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时间:2019-05-14 13:0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

摘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刚柔观念的影响,现代美学研究只承认美的两种形态,而贬抑甚至排斥这种美的独立的地位和价值。这是因为受到儒、道、墨、法等思想派别影响的结果。对美学的追求,渗透在宗教、伦理和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习惯。

关键词: 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

引言: 对美的形态的特殊的感受,是每个民族审美观念的一个重要内涵,既表现了每个民族特殊的美的价值观,也浓缩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对美的形态的这种特殊的感受,可以体现在民族艺术的创作风格中,也可以作为日常的风俗习惯、生活时尚、审美情趣甚至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

1.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概念观.

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刚柔观念来解释文学创作风格的差异,并以丰富的比喻来对文学风格的状态做生动的描述,表现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背景上对美的形态研究所取的独特视角,使美的形态研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中有两组概念系统:一组是美、优美、阴柔之

美、婉约美,另一组则是崇高(包含孟子说的“大”)、壮美、阳刚之美、豪放美,同一组概念在美学观念上是等值的,两组概念之间则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西方美学中的美与崇高这一对范畴,就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得到新的解释,形成了作为自然美和社会美的两种基本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但如果把这一美学形态强调到唯一的程度,并以此为准,否定其他美学形态存在的合理性,就违反了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的规律。

2.绚丽之美的传统文化内涵。

单从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的表征就可以看出,许多成语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比如我们就常常用万紫千红、姹紫嫣红、桃红柳绿、花团锦簇、五彩缤纷、花枝招展、绚丽多彩、艳丽夺目、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这些成语来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赏,甚至会认为这些可以看作是美的极致,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的美学形态。这是因为人们把这样的美学形态看做是奢侈豪华的外在的形式的表征,是地位高贵、财产富有的最直观的感性形式,也是为一般人所艳羡的物质生活享受最直接的可以诉诸视觉的特征。

3.传统文化中华贵美的特性。

一是天堂的幻想,这是宗教层次上的。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是“佛”还是“仙”,都是用缤纷的色彩装点起来的。“佛要金装”,就是指要用灿烂的金黄来给佛贴面的。仙山琼阁,金楼玉宇,祥云缭绕,是佛的最高境界。佛殿上的装点也是大红大紫,富丽堂皇。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逾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晚屐;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于是昭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模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广殿共阿房等壮。岂止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他在描画法云寺的宏富瑰丽时还写道:“佛殿、僧房,皆为胡饰。丹素炫彩,金碧垂辉。摹写真容,似丈六之见鹿苑;神光壮丽,若金刚之在双林。伽蓝之内,珍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而且,佛殿上的经幡,和尚的袈裟,甚至佛像前的贡品,也都是色彩斑斓、光彩夺目的,营造出了一个与苦难的人间世界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华贵绚丽的理想世界,给信男善女一个模拟天堂的美丽而幸福的幻想。

二是权力的标志,这是现实层次上的。现实世界的华贵是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其外部的表象的特点就是绚丽多彩。在封建等级制度下,连衣服的色彩也是有严格规定的。《礼记·礼器》:“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

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不可多也,不可寡也,唯其称也。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管仲镂簋朱紘,山节藻棁,君子以为滥矣。”相反,作为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不加修饰也不行。据《大戴礼记·劝学》记载,孔子就说过:“野哉!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如果说孔子是借华丽的修饰来作比喻,借以说明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是一个人的外表的装饰,那么荀子是直接地从华贵的装饰与统治阶级奢侈欲望的关系来加以论述的:“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不足以一民也”,“必将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塞其目”(《荀子·富国》),为此他还批评“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荀子·解蔽》)。汉高祖刘邦称帝后,新任命的丞相萧何为他主持建造了未央宫,刘邦“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史记·高祖本纪》)格罗塞也认为,“在较高的文明阶段里,身体装饰已经没有它那原始的意义。但另外尽了一个范围较广也较重要的职务:那就是担任区分各种不同的地位和阶级。”[ 10 ] 可见,不仅止儒家主张统治阶级有权利享受荣华富贵,而且作为一种普遍的美学原则,绚丽的美已经成为权力、身份、地位的装饰性的美的表

