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人大代表建议
关于区人大五届一次会议 第17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张成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提的很好,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它正在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为了使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区政府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加速推进旅游和文化产业:
一是要把文化贯穿到旅游产业和旅游活动全过程及各个环节,注重内涵式发展。加强景区景点的建设,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充分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
二是在文化资源和产品开发中融入旅游因素,并按旅游标准建设一站式旅游消费和文化娱乐园区;
三是对人文遗产类文化产品做好文化价值向市场价值转换,注重可游性、寓教于乐;
四是以文化创意来提升旅游价值,对旅游宣传品、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进行全新的创意;
五是除抓好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外,还要抓好旅行 社、旅游宾馆、旅游车船公司等企业及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建设。
为了把宁江的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好,今后区政府要责成文体、旅游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要把旅游和文化产业进行有机的结合,形成文化促旅游、旅游促文化,文化搭台、旅游经济来唱戏的良好局面,实现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共赢,把宁江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起来,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特此答复
宁江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发展天台旅游文化产业
鼓足干劲乘势而上
奋力开创天台旅游发展新局面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其中,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
天台很穷。山无矿藏,地无特产,四面皆山,与世隔绝,是个穷乡僻壤。天台很富。天台是个文化富矿,文化底蕴深厚,是取之不尽的。深厚的文化加上秀丽的风景,如果好好开发,天台会很富。天台要成为富县,只有依靠文化和旅游。
为充分调动各方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旅游休闲胜地,那么应该如何发展旅游文化呢?
第一、明确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打造“佛总到源地、心灵瑜伽园、品质天台城”的目标,全面实施“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战略,以创建5A级旅游区为发展方向,加快核心景区改造提升和旅游资源整合步伐,完善相关的旅游要素配套,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努力把天台山建成宗教文化圣地、旅游休闲圣地。
第二、要加强宣传,注重品牌。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进
行大力宣传“佛国仙山”,让更多的人了解天台文化,以及人文气息。并且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并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合作,提高接待能力。鼓励创建和引进品牌旅行社,积极引进台州市外地全国“百强”旅行社、境内外知名旅行社到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政府部门给予大力支持。
第三、整体规划、全面布局。对于旅游事业尤其要重视,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于生活品质也越来越注重。正因如此,旅游业也逐渐兴旺。政府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全面规划:一方面,要对老景区改造提升工程,修建停车场、扩通道路等,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的天台之旅。另一方面,要积极筹资投入新景区开发,极大地丰富我县的旅游产品,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
第四、加强开发、妥善管理。“十一五”期间,已全面提升我县旅游行业服务质量为抓手,发挥行业管理主渠道的作用,规范旅游经营行为;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抓好复核评定工作。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在保持自然景观完好的同时加强旅游资源配套设施建设,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明确责任,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落实。避免恶性竞争和旅游质量恶化。旅游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与民航、铁路、交通部门等旅游旺季游客运输工作。
第五、大力发展养生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发掘和优化整合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以“佛宗道源”、“徐霞客文化”、“济公故里”三大品牌为重点,扶持发展佛雕、玻雕、泥塑、竹编等民间传统工艺文化。发展天台特色小吃,吸引游客购买,为当地的居民增加收入,提高当地的经济水平。
经济发达了,人民富裕了,随之而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对精神需求也随之加大。正因如此,旅游业步入新的旅程,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前景无限美好,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旅游业。
第三篇: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一“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努力使其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通山广电关键要在扶持政策的制定、机制体制的改革、人才的引进、产业的发展上做足文章。
1、明确扶持政策政策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通山广电文化产业的发展依赖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支持。应进一步制定财政、税收、金融、物价、电力等多种手段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2、改革机制体制继续深化宣传、经营“两分离”改革。通过“两分离”改革,实行“分类管理、分别运行”,将事业性宣传业务与产业性经营业务分开运作,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事企分开”,逐步确立宣传与经营两大体系分别运行的运作机制。
3、加大人才引进要培育文化产业人才,加强与大专院校的合作,着力培育专业人才,建立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要优化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从政策、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为文化产业人才的成才提供良好条件。
