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3:47: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读《大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读《大学》》。

第一篇:我读《大学》

《大学》感悟

初读《大学》和《中庸》,自然而然先到了著书之人彼时的社会背景。《大学》作于春秋战国时期(具体时间不确定),在这个中国古代史上社会变革最激烈的时期,诸子百家争鸣,此后两千多年的古代文化都可以从春秋战国后找到根源。彼时周王室衰微,周礼破败,思想空前解放,学在官府转变为学在民间,私学兴起,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

《大学》是我国古代大学的教育路线和方针。这条教育路线以品德教育为核心。这个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的目标、教育原则、内容、方法等内容,旨在培养合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栋梁之才。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古代读书人及第入仕的理想抱负,这大概有违大学的初衷。《大学》、《中庸》被朱熹编入《四书章句集注》,从元朝开始,作为学校的教科书,无数士子为考取功名,夜以继日埋头苦读,大概没有我们现在读时的轻松自在。若是日后金榜题名,多年苦学的儒家经典大概会被他们演绎为做官中政治斗争和加官进爵的方法,一代理学大师朱熹可能不会想到这种后果吧。儒家发展到宋时,程颐、程顥、朱熹等理学大师为代表,逐渐演变为理学,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中庸强调的为人之道逐渐成为教条,失去了活力,成为禁锢人自由的枷锁。

《大学》作为四书中的一本早已被人所熟知,它的首章令人印象深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性善论),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它很好的告诉我们做人的三个层次,是养德的要旨,首先要做好自己,接着才能推己及人,最后是使自己在这个大千世界能不被外界所引诱。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大学的八目,是养德的方法。我觉得分为两个层次,前四个为基础的层次,是讲关于个人本身的修养。后四个就是关于怎么治理家庭和治理国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颇有些豪情,经常被提起。

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么都没有发现,人却因此病倒。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他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之说。王守仁认为既然知道这个道理,就要去实行这个道理。),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守仁格竹”的故事,把王阳明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认为其一无是处,但是仔细查阅了其人生经历,直接颠覆之前对其所有的认识。王阳明不仅是明朝的心学大师,而且文武双全,多次平定叛乱,建功立业,成为封疆大吏,当是实现治国平天下的读书人抱负。

我认为格物致知对我们当前尤为重要,格物致知是我们做学问和研究不可或缺的指导原则,当前我们学习课程或者看论文时,想当然的认为是对的或者某些方法就应该是这样的,而没有深入的探讨这样对不对、为什么是这样。格物致知这种对学问孜孜以求的态度,对我们当下树立端正的学习研究态度、学会思考怀疑大有裨益。活到老,学到老。有一定的不同之处,格物致知包含着自我思考,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学习往往是过往知识和经验的总结。

诚意即不自欺,有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心”理智的看待问题,使心中宁静,以一种纯客观的心理看问题,不主观臆断。人一定要知道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受 外界的干扰。

《大学》这本书其主要教育人们怎么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有品德有修养的人的过程。它很明确地介绍了这个过程的次序,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渐次递进,其主要强调的是,一个人如果想达到一定目的的话,那么这个人一定要从最基本的事情出发,从而达到更高的目的。春秋战国时期,连年战乱,兴起的士大夫阶层在大争之世提出了这些主张,却未能实行这些主张,而给后世留下了这些宝贵的意见。

第二篇:读《我的大学》有感(范文)

读《我的大学》有感

首先来谈谈《我的大学》这本书吧,《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苏联伟大作家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即是马克西姆〃高尔基著名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作者通过对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生活和命运的描写,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俄国上一代人的成长。作者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沙俄专制下的黑暗与罪恶是他成长的独特的社会背景,也铸造了他独特的成长方式。《我的大学》是一部有着深刻教育意义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最卓越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宝贵财富。小说以其现实主义写实风格和热情勇敢的生活态度征服了全世界无数读者的心。它问世之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鼓舞着无数渴望光明和知识的年轻人勇敢前进。

《我的大学》是这三部曲中最后完成的一部,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喀山时期的生活。16岁的他满怀希望的来到喀山想进大学读书,但他的大学梦很快就破灭了。他开始为生活奔波忙碌,他在那儿上了一所特殊的大学——社会大学。在这所大学里他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接受方方面面的生活考验,受到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初步探索,这所大学为他展现出一个越来越广阔的世界。

