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立意

时间:2019-05-14 13:4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考作文立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考作文立意》。

第一篇:中考作文立意

作文系列训练

(二)——立意2015.02

一、什么是立意

立意是一篇作品所确立的中心意思,即文章的主题思想。“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就是说,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一篇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以及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也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意在笔先”,立意产生在写作之前。

二、立意的要求:

(一)立意要正确、鲜明

所谓正确,是指所确立的主题反映了自然的本质和规律,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主流,符合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健康、积极向上,不能有任何不健康的因素存在。

立意正确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文章的重要标准。一般来说,我们的立意要与我们目前国家社会倡导的公德相一致,要与当前的时代精神相一致。如:歌颂真、善、美,抨击假、丑、恶,提倡以人为本、爱国、诚信、环境保护、无私奉献、敬业、自强、与时俱进等等。决不能表现一些厌世消极的思想,或者是为那些腐败分子、迷信分子歌功颂德。

所谓鲜明,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旗帜鲜明地表示爱什么,憎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如:爱戴、崇敬、怀念、赞美、爱好、情趣、愿望、讽刺、批判、抨击等等。最好不要出现那些让读者想不透的模棱两可的情感倾向。

(二)立意要集中、单一

主题是统摄全篇文章的总纲,必须单纯明确。

(三)立意要深刻、新颖

所谓深刻,是指所确立的主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能揭示事物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意义。

而新颖,是指所确立的主题是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要创新,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三、立意常见的问题

1、人云亦云,显陈旧

2、浅尝辄止,显肤浅

3、剑走偏锋,显消极

4、贪多求全,显盲目

四、立意的方法

立意的方法可归结为“一看”,“二定”。一看题目或要求本身有无中心的要求。如果有,作文就要围绕题目规定的中心写。如:有的命题作文本身就给我们规定了中心思想。比如《记一个刻苦学习的同学》,“刻苦学习”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二定,如果作文题没有规定中心,就得自己确定中心。比如同一个作文题目,由于大家掌握的材料不同,就要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确定中心。具体方法有:

(一)、化大为小,虚题实写

在题目前面加上一定的修饰语,从范围、对象、内容、时间、地点、性质等方面进行限制,使写作内容变得具体、明确。

在添加一些限制性成分后,文章主题或中心论点的指向会更加明确和集中,便于我们的写作从小处着眼而有机展开。如作文的题目为“诚信”,那么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需要和题目要求,在它的前面分别加上“弟弟的”、“一位钢琴店老板的”这样一些定语,就变成了下面一些文题:“弟弟的诚信”、“一位钢琴店老板的诚信”。再如,以“幸福”为题目,化大为小.,可以拟题“追求幸福”、“体味幸福”、“我要的幸福”„„

将题目扩充成一句话,从而使题目的范围具体、清晰,有利于从小处、实处打开我们的 1 / 4 思路,进而大题小作,虚题实作。如作文的题目是“战胜脆弱”,使用扩充成句法来化小十分合适。如可扩充为“战胜脆弱才能有所成就”、“我是这样战胜脆弱的”、“战胜脆弱对我尤为重要”等等。再如,以“幸福”为题,化大为小.,可以拟题“幸福是一种心情”、“追求幸福没有错”、“为了幸福而努力”、“幸福在哪里”„„

(二)、化小为大,实题虚生

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有的作文,角度狭窄,涉及范围较小,要想作文内蕴丰富、思想深刻,就要借助联想,跳出小圈子,扩大视野,挖掘思想的深度。生活中有些材料看似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中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知秋,一芽绿而示春”的艺术效果。

1、能小中见大。并非随意捡来一件小事便可以表明一个大道理。这里还有一个深入开掘和精心加工的问题,即要从本质上把握住“小事”与整个时代、社会和生活的内在联系。比如《压岁钱》这个题目,可以展开这样的联想:身为大款的表叔给压岁钱时的神态,人们对他恭敬的态度,自己的感受;贫困的外婆给压岁钱时真诚而窘迫的神态,人们对她鄙薄的态度,自己的感受。最后结论是:真情是金钱不能替代的。

3、善于引申开拓。能够一粒沙里见世界,一句话中见真情。

(三)、逆向思维,反弹琵琶

所谓的逆向思维,就是同样一个题目,避开一般同学的构思和立意,“人褒我贬,人贬我褒”,巧妙地从相反或相对立的角度去立意。如《感谢挫折》。

五、立意与点题

点题就是在文章恰当的地方用简明扼要的语句交代或提示文章的主旨,即点明文章的主题或者意图。通过点题,可以使作文的立意更加醒目,使含蓄的主题更鲜明,甚至可以使偏题离题作有了“救命稻草”。

