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地理论文--海平面上升
浅谈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摘要:分析地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引出地球海平面上升的这一课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学术问题,而仅从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来分析它是非常片面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地震和火山的爆发、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地球上森林覆盖率三者对地球的海平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关键词:地震;造田;森林
引言:
近年来,当人们谈起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原因时,我们习惯归结于:随着人类工业的快速发展,排放了大量CO2等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引起地球表面气温的上升和海水的膨胀,从而加快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等冰川的融化速度,导致海平面的上升。我对此保持怀疑态度,至少仅这样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
在大气中CO2气体的含量才0.03%,这难道是引起地球气温和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我个人认为使得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释:
一、地震和火山的爆发对地球表面气温的影响:
地球和太阳一样,都是具有巨大能量的星体,其由三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地核作为地球能量的中心,它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地球的能量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球自身地核的能量,另一种是来自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这两者之间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使得地球表面形成适合人类生存、恒定的温度,平均温度大约为14摄氏度左右。本人认为这与地震和火山爆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对地球表面温度恒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和火山爆发都是地球释放自身能量的一种方式,每次地震和火山的爆发都伴随着巨大能量的释放。以发生在中国汶川8级地震为例:这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地球从该地方释放了如此巨大的能量,于是造成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地表温度短时间内急骤下降;同时该地区地壳表面向大气吸收能量,造成该地区及附近地区的地表温度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又由于地震发生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得的液态水蒸发到空中,使得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这就使得地震地区往往总会发生大面积降温及大降暴雨或大雪。虽然该地区一样也会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同时地球其它区域向地震发生地区传导能量,由于地球的体积大,但地震地区的地壳表面要想达到其它地区相同的温度,还需要一段时间等待才能达到正常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冬季在地震发生地和附近的四川、贵州等省份都发生了特大冰灾原因。2010年的欧洲火山灰事件,也是地球从该地区释放巨大能量,同样也可以用上述原理来解释,这也使得2010年冬季成为近二十年内最冷的冬季[1];2011年的日本福岛9.0级特大地震发生后,同样的道理日本周边国家和地区也发生了大面积的降温现象,甚至引起日本国内大范围降雪[2]。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地震和火山对地球气温调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爆发频繁程度和等级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的温度,而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南极和格陵兰岛等冰川融化的速度,也间接影响着海平面的上升或者下降。深海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影响则更为明显,这与海水流动性等特点有着重要关系。
同时,还有大量的事实证明:有时用“温室效应的理论”来解释地球海平面和气温上升是相互矛盾或错误的。20世纪80年代后的气温上升,人们把它归结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从1945年至60年代,虽然CO2的浓度增大,但是全球地表的气温却显著降低,按照“温室效应”原理预测,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度上升最少,事实上却是这一地区温度呈明显上升。预测北半球中,高纬地区温度上升最多,实际上却是那里的温度下降最多。在20世纪后半期,全球地震处在活跃期,地球上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就有24次,这些地震基本发生北半球[3]。
