心照样是一个人最后的一个堡垒,做任何事凭良心的话,总是我行善的来源。所以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的心能够思考,它来自于天。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88讲

好之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了解做人处事的道理,比不上进一步去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更进一步去乐在其中。

学习的三个层次:

 第一层叫做“知之”,譬如说我现在知道做人处事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姐妹,要跟朋友讲信用。

 第二层是要喜欢这个道理。

 第三层是去实践,可以去体会其中的深刻的意义。我去做到了之后,感觉到那种快乐是由内而发的快乐。

傅佩荣

《论语三百讲》

第89讲

上进之心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的人自甘堕落,就没有办法告诉他们。

儒家的思想绝不只是告诉一个聪明人去学习,而是告诉每一个人要去学习。如果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孔子就会跟他讲高深的道理,只要有耐心认真把它听完毕,它就可以产生很大的作用。同样的介绍《论语》思想的时候,如果你愿意上进,那不管你以前的背景是什么,所念的专业是什么,只要认真地去学习了,你就能领悟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进而对你的为人处事起到影响。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老师要会教,学生的主动配合也很重要。

第二篇:《论语三百讲》之三(第61-90讲)(写写帮整理)

论语300讲之三(第61-90讲)

第61讲 闻一知十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对子贡说,你跟回谁比较杰出,谁比较优秀?子贡回答说,赐怎么敢和回相比呢,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领悟十个相关的道理,赐听到一个道理只能领悟两个相关的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我与你都比不上。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了解到孔子他也不认为说我是老师,我就一定要胜过学生。韩愈在《师说》里面也有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客观的话,重要的是用不用功,如果你有很好的天赋才华,你不用功的话那是浪费。你也只能是天才儿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那多可惜。如果说你既有天才又能用功,那就是孔子说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将来的他们也许表现远远超过我们。这样的话,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才能不断进步,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他看到有像颜回这样的学生,高兴都来不及。他看到子贡这样的学生,在这个时候既谦虚又有自知之明,当然是要鼓励他了。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欣赏、互相肯定,所以我们看到孔子跟学生的关系就觉得非常亲密。他跟学生谈话来往,看学生如果太骄傲了,他会稍微点他一下;太谦虚的话,又会鼓励他一下;如果他有自知之明,就再给他肯定。

第62讲 听其言 观其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没有办法用来雕刻,废土砌成的墙壁,没有办法涂得平滑,我对予有什么好责怪的呢?孔子又说,过去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待别人听到他的说法,却要观看他的行为。我是看到予的例子才改变态度。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他随时也在观察和学习,他对人的态度也要从身边人去加以检验。因为有时候你接触的朋友,都是比较同质性高的,同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到最后大家想法都差不多,你就以为天下人的想法都差不多。其实不一定,譬如中国那么大,你到每一省去,你都会发现有不同的民情、风俗,有些人讲话喜欢夸张一点,有些人讲话比较保守一点。所以我们要注意到你与对方的习惯是不是一样,否则你听他讲一句话,用你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的话很可能会产生误会。

第63讲 欲望的尺度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我不曾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一位。孔子说,枨有不少欲望,怎么做得到刚强呢?

两种欲望:

  第一种是自我中心的;

  第二种是非自我中心的。

孔子说他的学生里面他没见过刚强的,因为他有欲望就不能刚强,分辨欲望的前提是除了你基本的生存欲望之外,往上提升所做的分辨,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生存欲望,这就谈不上什么所谓的欲望的问题。所以要分辨的是一方面你要把自我中心的转向非自我中心的,另一方面要参考一下道家的想法,有正确的知,你才有正确的欲。事实上如果大家都没有欲望的话,社会怎么能进步呢。但是这个欲望,最好是正确的欲望,也就是说你不能为了满足欲望而损害别人。其次是你要调节你的欲望,最好同时有正确的知,这样就有正确的欲,一个社会还是可以向前不断地进步发展,这才是孔子的真正用意。要不然孔子为什么要说你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呢,他希望你不要只知道狂妄而已。还要透过学习了解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掌握好这个分寸,那你无欲则刚在原则上还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否则你欲望太多一定受制于人,别人可以控制你,这样一来你的生命还有什么自由可以去珍惜。

第64讲 八字箴言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这还不是你做得到的。

人跟人的相处常常以这句话作为思考,我不愿意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愿自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里面充满一种温暖的人道精神,互相尊重的一种情感,很值得我们多加去思考跟学习。我们在念《论语》的过程,有这些地方出现的时候,就要特别找一些例子来说明,比如看看别人如何跟我相处,上课的时候有同学讲话,他是不是妨碍我听课,但是你如果干涉他的话,好像会伤害同学的情感,所以这个时候由适当的人出面,让老师来说大家保持安静,或者由班上专门维持秩序的同学来做的话就比较名正言顺。那我们能够自我要求,而不是去要求别人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自我要求,何必需要别人来要求你呢,那样的社会一定是比较可爱的社会。

第65讲 力行实践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路听了做人处事的道理,还未抵达能够实践的程度以前,就只怕自己又听到新的道理。

孔子说过一个人的过失跟他的性格类别有关,所以你要对付你自己,要改变你的性格,如果不能改造自己的性格,顺着你的天性去发展,有优点也有缺点,到时候恐怕互相抵消,那么一个人的生命只能原地踏步。如果你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一定要针对自己的过失或者性格上的弱点来加以改善,如果你自己不改善,没有人可以帮你忙。你先不要关心别人有没有改善,因为别人有他自己的路要走,你要关心的是自己有没有改善。

人活在世界上想要学习,想要改善自己,第一个就是要好学,像孔子一样,每天不断地学习,到处向人学习,这样你就会觉得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感觉到生命力源源不绝地展现出来。第二个要深思,要好好地去思考,使所学的内容跟自己的生命特色结合起来,这样你所学的才有用。第三个要实践,也就是力行实践,如果你不能实践的话,你学得再多、想得再深有什么用,它还是不能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生命。

第66讲 君子之道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子贡请教说,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明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放下身段向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得到“文”的谥号。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乎君子的作风:第一个容貌态度保持恭谨,第二个服侍君上出于敬意,第三个照顾百姓广施恩惠;第四个役使百姓合于分寸。

两位在孔子之前的政治人物,他们的表现一个是合乎文的要求,一个是合乎君子的要求。

第67讲 善与人交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晏平仲很懂得与人交往的道理,交往越久别人越敬重他。

子曰:“藏文仲居蔡,山节藻棁,何如其知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臧文仲供养大龟的屋子里,柱头刻成山的形状,梁上的短柱则画着海藻,这怎么算得上大家所说的“明智”呢?

孔子的价值观都是要以“人”作为核心,儒家是一种人文主义,始终把人的生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他肯定每一个人都有人性的基本价值,有人格的尊严可以去发展,而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一个人要真正走上人生的正路,他需要不断地修炼的。你光靠一些天生的聪明才智不一定有用,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不要只看短暂的现在眼前,你要看的是长期的交往,日久见人心。像晏平仲能够让人跟他交往越久,越尊重他,这一点也是我们很多人交很多朋友之后共同的心得,确实不容易做到。通常我们交往越久,不见得会有敬重这样的心态,而晏平仲可以做到,一定代表他本身很有分寸,待人以诚,又有礼来做适当的节制或者是规范。这样一来的话,人生的路可以走得比较平稳,生命也可以更为充实。

第68讲 洁身自爱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译】子张请教说,楚国的宰相子文三次出任宰相,没有得意的神色,三次从宰相去职,也没有不悦的神色。去职的时候,一定把过去的政务告诉接任的宰相,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尽忠职守。他再问,他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

崔杼以下犯上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有四十匹马全部放弃了离开齐国,到了一个国家不久就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再度离开到了另一个国家。不久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然后又离开这个国家,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说,洁身自爱。他再问,他达到“仁”的标准了吗?孔子说不知道怎么能说是合乎行仁的要求了。

孔子从来不会轻易说一个人合乎行仁的要求,因为“仁”必须是内在真诚的自觉产生的力量,自我愿意去做该做的事,然后“仁”一定是代表整个人格趋于完美的程度,所以孔子只愿意说一个是尽忠职守,一个是洁身自爱,能不能达到行仁,还不一定,还要看他其他方面的努力。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有某一方面的表现就不错了,人生的检验是永无休止的,必须不断地努力让自己走上更高的层次。

