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材料2

时间:2019-05-13 05:1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竹材料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竹材料2》。

第一篇:竹材料2

生物材料学研究课题之

竹材料的研究

摘要:概述了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生活材料和工业材料在当下的用途,并简述其未来发展方向。同时从微观水平上讲解竹材料的内部结构,探究其能成为重要材料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竹材;发展;分子结构

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 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约2 200万 hm2, 其地理分布可分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及非洲竹区三大区: 其中亚太竹区为世界最大的竹区, 主要产竹国包括中国、印度、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 各区竹子类型差异显著。中国竹类资源十分丰富, 竹林面积、蓄积量等均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共有 39属, 500多种, 分布在北纬 40b以南的广大国土上, 根据气候、土壤、地形的变化和竹种生物学特性的差异, 分为黄河-长江竹区、长江-南岭竹区、华南竹区及西南高山竹区等 4个区, 各竹区的竹种存在很大的差异。、竹材料的开发利用

1.1 生产和生活伴侣

竹子全身都是宝,它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有“成千上万”种用途。

利用其可食性:用其笋做各种食品、用其幼秆烧制竹筒饭、用其各种特殊提取物(如鲜竹沥)做药品、饮料等;利用其割裂性:破篾编织用具、竹帘、竹席、竹篱、扇骨、伞骨、灯笼等;利用其负荷力:做桁椽、晒秆、担架、脚手架、竹床、竹筷、矿柱、梁柱、门窗、地板、竹桥、竹筏及其他家具、用具,在民间建筑上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其弹力和抵抗力:做弓、弩、钓竿、竹梢、扫把、扁担、床柱、机脚、手杖、伞柄、撑竿、竹钉、竹箍等;利用其中空特征:做水桶、水管、引水槽、烟筒、吹火筒、竹瓶及竹笙、竹笛等各种乐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贮具和量具等;利用其外观特性及韧性:做竹索、背带、竹笼、篾缆、工艺品、玩具、文具等。其实,竹材利用之广不胜枚举,以滇西、滇南的少数民族为例,他们祖辈流传种竹用竹的习惯,铺竹席、戴竹笠、烧竹材,食者竹笋、住者竹楼、用者竹筷,架桥以竹代木、过河砍竹作筏、防洪用竹制笼,大凡桶、篮、桌、凳等用具无不取材于竹,连吸烟也用竹制水烟筒。庆贺傣历新年(泼水节)所燃放的“高升”亦是用竹筒制成的土火箭、用香糯竹幼秆烧制的竹筒饭等,更是竹类之一特殊利用方式。1.2、食用和保健佳品

竹笋蛋白质经6N盐酸水解后可得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丝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共8种,竹笋内含有10种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其中铁、锌、锰、铜、钴、镍6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没有发现竹笋中含有任何有毒元素和有毒有机物质。竹笋作为食品其优点可归纳为如下4个方面:○1营养丰富:竹笋蛋白质含量高(可达15.23%),蛋白氨基酸种类组成合理,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是营养丰富的蔬菜类食品之一。○2低脂减肥:竹笋脂肪含量偏低(2.46%),食用纤维含量较高(6%~8%),在高脂类膳食越来越普遍的今天,竹笋菜肴有利于防止这种膳食给人带来的生理障碍。竹笋的食用纤维对清肠减肥起着重要的作用。○3安全食品:竹笋外被坚实的笋壳,不洁物质难与可食部分直接接触。竹子多生长在远离污染源的山区,多数情况下不施化肥和农药,不存在食物农药残留问题。因此竹笋是最清洁的新鲜蔬菜。4美味佳肴:竹笋鲜嫩,肉质松脆,味美可口。悠久的食用历史,为竹笋的烹○调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在中国就有“无笋不成席”的美誉。现在竹笋菜肴不仅常见于传统食用国家,作为食用和保健佳品还畅销欧美国家,成为他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1.3、建筑和造纸良材

竹子材质优良,在建筑和造纸方面用途广泛。以竹代木,主要是大量生产竹质人造板,代替各类木质板材,主要产品有竹材胶合板、竹编胶合板、竹材层积板、竹材旋切板、贴面装饰板、竹拼花地板、竹木复合板、竹篾层压板、竹材碎料板、竹质刨花板、竹材瓦楞板、竹材纤维板、竹大片刨花板等。竹质人造板材质细密,不易开裂、变形,具有抗压、抗拉、抗弯等优点,其物理力学性质及装饰效果均优于常用木材。竹材制作家具,富有独特的美感,而且竹材易弯曲定型,是制作各种优美家具的理想材料。目前,竹制家具主要有圆竹家具类、全竹胶合折叠家具、竹匡嵌板家具、竹薄板贴面组合家具及多层胶合弯曲家具等类型。目前,已有学者提出用竹材加工生产内河航运用的船体、体育比赛用的冲浪舢板以及轿车外壳等。从理论上讲,竹材的特性完全可以达到其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加工工艺也可以达到工业生产需要。竹材纤维长,长宽比较大,是优质造纸和人造丝原料。我国竹材造纸历史悠久,据考证早在9世纪就已开始,比欧洲约早千年。竹材不但能制造各种书写纸,而且还可生产胶版纸、描图纸、复印纸、打字纸和包装纸等多种优质印刷纸和特种工业用纸。1.4、编织和工艺原料

竹子是优秀的编织和工艺品原料,其韧性好、弹性强、纹理平直,宜作篾编织。竹编是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谌,它代代相传、又代代发展,现在已从传统的篮、箩、盘、罐、盒发展到屏风、窗帘、动物、人物、家具装饰等十几类,不仅美化着国内人民的生活,而且也是我国重要出口商品。