征。

三是富贵的愿望,这是民间层次上的。在礼仪性的场合,无论是大型的庆典(如大型的纪念日的集会),还是小型的欢乐喜庆的场面(如婚娶、寿庆等),在民族习惯上都会借助于绚丽的色彩以显示庄严和隆重的气氛,渲染欢乐和喜庆的色彩。无论是富甲一方的财主,还是一贫如洗的百姓,都希望通过色彩的艳丽来表达对富贵生活的向往。皇帝穿的龙袍固然金光闪烁,而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在出嫁时也照样穿得大红大绿;皇帝的金銮殿金碧辉煌,百姓的婚娶喜庆的仪式也一样可以红烛高照,色彩缤纷,珠光宝气。这种艳丽,在表现为对浓郁、强烈、丰满色调追求与喜好的同时,也表现出人们对富贵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和企求。虽然这可能仅仅存在于短暂的幻想之中,却也在审美理想中表现出了普通人的生活理想。很难想象,一个庄重、热烈、欢乐的场合,可以用简朴的色调来造成那种喜庆的气氛。就民族习惯来说,不同民族的衣着、服饰、化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如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彝族、景颇族、纳西族等许多少数民族的女性,都崇尚色彩的繁富与艳丽,尤其是为赴约会的青春少女,更重视打扮的鲜艳。这些审美的习惯与崇尚,都能说明绚丽之美所具有的内在的文化蕴涵。

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非物质财产,其核心价值就是那些历经历史大浪淘沙之后的

精华部分,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而且是一个更高文明的再生之源。只要我们以美的角度去观照她的核心价值,就能细细体验出其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第二篇:品味传统文化之美

品味传统文化之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的得到腾飞,如今已跃居世界第二,可与之不大相称的是中华文化的没落。我们中国有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史,神农尝百草,嫦娥奔月,尧舜禅让,秦皇汉武武功烈烈,贞观之治文治煌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有四大发明震惊世界。从《诗经》到白话文,从昆曲到京剧,从甲骨文到现代简化汉字,这期间灿烂的华夏文化贯穿始终,这些文化容不得任何遗失。

汉字篇

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划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一首《龙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汉字之美。这美植根于华夏千年历史之中,苍颉造字惊天地,三百千千传古国。历史赋予汉字多变的外形——甲骨文,楷体,草书,行书,宋体……但华夏儿女为它烙上深深地中国印。在生活中我们用汉字思考,用汉字表达思想,用汉字向亲友传递温暖。汉字有厚重的历史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字体横平竖直,有刚直不阿之美;发音平仄四声,有参差错落、婉转悠扬之美;寓意博大精深,有微言大义的简约之美。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产物,一个“问”字告诉我们“只要开口问,学习就有门”;一

个“富”字告戒我们其实富有是“福”“灾”掺半的;一个“思”字告诉我们“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

可是,传承了五千年的汉字正与我们渐行渐远,这样说,也许你会笑,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字,汉语怎会与我们渐行渐远呢?难道你没有发现,如今即使在那些高学历的人群中也有日常用语单调的现象吗;难道你没有发现计算机、手机的频繁使用使提笔忘字的现象比比皆是吗?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拼写大会又有多少字场外的成人书写正确率超过80%?汉字不应该只存在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更应该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汉语在中国没落时,全世界却掀起了学汉语的热潮。每年世界都有新的孔子学院开办,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如果中国人以后一出手便是“默默无蚊”“钱仆后继”,一张口便是“感谢你八辈祖宗”那么就算中国的GDP在世界排名第一,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语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世界四大古文字有三种已经“死”了,只有汉语还“活”着。而汉语在我们这里又该何去何从?