常见的点题位置有:

1、重视拟题,标题点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观点鲜明、简洁醒目的标题能吸引老师的眼球。这种标题能反映文章的主旨,题意即文意。例如,以“诚信”为题的作文,有的同学拟题为“真诚直到永远”,直接点明了主题。

2、开宗明义,篇首点题。也叫 “开门见山”。一方面可以为全文定下基调,使文章不至于迷失方向偏离主题,也可以告诉阅卷老师,我的文章开头就点明了中心或者扣住了题目,不会离题。也符合考场作文入题迅速的要求。

3、卒章显志,结尾点题。也叫“画龙点睛”。结尾的使命之一就是点明或者深化主题,好的结尾不仅在结构上起到呼应开头的作用,还能在内容上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的效果。

4、抓住时机,不时点题。在文章叙述或者论说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以简洁精练的语句,恰如其分地点出文题蕴含的深意,或者直接点明题目,加强文章内容和标题之间的联系。

点题除了重点把握好位置外,还应该掌握一些技巧,比如说,1、点题必须醒目。就是让阅卷老师非常清晰地看到你点题的语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独立成段——把用来点题的句子以独立段的形式表达。

2、点题必须精练。点题语句不能啰嗦,必须做到语言精练,要言不烦。

3、点题必须自然。主题应该是文章事理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水到渠成,恰到好处,不能勉强“显志”,更不可以任意拔高。

4、点题必须明确。考场作文点题不能过于含蓄,应直接点题,以加深阅卷老师对作文“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的印象。

/ 4

六、佳作引路

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完全黑了下来,路幽静得吓人。树枝上偶尔一声猫头鹰的悲啼,或斑鸠的一翅“扑棱”,都会让人毛骨悚然。中午我和爸爸赌气没有吃饭,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让我对这个家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离家出走,气冲冲地离开了这个让人生厌的家。究竟要去哪里,我自己心中也没有目标。

远处投来一束灯光让我警觉起来,我想起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恶人抢劫,毕竟我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女生,于是躲在路旁的树后悄悄地观察起来。一个老大爷拖着一辆车慢慢地走来,前面一位老太婆用手电给他照路。我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却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他们是在前面的集镇上卖完烤红薯回家的。老太婆见只有我一个人,她攥紧我的手生怕我逃跑了似的询问情况。我如实地回答了她的提问,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灶膛里拿出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到我手中。我推辞不要,其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只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一句托词而已。

“小姑娘,吃吧,想必你也饿了,这红薯是送给你的,不要钱!”老大爷温和地说。“谢谢了!”我话没说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们见我吃得“吧嗒吧嗒”作响一副馋相,老两口于是笑了起来。我一边舔着手指上沾着的薯泥,一边不停地道谢,这时老太婆发话了:“你吃了我一个红薯就千恩万谢,那你的父母养育你十多年,你该吃了他们多少粮食,怎么就为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离家出走,你觉得这应该吗?”我愣住了,痴痴地望着老太婆,咀嚼着这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刚刚还愤愤不平的心霎时变得内疚起来,我无言以对,只是低下了尚存余怒的头。

“小姑娘,回家吧,你爸妈肯定会着急的,说不定他们在四处寻你。”老大爷劝慰我说。“我们同走一段吧,等会我们到家后再送你一程。”老太婆拉着我的手往回走。

夜更深了,我帮老大爷推着车子往回走,寒风迎面吹来,也没有那么刺骨。猫头鹰偶尔的一声啼叫也不再那么悲凉,斑鸠的“扑棱”也仿佛是在用暖翅给它的孩子遮挡风寒。我聆听着车轱辘的转动声,它和北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好像奏响了一首回家的进行曲。

“小翠!小翠——”(化名),前面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撕心裂肺呼唤。滚烫的泪水抑制不住从眼眶中涌了出来,情不自禁地大声回应:“我在这——”

“我在这——”我和老大爷、老太婆齐声回应。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这冬夜幽深的小路呀,它留下了我美丽的记忆,留下了我深深的成长足迹!