我国竹编以浙江、福建、湖南和四川等省较为著名。浙江省的嵊县、东阳、杭州等地均是重要产地。例如嵊县目前工艺竹编拥有12个大类,5000多个花色品种,95%以上出口,占全省的1/4。东阳竹编还把竹编和木雕巧妙地结合起来,使竹编更加隽雅玲珑,新颖美观。浙江竹编中的《麻姑献寿》、《孔雀开屏》等等都是驰名中外被誉为“东方珍宝”的世上精品。四川竹编,产品多样、技艺高深。其中,竹丝瓷胎、梁平竹帘、江安竹簧、火烩工艺、宫廷扇等较为著名。梁平竹帘系经破篾、抽丝、油筛、彩绘、调色、镶边等工艺流程,以蚕丝作纬线、竹丝作经线,像织布一样编织而成。再加上描龙绘凤、携带方便,不仅是人们喜受的艺术品,还是传递友情、馈赠朋友的上等礼品。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竹编工艺品,优美实用、朴素大方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傣旅的竹楼、佤山的竹器、彝寨的背箩、壮乡的提篮和怒民的手镯都各具特色,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1.5、生态和观赏树种

竹子是优良的园林绿化和旅游观赏植物。中华民族对竹子的栽培利用和审美活动历史悠久,中国被西方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云南则有“世界竹类的故乡”之誉。由于竹子具有较高的旅游审美和园林观赏价值,以云南竹类资源之丰富和民族竹文化之奇妙,竹文化旅游在云南旅游业建设中将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竹子有利于节约木材保护森林资源、绿化荒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竹子适应性广,可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和堤岸箐边广为种植,也可集中成片发展竹林基地,不与农争地,既增加收入又美化环境。竹子盘根错节,具有庞大的地下系统,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方面有着无法比拟的作用。特别是在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不宜种植农作物的破山沟、流石滩等地区发展竹子,更能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在科技高速发展而森林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人类的环保意识逐步加强,许多发达国家都开始限制木材采伐以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改善生态条件。竹产业开发甚至被一些国外专家认为是一项拯救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绿色工程。、竹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2.1竹材

在研究竹子的解剖、物理和化学特性同时,研究竹子中的重要成分及其形成机理,竹材性质的改良(包括竹子的化学处理)与培养和利用的关系。其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研究完善竹材胶合板材、家具制造、造纸等加工工艺技术同时,开发竹子重组成型材,提高竹子利用率,并适合不同用途。○2研究竹材的化学处理技术和竹材防腐技术,解决竹子开裂、色泽的保护和改良、竹子防霉和阻燃等问题。○3研究适合竹材加工的安全无毒、高效的新型胶合剂,用于加工竹子家具、建筑和装饰材料。○4研究高附价值可切割的轻质建筑和包括贴面材料在内的竹饰面材料技术。○5生物能源开发。以再生能源来缓解非再生能源的使用压力,是全球化趋势。竹子是可再生的制造生物能源的最好原料之一,用快速热解或气化、炭化等方法,可得到竹制品燃油。这种油含有多种化学物质,除作为燃料外,还可用于制药、化工等其它工业。并继续研究竹炭和竹子活性炭的制作工艺及其结构与特性,开拓其应用领域。○6竹纤维纱线:绿色保健型竹子纤维经纯纺或与其它天然纤维、涤纶差别化纤维等混纺而成。用其制成的面料具有竹子纤维吸湿快干、凉爽透气、柔软滑爽、色泽亮丽、悬垂飘逸及抗菌性良好的特点。

2.2 竹食品

研究无毒、生产成本低、保鲜效果好、便于运输和储藏、食用卫生方便的物理方法和生物方法或两者相结合的保鲜技术,如辐射处理、现代先进的真空软包装等生产技术。研究竹笋深加工调味笋系列产品技术。

2.3 竹副产品

在继续加强竹副产品传统利用的基础上,用植物化学、生物化学、医药化学、植物分类学及植物生态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重点进行竹子生物活性成分(主要指药用成分)分布规律和它们的功能、竹子提取物质化学特性及利用的研究;进行竹子水解、热解产物的形成及利用研究;采用生物化工和食品化工新技术,应用发酵动力学和酶动力学,研究竹子天然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的新的分离技术。、竹材料的微观结构

竹材是植物中能作为结构材料重要的原材料,它具有排列 整齐的生物细胞和管壁的几何形状,强度高、弹性好、性能稳定,而且比重小(0。6~1.2)。它的比强度、比刚度高于木材和普通钢 铁,因而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例如用作建筑的棚架,其抗咫风的能力比钢架强。

3.1 竹子横截面的微观结构

竹壁的独特组织是竹材优良力学性能的物质基础。从竹壁内可以分辨出多种不同形态结构的细胞, 但是从力学角度来考虑, 这些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基本组织细胞, 他们在显微镜下呈圆形薄壁结构, 起着传递载荷的作用;第二类是以维管束为主体的厚壁细胞, 这类细胞被基本组织细胞包围着, 起着承载的作用, 如图1所示。而散布在基本组织细胞之间的各个维管束单位本身也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每一维管束内有大量连续纵向的管状细胞, 他们的细胞壁更显著地加厚和硬化。除此之外, 厚壁纤维则是维管束内另一种管形细胞, 但是它们的细胞壁大大加厚, 这对于竹秆的强度等力学性能有重大的贡献, 这种细胞在外皮层内密度最高, 它们充塞在维管束内的指定位置。

图 1 3.1.1 竹子横截面力学性能分析

竹秆中维管束的形状、大小及密度的变化在同一竹壁横切面上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由外而内, 维管束的体积由小到大,到近竹黄(竹子的最内壁)面时又略变小。而密度由密到疏,近竹黄面时又略变密。由表皮和皮下层构成硬度很强的竹秆表层系统(竹青)与由多层石细胞构成的髓环(竹黄)形成了竹秆的内外夹壁, 把维管束和基本组织紧密地夹在中间, 对竹材的性质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竹纤维的细胞壁与众不同, 它具有多层不均匀加厚的次生壁, 形成宽窄交替的多层结构。这种层状结构对竹材的抗弯强度有重要意义。另外, 竹秆中维管束密度和纤维密度由内至外逐渐增加的结构也是其对风力等环境载荷的最好适应。

3.2竹节的微观结构

沿轴向非均匀分布的竹节是竹子的一个重要特征, 竹节在根部要比顶部致密的多, 竹节的微观结构与节间是不同的, 图 2是竹节纵切面的纤维走向示意图, 可见纤维经过竹节时, 纤维的走向发生了变化。

