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字起源(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13:43: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竹字起源(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竹字起源(本站推荐)》。

第一篇:竹字起源(本站推荐)

象两竹对立垂叶形,其本义作「冬生艸也」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饶炯氏谓:「竹为艸类,凌冬不凋,故云冬生艸。」即俗称之竹子。其义为: 1.竹,植物名。例如:石竹、苦竹、斑竹。2.八音之一,以竹制成之乐器。如笛、箫、管、笳、笙、竽等均属之。例如 《周礼??春官》:「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3.简册曰竹。盖古未有纸,大事书于册,小事书于简牍,皆以竹木为之,略 称之曰竹。例如《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必书功于竹帛。』注: 竹谓简册,帛谓缣素。』」 4.竹使符,汉时用以征调之符,略称竹。例如鲍照《拟古诗》:「留我一白 羽,将以分虎竹。」 5.姓。孤竹君子伯夷叔齐之后,以孤竹为姓,后又省改为竹氏,望出东莞。又传汉夜郎侯生竹中,亦以竹为姓。6.形容词,以竹制成的。例如竹竿、竹篮。又如《后汉书??郭伋传》:「儿 童骑竹马迎拜。」 7.形如竹或色如竹的。例如:竹菜

第二篇:象棋之“象”字起源初探

象棋之“象”字起源初探

杨昌平洪成巨

中国象棋,源远流长,她不仅我国人民智慧的文明产物,亦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关于她的起源,众所纷坛,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从她的名字上论叙与溯源,相信可以从中窥探出她的源头与来历。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正之处,请专家和棋迷朋友们指正。

在我国古代,据说象棋最早由虞舜为了教他弟弟发明的,因为他的弟弟叫象,故名象棋。也有人认为象棋的名称来源于战国时期屈原弟子的著作《楚辞·招魂》里的“菎蔽象棋,有六博些”之句,或来源于刘向《说苑》中所载孟尝君“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之说。但笔者则比较倾心认为,——北周武帝制《象经》,有日月星辰的象,象棋名称由此而来。从这点认可上出发,又从唐代宝应象戏的演变上得以佐证。80年代,苏联东方学家切列考夫院士也曾著文提出,象棋是由《易经》中阴阳八卦原理创造发明的。可见,中国象棋之“象”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息息相关。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探秘,发展了阴阳数理、五行八卦之学说,曾十分风行,且在大众身上根深蒂固。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象棋得以应运而生当然合乎逻辑。笔者从遗留的古棋盘石上探秘研究,得以铸就本文,也让棋迷朋友们领略一下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百岁棋王谢侠逊的故乡(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南面有一名“薛岙”村子,村里有一块古棋盘石(图1),长宽各五十一公分高十一公分,四边刻着云头纹。相传是宋朝薛昌荣(1076-1131)所有。六十年代,因棋盘格路不明,有位周氏村民(健在)想改成现制棋盘,但格路不够,沿着原线刻了几条线路后,就没有再刻下去了。笔者沿着原有的老线路用粉笔勾划出原图,四面各有五公分的余地(图2),经研究应是宝应象戏(容后再述)。但村民中已没人能下这种棋了。在研究棋盘石时,发现村中一种失传四十多年的棋戏,名曰“旋螺运”也叫“连环”(图3),借取古棋盘中间五格,再用木炭四边画圆,外圈叫大运,内圈叫小运,用石子、篾片或木块作子,有的干脆刻地为棋盘,泥团作子。规则是:每方棋子十二只,各摆在已方棋盘最下边二条线上(图4)。中间一格为界,每着走一格,依次而下,吃子时走几格不限,但必须先竖,再绕大运或小运一圈以上,并且前方无子力堵塞。四边角尖中棋子如没有走出则不能吃,反而则可,无子可动时则必须走出,笔者根据象棋史料和中国象棋史(张如安著),发现这正是北周象戏的遗存。

史传,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公元569年制《象经》成集百官讲解,唐初《象经》失传,仅留王褒《象经序》,庚信《象戏赋》和《进象经赋表》三篇遗文,后人围绕着北周象戏的真实形状从明朝到今难下定论。王褒“象经序”如下:一曰天文,以观其象天,日月星是也;二曰地理,以法其形地,水木金土是也;三曰阴阳,以顺其本,阳数为先,本于天,阴数为先,本于地是也;四曰时令,以正其序,东方之色青,其余三色,例皆如之是也;五曰算数,以通其变,俯仰则为天地日月星,变通则为水火金木土是也;六曰律吕,以宣其气,在子取未,在午取丑是也;七曰八卦,以定其位,至震取兑,至离取坎是也。八曰忠孝,以惇其教,出则尽忠,入则尽孝是也;九曰君臣,以事其礼,不可以贵凌贱,直而为曲,不可以卑畏尊,隐而无犯是也;十曰文武,以成其务,武论七德,文表四教是也;十一曰礼仪,以制其则,居上不骄,为下尽敬,进退有度可法是也;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或升进以报德,义以迁善;或黜退出贬过,事在惩恶;或以沉审为贵,正其瞻视;或以徇齐为功,明其纠察。得失表于隆替,在贱必申;怠敬彰于勤沮,处尊思屈;片言崇于拱璧,一德逾于华衰。

