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窃读记》说课稿
《窃读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窃读记》(板书),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圈划并有感情的朗出作者读窃读时的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1、记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作进行具体的阐述。
说教材
《窃读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同名作品,该组以“我爱阅读”为主题展开。
本篇精读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冰心说:“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书籍是人类永恒的精神食粮,古今中外的大家,无不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编者选篇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使之强化。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出发,依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训练项目,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现“我”窃读时的复杂心情;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叙
2、描写
3、抒情
4、议论
5、说明)
2.体会“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能够在黄金年龄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难点:1.揣摩作者窃读时的复杂心理,感悟作者对书本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这一思想感情。
2.在体会作者的热爱读书中,也受到感染、得到启发,感受书本的无穷魅力。
说教法、学法
为了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的教法归纳如下:
交流感受法,引导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关键词句分析法。学法归纳为自读自悟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想象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为了更好地实行预设的学习目标,我和学生做如下准备:
教师:分析教材准备教学资料,如课件 学生:发动学生搜集整理名人读书时的故事或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并读一读
说教学过程
在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之后,我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依据教材、课文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主旨,让学生在朗读、探讨、交流,感悟中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得到思想的启迪。
一、紧扣题眼,突出重点
圈划关键字“窃”字,进行具体的讲解。我们都知道,窃大都表现大都表现的都是贬义词,现实生活中大都为钱财、为自身利益而自私的窃取别人的东西,你们听说过窃读吗?(板书:窃读记)那文中的窃读又是否是贬义词呢?让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思考问题。
二、探讨交流,精讲点拨
新课程倡导,要尊重学生的需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达成这些目标的主要方式,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环节设计充分体现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带着对课题的疑问,让学生自读自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思考,文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句子,应让学生在找出句子的同时,在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其存在的真正内涵,体会作者动作和心理描写的传神细腻。小组内交流讨论,综合讨论结果和疑问,在班内交流汇报,集体解决问题
三、整体把握,情感升华
课文以:放学后——边走边想——跨进店门——打开书阅读——恐惧被发现——饥饿难耐——放回书架——走出书店的记叙线索。
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吃饭长大,是指身体对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热爱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引导生体会读书的重要作用,及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课堂学习的目的是引向课外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正是为了达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要求。另外,这样设计还能够沟通课内外,利于把语文学习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组织学生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开展活动,搜集名人读
说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微型教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审美情趣,能简要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做到了言简意赅,一目了然。
第二篇:窃读记说课稿
《窃读记》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特点。
这篇文章收录在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作者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谵。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
此外,作者还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等等。
选择这篇课文作为五年级的语文的第一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2、说学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朗读的方法和阅读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读,他们有一定的情感积累,但课外阅读量可能不够高,语言积累和语言感受力相对就比较缺乏。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对读书或者某一本书产生阅读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圈划描写心理活动、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主人公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精神。
重点:圈划并有感情的朗读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体味窃读的滋味。难点:揣摩人物情感变化。
三、说教师的教法。(提问情境探究)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散读、默读,让学生感悟作者平实、自然、柔美的风格。
2、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说学生的学法。(朗读自主比较合作)
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心到、手到”,积极读书,抓住文中描写的细节重点。
2、朗读法:指导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紧扣题眼,以“窃”质疑
1、导入同学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
(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的激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窃读记》。
2、看看题目,窃字的原意是指什么?窃读又是什么意思?窃读记可以解释为„„快速默读全文说说“我”是用怎样的方法来“窃读”的,(试着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来。)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立足核心 感悟窃读滋味
(过渡:通过刚才的概括大家知道了作者小时候想出了许多方法来“窃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圈划出描写窃读时心理活动、动作等词语或语句,并简单谈谈你的体会。追问:作者又是如何表现他的快乐和恐惧的?请大家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两方面入手圈划出自己感悟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交流要点
A、【课文】“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读的惊喜
B、【课文】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种理所当然的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异。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历其境。
