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时间:2019-05-14 03:5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第一篇: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文字是语言的表象。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它决不是一人一时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有着长远的历程。只要民族的生命还存在,或者没有受到强大外力的长期扼制,文字也和语言一样,总要不断地发展。它们仿佛都是有生命的东西,不断地在新陈代谢,一刻也不曾停止,一刻也不会停止。

1.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赏读: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言语要谨慎,工作要勤劳敏捷。”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赏读:孔子说:“看见贤人,应该想想怎样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应该自己反省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赏读:孔子说:“一个有道德的人主要讲的是大义,一个缺少道德的小人主要讲的是利。”

闪耀·闪烁

两词均为动词,均指(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闪耀”侧重于闪光耀眼,光亮程度较高;“闪烁”着重于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光亮程度不太高。“闪烁”还可以形容说话人的情态,“闪耀”却没有这个意义。

例句1: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例句2: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穿凿附会·牵强附会

“穿凿附会”,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生拉硬扯地解释,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

都表生拉硬扯(附会:把没有关连的事物比附在一起)。异:“穿凿”指硬把讲不通的道理牵强解释;“牵强”指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在一起。

例句1:考古队队长还表示,所谓“72疑冢”纯粹是历史的穿凿附会。例句2:小明在辩论会上经常牵强附会,因此总闹出一些笑话!

课题链接

古汉字的“原始生民图”

我们的祖先是怎么生活的?这个问题同学们一定很感兴趣,可是那时候的生活情形并没有留下文献记载,我们该从哪儿了解呢?好在我们的原始先民很早就像画画儿那样发明了文字,他们的衣食住行状况也点点滴滴地渗透到了文字中,有图画性质的古汉字就成了一幅幅“原始生民图”。让我们从古代汉字中找寻先民生活状态的蛛丝马迹。(1)猜猜下面是些什么字

下面这些古汉字都是有关人的生活的。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些字是今天的什么字。

(2)讲讲这些汉字的造字方法

第一组都是关于“衣”的古汉字。第一个字是“衣”,本义是上衣。衣的字形就像衣服的样子,上边是衣领,下边是衣襟,两边有袖子,和今天的上衣样子差不多,可见甲骨文时代的“衣”字款式领导了中国服装潮流达数千年。第二个字是“裘”,本义是皮衣,跟“衣”相比,多了些“皮毛”,后来加了“又”作声旁,再后来像皮衣的形旁又换成了“衣”旁,就成了外形内声的形声字,再后来声旁又换成了读音相近的“求”,并且跳出来跑到了上边,成了上声下形的形声字。这个字可以说明古人很早就开始穿皮衣了,而且是毛向外,裘是最常见的过冬衣服。第三个字是“弁”,是古代男子穿礼服时所带的一种帽子。祭祀时戴的叫爵弁,田猎打仗时戴的叫皮弁,字形显示的是人双手托着弁的样子,可见弁的形状像翻倒的杯子。第四个字是“免”,“冕”的本字,字形像一个人头戴一顶大帽子,帽子上还有一点儿装饰,在古代一般地位比较高的贵族才能戴冕,“加冕”就是皇帝登基时戴上皇冠。第二组都是关于“食”的古汉字。第一个字是“即”,表示人去吃饭,也是个会意字。左边像桌子和餐具,右边像个跪坐的人,可见古人是席地跪坐着吃饭的。第二个字是“爨”,即烧火做饭,放一个锅在灶上,下边双手拿柴往灶下添火,完全是一幅生动的做饭示意图。第三个字是“酉”,像是古代盛酒的坛子。第四个字是“爵”,是古人喝酒用的酒杯,从字形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酒杯三足两耳,杯腹比较深,前边有流酒的槽。第五个字是“酌”,左边是“酉”(酒坛子),右边是“勺”,表示用勺子从酒坛子里舀酒,舀出的酒倒入“爵”里再喝。

