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音乐教案

时间:2019-05-14 13:1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当代音乐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当代音乐教案》。

第一篇:中国当代音乐教案

中国当代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当代(1949年——)音乐发展的线索。

2.能认真聆听本课的声乐曲和器乐曲,能够随乐演唱两至三首的中国通俗歌曲。【教学重点】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此后的半个世纪,中国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音乐在这方面的的反映也极为明显。

2.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作用不同的音乐作品,反应了各个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热身激趣

1.教师演唱一首当代音乐的歌曲,引导学生谈谈听音乐的感受。

2.这节课咱们将进行“中国当代音乐”的学习,中国当代音乐的范畴是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一直到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音乐在这方面的反应也非常明显的。那下面咱们就欣赏几首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重温一下历史的足迹。二.新课教学:

1.《全世界人民心一条》

(1)知识引导:咱们要欣赏的第一首歌是《全世界人民心一条》,这首歌是由招司作词,瞿希贤作曲,创作于1950年初新中国刚成立不久。

(2)歌曲欣赏: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要带着问题去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刻画了一种怎样的音乐形象?你感觉它是进行曲风格的还是圆舞曲风格的?是两拍子的还是三拍子的?

(3)小组讨论:讨论完请同学起来回答刚才的问题。

这首歌的情绪非常的激情奔放、斗志昂扬。刻画了全世界人民为争取和平、团结一心的音乐形象。

(4)互动交流:这首歌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进行曲风格的曲子一般是几几拍子?对,四二拍子,那四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板书:四二拍子 强弱)图示是怎样的?(板书:)2.《瑶族舞曲》

(1)知识引导:欣赏的第二首作品是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这首作品是刘铁山、茅沅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初,以器乐曲的形式,反应了少数民族人民歌唱新生活,歌唱社会主义制度的心声。(2)欣赏《瑶族舞曲》。

(3)互动交流:看着学案的第二个小标题《瑶族舞曲》,下面有一段谱子,这是《瑶族舞曲》的主题旋律,分小组演唱,来亲自感受一下音乐的魅力。(教师弹琴)再请一位同学单独演唱。《瑶族舞曲》1=G

3.《我们走在大路上》

(1)知识引导:劫夫词曲,是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的生动写照。(2)歌曲欣赏《我们走在大路上》:

(3)自主学习:在听歌曲的时候要看着学案上的谱子一边听,一边唱。

4.《在银色的月光下》

(1)知识引导: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在1949年的时候,一个塔塔尔族青年歌手唱了一首歌,“西部歌王”王洛宾记下后进行了改编,定名为《在银色的月光下》,后来作曲家黎英海又对其进行了改编。

(2)欣赏《在银色的月光下》欣赏的时候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歌曲表现了什么?描述了什么?诠释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3)小组讨论:歌曲表现了什么?描述了什么?诠释了一个怎样的主题?歌曲着重表现了新疆年轻小伙子对爱情的纯洁向往和爱人背叛后这种无限惆怅的感觉。诠释了爱情这一永恒主题。

(4)互动交流:看着学案上的谱子,跟着教师演唱。

5.《青年友谊圆舞曲》

(1)知识引导:歌曲《青年友谊圆舞曲》,天戈作曲,创作于1955年,(2)欣赏歌曲:在欣赏的时候你来感觉一下,这首歌是进行曲风格还是圆舞曲风格的?是几拍子的?好,请欣赏《青年友谊圆舞曲》。(3)互动交流: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6.《黄土高坡》

(1)知识引导:歌曲《黄土高坡》这首歌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198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第一个10年,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文艺创作蓬勃发展。这首《黄土高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2)歌曲欣赏:欣赏歌曲的时候注意这首歌运用了陕北的什么音调和西方音乐的摇滚节奏结合在一起的?

(3)小组讨论:这首歌运用了陕北的什么音调?属于民歌中的哪种类型?是山歌还是小调还是号子?这首歌运用了陕北的信天游这种音调,信天游属于民歌里山歌。

7.《天堂》

(1)知识引导:歌曲《天堂》是蒙古族歌手腾格尔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内蒙古草原的赞美和眷恋之情。(2)歌曲欣赏:欣赏的时候思考一下:《天堂》这首歌运用了蒙古族长调还是短调的元素?

(3)小组讨论:这首歌运用了蒙古族长调还是短调的元素?运用了长调的元素,长调的特点是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由,一字多音;短调的特点是节奏规整,一

字一音。

、8.《乡间小路》

(1)知识引导:歌曲《乡间小路》是一首台湾校园歌曲,叶佳修词曲。(2)歌曲欣赏:跟着歌曲、看着谱子唱一唱。(3)互动交流: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9.随堂练习:欣赏完歌曲,看着学案后面的随堂练习,同学们把习题做一做。【随堂练习】 1.1=C

(1)上面这段歌曲曲谱是大家经常唱起的,其歌词应是()A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B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C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D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解析】A

B

(2)以上这段旋律的节拍是____拍子,共有____个小节。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根据其节拍特点,请为它从以下四个选项中找出合适的指挥图示()

A B C D 2.音乐与时代的脉搏同步,请根据作品创作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歌曲()(1)《祖国颂》(2)《走进新时代》(3)《祝酒歌》(4)《黄河大合唱》 A(1)(3)(2)(4)B(3)(4)(2)(1)C(4)(1)(3)(2)D(4)(3)(1)(2)【解析】(1)《祖国颂》1957(2)《走进新时代》(3)《祝酒歌》1976(4)《黄河大合唱》1939 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一段,以如泣如诉、缠绵悱恻的旋律,时分时合的小提琴、大提琴,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互倾诉爱慕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其中小提琴代表的人物形象是____。

10.课堂小结:

第二篇:中国当代音乐 精选

1949年新中国诞生以后,随着全国范围内各音乐院校和艺术院校以及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音乐全面步入专业化的现代发展阶段。由于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推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和采取“抢救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的措施,中国民歌、器乐、歌舞、说唱、戏曲等全面地进入了现代化教育体系,它们同已经被国人广泛接受的西方专业音乐的形式形成共存,并相互交融,从而表现出了浓重的专业教育特色和新乐特点。中国音乐形成传统音乐类型与外来音乐类型相并存的格局;传统音乐本身便形成民间音乐类型与专业音乐类型相并存的格局。一.1949-1966年间音乐成果录要

(一)民族器乐独奏曲的初春

民间器乐艺人接受了专业音乐的训练,技巧和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涌现出了一些名传遐迩的民乐演奏家,而各音乐院校民族器乐专业教育中又不断地培养出了新的青年演奏家和才华横溢的作曲人才,将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以刘天华为代表的专业创作和以阿炳为代表的纯朴而凝练的民间音乐创作很好地结合起来,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及编曲可谓丝竹、管、弦乐竞芬芳。如笛曲,有以深邃细腻的传统韵味和润丽秀美见长的南派代表笛家陆春龄的《鹧鹕飞》、《欢乐歌》;以高亢粗犷和刚劲质朴为特色的北派代表笛家冯子存的《喜相逢》、《闹花灯》,刘管乐《荫中鸟》等。古筝曲有赵玉斋的《庆丰年》等。笙曲有胡天泉与董洪德的《凤凰展翅》等。唢呐曲有任同祥等人的《百鸟朝凤》等。二胡曲有黄海怀的《赛马》等。中胡曲有刘明源的《草原上》。琵琶曲有王惠然的《彝族舞曲》,王范地的《送我一支玫瑰花》等。扬琴曲有郑宝恒的《万年欢》等。双管曲有王石路等集体创作的《江河水》。维吾尔族热瓦甫有乌斯满江的《天山的春天》等。

(二)民族管弦乐的成长

1952年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成立,1953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成立,1956年中国电影乐团民族管弦乐队,1960年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成立后不久,即率先对民族管弦乐队编制进行了开创性的重要变革,确立了以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组乐器组成的大型民族乐队的结构体制,大大提高了我国民族管弦乐的艺术表现力,使之既能演奏我们民族的古典乐曲,又能表现具有各种特点的民间乐曲,同时,也适合于表现我们当今生活及思想感情的新创乐曲,民族管弦乐的创作进入了繁荣兴旺的初春阶段。继“五四”运动至1949年间曾留下光辉足迹的《春江花月夜》(柳尧章等改编)、《金蛇狂舞》(聂耳编曲)和《彩云追月》(任光曲)等久传不衰的作品的之后,出现了《月儿高》(上海民族乐团整理,彭修文改编)、《大得胜》(何化军、刘汉森整理)、《舟山锣鼓》(前线歌舞团改编)、《瑶族舞曲》(刘铁山、茅沅曲,彭修文编配)、《春节序曲》(李焕之曲,张子锐、谢直心配器)等改编曲。新创作的优秀民族管弦乐作品以朱践耳的《翻身的日子》、刘明源的《喜洋洋》、《幸福年》,以及《紫竹调》(新影民族乐团编曲)、《花好月圆》(黄贻钧曲,彭修文编曲)为主要代表。

【民族管弦乐】是在民间合奏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体裁。其乐队规模庞大,由“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组成,并各自成组,均分有高、中、低声部,表现性能与西洋管弦乐队类似。

(三)中国室内乐的发展

一批青年演奏家迅速成长起来,在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或开始登上世界乐坛,如钢琴家周广仁、傅聪、刘诗昆、李名强、顾圣婴、殷承宗等。演奏家的崛起为我国室内音乐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时机,继三、四十年代创作的钢琴曲《牧童短笛》(贺绿汀曲)、《花鼓》(瞿维曲),小提琴曲《内蒙组曲》(马思聪曲),《小提琴和中提琴二重奏》(谭小麟曲)等为数不多的室内乐珍品之后,我国的室内乐创作进入了发展期。这一时期优秀的室内乐代表作品钢琴曲有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第二新疆舞曲》、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江文也的《乡土节令诗曲》,陈培勋的《旱天雷》,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黎英海的《民歌小曲十五首》,汪立三的《兰花花》,田丰的《高山族舞曲》,石夫的《塔吉克鼓舞》,吴祖强与杜鸣心合写的《中国舞剧〈鱼美人〉选曲》等。小提琴作品有马思聪的独奏曲《第二回旋曲》、《山歌》、《春天舞曲》、《新疆狂想曲》,江文也的奏鸣曲《颂春》,马耀先与李中汉合写的独奏曲《新疆之春》,沙汉昆的《牧歌》,施光南的《瑞丽的边疆》,秦咏诚的《海宾音诗》,郭祖荣的《金色的秋天》。

(四)中国管弦乐的开拓

1949年至1959年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继建立了相当规模的管弦乐团,如上海人民政府交响乐团(1952年改称上海乐团交响乐队)、中央歌舞团管弦乐队(1956年改为中央乐团)等,有力地推动了交响音乐的创作。中、小型较优秀的管弦乐作品有刘铁山与茅沅合写的《瑶族舞曲》、王义平的《貔貅舞曲》、江文也的交响诗《汨罗沉流》、马思聪的《欢喜组曲》、李焕之的《春节组曲》、瞿维的组曲交响诗《人民英雄纪念碑》、施咏康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辛沪光的交响诗《嘎达梅林》、何占豪与陈钢合写的的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施万春等人的《节日序曲》、刘诗昆与孙亦林等人的《青年钢琴协奏曲》、刘守义与杨继武的由管弦乐伴奏的唢呐协奏曲《欢庆胜利》等。大型的较优秀的管弦乐作品有马思聪的《第二交响曲》、江文也的《第四交响曲》、王西麟的《云南音诗》、马思聪的《A大调大提琴协奏曲》等。

(五)中国歌曲的辉煌

建国以后,作曲家们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热情,要用崭新的歌曲抒发中国人民高昂的情绪,涌现出一大批人民喜爱、久唱不衰的的优秀歌曲,真可谓成就辉煌。如王莘的《歌唱祖国》、瞿希贤改编的东蒙民歌合唱曲《牧歌》、罗宗贤与时乐濛的合唱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马思聪的《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美丽其格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石夫的《牧马之歌》、刘炽的《我的祖国》、麦丁改编的撒尼族民歌合唱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通富的《敖包相会》、孟贵彬与时乐濛改编的云南民歌合唱曲《小河淌水》、王方亮改编的陕北民歌合唱曲《三十里铺》、李巨川的《我骑着马儿过草原》、王洛宾的《高高的白杨树底下》、葛顺中编曲的新疆民歌合唱曲《你送我一支玫瑰花》、杨嘉仁改编的新疆民歌合唱曲《半个月亮爬上来》、王震亚编曲的古曲合唱曲《阳关三叠》、吕远的《克拉玛依之歌》、田歌的《草原之夜》、朱践耳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白诚仁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和《洞庭鱼米香》、李劫夫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刘炽的合唱曲《祖国颂》、彦克与吕远的合唱曲《七律.长征》、沈亚威的合唱曲《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秦永诚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吕其明的《谁不说俺家乡好》、生茂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和《马儿啊,你慢些走》、王永泉的《打靶归来》、郭颂的《新货郎》、赵开生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李劫夫与晨耕的《西江月.井冈山》、李才生的《逛新城》、雷振邦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晨耕与生茂和唐诃与遇秋的合唱曲《长征组歌》,丁善德编曲的哈萨克民歌《玛依拉》、四川民歌《桂花几时开》,孙云雁改编的榆林小曲《五哥放羊》,黎英海改编的哈萨克民歌《嘎俄丽泰》、《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六)中国现代歌舞、舞剧和歌剧音乐的兴盛 《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中国古人对音乐和舞蹈之间自然融洽、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关系的著名论述。歌舞形式的音乐过去在我国的宫廷、官府和民间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有着悠久的传统和非常丰富的艺术积累,发展到现代又与西方专业化的音乐形式、技法相结合、融合,开始有了新的飞跃性的发展。优秀舞蹈音乐有刘铁山的《瑶族长鼓舞》、乔谷与刘炽的《荷花灯》、程云的《红绸舞》和他编曲的云南彝族的《阿细跳月》、吕冰编曲的《花儿与少年》、罗忠镕的《孔雀舞》、安国敏的《顶水舞》、明太的《鄂尔多斯舞》、管荫深的《剑舞》等。舞剧音乐创作比较成功的作品有张肖虎的《宝莲灯》、商易的《小刀会》、彦克与郑秋枫的《五朵红云》、吴祖强与杜鸣心的《鱼美人》和他们与施万春等共同创作的《红色娘子军》、严金萱等人编曲的《白毛女》和很多作曲家集体创作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这期间,由于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歌剧院,为中国歌剧音乐的创作走上专业化的剧场艺术轨道创造了条件,涌现出了一些较好的歌剧作品。如梁寒光的《王贵和李香香》、马可与乔谷的《小二黑结婚》、张敬安与欧阳谦叔的《洪湖赤卫队》、羊名与姜春阳和金砂的《江姐》、石夫与乌斯满江的《阿依古丽》等。二.1966~1976年间中国音乐成果录要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文化大革命”,林彪、“四人帮”一伙极力使音乐完全成为“文革”政治的附庸工具,使中国的音乐事业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损失和扭曲,是专业音乐创作最为艰难困惑、荒芜衰败的“沙漠”时期,期间有价值的作品除产生了石叔成、殷承宗等青年演奏家集体创作的优秀作品钢琴协奏曲《黄河》,吴祖强与刘德海等创作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瞿维改编的交响组曲《白毛女》及陈刚编写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以外,只在民族器乐曲作品中出现过点点的“绿洲”。较重要的笛子曲有刘富荣编曲的《帕米尔的春天》、白诚仁的《苗岭的早晨》,二胡曲有王国潼与李秀琪的《奔驰在千里草原》、王国潼的《还乡行》、刘长福的《草原新牧民》、陈耀星的《战马奔腾》,柳琴曲有王惠然的《春到沂河》,扬琴曲有刘希圣与李航涛的《红河的春天》,筝曲有李祖基的《丰收罗鼓》、张燕的《东海渔歌》、陈国权与丁伯苓的《清江放排》、方智训的《南海渔歌》。三.1976~1989年间中国音乐成果录要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的音乐事业又从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在获得全面恢复的同时,伴随着党和政府“改革开放”政策下视野的开阔、思想的解放和新时代脉搏、步履,在探索中向前发展。

