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言描写五符合
语言描写“五符合”
无论是在中小学记叙文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话语描写都是很复杂的。人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类是有语言的,语言是人的内在灵魂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最司空见惯的表现。并且,人们的语言精彩纷呈,五花八门。
然而,人物话语无论多么复杂,还是有规律可寻的。就话语的内容来说,要作到话如其人,也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具体说,就是要达到“五符合”,符合人物(说话人)的身份、年龄、性格和品格,还要符合当时的情境。
符合说话人的身份,这是很基本的要求。先来看一个中国的民间故事:有一天,那个地方下了一场大雪,于是县官、财主和秀才就凑到一起,边看雪景边吟诗。秀才:大雪纷纷落地,县官:都是皇上瑞气,财主;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放你娘的狗屁!从这个故事中可见,人们的不同身份对同一事情想的不一样,于是说的也就理所当然地不一样,正像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所说的,从皇宫走出来的人和从茅屋里走出来的人是不一样的。
再看一名小学生写的作文片段,这里就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
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给老老奶奶让座。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符合说话人的年龄,这也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小孩和大人说话不一样,青年人和老年人说话也不一样。有一篇小学生作文,标题是《小金鱼》,写的是小孩要用哨子换金鱼的事,请看片断:有一天,妈妈不在家,莉莉的小伙伴强强到她家来玩,看见鱼缸里的小金鱼说:“我们来换一下。你把小金鱼给我,我把哨子给你。”
“我要哨子有什么用?”莉莉说,“我看鱼比哨子好。”
“鱼有什么好?哨子会叫,可是鱼呢,难道鱼也会叫?”
“鱼为什么要叫?”莉莉说,“鱼不会叫,但它会游泳,难道哨子也会游泳?”
“是真的?”强强笑着说,“有谁见过哨子游泳?不过,鱼会被猫吃掉。那时候,你哨子没有了,鱼也没有了。哨子可不会被猫吃掉,它是铁做的。”
这段对话,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莉莉舍不得把小金鱼换给强强的心情,也写出了强强调皮巧妙地说服莉莉把鱼换给他的情景。“难道鱼也会叫?”“有谁见过哨子游泳?”这些语言都很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只有孩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大人们是绝不会这样说的。可是许多学生写出的孩子们总说些大人话。
符合说话人的性格和品格,这一点最重要。人物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个性化语言来刻画的。所谓语言有个性,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语言大师老舍说过:“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说:’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说,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并且,人的性格总是受到品格制约的,性格不是孤立地存在着,与人的品质有最紧密的联系。
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班主任老师来到教室,忽然发现教室的门坏了篮球那么大的一个洞,于是就追问。同学们说了如下一些话:
坐在门附近的同学甲斜着眼,冷笑道:“鬼知道,又没有人教我一定看好门,我也不是看门的,”
他说完之后,同学乙朝大家作了个鬼脸,半玩笑半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开了窗,好通风。”
同学丙是个女生,她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怒不可遏地大声说:“是同学丁,他来教室时,一阵风把门关上了,他使劲向门踢了一脚,把门给踢坏了。”
同学丁“腾”地一下站起来,猛跺着脚,大声吵嚷:“大白天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
“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了,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这个女生义正词严地说。
老师问:“还有谁看见了?”