第69讲 三思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许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这种描述就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宁武子在国家上轨道的时候,显得很明智;在国家不上轨道的时候,就变得很愚笨了。他的明智别人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当你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思考的时候,要考虑到三点,就是我能够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以及我愿意做什么。通常能够做、应该做、愿意做,那你做了准没错。但是很多时候,事情没那么单纯,你能做的事,但你不应该做或是你不愿意做,这时就得考虑到责任问题了。所以现在人的考虑可以从这边延伸出来,给自己设定两个重点就可以了:第一个该不该做;第二个怎么去把它做好。

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成就,但不见得代表他在每一方面都很好,他也许在某一方面又有问题了,就要看大家的评论怎么样。评论一个人好坏,不是一般人的能力或者权利范围,本来应该属于天子的,但是如果说天子不管事的话,我们在社会上也应该有一种评价善恶是非的人出现,孔子以这样的人自居。

第70讲 君子固穷

子在陈,曰:“归欤!归欤!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在陈国时说,回去吧,回去吧,我们家乡的学生们,志向高远,奋发进取,基本的修养已经颇有可观了,只是还不知道裁度事理的原则。

一个人如果说稍有迷惑的话,情绪稍微冲动,他马上就混淆了各种情况,所以孔子的学生请教说怎么样才能够化解迷惑的时候。孔子的回答都是直接就他的情绪反应说你不要冲动,情绪造成各种复杂的情况,你的理性就受到遮蔽,所以理性一旦糊涂的话,许多事情做出来之后只有后悔。在这一章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学生的期许,他自己在外面有了困难就想说,我回去再把学生好好教好。一个人他的理想不能实现,他只能靠教育下一代,让他们代代相传,把这理想传下去。

第71讲 不念旧恶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伯夷与叔齐心中不记得别人的过去的恶行,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了。

我们活在世间往往会引起别人对我们的抱怨,同时我们自己对别人也会有所抱怨。其实人只要稍微反省一下,就会发现这种怨恨是双向的,有时候别人怪我,有时候我怪别人,怪来怪去到最后就是没办法自我反省。那么你跟别人相处的时候,你要减少别人对你的怨恨,要记得不要总是念着别人过去犯的错误。谁年轻的时候没有犯过错,如果老朋友一见面就提到你以前偷了什么东西,你以前考试作弊,那谁敢理你,别人一定会怪你。一个人年纪大了之后,总希望过去的那些错误离我远去,从此不再纠缠。所以碰到老同学的时候最好讲好话,你以前做了好事,宣传正面的,这样就会减少别人的怨恨。所以孔子就以伯夷叔齐为例子,说明了这个道理。

第72讲 直爽的标准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爽,有人向他要一点醋,他去向邻居要来给人。

成为哲学家的必备条件:   一要有明确的概念;   二要有判断的标准;   三要建构系统。

凭良心做事就是你做到真诚了,别人如果不谅解的话,有时候也没办法讲清楚,因为别人有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所以我们在思考人生的时候,孔子对于“直”很重视,他曾经说过,“人之生也直”人能够活在世界上是靠真诚而正直。但是也有很多人说我很正直,变成是有话直说,出口太快了。很多时候你心里面以为自己正直,但是你要用适当的语词来表达你的情感。但是如果你不学习的话,内心的情感、喜怒哀乐都是直接表达出来,别人会受不了的,这样反而变成一种口无遮拦。

第73讲 真诚交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说话美妙动听,表情讨好热络,态度极其恭顺,这种人左丘明认为他的行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怨恨一个人,表面上却与他继续交往,左丘明认为这样的行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左丘明认为你跟别人来往的时候,按照礼仪的规定有适当的礼貌就好了,有话直说,这一次需要你帮助,下一次我也可以在正常的情况下给你帮忙,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各自按照他的角色、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的能力来互动。所以如果太重视外表的话,反而让别人觉得不真诚。儒家强调交朋友一定是要真诚为主,特别是不要把怨恨藏在心中去跟别人做朋友,就算你的个性是比较直爽,有时候有一点鲁莽了,但是至少要做到跟朋友来往,绝不在心中藏着怨恨,如果心中有怨恨的话,就绝不跟他来往。

第74讲 最高志向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颜渊与季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车子、马匹、衣服、棉袍与朋友一起用,用坏了都没有一点遗憾。颜渊说,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年人都得到安养,使朋友们都互相信赖,使青少年都得到照顾。

子路的志向是要做到重视朋友的情意,远远超过世俗的财物。他要跟朋友分享自己所有的一切,所以这是很难得的,非常高尚的志向。颜渊自我要求不要过多的去夸耀自己的优点,以及有劳苦的事自己来做,不要推给别人,这样就把自我的执著给化解掉了,所以颜渊的志向是比子路的要略胜一筹。而孔子的志向是最高的理想,他希望能做到让天下的老年人都得到安养,让天下的做朋友的人都能够互相信赖,让天下的青少年都可以得到好的照顾。这叫做止于至善,世界大同,所以孔子作为一个老师,确实是了不起,他的学生子路有情有义,颜渊能够达到无私的境界,而他自己可以止于至善。

第75讲 对待过错的态度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算了吧,我不曾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就在内心自我批评的人。

孔子说了一个人听到自己的过失,他应该内心自我反省。曾经还说过,让我再过几年到了五十岁可以专心研究《易经》,将来我就减少很多大的过错了,就不会有大的过错了,但是小的过错还是难免。过错有时候来自于性格,念《论语》时要记得儒家不可能有人性本善的想法,它认为过错有时候是无心的。所以知道一个人有什么过错,就可以给他正确的指导,让他人生往哪里发展。孔子说,当你见到自己的过错时,首先要在内心进行自我检讨,不要忙着辩护。检讨之后,要小心避免遇到类似情况的发生,不要再犯错误,要针对自己可能的过错而加以修炼。

第76讲 爱好学习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论语·公冶长第五》

【译】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爱好学习而已。

这段话说出来很有意思,一方面认为我比别人更好的地方,是我好学,但是这个好学正好反映出来我认为自己不够。孔子是主张温和的理性主义,每一个人都有理性,他如果好学,懂得更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他的生命就发展得更完整。文字作为载体,它所承载的这些内容的思想精华其实已经不在了。真正的人生智慧一定要透过自己实践之后,才能够得到验证。总要学习一些观念,然后在实际生活上加以验证。假如没有观念的话,你遇到所有发生的事情,你不知道该如何理解,有观念才能理解,理解之后你才能够化解各种困惑,这样知识的作用才能够表现出来。

第77讲 面向光明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仲弓这个学生可以让他出任政治领袖。

古代有三种人面向南方:   第一种 天子;   第二种 诸侯;

  第三种是诸侯之国的卿大夫。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谈到仲弓时,说,耕牛的后代长着红色的毛与整齐的角,就算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他吗?

儒家里面谈到从政升官等于是要把个人家里的事情放在一边,替国家做事那是需要有崇高的理想跟抱负的,也要有卓越的德行跟能力的。

从政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

  第一个是德行要高,这是永无止境的要求;

  第二个是能力要强,要能够应变,应付所有变化的事情;

  第三个是智慧要高,也就是说你要能够解决百姓的困惑,遇到任何问题懂得做正确的判断。

第78讲

不迁怒

不贰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鲁哀公问说,你的学生里面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爱好学习,他不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他也从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遗憾的是他年岁不大已经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学生了,没有听说爱好学习的人了。

“不迁怒、不贰过”是描写颜渊好学的证据,代表孔子教学生的时候,是把学习跟德行的表现结合在一起。孔子过世以后,他的学生分为八派,各自自立门户,但都不是走儒家路线的。对于教育的人才、人格、人文三方面,并没有做完整的理解跟介绍。所以孔子的感叹是有他的道理,而颜渊学了很久,已经有很好的表现,希望也达到很高的层次了,最后也没有机会去用在社会上。

第79讲 雪中送炭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第六》

【译】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申请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结果冉有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赤到齐国去乘坐的是肥马驾的车,穿的是又轻又暖的棉袍,我听人说过君子记住别人的穷困而不增加别人的财富。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论语•雍也第六》

【译】原思担任孔子的家臣,孔子给他待遇是小米九百斗。他不肯接受这么多。孔子说你不要推辞,多的可以济助家乡地方的穷人。

人跟人的相处要考虑三个方面:

  第一个:做人处事要问自己是否真诚;

  第二个:跟别人来往,要问别人对我有什么样的期许,这时候要互相沟通;   第三个:社会规范要遵守。

第80讲 心不违仁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回的心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背离人生正途,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步。

这段话提醒我们一个重要的观念,儒家以孔子来说,绝不认为人的心是本善的。它认为人的心是一种自觉的能力,譬如说我可以自己觉悟,我今天要做什么,我现在要做什么,所以心代表一种思想的能力。人的心是经常在变化的,它具有选择的能力。而孔子认为你应该选择“仁”,既然我跟别人来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我都可以走上人生的正路,我只要表现适当的态度,真诚由内而发,主动愿意去做该做的事,就是行仁的表现。

第81讲 为政执政从政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欤?”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政也欤?”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欤?”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季康子请教,可以让仲由担任大夫吗?孔子说,由,勇敢果决,担任大夫有什么问题呢?又问,可以让赐担任大夫吗?孔子说,赐,识见通达,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再问可以让求担任大夫吗?孔子说,求,多才多艺,担任大夫有什么困难呢?

