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社会化历程
我的社会化历程
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社会中,开始了他的社会化历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始终的过程。
由于人类是由动物发展而来,所以人有自然属性比如:食、性、休息等内在生理需求,有遗传和变异等自然生物特征。而由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行为都是通过社会形式表现出来,人有社会属性比如:制造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结成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一个人仅凭生而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生物本能是不能在社会中生存的,必须通过社会化途径学习和掌握社会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此,人类通常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作为哺乳期的婴儿培养以后结成个体间关系上社会化演变所必需的素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十分重要,如果脱离这段时间,则社会化是不可能的,将来这个个体就不能与同种其他个体产生正常的个体间关系,比如狼孩就很难重新回归人类社会。而从我本人的经历来说,我是完全不记得这一时期发生的事情的,只能从父母口中知道一些。比如,我很喜欢吮吸任何放到我嘴里的东西,总是要妈妈抱,我先会说话后会走路。我还找出了一些小玩具,就像是小木马,洋娃娃,手推车上的小吊坠和小轮盘之类的。而也正是父母和这些玩具开启了我对世界的认识。
我也很难说清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记事的。我记得的也许是发生最早的事情之一是有次我想要买一样东西(具体不记得了),在地上打滚耍赖,结果被我妈妈当众打了一顿,怎么哭都没用。后来我看见别的孩子也想这样打滚哭号,父母就遂了他的心愿。我又疑惑又羡慕,但是却怎么也不敢再来一回了,甚至后来在超市里我都不会太积极地要东西。结果,我发现当我不表示自己要买东西的时候,大人常常会变得比我自己要积极,甚至会许下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承诺。渐渐地,我就自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克制往往比贪婪能得到更多的东西。
我认为,我踏入学校的第一步是从幼儿园开始的,那里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地方之一。我至今认为,我在高中之前都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对当众讲话极为害怕和缺乏信心就来源于幼儿园一次失败的回答问题。我记得,老师问了一个谜语,我正好知道答案是“虾”。我十分激动,别的小朋友都不知道,就我知道,我一定是全班最最聪明的好孩子!就带着这种自豪又想炫耀的心情,我迫不及待的举起了手,生怕被被人抢先,失去了最聪明的宝座。我得到了老师的同意,十分肯定又骄傲地说出了谜底,结果全班哄堂大笑。我当时还没弄清大家为什么笑,但是那种满怀期待、信心满满能受到别人的表扬和羡慕,结果却成了大笑话的心情却是毕生难忘。后来我知道了我当时普通话没有说好,因为说的是本地的方言,把“虾”的音发成了“花”,大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并不是故意的,但是我当时仍然将其视为奇耻大辱。我一直无法忘记全班同学和老师的笑声,以致于每当我在课堂上发言,我似乎总是怀疑有人在笑我。后来我渐渐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勇气再站到讲台上去发言了,但是我很羡慕那些在众人面前能侃侃而谈的人。于是,我报名了当时学校里的演讲比赛。在演讲中,我发现其实没有人会笑,听众们都很认真地我的讲话,我能看清他们每个人的眼睛。于是心中一直存在的惊慌慢慢散开。虽然最后我没有得到什么奖项,但是,我觉得我可以放下幼儿园的故事,并且更好地与人交流了。
告别了幼儿园,我又告别了小学,迎来了初中,又迎来了高中,最后进入了大学。我至今的人生大部分是在学校中度过的。除了学习知识,我从强势的同学那里学会了拒绝;从温柔的同学那里学会了妥协;从好胜的同桌那里,我得到了竞争的乐趣;从同学的赞美中我获得了自信。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学习同桌英文字母的写法,比如,把“y”的尾巴翘起来就是我从一个同桌那里学来的。而在大学里,我的活动范围更大了。我的生命中出现了同事,上司等新的角色。而我自己的社会角色也变得复杂起来,我更深入地同整个社会联系了在一起。我一直在社会化中,也期待着自己的在未来的变化。
第二篇:关于西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回顾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关于西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回顾
摘要:对西北大学后勤化改革十年来的与成就进行了全面,阐述了改革采取的主要做法和具体实施步骤,总结了十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初,并对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中分类号:G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3-0304-03
引言
西北大学创建于1902年,现有25个院系、71个本科专业,8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2个硕士点。学校现有北校区、桃园校区、南校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 360余亩,面积81.3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 400余人,在校学生24 000余人。