第三组都是关于“住”的古汉字。第一个字是“穴”,模拟的是一种半地下式的土室,在平地上先挖出一个大土坑,然后以坑壁为围墙,坑顶四周用茅草搭成斜的屋顶。可见我们祖先最早的居住建筑就是这样的。第二个字是“宿”,像一个人躺在室中的一条席子上。表示歇息、睡觉。第三个字是“廪”,本义是“粮仓”。古代的粮仓为了防潮,常常在仓底用大石块把它架空,这个字就是描摹粮仓的形状。第四个字是“郭”,本义是“外城”,字形像是一座城池的鸟瞰图,中间的方框代表四方的城墙,上下的尖顶部分代表城墙上筑的哨亭。第四组都是关于“行”的古汉字。第一个字是“行”,像是十字路口,“行”的本义就是道路。第二个字是“舟”,平底,首尾略上翘,像一条船。第三个字是“车”,古代双轮车最普遍,金文的“车”字最像双轮车的形状,两边的圆形代表车轮,中间以轴贯穿,竖着的是车辕,前边有衡木,还显示出了衡木两侧用来套车马脖子的轭。这个字有时简化字形,写作“車”,楷书“車”的形体就是由此而来。

通过以上我们的“说文解字”,大家一定对古代人的“衣、食、住、行”多了一些了解。

预习作业

1.汉字采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其中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形的上下结构。比如下面的几个字就是这样造出来的(部分现在已很少见到了)。请查查字典,看看这些字是什么字,表示什么意思。

一“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 一“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 一“水”是“水”,三“水”成“淼”; 一“石”是“石”,三“石”成“磊”; 一“車”是“车”,三“車”成“轟”; 一“魚”是“鱼”,三“魚”成“鱻”; 一“羊”是“羊”,三“羊”成“羴”。

答案 “林”:长在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森”:树木众多。“炎”:热。“焱”:火焰。“淼”:水势辽远,同“渺”。“磊”:石头多。“轟”:“轰”的繁体,模拟群车行进发出的巨大声音。“鱻”:“鲜”的本字,本义可能是鲜鱼的气味。“羴”:“膻”的本字,本义可能是羊或羊肉的气味。“叠罗汉”造的字的意思多是表示某事物众多的情状。2.下面是一幅汉字的演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不同的字,在演变中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然后试着总结一下汉字演变的特点。

答案 从这个图表可以看出:古文字所使用的字符逐渐改变成比较平直的线条,象形程度降低,字形趋于方正。主流的演变趋势是笔画变少、书写简化。3.下面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是()A.木(象形)休(会意)江(形声)房(形声)B.座(象形)占(形声)架(会意)芳(形声)C.固(形声)攻(会意)旗(形声)本(会意)D.语(形声)究(形声)材(会意)见(象形)解析 A项中“江”左形右声,“工”和“江”古音相近。B项中“座”应该是形声字;“占”从“卜”从“口”,是会意字;“架”是形声字,上声下形。C项中“攻”是形声字;“本”是指事字。D项中“材”是形声字;“见”(見)在“人”上加“目”,是会意字。答案 A 4.判断下面汉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A.手 抢 慢 力 海 B.拉 琶 监 弦 裹 C.饮 蜻 跚 峰 地 D.鹉 警 雾 基 羞

解析 D项中“羞”本义是进献食物,从“羊”、“丑”声,所以也是形声字。A项中“手”是象形字,像手的形状。“力”是象形字,像人筋的形状。B项中“监”(監)字形表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是会意字。C项中“饮”是会意字。答案 D

一、问题讨论

1.汉字的造字法主要有哪些?

提示 ①象形字: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②指事字: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的造字法,用指事法造出的字是指事字。③会意字: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④形声字: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两个文或字复合成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意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形声字是最能产的造字形式。意符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符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2.从结构上看,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组合部位主要有几种方式? 提示 主要有六种方式。①左形右声:材偏铜冻证骑秧 ②右形左声:攻颈削瓢放鹉雌 ③上形下声:管露爸芳崖宵界 ④下形上声:架案慈斧贡膏凳 ⑤外形内声:固病庭阀园匾裹 ⑥内形外声:闷问闻辫辩赢嬴

3.汉字从最初诞生的样子到现在,主要有几种基本样貌?

提示 汉字从最初诞生的样子到现在的样子,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二、知识结构

文字的产生 汉字的造字方法 汉字的起源甲骨文

金文汉字的演变小篆隶书

楷书

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

三、相关知识 1.识别古代汉字。

课本中所列古文字对应今天的汉字(P39)分别是:“舟、车、册、又、其(“簸箕”的“箕”的本字)、月、川、刀;门、凤、鱼、鹿、羊、牛、犬、豕;下、亦(“腋”的本字)、龙;贝、翼、射、立;女、妇、乳、毓(同“生育”的“育”);书、从、莫(“暮”的本字)、明。” 2.了解造字方法。