二、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组成,陆地上水主要以冰山、湖泊和河流等淡水的形式存在。河流与海洋相连,冰山和湖泊等通过河流流入海洋。由于地壳表面地质缘故,松动土质随着河水流入海洋,每年都有大量泥沙随河流流入海洋。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乌鸦喝水》,有只乌鸦想喝到瓶子里的水,由于瓶里水不多,乌鸦嘴巴喝不到瓶里的水,于是乌鸦想了一个办法,用嘴巴向瓶里放石子,这样瓶里的水面慢慢上升,于是就可以喝到瓶里的水。由于地球的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上水的总量是不变的。而陆地的泥沙流入海洋使得海平面上升与“乌鸦喝水”的道理是相同的。瓶子里的水就好比是海洋,从陆地经河流带入海洋的泥沙就如“放入瓶里的石子”,地球上的这些的水土流失的结果肯定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而由于海水的温度远远高于冰川的温度,海平面上升的同时加快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融化的速度;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的融化又会引海平面的上升。
拦海造田与水土流失的道理是相同的,由于人类自身生存活动的原因,把部分海洋围起来或者通过用陆地上的沙石把它添埋起来,这样这部分海水只能流入海洋其它地方,这就与寓言《乌鸦喝水》的故事一样,也会使海平面上升。
水土流失和拦海造田都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它们的作用又对加快南极和格棱兰岛等冰川融化速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南北极冰川融化的水又会引起海平面上升,如此往复,便形成恶性循环。
三、地球上森林覆盖率对海平面和地球表面气温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一片森林好比是一座水库,森林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净化空气;二是储蓄水功能;三是吸附土壤表面,减少水土流失。这些对调节地球气温和海平面平上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陆地上的水主要是淡水,是以湖泊,冰川,河流等形式存在的。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淡水通过河流等各种形式流入海洋,而海洋也会蒸发把海水变成水蒸汽,在气流或季风等作用下,这些水蒸气以下雨或雪的形式降落在陆地上,这些降水又通过河流流入海洋,这样如此长期循环。一般情况下,由于森林和其它植被有储水的功能,部分降水就会储蓄起来,从海洋蒸发并且漂移到陆地上的水和从陆地流入海洋体积大致是平衡的。但是由于人类自身的活动,工业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加速,这对地球上森林的破坏极为严重,陆地上森林的储水功能下降,这种平衡很快被打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水的体积慢慢大于海洋蒸发的水量,这样陆地的水量在减少,相反海洋的水量就会增多,结果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同时伴随着其它不良反应。再由于森林的储水功能的降低,加上在陆地森林对土壤表面吸附能力减弱,有时过量的降水至使形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等。这样加速了海平面的上升。
我们可以总结出:陆地的淡水也源源不断地流入海洋;假如没有森林,海水形成的降水在陆地上又无法得到储蓄,陆地的淡水资源越来越少,海洋的水就会越来越多,于是海平面就会上升;假如没有森林,在流入海洋的过程中,会带入大量的泥沙进入海洋,这样加剧了海平面的上升。既然森林对海平面和气候影响如此重要,我们人类在保护森林方面又做得如何呢?
资料显示:人类文明的初期, 有原始森林 7600万平方公里, 覆盖了地球大陆表面的三分之二; 19世纪中期, 减少到5600万平方公里; 20世纪末再减少到3440万平方公里, 覆盖率下降至27%; 而据2003年的最新数据, 现在只剩下2800万平方公里了。由此可见, 最近100多年来, 森林面积锐减惊人。而我们中国也同样令人触目惊心。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占国土的16.55%,约为全世界森林覆盖率30%的一半,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 列于第100位左右。由于环保意识淡薄, 大规模盲目利用天然林, 过去的半个世纪, 全国消耗森林资源达100亿立万米, 即1万平方公里, 原生天然林已遭到了难以复原的巨大破坏[4]。
结论:
总之,地球气温和海平面的上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学术问题,以地球现实发生的气候问题光从“温室效应”理论根本无法解释,而地震和火山的爆发、水土流失和人工拦海造田、地球上森林覆盖率三者都对地球气候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努力现在应该多方面入手保护环境,特别是重视这三大方面;从我做起,否则我们将要为我们的行为付出惨痛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陈彦廷:《欧洲火山灰事件》,2010-12-06,http://,2012-12-25.[3]叶海英:《全球变暖是否会导致更多火山爆发和强震?》,2010-05-03,http://,2012-12-25.[4]何小颜:《大灾变2100年》,2012-07-31,http://blog.ifeng.com/article/19072218.html,2012-12-25.