【亮点揭示】

这是一首对父母的理解之歌,也是一首人生的成长之歌。我们不少中学生对父母的苦心教育不甚理解,离家出走屡见不鲜。考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通过“老太婆”一句“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的教育,她终于醒悟了,长大了。文章极有真情实感。本文的亮点也就在于作者能够把对父母理解的深情写出来,使文章做到了以情动人,但本文有抄袭之嫌,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写真情可以,一定要是新鲜的材料,拾人牙慧是不太好的。

我找回了自信

“岁月在无声地溜走,终于,采野花、数星星的日子纷纷飘散在发黄的挂历上,离我们远去,那份快乐也将永远被锁在记忆的门槛里。随之而来的,是幻想破灭后的绝望和失落。但,我不甘失败,我不甘寂寞,我要点燃我的心烛,让它驱散弥漫在我周围的黑夜,让它熔化覆盖在我心头的片片寒冰„„”写完上面的话,她合上了自己那精美的日记本,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抽屉里,扣上锁,同时,也把那份自信埋入心底。

/ 4

她,一个有极强好胜心的女孩,转入重点中学快半年了。从一个很普通的学校转到这里,她知道家里托了很多关系,花了不少的钱。可是,在这里她没什么朋友,最让她心烦的是她的成绩。每次成绩表排出来,她的名字几乎都在长蛇阵的最下层。每当想到这个,她都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似乎她前面的名字有千万吨重,压得她快要窒息了。

她要奋发,她要无愧于所写下的话,要付之于行动。于是,她不再整天空想那些无用的虚幻的东西,为她知道要面对现实,不能做空想主义者。她上课精力集中,踊跃回答问题,认真完成作业„„这一切,她都尽力做得很好。果然,她的成绩有了起色,她的脸上也露出了

久违的笑容。就这样,她坚持着这样做下去,她的成绩竟到了中游。这些都太令她高兴了。

又一次,她打开自己心爱的日记本,写道:“人,就像茶叶一样,只要投入沸腾的生活,点亮心烛,激活自己,就肯定能够显现出生命力的颜色。”

写完之后,她又一次合上日记本,把它锁在抽屉里,同时也把那份成功的喜悦锁进了心房。

渐渐地,她的成绩直线上升,她也更加自信起来了,也结交了好多朋友„

她再次翻开日记本,郑重地写道:

“人生,一局落子无悔的棋,一场人喧鼓响的戏,一重波涛万顷的海,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过客,但我自信,我能够化解心灵的困惑与迟疑,而今,我真的做到了„„”她就是我。

固然,你我只是一个平凡的过客,当面临绝望、失意时,一定要点亮心烛,找回自信。它必定能照射出生命力的本色。

点评:

用第三人称来写的考场佳作少之又少,本文则有意识地而且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文章立意深刻独到,选材贴近生活:通过“她”(我)寻找自信的过程,表达了当代中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突出了“自信”对于人生的巨大作用。日记本这一道具的运用,既交代出时间变化,又使文章脉络清晰、完整。文章语言流畅,条理清晰,三段富有哲理的日记内容以及结尾有力的议论生发,成为文章突出的亮点。

七、立意练习与写作实践:

(一)生活中,你也许遇到了许许多多:亲情、友情、幸福、快乐、成功、善良、丑陋、烦恼„„总有一些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以“----------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一家四口围绕“亲情”的话题展开了讨论。女儿说:“世间最美是亲情。”儿子说:“亲情是把双刃剑。”妈妈想了想说:“亲情常常创造奇迹。”爸爸最后说:“理智比亲情更重要。”请任选上述某一个人的话为写作主题,以“我的亲情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三)虚心是进步的阶梯,信心是胜利的号角,爱心是团结的纽带,诚心是友谊的花朵。。。请以“心之力”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 4

第二篇:中考作文立意如何标新立异

中考作文立意如何标新立异

中考作文试题,是几万乃至十几万考生共同面对的“人生命题”。怎样才能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文章的立意。对于同一题目、同一材料和要求,而考生语言运用能力、年龄阅历、思想感情等又都相差不太大,因此写出的作文立意难免有相似之处。而中考正值六月酷暑,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每天面对几百份作文,那些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作文,读来感到味同嚼蜡,单调之至,所以往往给判个“相对合理”的分数;倘若此时突然出现一篇标新立异之作,就会觉得如阵阵清风拂面而来,立刻会毫不犹豫地打个高分。中考作文中立意如何出新呢?只要在“正确”的基础上创新,而且鲜明集中,贴近时代,那么你的作文必定能得到阅卷老师的垂青,获得高分。

