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第一次模拟试题2012年2月10日
12.某国2011年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l0件,每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5000元。假如该国甲生产者2010年的劳动生产率为每小时生产A商品8件,2011年甲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甲生产者每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为()A.5000元 B.6000元 C.7500元 D.4000元 13.NONO族,是一个具有双重否定意义的时尚新概念。“NONO”这个名称缘起于加拿大女作家的书,NONO族对奢华品牌说“NO”,对一味跟风说“NO”,对乱讲个性说“NO”,对打肿脸充胖子说“NO”。现在,某报社请你就NONO族的上述做法写一篇评论,你认为最为恰当的题目就是
A.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科学生活 C.杜绝品牌 戒奢从俭
D.享受自然 健康和谐
14.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正式定义虽经国内、外论坛多次讨论,却仍莫衷一是。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CSR理念: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下列选项中,能够反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是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④采用新科技,获取更多的利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仍然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从政治生活角度看,中共中央重视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是因为 A、党和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党的工作宗旨
C.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16.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报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国家有权自主地开发和利用国家领土内的自然资源,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的国民经济。从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来看,这是指国家的()
A.政治独立 B.领土完整 C.团结统一 D.经济自主
18. 2011年2月15日,当日为农历正月十三,在杭州孔庙举行主题为“穿汉服诵读《弟子规》”的迎元宵活动。80名青少年和成年人统一身穿汉服、提灯笼结对迈入孔庙,集体诵读《弟子规》等经典诗词选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下列对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B.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只要继承了传统文化必定能实现发展
19.2011年,某市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和“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
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20.2011年11月24日,嘉陵区某搬家公司搬运工杨树和在帮客户搬家过程中意外捡到一个装有1.5万元现金的厚厚信封,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他坚守“不义之财不能贪”,及时将钱还给了失主。事后他所说“我虽然缺钱但不缺良心”让人非常感动。杨树和的事迹
①表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完全一致的 ②表明了经济决定文化 ③说明文化对人有影响
④表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对于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譬如,当你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暗示自己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有一定效果;有人暗示自己属于很有修养的人,长此以往的心理暗示,真的成为很有修养的人。这启示我们()A.意识能够改变人生的态度和命运 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2.2011年7月14日,全球首条碳氢制冷剂R290分式空调示范生产线在珠海格力电器竣工,备受业界关注的R290冷媒空调正式生产,这是中国企业在新冷媒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首次在国际前列,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成果。这说明进行技术创新
①要坚持发展观点,瞄准世界领先的先进技术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在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紧紧地依靠外国的先进技术 ④坚持全面的观点,从各个领域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3.“给人温暖就是给自己幸福。”30年来,郭明义就像一支火把燃烧着自己,吸引和汇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行动,推进着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郭明义所做的每一件事,我们依靠一时的热情也能做到,而他的特殊之处,在于长期坚持,从而成就了“简单中的伟大”。这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
①抓住机遇,促成质的飞跃 ②坚定信念,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③从小事做起,重视量的积累 ④尊重规律,学会利用客观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8.(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提升居民幸福指数,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哪些因素影响幸福感?人民网就此推出的调查,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截止2011年2月20日21时,共有11519人次参与此次调查。34.4%的网友认为“经济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幸福的首要因素;31.4%的网友认为“权力规范,公共服务”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27.7%的网友认为“社会保障、体面尊重”与生活幸福感关系最紧密;此外,还有6.6%的网友选择了“社会参与,价值实现”这一选项。(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12分)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每年平均有近10万人因交通事故丧生,每天都有近300人被车祸夺去生命,交通死亡事故率约占全球的15%,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对此,《刑法修正案
(八)》作出了回应,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正式入罪。这次关于“危险驾驶”的入罪,改变了“肇事后再处罚”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后果,只要有危险驾驶行为都予以处罚。“酒驾入罪”走入我们的生活,彰显了保护民生的立法原则。
(2)结合《政治生活》知识,就“‘酒驾入罪’彰显了保护民生的立法原则”谈谈你的认识。(10分)
材料三: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情形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分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3)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6分)
39.(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文化?(9分)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每年平均有近10万人因交通事故丧生,每天都有近300人被车祸夺去生命,交通死亡事故率约占全球的15%,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国家。对此,《刑法修正案
(八)》作出了回应,醉驾、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正式入罪。这次关于“危险驾驶”的入罪,改变了“肇事后再处罚”的方式,不管是否造成后果,只要有危险驾驶行为都予以处罚。“酒驾入罪”走入我们的生活,彰显了保护民生的立法原则。
(2)简要说明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9分)
材料三: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6分)
选择题:BBACB DCADB CD
38、【答案】(1)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宏观调控,稳定物价(2分);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2分)②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中的作用。(或健全完善生社会保障体系)(2分)③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④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分)(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酒驾入罪”体现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2分)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酒驾入罪”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权。(2分)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酒驾入罪”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分)⑶①文化影响人们党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汉军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的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9、【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建社会和谐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5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和谐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酒驾入罪”是根据我国目前车祸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做出的选择。(2分)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刑法修正案
