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4

时间:2019-05-14 13:3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4》。

第一篇: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4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不吃早餐,血液里缺少(),大脑功能就会受到影响。A.葡萄糖 B.维生素 C.脂肪

D.微量元素

2.阳光中()能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变成(),促使人体对钙的吸收,预防软骨病。

A.红外线;维生素A B.红外线;维生素D C.紫外线;维生素A D.紫外线;维生素D 3.具有抗佝偻病作用的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4.牛奶、豆类、豆制品、绿叶蔬菜、海产品等是()的主要食物来源。A.碘 B.铁 C.锌 D.钙

5.可以促进胶原合成,参与胆固醇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帮助铁的吸收和利用,如缺乏会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坏血病的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6.水痘是儿童的常见病,若班上有儿童出水痘,教师应该()。A.立即采取隔离,教室消毒 B.要对全校教室和操场消毒 C.向校领导汇报坚持上课

D.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7.肥胖症发生的主要诱因是()。A.遗传因素

B.过食、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 C.内分泌疾患 D.精神因素

8.营养性贫血是因缺乏造血所必需的()、叶酸等营养物质所致。A.碘 B.磷 C.锌 D.铁

9.(2013年真题)某寄宿制小学一位学生睡觉时突然小腿抽筋,生活老师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让学生下床,站直抽筋的腿 B.让学生平躺,按摩抽筋部位

C.让学生下床,用冷水冲洗抽筋的腿

D.让学生平躺,在其抽筋部位贴上止痛膏

10.王强做实验时不小心烧伤手背,教师应当()。A.涂油 B.刺破水疱 C.用冰水冲洗

D.立即送校卫生院

11.(2012年真题)小学生游戏时摔倒扭伤并有少量出血,教师的正确做法是()。A.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 B.纸巾盖上伤口,电话通知家长 C.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往医院 D.清洁水冲洗伤口,消毒纱布包扎 12.鼻出血时,可以()。A.用热毛巾敷前额 B.用冷毛巾敷前额 C.用纸张堵鼻孔 D.头往后仰

13.被猫和狗咬伤、抓伤后,下列措施中哪种是无效的?()A.用大量清水和肥皂彻底冲洗伤口和伤口周围皮肤 B.注射抗生素 C.注射狂犬疫苗 D.用碘酒消毒伤口

14.(2014年真题)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

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 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

C.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 D.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 15.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岁。A.4~6 B.6~8 C.8~10 D.10~l2 16.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他的这种行为属于()。A.焦虑症 B.强迫行为 C.强迫观念 D.强迫恐惧 17.小芳的手很干净,她却总是禁不住反复洗手,明知这种做法不对,可就是控制不住,这说明她患有()。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18.小强考试前紧张,忧心忡忡,考试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发挥失常,他的症状属于()。A.考试焦虑症 B.考试强迫症 C.考试抑郁症

D.考试阵发性紧张症

19.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A.交往焦虑 B.上学焦虑 C.考试焦虑 D.课堂焦虑

20.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A.焦虑 B.紧张

C.情绪低落 D.注意障碍

21.学习困难综合征的表现不包括()。A.计算困难 B.活动过多 C.诵读困难

D.缺少某种学习技能

22.(2012年真题)小学生由于考试焦虑而产生的失眠可采用(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 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2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A.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B.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 C.发展学生的能力 D.提高学生的成绩

24.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是()。A.会谈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心理测验

25.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来治疗。26.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A.认知测验 B.能力测验 C.人格测验 D.智商测验

27.心理辅导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学会调适;二是()。A.行为矫正 B.学会适应 C.寻求发展 D.克服障碍

28.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A.寻求发展 B.矫正行为 C.学会调适 D.开发潜能

29.张老师通过奖励小红花来表扬学生的行为,这种心理辅导方法属于()。A.系统脱敏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自我控制法

30.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是()。A.代币奖励法 B.行为塑造法 C.暂时隔离法 D.自我控制法

31.小伟过分害怕猫,通过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看猫到近看猫、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A.全身松弛训练 B.系统脱敏法 C.行为塑造法 D.肯定性训练

32.(2014年真题)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心理。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33.小红孤僻、羞涩,当她主动与同学交谈或请教老师时,李老师就给予肯定或激励。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A.强化法 B.系统脱敏法 C.示范法

D.行为塑造法

二、简答题

1.简述小学生运动系统的特点。

2.简述小学生的常见外伤及处理办法。3.简述心理健康的含义。

4.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原则。5.小学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哪些? 6.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有哪些?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洋快餐以其时尚、美味、快捷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儿童和青少年特别青睐洋快餐。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洋快餐具有“三高”和“三低”的特点,即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洋快餐的制作方式以烤、炸为主,脂肪含量很高,大大超过人体一天所需的脂肪量。能量过剩会导致超重和肥胖。超重、肥胖的少年儿童的比例越来越高,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肥胖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肥胖还会对少年儿童心理带来负面影响。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儿童肥胖的原因。(2)如何预防肥胖症?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缪佳,10岁男孩,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恶劣,总是以强者形象出现,经常欺负周围的同学。该生从小跟爷爷在老家生活,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缺少依恋,爷爷对他宠爱,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使他渐渐形成任性的性格。其父亲怕他吃亏,叫他回击欺负他的人,从而逐渐变成一个欺负别人的人。该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没有认识到上学的目的和要求。

问题:试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对缪佳进行咨询和辅导。3.(2013年真题)请看下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

(1)图中的小学生在安全用电方面犯了哪些常识性的错误?(2)你认为小学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杨蒙是一名五年级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一直不错。一次,在期中考试时由于感冒发烧没有考好,结果成绩下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老师不知她带病考试)。此后,每当面临考试时杨蒙都很紧张。在考试前几天就开始担心,害怕考试失败,为了能考好,她考前每天都复习得很晚。考试时,杨蒙经常感到注意力很难集中,脑子里也一片空白,明明掌握的知识也都忘记了。同时还伴随着紧张、心慌、手发抖、出汗、小便急、全身绷紧等症状。可考后她发现这些题目都会做,只是由于没发挥好而失败,因而更加害怕考试。为此,杨蒙非常痛苦,不知道如何摆脱。问题:

(1)杨蒙的这种症状是一种什么心理问题?(2)本案例中,造成这一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针对她的问题应该采取什么方法进行治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葡萄糖是脑、神经和肺组织必需的能源物质。如果不吃早餐,血液中葡萄糖降低,从而引起血糖浓度降低,首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会产生疲劳或头晕等现象。

2.D【解析】阳光中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变成维生素D,促使人体对钙的吸收,预防软骨病。

3.B【解析】维生素D具有抗佝偻病的作用,又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与机体的钙、磷代谢密切相关,它能够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对骨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4.D【解析】钙的食物来源首选牛奶,它含钙较高,吸收率也较高。其次是豆类、豆制品和绿叶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芹菜等。海产品如小虾米、小鱼干、紫菜等也是钙的好来源。菠菜含钙量丰富,但草酸含量太高,其中的钙难以吸收。

5.D【解析】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又名抗坏血酸。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就是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猕猴桃、柑橘、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

6.A【解析】学校对病人和可疑的病人要隔离观察,及时治疗;做好消毒和检疫;采取药物预防。

7.B【解析】多食、少动是肥胖症的主要诱因。

8.D【解析】营养性贫血是指因机体生血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维生素D等物质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

9.A【解析】抽筋是肌肉痉挛的一种,所以必须先直立,缓解强直收缩这一现象,然后再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

10.D【解析】烧伤后应立即送卫生室,若是程度轻微的烧伤可用大量凉水冲洗。11.D【解析】本题考查对小学生常见外伤的处理,对于擦伤,应该采取清洁伤口、盖上纱布止血的办法进行处理。

12.B【解析】用冷水敷前额,冷水有收缩毛细血管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头往后仰会造成鼻血倒灌,血容易进入大脑里。

13.D【解析】逗玩猫狗等宠物时注意防止被抓伤或咬伤,一旦被抓伤或咬伤,要立即反复清洗伤口,并到医院接受治疗及疫苗注射。

14.D【解析】轻微脑震荡建议24小时内冷敷,目的是减少渗出、出血。24小时后热敷目的是促使瘀血、血肿吸收。

15.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征的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16.B【解析】强迫行为是情绪障碍的表现,主要是指产生一系列呆板、机械的重复行为,在受到他人干涉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小王反复检查门是否上锁的行为就是强迫行为的表现。

17.C【解析】强迫症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小芳的情况属于强迫行为,即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行为,如反复检查、反复洗手、反复计数以及某些仪式性动作等,明知不对,但无法控制自己。

18.A【解析】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比如快考试了,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复习好,就会紧张担心,这就是焦虑症。小强的症状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症。

19.C【解析】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为考试焦虑。

20.C【解析】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过度的抑郁反应,通常伴随有严重的焦虑感。

21.B【解析】活动过多属于多动症的表现之一。

22.B【解析】肌肉松弛法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付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而失眠状态的出现就是由于情绪上紧张、不安,心里产生的焦虑,肌肉松弛法刚好能够治愈这一症状。

23.A【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4.A【解析】会谈法是一种有目的的会话,是心理评估的基本方法。教师通过会谈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也可以对学生的认知、情绪、态度施加影响。会谈是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

25.A【解析】心理测验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心理测验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认知测验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成就测验。26.C【解析】人格测验包括多相人格调查表、兴趣测验、成就动机测验、态度量表等。27.C【解析】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第二是寻求发展。这两个目标中,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28.C【解析】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

