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学体裁知识
古代文学体裁编辑
赋
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骈文
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
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
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
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我们学过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
论
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
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议,是有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执议。”
(1)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2)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3)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
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我们学过的“序言”有:《〈呐喊〉自序》、《〈农村调查〉序言》、《〈指南录〉后序》、《伶官传序》等。
赠序
文体名。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如韩愈《送石处士序》:“于是东都诸人士……遂名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其后凡是惜别赠言的文章,不附于诗帙也都叫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勉励之辞。我们学过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祭文
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是追念死者生前的主要经历,颂扬他的主要品德和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如袁枚的《祭妹文》。
杂记
包括:
(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的,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
(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富,有历史掌故、遗文遗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字考证、读书杂记等五花八门。《世说新语》、《梦溪笔谈》就是这种文体。
游记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有带科学色彩的,如郦道元的《三峡》;有带抒情色彩的,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
童话
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像,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选入教材的童话有: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民间故事
群众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经过很多人不断地修改加工而形成的文学形式。民间故事的特点: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口语化,朴素明快;想像奇特丰富;常用夸张、比喻,艺术感染力强。内容上它来自民间,反映的多是民间生活。有的民间故事常有神话式的幻想情节,充满神奇色彩。例如:《渔夫的故事》、《牛郎织女》等。
寓言
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传说
长期在民间流传而形成的,带有某种传奇色彩和幻想成分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自然物貌的故事。如英雄人物传说,西湖的传说,黄鹤楼的传说。有的是以特定历史事实为基础,有的则纯属幻想虚构。人物和事件的传说,大都是颂扬、赞美的,反映人民的理想和愿望;自然景物的传说,则近于优美的叙事散文,例如浅尝辄逝的《浮生萦云》。
传奇
小说体裁之一。以其情节奇特、神奇,故名。一般用以指唐、宋人用文言写的短篇小说。如《柳毅传》、《浮生萦云》《南柯太守传》等。又因为“传奇”多为后代的说唱和戏剧所取材,故宋元戏文,元人杂剧,明清戏曲也有称为“传奇”的。如明戏曲作家汤显祖的《还魂记》(即《牡丹亭》),清初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
现代文学体裁知识——几种文体简介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现代文学作品文体一般主要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四大类,细分有时还可以划分出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文体。
一、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外貌)描写、语言(对话)描写、动作(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还可以进行细节描写。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有时前面有开端,后面有尾声,不是每一篇小说都有)。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为发展情节服务的。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
二、散文
散文是指用凝炼、生动、优美的语言,以真人真事为基础来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题材广泛;语言优美生动,既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记人记事。其基
本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性散文。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以上三篇回忆性散文均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背影》;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如《泰山日出》《黄果树瀑布》《静默草原》《草原散章》。
【附一】杂文
杂文,散文的一种,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变化的文艺性论文。有着短小、精悍、活泼、锋利、隽永的特点,既有政论的性质,又有文艺的特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变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如《拿来主义》是篇有关文化动态的杂感,《我若为王》是篇有关思想动态的杂谈。
【附二】小品文
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种,它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大多就某一话题,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地讲一些道理,或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情。行文往往不拘章法,随意而谈,而又如珠走玉盘,语不离宗,形散神聚,丝丝入扣。有的人将小品文等同于散文诗。小品文可分为:①科学小品文;②政治小品文;③讽刺小品文;④时事小品文;⑤历史小品文。