图2 3.2.2 竹节对竹子力学性能的影响

对竹材而言, 竹节的抗劈强度与横向抗拉强度比其他部分高, 但是竹节处的抗拉、抗弯和抗压强度都有所下降。由于竹节处的几何形状不同于节间, 外部的环箍与内部的横隔板增加了承载面积。实验表明, 在受外力时, 竹子并不首先在竹节处破坏, 所以从结构的角度上来说, 竹节增强了竹材整体的强度。同时, 竹节可使竹筒的横向承载能力提高 3倍, 因此, 竹节可提高竹子整体结构的强度及稳定性。4、总结与心得

竹材作为21世纪的绿色材料和可再生材料,而我国又是竹子的生产国,所以我国应充分利用我们的地理优势对竹材进行合理开发和研究,这将对我国的林业发展有深远影响,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不可估量。

通过《生物材料学》这门课的学习,我对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动物材料和植物材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生活中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的使用到生物材料,没有这些生物材料做的形形色色的工具,我们的生活将寸步难行。这一次我组选择的是对竹材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让我对先民的创造智慧产生敬佩之情,竹材在先民手中不仅仅是一种材料了,而是升华为一种精神信仰一种气节,历代受文人歌颂!5、参考文献

[1] 杨校生,我国竹子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今日科技 2003.2 [2] 马建峰, 陈五一, 赵岭, 赵大海.基于竹子微观结构的柱状结构仿生设计.机械设计.2008.12 [3] 戴宪德, 徐传保, 戴庆敏.竹子资源及研究进展.山东林业科技.2009.1 [4] 肖新超、金群英、彭华正、华锡奇、汪奎宏.竹子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竹 子研究汇刊.2007.5 [5] 冼杏娟、冼定国.竹材的微观结构及其与力学性能的关系.竹子研究汇刊.1990.7 [6]夏有根,徐尔娜,许翠华,王国桂.我国竹子研究概述.江苏林业科技.2010.6 [7] 李 娟,彭镇华,高 健,岳永德.生物技术在竹类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世界竹藤通讯.2011.9 [8]徐 斌,任海清,江泽慧,张利萍,张玉婷.竹类资源标准体系构建.竹子研 究汇刊.2010.5

第二篇:《竹》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郑燮。2.理解“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含义。3.体会本文的哲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性格落拓不羁,常放言臧否人物,慷慨笑傲,因得狂名。乾隆元年进士。先后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二年,有政声,因办理赈济等事得罪富豪而罢官,归里后往返于扬州、兴化间,以卖字画为生,他善诗,工书画,且能熔于一炉,自成一格。散文亦有独特风貌。有《板桥集》。【讲解】

1.文章的第一句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答:描写。创设了朦胧迷人的意境,写出了竹子的可爱。

为下面作者画竹以及由此生发议论做铺垫,自然顺畅、水到渠成。2.你是怎样理解“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的? 答:要抓住“意在笔先„„化机也”。即主观的情感、想象、想法等影响着、指导着,甚至决定着作家的创作,这就是“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又由于作家的主观状态不断变化,包括最后下笔之前还在努力精益求精,结果落笔成形的“手中之竹”又不是最初的“胸中之竹”,但作品是主观、客观、艺术形式三者的巧妙统一。

3.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你能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答:世间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掌握规则之后。方能参透玄妙,取得独特的趣味。【总结】

对于画竹郑板桥能够从竹子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象中得到启示,激发情感,经过“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挥洒成“手中之竹”即“画中之竹”。这一番精辟的论述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更可贵的是,文章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以启发式的反问,把自己对于艺术的领悟开掘到现实生活中更为广阔的层面,使我们不得不叹服和惊羡。

陈云燕

第三篇:竹影范文

古老的民族造就古老的文化,古老的文化是记录人类文明历史的宝库。本学期我们感受了来自迅哥儿家乡带有呢土气息的乡村戏剧——“社戏”,那月下神形兼备的绘画艺术——“竹影”。这一切无不都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历史的进步。今天,著名的冰心女作家又给我们带来一场美幻绝伦的异国风情表演——印度舞蹈,不相信?还是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2、如果说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声响的话,那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是心灵之舞。只有心灵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那么你观看过的中国舞蹈,哪些能冠此美誉呢?为什么说他们的舞蹈是心灵之舞吗?

【如杨丽萍的《孔雀舞》、黄豆豆的《丰收》等。他们的舞蹈是整个身心的投入。杨丽萍的舞蹈不仅舞姿优美,而且还让人能感受到中国女性的美丽和温柔。黄豆豆的舞蹈,让人感受到中国男儿强壮的体魄和力量,感受到中华男儿坚强不屈的精神。】

3、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拿起你手中的笔,学习冰心奶奶,用精致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去描绘生活美,来表现自己所看见的和所想到的,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段文字都行。【(1)在柔和的灯光、柔美的音乐包围下,舞蹈大师杨莉萍在尽情地展示她那梦幻般的舞姿。在我看来,她在举手投足间,把孔雀的灵韵刻画得淋漓尽致。她的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跳步,每一个转动都出自于对生命的喜悦。比风更轻,比梦更美,比云更柔软,比幻想更动人。长裙之上,星点密布,衣衫动处,飘飘欲仙。我仿佛有被携去雀仙园之感,身体已不复存在,唯有灵魂浮游在缥缈的天空。

(2)那柔美的旋律在耳边轻盈地回荡。一只柔美的孔雀在那儿旋转着高雅的身躯。两只手在那儿不断摆动,如同一只展翅的海鸥,在那儿与一种力量搏斗,站起来了,手指在头顶上灵巧地摆动着,舞者把柔韧的美带给了我们,也把那颗信念的种子,吹进了我的心中……婀娜的舞姿,柔美的臂膀,高傲的气势,在我的眼前回荡。

(3)像一朵白云在人眼前缓缓飘过,高贵的气质让人眼睛一亮,我们立刻就被舞蹈大师杨莉萍拉入了梦幻般的舞蹈境界。优美动听的音乐瞬间响起,一只高贵的“孔雀”开始翩翩起舞。“孔雀”美丽的姿态,如一朵娇嫩的蓓蕾,在阳光下绽放。一阵柔韧的蠕动,时而缓慢,时而轻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如风似水,修长的手指灵活的变换着。孔雀的美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你已无法转开目光,一只美丽幽雅的孔雀已深深刻入了你的心里。这就是美,自然,和谐,如微风拂过你的面庞。】

(四)巩固检测

一、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空,体会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姿: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像湿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三、课后延伸

观舞记(仿写)──献给足球舞蹈家卡卡

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卡卡在球场上的舞蹈?