又有一个男同学胆胆突突地站起来,涨红着脸,小声地说:“我„„我,我没看见。”
从这段描写中,这五名同学的性格和品格跃然纸上:最后的那个同学性格内向,品格不坏,但是胆小怕事,其他同学都是外向性格。其他四名同学性格相近,但是品格大不相同,最高尚的当属那位女同学,当仁不让,勇敢地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符合情境,就是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请看这个作文片断中的毛病: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了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那位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你就在我家吃饭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你看文章是写小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想让我去看一看。可小作者却在对话中写了”吃的什么早饭“、”小云家的燃气灶坏了“、”小云爸爸修了大半天还没有回来”,这些与学习棋无关的对话。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毫无用处。另外,小云发明了学习棋,急切地想让”我“去看一看。这段对话显然也不符合当时的真实情景。
总而言之,人物描写中,不要把人物语言写得“千人一调”,张三说的话让李四讲也能听得过去。没有个性,没有独特之处,说话人言不由衷,既影响对人物的刻画,也影响文章主题的突出。
第二篇:语言描写
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
一、教学目标
1、人物的语言描写。
2、语言的描写要精炼。
3、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二、重点难点
人物的语言要求精炼和个性化。(精炼就是言简意赅,用经济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人物语言个性化,是语文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
一、导入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二、片段举例
什么样人说就什么样话。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经典的语言描写: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几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孔乙己》
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可见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为取笑的对象。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故乡》
一声“老爷”,“我”与闰土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了。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极不自在。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腔滑调;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再请看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
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成效,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这段话中,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而如见其人,正如鲁迅所说:“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这里所说的“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就是具有个性特征的语言。语言大师老舍也说过:“一个老实人,在划火柴点烟而没点燃的时候,就会说:‘唉,真没用,连根烟都点不着!’相反,一个性情暴躁的人呢,就不是这样说,而是把火柴往地上猛地一摔,高叫道:‘他妈的!’”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的岳父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的持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范进在中举前,穷困潦倒。有一次向他岳父借乡试盘费,胡屠户不但不借,还将范进骂了一个狗血喷头:“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条心。”范进中举后,同是这个胡屠户,却换了一副嘴脸:“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处谈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胡屠户这个势利小人的丑恶面目。
成功的语言描写,要求作者使用的语言必须具体、生动、形象;必须精确而凝炼;必须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语言克服一般化、雷同化的弊病。
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有些学生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请看下面一位小学生的作文片断:
买完烧饼,爸爸又想去买点儿熟肉,他走进一家肉店,说:‚买半斤熟肉!‛老板连看爸爸一眼都没看,麻利地称好了肉,态度冷冰冰的,还边称边漫不经心地和别人说话,一点儿也不热情。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说:‚为啥要再称一遍?‛老板说:‚刚才称错了!‛爸爸说:‚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说:‚这,这……‛爸爸说:‚这什么?‛老板说:‚这是两块五毛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说:‚你竟敢缺斤少两,跟我走一趟吧!‛
一个人说话时,总要出现相应的表情与动作,把它们描写出来,不但可以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还可以表现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另外,为了使对话形式更活泼,更生动,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对话形式,如提示语在前面,提示语在后面,还可以把提示语放在人物说的话中间,当然,如果读者能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到是谁说的话,也可以把提示语省略。上面的病例可以这样修改: 当老板去接爸爸手中的钱时,看见了工商制服,立刻由刚才的冷冰冰变成了笑眯眯,他连忙拿回已递到爸爸手中的熟肉,慌忙说:‚让我再给您称一遍!‛爸爸奇怪地问老板:‚为啥要再称一遍?‛‚刚才称错了!‛老板边说边手忙脚乱地重新称肉。‚你咋知道称错了?‛老板用手抹了一把脸上沁出来的汗珠,脸涨得跟柜台上的猪肝似的,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这,这……‛爸爸严厉地问老板:‚这什么?‛老板低下了头,小声说:‚这是七块钱的肉,不够半斤。‛爸爸冷冷地看了看卖肉的老板,说:‚平常看你怪老实的,谁知道你竟敢缺斤少两,欺骗顾客,跟我到局里走一趟吧!‛