三、诗歌
诗歌是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抒发诗人的感情,高度概括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并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的文学样式。诗歌常常采用比兴、拟人、夸张、重叠等艺术手法,在写作体制上一般分行排列,多用形象思维,视接千载,视通万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浓郁的抒情性、突出的形象性、鲜明的音乐性等特点。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海燕》和印度作家泰戈尔的《金色花》。
四、戏剧
戏剧,文学上是指和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四种文学体裁之一。即供舞台演出的脚本,又称剧本。是靠人物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进行自我表现,是戏剧演出的依据,是以表演为中心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戏剧按结构及容量划分,有多幕剧、独幕剧、连续剧等;按题材分,有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等;按表演形式分,有戏曲、话剧、歌剧、舞剧、哑剧等;按反映的冲突性质和感染作用分,有悲剧、喜剧、正剧等。其基本特征,首先是人物故事场景要求高度集中。其次要有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生命。第三,要求语言口语化、个性化。
【附三】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或讽刺的故事。其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喻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
进行思想教育。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语言通俗、生动。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奇特的幻想性和强烈的夸张性。其中幻想性是童话的根本特征。但是这种幻想从根本上讲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它是将生活的本质通过幻想的形式加以集中,概括,提炼,升华,这种幻想又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情节虽离奇可笑,但必须合情合理。童话的重要特征是夸张。现代文学体裁的分类:
“三分法”:根据文学作品建构审美意象的不同方式,把文学体裁分为三大类。即: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四分法”:根据文学作品在意象建构、体裁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有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
“五分法”:教材采用五分法,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
文学体裁划分,无论是“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都只有相对的意义,没有截然的界限,无论哪一种文学体裁,都要通过建构审美意象来反映生活,而建构意象的过程之中,都需要抒情,需要主客观的结合,都需要运用语言,都需要一定的表现方法,这使得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在界限上无法经谓分明,截然分开。
文学体裁的基本类别
(1)诗歌:
诗歌是一种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节奏鲜明,语言凝炼,音调和谐。它具有三特征:
饱含着想象和情感,是诗歌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在李白纵横恣肆的想象中,“黄河之水”竟然“天上来”,“白发”居然长达“三千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心”被“狂风吹去”“西挂”几千里之外的“咸阳树”上。可见,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这一论断完全可以成立。而想象必然是高度情感化的心理活动:没有对世态炎凉的悲愤和痛切感受,李白决写不出“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的句子来,没有对仕途通达的憧惊与渴求,李白也决不会有如下痴狂幻觉:“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因此,可以说,没有情感和想象,就没有诗歌。
集中反映生活是诗歌的第二大特征。《长恨歌》或《琵琶行》,均不过三百来行,然而包容的丰富的时代内容、社会内容和人性内容,以及强烈的情感,完全可与剧本《长生殿》比美。
节奏鲜明,语言凝炼、音调和谐和,是诗歌的形式上最显著的特征。这里就就不一一展开了。
(2)小说:
小说是一种通过情节故事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其主要特点是:细致而多方面地刻画人物性格;生动而完整地叙述故事情节;充分地、多方面地展现人物活动的环境。
(3)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它不仅包含文学的因素,还包涵着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分。由这些因素构成的艺术综合体就是戏剧。戏剧文学是指供舞台演出用的文学剧本。
戏剧文学的特点:
第一、分幕、分场、高度集中
戏剧受舞台条件和演出时间的限制,其场景和容量都不能过繁,篇幅不能过长,人物不能多,情节不宜太复杂,场所不宜太变化,而应高度集中。分场、分幕正是这种高度集中的需要,如《茶馆》,它只选取裕泰茶馆中三个历史性的场面,分别贯穿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战胜利后这漫长的近五十年的历史,高度浓缩,集中。借一斑而展示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雷雨》亦然。
第二、对话在戏剧中占据重要地位:个性化、动作化、富含潜台词。
戏剧文学之中,除了少量的动作、提示、布景等说明外,最主要的要靠人物的对白来塑造形象,揭示情节。其语言首先要高度性格化,要有充分的表现力。如《茶馆》中王利发是个精明能干,谨慎忍耐,逆来顺受的小商人,他的语言就充满了此种性格。对秦仲义,他说:“你小手指头都比腰还粗”,真心的奉承之中,包含了较多的慕羡和嫉妒;对一口一个鸟,有理讲不清的丘八大兵和明月张胆敲竹松的巡警,他仍是那样地忍气吞声:“你圣明”,“还得多麻烦你”,“实在对不起,你慢走。”
其次戏剧对白要有行动性,结合人物舞台动作,从而更充分地展示的人物的个性。
最后,戏剧的对白要既明朗动听又含畜深邃,要富有潜台词,给读者和观众留下回味和想象的天地。
第三、戏剧文学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
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和戏剧文学。冲突,即矛盾的集中化、尖锐化、白热化,在戏剧中,这种逐步向白热化发展的矛盾的冲突,就是曲折紧张的情节的展示过程。也即人物个性特征的展示过程,因此,可以说通过矛盾冲突展示人物性格,乃是戏剧文学的一般规律。
(4)散文
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一切文学作品总称为散文,包括最狭义的抒情散文,以及游记、日记、报告文学、随笔、杂文、传记、小品文等等,其特点:(1)篇幅短小(2)题材广泛(3)结构自由(4)富有诗意(5)手法多样;可以抒情,也可叙事,也可议论,极为自由。
(5)影视文学
影视文学即电影文学和电视文学,分别为电影(故事片)的文学脚本和电视剧的文学脚本,其审美特证有:“逼肖自然”和“超越自我”的统一,前者指通过高科技手段,增进电影摹写自然的能力,使电影所摄录的,与现实世界的事物尽量“像真”;“超越自然”,则是电影审美取向的主导倾向,超越“写真”状态,使影视创作能够自由地表达艺术家创作意图。
影视文学艺术手段有镜头,蒙太奇,电影特技等
第二篇:文学体裁知识