(八)》的最新修改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2分)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酒驾入罪”体现了保护民生的立法原则,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3)①所谓分析的态度,就是要辨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所谓开放的态度,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吸取世界上各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也要让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走向世界。③所谓前瞻的态度,就是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关系,面向未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材料二: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央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力度逐年增大,是我国“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的倾斜力度。
(2)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国加大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的重要意义。(12分)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加大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8分)
材料二:微博成了中国网络民意表达的又一途径,2011年,公众通过微博及时发布了温州动车追尾事件等大量最新消息,关注和推动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9月8日河北沧州地区黄骅市沈庄片区民房强制拆除事件的进展„„人民舆论监测室秘书祝华新说:“人人开微薄,等于给政府、公务员装上了摄像头。”
今天互联网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驱使下,“网络水军”、网络公关公司等炮制虚假民意,诽谤竞争对手,干扰正常秩序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网络民意的真实性。一位网络公关公司的经营者说:“我不管谁对谁错,只要有钱,你想怎样我就怎样。就算一粒沙,我也能说成一片海。”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政府如果无视网络民间存在,那么就会闭目塞听;如果过于相信网络民意,则可能会偏听偏信。”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网络民意表达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10分)
【答案】意义:(1)网络民意表达为我国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创造了新途径(2分,有利于政府决策反映民意、集中明智,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1分;(2)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感(1分;(3)有利于公民监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及工作作风,促进依法行政,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2分
材料二:2010年8月,山东省第三届文博会——2010中韩文化交流月在山东威海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扩大交流,深化合作,推动发展”。交流月期间,威海市先后组织了政府间高峰论坛、中韩书法美术摄影大展等22项公益与经营相结合的文化活动。
(2)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6分)【答案】(9分)①推动文化交流,可以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动发展本民族文化;②加强文化的交流,展示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创新;③推动文化交流,发展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每个要点3分,共9分)
第二篇:2011届高三历史第一次模拟测试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10—2011学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及答
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待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郡国并行制
2.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十之竟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争。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3.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是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4.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仓库、商铺……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广州出现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①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赘劭?BR> ②洋务派在广州兴办一些企业
③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
④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5.下表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1895年 1913年 增 长 货物性质
中国进口 1.7亿 5.7亿 3.3倍 生活消费产品占85%,生产资料占15% 中国出口 0.28% 1.66亿 8倍 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占96%,工业品占4% A.中华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B.中华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C.中国对外出口显著增加
D.中国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6.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有人反对修筑铁路,“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然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对这段言论评价最确切的是()
A.发现引进现代机器生产将带来的失业问题
B.客观分析中西国情下君民关系的不同 C.过分强调铁路对传统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 D.主张防范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在华垄断
7.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日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8.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当时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又褒称太平天国诸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 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共同性 C.二者革命纲领上的共同性 D.二者革命主体上的一致性
9.2008年,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翕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是在重庆,下列关于国共重庆谈判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双十协定”的签订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C.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重庆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
1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11.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路线的肯定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2.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①对艺采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普通大众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独特
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B.把反民主势力置于公民大会的严密控制之下
C.是一种绝对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D.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14.西塞罗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执政官权力最高 C.法律由执政官制定 D.法律就是执政官
15.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实现三权分立 C.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17.西方有经;齐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18.英国人麦考利在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19.下列情景在1919年可能出现的是()
A.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在英国举行 B.《一个国家的诞生》在美国上演 C.汤姆终于可以看电视节目 D.美国观众往往被电影主人公的名言所激励
20.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1927—1928年,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B.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C.1930—1932年,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D.1932年,股市上涨主要是因罗斯福开始推行新政
21.1960年,美国的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
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力争回归原来的金本位制 B.主张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C.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是一对孪生兄弟
D.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22.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23.“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24.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对人们思维最大的影响是()A.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告诉人们要与时俱进 D.使人们有了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25.中国入关(WTO)之路艰难曲折,用龙永图的话来说是“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了”。以下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B.它通过多边贸易促进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 C.它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为成员国提供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D.它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必做题(26题11分;27题15分,28题9分,共35分)