(一)民族器乐独奏曲与中国古乐器的振兴

新创作的民族器乐独奏曲与早期的作品相比较,在艺术表现上不仅显得成熟,而且具有创新意义。如俞逊发与彭正元为特制的低音大笛创作的笛子曲《秋湖月夜》,乐曲取意于南宋文人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一词,充分发挥了大笛低音音色的深沉、浑厚,高音音色的飘忽、清澈,描绘出了“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的江南夜色。较出色的笛曲还有王铁锤的《荷花赞》、蒋国基的《采桑曲》、詹永明的《听泉》、俞良模的《南山吟》。萧曲有吴孔团的《月下箫歌》。笙曲有隋利军与唐富的《上京古韵》、吴爱国的《潮》。二胡曲有关铭的《兰花花叙事曲》、陈耀星与杨春林的《陕北抒怀》、高胡曲有乔飞的《思念》,板胡曲有吉喆的《秦川新歌》,软弓京胡曲有王开春与王东杰的《东北秧歌》,琵琶曲有刘德海的《天鹅》、朱毅的《春雨》、杨静的《九连钰》,筝曲有曲云的《香山射鼓》、韩庭贵的《包楞调》,三弦曲有费坚蓉的《边寨之夜》,柳琴曲有徐昌俊的《剑客》等。这期间民族乐器在演奏实践中又增添了新的声源,由于在音乐考古方面的重大发现,一些失传了的但在千百年前曾经流行过的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如骨笛、埙、排箫、箜篌、瑟、篪、编钟、编磬、火不思等,经过科学的研究后被复制、仿造出来,不仅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引起了外听众浓厚的兴趣,甚至成为现代最时尚的热门乐器,为民族音乐的影响力和发展注入了活力。新创作的受到国内外听众喜爱的箜篌乐曲有崔君之与李宝树的《湘妃竹》、李焕之的《高山流水》,埙曲有苏友民与陆金山的《独乐寺怀古》,骨笛曲有钱兆熹的《原始狩猎图》,排箫曲有高明的《春莺啭》、隋利军与张永发的《古驿站风铃》,瑟曲有《淡月映鱼》(选自《编钟乐舞》,篪曲有《云》(选自《编钟乐舞》)等。

(二)民族打击乐独奏曲的兴盛与民族器乐重奏曲的繁荣

1976-1989年间的民族打击乐独奏曲和民族器乐重奏曲在创作形式上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丰富多彩的“组合打击乐独奏”和“花样翻新”的“民乐重奏”大大提升展现出了民族器乐的音响风韵与魅力,拓宽了艺术表现力。如何训田的《天籁》共使用二十九件乐器,其中的筝、中阮、梆笛、竹笛、三弦、陶罐等乐器采用了几种不同的“音律”,特殊的音高关系和新的音响材料构成了独特的音响效果和立体空间感,交响了人世间感情:哭泣、呼唤、颠狂、愤怒、期待等说不尽的凄风苦雨。其它出色的作品:周龙的组合打击乐独奏《钟鼓乐三折——戚·雩·旄》选用了大堂鼓、排鼓、南梆子、木鱼、铃、吊钹、编钟、十面锣、风锣、深波、大锣与外来的乐旋律性打击乐器小钟琴和管钟琴相结合,气氛热烈、音响拙朴奇特,呈现出了中国古代社会征战、祈雨、祭祀等充满着原始生命力的乐舞场面;裴德义与肖江的组合打击乐独奏曲《东王得胜令》,一个演奏者演奏了包括十面定音锣、四面排鼓和云锣、大鼓、大锣、小锣、铙钹、小堂鼓、梆子等近四十件乐器,音响丰富、气势雄强宏伟,形象地表现了太平天国将领东王杨秀清率领义军得胜回营时的欢乐情绪;徐纪星的马骨胡、钢琴和打击乐重奏曲《观花山壁画有感》采用壮族传统拉弦乐器马骨胡古朴的民歌风旋律,以钢琴不协和音相点缀,同时配以云锣、木鱼、梆子等六件打击乐器刻画意境,产生了神奇绚丽而有又拙朴清旷色彩效果,追溯了古代人类劳动、歌舞的生活场景;周龙的笛、管子、筝与打击乐四重奏《空谷流水》作品发挥了各个声部的表现力,乐曲既有优雅含蓄的韵味,又有粗犷热烈的气氛,一人演奏的一套打击乐器增加了音乐的空间立体感,描绘了“幽谷流泉”的自然景;胡登跳的二胡、扬琴、柳琴、琵琶、筝“丝弦五重奏”《欢乐的夜晚》借鉴了欧洲室内乐重奏艺术的经验,并探索了新的演奏技法和新的音响组合,以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表现了敲锣打鼓欢度佳节的民间风俗场面,并使“丝弦五重奏”这一艺术形式向了成熟。谭盾的筝与箫二重奏《南乡子》和徐仪的新笛、云锣、蝶式筝三重奏《虚谷》也都令人耳目一新。

(三)民族管弦乐在困境中崛起

八十年代起,外来音乐形式大量涌入中国,民族管弦乐在新的音乐市场潮流的困境中,引发出了新的音乐发展思维,即要把民族管弦乐队建成具有独特乐器音色、独特表现技巧和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殊品格的乐队;民族管弦乐创作在进一步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和音乐观念的同时,要努力摆脱交响乐模式的影响和突破西方音乐思维对民族音乐的束缚。从而民族管弦乐创作理念与技法有了多元化的发展,一批面貌形态多样、各有艺术表现特色的民族管弦乐作品迅速崛起。

1.传统民族器乐小合奏体裁的探索

一些小型合奏曲深入挖掘了各地方民乐小合奏的独特风格和色彩,如张晓峰与周名煜国的《吟月》、刘文金的《寒光倩影》探索了“广东音乐”新的表现力;朱毅的《咏南》、顾冠仁的《绿野》发挥了“江南丝竹”乐队的艺术特色;赵咏山的弹拔乐小合奏曲《敦煌古韵》发挥了弹拨乐轻巧活泼、玲珑剔透的艺术特色;打击乐小合奏曲安志顺的《鸭子拌嘴》和《老虎磨牙》、朱广庆的编鼓与乐队《跑火池》、谭盾与李真贵的《鼓诗》、王原平的钟磬与小乐队《楚商》、林伟华与张大华的《秦王破阵乐》等,打出了中国打击乐的灵气和威风,表现了中华民族幽默乐观的精神和雄强的气魄。其中《跑火池》中使用的“编鼓”是八十年代新发明的打击乐器,形象地表现了满族巫师们在庄稼丰收之后举行的祭神仪式高潮时在燃烧的炭火上奔跑的惊险、壮观场面。《老虎磨牙》创造了用手掌、手指击鼓的“抓击”技巧和采用了民间刮鼓帮的“滑边”奏法等丰富的技巧,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猛虎下山时的威风。《鸭子拌嘴》是由六名演奏者演奏小镲、水镲、组木鱼、双云锣、中音京锣、圪塔镲等乐器组合而成的,其中仅镲的打发就有刮击、点击、轮击、滑击.、抖击、扣击等多种变化,通过敲击镲叶、镲芯、镲帮、镲边等不同的部位,获得丰富的音色变化,十分生动地描绘了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的情景。2.东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的体裁民族乐器协奏曲的丰收

随着民乐独奏家演奏技艺、民乐独奏乐器制作工艺均达到成熟,协奏曲这一西方专业音乐体裁在新时期的民族器乐创作中受到青睐,从而诞生了一批优秀作品。如刘文金的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采用规模更大的多乐章结构展示丰富的乐思,通过“关山行”、“烽火操”、“忠魂祭”、“遥望篇”四个乐章抒发了当代人对中国古老长城的感受,讴歌了中华民族光辉的历史和未来。此曲以序奏中出现的“长城特性音调”主题贯穿于整部作品,第一乐章独奏二胡音调深沉、舒展,旋律的展开采用了民族曲调中连绵不断的发展手法,其深厚的民族音乐意蕴和独奏与协奏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交响性”、“史诗性”使这部乐曲成为本时期民族管弦乐创作走向成熟的一座里程碑。其它代表性的作品:朱晓谷与张晓峰的二胡与乐队《新婚别》以单乐章的形式和贯穿对比与再现的曲式原则,通过“迎新”、“惊变”、“送别”三段音乐揭示了中国古代诗人杜甫的同名诗篇中的一位古代新婚少妇在与丈夫生离死别时的悲痛、复杂的心情;瞿小松的管乐协奏曲《神曲》是根据屈原《九歌》的诗意而创作的,全曲通过“天帝与河神”、“山怪与地鬼”、“礼魂”三个乐章体现了《九歌》中的神话色彩和民间气息以及神秘空灵的意境(这首乐曲要求独奏家能够吹奏排箫、篪、埙、曲笛、梆笛、巴乌、葫芦丝等多种管乐器)。新时期出现的民族乐器协奏曲当中,还有一类是由西洋管弦乐队协奏的,如王树的双筝与交响乐队《回旋协奏曲》、辛沪光的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吴祖强的琵琶与管弦乐协奏音诗《夕阳箫鼓》、朱践耳的唢呐协奏曲《天乐》、杨立清的琵琶与乐队《乌江恨》等。其中取材于古曲《海青拿天鹅》的双筝与交响乐队《回旋协奏曲》尽可能地运用了筝的按、滑、揉、颤及“摇指”、“扫弦”等演奏技巧,使筝在交响乐队丰富的复调、和声的衬托之下更好地发挥了它的独特的色彩。3.大型民乐合奏曲的蓬勃发展

本时期大型民族管弦乐合奏曲创作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依靠深入挖掘传统音乐以发展民族乐队艺术的,多采用古代题材或民间生活题材和民间音调素材,如彭修文的合奏音诗《流水操》的音乐素材取自古琴曲《流水》,乐曲描绘出了由涓涓溪流汇成滔滔大河的壮丽过程,表现了人们对山河的热爱之情,既有传统韵味,又溶进了现代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此类作品还有朱舟与俞抒和高为杰的合奏《蜀宫夜宴》,表现了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宫廷夜宴的歌舞场面,其素材的运用、曲体的构成、乐队的编制与配器、音乐的格调与情趣皆大体依据有关的文物与文献资料予以创意铺陈,奏出了作曲家想象中的中国古代乐响;赵秀与鲁日融的合奏《长安社火》以秦腔音乐为素材,突出了具有陕西地方特点的板胡、唢呐、笛子、三弦和打击乐器,表现了陕西农民新春佳节“闹社火”的欢乐场面。第二类是大胆借鉴异体的西方音乐文化经验来获得民族乐队的升华,多采用现实生活题材,音乐素材与传统音乐、民间音调的联系往往比较间接,如徐景新与陈大伟和陈新光的交响音画《大江东去》的结构是采用了属于东、西方两种不同的音乐发展思维的唐大曲与奏鸣曲相结合的形式,使乐曲以宏大的气势表现了一泻千里、惊涛拍岸、江河奔流的画卷,富于哲理性地歌颂了中华民族雄强。此类作品还有何训田的合奏曲《达勃河随想曲》,描绘了达勃河畔神奇迷人的景色和藏族刚强豪放的性格,其素材运用了一些藏族古老的民歌,由于调性变化频繁,并且在器乐织体中加进了男、女高音哼唱的两个特殊声部,所以音响效果新鲜,音乐形象独特;金湘的交响音画《塔克拉玛干掠影》由《漠原》、《漠楼》、《漠舟》、《漠洲》四个乐章构成,描绘了一幅幅神秘而迷人的沙漠风光,其素材选用了新疆南部的民间音调,现代作曲技法引入使音乐色彩更富于变化,尤其是在第二乐章《漠楼》中采用了无调性、多调性、微分音手法构成了神奇梦幻的海市蜃楼的景象。

(四)中国室内乐在探索中前进

八十年代初,“文革”后培养的一代青年作曲家开始崛起,他们以大胆的音乐创造打破了中国乐坛以往的平静,其作品在国际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如瞿小松的大提琴曲《山歌》和叶小钢的大提琴曲《中国之诗》获“1982年美国齐尔品协会作曲比赛”并列一等奖,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获“1983年德累斯顿国际韦伯室内乐作曲比赛”二等奖,何训田的弦乐四重奏《两个时辰》获“1987年德累斯顿国际韦伯室内乐作曲比赛”三等奖。

(五)抒情歌曲与通俗歌曲的繁盛

1976年文革结束以后,歌曲作家们“左”的精神枷锁逐渐彻底解除,重新获得了为人民歌唱的自由权利,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抒情体裁的歌曲涌现出来。以施光南的《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郑秋枫的《我爱你中国》,谷建芬的《那就是我》,铁源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十五的月亮》,王世光的《长江之歌》,张乃诚的《再见吧,妈妈》,吕远与唐诃的《牡丹之歌》等为代表。

七十年代末期,以邓丽君的歌声为代表,来自港台的所谓“时代曲”猛烈冲击大陆歌坛,广大青年开始有了追求新的精神生活的强烈渴望,很多词曲作家投入到通俗歌曲创作的滚滚大潮当中,我国通俗歌曲在以李谷一为代表的一些演唱新星的歌声中诞生,并从此迅速繁盛起来。

七、八十年代有影响的通俗歌曲有吕远与唐诃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王酩的《妹妹找哥泪花流》,王立平的《太阳岛上》、《牧羊曲》、《大海啊故乡》,刘诗召的《军港之夜》、《爱的奉献》,谷建芬的《世界需要热心肠》、《思念》、《绿叶对根的情义》,李黎夫的《心中的太阳》,雷蕾的《少年壮志不言愁》,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崔键的《一无所有》,苏越的《黄土高坡》,赵季平的《妹妹曲》(张艺谋词),毕小世的《父亲》,解承强的《信天游》,徐沛东的《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等为代表。

【抒情歌曲】从音乐本质上讲,所有的歌曲都具有一定的抒情性。它特指以抒情为主基调的歌曲。歌曲可分为民歌和创作歌曲两大类,亦可从另外的角度予以分类,冠以各种名称。如按题材可分为叙事歌曲、抒情歌曲、革命歌曲等;按体裁可分为分节歌曲、通谱歌曲、舞蹈歌曲等;按演唱形式可分为独唱曲、重唱曲、合唱曲等。歌曲还可按它所起的作用、群众对它的熟悉程度以及演唱方式(由群众自己演唱或由演唱者演唱给群众欣赏)而分为两类:一类通称为群众歌曲,另一类通称为艺术歌曲。如此等等。

【通俗歌曲】多适于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歌曲,是通俗音乐的主要形式。【通俗唱法】可谓千差万别,但一般可以概括为以歌者的天生自然嗓音条件的充分发挥与运用为基础,以突出表现个性化的审美情感为中心的演唱方法。通俗唱法之提法,源自于我国“电视歌手大奖赛”。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相对,又与民族唱法相区别。

通俗唱法的目标是要完成一件“时尚的休闲装”,首要注重“款式”而非“质地”,故其原声音质水平较弱,需要借助扩音设备来包装、修饰。

【美声唱法Bel Canto】以歌者头、咽、胸腔共鸣,声带和气息的科学运用为基础(如按发音生理条件的不同,把歌者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声部),以美化声音为中心的一种程式化的演唱方法。它诞生于意大利,主要用于歌剧和艺术歌曲演唱。

Bel意为精美、优美。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堂为颂赞上帝之荣耀和表现虔诚之心,不惜以阉人歌手来取得天使般圣洁无暇、纯净甜美的嗓音,出现了早期的美声歌唱风格。1600年随着欧洲歌剧的兴起,诞生了能够表现戏剧化情感的美声唱法,其声音能够穿透整个乐队。

【民族唱法】现代特指出自学院派的,以一定的地方语音、语调为基础,以风格化的吐字行腔为中心的“中西结合的民族唱法”。广义上讲,包括各地传统的民歌唱法。

“以字领腔”、“依字行腔”、“字正腔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神情兼备”、“唱演均重”等构成民族唱法的总体特征。

【通俗音乐】指易于被一般听者所接受、理解的音乐,通常为流行音乐的主要内容。如一般的电影歌曲、爵士音乐、摇滚乐、拉丁美洲的伦巴和探戈等歌舞音乐、中国的时代曲和群众歌曲、黑人灵歌等。

当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中的舞曲、贝多芬的钢琴曲《致爱丽丝》、J.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等古典音乐作品也应算做通俗音乐。

【流行音乐】泛指时下所盛行的音乐。特指时下所盛行的新型音乐。

它虽然与通俗音乐关系紧密,但流行的音乐不一定就通俗,通俗的音乐不一定就流行,今日所盛行的不一定是明天所流行的。

音乐

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

《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特征:主体性、情感性、非语义性

因素:时间(节拍)、声响(音质的差异,和声学)、精神或灵魂(灌注生气于声音:旋律)。分类: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先锋音乐、流行音乐

古典音乐

音乐就是精神,就是灵魂,直接为自己而发出声响,在听到自己的声响中感到满足。但是作为美的艺术,音乐须满足精神方面的要求,要节制情感本身以及它们的表现,以免流于直接发泄情欲的酒神式的狂哮和喧嚷,或是停留于绝望中的分裂,而是无论在狂欢还是在极端痛苦中都保持住自由,在这些情感的流露中感到幸福。特征:乐调的和谐、情感的节制、心灵的宁静

流行音乐

《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流行音乐泛指一种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它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

流行:

1)为多数人喜闻乐见; 2)处在雅俗文化的比较之中;