根据国办发[2000]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我校后勤改革从大局和长远出发,抓住高等大的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后勤与服务的改革创新之路。
一、改革进程
(一)领导挂帅,优选干部,实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突破
2000年,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后勤的副校长任副组长,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后勤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充分调研高校社会化改革进程,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台《西北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实施方案》。同时,面向全校公开选聘了一批经验丰富,开拓创新的管理干部团队,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和推进,为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创了良好局面,为后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改革管理体制,制定配套政策
1.构建了甲乙方管理体制
学校根据国家和陕西省关于高校后勤改革要求,组建后勤管理处,成立后勤服务集团,集团总部设经理办公室、财务部、人事部,下设校园管理中心、动力服务中心、新区生活服务中心等14个服务实体。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甲方管理职能,对集团各项服务进行监督、核算、管理。后勤服务集团作为乙方按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运行。后勤服务集团现有正式职工202人,临时用工1 000多人。
2.建立了激励竞争的人事管理机制
在人员分离上,除“小机关”后勤管理处的人员外,原后勤管理处机关及各服务单位的在编在岗职工成建制划归后勤服务集团,集团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经理由学校聘任,各中心负责人由集团自行聘任,报校部备案。后勤服务集团员工按照“公开招聘、双向选择、择优录用” 的原则竞争上岗,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制度,集团每年按50%的比例向学校上交后勤服务集团的“老人”工资。对于集团因工作需要自主招聘的人员,按照“新人新办法”,采用劳动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用工制进行管理。
3.建立了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改制后后勤服务由学校行政拨款转变为契约式服务收费,由后勤管理处对服务价格进行测算,并代表学校与后勤集团签订各项服务协议,约定服务项目、服务标准及服务价格。平时对各项服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年底时按照服务协议约定进行服务费用核算,由学校财务部门进行支付。从而形成了市场驱动、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新机制。集团设立了独立的财务机构,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户立账、学校监督”的管理模式,即:集团经营范围内的所有财务工作由集团财务部统一管理,按各服务中心分户立账进行收支管理,学校后勤管理处和部门,对后勤集团财务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4.建立了资产两权分离的管理办法
为确保改革的稳步进行,学校成立了清产核资小组,对后勤服务集团的各项资产详细核查登记在册,明确了后勤改制前所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属于学校,将后勤资产的使用权整体移交给后勤集团,实现了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三)加大经费投入,改造基础设施,提高后勤服务的物质装备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后勤改革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物质保障。在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前,学校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给后勤改革带来众多不利影响。自2002年以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对后勤设施进行改造。改造扩容配电室五个,新建配电室两座,在全校安装了IC卡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计量电表,投入资金对学生食堂、学生公寓进行改造,新建高标准的垃圾处理站一座,投资2 060万元新建天然气锅炉两座,进行十几项大的校园改造项目,增添绿化景点和休闲场所,改造面积4万平方米,新增绿地3万平方米。以上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水电暖等能源供应保障到位,极大地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发挥了后勤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为后勤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我校连续四年获得区“绿化先进单位”,2007年获得“西安市绿化先进单位”。
(四)挖掘利用社会资金,积极探索改革新路