4、夯实产业根基舆论宣传是主业,有线网络是基础,这两者是广电的主要优势所在,也是广电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一是要搞好新闻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二是要加强网络建设,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三是加快新业务开发,提高社会竞争力。
第四篇:湖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湖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星明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email:lxm 415@126.com
文化资源与和经济相结合,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体现出文化强大的经济属性。据统计,我国到2005年的文化市场消费将达到5500亿元。而作为文
化消费的旅游业,随着其快速发展,挖掘本地特色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以满足旅游者日益发展的求新、求异、求知的消费需求,将旅游产品做大做强,已是旅游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需求。湖北省作为旅游文化大省,可谓人杰地灵,文华昌盛。光辉灿烂的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以炎帝神农文化、三国文化等为特色的历史文化,以辛亥首义和一批老区、苏区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以三峡、神农架等为亮点的山水文化,以巴土、江汉平原风情为特点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屈原、毕
异、陆羽、李时珍、张之洞、闻一多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三峡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文化,异彩纷呈。另外,我省戏曲剧种众多,京剧、汉剧、花鼓戏、楚剧、黄梅戏、豫剧、南剧等各具特
色,深受群众喜爱。我省民间文化丰富,民间艺术、民间故事等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特别值得提
出的是湖北境内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钟祥明显陵,这些构成了我省旅游文化产业
化强大的资源基础。因而,研究湖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从质量上提升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
竞争力,促进我省文化产业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湖北省旅游文化虽然名满古今。但其大多还藏在深山无人识,开发有欠力度,旅游文化产业化尚处
起步阶段。为此,提出湖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指导湖北省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1体制创新战略。旅游企业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必须具备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应具
备的条件。为此应进行从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到开发商投资等一系列的体制创新。
2品牌战略。全面启动与实施旅游文化产业化,形成旅游文化产品系列,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旅游
文化产品品牌。
3特色战略。特色是旅游产业的生命,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没有市场。挖掘各具特色的旅
游文化使之成为旅游产品的灵魂,并以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发出来,这是旅游产品魅力永驻的关
键。
4集聚战略。对于湖北省的旅游文化产业而言,在一定区域形成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群、产业链是
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5可持续发展战略。旅游文化产业化不同于其它产业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旅游文化资源在产业
化过程中的增值而不是消耗,是在消费过程中,旅游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弘扬,因而是可持续的。
第五篇: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学专业:
姓名:叶晓波
学号:指导老师:马思睿08级旅游管理0086000
1论鄂尔多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引言
近年来,我市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原煤生产和电力、煤化工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突飞猛进。我市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还建立在以煤炭为基础的原煤生产和电力、煤化工等煤炭后续工业上,一煤独大,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条短,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等因素制约着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鄂尔多斯旅游 旅游文化 发展
在现如今鄂尔多斯经济突飞猛进的同时,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对调整鄂尔多斯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鄂尔多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劣势分析
鄂尔多斯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奠定了基础。
(一)资源优势: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区和民族特色。人文旅游资源和产品主要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河套人”文化遗址、古长城、秦直道、隋朝时期的十二连城遗址、草原敦煌阿尔寨石窟、藏传佛教寺庙准格尔召和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等;自然旅游资源和产品有以库布其沙漠和神奇的响沙湾为代表的大漠风光、七星湖和西鄂尔多斯草原、温泉及晋蒙黄河大峡谷等。现代工农业旅游资源和产品有鄂尔多斯绒纺城、神东煤海和恩格贝生态示范区等。同时,鄂尔多斯作为元朝的皇室封地,鄂尔多斯的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具有元朝宫廷文化的独特色彩,构成了我市浓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浩瀚的民俗风情。
(二)基础优势: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从1984年响沙湾、成吉思汗陵相继对外开放而起步。经过20多年发展,现已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31家。旅游交通较为便捷,民航通航城市达25个,铁路客车通至北京,包茂、荣乌高速穿过全境。建成高等级公路1000多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1.7万公里。市内已基本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出入快捷方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良好的交通基础。