作者是一个孤儿,没有人给他呵护,没有人给他引导,他大敞着年幼的心,睁大眼睛观察周围的一切。作者从小善良懂事,当他来

到喀山,寄住在一个贫困中学生家里。他会很早发现这位可怜的妈妈的厨房哲学,分给他的每一块面包,在他心中都“如岩石般沉重”,由此他决定“出去找点活儿干,自个儿养活自个儿”。在暴风骤雨的日子里,躲在废墟底下的大地洞里,他顿悟“上大学——美梦而已”,而他又动情地写道:“这个地方令我永生难忘,它是我的第一所大学”。这是他在喀山的第一个成长片段。面对苦难的生活,他没有一点抱怨,他的善良的心充满了感恩和希望。他知道苦难的日子很漫长,他对自己说:“苦难的日子里我变得更加坚强了,我并不奢望他人的救渡,也不渴求偶然的好运降临,生活环境越艰苦,越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加人的智慧,这个道理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在苦难面前,他更深切地觉察出的是苦难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财富,正如赫胥黎所说:“没有哪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和忧愁的锻炼价值”。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者生活在沙皇专制的时代,他那双敏锐的眼睛见证了当时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及思想真实——底层民众庸俗、空虚、无奈、亵渎,同时又具有在苦难的洗礼中积淀出的善良、乐观、吃苦等美好的人性。对于人们那些粗俗甚至低级下流的举止,他流露出淡淡的悲伤和无奈,但他富有同情心,他满眼都是善,所以,那些丑陋甚至不显得肮脏;他极力赞美人们的美好,美好的思想,美好的歌声,甚至是一点点美好的流露,在他眼里,这些美好闪烁着高贵的纯净的光泽——他几乎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在简单的纯净的心里,他学不会去在意生活的艰辛,更多的是他会直接发现苦难中的美丽,感恩它,赞美它,并在这些荡漾在苦难的河流中的真、善、美中寻找成长的底

气。

作者从小渴求新知,追求自由,立志拯救受苦受难的人民,为了追求他心中那个不太清晰却十分美好的前程,他迈力地积极探索。但成长中的人的招架能力毕竟有限,各种各样的思潮向他涌来,而他也越来越发现真正的生活现实。浩浩人流中的大多数人都遵循着狭隘的生活准则,先进分子的努力甚至不堪一击,他被卷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的纠缠中,他在这个旋涡里情绪波动,惊恐莫名。纷繁的意念冲撞着他,无论如何也抓不到真正的要点,这种混乱竟让他下了自杀的决心——也许永远的退出是最好的解脱——但他没有成功,他还要活下去,并且要好好地活。几乎每个人都有陷入混乱甚至濒于崩溃的时候,告诉自己,这决不是终点,耐心坚持,耐心同周围的环境交流,总会找到突围的出口。没有不止息的风,就看自己能不能顶风前行。穿过这段恶劣的天气,就迈上了成长高楼的新一层。

《我的大学》作为回忆性的自传体小说,故事情节简单,并且很明显,小说的内容和结构的组织与安排亦没有经过谨慎细致的构思揣摩,仿佛缺乏一定的有机性和完整性,然而,正是这些看上去存在的缺陷焕发着强烈的感染力,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作者用简洁优美的言语勾勒他的成长片段,在其中我们感到浓浓的真实和那些在灰色的环境中闪耀出的感人的光辉。

最后想说每个人的大学只有一次,态度决定一切,自己对待大学的态度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的质量和今后人生发展的走向。最近看到校内上一篇文章《18了19了20了,你可以不长大,但你要牢记这

40句话》觉得里面有几句说得真不错,引用来放在结尾,算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吧:“1.要习惯不发短信,少打电话的生活。请你记住看的开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

3.许多事情,总是在经历以后才会懂得,一如感情:错过了,遗憾了,才知道其实生活并不需要这么多无谓的执著。

5.人生就像一列车,车上总有形形色色的人穿梭往来。你也可能会在车上遇到很多你以为有缘分的人,但是车也会有停下来的时候,总会有人从人生这列车上上下下,当你下去的时候你挥挥手,一转身你能记住的只有回家的路.8.有的人你看了一辈子,却忽视了一辈子。有的人你看了一眼,却影响到你的一生。有的人热情的为你而快乐,却被你冷落。有的人让你拥有短暂的开心,却得到你思绪的连锁。

10.成熟的男人要有思想更要有理智。

12.无论自己身处何种状态,都不要放弃和忘记学习,人最可怕的就是满足,请继续保持野心,有野心理想不一定实现,但是有野心你才会前进,才会不堕落。

爱情不是生活的一切,20岁了,应该知道那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天天儿女情长,为情所困的男人连女人都会鄙视他。

17.每个人都会累,没人能为你承担所有伤悲,人总有一段时间要学会自己长大。

22.如果手机里的老朋友联系的越来越少,不要觉得孤单,那是必然的。

23.要永远记住感情和婚姻不能建立在金钱之上,选择一个可以跟你同

舟共济,可以跟你一起承受人生挫折的人。

24.男人可以哭,但是不可以轻易认输。

26.付出没有得到回报那很正常,就像食堂里吃饭,给的钱一样,别人碗里的肉比你多一样的道理.29.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要记住对得起你做人的良心。

35.人生有很多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些机会要你自己去寻找,去把握,而不是等待别人给你。

36.永远保持一颗向上的心,不要沉溺于自己过去的记忆和成绩。

37.要用心对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38.25岁到35岁,人生最重要的10年。目标是妻子、孩子、房子、车子、票子、面子。

39.要时刻记得感恩于那些在人生路上帮助过你的人。

40.健康高于一切,理智大于情感,父母永远是第一位。”

第三篇:说下我的读大学读什么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大学快读了两年,还不知道在读什么,无意中跟同学聊起,他向我推荐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他说看了这本书,我就会豁然开朗。怀着怀疑,反正没事做就看看的心情看了这本书,在读后这本书后,我的目标明确了一点,也开始知道自己在大学应该干点什么了。