29.B【解析】小红花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属于代币的一种,所以这种方法属于代币奖励法。

30.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为塑造法的概念。行为塑造法主要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31.B【解析】系统脱敏法是将放松训练和经典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进行全身放松训练;建立焦虑刺激等级表;焦虑刺激与松弛活动相配合。

32.A【解析】利用正强化可以增加行为发生的次数。王老师利用鼓励的正强化方式来帮助小明增加发言的次数。

33.A【解析】强化法,也叫正激励,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次发生。李老师希望通过给予肯定或鼓励来帮助小红克服交往障碍,是强化法的具体运用。

二、简答题 1.【参考答案】

(1)小学生骨骼发育特点

小学生骨骼弹性大,可塑性强,软骨较多,骨膜较厚,再生能力强。因此,骨骼在生长发育旺盛的少年儿童时期,具有明显的可塑性。(2)小学生肌肉发育特点

儿童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8~9岁后,肌肉发育速度加快,到青春期时,肌肉发育剧增,此时能够准确灵活地做出细微动作。(3)小学生关节发育特点

小学生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的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在较强外力作用下,易脱臼。在肌肉力的作用下,关节可以逐渐改变形态以协助肌肉完成一定的动作。小学儿童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更弱,若长时间站立、行走,易引起足弓塌陷,特别是肥胖儿童更易发生扁平足。2.【参考答案】(1)擦伤。对于擦伤的处理:用干净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处的杂物;盖上消毒纱布,按压止血;外用创可贴或云南白药;每天换2次药,保持伤口通风,避免感染、红肿。(2)刺伤。对于刺伤的处理:用高锰酸钾溶液清理伤口;用过氧化氢进行消毒;送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3)扭伤。对于扭伤的处理:24小时内用冰敷,用冰块或毛巾反复多次冷敷,每次20~30分钟,间隔10~20分钟进行一次,并检查皮肤的温度;4小时后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如怀疑骨折应去医院检查。

(4)割伤。对于割伤的处理:用清水清洗伤口;擦上消毒药水,如过氧化氢;太刺激的消毒或消炎药会伤害伤口的组织,所以要小心使用;盖上消毒纱布,包扎固定。

(5)烫伤。对于烫伤的处理:迅速避开热源;采取“冷疗”的措施,如用大量凉水冲洗;千万不要揉搓、按摩、挤压烫伤的皮肤;水疱可在低位用消毒针头刺破,移动身体时创面应以消毒敷料或干净衣被遮盖保护;及时就医。

(6)烧伤。对于烧伤的处理:脱去滚热的衣物,防止进一步损伤;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或将伤处浸在冷水至少十分钟;在伤处盖上清洁的敷料以免受细菌感染和再次损伤;让伤者饮水,补充失去的水分。若是手脚烧伤,可尽量保持其在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减轻水肿。3.【参考答案】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4.【参考答案】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5.【参考答案】

(1)开设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主的有关课程;(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5)开展面向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活动;(6)开展小组辅导;

(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6.【参考答案】(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暂时隔离法;(6)自我控制法;(7)惩罚法。

三、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儿童肥胖的原因如下:

①营养过剩。营养过剩致摄入热量超过消耗量,多余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于体内致肥胖。

②缺乏运动。儿童肥胖一旦形成,由于行动不便,便不愿意活动以致体重日增,形成恶性循环。

③遗传因素。肥胖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

④心理因素。情绪创伤或父母离异、丧父或者丧母、被虐待、受溺爱等,可诱发胆小、恐惧、孤独,而造成不合群、不活动,以进食为自娱自乐,导致肥胖症。

⑤中枢调节因素。正常人体存在中枢能量平衡调解功能,控制体重相对稳定,如果个体调节功能失去平衡,而致机体摄人过多,超过需求,就会引起肥胖。(2)预防肥胖症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限制饮食。限制饮食的同时必须照顾营养需要,以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不能使体重下降过快。儿童食欲旺盛,可给予大量蔬菜水果,逐渐让其习惯进食减少。

②增加运动。逐渐增加儿童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可先从简单的运动做起,培养其兴趣,每次可进行1~2小时。同时鼓励儿童参与家务活动。

③家庭和社会的支持。预防肥胖必须有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最好能改变家庭的生活饮食习惯,如不能在家长暴饮暴食的同时限制儿童饮食,不能经常带儿童参加宴会。2.【参考答案】

(1)可运用认知领悟疗法,或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其不正确的认识。(2)对于其不良行为可运用行为疗法,奖惩结合。3.【参考答案】(1)图一,在高压电线路下方放风筝容易使风筝缠绕在电线上,高压电线与大地产生回路,导致学生严重触电。

图二,湿手插电座会造成电流回路,导致学生触电。

图三,在高压变电箱上攀爬,由于电压箱子电压较大,阴天下雨或保养不良会发生漏电现象,学生有触电的隐患。

图四,用湿抹布擦插座,如果没有及时关闭电源,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2)首先,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触电的原因、危害,提高学生对触电事故的认识。

其次,讲授安全用电的常识,训练学生良好的用电习惯。

最后,利用趣味活泼的实验活动向学生介绍有关电的知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4.【参考答案】

(1)杨蒙的症状是考试焦虑症。

(2)杨蒙考试焦虑主要与考试失败及老师的批评有关系。可以采用强化法、代币法、行为塑造法等进行克服训练。

第二篇: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击卷4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4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的是()。

A.冯特B.巴甫洛夫

C.艾宾浩斯D.弗洛伊德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墨子

C.荀子D.孟子

3.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

A.关键期B.守恒期

C.转折期D.过渡期

4.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D.考试制度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A.普及教育B.普及基础教育

C.普及国民教育D.普及义务教育

6.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D.课外活动

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A.有直接影响B.有间接影响

C.没有影响D.有一定影响

8.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A.正强化B.负强化

C.消退D.惩罚

9.“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B.差异性

C.不均衡性D.顺序性

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是指()。

A.读、写、画B.读、算、画

C.读、写、算D.画、写、算

11.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问题。

A.创造性B.认知性

C.有结构D.无结构

12.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原则。

A.启发性B.直观性

C.巩固性D.循序渐进性

1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D.成就测验

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A.1862年B.1898年

C.1902年D.1922年

15.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A.小组B.班级

C.年级D.教研室

16.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D.道德观

17.()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D.交往困难

1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A.礼、乐、射、御、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礼、乐、射、辞、书、数

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19.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

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

20.教师()的流畅性与他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记忆B.思维

C.想像D.观察

21.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2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A.布鲁纳B.加涅

C.罗森塔尔D.波斯纳

23.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A.课余活动B.课外活动

C.群众活动D.文娱活动

24.试图以心理学“统觉”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杜威D.凯洛夫

25.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A.加涅B.布卢姆

C.波斯纳D.罗森塔尔

26.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A.教学媒体B.教师

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2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原则。

A.疏导B.导向性

C.因材施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8.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征。这是为学生提供()。

A.比较B.变式

C.正例D.反例

29.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B.教师

C.教材D.教学思想

30.我国近代小学开端于()。

A.1878年B.1887年

C.1897年D.1898年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学习有哪几种策略?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3.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什么?

4.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5.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亮亮,男,9岁,聪明,兴趣广泛。上课时能认真听讲,并完成作业。课后爱看小说、摄像、踢足球,对功课关注不多,每期期末考试前几天才抓紧时间复习,所以考试成绩总是不好,他十分苦恼。

问题: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亮亮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近几年在美国发生了哪些大事吗?(学生踊跃发言)。

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

师:看看这幢楼,把它和周围的楼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幢楼有110层,曾经是美国纽约最高的楼,但是由于恐怖分子的袭击,它已经被夷为平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感到气愤。设想一下,假如你曾经站在这幢楼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

生1:会很害怕。

生2:会腿发软。

生3:那么高,我会觉得要掉下去一样。

师:你平常站在我们教学楼3楼或4楼走廊往下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生:不会。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们的教学楼矮,世贸大厦高。

出示课题:高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高矮的知识)

师:你们平时见过这样比高矮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出许多例子。

教师放音乐,学生自由寻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自由讨论。

问题:请用所学的教学理论,分析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了哪些教学方法?遵循了哪些教学原则?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了系统研究。

2.D【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优良品质就能得到发展。

3.A【解析】题干是对关键期的解释。

4.A【解析】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施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D【解析】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6.D【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7.A【解析】教师不同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8.A【解析】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叫正强化。

9.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若人为地打破这个顺序,就会适得其反。

10.C【解析】“三基”是指读、写、算。

11.C【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这就是有结构问题。

12.A【解析】第斯多惠认为好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受和发现真理,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13.A【解析】智力测验是认知测验的一类。

14.A【解析】1862年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15.B【解析】班级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

16.B【解析】略。

17.B【解析】题干是过度焦虑的儿童的表现。

18.A【解析】西周以后,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19.B【解析】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20.B【解析】教师思维越流畅,教学效果越好。

21.D【解析】题干是对标准参照评价的解释。

22.C【解析】罗森塔尔等人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23.B【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4.B【解析】赫尔巴特从心理学“统觉”原理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25.C【解析】波斯纳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

26.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27.A【解析】通过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使他们积极向上,这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28.D【解析】适当运用反例,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对概括和规则的本质认识。

29.A【解析】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30.A【解析】1878年张焕纶在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小班,这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二、简答题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针对陈述性知识有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2.(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3.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4.(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5.(1)加强沟通,促进心理接近;(2)角色互换,形成互相理解的心理氛围;(3)避免滥用惩罚;