C、【课文】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课文】“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勾画动作动作描写,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E、【课文】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贪婪”理解意思。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F、【课文】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G、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但所谓“窃”,也无非是只读不买。“我”在阅读中感受着书籍所带来的智慧与快乐,却时刻害怕被店员或老板发现受到训斥和哄赶,这种书内世界的吸引与沉迷,书外世界的担忧与紧张,使快乐与惧怕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受,正是窃读的滋味。
(三)、探究缘由,感悟人生
1、心灵对话
窃读苦,苦在惧怕,苦在艰辛,而女孩依然窃读如故,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她酷爱读书,但又无力购买!此情此景,你想对这位窃读的女孩说点什么呢?从而引领孩子直接与女孩展开心灵的对话。
2、资料拓展,以情悟句
相机展示作者林海音的图片及生平事迹说明,在这位“台湾文学之母”其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引领孩子回归文本,理解并深情朗读文末之句“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四)、补充材料,倡导个性阅读
分发材料:《窃读记》节选。
1.用心读文章,品味文章。动笔去划一划,写一写自己的感受。2.全班交流读书的收获与感受。(引导学生能够简单用上学习课文时的方法。谈出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1.阅读林海音《童话》、读或观看影片《城南旧事》
2、谈读书经历。
把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作者的读书经历进行比较,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3.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并做好记录。(2或3小题任选其一)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走一个来回”,读进去,走出来,从读到写,因文悟法。课外阅读帮助拓展视野,名人名言激励童心。读后感让学生反观读书态度的不足,在自省中提升,感悟对生活的热爱。
第三篇:《窃读记》说课稿
《窃读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2016级小学教育的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窃读记》的第二课时。
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窃读记》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阅读”,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会读、爱读的核心素养。
本文作者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这篇课文以“窃读”为线索,讲述一个小女孩在放学后去书店窃读,不怕苦难、乐于、痴于读书的故事。通过学习,学生能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从而激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能对课文进行理解、想象。也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我认为,在培养他们分析、综合能力的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发散他们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第一次课时,已经带领学生认识了生字词,通读了全文,他们对课文也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解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领悟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抓关键字词句,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体味窃读的复杂滋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
我的教学重点是:圈化并有感情的朗读描写人物心理、动作的语句,并理解感悟。教学难点是:理解、揣摩人物情感,并激发阅读兴趣。
四、说教法学法
为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讨论、读书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实中理解感悟。
学生的学法是:
1、合作学习
2、朗读
3、情境表演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方面1.故事导入——2.感知课文,走近窃读者——3.品读课文,走进窃读者
——4.升华情感——5.课后思考。
学生在这堂课学习过程为:自主阅读,圈化句子——朗读表演,深刻体会——合作学习,反思思考——回顾全文,升华情感——走出课文,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我将给学生讲凿壁偷光的故事,并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知道的关于刻苦读书的故事(如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股)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快速进入文本。教学过程:2,感知课文,走近窃读者
(1)请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1-5段,并勾画出描写人物动作、心理的语句。“我”是怎样窃读的呢?“我”这样读书是怎样的感受呢?
请学生读出自己勾画的内容,在问答过程中引导他们体会理解语句。并圈化出重点词语。(2)接着请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交流喜欢的原因和对句子的理解。请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情境。同时,其它的同学在认真倾听观察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还原情境,以读促演,学生在活动中学。教学过程:3,品读课文,走进窃读者。
(1)请学生阅读第6-10段后小组讨论描述人物动作、心理的语句并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2)请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并进行反思性提问。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人物害怕、难受、满足的心理感受。并带着他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独立思考,与人交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教学过程:4,升华情感
在这里,我会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全文,并请他们谈谈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并交流学习完本课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教学过程:5,课后思考
最后,我会留给学生一个课后思考,如果文中的人物来到了他们身边,他们来当学习小导游,让他们去思考要怎样帮助她读书?带他去哪里读书?或者推荐一些什么书给她读?请孩子们以小故事的形式写下来,或者跟同学讲述。
设计意图:突破教材,将学生的目光引向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写作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清晰明了,点名主题,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第四篇:《窃读记》说课稿
《窃读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窃读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窃读记》是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述窃读的经历,表达了作者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思想感情。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自己读懂课文内容,但由于学生家庭环境比较优越,没有过艰苦学习的经历,因此要理解作者“窃读”的滋味可能有些困难。综合这些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结合上述对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并掌握重点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求。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对于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的。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求。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读书、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取问题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要素组合方式,使学生的听、看、讲、想、做等做到动静有机结合。
三、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导入
我让学生对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进行复习巩固,然后就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细读课文,感悟“窃读”。
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体会作者“窃读”是什么样的滋味。然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快乐”和“惧怕”的句子。小组汇报后,带领学生一起品读这些句子,体会作者“窃读”时复杂的滋味,感悟到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知识的渴求。最后,我让学生品读文中的最后一段中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综合学生的回答,得出:吃饭是身体上的需求,而读书是精神上的需求,二者缺一不可。