这本书比较简要地概括了在大学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想法,而且作者以一个第三者、过来人的角度比较客观地给了大学生一些忠告,对于其中的一切问题我是有比较深的感触的。综观全书,他让我明白了:在大学要尽早地给自己做好定位和规划,为自己将来的就业作好铺垫工作。下面我来谈谈在读完着本书后几个我比较有感触的问题。

在书的开始,作者开门见山,向读者们概括的说了“读大学究竟读什么”。首先要学会思考。我很赞同作者的一句话“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才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理应比一切都更重要”。我们已经被迫接受了十二年的填鸭式教育,已经不知道被剥夺了多少独立思考的空间,现在我们来到了大学,虽然还不能说我们完全脱离了那种教育模式,但最少在大学里,我们多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我们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那么我觉得,我们就没有资格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思想深刻的人呢?我觉得第一,我们要多看有思想深度的书;第二,将自己的思想植根与现实的土壤。按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要在“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的同时,还应该与社会现实为友。我们要博览群书,充分利用好大学图书馆这个优良的资源。而且我们看书的时候不要只局限与本身自己的专业,要多看一些其它方面的书,尽量地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对于我们将来就业也是有好处的。另外,我们要见微知著。每天都有很多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人生规划的问题。作者认为,每个人毕业以后大致有这么三条路可走:仕途,商界,学术。作者让我明白了,一个成功的人生应该有及时的定位和深思熟虑的规划。首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和长短处。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并且结合实际情况为自己选择一条合适自己的光明路。最后,我们就应该利用大学四年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能里。想做官的就要培养自己有审时度势的能力,要能察言观色、见微知著,否则在官场恐怕很难做出一些不适当的判断。做学术的就应该有开放的胸怀、容忍的气度、自由探索的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秉持理想的坚持不懈。在商场打拼的就应该有灵活多变的思维和善于抓住机会的能力,而且要有足够的勤奋,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书中还提到了大学常见的问题,关于逃课。作者说“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逃课有三大理由:1,老师水平良莠不齐,很多老师唯一的本事就是误人子弟。2教学方式陈旧落后,填鸭式教学唯一的作用就是扼杀精英。3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课程唯一的作用就是浪费青春。这里提到作者对于马哲跟毛邓这样的课都是逃的,现实中很多同学也不喜欢上这样的课,觉得无聊乏味,就是在浪费时间。

能够在大学读到这样一本书,我还是感到比较幸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想我能更好的前行了。

第四篇:我读儒家经典之大学

我读儒家经典之大学

四书里面我最晚通读的就是大学了,虽然以前也经常把修齐治平和三纲八目挂在嘴边,但是真的完整的通读完这1700余字而且仔细的分析理解,是在我读过其核心后片断后的5年后,在我买到那本书放在枕边后的3年后,但是我最后斟字酌句的细读看的还是在电脑里的电子版PDF格式的。前前后后历时将近八年时间。这次读完之后总想写点读书的心得体会,一般的读书都会写点东西,尤其是读了名气大的著作,写出来的东西即使不见的多么深刻,至少还可以炫耀一番吧。我以前读论语、孟子、左传还有很多的书籍,总可以信手拿来写点东西,感觉不愧花了的那些阅读时间,但是这次阅读了大学,我却久久没有敢写,因为我觉得太难写,难在这区区1700多字是一个完整缜密的逻辑系统,不是可以随便抽点东西出来去用,不是可以去“管中窥豹”的,要说出来就得告诉人们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一万五千余字的论语,几乎每句都可以独立成章,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也可以独立使用他。用形象通俗的例子说,论语的章句算作树木与禾苗,那么他们都是相对独立的,可以被我们单株的移栽到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心里成长,为我们遮荫或者开花结果,而对于大学来说似乎就是一个长成的树木被制作成的一个家具物件,单独拆解拿出来只能是打仗的棍棒和烧火的劈柴,而作为一个系统他就是一个能让我们登攀的梯子,供我们休憩的一个几案。我虽然粗浅的读过一些哲学思想类的文字,但是也不过是有幸拣到“海边美丽贝壳的孩子”要叙说出大海的蔚蓝壮阔惊涛骇浪的壮观让大家感受到他的伟大也很难。就大学而言,我粗浅的尽我今日所能,简单的说下我透过先人的这些文字所能够理解到的东西,并且保留部分观点有待进一步完善的余地。

大学相传作者为孔子学生曾参,就是临终前换席子的那个人,文章最初被收入礼记,在南宋被程朱推崇而独立成书,并列为科举取士必读科目,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称为四书。还有其他一些观点认为该书应该是汉代儒生所作,但因为时间久了都没有有力的考证。该文章总计1700余字,其中被称为经的部分是独立的逻辑论述,被称为传的部分是引用其他人的语言作为注和佐证的。其实对于有自己独立逻辑思维能力和历史资料辨识的人而言,直接读经就可以。