2003年我校开始建设南校区,在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校引入陕西国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学生食堂10 213平方米、学生公寓87 783平方米,2006年引入陕西汉林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学生综合活动服务中心12 430平方米。尝试利用社会资金建设高校后勤基础设施,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其企业化的运行方式与学校以教育服务为主的管理方式尚有差距,不利于学校稳定安全工作,因此经学校反复论证对以上项目进行回收学校管理。此次引入外资建设后勤设施的尝试,虽不是很顺利,但解决了当时学校建设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提供了扩招学生的住宿生活保证,也是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有益尝试。
二、改革的效果和成绩
目前,西北大学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建立了新的后勤管理运行机制,学校后勤的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为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保障了学校连年扩招对后勤服务的各项要求,促进了学校管理重心向教学科研转移
改革以前,全校在校生6 000多人因为设施、服务、效率等方面的不足,学校师生对后勤意见很多,是令许多学校领导头疼的工作。社会化改革以后,在校人数达到24 000人,较原来增加了3倍,但由于不断完善的各项后勤设施给学校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环境;“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新型后勤服务运行机制督促后勤服务人员从服务态度到服务效率的全面转变;科学的管理手段,规范的管理程序促使各项服务更为全面人性化,全校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后勤服务开始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中,不再是学校发展的瓶颈,顺利实现了学校领导管理重心向教学科研的转向。
(二)改善了后勤服务质量,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1.适应改革潮流,转变思想观念,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后勤服务集团通过道德培训、岗位技能培训、“文明窗口”竞赛等活动提高服务质量,使集团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服务决定生存,质量决定发展的改革要求,在职工中树立起竞争意识、服务意识、经营意识。同时,集团为职工配发了新工作服,佩戴工作牌,着装整齐,文明礼貌的集团新形象树立了行业新风。集团从上到下增强了活力和凝聚力,为全校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特别是面对2002年百年校庆、2003年抗击非典、2004年本科评估、2006年接收南校区学生食堂和公寓管理权、2007年至今仍在继续的平抑食堂物价等非常时期时,后勤广大干部和职工顾全大局、克服困难、努力拼搏,为学校发展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赢得了全校的赞同。
2.内练全员素质,外树企业形象,创建良好的企业
随着后勤改革的不断推进,集团在苦练服务质量的同时更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建立“关爱特殊困难后勤职工、关爱聘用工、关爱服务对象”的“三关爱”的新机制;投入近30万元,为外聘人员建设临时职工宿舍楼,解决临时职工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集团还对水、电、物业、维修等各个技术工种的技术工人提供技能培训,为他们的学习和提高创造良好环境。2007年,后勤服务集团成功举办《祖国赞长征颂暨后勤服务集团成立六周年》文艺晚会,节目均由后勤职工参与演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后勤干部职工的新面貌,取得巨大的成功。科学的使后勤工作不断传来喜报,2006年饮食服务中心在“中国高校烹饪技术大赛”取得了一金、一铜的优异成绩。五个学生餐厅被西安市卫生局授予“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A级单位”的称号,两个学生餐厅被厅评为“标准化食堂”。幼儿园获陕西省教育工委“三八妇女巾帼岗”称号,2005年,我校后勤工作被中国高教学会后勤研究分会评为“全国后勤化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
(三)培育了后勤综合实力,增强了集团潜力
1.全力以赴,发挥优势,多种渠道发掘经营潜力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从2001起,后勤服务集团积极筹措资金,共投资近3 000万元,新建设学生公寓2 2671平方米,为学生宿舍楼安装了暖气,建设2 000余平方米的集味园餐厅,改造学生食堂,进行宾馆装修改造,改善幼儿园教学和环境条件等。集团在抓住校内市场的同时也积极拓展校外服务市场。2002年租赁安康市西安办事处成立学苑宾馆,这也是后勤集团按企业机制运行通过开拓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增强集团实力的有益尝试。同时,后勤集团积极参与周边经营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引入外来资金先后进行了桃园校区东门外营业用房开发、北校区北围墙经营房的开发建设项目。
2.开放市场,平等竞争