我们再读东汉边韶《塞赋》(汉恒帝146-167前后):“始作塞者,其明哲乎。故其用物也约,其为乐也大。犹土鼓块枹,空桑之瑟,质朴之化,上古所耽也。然本其规模,制作有式;四道交正,时之则也;棋有十二,律吕极也;人操厥半,六爻列也;赤白色者,分阴阳 也;乍亡乍存,像日月也;行必正直,合道中也;趋隅方折,礼之容也,迭往迭来,刚柔通也;周则复始,乾行健也;局平以正,坤德顺也。然则塞之为义,盛矣大矣,广矣博矣。质象于天,阴阳在焉;取则于地,刚柔分焉;施于人,仁义载焉;考之古今,王霸备矣;览其成败,为法式焉。”文中的“犹士鼓块枹”“空桑之瑟”“趋隅方折”正是对旋螺运中大、小运的描述,其它文字,结合前面两文可以做出相近解释。北周象戏,正是吸收早期塞戏的特点和格五的点,(后汉书梁冀传:至五格即不得行故谓之格五)融入塞赋的阴阳、月令、易象、而成的。从而证明,李松福先生在“象棋史话”所讲的:读了汉边韶的《塞赋》再读北周王褒《象经序》两者有很相似的地方,说明周武帝的象戏源于西汉的塞戏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周武帝对塞戏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大量的八卦理论和棋子数量,其真正目的是塞赋里“考之古今,王霸备矣,览其成败,为法式焉”增强群臣的军略修养,才有制象经成集百僚讲解的盛事。

从北周象戏的格局窥探象棋最初的雏形,其时代艺术价值和群文修养昭然若示。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北周象戏到唐代宝应象戏,象棋始终秉承着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以阴阳数理和时代人文精神作其核心,不断地纵深处发展,演变„„

宝应象戏是根据唐牛僧孺(779-847)撰写的传奇小说“玄怪录”里的一则故事,大意是:汝南人岑顺家贫,住在外族吕氏山宅中,夜间梦见天那军和金象军交战,有军师进曰: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王曰:“善”。于是鼓之,两军俱有一马斜去三尺止,又鼓之,各有一步卒横行一尺。又鼓之,车进。如是,鼓渐急,而各出物包,矢石乱交。顺臾之间,天那军大败奔溃,杀伤涂地,王单马南驰,数百人投西南隅,仅而免焉。醒后,面色憔悴。后来家人从床下挖出一座古墓,内有甲胄数百,前有金床戏局,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时间是宝应元年(762年)后人称宝应象戏。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该象戏中已有:王、上将、天马、辎车、军师、六甲、(兵卒)六子,结合图二薛岙棋盘石的格路。研究各位棋史专家的多种说法,参考国际象棋和日本将棋的阵法,草拟薛岙象棋(宝应象棋)的复原图(图五)。早期象棋作为战争模拟应有它的规律:大将横刀立马(天马斜飞度三止即到上将边)于阵前,步卒严阵以待,王居阵后,左有军师指挥,右有天马护驾,(王单马南驰)两边辎车直冲,扰乱敌方阵角,这不正是古代战场的阵形吗?从北周象戏以教人数理到宝应象戏的模拟战争,象棋的发展,从其精神实质上析释,可以说向前迈出一大步,变为更贴切大众的精神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此发展规律和时代变迁乃至人性心理上好博个性分不开,也为以后宋朝象棋真正的定格奠下精神基石。关于古代博棋,北周象戏,宝应象戏,八八象棋之间的(1)棋盘:塞戏(四道交正)北周象戏(丹局直正)薛岙象棋(51×51公分)八八象棋(宋初织锦)均是正方形。

(2)河界:六博(两头当中名为水)格五(中间一格)北周象戏(中间一格为界)薛岙象棋(中间一格为界)碧溪村和溪头村象棋图

八、图九(中间一格为界)都是透过河界。

(3)九宫和将的出现。六博(一枭五散)北周象戏(马丽千金之马,符明六甲之符,二只座子和九宫的出现)武则天自创大胜局,后来梦中(局中有子旋被打“将”)宝应象棋的(王、将)。

(4)格数:格五(5格×5格)北周象戏(5格×5格)薛岙象棋(6格×7格)八八象棋(8格×8格)据推测薛岙象棋融入八卦的六十四卦后,改造成六十四格象棋,(即八八象棋)创造“象”这一子力,后来由于炮的大量使用又一次面临变革,先后有“七国象戏”“广象戏”“三象戏”“大象戏”现制象棋最终在北宋末南宋初定型。下面是腾蛟镇发现的另外四块棋盘石。

近日,笔者又获悉从温州市另一地方泰顺县山区也发现类似古棋盘石,可见瓯越之地山区,自古清幽罕至之著称,古代隐士逸客之流多隐居于此博弈为乐,因山区偏远古棋盘石得以保存下来,其艺术及人文价值期待有关专家学者前来挖掘采撷,让其不至堙没。象棋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根据社会发展的产物创造的,是融入八卦的卦象而正式命名的。外国学者所谓,中国无象而印度有象,所以象棋是印度发明的这种学说也该寿终正寝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万物,八卦变化无穷,象棋变化也无穷尽!也许这正是象棋的奥秘之所在。

第三篇:孝字起源、结构与含义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部是一个不全的“老”字,下部是一个“子”字。老字不全说明老人体衰,需要子女撑持,没有子女撑持,老人就要跌倒。

另一说法是,孝字头上是一个土字加上人字,左边一撇意味着一个身体已有一般入土的老人,极度衰弱,急需子女扶持和照顾。因此,孝道实际上讲的是父母与子女、长辈与晚辈、老年人与年轻人的依存关系,以及这种依存关系所形成的社会行为准则。孝道也强调了老年人的未尽事业需要年轻人去继承和发扬。

《说文解字》对孝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尊老,敬老,养老,传承子嗣,养育儿女,光大先业,是孝字的基本含义,也是孝道的基本精神。

