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核算的分析论文
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核算的分析
摘要:为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加速资金的周转,企业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做出说明,从公司内部和外补两大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收账款的日常工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增加企业的净收益,减少企业损失。
关键词:应收账款 信用 管理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问题的弊端分析
(一)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二)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发生的当前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的账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账准备,坏账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如果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三)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若企业一味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采用大量的赊销方式,势必导致应收账款的风险的增加,同时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
1.企业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带来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
3.现金利润的分配,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四)影响企业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五)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
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的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完整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解决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核算问题的对策
(一)实施应收账款的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形成,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这样,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对该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重点要放在赊销商品的变现方面。企业要对赊购者今后的经营情况、偿付能力进行追踪分析,及时了解客户现金的持有量与调剂程度能否满足兑现的需要。应将那些挂账金额大、挂账时间长、经营状况差的客户的欠款作为考察的重点,以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要求这些客户提供担保等来保证应收账款的回收。
(二)认真对待应收账款的账龄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
通过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掌握以下信息:有多少客户在折扣期限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内付款;有多少客户在信用期限过后才付款;有多少应收账款拖欠太久,可能会成为坏账。
如果账龄分析显示企业的应收账款的账龄开始延长或者过期账户所占比例逐渐增加,那么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企业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三)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做的好,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
1.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用户给与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是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会相应的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2.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付款所给与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额外的负担。
3.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比如当企业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起诉,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减少坏账损失,但要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
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
(四)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公司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些方面做得不够细,比如说,对用户信用状况分析,账龄分析表的编制等。
1.做好基础记录。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
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欠债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
3.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4.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
5.考察拒付状况。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账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
6.编制账龄分析表。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
(五)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1.加强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
2.改进内部核算办法。分别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分别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与程序以示区别,并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
3.建立严明的资金回笼制度,成立专门收账机构,完善应收账款催收系统。
4.定期或不定期对营销网点进行巡视监察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5.建立健全公司机构内部监控制度。针对应收账款在赊销业务中的每一个环节,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程序。
根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针对在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公司在应收账款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公司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
总结
总之,企业要很好地控制、管理应收账款,必须做到:第一、正确评估客户的资信,权衡信用成本与信用风险,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第二、积极建立灵活有效的收账措施,及时回收账款;第三、做好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努力减少和防范呆账、坏账的产生。应收账款防范的好坏,既靠制度的保证,又靠措施的得力于否,还靠领导重视程度。诚然,不管企业采用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积极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金制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实践经验表明,越是制度完善、管理良好、措施得当的企业,应收账款的问题也就越少,应收账款的风险小,坏账损失也少;反之,问题也就越多,坏账损失发生也就越高。