从这段话中可以明白,孔子对学生是很了解的,知道他们各有特色。做官就是需要把一个人当人才来用,他才能够就那个位置来造福百姓,来服务国家,所以孔子认为自己的学生去做官的话,都没有问题。但是一个人作为人才他对于自己的出处进退,要有怎样的判断,也是需要全面考量的。

第82讲 贫而乐道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回的德行真好呀!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这样生活的忧愁,他却不改变自己原有的快乐。回的德行真好呀!

一个人有钱可能会不快乐,因为他恐怕会财大气粗,不懂得礼仪规范呢;而生活的穷困也会使人忧愁,柴米油盐酱醋茶,贫贱夫妻百事哀,当然是烦恼得不得了。而颜渊认为有衣服可以穿,有稀饭可以吃,然后还有老师所教的道,就可以让我快乐了。孔子认为颜渊的德行很好,但是今天这个时代经济越来越繁荣,以颜渊的理想提出来之后,很多人说如果大家都如此节省,那经济如何发展,因为经济有时候是建立在适当的消费上面。所以这段话有它的道理,却不是人人能够做到的,但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学习有个特色,要“取法乎上”,要知道最高的标准在哪里,然后我们自己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提醒自己说,我现在做的情况 如果不错的话,一定要记得“不错但是不够”这六个字。颜渊生逢乱世,没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虽然陷入穷困,但是他不逃避,反而借这个机会修炼自己,展现出贫而乐道的一个最好的示范。

第83讲 能力与努力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论语·雍也第六》

【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人生观,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啊。孔子说,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

一个人只要愿意走上人生的正路,他一定有力量,因为这取决于你自己。譬如说,我现在希望能够事业上很顺利,那不是我可以决定的,我现在希望能够赚很多钱,那不是我可以选择的。但是我现在说我希望走在人生的正路上,能够不断地行善,跟任何人都建立适当的关系,那是我可以做到的,就看我要不要做而已。冉有在这里作了一个负面的示范,但是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得到一些教训,就是孔子说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看到冉有画地自限,就要问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毛病,如果有的话,就要尽快去改善,因为时间是不等人的。

第84讲 公正与勇敢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子游担任武城的县长。孔子说,你在这里找到什么人才了吗?他说,有一个叫澹台明灭的,他走路时不抄捷径,若不是公事也从不到我屋里来。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後也,马不进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孟之反不夸耀自己,鲁军战败撤退时,他负责垫后,将近城门时,鞭策着马匹说,“不是我敢垫后,是马不肯快走啊。”

本节所讲的两个人,一个是孔子的学生子游,他判断人才的标准,就是以澹台灭明这个人为例;另外一个是讲鲁国的一位大夫,孟之反的一个小小的事情,说他不夸耀自己,能够把他的功劳很轻描淡写地化解掉,其实这样别人反而都会记得。

第85讲 承礼启仁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由门户呢?为什么做人处事却不经由我所提供的正途呢?

为人处事如果要求行善避恶的话,一般有两种考虑:第一种是外在的规范,叫做礼仪,法律也包括在内;第二种是你真诚地由内而发,自己去行善避恶。

一个人要做好事的三种理由:

  第一个是外在的压力,人群的要求;

  第二个是因为他有宗教信仰;

  第三个是让一个人启发他内在的自觉,要靠良心。

儒家要求你行善避恶,是以仁作为基础,这个“仁”代表由真诚而自觉产生力量,由内而发,自我要求做该做的事,但是要配合礼的规范跟个人的宗教信仰。“仁”是孔子一生学习跟思考的心得,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知道,没有人生下来是完美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也都有责任走向完美,而当你行仁的时候,你跟人群是不能脱离的。

第86讲 文质彬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质朴胜于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多于质朴就会流于虚浮。文饰与质朴搭配得宜,才是君子的修养。

“文”的基础是“质”,“质”就是一个人生下来自然的一种本性。文代表文化、文学、文艺,这些一定都是要学习的,如果你的书念得多叫做博学。但是行为上要用礼来约束,所以文跟礼应该放在一起。人活在世界上要特别注意到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规矩的话是很难长期维持适当的关系。但是如果规矩太多了,大家行礼如仪,可能就会没有内心的情感。所以我们学习儒家就要记得,它是强调外在跟内在要合一,这样人的生命特色才能表现得很优美。

第87讲 真诚而正直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人活在世间原本应该真诚,没有真诚而能活下去,那是靠着侥幸来免于灾祸。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活在世间,这一生都应该真诚,真诚之后跟别人来往,这样你才能够建立适当的关系。一个人如果不真诚,做事情都是胡作非为或是内心跟他的行为脱节,做到最后一定出事。反之真诚由内而发,即使做错了就立刻认错、负责,然后去改过。

儒家强调真诚并不是一句口号,这个真诚的心一旦表现出来的话,人的生命就会有非常不凡的表现。但是很可惜,古今中外缺乏这种真诚而活下去的人还是占多数。很多人谈到宗教问题都会强调你要信这个教,你要信那个教,你才能够得救,才能够解脱。但是以儒家来说的话,他没有特别谈解脱得救的问题,但是他会强调良心照样是一个人最后的一个堡垒,做任何事凭良心的话,总是我行善的来源。所以孟子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的心能够思考,它来自于天。

第88讲 好之乐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了解做人处事的道理,比不上进一步去喜爱这个道理,喜爱这个道理比不上更进一步去乐在其中。

学习的三个层次:

  第一层叫做“知之”,譬如说我现在知道做人处事要孝顺父母,要友爱兄弟姐妹,要跟朋友讲信用。

  第二层是要喜欢这个道理。

  第三层是去实践,可以去体会其中的深刻的意义。我去做到了之后,感觉到那种快乐是由内而发的快乐。

第89讲 上进之心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第六》

【译】孔子说,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们高深的道理;中等才智的人自甘堕落,就没有办法告诉他们。

儒家的思想绝不只是告诉一个聪明人去学习,而是告诉每一个人要去学习。如果中等才智的人愿意上进,孔子就会跟他讲高深的道理,只要有耐心认真把它听完毕,它就可以产生很大的作用。同样的介绍《论语》思想的时候,如果你愿意上进,那不管你以前的背景是什么,所念的专业是什么,只要认真地去学习了,你就能领悟到孔子思想的伟大之处,进而对你的为人处事起到影响。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只老师要会教,学生的主动配合也很重要。

第90讲 明智行仁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第六》

【译】樊迟请教什么是明智。孔子说,专心做好为百姓服务所该做的事,敬奉鬼神但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可以说是明智的。他又请教什么是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先努力辛苦耕耘,然后才收获成果,这样可以说是行仁的。

通过这段话可以了解到,孔子希望我们不要遇到困难就找天、找父母、找鬼神帮忙,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面对。老百姓是现在的人,鬼神是以前的人,你要有适当的方式来对待,这样就是明智。关于“仁”孔子给的建议是,很多事情你要记得不要先问收获,而要先问自己有没有把事做好,这就是人生的正路。如果总是在计较收获的话,你做事一定是想,今天这个待遇很好,我好好做,那明天待遇不好,就不好好做,这样是无法跟别人有适当的交往的。所以基本上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意识,任何事情不论大小,不论待遇如何,只要是你在做,你就要把它做好,重要的是你在做事,而不是说别人给你什么待遇。