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他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他穿红黑战袍时高大的身躯。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他轻捷的舞步。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他的充满了活力的灵动的身形。

然而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自己贫乏的文字,来描写这惊人的足球之中的舞蹈艺术。

如同一个婴儿,看到了朝阳下一朵耀眼的红莲,深林中一只旋舞的白天鹅,他想叫出他心中的惊喜,但是除了双手指向天空之外,他找不到更合适形容他内心的语言。

但是,难道我就能忍住满心的欢喜和激动,不像你们吐出我心中的欢喜吗?

我不敢冒充研究足球的学者,来阐述足球的历史和派别,来说明他所表演的舞步是最美妙的。我也不敢像足球名宿一般,内行的赞美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是怎样的“本色当行”。

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一场场难忘的比赛──

球员通道慢慢地拉开,圣西罗上空无论是白昼还是黑夜,都没有什么区别。看台上球迷的气氛是喧闹的。

卡卡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他向观众深深的示意,抬起头来,他亮出他的俊朗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习惯地鼓鼓嘴,他端凝地站立着。

哨声响起,烟花放起,歌声唱起,卡卡开始舞蹈了。

他用它的长眉,妙目,手指,小腿,头脑,用他脚上的球鞋,身上的红黑战袍,用他时而细碎时而大跨的舞步,轻云般的突破,旋风般疾转,舞出足球文化中的完美境界。

我们虽然不晓得他在球场上的所有感受,但是我们的情感,却能随着他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他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无比的可爱;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的迈着凌波微步,表演着华丽的脚法;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在足球的狂欢中,他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他只顾使出浑身解,用他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为米兰付出着,讲说着巴西人特有的足球天性。

一段一段的舞蹈配合过(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舍瓦配合,他是一只白天鹅!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他不仅是工作“巴西人把足球当作是一种游戏,意大利人把它当作是一种秩序,而我的定义?就是把它当作游戏来玩而又遵守它的规则”正是这样的理解,是卡卡在面对对手时异常冷静,而又很少做出违反规则的动作。

最精彩的是长途奔袭,大跨着舞步,从不低头看球,一瞬间的爆发,轻易地摆脱对手的纠缠,使马队也不得不赞叹道:“一但卡卡超过了你,没有人能够让他停下来。”我实在描写不出。

看了卡卡的天鹅舞,使人深深地体会到他的天赋和日后刻苦的训练,天赋和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都如同一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支支下垂,入地生根。这么多树枝在大地里面息息相通。

虽然卡卡已他二十二岁的年华,已过了四年的职业球员生活,但是我知道米兰的伟大的俱乐部,还会不断的给他已滋润培养的。

最使人惆怅的是他刚显示给我们以他“白天鹅”般的舞姿,因着巴西球迷的需求,他又“惊鸿”般的飞了回去!代表桑巴军团,与南美球队大战。尽管他跳的并不是桑巴舞。等待着卡卡数月后的回归。

让我们将我们一颗颗的赞叹感谢的心,像一朵朵花似地穿成花串,献给他挂在胸前,带回到南美的赛场去,感谢他给我们的热情,感谢他对米兰的盛意!2、释义

惬意:

。立轴:长条形的字画,高而窄。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参差不齐:。

二、整体感知

1、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这篇文章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

3、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三、探究质疑

1、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的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描好了,立起来一看,真像一只青蛙,他自己看了也要笑。”

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

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三、比较阅读

比较一下丰子恺的《竹影》与七年级上册沈复的《童趣》的异同。小组讨论后,学生自由发言。

相同点:

1、都表现了童真、童趣。

2、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不同点:

1、《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

2、《童》父亲和“我们”一起描竹影,还给“我们”讲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四、联系生活,加深认识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有能够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让你获得过类似的发现体验,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学习重点:

1.预习、解题、介绍作者、扫除语言障碍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知识链接

《虞初新志》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清代张潮(康熙时安徽歙县人,曾任职翰林院)所编,共20卷,所收集的大多是明末清初时人的文言短篇。虞初是人名,他是西汉时人,汉武帝时曾任侍郎。他曾根据《周书》写成通俗的周史,书名“周说”,共有九百多篇(已散失)。《汉书·艺文志》将虞初列入小说家,后世常用他的名字作为笔记小说的代称。

自主预习案

1.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完成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少顷()犬吠()呓语()夫叱大儿声()

夫齁声起()意少舒()中间()曳()屋许许()声 几欲先走()

屏障()

絮絮()

(2)文学常识积累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笔记小说。

2.借助字典、书下注释及有关参考资料,解释下列重点实词

(1)会宾客大宴 会:()宴:()

(2)施八尺屏障 施:()

(3)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闻:()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哗:()

(5)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欠伸:()

(6)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乳:()乳:()

(7)妇拍而呜之 呜:()

(8)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一时:()毕:()

(9)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少:()稍稍:()

(10)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

(11)曳屋许许声 曳:()许许:()

(12)虽人有百手 虽:()

(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14)变色离席,奋袖出臂 色:()奋:()

(15)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走:()

(16)群响毕绝 绝:()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中华民族灿烂多姿的表演艺术宝库里,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口技。口技,属于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模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火屏风后面,俗称“隔壁戏”。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课。就记叙了古代一位不知名的口技表演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同学们读后一定会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口技》导学案答案:

自主预习案

1.(1)少shǎo 吠fèi 呓 yì 叱chì 齁hōu 少shǎo 间jiàn 曳yè 许hǔ 几jī 屏píng 絮 xù(2)清 林嗣环 清 涨潮 《 虞初新志 》

2.(1)会:(恰巧、适逢)宴:(宴客)