参考文献:
1.齐磊,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于应采取的措施;甘肃农业;2009年06期
2.袁建国,《财务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7
3.毛金妹,加强和管理应收账款的措施;商业会计;2005,06:45-47
第二篇: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总结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总结 一
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总结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总结
一、如何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终了,对应收账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账款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应当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发生的坏账损失有两种核算方法:一是直接转销法; 二是备抵法。由于备抵法更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谨慎性原则,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备 抵法来进行坏账的会计处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 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入资产减 值损失;一方面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待实际发生坏账时冲销坏账准备和应收账款金额,使资产负债表 上真实反映应收账款的净值。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一)计提坏账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二)发生坏账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三)冲销的应收账款又收回时 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具体来说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四种:即“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 “个别认定法”。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 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 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差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 备金额。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例:泰山企业 2006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800 000 元,企业根据风险特征估计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为 应收账款余额的 0.4%。2007 年发生坏账 4 000 元,该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980 000 元。2008 年发生坏账 损失 3 000 元,上年冲销的账款中有 2 000 元本又收回。该末应收账款余额为 600 000 元。假设 坏账准备科目在 2006 年初余额为 0。要求:计算各年提取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解:(1)2006 年应提坏账准备=800 000×0.4%=3 200(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200 贷:坏账准备 3 200 2007 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4 000 贷:应收账款 4 000(2)2007 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4 000-3 200=800(借方)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 980 000×0.4%=3 920(元),则 2007 年应提坏账准备=3 920+800=4 720(元)(贷方)。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4 720 贷:坏账准备 4 720(3)2008 年发生坏账损失时,应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 2008 年收回已冲销的应收账款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2 000 贷:坏账准备 2 000 借:银行存款 2 000 贷:应收账款 2 000 2008 年年末计提坏账前坏账准备的金额为-800+4 720-3 000+2 000=2 920(元)(贷方)。而要使坏账准备的余额为贷方 600 000×0.4%=2 400(元)(贷方)则应冲销坏账准备 2 920-2 400=520,(元),即 2008 年应提坏账准备-520 元。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坏账准备 5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520
(二)账龄分析法
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 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例:甲公司坏账准备核算采用账龄分析法,对未到期、逾期半年内和逾期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分别按 1%、5%、10%估计坏账损失。该公司 2007 年 12 月 31 日有关应收账款账户的年末余额如下。按照类似信用 风险特征将这些应收账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具体情况如下: 账户
期末余额(元)
账龄
应收账款—A 公司
000 000(借方)
逾期 3 个月
应收账款—B 公司
500 000(贷方)
未到期 预收账款—F 公司
400 000(借方)
逾期 6 各月
若甲公司“坏账准备”账户 2007 年年初贷方余额为 60 000 元,2007 年确认的坏账损失为 120 000 元,则甲公司 2007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金额为多少? 分析:(1)题目中给出了各个明细账的情况,则根据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合计数,与预 收账款借方余额明细账科目余额合计数之和计提。(2)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明细账户余额具有应收账款的 性质,要计提坏账准备。综合以上分析,甲公司 2007 年 12 月 31 日计提坏账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账户的金额=2 000 000×5%+400 000×10%-60 000=80 000(元)。即应补提坏账准备 80 000 元。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一样在计提坏账准备时,考虑到了该账户原有的余额再做出调整。这两种 方法都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观点来估计坏账,注重的是期末坏账准备应有的余额,使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 款能更合理地按变现价值评价。但是,期末的应收账款并不都是本期的赊销产生的,可能含有以往销 售产生的账款,采用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坏账费用就不能完全于本期的销售收入配合,在实务上,账龄分 析法也使得账务处理的成本有所提高。
(三)销货百分比法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 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 损失。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例:丙公司 2006 年赊销金额为 20 000 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 1%,2006 年初 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为贷方 200 元。计算 2006 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和 2006 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解:丙公司 2006 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为:20 000×1%=200 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贷:坏账准备200