第三篇:《论语》讲什么?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作为一部区别于其他关于《论语》注疏的重要著作深受大家的喜爱。我本人在整个阅读中也是受益匪浅,于是根据《论语》的篇章及其南怀瑾大师的讲述,结合自己在社会生活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了新的研读,可以说是一部关于《论语》在为人处事,尤其是商业社会管理方面的启发性文章。

《论语》讲的是什么?恐怕说法千千万万。但是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可以说由深而浅的道出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论语》是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真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其中做人,就是我们要在自己的个人修养上下功夫,首先要把自己的言行做好;其中做事,实质就是要把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处理好,因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人的因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语》就是一部关系学的典籍。

《论语》中的字字句句无论从小的说话、做事,还是从大的修身、做领导。都给我们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思想和事例,我们的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联系到《论语》的思想和论述。

在商业气息日益浓厚的今天,无论我们是一个公司的员工,还是中层管理者,或者是公司的领导者,我们的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围绕着人和人的关系这一点来进行的,关系并不是一个贬义的问题,只是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种种不正常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孔子所讲的小人的个人厉害关系问题,所以才造成目前大家对关系的误解。那么从《论语》来讲,正确处理事务中的关系问题是事情成功的前提,这个前提也是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人对关系问题的看法,也就是个人的修养;另一个是个人和其他人的关系的处理原则。这些问题的处理原则就是《论语》的核心内容。

从我们为政的角度来说,《论语》的见解更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一样,《论语》在对于为政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论述占的篇幅更多,其中的“正名”、“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等思想更是我们在做社会事务的领导者岗位上的学习纲要。

如果说《论语》仅仅是论述了这些原则和纲要的话,那就是对《论语》最为浅薄的认识,《论语》不仅仅讲述了这些纲要和原则,更重要的是《论语》讲述了对这些原则和纲要正确判断的准则,就是孔子所讲的“吾道一以贯之”的论述。孔子在对子贡的谈话中明确的提出了自己学问的大问题,不是孔子自己知识渊博,社会经验丰富,而是孔子在对人和事的看法及处理方法上有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是判断和处理人事问题的至高准则,有了这个准则,无论任何的人事问题,都会在这个范围下有正确的见解与处理。我们在孔子对于管仲“仁”与“不仁”的论述中更为明确的看到了这个问题。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在跟随齐桓公而不是像召忽一样跟随公子纠去死的问题上是不仁的行为,但是孔子对于此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孔子认为管仲虽然投向了齐桓公,没有跟随公子纠去赴死,在大家看来就是不忠,就是不仁的行为,但是管仲在跟随齐桓公以后为国家和人民所做的事情正是“仁”的中心思想的体现,所以那个不忠的行为就不值得一提了。这个更进一步的说明了这个中心思想下的其他原则的灵活性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解答了我们平常对于《论语》的一知半解而产生的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困惑。

那么什么是孔子“吾道一以贯之”的这个道呢?这个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牵扯到了形而上的天地宇宙本来面目的大问题。这个我们暂且不去管它。我们可以从孔子在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仁”里面去找我们的答案。“仁”的境界是什么?也是众说纷纭,南怀瑾大师通过对儒家和佛学及其他宗教领域进行了分析,这个分析很能为我们说明问题。我们知道在佛教中有菩萨发愿的问题,菩萨发愿就是为了免除天下苍生的痛苦,同样孔子也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仁者爱人”,爱天下所有的人,希望天下所有的人都有幸福的生活。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勉强的对“仁者”的境界做一个描述,“仁者”的境界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种无私的大爱,而把这种大爱的思想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取得成功,使得天下苍生都因为自己而获得安定幸福的生活就是孔子提出的圣人。圣人就是把“仁者”思想落实到生活中而成功的人。

由此我们来看,无论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时刻,我们在“仁者”的中心思想下去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就不会存在自己的困惑,也就是孔子对子贡讲的并不是自己什么都知道,而是自己有一个中心思想,依据这个中心思想去做人做事就不会有问题的。

《论语》不但有高深的中心思想,更有做人做事具体方面的原则,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只要我们抓住《论语》的中心思想,在依据《论语》里的原则去做人做事,基本上就不会有困惑我们自己的问题。今天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很快,但是人的幸福感确实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孔子在《论语》中特别提到了“文”与“质”的问题,翻开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在“文”与“质”的均衡上遇到了问题才会出现这种局面的。孔子一直在主张“文”与“质”并重的思想,我们看看历史,每个朝代开始都是经过了很多年的战乱,政权的取得也是战乱的结束。朝代的开始基本上都是文化的千疮百孔,这个时候“质”胜于“文”。大约经过上百年或者几个帝王的经营才会出现“文”的上升,达到了“文”与“质”并重的局面,这个时候是政权最为合理的时候,社会也是最为繁荣的时候,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大概都出现在这个时候。社会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渐渐就会出现“文”胜于“质”的现象。“文”胜于“质”的现象再日益发展,就会成为政权出现问题的祸端,也就是政权衰落的开始。历朝历代,无一不是这样的问题。所以孔子最然是作为中国文化的掌门人,但是孔子清楚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孔子为什么要在他那个时代大声疾呼文化的重要性呢?因为春秋时一个“弑君三十六,王国五十二”的战乱年代,文化几乎已经要灭绝的时候,所以孔子才大声疾呼中华文化的问题,最后孔子不负天命,完成了中华文化的整理与传承,但是孔子并没有因为自己对文化的喜爱而不去重视国家力量的问题,也就是孔子提到的“质”的问题。目前我们的社会其实在“文”与“质”的问题上也是有所偏差的,这就需要我们现在的人担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重新去阅读中华古文化典籍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意义。孔子在《论语》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我们也必须重视,孔子认为社会的问题根源在于领导者,社会的风气是自上而下的,一个领导者的言行会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形成重大影响,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岗位,只要是在领导者的范畴,这个问题都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特别是现在的企业,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这个问题尤为严重。那么《论语》中关于领导者的个人修养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并在我们的工作中去参照的。

现在我们的企业遇到的问题也都是人的问题,这个问题包括对人的招聘,观察,培养,提拔。《论语》里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论述也很多,尤其是讲到对一个人的观察培养任用方面,孔子提出对一个人的观察首先应该从“孝”入手,这也是孔子中心思想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怎么能去爱所有的人呢?孔子还提出观察一个人不但要看他怎么说,最重要的是要看他怎么做。还有信用度、忠诚度、身体条件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对于培养人的问题,孔子的论述也有很多,有一些也是我们今天在做的事情,例如培养一个员工达到某一个岗位的问题,首先应该给他这个岗位的一些不伤害大局的事情让他去处理,如果不行还要下派到分公司或者一线进行实践,再拿回来进行试用,如果还不行就说明这个员工不善于这个工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目前都在做,但是前面做的很好,后面的问题就走了样,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不管能不能用最后都在用,这个是目前尤其是政府部门的一个大问题。在提拔一个人做领导工作上孔子也有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论述,比如孔子说要把正直的人安排在曲邪的人之上,这样既能够不出现问题漏洞,又能够使得曲邪的人受到教育改邪归正等等。这些问题也能够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些困惑,例如一个企业,有的人销售做的很好,但是这个人有私心,让他做管理整个团队都会出现不公的问题,这种人作为一个公司的领导者来说很难取舍,毕竟企业要为利润而生存是首要条件,这个时候我们引用孔子的论述就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让他做销售部经理,安排一个正直的人做销售部总监,这样的安排既解决了销售部整个团队的问题,又解决了公司管理的问题。这些方面在《论语》中有很多,我们可以从本书中找到许多这样的论述。

在《论语》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的其他问题,例如孔子的教育问题,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来说更有学习之处。首先孔子是“有教无类”然后是“因材施教”还有就是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地因势利导。孔子说过,凡是到了可以学习的年龄的人,只要他能够向我来学习,我都是会教他的。这个就是孔子的“有教无类”。还有我们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在对于不同的学生问他相同的问题是他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为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孔子基于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我们在《论语》中看到孔子关于子路和子贡的教育大部分是来自于孔子和他们俩得日常生活和闲谈中,例如孔子有一天说在中原自己的主张没有人能够采用,他打算坐个船到蛮夷之地去进行教化,大概那个时候也只有子路会跟他去,这个时候子路马上就跳了起来,好像自己就要和老师一起出发了,孔子这个时候对子路说,子路的勇猛是超过了他,但是子路的急躁也是超过了他。这就是孔子的“因势利导”的教育。孔子还有一个教育方式就是积极的表扬学生,这个《论语》中也很多,而且孔子的表扬并不是随便那么一说,也是不大面积无指定的表扬,而是就某一个学生的某一个特点进行表扬,更为灵活的表扬方式是不但有直接表扬,也有间接表扬,甚至还有和别人的辩论中来表扬学生。所有这些对于我们目前的教育事业来说真是镜子一样的借鉴,不知道我们现在的教育家为什么就看不到这一点呢?