课本中所列古文字(P39)的造字方法和演化情况分别是:

第一行:象形字。“车”的繁体“車”,原本有两个车轮,后来简化只剩一个车轮。“其”表示“其是同音假借”。

第二行:象形字。“凤”的繁体“鳳”,在象形字形的基础上加了表音的声旁“凡(“原来的”、“变成了”),成了形声字“鳳”。古汉字“豕”和“犬”的区别在于“豕”尾巴短,“犬”尾巴长,“豕”的肚子肥,“犬”的肚子瘦。

第三行:“下、亦”是指事字。“下”字是在一横下面加上一短横;“亦”字用两点点出人的两腋位置。“龙”是象形字,“龙”的繁体“龍”。

第四行:象形字。“射”像人手拿弓箭要发射的样子。“”表示“翼”,像鸟的翅膀。第五行:“女”是象形字。古代妇女地位低,所以“女”字像一个敛着双手跪坐着的人。“妇”繁体“婦”,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乳”是会意字,像一人胸前乳头突出,双臂抱子喂奶,后来把字形左右切割,左边手臂和“子”结合,右边仅剩下了弯钩。“毓”是会意字,字形表示母亲生育孩子。“子”倒写,下边的小点表示血水。后来“母”旁变成“每”旁,倒“子”和小点合并成“”旁。

第六行:会意字。“书”的繁体“書”,表示手拿毛笔写字。“从”表示一人跟从另一人。“莫”字像日在草丛中,表示太阳将落下,假借表示否定义的“莫”。“明”表示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义。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黯然销魂

出其不意

凭添

魁梧 B.桀骜不驯

竭泽而渔

诘责

快捷 C.终身幸福

一见忠情

终生

由衷 D.劳燕分飞

言笑晏晏

鸿燕

姿势 解析 A项凭—平。C项忠—钟。D项鸿燕—鸿雁。答案 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拖沓

娇生贯养

伶俐

倜傥不羁 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 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 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

解析 A项,“娇生贯养”应为“娇生惯养”。B项,“惨绝人圜”应为“惨绝人寰”。D项,“装祯”应为“装帧”。答案 C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觉解

质疑思辨

德艺双馨 棒槌里插绣花针——粗中有细 B.症候目不遐接芸芸众生 飞机上开研讨会——高谈阔论 C.福祉连篇累椟穿凿附会 电线竿上插土豆——大小是个头 D.篇幅曲高和寡妍媸必露 吊扇下面拉家常——讲风凉话

解析 B项遐—暇。C项椟—牍,竿—杆。D项必—毕。答案 A 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翔实

词不达意

冷寞

一愁莫展 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 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 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

解析 C项“蘖根祸种”的“蘖”字,应写作“孽”。A项“冷寞”应为“冷漠”,“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B项“痉孪”应为“痉挛”,“偏辟”应为“偏僻”。D项“气冲宵汉”应为“气冲霄汉”,“扑溯迷离”应为“扑朔迷离”。答案 C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具备万事俱备风声谈笑风生 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 C.陈规墨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 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

解析 “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为字音相同而误。答案 B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撼卫

签单

暗度陈仓

赔礼道歉 B.宣泄坐镇历行节约灯火阑珊 C.谍血跟贴备受欢迎谈笑风生 D.煤炭截流出人头地奉为圭臬

解析 A项撼卫—捍卫。B项历行节约—厉行节约。C项谍血—喋血,跟贴—跟帖。答案 D 7.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浑浑噩噩 针贬时弊 狗苟蝇营 贪脏枉法 B.脱颍而出繁文缛节回肠荡气不径而走 C.风声鹤唳纷至踏来积毁消骨穿凿附会 D.人才汇萃草菅人命风靡一时步履维艰

解析 A项中“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贪脏枉法”应为“贪赃枉法”。B项中“脱颍而出”应为“脱颖而出”,“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C项中“纷至踏来”应为“纷至沓来”,“积毁消骨”应为“积毁销骨”。D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汇”应为“荟”,草多的样子,现代汉语中没有“汇萃”一词。答案 D