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语言拖泥带水,没话找话,这是作文容易出现的毛病。请看下面的例子: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吃过早饭了吗?‛小云一见我就问。我说:‚吃过了。‛小云说:‚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油条、稀饭。你吃了吗?‛小云说:‚我们家的燃气灶坏了,爸爸去修了,现在还没回来呢!到哪儿吃早饭呀!‛我说:‚在我家吃吧!‛小云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我问:‚什么‘学习棋’呀?‛‚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这段对话虽然写得很通顺,可很多却是不必要的废话。你看文章是写小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想让我去看一看。可小作者却在对话中写了“吃的什么早饭”、“小云家的燃气灶坏了”、“小云爸爸修了大半天还没有回来”这些与“学习棋”无关的对话。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中心思想毫无用处。另外,小云发明了“学习棋”,急切地想让“我”去看一看。这段对话显然也不符合当时的真实情景。可见,作者是为了对话而写对话,完全是画蛇添足。可能小作者要说,当时我和小云真是这样说的呀!即使真的这样说了,也要根据文章需要进行取舍。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说的话既多又杂,写文章不是生活实录,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生活。写进文章里的语言一定要经过提炼加工,跟中心密切相关的话,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的话,再多也是必要的;反之,与中心无关,对刻画人物毫无作用的话,哪怕是半句也是多余的。上面的病例可以这样修改:
星期天上午,我正在复习功课。忽然听见门外传来又甜又脆的喊声:‚小燕,小燕!‛我一听就知道一定是我的好朋友——小云在喊我。我连忙放下笔,去给她开门。‚小燕,我发明了一种‘学习棋’,你快跟我去看看吧!‛一见面,小云就满面笑容地对我说。‚看你高兴的,什么‘学习棋’?‛我问。‚先别急,一会儿你就知道啦?‛说完,小云拉着我的手向她家跑去……
修改后的对话,简洁明了,没有废话。把小云设计出“学习棋”的兴奋、想让“我”快去看看的急切心情,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下面的一段文字在语言运用上就干净利落。
街上静悄悄的。妈妈背着我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她用大衣把我裹得严严的。我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气声。
突然,有个响亮的声音在问:‚大嫂,您是带小孩上医院看病吗?‛ ‚是呀!‛妈妈着急地回答。‚大嫂,您就坐我这平板三轮吧!‛ ‚能行吗?‛
‚行呀!您扶好了,我慢着点儿蹬就是啦!‛‚您刚拉完货,挺累的,该回家休息了。‛
‚哎,大嫂,治病救人要紧哪!‛
我被一双大手抱上了车。妈妈也坐上来了,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透过大衣的缝隙,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一个高大的背影,在前面蹬着车。
过了好一会儿,我听见妈妈说:‚同志,到啦!‛
车平稳地停下来了。那双有力的大手,又把我从车上抱下来。我又听妈妈说:‚同志,这个……您拿去喝杯酒御寒气吧!‛
‚大嫂……快,快……看病要紧!我在这儿等您,等孩子看完病,再拉你们回家!‛
‚同志,您拿着……看情况,这孩子要住院呢!‛ ‚那好,大嫂,您快带孩子看病去,我走了!‛ ‚哎,你这个人真是……‛ 可是车轮的声音已经渐渐地去远了。全文干脆利落,没有一句多余的话。
三、练习:写一段语言描写。
在高三读书的赵新天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小学时的班主任黄老师。写一段200字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
例文
赵新天发现黄老师后,轻轻喊了声:‚黄老师。‛黄老师抬起头,惊疑地看着面前这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我是赵新天呀,是您以前的学生。‛‚赵---新---天……你是那个捣蛋鬼呀?!‛‚对呀。‛ 赵新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长这么高了,都快认不出来了。‛黄老师上下仔细打量着他,‚今年该是……哦,今年要考大学了吧?‛‚是啊。这不,我买参考书来了。‛‚高三学习挺辛苦吧?‛‚苦是苦,但总得学啊,再不努力就迟了。‛赵新天调皮地说。‚不错,小伙子,好好干。考上大学别忘了告诉我一声。‛说着,黄老师欣慰地笑了。
第三篇:语言描写教案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语言描写
教学内容:记叙文语言描写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
2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人物语言描写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之中。教学重难点:1掌握人物描写主要方法
2掌握语言描写方法
3能将所学方法用到作文里
课型与方法:写作课,讲授法,自主、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什么是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二写作指导
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等
人物形象 :鲜明、富有个性。
描写人物要求: 彰显个性,形象生动。
三:语言描写方法
1例文修改前后对比
第一招心法: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
第二招心法: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即具有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独特的身分、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1)例文及分析
(2)情景设计:
第三招心法: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1)例文对比
四:练习
1方法总结
(1)、语言要简洁。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
(2)、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
(3)、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
2根据三招心法,修改文章
3请选择你身边的人,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字数:300字左右.