《论语》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千百年来为大家所推崇,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的诋毁也是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断章取义,也不乏曲解原意的东西。例如对于“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的论述,成为后来人们诟病的地方,其实南怀瑾先生解释的很好,“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这句话孔子的原意并不是说天下的女性有什么问题,实际上是讲人和人沟通是很难的事情,只是当时的社会条件,才有孔子如此这般的讲述方式。如果这句话反过来讲,天下的男人又何尝不是难养的人呢?试想如果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很爱护,很迁就,是不是也会造成这个男人的骄矜呢?如果这个女人然后疏远这个男人,难道这个男人又何尝不会埋怨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在本书中都有阐述,也希望大家能够真确理解《论语》中的话语,更希望我们读《论语》的人既要把《论语》放在孔子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理解,更要把《论语》放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去借鉴。凡是一味去抠字面的意思都是不可取的。

《论语》不但有孔子的言行描述,更有孔子学生的言行在于其中,多年来我们看到很多人把一些本来是孔子学生的话当做孔子的话来引述,虽然没有多大问题,但是这也是不可取的一点,书中也做了特别的提示,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论语新得》是本人多年来研读南怀瑾大师的著作,尤其是《论语别裁》的心得体会,南怀瑾大师是海内外享受极高声誉的大学者,大师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之学。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在释道儒研究方面更是无人能及。特别是大师用“经史参合”的方法,对释道儒的讲解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本人每每读大师著作总有新的领会。但见目前国学纷飞,众说纷纭,往往又不能按捺自己的内心,于是将大师《论语别裁》的读书笔记进行整理,随成一书,望大师只能向其背,比大师著作惟有不断汗颜,但是如果从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和南怀瑾大师论述角度来讲,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有用的东西,书中引用南怀瑾大师思想言论,不当之处还往南师见谅。

《论语新得》的着重点是我们日常的为人处事,尤其是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方面论述较多,对于我们今天的为政者和公司管理者来说更有较强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我本人自幼好文,小时候看《论语》也是一知半解,后来和朋友们相聚,其中有一些学习佛教的朋友,对于一些佛教问题的看法有些过于极端,朋友易文成先生谈到了南怀瑾大师关于佛教的论述,遂买书阅读,大有收获,尤其是看到南师的《论语别裁》更是大呼过瘾。可见知识的正确理解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有鉴于目前的社会风气,加之很多人对我们文化古籍的曲解,因此本着发扬中华文化精神,发扬南怀瑾大师的承传文化精神,遂成此文,书中许多见解因本人才疏学浅,言不达意或者曲解之处,还望大家见谅。

第四篇:诗三百

《诗三百》,其中十五国风就占了近一半以上的篇章,而这一百六十篇中,情诗共有六十多篇,超过了“国风”总量的三分之一。可以说,在《诗经》当中,成就最大、最具艺术价值的,就是这些“谈情说爱”的诗歌了。孔子说“思无邪”,可见孔子本人并不十分反对恋爱,这跟后世的学究们,终究是有很大区别的。

关于《诗经》里的作者,因为是民歌,所以大都已湮没不可考究。唯一一篇有确切作者的,就是《鄘风•载驰》,它的作者叫许穆夫人,原是卫国的公主,嫁到了许国。后来卫国被灭,许穆夫人想去奔丧,又打算出谋向大国求援,却遭到许国贵族的反对和责难。许穆夫人写下这篇诗歌,既表达了自己的忧愁与愤慨,又当面痛骂许国大夫的幼稚和愚妄(“众稚且狂”),言辞不可谓不激烈。我想,许穆夫人大概就是一个高贵冷傲且又文采斐然的贵族女子吧。除去《鄘风•载驰》,六十多篇情诗(也包括别的类型的一些诗歌)中,以女子口吻写下的又占了相当的一部分,那么,这些诗作的主人,或许都是一个个极富才情的女子也说不定呢。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歌颂爱情是永不凋谢的主题。“无郎无姐不成歌”,这情形古今并没有什么不同。有关爱情的诗篇在《诗经》中占有突出地位,约占十五国风160首的三分之一。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也。”15《国风》中《郑风》《卫风》的爱情诗最有名。朱熹认为是“淫奔之诗”,是从封建理学角度说的。从人性角度说,这些诗都是很纯真的爱情诗。这些诗,反映了先民的爱情生活,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虽然同属爱情题材,内容却很少重复,凡属恋爱生活里所有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都在这些诗里得到了表现。

下面我们就赏析《诗经》中的部分爱情诗篇。

周南·关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写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睢鸠”预示着男女爱情的和谐专一。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言切而意婉。第一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二句,直往直来,坦率而大胆。从第二章起,细节描写增多了,小伙子由于“寤寐思服”,彻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这确是真情流露,是生命欲望和人性本能的自然显露。越睡不安稳,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恋爱时总是好往乐观处想,于是他想到将来结婚时场面多么热闹,婚后感情多么融洽和谐,生活多么美满幸福。这一切遐想,都是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失眠中幻化出来的。虽说是主观的一厢情愿,却并非可望而不可即。《关雎》的作者以丰富而圆满的想象来填充眼前无可排遣的相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全诗以追求和思念为主旋律,展示了一个男子的痴情,中和平正中含蓄着一股难以遏止的激情,代表了《诗经》的总体风格。

诗中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描绘生动传神,感情真挚动人,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于美满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愿望,不愧为《诗经》开卷、列居首位的佳作。

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末章变调。”(《诗义会通》)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讯、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象,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子缠绵的爱恋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本诗已开其先。所以钱钟书指出:“《子衿》云:‘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理描绘矣。”(《管锥编》)

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子衿》写的是女子等待男子,表现女子等待男子的焦急心情。《采葛》写的是男子等待女子,表现男子期盼着与女子见面的焦急心情。女子采摘去了,“采葛”、“采萧”、“采艾”,男子渴望与女子见面,一天没有见面就觉得好长时间没有见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通常人们认为是说一日不见,如隔三年。但在原诗中,“三秋”不是指“三年”。全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里有一个感情的渐进过程:三个月„„三个季度„„三年。“三秋”是指三个季度。

《诗经》中所谓国风,今天读起来古意盎然,余香满口,当年也是流行民间俗得不能再俗的曲调,是原生态。隔了几千年,说的却是相似的事实:只要心上人不在身旁,就觉得时间格外漫长,好像所有的季节都从身边流走,没有任何赏心乐事,直等得花儿都谢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的篇章,充满了和谐、明媚、秀雅、甜蜜的情致。投:投赠,赠送。青年男女之间互赠信物,是古代民间的一种求爱方式。现在有些民族仍有此习俗。木瓜:植物名,果实椭圆。琼:赤玉,又是美玉的通称。琚:佩玉名。“琼琚”和下二章的“琼瑶”、“琼玖”都是泛指佩玉而言。好:爱。木桃:就是桃子,下章的“木李”也就是李子,为了和上章“木瓜”一律,所以加上“木”字。瑶:美石,也就是次等的玉。

不管是女子,还是男子,平凡的一草一木,在情人的眼中都会变成无价的珍宝,那是爱情的象征,无比深厚的恋情也由此显现出来。你送给我木瓜,我送给你佩玉,并不是简单的回报,而是表示要永远地相亲相爱!有人说,《木瓜》的作者是一只大木瓜。人家给的只是木瓜,他或她就拿玉来回报了。《红楼梦》里愚钝的邢夫人也知道:“金子还得拿金子来换。”可是,人家不是以物易物,要的是一颗心——“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不是回报的意思,是表示我诚心诚意地和你谈恋爱,愿意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我相信,《诗经》时代的男女是很纯真的,但在现实社会中我们看到的是太多的功利和自私,这是应该反省的。