一、立足“正确”不动摇

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反映事物,决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如四川省中考作文题《雨中》,有的考生写在雨中男女共撑一把伞,文中透露出恋爱至上、爱情甜蜜等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符的思想。又如宁夏自治区某年中考作文题《我班的趣事》有位考生写元旦班里开联欢会,又恰好班上有个同学过生日,在吃蛋糕的时候大家打起了“蛋糕大战”,弄得人人脸上、头发上、衣服上都是蛋糕„„文章结尾写道:“以前只打过雪仗,水仗,这一次却是生平第一次玩‘蛋糕大战’,多么有趣,多么令人难忘啊!”作者显然对不爱惜劳动成果这一错误没有足够的认识。要克服主题不健康的毛病,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用中学生行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知识水平。命题作文的立意可通过分析题目来进行,据题目立意,方能准确无误。如文题《夏日炎炎》,揭示了写作范围:“炎炎”是“夏日”的特征,也是文题个性之所在,立意应扣住“炎炎”两字。夏日炎炎是经线,人物活动是纬线,错综组合成篇。通过记叙夏日炎炎下发生的事件,赞颂人物的心灵美,歌颂社会上的新风尚。又如文题《妈妈的心事》,妈妈是家里的“内务部长”,为子女,为一家子的事,往往操尽了心。立意时可抓住这一点,通过记叙妈妈的一桩心事,来反映妈妈对下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勤劳朴实的优良品质。

材料作文的立意要求考生能敏锐地感悟到材料语言明显的信息,还要能洞察隐含的信息,方能准确理解材料内涵,准确立意,然后根据立意提炼论点,就不会出现偏差。话题作

文的话题并不是主题,它只是个引子,由此引出材料。我们要善于通过联想找到扣住话题的材料,再通过材料得出主题。话题作文立意比较适宜的方法是:根据话题,选择材料,得出主题。

二、纵向开掘求“深刻”

不少考生在应试作文时,题材一般化,就事记事,既不明确说明什么,也不明确启迪什么,堆积现象,了无新意。或者在写人叙事时,只顾及到人和事物的本身,其内在的含义,不去思考挖掘,其实质东西,往往被外在现象掩盖了,不去追根溯源,探求深层领域。这种毛病,在应试作文中考生出现得最多。

如吉林省一考生在以《尝试》为题作文时,写的是自己第一次做化学实验失败了,以后就有一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每每看到别人做实验时,自己心里直羡慕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后来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终于第二次拿起了化学试管„„文章结尾就一句话:“第二次尝试成功了!”虽然那文章语言流畅精美,情节也波澜曲折,但只画龙不点睛,文章没有可值得品位咀嚼的地方,立意缺乏深度。而另一位考生写的是相同的题材,结尾却使人眼前一亮:“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第一次尝试固然是可贵的,然而更可贵的是尝试着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也就是尝试着战胜自己的时刻了。”结尾几句使得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寻常中顿见奇崛,这巧妙的点睛,虽在情理之中,实属意料之外。要克服立意不深刻的毛病,最好用刨根问底的方法,就是通过人、事、物、景的外表,进行深入挖掘,来发现内在的东西。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说:“题意平常,若以此发挥文字,则无味矣。”他指出,“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画上书画,愈出愈奇,方为妙手。”这就是说,好文章不应当就事论事,而应当另辟新境,升华主题,将整个文章的思想境界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要使文章立意深刻,就必须挖掘出事件或现象的本质和意义。也就是说,记叙文不仅要清楚地记叙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而且要透过事物的现象,挖掘出事物的本质特点;议论文不仅要高度概括某种社会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把握其内在规律,挖掘出事物的本质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将所要写的事件或要阐述的道理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去提炼,与社会、人生等重要问题放在一起去思考,这样,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如以《在阳光下成长》为题作文,题目的中心词是“成长”,“阳光下”限定了取材范围,写作时要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党和人民的关怀;师长们的爱护和教育;同学朋友间的友爱和帮助;他人的理解和支持等,据此立意,文章写来才会有深度。

三、人无我有求“新颖”

在应试作文中,拿到题目,审完题,立意时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不少考生绞尽脑汁想立意不凡,可思来想去之后又还得按常规的思路去立意,立意当然不新颖。主要表现在立意陈旧无新意,导向不正确,不能给人以启迪。例如安徽省中考作文题《我帮妈妈做家务》,大部分考生都是写自己主动帮妈妈洗碗、扫地、拖地、擦窗户,立意也大同小异:不能做家中的“小皇帝”。如果一个同学这样写,阅卷老师会觉得它是“金子”,两个同学这样写,还会觉得是“银子”,如果三个或者更多的同学都这样写,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阅卷老师只能把它当“石子”。而有一位考生却别出心裁,在题目“家务”上加上引号,从反面来写,叙述了自己被 “剥夺”了做家务的权利,做家务变成了读报纸,尽管这样,它还是在“我”的”强烈抗议“和”严正交涉“下,爸爸妈妈经过”密谋策划“以后才获得的,它是父母交给”我“的一种特殊的十分“重要”的”家务“,开始“我”不明底细,最后才明白,父母是想要“我”在读报纸中学习更多的知识,他们望子成龙的思想跃然纸上。这个主题十分深刻,也十分新颖。