2006年末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200+200=400元。
可以看出,采用销货百分比法,在决定各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时,并不需要考虑坏账准备账户上已有的余额。从利润表的观点看,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期利润表上的销货收入数字来估计当期的坏账损失,因此坏账费用与销货收入能较好地配合,比较符合配比概念。但是由于计提坏账时没有考虑到坏账准备账户以往原有的余额,如果以往出现坏账损失估计错误的情况就不能自动更正,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净额也就不一定能正确的反映其变现价值。因此,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还应该定期地评估坏账准备是否适当,及时做出调整,以便能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四)个别认定法
这是针对每项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例如公司是根据应收单位账款的5%来计算坏账,但是有一企业有明显的迹象还款困难,就可以对这一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金按10%或其他。
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账款应从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中剔除。个别认定法区别于余额百分比法和销货百分比法的主要特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坏账准备计提的依据不再是销货总额或赊销总额,而是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二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比率不再是所有的欠款客户都用一个相同的比例,而是信用状况不同其适用的比率也不同。只要调查清楚了每个客户的信用状况和偿还能力,再据此确定每个客户的计提比率和欠款数额,就能核算坏账准备。
第三篇:企业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各企业商品销售竞争也是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占领份额、增加销售量,一味地采取欠款赊账的营销手段。同时,企业的应收账款占销售总额的比例日益加大。如若任由这种形势继续扩大,企业的坏账损失风险必然上升,可能导致企业无法收回流动资金,阻碍企业正常的流动资金运转,威胁企业的存活。因此企业应当细化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程序,认真辨别客户资信水平,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有效避免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提高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对企业实现良性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作用。
一、格力电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控制流程不健全
格力电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机制在现阶段还存在很大缺陷,很多方面未能达到完备水平,包括风险的辨别、风险的测评、风险的解决等方面都存在上升空间。对应收账款风险识别仅限于书面材料,很少做到实地考察、现场调研、相关讨论等环节,缺乏对风险最直接的认知。信用评估缺少理论科学的方案流程。对客户的评判仅限于意识上的大客户、重点合作者、公司规模和月购货量等。而忽略了客户的财务状况、担保偿债能力以及经营发展趋势等深层次的因素判断。另外,格力电器风险控制的应对措施在企业风险事前的预防、事中的策略,事后的总结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二)风险管理态度不端正
企业员工风险管理态度及整体工作态度对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成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仅仅以销售量决定工资收入的绩效考评对企业销售人员的工作态度有严重的误导性,销售人员一味地以自身利益出发,以拓宽信用政策的包容度来增加销量,最终致使应收账款风险增加;另外,涉及财务的管理人员对客户资信和客户市场地位把控的缺失,不能审时度势对客户采购进行控制,企业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也是难以规避。
(三)购销合同制度不完善
应收账款的产生涉及一系列的合同单据发票等手续,应收账款依据它们完成确定。理论上,格力电器购销流程应该先签订购销合同,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过后才能办理出库单进行发货。但在实际交易中,很多赊销是口头合同,没有合规的流程及合法的合同。这样的情形下,应收账款逾期没有依据、无法催款回收,司法途径也难以挽回应收账款。
(四)催款流程不合理
催收账款对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有效合理的催收方法以及催收流程是使逾期未还账款回归的关键因素。格力电器近年来应收账款质量现状体现出,企业缺乏系统合理、流程规范的催收制度。应收账款难以回收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管理的脱节和责任不明,当发生账款拖欠纠纷时各个部门相互推责,无法真正落实到位得以解决。另外,财务专员不讲求方法的一味追款容易引起客户的反感,提升了回款的难度。
二、格力电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复杂多变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到应收账款的风险变化,能够客观进行描述的因素包括国民政策变更的宏观因素、企业发展内部原因以及与企业合作的客户方企业的风险变化等。各因素之间也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
(一)宏观环境风险因素
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高质量产品的发展明显提升、供给需求形式变化,企业中产品的升级和开发在进入市场销售时都有着买彩票的风险性,或者成功,适应消费者心理;或者失败,在市场竞争中未能引起波澜、淹没在同类商品的中;政府为稳定经济市场的发展采取政策性的调整,使其在金融、货币等诸多领域也都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缓慢浸入到应收账款的管理体系中,影响其内部风险变化。
(二)企业自身风险因素
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对企业发生应收账款风险的可能性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在内部风险防范层面还缺乏正确的认识,企业过于看重账面上所体现的高额利润,缺乏对购买方在企业信用、规模的评估下盲目的进行赊销。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对员工业绩考核管理过于片面,在与工资效益挂钩的强压下,销售人员不得不按照利润预期目标进行规划。在这一管理效率下,直接体现到高层管理者的任期业绩,使其更为重视销售额度和利润两个指标,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规划的经营模式无疑会给客户拖欠账款提供机会,企业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再一次加重。
(三)客户风险因素
客户风险因素主要取决于客户自身的信用水平以及涉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客户本身的财务状况是客户对产品或者服务购销时的基础资本,客户本身财务状况欠佳,企业一味地赊销,那么应收账款回收风险的剧增也是难以规避。当然,若客户本身信用意识薄弱并有拖欠账款的前例,最终导致应收账款难以回收也就司空见惯了。
三、格力电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措施
近年来格力电器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因而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举措势在必行。所以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究其根源、对症下药,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科学合理的优化措施。