另外,孝字的小篆体很像一个躬身驼背的老人用手抚摸着他腰下的一个小孩,而小孩很温顺的接受老人的爱抚。因此,孝道的另一层含义是上辈人要对下辈人关爱,特别是当下辈人未成年的时候要爱护,哺养他们。而下辈人对上辈人要尊重顺从,接受上辈人的哺养,教育和传承。“父慈子孝”、“尊老爱老”是对孝道精神的经典总结。

第四篇:带有竹字的四字成语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带有竹字的四字成语大全,欢迎阅读。

一、“竹”字在第一位置的有8个

竹苞松茂 苞:茂盛。松竹繁茂。比喻家门兴盛。也用于祝人新屋落成。

竹篮打水 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竹报平安 比喻平安家信。

竹马之友 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竹头木屑 比喻可利用的废物。

竹柏异心 比喻志向不合或表象不同。

竹篱茅舍 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竹马之交 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二、“竹”字在第二位置的有18个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翠竹黄花 指眼前境物。

品竹弹丝 品:吹弄乐器;竹:指箫笛之类管乐器;丝:指琵琶、二胡之类弦乐器。指吹弹乐器。

破竹之势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敲竹杠 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磬竹难书 罄:用尽;竹:竹简,用以写字;书:写。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后泛指事实多,写不完。

丝竹管弦 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尺竹伍符 本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亦借指军队。

吹竹弹丝 吹奏管乐器,弹拨弦乐器。

豪竹哀丝 指管弦乐。

急竹繁丝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见“急管繁弦”。

弄竹弹丝 指吹奏管弦乐器。

品竹调丝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品竹调弦 泛指吹弹管弦乐器。亦作“品竹调丝”。

破竹建瓴 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所向无敌。

青竹丹枫 青竹生南方,丹枫长北地。借指南北。

罄竹难书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朽竹篙舟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三、“竹”字在第三位置的有11个

刀过竹解 刀一劈下去,竹子立即分开。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垂名竹帛 垂名:传名。竹帛: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东南竹箭 比喻优秀人才。

鸠车竹马 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柳门竹巷 指幽静俭朴的住宅。柳门竹巷依依在,野草青苔日日多。

芒鞋竹笠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松茂竹苞 比喻兴盛繁荣。

永垂竹帛 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著于竹帛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四、“竹”字在第四位置的有16个

哀丝豪竹 丝、竹:弦乐、管乐的通称;豪竹: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

金石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鲇鱼上竹 比喻本想前进反而后退。

势如破竹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曝书见竹 指睹物思人。

弹丝品竹 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调弦品竹 吹奏乐器。同“调丝品竹”。

调丝品竹 指吹弹乐器。

鲇鱼上竹竿 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以之比喻上升艰难。

鲇鱼缘竹竿 比喻上升艰难。同“鮎鱼上竹竿”。

势如劈竹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见“势如破竹”。

武昌剩竹 比喻尚可备用的材料。

胸无成竹 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易如破竹 像劈竹子那样容易。形容办事顺利,毫无阻碍。

第五篇:汉字起源演变过程及构字法

【知识链接】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古埃及圣书字;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2、汉字知多少: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个单字;

具有二千余年生命的希腊字母只有24个大写字母;具有1500年历史的玛雅文的符号约有270个;巴比伦楔形文字有640个基本字;埃及圣书字早期有700多个符号,而后增至2000多个。

汉字到了小篆时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共收篆文字9353字;隋代陆法言《切韵》收12158字;宋代陈彭年、邱雍等编《广韵》收26194字;宋代丁度等编《集韵》收53525字;清代张玉书等编《康熙字典》收47035字;近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收录53768字。《诗经》使用单字2939个;《论语》使用单字1512个;《左传》使用单字3906个;《孟子》使用单字1959个;《杜甫诗集》使用单字4372个;《红楼梦》使用单字4462个。【综合评价】

一、通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汉字起源有哪些假说?(1)结绳记事说

《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易》说:“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2)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纬‧乾‧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離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 卦,山字的古文;兌卦,泽字的古文。(3)刻契说(书契说)

“契”是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有锯齿,用来记数。《释名》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郑玄注《系辞》说:“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考合。” 2

《周礼质人》注里说:“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 《列子说符篇》 说:“宋人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所说的 “齿”,就是质契上所刻的齿痕。(4)仓颉造字说

《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荀子.解蔽篇》中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 淮南子•本经》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仓颉,传说他是黃帝的史官,黃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联盟共用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用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5)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2、汉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3、完成下列“汉字的演变过程”表格。

形成时代 代表性文字 主要载体 商周 甲骨文 龟甲、兽骨 春秋、战国 籀文(即大篆)青铜器、石 秦 小 篆 石 汉 隶 书 竹简、帛 汉、唐 楷 书 帛、纸 行 草

二、精读研讨,讨论下列问题。

1、你能认识课本第39页图片上所展示的古文字吗?

所列古文字对应今天的汉字分别是:“舟、车、册、又、其(“簸箕”的“箕”的本字)、月、川、刀;门、凤、鱼、鹿、羊、牛、犬、豕;下、亦(“腋”的本字)、龙;贝、翼、射、立;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书、从、莫(“暮”的本字)、明”。

2、有趣的“拆字”

一日,康熙听说有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便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和尚脱口而出“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你能猜出下面的字吗?