创新迁移

8.仿照下列例句中妙解汉字的用语特点,再自选一个不同的例字并对其进行妙解。(仿式可多样化,但必须要突出“妙解”二字)[例句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干。[例句2]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议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懑:怨多了,气满了,心沉了。志:士来了,心定了,无悔了。冰:风起了,冬来了,水凉了。财:宝贝多,人才多,富贵来。明:日月共升,普天同照。沁:沐浴春雨,心有快意。忍:立刃于心上,卧薪尝胆。守:将尺寸之地,收藏于心房之间。诗:把古寺一样幽深的禅意说出来。(此题重在考查炼意,不考虑用哪种形式,根据对汉字意义解释的高下,以及汉字与意义的对应联系好差来定分数。)9.根据下面一则故事,按要求概括“倒绷孩儿”的含义。

宋代苗振想参加史馆任职考试,晏殊说:“你长期在官场,文笔会有荒疏,应稍稍温习一下。”苗振说:“哪有做了三十年的接生婆会‘倒绷孩儿’的!”苗振落榜后,晏殊说:“苗振还真的把婴儿包扎倒了。”

(1)“倒绷孩儿”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故事中喻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接生婆把出生的婴儿包扎倒了。

(2)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或:苗振本来擅长写文章却落榜了。)

第二篇:【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语言文字应用》:3-1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戳穿

力挽狂澜

暧昧

食不果腹 B.震撼

融汇贯通

喧嚣

响彻云霄 C.深奥

死不瞑目

气慨

雍容华贵 D.凋蔽

哗众取宠

辍学

愤世嫉俗

解析 B项“融汇贯通”应为“融会贯通”,C项“气慨”应为“气概”,D项“凋蔽”应为“凋敝”。

答案 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拖沓

娇生贯养

伶俐

倜傥不羁 B.造次

索然寡味

迁徙

惨绝人圜 C.描摹

幅员辽阔

惶恐

法网恢恢 D.窥测

慷慨激昂

装祯

提要钩玄

解析 A项,“娇生贯养”应为“娇生惯养”; B项,“惨绝人圜”应为“惨绝人寰”;D项,“装祯”应为“装帧”。

答案 C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亵黩

头晕目眩

沉湎

以儆效尤 B.戌边

别无长物

殉情

摩肩接踵 C.缉私

功亏一匮

萦怀

嘻笑怒骂 D.矫健

冥顽不灵

璀璨

不循私情

解析 A项,“黩”应为“渎”,B项,“戌”应为“戍”,C项,“匮”应为“篑”、“嘻”应为“嬉”,D项,“循”应为“徇”。

答案 C 4.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翔实

词不达意

冷寞

一愁莫展 B.痉孪

不经之谈

偏辟

励精图治 C.风靡

蘖根祸种

攀缘

始作俑者 D.倾轧

气冲宵汉

弘扬

扑溯迷离

解析 C项“蘖根祸种”的“蘖”字,应写作“孽”。A项“冷寞”应为“冷漠”,“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B项“痉孪”应为“痉挛”,“偏辟”应为“偏僻”。D项“气冲宵汉”应为“气冲霄汉”,“扑溯迷离”应为“扑朔迷离”。

答案 C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具备

万事俱备

风声

谈笑风生

()()()()()B.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陈规

墨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 D.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俱增

解析 “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为字音相同而误。答案 B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激活

殊不料

推心置腹

可欲不可求 B.彪升

双节棍

勇往直前

摸石头过河 C.跌幅

捋胡子

摩拳擦掌

无缚鸡之力 D.影碟

反顷销

反腐倡廉

吹胡子瞪眼

解析 A项可欲不可求→可遇不可求;B项彪升→飙升;D项反顷销→反倾销。答案 C 7.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浑浑噩噩 针贬时弊 狗苟蝇营 贪脏枉法 B.脱颍而出

繁文缛节

回肠荡气

不径而走 C.风声鹤唳

纷至踏来

积毁消骨

穿凿附会 D.人才汇萃 草菅人命

风靡一时

步履维艰

解析 A项中“针贬时弊”应为“针砭时弊”,“贪脏枉法”应为“贪赃枉法”;B项中“脱颍而出”应为“脱颖而出”,“不径而走”应为“不胫而走”;C项中“纷至踏来”应为“纷至沓来”,“积毁消骨”应为“积毁销骨”;D项中只有一个错别字,“汇”应为“荟”,草多的样子,现代汉语中没有“汇萃”一词。