第二篇: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策略
应对海平面上升的策略
提高适应海平面上升工作的战略高度,将其纳入到国家、地区发展规划。从政策、规划、技术和能力建设等角度着手做好适应海平面上升的工作,是我国当前和今后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任务,是实现我国沿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1.1 完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综合管理决策机制,完善海岛海岸带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确
立科学用海的理念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适应海平面上升方面的配套制度和管理体系。具体工作中要强化海岸带水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机制和创新海洋环保机制并在重大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气候论证。
1.1.1 建立健全适应海平面上升的法规
确立科学用海的理念和政策导向,深入贯彻实施《海域使用管理办法》、《海洋环境保护条
例》、《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等,加强适应海平面上升的配套制度建设,研究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条例》、《围填海管理办法》等法规。
1.1.2 建立健全综合管理决策机制
各级政府在海洋工程项目建设和沿海地区经济开发活动中,要根据海平面上升对本地区的影
响状况,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开展堤坝、沿海公路、港口码头、沿岸电厂机场等重大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将海平面上升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素来加以考虑,进行充分的气候论证。同时建立健全综合管理体系,包括建立建全海洋、环保、海事等部门间联合执法体系和协调机制,协商行动,共同取证,提高执法效率;加强各级海洋部门专业人员与设备配置,实现国家、省、市县间在适应海平面上升方面工作上的合理、高效分工与合作。
1.1.3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机制
及时建立完善对海平面上升预测预报模型和预警系统和简洁高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机
制,为决策者和公众传递有效信息。同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促使海洋、环保等部门在海洋监测设施建设、数据采集和与分析等方面的合作,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实现统计数据分析与发表的统一。
1.1.4 创新海洋环保机制
建立以“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为核心的海洋环境监管机制。在对三角区等重点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细化各个港湾环境承载容量和水质管理目标,确定相应区块主要入海污染物的排放数量、方式以及降污减排分配方案,实施以海限陆、源头把关、陆海协同、防治结合的海洋环境管理新模式,探索建立“海洋生态资源损害赔偿补偿制度”。
1.1.5 强化海岸带水资源管理机制
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条例》,深化取水许可管理,把好审批关和验收关。全面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提高论证质量和效果;规范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实施取水计量收费,抓好取水计量实时监控工作;按照《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若干意见》的要求,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继续做好地下水禁限采工作,通过强化海岸带水资源管理,进一步控制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减轻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危害。
1.2 完善规划评估与研究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综合评估海平面上升风险,推进适应海平面上升的技术开发和示范。
加强海平面上升及受其影响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围绕海平面上升的观测与预测、海洋灾害预报与评估、海岸带和近海生态系统的响应与适应、海岛海岸带保护与开发等重点方向深入开展工作,尤其是加强在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洋灾害加剧、海洋生态环境退化及其适应对策等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力度,广泛开展务实的国际合作。同时,针对沿海地区的具体要求,研究海平面上升给城市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防洪、排污、排涝、给水、排水、城市交通等,提出相应的科学防治对策建议。
1.2.1 编制或修编相关涉海规划
以《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与地方上(陆地)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依据各地海洋资源环境状况和海洋开发潜力,并充分考虑未来海平面上升的趋势预测及可能的影响分析,开展地方上海洋主体功能区的规划,明确海洋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等,并按相应要求进行保护建设,从规划角度统筹并提前谋划布局,提高近海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抵御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近海和海岸带生态系统适应海平面上升的能力。国家和各地方编制或修编《海岸带建设总体规划》、《海洋产业集聚区布局规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涉海规划,引导海洋经济发展和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健全适应海平面上升的规划体系。将适应海平面上升的内容纳入到地方上正在编制的相关“十二五”规划,并加以贯彻落实。
1.2.2 开展海岸带风险评估
一是综合评估,分类指导。根据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的趋势,开展综合影响评价,根据影响
程度的大小和危险度划分区域,作为沿海地区制定规划和各类政策的重要依据,分类指导,推进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二是专项评估,及早应对。要开展海平面上升对汛期排涝能力降低及所影响的区域、海水倒灌形成咸潮所造成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沿海生态系统破坏的规模及速度、对沿海农田和居民区的影响、对海水养殖捕捞、旅游业的影响等风险进行评估,为尽早制订相关措施提供依据。同时,对受海平面上升影响较大的地区,还要及早论证海平面上升在未来若干年中可能造成的受损人群的安置问题,甚至是人口迁移问题。
1.2.3 建立研究服务体系,开展海岸带科技专项行动
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支持力度,建设完善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观测、研究和服务体系,开展