现代人说“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不仅仅指爱情,还引申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长”的意思。

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爱上一个年轻小伙子,不知什么原因,两个人产生了误解,小伙子对她冷淡了,于是姑娘唱起了这首歌。那个小帅哥,不跟我说话了。因为他的原因,使我饭都想吃了,气都气饱了。那个小帅哥,不和我一起吃饭了。因为他的缘故,使我觉都睡不安。恋爱过程是男女双方不同思想、性格、感情在逐渐了解中取得和谐一致的过程。因此,即使没有环境的阻碍,中间也不免有所矛盾。也许偶尔因为一句话也会闹个小别扭,赌气不再和对方说话。这毕竟是很不愉快的,内心的真正情感和口头上表现的态度并不协调,因此常常是当对方不在面前时道出自己的真实心情。这种情形也许有些可笑,但确实存在。《狡童》就生动地表现了这种情形。谈恋爱是很闹心的事,谈得好的时候,春风得意,甜蜜幸福;谈不好的时候,饭吃不下,觉睡不安,心里非常痛苦。这首诗就是女子此时此刻强烈情感的内心道白,爱怨交加,真实可信。

召南·摽有梅

摽(biào)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jì)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当梅子还很多的时候,既女子年龄还小不着急婚嫁的时候,她希望小伙子挑个吉祥日子向她求爱。当梅子不多、即女子岁数已大的时候,她希望小伙子当天就向她求爱。梅子快落完了,青春快要消逝了,有心来求的小伙子啊,就不要再耽误啦,马上开口吧。“求我庶士”,不妨读为“我求庶士”。很妙的是女子感情的变化,越来越急切——这里描写的少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如果还没有男子追求,她们就会大胆地毫无顾忌地向男子主动求爱:“求我庶士,迨其谓之!”这是怎样的女子啊!她渴望爱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动、大胆地追求。应该指出的是,这种主动追求是出自于内心爱的萌动,她们把自己比作熟透的梅子,呼唤小伙子们快来采撷。这种对爱情的热烈追求,顺乎人性自然地发展着,不受任何礼法的约束,无需遮遮掩掩。“召南:摽有梅”正是写出了年龄较大的姑娘对爱情的迫切追求。《毛诗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男女及时”四字,已申明诗旨;后数语乃经师附会,应当略去。《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明白了先民的这一婚恋习俗,对这首情急大胆的求爱诗,就不难理解了。陈奂则对此篇巧妙的兴比之意作了简明的阐释:“梅由盛而衰,犹男女之年齿也。梅、媒声同,故诗人见梅而起兴”(《诗毛氏传疏》)。龚橙《诗本义》说“《摽有梅》,急婿也。”一个“急”字,抓住了本篇的情感基调,也揭示了全诗的旋律节奏。从抒情主人公的主观心态看,“急”就急在青春流逝而夫婿无觅。

从诗篇的艺术结构看,“急”就急在三章复唱而一步紧逼一步。重章复唱,是《诗经》基本结构。但从诗意的表达看,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重章之易辞申意和重章之循序渐进。《木瓜》首章 “报我以琼琚”、次章“报我以琼瑶”、末章“报我以琼玖”,即为语虽异而情相类的重章之易辞申意。《摽有梅》则属于重章之循序渐进。三章重唱,却一层紧逼一层,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主人公情急意迫的心理过程。首章“迨其吉兮”,尚有从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见敦促的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谓之”,可谓真情毕露,迫不及待了,闻声如见人。

珍惜青春,渴望爱情,是中国诗歌的母题之一。《摽有梅》作为春思求爱诗之祖,其原型意义在于建构了一种抒情模式: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恋及时。从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到中唐杜秋娘的《金缕曲》“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从《牡丹亭》中杜丽娘感慨“良辰美景奈何天”,到《红楼梦》里林黛玉叹惜“花谢花飞飞满天”;以至闻捷《吐鲁蕃情歌》中的“苹果树下”和“葡萄成熟了”这两首名作,可以说,无不是这一原型模式的艺术变奏。然而,《摽有梅》作为先民的首唱之作,却更为质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郑风·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这是描述一位女子婉拒情人越墙前来幽会的诗。她的内心是爱他的,但又担心被家长和他人发觉而受到指责和迫害,因此发出了对心爱男子的规劝。全诗以女子内心独白式的口吻写成,但由于女主人公的抒情,联系着自家住处的里园墙树展开,并用了向对方呼告、劝慰的口吻,使诗境带有了絮絮对语的独特韵致。全诗语真情苦,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爱情的自然流露和表白充满了甜蜜,然而现实却给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许多束缚。在那个时代,男女的婚姻大事已经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参与,不再是完全的自由的了。《礼记·曲礼》中讲:“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礼记·坊记》中有:“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艺麻如之何?横从其母。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可见,那时对男女之情已经有所限制了。而具体到对女性而言,受到的束缚更多,既不愿舍弃情郎,又不敢违反父母的命令,《郑风·将仲子》就描写了这样一位为情所困的女子。

《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丈夫生而愿为有官,女子考而愿为有宗,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将仲子》里的这位女主人公害怕的也正是这些礼教。对于仲子的爱和父母、诸兄及国人之言成为少女心中纠缠不清的矛盾,一边是自己所爱的人,另一边是自己的父母兄弟,怎么办呢?几多愁苦,几多矛盾,少女的心事又怎能说清呢?不是我不爱你,人言可畏。难怪这世上,我们爱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生子的,却是别的人。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它主要描述了新娘的美貌,同时祝愿她给家族带来好运与幸福。全诗内容虽然简单,但层层递进,先写桃花的花来形容新娘的美貌,再写桃花的果实来比喻新娘婚后生子,最后写桃花的叶子来比喻新娘福荫后代。这首诗艺术上的特点是描述生动并充满喜庆气氛。恰当的比喻也是本诗的特点。后世形容女人“艳若桃花”,应是从这里来的。

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这首诗也是写爱情的。一个小伙子在众多如云的姑娘中间,不爱那花枝招展的贵族少女,也不爱慕那衣锦豪华的姑娘,只有那“缟衣綦巾”、装饰朴素的姑娘一直占据着他的心。这位男子对待爱情是非常专一的。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表现了他的真挚、坚贞、忠诚的恋爱观。这与那些“花心”男人形成鲜明对照。有些人吃着碗里的,看着碗外面的,四处用情,到处采花。

如果问我是否相信人可以同时爱两个人,我当然相信。但我更相信世上有“取第花丛懒回顾”的感情。爱情贵在专一。《情史》上记载,有个公子遇到了一个瞎了一只眼睛的歌伎,爱得神魂颠倒,旁人表示不解,他说,美丽的眼睛有一只就够了,自从遇到她之后,我看世上的女人都像多了一只眼睛。多么让人荡气回肠--“这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

郑风·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这是女子戏谑情人的诗。大意说:你要是爱我想我,你就涉过溱水洧水,到我这里来;你要是不把我放在心上,还有别人呢。你这个糊涂虫里的糊涂虫呀!在爱情诗歌中很多是用女性的口吻来写的,她们对于爱情的追求是大胆的而且热烈的,这也许是因为那时古朴的民风使然吧。如《郑风·褰裳》读后给人一种民生纯朴的感觉,轻快活泼的一个小片段,千载之下,却仿佛还可以看见那女孩子的如花笑靥,仿佛还可以听见她银铃一样的笑声——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如果喜欢我,就赶快趟过这条河;如果你不喜欢我,难道没有其它的人(来爱我)?此情此景,那人还不赶快“褰裳涉溱”?于是女孩子得意地说:“痴人啊痴人,你真是个痴人。”——恋爱中的人,当然是痴人。《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诗经》作为一部古代的诗歌总集,里面记载的诗歌并非一时一地之作,而我们从这些爱情诗中也可以看出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民间的风俗是不同的。对于一些诗歌的具体年代我们不甚清楚,但从整个历史的发展来看,古代的婚姻恋爱的风俗应该是一个由开放到保守的过程,各个诸侯国和不同的地区风俗也有所差异。如评注者常说“郑声淫”,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其实只不过郑国的诗歌多是大胆表露男女之情的诗歌,只是更大胆、更热烈而已。而从《褰裳》到《将仲子》,同为《郑风》又可以看到有所差别,前者更加开放,后者却顾虑重重,这也许是因为时间不同,也许是因为作者身份不同,但总体来看,当时的婚姻制度并非如后来封建时期有严格的规定,较之封建时期还是相对自由的。