一、文学体裁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现代文体主要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一般的说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经常使用。
3、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中心思想必须明确、集中。
4、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中心思想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
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6、记叙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
7、线索,指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8、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9、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0、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原因到结果。
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
12、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描写和叙述。
13、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14、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开头,或在中间,或在结尾,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15、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事实和道理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
16、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辟理论,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事理等、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
18、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和证明的关系。
19、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
20、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立论和驳论。
2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3、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侧面描写。
24、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
25、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服务的。
26、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
27、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28、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说理性散文。
29、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我们学过的叙事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枣核》、《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小橘灯》,抒情散文以写景状物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学过的抒情散文有《春》、《荔枝蜜》、《白杨礼赞》、《听潮》。
30、诗歌的主要特点是:集中性、精炼性、音乐性。
31、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民歌体。我们学过的叙事诗有《卖炭翁》《木兰诗》《石壕吏》
32、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造的歌词,后来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沁园春”是词牌,“雪”是题目。
33、民歌体诗是仿照民歌样式所写的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的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诗歌。如《敕勒歌》。
34、散文诗是用散文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是高尔基写的《海燕》。
35、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
二、古典名著题集萃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7、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8、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
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心理征服,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周瑜;诸葛亮。
18、《三国演义》中,你最欢地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从中可见关羽对刘备的一片忠心。
19、《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哪三个人?
刘备;关羽;张飞。
20、《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21、“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三国演义》;关羽。
22、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你怎么看待他的这种观点?
反对这观点:因为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人生观;或赞成这观点:要成大业就要在关键时刻忍痛割爱,不能有妇人之仁。
23、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
赤壁之战;曹操、周瑜。
24、《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是哪几位好汉?各自的绰号是什么?
晁盖:晁天王;陆云龙:公孙胜;吴用:智多星;阮小二:立地太岁;
阮小五:短命三郎;阮小七:活阎罗;刘塘:赤发鬼;白胜:白日暑。
25、“风雪山神庙”是哪部书的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人物,性格怎样?
《水浒传》林冲:逆来顺受;陆骞:阴险狡诈出卖朋友。
26、《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涉及到哪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性格怎样?
鲁智深:性格粗犷,敢作敢当为朋友两肋插刀;林冲:逆来顺受,武艺高强。
27、《水浒传》中写出林冲性格中忍辱含诟,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转变成奋起反抗,杀人报仇,投奔梁山的情节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28、《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哪两位首领的称谓?