海洋领域对气候变化的分析评估和预测。加大气候变化背景下气温、降水、蒸发等的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研究,加快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开展海上灾害性天气(热带气旋、海上低压、海上大风、海雾、东**暴雨等)预报预警方法的研究。开展海洋气象灾害对海洋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影响的研究。开展海温、含盐量等海洋环境、气象条件、海气耦合对海洋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增设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专项经费,重点在海洋监测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加强开展海气相互作用调查研究,深化海气相互作用的认识。同时建立海平面监测预测分析评估系统,进一步做好海平面变化影响评价,研究海平面上升适应对策,保障和促进沿海经济发展。
1.3 完善标准规范与工程建设
修订和提高沿海防护标准。按照沿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修订现行海堤设计标准,重新确定
海堤等级及划分依据,适当提高沿海城市工程建设的设计标准。适当提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周边等沿海区域的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市政项目等设防标准,特别是滩涂围垦或填海、产业功能区、跨海桥坝等基础性项目的设计标准。加强基础防护能力建设和防护林等生态防护植被的建设。
1.3.1 适当修订标准规范
按照沿海海平面上升的趋势,适当修订现行海堤设计标准,重新确定海堤等级及划分依据,使大部分海堤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加高加固普遍提高,另根据实际开发需要新建海堤。适当提高沿海城市工程建设的设计标准,可研究在100年一遇、50年一遇的标准基础上再提高。要适当提高广东、浙江、天津等沿海城市的城市规划、重大工程、市政项目等设防标准,特别是滩涂围垦或填海、产业功能区、跨海桥坝等基础性项目的设计标准。在城市地面沉降地区建立高标准防洪、防潮墙和堤岸,改建城市排污系统,对沉降低洼地区进行城建整治和改造,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1.3.2 推进海洋保护区工作,加强海洋生态建设
开展重点河口与海湾综合整治,严格执行入海河口污水达标排放;加强重点港湾的涉海工程
管理,高度重视港口作业和船舶工业污染,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推行生态围涂和生态填海,保护重要的沿海红树林、沼泽和芦苇湿地等生态资源;加强侵蚀岸段治理,开展生态修复项目;采取护坡与护滩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强化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的防护对策;大力营造沿海防护林,完善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实施“小岛迁、大岛建”和重要的连岛工程,保障海岛居民和设施安全。
1.3.3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的建设
进一步完善海堤强化加固工程,重点做好围垦区域的标准海堤建设,提高抵御洪涝台等自然
灾害的能力。以骨干工程建设为重点,兴建有防洪作用的控制性工程。加快易涝常灾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防洪排涝骨干工程建设。提高引水工程受水区的调蓄能力,建设浙东引水工程和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采取陆地河流与水库调水、以淡压咸等措施,应对咸潮上溯,为沿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增强行洪排涝能力,防止河口海水倒灌。
1.4 完善能力建设
提升和完善海平面和海洋灾害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公众的相关意识。着力加强风暴潮(含
近岸浪)、海啸、咸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等海洋灾害的监测能力建设,建成海洋环境的立体化监测网络,强化海平面上升和相关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服务,为沿海重点地区和重大工程应对海洋灾害提供支撑和保障。另外,对公众进行宣传适应海平面上升的知识,增强相关意识。
1.4.1 加强海洋监测机构的能力建设
认真实施和健全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从场地建设、仪器设备配置、人员
培训、技术研究与开发、国际交流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海洋环境观测和灾害监测能力,并保障网络系统高效运作。就海洋环境监测而言,要开展海洋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监测工作,突出监测、预报和信息处理三大重点。就风暴潮预警而言,主要是建立监测数据实时采集、处理、天文潮预报、风暴潮预报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
1.4.2 强化海洋灾害预警报和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灾害的预测能力,提高对重大气候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严格执行《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防汛防旱应急预案》等,进一步建立健全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启动机制以及灾种旱期预警机制,建立建全应急处置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海洋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拓宽灾害预警信息的“绿色通道”,增强海洋灾害信息传播能力,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全面提高沿海地区防御海洋灾害能力。
1.4.3 宣传适应海平面上升的知识,增强相关意识
要认识到适应措施的投入也是地区经济发展投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沿海各省、市、区
各级政府机关、学校等部门开展海平面上升领域适应对策的基础教育、概念示范,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平台开展海平面上升领域的科普类讲座,将海平面上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等知识宣传到社会各界,培养沿海公众对海洋领域的认识,增加海平面上升以及风暴潮、咸潮等海洋灾害的防范意识,推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地理论文
浅谈时事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滦平县第八中学
段桂香