3)用于描述一种“人们为自身而制造”的文化; 4)意味着大众媒介通过商业利益对人们的强化。

音乐与媒介

从文化传播方式来看,流行音乐产业的形成离不开传播技术的支撑、商品市场的开发,而市场的开发又离不开媒介如电视、广播电台和互联网的宣传推广。

从具体传播角色看,流行音乐需要具体的传播媒介才能播放,如磁带、唱片、留声机、收音机、随身听、数字光盘(CD机)、MIDI、电视、互联网等。

媒介即信息。传播媒介不仅决定音乐传播的速度、存储量的大小、音质的好坏,还决定听众参与的程度、接受的方式和效果。

媒介新体验 表现方式的变化: 视与听的结合 身与心的结合 欣赏与制作相结合 动感地带: 演变:中国

1、历史渊源:

历代统治者把用于王室祭祀、宴享、朝贺之乐称为“雅”,把传播于民间的、地方的音乐称为“俗”。春秋战国:乐则《韶》、《舞》,“放郑声”,因为“郑声淫”。《诗经》(北方15诸侯国的地方民谣)和《楚辞》(南方民歌如《九歌》)。

汉唐:西域民谣内传、百戏、散乐(俳优歌舞杂奏)。宋代勾栏瓦舍中的说唱音乐发达 元杂剧、散曲 明清的民歌和小曲

2、现当代:音乐教育和中西音乐的融和。

雅俗共赏的音乐:“通俗上口又蕴含新意,质直如话又神味隽永”。

20年代末的上海“时代曲”。以1927年黎锦辉创作的适合小市民口味的歌曲《毛毛雨》、《桃花江》、《特别快车》为代表。30年代任光《渔光曲》、《王老五》,聂耳的《卖报歌》、《一个女明星》,贺绿汀《天涯歌曲》,刘雪庵《何日君再来》。30、40年代的救亡群众歌曲: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大路歌》,冼星海《不怕不抵抗》,麦新《大刀进行曲》。50、60年代苏联歌曲内传(《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梅花儿开》、《喀秋莎》)影响了专业工作

速度与柔情 身体快感 身份确认 者的流行歌曲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词曲)、《敖包相会》(海默词,通福编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卢芒词,吕其明曲)等。风格:明朗、抒情,具有理想化的浪漫色彩。文革时期:语录歌《北京金山上》、《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红星照我去战斗》。

70年代末、80年代初,港台歌曲、台湾校园歌曲和外国流行歌曲开始流行。邓丽君《小城故事》、《月亮代表我的心》。

80年代初(80-84):李谷一《乡恋》、苏小明演唱《军港之夜》、谷建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铁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黄仁清《草原牧歌》、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等。

80年代中后期,崔健《一无所有》(1986)、苏芮《跟着感觉走》(1988)、齐秦《狼》(1988);卡拉Ok的出现与流行;摇滚乐队唱片《无地自容》(黑豹)、《梦回唐朝》发行。

90年代:城市民谣和校园民谣热《小芳》(1992)、《涛声依旧》(1993)、《同桌的你》(1994);93年5月北京音乐台开播《中国歌曲排行榜》;97年后,摇滚乐成为主流音乐,另类音乐诞生(布鲁斯音乐、朋克音乐、电子音乐等)。

21世纪:电视音乐“超女”、周杰伦、国外蓝调乐曲。

外部特征

流行:1)来得快,去得快;2)受欢迎程度高(音乐排行榜、票房价值、歌迷的数量、巡回演出的频率等)。

通俗:乐曲和内容上的喜闻乐见。1)通俗唱法(相比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而言);2)平民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情感,如爱情、友情、亲情等);3)商业背景:从剧场、音乐厅到酒吧、舞厅、广场。

大众性:乐迷是很少受到专业教育的、数量巨大的普通民众。1)非专业、非等级化的;2)由若干“小众”构成;3)主体的流动性。商业性和娱乐性:流行音乐的产业化。

流行音乐鉴赏

BEYOND

光辉岁月

这首歌是80年代流行摇滚音乐的代表作,当时比较流行摇滚组合.例如BEYOND 就是当时香港红及一时的摇滚组合.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其中摇滚乐(Rock & Roll)成为主流原因有二:一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二是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摇滚乐源于美国,是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有机结合。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以及演奏者身背吉他边歌边舞的演唱形式、奇特的装扮强烈地吸引着战后的新一代青年。摇滚乐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猫王”普莱斯利。英国的“甲壳虫”摇滚乐队也是风格独特的摇滚乐代表。他们的演奏对以后的摇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时人们对摇滚乐的评价不一

台湾R&B天王周杰伦的代表作<<东风破>> 它糅合了R&B的特点和中国古典音乐的新一代音乐.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R&B就是其中一种.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这类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第三篇:中国当代诗二首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2、了解曾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3、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4、把握两首诗中的意象。

5、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教学重点】

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了解诗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主要表现手法。【教学难点】

把握两首诗中的意象。【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看到音乐的三种成分:脆弱、力量和痛苦。”这是波兰当代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一句诗。而在扎加耶夫斯基和曾卓的诗中,就流淌着这种来自肖邦音乐的血液和禀赋。因为爱、善良和敏感,也因为在历史的强暴下对一种精神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坚持,所以,他们“痛苦”“脆弱”,然而这种脆弱如此深刻感人,并富有尊严。让我们在诗与音乐的结合中,再一次与人类灵魂中那些最好、最深刻感人的东西相逢。

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曾卓生平及创作,教师补充。

1、作者介绍

原名曾庆冠,原籍湖北黄陂,生于湖北武汉。1936年加入武汉市民族解放先锋队,武汉沦陷前夕流亡到重庆继续求学,并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加入全国文协,组织诗垦地社,编辑出版《诗垦地丛刊》。1943年入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习。1944至1945年从事《诗文学》编辑工作。1947年毕业后回武汉为《大刚报》主编副刊。1950年任教湖北省教育学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1952年任《长江日报》副社长,当选武汉市文联、文协副主席。

1955年受胡风案牵连,被捕入狱。1957年因病保外就医。1959年下放农村。1961年调任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79年底平反,调回武汉市文联工作。出版的诗集有《门》、《悬崖边的树》、《白色花》(合集)、《老水生的歌》等,其中《老水生的歌》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所著散文集有《痛苦与欢乐》、《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等,其中《听笛人手记》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还有诗论集《诗人的两翼》、剧作集《处女的心》等。诗歌真诚朴素,饱含情感,特别是在逆境中坚持创作,如《悬崖边的树》、《有赠》等,沉郁中透露着刚毅,在孤苦中表现积极向上精神。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已出版诗集《门》、《悬崖边的树》、《老水手的歌》、《曾卓抒情诗选》;散文集《美的寻求者》、《让火燃着》、《听笛人手记》。1994年,出版《曾卓文集》3卷。原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武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2002年4月10日因病逝世,他临终遗言是:“我爱你们,谢谢你们”,“这一切都很好,这一切都很美”,“我没有被打败!”

2、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四、鉴赏分析

(一)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鉴赏品味内容:

1、曾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来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以极大的跨度,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历历在目,让人不能平静。只要读者细心体会就会感到,这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过去与现在之间因此而展开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2、为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第二个比喻中的“故乡”会消失在“迷雾”中?

明确: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

(四)品味语言

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相称,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其朴素,又极其有功力。如第2节的开始“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实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曾卓的诗极其朴素、简练,又极其感人、耐读,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结合《我遥望》这首诗,请体会诗人是怎样在诗的语言和比喻上倾注他内心的情感的。

明确:曾卓的诗极其朴素,技巧从不外露,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再三阅读,以体会诗人在语言和比喻上所倾注的情感。比如第1节的“偶尔抬头”与第2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尤其是第2节中的这句“有时回头”,包含了极大的情感的张力:过去不堪回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而今我到达了”这一句,也是平白如话,但却包含了不知是喜是悲的复杂情感,十分感人,至于诗人选用的两个比喻中所隐含的人生感叹和情感,以上已分析过了。总之,《我遥望》这首诗的手法及境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指出的:“白描抒情,如一缕轻烟薄雾,感慨至深。过来人语,非经历过,道不出来”。(《写诗十二课》)

五、拓展

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曾卓的其他诗作并向同学推介。第二课时

一、导入

在我国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天真而单纯,他为诗而远离尘嚣,将一切的爱奉献于诗神缪斯,在一方斗室中过着孤凄的生活。精神上崇高的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的愉悦和痛苦中煎熬。前行,去往理想的诗神王国荆棘丛生,迷雾重重,举步维艰;停步弃行,心中又难舍难分„„25岁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绝尘而去。这就是——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麦地》。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配乐)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村,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与龙家营之间的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他凭着辉煌的才华、奇迹般的创造力、敏锐的直觉和广博的知识,在极端贫困、单调的生活环境里创作了将近200万字的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诗剧《太阳》(未完成)、第一合唱剧《弥赛亚》、第二合唱剧残稿、长诗《大扎撒》(未完成)、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曾与西川合印过诗集《麦地之瓮》。他曾于1986年获北京大学第一届艺术节五四文学大奖赛特别奖,于1988年获第三届《十月》文学奖荣誉奖。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但其大部分作品尚待整理出版。他认为,诗就是那把自由和沉默还给人类的东西。(西川撰文)(注:2001年4月28日,海子与诗人郭路生(食指)共同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海子的第一首诗是《亚洲铜》最后一首短诗是《春天,十个海子》。海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四、鉴赏分析

(一)整体把握诗意,理清作品思路。(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麦地》是海子1985年4月写下的一首诗,属于他的“早期”之作,但已展现出海子抒情诗的基本特质。全诗表达诗人对养他性命的麦地的回忆和想象、向往与赞美!

(二)鉴赏品味内容及写作手法。

(品读每一节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

1、海子写过许多与麦子、麦地有关的诗,可以说麦地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和元素。海子通过“麦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海子的诗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在《麦地》一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为一体,有一种特殊的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请找出诗中你所喜欢的句子和意象,并说明诗人在写它们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海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抒情风格。海子的诗充满了激情、想象和灵气,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他从不刻意地运用修辞手段,然而着笔之处,处处闪现生命的光辉。他的语言目击了创造。在这首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起来,如“家乡的风„„”十分亲切动人,而又富有诗意;他的比喻不落俗套,新奇而又自然,如“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等等。

五、总结与拓展

现实中的海子长期过着清苦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极度贫乏的物质沙漠上却疯长着纯粹而高远的诗歌精神。海子的诗歌大多纯粹、大气、想象丰富、意象纷纭,在透彻的抒情中充满了对人类精神和命运的深层探究和深切关怀,这是诗人的气质和责任心所至。海子的许多诗都为年轻人所深深喜爱,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四姐妹》《日记》《询问》《九月》《春天,十个海子》等。读下面这首诗,思考后面的问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海子、舒婷等诗人的作品,为开朗诵会做准备。2课外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要求:(1)表达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2)要构思巧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意象要包含感情,意象间要有内在的联系。

第四篇:《中国当代诗二首》教案

8.中国当代诗二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2了解曾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2把握两首诗中的意象。

3引导学生学会朴素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1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2珍惜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1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了解诗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教学难点:

对诗中意象的把握。

由于时代的剧烈变迁,有一些意象,今天的中学生不易透彻理解并把握,有一些形式,今天的中学生也不一定人人都认同。

三、解决办法:

对当代诗的品读与理解,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吟诵、感受、领会,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理解,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

[教学安排]

两课时。

[师生活动互动设计]

一、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的资料和两位作者的资料。

二、组织诗歌朗诵会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补充其他作品。

三、讨论各自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口述,或写成200—300字短文在全班交流。

四、了解并运用必要的创作方法、技巧,尝试创作新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看到音乐的三种成分:脆弱、力量和痛苦。”这是波兰当代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一句诗。而在扎加耶夫斯基和曾卓的诗中,就流淌着这种来自肖邦音乐的血液和禀赋。因为爱、善良和敏感,也因为在历史的强暴下对一种精神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坚持,所以,他们“痛苦”“脆弱”,然而这种脆弱如此深刻感人,并富有尊严。让我们在诗与音乐的结合中,再一次与人类灵魂中那些最好、最深刻感人的东西相逢。

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曾卓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曾卓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多做些补充)1作者介绍

参见“课文说明”。2写作背景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四、鉴赏分析

(一)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鉴赏品味内容:

1曾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来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

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以极大的跨度,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历历在目,让人不能平静。只要读者细心体会就会感到,这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过去与现在之间因此而展开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2为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第二个比喻中的“故乡”会消失在“迷雾”中?

明确: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

(四)品味语言:

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相称,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其朴素,又极其有功力。如第2节的开始“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实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

曾卓的诗极其朴素、简练,又极其感人、耐读,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结合《我遥望》这首诗,请体会诗人是怎样在诗的语言和比喻上倾注他内心的情感的。

明确:曾卓的诗极其朴素,技巧从不外露,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再三阅读,以体会诗人在语言和比喻上所倾注的情感。比如第1节的“偶尔抬头”与第2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尤其是第2节中的这句“有时回头”,包含了极大的情感的张力:过去不堪回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而今我到达了”这一句,也是平白如话,但却包含了不知是喜是悲的复杂情感,十分感人,至于诗人选用的两个比喻中所隐含的人生感叹和情感,以上已分析过了。总之,《我遥望》这首诗的手法及境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指出的:“白描抒情,如一缕轻烟薄雾,感慨至深。过来人语,非经历过,道不出来”。(《写诗十二课》)

五、拓展

建议找出诗人的《有赠》《悬崖边的树》和这首《我遥望„„》,组织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几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课外选读曾卓的其他诗作并向同学推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天真而单纯,他为诗而远离尘嚣,将一切的爱奉献于诗神缪斯,在一方斗室中过着孤凄的生活。精神上崇高的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的愉悦和痛苦中煎熬。前行,去往理想的诗神王国荆棘丛生,迷雾重重,举步维艰;停步弃行,心中又难舍难分„„25岁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绝尘而去。这就是——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麦地》。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配乐)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海子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海子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做些补充)

参见“课文说明”。

四、鉴赏分析

(一)整体把握诗意,理清作品思路。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麦地》是海子1985年4月写下的一首诗,属于他的“早期”之作,但已展现出海子抒情诗的基本特质。全诗表达诗人对养他性命的麦地的回忆和想象、向往与赞美!