(2)施:(设置)

(3)但:(只)闻:(听见)

(4)坐:(同“座”座位)哗:(声音大而嘈杂)

(5)欠伸:(打呵欠、伸懒腰)

(6)乳:(喂奶)乳:(乳头)

(7)呜:(为之呜,为哄小孩入睡而轻声哼唱)

(8)一时:(同时)毕:(全、都)

(9)少:(稍微、略微)稍稍:(渐渐地)

(10)中:(其)间:(夹杂)

(11)曳:(拉)许许:(拟声)

(12)虽:(即使)

(13)名:(指明、说出)

(14)色:(脸色)奋:(捋起)

(15)股:(大腿)走:(逃跑)

(16)绝:(消失)

课内探究案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虽 古义: 即使 今义: 虽然

(2)名古义: 说出

今义: 名字(3)股 古义: 大腿 今义: 股份

(4)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3.翻译下列句子

(1)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2)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

(3)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4)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

(5)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6)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7)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8)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合作探究: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演出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观众情况。

第二段:一家四口深夜被狗吵醒。

第三段:一家四口再次入睡。

第四段:写口技表演者模仿失火情景,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

第五段:表演结束,再次交代道具。

2.第一个场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个场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

第三个场面:失火、救火。(意对即可)

3.善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4.艺人惟妙惟肖的表演 宾客如临其境的反应 简单的道具

侧面描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几个场面表演中观众的不同神情举止的变化,二是在首尾两段中对道具和场地气氛的描写。侧面描写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力,显得真实可信。5.(1)重复开头作为文章结尾,呼应开头,再次突出道具简单,以反衬表演艺人技艺高超;

(2)这样的结尾起到了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作用。

(3)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前后呼应的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还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6.例:“遥闻深巷中犬吠”:以“犬吠”开场,既写出一家人由睡到醒的缘由,又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以致一些微妙的声响都能听得十分清楚,连“欠伸”“呓语”都能听得见;一个“遥”表现声音之远,营造出幽深、夜里宁静的气氛,暗示“深巷”显示人家之多,为后文表演失火、救火伏笔。

拓展检测案

1.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

2.表示同时发生:一时

3.表示相继发生:既而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是时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 少顷 未几

三、紧扣“善”字,欣赏“口技”

教师导引:“京中有善口技者”,整篇都是在写“善”。到底“善”在哪里?怎样写“善”?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来欣赏:第一:精当的词句(品味);第二:巧妙的构思(发现)

示例:把第一段与最后一段连起来读,会发现什么现象?

欣赏:首尾呼应,结构完整,“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可见道具简单,“满坐寂然”、“群响毕绝”,可见技艺达到了令人神往的程度,词语不同,意思相近,功效相同,两段文字,从侧面烘托出口技人精湛的技艺。导学:第2-3自然段

1、画出其中描摹声响的句子。(用横线)

2、画出其中写宾客反应的句子。(用波浪线)

3、从词句和构思两方面探究其作用。智能训练:第2-3自然段着力表现了一家四口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其中,第二段描摹声响,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第三段描摹声响按照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两个自然段都先___________描写声响,然后通过观众的反应_____________描写声响,让人真切感受到艺人__________的技艺。

4、入情入境朗读,读出层次与变化。

四、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方法:整理笔记。

五、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3自然段。

第三课时

导学要点:续赏“口技”之高潮;有序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一、温故而知新

围绕一个“善”字,我们已经欣赏了文章的开端,发展,结局,说一说自己的欣赏所得。

二、明确目标,续赏“口技”

要求:自读高潮部分,自选角度,欣赏“口技”。

智能训练:第4自然段着力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它可分为两层,第________层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描写,第二层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描写,双管齐下,处处展现了艺人精湛的技艺。

三、有效指导,背诵《口技》

1、全神贯注,默想场面,齐读《口技》(2分钟)

2、自由诵读,冷静思考:哪儿是正面描写?哪儿是侧面描写?(2分钟)

3、紧扣几个动词和几个“一”,用“抢记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以“竞争法”背诵第二段,谁先背完谁举手。背诵时可采用如下技巧或想象画面或分层消化或紧扣时间词等。(5分钟)

5、采用“限时法”、“分层法”抢记第三段(2分钟)

6、自由背诵第四段,以快为原则,方法自选。(5分钟)

7、第五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遥相呼应,许多词句基本相同,限时1分钟记忆。

8、抽查学生理解记忆情况。

四、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方法:自行设计一份板书,反馈学习情况。

第四篇:人生如竹

人生如竹

梦想,一条昂首向前的小溪,一束七彩斑斓的阳光,一副永不褪色的字画,构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题记

梦想是灯,敲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梦想是路,引向我们走向黎明······当冰雪来临时,我们需要一团如火的梦;当暗夜无光的时候,我们需要梦想的点点星光;当前途茫茫时,我们更需要梦想这一盏指路明灯。

我的中国梦,并不如鲁迅那要振兴中华的伟大,也不如古代花木兰那种代父从军的豪气,更不是像比尔·盖茨那样,成为世界首富。我的梦想很简单,我只是希望:这社会上的人,都能像竹子那样——人生如竹。

竹,永远都是正直的立在那儿,虽说风会吹动它瘦小的身子,可它却没有丝毫屈服的意思。每当站在其间,觉得自己就是竹,与它们一样坚强。当竹还是一个笋的时候,他就确定自己的未来,笋有多大,竹就有多粗,不会改变什么,因为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竹只会长高,每一次吸收无机盐都是在为自己实现梦想做准备,总有一天,它会抬着头,挺着胸,向天空微笑,他并不是独立站在这儿,或许看起来,它们彼此分开,但它们的根,却紧紧地抱在一起,为彼此鼓励,为彼此分忧,那是一个充满无比团结力量的集体,无论多大的暴风雨,都无法吹散。即便它倒下了,还会有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来抵挡风雨的肆虐,这一切的付出,只为一个共同梦想,为了梦想,它们永不放弃。