时事材料往往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在当今世界乃至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许多时事与我们地理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我们地理教学中的很好的“活教材”。尤其在目前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适时地、恰当地用好时事材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配合地理高考复习、开展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在课堂讲解时运用时事材料,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结合相关时事材料来讲解各种地理理论知识,不仅可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使理论内容更形象化,而且可以大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
例如,在高中地理下册中提到“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有两条:①分散城市职能,积极发展中小城镇,并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②进行城市规划,重视城市立法,加强城市的管理和建设。这两点内容理论性强,而且较抽象,此时我就结合所收集的有关自己学校所在上海市发布的一些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时事材料,具体举例解释这两点:①为分散城市职能,上海在内环线以内地区,以发展第三产业为重点,迁出了大量居住人口和不相关产业,而外环线以外则以发展第一、二产业为重点。在中心城周围规划建成宝山、松江、嘉定、金山、闵行、惠南、青浦、南桥、城桥及空港新城、海港新城11个新城,建立起“中心城──新城──中心镇──集镇”的多层次城镇体系;②上海制定了一直到2020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颁布了诸如《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等一系列相应的法规,加强了城市环境建设以“环、楔、廊、园”为主体的中心城环境绿化建设和以三港两网(深水港、航空港、信息港、高速公路网、轨道交通网)为重点的交通规划。通过运用这些具体的时事材料讲解,不仅使得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了,而且也使得课堂讲解更言之有物,而非照本宣读,同时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记忆这段较抽象的教材。
再如,美国的NBA职业篮球赛经常是时事报道的热点,在“世界地理”部分,美国各城市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这些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耳熟能详的NBA球队队名来进行城市地名和特点的讲解。当我问及“小巨人”姚明加盟了NBA哪只球队时,几乎每个学生都热烈地喊出“休斯敦火箭队”,随后我就顺势指出“火箭”这个队名是反映休斯敦是美国重要的宇航基地的特征。我还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飞人”乔丹所在的“芝加哥公牛队”的地理位置和这个城市所处的美国农业带,学生从中就掌握芝加哥位于美国的乳畜带,并且是美国的肉类加工工业基地。同样结合对“西雅图超音速队”和“底特律活塞队”队名的分析,也让学生很快记住这两个城市作为美国航空工业基地和著名汽车城的特征。这些时事材料在讲课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课堂教学。
从以上事例可看出,在讲解中用好时事材料,符合中学地理教学法中关于“地理事实材料和地理基本原理相结合的原则”和“经常应用地理感性材料的原则”,而且作为要把教材和学生联系起来的教师,通过这种方法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在高考复习时运用时事材料,有效提高复习效果
随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开展,高考复习方法也要不断更新,其中对时事汇编成专题以此展开复习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它不仅符合现在高考的越来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和关注现实问题的趋势,使复习更有针对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复习知识,学以致用,使得复习更上一个层次。
近年来,无论是高考地理还是综合考中,都越来越多出现以时事热点为背景的考题,如去年上海高考地理卷中综合分析题第一题:伊拉克战争和西亚地理,第五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和非典数据统计等题目都是时事热点。这一方面说明了时事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已越来越重要了,另一方面也督促、引导我们在高考复习时,要学会把时事材料汇编成专题开展复习。如最近的“三农”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朝核危机、火星勘探等。这样可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新意,也会更有效。
另外,把专题性的时事材料设计成综合题,设置新情境进行训练,可以使学生把复习中所学到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各知识点的内容变为学以致用的能力,融会贯通,让复习更上一个台阶。如针对“神舟五号”的时事材料可设置题目如下:
在最近的一年里,“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是令全体中国人最激动的一件事。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飞船按照预定轨道绕地球14圈,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回答以下题目。(1)“神舟五号”的发射地酒泉位于我国________ 省,____________铁路线经过该地,它所在的交通要道,早在“丝绸之路”年代就已著名,因其位于黄河的西面被称“______________”。
(2)神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部,这除了符合国防安全的需要外,还考虑了
A、高耸的地势条件B、发达的科技条件 C、较好的气象条件D、丰实的能源条件
(3)神舟号系列飞船的着陆点,大多选在内蒙古地区,其原因有 A、地形开阔,平缓多沙质草地,无大河。B、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C、草高林密,有利于宇航员安全降落。
D、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大气能见度好。E、人烟稀少,可避免人员伤亡。
(4)“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时,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西经74度,北纬41度)为
A、10月15日16时33分 B、10月15日17时27分 C、10月15日18时48分 D、10月16日16时17分(5)此时,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中山站进入极昼
C、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小到大,是悉尼-吉隆坡-纽约-摩尔曼斯克 D、澳大利亚农民将开始收割小麦
这样一道时事材料综合题,既考了学生“中国地理”部分的区域知识、地形知识,又考了“世界地理”部分的时区知识,还涉及到了高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考察。
所以在高考复习中运用时事材料,既符合高考改革的趋势,又有利于学生复习层次的提高。