(4)适当调整任课教师。

三、材料分析题

1.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亮亮违背了遗忘规律,表现在只是上课时认真听讲,考试前临阵磨枪,而平时没有有效地复习,使知识牢固化。对策:要运用遗忘规律,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要注意复习。(1)组织有效的复习。①及时与经常复习相结合;②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③复习方式多样化,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复习是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⑤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2)适当的超额学习。最好的超额学习量是50%。(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2.【答案要点】(1)该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以教师讲解、引导为主;②谈话法: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遵循的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用事例、实物讲解;②启发性原则: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③科学性与思考性结合的原则:用“9•11”事件教育学生热爱和平;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让学生联系教学楼,在教室里找证据等生活实际来学习。

四、教学设计题

答案:略。

撰写教学设计注意点

一个教学设计包含的要素

标题、课题(诗意、整齐、有个性特征);教材分析(要点、特点、作用,分析要有个性);设计理念(结合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三维,具体化);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设计意图。

叙写教学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整理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临摹、扩展

技能: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

迁移——联系、转换、运用、举一反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接弃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

教学过程的安排

1.开课:简洁有趣,整合鲜明。

2.思路:板块结构,主线分明。

3.过程:重点凸显,过程展开。

难点化解,深入浅出。

4.媒体:适时适量,真正辅助。

教学过程撰写注意点

板块安排,写详细,写具体,策略丰富,重点凸显。

1.尽量写好“过渡语”(导语)。

2.注意行为动词。

3.科学使用教学语言。

4.列出重点句子、段落的过程。

5.切莫写上“师生对话”(师:„„生:„„)。

6.合理预设学生语言。

7.设计意图少而精。

8.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篇: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小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是()。A.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 B.上海泸南三等学堂 C.南洋公学外院 D.俞复等设立的三等学堂

2、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他们是()。①知识与技能 ②知识与兴趣 ③过程与方法 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而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 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6.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是()提出的。

A、.科顿 B、波斯纳 C、布鲁巴奇 D、阿特金森

7、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A、学科课程理论 B、活动课程理论 C、社会课程理论 D、要素课程理论

8、.教育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沛西•能 B、卢梭 C、孟禄 D、勒图尔诺

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0、性格发展的关键期是小学()

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11、班主任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是设计并开展()。A、小组活动B、少先队活动 C、班级教育活动 D、课外活动

12、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文学艺术活动D.社会活动

1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A.1862年B.1898年C.1902年D.1922年

14、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A.小组 B.班级 C.年级 D.教研室

15、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A.体育活动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 D.课外活动

16、依据对学习需要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A、教学总结 B、教学分析 C、教学评价 D、教学设计

17、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样品样本、模型图表、幻灯片、电视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A、直观导入 B、联系导入 C、事例导入 D、悬念导入

18、教学评价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A、诊断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对性评价 D、学生自我评价

19、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在领导班级过程中,不是以直接的方式管理班级,而是以间接的方式引导学生,属于班主任领导方式的()。A、权威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专断型

20、乐曲《茉莉花》不管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整体性

二、简答题。(共三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特点。22.简述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23、简述小学德育的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共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吴老师的专制的管理班级方式遭到学生的集体造反。应该让学生一起商量班级管理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班级的不足和自己的责任;其次,把任务按小组分配给同学,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争;再次,一起为班级要设提建议;最后,增强双方沟通,渐渐地班级中呈现出一派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新气象,以前的坏风气消失得无影无踪。(1)现代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什么?(4分)(2)吴老师最初管理失败的原因是什么?(8分)(3)吴老师后来管理成功的原因是什么?(8分)

25、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几位学生怯生生地找到班主任,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对班主任说:“别给我们排队了。”孩子们的目光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这位教了20多年书的教师心头一热,眼睛湿润了。事后,他对记者说:“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到了那一份沉重。”根据某课程调查专家小组的一项调查显示:“96%的学校给学生按考试成绩排名次,经常排名次的占68%;75%的学生对全班公布分数和排名次感到紧张、害怕,甚至讨厌。” 请依据以上实例,分析“排名榜”带来了什么?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26、材料一:

桂花雨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荼,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问题:(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

(2)根据课文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并简要说 明理由。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小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的过程。

A.交往 B.学习C.德育

D.认识

2.个案追踪法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A.连续

B.发展变化

C.现实

D.具体 3.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方面的特性。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4.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应是()。

A.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 B.组织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 C.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D.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兴趣

5.在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对与小学班级管理目标和教育价值非对立的内容,一般采取()的策略。

A.宽松

B.推荐

C.禁止 D.优待

6.小学班级是一个双重性的组织,它既是学校的基层组织,也是()的基层组织。

A.中国儿童先锋队 B.社会少年先锋队

C.中国少年先锋队 D.国际少年先锋队 7.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为核心来建立管理机制。A.学校

B.教师

C.教育内容 D.学生

8.对学校而言,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不包含()。

A.教育——在家长学校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B.代替——家长解决不了的问题,学校应当出面解决

C.引导——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D.辅导——开展家长心理辅导与咨询活动 9.课堂中占优势的言论与意见称为()。

A.规范 B.舆论 C.课堂气氛

D.凝聚性

10.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归因于()。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11.学会写“石”这个字后,有助于写“磊”。这种现象属于()。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水平迁移 D.垂直迁移 12.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年龄阶段性和不均衡性。

A.顺序性

B.层次性 C.自主性 D.广泛性

13.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习阶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指导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14.科学学习要以()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A.合作 B.交流 C.探究 D.实践

15.难以充分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能力分组制

16、早上起床,发现外面的地是湿的,判断前一天晚上下雨了,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记忆 B、注意 C、思维 D想象

17、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A、格赛尔 B、杜威 C、华生 D、霍尔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年通过。A.1985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19、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叫做()。,A.操作性条件反射 B.遗传性条件反射 C.经典性条件反射 D.非理性条件反射 20、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A.幼儿期 B.婴儿期C.少年期D.青春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小题10共30)

21、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2.简述如何利用教师机智处理突发事件?

23、简述小学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

三、材料分析题(共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的事情实在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有一天,于老师忽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职权”呢?于是她决定试试。于老师经过认真考虑,选了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这使郑莉莉既感到骄傲,又感到了压力,她自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在她的“任期”内,她从早自习到晚放学事事操心,俨然一个老师模样。对她的工作,于老师绝不插手。但是,暗地里,却时时刻刻盯着,对她处理得很好或不当的地方都会找机会一一指出。她很快适应了角色,除了管理好日常班级工作外,还把每周的班会课主持得有声有色,把各种活动组织得生动有趣。接着,班里又产生了第二位、第三位……班主任。自从学生来当“班主任”的办法诞生后,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班上获得“流动红旗”的次数越来越多,来自任课教师和家长的称赞也越来越多。

于老师让学生来当“代理班主任”体现出他怎样的教育思想?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进行分析。

25.下面是几位科任教师对一个班级纪律问题的议论:

数学教师:“二班学生一点不听话,我没得精力管那么多,不听课就算了,他讲他的,我讲我的。”

语文教师:“二班学生要管得严,我上课他们就不敢闹,清风雅静的。”

音乐教师:“我没得精神去骂他们,课实在是上不下来,我就找班主任来压阵。”

接着,几位教师七嘴八舌地议论:“他们就怕班主任。”“见了班主任就像见了猫。”“猫一走耗子就翻堂。”

“学生都一样,欺软怕硬,这是规律。”…… 请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上述教育现象。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26、材料一:

触摸春天

邻居的小孩安静,是个盲童。

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早晨,我在绿地里面的小径上做操,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我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安静。我仿佛看见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了。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我没有惊动安静。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问题:(1)请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2)如何指导中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3)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真题《小学教学知识与能力》预测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每小题2分,共40)1.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指导的“三中心”是()A、儿童、教材、活动 B、教师、活动、经验 C、儿童、活动、经验 D、教师、经验、教材

2.肖晓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事物,兴趣广泛,注意力容易转移,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年通过。A.1985年 B.1993年 C.1995年 D.1999年 4.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C.洛克和《教育漫话》D.杜威和《民本主义与教育》 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A.心理模仿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生产劳动

6.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同时 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这说明其品德发展到()A、服从阶段 B、依从阶段 C、认同阶段 D、内化阶段 7.普通中小学生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的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8.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华生

9.()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其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A.观摩教学 B.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C.开展微格教学 D.反思教学经验

10.将“飞机一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运用的是记忆术中的()。A.位置记忆法B.简缩和编歌诀C.谐音联想法D.视觉联想

11、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多因素当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12.有意识的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检查和监控的学习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赞誉为()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 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

14.上初中以来,刘俊好像不认识自己了,“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常常困扰着他。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发展阶段。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15. 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分散 D、注意转移

16、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17、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18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9、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A.设计教学活动B.开展各种活动C.帮助学生成长D.社会角色学习20、班级管理和对个别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10共30分)

21、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22、建构主义学习观。

23、小学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三、案例分析。(共两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4.张三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反映该学生学习习惯差,作业拖拉,懒散,纪律松散,上课爱说闲话,甚至随意离开位置,平时课余时间都沉迷于网络游戏,放学后经常出入学校附近网吧,也爱和班级同学打架,爱搞恶作剧,如把粉笔灰撒进同学饭盒里,上课无故拍打周围同学肩膀,影响同学听课。经班主任老师了解,张三一家三口,父亲常年在上海打工,很少回家,母亲在一个综合市场摆摊位卖服装。平时张三都是由母亲照顾。双休日基本上会跟随母亲在市场内,综合市场里人多事杂,绝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注意言行举止,导致张三平时出现不文明的语言和行为。母亲因忙于生意,对儿子疏于管理,待到儿子犯错时则是一顿打骂,而爷爷奶奶非常溺爱孩子,平时宠爱有加。

问题:(1)张三的种种行为是不良品德行为吗?请给出诊断的依据。

(2)结合本案例,试述小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3)针对张三的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当今小学生 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25、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觉得学英语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翻不了身了吗? 问题:透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材料一: 长 城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城墙项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二个伟大的奇迹。问题:(1)请分析文本景物描写的特点?