宋江、卢俊义。
29、《水浒传》中宋江率军战胜方腊以后,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退隐。由李俊带头,在太湖小结义。
30、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烈烈,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31、《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元妃省亲_,最有趣的情节是_刘姥姥进大观园_,最凄惨的情节是_黛玉焚稿__
32、《红楼梦》中提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都有谁?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
33、《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_,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_晴雯_,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_鸳鸯_。
34、《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句话是谁说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_贾宝玉_;_不同意。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_。
35、《红楼梦》中“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_林黛玉_;_多愁善感、多才多艺。
36、世界名著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出自哪国的哪位作家的什么作品?吝啬鬼的姓名各是什么?法国巴乐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英国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国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俄国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
37、《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著名小家_笛福__。_鲁滨逊_是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世界文学中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典型形象。他出身不好,文化程度也不高。但他有较丰富的生活阅历,有一股压抑不住的冒险进取精神。在他身上很好地概括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富于冒险、充满野心、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一种斗志。
38、“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煮酒论英雄
3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40、请用下列两部古典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题目。
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②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4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请你再写出这部小说中其他英雄及其故事的名称(例:武松打虎)林冲风雪山神庙、宋江三打祝家庄。
4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答: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43、《水浒》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⑴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中你最熟悉的故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或林冲风雪山神庙或宋江三打祝家庄
⑵请写出《水浒》中你最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的特征:如鼓上蚤时迁轻功上乘,善于偷盗
44、完成下列题目:
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⑵“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武松,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景阳岗打虎
⑶《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故事的名字):大闹天宫。
⑷《三国演义》中蜀军的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中的吴用。
⑸“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的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⑹诸葛亮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一个故事的名称。
答:挥泪斩马谡借东风。
⑺《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再写出一个有关他的故事的名字:温酒斩华雄。
三、我国古典文学之最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
3、《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4、《离骚》是我国第一首优秀的长篇抒情诗,作者是战国时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
5、《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7、《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
8、《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施耐庵。
9、《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10、《梦溪笔谈》是我国第一部用笔记文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作者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
11、《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1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吴敬梓。
13、《红楼梦》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早期白话小说,作者是清代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
14、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作品收在《楚辞》里
15、李清照是我国第一个女词人,作品收在《李清照集》里。
16、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李太白全集》里。
17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杜工部集》里。
18、白居易是中唐时期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收在《白氏长庆集》里。
四、作家作品并称
1、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
2、史界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
3、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6、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8、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
9、风骚:《诗经》和《楚辞》。
10、乐府双璧:《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11、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中国小说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1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14、六艺:六种经书,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
15、世界名著中四大吝啬鬼:《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五、文学常识补充
1、[初唐四杰]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并称。均能诗善文,对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2、[山水田园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诗作以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特征,代表作家有王维、孟浩然等。
3、[边塞诗派]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因有边塞生活经历,故诗作多写边塞奇异风光和将士征戍生活,风格豪放,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4、[李杜]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的并称。李白号称“诗仙”,其诗洋溢着积极浪漫主义精神;杜甫号称“诗圣”,其诗充满了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5、[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散文家的并称(因明代茅坤编辑《唐宋八大家文钞》收录其作品而得名)。