答案 D

创新迁移

8.仿照下列例句中妙解汉字的用语特点,再自选一个不同的例字并对其进行妙解。(仿式可多样化,但必须要突出“妙解”二字)[例句1]愁:秋来了,叶落了,心烦了。旱:烈日当空照,遍地水分干。[例句2]思:耕耘心田,收获牵挂。谤:不当面指责,只在一旁议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懑:怨多了,气满了,心沉了;志:士来了,心定了,无悔了;冰:风起了,冬来了,水凉了;财:宝贝多,人才多,富贵来;明:日月共升,普天同照;沁:沐浴春雨,心有快意;忍:立刃于心上,卧薪尝胆;守:将尺寸之地,收藏于心房之间;诗:把古寺一样幽深的禅意说出来。(此题重在考查炼意,不考虑用哪种形式,根据对汉字意义解释的高下,以及汉字与意义的对应联系好差来定分数。)9.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激发联想。请仿照示例拆拼汉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例句1]墨:大地滋养出一个黑色的精灵,在古朴的宣纸上翩翩起舞。

()[例句2]鸿:江边盘旋的那只孤独的鸟啊,每一声哀鸣都在诉说游子的心曲。(1)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尘:轻飘飘飞着的小土粒。人类啊,我本不是灾害,应该好好思考产生我的原因了。

(2)舒:舍我其谁?伟大作家的豪言壮语。

第三篇:汉字起源

试论汉字的起源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当我们的祖先用原始工具在树枝上刻下历史性的一笔时,这便是文化最初的足迹,文字的发明与使用记录了原始人类的生活起居及从事的社会活动,例如打猎,祭祀,很好地传承了古国文明,可以说文字的产生,是当时的一件大事,“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本经训》)虽然是夸张的描述,但也可见文字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因此,关于文字的起源,历年来各家众说纷纭,据《易•系辞》、《老子•八十》、《庄子•胠箧》、《说文解字•序》,在仓颉造字之前我们的祖先曾用结绳记事。此后,“太昊 ,伏羲氏造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然后是“仓颉作书”,即有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图画说,原始意象说等,且各说法具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图画说以其形式上的象形和内容上的丰富含义得到文字学家们的普遍认可,并命名为“文字画”或“图画文字”(裘锡圭先生赞同“文字画”),唐兰先生用“文字等于图画加上语言”支持图画说。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文字画”说包含的信息量明显大于其他表现手段。著名的人射鹿图是个强有力的证据。图画给人的直观感受即是弯弓搭射箭去射,这是显性的信息量;隐性的信息量是该图以直观形式作用于人的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联想与想象,得出“射可以用在任何地方,不论是射人,射马,还是射虎,”,这是结绳,契刻所不能做到的。因此,人们往往认为图画是原始文字的“源”,而忽略了其他的史前文字的存在形态。我认为,图画是作为汉字的主要起源的,结绳,契刻,八卦可认为是次要起源,为研究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起着不可抹灭的作用。

在文字产生之前的古代社会,原始记事主要可以归纳为实物记事,符号记事和图画记事,三种方式各施其职,实物记事与符号记事可以说是原始人类为帮助记忆的最初尝试。郭沫若先生的“文字的发生和发展 ,在结构上有两个系统 ,一个是刻划系统 ,另一个是图形系统。”“刻划系统应在图形系统之前 ,“因为任何民族的幼年时期要走上象形的道路 ,即描画客观形象而要能象 ,那还需要一段发展过程。” 等系列观点的提出和史前刻划符号的发掘极大地震撼了“人类文字起源于图画”的理论。首先,从工具性角度出发,刻划,记号,图画等视觉符号形式的存在状态都是以“原始人类”的需求为出发点,作为客体,它们之间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之所以使用不同的表达工具,都是满足使用主体不同的需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其次,从主体行为的主动性来说,远古人类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很简单的,更不带政治色彩——将主流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他人之上,也就是说,选择结绳,刻划或图画是有相对自由的,虽然有些学者根据汪宁生先生的《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一文的调查得出了“陶器上的刻划记号”只是一种“随意的刻划记号”的结论 ,认为它们既“没有社会性”、“本身也没有自我说明的作用”、“任何信息也传达不了”,这种说法未免太绝对化和武断了,图画以其象事物的型和表意得到认可,“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的结绳记号同样也负载着一定的信息量,远古人类用随意的结绳动作有意识地保存记忆,避免遗忘。我们说“文字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结绳也是作为原始交际工具在帮助记忆的同时,也作为相互交际往来的凭证,“工具”性质是可以肯定的,从这点上足以说明结绳与文字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排斥结绳起源说可以说是否定结绳记事的这段历史。结绳的方式虽然简单,但足以表达简单的意思,例如记忆与盟约,而且在后代结绳方式亦有遗迹,如朱熹记述的苗民不知文字,仍以结绳记事,并父子相传,林胜邦亦考证过硫球结绳法分指事会意两类,凡物品交换,租税赋纳,用以记数者,则为指事类;结绳记事也成为后来有些汉字的取象之源,如汉字中的、、等字即取象于结绳,唐兰在《中国文字学》中认为,在声符文字未发生以前,图画文字里只有极少数的象形,此外,就完全是象意字了。即图画文字演化为象形字和象意字,而据上所证,象形字与会意也可以在结绳记事上找到一点证据,可见,结绳记事是文字产生的前奏和预演,结绳记事是文字产生的准备。