(三)课堂小结。
概括本课的学习内容,表明本文的中心思想。加深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记忆。
(三)布置作业 我设计的作业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制定一个自己的阅读计划。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直观教学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教材中的知识点一目了然、突出重点。我将窃读的滋味作为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以上就是我的教学板书。窃读记 快乐 惧怕
窃读
我认为本课的亮点是贯彻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第五篇:《窃读记》说课稿范文
《窃读记》说课稿
崔玮青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窃读记》——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以及说板书设计这六方面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学内容:
《窃读记》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第二十七课的教学内容,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课文以“窃读”为线索,描写了作者放学后急匆匆赶往书店,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窃读,到晚上才依依不舍离开的读书过程。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作者善用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表达自己的感情,如:“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利用“下雨天,留客天”做借口,自我安慰,在书店里开心地读下去,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天真的狡黠。在窃读这种氛围中,一方面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方面还要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非常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的心情变化,使人如临其境。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了。”„„等等。
因此对于这篇课文的教学,一是要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通过动作和心理活动、将窃读滋味具体化的写法;三是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说学情:
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把握和处理好教材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来说说学情分析。从学生性格上看,预备年级学生活泼开朗,容易对新知产生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发表自己意见,喜欢与同学交流讨论,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薄弱。
从语文学习方面看,已学过且基本了解散文的阅读方法,以及小说的阅读方法,也还不会运用和解读,本课的学习对他们的小说阅读以及散文阅读包括写作有着促进作用。
三、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并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要求,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的方法,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窃读的滋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懂得对生活感恩。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划出作者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语句并进行朗读分析
2、教学难点:,揣摩人物思想情感变化,体会作者窃读的滋味。
四、说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学情,我的教法归纳如下: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将运用齐读、赛读、小组读、男女学生赛读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作者窃读的滋味及其内心世界。
2、讨论法: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小组的集体智慧、自主学习,用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让组内成员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说学法:
正所谓“教学相长”,合适的教法是能使我成功做到主导地位,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们的学法具体如下:
1、圈划法:让学生勤动笔,做到心到、口到、眼到,积极读书,抓住文中描写的细节、重点。
2、朗读法: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充分发挥自己小组的集体智慧、自主学习,用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让组内成员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结合以上分析,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高尔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则格言进入题目解读,由窃读的意思进入文本学习。
(同学们: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读书。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林海音孩童时代那奇特的窃读生活。首先,看看题目,窃字的愿意是指什么,窃读又是什么意思,那么窃读记就可以解释为„„)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读书名言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做到由已知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
(二)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找一找:作者是用怎样的方法来窃读的。试着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出来。
设计意图:此为第二课时教学,意在唤醒其记忆,以便深入学习,分析人物内心世界)
(过渡语:好的,下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找看作者究竟是这样窃读的?并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四人小组交流)
明确:贴在大人身边来窃读、下雨天窃读、饥肠辘辘地窃读
(三)品读赏析:
(过渡:通过刚才的概括大家知道了作者小时候想出来许多方法来窃读。那么有谁能很快找出文中集中体现作者窃读时心理的语句呢?
明确: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圈划出描写作者窃读时心理、动作描写的词语或语句,并作批注。
设计意图:在合作讨论前,先学会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并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独立思考过后,自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交流各自喜欢的语句、段落,扩大思路。
追问:作者又是如何具体表现他的快乐和恐惧的呢?请同学们来交流交流
3、学生交流,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预备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当有一个同学发言后,孩子们会积极对其进行辩驳或者顺着他的思路往下答去。在回答的同时,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作者情感。
(四)主旨把握,情感升华:
问:如何理解“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并受到启发:吃饭长大,是指身体对物质的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的人。
(五)教师小结:
因此我们要从小热爱读书,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结合学生课堂上的回答,做出小结,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同事,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最后教师作结语。)
(六)作业布置:
写一写:考试成绩出来了,请你结合本文的写作手法刻画你在老师报成绩时的内心世界,80字左右。
设计意图:这样的作业布置,符合新课标“以读促写”的目标,并也能更好的使其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以便迁移到以后的阅读学习中去。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这一板书设计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巧妙。从横向看,两边是相反的词语;纵向看,两个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因为这是“窃读”的滋味,点明了主题,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恰好体现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