6、[豪放派]宋词一大流派。由北宋苏轼开创,经南宋辛弃疾而达到高峰。豪放派词作题材广泛,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豪迈奔放。
7、[婉约派]宋词一大流派。代表作家有周邦彦、柳永、秦观、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作题材较狭窄,多为男女恋情和个人遭遇,情思曲折,含蓄蕴藉,语言婉转绮丽。
8、[元曲四大家]元代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著名剧作家的并称。
9、《聊斋志异》我国古代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清代蒲松龄著。全书491篇。
10、《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作;而且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它全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它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和传说资料编写而成的。它与《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合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
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说家。
《三国演义》共24卷,240则。它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封建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情节如“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备“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空城计”等,成功地塑造了以曹操、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为代表的性格鲜明的典型形象。
11、《水浒传》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由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加工整理、再创作而成。
水浒中的一百单八将传说是三十六个天罡星和七十二个地煞星转世。其中有林冲、鲁智深、李逵、武松、宋江、吴用、杨志、燕青、石秀等主要人物。
12、《西游记》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神怪小说,作者吴承恩是明代著名小说家。
《西游记》共一百回。主要情节有孙悟空的出世,远游求道,闯龙宫,搅冥府,大闹天宫等内容,孙悟空被迫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取经,在八戒、沙僧协助下,一路斩妖除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化险为夷,到西天取回了真经,成了修信的“正果”。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故事为线索,主人公是神猴孙悟空,另有唐僧、八戒、沙僧等。
13、《红楼梦》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章回小说。全书共120回,前80回是清代曹雪芹作,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
这部小说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落过程,反映了封建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揭露了封建制度的黑暗和腐朽,显示了它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在批判封建社会的同时,对封建制度的叛逆者进行了热情的歌颂。
第三篇:文体知识文学体裁
文体知识文学体裁
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
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
近体诗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
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
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属历史散文
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
“论”议论事理;
“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包括奏疏类、碑志类、祭文、赠序四大类。
现代文体: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儿童文学、民间文学、杂文等。
此外还有实用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四类。
1、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指所写事件的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根据需要,记叙文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一般的说 第一人称 和 第三人称 经常使用。
3、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指通过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所表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主要看法。中心思想必须 明确、集中。
4、材料是文章的骨肉,是为表现 中心思想 服务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 材料 的。
5、能突出中心思想的主要材料要写得具体些、详细些 ;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一定作用次要材料要 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可以使文章主次分明,中心突出。
6、记叙的顺序一般有 顺叙、倒叙、插叙。
7、线索,指 贯穿文章全部材料的脉络。
8.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 事物 说明文和 事理 说明文。
9、说明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的 特征。所谓“特征”就是 该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 主要标志。抓住了特征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10、说明顺序主要有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有六种:由 整体 到 局部,由 概括 到 具体,由 现象到 本质,由 一般 到 特殊,由 主要 到 次要,由 原因 到 结果。
1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 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配图表。、为了说明对象的特征、本质更加鲜明突出,或者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可以在说明中适当的 描写 和 叙述。、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 见解 和 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 中心 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 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 补充和证明 中心论点的。、直接提出的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或在 开头,或在 中间,或在 结尾,有的文章 标题 就是中心论点。
15、论据是作者 阐述 或 论证 论点的根据。要让别人赞同自己论点,作者就得拿 事实 和 道理 作为根据来证明它的正确性。、用来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 事例 或 史实 以及 统计数字 等。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17、用作论据的道理,应该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包括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的精辟理论,名人的 名言警句 以及 人们公认的 事理等、自然科学的 原理、定律、公式 等。、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 被证明 和 证明 的关系。、论证方法有 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立论 和 驳论。
21、小说的三要素是指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是以 刻画人物形象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故事情节和具体的 环境描写 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3、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映和态度进行 侧面 描写。、小说的故事情节有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前面有 序幕,后面有 尾声。、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 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了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发展情节 服务的。