第四篇:作文语言描写
一、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语言描写有几种形式? 一种是个人独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言自语。
如:“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第二种是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如:
老马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第三种是对话。
第四种是几个人议论或交谈。
三、比较一下,句子运用这种描写方法后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揭示文章中心有何好处? A.老大臣认为这布料很美,他很满意。
B.“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明确: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
四、两个注意
1.注意人物身份年龄特征
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独特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心理状态、文化教养等,使读者闻其言便知其人。A、一位画家、一位商人和一位农民去山里游玩,看到一棵大松树,画家看到后赞不绝口:“它婆娑的姿态,遒劲的枝干,真是太美了。”商人先是心里默算了一番,然后说:“不错,砍下来可以卖到千把块钱。”农民看了直摇头:“不好不好,长得弯弯曲曲,既不能做家具,也不能当柴烧。”
2,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点。
“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这厮只顾来聒噪!” 3注意场合情境
A、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情境,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语言。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在不同场合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练习: 小明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在不同的场合他会说怎么样的话呢?
(A)在课堂上不见课本……(B)下课时不见课本……(C)在家里不见课本……
4、语言描写可以结合一定的语气、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我的爸爸叫焦尼
火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火车……秋天开始的时候,我和妈妈搬到了这座小城。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爸爸。不过,今天我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过一天。
“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来之前,你呆在这里不要动!” 妈妈说完,把我留在站台上就走了。
我的名字叫狄姆,爸爸叫焦尼。
火车终于来了。火车“唉—”地发出一声好像叹气似的声音,“哐当”一下停了下来。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跑来,累坏了呢?门也“吱—”的一声吐了口气,慢慢地打开了。啊,爸爸!不过,我按照妈妈说的,站在站台上一动也没动。于是,爸爸奔了过来,一把就把我给抱了起来,“啊啊,狄姆!我总算来了,我好想见你。今天,我们两个人干什么呢?” 还用问干什么吗?放心,我知道。干爸爸和我想干的事,就行了呗。
一出车站,就有一家卖热狗的小店。我刚一停下,爸爸就叫道:“给我两份热狗!” “我只要番茄酱,不要芥末酱。” 我连忙补充说。然后,我们两个人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了热狗。爸爸先吃完了。我用手指着爸爸,告诉热狗店的阿姨: “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到了电影院一看,正在演卡通片。“你不是喜欢卡通片吗?” 爸爸这么一问,我使劲儿地点了点头。在入口,一个留着胡子的伯伯把两张票合到一起撕了。
“这是我爸爸!我们一起看电影!” 我告诉伯伯。
电影院里面虽然黑黑的,但非常暖和,舒服极了。爸爸在不时地发笑。因为他的喉头在颤抖,所以我知道。电影放完了,灯一亮,爸爸就“咚”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走,去吃比萨饼吧!”
餐馆的名字叫“桑达娜”,店员哥哥,是和我住在同一座公寓里的人。哥哥一看到我,就叫了我一声:“唷,这不是狄姆吗?”
“唔,今天我和爸爸在一起,他叫焦尼!” 我把胸脯挺得直直的。
我要了橘子汁和儿童比萨饼,爸爸要了啤酒和比萨卷。比萨卷是一种用皮卷着馅吃的比萨饼。啤酒在咕噜咕噜地冒泡。我把比萨饼的圆边都剩在了盘子里。爸爸吃得干干净净。啤酒也全都喝光了。
“味道好极了!”看见爸爸一边擦嘴,一边掏钱包,我就用整个店里都能听到的声音叫了起来: “我爸爸要付钱啦!”