⑴野径无人草丛生(茎)⑵一口咬去多半截(名)⑶大火烧到耳朵边(耿)⑷牛角上边来一刀(解)⑸东南西北无弯路(置)⑹雨余山色浑如睡(雪)⑺空山之中一亩田(画)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踵)⑼无角牛登上没峰山(击)

四、趣味文字,积累下列材料

1、“六书”和《说文解字》

四、“六书”分析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形体,随其圆转曲直描绘出一种具有形象感的代表符号。可以分为整体象形和附体象形两类。

①整体象形

所谓“整体象形”,即描摹出事物的整体形象。如:

“日”,《说文》:“,实也。太阳之精不亏。从囗一。象形。”

既曰“从囗一”,便是会意字,不得又谓“象形”。许慎因不明“日”字形体的变化,误将字形析作“从囗一”。早期金文作,象太阳之形;或于中间加点作饰笔,如、。甲骨文作、、,与金文一致。小篆作,圆形讹成椭圆。隶书进一步将圆转的笔道改成方折的笔划,如“日”。

“月”,《说文》:“,阙也。太阴之精。象形。”

甲、金文作、,象弯月之形;或于其中加饰笔,如“月”。

“自”,《说文》:“,鼻也。象鼻形。”

甲骨文作、,象人鼻之形。金文或稍讹,作

“隹”,《说文》:“,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小篆作,隶书作

。、。饰笔引长则作,小篆作正由此而来。隶书作金文作、,甲骨文作失去象形意味。

、,象短尾鸟之形。小篆作,犹存古意;隶书解散篆体,作、、,完全“魚”,《说文》:“,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后来于左右各增饰笔作、。小篆作,省去了两边的鳍形。隶书作“魚”,只是将圆转的笔道改成方折的笔划而已。

“犬”,《说文》:“

早期金文作,甲骨文作、、。金文后来作、、;春秋时作。,战国时或讹变作

;小篆作,狗之有县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则是其进一步讹变。隶书作

②附体象形

有些事物单独画出不易辨识,所以要把它所依附的事物一起画出。如:

“眉”,《说文》:“

甲骨文作、,或作骨文,如、、、,因为如果不画出“目”形,便难以使人明了是眉毛。金文或同甲、、。小篆是其进一步讹变。许慎据已讹之小篆,目上毛也。从目,象眉之形。上象頟理也。”

;或字形稍讹,毛与“目”离析为二,如将本象毛形的“”当作頟理,误甚。《段注》附会许说,谓“”“象眉之形”,谓“在两眉上”“象頟理”,与古文字不合。

隶书作

“齒”,《说文》:“

甲骨文作、、、,或作、,象口中有齿之形。战国时作、,下半很明显是由,口龂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古文齿字。”,只是将改用方折的笔划而已。

甲骨文后二形演变而来,《说文》古文“”即源于此。因为字形讹变后与“、。

(臼)”字难以分辨,于是在上面加“止”作声符以区别之。小篆字形是其进一步变化。隶变作

“州”,《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周遶其旁,从重川。„„,古文州。”

商代金文作,甲骨文作、,旁象川流,中央象土地。西周金文同甲文,如、,《说文》古文稍讹。小篆字形当是两边笔形受中间同化的结果。许慎不明,析成“重川”,不确。

隶变作、、。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据《汉书·艺文志》颜师古注改为“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许慎对“指事”的定义过于笼统,并与象形、会意的界线含混不清:说“视而可识”,则很似“象形”;说“察而可见”,又似“会意”。所以,后来学者对“指事”的理解存在分歧。就所见的指事字来看,实际包含两类情况:一类指事字,“实际上是在象形的方法难以表示事物的特点的时候,利用标注记号的方法指出事物的要点,即在两个符号中,一个是字,另一个不是字,只是个符号。”(高明)也就是说,有些事物本身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它所赖以存在的整个事物,于是便在象整个事物之形的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跟附体象形不同:附体象形字所要表示的事物与它所依附的事物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如眉毛和目本是两件事物;而“刃”字所表示的事物,即刀刃,与刀是分不开的);另一类指事字,表示的是纯粹抽象的概念,这类字虽然看起来字形与某些具体事物类似,但它表示的意思并不是这类具体事物,而是另一种抽象的意义,因而不得视为象形字。

下面分别举例来说明这两类指事字。

①象形字加指事符号构成的“指事”字

大多数的指事字都有两个构成成分,其中一个构成成分是可以独立成字的象形字,另一个则是不能独立成字的指事符号。之所以要将指事符号加在象形字上,就是因为所表示的意义与这个象形字所表示的意义有关。如:

“刀”,《说文》:“,兵也。象形。”

甲骨文作,正象刀之形;小篆作,刀把稍有讹变;隶书作“刀”。“刀”是个象形字,而刀刃虽在刀上,但却无法直接表现出来。

“刃”,《说文》:“,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小篆作,战国秦文字作,即在“刀”的有刃的地方加指事符号;隶书作“刃”。字看起来象“刀”,所谓“视而可识”;但表示的并不是整个“刀”,而是刀的刃,即所谓“察而可见”。

“木”,《说文》:“,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

其实“木”是个整体象形字,甲骨文作,上象枝,下象根,中间是树干。小篆作是其演变。隶书作“木”,将上面的树枝形简化作一横划。

“本”,《说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

战国秦文字作

“末”,《说文》:“,木上曰末。从木,一在其上。”

春秋金文作

“朱”,《说文》:“,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

段玉裁注曰:“赤心不可象,故以一识之。”金文作、,正于木中心处加指事符号;点引长成横划,如。秦简作,汉隶作、,前一种写法与古文字一致,后一种写法源于秦简。楷书进一步将树枝形变成一丿一横,在木上加指事符号。小篆作(点引长成为一横划),隶书作“末”。、,都是在木的根部加指事符号。隶书作“本”。