郑风·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是一首风雨怀人的名作。在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人的女子,“既见君子”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言表。终于可把那相思得上下翻腾的心境平静下来,什么忧愁啊、烦恼啊,霎时间忘得干干净净。怀着深深的爱恋苦苦等待和思念心上人的出现,这种过程是多么痛苦而沉闷的,但对爱情的幻想给人灵魂唯一的支撑。有了幻想,再苦再难的现实都可以去面对,在其中坚持下去。其实,岂止是恋爱,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如此。因此当彼此遇见的那一刻,仿佛世界毁灭也再无所谓。只愿那一刻时间可以停留,就这样一直相望,任风吹雨打天昏地暗,也破坏不了漫长等待后心中的甜蜜幸福。这首诗相信最后一句应该不少人有印象,特别是喜欢金庸小说《神雕侠侣》的朋友一定还记得书中有一幕:程瑛姑娘救了受重伤的杨过,却不能以真面目示人。当杨过醒来时,看见程瑛在一大堆纸上写满了一句话:“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表达自己遇上心上人又苦于无法开口的少女情怀。

应该说,《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示给我们的是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这里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这种淳朴、自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比拟的。

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诗写一个妇人思念她的从军远征的丈夫。她想象丈夫执殳前躯,气概英武,颇有一些骄傲之感,但别后刻骨的相思却是够受的。在她寂寞无聊的生活里,那相思不但丢不开,甚至倒成为她宁愿不丢开的东西了。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小单位,社会的动荡,直接波及家庭。一旦遇到战争,首先遭到破坏的乃是美好和平的家庭生活。有时是去抵抗入侵的异族,有时是去镇压各地的叛乱,不管怎样都要抽男的去当兵,留在家中的妻子,日夜惦念着行役的丈夫。她们的怀念不是一般的怀念,那永远是充满不安和忧虑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来,几乎成为她们生活中唯一有意义的内容。在诗经中有不少出色反映这类情感的作品。《卫风·伯兮》就是其中之一,非常形象地写出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深深思念。

诗一开篇,我们看到一个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间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这里转用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所以我们译作“大哥”),口气中带着亲切感。——现代的歌谣还常见这种情形。这位丈夫为什么是值得骄傲的呢?一则他长得英武伟岸,是一国中的豪杰,同时也因为他非常勇敢,充当了君王的先锋(由此看“伯”身份,当是贵族阶层中的武士)。而骄傲的来源,主要恐怕是在后一点上。假如“伯”虽然长得高大英武,在战争发生时却畏缩不前,妻子就没什么可以公然夸耀的了。——其实,一般人所知道的光荣,也就是社会所认定的光荣,个人在这方面是没有多少独立判断的能力的。

转入第二章,写自从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头发——女性身体最富装饰性的部分——零乱得像一蓬草。这后来成为中国古代情诗最典型的表达方法,如“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徐幹《室思》),“终日恹恹倦梳裹”(柳永《定**》),“起来慵自梳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等等,不胜枚举。这是以对女性的美丽的暂时性的毁坏,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也即表明她对丈夫的忠贞。不过,作为军人的妻子,这种举动还有进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妇女是不能上战场的,因此妻子对从军的丈夫的忠贞,实也是间接表现了对于国家的忠贞——这就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群体——国家的要求。试想,假定一个军人在前方冒着生命危险打仗,他的妻子却在后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东家串西家,哪怕并无不轨之举,他能够安心吗?这不仅对于家庭是危险的,对于国家也有极大的不利。所以,社会尤其需要鼓励军人的妻子对其丈夫表现彻底的忠贞。此诗不管是出于什么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妇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拟写),这样写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后来杜甫的《新婚别》写一位新娘对从军的丈夫表示“罗襦不复施”,还要“当君洗红妆”,好让他安心上战场,与本篇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尽管诗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义”,她对自己的丈夫能“为王前驱”很感骄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对于古代妇女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幸福的唯一来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坏了,她们的人生也就被彻底破坏了。而等待从军的丈夫,这与一般的别离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后有很深的忧惧。潘岳《寡妇赋》用本诗为典故,有云:“彼诗人之攸叹兮,徒愿言而心疼„„荣华晔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诗中未从正面写出,而又确实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终不能归来的忧惧。知道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第三、四两章所描写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与难以排遣的痛苦。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够“忘忧”,因为这“忧”已经使她不堪负担了。

诗必须有真实的感情,否则不能打动人;但诗人的感情也并非可以尽情抒发的,它常常受到社会观念的制约。拿《伯兮》来说,如果一味写那位妻子为丈夫的报效国家而自豪,那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至少是不近人情;反过来,如果一味写妻子对丈夫的盼待,乃至发展到对战争的厌恶(这在事实上绝非不可能),却又不符合当时社会的要求。所以最后它成为我们读到的这个样子:对亲人的强烈感情经过责任感的梳理而变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与哀愁,但并没有激烈的怨愤。由于本诗所涉及的那种社会背景在中国历史上是长期存在的,所以它的感情表现也就成为后世同类型诗歌的典范。

关于本篇的题旨,《毛诗序》解释为:“刺时也。言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而不反(同“返”)焉。”意思就是:理想的政治不应该使国人行役无度,以至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实际所谓“刺”在诗中并无根据,不过作者所表达的儒家政治理想,却是符合诗中女主人公的愿望的。

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这是一篇夫妇的对话。第一章说:鸡叫了。夫说:天将亮未亮。妻说:你起来看看天吧,启明星那么亮。夫说:那我要去射凫雁了。第二章妻说:射得凫雁我为你制肴下酒。愿我俩能白头偕老。你弹琴我鼓瑟,生活多美好。第三章夫说:知道你是真关心我,送你杂佩报答你的爱。知道你对我很体贴,送你杂佩表达谢意。知道你是真爱我,送你杂佩告诉你你我心思是一样的。看到这样的诗句会觉得很幸福,就像张爱玲曾经说过,世界如此之大,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夫妻吧。诗三百浩瀚的篇章里,也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幸福的夫妻吧。打猎、饮酒、弹琴作乐„„好像是武侠小说里归隐的神仙眷属,没有分离、猜疑、彷徨、怨怼,只是一种安静而踏实的厮守。这对青年夫妇和谐的家庭生活和诚笃而热烈的感情,令人羡慕,令人赞叹。

王质《诗总闻》说:“大率此诗妇人为主辞,故‘子兴视夜’以下皆妇人之词。”此说影响直至清代,故清人论“对答体”诗,大多追溯至《孔雀东南飞》而不及《诗经》。其实,《女曰鸡鸣》是首极富情趣的对话体诗,对话由短而长,节奏由慢而快,情感由平静而热烈,人物个性也由隐约而鲜明。

综上所述,《诗经》中的爱情诗篇的内容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它通过描写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生动地展示了人们的喜、怒、哀、乐与理想追求,在鲜明的特质中闪烁着中华民族性格的光芒,辉映着中国民俗和璀璨烂漫的社会风貌。

后儒说,说孔子“立言”的另一大贡献,是为中华文化提供了万世经典,即孔子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而在我看来,说孔子操练文化的结果是贻害千古,也不为过。

中国的第一本诗集《诗经》,是经过孔子对古代诗歌的删编而成,收录了305首诗歌。弟子问孔子“诗三百首”的意义何在?孔子答道:“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圣人的继承者大都认为他老人家删诗乃功德无量的伟业,特别是他删诗的标准乃万世不移的圣谕。而我以为,孔子删诗之标准,美其名曰“思无邪”,实则“诗无人”,不知有多少抒发性灵的好诗,被他作为“思有邪”的诲淫制作删掉了。没有经过孔子删编的远古诗歌,肯定大大超过三百首,而经过孔子的删编,传至今天只剩下三百首,实在是孔子作的孽。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虽然从唐初孔颖达开始怀疑“孔子所录,不容十去其九”以来,关于孔子删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论语?子罕》载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在审美上,孔子给出的作诗标准是“思无邪”和“温柔敦厚”,遵循的大原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信,非礼勿动”。孔子论定的诗歌作用是“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里所谓的兴观群怨,主要是为了“事父”和“事君”,顺便认识点“鸟兽草木”,基本与艺术的审美作用无关。由于孔子把艺术作了道德化和政治化的解释,所以他老人家在审美上必然是功利的平庸的,与稍晚出现的《楚辞》相比,《诗经》的美学价值太过平庸。