传统节日篇

传统节日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从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祖

先生活的方方面面。春节有爆竹声声辞旧岁的热闹,也有贴窗花,挂红灯笼的喜庆。元宵节有猜灯谜的的乐趣也有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清明,可带上美酒祭先人,也可约三两好友外出踏青;五月端午有激烈的龙舟竞发,也有被苇叶包裹这的香甜的粽子;七夕乞巧星光下,卧看牵牛织女星;八月中秋庆丰收,嫦娥奔月千古传;九九重阳节,登高、赏菊、插茱萸……可这么多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已经渐渐的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在2005年11月25日,一场声势浩大的中韩端午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正应了那句话,失去才懂得珍惜,当被别人争走了我们才意识到端午节和许多传统节日已被我们遗忘。春节本来是用来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和亲朋好友团聚送祝福的,但现在似乎成了炫富的平台,在一桌桌天价的年夜饭,一封封鼓鼓的红包里,春节原有的内涵已经被遗忘的只剩吃了。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尚有此处境,其他节日的境况便可想而知了。

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就只有情人节与圣诞节,也不知从那里听来平安夜吃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吃橙子寓意心想事成。结果惹得苹果、橙子价格一路飞涨。只要稍动一下脑子就知道“平安夜”与“苹果”“心想事成”与“橙子”很明显是用了汉语谐音的方法,在西方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更有人美其名曰:西方节日的中国化。倒不如说是为了过洋节而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

戏曲篇

从前几年的“超男快女”再到今年的“我是歌手”流行歌曲占据了休闲娱乐的主流市场,戏曲文化也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很多人听《在梅边》,唱《花田错》,却不知昆曲《牡丹亭》更不晓得京剧《花田错》,在大学校园里若有人说,我喜欢听戏曲,便会引来一阵笑声,这笑中有不屑,有疑惑,更多的是嘲讽。在很多人看来戏曲是一种老掉牙的东西,它配不上像我们这些新世纪成长起来的一代,我们大学生应该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可我要问,你真的花费一段时间静心的听过、看过戏曲吗,你又真的对戏曲文化了解多少?

你听过昆曲的一唱三叹,缠绵婉转吗;你见过越剧的唯美、灵气与真切动人吗;你了解黄梅戏的行云流水,委婉清新吗;细心体会就会发现戏曲小小的舞台,简单的道具却可以包罗万象。因为在这里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里有张生与崔莺莺历经坎坷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有杨门虎将不求名利保家卫国的义胆忠肝;这里有杜丽娘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痴情。这里有阿庆嫂的机智;有花木兰的孝顺,有刘三姐的洒脱。

有人感叹电视电影演员技艺高超,殊不知戏曲演员只要一个人就可以让你觉得台上有有锅碗瓢盆,门厅院落。因为他们人人通晓手、眼、身、法,个个精通唱、念、做、打。

戏曲可以给你横笛的悠扬婉转,古琴的典雅含蓄,琵琶的珠落玉盘,二胡的古韵悠存。以及各种管弦丝竹乐器联合奏出的鸾凤和鸣的完美乐章。戏曲还有精美的服装,五色油彩画出的特点鲜明的脸谱,精致细腻,处处入戏的表演。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曾说过,当中国的下一代忘记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攻打他们。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民族的根,一个民族没了根,无需别人攻打自己便会倒下。20年前苏联解体,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的崩溃,更是因为西方文化的冲击。

第三篇:诗词之美(下)

诗词之美(下)60

一、单选(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本讲认为,()是律诗里的冠军。

A.《秋兴八首》 B.《永遇乐》 C.《滕王阁序》 D.《浣溪沙》

2.下列属于《庄子》篇的是()。

A.《滕文公》 B.《梁惠王》 C.《公孙丑》 D.《逍遥游》

二、多选(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1.范曾先生推荐的具有真性情的两位诗人是()。

A.马一浮 B.辛弃疾 C.李清照 D.苏东坡

三、判断(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本讲认为,《庄子》书里特别重视“美”字。

正确 错误

2.本讲认为,中国文字特性决定中国诗歌特性。

正确 错误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国女性

中国文化概论之中国女性

历经千辛万苦在本学期初选择了罗老师的中国文化概论这门课程,确实如初期所料学到了不少东西。罗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渊博的学识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我总是能和台上的达到心灵的共鸣。我认为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口语和语法知识,英语学习的最高层次就数文化层面了,其中包括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向世人展示中国。下面我就中国女性这一点结合当代当学生的现状谈谈我的看法。