2005年,南校区正式投入使用,按照新校区新管理的思想,学校将教学楼的物业服务和校园环境卫生两项服务项目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最终由后勤服务集团和方瑞物业管理公司各中标一部分。两家企业在工作中你追我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竞争氛围,不仅使服务质量大幅提高,也降低了服务成本,效果显着。后勤集团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与社会企业公平竞争,培育了综合实力,增强了发展潜力。
三、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的与
(一)坚持按新机制运行,“剥而不离”较为符合我校目前的实际
改革之初,我校遵循的“稳定为主导,机制有创新”的改革思路,根据本校实际,不仓促追随大流,不盲目注册独立法人公司,采取剥而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不离,注重机制转换的改革路线,使后勤服务集团适应改革体制,不断增强企业自身实力,逐渐适应市场发展。现在看来,高校后勤有许多特殊因素,完全按企业化机制运行必然受到稳定安全的压力,服务价格不能完全和市场接轨。我校这种“剥而不离”,大部分在体制内,一部分在体制外的改革方式,更有利于学校管理与支持,也有利于集团持续发展,应是符合我校实际的改革经验。
(二)经费有保障,按价值规律办事才能保障高校后勤健康持续发展
一方面,我校在后勤基础设施改造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的服务标准进行核算支付服务费用,实现了权力与义务的有效结合。相比之下,学校确实比改革前多支付了费用,但师生享受到了较为优质的服务,后勤集团通过服务获得了必要的成本补偿和劳务收益,这种机制的顺畅运行保障了后勤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石稳则大步前行,石滑则站稳脚跟,后勤社会化改革需要有进有退
改革就是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也不例外,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经验,也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全国高校在改革过程中自行摸索和。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应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过程的反复性。在目标明确,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我们应大步前行,推进改革;在政策不明朗,前行受阻力的情况下,我们也要善于分析,稳扎稳打,把握好发展动态。
四、改革中的困难与问题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深化改革举步维艰,需政府明确指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政府指导下的一项重大改革,后勤社会化以来,已近十个年头,各地各校均经历一场深刻的改革变革,也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刚开始的上海模式到武汉模式再到后来的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到底哪一种改革方式符合高校的真实需要,也是到了该总结分析的阶段了,高等教育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要担负起主要责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正确导向和经费投入主渠道的作用,认真调研这十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绩与经验,分析总结,重新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内涵。
(二)相关政策不健全,发展环境困难,急需政策支持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方面,单靠高校和教育部门是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根据高校后勤社会化不同时期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在经费扶持、规费减免、资源配置等方面制定和落实相应的优惠政策,保障高校后勤的公益性和社会属性,扶持高校后勤实体发展壮大。对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政府要高度重视,用政策、法规和制度进行规范和引导。
参考文献:
彭林权.社会化视野下中国高校后勤管理模式的重构[J].法制与社会,2009,(1).魏平峰.构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模式的分析与选择[J].高校后勤研究,2009,(1).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胡建成.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体剥而不离的原因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9,(1).张乐天.对中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回顾与反思[J].复旦教育论坛,2008,(5).Review of Logistic Socialisation Reforms in Northwest University
ZHANG Li-ling(Northwest
University,Logistics