三、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时事材料,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正在进行的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许多学校也展开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把各种取之于社会实践的课题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而时事正是可用于开展素质教育的很好题材。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对时事内容的寻找、分析等,可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大大促进学生自觉掌握课内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比如在高二地理最后一章“协调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教学时,在课上我先引用了一个青藏铁路修建时,为保护藏羚羊的生存迁移通道,而架桥以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的时事实例,分析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然后,我就布置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自己查找关于我国西部开发其它的时事实例,并从中分析、评论其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结果学生交来了一篇篇很不错的小文章,有的谈到:团中央启动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活动对西部开发的教育扶持是具有持久影响和重要意义的开发西部途径;有的举了九寨沟实行游客每日限量最多1.2万人的例子,认为虽然景区为此高峰日每日要少收入上百万元门票,但却有效使其更具可持续发展性;也有的同学举出了反例,如内蒙古草原开发的过程中,有人就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大肆挖生长在草根的发菜(因发菜与“发财”谐音,宴席上需求大,所以其市场价较高),发菜是开发利用到了,但草原却遭到严重破坏,载畜量下降,甚至引起沙漠化,彻底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这些时事事例的收集、分析,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了教材,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样,我也曾就“城市垃圾处理”这方面对时事内容作过专门收集,然后设计成讨论专题,在教学中运用。“中国地理”部分环境保护内容中就有关于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教学内容,课上我将时事材料中提到上海各时期不同处理垃圾的方法告诉学生,有通过水路运往老港垃圾处置场填埋,有在郊区简易堆放,有泔脚垃圾被收购去喂猪,有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分类处置,有垃圾全封闭、全压缩运输,有垃圾焚烧发电,有垃圾的生化处理、卫生填埋,有垃圾产业链打造“循环经济”等。让学生来分组讨论,哪些是可取的途径?哪些是应摈弃的?原因又是为什么?大家生活中又应如何去付诸实践?你还能有什么好办法吗?通过这样引入时事内容的研究性学习,使得原本平淡、枯燥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鲜活了,更贴近学生生活了,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更深地体会到了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更喜欢学习了,更学会关心自己周围的生活,更多地习惯于把所学的知识与改变生活相联了。
第四篇:地理论文
善待环境 低碳生活
我们居住在一个被大气所包围的星球,那就是地球。地球本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可是如今已经虚弱不堪,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
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先让我们回眸二百年前的世界。一株桃树依山傍水而生,时值春令,花开满架,清风徐来,那几缕“红烟”便随风轻舞,渐飞渐远,但那片红云却历历在目。夕阳西下,一位渔夫驾一叶扁舟,悠悠地唱着渔歌,在橙红色的天空下,勾勒出一幅渔舟唱晚之景。
再让我们把视线转向现在,同样是那棵桃树,周围同样是山是水,但这棵桃树已犹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奄奄一息。几朵几近惨白色的花零星地散落枝头,一阵让人窒息的暖风吹来,那凤毛麟角般的花儿便随风归去,不出五米,已辨不清颜色,消失在乌烟瘴气的世界里。唉,何谈落红无情,实乃人为所致。再看,那摇摇欲坠的夕阳放射出淡黄色光芒,一幅日落西山之景着实让人感叹,令人深思。那渔舟唱晚已遥不可及,只能在臆想中徜徉,领略这番温馨的美丽。
是什么造成了这翻天覆地般的变化?是什么导致了这自然的衰退?又是什么破坏了这令人心悸的美丽?
二氧化碳导致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侯趋于变暖,也使原本正常的气侯趋于异常化,这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耕作制度,二十四节气已成摆设,对耕作毫无帮助。
不仅二氧化碳污染了空气,现在越来越多的有毒气体弥漫在我们身旁,我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吸进这些有毒气体,或许短时间内无伤大雅,但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毒素在人体内堆积残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继而引发一系列呼吸道系统疾病,甚至引发更多骇人听闻的不治之症,最终威胁人类的生命。那么这些有毒气体是从何而来呢,又如何控制呢?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高科技时代,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好,可环境污染也随着我们生活的改善变的更加严重了。为了我们能更好的生存我们,应该重视低碳生活,而所谓的“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能让臭氧层——也就是地球的保护伞渐渐变薄,之后就会引起新的环境问题,如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结果又带来光化学大气污染。要想做到低碳生活首先我们要多骑车,少开车,因为现在人们便得富有起来了,几乎每家都有一辆汽车,而汽车的尾气的排放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其次我们还要多植树,原因是树木可以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还要少开空调,因为使用空调,会使新鲜的空气中臭氧减少,特别是夏天的时候,要尽量的少开空调,可以吹吹电风扇。最后,我们还应该以环保购物袋替代塑料袋;以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用永久性筷子、饭盒,取代一次性餐具;使用传统发条闹钟,取代电子闹钟。
让低碳走进我们的生活,让环保走进我们的心中,我们要让地球母亲恢复原来的面貌。同学们,请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请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我真诚地希望,“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蜻蜓掠过夏天的裙边,我们不再张开捕网”。那么,我们相信,也完全相信人类一定能营造一个绚丽的世界!