(三)生态优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3%,植被覆盖率达到75%。经过多年努力,生态环境实现明显持续好转。
(四)资本优势:据测算,全市民间资本蕴藏量1000亿元左右,正在不断寻找新的投资渠道。
(五)品牌优势:一部电影《鄂尔多斯风暴》,一句广告语“鄂尔多斯温暖全世界”,引世人瞩目的“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已经形成“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类旅游产品为主的特色鲜明的旅游品牌。
当然,我市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与周边地区同质性强,旅游旺季短,冬季旅游产品开发滞后等问题。与旅游文化产业发达的先进地区比较,存在着产品开发力度不够,竞争力相对较弱等问题,困扰着产业发展。
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鄂尔多斯市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中的重要的作用
旅游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综合性大众活动。旅游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巨大潜力的跨行业的新兴产业,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旅游文化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涉及交通、通讯、餐饮、住宿、商业、娱乐、教育、培训等行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可以有效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增加社会就业。
随着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农村规模化经营的推进,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旅游文化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拉动、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优势产业。
(三)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旅游文化产业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是一项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作为一个富民产业,开发一个景区,可带富一方群众,促进“双向城乡一体化进程”;作为一个新兴朝阳产业,有助于扩大开放,增加人流物流,促进地区交流与合作;作为一个“窗口”产业,能够充分展示和传播传承民族文化,体现地区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地区走向全国和世界的重要名片。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要充分认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调动方方面面力量,共同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理念,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一)要创新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观念。
任何事务的发展,必须坚持创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在坚持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不断取得新突破。
(二)要强化大旅游的观念。
旅游文化产业是系统工程,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并获得收益的,都是旅游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要以大旅游、大文化的观念谋发展,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与各产业融合,以大融合建设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
(三)强化旅游文化产业观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珍稀的历史文化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基地。把发展旅游与发展文化产业有机融合,推进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链接和融合,才能实现历史文化向旅游资源和产品转化。
(四)要全力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
旅游知名品牌建设既包括基础设施硬件的开发,又包括形象、知名度等软件的定位和提升;既包括旅游线路的组合开发,又包括旅游活动、节庆会展等载体的营销策划和强势媒体的宣传。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宣传营销、制度管理等方面都需要认真分析研究。资源的整合、规划的制定、线路的设计、管理的加强、品味的提升、包装的美化、营销的策划等,都是打造旅游知名品牌必须经历的过程。打造鄂尔多斯旅游知名品牌,要以传统旅游产品为基础,加深旅游与文化的结合力度,不断提升软实力。
总结
总之要围绕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加快旅游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切实抓好国家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和旅行社的建设,不断提升旅游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旅游企业文化层次和文明服务的水平,提高产业附加值,增加游客消费内容,提升游客消费水平要围绕游、购、娱三要素大做文章,做活文章,做足文章。依托我市优势旅游文化资源,围绕“成吉思汗长眠地,鄂尔多斯蒙古风”旅游总体形象,按照“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三大类旅游产品类型定位,进一步加大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突显“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名城建设的力度,着力打造成吉思汗文化、鄂尔多斯民族风情、遗址遗迹、城市风光四个系列文化类旅游产品。只有全面有效地实施各项有效策略才能不断提升旅游文化产业的层次,才能真正实现旅游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 杜梓.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鄂尔多斯现代化进程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0
[3] 乔明.《鄂尔多斯旅游:把握新机遇 奋战“十二五”》鄂尔多斯旅游局 2011.3
[4] 唐勇 杨忠华 旅游经济与区域文化和谐发展战略研究
[5]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林业》2007年1A期
[6] 旅游业将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 来源:经济日报 2010-06-11
[7]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内蒙古社科院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