(二)鉴赏品味内容及写作手法。品读每一节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参见“课文说明”。

1海子写过许多与麦子、麦地有关的诗,可以说麦地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和元素。海子通过“麦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学生通过“麦地”的意象来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情感。正如有的批评家所说,海子正是通过麦地“找到了自身生命与大地的对应关系”,由此进一步投入到民族的大灵魂之中,因为“麦地正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燎原《挛生的麦地之子》)。“麦地”因为诗人的再三抒写而成为诗的核心意象、成为一种灵魂的语言,诗人因为麦地而写出了他对大地的热爱,对生命本源的亲近和对家园的赞颂。2海子的诗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在《麦地》一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为一体,有一种特殊的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请找出诗中你所喜欢的句子和意象,并说明诗人在写它们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海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抒情风格。海子的诗充满了激情、想象和灵气,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他从不刻意地运用修辞手段,然而着笔之处,处处闪现生命的光辉。他的语言目击了创造。在这首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起来,如“家乡的风„„”十分亲切动人,而又富有诗意;他的比喻不落俗套,新奇而又自然,如“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等等。

五、总结与拓展

现实中的海子长期过着清苦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极度贫乏的物质沙漠上却疯长着纯粹而高远的诗歌精神。海子的诗歌大多纯粹、大气、想象丰富、意象纷纭,在透彻的抒情中充满了对人类精神和命运的深层探究和深切关怀,这是诗人的气质和责任心所至。

海子的许多诗都为年轻人所深深喜爱,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四姐妹》《日记》《询问》《九月》《春天,十个海子》等。建议学生课下阅读,想想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课外选读海子、舒婷等诗人的作品,为开朗诵会做准备。2课外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要构思巧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3)意象要包含感情,意象间要有内在的联系。

第五篇: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

第十五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1、学习重点:“朦胧诗潮”、王蒙、张辛欣、徐星、刘索拉的现代主义艺术探索。

2、学习目的:掌握中国当代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异同。

第一节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影响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生的内因与外因

1、外因:20世纪中国大陆有两次接受西方文化的高潮(1)、“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2)、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文化和文学再一次汇入世界性潮流之中。和20世纪至20——40年代相比,文革后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介绍更加全面系统(鲁迅、李金发、戴望舒、海派文学中的新感觉派等作家作品)。包括西方从19世纪中后期的早期象征主义到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的各种流派。这必然影响到中国当代文学中诗、小说、戏剧等文体的创作,出现了含有现代主义因素、体现了一系列新的美学原则的作品。

2、内因: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现代意识

只有当外来影响与本土文化和作家主体的内在表达需要相契合时,外来影响才可能促使本土作家相应地在创作中产生出世界性的因素,也就是既与世界文化现象相关或同步,又具有自身生存环境特点的文学意象。这些意象不是对西方文学的简单借鉴与模仿,而是以民族自身的血肉经验加入世界格局下的文学,以此形成丰富、多元的世界性文学对话。

“文革”中知青潜在写作中出现的现代意识是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食指与“白洋淀诗派”(以芒克、多多、根子为主要成员)

他们有着从信仰的狂热——理想破灭坠入绝望的共同的“文革”经历,他们觉醒后看世界,觉察出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到对立。怀疑——觉醒——思考也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历程。如食指的《命运》(P263)一诗。

诗中含有先知先觉者的多愁善感、恐惧与孤独以及落难英雄的狷傲不羁,对社会与自身命运的担忧与绝望(现代意识)。

食指等人的诗其实已经预示了中国的现代意识与西方的现代派文学之间的重大区分和它在日后的演变轨迹:

如果说,西方现代派文化艺术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规范的质疑与绝望,那么这种被质疑的“现代化”却是中国当时社会中最敏感的知识分子积极向往的圣殿,食指等人把全部愤怒指向妨碍中国现代化的“文革”中的东方专制主义的政治因素。

二、“朦胧诗”的兴起与诗评家的“三崛起”论文

1978年民刊《今天》杂志创刊,给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朦胧诗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1、“朦胧诗派”的主要成员——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主要艺术手法:象征、隐喻、通感。

2、对“朦胧诗”的截然对立的两种评价

(1)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另有方冰、臧克家、周良沛等。(2)谢冕、孙绍振、徐敬亚著文肯定这一诗潮。三篇“崛起”:

谢从文学史角度肯定“朦胧”诗人的探索;

孙概括并肯定了“朦胧”诗人的三个美学原则,P264中部——L2 徐概括新诗潮的性质是:“现代颂向”和“现代主义文学”。意义:

对“朦胧诗潮”的文学史意义、美 学原则及其特征、内涵进行了全面阐述,主要就是: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动的创造。

3、“五四”意识的回归。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孤独的个体反叛社会秩序成规显著不同的是,“朦胧诗”依然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诣与救世情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内在机制明显地在起作用。尽管诗人们运用了相当时髦的蒙太奇、隐喻、反讽等艺术手法,却是以个人化、风格化的聚焦点反映了知识分子的集体经验;运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如“墓志铭”“纪念碑”,这些意象令人震惊,强大的审美张力构成意识冲突戏剧性的对象化,表达了既是个体的又是集体的经验。

“墓志铭”、“北岛”,“黑夜”、“云”(顾城)这些著名意象的背后隐含了一个集体形象,诗人北岛是在文革废墟上代表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发言的。所以,朦胧诗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以独特而相对成熟、深沉的姿态参与了“伤痕文学”思潮。

代表诗人舒婷(P264倒数L6)的诗:《一代人的呼声》

我绝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无数失眠之夜,/留下来痛苦的回忆。„„

4、“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1)在形式上显示了与传统的脱节,改写了中国诗歌传统写作范式,显现出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某种相似。但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现代主义文学相比,仍有着东方化特征,即对意识形态压抑的反叛和抗争,同时还保持了传统忧患和勇于承担的国家民族意识。“在经验内容的历史上仍是‘五四’意识的回归”。

(2)以北岛为代表的东方现代主义充满了矛盾和悖论:

对世界已失去了信赖感,仍自觉肩负使命;对世界充满怀疑的同时,却对自已充满了自信。北岛、舒婷这一代人更多继承的是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论语和“历史主体意识”。因此中国的现代主义同人道主义的时代潮流汇合起来,成为人道主义的盟友。

5、“朦胧诗”的文学 史意义:

“朦胧诗潮”已在文学史上确立了不能忽视的位置,它的美学追求已为文学史和广大读者所认同,异端已经化为传统。

三、老、中、青三代作家的现代主义艺术探索

1、老作家:是4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探索传统在新时代的继续。如:穆旦、杜运燮、汪曾祺的诗和小说。

2、中年作家:(1)王蒙、茹志鹃、李国文、宗璞等人。“集束手榴弹”、《剪辑错了的故事》、《冬天里的春天》、《我是谁》

小说的共同艺术特征:多以人物心理为结构线索,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2)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一只漂亮的风筝”。

高著和三位作家:冯骥才、刘心武、李陀的通信讨论包括从小说文体和手法的革新到对整个西方现代派的评价。

但王蒙、张赞亮等人对现代主义文学 主要是借鉴其手法、技巧。体现了现代主义东方化的实用主义特征。王的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小说揭示的现代人理性崩毁,在梦魇般的环境里人性扭曲异化有本质的不同。王蒙的“先锋性”的形式所表达的仍是他青年时代的“少布精神”。

3、青年作家:张辛欣、刘索拉、徐星、李陀、残雪

与中年作家相比,他们缺乏上一代人的乐观和自信,“文革”中被狂热的信仰鼓动而又被突然抛弃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虚无、孤独的反抗意识,因此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更加内在的情感上的暗合,他们的写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更是为了表达一代人的独特历史经验和在现实中的生存体验,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抗争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与追求。

张辛欣《我在哪儿错过了你》

《我们这个年纪的梦》

《在同一地平线上》

张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从女性视角观照世界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主要关注“现代女性的心理矛盾”,她们在事业和私人情感之间不能兼顾的悖论。与丁玲相似,《地平线上》中谈到女性看不起那些诚心诚意对她们的男人,反而对那些恶汉,不讲情份的家伙倒很痴情。现代女性微妙、复杂的性心理。“孟加拉虎”成为主人公的象征:“它在大自然中有强劲的对手,为了应付对手(野象、鳄鱼、大蟒、野牛等),孟加拉虎不能不变得更加机警、更灵活、更勇敢和更残忍„„”。

这种畸形心理正反映了历史灾难在年轻一代身上所留下的伤痕,也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的绝望的抗争。从表面看,作为夫妻的男画家与女导演处在“同一地平线”,而女主人公却深刻意识到不平等:

如果顽强地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就难免淡化女性作为妻子、母亲的角色而不被接受;如果只扮演贤妻良母的形象,就会失去与“他”在“事业上、精神上对话的条件”而“仍会失去他”。

通常认为,刘索拉、徐星的小说与《麦田的守望者》(塞林格)、《在路上》(凯鲁亚克)、《第22条军规》等存在某种联系。

刘索拉《你》讲述的是就读于音乐学院的青年人的生活情绪。他们成长于与“上一代人”不同的文化环境。意识到(但也不夸大)他们与“上一代人”不同的价值准则,想以自已的准则去追求艺术和人生,却与环境发生冲突。与张辛欣的小说相比,流露出更明显的虚无与绝望的反抗意识。

徐星《无主题变奏》中的主人公“我”看到现实的虚伪(主要指高校师生的虚伪、假斯文、势利眼),自愿处于社会的边缘,对流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采取蔑视、嘲讽的姿态。

刘、徐的小说,以戏谑或愤世嫉俗的夸张叙述,来嘲笑当代基于某种价值标准之上的“祟高”,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在满不在乎掩盖下的惶惑与痛苦。

残雪的小说(P267)

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起步阶段尚局限在现代派艺术技巧的探索,但很快就显现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矛盾与个人生存意义的整体性思考,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评价在80年代初期成为文学界的一个普遍关注的现象并引起一场有关现代派文学的争议(季红真、黄子平等人认为中国不存在如西方那样的文化语境。所谓的现代派小说是“伪现代派”:“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

朗读P268第一自然段后七行。

第二节 “朦胧诗”的新的美学追求:《致橡树》与《双桅船》

一、舒婷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1、有意识地突出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精神,以及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挚爱。

2、抒情主人公“我”。舒婷诗多用第一人称写成,青年一代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念、理想以及社会的正义性都通过“我”这一抒情形象表现出来,诗行中充满了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

3、明朗、自然,很少刻意为之的意象。

4、偏重爱情题材写作。呼唤真诚爱情与理想的人性状态。展示出强烈的女性独立的意识。

二、《致橡树》(写于1977)

1、是一首爱情宣言,同时从女性角度出发,确认标榜自我独立的人格。

爱情理想:诗中作为女性的自我首先明确指出自已和相爱的对方(男方)有着平等、各自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立的价值追求。而不是依附对方,牺牲自已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象传统女性那样满足于夫贵妻荣(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双方在共同的对事业、精神境界的追求中达到心灵的默契、沟通,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始终坚持自我的独立不倚,离了男方也一样活。

朗读引诗

2、以优美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坚定的“现代反抗意识”。

历史的苦难遭遇使这一代年轻诗人无法再轻易认同来自他人的“理想”和“道德”,正象顾城执拗地要用“黑色眼睛”“寻找光明”一样,这一代人在浩劫后的精神虚墟上有着强烈的反叛个性和独立的对人生世界的思考与行动意志。朗读P269第二自然段后二行。

3、浓洌的浪漫气息和新颖的现代主义技巧

(1)舒婷是“朦胧诗”人中最富于浪漫气息的一个。在青年中影响最大。《致橡树》、《双桅船》都有着炽热喷涌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

(2)常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橡树与木棉;船与岸象征的是恋人或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意象的组合凝了聚有强烈的主观个性色彩。以隐喻的言辞来营造诗的精神境界。(我们分担寒潮„„祖国,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失修的路基)

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你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四节 小说中的现代意识:《山上的小屋》

一、思想主题:以变异的感觉展示一个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从而凸现出人类生存的悲剧,人的本质性的丑陋。

传达出文化大革命这一中国特有的时代背景下生命本体的苦痛,荒诞的生存体验、绝望感受以及在绝望边缘的呐喊与挣扎。“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一种抗争现实残酷、人性丑陋的生命之光燃烧于作品中,于绝望中保持生命之存在,于虚无悲观中渴望天堂的美丽。

二、残酷透视恐怖阴暗的人性深处充满变异错乱的感觉。

通过叙述者怪异的感官体验描绘出一个怪异的世界(P273顶部)。把内心体验的阴暗面极端化地表现出来,近乎残酷地透视出深处的人性。故事环境使人感到恐怖和恶心,人物由于恐怖而失去正常理性和感受力,蜕化为某种恐惧、变异心理的象征物。

三、对生存之恶的反抗意识:努力重建秩序和正常理性。两个重要意象:

1、寻找“山上的小屋”,与不知名的人之间有某种潜在的相知,暗喻理想的人性、生存状态。

2、“清理抽屉”。招来他人的嫉恨与破坏。“母亲要弄断我的胳膊,因为开关抽屉声音使她发狂”。“趁我不在的时候把抽屉翻得乱七八糟,死蛾子、蜻蜒扔到地上。”她却从不放弃,总是想方设法要把抽屉清理好,甚至起劲地干起通宵来。

四、艺术 探索:

1、开拓了一种非常态的语言和审美空间。语言上的含混、不合罗辑; 审美上的恶感与虚幻性;

构成小说表达噩梦般感受的不可分割的形式。

2、独特的审美效果:

仿佛有一道超现实的光亮撕裂了生存的景象,而把它背后那种种晦暗的所在都呈现了出来。

第十六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1、学习重点:“寻根文学”的两种审美形态。阿城、张承志、韩少功、王安忆、李锐、郑义的作品。

2、学习目的:认识“寻根文学”的民族馐和内蕴的现代意识。

第一节 文化寻根意识与文学实验

一、1985年前后的文化 寻根思潮

“文革”后的文学史上,1985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文学 界呼应着大文化 领蜮中的文化热,出现了寻根文学的思潮,与在此以前,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中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相比有着面目上很大的改变,“伤痕”、“反思”、“改革”文学太贴近现实政治了,影响了文学自身超越性的品格。虽然从八十年代初就出现了汪曾祺、邓友梅等作家所开辟的民间世界的空间(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但它们为数太少,而且很难引起社会轰动效应,所以没有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朦胧诗”,意识流小说(王蒙等人),先锋戏剧(高行 健等人)表明现代主义文学技巧、现代意识在中国的登陆,但当时由于强大的政治 压力使得文学 上的先锋实验被强行中断。

1985年寻根文学的崛起,却在政治与文化扯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多重关系下,提供了文学上表达先锋意识的一种新的可能性。也就是开辟了一条告别紧紧跟随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注重艺术本体的道路。二、八十年代中国文化 界对西方文化 的两种态度

随着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西方现代文化思想伴随着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先进技术一道涌入中国,打破了过去意识形态方面闭关自守的愚昧状态。但是,文化不同于科技,异质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必然在本土激起各种各样的反应。

(1)有的对异质文化 抱一种亲和的态度:

如:徐迟等人持一种唯现代化论(徐发表论文《现代代与现代派》),认为只要是“现代”就是好的,就应该学习模仿,想法过于简单化了。想当然地判定: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

(2)另一种比较冷静全面的观点认为:

“现代化”是全球各个国家共同的目标,中国也不例外。但是这一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相同的。这一部分知识分子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作出多元的考察,以求更好地检验、吸收西方现代文化,发展自已的现代化。这与80年代初“伤痕”、“反思”、“改革”文学 中所体现的反传统、反封建,批判“文革”时期泛滥成灾的政治专制主义的启蒙主义话语不同。他们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已的文化 传统,在这样一种思想氛围中,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一股规模很大、影响广泛的文化热——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的热潮。

三、“文化寻根”:用民族的包装含蓄表达现代意识 “文化寻根”热是文化热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它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国家意志和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得以较顺利地发展。

在整个寻根文学 思潮中,知青作家担任主要角色,他们正在从青年迈向中年,如韩少功,贾平凹、王安忆、阿城、张承志等 人。他们在走向成熟的时候,需要寻找一种独属于自已的文化标志与创作特色。

韩、王等人与从50年代走过来的王蒙等作家相比,没有一种强大的理想主义和政治信心作为精神支柱。“文革”最终被历史证明为一场闹剧(而他们曾是其中的弄潮儿,把自已的青春真诚奉献给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运动),他们有被欺骗的共同感觉。曾经激动过他们的理想、信念无可挽回地坍塌了。在理想失落之后,他们必须找到一个替代物,一个独属于这代人的世界来证明他们在文坛上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即使在现实中找不到也应该到想象中去寻找。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利用结束不久的上山下乡生活经验,他们的亲身经历,从这种生活经验中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的价值。穷乡僻壤、人迹罕至之地往往保留着古色古香,一脉相承的中国古文化遗存。

但是,必须说明:这些知青作家绝大多数并非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正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之后,他们不得一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地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这一点使寻根文学作家与汪管祺、邓友梅、刘绍棠等民俗作家有了较大区别。文化寻找不是向传说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

四、“文化寻根”意识:从不自觉的萌发到自觉的寻根文**流形成:

1、“文化 寻根”意识的三个方面:

(1)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内核(如:《棋王》等);

(2)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北方的河》)

(3)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既延续了启蒙主义的话题,又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爸爸爸》)

注:这三个方面并非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综合地表达了寻根的意义。如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2、“文化寻根”意识的不自觉萌发:(1)朦胧派诗人杨炼的组诗《半坡》(约1982)、《诺日朗 》、《西藏》、《敦煌》(1982年前后)。

(2)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1982~1983之间)

对新疆各族民风的关注,对生活的实录手法,对历史的宽容态度为后来的寻根文学开了先河。

(3)1983年以后,知青作家纷纷进行“文化 寻根”写作 贾平凹《商州初录》、张承志《北方的河》、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

(4)1985年,自觉的“寻根文学”潮流形成。1984.12杭州会议,李庆西、黄子平、陈思和、韩少功参加。会后,韩发表《文学的“根”》一文: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知青一代作家的责任,就是“释放现代观念的势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文化寻根也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阿城、李杭育、郑万隆、郑义也纷纷撰文鼓吹“文化 寻根”,一致认为: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五、外来文学对寻根文学 潮流的影响

1、前苏联一些民族作家如艾特玛托夫(吉尔吉斯族)

对异族(相对大俄罗斯族而言)民风的描写

2、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等人

对印第安古老文化的阐扬,对拉美民族融合后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描绘。

3、日本川端康成具有东方风味、现代意识的小说

《古都》、《雪国》、《伊豆的舞女》等。

4、美国福克纳对美国南方社会风土人情的刻画(《喧哗与骚动》)深深启发了中国年轻一代作家。这些外国作家的作品既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 特征和民族审美方式,又分明渗透了现代意识的精神;既宣有民族文化独特性,又融合了现代感。为中国作家提供了现成经验,有效鼓励。所以说“寻根文学 ”自一开始就表现出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愿望,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对自80年代初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延续。

读P279倒数L8—“寻根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六、“寻根文学”两种主要的审美形态:

1、从民族文化和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力量,以求达到对当代生存因境的解脱和超越。在作品中通过刻画具有生命活力的人格形象表达出文化魅力,并以此完成对一种人格境界的美感塑造。