第五篇:地理论文
凉山彝族服饰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浅析 美姑中学(西昌校区)王国明
摘要:
长期以来对凉山彝族服饰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浅析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凉山大江大河、大山密林、天堑沟壑的隔绝所造成的特殊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凉山彝族服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同时凉山自然地理的天然屏障,社会制度的自我一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外界交往较少,服饰受到外界的影响也较少,所以凉山服饰得到了较好的保留;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凉山彝族服饰也受到了外来文化强烈的冲击和挤压。最后本文对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多元性文化的保存提出自己的浅见。
1. 凉山彝族服饰概况
传统的凉山彝族服饰古朴、典雅,种类繁多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分 ,而且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战服等各种专用服饰。据不完全统计,服饰品种多达300多种 各类款式独具特色 ,在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中也实为罕见。他们在服饰中用最美的黑、红、黄三色彩构成主色调 ,然后配上各类琳琅满目用金、银、铜、石、骨做成的配饰在他们服饰。
凉山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穿在身上的服饰凝固了每个特定时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生活环境、传统工艺、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凉山彝族服饰不仅有性别、年龄、盛装、常装之别,还有婚服、丧服、祭祀服、战服等各种专用服饰。
凉山彝族至今保留了“披毡、着贯头衣、右衽、着拖尾裙”的遗风。总体而言,男性服饰凝重大方,女性服饰色彩斑斓、图案多样、精美。孩子服饰讲求明快活泼,青年服装讲求鲜艳夺目,中老年服装讲究古朴、凝重、宽松。
凉山彝族服饰大致可分三个土语服饰区:一是以美姑为代表的义诺土语服饰区,二是以喜德、越西为代表的圣乍土语服饰区,三是以布拖、普格为代表的所地土语服饰区。
2.自然地理环境与凉山彝族服饰文化关系
任何区域或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同本地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服饰文化地区差异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一定时期的服饰根置于物质生活的土壤中 ,受社会生态环境的影响。一定范围内的服饰文化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反馈 ,丰富了该地区的文化景观。凉山天堑沟壑的隔绝所造成的特殊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服饰文化的地域性差异。
2.1山地地形、寒冷的气候决定了凉山彝族服饰的物质原料
刚脱离自然界的人类原始居民尚无用衣服御寒或美化自己的意识。但随着人类获取食物能力的增强 ,必然产生保护自己身体不受伤害的要求。起初只是对身体某些特殊部位的保护 ,继而才发展到全身。妇女繁重的采集任务和男子的狩猎活动 ,使他们裸露的身体常被外界撞伤或刺伤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了保护下身的想法。于是 “掩其脐下” 的原始服饰开始出现。凉山以山地地形为主,耕地大部分分布在坡度在30-70度的陡坡上,不存在灌溉条件。在这种气候及地理条件下只能种植一些荞麦、土豆等耐寒的低产作物。所以凉山彝族的生产方式中畜牧业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羊是他们主要饲养的牲畜。故羊毛是他们最易也是主要的服装原料
凉山气候寒冷,产麻少棉,由于交通不便,彝族来往于羊肠小道,山林葛藤,厚实的毛麻织品耐磨损,同时与外界交流甚少,故服装以毛、麻为主要原料。解放后,彝族人逐渐以棉布为原料。
2.2海拔高、日照长、辐射强的山区自然条件特点对彝族服装款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凉山彝族生活地区,基本上为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山区和二半山山区,最热月平均温10摄氏度,最冷月平均温低于2摄氏度,气温较低,最冷可达到摄氏零度以下。霜期长达半年以上,属于高山台地气候,气候多变,气温有较大的年较差和日较差,昼夜温差大,总之凉山彝族居住区具有气候偏冷的特点。
凉山彝族男、女装最初都是上衣下裙,但由于男女劳动分工不同,男子通常要外出狩猎、种植,因而逐渐改穿裤子(也有少数地区一直保留裙装),女子通常在家纺纱织布,因而一直穿裙子。凉山妇女喜穿长至膝下甚至拖地百褶长裙 ,这种裙子厚实、保温、美观 ,宜在山区快步行走。男子喜欢穿由裙子演变而来的裤脚边宽两尺以上的 “大裤脚”长裤 ,爬山涉水或劳作时把裤脚收拢拧紧插于腰带内 ,行动极其方便。
生活在半山区、坝区的男子则喜欢短不及膝的短裤。外出时男女都穿 “擦尔瓦”,形如斗篷 ,下端缀以长穗 ,长可及膝 ,穿脱方便。白天可御寒 ,夜间可作被盖 ,同样也是适应山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反映了凉山彝族对其较为恶劣的生存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同时根据当地海拔高、日照长、辐射强等自然条件的特点 ,凉山彝族妇女创造性地应用了既能遮光挡日 ,又有美饰作用的各种盘状头饰 ,例如“盖盘帽”“竹架帽”等。
2.3自然地理环境对凉山彝族服饰的发展、演变的影响