契刻是远古人类在结绳记事的基础上创造的用于帮助记忆数字的一种方法,契字做动词,《释名》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由于数目记忆的困难,所以刻木来作为一种信约,由于古代文献的大量记载,如《管子•轻重甲》、《列子说符》、《易林》、《曲礼》等,文字家们对契刻说给予了适当肯定,认为契刻的“约定俗成”的性质已经十分接近文字,已经带有书写的性质,然而仍不承认它是文字的起源,虽然有人推测汉字的一到八数目字来源于契刻,但不能作为有力证据。我认为,契刻的符号与汉字是相当接近的,服从于交际需要,具有“约定俗成”的特征,服务于小地区,小范围人们的交际圈,从认知学的角度,远古人类的简单思维已经创造了奇迹。刻划符号与人类思维具有直接的关系。为使对事物的直观认识能够保存,于是借助一定的形式(刻划)来实现,刻划的符号即代表现实中的事物,若我们把远古人类为保存原始记忆的意图叫做“意”的话,通过心理加工,其生成的图象即刻划的符号可以叫做“象”,即原始心理图式,可见远古人类有了“我手写我口”的可能,虽然这些刻划符号并没有语音形式,但无语音并不妨碍小范围的交流,并不影响突破时空限制的记忆,虽然所记忆的内容十分有限,只限于简单的具体的事物,但“约定俗成”的性质和工具的职能足以证明它在文字产生之前的重要性,作为次要来源来说,并不过分。由于各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道理,赞同一种起源说而排斥另一种起源说显得太主观化,还有学者折衷一说,认为结绳和象形汉字之间有个中间环节,即是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原始“数字卦”,阐述思路是结绳主要是用以记数的,实际上结绳是原始的数字形式,先民用这种原始的结绳数字进行占卜,“河图洛书”正是这种原始结绳数字排列而成的数字卦图式,这些图式可以排演出众多的数字卦,不同的数字卦代表着不同的事物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说数字卦粗略地具备了文字的功能,但这些数字卦所代表的内容毕竟让人难以把握,为了更形象准确地记录数字卦所蕴含的内容,掌管卜筮的巫师们才逐步地发明、创造了象形汉字。实际上,各种起源说法都有其理论基础,然而我要说的是,人们在重视事实考证的同时,忽视了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文字学家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审视中国古文字时,怀的是探求“文字”的目的,何谓文字成为衡量的标准,裘锡圭认为,语言文字学者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大派。狭义派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广义派认为,人们用来传递信息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都可以叫做文字。裘先生认为这种分歧只是使用术语的不同,很难说这里面有什么绝对的是非。然而实际上,文字的定义却成为探索文字起源的关键。也就是说文字学家对文字定义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由此导致了探求文字起源时的理论基础不同,验证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才会有各种文字起源说。狭义派的观点是:“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书•序〉正义》)这句话道出文字的性质。文字是为了记录语言而发明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中国的文字是方块汉字,自然,狭义派文字学家以这定义做衡量标准,以古推今,进行严格的一一对照的研究,文字和非文字的符号界限分明,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很容易找到不符合的条件,如不代表语音,只是远古人类随意做的记号,一个个绳结并没有同语言中的语素或词建立起固定的联系,认为汉字是高级的符号体系,其复杂的构形是不可能从简单的契刻演变而来的。从固有的文字构形来判断史前符号,根据商、西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距汉字发生的源头较近,绝大多数文字个体是通过象形的诱导产生的图形式文字,文字符号与它所代表的词之间的联系,很明确地表现了汉字与图画的渊源关系,“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广义派文字学家在“用来传递信息,表示一定意义的图画和符号”的理论指导下,支持图画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从宏观角度来说,只要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本身具有一定意义,都可以作为探索文字起源的材料和证据。根据目前考古工作的进展,我们没有有力的证据非常肯定地说图画说就是文字的唯一起源,恰当的说,这是主流观点,也有人持否定意见,认为以指示性的图案作叙事型的描绘的“图画文字”在中国尚未发现任何痕迹,而古埃及前王朝时代的象形字,其文字本身就是以图画的形式来表示的。不能因为甲骨文中象形字数量众多而断定汉字起源于图画,但大部分文字学家如唐兰,裘锡圭还是持肯定意见,我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可以像广义派的做法,认为图画说是主要起源,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做为次要起源来补充,丰富文字起源说的理论,形成多元化的观点,但其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在文字定义做广义和狭义区分的同时,我觉得有必要对文字起源说也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在远古人类时代,结绳,契刻,八卦,图画作为符号形式,依表达者的需要来选择,处于一个较自由选择的阶段。图画符号以其整体的优势(象形,象意)奠定了起源说的基础,但从广义上来说,可以把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做为次要起源来补充和发展汉字起源的理论。