竹,并不美丽,在牡丹面前,它逊色无比;在兰花面前,它俗气至极,但它会用一生的绿色,来装点这个世界。竹子喜欢人们靠在他的身旁休息,谈笑风生,他会张开双臂阻挡烈日,给人们足够的阴凉。当人们抚摸着竹子,夸他长的好时,一切的苦、累,又算得了什么,只要活得充实,在梦想的滋润下,总会成功的。

一生坚韧不拨的竹子,最终倒在了飓风下,深扎大地的根,露了出来,沧桑而嶙峋,雨落下,打在他的身上,那时竹竟觉得好痛,是钻心的痛,竟也带些伤感,但更多的是喜悦,因为它终于实现了能造福人类的梦想,那么,一生也充足了。

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彩虹,它醒了,惊奇的说:“开花了,我终于开花了!”它隐约开到发梢间的那几朵小花,很白,很白,虽没有梅的繁密,却也是精致无比。

一生清高简朴的竹,不为世俗所污染,而在生命的终点来临之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它的一生平淡而充足,平凡的我也不奢望成为牡丹、成为兰花,只希望自己和祖国人民、向竹子那样的生活。在平淡的学习生活中,放出光彩。我想这光彩,会盖过一切是浮云,只因心中有梦,有中国梦!

人生如竹,不奢望什么荣华富贵,只要心中有梦!

第五篇:中国竹文化

中国竹文化浅析 李世东 颜 容

我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林面积最大、开发利用竹资源最早的国家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子因青翠挺拔、奇姿出众,凌霜傲雪,四时长茂受到了人们的称颂。人们赋予它心虚节坚、坚忍不拔、风度潇洒的“君子”美誉。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国悠久的文化与竹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一、中国竹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竹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心灵的庞大载体,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产生之后,一直对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学以及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民族,因而也是一个热爱森林、创造森林文化的民族。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文明在森林中诞生和发展,历史上的文明古国都诞生于森林中,在森林中得以发展而辉煌于世。森林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森林文化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独特风土基础之上。悠久的森林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竹文化是森林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个重要分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一句名言,揭示了中华文明史中一个特殊的现象:竹作为一种特殊的质体,已渗透到中华民族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竹子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并渗透和凝聚于精神文化之中,构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色彩,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中国竹文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

(二)竹子是东方文明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情操

英国著名学者,研究东亚文明的权威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过去被称为“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甲骨文中竹子符号的出现到竹部文字的创造和发展,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中国竹子文明的历史演进。著名竹子专家熊文愈教授详细统计了甲骨文竹部文字的数量。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典籍记载,论述了竹子与中国古代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军事武器、文化艺术、音乐以及人们日常生活诸方面的密切关系。中华文化浸透了竹子的痕迹,悠悠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繁荣,也是一部竹子文化繁衍和发展的诗篇,由此可见,中国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是名不虚传的。

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就拿“书者竹纸”来说,从殷商时期出现在竹简上的刻字,到六朝时期发明的竹纸,竹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积累的载体,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三)中国竹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华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处处竹相连”。竹子四季常青、姿态优雅、鞭根发达,不但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有很好的生态、旅游、观赏价值,在绿化环境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竹文化的发展,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更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人们的情操,成为品格的象征。

二、中国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竹文化就是以竹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可以分为竹文化景观和竹文化符号。竹笋、竹制书写工具、工艺品、乐器、舞蹈道具、日用器物、生产工具、建筑、交通工具等是构成器物的物质材料,文化内涵的显示不是竹本身而是竹所构成的器物及其使用规范,它能显示出文化性的人化了的自然,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特定的实践需要而有意识地用竹所创造的景象,此为竹文化景观。而宗教、文学绘画、伦理规范中的“竹”本身即直接表现与象征着人的情感、思维、观念、价值、理想等精神世界,此为竹文化符号。

(一)竹文化景观

竹文化景观是指人化了的竹所显示出来的中华文化性质,或者说是中华民族为了满足生活需要、生产需要、书写需要、审美需要等有意识地用竹创造的景象。竹文化景观既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心理倾向和特点,又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进化的程度。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竹密切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用。

衣——竹服饰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一。从服饰方面看,秦汉时期就出现用竹制布、取竹制冠、用竹做防雨的竹鞋、竹斗笠,并沿用至今。古代人使用的竹簪、竹蓖箕、竹箍等,都是用竹制成的容饰器,震惊中外的马王堆出土文物,发髻上就插有竹笄、角笄、玳瑁各一件,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现在运用高科技还可以将竹纤维与纯棉、真丝合成纤维或交织制成服装、毛巾和床上用品等。

食——竹饮食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二。从饮食方面看,根据《诗经》、《禹贡》等文献记载,竹笋在西周时期已成为餐上佳肴,此后相沿不衰,直至今日竹笋仍不失为中华民族的桌上名菜。竹不仅可以充饥裹腹,满足口舌之好,而且被赋予浓厚的文化内涵,倾注了生长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民族对于植物格外厚爱的感情。

住——竹建筑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三。从住宅方面看,竹被中华民族用作房屋各个部分的建筑材料,甚至到了“不瓦而盖,盖以竹;不砖而墙,墙以竹;不板而门,门以竹。其余若椽、若楞、若窗牖、若承壁,莫非竹者”的地步。中国竹建筑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生活观念、尚俭归朴的生活情趣、优美和谐和空灵飘逸的审美理想。

行——竹交通工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四。从交通运输方面看,竹是一种重要的营造材料,人们用竹来开路架桥、制舟做车。在需要与条件制约之下发明创造的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在特定的环境之中代代承传,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化质点。竹制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一方面显示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和极富想象力的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禁严的等级观念和追求平等的文化心态。

用——竹生产生活用具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五。竹制生活器物。竹材被中华民族大量用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器物,如:炊饮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竹制日常生活器物的制作工艺、形制、大小及使用制度,构成一副别致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和中华文化景观,显示出中华文化的强烈理性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生活艺术化的情趣。

竹制生产工具。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产业都有竹制生产工具。在中国古代生产中,无论是简单工具还是复杂工具,竹都是生产工具的一种重要制作材料。竹制生产工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缓慢性和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中华民族认识自然与利用自然的智慧、勇气和理想,显示着中华文化对待自然因地制宜、轻视永恒、肯定已然的现实精神。