如阿城“三王”系列小说: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棋、字、树,都是中国文化中人格的象征,小说人物在与传统文化 的相融之中,实现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残月》、《九座宫殿》等描绘北方的草原、戈壁、雪峰、江河,建构出富有生命激情的人生境界。蒙古、回、汉等多民族文化精神与博大壮阔的大自然、北方游牧民放狞历粗放的生存状态有机交融、交相辉映,体现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强大的人格力量。这尤其以《北方的河》的主人公“我”为最。报考中科院地理所研究生,徒步踏勘祖国北方的黄河、额尔齐斯河、永定河等主要河流,从这些千古流淌、绵延不绝的河流中汲取具有民族独特文化精神的人格力量,并且以现代人的信念向世界发出生命自由前行、顽强进取的呐喊。

另有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海》

2、关注探究人类生命本体和生存方式,窥探生命奥秘。(1)韩少功《爸爸爸》、《归去来》、《女女女》 P280倒数L4—

《爸》以现代意识来审视一个原始部落的生存方式,用象征手法描绘出个体生命、种族生命以至人类整体的生命存在之间的关系(剪刀,丙崽妈)以及生存的艰难过程。展示了新异独特的生命奥秘。

(2)王安忆《小鲍庄》

写封闭、贫瘠的内陆乡野农民代代相沿的自在的生存方式,古朴的仁义道德是维系小鲍庄这样的乡村社会的重要纽带、精神依托。呈现出作者对生存方式与民族文化构成之间关系的复杂、丰富的思考。客观描述了儒学文化的“仁义”精神走向崩溃的过程以及乡村被动承受权力命名的尴尬的悲剧命运。

(3)李锐《厚土》系列小说和郑义《老井》、《远村》

与王安忆《鲍》有着类似的主题内涵。

《眼石》:车把式、拉闸人、两个媳妇、孩子,80元钱治病。

描绘出山西黄土高原特有的沉重、凝滞的生存景观和由这种生存景观孕育出的封闭、古朴的文化性格。执着、愚昧、荒缪。而生活于其中的却不感到荒谬,而是心满意足,浑浑噩噩。人的情感变得粗糙冰冷坚硬。妇女人格尊严几近于零。

郑义《老井》叙写太行山深处小村庄祖辈缺水,土著后生孙旺泉铁心率众打井,割舍了对知青情人赵红英的爱与进城机会,终有所成。实实在在表达出了生存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4)非汉族年轻作家

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藏族扎西达娃《西藏:隐秘的岁月》、《西藏:系在皮扣上的魂》。

七、重要补白: 对民间的发现与还原

几千年岁月流逝,传统文化的原初精神大多已散失在民间,所以寻根文学对民族文化之根的探 询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民间的发现过程。以及寻根文学 写作的知青作家们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注意观察、表现未被意识形态内容遮蔽的民间文化(阿城、张承志、王安忆、李锐、郑义、韩少功莫不如此),只有在这种非正统文化存在中才最大程度保留着民族自身的蓬勃生命 力,经过几千年岁月淘汰筛选后保留下的宝贵文化基因(王一生等形象)。贾平凹、张承志、王安忆、李锐从不同的方面明确体现出民间的价值取向。但他们毕竟深受“五四”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传统的熏陶影 响,绝不会彻底认同民间价值立场。但是,从他们的“文化寻根”开始中国当代文学 开启了民间在当代文学的还原过程,与前辈作家相比。他们对民间文化更为看重,从更宽广的视野来重新审视民间文化的价值意义,这对“五四”以来知识界对本土文化的片面理解、贬低乃至否定是一种纠编匡正。

第二节 寻根文学的南北呼应:《棋王》与《爸爸爸》 两种文化寻根意识

一、阿城和韩少功是“文化寻根派”作家群中很在代表性的两位。他们的代表作《棋王》和《爸爸爸》分别体现出不同类型的文化寻根意识:

(1)自觉认同传统文化精神,在传统文化的载体——乱世奇人“棋呆子”王一生身上发掘出深邃、强烈的文化、人格魅力。

(2)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形态进行理性批判,并致力探询在这种文化形态下的生命本体意识。

二、知青作家中的异数:阿城

《棋王》与通常的知青小说面目迥乎不同,令人耳目一新。在阿城之前出现的知青小说要么描绘上山下乡、文革**中悲剧性的历史遭遇和个人经验(如:卢新华《伤痕》,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遇 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要么采取“青春无悔”“绝不忏悔”的立场,以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风格模式叙写知青战天斗地的壮美历程(如: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等),阿城摒弃了一切高调与悲切叙说,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说中,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

三、王一生:知青文学中魅力独具的艺术 形象

1、一个出身贫寒,在时代乱云飞渡中镇定从容,洁身自好,具有独立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的超凡魅力来自于他的蕴含着儒道文化 精髓的人格修养,这种文化 精神既古老又常新,富有列限生机。正是他人格中这种深厚的文化蕴含使得他作为一个位居边缘、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单薄存在显现出无可比拟的顽强精神和文化魅力。

2、天性柔弱,却处世不惊、怡然自得。有着超凡的内力。

(1)开篇知青离城送别,“车站乱得不能再乱”——王的内心宁静。(2)对于“吃”高度重视,暗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民以食为天”。

(3)痴迷于棋道。把棋道与传统文化 沟通,使棋道和人格融为一体,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不囿于外物的控制,以“吸纳百川”的姿态,在无为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人生境界。

读P283 L11“王一生独特个性”

王一生与地区象棋大赛中的前九名获胜者“车轮大战”,发挥全部潜能,取得大胜。生命之光光彩熠熠,与茫茫宇宙气息相贯通,充分展示了强大的人格力量,传统文化精神在个体身上得到再造和复活。

四、以冷静、低调的叙述语调,细腻传神的艺术描写传达出无为与有为、阴柔和阳刚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古代道家文化思想。并隐含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以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当代青年一代,在当代人生中将其发扬光大。

五、(一)《爸爸爸》从现代意识的角度,对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给予理性批判,深刻揭露出这种文化状态的各种劣根性内容。

1、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写湘山、鄂水之间一个原始部落的历史变迁,象征隐喻 封闭、凝滞、落后的民族文化 形态。

2、揭示出民族文化形态中可怕的理性迷失,这是鸡头寨原始生存方式、文化构成中的巨大缺陷。

3、通过描绘“丙崽”形象,完成文化批判主题。

丙崽只会嘟哝“爸爸爸”、“妈妈”。他的存在无疑象征了人类生存中的丑恶、顽固、浑浑噩噩的一面。村民却对他顶礼膜拜,当成指点迷津的神灵。缺乏正常理性的丙崽恰好也揭示出其他人的精神病态:理性迷失之后的愚昧与残忍。如:祭告神灵以人作为牺牲,将敌方鸡尾寨被俘获的人煮了给大家吃。

鸡头寨青壮年向东迁徒,裁缝仲满毒死包括自已在内的老弱病残,唯独丙崽喝毒之后不死,依然喊着“爸爸爸”,依然顽固地生存下去。

丙崽作为一个文化隐喻或文化象征符号,意味着传统文化与当代现实之间的某种联系,丙崽长生不老,表明了古老文化的丑陋根性难以除去。

(二)探询生命的本体存在,生命的起源及生命存在的方式和意义。

1、丙崽那两句谶语般的口头禅,包括了人类生命创造、延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态。

2、丙崽的母亲用手中的剪刀“剪鞋样、剪酸菜、剪指甲,还“嚓嚓嚓,剪绳子、剪头发、剪脐带,剪出整整一个鸡头寨 ”,这隐喻着生命延续的顽强和无理性。

3、仲满整熬毒药与老弱共饮的情节,含有个体生命和种族生命之间息息相通的神秘意味,打破了通常小说情节所依赖的因果关系,出现了以意象为主体,以感应为联系环节的新的审美思维形态。

(三)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使得小说的内涵变得广阔丰富,可据此(魔幻情节、人物)生发种种神奇联想。由具象到抽象、由经验到超验,在楚山鄂水的神秘氛围、千奇百怪的人物背后联想到久远的历史和今天之间的关系。

第十七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1、学习重点:马原、残雪、莫言与余华、格非等人的写作。

2、学习目的:认识先锋小说三个向度的探索。

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 意义

一、先锋精神的定义、源头。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 了强烈的冲击。

源头:文革中青年 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

二、先锋小说的开端、三个层面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开端: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

三个层面:先锋小说的开端在叙事革命(马原为代表)、语言实验(莫言)、生存状态(残雪)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代表作家作品:

1、叙事革命的代表——马原(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

代表作品:《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马原的叙述圈套”——使用元叙事手法,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多部小说互相指涉;设置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并对之进行片断连缀,暗示了经验的片断性、现实的不可知性,产生了似真似幻的叙述效果;对神秘煞有介事而又并不专心的爱好与探索,往往有头无尾,加强了现实世界的不可知性与不确定性。

叙述效果: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主义手法所造成的真实幻觉,成为“作家中的作家”,引来众多模仿。

2、莫言的语言实验

莫言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下语象世界,以其感觉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文体富于主观性与感觉性,是把诗语引入小说的一种尝试。

代表作品:中篇《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环状闪电》

3、残雪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探索 代表作品《山上的小屋》

以一种丑恶、恐怖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4、莫、残与马原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原对形式的刻意经营

莫、残是在寻求表达自已的感觉方式的时候显示出其在形式方面的先锋性的,他们对小说形式并不太在意,小说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

三、第二批先锋小说家及其探索

稍晚于莫、残、马,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也崛起于先锋文坛。格、孙、余三位分别代表了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方面探索的发展。

1、格非构建的叙事迷宫

与马原将一些并置的故事单元搭建成一些近于“八阵图”的小说,在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单元之间(路口)又加上一些让人误入歧途的指标这样的叙事革命不同。

格非构建叙事迷宫的特点是: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如:在小说《褐色鸟群》中。“我”与“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的三次相遇如梦似真,似乎有几个不同的“栗靴女人”存在于一个共时的世界中,但在小说进行的历时层面,每一个“栗女”都对前一个“栗女”起着解构的作用。

读P292 倒数L10—L

格非认为“现实是抽象的,先验的,因而也是空洞的”。往事如过眼云烟,无法复原,无法证实,如梦如幻,从主人公A的角度来看是一幅情景;从主人公B的角度来看又是另一幅情景,同一件事,有几种描述,几种描述彼此抵牾,相互消解,于是,人物、事件都变得扑朔迷离,疑影重重。人仿佛变成了若有若无的鬼魂。

所以说:格非着重描写人与物(事件)的相互脱离,“在这样的‘错位’式的情景中,人物仿佛已变成了若有若无的鬼魂,身历的事件则比传闻还要虚渺,人就是处在这样的从未证实过而又永远也走不出‘相似’的陷阱的一种假定状态中”。

马原的小说:几种事件的结局并存。格非的小说:几种事件的结局,彼此消解。

2、孙甘露的语言实验(P293)

孙甘露的小说致力于小说语言诗化的诗性探索。词语被 斩断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搭配起来,使能指自我指涉与相互指涉,解指不及物的自我狂欢。

他的语言实验最接近超现实主义诗歌与绘画,比莫言着力于表现自已的主观世界的语言探索更进了一步:莫言的语言仍然有着主体的、现实的与人文的意义,孙甘露则抽空了这些意义而只剩下纯净的言辞。

3、余华对人的存在的探索

余华发展了残雪对人的存在的探索。残雪小说给人恐怖之感;余华小说则以冷酷著名。他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

代表作品有:《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

余华早期小说表现人世的冷漠与残酷时,刻意追求起超然物外无动于衷的冷峻风格,这种貌似超然而冷静的叙述风格来源于作家与现实之间的一种紧张关系,他要与他笔下的人物及其代表的人性的残暴与残酷的一面保持距离。不论善恶,他都要保持一种理解之后的超然,并由之产生一种悲悯心。象高居天穹的上帝,洞悉尘寰的众生灵,心怀悲悯,却不加干预。进入90年代后,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余华小说风格有一个大转变:在描写底层生活的血泪时自然保持了冷静的笔触,但更为明显的是加入了悲天悯人的因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除余华外,福州作家北村的小说《施洗的河》、《玛卓的爱情》等 小说从神学生存论的角度来考察人在缺少了神性的一维之后的生存状态。

四、先锋文学探索的源流意义与终结

进入90年代后,先锋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靠近民间、不避通俗的叙述风格(如余华的长篇),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主旋律文化结合(如布 老虎丛书,余华参与电视剧《共和国之恋》的制作),这就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追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源流:

文革后中国文化界引进大量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西方现代的哲学、艺术与社会思潮也相伴而来,文坛上人们关注与争论的热点不外乎心理分析小说、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新小说派以及这些文学 流派背后的哲学背景与相关文论,如形式主义、叙述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说等等。

一些新作家(莫言、韩少功、残雪、马原、余华、格非等人)在80年代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与知识界的新启蒙主义思潮之外,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哲学、文学有更强烈兴趣,并由之受到启发,进行文学创作中 思想艺术上的先锋性探索。先锋文学先天地带有西方文学影响的痕迹。如马原、格非、孙甘露均受到并承认阿根廷作家、叙事迷宫构建的好手博尔赫斯的影响;残雪、余华受卡夫卡影响很大;韩少功的《爸爸爸》与《百年孤独》有亲缘关系;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与福克纳的“约克那帕塔法县”可作比较。但中国作家又在借鉴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已的特色。如马原、格非等人的叙事迷宫不同于博尔赫斯的迷宫叙事对纯粹的幻想世界的迷恋,而是带上了一种传统东方关注“现象”而不重视“真”与“幻”的区别的亦真亦幻色彩,如马原写顿珠的神秘失踪,真假加以分辨。

先锋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是80年代的文学状态向90年代的文学状态转化的契机。它的出现改变了已有的文学图景与文学路向。80年代前半期,文化界的启蒙主义、人道主义思潮风起云涌,蔚为大观,但面对世纪末的中国、世界的复杂态势,传统的哲学、文学资源愈来愈显出捉襟见肘,不足敷用。如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篇小说,尽管叙事的现实主义手法很娴熟,但它们显然回避了对人性、个体独特的生命奥秘的深层次发掘与袒露。章永磷的婚恋选择与后果、前景是经不起推敲、审问的。表现当代人生、世界的荒诞性质需要新的世界观、哲学观,艺术观。先锋文学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与意识形态教条,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以马原的“叙事革命”为例,有的评论家认为他的小说是形式主义、技术主义的,这标签其实并不合适。

因为艺术形式从来不可能仅仅是形式,马原对传统现实主义叙事的似真幻觉的破坏以及随之而来的经验的主观性、片断性与不可确定性,打破了任何一种宏大叙事重新整合个体经验的可能性,使得充满个人性与主观性的现实凸现了出来。

先锋小说正是这样一种打破统一的世界图像与文学图像的努力。

经由这条途径,中国文学进入90年代的个人写作与个体叙事的无名状态。

第二节 小说叙事美学的探索:《冈底斯的诱惑》

一、马原小说的突破意义: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在叙事形式的探索上,马原小说是第一位。他第一个把小说 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也就是不再以“写什么”招徕读者,而是以“怎么写”来标新立异,引领时尚潮流,他广泛采用“元叙事”的手法(作者在小说中直接出现并揭露小说的虚构性),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了著名的“马原叙事圈套”。

并且,马原小说的意义不仅局限于小说形式的大幅革新,也许更重要的是,他还致力于瓦解经典现实主义的“似真幻觉”,更创造了一种对现实的新的理解。

二、“元叙事”手法的运用。

1、两个例子:(1)小说 第四节中

第一级叙事者“我”直接跳出来,劈头一句:“现在要讲另一个故事,关于陆高和姚亮的另一个故事”。接着用模棱两可、与读者商量的虚拟口气表述:应该明确一下,姚亮并不一定确有其人;紧接着又以不容分说地语气说:“不错,可以假设姚亮也来西藏了,是内地到西藏帮助工作的援藏教师,三年或者五年。就这样说定了”。然后又谈到陆高,高大英俊,遇到过一位非常漂亮的藏族姑娘,接着又调转语气,郑重“声明不是爱情故事”。

(2)小说第15节,第一级叙事者“我”又站出来与读者直接讨论“结构”、“线索”与“遗留问题”。如顿月为什么莫名其妙地断线,为什么不给他的未婚妻尼姆写信?这个叙述者“我”干脆图省事告诉读者,顿月“入伍不久就因公牺牲了”等等,并且直言:这样设置结构是涉及小说技术、技巧两个方面的技术性问题。

2、效果:

(1)这样自觉暴露小说虚构性,自然产生一种间离效果:明确告诉读者,虚构就是虚构,不能把小说当作现实。

(2)反讽了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连贯性以及基于此基础上的现实的整体性与真实性;并从根本上质疑经验的整体性、连续性与确实性,动摇了小说的“似真幻觉”。

三、拼装结构、两级叙述者、无解的神秘因素:

1、结构:由四个故事拼合组装而成:(1)老作家藏西神秘经历,穷布打猎;(2)穷布打猎;

(3)陆高、姚亮等人去看“天葬”;(4)顿珠、顿月的神秘故事。

2、第一级叙述者:组织叙述全部故事,曾在第四节、第十五节公开露面。

第二级叙述者:

(1)老作家讲述:藏西游历(自已的);穷布打猎。

(2)第三人称叙述者:讲述陆、姚去看“天葬”的故事;转述顿珠、顿月的神秘故事。

3、莫衷

一、是扑朔迷离的神秘因素:

(1)巨大羊头:史前生物化石?神父宗教偶像?妄想症产生的幻觉?(2)“喜马拉雅山雪人”:熊?人?究竟是什么?