出到外面,天已经有点黑了。爸爸看了一眼手表。到了晚上,爸爸就要回去了。不过,不是马上就走,还有时间。去图书馆吧。我们并排坐在图画馆的椅子上,爸爸翻起了杂志。我呢,我把书放在膝盖上,想看了。现在几点了呢?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电车要是不开就好了。我慢吞吞地站起来,朝借书的地方走去。爸爸也跟了过来。扎着头发,戴着一副大大的眼镜的库妮拉坐在借书的地方。是常常到幼儿园来给我们讲故事的大姐姐。“今天我是和爸爸一起来的,他叫焦尼。不过,借书的是我,不是爸爸。”我一边手指着爸爸,一边说,库妮拉笑了起来。
抱着书走出图书馆,爸爸说:“回家之前,我们一起喝点什么呢。”商店街一角有一家咖啡馆,爸爸为了让我看清货架里的东西,把我抱了起来。付钱的时候,也紧紧地抱着我。我要了苹果汗和小蛋糕,爸爸要了咖啡和面包。“把我放下来吧。”我说,爸爸这才把手松开。爸爸喝完咖啡,时间终于到了。在往车站走的路上,我一直都握着爸爸的手。爸爸的手好大,都能把我的手包住。“爸爸的手真大呀。”我嘟哝道。
到了站台上,我对爸爸说:“我要在这儿等着妈妈来接我。”爸爸看了一下手表:“没事,还有两三分钟呢。”说完,抱起我就上了火车。
火车里已经坐了好多人,有的人在往行李架上放箱子。有的人在挂大衣,还有一位老爷爷正在脱鞋。爸爸找到自己的座位,突然大声叫道:“大家听一下好吗?”众人都停了下来,回头望着爸爸。脱掉了鞋子的老爷爷,愣住了,就那么穿着袜子站在那里。爸爸伸开一只手,大声地继续说:“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
然后,爸爸抱着我下到了站台上。他让我站直,揉了揉眼睛:“再见,狄姆!马上还会见面的,妈妈来之前,你在这儿等着别动。”说完,就急忙回到了火车上。火车开了,看到车窗里的爸爸了。爸爸在挥手。我也使劲儿地挥手。爸爸的手渐渐地小了下去。
我一直挥着手,按照妈妈说的那样,一直呆在站台上。另外一只手,拿着从图书馆借来的那本书。“我在冲爸爸挥手,我在送爸爸呢!爸爸叫焦尼!”我对从我身边经过的一位叔叔说,他看着我,点了点头。
火车很快就看不见了,但是从铁轨上还传来了轻微的声音,铁轨很长,很长,一直通到爸爸的城市,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吧!载着我最喜欢的爸爸—爸爸叫焦尼
语言描写小公式: 动作十语言,神态十语言,心里+语言 动作+神态+语言,动作+心里+语言等 速写训练:运用下面的四字词语中的五个写一段语言描写
全神贯注
健步如飞
心慌意乱
大惊失色
昂首挺胸
手舞足蹈 心乱如麻
炯炯有神
张牙舞爪
心花怒放
急不可耐
目瞪口呆
积累
【描写人物神态的词】: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 炯炯有神 精神焕发 龙马精神兴高采烈气宇轩昂生龙活虎 喜笑颜开
心旷神怡 心花怒放欢天喜地乐不可支满面春风 落落大方 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如坐针毡有气无力 嬉皮笑脸油腔滑调 悠然自得局促不安 面红耳赤 呆若木鸡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词】:
忐忑不安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心慌意乱 七上八下心急如焚 心如刀割 【描写说话方式的词】:
直言不讳无所顾忌 拐弯抹角 故弄玄虚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虚情假意推心置腹旁敲侧击喋喋不休
慢条斯理 含糊其辞 唠唠叨叨 振振有词肆无忌惮大言不惭娓娓动听绘声绘色对答如流自圆其说 【描写高兴的词】:
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如获至宝 喜笑颜开相视而笑 谈笑风生笑容可掬兴高采烈
喜上眉梢喜从天降 “孩子,老师相信你!你会做得更好,”老师的话,如同阳光温暖着我的心;像那清澈的泉水,滋润着我的心田。
第五篇:语言描写教案
2、提问:“什么是语言描写呢?”(放映)
指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写作方法。
3、语言描写有几种形式?(放映)一种是个人独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言自语。
如“唉,这鬼天气!又闷又热,蚊子也来捣乱,一夜没睡,真倒霉!”王老五不停地边拍着蒲扇边咒骂着。
第二种是一个人对别人说话。如:老马对小马说:“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去试试是不行的。”第三种是对话。第四种是几个人议论或交谈。
4、语言有什么作用?