26.(11分)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2分)(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3分)
27.(15分)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城市的发展,代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愈百张”,繁阜喧盛。—一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Ⅱ
材料三:《洋务运动主要企业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2分)
(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3分)
(4)材料三反映出洋务运动时期近代企业所在的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28.(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恩格斯
材料二 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也。——列宁 材料三 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土海《翻译世界》
材料四 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怎样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3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据材料三、四,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和观点,并说明其原因。(3分)
三、(15分)选做题(任意选做一题,全做按的第一题给分。请在未选中的试题答题卡上画
上“//”)
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进行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等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 材料三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四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规定或“建言”的目的。(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4分)
(3)材料三、四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斯宾诺莎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证。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社会秩序乃是为了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撤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契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宾诺落所说的目标是什么?“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4分)
(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了上述立法权外,还有
什么权力?(5分)
(3)材料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实质是什么?(4分)
(4)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中三位杰出的思想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2分)
第三篇: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1)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hù)zhú)chàng)(sāo)
Byǎn)bīn)huī)piān)
C.修葺(qì)戏谑(xuè)剽掠(piāo)鼎铛玉石(chēng)
D.肯綮(qìng)渌水(lǜ)病偻(lǚ)沽名钓誉(gū)
(A怆chuàng;B嫔pín;D渌lù)
2.对下列加点字从用法上分类正确的是()
①云青青兮欲雨②忧劳可以兴国③而刀刃者无厚④不耻下问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⑦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⑧项王乃复引兵而东⑨栗深林兮惊层颠⑩六王毕,四海一
A.①/②⑨/③④/⑥/⑤⑦⑧/⑩B.①⑧/②⑨/③/④⑥/⑤⑦/⑩
C.①⑦⑧/②/③/④⑥⑨/⑤/⑩D.①⑧/④⑨/③/②⑥/⑤⑦/⑩
(名作动/使动/形作名/意动/名作状/数作动)
3.下列关于《堂吉诃德》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进入蒙德西诺斯地洞,不小心睡着了。“醒”来后看到一座宫殿,宫殿的主人即蒙德西诺斯以及许多骑士小说中的人物,还见到了被桑丘指为杜尔西内娅的乡下姑娘及侍女。
B.堂吉诃德看傀儡戏看到人戏不分。拔剑跳上戏台来锄弱扶强,结果把一座戏台全打塌了,傀儡的道具差不多全毁了。这番错误虽然不是存心作恶,堂吉诃德还是得认错赔钱。傀儡戏的**才算平息。
C.公爵府一名小厮骗了惨凄夫人的女儿又不肯娶她,堂吉诃德与之决斗。双方讲定条件:堂吉诃德赢了,输家就要娶夫人的女儿为妻。结果堂吉诃德打败了小厮。大家都为堂吉诃德得胜而欢呼。
D.有一天,堂吉诃德和桑丘在森林里遇到一对正在游猎的公爵夫妇。公爵夫妇对堂吉诃德荒诞的事迹早有耳闻。当他们知道眼前出现的就是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从时,便以隆重的迎接骑士的礼节,把堂吉诃德主仆迎回自己的城堡,决定趁这次机会捉弄他们一番。
【句子】
4.,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
5.(《扬州慢》)
6.女娲炼石补天处,(《李凭箜篌引》)
7.天姥连天向天横。,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
8?(《阿房宫赋》)
9.况阳春召我以烟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0.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项脊轩志》)
出师未捷身先死
5、自胡马窥江去后
6.石破天惊逗秋雨
7、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
8、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9.大块假我以文章
10、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雪藏”是近年来产生的新词。根据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或词组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3分)
(1)某歌星多年前因直言而“得罪”公司经纪人,从此被公司雪藏,不知双方何时才能握手言和。答案:。
(2)为确保最后一场小组赛能尽遣精锐上场,该队正在考虑明日与法国队交手时雪藏部分主力。答案:。
(3)这个原先颇有一定知名度的乡镇企业,在雪藏了五六年之后,一举跻身“中国百强企业”之列。答案:。
搁置不用有意隐瞒隐没无闻
【文言积累】
[原文]
(一)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篇》)
[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②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③匡:纠正。④衽:衽,衣襟。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
①从上面两段文字看,孔子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的原因是管仲不逞匹夫之志,而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使人民受惠。
【参考翻译】
(一)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节,但管仲却没有自杀。”[子路又]说:“[这样,管仲]算是没有仁德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主持盟会,没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算他的仁德!这就算他的仁德!”
(二)子贡问:“管仲不是仁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自杀,却又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要[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阅读】永远的海瑞
——谒海瑞墓孙喜伦
总为初次到海南时没能拜谒海瑞墓而遗憾,复来海南,下船立足未稳,我便决定牺牲多项游程与开小差,独自来凭吊这位人称“海青天”的中华民族“真男子”、“大丈夫”。
墓的背后有一尊海瑞的青石雕像,他身着官服,头戴官帽,手捧朝笏,正襟危坐,面容清癯,双眉微蹙,颌首目视前方,神情谦和却孤傲,表情凝重又不无忧思。我和海瑞静静地对视了许久,心里一片澄明。雕像身后是扬廉轩,两侧门柱上的一副楹联系摹临海瑞的手迹: 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长留社稷身。
楹联摘自海瑞《谒先师顾洞阳公祠》一诗。我想,这联句该是用生命凝成的铁骨铮铮的绝唱,也只有拿自己的生命为百姓撑起一片青天的人,才配得上这样的联句,这联句恰如后人对海瑞最中肯的评价。
在君主专制时代要实现这一理想困难重重,官场利益的驱动使许多士人并不能严格践行儒家“忠君爱民”的政治理念,而把学识仅仅当成进入官场的敲门砖,成为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瑞言行一致,不同流合污,始终以圣贤所倡导的完美人格来规范自己。
海瑞在担任南平县学教谕时,延平府督学来视察,海瑞率领两名训导在明伦堂迎见。两名教官倒地跪拜,唯独海瑞挺立中间,抱拳长揖。督学顿时拉下了脸:“看看你们三个,俨然就是个„山‟字形笔架!你海瑞这是给我行的什么礼呀?”海瑞答道:“这是在教习场所,下官遵照宪纲规定行礼。”从此海瑞得了个“笔架先生”的绰号。
在人人讲求升官发财的时代,海瑞说:“若天下的官员都不送礼,也不见得都不提升;若天下的官员都送礼,也不见得就没人被罢免。”他“慨然以澄清天下自任”,不论任何职务,都奉行节俭,饮食“粗粝羹藿(泛指粗粝食物),僮仆悉令樵采。俸薪之外无所取”(《海瑞集》)。海瑞的政治生涯是“斗争的一生”。不论身居何职,都利用手中的权力对狐假虎威、鱼肉百姓的官员及其子弟予以严厉的打击,和与小民争利的豪绅作不懈的抗争,所到之处“中外墨吏往往望风解印去”。他曾向江南最大的地主、曾任内阁首辅的徐阶一家开刀。徐阶曾对将被处以绞刑的海瑞有活命之恩,后来退居松江老家,其子弟家奴横暴于家乡松江等地,占田40万亩。海瑞在推行平抑土地兼并等改革时,不循私情,勒令其侵田归还百姓,还对徐阶横行无法的弟侄按律严惩。
此时,江南恰遇严重的水灾,粮价骤涨,饥民遍野。海瑞一方面请求朝廷把应解北京的20万石粮食留下以解燃眉之急,保灾民活命;另一方面将治水与赈济结合起来,给饥民以活路。在海瑞的督察下,淞江和白茆河先后得到疏浚治理。
我在墓园中移动着沉重的脚步。右侧是古今题咏海瑞的刻石,我在一块“无欲则刚”四个大字的刻石前沉吟良久,思绪纷繁。
让人不平的是,数百年来历史沉沉浮浮,海瑞也遭褒褒贬贬,不得安宁。时至今日,一些人仍嘁嘁喳喳对海瑞说三道
四、谓其“作秀”、“偏执症患者”,什么世上隐藏最深的“伪君子”。我总想为海瑞鸣不平。也许一个人做到了绝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无人可以攀越他的道德高度,他就会成为一个令人讨厌的靶子。从海瑞身上,人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铁骨,看到的是我们民族的傲骨。海瑞不会过时,他永远是一种昭示,一面镜子,一杆旗帜。
假如这个世界有一天变得无比晴朗,净化到所有官员人人皆清官,而海瑞还会以先行者的古贤形象为人们所尊崇。
走出海瑞墓园,我一再回首,见大门两边墙上有副对联:
精诚在天地,公论在人心。
海瑞,永远的海瑞!