章开篇就是“三纲”,告诉大家大学的骨架: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彰显自己明德,明德就是可以给世人看到的品德和德行,就是对于国家社会有益的那些,这个明德随着社会大背景的不同会有点差别,在社会动荡的时候甚至还会出现大的偏差,那就需要自己去把握好了,明了不该的明德,反而会适得其反。可以彰显的品德究竟是什么?我们最古老的哲学书籍《易经》里面给出了两个,一个是自强不息,一个是厚德载物,这两个应该都是极限。因为做到如天空的太阳般永不停息,排除一且困难永恒的带给时间万物光明和温暖。要做到像大地一般宽广的胸怀能承载容纳万物,如水般将自己有限的生命润泽万物生机盎然。这就是我们的先人们的道德观,也是经历了岁月变迁而留下来的可以看到的品德,我认为这就是可以彰显的品德,可以明的“明德”。那么究竟哪些品德是可以彰显宣扬的品德呢,这里用我们最熟悉的道德标杆雷锋同志作一个例子,我从小接受的正统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教育,我们的党和天安门一直是我心中神圣的代表,雷锋在我的心里一直当作学习的榜样,他刻苦学习不畏强暴的勇敢,助人为乐的善举等等,我想很多人也都会自觉和不自觉的去学习。至于后来宣传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觉得不太舒服。也许是我那时候的思想觉悟还比较低,不能理解雷锋同志伟大的思想。后来随着工作学习经历的增加,慢慢的去思考这些问题,后来发现雷锋同志和我们古代人倡导的君子其实很相似,一个人只要自己克服困难,做好了该做好的事情(社会分工的职业),那么这个本身就是为人民服了,因为你的职业就是直接或间接为人民服务的,至于做好本职工作之外的时候恰巧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去伸手相助,也是一个君子应有的道义责任。最近几年关于雷锋生前有手表等贵重(在那个年代叫奢侈品)物品、帮助他人的事件都有照片和日记的记录等等的报道(很多人称为揭秘),让很多人不舒服,似乎这个不是标杆而是路障的东西终于倒下了!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些揭密,那个年代里手表是稀罕物件,但是雷锋希望能够拥有一块手表方便工作和学习或者提高生活档次总可以吧,通过自己的节俭的生活,积攒点钱买一块手表,不算为过吧?至于作了好事写进日记,也应

儒家经典四书之大学

Page 1 of 7 该很正常,因为我也有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在工作学习中的心得体会甚至是消极的迷惑彷徨等等,记录下来为了使自己反思和进步。人都有一个弱点,就是在没有信心的时候怀疑自己的价值和奋斗目标,但是如果自己经常回望自己曾经对某人帮助过,曾经做过对社会有价值的一些经历,就会鼓舞自己温暖自己,我想雷锋的日记记录了一些帮助他人的事迹,也是基于这个作用,做过的善事我们用它来温暖自己的内心而不是拿出来炫耀不应该受到指责。而且在今天人际关系紧张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信任度变差的今天我们帮助了他人,完全可以留个姓名,交个朋友,难道不可以吗?至于雷锋的照片,那是后来因为宣传的需要的补拍的一部分。我解释完这三部分的意思就是说,可以彰显的道德是哪些,我们需要知道,知道了就会减少内心的纠结。明德就是可以被大家看到,能够去学习的品德,至于那些希望有更多“揭秘”来打倒道德标尺的人群,也许是受的欺骗太多了,暂时看不到希望,那么就该进入下面的环节—亲民。亲民按照很多书籍的解释都认为应该是“新民”,就是教导引导人们努力求新,我觉得如果理解为亲近和善待民众的意思也可以。因为在很多时候,民众很难教育引导,如果有了亲近和亲和,那么教育和引导大家求新求变就会好些。有了前面的对自己明德对民众的亲或新,就告诉了我们该做什么,那么如何做呢?要止于至善。为什么要去不断的做呢,因为这是大学,是立志于报国的人应该学习的,也是一个大学问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到了至善可以停下,发现至善了吗,没发现那就继续作,要么做到至善,要么在继续作的过程中。这一点和“上帝给了我们黑色眼睛,让我们在黑夜里寻找光明”,那么岂不是人生是一场没有希望的悲剧了?肯定不是,在知道了没有尽头后仍然不放弃的去做,那么就会收获一个积极乐观行程之后的成功。知道了止在哪里,在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中,这个时候就会“知止而后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所得”在有了这个开始之后,就会有一个结果了。知道了这个先后顺序,就接近于闻道了。