(放映)这天,小明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五保户李奶奶正背着一小袋米,艰难地慢慢往前走着,小明看到这种情况,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夺过李奶奶肩上的袋子,急急地往前走,李奶奶着急了,迈着小碎步跟在后面边追边喊:“哎,小孩,你这是干啥啊……”李奶奶追到自家门口,上气不接下气的,小明已经把那袋大米稳稳地放在了门口,微笑地看着李奶奶…… 问:请同学们仔细地看看这段文字,想想这一件事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明确:小明应该跟李奶奶说清楚,要帮助她,而不应该什么都不说就把李奶奶的那袋米拿过来背走,这样李奶奶会误会,会以为小明抢她的米。所以我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语言。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语言可以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可以消除不必要的误会.语言的作用妙不可言,所以我们的世界不能没有语言,语言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那么在作文当中,语言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 再看下面的小故事:(放映)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县官接了一句:“满天下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明确:•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读书人,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
师:我们从这个小故事可以知道,语言描写在刻画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放映)
鲁迅先生曾指出,有成就的作家,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了” 而“读者看了对话,便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 问:那么如何才能写活人物的语言,通过人物语言的描写去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感情呢? •
1、人物语言的描写必须要个性化.•即作者笔下的人物语言应切合人物身份地位、年龄特征、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特别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
看前面的那个例子:
这天,小明放学回家,在路上看到五保户李奶奶正背着一小袋米,艰难地慢慢往前走着,小明看到这种情况,一个箭步冲上去,一把夺过李奶奶肩上的袋子,急急地往前走,李奶奶着急了,迈着小碎步跟在后面边追边喊:“哎,小孩,你这是干啥啊……”李奶奶追到自家门口,上气不接下气的,小明已经把那袋大米稳稳地放在了门口,微笑地看着李奶奶…… 李奶奶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激动地对旁边围看的人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问:思考,李奶奶说的这番话有什么问题?
小结:这段话中,李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五保户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说::“这孩子真好”或“真是好孩子”。
有家哥俩闹分家,分了几天也没分清,决定请裁缝、厨师、船老大、车把式四人来说和。这四人觉得事情棘手,于是相邀先到厨师家碰个头,讨论一下。一个说:“我看咱们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了碗了分不清。” 一个说:“咱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去线过去才行。”
一个接过话茬儿:“嗨,咱原先也不是没有管过这号事,前有车,后有辙,别出格就行。” 另一个听得不耐烦了:“我看别在这里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见风使舵。”
厨师的媳妇“扑哧”一声笑了:“你们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试问:从文中你能看出先后说话的都是谁吗?你知道厨师的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这个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读者根据人物语言去判断这几个人的身份。请同学们猜猜看
明确:这说明这些人物的语言能够表现鲜明的个性特征。“锅了碗了”“针过去线过去”“前有车后有辙”这些极具职业特点的用语显示出它们的使用者分别是厨师、裁缝、车把式和船老大。而“卖什么的吆喝什么”透露出厨师媳妇的身份—商人。因此,我们要写好人物,必须写出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努力做到“话到人到”
2、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注意场合,要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心理状态。
所谓场合,比如上课时、游戏时、在家时、在外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同一句话,说的方式、语气都应有所不同。如果在有感情的因素掺在其中,那就更是大不一样了。环境不同,心情不同,对象不同,往往同一人物的语言的内容与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3、语言描写还要写出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等。有些同学写人物对话的时候,只注意写人物说的话,而不注意描写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老是“我说”“你说”“他说”,写出来的文章干巴乏味。
例子: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了?”“没看见。”李星说。
师:这一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放映改动后的例子)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又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班长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改动后我们可以看到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4、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语言要简洁。
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写一大堆的废话,让“人物”说个没完。
学生练习:今天早上,有多位同学因迟到而被老师责罚。假设你是其中两位同学,试运用语言描写,写出他们的心情与感受。
同学甲:品行优良,对师长必恭必敬,知错能改。同学乙:品性顽劣,自以为是不听师长劝告。
小结:•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不仅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和个性不同的人说出的话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随着思想感情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内容也不会是相同的,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一定要符合这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