26、根据篇幅的长短,小说分为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短篇小说中千字以下的叫 微型小说,也称小小说,一分钟小说。、塑造人物形象 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说是通过 情节 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以 现实生活 为依据,经过 艺术加工 创造出来的。他比生活中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28、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和内容的不同,散文一般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 说理性散文。、叙事散文以 写人记事 为主,字里行间洋溢感情,我们学过的叙事散文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老师》、《藤野先生》、《枣核》、《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记一辆纺车》、《小橘灯》。
抒情散文以 写景状物 为主,着重抒发作者的情怀,学过的抒情散文有 《春》、《荔枝蜜》、《白杨礼赞》、《听潮》。、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集中性、精炼性、音乐性。
31、按表达方式分,诗歌可以分为 叙事诗、抒情诗 ;按形式分,可以分为 格律诗、自由诗 和 民歌体。我们学过的叙事诗有《卖炭翁》《木兰诗》《 石壕吏 》
32、词是 旧体诗歌 的一种,原是一种按照乐曲节拍创造的歌词,后来逐渐与音乐 脱离,成为一种 有固定格式 的诗歌体。词牌是 曲调 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沁园春·雪》中“ 沁园春 ”是词牌,“ 雪 ”是题目。
33、民歌体诗是 仿照民歌样式所写的 新诗。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 口头创作,是在口头流传过程中的经过不断加工而成的诗歌。如《 敕勒歌 》。
34、散文诗是用 散文 的形式写成的诗,兼有 散文 和 诗 的特点。我们学过的散文诗是 高尔基 写的《 海燕 》。35、散曲是 元 代盛行的新诗体,分为套数和小令两种。
第四篇:高中语文知识(精粹版)文学体裁常识
高中语文知识大全(精粹版)
文学常识
第四节 文学体裁常识
文学体裁是指文学作品的类别,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一)散文
散文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现代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古代散文是指除韵文以外的所有文体。甲.现代散文
现代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兼有抒情、议论成分的散文,称为叙事散文,它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回忆录、游记等,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抒情散文是指以表现对生活的感受、抒发思想感情为主的散文,如朱自清的《绿》《春》等;议论散文是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的散文,杂文、小品文都属于此类,如《文学和出汗》《为自己减刑》等。乙.古代散文
古代散文的外延是相当广的概念,赋、骈文、原、辩、说、论、奏议、序跋、赠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1. 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体,叫“律赋”;宋代用散文的形式写赋,称“文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2.骈文
这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其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四六文”。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词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柳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思书》。3.原
推究本源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这种文体是对某种理论、主张、政治制度或社会习俗,从根本上考察、探讨,理论性较强。如韩愈的《原毁》、黄宗羲的《原君》。4.辩
“辩”即辩是非,别真伪,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批驳一个错误论点,或辨析某些事实。如韩愈的《讳辩》、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辩》。5.说
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如《师说》《马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等。6.论
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7.奏议
23456-
第五篇: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初中语文必备文体知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一.文体知识
1.记叙文(文体知 识和文学体裁常识 一.文体知识 1.记叙文
(1)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 定中心。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有的情 况下,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现,某些要素可以省略。
(3)分类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 影》。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 《猫》。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紫藤萝瀑布》。
(4)方法 ①叙述:对事物原委、事末做直接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是基本的表达 方式。②描写:对人、事、物、景作具体、形象的刻画。a.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景物描写:交代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 c.细节描写:具体生动③夹叙夹议:记叙或描写中穿插分析或评论。④抒情:对感受和感情的书法和表达。a.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b.间接抒情:通过记叙、描写或议论来抒发感情。
(5)叙述方式 ①顺序记叙: a.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如《一面》 b.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顺序记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c.作用:脉络清楚、条理分明。②倒叙 a.先写结局,再追述事情的经过,如《一件珍贵的衬衫》。b.把后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写。c.作用: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增强表现力。③插叙:暂时中断中心事件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的叙述,如《同 志的信任》。
2.说明文
(1)定义:以说明文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用简明、准 确的语言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
(2)特点 ①内容上的知识性、科学性 ②结构上的条序性③语言上的简明性
(3)分类 ①按照说明对象的不同 事物说明文(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事理说明文(阐述事理)平实性说明文 ②按照表现手法的不同 文艺性说明文
(4)说明对象 事物——事物说明文 事理——事理说明文(5)说明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时间顺序 介绍产品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流程 事物的内部结构 空间顺序 建筑物的方位、布局 从现象到本质 从整体到部分 从原因到结果 从概括到具体 从特点到用途 由浅到深 由近到远 由已知到未知 由具体到抽象逻辑顺序认识顺序
(6)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列图表、引资料、作诠释、摹状貌等。
(7)说明语言平实 生动
3.议论文
(1)定义: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 理的文章体裁。(2)
特点 内容具体有理论性 结构具有逻辑性 语言具有概括性 政治论文 广义的议论文 分类 按论证方式分 学术论文 立论 驳论(4)要素
①论点:是作者所议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a.符合客观实际,表意正确 b.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特点 c.具有鲜明性 d.必须新颖独特 e.可以多侧面思考和分析 ②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引用论证 分层论证 引申论证(5)论证
论证地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6)最基本的结构 结构 其他 纵式 横式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7)语言
抽象性 概括性 严密性 准确、中肯、鲜明
4.应用文 应用文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公文、书信、广告、契据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 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 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 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