Management Division,Xi‘an 71006,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Northwestern University,the reform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logistics experience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past decade ha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f the reform set out to be the main approach an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teps,summed up the decade,the reform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logistics experience and lack of success in the early days of and the reform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encountered were analyzed.Key words: university logistics;social reform
第三篇:我的人生历程
我的人生历程
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网叫明瑾羿峰,是个腼腆的男生,今年第十九个生日还没有过呢,如果你的生日也没有过,可以一起庆祝的。我给自己起了这个名字是有原因的:话说三国英雄辈出,足智多谋、通天文晓地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乃是我敬佩的人物之一;苏轼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正是三国东吴都督周瑜,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只可惜英年早逝。故此,我用两位古人的字---明瑾;羿峰是出芸拔萃的颠峰,希望我能登上人生的颠峰成就一番事业。现在我是生物工程与农业经济系11级农村行政管理班的新生。我是有故事的人,在此我给大家讲我的经历。
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庭。我来自河南省三门峡市,一个千年古县,家乡在依山傍水的山沟里。提到山区,众所周知那是个穷地方,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鬼地方。我的家庭经历了聚散离合,那些不尽人意的往事不必重提。在我的家里,上学都是奢侈的,我梦想着改变,想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我自小就是一个独立的孩子,尽管家里穷,父亲还是把我送去上学了,因为他知道:山里的孩子只有上学才有出路。我不仅没有让爸妈接送我上学,而且还是个懂事、勤奋的孩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都可以帮爸妈干活、做家务,独自上山放牛、采药。学着大人们采些有经济价值的药材到集市上便卖些零钱。那时候的我只知道攒钱,却不晓得如何使用钱。学习用品都是母亲从几十里远的集市买来的,就连卖零食、小吃的小卖部都不曾见过。那时的我是父母的乖孩子,老师的好学生。
终于有一天,天使怜悯了我,命运之门为我开了个缝,使我的梦想实现了。来到商丘市的一个县城,也是个农村。在这里我继续上学,成绩不是最出尖,但也在优秀名列,班级里名列前茅。开始了我独自求学的生涯,也是难能可贵的收获吧。顺利地进入初中生活,辗转求学在外,远离了父母,便开始了全新的生活。那时我和祖父母住在一起,没有了父母的爱和关怀,也没有了家的温馨。两位老人给予我的只是个住所,回来了有饭吃,有地方睡,别的一无所有。在此环境中,我变的沉默寡言了,别人见了我会有很冷血的感觉。终于度过三载,迎来了中考,但成绩不很理想,父母所望我能复读一年上个普通高中,而我呢?选择了职业技术学校,这样不仅可以尽快走出父母的“屋檐”,而且还可以节省一些经济开支。技校学费每年一千六百元,还有国家补助金每年一千五百元,几乎是只花生活费,当时的选择是最合适的,现在看来那是英明的决策。在奥运会那一年的九月的地一天,我带了祖父凑集的八百多元钱,按时到校报名,走上了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生活。在那里我遇到了良师益友,与同学情同兄弟姐妹,使我的生活的很快乐,也绽放了绚丽的光彩。无论是一名普通的学生,还是班干部,我都是他们中间的一员,我做事认真、负责、勤奋,工作做的很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老师的称赞,曾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那里的一切都将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今生难忘!
在职业技术学校的三年生活,曾有两次去社会打工实践的经历。第一次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我第一次出远门没有让亲人来送,去的是苏州的一个电子厂,短暂的两个多月的工作。这也是第一次的体验,虽然每个月只有七八块百块钱的工资,但是这也是我心里乐滋滋的。第二次是由于我那一段时间被经济所困,也是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无望时,才走出去,比第次更远。这次去上海的路费是向同学借的二百元钱,在一家私人小厂做了机床工学徒,每天工作八小时,每月工资一千多一点老板很看重我,干了不到半年。我还是有些后悔没有好好学习,最终我还是决定回学校继续深造。走的时候老板单独找我谈话,想把我留下,我坚决要回去上学。通过量两此打体验,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第二次的工作期间,从母亲打电话给我,听得了父亲患了胸膜炎的消息,真得如迅雷灌耳。这种比较顽固,治疗需要很大的开支。当时我从上海寄回去身上仅有的一千多元钱,数额太少,恐怕也无济于事。我回来后,又通过信件寄了银行卡和书信回去,父母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我无以回报,也算尽一点孝吧。父亲的病急在心里却没有办法。父亲劝我安心学习,准备参加高考,尽力上学。今年六月份高考结束了,我却马不停蹄地赶往南方去打工。因为我知道上大学要花很多钱,父母身体未康复,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挣学费,上学是我的事,不能再让父母操劳了。暑假的两个月才挣了三千多元,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世态如此不得令人头痛啊。尽管如此,我还得为我的人生奋斗!