所幸,孔子活不到战国时期,要不然,由他来审定《楚辞》,其中的《九歌》大概也要被删了。因为,楚地巫师乞神的唱辞大都具有情歌的特点,其中的神和巫具有阴阳的属性,阳神倾慕阴巫,阴巫勾引男神,神巫之间的关系变成情人关系。《九歌》就是典型的巫文化产物,其中的神灵都被赋予了男女性情,女神由男神来迎请,男神由女巫来迎请,乞神的过程充满了男欢女爱和女怨男叹,甚至,乞男神用妙音好色的少女,乞女神用貌比靓女的童男。正如朱熹所言:“或以阴巫下阳神,或以阳主接阴鬼,则其辞之亵慢淫荒有不可道者。”

如《九歌》中最著名的请神辞《湘君》和《湘夫人》,读起来完全是优美的情诗。《湘君》是女巫以湘夫人的口吻迎请男神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在这里,有女巫为讨好男神而精心打扮:“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有女巫对男神的刻骨思念之情:“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恻。” 有女巫迎不来男神的一腔幽怨:“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有女巫向江中丢饰物以表达誓与君相欢的决心:“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湘夫人》是男巫以湘君的口吻迎请女神湘夫人,也是以表达男女思念之情的方式来祈求女神的降临。有男巫对女神的望眼欲穿的期待:“登白薠兮聘望,与佳期兮夕张”。有男巫思念女神之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有男巫欲见女神的焦急,恨不得朝发夕至:“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九疑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甚至有男巫脱衣与女神合欢的想象:“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如此《九歌》,显然触犯了儒家的双重忌讳,既有“怪力乱神”、又有男女偷情。所以,儒家的几位著名继承人孟子、荀子和朱子(朱熹)都批判过楚文化的怪力乱神和男女淫乱。专门注释过《楚辞?九歌》的朱子断言,楚地风俗之所以“亵慢淫荒”,乃在于“以美色媚神”。他说:“古者,巫以降神,神降而托于巫,则见其貌之美而服之好,盖身则巫而心则神也。”“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间,又或不能无亵慢荒淫之杂。”但朱熹又不好否定屈原的地位,也就只好用“载道”理论来为给屈原作《九歌》脱罪。他在《九歌集注》中说:屈原作《九歌》是以“事神之心”来“寄忠君爱国眷恋不忘之意”,所以,“其言虽若不能无嫌于燕昵,而君子反有取焉”。

我读屈原的作品,与历代大儒的审美感受完全相反。我不喜欢《离骚》和《天问》,因为这两首长诗表达的是屈原的双重媚态,既向君王献媚,更向自己献媚,甚至有种弃妇般的病态自恋:屈原把被楚怀王放逐的原因全部归罪于龌龊的小人,而把自己打扮成冰清玉洁的君子,其高贵品质甚至要上溯他的祖宗八辈。特别是屈原的那种的“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狂妄,培养了一代代自以为“怀才不遇”的文人墨客。

我喜欢屈原的《九歌》,因为它源于楚文化中的人神恋爱故事,女巫的美丽妩媚和男神的多情温柔相呼应,传达了圣俗合一、灵肉不二的化境,也表现出一种两情相悦的平等关系。这在信奉男尊女卑的儒家看来,当然是大逆不道的亵慢荒淫。

如果说,在百家争鸣的先秦,孔子删诗还仅仅是一家之言,删得再狠,也问题不大,毕竟还有其他的标准。但经过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古代典籍大量失传,比如《诗经》,据说曾有鲁、齐、韩、毛四家版本,但到了汉代,仅剩下“毛诗”,相传是鲁人毛亨所传。更重要的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诗经》成了儒家经典之一,但不是艺术经典,而是用于治国的政治经典;孔子的“思无邪”和“温柔敦厚”,为后代文学提供了权威标准。汉儒不是把《诗经》当作艺术来欣赏,而是当作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教材来读,从而把诗歌的作用提升到治乱兴亡的吓人高度。正如《毛诗序》所言:“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汉儒们挖空心思地在诗中搜寻先王事迹和圣人遗训,甚至不惜牵强附会地注解出“微言大义”。明明是平民内容,偏要读出“文王之化”;明明是男欢女爱的情诗,非要解释成“后妃之德”。

由此,中国文学离“人性”越来越远而离权力越来越近,最终变成了为皇权服务的工具,使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整个文学走上了“文以载道”的歧途:一种扼杀人性丰富性的堂庙文学成为主流,而民间的草根野调和情欲人性则被视为不入流的文学。到理学盛行的宋代,甚至诗仙李白那些豪放无羁的杰作,也要被理学家们视为“诲淫”之作。宋代理学兴盛之际,恰是宋诗走到“点石成金”的末路之时。倒是那些偏离“文以载道”的宋词,在对人性的吟咏中闪烁着夺目的审美光辉。

有什么样的民族就有什么样的圣人,有什么样的圣人就只能塑造什么样的民族,中国源远流长的奴性、功利的文化,不能说全部源于孔子,但儒学肯定是主要根源。

第五篇: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观《于丹讲论语》有感

机关服务中心 孙艳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百家讲坛,看于丹讲论语,一下子便被这个美女教授吸引住了,仔细倾听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觉曾经遥远而枯燥的《论语》一下子变得丰富和温暖了。于丹教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许多独到见解,豁然于眼前。她带我们超越时空,把一位两千年前的圣人引领到了众人眼前与今人对话。通过她的讲座,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她把深奥的道理讲的浅显易懂,真正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她说:“孔子没有温度,只有色彩”。她阐述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内容,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人生在世,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除了检讨自己“三省吾身”之外,或许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包容,于丹在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小了”。面对那些“利”字当头的人,或许我们更应该坦荡处之、平淡视之、淡漠待之,正所谓有容乃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我们对圣贤与经典的概念也变的逐渐模糊,如何为人处世、以何种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似乎都已变的模棱两可。《论语》里面教给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与其怨天忧人,不如恭身自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观于丹讲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常言道“知足者常乐”,知足的女人是最幸福的,那么为什么不让自己做个最幸福的女人呢?

下载论语三百讲3范文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三百讲3范文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无三百工作方案

    三无三百工作方案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切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为政府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按照统一部署,决定从现在起到年底在全镇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动态......

    三百工程总结

    洪泽县朱坝中心小学三百工程总结 朱坝中心小学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县局有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今年继续和黄集中心......

    甲申三百年祭

    《甲申三百年祭》与晚明政治史的启示 [ 毛佩琦 ] 来源:[ 北京日报 ] 今年是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发表60周年,一系列纪念文章相继于各报刊发表。这些纪念文章体现了学界对......

    学习于丹讲论语心得之心得

    学习《〈论语〉心得》之心得 语文组 韩霜 自从听了《于丹讲论语》之后,我才觉得我以前对《论语》的理解和掌握是多么的零碎、肤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感到很惭愧,也很感谢学......

    于丹讲论语观后感5则范文

    于丹讲论语观后感 于丹讲论语观后感 观于丹讲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得失缺憾正确对待的认知。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理念,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每......

    于丹讲论语读后感(精选5篇)

    于丹讲论语读后感(一)一直对中国文化中动辄扯出的“神圣”一词心存疑惑,甚至于只是把他们当作一组一起使用的字词,而不加以辨析。可当我看到于丹所说的“神于天,圣于地”时,我才恍......

    《甲申三百年祭》读后感

    守成 ——读《甲申三百年祭》后感今天在忙完了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的事情后,接着读完了由董事长作序并希冀传阅的《甲申三百年祭》。初读此文,首先被海航创业先辈们的心怀忧患......

    重读《甲申三百年祭》

    重读《甲申三百年祭》 1944年3月,郭沫若发表《甲申三百年祭》,毛泽东十分重视。把它当作整风文件。还没有建国,毛泽东就开始思考中国共产党怎样保持廉洁、防止腐败的问题。 文章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