(2)若指导低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围绕教学目标,试设计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014上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

(120分钟,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 加里宁 B 马卡连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

2.“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择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学记》中的这句话表面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 差异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 D 不平衡性

3.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这说明教育文化具有()A 传递功能 B 创造功能 C 更新功能 D 传播功能

4.在我国历史上,一“中学为体,西体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全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5.在教育研究文献中,各位文物、教育史专著,名师教育实录等属于()A 事实性文献 B 工具性文献 C 理论性文献 D 经验性文献

6.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A 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 B 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 C 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 D 按摩并热敷受伤的部位

7.三(1)班现在“每月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月乐于助人的同学的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 说服教育法 B 实践指导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8.小斌既想得高分又不愿意努力学习,这种心理冲突属于()A 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 趋避式冲突 D 多重趋避冲突

9.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

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随意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10.小红非常喜欢文学作品,所以上语文课时提别认真。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 认知的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 生理的内驱力 D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11.丽丽花10分钟背会了《山行》这首诗,接着又继续读了5分钟,这种知识保持方法属于()

A 及时复习B 使用记忆术 C 分散集中结合 D 适当过度学习

12.针对小明上课不敢发言的情况,王老师在数学课上多次鼓励他发言并加以表扬,使小明逐渐克服了胆怯的心理。王老师运用的方法是()A 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 自我控制法 D系统脱敏法

13.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为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 动作技能领域

14.张老师用一套试卷对程度相当的两个平行班进行测试,学生的成绩基本一致,这说明这张试卷具有较好的()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15.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A 可操作性 B 可替代性 C 可转换性 D 可度量性

16.小学《品德-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会、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课程具有()A 生活性 B综合性 C 开放性 D 活动性

17.张老师开始上《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时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而且还会小提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这属于()A 直接导入 B 经验导入 C 故事导入 D 直观导入

18.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这观点要求小学教学应当遵循()

A 启发性原则 B 直观性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9.根据载体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

A 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 B 教授化课程资源与学习化课程资源 C 条件下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D文字性课程资源和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20.《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研发或选用。该课程属于()A 国家规定的必修课 B 国家规定的选修课 C 地方规定的必修课 D学习规定的选修课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22.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23.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三、材料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4.1.材料: 荣获第62届美国国家教师大奖的瑞贝卡,他在颁奖大会上说“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应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师应用技巧、爱心、知识、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去实现这一切”

问题:(1)说说你对“我们的学生就是我们的未来“的理解。(10分)(2)结合材料,说说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10分)

2.材料: 作文课上,李老师说:“作文材料像大海中的浪花,多得数不清。同学们要从生活中捕捉各种作文素材”我正在上课说着,忽然一位同学说“不对,作文材料不像浪花,是各种各样的小雨,在作文材料的海洋里是捕捉更多又有价值的“小鱼”。”挺到这么一句话,我很生气,想要斥责他上课乱说话,后来我使自己冷静下来,平静地说:“这样的想法和比喻很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的想法”,后来在我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我自已原来开始的比喻要好很多。

问题:(1)请对李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10分)(2)谈谈教学过程种预设和生成的关系(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2小题,26,27,任选一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一小题计分,40分)

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化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晨星和山上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中午,太阳高照,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fu huan rao mao yin zhu xi meng 附 环 绕 茂 隐 筑 晰 朦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10分)(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预测题一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CAACA DADCD ABCDB DCBCCB

二、辨析题

22、班级上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比个别教学要好。

此说法是错误的。班级上课制与个别教学制各有利弊,个别教学制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班级上课制相反,不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但是他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能系统的进行教学,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3、品德形成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转化过程。

此说法是错误的。品德形成经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阶段。是一个从意识要外显行为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转化过程。

24、迁移一定对问题解决起促进作用。

此说法是错误的。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影响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对问题产生积极影响的是正迁移,反之,则是负迁移。所以迁移不一定总对问题解决产出促进作用。

25、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起增强学习动机的作用。

此说法是正确的。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使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只是正强化是呈现刺激,而负强化是消失或者减弱刺激。

三、简答题(略)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疏导原则(我高兴地赞赏说:“真了不起!你的爸妈一定很高兴,相信你是个有志向的孩子。”这时,孩子的话多了,冷漠的表情消失了,白皙的脸上有了红润); 长善救失原则(我在班上读了他的作文,一方面是让全班同学在写作文时要说真情说真事,去掉一些用华丽的词句堆积起来的情节,另一方面是让他明白,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且很欣赏他,希望他能很快进步。后来,班上的同学告诉我,徐春阳说自己如果不改正缺点,就对不起老师);

因材施教原则(他剪掉长发,变换了装束,身上那种吊儿郎当,脸上那种无视一切的漠然表情消失了。我又有意安排他做小组长,不失时机地对他取得的点滴成绩予以表扬。他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学习和纪律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

31、【参考答案】正确指导结果归因;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创设适合学生难度的问题情境;运用正强化的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预测题二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BDBBB ADADB CABCD ACDDDA

二、辨析题

22、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此说法是正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直接目的就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3、知识直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环节。

此说法是正确的。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24、根据迁移发生的影响方向不同,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此说法是错误的。根据迁移发生的影响方向不同,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是根据影响的效果不同来分的。

25、焦虑总对学生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此说法是错误的。适度的焦虑能对学生产生有利影响。

三、简答题(略)

四、材料分析题。30、(略)

31、【参考答案】(1)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第二,外部原因。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为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2)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如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预测题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BDDCB DABCD BBCCD CDBBDC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模仿性。

此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中“教育活动”本质区别是目的性,而非模仿性。

2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此说法是正确的。德育过程就学校教育来说,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形成正确思想品德观念、行为的过程。

24、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更好。

此说法是错误的。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对问题解决最有好处,太强或太弱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25、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此说法是错误的。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包括了积极的正迁移,也包括了消极的负迁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泰勒关于课程设计模式的基本观点。

以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设计的模式。把整个课程设计分为了四个阶段: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结果。

27、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略)

28、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略)

29、简述教师劳动价值的特点。(略)

四、材料分析题

30、【答案要点】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4)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遵循这些原则教学,并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原则,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友好的良好关系才能有效地教学。

31、【答案要点】中学生正处于个体发展的青春期,青春期的发展有典型的特点:过度关注自我;情绪两极性;性别角色混乱;人格冲突;人际关系冲突;性心心理问题。同时,中学生也处于身体突发猛进的增长阶段。

第四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能力: 1.苏格拉底

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自知其无知”。第二步称为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2.柏拉图代表作《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人类要想从“现实世界”走向“理念世界”.重要的就是通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的世界。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3.亚里士多德著作《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每一个公民”不包括奴隶。亚里士多德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4.昆体良。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是古罗马的《雄辩术原理》又名《论演说家的教育》,提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递进的学习过程。

5.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史上的哥自尼”,提倡实物教学和直观教学1632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学科的标志。

一、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二.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第三,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提出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比如《世界图解》。

6.卢梭法国,代表作是《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卢梭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被现存的环境和教育破坏了。让儿童在自然中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甚至越是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越是好的教育。

7.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充分发展人的自然禀赋,使人人都成自身,成为本来的自我,都得到自我完善。

8.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他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定了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基础,由此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9.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一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另一方面,他主张绅士教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轻视国民教育,认为普通的学校里集中了“教养不良、品行恶劣、成分复杂”的儿童,有害于绅士的培养,主张绅士教育应在家庭实施。

10.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1806年)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赫尔巴特最著名的是其“四段教学法”,即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四步进行。后来他的学生将其发展成“五段教学法”: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性教学”,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11.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区别于传统教育“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的“旧三中心论”,他提出了“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新三中心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教育无目的论;学校即社会,“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胡适是杜威的弟子之一也是其实验主义哲学思想的忠实信徒,并于20世纪初将杜威的实验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传入中国。

12.斯宾塞,英国实证主义者,反对思辨,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

1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查》、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特别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论述了在前苏联实施综合技术教育的问题。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则总结了前苏联社会主义教育的经验,构建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该书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13.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潮的典型代表。

他认为,要解救中国,就要“多在平民教育上下功夫”,14.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5.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他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创立了范例方式教学理论。巴班斯基以总结教育教学理论最优化而著称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由两篇文章构成,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学记》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榜样示范法 2.儿童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2岁

3.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取决于人们认知过程的心境状态

4.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座右铭)、慎独

5.中国近代学制: 1902年)公布壬寅学制(第一个,但未实施);1904—1912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第一个实施的)。辛亥革命后,1912—1913年公布“壬子·癸丑学制。1922年施行“壬戌”学制,或称“六三三”学制、“新学制”,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文革”到80年代中期,大部分地区在新的形势下恢复了“六三三”学制。

6.存储时间大概在0.5秒之内的记忆为瞬时记忆或感觉记忆

7.教会学生利用组块的方法可以扩大短时记忆容量,也叫操作记忆、工作记忆,1min之内 8.课堂内容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9.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10.没考好归因考试太难,属于外部稳定归因 11.为出国而刻苦学习外语,属于外在近景动机