开学的那天,我有是激动有是兴奋,大学生活是我期待已久的梦,现在终于实现了。我学的专业是农村行政管理,跟生物有关,和农民打交道,农民是最朴实的。在学校里我也积极参加竞选班干部和进学生会,我感到遗憾的是没有成功。现在我是入党积极分子,无论我做什么,我都会踏实地去做。我将来还要回到农村去发展,为富裕农村,美丽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会让我的人生放出灿烂的光芒,照亮亮四方!
第四篇:我的育才历程
我的育才历程
在学习中不断成长
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王桂娟 2012.12
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期盼,我于2010年9月步入了昌乐育才双语的学校大门,开始了我的育才教学生涯。来到这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昌乐县城最现代化的新学校,校园绿树成荫,各种各样的花在植物园里尽情绽放,犹如美丽的花园,舒适的塑胶跑道红绿相间,色彩鲜亮,圆形的图书馆更是别出心裁„„这里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再看教室,大黑板、展板、图书角、搁物架、实物投影、电视„„一应俱全。走进教室,浓郁的班级文化更是令人爽心悦目。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育教学,一流的教育科研、一流的师资队伍,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我向往的吗?我想我会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两年来,我们在学校的引领下快速的提升,改变着自己、改变着学生„„怎样才能迅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怎样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我就结合学校给我们提供的成长平台谈几点看法:
一、教育教学的转变
在教学上,深入阅读和思考“3 4 5”课堂教学模式有关理论,把握其主旨,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开始尝试实施;努力想郭美玲主任,刘金娥老师,多次听取她们的课堂教学公开课,认真吸取了他们的教学经验,效仿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也邀请她们听我的课,虚心接受她们的宝贵意见,在学校的要求和优秀教师的指导下,我有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班级内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定小组,分工明确;组内形成帮学赶超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组与组之间形成你追我赶的情景。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我感到班级内的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乐学,乐究的道路上寻找到了成长的快乐。
二、在读书学习中丰富了自己
不会读书的教师就成不了一个专业化的教师,不是一个专业化的教师就不
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我们要让读书成为习惯。每一个寒暑假我们的田校长就会发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礼物——书,其实我这个人不爱看理论性很强的书,看点文摘,感情色彩的书还可以,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十几年,真是虚度光阴啊。来到育才,我们身边的人都是那样爱学习,我们的领导是学习型的领导,我们的老师也是学习型的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我自然也受到感染,经常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阅读优秀教育理论书籍,并阅读其他文学、教育类书籍,提升自身教育和文化素养。再加上学校在每个假期都要发给老师的一本书,像《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师礼仪》等等,我都会一一拜读,并把自己的读后体会一一与大家分享,学校举行的读书报告会更是精彩纷呈,那简直是一顿丰富的文化盛宴,在感受别人体会的同时丰富了自己。我将会在学校活动的引领下不断充实自己,平时的课余生活我们还要学习肖川、陶继新等教育专家的先进的教育理论,看名师的优秀教案及视频,不断提升自己,内化先进的教育理念并付诸行动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三、在乐团活动中充实了自己
2012年5月31日是我们最难忘的日子,我们的教师乐团终于登台亮相了,我们紧张,我们激动,在县委党校我们成功的举办了昌乐育才双语学校教师乐团首届专场音乐会。从观众们的掌声中我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不知不觉中又回到了一年前„„
忽然有一天,我们的田校长邀请了一位音乐专家梁老师给我们作报告,对于听报告我们已司空见惯了,但这次的报告让我们耳目一新,他谈到了音乐对人的影响,以前我们只知道乐器是音乐老师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五音不全的乐盲来说,从来都是置之不理,也从来没想到要学一种乐器。尤其到了三十
多岁,能学会吗?俗话说:人到三十,不学艺。我们还学哪门子艺术啊,我就不是那块料!梁老师在选人的时候我们好多人都躲到了背后,由于乐团需要的人很多,我也被拉上了,说让我弹“大阮”,天哪,“大阮”是什么东西,我见都没见过,怎么弹? 这不就稀里糊涂地跟着走上音乐之路。想想真傻!