要想立意新颖,一是避凡脱俗。思维的触角不能停留在浅表层里,要力求比他人想得深、想得新,这样才能鹤立鸡群。如文题《过年》,大部分人写过年的热闹繁荣,以此歌颂党的富民政策。但也有不少数同学留心生活,写出了新意:父亲打麻将赌博,输得一蹋糊涂,把热热闹闹的春节搞得乌烟瘴气,批判了赌博之风,这是一种。也有写父母亲带“我”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奶奶做饭弄菜,弄得疲惫不堪;妈妈暗示“我”向爷爷要压岁钱,爷爷给“我”十元,妈妈说爷爷小气。文章提出了如何对待老人、教育小孩的问题,这又是一种。以上两种立意明显与众不同。二是升华提高。即通过议论、抒情将文章的主题再上升一个档次。如文题《心愿》,某生写父母家中吵架,自己洒泪月季花下,“月季原来插得浅,瓶中叶落花犹青”,情景相生,触及社会伦理、家庭教育的重大问题。又如文题《中秋》,有位考生写奶奶思念在台湾的爷爷。如果就事写事,主题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作者结尾用抒情的语言使立意为之一新:”轻拍的浪涛啊,你是否也在倾诉着对亲人的眷念;凉沁的海水啊,你曾濡湿了多少人团圆的美梦。”这样写来,主题就不仅仅是个人的思念了,而升华到了盼望祖国统一的高度。三是“反弹琵琶”。即对传统的、已成定论的观念、思想,大胆提出相反的观点。在一定历史时期,在特定环境下,人们会对某一问题形成普遍公认的看法。但是,这些传统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有的已显得保守乃至陈腐,或者过于绝对化。作文立意时,我们就不应按照定势人云亦云,要敢于冲破旧的束缚,向传统的观念大胆提出质疑和挑战,如由“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提出“自卖自夸”又何妨;由成语“班门弄斧”提出“弄斧不妨到班门”;由“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提出“不破规矩,不成方圆”等。

四、笔墨集中忌分散

中考作文字数要求一般限定在600字内。篇幅不长,因此主题一定要集中。有的考生由于思想认识不集中,缺乏专一明确的分折,从而造成了主题分散。这种毛病,主要体现在写多个人、事、物上。例如湖北黄冈地区中考作文题《深情》,有位考生在文中写了三种感情,父母对孩子的抚爱之情,老师对学生的培育之情;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之情。文中涉及到许多人和事,感情的类型也很分散,虽表达了”深情",但如果归纳一下,又无法合到一起,主题当然就不集中了。要克服这种毛病,采取的最好办法是分类法,就是把所写人、事、物、景,从对象、表达感情倾向和表现角度等方面进行分类,合到一起很贴切,主题自然就集中凝练,合不到一起的,主题就不可能集中。

应试作文,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的主题,都必须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才能鲜明突出地显示出来。

立意时要达到使主题鲜明的目的,通常都会在开头和结尾上下功夫。古人对开头和结尾有“豹头凤尾”之说,立意时着意在这两个地方体现主题,往往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应试作文立意除鲜明外,还要集中,就是表达的主题不能分散。一般来说,应试作文短短几百字,只要求确立一个主题,所选材料都紧紧围绕这个主题,不能游离于主题。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虽然文中选取了老师教我们跳舞、听老师读诗、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第一次吃蜂蜜、老师为“我”排除小纠纷、梦里寻师等七件事,但主题只有一个: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

五、与时俱进要“保先” 有的应试作文虽然也有主题,但主题思想消极,没有时代气息,不合时代生活的主流,对学生思想行为导向起不良的影响,这样的主题,形同虚设,或老调重谈,读来索然无味。如安徽省中考给材料作文题《从“不可随便”谈起》,有位考生提出的观点是:“人生何必太认真,难得糊涂,随随便便才开心。”这种主题是与奋发拼搏、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

应试作文立意时一定要注意时代性。

我们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年代,作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最强音。在中考作文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立意的文章往往能高人一等。如四川省中考作文题《雨中》,从收上来的试卷看,考生有四种立意:一是写男女同学在雨中漫步,反映青少年间朦朦胧胧的爱情;二是写下雨了自己忘记带伞,同学撑着伞送自己回家,表现纯洁的同学友谊;三是写下雨了,父亲(母亲)冒雨前来送伞,表现浓浓的父子(女)或母子

(女)情。此三种立意,第一种不健康,二三种则落入俗套。有一位考生却是这样立意的:初三的最后一天,作者漫步在雨中的校园,发现一同学在雨中久久地伫立着,脸上满是伤感和留恋。从同学口中得知,他毕业以后将南下去打工,他爸爸让他早点赚钱成家,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因为他爸爸怕他也会跟哥哥一样,三十多岁还找不到对象„„文章抨击了封建早婚和传宗接代的愚昧思想,又揭示出农村学生流失的社会根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显然,以上四种立意中,第四种是最佳的

第三篇:中考作文立意技巧.