现在你们知道了穷布遇到的是野人;也叫喜马拉雅山雪人。这是个只见于珍闻栏的虚幻传说;喜马拉雅山雪人早已流传世界各地,没有任何读者把这种奇闻轶事当真的。(3)顿珠失踪一个月,突然会唱全本史诗《格萨尔王传》。

(a)遗传工程学解释:阿爸是打铁的流浪绝唱艺人。与阿妈一夜温存,真传骨血传给双胞胎母亲。

(b)神话的解释:到了神地,神灵传授。

(c)唯物的解释:是艺人为渲染民族史诗和其自身的神秘而故意编出这许多奥秘的。这些有头无尾,抽去了因果关系的神秘的故事片断,拼合起来就构成小说的主体。在所有这些故事中都牵涉到一些神秘的未知的因素,但作者从来不准备告诉读者这些神秘因素到底是什么?甚至更要紧的,他们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人的幻觉与臆想?

种种疑问在小说中都是没有结果的,尽管这些故事都是以很精确的、现实主义式的、甚至是“客观的”态度讲述出来的。

四、叙述者“我”是谁?第一级的叙述者是谁?——马原的叙事革命在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

小说第一节中冒出来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是谁?“我”在敲陆高的门,邀请他参加探险队。这个“我”是谁?让人从小说本文中搞不清楚。他显然不是“老作家“,因为老作家60岁,他才30;他显然也不能是陆高,因为他在敲陆高的门;他自已又介绍说他不是姚亮„„总之,他不可能是小说故事中的任何人物,因为他在后文中根本没有露面。他是作家马原吗?也没法弄清楚,总之,这个暧昧模糊的叙述者,我们只知道他不谁,而没法弄明白他是谁,但又是他发起了整个探险过程,而后者是小说的基础。

那么这个探险过程是谁组织的,又是谁讲述的?谁是那个第一级的叙述者?我们不知道,于是整个小说都变得暧昧、恍惚、可疑。

至此,我们可以作出推论:

艺术形式不仅是形式。全知的叙述者与现实幻觉的消退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艺术技巧的变革。传统的权威意识形态解释生活,组织经验,使之成为一个明晰清楚、条理一贯的叙事。有着强大的威权、统摄力。《冈》这样的小说是权威意识形态不再具有普遍意义后的一种表征,它预示了整体叙事尽管明晰清楚、条理一贯,可是今后不再具有赋予个体经验以现实性与意义的权威,个体经验、个人叙述(虽暧昧不明,似真似幻)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四节 残酷与冷漠的人性发掘:《现实一种》

一、冷漠面具下的强烈冲动:解释世界,为世界制造个人眼中的真实的图像模型(寓言)。余华1986—1987年写的小说,每一篇都可以被称为一个寓言。他企图构建一个封闭的个人的小说世界,通过这种世界,赋予外部世界一个他认为是真实的图像模型。《现实一种》本文中根本没有观念化的议论,可是从小说题目和情节布局都可以看出一种解说观念的意图。郜元宝认为:这种意图是一种观念性的解释世界的冲动和为世界制造一次性的图像模型的艺术理想的复杂混合。

二、“沙漏”式的小说布局: 显示出一种刻意的对称性 山岗 山峰

儿子皮皮 儿子

连环报式的小说情节在民间故事里屡见不鲜,但是以往的故事都提供了一个起因。余华《现》写仇杀的贡献在于取消了故事的起因,将这种仇杀设计为一种盲目的冲动,同时互相残杀的对象设计为传统五伦关系中的兄弟一伦,事实上强调了人类社会仇杀的普遍性。

三、冷漠、简略的叙述:从高处俯瞰世间的愚昧与凶残。

1、冷漠、简单甚至呆板的叙述

余华:“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过程中“尽可能回避直接的叙述,让阴沉的天空来展示阳光”。

叙述者与笔下人物、场面远远拉开距离,高居天上的视角极端而直截了当地使人看到另一副世界图景与人的兽性的一面。

小说中没有什么作者的议论、对人物的心理分析,更不作价值评判,仿佛是从天外俯视世界的愚昧、凶残。

叙述者退居幕后,使人物可以走到前台,进行充分的表演。并且不断灵活地变换角度,将故事进展的重要片断组接起来,展示出环环相扣的仇杀过程。

例如,山岗虐杀兄弟山峰,是出于一种处心积虑的算计,但对这种算计并没有进行详细的心理展示,而仅仅描写山峰的外部活动。有意低调甚至不避呆板地叙述册岗怎么将山峰绑在树上,亲切地笑着,安慰着,往其脚上抹骨头汤,然后让狗舔,至此我们才明白他的目的。山峰被舔脚痒难耐狂笑不止时,也丝毫不提人物的心理意识。而仅仅展示人物的感觉与直接反应。

2、冷漠叙述的原因:观念上的策略。

余华声称自已追求的是“真实,但不是“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一种“作家眼中的真实”。叙述采取简略策略,而不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叙述、评价、合理化,将世界与人性的黑暗的另一面演示出来。

仅仅描写人物的外部动作,简要的感觉与直接的生理反应,而对人物的理性意识活动付之阙如,正是有意识地把人物描写为失去理智的物种,这不但符合小说中那种盲目的仇杀的情节,也符合他对世界与人性的观念。

四、“虚伪的形式”与“另一部分真实”余华不相信有关现实生活的常识,导致他对另一部分真实的重视,从而直接诱发了他有关混乱与暴力的想法。

《现》中的暴力可以说正是对这“另一部分真实”的象喻。P304 L1—4

小说结局:睾丸是唯一移植成功的器官,死者的生命种子仍然极其荒诞地延续下去,象征着混乱与暴力仍然会绵延不绝。

《现》的形式是造作的,“虚伪的形式”(叙事层面很具象,但人物、情节、环境,却是抽象的,非现实的),然而借助于这种“虚伪的形式,余华对他发现的这种“另一部分真实”作了成功的表现。

第十四章 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

第一节 乡土小说与市井小说

一、“五四”新文学的两种启蒙传统:

当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在“反思”、“改革”文学的潮流中一步步兴盛发达之时,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逐步形成的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主义和现实战斗精神也得到了发扬与光大。

与此同时,“五四”新文学的另一个传统(即以建构现代中国人审美原则为宗旨的“文学的启蒙”传统也悄悄地形成了气候)。

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传统来看,“五四”新文学一直存在着两种启蒙的传统:一种是“启蒙的文学”(反思、剖析、批判国民性,揭露社会阴暗面);另一种则是“文学的启蒙”。前者强调思想艺术的深刻性,并以文学与国家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同步性作为衡量文学深刻与否的标准(强调文学的社会效应,现实功利性);后者则以文学如何建立现代汉语的审美价值为目标,有着相对超越世俗的独立性,常常依托民间风土来表达自已的理想境界,与国家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不尽同步。

新时期“文学的启蒙”传统发展出新的特点:

1、这一传统下的文学创作不像“伤痕”、“反思”、“改革”等文学思潮那样直面惨淡人生,反思历史曲折、与社会上的阴暗面做短兵相接的交锋。这一传统下的作家们有着浪漫的精神气质,与中国本土文化更加亲近,似乎是不想也不屑于与现实政治发生针锋相对的摩擦。所以自觉地疏离现实政治以及主流文学的时代共名。试图游离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民间的土地上另外寻找一个理想的寄托之地。

2、这是新时期文学中的一个支流。其源头有这样几位作家:周作人、废名、沈从文、老舍、萧红、早期的何其芳、冯至、张爱玲、李金发、戴望舒、徐志摩等人的散文、诗歌、小说。

二、“民族文化”旗帜下的文学创作。

1、“民族文化”的审美内涵

进入八十年代,作家们的创作个性逐渐鲜明地体现出来。文学的审美精神也越来越多样化。一部分作家别开生面地提出“民族文化”的审美概念(包括“民族性”、“乡土性”、“文化小说”、“西部精神”等一组新的审美内涵),有意远离棘手敏感的现实政治。

2、“民族文化”旗帜下的几类文学创作(1)“乡土小说”

代表作家刘绍棠,作品:《蒲柳人家》、《蛾眉》、《瓜棚柳巷》

美学特征:自称为“山里红风味”。学习运用民间说书艺术,小说带传奇性,着力描写乡土人情美、人性美、自然美。人性美体现在中国民间道德的善良和情义方面,主人公侠骨柔肠,重情重义。显示出作家的世俗理想。

(2)“市井小说” 代表作家作品:

邓友梅:《烟壶》、《那五》

冯骥才:《神鞭》、《三寸金莲》(戈香莲)

“小脚里头,藏着一部中国历史”。作品试图揭示女性缠脚这一陋习产生的历史文化依据,探索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丑恶的扭曲如何转化为“美”,并在“美”的掩盖下成为“合理”的这一过程。不过,对传统文化的“惰性”和“自我束缚”的反思,却常常难以抗拒地消失在对它的“审美”执迷之中,哪怕是那些“丑态”和“陋习”。批判相当有限。

陆文夫《小巷人物志》系列中短篇小说:《美食家》、《井》等。

《美食家》:将民俗风情的描写与当代生活结合起来,以民情民俗来反衬当前政策。通过老“吃客”朱自治的经历反映了当代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变迁。高小庭与朱自治的相反人生经历契合了时代风云变幻的轨迹。历次政治运动使社会生活日益粗鄙的外部环境与基层当权者内在狭隘的阶级报复心理,使悠久的江南食文化遭破坏。

美学特征:

“市井小说没有史诗,所写都是小人小事;市井小说里没有英雄,写得都是极平凡的人。”但作者思想高度高于笔下人物,对市民生活的观察角度是俯视的,因此能看得更为真切,更为深刻。(P244,汪曾祺语)

(3)家乡纪事与家乡风情 林斤澜的系列小说《矮凳桥风情》 汪曾祺小说深刻的民间立场:

他对民间文化无间地认同,在家乡风情人物的描绘中没有人为地加入知识分子的价值判断。正是在这一点上,使他和邓友梅、冯骥才的观点立场区别了开来。邓、冯描写民间社会是用知识分子的价值观、文化立场来清理民间的藏污纳垢性,是采用“俯视”的视角。而汪的小说则与他们恰恰相反,他以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的老人的慧眼,抛弃知识分子的清高与洁癖,在粗砺、甚至严酷的下层民间生活中发现并揭示出充满阳刚之气的朴素的美。

尽管这种美谈不上多么优雅、纯洁,汪曾祺还是毫无保留地认同、赞赏这种美,甚至以这种民间的美来衡量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强加于民间的道德意识(旧式的)或者是知识分子新文化道德意识的合理性。完全是以民间为本位,一切以是否有利于生命力的自由舒展为取舍的标准。如《大淖纪事》节选(P246)。

(再读倒数第二段第三行~第八行)

民间真正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与追求,但是在封建传统道德和知识分子的现代道德下面它是被遮蔽的,无法自由生长。汪的可贵之处,就是他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写出了穷苦人们承受苦难和反抗压迫时的乐观、情义和坚强,热情讴歌了民间自已的道德立场,巧云接受强暴态度、小锡匠忠于爱情、锡匠班抗议大兵的方式都不带一点矫情、做作。

(4)体现西部边疆粗犷的边塞风情的散文与诗歌

西部风情给当代文学带来了一种雄浑深厚的美学风貌与苍凉深广的悲剧精神。

小结:在刘绍棠、邓友梅、冯骥才、陆文夫、汪曾祺等人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中,风土人情不是被作为小说故事的陪衬与环境描写,而是超过了人物情节,跃升为主角,作为一种艺术的审美精神出现。民间社会与民间文化是艺术的主要审美对 象。反之,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倒退到次要位置,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诸如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等)由此得到根本上的动摇。

第二节 大地上涌动着人生的欢乐:《受戒》

汪是沈从文先生的高足,其《受戒》与《边城》相似,都是有意识地表达一种生活态度与理想境界。

1、写法特别。无集中的故事情节,根本不想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叙述散漫自由,率性自然。叙述者的插入成分特别多。随意漫谈,自然地营造了小说的虚构世界。

2、小说的灵魂(即真正的主人公)是作品中所描述的“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民间朴素自然的生活空间充满了诗意,而且充满了梦幻色彩。但这个理想世界中仍夹杂着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

汪通过笔下自然纯朴的民俗表达了世界他秉持的自然、通脱、仁爱的生活理想——“超功利的率性自然的思想”。

3、语言洗练传神,行文如引云流水,潇洒自然中自有法度。

第三节 市井文化的描绘与反思:《烟壶》

第四节

来自大西北风情的歌唱:《巩乃斯的马》与《内陆高迥》

一、《巩乃斯的马》

1、主题:借助对西域骏马形象的描绘,表达对不受羁绊的生命 力与进取精神的向往与渴求。

2、从几个方面分手,凸显马在家畜群中特点独行的伟岸身姿与秉性。

(1)与牛、骆驼、驴相比,没有牛的“安贫知命”(由于过分提倡“老黄牛”精神引起作者的生理反感);没有骆驼的丑陋畸形(骆驼为适应严酷环境,进化得一副怪相,是沙漠怪胎);而毛驴呢,是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难当大用。牛、骆驼、驴是人类的仆役、俘虏,而不是人类的朋友。而马则是“茫茫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魅力十足。赛马,是人与马两个物种的伟大协奏、交响。(读第四节第一段划线部分)。

(2)两个场景,典型地刻画出马的生命活力与人对自由境界向往的契合。a、1970年作者与一同伴在冬夜雪地上纵马奔跑,祛除政治低气压施加于人的精神压抑。(倒数line8——)马的狂奔与人的情感的渲泄合拍,生命的强力冲动抗拒着阴暗低沉的气候,在压抑环境中重温自由的快乐。

b、夏日暴雨下的巩乃斯草原壮阔的马群奔跑场面。

这是生命冲动达到极限时酒神式的狂乱奋发的境界。作者从这种酣畅淋漓、阔大恢弘、激扬祟高的场面中受到启示。在几分钟内见到的将“终身受用不尽”。

3、特有的优美、深邃艺术风格:感性的叙述描写与哲思的娓娓述说水乳交融。由“马”核心形象联想到浩瀚世界、壮美人生,人生深层忧郁,豪迈奋发的民族精神——现实与想象、情感与理性交织在一起,呈现出祟高深邃的气韵。这种哲思是和两个“马”的场面,具有典型西部草原特色的广阔壮烈的场面(峻洁迷人的西部风情)分不开的。形成一种壮阔大气的西部气质与强烈魅力。

周涛从巩乃斯的马身上找到了“奔驰的诗韵,辽阔草原的油画,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好文章”。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互相激发的状态,终于将本来地方色彩颇浓的西部风情上升到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人文境界,一种祟高壮烈的生命境界。

第十五章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

第一节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引进与影响

一、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生的内因与外因

1、外因:20世纪中国大陆有两次接受西方文化的高潮(1)、“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2)、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文化和文学再一次汇入世界性潮流之中。和20世纪至20——40年代相比,文革后对西方现代主义的介绍更加全面系统(鲁迅、李金发、戴望舒、海派文学中的新感觉派等作家作品)。包括西方从19世纪中后期的早期象征主义到20世纪后期的后现代的各种流派。这必然影响到中国当代文学中诗、小说、戏剧等文体的创作,出现了含有现代主义因素、体现了一系列新的美学原则的作品。

2、内因:中国特定历史环境中产生的现代意识

只有当外来影响与本土文化和作家主体的内在表达需要相契合时,外来影响才可能促使本土作家相应地在创作中产生出世界性的因素,也就是既与世界文化现象相关或同步,又具有自身生存环境特点的文学意象。这些意象不是对西方文学的简单借鉴与模仿,而是以民族自身的血肉经验加入世界格局下的文学,以此形成丰富、多元的世界性文学对话。

“文革”中知青潜在写作中出现的现代意识是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食指与“白洋淀诗派”(以芒克、多多、根子为主要成员)