竹制书写用具。中国的书写工具别具一格,书写材料亦颇有特色并富创造性,而竹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竹笔是中华民族最早的书写工具,作为创作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工具,历久不衰,宣笔、湖笔、湘笔等名笔的笔杆均由竹制成。早在中华文化的发轫时期商朝末年周朝初年,竹即开始成为中华民族的书写材料——竹简。至春秋时期,竹简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材料。直至南朝时期,流行了约两千年的中华民族的主要书写才被纸所完全取代。然而,竹与书写材料的密切联系并未由此中断,竹不再作为直接的书写材料,但至迟在唐朝中叶却作为书写材料之上品竹纸的加工原料而成为书写材料的重要因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尤其是竹制书写工具是使汉字的书写艺术化而形成书法艺术,以及形成中国画画法的一个重要动因。竹制书写工具和书写材料渗透着中华文化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观念。

娱——竹娱乐品是中国竹文化景观之六。工艺品是器物由实用走向审美、人类精神需求增加的结果,兼具实用与审美两种功能,既是物质生产技能的集中体现,又显现出文化性格与审美追求。这两方面的表现均需借助于其构成物质材料的形状、色彩、造型的变化,因而体悟与分析工艺品的文化性格和审美追求不能忽视其构造材料。在蔚为大观的中国艺术品中,竹制工艺品是颇具特色且种类繁多的一类,它表现了中华民族娟秀细腻、清新淡雅、柔和婉约的审美趣味。

竹制乐器。竹是中华民族乐器的重要制作材料。被列为中国古代的音乐分类“八音”之一,甚至常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竹制乐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待自然的“天人合一”或“天人协调”的态度,亦显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简明、灵活的特征。

竹生活环境。从人类的生活环境看,竹子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子独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决定其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备受人们的青睐,古今人们都用其保护和美化人类的生活环境。

(二)竹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指一定的社会环境用于较稳固地象征某种特定意义的事象。竹被中华文化赋予象征宗教观念和理想人格、表现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的功能,中华民族的内在情感、观念常借竹而得以象征与表现,因而竹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符号。

竹宗教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一。中华文化在战国时期开始把竹神圣化和非凡化,对之加以崇拜。天师道把竹视为具有送子和延寿神秘力量的“灵草”,人们常崇拜竹以祈求得子或求子健康成长,以驱病延寿。彝族、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视竹为本民族源出的植物或搭救其祖先性命之物,作为本民族的祖先和保护神进行祭祀,竹成为一种图腾。竹宗教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虔诚的宗教情感、对现实的态度及对未来的热望。

竹民俗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二。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联系着口承文艺、游乐活动和民间习俗;祭祀、婚丧、交际、节日、朝规等社群文化构成了民间竹文化的重要元素。

竹诗歌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三。早在远古时期,竹就被当作原始歌谣的描绘内容,其后《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先秦两汉的文学作品对竹和竹制器物均有大量描绘,但竹或竹制器物仅只是意境的一个构成要件,尚未成为中心意象。至南朝时期,伴随着山水诗的出现,以竹为中心意象的咏竹文学诞生了,其代表就是谢跳的《秋竹曲》和《咏竹》。此后,历代文人墨客对竹吟咏不断,创造出大量咏竹文学作品。竹之挺拔、常青不凋之色以及竹的摇曳之声和清疏之影,尽入诗怀,并借以象征与表现虚心、高洁、耿直、坚贞、思念等情志和思想,构成情志依附于竹意象、情志贯注于竹意象、情志超越于竹意象几种文学符号类型,显示出清新淡雅、幽静柔美的审美特征。

竹书画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四。中国绘画画竹始于唐朝,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画的重要一科——墨竹画已问世,北宋文同、苏轼等人开始大量画竹,完善了画竹艺术。清朝涌现出倾毕生精力于竹的画家——郑燮,他不仅留给我们大量写竹画,而且在画竹艺术上多有创新、理论上颇多总结。从正直、高洁、孤傲、坚贞、抗争到直爽达观、体恤民情等,画家们都借画竹得以象征与表现,并构成别具一格的简淡逸远的绘画风格。

竹造景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五。竹子是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植物材料,从上林苑、辋川别业到寿山艮岳,都有竹子景观的记载。现存的江南古典园林中有不少竹子造景的范例,如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翠玲珑”、留园的“碧梧栖凤”、个园的“春山”等等。竹子造景可通过题咏、匾额、楹联、名人故居、雕塑以及竹韵景石等艺术手法渲染竹文化,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营造出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

竹人格符号是中国竹文化符号之六。竹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中华民族的人格评价、人格理想和人格目标的一种重要的人格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和道家设计出两种迥然相异的人生道路和人格理想:建功立德与遁迹山林、刚正奋进与淡泊自适。这迥然相反的二元人格标准构成了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系统,竹人格符号以其特有的包容性,意指着中国传统人格的整个结构和系统。

三、中国竹文化的核心及特征

(一)中国竹文化的核心

白居易在《养竹记》中总结竹的品性“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将之比作贤人君子。刘岩夫在《植竹记》中赋予竹子“刚”、“柔”、“忠”、“义”、“谦”、“贤”、“德”等品格。在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把竹的特性拟人化,如人们极易由竹的不畏严寒联想到人的坚贞不屈的人格品质,由竹的清风瘦骨联想到一种“超然脱俗”的人生境界。这种竹的自然属性同人的人格特点发生契合是中国竹文化的核心所在。

郑燮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句都是借竹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或表现自己的人格理想。而湘妃的斑竹泪更是使竹成为女子对于爱情坚贞不渝的写照。享有诗佛之誉的王维最擅长以竹来传达自己的禅悟体验:“独坐幽徨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生产生活的资料到具有自然观赏价值的景物再到表现人类精神追求的审美载体,竹在人们的生活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自然到“人化的自然”再到“自然的人化”,实用性向审美性的转变标示出人们对同自己息息相关的自然的终极关照。

(二)中国竹文化的特征

竹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相比,竹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学和美学、宗教和民俗、生活和乡土气息特点。它既有道德人格的比附意义,又有理想爱情的象征意义,同时又是禅宗禅趣的载体。