12.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为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心理学之父

13.老师授课时的板书字体颜色和语音语速是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抑扬顿挫、轻重有致则是吸引有意注意 14.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

15.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气质 16.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等。(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它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二、我国的教育目的

基本内涵或基本精神: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17.18.19.20.中国最早采用班级组织形式的是京师同文馆 编写教材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当前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学制年限划分采用的是多种形式并存 体现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认识学生的德育原则是发扬积极因素与客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21.22.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成为学校教育制度

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实质教育论;形式教育论则中思维能力,而忽视知识传授 23.针对现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要求有差异,应贯彻的德育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24.25.26.27.28.29.30.31.根据A>B,B>C能推算出A>C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班级讨论网络谣言危害,形成拒绝网络谣言共识,属于群体约定 解决难题后的喜悦感属于理智感

任何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 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给数字赋予意义来记忆属于精细加工策略 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理解教材

理性情绪疗法中的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认为前途无望)32.考试失败,觉得自己努力不够,决定继续努力,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属于:行为补偿 33.罗森塔尔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或预言的重要性

34.教育目的的理论44: 社会本位论(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个人本位论(卢梭,罗杰斯)35.教育与社会发展20: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相互制约,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教育与社会文化相互制约,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36.教育与人的发展26: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实际出发;不平衡性-在关键期施以相应教育,互补性-长善救失;差异性-因材施教

37.课程理论63: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迪厄)38.教学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检查与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39.教学原则94: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量力性,因材施教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40.教学过程基本规律84: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41.学习动机理论128: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阿特金森),目标理论,归因理论(韦纳),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42.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32: 增加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满足学生内在需要(难度适当的作业-满足感与价值感),学习者信念(正确的归因-努力归因,提高自我效能感),教师的反馈(及时,具体,多种反馈形式),目标导向与创环境设(掌握目标,合作性的课堂机构)43.迁移理论136: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概括化理论(贾德),关系转换理论(苛勒),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44.学习策略144: 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寻求资源策略 45.学习理论148: 46.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48: 47.人格系统的结构:知情意系统,心理状态系统,人格动力系统,心理特征系统,自我调控系统

48.人格的特征186: 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49.人格的影响因素187:遗传与心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家庭,自我因素

50.人格理论189: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自我本我超我,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自我统一性与角色混乱-青春期

51.中学生心理辅导212:个体辅导—行为改变技术: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认知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团体辅导--52.德育原则:244方向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统一,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疏导性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指导性原则

53.德育途径246: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活动与集会活动,班主任工作 54.德育方法247: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个人修养法/自我教育法

55.品德发展理论227: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他律,可逆性阶段/自律,公正阶段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前习俗道德水平: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习俗道德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后习俗道德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56.1949年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之作,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为”目标模式”

57.罗森塔尔效应强调教师期望对学生的作用

58.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知识加工,教学设计,主题沟通,教学组织,评价反思

第五篇: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中学段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课程、中学教学、中学德育、中学班级管理、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心理辅导与教师心理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中学教育教学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陕西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统一公开招聘新任教师中学段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教育学;教育的本质、目的、功能;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教师专业化发展。

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

教育学概念;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教育学;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特点;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本质;学校的产生;古代学校;近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学制;教育制度。教育目的含义;当代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方针。

学校教育功能的含义;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经济功能、现代化功能、政治功能、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师职业;教师角色;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段。

反思与教师反思;教学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研究;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校本教研。

(2)分析与应用

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中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幼儿教育段的保教知识与能力主要考查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指导、幼儿园课程、幼儿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学前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的实践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要求,以促进陕西省幼儿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的提升和专业化发展。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一)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学前教育基本概念:广义的学前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师,教育内容,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的特点:非义务性,启蒙性,直接经验性,保教结合; 学前教育的任务:0-3岁早教机构的任务,幼儿园的保教任务; 学前教育的原则: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我国学前教育的有关法规和条例:教育法体系中的基本法规,《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学习学前教育学 的方法。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

广义的和狭义的学前教育基本概念;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

师、教育内容、教育环境);学前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的特点(非义务性、启蒙性、直接经验性和保教结合)及其含义;幼儿园的保教任务(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打好基础);《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宗旨,并了解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含义,并了解该规程的主要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知识观和儿童观,了解该纲要的主要结构与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基本精神。

(2)分析与应用

能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说明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与特殊原则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能够举例说明我国有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条例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能够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实践说明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1.考核知识点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及应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及其矫正。

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

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与意义;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实验法、测验法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基本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2)分析与应用

初步掌握观察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实验法、测验法在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流派的理论解释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能够依据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点进行教育教学;依据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矫正不良情绪、培养积极情感;初步掌握对各年龄段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有效策略;初步掌握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矫正的方法。

(三)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 1.考核知识点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基本概念与特点,意义与功能,种类与内容;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设计与指导。

2.考核要求

(1)识记与理解

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活动,外出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内含与特点(幼儿日常生活活动,幼儿自由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意义与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自由活动节日活动,外出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分类、种类和内容构成(一日生活常规的内容,节日活动的分类,外出活动的种类,亲子活动的种类,幼儿园环境的构成);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与环境创设的组织与指导(一日常规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自由活动,节日活动,春秋游活动,外出参观与实践活动,亲子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幼儿参与原则,经济性原则。

(2)分析与应用

结合实际分析评价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了解组织幼儿自由活动的步骤和方法;能够设计、组织与指导幼儿园节日庆祝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能够策划、组织与指导幼儿园各种外出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能够策划、组织与指导幼儿园亲子活动,并撰写活动方案;结合实际创设并评价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四)幼儿园游戏活动与指导 1.考核知识点

学前儿童游戏的概念和特征;学前儿童游戏的分类;学前儿童游戏的功能;学前儿童游戏的条件;学前儿童各类游戏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

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不同学者关于学前儿童游戏分类的观点;学前儿童游戏的功能和条件。

(2)应用与分析

能够分析创设儿童游戏需要的条件,包括游戏的时间、游戏的环境与材料、儿童的自主参与等;设计与组织各类游戏活动,包括儿童游戏的水平的分析与预设,儿童游戏的观察,儿童游戏的指导等。

(五)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1.考核知识点 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结构形态和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内容与组织;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典型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功能与方法;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2.考核要求(1)识记与理解

学前教育课程的内涵、结构形态和价值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原理;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典型的学前教育课程方案;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涵、特点、功能与方法;幼儿园的领域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领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领域活动大纲的编制与内容的把握,领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领等);幼儿园的主题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主题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主题的选择与开发,主题活动的设计,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主题活动的展开与指导,主题活动的观察反思与调整,开展单元主题活动的注意事项等);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区域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理论知识(包括活动区设置的基本要求,活动区的种类及其设置,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要领,区域活动观察与指导的注意事项等),区域活动与游戏、集中教育活动、主题教育的关系。

(2)分析与应用

能够根据需要制定幼儿园课程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一日活动计划;能够制定各年龄班的各类具体教学活动计划(包括领域教学活动方案、主题教学活动方案、区域活动方案等);分析、判断与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实际案例。

三、推荐学习的教材

郑健成主编《学前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七次印刷。陈帼眉主编《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一、考核的主要范围和基本要求

(一)主要范围:主要考核哲学与政治理论常识、教师道德与教育法、文史基本常识与写作、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概况和陕西省省情等方面的内容。

(二)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应试人员对哲学与政治理论常识、教师道德与教育法、文史基本常识与写作的理解和掌握,对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事业单位概况和陕西省省情的了解情况,突出考核内容对应试者综合理解能力的要求,以促进陕西省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二、考核的基本内容

第一编 哲学与政治理论常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考核知识点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2.考核要求(识记部分)

(1)哲学的概念(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可知论和不可知论(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5)物质的概念(6)运动的概念(7)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8)静止的概念(9)规律的概念和属性(10)联系及其属性(11)发展的概念(12)新事物和旧事物(13)质和量(14)矛盾的概念及其属性(15)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16)范畴的概念(17)现象和本质(18)内容和形式(19)原因和结果(20)必然性和偶然性(21)可能性和现实性(22)实践及其特点(23)实践的基本形式(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25)真理和谬误(26)历史观的概念(2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8)生产方式的概念(29)生产力和生产关系(30)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31)阶级、国家、革命的概念(32)人民群众的概念(33)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概念

理解部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质和作用(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7)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8)物质和意识的关系(9)质量互变规律(10)否定之否定规律(11)对立统一规律(1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4)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5)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16)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7)认识的发展过程(18)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19)真理和谬误的关系(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2)社会意识的构成(2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2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2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6)杰出人物的作用(27)人的本质(28)人生价值(29)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第二章 毛泽东思想概论

1.考核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哲学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 2.考核要求(识记部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3)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5)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6)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核心(7)人民民主专政的含义(8)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理解部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3)实事求是的含义(4)群众路线的含义(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6)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7)《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意义(8)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10)近代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14)新民主主义时期土地改革工作的总路线和总政策(1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16)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17)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20)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方式(2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非对抗性质(2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24)毛泽东提出的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考核知识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2.考核要求(识记部分)(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四项基本原则(5)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6)我国的分配制度(7)“三步走”的发展战略(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9)“三个有利于”标准(1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市场经济的含义(1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13)现阶段的共同理想(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点(15)我国的教育方针(16)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1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8)“一国两制”的特定含义(1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20)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2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2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2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理解部分(1)“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关系(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3)坚持改革开放的意义(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5)“三步走”战略第三个阶段的划分(6)科教兴国战略(7)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8)区域经济协调发展(9)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10)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11)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论断的意义(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1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1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7)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18)坚持改革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19)“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21)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2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4)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25)又好又快发展(26)坚持以人为本的要求和意义(27)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28)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的内涵(29)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关系(30)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