(一)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制度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企业真正实现商品销售、产业的变现、企业的运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而它的完备对企业的完善发展有着至关影响。首先,客户信息的完整性要由销售部门完成,对于客户的资产、抵押、经营、信誉等信息必须了解到位且整理存档,并且建立信用等级评判以便给管理部门审核时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其次,完善的对账制度体现会计的谨慎性原则,定期与往来客户之间对购销数目、金额、时间等重要数据在账目上进行核对,以防在双方账务上出现差错,及时更正、降低风险;最后,坏账准备的审批以及账龄问题的划分要以谨慎、合理的方式严格把控,保障企业经营的持续性。
(二)端正企业员工风险管理态度
以销售收入为重点考核指标的员工对于与工作绩效相挂钩的薪金报酬十分重视,为了防止企业员工盲目追求销售业绩、制造账面利润可观的假象、忽视应收账款的回款风险,格力电器应该将销售业绩及回款率指标共同作为薪酬制度的考核标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使得管理人员转变旧观念、引导管理层人员改进工作态度、改变决策处理方式。另外,在企业员工定期学习中应更加重视对员工职业素质、风险意识、大局观念的培养。企业的风险就是员工的风险,将这种意识融入员工的自觉意识中,进而端正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态度。企业员工积极、正能量的工作态度对企业的营运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加强合同制度化管理
合同是购销双方为完成商品价值的对等转换、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保护企业的权益而在交易发生前确定签订的。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必须遵照相应的流程进行,遵循“先合同后交易”的原则。坚决杜绝一切没有依据的空头销售。当发生赊销交易时,必须经由信用部门、财务部门对购货方各方面测评合格后才能进行交易的签署,此外,签订合同后应谨慎保存备案,并且将合同副本交由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及时掌握购销情况,对合同的履行起到监督和控制的效果,同时也能为未来交易提供信用保障的参考价值。
(四)完善应收账款催收机制
企业员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催收才能防止坏账风险的发生,保障企业资金的流入。将回款的职责细分到相关部门中,各司其职、相互衔接、认真完成,这将使应收账款回收流程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首先由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判,估计赊销回款的可能性;客户应收账款逾期未归造成的损失由财务部门对其进行评估,以报告的形式呈现之后反馈到营销部,由该部门针对客户逾期时间、合作利益等综合分析做出最终的催收方案。当正常流程对客户催收无效后,法务部门就要按照司法程序解决问题。流程的建立为催收奠定坚实基础,细节的优化也是应收账款回收的决定性因素。客户也将会对企业产品更加青睐。
第四篇:20131010关于对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进行对账的通知
关于开展应收、应付款项对账工作的通知
各事业部、驻外单位、机关部室、公司、中心:
为杜绝经营风险、确保账务准确,经公司研究决定,自2013年10月10日起,开展应收、应付款项的对账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对账范围
公司所有应收、应付款项,即: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2.涉及部门
2.1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市场营销(开发)部、事业部、驻外单位。2.2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供应部、安全设备动力部、市场营销综合部和物业公司等部室。
3.时间要求
自2013年10月10日起至2013年11月30日止。4.工作程序
4.1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4.1.1市场营销(开发)部、事业部、驻外单位自10月15日前,向财务部提出10、11月份的月度对账用户数量和时间表,安排专人到财务部统一领取《询证函》。
4.1.2市场营销(开发)部、事业部、驻外单位安排业务经办人,以发函或前往的形式到用户方对账,并将加盖用户财务专用章的《询证函》交公司财务部。
4.2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4.2.1供应部、安全设备动力部、市场营销综合部、物业公司等部门于10月15日前,向财务部提出10、11月份的每周对账供应商数量和时间表。
4.2.2供应部、安全设备动力部、市场营销综合部、物业公司等部门安排业务经办人,向供应商索取加盖供方财务专用章的应付账款、预付账款余额证明,每周交财务部按对账时间表进行对账。
4.3公司统一抽调人员组成对账小组,对账务不符、有疑异的及各单位(部门)未按期完成的账务,安排专人对账,于2013年12月15日前完成。
4.4对账费用
4.4.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对账工作,发生的费用由经办单位(部门)承担。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对账工作,公司统一安排人员对账,发生的费用由责任单位(部门)承担。
4.4.2对有疑异或账务不符的对账发生的费用,属公司内单位(部门)责任的,由责任单位(部门)承担;属用户、供应商责任的,由公司承担。5.工作考核
5.1企业管理部、财务部、监察部、党群工作部组成公司对账考核小组,按期(月、周)对各单位(部门)的对账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5.2各单位(部门)按照提出的对账时间、数量开展对账工作。对未按期交回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询证函》(每月)、应付账款、预付账款余额证明(每周)的单位(部门),每拖期一份处罚单位(部门)负责人(公司领导兼任事业部、驻外单位经理的为执行经理,下同)、业务经办人各100元。
5.3对当期未完成的对账项目转入下期考核,下期仍未完成对账工作的,每拖期一份加罚单位(部门)负责人、业务经办人各100元。
5.4对截止2013年11月30日未全部完成对账工作的单位(部门),公司对其负责人、业务经办人每份各处罚200元并通报批评。
特此通知
山东莱芜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10日
第五篇: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和应收收账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过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和应收收账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对应收账款的控制,避免和减少企业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加快企业资金回笼和周转,促进企业资金周转进入良性循环。
企业清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而回款、清欠工作是“龙头”之中的“龙头”。营销搞得红红火火,款回不来,资金得不到及时变现,形成的就是“泡沫收入”,就是虚假收入,对企业发展贻害无穷。
亡羊补牢,虽说是时犹未晚,但如果能提前做好预防,损失将会更小。对企业的清欠工作,我想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做到防范于未然,努力做好清欠工作的源头治理,这样才能把企业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就如何抓好清欠工作的源头治理,笔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第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清欠工作。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集团公司资金流面临的严峻形势。各单位都要把清欠工作作为当前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要把加快资金周转作为关键工作来做,要通过这次会议,在全集团上下掀起一个清欠高潮,开展一场收款行动,千方百计地防止坏帐,盘活呆帐,提高资金周转率。
第二、建立应收账款的内部报告制度和风险管理系统
财会人员应当按照应收账款形成时间的长短,定期编制《企业应收账款风险评估表》,评估表应包括以下内容:债务方名称、应收账款金额、债权形成时间、超过信用期时间、债务方经营状况、债务方最近一次支付款项时间、风险评估、应收账款总额占流动资产比重及其增减变动原因等,以便让决策层和相关部门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企业应收账款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欠款催收政策。(五)完善应收账款挂账手续
第三、所以,一定要真正转变观念,企业管理要切实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算好自己的帐,切实增强抓好清欠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多回款,快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