(节选自《永远的海瑞——谒海瑞墓》)
1.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4分)
2.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6分)
(1)我和海瑞静静地对视了许久,心里一片澄明。
(2)海瑞不会过时,他永远是一种昭示,一面镜子,一杆旗帜。
3.从全文看,文章写了海瑞哪几个方面的“完美人格”并简要分析是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的。(8分)
4.文章结尾部分说“假如这个世界有一天变得无比晴朗,净化到所有官员人人皆清官,而海瑞还会以先行者的古贤形象为人们所尊崇”作者为什么要用“假如”一词,结合全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
1.总领全文,后文所见所感都围绕谒海瑞墓而写;(2分)表达了对海瑞的崇敬之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1)和海瑞进行精神交流,想到他的事迹和品格,内心受到触动,心灵得到净化。(3分)
(2)海瑞的精神永存,会永远启示后人,使人反省自身,永远向他学习。(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⑪①海瑞不同流合污②海瑞为官清廉节俭③刚直不阿、不徇私情④海瑞爱民如子(共3分,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
⑫①引用,作者引用海瑞的诗句直接予以表现。(1分)②通过与其他人的对比予以表现。(2分)③夹叙夹议,叙述他的事迹,并作出评价。(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如果学生把两问结合起来回答也可以。)
4.①现实社会并不令人满意,官员不是人人皆清官。(1分)②作者这样说,表明他对“人人皆是清官”“ 无比晴朗的世界”的出现寄予厚望。(1分)③无论什么时候,海瑞都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作者以此表达对他的无比崇敬之情。(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作文】
仔细观察题为《这并不是胜利》的漫画,获取寓意,提炼观点,联系引申,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
第四篇: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2002年6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
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韵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纸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削(xuē)除 脊(jǐ)梁 安步当(dàng)车
B、涎(yán)水 埋(mái)怨 力能扛(gàng)鼎
C、渲(xuàn)染 间(jiàn)谍 疾风劲(jìn)草
D、纤(qiān)细 聒(guā)噪 因噎(yē)废食
2、下面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籍贯 奚落 流光异彩 销脏灭迹
B、避免 暴躁 明辨是非 不孚众望
C、谴词 决窍 暗然销魂 妄费心机
D、贷款 蔓延 精兵减政 忧柔寡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前的某些大型报纸杂志仍然存在着___________成语的不良现象。
②中国政府一再___________,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决不能和台湾进行官方接触。
③在出售小型企业的过程中,要确保企业职工的合法___________不受侵犯。
A、滥用 申明 权益 B、乱用 声明 权益
C、滥用 声明 权利 D、乱用 申明 权利
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水浒》一书中,宋江等人被“招安”,是对封建正统思想的离经叛道。
B、当前下岗人员的增多,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已是急如星火。
C、老师说,写文章时,不一定要把说的话写尽,含蓄一些比文不加点更好。
D、在这颗桃核上,刻着28个罗汉,个个栩栩如生;真是鬼斧神工。
5、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最先受益的将是纺织工业,而首当其冲的可能是汽车工业。
B、长期以来,社会上总是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以及教师的硬性标准,尽管教育部一直反对这样做。
C、通过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我们对市场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实践。
D、调查显示,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少年认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教给学生再获取知识的知识,培养学生再形成能力的能力”这个核心思想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张教师要从育人出发,在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形成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入发展状态,去不断的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A、他提出了“知识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人”的人本教育公式
B、他提出了“人___________知识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人”的人本教育公式
C、他提出了“人___________能力___________知识___________人”的人本教育公式
D、他提出了“人___________知识___________能力”的人本教育公式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世,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蘩富。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宜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指引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隽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暝,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选自《昭明文选·与吴质书》)
注释:
①建安七子:“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年号,“七子”是指这一时期的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人。孔融:字文举。“七子”中年辈最高。政治上是曹操的反对派,后被操所杀。他的散文虽然骈俪成分极重,却能以气运词,反映了建安时期文学的新变化。陈琳:字孔璋。初从袁绍,后归曹操,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王粲:字仲宣。“七子”中,他的成就最高。阮瑀:字元瑜。徐斡:字伟长。刘桢,字公斡。应玚:字德琏。
②伯牙绝弦于钟期:《列子·汤问》中载:“伯牙善鼓琴,钟期善听之。”二人于是成为“知音”。后因钟期过逝,伯牙摔琴以表哀痛。以此比喻千古知音难觅。
③光武:汉光武帝刘秀。
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句是()
A、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类:大都 鲜:少
B、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间:近来 诸子:孔子等人
C、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志意:志趣 类:类似,像
D、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畏:敬服 诬:轻视
8、下列各组句子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公斡有逸气,但未逆耳。
己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B、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
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C、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
然无恐与足下不及见也。
D、动见观瞻,何时易乎?