下面就详细的说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是“八目”:明明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彰显明德于天下了,过去这个天下说的是大周王朝,国家指的是自己分封的诸侯国,国小而天下大。要品德闻名于天下就的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如果所有的国家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天下也就太平了。那么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使自己的家庭和睦,要使自己的家庭和睦就得从自己做起,把自己完善好。如何完善自己呢?需要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我们新中国成立后读书的人,很少有人读过大学里的“八目”,但是在我们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上应该能有类似的作用,就是把自己的人生志向和国家人民实现统一,所以八目之“正心诚意”,大家好理解。儒家把这些条目步步为营的单列出来,要求大家逐一去巩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些繁琐的句子很多人很反感,为什么不直接说主题?主题就是格物致知。格物很多书上解释为,割除物欲,这个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一人一组织最后腐败堕落全在物质财富的拥有和贪占上,那么一个人割除物欲就可以致知吗?按照所有宗教的要求都是需要这样一个悟道和修炼的阶段,所以就有“存天理灭人欲”的话流传和被人使用,按照这个理解,大学的极致就是培养我们成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了,最终为共产主义事业奉献一切。格物致知我个人一直有这样理解,作为正心诚意的延伸和“三纲八目”的最顶端,它应该是大学的核心部分,就像一把刀,“格物致知”应该是它的尖刃,是我们所有学习大学之道,要实现自己“修齐治平”伟大理想的切入点,应该有一个武器。这个武器应该就是在改造和利用自然,获取生活和发展的物质资源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就能积极改善人们的生活,积累物质财富,使人们可以抵御洪水猛兽的袭击,实现国民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个人直觉,格物致知,应该就是通过我们对自然的物质资源(不是今天理化课上的物质,指广义的和意识对应的物质)分类认识了解,只有分类了了解了,就可以达到致知,我们看看现代的动植物门纲目科属的分类和特征,还有《本草纲目》里的记载,看过了门捷列夫完善的元素周期表,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对于自然万物的分类和了解对于我们利用自然是有多大的帮助,这应该是大学的终极。通过格物,最后达到致知,就是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学习了解,最后达到了“知”这个境界,就类似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可以离开学校进入生产实践了。后面的话印证了这个意思,“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后面接着说,从天子到庶人,都是以修身为本,平天下为末,本末倒置的一定不可以实现。该在基础阶段积累的东西如果没有做扎实,而只在末端来堆积,成功地没有。明白到此就算知道了大学。

再往后就是朱熹认为原文丢失而增补的那段话“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这段话主要讲格物致知,通过他的讲述,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些如何去激发我们的内心的潜质去获得对自然万物的认知的过程和方法。对于朱熹这个人,很多人不喜欢他,因为我们人有一个劣性,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总是不自觉地排斥他的言论,所以我认为关于这段如何学习的论述,很少有人仔细的理解他和运用它。不过呢,如果朱熹本人,不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经典的编辑上,而是按照大学的要求去“格物致知”,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有点贡献,估计会引导和激发不少的的自然科学家在他身后涌现,那么我们国家也不会在自然科学领域落后世界那么远了。相对而言,欧洲人在“格物致知”方面要比我们作的好多了,把物体精细研究在生物体内发现了细胞,非生命体深入研究发现了分子和原子;生物体系构建了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和宗亲关系,原子级的物质构架组成了元素家族表。这个格物致知的进步和成就非常了得,本来对于自然万物的分格排序和认识是三纲八目的基础,在基础上谁做的更深入更精细就决定了他不可能被撼动的地位,因为三纲八目的其他的所有步骤都是针对人的,而人的易变化、不可轻易再现性导致了其他步骤出现差错的几率非常大。而格物致知的对象是自然万物,自然万物的认识和掌控是可以重复再现的,一旦掌握了它就是个人终生组织全体可以掌控的资源,在没有被更精细更深入的掌控出现之前,没有人可以超越他的进程。所以在今天我们依然在工业革命巨大推动和惯性影响下的现代历史中,物理化学和生物解剖学领先的欧洲以及他的后裔们的国家群体拥有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再往后就是“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怎样才能不欺骗自己呢,厌恶腐臭喜欢美丽,就这么简单。然后自己内心心安理得(认同和坚持自己的好恶观点),故君子必然会谨慎的对待自己(因为观念引领的行为取向)。这里告诉大家诚意就是不要掩饰自己的好恶,喜欢真善美厌恶假丑恶,但是因为环境(人文的自然的)不同,对待具体事物的好恶难免有不同,但是君子应该保持自己独立的观念点并且保留自己进一步探求的空间,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虚伪掩饰。很多学者把这慎独解释为:自己独处时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很容易使经典成为约束和规整人的绳索,我一致认为经典应该是拯救和引领我们到达光明之路泉水和明灯,带给我们快乐使我们自觉自愿的接受的。而不是拿来攻击和伤害他人。要求他人独处时的事情,怎么办到?是东厂西厂的特务机关的强化还是今天的办公室甚至洗手间装满摄像头?慎独,要求个体恪守规则还是要求个体自己保持独立更好?

再后来就是对小人的一个描述,我们可以看看小人如何,“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喜欢表现,表里不一,但是稍微了解这两类人的人很容易就能看透他的肺肝,但是自古以来总是会有那么多小人喜欢表演。而且表演的境界也有层次,最高层次的甚至到了“玄之又玄”的表演之妙门者也不乏其人。比如在很大的范围内喜欢标榜自己无德无才无耻而赢得自己“不虚伪”的行径竟然有很大市场,就说明了很多人进入了表演之妙门。有自己的内心的诚,自然就会流露于外,无需刻意去做,君子保持自己的坚持和个性就好,人的贪馋懒都会有的知道自我约束就好而不要无耻的去炫耀。