第二编 教师道德与教育法

第一章 职业道德 1.考核知识点

道德的内涵、功能 职业道德内涵、特点、体现方面、意义与作用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涵、基本特征、核心、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特点、基本原则、基本规范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职业的含义(2)道德的内涵(3)职业道德的内涵(4)教师职业的含义(5)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理解部分(1)职业道德的特点(2)职业道德的体现方面(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4)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5)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6)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第二章 教育法

1.考核知识点(教育法的原则 依法治校 教育法律责任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 政府的教育职权 义务教育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政府教育权 教师 学生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教育法的概念和原则(2)公民受教育权利平等保障的含义(3)依法治校的含义(4)教育权的含义、构成(5)受教育权的含义、内容(6)义务教育的含义、特征(7)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教育职权的主要内容(8)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的概念

理解部分(1)教育法律责任的特点;行政、民事、刑事三种法律责任的主体和主要内容(2)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家庭教育权各自内容及其关系(3)受教育权的性质及其主要内容(4不同级别的政府教育部门职权的主要内容(5)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内容(6)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的主要内容(7)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内容

第三编 文史基本常识与写作 第一章 中国文学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中国文学基本概念 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诗经》的来源、名称演变及“诗六艺”(2)“楚辞”的名称源流及屈原的代表作品(3)古体诗和近体诗的概念(4)词的名称、分类、特点及流派(5)元曲的基本知识(6)散文的分类、基本特征(7)小说的三要素及小说发展的两大阶段(8)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9)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10)话本小说的概念(11)章回小说的概念(12)新闻的概念(13)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14)《论语》的作者、文学特点(15)老子及《老子》概况(16)庄子及《庄子》概况(17)《史记》的作者、编籑体例(18)《汉书》的作者、体例(19)建安文学的时间断限(20)“三曹”诗歌与“建安风骨”慷慨悲凉的美学风格(21)“初唐四杰”(2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中的名句(2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24)王维《山居秋暝》的名句(25)中国诗史上的“双子星座” 李白、杜甫(26)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27)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28)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29)李商隐无题诗的作意及风格特点(30)苏轼的生平与创作(31)“易安体”的风格特点(32)辛弃疾及其爱国词(3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4)“唐宋八大家” 及其代表作品(35)“元曲四大家”(36)元杂剧的奠基人关汉卿及其代表作品(37)“曲状元”马致远及其代表作品(38)明代“四大奇书”(39)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金瓶梅》(40)《红楼梦》的作者、书名、版本情况(41)《儒林外史》的作者、思想内容(42)鲁迅生平与创作概况(43)茅盾的《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44)茅盾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品《子夜》,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形象(45)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46)冰心的代表作品及其作品“爱的哲学”、“母爱”、“童真”的主旋律(47)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作家叶圣陶,有童话集《稻草人》(48)朱自清的代表作品《背影》、《荷塘月色》(49)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的内容与文学史意义(50)创造社的主要成员(51)新月派的代表诗人(52)文学研究会与人生派文学(53)梁实秋散文代表作品《雅舍小品》(54)林语堂“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55)田汉话剧的代表作品(56)老舍的创作简况及其主要作品(57)曹禺的戏剧代表作品(58)夏衍的戏剧代表作《上海屋檐下》及报告文学《包身工》(59)张天翼小说的代表作品《华威先生》(60)张恨水通俗小说的代表作品(61)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反映“土地改革”的小说(62)鸳鸯蝴蝶派的游戏、消遣的文学思潮及主要代表作家(63)赵树理与山药蛋派(64)孙犁与荷花淀派(65)贺敬之与新歌剧《白毛女》(66)艾青诗歌“土地”与“太阳”主题意象(67)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杨沫《青春之歌》的主要人物形象(68)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69)“伤痕小说”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70)“改革小说”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71)“反思小说”及其代表作家与作品(72)“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家与作品

理解部分(1)《诗经》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各自的含义(2)《诗经》的艺术特征(3)“楚辞”的文体特点(4)唐诗的题材、创作方法、基本形式(5)现代散文的表现形式(6)小说的文体重心、小说的本质特点(7)网络小说的概念及特点8)言情小说的概念及特点(9)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的文体特点(10)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体制演变(11)《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12)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含义(13)《史记》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14)《汉书》简况(15)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风格特点(16)“初唐四杰”对唐诗的形成与发展的贡献(17)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特点(18)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19)杜甫诗歌的时代特征及“诗史”性质(20)“元白体“的语言特点(21)李贺诗歌的代表作品与“冷艳怪丽”的风格特色(22)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23)杜牧的咏史诗的特点(24)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地位和贡献(25)《红楼梦》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地位(26)《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27)《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28)茅盾代表作《子夜》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29)茅盾抗战时期的散文名篇《风景谈》、《白杨礼赞》(30)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文体意义(31)巴金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32)冰心、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33)徐志摩诗歌创作概况及新月诗派的理论与创作(34)林语堂、梁实秋与三四十年代的闲适小品文创作(35)老舍小说的京味文学特色(36)《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意义(37)《雷雨》和《日出》中的主要人物形象(38)张天翼讽刺小说艺术特色(39)张恨水通俗小说的创作特点(40)贺敬之诗歌中的“时代精神”(41)艾青的重要诗集以及对中国新诗发展的重要贡献(42)“山药蛋派”的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43)赵树理的“农民作家”的称号及大众化的风格特色(44)“战士诗人”郭小川及其代表作品(45)《红旗谱》的民族风格(46)陈忠实《白鹿原》的史诗风格(47)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48)王安忆创作简况及其代表作品(49)张贤亮的哲理反思小说及其代表作品(50)王蒙的“意识流”小说及其代表作品

第二章 外国文学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学 早期基督教文学 阿拉伯文学 中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诺贝尔文学奖)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古希腊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主要成就(2)荷马史诗(3)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4)亚里斯多德的《诗学》(5)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6)中世纪文学的时间界限、基本类型(7)但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8)但丁与《神曲》(9)古典主义文学的时间界限(10)莫里哀及其代表作品(11)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及其代表作品(12)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和他的《巨人传》(13)英国人文主义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及著名喜剧(14)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塞万提斯与其名作《堂吉诃德》(15)法国启蒙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6)歌德、席勒及其代表作品(17)雨果、缪塞、大仲马、小仲马等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8)俄国浪漫主义作家普希金及其代表作品(19)匈牙利浪漫主义作家裴多菲的主要作品(20)“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出自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21)现实主义文学形成时间及主要艺术特征(22)果戈理的主要代表作品(2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品《罪与罚》(24)列夫·托尔斯泰的主要代表作品(25)契诃夫的主要代表作品(26)福楼拜的主要作品(27)《红与黑》中于连形象(28)《人间喜剧》的作品分类和基本内容(29)狄更斯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品(30)勃朗特三姊妹及其代表作品(31)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32)欧·亨利的主要作品(33)杰克·伦敦的主要作品(34)欧仁·鲍狄埃与《国际歌》(35)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36)肖洛霍夫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静静的顿河》(37)罗曼·罗兰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38)海明威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部分(1)希腊神话的内容特点(2)基督教文学的经典之作《新约》(3)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品《一千零一夜》(4)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与基本特点(5)《神曲》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6)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7)《伪君子》与古典主义戏剧(8)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9)《十日谈》的思想内容及对封建教会的批判(10)《堂·吉诃德》的艺术特点及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11)哈姆雷特形象的典型意义(12)《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吝啬鬼形象(13)卢梭文学创作的代表作《新爱洛伊丝》(14)卢梭讨论教育的哲理小说《爱弥尔》(15)卢梭《忏悔录》对自我的大胆袒露(16)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17)《浮士德》的情节、结构与题材特点(18)浮士德形象及其思想内涵(19)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20)雪莱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抒情诗《西风颂》(21)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浪漫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22)雨果60年代的四部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23)缪塞的《世纪儿的忏悔》中“世纪病”患者“阿克达夫”的形象(24)普希金笔下的“多余人”、“小人物”形象(25)果戈理短篇小说“小人物”的主题(26)果戈理《死魂灵》的思想意义(27)果戈理喜剧《钦差大臣》对沙俄官僚制度的揭露(28)《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形象(29)列夫·托尔斯泰的史诗体小说《战争与和平》(30)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中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形象(31)《红与黑》在心理描写上的成就(32)司汤达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33)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及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34)狄更斯创作的基本主题和思想内容(35)萨克雷的代表作品《名利场》(36)简·爱形象和罗切斯特形象及其意义(37)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38)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苦难的历程》(39)法捷耶夫的代表作品《青年近卫军》(40)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代表作品(41)斯蒂芬·茨威格的代表作品(42)西奥多·德莱赛的代表作品(43)海明威的写作风格