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
9、下面四个句子与例句“词义典雅,足传于后世,此子为不朽矣”中加粗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
B、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C、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D、然不自意得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是对建安七子作品评价的一组是()
①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②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③孔璋章表殊健,微为蘩富。
④公幹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⑤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⑥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两段文字第一段评价建安七子中部分人的人品、文章、著作,精当准确,要言不繁;第二段抒发自己的感慨,情真意切,精警动人。
B、作者对建安七子的评价,对伟长评价最高。其为人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其为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世。
C、文中作者对王粲的评价,婉惜多于称颂。他善于辞赋,但又体弱,不足起其文;所擅长的辞赋有古人在前,他无法超越。
D、文中引用伯牙绝弦于钟期,表达了失去朋友的悲痛感情;引用光武的话,感叹自己虚度年华、无所作为,表达了努力向前的心志。
三、(12分,每小题3分)
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
72年前,有位权威的西方学者、思想家这样评论道:
“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实体。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的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它受到了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但是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将中国人变成欧洲人。”(罗素语)
应当说,这是一种既深思熟虑又富有远见的看法。
对于这一颇具魅力的话题,想必思考者会找出多种答案。但依我所见,关键是那种始终能够把全民族凝聚在一起,并不断给予自己民族以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使得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中,百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回,披荆斩棘地不断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而这种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即使在今天,仍需加以弘扬和振奋。
孔子有过这样的议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一流传至今的名言,十分贴切地道出了中华民族决不向邪恶势力低头的凛然正气。孟子也力主人在道德上要具有“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孔子和孟子总结、阐述的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在铸造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方面,起到过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
从屈原的上下求索、虽九死犹未悔的忧国忧民思想,到苏武“杖汉节牧羊”;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杜甫的“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是这种爱国精神的典型写照。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刻苦著称。而对于这一拼搏精神的归纳,成书于先秦时代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传》)的高度概括。所谓“健”,亦即刚健,能动之意;所谓“自强不息”,亦即积极向上,永不停止之意。
说到民族精神,人们会想到《周易》中的另一句话:“厚德载物”。就是讲团结,有宽容宽厚精神。仅就团结意识,凝聚意识、凝聚精神而言,恐怕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像中国表现得这么突出。在很早以前,我国民间就流传着“五双筷子折不断”等故事。这些普普通通的故事,其寓意,无一不在倡导要有团结意识。而许多活生生的事例更表明,中国人历来把团结视为力量,尤其是在外敌入侵的紧要关头,能够迅速形成抗敌的统一意志。很难想象,若是没有这种团结意识、凝聚意识,我们这个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能够繁衍到今天。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当然不仅只是这些,但仅就这几方面就足以说明,我们的民族是多么的伟大,这种伟大又有着何等深厚的根基。
12、“这是一种既深思熟虑又富有远见的看法”指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幸存下来的文明实体。
B、中国以持续的进化方式体现它强大的生命力。
C、佛教、科学都影响过中国的发展,最终被中国兼收并蓄。
D、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东方原于伟大的民族精神。
13、对“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团结凝聚的博爱精神。B、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
C、心存社稷的爱国精神。D、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
14、文中引证的材料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方面的材料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方面的材料有屈原、杜甫、范仲淹的诗句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C、“宽容宽厚”,“自强不息”方面的材料有《周易》中的两处引文,一是“厚德载物”;一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象传》”。
D,“民族气节”,“追求理想”方面的材料有苏武的“杖汉节牧羊”,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宪成的对联。
1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学者、思想家罗素对中国的发展所作的评论是客观的、中肯的。
B、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多元的,伟大的,根基是深厚的。
C、古今中外,多少人仁志士都在执着地追求民族精神,恪守民族气节。
D、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
第Ⅱ卷(共105分)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骆驼,古老的行吟诗人
周彦文
我是一位古老的行吟诗人,我以我特有的耐力,跋涉在人类历史的行程中。
我有我的歌喉,我有我的诗情。
我曾穿越过远古的岁月,在山顶洞人和河套人篝火的营地观光。我曾伫足于小亚细亚,向浩渺的地中海引颈眺望。那海的周围有古老的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以及巴比伦文明。这些环绕着池塘的青蛙的合唱令人神往。
我曾穿越过漫长的中世纪,就像穿越一条黑暗幽深的隧道。我看到哥特式教堂高耸的尖顶,一种企图和上帝对话的用心;我看到大地上铺展开的宏伟的殿宇,一种注重现实的民族精神。前者也许是由于城邦的局促,后着也许是由于疆域的辽阔。但是,他们都害怕地狱。他们都曾把占星术当作是天文学,把炼丹术当作是化学——乞求长生不老,而却把外科手术和屠宰业看作是同一类事情。
在华夏人的墓穴里,有我从拜占廷捎来的钱币。在世界上还没有动力的樯帆之前,我就介绍了东方与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约会。我把儒教从中原驮到西域,又把佛教从印度驮到中原,把伊斯兰教从阿拉伯驮到草原,驮给那些血气方刚的森林民族和草原民族,驮给北魏皇帝和忽必烈的思想武库。人民喝了我驮来的圣水变得异常驯顺;人们穿上我驮去的衣料,变得格外妩媚。我不知道这是我的罪过,还是我的功劳。只是,他们都不知道我是诗人,而只把我看作一个行动迟缓的脚夫。他们看不到我昂扬的步履,沉静的气度,更不知道在浩如烟海的诗人中,我属于厚重、深沉的那个流派。但我并不计较这些。
我有我的寄托,我有我的情怀。
我是荷马,我是但丁,我是放逐中的屈原,我是漂泊中的杜甫。我像艾略特一样书写着《荒原》。我创作了不亚于《伊利亚特》的史诗。只是一部充满大悲大喜、大俗大雅的系列画卷,而敦煌只不是人们迄今找到的其中的一节。
我一路吟哦。我一路走呵走。
我有过不朽的①创造,也②创造了因袭的重负。驼峰,那便是我在漫长的旅途中积
累起来的沉重的包袱。它给我以滋养,也给我沉重的纠葛。要不是这两座脂肪堆积的山,我也许比奔马神速。不过,对于那没有负累的奔马,我也并不羡慕。
我有我的奋斗,我有我的优势。
一般说来,我的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比如,我颈项下的驼铃,并不是装饰品。它既不取悦于人,也不炫耀于人。在望不到边的沙海中,它如滔声催人前行;在花花绿绿的闹市中,它调节着步伐的齐整。它是汽笛,它是号角,它是警钟。它是我发自丹田的歌吟。
我有我的情致,我有我的追求。
我不是“沙漠之舟”。我无心像麦哲伦一样,去证明地球之圆,我不愿像哥伦布发现新的大陆。我用我亘古不朽的诗句,与人们作着感情上的交流。我要成为立体交叉桥,让文明的往来四通八达。我是人们大脑里高悬的卫星,企图探测心灵中一片又一片尚未发现的巨洲。
我不是一个惟利是图的诗人,在神圣的口号下,把人与人的关系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感情和美依然在我的作品中发挥着灵性。我看到满足于贪婪的人最不幸,我听到满怀憧憬的叹息最动听。
请不要把我雕刻成冰冷的偶像,摆在帝王的墓道上,守卫那些腐烂的僵尸。我愿在翰海戈壁漫游,让怒啸的狂飙激发我的情思。我把我的诗写在蓝天和大地之间。我只知道坚持不懈地写,风沙便不能把我的诗句掩埋。掩埋了也不要紧,诗作的完成不在诗笺,而在读者的心田。