世人对女人的看法普遍不好,当然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的孔家老二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头,率先表了态: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总之,男人自己觉得还挺委屈,对待女人,似乎咋也不是。莎士比亚还算有点绅士风度,说: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莎士比亚可能是同情女人,可是这话总给女人一个心理暗示,让她们错以为,自己天生就是弱者,不太妙。托尔斯泰是个老滑头,说得更幽默一点儿,当然也有点北京式的损味,他说,如果让他发表对女人的真实看法,除非他一只脚已经踏入坟墓,说完后又立即跳进棺材,把盖子盖上。其实,学者们说了这么多,都不如咱中国百姓的民间俗语说得妙:女人是猫科动物。猫科动物是什么特性,大家都知道,只有两种发展前途:一种是猫咪,顺从听话,但有爪子,也会抓人!一种是老虎,女老虎,就不是抓人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吃人了。如果说对女人看法普遍不好乃是历史与现实生活验证了女人天性多事的话,那么中国哲学的早熟导致我们恰是反着来,事先就知道女人是麻烦,所以,老早就开始压抑女性,把女性的危险与麻烦降至最低!所以便有了裹足,这不仅束缚了女性的行走自由,更束缚了女性的思想自由。

我们再来看看女性的地位,中国自古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这也不无道理,一个家庭的平衡必然需要一个在内料理内务,另一个在外打拼赚钱。大家闺秀,不出书房,这似乎是古训,这种思想一方面似的古代女子中规中矩,不可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另一方面严重束缚了她们的自由。感觉女子的地位就像是男人的附庸,在社会上也没有社会地位,从对女子的称呼中便得知,如贱人,内人,内助等等,而女子也自称为奴家贱妾等,可见其地位的地下。当然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当代中国虽有好转但也没有彻底的改善,据研究者发现,当代中国女性之地位,并没有随着经济改革而上升,相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出现了劣化趋势。根据七项指标测量,在世界160个国家中,我国妇女地位排名第132位。从对待男婴女婴的态度和妇女在国家机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职务比例就可以明显看出。我们盼望着男女平等的真正实现。

结合房子的归属权这一点,我想就个人的理解谈谈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女性一向内敛,含蓄,依附,甚至有点惟命是从。当代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显现出独立奔放的性格特点。但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与信仰,女孩门大多果断地选择了握在手里的事实在在的金钱,精神上的大家都不敢再相信了。于是便有了宁可在宝马车里哭的声音,女孩们整天抱着全职太太梦,学好不如嫁得好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认为作为一个当代女大学生,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婚恋观,我们要求经济和思想上的独立而不是简单的依附。我们需分清虚荣心和幸福感。一个是别的眼光一个是自己的感受。我们应该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过去中国女性的命运大多是悲惨的,因为在封建男权主义下,女性没有地位,男性当女人为玩物和性的奴隶。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但是女性如果有了别的男人就会被千夫所指。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因为现在我国实行一夫一妻的制度,现在的女性和男性基本上平等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很多女性也非常有钱,并且在很多家庭中,都是女性管钱。但是现在的社会太浮躁,很多女性为了钱,当上了二奶和小三。有的人支持女性做小三,有的人反对。说明现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现在出轨的女性,有的人会骂她们,有的人会宽容她们,说明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不过男性出轨还是遭不到很多人唾弃,说明现在社会的女性还是没有男性的社会地位高。

第五篇:中国传统文化之汉服

传统文化之汉服

“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唯独汉族没有能够代表本民族的服饰”很多人都这样说。事实上,汉族也有自己的服饰,那就是——汉服。

一、汉服的由来、发展及消亡

汉服,即华夏衣冠,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汉服不能与“唐装”、“和服”相混合。

汉服是世界上历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饰之一,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但目前在中国,很多人并不了解她,也不清楚汉服究竟是怎样一个概念。同时,作为目前宣传汉服的最重要工具的汉服历史剧在日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突出的错用、乱用汉服等问题,使得很多原本就对汉服就不是很了解的观众陷入的误区。

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延续到甲申之难(1644年)。1644年清军入关后,建立了以满族为核心的高度集权政府。满清统治者下令全国剃发易服,引起全国性的愤怒、不满及武装抵抗,随后满清王朝进行武力血腥镇压与屠杀,汉服逐渐消亡。1683年,清军入台湾,灭郑成功余部,从此汉服从华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彻底消亡。在经历满清两百多年的统治后,今日的汉族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华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一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古老民族。