第四篇:【汉字起源】

【汉字起源】

1、汉字是汉民族的祖先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创造的一种文字符号系统,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体系。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其他古老文字,早已失去了记录语言的功能而成为历史陈迹,例如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象形符号等,只有汉字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

2、据考古资料表明,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已有汉字的萌芽。

汉字起源于图画和简单刻画。

1975年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距今大约有六千年),发现陶器上有一些重复出现的有规律的简单符号。

同时期的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也发现类似的符号。

这些符号同后来的甲骨文、金文有某些相似之处,有人认为它们就是古代汉字的前身。

3、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史书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史官。但是没有证据证明仓颉就是汉字的“原创”发明人。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 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 发明文字的灵感。

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实际情况可能是仓颉曾经从事过汉字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但是,汉字的创造不是一时一地的事情,更不是一人所能够完成。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 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4、文字符号系统是在原始图画符号、结绳、八卦、算筹、契刻等辅助记忆方式的基础上,经过许多世代的“知识分子”和“准知识分子”们集体创造并逐步成熟起来的。

文字的萌芽可能是分散的,不成系统的。但是经过使用者的加工整理,图形或符号逐渐同语言中的“词儿”对应起来,并能够代表语言用来记事和交际,这样文字符号体系就逐渐形成了。

汉字,其中有象,其中有意。她是一首流动的哲学史诗。“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创现,人类便找到了开启自然与智慧之灵的钥匙。没有文字,便也就没有今天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

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 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 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 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 等艺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这 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国文字。

近年来,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 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 字,共发现了10多个单字。这些文字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所以称为“象形字”。字体的结构 与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多年。因此,“象形字” 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征。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其与埃及的纸草文、巴比伦的泥版文书等同为人类社会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纸草文字和泥板文书都已失传,而中国的甲骨文几经变异,一脉相承,终于成为现在中国通行的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凝聚力,而且记录了中华民族灿烂的5千年文明史。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更多的人认识这“千年神甲、文字始祖”,共同留住我们的文化之根.甲骨文,古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殷代人用龟甲、兽骨(主要是牛肩胛骨)占卜。在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情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有的还把过若干日后的吉凶应验也刻上去,最详细的一条将近100字。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这种文字为甲骨文。甲骨文发现于安阳小屯村一带,是商王般庚迁殷以后到纣王亡国时的遗物(公元前14世纪中期~前11世纪中期),距今已3000多年。