沿着我的诗行走吧,也许能发现生命和智慧的泉。
16、①“古老的行吟诗人的步履”走过了哪些历史的岁月?(请分条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荷马”“但丁”分别是什么时代的人?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线①②两个“创造”的深刻含义分别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①“骆驼’这位古老的行吟诗人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最后那句话中的“诗行”和“生命和智慧的泉”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诗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和智慧的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面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运用拟人、排比、对比、双关、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和一唱三叹的语言形式来描绘“骆驼”这位古老的行吟诗人对人类文明发展认识的内心世界。
B、“骆驼”这位古老的行吟诗人饱经历史的沧桑,从心灵深处吟咏出亘古不朽的诗篇
——敦煌莫高窟的雕塑只不过是诗人所见的鸿篇巨制中的一节而已。
C、本文以“骆驼”为线索,以历史为纵线,以“诗人”的所见、所思、所感为主要内容,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变迁的无限感慨。
D、作者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以“骆驼”的所见、所感、所思,展示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过程,使我们由衷地赞叹人类文明的承传。
E、“骆驼”这位古老的行吟诗人的优秀品质让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它多情而豪放,它自尊而坚强,它用自己的言行吟哦诗行,它属于特殊的流派。
五、(15分)
20、按要求,默写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中的句子。(4分)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将下面的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翻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观梅有感
刘因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原不为梅花。
注:王冕,元画家,诗人。刘因,宋末元初诗人,(1)这两首诗所歌咏的形象是什么?(1分)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写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3、依据给出的上下文句,仿写两个句子,句式要大体相同。(4分)
记忆没有重量,它却既可以使人的精神压抑、迷惘,又可以使人的思想情绪振奋、解放。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记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境苍白、忧伤,又可以让人的内在世界光明、欢乐。
24、根据下面材料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的新闻。(4分)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时尚。据有关部门统计,1999年出国旅游人数达193.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60%,占当年全国因私出国总人数的67.1%。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部门分析,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人数持续大幅上升,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人民币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保持汇率坚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国旅游人数的增加。
25、下面是我国城乡居民1998—1999年投资于储蓄、国债、股票、保险的比例图表,请你根据这个图表所示意的内容,写出人们投资理念和投资渠道的变化。(4分)
储蓄
国债
股票
保险
1998年
29%
9%
9%
59%
1999年
30%
11%
7%
5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6、人生难免会有许多的遗憾。无论你是高官显贵,还是街头平民;无论你是百万富翁,还是成功人士……谁人今生没有遗憾呢?
考试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很遗憾;为人处世,自己没有协调好关系,中间夹杂说不清的苦恼,真的很遗憾;有了某个心愿,某种追求,未能如愿,象天空上的流星一样滑落,实在太遗憾。遗憾,遗憾!生命里,生活中,它时常与你相伴,有时你躲都躲不开……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也是如此吗?请以“遗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45分)
2002年6月
1.A 2.B 3.A 4.D 5.C 6.B 7.B 8.A 9.D 10.B 11.D 12.D 13.A 14.C 15.B(每小题3分)
第Ⅱ卷(共105分)
四、(18分)
16、(5分)第一问:(3分)
①答“远古、中世纪、华夏墓穴”给满分。或答“山顶洞、河套的营地,漫长的中世纪,华夏的墓道”也给满分。
第二问:(2分)
②答“荷马是古希腊(盲)诗人;其代表作是《荷马史诗》。如答其一《伊利亚特》或《奥德赛》,也算对”。(1分,每问0.5分)“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其代表作是《神曲》”。(评分标准同上问)
17、(2分)
①“创造”是指“贯通中西方以及古今的人类文明的承传”。或答“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洞悉”也对。采分点在“人类文明”上。(1分)
②“创造”是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给自己带来一些沉重”,另一方面是“也给历史的文明带来一些负面效应”。(1分)
18、(7分)
第一问(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给满分。
耐力、毅力、动力、追求、奋斗。
第二问(4分)
①“诗行”指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踪迹”或“足迹”或“进程”均可。(2分)(意思对即可)
②“生命和智慧的泉”指的是“人类文明承传与创造的源头”。或答“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根源”。(2分)(只要意思对即可)
19、(4分)
答案是:A、D(每项2分,共4分)
五、(15分)
20、默写(4分)
答案是:“死而死矣;(1分)
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2分)
痛定思痛,危己如哉!”(1分)
21、翻译(5分)参考译文如下:
求学的人有四个缺点,教师一定要了解到。(0.5分)人们的学习,有的缺点在于贪多,(0.5)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少,(0.5)有的缺点在于学得太轻易,(0.5)有的缺点在于遇难而止。(0.5)这四种缺点是由于个人的心理不同造成的。(1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然后才能补救他们的缺点。(0.5)做教师的,应发扬他们的优点,补救他们的缺点。(1分)
22、(6分)(1)答“梅花”(1分)。答“叙述性的语言,通俗易懂,朴实无华,但却蕴含深意。”(2分)
(2)A、答出“虚实相间”得1分。解析:第一首由眼前的实景引发联想。第二首则属“虚”写“梅花”,实则言志。B、再答出两待均是“托物言志”的写法,或“以梅喻人”,“以梅写志”或“以梅言志”均可再得1分。C、抒情不同。(1分)第一首诗由“墨池”展开联想。表达自清自慰的心性。第二首诗则是“观梅”感悟,侧重“书怀”,表达个人感受。意味深远,含蓄绵长。
(说明:只要大致意思对,就酌情考虑给分)
六、(12分)
23、(4分)(意思对即可,教师灵活掌握。每一句2分,共4分)
24、(4分)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人数大幅上升,出国旅游逐渐成为时尚。
25、(4分)下面提供四句参考答案,学生只要写出其中的两条即给满分4分。
(1)仅一年时间,储蓄仍是人们投资的主渠道,但比例相对下降了,说明人们愿意往债券、保险方面投资,债券、保险意识增强了。
(2)人们的投资渠道逐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了。
(3)储蓄比例下降,股资、国债、保险比例都在增加。
(4)股资比例增加,人们投资的风险意识增强了。
七、作文(60分)
26、要求:(下列要求仅供阅卷教师参考)
1、以“遗憾”为话题行文。内容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是自己亲历的事,也可以是别人讲述的事,还可以是自己感悟到的认识,还可以是对它的反思,或由此联想拓展的思考等等。总之,只要与“遗憾”有联系,就给40分。
(这里包括: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地位身份,理想追求,心理素质,偶然必然,社会人生,机遇环境,面对失意)
2、虽然要求文体“自选”。但在阅卷时要体现文体意识。不伦不类的文“体”,酌情考虑扣2—4分。
3、立意新颖,有个性,或表达生动、具体、准确者,在40分基础上相对地增加5—8—10—12分。
4、文面不洁者,错别字,病句或字数不够800字者适当扣2—4分。
5、题目、结构、行文、构思、表达均很突出者,又能以“真情实感”说话。可以给到54—56—58—60分。
第五篇:高三历史模拟试题
2006年中山市一模(历史)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朝初年统治者实行井田制的主要意图是
