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少数民族参观团的成立及政治意义
少数民族参观团的成立及政治意义
1950年国庆前夕,在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这样一个特别时刻,毛主席、党中央没有忘记边疆少数民族兄弟,决定以总理周恩来的名义向他们发出邀请,到首都北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虽然当时全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还没有准确鉴别,但中央要求“争取一个民族不漏,一个代表性人物不漏”。
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工作。为避免疏漏,专门成立了“政务院少数民族招待委员会”。负责代表们在京期间的生活招待、文娱活动安排、安全保卫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工作。
9月26—29日,身着民族服饰的各族代表陆续抵京。来到北京的各族代表受到了周到、优厚、热情地接待。
10月1日一早,代表们每人胸前佩戴红色绸子条标志,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同首都几十万观众共同观看国庆典礼和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阅兵式。
10月3日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把各少数民族代表的在京活动推向了最高潮。在李维汉等同志引导下,代表们在中南海怀仁堂接受了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在结束首都的活动之后,便前往外地参观。首先是去我国工业发达的东北三省,到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参观。从东北回北京后,稍事休息,就到南方参观,从上海到南京,再到苏州、杭州,代表们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
代表团在京活动大约一个月时间,在外地活动约有一个多月,共计活动两个月左右时间。
这次活动,由于党中央的重视和各方面的周密安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使各兄弟民族的代表们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而且消除了一些人原有的疑惑和顾虑。代表们回去以后,都成了义务宣传员,宣传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1950年少数民族参观活动的成功,使得组织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这一活动成为党和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并延续到今天。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少数民族同胞通过到内地参观,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角度来看,它就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里程碑、分水岭,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结束了旧中国的失败、屈辱和黑暗的历史,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纪元。因为中国是世界大家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也是世界革命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必然要深刻地影响事实上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束了一百多年来的分裂、割据、混战局面,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空前团结和统一;
二是推翻了国内“三座大山”的专制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毛泽东语),开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
www.xiexiebang.com 2009-10-21 09:45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三是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同时也具备了抵御和打败一切可能来犯的外国侵略势力、保家卫国的强大能力,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中国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彭德怀语)。
四是为即将开展的建设和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基础未必是有形的实力,而一定是建设和发展所必须的能力和能力施展的条件以及它所可以预期的前景(即可能)。这种能力的发挥和效果取决于我们今后在动态环境下实际的把握。
五是为一切爱国的仁人志士全身心地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建功立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和营造了有利的环境。
六是基于中国的实力(主要是人口、国土、建设和发展的市场、政治、军事、外交、组织乃至主义或信仰凝聚的力量,以及新中国成立所焕发出来的生机和活力,这些因素综合形成的实际能力)而对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预期。即是说,今后的世界,没有中国的参与,或者不考虑中国的态度和影响,是不可想象的。(梁煜璋)
第三篇:政治意义常用语言
政治意义常用语言:
(1)公民(人民)
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
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养,增强政治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政府
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有利于体现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有利于坚持依法行政,维护人民的利益
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树立政府的权威有利于实现社会稳定,巩固国家政权
(3)党
有利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
有利于密切党群关系,维护人民的利益,永葆党的先进性
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4)对民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有利于拓宽民主渠道,健全民主形式
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此外,对公民的意义都属此范围
(5)对外
有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提升国际影响力
有利于国际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建立国际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6)时政意义
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
根据具体材料加以补充完善积累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从阶级基础看: 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幕,中国从此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工业无产阶级正是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长壮大起来的。首先,中国的无产阶级不但同各国无产阶级一样,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富于组织性和纪律性。其次由于它成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身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因而具有最坚决的革命性。最后它与中国农民天然的联系性以及由于中国产业布局不平衡而带来的集中性,决定了无产阶级成了近代中国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最革命的阶级。因此从它诞生的那天起,中国无产阶级就以反抗剥削者的战斗姿态,不断进行着英勇斗争。起初,还局限于自发的经济斗争领域,但是随着运动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带有政治性的罢工和斗争。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产生本阶级的革命政党来领导,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从思想基础看:从1915年起,中国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发动了一场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向封建旧道德、旧思想和旧文化宣战的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在中国先进思想界居于主导地位,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组织基础看: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广大市民直接发动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斗争。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发动和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因此在五四运动之后,他们开始到工人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不但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而且他们本身也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1年,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她历尽艰辛苦难、走过一段段血雨腥风的年代,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迄今为止她取得了多少可歌可泣可敬可叹的成就和硕果,在历史绵延不绝的长河中书写了一笔又一笔的辉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范围(除台湾等岛屿以外)的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扫清了障碍、创造了根本前提,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并从中国实际出发,逐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30多年来,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大大向前推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的不懈奋斗、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其重要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从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历史性跨越,从国家被侵略、民族被压迫到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强大动力的历史性跨越,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永远告别了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100多年来对于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生活富裕和社会和谐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2.开辟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勃兴、曲折和发展,是20世纪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把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贡献,其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过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鼓舞和坚定了人们的信心信念;进一步揭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探索符合客观规律和各自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赋予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以新内涵,深刻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振兴。
3.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过去一个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不寻常的世纪。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光明与黑暗的搏击,和平与发展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期待。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中国的前途命运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在推动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正义事业的前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成为抗日战争的民族先锋和中流砥柱,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大大加强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力推动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卓有成效地开展对外交往。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国际关系准则的一个创造性贡献,已写入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国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坚决抗击各种侵略、破坏和武装挑衅,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并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成为稳定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党。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中国共产党是密切联系群众、完全彻底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的党。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富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重要成果,开辟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创建了富有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提出了富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国际关系原则和理念。
中国共产党是坚持在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中自觉地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的党。党通过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努力把党建设成为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用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具有严明纪律和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党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和思想演变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正如毛泽东所说: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从根本上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起了阶级关系的调整,农民革命的大力发动,使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表现出空前的彻底性。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鸦片战争后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但由于没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这些斗争失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