后面借用曾子的话再次强调,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有大量的手指在点评,有众多的眼睛在看着你,可以说严密到无孔不入,因此想靠欺骗的手段出来混利益和剽声誉是不可能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实发生在过去,但是因为我们人有宽恕和容忍的习惯(其实也可以说是恶习也可以说是品德)往往不到问题严重积累到一定程度,那些手和眼从来不出现,等到出现了,绝没有挽回的可能,往往是摧腐拉朽的激烈,事主不仅破财丢命甚至殃及子孙后代和邻人亲属,那种攻击力足以摧毁任何组织和个人,这个惨烈的例证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反复的上演。但是我们民众普遍的患有失忆症,怀利而不怀刑。所以先人教导我们说物质的财富可以改善居所,品德可以温暖心灵,内心充实就会身体安泰,那种物质生活

儒家经典四书之大学

Page 3 of 7 充裕,精神生活顺畅的生活难道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吗,其实很简单啊,我们君子做到诚意就好了。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下面的就是引用了《诗经》《尚书》里面的一些句子,因为在春秋那个时代,诗经和尚书是历史遗存的文化,是那个时代的经典,在当时社会里就具有权威性。一般的论述性的文字都是会引用具体例证或者某人语录和经典语句来做强化和论据,这就像我们去某处探险,在曲折的道路上留下一些路标以备后人能够识别,这个路标有天然存在的树木山石(具体例证)也可以是我们随身携带的旗帜灯具(名言或经典语句)。在具体例证中,如果是采用知名的历史事件,当该事件存在争议或者不同的理解时,往往会使后来的读者或者寻路者产生疑惑,类似某人曾在绝路或死路途中见过的东西一样,使他们对我们引领的路径产生疑惑。所以在论述中使用例证,一定要做到取之天然(就是鲜活的大家熟知的没有污染的例证),那些存在歧义的有争议的,在没有正本清源之前应慎用,以避免这些本来是用来强化的例证反而对总体目标的指引产生负面影响。原文后面有很多只言片语的引用,在当时《诗经》《尚书》可以作为高台教化的引用,诗经中描述的事情和生活方式也许大家都耳熟能详和倍感亲切,尚书里的故事大家依旧在口口相传,但对于不同文化积淀和生活环境的人而言,这些本来用于指引大家路标的指示性句子和例证,恰恰不是溪流或水泽中的颗颗石块,可以使我们闪点跳跃过去,而是和那些无耻的欺骗性说教一起沉积风化成了灰尘,污浊了氛围,影响了大家看清目标。唐尧、颛顼、虞舜、大禹、文王、周公、祝融、比干、皋陶本来鲜活的英雄人物形象,在今天的眼里都已经退化为一个个干涩抽象的符号了。干涩成为脸谱化的东西,徒有鲜花绿草的颜色,没有的芬芳馥郁的味道,即使其中不乏仁人君子,但是因为没有鲜活的生命力,最终被人们连同历代统治者一起丢到垃圾堆里去了。如果有时间有机会我们把那些断句残篇尽可能的还原回去,还给大家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还是有可能的,那些人物可以穿越2000多年到东周在人们的心里仍有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么我想他们在今天仍然有复苏的可能,只是需要时间需要环境。今天有很多讲大学的书对这部分做了简短翻译的解读,那些干涩的残句断章充其量只是将古汉语译为现代汉语堆砌在那里,我个人以为除了割断了这段理论性很强的文章外没有多少益处,没有形成这棵大树上有连贯的枝杈或者建筑物上不可或缺的支撑,哪怕是一枚能够随风而歌的悬玲。到今天为止对于诗经和尚书,没有很好的还原,所以那里面的人物很难鲜活的走进我们,也许是孔夫子言论中对他们过高尊敬反而使他们远离了我们,其实我们可以把孔夫子对他们的尊敬和膜拜看做是希望后人对执政者的好感和为了希望礼乐重塑。不过,对于书中引用较多的尚书诗经里的句子,因为干涩还是影响了大学的整体连续性,再加上百千年来食古不化的学者的阻碍,使这个儒家经典没有担起他真正的使命。大学,作为儒家幼学之后的大成之作(指求学道路不是指著述),应该给社会价值观念基本确立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框架积累的人明确一个努力和成就的方向,使那些承担社会主要力量的人有一个完整的价值观念体系。

后面讲修身需要正心,如果带有个人的情绪在内,那么在待人接物上就会有所偏,在今天的管理和工作实践中经常有这种例子的,因为带有主观的先入为主的对人对事的看法,结果实践中有了可以获得真实数据的机会也看不到,他人的不同建议也充耳不闻。经过实际操作,做过基层调查,也没有拿到