A、实行土地国有制B、与分封制相配套实施C、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D、分封功臣、贵族和王室人员2.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有矛盾的是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学而不思则惘D、知之为知之 3.唐朝时“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现象说明唐朝科举制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B、成为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C、士族势力已经走向衰亡D、严格控制参加考试的人数 4.北宋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相比,其特点是
A、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制度B、摆脱了封建统治危机C、对封建统治政策作了内部调整D、内容广泛的全面改革
5.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中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是
A.美洲的农作物传入我国并得以推广B.传统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中采用“计日受值”D.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 6.能说明19世纪60年代后的30年是中国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史实是A.新学堂和新教育体制开始出现B.洋务运动全面掀起C.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D.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7.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否定封建传统道德B、铲除封建统治的根基C、利用孔子的权威服务于变法 D、为变法提供理论基础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共同的爱国要求是①“抵制外货” ②“发展实业” ③“实业救国” ④“民主科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大革命时期中共积极推动国民革命发展是基于
A、通过革命建立自己军队的需要B、扩大党的组织基础的需要C、实现人民反帝反封建要求的需要D、改造国民党为革命联盟的需要 10.20世纪30年代中国红色政权实行战略转移主要由于
A、中国是半殖地半封建地社会B、日本侵华民族危机加深C、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在农村D、中共党内“左”倾错误严重 11.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的地区位于A、豫皖苏地区B、豫陕边地区C、鄂豫皖三省交界D、湘鄂赣三省交界
12.新中国成立后直接起到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作用的措施是A、发动“银元之战”“米棉之战”B、发动抗美援朝运动
C、开展“三反”“五反”运动D、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13.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开始时的主要特点是
A.合理调整工商业B.没收官僚资本C.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D.优先发展重工业
14.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在新中国成立后很快得到改变,这说明
A.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能推进发展B.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是富国大计C.实现民族独立是推动近代化的前提D.实现近代化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15.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历史地位在于
A、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B、确立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
C、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D、全面总结客观评价了建国以来重大历史问题 16.在天文学研究上引入了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是A.托勒密B.哥白尼C.布鲁诺D.培根 17.拉丁美洲出现的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A、美国B、海地C、古巴D、墨西哥
18.1857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世界,这一现象表明A、各国的经济联系开始出现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已存在C、资本主义制度已渐趋衰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19.大资产阶级当政时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任务就基本完成,其主要表现是A、确立起资本主义的若干基本原则B、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C、通过了《人权宣言》D、部分的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20.19世纪末美国和德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相同原因不包括
A、两国均有较高程度的垄断组织B、两国均完成了国内市场的统一C、两国均具有了较为丰富的资源D、两国均有优越的地理环境
21.决定“亚洲的觉醒”走上与“亚洲革命风暴”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A、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起来B、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领导力量C、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D、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占优势地位的小农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在工业中占统治地位的垄断组织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23.罗斯福新政被成为是“3r”改革即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其中反映relief方面的内容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政策D、兴办公共工程 24.二战期间的战时同盟战后很快破裂主要由于
① 意识形态的矛盾②国家利益的矛盾③美苏争夺殖民地的矛盾④美苏争霸局面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A、制定经济发展计划B、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C、石油工业迅速发展D、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计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
——宋应星《天工开物》序言 材料二余谓正德(明皇帝)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13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雍正)实录》 回答:
概括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反映的统治者的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读《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谓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援引今古,洒洒万言。„„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即如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倒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立宪所无可幸免者。„„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材料三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睹其祸害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回答:上述三则材料对待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认识均借鉴了东西列强的做法。指出其中的异同之处,(8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摘自希特勒《我的奋斗》
材料二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并有办法、有决心这样做。他企图向现状挑战的惟一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导致了一个全新的力量布局。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对日本的占领不能再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摘自《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回答:(l)据材料一、二结合相关史实分析指出一战后德国及日本政策的变化。并指出出现变化原因的异同点。(6分)
(2)材料三反映出二战后美国在惩处德国日本法西斯时态度的差异。指出差异的主要表现及美国出现不同态度的原因。(6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4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3分,共计39分。
29、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社会历史巨变时期,这一时期的变革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结合史实指出这三个方面分别出现的新变化,据此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14分)