在练乐器的时间里,真是有苦也有乐!牺牲了休息的时间,有时到晚上12点,身体真的感觉支撑不了,寒假集训那几天我累得打了五六天吊瓶,家里人都心疼的劝我别练了,可是想想谁不累啊,我们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教我们的单老师很认真,刚开始我们一窍不通,她手把手地教我们唱谱子,拿拨片,弹曲子„„真是不厌其烦,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学习的第一首曲子《彩云追月》,刚开始我们节奏都不会,更不用说弹了,老师就一小节一小节、一遍一遍地教,直到我们全部过关。其中有两小节节奏很快的内容,我练了好多遍就是弹不上,老师让我们一个一个地弹,我就害怕,一害怕就出汗,就更不行了,单老师严肃地和我说:“下一节课先检查你”吓死我了,课后我拼命地练习,自己觉得可以了,但老师一检查还是出问题,当时我就心灰意冷了,我不行,还是让我退出来吧,我不受这个罪了!单老师告诉我们:慢练加多练就会好的,不练就永远不会,你的节奏感还行,多练练没问题!听了老师的鼓励,我坚持了下来,不光把《彩云追月》攻下来了,而且还弹会了十多首曲子,虽然不是很熟,但我感觉自己已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敢唱谱、唱歌了,这也是参加教师乐团带来的自信吧!
来到育才,我已经改变了很多,也被改变了很多,同时提高了很多。曾经为自己也是“填鸭”队伍的一员而汗颜;也曾经为自己面对问题学生的手足无措
而惭愧。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已远离过去。撷取精华,摒弃糟粕,继续前行,相信我们的每一个明天——会做的更好!
第五篇:讲讲我的各种历程
成长的滋味
人生如一盘调味料——酸甜苦辣,样样俱全;人生如一坛百年老酒——使人陶醉其中;人生如天上的星星——明亮而闪烁。人生历程中有苦有乐,有喜有忧。下面就有我来为你讲讲我的各种历程吧!
(一)我的难过
成长道路上的难过也有很多,但是记忆深刻的总有那么一两次。小时候,我印象里的爸爸妈妈都是很忙的。从我记事开始,爸爸在家的时间就是屈指可数的,好像只有过年的时候爸爸才会在家休息几天,而后又会到外地出差。从幼儿园开始我就跟在姥姥姥爷的身边,跟他们一起生活,所以到现在我也一直认为姥姥和姥爷是我身边最重要的人,也会胜过爸爸妈妈。后来到了一二年级妈妈不是那么忙了,我又跟在妈妈的身边生活了,那时候我才懂得原来母爱也很幸福,感觉我像掉进蜜罐一样,那时候的爸爸依旧忙的不见踪影。但是妈妈突然要生小妹妹了,全家都围着她们转,童年结束的感觉吧。我和妈妈在姥姥家住,早上要赶着去上学,天还没亮,姥爷用自行车去送我上学,路很滑,果不其然我们爷俩摔倒了,自行车和我都飞出去很远,当时的我害怕极了,哭着去找远处的老爷,还好我们都没事,后来的我一直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小孩上学都是爸爸妈妈来送,我爸爸在哪忙我不知道,我妈妈身体不好要在家休养。
三年级的我成了英语课代表,又是校纪律小组的组长。那天放学回到姥姥家,我在炕头上趴着写作业,感觉到后面有个很大的黑影,我以为是爸爸回来了,很惊喜地转过头去发现原来是姥爷把他长出来的白头发染黑了。没关系,我也不知道是第几次认错爸爸了。几天以后爸爸真的回来了,我很开心,我觉得我有好多事要跟他分享,但是他的注意力一直在妹妹身上,我主动抱抱他,他说他身上脏让我离远点,我没说话就走开了,可是他手里还抱着妹妹,为什么不能抱抱我呢。
大约是妈妈要照顾妹妹,要照看养殖场;爸爸还是在外地忙。四年级的我被送进了寄宿学校,据说要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据说那个学校学费很贵,据说里面还有校园欺凌事件。之前为了获取爸爸妈妈的关注,我故意把学习成绩搞的很砸。幸运的是我在那里学习成绩提上来了,还是之前那个开朗的我。