第三章 中国历史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中国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社会 中国现当代社会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母系氏族公社(2)半坡遗址(3)河姆渡遗址(4)父系氏族公社(5)龙山文化(6)大汶口文化(7)禅让制(8)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9)夏历(10)夏朝灭亡(11)商朝建立(12)青铜器(13)甲骨文(14)牧野之战(15)商朝灭亡(16)西周建立(17)礼乐制度(18)宗法制度(19)周平王东迁(20)春秋五霸(21)战国七雄(22)秦的统一(23)大泽乡起义(24)秦朝灭亡(25)楚汉战争(26)刘邦建立汉朝(27)文景之治(28)张骞出使西域(29)丝绸之路(30)东汉建立(31)光武中兴(32)黄巾大起义(33)《周髀算经》(34)《九章算术》(35)《神农本草经》(36)《黄帝内经》(37)造纸术38)蔡候纸(39)秦始皇兵马俑(40)官渡之战(41)赤壁之战(42)司马炎建立西晋(43)司马睿建立东晋(44)五胡十六国(45)淝水之战(46)南朝(47)北朝(48)北魏孝文帝改革(49)圆周率(50)大明历(51)《齐民要术》(52)《水经注》(53)莫高窟(54)云岗石窟(55)龙门石窟(56)曹不兴(57)王羲之(58)魏碑(59)杨坚建立隋朝(60)隋炀帝(61)唐太宗(62)“贞观之治”(63)武则天(64)唐玄宗(65)“开元盛世”(66)“安史之乱”(67)黄巢起义(68)朱温废唐(69)赵州桥(70)南禅寺(71)佛光寺(72)《诸病源侯论》(73)“药王”孙思邈(74)《唐新本草》(75)“昭陵六骏”(76)颜真卿(77)柳公权(78)张旭(79)怀素(80)五代十国(81)耶律阿保机(82)陈桥兵变(83)元昊84)女真族(85)北宋灭亡(86)南宋建立(87)“绍兴和议”(88)成吉思汗(89)忽必烈(90)行省制度(91)活字印刷术(92)《梦溪笔谈》(93)水运仪像台(94)《授时历》(95)明朝的建立(96)明成祖(97)努尔哈赤(98)大清建立(99)李自成农民起义(100)清军入关(101)《本草纲目》(102)《农政全书》(103)《天工开物》(104)《徐霞客游记》(105)故宫(106)林则徐(107)虎门销烟(108)鸦片战争(109)《中英南京条约》(110)洪秀全(111)金田起义(121)《天朝田亩制度》(122)曾国藩(123)左宗棠(124)李鸿章(125)张之洞(126)洋务运动的口号(127)邓世昌(128)丁汝昌(129)威海卫战役(130)《马关条约》内容(131)维新运动(132)康有为(133)梁启超(134)谭嗣同(135)“公车上书”(136)“戊戌六君子”(137)义和团(138)朱红灯(139)平原大捷(140)八国联军(141)《辛丑条约》(142)同盟会(143)孙中山(144)三民主义(145)辛亥革命(146)中华民国(147)清朝灭亡(148)袁世凯(149)二次革命(150)宋教仁(151)黄兴(152)袁世凯复辟帝制(153)护国运动(154)直系(155)皖系(156)奉系(157)新文化运动(158)《青年杂志》(159)新文化运动的口号(160)五四运动(161)共产主义小组(16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63)陈独秀(164)中共三大(165)国民党“一大”(166)新三民主义(167)北伐战争(168)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69)汪精卫“七一五”反共政变(170)南昌起义(171)八七会议(172)秋收起义(173)井冈山根据地(174)苏维埃共和国(175)长征(176)“九·一八”事变(177)“伪满洲国”(178)西安事变(179)“七七事变”(180)八路军(181)新四军(182)叶挺、皖南事变(183)平型关大捷184)南京大屠杀(185)重庆谈判;《双十协定》(186)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87)国民党统治覆灭(18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0)抗美援朝战争(191)镇压反革命(19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3)三大改造(194)“一五”计划(195)中共八大(196)《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97)《五一六通知》(198)“九一三”事件(199)尼克松访华(200)《中美联合公报》(201)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202)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203)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4)唐山大地震(205)“天安门事件”(206)粉碎“四人邦”(20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208)中共十二大(209)香港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210)汶川大地震(211)第二十九届奥运会(212)两岸“三通”

理解部分(1)西周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休养生息政策(3)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影响(4)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5)“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6)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的影响(7)明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8)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9)太平天国和历代农民起义的异同(10)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1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2)维新时代的思想文化对后世的影响(1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1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5)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1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7)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及意义(18)南昌起义的影响(1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1)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初期国内主要矛盾(2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邓小平“一国两治”

第四章 世界历史基本常识

1.考核知识点(世界古代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当代史)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世界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埃及(2)四大文明古国(3)古巴比伦王国(4)居鲁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5)印度“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迈锡尼文明(6)《伊利亚特》、《奥德赛》(7)议事会、人民大会(8)斯巴达国家、雅典国家、亚历山大帝国(9)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毕达哥拉斯、阿那克萨哥拉、阿基米德、阿里斯托库、厄拉托斯提尼、屋大维(10)斯巴达克起义(11)基督教(12)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法(13)阿庇亚大道(14)克洛维、查理曼、“神圣罗马帝国”、英吉利王国(15)日本统一、“大化革新”(16)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古兰经》(17)拉齐斯、《医典》、穆罕默德·伊本·穆萨、奥斯曼(18)十字军东征(19)文艺复兴(20)圈地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导火线、克伦威尔独裁统治、光荣革命、《权力法案》、君主立宪制(21)英国工业革命前提条件、瓦特、富尔敦、史蒂芬孙(22)美国独立战争原因、来克星顿枪声、乔治·华盛顿、《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美国内战、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3)法国三个等级、三级会议、《人权宣言》、雾月政变、七月革命(24)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扩张、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沙皇俄国扩张(25)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第一国际、巴黎公社(26)明治维新的内容、明治维新的影响(27)俾斯麦、威廉一世统一、加富尔、加里波第(28)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彼得格勒起义(29)十月革命(30)《凡尔赛和约》(31)共产国际(32)第一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3)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4)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35)开罗会议、《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波斯坦会议、《波斯坦公告》、德国投降、日本投降(36)联合国(37)《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美苏争霸(38)东欧剧变、苏联解体(39)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40)亚洲金融风暴(41)美国“9·11”事件(42)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

理解部分(1)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影响(2)伊斯兰教的影响(3)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5)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6)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7)法国革命的意义(8)《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10)海湾战争的影响;美国“9·11”事件的影响

第五章 写作

1.考核知识点<常见公文(通知与通报、决定与批复、请示与报告、函与会议纪要)学术论文 教师教案>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通知的概念(2)通知的特点(3)通知的文体结构(4)通报的概念(5)通报的特点(6)通报的文体结构(7)决定的概念(8)决定的特点(9)决定的文体结构(10)批复的概念(11)批复的特点(12)批复的文体结构(13)请示的概念(14)请示的特点(15)请示的文体结构(16)报告的概念(17)报告的特点(18)报告的文体结构(19)函的概念(20)函的特点(21)函的文体结构(22)会议纪要的概念(23)会议纪要的特点(24)会议纪要的文体结构(25)学术论文的涵义(26)学术论文的特点(27)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28)学术论文的结构(29)教案的涵义(30)教案的作用(31)教案的编写原则(32)教案的编写内容

理解部分(1)通知与通报特点异同(2)通知与通报文体结构异同(3)决定与批复的文体结构区别(4)批复的撰写要求(5)比较请示与报告文体结构区别(6)报告的种类:工作报告、总结报告、调查报告(7)比较函与会议纪要的文体结构异同(8)学术论文的特点:学术性、科学性、理论性、独创性、规范性、易读性(9)学术论文的分类标准:按研究的学科、按研究的内容、按写作目的(10)论文前置部分内容: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11)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正文、结论、引文、注释、参考文献(12)论文的逻辑结构:开头、中间、结尾(13)论文的基本逻辑形式:序论、本论、结论(14)论文开头可出现的四种不同侧重点(15)论文结尾的可出现的四种不听侧重点(16)论文段落要求(17)论文层次强化的方法(18)教案与教学活动的关系(19)教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差异性、艺术性、操作性、变化性(20)教案编写的步骤

第四编 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 第一章 自然与高科技常识

1.考核知识点(天文地理 生物化学 数学物理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信息与通信技术 生命科学与能源科学技术 新材料科学与先进制造技术 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技术 科技丰碑人物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热带气旋的概念(2)沙尘暴的概念(3)寒潮的含义(4)大气压的含义(5)泥石流的概念(6)洪水的概念(7)火山的含义(8)地震的含义、地震的类型及划分标准(9)海啸的含义(10)能源的概念(11)太阳能的含义(12)微生物、细菌的概念(13)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的含义(14)食物链的含义(15)化学变化的定义(16)化合物的定义、分类(17)有机化合物的定义(18)无机化合物的定义(19)糖类的定义(20)糖类主要代表物质: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21)蛋白质的定义、蛋白质的变性反应(22)石油的基本组成(23)酸的定义(24)碱的定义(25)盐的定义(26)电解质的定义(27)盐类的水解(28)溶解度的定义(29)勾股定理的内容(30)平均数的含义(31)算术的含义(32)最优化问题(33)物理学:物理学研究对象;物理变化;能量守恒定律;国际单位制(34)力学:力学的研究对象;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35)电学: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流;电压;电阻;生活用电(36)电磁学: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电磁感应现象(37)光学:紫外线;红外线(38)软件、程序、文档概念(39)计算机病毒定义、分类(40)防火墙定义(41)局域网的定义、功能及组成(42)因特网定义及特点(43)万维网(WWW)概念(44)互联网概念(45)电子商务的定义、特征(46)电子货币的定义、特点(47)电子政务的定义(48)智能机器人的定义及作用(49)智慧家居的定义(50)智慧大厦的定义、组成(51)数字水印的定义、特点(52)数字指纹的定义、作用(53)蓝牙技术的定义、特点(54)IP电话的定义、特点(55)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主要组成部分(56)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57)染色体的含义(58)转基因食品、干细胞的概念(59)基因工程、试管婴儿、生物克隆技术的含义及其研究进展(60)生物科学的进展,如生物的遗传基因规律、DNA的双螺旋结构、克隆羊等(61)能源的概念(62)太阳能的含义(63)材料:材料分类;新材料及其特点(64)纳米:纳米及纳米技术;纳米材料(65)激光加工及特点;激光存储技术及特点(66)高速公路的定义、分级(67)高速铁路的定义(68)高速列车的定义(69)动车组的定义、组成(70)通用飞机的定义、用途(71)大飞机的的定义(72)人造地球卫星的定义、可进行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国家(73)宇宙飞船的定义(74)毕升的主要发明75)蔡伦的主要发明76)李时珍的主要著作77)华罗庚的主要研究领域(78)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的重要意义(79)祖冲之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80)爱迪生的主要发明(81)伏特的主要发明(82)法拉第的主要发现(83)欧几里得的主要著作(84)阿基米德的主要著作(85)哥白尼的科学贡献86)伽利略科学实验的意义