今天人们看到的“唐装”和旗袍、长衫马褂都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而是满族的民族服饰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来越多的汉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丽服饰,这场民间自发兴起的复兴汉民族服饰的运动,通常被称为“汉服运动”。

二、汉服的特点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通过四书五经、二十四史舆服志千年不变。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黄帝到明代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信仰,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结构上,汉服分为十个部分:领、襟、裾、袂、袪、袖、衿、衽、带、系。

三、汉服的分类

襦裙 :襦裙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按领子的式样不同,可分为交领襦裙和直领襦裙。按裙腰的高低,可分为中腰襦裙(同齐腰襦裙)、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

曲裾:华夏衣冠(汉服)体系中深衣的一种。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再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应该是形容绕襟的样式。

袄裙:基本特点是属于中腰襦裙体系,典型的上衣下裳制式,下裳是马面裙。袄分为交领式的短袄、方领式的短袄、广袖交领式的长袄。

褙子:对襟,两侧从腋下起不缝合,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

四、从汉服看中华礼仪

汉服是华夏礼仪的必要组成部分。中国又称“华夏”,这一名称的由来就与汉服有关。《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而“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词,同时更是华夏礼仪的一部分。周礼的礼典分为五礼八纲,五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八纲包括: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礼、射礼、朝礼、聘礼。冠礼和婚礼是嘉礼的核心。祭礼即吉礼。《朱子童蒙须知》曰“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衣冠是礼仪之始。冠礼之前,“衣不帛襦裤”。年满二十后方可衣裘帛。

冠礼是华夏礼仪制度之首,又称成人礼、加元服,是对汉人进行礼教的开始。周朝士大夫年及二十行冠礼,王公年及十五而冠。《礼记·冠义》曰:“已冠而志之,成人之道也”。

笄礼是汉女的成人礼,即挽发脑后做髻,以簪绾之。郑玄注《仪礼·士冠礼》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使主妇女宾执其礼”。已许嫁的汉女在15岁举行笄礼,未许嫁则二十岁再举行。按《宋史·礼志》载,宋朝公主的笄礼仿庶子冠礼由皇帝三加冠服:初加冠笄,再加冠朶,三加九翬四凤冠。

婚礼是嘉礼之一。唐宋制度,男方四品以上以冕服婚,九品以上以爵弁服婚,庶人以绛公服婚。女方以礼衣或连裳嫁。

祭礼是祭神祀祖的礼制,是华夏的最高礼仪。祭服包括六冕以及爵弁。士助祭爵弁服,自家祭服玄端。士之妻服褖衣助祭。

以上便是一个即将消失却又不乏美丽的服饰文化,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汉族不是一个赤裸的民族,是一个拥有着世上最美最古老服饰的民族。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我们经常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当我们真正想说传统文化有什么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说不上来。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之感悟我们经常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形容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当我们真正想说传统文化有什么时,却总是会吞吞吐吐说不上来。其实我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在传......

    中国传统文化之戏曲

    中国传统文化之戏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

    中国诗词之美

    花开成海,思念成灾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 君当仗剑,大杀四方,妾自抚琴,浮沉随郎 一手繁华,一手落寞。因为途经你的盛开,所以我更会珍视你的现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佛曰......

    中国诗词之美

    选择题 C “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因此次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 E “二八花钿”里的“二八”指称 年龄 F “放郑声,不若远佞ning人”中的“郑声”怎么解释 淫靡的作品 “甫......

    中国之美5篇范文

    中国之美 有一天,我的园丁正在花园翻地,我问他:“你愿不愿意要点花籽种在你房前?” 他不信任地看了我一眼,用力掘着地。“穷人种花没有用,”他说,“那都是供有钱人玩赏的。” 他俯......

    中国象形文字之美

    中國象形文字之美 李蕭錕 一、甲骨文與金文共孕的書法美學 中國書法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在草創之初,即已發揮了它最大的潛能,使文字與生活、書法與藝術在數千年的漫長旅程......

    弘扬传统文化 感受汉字之美

    感受汉字之美 弘扬传统文化 河北省武强县实验中学 张凤华 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要求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辅导教师刻苦自励,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