段话,因为他的很多观点和我们今天的现实有冲突,上世纪初我们很多的对社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家,都没有符合这个规律的,他们都是自己父辈和“传统”的反叛者。他们没有齐家而直接走到了治国平天下,为国家和人民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这个“齐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论断就是显得很狭隘了,而且因为这个狭隘的论断又被多少后人狭隘的用来去攻击有理想有追求的年轻人,导致了多少家庭关系扭曲?导致了多少长幼皆受伤害,甚至终生难以平复那些伤痕?这也使儒家思想备受了很多指责,至于“万世师表”被砸和圣像被拉倒是不是这句论述的罪过我不敢妄语,但是这句话和喜欢拿这句话去禁锢去伤人者罪责难逃。其实任何理论论述,如果不能引领人们去认识改造世界为人民服务,而成为攻击和伤人的工具,那么它被打倒被批判是正常的。不管他曾经多么狂热的被推崇被印发,被历史遗弃是他不能逃脱的宿命。在这个地方很多人拐不过来,因为在周朝以及以前的时期农业已经非常发达,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水利、畜牧也算完善。在这个完善的产业基础上,经济、文化都是一个很稳定的构架和完备的系统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都是没有突破一个顺序,就是说社会生产和控制的技术性东西都是在长者和管理层手中,为君者为长者可以掌控社会生产和文化传递。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士人要成就自己的个人理想,在长者和父辈手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那么“孝”“悌”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再往后离开家庭进入社会管理,上级依然是老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听从上级的话依然得到进步和成长,那么“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此的一个完美和谐的成长过程,那么等级也就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是自然存在的。这样的社会就是儒家思想认为的理想和谐社会,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也许很多人问了,那么如果中间有一个环节错乱怎么办,即使一个两个意外,也不影响的,如同一个网状构造,一个环节断开了并不影响,临近的那个环节自然会承担起来。那么如此稳定的文化传承怎么就会被鄙夷排斥了呢,我们还是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问题,在儒家思想成为体系到今天大约2500年了,那么他在2500年里一直在传承着没有间断,纵然政权更迭但是手里传递的还是这根接力棒,上世纪在我们国家出现的打孔家店和人们模式它疏远它,在河里摸了半天石头后,还是在慢慢的拉着它的手准备上岸。如果过去三五百年,也许这个断层就会微不足道了。那么对于今天的我们如何看待这个偏离,甚至积极意义上说如何避免以后再出现这种偏离?其实儒家文化应该是在我们一个稳定的农耕产业基础上的,是农耕产业的基础上的文化。生产方式和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为他们有这个稳定的农耕基础,所以有了些天下如此的观念,认为天地人既是如此关系,人已经找到了和天地自然融合的道路(事实上他们对动植物、水利等资源的合理利用确实到达了一个高峰,有本钱来固化文化传承),我们之所以今天出现这个故障,源自工业革命的,工业革命后矿业、机械和电气时代带来的社会产业高效率,使我们来不及实现君和长接受和掌握,使我们这个牢固的文化体系和层次被冲击被颠覆,然后重新组合调整,一直调整到现在。如果我们的先人在15-17世纪能够早一点把对于矿业、制造业方面积累的知识的掌握转化为产业,那么我们的农业和食品加工实现工业化过渡,我们的传统文化会继续牢固,今天的世界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世界经济文化和军事格局也会和谐的多。三纲八目中只有最关键的格物致知没有做好,而使儒家思想离开了掌控社会全局的位置。那么究竟是哪些东西使这个完备的思想体系没有实现它的功能呢?我个人认为就是贪欲,儒家思想一直没有像历史上其他宗教一样使用禁欲,他始终是温和的,对私欲采取引导和宽容的态度。那么哪些私欲对儒家思想的实现构成了威胁呢?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命的贪恋,不是眷恋。历代的帝王都有过求长生的实例,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这本身就是一个死路,很难实现。他们在绝望后就会崩溃,做出很多变态的事来。据我粗略知道的明朝几个皇帝求长生很厉害,甚至不惜花费国家财政大半人力物力为一个人的长生消耗。帝王这是儒家思想的顶峰了,顶峰的懈怠和无助和绝望,自然无法引领下面了,不仅是实际的社会控制体系(政府)而且思想体系也被影响了。儒家思想在被执政者拿来使用到今天也有将2000多年了,思想和政体完全重合的时候也不多,调整完善的时候居多。但是基督教的耶稣的原罪说,人来到世间是被处罚的罪人,来人间是受难的,只有坚持善积累德行死了就可以返回到天堂,人寿终结不是死而是升天。相似的佛教也是这么类似的说法。这样就给了人对于生命的另一种理解,使生命变得有了商量余地,而不是一味的恐惧,我个人认为如果解决好了

儒家经典四书之大学

Page 5 of 7 了生命顶级归属的事情,那么这个思想体系就完善了。事实上一个君子,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给了后人学习的著述,也留给了后人可以使用的实体网络(政治的经济产业的)那么即使离开了这个世界,弟子后人景仰纪念,不也是如长生于人间一样吗?但是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毕竟极少,除了自己的不懈学习和努力,与后个人经历也很重要。

后面的几段话讲“孝悌慈仁”的重要性,在一切顺风顺水的环境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就有的,不需要刻意去做了。君父的品德学识始终处于一个高度上,以下的也都是逐级排列的,就像一个行进的队伍,前面的对后面的有引导有帮助,后面的自然就会对前面的“孝悌”,作为前面的也无需用地位权势强迫后面的人,这个动态的不断行进的队伍就是那个理想的社会。给所有人一个行进的目标,就是终极的“仁”,所以说尧舜带领天下人民,人民拥戴他们。而桀纣使用暴力维持统治秩序,百姓也使用暴力对付他。要求后面的人与自己不同,人是不认同的,要求他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后面又是引用了诗经里的句子,其实也是引用的上古时期的大部分民众的实例来说明要治国先要齐家的道理。但是在传统文化发生问题的时候,把顺序颠倒下(或者说调整一下)先治国而后齐家也是大的齐家,比如上个世纪初多少从贫苦家庭里背叛而走出的孩子去学西学救国而后有成就。