理解部分(1)龙卷风的特点(2)龙卷风与热带气旋的区别3)寒潮的形成4)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别5)季风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区别6)地球的形成,地球大气的组成,地球的运动方式及其地理意义7)泥石流的特征,我国泥石流的分布(8)洪水对人类的影响9)火山喷发的影响,地球上的两个最大的火山活动带10)海啸的危害(11)生物与细菌的基本特性,生物界组成,微生物的存在,细菌的应用(12)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区别(13)食物链的组成(14)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主要以糖类、淀粉、蛋白质为主)及其功能(15)化学变化的判断(16)淀粉的产生、主要功能及其在常见主要粮食作物中的含量(17)蛋白质的存在、生命作用;(18)石油性状(物理、化学性质),石油的形成(19)酸的基本性质;碱的基本性质20)理解酸、碱、盐三者的相互联系(21)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食盐的组成(22)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2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区别(24)糖类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25)蛋白质变性反应的应用(高温灭菌,牛奶解重金属离子中毒等)(26)理解作为战略资源,石油的在化工、能源、医药等方面的重要用途(27)溶液pH值---氢离子浓度的表示方法及其简单计算28)电离方程式(29)强酸、弱酸及强碱、弱碱的判断30)中和反应的含义及其实质31)离子反应方程式(32)可溶性盐溶液的导电性原理(33)溶质、溶剂、溶液、悬浊液、胶体、饱和溶液的含义(34)有关溶解度的基本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35)从海水中提纯食盐的基本原理(36)代数与算术的区别(37)平面几何以及平面几何的基本公理(38)立体几何以及立体几何的基本公理(39)解析几何以及创立解析几何的意义(40)力学:物体的平衡;物体运动与所受力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41)电学:电路及其连接;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42)光学: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43)软件的作用(44)文档的作用(45)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危害性(46)防火墙的作用、对信息安全监视和防卫所用的基本方法(47)互联网、因特网、万维网三者的关系(48)电子商务的分类(49)电子政务的作用(50)智能机器人的三大要素(51)数字水印的作用(52)IP电话的简单工作原理(53)DNA的结构与功能(54)基因和染色体的组成特点及区别(55)人类染色体的组型及人类基因组的组成(56)DNA重组技术及克隆技术的应用(57)干细胞的类型及其区别(58)能源的分类(59)太阳能的直接利用方式及基本原理,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方式及基本原理,我国风力发电的开发利用条件(60)地热能的特点、形成、分布,我国地热资源的特点(61)氢能(62)高速铁路的时速要求(63)高速列车的发展64)中国动车的发展(65)中国通用飞机的发展(66)大飞机的发展(67)应用卫星的作用68)宇宙飞船的构型(69)钱学森对我国航天事业的主要贡献(70)袁隆平主要从事的工作及他的工作意义(71)王选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72)牛顿对科学的主要贡献以及他的著作对物理学的重大意义(73)爱因斯坦及建立相对论的意义(74)富兰克林的主要发现和主要发明

第二章 环境保护 1.考核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环境的概念、环境的分类(2)生态系统的概念(3)生态系统平衡的含义(4)生物圈的含义5)生物多样性的含义6)濒危物种的含义7)草原的含义(8)臭氧与臭氧层的含义及其变化(9)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光污染等的含义及成因10)水土流失的含义及成因(11)温室效应的含义及成因(12)地球变暖的原因(13)酸雨的含义及成因(14)土地荒漠化的含义及成因(15)绿色消费的含义和特征(16)绿色食品的含义及标识(17)清洁生产的定义(18)世界环境日

理解部分(1)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区别(2)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分类,生态系统的功能3)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因素(4)森林,森林生物群落的特点、作用,地球森林植被发展状况(5)生物圈的组成、特点,生物圈存在的基本条件,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6)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其保护意义(7)濒危物种的保护意义及保护途径(8)世界草原的分布及利用状况(9)草原与草甸的区别(10)土地荒漠化的危害(1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四种负效应及其原因(12)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含义及实施(13)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及特点(14)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内容15)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相关文件

第五编 事业单位概况和陕西省省情 第一章 事业单位概况

1.考核知识点(事业单位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概况 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与目的以及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事业单位的概念;事业单位的功能特征和活动特征(2)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概况(尤其注意教育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

3)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概念;解聘辞聘制度的概念;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概念;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原则和类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考核等次和考核标准

理解部分(1)事业单位的作用: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保障(2)事业单位改革的意义和目的;衡量事业单位改革成败的标准(3)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内容: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4)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度的意义;解聘与辞聘的区别;事业单位建立选人用人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的意义(5)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目的、方法、程序和考核结果的使用

第二章 陕西省省情

1.考核知识点(陕西省自然概况 陕西省工业和农业、交通、人口与民族 陕西历史文化的发展 陕西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 当前陕西省行政区划 陕西现代文学艺术 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自然概况、历史发展与经济状况 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 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行政区划与人口、交通 陕西省中小学学校的概况 陕西省“两基”攻坚任务完成情况 陕西省中小学学校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百县行活动 陕西开展“教育强县(市、区)”活动 陕西实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陕西省“两基”攻坚任务完成情况

2.考核要求

识记部分(1)陕西省地理位置;陕西省地形地貌;陕西省主要山脉与河流(2)陕西省气候特征;陕西省环境状况;陕西省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3)陕西省的工业与农业;陕西省的交通、人口与民族4)陕、秦、三秦称谓的由来;陕西历史文化的发展线索;陕西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当前陕西省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5)陕西省中小学学校的概况;陕西省“两基”攻坚任务完成情况

理解部分(1)陕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陕西自古帝王都;陕西是天然历史博物馆;陕西是革命的圣地;陕西文化积淀深厚;陕西的特色鲜明民俗文化;陕西民间艺术的内容与特点2)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自然概况、历史发展与经济概况;十市一区的自然资源与旅游资源;陕西省十市一区的行政区划与人口、交通(3)陕西省中小学学校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百县行活动;陕西开展“教育强县(市、区)”活动;陕西实施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三、推荐学习的教材

陕西省公开招聘教师专用教材编写组《陕西省公开招聘教师基础知识专用教材—综合知识(2012版)》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

关于考核内容与命题考试的说明

一、关于考核要求和内容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规定了考试的主要范围及其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目的是为了使应试人员能够把握考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更加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有关教材;同时,也使考试命题的范围更加明确,以便更准确的设计试题的知识能力和难易度。

本大纲在三个学段考核的基本内容中,按识记与理解、分析与应用两个层次规定了应试人员应达到的能力发展要求。两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的等级关系,其涵义是:

识记与理解:要求熟知各部分内容中的有关名词、概念、原理和知识的涵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识记是初级层次的要求。要求考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内涵,把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分析与应用: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与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运用,可分为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两级具体要求。简单运用,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过的一两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运用,要求在简单运用的基础上,运用所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应用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命题考试的说明

(一)本次基础知识笔试分为“专业科目”和“综合知识”两个科目,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其中,“专业科目”考试按中学教师(含职业高中学段)、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三个学段组织命题,考核要求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与应用;“综合知识”考试不分学段组织命题,考核要求只分为识记与理解。

(二)各学段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命题考试,将根据本学段大纲所规定的考核范围、考核要求和考核内容进行,试题覆盖到各范围的内容,并适当突出主要内容,以体现本学科内容的重点。

(二)“专业科目”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与理解占50%,分析与应用占50%,在内容上侧重对学科实践能力的测试。“综合知识”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50%,理解占50%,在内容上侧重对综合知识理解能力的测试。

(三)本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下载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4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 小学生健康与安全教育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熟背): 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

    教育知识与能力

    1. 简述课程的作用 (1)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保证。(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 学的依据,是联系师生的纽带。(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 确定、教学手......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大全(最终定稿)

    一、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小学阶段课程的特点: 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课程特点是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深度预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与封建社会教育特征不符的是( )。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 B......

    2017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重点资料 模块一 教育基础 1、 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培养人的活动是教......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整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3简述教学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基本方式。 4简述教师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5......

    2018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知识汇总

    2018年最新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知识汇总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1. 小学教育的特点 小学教育的特点包括:(1)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2)小学教育的义务性;(3......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当代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施 (三)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与规范 (四)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 (五)课程改革不断深化2.请简述孔子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