他们有着从信仰的狂热——理想破灭坠入绝望的共同的“文革”经历,他们觉醒后看世界,觉察出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到对立。怀疑——觉醒——思考也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历程。

如食指的《命运》(P263)一诗。

诗中含有先知先觉者的多愁善感、恐惧与孤独以及落难英雄的狷傲不羁,对社会与自身命运的担忧与绝望(现代意识)。

食指等人的诗其实已经预示了中国的现代意识与西方的现代派文学之间的重大区分和它在日后的演变轨迹:

如果说,西方现代派文化艺术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规范的质疑与绝望,那么这种被质疑的“现代化”却是中国当时社会中最敏感的知识分子积极向往的圣殿,食指等人把全部愤怒指向妨碍中国现代化的“文革”中的东方专制主义的政治因素。

二、“朦胧诗”的兴起与诗评家的“三崛起”论文

1978年民刊《今天》杂志创刊,给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朦胧诗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1、“朦胧诗派”的主要成员——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主要艺术手法:象征、隐喻、通感。

2、对“朦胧诗”的截然对立的两种评价(1)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另有方冰、臧克家、周良沛等。(2)谢冕、孙绍振、徐敬亚著文肯定这一诗潮。三篇“崛起”:

谢从文学史角度肯定“朦胧”诗人的探索;

孙概括并肯定了“朦胧”诗人的三个美学原则,P264中部——L2 徐概括新诗潮的性质是:“现代颂向”和“现代主义文学”。意义:

对“朦胧诗潮”的文学史意义、美 学原则及其特征、内涵进行了全面阐述,主要就是:由客体的真实趋向主体的真实,由被动的反映趋向主动的创造。

3、“五四”意识的回归。

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孤独的个体反叛社会秩序成规显著不同的是,“朦胧诗”依然有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诣与救世情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内在机制明显地在起作用。尽管诗人们运用了相当时髦的蒙太奇、隐喻、反讽等艺术手法,却是以个人化、风格化的聚焦点反映了知识分子的集体经验;运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如“墓志铭”“纪念碑”,这些意象令人震惊,强大的审美张力构成意识冲突戏剧性的对象化,表达了既是个体的又是集体的经验。

“墓志铭”、“北岛”,“黑夜”、“云”(顾城)这些著名意象的背后隐含了一个集体形象,诗人北岛是在文革废墟上代表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发言的。所以,朦胧诗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以独特而相对成熟、深沉的姿态参与了“伤痕文学”思潮。

代表诗人舒婷(P264倒数L6)的诗:《一代人的呼声》

我绝不申诉,/我个人的遭遇。/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无数失眠之夜,/留下来痛苦的回忆。„„

4、“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1)在形式上显示了与传统的脱节,改写了中国诗歌传统写作范式,显现出与西方现代主义的某种相似。但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现代主义文学相比,仍有着东方化特征,即对意识形态压抑的反叛和抗争,同时还保持了传统忧患和勇于承担的国家民族意识。“在经验内容的历史上仍是‘五四’意识的回归”。(2)以北岛为代表的东方现代主义充满了矛盾和悖论:

对世界已失去了信赖感,仍自觉肩负使命;对世界充满怀疑的同时,却对自已充满了自信。北岛、舒婷这一代人更多继承的是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论语和“历史主体意识”。因此中国的现代主义同人道主义的时代潮流汇合起来,成为人道主义的盟友。

5、“朦胧诗”的文学 史意义:

“朦胧诗潮”已在文学史上确立了不能忽视的位置,它的美学追求已为文学史和广大读者所认同,异端已经化为传统。

三、老、中、青三代作家的现代主义艺术探索

1、老作家:是4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探索传统在新时代的继续。如:穆旦、杜运燮、汪曾祺的诗和小说。

2、中年作家:(1)王蒙、茹志鹃、李国文、宗璞等人。

“集束手榴弹”、《剪辑错了的故事》、《冬天里的春天》、《我是谁》

小说的共同艺术特征:多以人物心理为结构线索,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及象征等艺术手法。

(2)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一只漂亮的风筝”。

高著和三位作家:冯骥才、刘心武、李陀的通信讨论包括从小说文体和手法的革新到对整个西方现代派的评价。

但王蒙、张赞亮等人对现代主义文学 主要是借鉴其手法、技巧。体现了现代主义东方化的实用主义特征。王的意识流与西方意识流小说揭示的现代人理性崩毁,在梦魇般的环境里人性扭曲异化有本质的不同。王蒙的“先锋性”的形式所表达的仍是他青年时代的“少布精神”。

3、青年作家:张辛欣、刘索拉、徐星、李陀、残雪

与中年作家相比,他们缺乏上一代人的乐观和自信,“文革”中被狂热的信仰鼓动而又被突然抛弃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虚无、孤独的反抗意识,因此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更加内在的情感上的暗合,他们的写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探索新的表现形式,更是为了表达一代人的独特历史经验和在现实中的生存体验,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抗争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与追求。张辛欣《我在哪儿错过了你》

《我们这个年纪的梦》

《在同一地平线上》

张是新时期文学中较早从女性视角观照世界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主要关注“现代女性的心理矛盾”,她们在事业和私人情感之间不能兼顾的悖论。与丁玲相似,《地平线上》中谈到女性看不起那些诚心诚意对她们的男人,反而对那些恶汉,不讲情份的家伙倒很痴情。现代女性微妙、复杂的性心理。“孟加拉虎”成为主人公的象征:“它在大自然中有强劲的对手,为了应付对手(野象、鳄鱼、大蟒、野牛等),孟加拉虎不能不变得更加机警、更灵活、更勇敢和更残忍„„”。

这种畸形心理正反映了历史灾难在年轻一代身上所留下的伤痕,也表现了他们对现实的绝望的抗争。

从表面看,作为夫妻的男画家与女导演处在“同一地平线”,而女主人公却深刻意识到不平等:

如果顽强地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就难免淡化女性作为妻子、母亲的角色而不被接受;如果只扮演贤妻良母的形象,就会失去与“他”在“事业上、精神上对话的条件”而“仍会失去他”。

通常认为,刘索拉、徐星的小说与《麦田的守望者》(塞林格)、《在路上》(凯鲁亚克)、《第22条军规》等存在某种联系。

刘索拉《你》讲述的是就读于音乐学院的青年人的生活情绪。他们成长于与“上一代人”不同的文化环境。意识到(但也不夸大)他们与“上一代人”不同的价值准则,想以自已的准则去追求艺术和人生,却与环境发生冲突。与张辛欣的小说相比,流露出更明显的虚无与绝望的反抗意识。

徐星《无主题变奏》中的主人公“我”看到现实的虚伪(主要指高校师生的虚伪、假斯文、势利眼),自愿处于社会的边缘,对流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采取蔑视、嘲讽的姿态。

刘、徐的小说,以戏谑或愤世嫉俗的夸张叙述,来嘲笑当代基于某种价值标准之上的“祟高”,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在满不在乎掩盖下的惶惑与痛苦。

残雪的小说(P267)新时期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在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起步阶段尚局限在现代派艺术技巧的探索,但很快就显现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矛盾与个人生存意义的整体性思考,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评价在80年代初期成为文学界的一个普遍关注的现象并引起一场有关现代派文学的争议(季红真、黄子平等人认为中国不存在如西方那样的文化语境。所谓的现代派小说是“伪现代派”:“我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

朗读P268第一自然段后七行。

第二节 “朦胧诗”的新的美学追求:《致橡树》与《双桅船》

一、舒婷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1、有意识地突出人道主义与个性主义的精神,以及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沉的挚爱。

2、抒情主人公“我”。舒婷诗多用第一人称写成,青年一代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信念、理想以及社会的正义性都通过“我”这一抒情形象表现出来,诗行中充满了对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

3、明朗、自然,很少刻意为之的意象。

4、偏重爱情题材写作。呼唤真诚爱情与理想的人性状态。展示出强烈的女性独立的意识。

二、《致橡树》(写于1977)

1、是一首爱情宣言,同时从女性角度出发,确认标榜自我独立的人格。

爱情理想:诗中作为女性的自我首先明确指出自已和相爱的对方(男方)有着平等、各自独立的人格以及独立的价值追求。而不是依附对方,牺牲自已的追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象传统女性那样满足于夫贵妻荣(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双方在共同的对事业、精神境界的追求中达到心灵的默契、沟通,相互的理解和信任,始终坚持自我的独立不倚,离了男方也一样活。

朗读引诗

2、以优美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坚定的“现代反抗意识”。

历史的苦难遭遇使这一代年轻诗人无法再轻易认同来自他人的“理想”和“道德”,正象顾城执拗地要用“黑色眼睛”“寻找光明”一样,这一代人在浩劫后的精神虚墟上有着强烈的反叛个性和独立的对人生世界的思考与行动意志。朗读P269第二自然段后二行。

3、浓洌的浪漫气息和新颖的现代主义技巧

(1)舒婷是“朦胧诗”人中最富于浪漫气息的一个。在青年中影响最大。《致橡树》、《双桅船》都有着炽热喷涌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

(2)常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橡树与木棉;船与岸象征的是恋人或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意象的组合凝了聚有强烈的主观个性色彩。以隐喻的言辞来营造诗的精神境界。(我们分担寒潮„„祖国,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失修的路基)

附: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呵,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在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你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第四节 小说中的现代意识:《山上的小屋》

一、思想主题:以变异的感觉展示一个荒诞、变形、梦魇般的世界,从而凸现出人类生存的悲剧,人的本质性的丑陋。

传达出文化大革命这一中国特有的时代背景下生命本体的苦痛,荒诞的生存体验、绝望感受以及在绝望边缘的呐喊与挣扎。“心中有光明,黑暗才成其为黑暗”,一种抗争现实残酷、人性丑陋的生命之光燃烧于作品中,于绝望中保持生命之存在,于虚无悲观中渴望天堂的美丽。

二、残酷透视恐怖阴暗的人性深处充满变异错乱的感觉。

通过叙述者怪异的感官体验描绘出一个怪异的世界(P273顶部)。把内心体验的阴暗面极端化地表现出来,近乎残酷地透视出深处的人性。故事环境使人感到恐怖和恶心,人物由于恐怖而失去正常理性和感受力,蜕化为某种恐惧、变异心理的象征物。

三、对生存之恶的反抗意识:努力重建秩序和正常理性。两个重要意象:

1、寻找“山上的小屋”,与不知名的人之间有某种潜在的相知,暗喻理想的人性、生存状态。

2、“清理抽屉”。招来他人的嫉恨与破坏。“母亲要弄断我的胳膊,因为开关抽屉声音使她发狂”。“趁我不在的时候把抽屉翻得乱七八糟,死蛾子、蜻蜒扔到地上。”她却从不放弃,总是想方设法要把抽屉清理好,甚至起劲地干起通宵来。

四、艺术 探索:

1、开拓了一种非常态的语言和审美空间。语言上的含混、不合罗辑; 审美上的恶感与虚幻性;

构成小说表达噩梦般感受的不可分割的形式。

2、独特的审美效果:

仿佛有一道超现实的光亮撕裂了生存的景象,而把它背后那种种晦暗的所在都呈现了出来。

第十六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第一节 文化寻根意识与文学实验

一、1985年前后的文化 寻根思潮

“文革”后的文学史上,1985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文学 界呼应着大文化 领蜮中的文化热,出现了寻根文学的思潮,与在此以前,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中伤痕、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相比有着面目上很大的改变,“伤痕”、“反思”、“改革”文学太贴近现实政治了,影响了文学自身超越性的品格。虽然从八十年代初就出现了汪曾祺、邓友梅等作家所开辟的民间世界的空间(民族风土的精神升华),但它们为数太少,而且很难引起社会轰动效应,所以没有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朦胧诗”,意识流小说(王蒙等人),先锋戏剧(高行 健等人)表明现代主义文学技巧、现代意识在中国的登陆,但当时由于强大的政治 压力使得文学 上的先锋实验被强行中断。

1985年寻根文学的崛起,却在政治与文化扯不断理还乱的错综复杂的多重关系下,提供了文学上表达先锋意识的一种新的可能性。也就是开辟了一条告别紧紧跟随主流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注重艺术本体的道路。二、八十年代中国文化 界对西方文化 的两种态度

随着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西方现代文化思想伴随着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先进技术一道涌入中国,打破了过去意识形态方面闭关自守的愚昧状态。但是,文化不同于科技,异质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精神信仰必然在本土激起各种各样的反应。

(1)有的对异质文化 抱一种亲和的态度:

如:徐迟等人持一种唯现代化论(徐发表论文《现代代与现代派》),认为只要是“现代”就是好的,就应该学习模仿,想法过于简单化了。想当然地判定:文学艺术上的现代派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不考虑现代派艺术在西方正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反抗。

(2)另一种比较冷静全面的观点认为:

“现代化”是全球各个国家共同的目标,中国也不例外。但是这一目标由于各个国家的政治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它所呈现的模式,尤其是文化上的发展模式是不相同的。这一部分知识分子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作出多元的考察,以求更好地检验、吸收西方现代文化,发展自已的现代化。这与80年代初“伤痕”、“反思”、“改革”文学 中所体现的反传统、反封建,批判“文革”时期泛滥成灾的政治专制主义的启蒙主义话语不同。他们注意到:对现实的改造必须利用好自已的文化 传统,在这样一种思想氛围中,1985年前后,文化领域兴起一股规模很大、影响广泛的文化热——重新研究、认识、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的热潮。

三、“文化寻根”:用民族的包装含蓄表达现代意识

“文化寻根”热是文化热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反映,它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国家意志和引进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得以较顺利地发展。

在整个寻根文学 思潮中,知青作家担任主要角色,他们正在从青年迈向中年,如韩少功,贾平凹、王安忆、阿城、张承志等 人。他们在走向成熟的时候,需要寻找一种独属于自已的文化标志与创作特色。

韩、王等人与从50年代走过来的王蒙等作家相比,没有一种强大的理想主义和政治信心作为精神支柱。“文革”最终被历史证明为一场闹剧(而他们曾是其中的弄潮儿,把自已的青春真诚奉献给这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运动),他们有被欺骗的共同感觉。曾经激动过他们的理想、信念无可挽回地坍塌了。在理想失落之后,他们必须找到一个替代物,一个独属于这代人的世界来证明他们在文坛上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即使在现实中找不到也应该到想象中去寻找。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利用结束不久的上山下乡生活经验,他们的亲身经历,从这种生活经验中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的价值。穷乡僻壤、人迹罕至之地往往保留着古色古香,一脉相承的中国古文化遗存。

但是,必须说明:这些知青作家绝大多数并非生活在传统民风民俗中的土著,正相反,他们大多数是积极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一族,可是当现代主义的方法直接受到来自政治方面的批评之后,他们不得一改用民族的包装来含蓄地表达正在形成中的现代意识,这一点使寻根文学作家与汪管祺、邓友梅、刘绍棠等民俗作家有了较大区别。文化寻找不是向传说复归,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接受场。

四、“文化寻根”意识:从不自觉的萌发到自觉的寻根文**流形成:

1、“文化 寻根”意识的三个方面:

(1)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内核(如:《棋王》等);

(2)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北方的河》)

(3)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既延续了启蒙主义的话题,又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爸爸爸》)

注:这三个方面并非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综合地表达了寻根的意义。如王安忆的《小鲍庄》等。

2、“文化寻根”意识的不自觉萌发:

(1)朦胧派诗人杨炼的组诗《半坡》(约1982)、《诺日朗 》、《西藏》、《敦煌》(1982年前后)。

(2)王蒙《在伊犁》系列小说(1982~1983之间)

对新疆各族民风的关注,对生活的实录手法,对历史的宽容态度为后来的寻根文学开了先河。

(3)1983年以后,知青作家纷纷进行“文化 寻根”写作 贾平凹《商州初录》、张承志《北方的河》、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

(4)1985年,自觉的“寻根文学”潮流形成。1984.12杭州会议,李庆西、黄子平、陈思和、韩少功参加。会后,韩发表《文学的“根”》一文: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该深置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知青一代作家的责任,就是“释放现代观念的势能,来重铸和镀亮”“民族的自我”。文化寻根也是审美意识中潜在历史因素的觉醒。阿城、李杭育、郑万隆、郑义也纷纷撰文鼓吹“文化 寻根”,一致认为:中国文学应该建立在广泛而深厚的“文化开掘”之中,开掘这块古老土地的“文化岩层”才能与“世界文学”对话。

五、外来文学对寻根文学 潮流的影响

1、前苏联一些民族作家如艾特玛托夫(吉尔吉斯族)