以便书写。

“亦”,《说文》:“,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

甲骨文作,在正面的人形的臂腋处加指事符号。小篆作,与古文字一致。秦简作稍讹。汉隶作

“寸”,《说文》:“,十分也。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从又从一。”

按《说文》的体例,段玉裁谓“寸”是会意字。其实,所谓“一”并不是表意的构件,它只是一个指事符号,指示寸口之所在。秦简作,在手的寸口处加指事符号。汉隶作,将象手指形的曲笔简化成一横,手臂形变成、、,人的两臂与身躯,两臂和身躯变成了一点和一横划,两腿变成了两竖笔,左右两点即是原来的指事符号。

竖弯勾。

②约定的记号形成的指事字

有的指事字很难说是某个具体事物的象形,大概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记事符号。例如划一道横线表示“一”,划两道横线表示“二”,划三道横线表示“三”,划四道横线表示“亖”

(四)。大概是由于积划多了以后不易一眼看出,所以,从“五”开始,就用另外的记号来表示,如×、(五。也有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七),、(六),、(八),(十)甲骨文的“五、六、七、八、十”四个字构形都很简单,很说是象具体事物之形,有学者说它们就是纯粹约定俗成的记号(对于“九”字有不同看法)。

也有的指事字是利用抽象符号组合而成,就是说用来构成指事字的两个构成成分都很难说象具体事物之形。如:

“上”,《说文》:“

小篆“上”字作,高也。指事也。”、两种形体,都是已发生过很大变化的形体,不足为据。甲、金文作,弧线简化作直线。,用在朝上弧线上加一短横来表示“上”。后来写作

“下”,《说文》:“,底也。指事。”

小篆作、两种形体,也都是经过了很多变化才成这个样子的,不足为据。甲、金文作,用在朝下的弧线下加一短横来表示“下”。后来写作,弧线也简化作直线。

甲、金文“上”、“下”两个字所用的弧线和短横,很难说象什么具体事物之形,仅仅是作为两个抽象符号,靠这两个符号的不同的结合方式表达不同的意义。

本来“上”“下”两个字是容易区别的。当弧线简化成长横之后,“上”“下”两个字就变成靠短横在长横上还是在长横下来分别了,而人们在书写或刻写时也不一定都会把长短横区别得很清楚,这样一来,字形也就不容易分辨了。于是,就又采用加竖笔的方法来区别它们:“作。小篆的“”、“”二形就是“

”、“

”加上朝上的竖笔,作

;“

”就加上朝下的竖笔,”、“”二形,大概是

”的进一步变化。至于小篆的“脱落了短横所致,出土文字数据并未见如此写法。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字一般都是有两个直接构成成分组成(有的构成成分本身就是合体字,又当别论。至于《说文》中有所谓合三体会意的字,实际上也都是许氏对字形的理解不妥造成。很难想象人们在造字的时候会共时用三个或更多的构件。如果有平面静态地看是三个或更多构件构成的字,如“祭”字,这些构件并不处在同一层面,并不都是一个层面上的直接构成成分),会合二字之形或义以表新的意义。

根据现有的古文字资料来看,会意字的组合形式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以形会意,即“比类”

这一类会意字,完全以形为基础,以图形的组合来反映某些词义的具体内容,使人看到结合的形体,就可联想到语言中的某个词。如:

“从”,《说文》:“

甲骨文作

“北”,《说文》:“,乖也。从二人相背。”、,两个人可以朝左,也可以朝右,但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相听也。从二人。” 甲骨文作、,两个人互相背朝对方。小篆作;秦简作;隶书作、,只是笔划更加方折、平直些而已。

“从”和“北”都是用两个人来构字,但两个人结合的方式不同,就表示了不同的意义。

字形的不同,体现的实际是结合方式的不同。

再来看一组构件相同的字。

“伐”,《说文》:“

甲骨文作、,用“戈”砍在“人”的头部以会砍伐之意。小篆作,“戈”已经与“人”分离,所以许,击也。从人持戈。”

慎将字形析为“从人持戈”。

“戍”,《说文》:“

甲骨文作,金文或作,戈的刃都在人头之上,不会伤着人。小篆作

。,守边也。从人持戈。”

许慎因为未见过更早的字形,所以把“伐”和“戍”都析作“从人持戈”,其实这两个字是靠“人”与“戈”不同的结合方式来区别的。

“武”,《说文》:“,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一般人都认为许慎引楚庄王的话来解释“武”字不合适,他的思想恐怕不能代表造字时代人的思想。“武”,甲骨文作、,一般学者都认为“止”就代表人。“武”字“从止从戈”,应该就是表示扛着戈去打战,因而有勇武之义。

小篆作;隶书作、、等形;到楷书作“武”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类是以义会意,即“合谊”

“谊”是表示意义的本字,而“義(义)”是假借字。后世假借字行,而本字又用作表友谊之义。所谓“以义会意”,就是会合两个构成成分的词义以表示新的意义。如:

“朏”,《说文》:“,月未盛之明。从月出。”

实际就是合“月”和“出”二字的意义以表示月亮刚刚升起之义。

“凭”,《说文》:“,依几也。从几从任。”

即会合“任”和“几”两个字的意义来表示依附于几案之义。

“劣”,《说文》:“,弱也。从力少。”(大徐本作“从力少声”,误。)

即会合“力”和“少”二字之义以表示弱义。

“肰”,《说文》:“,犬肉也。从犬肉。”

也是会合“犬”和“肉”二字之义。

“尟”,《说文》:“,是少也,尟俱存也。从是少。贾侍中说。”