甲骨文开始是自然流露,无人注意,1899年王懿荣辨认为商代文字,从事收集。1903年刘鹗拓印《铁云藏龟》。早期的研究者有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罗振玉又搜集实物拓印为《殷虚书契》等,并作考释。安阳殷墟考古发掘始于1928年,连续八九年,最大的收获是1936年夏发掘的第127号坑,得甲骨文1.7万多片。综合先后所得加以拼缀挑选,编印为《殷虚文字·甲编》和《乙编》,共收甲骨13047号。董作宾根据发掘材料作《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分甲骨文为5期,对文字的文法、字形、书体等的演变有所阐述,其后时有修正。陈梦家在所作《殷虚卜辞综述》中慎审总结,断代说遂基本可信。甲骨文考释方面学者颇多,成绩突出的有郭沫若、唐兰、于省吾等。孙海波采集编印为《甲骨文编》,初版在1934年,1964年修正再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汇集1899年以来80年间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公私收藏以及流传海外的共41956片,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具体指导,编印为《甲骨文合集》,考古研究所70年代在殷墟发掘所得甲骨4589片,由钟少林等5人编著《小屯南地甲骨》,增加了一批重要的资料。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的文字,大约有4500个单字,可识者约1/3。它的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字形结构跟后代汉语言文字是一致的。用许慎六书来检查,在字形结构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皆已齐备;在文义使用上转注(互训,即义近通用)、假借(音近通用)也都很清楚。甲骨文可以断代,早晚分明,从某些常用字的变化可以领会许多中国文字发展的知识。例如:①简化,形体复杂的字,日趋简单,笔画减少。②形声化,象形字增加声符,假借字增加形符,变成形声字。甲骨文是占卜者写刻的,有它的局限性,不一定包括商代的所有文字。而有些占卜术语,一般人也未必通用。又由于是用刀刻成,不免变形,骤见不易理解。

甲骨文原来专指安阳殷墟所出,从发现至今已80多年,经过许多学者努力,取得很大成绩,在中国文字史上可以看作一个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各地发现周人有文字的甲骨,如陕西省西安市沣西张家坡出土三片卜骨,山西省洪洞县坊堆村出土1片卜骨,北京市昌平县白浮村出土3片卜甲,陕西省岐山县凤雏村出土292片卜甲,又扶风县齐家村出土1片卜甲,6片卜骨。其中以岐山、扶风所出比较重要,片数既多,不同单字在250字以上。这些资料出土地点分散,年代早晚不一,内容简单,字形与殷墟不尽相同,确是中国考古学之新发现,而从中国文字史看,还没解决什么问题。

第五篇:汉字起源

汉字起源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有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结绳说

《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八卦说

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纬·干·凿度》认为乾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河图洛书说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I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

《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一说禹治洪水时天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

揭开此说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它真实的核心就是算数能对照“九宫”算法。所谓“九宫”在谶纬家来说是八卦加上中央合为九“五”位于中央还可以和五行联系起来在术数家眼中则其数横、竖、斜偏、相加得数恒为15。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荀子》、《韩非子》也有记载。《淮南子·修务训》高诱注说仓颉“生而见鸟迹知著书”。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到底是什么人呢?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宋代淳化年间有一部著名的书法集子叫《淳化阁帖》其卷五载有古篆书二十八字传说是仓颉所写。

经过人民长期摸索、反复试用、逐渐完善起来的约定俗成的汉字体系绝不会是一人之力所能创出的。

图画说

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公元前4,000年左右出土于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性质应是此地原始氏族的徽号当时正处在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氏族社会阶段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彩陶盆上和晚商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拿它们与古汉字中的一些“鱼”比较其相似的程度足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下载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汉字起源演变过程及构字法

    【知识链接】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①古埃及圣书字;②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③中美洲的玛雅文;④印度的梵文;④汉字。 2、汉字知多少: 汉字在其最初的殷商甲骨文时期,就已约有4500......

    汉字的起源

    中国汉字是世界文字之林中独一无二的见形见音又见意的文字, 中国汉字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独特的读音上, 而且还突出地表现在独特的形体和寓意上。读音、形体、寓意的独特性,......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汉 字 的 起 源 有 种 种 传 说, 中 国 古 书 里 都 说 文 字 是 仓 颉 创 造 的。 说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汉字的起源(DOC)

    目 录 汉 字 的 起 源..................................................汉 字 的 构 成..................................................象 形 法 .......................

    关于汉字的起源

    组长:大家好,我们是起源小组,主要给大家展示汉字的起源。我们分头找资料,发现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除了课本上提到仓颉造字说,结绳说、还有八卦说、河图洛书说、图画说. “书契......

    汉字的起源

    一、请你谈一谈对汉字起源的认识和理解。 1、结绳(记事)说 关于结绳记事,是汉字起源最早的说法,这也是原始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记事方法。《说文解字·叙》:“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汉 字 的 起 源 有 种 种 传 说, 中 国 古 书 里 都 说 文 字 是 仓 颉 创 造 的。 说 仓 颉 看 见 一 名 天 神, 相 貌 奇 特, 面 孔 长 得 好 像 是 一 幅 绘 有......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远古时期,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要生存,就必须聚居在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劳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语言就产生了。初始的语言只是通过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来表达,但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