二.文学体裁常识 1.小说(1)小说的概念及三个要素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 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从而广泛、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简称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小说所刻画的 人物被称为 “典型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 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起着展示人物性 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 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2)小说的分类 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 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古代小说题材: ①志怪小说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 话和传说,如《搜神记》。②轶事小说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淡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的 一种小说。③传奇小说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其源出于六朝“志怪”,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文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 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④话本小说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 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用于传授他人。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⑤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 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做回目,揭示本回内容。每 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 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⑥谴责小说以揭露社会弊病,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 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⑦演义小说是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
(3)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 中国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2.散文(1)散文的概念 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文体篇幅短 小,取材广泛。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能够迅速的反映现实生活。
(2)散文的分类 叙事散文,即以记人叙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在表现手法上,以记叙 为主,见有抒情成分。抒情散文,即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常见的写作手法是直抒胸臆法。议论散文,即以说理为主的散文。这种说理常借助生动的事例、形象的 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表达,文学色彩较浓。(3)散文的特点 ①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 “神不散”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②意境深邃。“意”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文章所借助的某种 形象。作者只有使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达到有机融合,才能使 散文的主题深刻。③语言凝练。散文的语言清新隽永,充满诗情画意,又简明而生动、言近而旨远,往往带有哲理。④表现手法灵活,富于变化。可以融叙事、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也可以夹叙夹议,状物写景。
3.戏剧(1)戏剧和戏剧文学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一 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成,也常专 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话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 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2)戏剧文学的内容我们在初中阶段所讲的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体指的就是剧 本。它分为舞台提示和人物语言。①舞台提示。这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 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及人物、心理情绪、动 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等 多种作用。②人物语言。即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3)戏剧的种类 ①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歌剧、舞剧。②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③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④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戏剧和正剧。(4)戏剧的特点 ①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事件高度集中的原则; ②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③剧本主要运用人物语言来塑造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语言 具有口语化、动作化。(5)元杂剧 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①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代“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小令是一只单调的曲,简短精 炼,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连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 “套曲”。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 的情节、事迹、或夹叙夹议。②杂剧 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分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 只有对白。科介是动作、表情。结构上是“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 的自然段落。
4.诗歌(1)诗歌的概念 诗歌是我国最早是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民的劳动呼声,是 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用凝练 的语言、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集中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一般以“行”为单位,分行排列。(2)诗歌的基本特点 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②饱含着浓烈的感情,诗歌充分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情; ③形象性,诗歌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表 达思想感情; ④诗歌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
(3)诗歌的分类按题材田园诗 山水诗 讽喻诗 叙事诗:通过对具体的生活画面的描绘,来抒发诗 人的思想感情 抒情诗: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 说理诗:主要是借助景物描写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律诗 格律诗 绝句 按内容 诗 歌
按表达方式
自由诗 散文诗:主要是借助景物描写来阐述深刻的道理 文人创作
按作者身份 民歌民谣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七言诗: 成熟于唐代(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 “行” “歌行” “引” “曲” “吟”等名称 绝句近体诗(成于唐代)五言绝句(王之涣 《登鹳雀楼》)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五言律诗(杜甫《春望》)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排律(白居易《长恨歌》)古 体 诗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律诗
词(又称“诗余” “长短句”)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 两宋成就最高 小令(短小的曲子)马致远(《天 净沙·秋思》)套数(散曲)(睢景臣《高祖还 乡》)杂剧(是供演出的剧本)传奇
曲(又称“词余”)以元代成就最高 散文 戏剧
(4)诗歌意象