中考作文立意技巧

[ 作者:任维东 邵俊杰]

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各省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只能得到一个最低分。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临考写作,在立意的确定上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抓住“正确”不放松

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反映事物。决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二、纵向开掘求“深刻”

深刻是对文章“立意”的又一重要要求。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就考场作文而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立意正确,但是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深刻这一目标的就很少了。所以要想获取高分,就必须在立意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避免第一构思。为什么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单向到多向。所以,面对考题,你的第一意识往往是浅层的感性认识,只是对文题的简单认识,而非对事物的内涵产生的理性认识。这种浅层的认识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所以,面对考题,你必须从第一构思入手,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我们围绕一个考题,具体谈一谈怎样让立意深刻。200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是以“友善”为话题。围绕友善写作,有许多同学仅仅停留在了友善的表面,写友善的作用,写友善的好处,这些都是浅层的思路,缺乏深刻性。在歌颂友善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友善无处不在吗?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只有友善的世界吗?有没有令人深思的反倒?这样多问几个问题,你的思路不会豁然开朗。一位考生一篇满分作文《美丽的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赞美友善,而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引导人们去反思没有友善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寒心。启示录深思,韵味十足,非常深刻。

三、人无我有求“新颖”

在每年的中考中,总有为数不少的考生步别人的后尘,嚼别人的剩馍,立意虽然正确,可是一写就是陈词滥调,结果篇篇文章面目相似,好似一个馍子制造出来的。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还有许多考生的思考方式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只会单向思维,不会多向思维,只知正向思维,不会多向思维,只知眼前“山穷水尽疑无路”,却不知走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作文怎能获得高分?殊不知,大千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正是因为有了“不同”,这个世界才显得多姿多彩。所以,当你面对文题的时候,你要问一问自己,我立意独特吗?我的立意别人有吗?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呢?其实,有的时候问题就这么简单,只是这么一想,一反思,你就可能从平庸走向新颖。2003年广东省作文以《__的我》为题目,一篇满分作文命名为《克隆的我》,文章围绕“克隆”这一新鲜话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篇文章完全打破了常规的思路,走出了自己的新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另一篇满分作文则命名为《虚伪的我》,将笔触指向自己的缺点,大胆披露自己的“阴暗面”,视觉独特之极,很有新意。

四、学习几种立意的小技巧

1. 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是指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万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不应单一的、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能从多角度立论。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2. 融旨于景

这是一种散文写作的立意方法。是指作者把表现的主旨融合在所写的景物中,借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致。如2003年宜昌满分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采用的就是融旨于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描写高山上的雪松、沙漠里的白杨与环境拼搏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笑对失败、笑迎人生挑战的积极生活态度。

3. 融旨于物

融旨于物的立意方法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之一是要求以“__真好”为题写作。一个考生命名为《做一片云真好》,文章融旨于物,借“一片云”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文中“一片云”的特性就是作者性情的体现。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精巧而自然。又如2003年南通中考满分文《兴趣》借花抒情,文章围绕“桂花”这一物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4. 反用其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问题。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如2003年荆州市题要求以“给__的一封信”为题写作。一考生命名为《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事件,巧妙联系当今世上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个性十分突出。

5. 一字立骨

这种方法是指以一个和主题密切相关、成为勾连全文线索的关键字为立意之本,经纬全篇。使之成为文章的“眼目”。这种写法可使文章线索分明,主题集中。如2003年浙江省满分文《曲径通“乐”处》,通篇围绕一“乐”字做文章,论述了人生之路,一定要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奋勇直前,在拼搏中获得快乐。

第四篇:中考作文立意

中考作文:让你5分钟快速立意

作文的审题立意,乃文章写作的要务。立意偏离,文章则得分低下;立意肤浅,亦难得到漂亮的分数。立意可谓决定文章品质、等第的关键因素。下面,笔者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快速立意的好方法。