彝族服饰的发展、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当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时,当地理保留其传统模式;当地理环境相对开放时,则会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彝族深居高山地区,高山险地往往成为本地区的天然屏障 他们与外界交往较少,其服饰受到外界的影响也较少,主要通过群体相互学习,父母传授等方式使本民族服饰得以保留和传播。彝族姑娘一般从七八岁就开始学缝衣绣图案十二三岁便能上机织布长大后个个会绣图人人会织布。在彝族观念中常把针线活的好坏作为评价一个姑娘聪明才智的标。所以凉山彝族服饰完整地保持传统服饰的风格。例如彝族的毡毛披衣至今可以至少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凉山彝族披衣服饰所展示的古韵遗风首先印证得是它古老的历史。就是在今日的凉山地区,仍然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由松草、树皮、牦牛皮、羊皮、马尾毛、棕毛等各种植物和动物毛皮材料制成的披衣被称为是人类服饰的活化石也是一部活的服饰史。
保持一定传统服饰特征 ,但有变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他们的服饰原料由多为动植物皮毛和自纺自织的棉布转变为经过再加工的棉布 绸缎、呢绒、化纤等原料了,另外随时代的变迁统治者的干预。彝族族服饰也不断变化从清朝雍正五年年布依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由于清政府强迫少数民族改装使彝族服饰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自然地理环境对服饰的影响减弱了,不利于文化多样性的保存。
3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理念
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经过了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符号。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离不开彝族服饰文化和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高度认识开发利用服饰文化的意义开发展示彝族服饰文化资源,一方面要继承彝族文化历史积淀中的精华,同时又要对各种民族文化因素进行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生活的创新性构架和创新性整合,实现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之需要,才能发挥时代效应,转化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所必须。通过创新,使彝族服饰文化精华在现代生活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3.2努力保护和抢救凉山彝族服饰文化遗产
凉山彝族服饰已经逐渐在消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紧对彝族服饰开展普查,对失传的彝族服饰尽最大的努力给予恢复,保护、收藏、在制作,努力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开发是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必然途径。彝族服饰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开发展示才能为社会所认识和运用,同时在开发展示之中经过现代过滤和艺术品位的提升,才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3.3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彝族服饰文化资源像像其他彝族文化一样重要。要把彝族服饰资源转变为彝族服饰文化资本,需加大投入人力度。一方面鼓励现在从事彝族服饰制作的民间工艺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将彝族服饰的开发生产列入扶持内容,在彝族服饰的研究、调查、收集、收藏、设计、技术培训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
3.4培育具有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特色的产品消费市场
在市场竞争的时代,找准消费者的需求点成了最必须的第一课。开发具有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特色的产品。形成一种具有浓郁文化内涵的商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必定具有顾客的市场前景,建立彝族服饰等产品的设计加工厂,采取先易后难、逐步推广、逐步扩大的办法,形成整体优势,促使凉山彝族服饰产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保存文化多元性、正确弘扬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从自然地理对凉山彝族服饰影响的角度看,凉山主要以山地地形为主,不利于耕地种植,所以生产业以畜牧业为主,故凉山彝族服饰的材料以养皮、牛皮为主;其次,由于凉山海拔较高,大多数彝族都居住在 高山和二半山,气候特别寒冷,深刻影响了凉山彝族服饰的款式;再次,彝族深居高山地区,大山密林、高山险地成为当地的天然屏障,与外界交往较少,所以凉山彝族服饰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传统的服饰特征,而后来由于科技术的发展,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影响下,凉山地区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服饰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挤压。要保存文化多元性、正确弘扬传统文化应注重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即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理念;努力保护和抢救凉山彝族服饰文化遗产;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具有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特色的产品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