中国竹文化具有突出的伦理主义特征。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结丛,折射出中华文化的整体光彩,竹文化的伦理性特征正是中华文化伦理性的反映。竹文化渗透的领域之所以如此广泛、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如此深厚,是因为竹的某些特征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异质同构性”,竹文化兼收并蓄地融合了中国古代诸家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伦理精神对竹提出了文化的需要并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则使竹与人及其文化相结合。

竹文化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识。无论是竹文化的构筑材料、形制特征还是它所体现出的文化氛围,无论是竹文化的能指还是它所象征与表现的意指,均能非常鲜明而突出地显示出中华文化的特色,透露出深厚的中华内涵。一双竹筷,一座竹楼,一架竹桥,一根竹笛,一把竹丝扇,一只竹管毛笔,一首咏竹诗,一副墨竹画,一句“无竹令人俗”的人生格言„„无不弥漫着迥异于欧洲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的中华文化的浓郁气息:竹筷是中餐别于西餐的标记,筒车是中国古人独有的运输工具,竹丝扇是中国能工巧匠的杰作,竹管毛笔是古老中华文化的象征,竹笛是中国特有的乐器,咏竹诗是中国咏物诗的一类,墨竹画代表着中国画,借竹喻人格只为中国哲人所道出„„不必诠释,无需标签,人们自会睹物思人,见景生情。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正是通过竹及其他文化事象得以显现,从而与其他文化判然相别。

四、中国竹文化的源流与现状

(一)中国竹文化的源流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竹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竹文化的形成是历史的必然,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诸多方面。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证实,原始时期中国竹林的分布,西起甘肃祁连山,北到黄河流域北部,东至台湾,南及海南岛。中华文化发源的两大中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正是在竹林生态区域之内。我们祖先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正是在这种竹生态环境下产生和演进的。竹子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字、生产、文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日常生活,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毫不逊于石器、金属,以致于积淀成为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的中国竹文化。

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研究表明,我国商代就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

早在九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一千年。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在生活中更是大展身手,与人们的联系也更加密切。

(二)中国竹文化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度,丰富的竹资源为我国古代用竹、种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是中国竹文化产生的物质基础。中国对竹子的培育和利用已有六千多年历史。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强,竹子的优良特性和开发价值得到重新认识,且已被逐步推上生态环境建设和山区经济建设的历史舞台。

竹子具有其他一般树木无法比拟的多重特点和优势,发展竹资源、开发竹产业能把生态建设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推进产业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兴建了大量的竹子公园、竹子博物馆。典型的竹子公园有北京紫竹院公园、上海万竹园、南京菊花台公园、成都望江楼公园及广州晓港公园等;以竹景为主的“园中园”主要有北京植物园的“集秀园”、杭州黄龙洞圆缘民俗园的“方竹园”、马鞍山采石矶公园的“万竹坞”等。位于安吉县竹种园内的中国竹子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展馆面积最大、展品最丰富、设施最先进的竹子专题博物馆。

中国竹业的盛典——1997年开始每两年一届的中国竹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和首届十大“中国竹子之乡”的评选,为我国竹文化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1997年11月,总部设在北京的第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的正式成立,更是世界竹业的一大盛事。

对竹文化进行研究的组织机构、科研成果、专著论文等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神奇朴实的中国竹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在中华民族精神长河中留下了深长的历史投影。它正以倔强的生命力随着文化传统对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实现同现代文化的综合,以形成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文化意识和品格。

七、展示了中国“竹”文化之美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大概自魏晋“竹林七贤”以来,竹子就与中国文人、中国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无数的文人墨客歌咏过它、书写过它,以它来标榜自己,它被誉为“ 花中君子”之一,已成为了中国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影片中不但那段经典的打斗场面是在竹林进行,还有一个场景展现了竹子之美,即李慕白与秀莲途经竹林的一座小屋,在小屋歇脚时的那段。镜头先是刻画了竹林与小屋的相互映衬之美(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世说新语》记载,王献之曾暂居一空宅,也要种竹,人问其故,答曰:“何可一日无此君?”可见竹子与古代文人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有房舍就要有竹子,竹能使简陋之屋成为高士之庐),然后便是李慕白站在小屋的一个很大的方形窗口前,窗外的竹子填满了整个窗口,看上去就像镶在墙上的一幅画。不知导演是否有意用竹子来映衬李慕白这位侠士的高洁品质,还是仅仅只为表现竹子之美。

下载竹材料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竹材料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竹字起源(本站推荐)

    象两竹对立垂叶形,其本义作「冬生艸也」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饶炯氏谓:「竹为艸类,凌冬不凋,故云冬生艸。」即俗称之竹子。 其义为: 1. 竹,植物名。例如:石竹、苦竹、斑竹。 2.......

    《竹石》教案

    古诗《竹石》 教案设计 古诗《竹石》教案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性质: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这一经典文化,对提高我们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

    竹石教案

    竹石 教学目的: 1、认识“咬、破、研、磨、击、劲”6个生字,掌握“还、磨”的两种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竹石读后感

    竹石读后感今天我读了《竹石》,竹石读后感。这首诗,是郑燮写的,整首诗是这样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绿竹生长在青山上是那么牢......

    《竹影》教案

    《竹影》教案 ★∕陈凯 【教学目标】 1、感受游戏中的童心童趣,唤起共鸣; 2、初步领悟“儿童的游戏中蕴含艺术和美”的道理; 3、由“意会”(理解文本、逾越文本)达到“会意”(心灵交......

    《竹影》教案

    18竹影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2、态度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道德情感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画和西洋......

    竹福,调查报告

    广西贵港市“竹福”饮料营销考察报告内容: 关于竹福进军东盟市场,了解“竹福”饮料的市场营销策略,并作出合理的推断分析。前言:竹林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森......

    关于竹的句子

    关于竹的句子1、竹子真绿呀,好像被春雨的绿颜料染过似的。走进竹林,你会看到翠绿的竹叶捱捱挤挤,几乎没有一丝缝隙,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那一个个惹人喜欢的小竹笋,它们可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