即会合“是”和“少”二字之义。字或作“尠”,会合“甚”和“少”二字之义。

古文字中真正以义会意的字是不多的。许慎举“信”字以为例,本来是有道理的,但后人对此字有不同看法。

“信”,《说文》:“,诚也。从人从言会意。”

人说话要真诚。有人说人说话未必“诚”,所以提出将“信”字分析作“从言人声”。从语音上讲,上古“信”与“人”都在真部,说是形声字,也有道理。

后世也造了几个以义会意的字,如“不正为歪”、“小土为尘”等。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段玉裁注曰:“‘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

按照许慎所下的定义,形声字的构成应当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而成的。就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商代甲骨文和金文来看,确实有一部分字在甲骨文或金文里,就已经具备形符和声符两个构件了。这些字是不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而成的,因为目前还没有比商代更早的成系统的古文字资料可资比较,我们姑且就认为它们是共时结合而成的。如:

“江”,《说文》:“

金文作

“河”,《说文》:“,水,出焞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从水可声。”、,从水工声,与小篆合。,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从水工声。” 甲骨文作(从水何声)(从水丂声),金文作(从水何声),战国陶文作(从水可声),秦简作(“水”已变作“氵”)。“何”、“丂”、“可”语音相近,而且“可”字本就以“丂”作声符,“何”字后来也声化为“从人可声”,所以这三个字都可以充当“河”字的声符,但后世只有“从水可声”的字流传下来。

“汝”,《说文》:“

甲骨文作

“妹”,《说文》:“

甲骨文作,从女未声;或作,从女木声。金文作

。“未”在上古是明母字,有学者认为“未”即是从,女弟也。从女未声。”、,从水女声。,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从水女声。”

“木”分化而来。“未”与“妹”在上古声韵均同。“木”与“妹”双声,且韵部也相近。

按理说,形声字的声符与整个形声字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可是,《说文》里有些形声字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又是为何呢?根据古文字资料看,有的是由于字形演变了,许慎不明原来的构形而据已变之形立说所致。如:

“秊(年)”,《说文》:“,谷孰也。从禾千声。”

“年”与“千”在上古都是“真部”字,但声母差距较大:一个是泥母,一个是清母。其实古文字原来并不是作“千”:甲、金文原来作,从禾人声。“人”与“年”上古韵部相同,声母也相近(甚至有人认为相同,所谓“娘日二母归泥”),所以,声符与整个形声字读音完全和谐。后来字形变了,先是在“人”上加点作饰笔,如进一步变作,小篆作

;正源于此形。许慎不知道原来“年”字是以“人”作声符的,他据小篆分析为“千声”,于是使得声符和整个形声字在声母上十分不和谐。

从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看,后世有很多的形声结构的字,并不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成的,而是历时累积成的。裘锡圭先生说:“最早的形声字不是直接用意符(就是一般所讲的形符)和音符(就是一般所讲的声符)组成,而是通过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或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而产生的。”(参阅《文字学概要》第八章)表意字加注音符,既不影响理解字义,又使人易于读出音来;假借字加注形符,既容易读出音来,又不致使人对词义产生误解。受此启发,人们便想到了用一个形符和一个声符共时结合的方法来造字,所以,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造字的方法应该是比象形、指事、会意等方法出现得要迟些。但是此法一经产生,它的便于认读和理解的优点,使得人们很少再用象形、指事或者会意的方法造字了,甚至连那些本不是形声结构的字,人们也会采用增加形符或增加声符的方式,将其改造成形声结构的字。如:

“齿”,《说文》:“,口龈骨也。象口齿之形,止声。”

甲骨文作,象口中有齿之形。战国金文作,与甲骨文相比,最显著的不同是增加了声符“止”。“止”与“齿”上古韵部相同,声母(章、昌)也相近,语音和谐。

加声符一般都是加在表意字上。如:

“鳳”,《说文》:“,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从鸟凡声。”

甲骨文原来作、,象凤鸟之形。可能是靠形体的不同难以把凤与鸟区别开来,于是人们在凤形之上加“凡”(“凤”在冬部,“凡”在侵部,也有学者认为在上古时冬与侵还没有分成两部;声母相同)作声符,以别于鸟字,如、。大概是因为“凡”声已将“凤”跟一般的鸟区别开来,凤本身的形体在新的字形中就显得不再重要。所以,原来的象凤之形的构件后来就干脆写成了“鸟”,如小篆作

加形符一般是加在假借字上。因为被假借字有它自己的本义,人们很容易被它的本义所干扰,或者即便是在用它的本义解释不通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个字在此表示什么意思。加了形符之后,人们就不会被它的本义干扰了。如:

“师”字的本义是表示军队,汉代人假借它来记录{狮子}一词,写作“师子”。不了解的人只看字面,不一定就知道它所记录的是动物的名称。于是就有人在假借字“师”上增加“犬”旁,写作“狮”,因为多数表示动物的字都有“犬”旁,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不明白了。

在假借字上增加形符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分化字形,造出所谓“今字”(或称“分化字”、“分别文”)。如:

“辟”,《说文》:“,法也。从卩从辛,节制其罪也。从口,用法者也。”

躲避之义,古人原来并没有造字,而是假借“辟”字为之;因为躲避跟走路有关,后来在假借字上增加“辶”旁作“避”。譬如之义,原来也没有造字,也是假借“辟”字为之;后来在假借字上加“言”旁作“譬”。开辟之义,以前也没有造字,而是假借“辟”字为之;后来加“门”作“闢”,不过,现在简化字又写作“辟”,恢复用“古字”。

也有在表意字上再增加形符的,那主要是为了彰显词义。如:

“从”和“從”。甲骨文作、,用两个方向一致的人表示后一人跟随前一人。或加“彳”作作,或加“止”作,这几个形体在卜辞和金文中用法并没有差别,应该视为一字之异体。

《说文》将“从”和“從”别为二字,谓“

”是“相听也,从二人”,谓“

”是“随行也,从辵从,从亦,或加“辵”声”。其实“相听”和“随行”意义并没有差别,这一点许慎是知道的,所以他将“從”归在“从部”,而不是归在“辵部”。

在表意字上增加形符,原来的表意字在新的字形中,客观上就成了兼表意的声符,如“從”字就可以分析为“从辵从从,从亦声”。再举个例子:

《说文》有“文原只作(後)”字,谓“迟也。从彳,幺夊者後也”,从三字会意。从古文字来看,其说不确。甲骨”。西周金文或增“彳”作,或增“辵”作

(与《说文》所收“古文”

同)。,隶定可作“可见“後”这个字并不是共时取三个构件来会意,而是历史累积而成的。“字分析作“从彳,幺夊者後也”。正确的分析可以作“从彳从,”形后世无传,所以,许慎把“後”

亦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后世的形声结构的字,并不都是形符和声符共时结合的方式造出来的。换句话说,平面静态的形声结构的字,其来源并不只有形声造字法一种,另外的一个来源就是聚讼纷纭的“转注”。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对于“转注”这一术语,学术界有较为分歧的看法。说法虽多,但正确的理解只能有一种。我们觉得,在这分歧的说法中,只有“加注意符”的说法较为可信。

“建类一首”,就是为表示同一类意义的字建立一个共同的意符,或者也可以称作部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意符是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字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形声造字法“以事为名”的“事”说的事类,表现在文字上也就是用同样的意符来表示这一事类,如{江、河、湖、海}等都是水类,所以为这类词造字时都以“水”字作为意符。如果这种意符不是客观存在的,别人又如何理解和遵守呢?而部首是许慎为系联文字主观归纳出来的,在许慎自己看来,部首就等于意符,所以,他在每个部首字的下面都说“凡某之属皆从某”,意思是说,凡是表示这类意义的字都以这个部首字为部首,换句话说,凡是以这个字为部首的字,其意义都跟部首字的意义有关。但经过后人研究,发现许慎的这种说法多数情况下是对的,但许慎归纳的部首有时与意符也存在有不一致的情况。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一原则有问题,而是许慎所立的部首有的存在着问题。所以,部首字有的并不是意符,二者不能简单地看作同样的东西。许慎在定义里说“建类一首”,是因为他以为自己归纳的部首就是意符,因此就说成是“为表示同一类意义的字建立同一个部首”。

“同意相受”,就是给表示这类意义而又不具备这个意符(在许慎看来,就是部首字)的字加上这个意符(部首字)。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要点:“同意”,是指同样的意类,而不是指具体的意义,如“江”、“河”等都属于{水}这个同样的意类,但“江”、“河”等又有各自具体意义。“相”表示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互相,而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如“相迎”、“相许”之“相”均是这种用法。“受”,古字,今字作“授”,授予之义,而不是接受之义。“相受”,即“相授”,授予给它。

“转注”造字法最主要的是给假借字加注意符。假借字都有自己的本义,本义与字形是吻合的,而假借义自然与字形不合。在假借字上增加一个表示这个假借之义的意符,即为“转注”。“转注”以后的字在字形上与其所表示的意义就相合了。如:

{考}这个词,最初在金文中用“丂”字来表示,如“文丂(考)”、“皇丂(考)”、“祖丂(考)”等。“丂”字在甲、金文作、、,象斧柯之形,用来表示“文考”之义,当属假借。后来写作,因为“丂”字在此处表示了{老}意,所以,为了显示其假借之义,就加注“老”字作意符;这样一来,别人就不会以“丂”的本义来曲解了。

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许慎给“象形”(日月)“指事”(上下)“会意”(武信)“形声”(江河)举的两个例字,都是同样造字方式造出的字;而给“转注”举的两个例字并不一样,只有“考”是转注法造成的字,而“老”字却不是。《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是,每种造字方式只举两个例字,此处也就不便多出字来。那为什么不举两个转注造成的例字呢?应该说许慎是有用意的,他就是要告诉我们,“考”是由“老”转注而成的。

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分化字,这在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再举几例:

“辟”,按照《说文》,它的本义是“法也”。但是,{躲避}、{邪僻}、{开辟}、{譬如}等义,先也都是假借“辟”字来表示,如“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左传》宣公二年)“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后来分别加注意符造出“避”、“僻”、“闢”、“譬”字来表示“辟”的这些假借义。

除了在假借字上加注意符为假借义造分化字,也有在表意字上加注义符为词的引申义造分化字的现象。如:

“取”,按照《说文》,它的本义是“捕取也”。词义引申,可以表示{娶妇}之义,如“取妻如之何”(《诗·齐风·南山》)。段玉裁曰:“经典多假‘取’为‘娶’。”实际上,“娶”字就是在“取”字上加注意符“女”字而形成。

再如:

“昏”,《说文》“日冥也”。词义引申可以表示{结婚},因为结婚也在日冥之时,如“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婚”字是在“昏”字上加注意符“女”字而成。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转注造字法形成的字似乎都可以看作是“古今字”的“今字”,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转注字”就是“今字”呢?历史上对于“古今字”的看法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主要指“分别文”和“累增字”,实际上就是所谓“转注字”;广义的包括狭义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一般倾向于狭义的“古今字”。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字”就是通过转注法而产生的。但我们不能说“转注字”就是“今字”,因为我们所理解的“古今字”的“古字”与“今字”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相等,“今字”一般只承担“古字”的某个义项;可是,有的“转注字”加注意符后跟没有加注时意义和用法并没有差别,当然也就不能把这两个形体视为“古今字”,实际上是异体关系。如:

“胃”,《说文》:“,谷俯也。从肉,既然“”象胃之形,那么造字之初,有“

”就已够了,甲骨文正作

。金文中作,加注“肉”作意符,象形。”

应该是为了彰显词义,跟未加“肉”的形体并没有分化为两个字,可以看作是一字之异体,因此,后一形体传下来了,而前一形体没有传下来,这跟其它异体字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小篆只是变得规整些而已。隶变作,省去了中间的点状物。

《说文》中凡谓“从某,某象形”的,如果不是许慎主观上错误,都应该是在象形字上加注意符而形成的“转注字”。再如:

“骨”,《说文》:“,肉之覈也。从冎有肉。”于“也。”

(冎)”下曰:“剔人肉置其骨也。象形。头隆骨“冎”原来只是个象形字,甲骨文作、,应该说是个象形字;战国文字作、。,上部稍有变化,下加注“肉”作意符;小篆是其进一步变化;隶变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未造出转注字之前,人们已用了一个假借字或表意字来记录这个词;后来在假借字或表意字上加注意符,造出新的形体。在这个新的形体中,后加的意符,大多都被当作是新的形体的意符,而原来的假借字或表意字客观上就成了新的形体的声符。平面、静态地看,转注字当然就是形声结构的了,但它并不是用形声共时结合的方式造出来的。

总之,字形结构与造字方式并不是一码事儿。象形、指事、会意三种造字方式各形成一种字形结构,分别是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和转注两种造字方式造成的字,都是形声结构,或叫“形声字”。所以,许慎将“考”字分析作“从老省,丂声”。《说文》中除了在《叙》里面讲到“转注”,正文里再没有一次讲到“转注”,因为正文里是根据字形结构来分析的,当然不会有转注结构了。清代学者“四体”的提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把“转注”看作是“用字”就不对了。“转注”是文字在动态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造字方式,很多的学者都没能从动态演变的过程去看待“转注”,自然也就无法把平面静态都是形声结构的字,区分为“形声”法和“转注”法两种方法造成的字了。

造字方法结构类型

象形象形

指事指事

会意会意

形声、转注形声

五种造字方法对应于四种结构类型。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用今天的话来讲,“假借”就是利用已有的文字,来记录无法造字或未曾造专字的同音的词。

关于“假借”方法的出现,清代学者孙诒让说得好:“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之例,则逐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事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尽,是假借可以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与王子状论假借书》)

因为“假借”是利用已有的文字来记录新词,并没有造出新的形体出来,所以有人不把它看作是造字法,而是一种用字的方法。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也有学者说“假借”是“不造字的造字法”。

对于许慎给“假借”下的定义,学者们都没有异议;但对他所举的两个例字,有不少人认为不妥当。

《说文》:“(令),发号也。从亼卪(卩)。” 按许慎的说法,“令”本来是个会意字,其本义是“发号”,用来表示“县令”之意,就属假借。有的学者认为由“发号”到表示“发号之人(即县令)”,是词义的引申,所以就说这不是“假借”。

《说文》:“古文長。,久远也。从兀从

。兀者,高远意也。久则变化。亡声。

者,倒

(亡)也。,亦古文長。”

按许慎的分析,它是把“長”看做是会意兼形声字,其本义是“久远”。有学者认为由“久远”到表示“尊长”之义,也是词义引申,所以也说这不是“假借”。

其实,许慎所举的例字未必就错了,问题出在对“假借”的理解上。许慎把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以外的意义,包括词的引申义和文字的假借义,都看作“假借”,也有他的道理,因为这个字是为本义造的,那么,用这个字来记录其它的意义当然都可以视为“假借”。我们现在有的学者只将文字用来记录假借义才看作是“假借”,而将文字用来记录词的引申义不当作“假借”。差别只是如何对待“假借”的问题,还不好说是对错的问题。

下面我们举几个用来记录假借义的例子。

“豆”,《说文》:“,古食肉器也。从囗。象形。,古文豆。”

“豆”的本义是器具,用来记录{豆麦}之义,就是假借,如“大豆”、“黄豆”。

“而”,《说文》:“,頬毛也。象毛之形。《周礼》曰:‘作其鳞之而。’”

“而”本是象形字,用来记录连词{而},就是假借。

《说文》除了在叙里举了两个例字说明“假借”,正文没有一处说到假借,因为正文里是按结构类型来分的。

总之,“六书”包含几个不同层面的内容:五种造字方法(如果把“假借”看做是“不造字的造字法”则是六种),四种结构类型(如果把“假借”也看做是结构类型则是五种)。

下载竹字起源(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竹字起源(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文字是语言的表象。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

    端午节--起源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饮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名端五、端午、午日、重午、重五、地腊、中天等,“午”与“五”通。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以吃粽子表示......

    重阳节起源

    重阳节起源 安度晚年 重阳节起源于上蔡 重阳成为节日,当始于东汉时期。据南朝《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

    圣诞起源

    圣诞起源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是美国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

    节日起源

    春节的起源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

    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

    五一国际劳动节起源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也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五一国际......

    教练起源

    网球的内在诀窍“教练技术”的起源颇有传奇色彩。主角是个叫添·高威的美国人,是他率先将教练技术引入企业界。1975年,作为网球教练的添·高威宣称自己找到一个不用“教”的办......

    书法起源

    书法简介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世界上,拥有书法艺术的民族屈指可数,中国书法,具有悠久的历史。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具有很深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