后面讲平天下首先治国,治国应该是离开家庭家族后的

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一个国家的管理者维持好礼序,则财富是永恒的,一旦开始聚敛财富,那就是傻到家了,因为开始滑向混乱的深渊,万劫不复。

儒家经典四书之大学

Page 7 of 7

第五篇:读《我的大学》有感

读《我的大学》读后感

《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是高尔基作品的三部曲。这三部曲讲述了阿廖沙的一生,他的那段生活,仿佛就是在听一个善良而极端的天才在讲述一个悲惨的童话。可能我现在正身处于大学校园之中,所以使我感触最大的莫过于高尔基的《我的大学》。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我的大学》讲述的是阿廖沙在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工役,受过欺凌,侮辱,戏弄,甚至还遭受过陷害和毒打,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认识到了人性的丑恶。但他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自暴自弃,相反,他积极面对,正是他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我,直达我的灵魂深处。

高尔基三部曲的出版不仅使我们对高尔基的一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他们更能使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在沙皇的统治下,人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以及当时人们的残酷和冷漠无情。特别是每次当我读完《我的大学》和《在人间》,我都会忍不住对当时的人们的悲惨生活而感到痛心,对于那些残酷的统治者的痛恨以及对当时人们的冷酷无情而感到悲哀。读完这三部曲后,我想每个人都会对现在的幸福生活感到满足和更加珍惜。

在《我的大学》中,我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当时的阿廖沙是多么的渴望能够到大学进行高等的教育。但由于现实的残酷,他并没有如愿以偿。在一开始看到阿廖沙的愿望破灭时,我满以为他会放弃那个在那时看来是多么奢侈而不切实际的愿望,老老实实地做社会的底层,一直碌碌无为。但出乎我的意料,他竟将贫民区和码头作为它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包括大学生,初中生以及一些革命者,学到了在正规大学里面永远无法学到的知识,扩展了它的见识面的同时,也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也许,正是阿廖沙的那种坚强以及不畏艰难,勇于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造就了他成就,使他异于其他那些碌碌无为,自暴自弃的人们。

阿廖沙对于他的未来有很清晰的规划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在当下,他脚踏实地,永不放弃,勤奋学习,勤奋思考,持之以恒;对过去,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曾经努力过并为此而争取过。他曾经在书中写过这样的一句话,使我感触良多:“苦难的日子使我变得更加坚强,我不奢求别人的施舍,也不苛刻偶玩好运的降临,愈是艰难,愈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智慧”。是呀,愈是艰难,愈能磨练人的意志,在阿廖沙的身上,我清楚的明白,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在任何困难面前,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只要不放弃,就证明我们还有机会,还能实现我们的梦想。但是,一旦我们放弃了,我们就与成功擦身而过,失之交臂了。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店伙计。而在如此生活的艰难困苦之中,他依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忘我地看书,怎能不令人敬佩?

与阿廖沙相比,同样处于大学中的我们是幸福的。且不说我们有机会就读大学,单是从我们的现在的自由和自由来说,我们就比他们幸福很多。因此,我们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努力奋斗,以回报一直对我们怀有期望的家长,老师和朋友们。阿廖沙教会了我永不放弃,脚踏实地,努力奋斗,勇于面对艰难,发挥我们大学生的精神,做新社会的新新人类。奋斗吧!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奋斗吧!想阿廖沙所在的黑暗世界,他都尚且能够做到,我们又为何不可呢!

新采1160彭举

下载我读《大学》(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读《大学》(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我的大学》有感

    今天,妈妈和我一起去黄埔书店买了不少书,有《童年》、《在人间》、《母亲》、《我的大学》……其中在这些书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大学》这本书。《我的大学》这本书主要讲......

    读《我的大学》有感

    读《我的大学》有感 少年的高尔基在喀山的那段日子里,做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和杂货店伙计。而在如此生活的艰难困苦之中,他依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忘我地看书,怎能不令人敬佩?面......

    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我要去美国读大学 董一夫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2年07月17日 我老爸刚为纽约时报中文网写了一篇文章:《我要送儿子去美国读大学》。我就是文章中提到的那个儿子。 文章我读......

    读《我的大学》有感(精选)

    读《我的大学》有感 最近,我在课外阅读了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一《我的大学》,这本书令我深有感悟。 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

    读大学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经历了懵懂的小学,走过欢乐的初中,熬过黑暗的高中,我终于在这个夏季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心情激动复杂又忐忑迷茫,第一次集体生活,没有负担的学习,不再有父母......

    读大学读什么

    那天我到看了“伍六柒捌集团"在我们学校的招聘会,心里有了那么一些感触,今天我要去看了“云南白药集团”在我们学校的招聘会,先不说招聘会怎么样吧,先说一下我们学校那些大四的......

    读大学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读后感 英师3班祁少欣 不知不觉,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对大学的感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高考过后的满心期待,到军训的热......

    读大学,读什么

    读大学,读什么?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7期作者:张威 读大学 ,空间应该读什么 呢?笔者认为读大学 ,应该学会:读课堂、读教师、读图书馆、读同学和读自己。 1. 读课堂 大学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