难过不会长久,但是一点一滴会在心里留疤,数不清了。爸爸妈妈的冷落,寄宿学校的孤独感,还有对妹妹的嫉妒。现在的我明白了他们当时的苦楚,为了让我和妹妹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们疏远了或许也没疏远,我知道我们的心都是连在一起的。
(二)我的快乐
难过不会长久,伴随而来的也有快乐,是喜悦,是喜极而泣。
进入寄宿学校的我回家的时候也是屈指可数的,爸爸也是这样。同班的小孩每天都有人会哭,嘴里念着爸爸妈妈,他们说他们很想家,不知道我为什么没有这种感受,才两个月我们班就走了很多人,都是转了学回家的,即便如此我依旧没什么触动。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我才回了四次家,每次回家爸爸都是前脚刚走,第二天我就到家了。第二个学期的冬天,那天我跟平常一样中午放学去排队吃饭,但是老师叫住我说你爸妈来看你了,就在大门口。不知道我是怎么下的楼,出了教学楼远远的看见我爸在警卫室门口等着我,周围好像也有好多人,但是我都看不清,眼里只有爸爸,我也不知道怎么跑过去扑进他怀里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这不是穿插的歌词,就是当时的我。我说我很想他,他说他也是。我们好像半年没见了,心里存了很久的阴霾都消失了,那天就是我最快乐的一天,那天的爸爸很帅,那天的午饭很香。尽管已经过去了九年,我还是能记得很清楚,这种快乐比我学会了自行车,拿到了最高分还重要。
(四)我的成功
从四年级开始寄宿的我一直住到了高三,比同龄人都多了一份主见吧,但是这份主见在临近高考的时候并没有帮到我。高考的前两个月我开始失眠,有时候也需要吃睡眠片助眠。每天都很慌,我在学校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想到外面住,你来陪我好不好。妈妈答应了,不过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日她要在家里接送妹妹上下学,只能在周末来陪我,所以一直都是姥姥姥爷在陪我。因为紧张的原因,我也吃不进饭,体重疯狂下降,也在不断生病,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就在医院打点滴,即便这样妈妈也没责怪我,每天变着花样给我做饭吃。我的文化课很差劲,在外面的学习机构报了补课班,晚上学到十一点再回家,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有时候晚课回来还能看到妹妹用果冻给我堆的爱心,心里暖暖的。直到考试之前我的成绩只能在专科范围游荡。查成绩的那天,我在外面做兼职做了一天,回家睡到凌晨一点才醒过来查成绩。睡眼朦胧的点开网址,输入学号,密码。我惊呼一声国粹,过了本科线五十分,我踉踉跄跄的跑到我妈的卧室找她,她大约睡的也不沉,看到成绩也傻眼了。接下来的感觉既真实又不真实,我成功了。之前的失败和挫折都是这次成功的垫脚石,庆幸自己之前的时候还在迎难而上,背不完的知识小点,刷不完的数学题,听不完的基础课程。
所以,只要每个人在坚持某一个信念中,不轻易动摇,坚持心中那个“声音”,那么,总有一天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对比同龄人的成长历程,我觉得我的成长历程比他们的要崎岖一点,独特一点。可是不管怎样,人是不会平平淡淡的虚度一生的。失败是人生路上必需经过的道路。他不但使人成长,而且还会使人获得乐趣。不仅是失败,其他情绪也是如此。希望我们都能勇往直前,冲出黑暗得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