30、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和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重大探索。指出这两届中央委员会所作探索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两次探索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12分)
3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兴起。结合史实概括指出一个多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发展历程。(13分)
2006年中山市一模参考答案:
1、C2、B3、B4、D5、C6、B7、D8、A9、C10、D11、C12、A13、C14、C15、D16、C17、B18、B19、A20、D21、A22、C23、D24、B25、B26、历史现象:明朝时期农业经济和商品交换发展较快;封建社会中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抑制工商业的发展(或答成重农抑商);但明中后期从事商业发展的人明显增多。(6分)
主要影响: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政策对稳定社会经济基础有积极作用,(3分)在商品经济发展起来的明末清初,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形成和发展。(3分)
27、异:康有为主张效仿列强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章太炎认为列强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强国目标的,主张通过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实现民主共和;孙中山通过列强革命后的弊端认为必须要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同时进行。(6分)同:学习东西强国,实现国家富强。(2分)
分析:孙中山的革命设想集中体现在三民主义中,政治革命的根本是建立民国,社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地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愿望,但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不可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4分)
28、(l)变化:力图打破“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限制。不同:日本虽然是“一战”的战胜国,但所得到利益与其愿望有较大差距,而德国是战败国,战后德国经济实力与它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不相称。相同:都受到英美势力的压制,急于找到摆脱危机的出路。(6分)(2)对德国:分区占领,铲除法西斯势力,改造德国社会。对日本:单独占领,保留天皇制。原因:美国遏制苏联,维护其远东利益,称霸世界。(6分)
29、政治:①各国先后变法:强化君权,建立君主专制;用法律的形式确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农耕。②各学派从各自立场和政治主张出发形成“百家争鸣”局面。(4分)
经济:铁器和牛耕普遍使用使生产力有了重大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原市场形成和地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的兴起成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4分)军事: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发展到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战争越来越残酷,水平越来越高,出现了军事专著。(4分)总体趋势:统一的进程加快。(4分)
30、主要内容:前者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明确经济建设方针,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后者开始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推动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逐步推动对外开放的进程。(6分)
原因:前者未能坚持正确的理论成果,修改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政治上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经济建设上对客观经济规律认识不足,片面强调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后者确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6分)
31、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诞生;(3分)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到实践: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3分)社会主义实践由理想到现实: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2分)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到多国: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建立;(3分)社会主义模式由单一到多元: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发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2006年韶关市一模参考答案
1.C 2.B 3.C 4.D 5.A 6.B 7.A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A 15.D 16.D 17.C 18.B 19.C 20.D 21.B 22.C 23.D 24.B 25.A
26.(1)唐太宗认为设置宰相有利于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可避免因君主决策失误而亡国。做法:宰相等先集体议政,皇帝最后决断。(3分)明太祖认为设置宰相是政治**的根源,应集权于皇帝一身。做法:废丞相,中央各部门分理政务,互不统属,皇帝总揽大权。(3分)
(2)同:最高决策权都在皇帝手中,相权的存废都服从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2分)异:唐太宗把皇权和相权协调起来,注意发挥宰相的参政辅佐作用;明太祖把君主专制与宰相制相对立,从制度上取消相权,以保证皇权的绝对权威。(3分)
27.(1)特点:在联合国中制造两个中国。(2分)原因:第三世界的兴起使联合国结构发生变化,接纳中国成为必然。(2分)
(2)一致性:不愿放弃在台利益。(2分)变化:材料三放弃了两个中国的立场(2分)(3)特点:坚持一个中国。(2分)认识:它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美国不愿放弃在台利益,所以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2分)
28.(1)地位变化:罗斯福新政前,国家不干预和指导私人的经济活动,国家也没有能力干预和指导私人的经济活动。罗斯福新政后,国家由不干预资本家事务变为国家主动地对经济加以干预,参与资本主义的分配、生产、流通等经济过程。(6分)
(2)原因:罗斯福新政前,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自由放任时期,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事情,不承担经济职能。但随着垄断组织的建立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深化,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的自由放任的原则已经不能适应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局面,因而必须进行国家干预。(7分)说明: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均可同等给分。
29.(1)说明:统一性:秦朝统一文字(“书同文”),重法抑儒;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思想文化。(4分)
多样性: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风格多样;中外文化共融,佛、道、儒、法并存。(4分)原因:秦汉是大一统的、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封建国家;(3分)对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接纳吸取了外来文化的长处。(3分)说明:学生的答案只要符合参考答案的意思,即可得分。
30.不同理解:民主对康有为而言就是君主立宪;孙中山认为民主就是民主共和;毛泽东认为民主就是人民民主专政。(6分)
形成原因:康有为接受俄国、日本的君主立宪思想;孙中山接受美国的民主共和思想;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6分)说明:学生若答出救亡图存、西方民主思想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内容都可以酌情给分,教师评卷应灵活把握。
31.不同表现及解决途径:立国之初:表现为北方和南方政治集团在国会和政府中的权力分配上的矛盾。(3分)说明:学生可以答南北之间的经济矛盾,但最多能给2分。
解决途径主要是通过立法(制定宪法)来协调南北的权力分配。(2分)19世纪60年代:表现为工业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经济形式(或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焦点是废奴问题。说明:必须突出由于工业化而矛盾加剧和废奴问题。(4分)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战争手段打败南方,实现南北统一,废除奴隶制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