对异族(相对大俄罗斯族而言)民风的描写

2、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等人

对印第安古老文化的阐扬,对拉美民族融合后独特的地域文化的描绘。

3、日本川端康成具有东方风味、现代意识的小说

《古都》、《雪国》、《伊豆的舞女》等。

4、美国福克纳对美国南方社会风土人情的刻画(《喧哗与骚动》)深深启发了中国年轻一代作家。

这些外国作家的作品既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 特征和民族审美方式,又分明渗透了现代意识的精神;既宣有民族文化独特性,又融合了现代感。为中国作家提供了现成经验,有效鼓励。所以说“寻根文学 ”自一开始就表现出现代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愿望,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对自80年代初以来的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延续。

读P279倒数L8—“寻根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六、“寻根文学”两种主要的审美形态:

1、从民族文化和大自然中寻求精神力量,以求达到对当代生存因境的解脱和超越。在作品中通过刻画具有生命活力的人格形象表达出文化魅力,并以此完成对一种人格境界的美感塑造。

如阿城“三王”系列小说:直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棋、字、树,都是中国文化中人格的象征,小说人物在与传统文化 的相融之中,实现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残月》、《九座宫殿》等描绘北方的草原、戈壁、雪峰、江河,建构出富有生命激情的人生境界。蒙古、回、汉等多民族文化精神与博大壮阔的大自然、北方游牧民放狞历粗放的生存状态有机交融、交相辉映,体现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强大的人格力量。这尤其以《北方的河》的主人公“我”为最。报考中科院地理所研究生,徒步踏勘祖国北方的黄河、额尔齐斯河、永定河等主要河流,从这些千古流淌、绵延不绝的河流中汲取具有民族独特文化精神的人格力量,并且以现代人的信念向世界发出生命自由前行、顽强进取的呐喊。

另有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海》

2、关注探究人类生命本体和生存方式,窥探生命奥秘。(1)韩少功《爸爸爸》、《归去来》、《女女女》 P280倒数L4—

《爸》以现代意识来审视一个原始部落的生存方式,用象征手法描绘出个体生命、种族生命以至人类整体的生命存在之间的关系(剪刀,丙崽妈)以及生存的艰难过程。展示了新异独特的生命奥秘。

(2)王安忆《小鲍庄》

写封闭、贫瘠的内陆乡野农民代代相沿的自在的生存方式,古朴的仁义道德是维系小鲍庄这样的乡村社会的重要纽带、精神依托。呈现出作者对生存方式与民族文化构成之间关系的复杂、丰富的思考。客观描述了儒学文化的“仁义”精神走向崩溃的过程以及乡村被动承受权力命名的尴尬的悲剧命运。

(3)李锐《厚土》系列小说和郑义《老井》、《远村》

与王安忆《鲍》有着类似的主题内涵。

《眼石》:车把式、拉闸人、两个媳妇、孩子,80元钱治病。

描绘出山西黄土高原特有的沉重、凝滞的生存景观和由这种生存景观孕育出的封闭、古朴的文化性格。执着、愚昧、荒缪。而生活于其中的却不感到荒谬,而是心满意足,浑浑噩噩。人的情感变得粗糙冰冷坚硬。妇女人格尊严几近于零。

郑义《老井》叙写太行山深处小村庄祖辈缺水,土著后生孙旺泉铁心率众打井,割舍了对知青情人赵红英的爱与进城机会,终有所成。实实在在表达出了生存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4)非汉族年轻作家 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琥珀色的篝火》,藏族扎西达娃《西藏:隐秘的岁月》、《西藏:系在皮扣上的魂》。

七、重要补白: 对民间的发现与还原

几千年岁月流逝,传统文化的原初精神大多已散失在民间,所以寻根文学对民族文化之根的探 询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民间的发现过程。以及寻根文学 写作的知青作家们一开始就有意识地注意观察、表现未被意识形态内容遮蔽的民间文化(阿城、张承志、王安忆、李锐、郑义、韩少功莫不如此),只有在这种非正统文化存在中才最大程度保留着民族自身的蓬勃生命 力,经过几千年岁月淘汰筛选后保留下的宝贵文化基因(王一生等形象)。贾平凹、张承志、王安忆、李锐从不同的方面明确体现出民间的价值取向。但他们毕竟深受“五四”知识分子精英文化传统的熏陶影 响,绝不会彻底认同民间价值立场。但是,从他们的“文化寻根”开始中国当代文学 开启了民间在当代文学的还原过程,与前辈作家相比。他们对民间文化更为看重,从更宽广的视野来重新审视民间文化的价值意义,这对“五四”以来知识界对本土文化的片面理解、贬低乃至否定是一种纠编匡正。

第二节 寻根文学的南北呼应:《棋王》与《爸爸爸》

两种文化寻根意识

一、阿城和韩少功是“文化寻根派”作家群中很在代表性的两位。他们的代表作《棋王》和《爸爸爸》分别体现出不同类型的文化寻根意识:

(1)自觉认同传统文化精神,在传统文化的载体——乱世奇人“棋呆子”王一生身上发掘出深邃、强烈的文化、人格魅力。

(2)站在现代意识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形态进行理性批判,并致力探询在这种文化形态下的生命本体意识。

二、知青作家中的异数:阿城

《棋王》与通常的知青小说面目迥乎不同,令人耳目一新。在阿城之前出现的知青小说要么描绘上山下乡、文革**中悲剧性的历史遭遇和个人经验(如:卢新华《伤痕》,孔捷生《在小河那边》,遇 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要么采取“青春无悔”“绝不忏悔”的立场,以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风格模式叙写知青战天斗地的壮美历程(如: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等),阿城摒弃了一切高调与悲切叙说,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说中,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

三、王一生:知青文学中魅力独具的艺术 形象

1、一个出身贫寒,在时代乱云飞渡中镇定从容,洁身自好,具有独立生活方式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的超凡魅力来自于他的蕴含着儒道文化 精髓的人格修养,这种文化 精神既古老又常新,富有列限生机。正是他人格中这种深厚的文化蕴含使得他作为一个位居边缘、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单薄存在显现出无可比拟的顽强精神和文化魅力。

2、天性柔弱,却处世不惊、怡然自得。有着超凡的内力。

(1)开篇知青离城送别,“车站乱得不能再乱”——王的内心宁静。(2)对于“吃”高度重视,暗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民以食为天”。

(3)痴迷于棋道。把棋道与传统文化 沟通,使棋道和人格融为一体,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不囿于外物的控制,以“吸纳百川”的姿态,在无为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人生境界。

读P283 L11“王一生独特个性”

王一生与地区象棋大赛中的前九名获胜者“车轮大战”,发挥全部潜能,取得大胜。生命之光光彩熠熠,与茫茫宇宙气息相贯通,充分展示了强大的人格力量,传统文化精神在个体身上得到再造和复活。

四、以冷静、低调的叙述语调,细腻传神的艺术描写传达出无为与有为、阴柔和阳刚相互转化,生命归于自然、得宇宙之大而获得无限自由的古代道家文化思想。并隐含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以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当代青年一代,在当代人生中将其发扬光大。

五、(一)《爸爸爸》从现代意识的角度,对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给予理性批判,深刻揭露出这种文化状态的各种劣根性内容。

1、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写湘山、鄂水之间一个原始部落的历史变迁,象征隐喻 封闭、凝滞、落后的民族文化 形态。

2、揭示出民族文化形态中可怕的理性迷失,这是鸡头寨原始生存方式、文化构成中的巨大缺陷。

3、通过描绘“丙崽”形象,完成文化批判主题。

丙崽只会嘟哝“爸爸爸”、“妈妈”。他的存在无疑象征了人类生存中的丑恶、顽固、浑浑噩噩的一面。村民却对他顶礼膜拜,当成指点迷津的神灵。缺乏正常理性的丙崽恰好也揭示出其他人的精神病态:理性迷失之后的愚昧与残忍。如:祭告神灵以人作为牺牲,将敌方鸡尾寨被俘获的人煮了给大家吃。

鸡头寨青壮年向东迁徒,裁缝仲满毒死包括自已在内的老弱病残,唯独丙崽喝毒之后不死,依然喊着“爸爸爸”,依然顽固地生存下去。

丙崽作为一个文化隐喻或文化象征符号,意味着传统文化与当代现实之间的某种联系,丙崽长生不老,表明了古老文化的丑陋根性难以除去。

(二)探询生命的本体存在,生命的起源及生命存在的方式和意义。

1、丙崽那两句谶语般的口头禅,包括了人类生命创造、延续的最原始最基本的形态。

2、丙崽的母亲用手中的剪刀“剪鞋样、剪酸菜、剪指甲,还“嚓嚓嚓,剪绳子、剪头发、剪脐带,剪出整整一个鸡头寨 ”,这隐喻着生命延续的顽强和无理性。

3、仲满整熬毒药与老弱共饮的情节,含有个体生命和种族生命之间息息相通的神秘意味,打破了通常小说情节所依赖的因果关系,出现了以意象为主体,以感应为联系环节的新的审美思维形态。

(三)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使得小说的内涵变得广阔丰富,可据此(魔幻情节、人物)生发种种神奇联想。由具象到抽象、由经验到超验,在楚山鄂水的神秘氛围、千奇百怪的人物背后联想到久远的历史和今天之间的关系。

第十七章 先锋精神与小说创作

第一节 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 意义

一、先锋精神的定义、源头。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 了强烈的冲击。

源头:文革中青年 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

二、先锋小说的开端、三个层面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开端: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标志着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

三个层面:先锋小说的开端在叙事革命(马原为代表)、语言实验(莫言)、生存状态(残雪)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代表作家作品:

1、叙事革命的代表——马原(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

代表作品:《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马原的叙述圈套”——使用元叙事手法,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多部小说互相指涉;设置许多有头无尾的故事并对之进行片断连缀,暗示了经验的片断性、现实的不可知性,产生了似真似幻的叙述效果;对神秘煞有介事而又并不专心的爱好与探索,往往有头无尾,加强了现实世界的不可知性与不确定性。

叙述效果: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消解了此前人们所熟悉的现实主义手法所造成的真实幻觉,成为“作家中的作家”,引来众多模仿。

2、莫言的语言实验

莫言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下语象世界,以其感觉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文体富于主观性与感觉性,是把诗语引入小说的一种尝试。

代表作品:中篇《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环状闪电》

3、残雪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探索 代表作品《山上的小屋》

以一种丑恶、恐怖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4、莫、残与马原的不同之处在于马原对形式的刻意经营

莫、残是在寻求表达自已的感觉方式的时候显示出其在形式方面的先锋性的,他们对小说形式并不太在意,小说形式是服务于内容的。

三、第二批先锋小说家及其探索

稍晚于莫、残、马,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也崛起于先锋文坛。格、孙、余三位分别代表了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方面探索的发展。

1、格非构建的叙事迷宫

与马原将一些并置的故事单元搭建成一些近于“八阵图”的小说,在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单元之间(路口)又加上一些让人误入歧途的指标这样的叙事革命不同。

格非构建叙事迷宫的特点是: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

如:在小说《褐色鸟群》中。“我”与“穿栗树色靴子的女人”的三次相遇如梦似真,似乎有几个不同的“栗靴女人”存在于一个共时的世界中,但在小说进行的历时层面,每一个“栗女”都对前一个“栗女”起着解构的作用。

读P292 倒数L10—L

格非认为“现实是抽象的,先验的,因而也是空洞的”。往事如过眼云烟,无法复原,无法证实,如梦如幻,从主人公A的角度来看是一幅情景;从主人公B的角度来看又是另一幅情景,同一件事,有几种描述,几种描述彼此抵牾,相互消解,于是,人物、事件都变得扑朔迷离,疑影重重。人仿佛变成了若有若无的鬼魂。

所以说:格非着重描写人与物(事件)的相互脱离,“在这样的‘错位’式的情景中,人物仿佛已变成了若有若无的鬼魂,身历的事件则比传闻还要虚渺,人就是处在这样的从未证实过而又永远也走不出‘相似’的陷阱的一种假定状态中”。

马原的小说:几种事件的结局并存。格非的小说:几种事件的结局,彼此消解。

2、孙甘露的语言实验(P293)

孙甘露的小说致力于小说语言诗化的诗性探索。词语被 斩断了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搭配起来,使能指自我指涉与相互指涉,解指不及物的自我狂欢。

他的语言实验最接近超现实主义诗歌与绘画,比莫言着力于表现自已的主观世界的语言探索更进了一步:莫言的语言仍然有着主体的、现实的与人文的意义,孙甘露则抽空了这些意义而只剩下纯净的言辞。

3、余华对人的存在的探索

余华发展了残雪对人的存在的探索。残雪小说给人恐怖之感;余华小说则以冷酷著名。他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

代表作品有:《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难逃劫数》

余华早期小说表现人世的冷漠与残酷时,刻意追求起超然物外无动于衷的冷峻风格,这种貌似超然而冷静的叙述风格来源于作家与现实之间的一种紧张关系,他要与他笔下的人物及其代表的人性的残暴与残酷的一面保持距离。不论善恶,他都要保持一种理解之后的超然,并由之产生一种悲悯心。象高居天穹的上帝,洞悉尘寰的众生灵,心怀悲悯,却不加干预。

进入90年代后,以《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余华小说风格有一个大转变:在描写底层生活的血泪时自然保持了冷静的笔触,但更为明显的是加入了悲天悯人的因素,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除余华外,福州作家北村的小说《施洗的河》、《玛卓的爱情》等 小说从神学生存论的角度来考察人在缺少了神性的一维之后的生存状态。

四、先锋文学探索的源流意义与终结

进入90年代后,先锋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靠近民间、不避通俗的叙述风格(如余华的长篇),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主旋律文化结合(如布 老虎丛书,余华参与电视剧《共和国之恋》的制作),这就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

追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源流:

文革后中国文化界引进大量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西方现代的哲学、艺术与社会思潮也相伴而来,文坛上人们关注与争论的热点不外乎心理分析小说、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新小说派以及这些文学 流派背后的哲学背景与相关文论,如形式主义、叙述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说等等。

一些新作家(莫言、韩少功、残雪、马原、余华、格非等人)在80年代以来的主流意识形态与知识界的新启蒙主义思潮之外,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哲学、文学有更强烈兴趣,并由之受到启发,进行文学创作中 思想艺术上的先锋性探索。先锋文学先天地带有西方文学影响的痕迹。如马原、格非、孙甘露均受到并承认阿根廷作家、叙事迷宫构建的好手博尔赫斯的影响;残雪、余华受卡夫卡影响很大;韩少功的《爸爸爸》与《百年孤独》有亲缘关系;莫言的高密东北乡与福克纳的“约克那帕塔法县”可作比较。但中国作家又在借鉴的基础上写出了自已的特色。如马原、格非等人的叙事迷宫不同于博尔赫斯的迷宫叙事对纯粹的幻想世界的迷恋,而是带上了一种传统东方关注“现象”而不重视“真”与“幻”的区别的亦真亦幻色彩,如马原写顿珠的神秘失踪,真假加以分辨。

先锋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的意义:

是80年代的文学状态向90年代的文学状态转化的契机。它的出现改变了已有的文学图景与文学路向。80年代前半期,文化界的启蒙主义、人道主义思潮风起云涌,蔚为大观,但面对世纪末的中国、世界的复杂态势,传统的哲学、文学资源愈来愈显出捉襟见肘,不足敷用。如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篇小说,尽管叙事的现实主义手法很娴熟,但它们显然回避了对人性、个体独特的生命奥秘的深层次发掘与袒露。章永磷的婚恋选择与后果、前景是经不起推敲、审问的。表现当代人生、世界的荒诞性质需要新的世界观、哲学观,艺术观。先锋文学的出现,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与意识形态教条,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以马原的“叙事革命”为例,有的评论家认为他的小说是形式主义、技术主义的,这标签其实并不合适。

因为艺术形式从来不可能仅仅是形式,马原对传统现实主义叙事的似真幻觉的破坏以及随之而来的经验的主观性、片断性与不可确定性,打破了任何一种宏大叙事重新整合个体经验的可能性,使得充满个人性与主观性的现实凸现了出来。

先锋小说正是这样一种打破统一的世界图像与文学图像的努力。

经由这条途径,中国文学进入90年代的个人写作与个体叙事的无名状态。

第二节 小说叙事美学的探索:《冈底斯的诱惑》

下载中国当代音乐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当代音乐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当代诗三首-教学教案

    教案示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案(纲目)

    中国当代文学 导言 一.关于“中国当代文学” 明确当代文学概念:所谓当代文学,指的是1949年至今的文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 指出这一概念的缺陷:它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但已约定俗成......

    语文教案-中国当代诗三首-教学教案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民主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异同对比:  相同性:  就共和制的政体形式而言,属于同一类型,都具有代议制民主共和制政体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1 、《红日》的作者是 ;《红旗谱》的作者是 ;《红岩》的 作者是 、 ;《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 2 、 八大样板戏中的......

    中国当代社会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在2005年,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在当今社会,这......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第一节 50、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中国当代文学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

    中国当代诗歌精选

    中国现当代诗歌精选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