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诗人往往对月亮思亲,引发离愁别绪和思想之愁,如“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张九 龄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等等。
月亮在中国古代诗歌里水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云 代指游子、漂泊,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柳树 古诗中以折柳表惜别。由于“柳”和“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这一习俗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柳永在《雨霖铃》 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 脑儿倾吐出来。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如李煜的《相见欢》“寂寞梧 桐,深院锁清秋。”
梅花 梅花在严寒最先开放,然后引发百花散出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 与赞颂。宋人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的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 : 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红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 眷念之情。
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它是一种不祥的鸟,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情联系在一起。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
鸿雁 书信,对亲人的思念。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 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回家。
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在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歇。”还未直接描写离别,“凄凄惨惨戚戚”之感以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 的气氛。鸳鸯 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郦道元《小经注·三峡》中渔者歌曰: “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情绪。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 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 之涣《凉州曲》“羌笛无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琴瑟 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睢》“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小 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
5.古代文学体裁集释
(1)赋 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 “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 的体制,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辞藻、对偶、押韵的文体。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 的过渡,叫“骚赋” ;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 ;魏晋以 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 ;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 赋” ;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 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等。
(2)骈文 这种文体,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盛 行于隋唐。唐初仍沿袭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 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骈文以四字六字相间定句,世称 “四六文”,讲究平仄、用典和藻饰。著名的有南朝梁吴均写的《与朱元 思书》。(3)古文 指以文言文所写的散体文,别于骈文而言。唐代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 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冰城散体文为古文,后用 为散文的专称。
(4)古代议论文体 ①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 ”贾谊《过 秦论》、苏洵《六国论》属于此。②说: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它与“论” 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其内容大多一事一议,要求说出作者对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很讲究文采。柳宗元的《捕蛇者 说》就具有这些特点,还有韩愈的《马说》 《师说》。
(5)记 ①杂记 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但不多加以议论的散文题材。
它包括以下两类: 山川景物、人事杂记——描写山川、景物和人事,如《小石潭记》。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长的千字左右;内容丰 富,有历史掌故、轶闻逸事、文艺随笔、人物短论、科学小说、文学考 证、读书杂技等,五花八门。《世说新语》 《梦溪笔谈》就属这种文体。②游记 记述游览经历和地方风光的作品。它可以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以记叙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笔调清新,形象生 动,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等。③碑记 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立体,如《五人墓碑即》。④传记(记事)一种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两类:一类是历史传记。作者一般是以历史事实和文献资料撰写,实录 成分多,虚构成分少,被称为史传文学。史传可分为如下几类: 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 国家的。另一类是文学传记。它通过如实地叙述人物的经历,刻画出人物鲜明的 思想性格,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6)赠序 古代送别时以诗文相赠,集而为之序,称为赠序。内容多推重、赞许或 勉励之辞,如明代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生序》。
(7)序跋 序也作“叙”或称“引”,有如今日的“引言” “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 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有的序跋还包括对作家作品 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 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介绍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 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序跋有的是作者自己写的,有的则是由别人或编 者写的。(8)铭 古代刻在器物商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学叫“铭”。铭文,一般 都押韵,多用排比句、对偶句。刻在牌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 文叫“座右铭”,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9)奏议 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它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文 章有体序说》“七国以前,皆称上书,秦初改书曰奏。汉定礼仪,是有 : 四品:一曰章,以谢恩;二曰奏;以劾;三曰表,以陈情;四曰议,以 执议。” ①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如贾谊的《论积贮疏》。②表:是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如诸葛亮的《出师表》。③对策:古代考试把问题写到策上,令参加考试的人回答叫策,考生回 答的文章叫对策,如苏轼的《教战守策》。④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10)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的历史事件,如《左传》。②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③纪事本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④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⑤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⑥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