虚实错位法

所谓虚实相错法,具体而言,就是虚题实作法,实题虚作法,即由实写虚,由虚写实。一般说来,虚题都是比较大的题目,实题都是比较小的题目,因此,这种审题方法又被称为大题小做法或小题大做法。

方法一:实题虚作

例1(2008年江苏南通)命题作文: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表面看,这个题目实实在在,范围小,可以说是典型的实题和小题。如果就风景写风景,有的同学会感到困难;但如果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大家的思路就豁然开朗了。采用实题虚作的办法,无论写散文还是写议论文,立意都应该是歌颂生活中美丽的景致,如爱的景致,青春飞扬的景致,个性张扬的景致。如此将“亮丽的风景线”虚化,文章也就有了丰富的思想,也就有了诗意。

方法二:虚题实作

例2(2008年浙江金华)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从字面上看来这个题目很虚很大,同学们在审题立意时往往不知该如何下手。运用虚实错位法审题,碰到虚题,文章要写到实处。如果将很虚很大的题目落到实处,就好写了,同学们可以写一个退休教师的心,集市上一个菜农的心,林则徐、杨靖宇的坚强之心„„如此虚题实作,文章具体实在。大家也可写“上帝的心”,写上帝期盼人们珍惜生命或爱护环境或心存感恩,或写期盼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坚持自己内心的澄净与平静。看似在虚写,其实在反映现实,文章也就有实在的内容了。

方法三:先实后虚

例3(2008年浙江宁波)风景一般指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泛指人间真情,生活场景等等。请以“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为题目自选题材,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面对此题,同学们可实写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也可虚写人间真情,生活场景。但写前者,往往会留滞于对风光或景观表面的描写。如是,没有表达对生活的品读与感悟,文章也往往缺少思想的丰富内涵,无法给读者以思想的启迪。如果先实后虚,从自然风光或人文景观中获得人生的感悟,文章也就能扩大意境,丰富内涵。

限制因素法

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察同学们

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对于这类题目,只要在原题目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新的限制因素,题旨就会显露出来,化难为易,大家能很快完成审题任务。

方法一:加被限制的中心词

例4(2008年浙江萧山)一个操劳了一生的母亲,不穿金,不戴银,每日依旧辛劳不辍,笑呵呵地说:“全家平平安安呐,比什么都让我幸福。”一个下岗女工说:“谁能给我一份工作,我就知足了。”一个小保姆说:“主人家信任我,不见外,我就觉得快乐。”是啊,生活是泥泞,是沼泽,令我们痛苦不堪;生活又是一首诗,一幅画,让我们快乐如神仙„„而这一切的一切关键看你的心态。请以“善待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这个题目,初看审题难度有点大,但如果我们在原题目的基础上,加上“爷爷”“某同学”等限制因素,文章变成“善待生活的爷爷”“善待生活的某同学”,文章立意就清晰了,文章也就好写了。

方法二:加限制定语

例5(2008年贵州遵义)以“手”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以“手”为话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同学们往往难以下笔,但如果运用添加限制因素审视,在原题前面加上“父亲龟裂的”“四川地震灾区孩子从废墟中伸出的”“白发老人相牵的”等限制因素,使题目成为《父亲龟裂的手》《四川地震灾区孩子从废墟中伸出的手》《白发老人相牵的手》等等,文章立意也就具体实在了。

方法三:加解释语

例6(2008年浙江台州)《现代汉语词典》对“相处”的解释是“彼此生活在一起;彼此接触来往,互相对待”。人们在相处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感触和领悟。有人说,相处怎么这样难;也有人说,相处其实很容易。有人说,相处会带来幸福;也有人说,相处伴随着无奈。相处,需要心与心的相知,需要手与手的相携„„

请你根据以上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文章。

写“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文章”,同学们往往千头万绪,无从落笔。其实,我们可以加上解释语,如相处需要相互的理解,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相处不该睚眦(yá zì)必报、心胸狭小;相处需要学会宽容,退一步海阔天空;相处不应目无长辈、抛却礼仪,等等。如此审题立意,文章也就好写了。

反向思维法

有些作文题,同学们如果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思考,恐怕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突破口,不知如何下手。但是大家如果运用反向思维法,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思考,立即就能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题审好。

方法一:逆向审思

例7(2008年浙江温州)命题作文:下雨天,真好

这个题目,如果大家从字面上理解,可实写,也可虚写,若实写,从正面思考,就只能写下雨天的美好感受,这样写来有点枯燥。但是在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如果运用逆向审题,眼前便会骤然一亮,就会睹“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景。其实,“下雨天,真好”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未下雨的日子是那样的炽热,心情是那样的浮躁,于是今天的一场大雨,我感觉真好,它带来清凉,带来我内心的宁静,让我感受到自然的诗意、生命的诗意等。于是文章思路开阔了,思维就不再滞塞。

方法二:假设审思

例8(2008年福建福州)呵护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父母的责任;孝敬父母,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是儿女的责任;因材施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学生的责任„„生活中缺了一份责任心,失败与罪恶就容易与你相伴;学习中少了一份责任心,进步与成功就往往离你远去„„

请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这个题目,可写学生应有责任心,努力学习,不抛弃时代社会赋予我们青春的责任;写儿女应有责任心,应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尽享天伦之乐。但如果作个假设,文章也就更好写了,思路也就更新鲜了。我们可以写假如学生没有责任心,我们就会虚掷光阴,学业无成,走入社会方悔恨;写假如史铁生没有为母亲减少心理负担的责任心,心里记住“自己车辙走过的地方,都有母亲的脚印”,他就没有如此坚韧执著,或许他就像某些残疾人一样,乞求社会或政府的同情与施舍,或许也就草草了结自己的生命。文章这样假设审思,也就新鲜脱俗了。

第五篇:中考作文创新立意

中考作文创新立意 【制胜绝招】

一、避“俗”

要使文章的主题有新意,就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多向立意,然后对各个立意进行筛选。在构思立意时敢于打破思维定势,不落窠臼,独辟蹊径从问题的反面深入思考,从而提炼出新主题,写出好文章。这种逆向立意,可以表达出作者不同凡响的认识和看法。如面对“关爱”这个话题,一般人往往从自己感受到的关爱的角度进行思考,而很少想到自己要学会关爱别人。《关爱永远》则确立了这样一个中心——学会关心别人。关爱别人可以“使你在人群中不被孤立”,“使你的生活到处都充满阳光”,“使你的人生更有价值”。这个立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是本文被评为佳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合“时”

我们写作文最好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这样主题才能新颖、深刻,有时代感和针对性,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坚守诚信》一文就针对当今世人的思想,指出诚信不是人际间的交易,把文章引入更广阔的天地,引导读者思考百味人生。文章有深沉的思考,有冷静的分析,也有亟切的期盼。如果没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一定的生活体验,是很难写出这样的好文章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立意能力的提高应以“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为本。我们要多关注现实生活,思考人生世相。

三、融“我”

“融入自我”是避免雷同的好办法。“融入自我”指在行文过程中显露“自我”痕迹,体现写作者的主观意志、个性倾向、价值判断、生活阅历、人生体验等。对每个人而言,这些方面多少有一些独特之处。《真我何在》或以呼告形式、或直接表明“我”的心中所想,活画出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少年形象。这正是融入自我后的表达,鲜活酣畅,个性飞扬。这也是避免雷同的有效手段。

四、巧“联”

写作时可巧用联想来托物寓意,这种立意方法是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显示其深层内蕴,并巧用联想,由物及人,从而表现文章主题。《根》就是通过联想,赞美了具有“根”一样品质的人和精神。作者挖掘出“根”的深层含义——奉献而不索取,付出而不求闻达,将无私奉献的“根”和无私奉献的“人”合乎情理地联系起来,突出了“人”的崇高和伟大。

五、变“角”

变“角”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回家吧,小妹》一文把大陆和台湾拟人化为兄妹,祖国比做妈妈;以充满童真与亲情的如泣如诉的语言,诉说着对“妹妹”湾儿的思念,呼唤“妹妹”回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深情的呼唤中,作者巧妙地融入了台湾被荷兰与日本强盗两次劫走,又被祖国救回的历史,有力地表达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严肃主题以及那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其立意角度让人拍案叫绝。

【金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未到过这么贫困的地方。目光所及,全都是低矮破旧的茅草屋。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挎着竹篮的老太太,衣衫褴褛,上衣的纽扣掉了好几颗,但是在她第二颗纽扣的眼上别着一朵洁白的栀子花,染满一身清香。我的精神为之一振,苦涩的眼睛骤然有了光彩。我哭了。那老太太看我哭了,也撇了撇干瘪的嘴,朝我笑笑。

我被深深地感动。因为我知道,在这洁白的栀子花背后,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在老人并不动人的笑容背后,是一颗友善的心。我们可以活得很贫寒,但我们同样有美丽和微笑的权利。

生活本没有高贵和低贱之分,生活中有着太多令人感动的日子。

请以“生活中的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个话题适合写成记叙文,可以写我们为人间真情感动。以亲情为例。在立意上,可以写褒扬亲情,因为拥有亲情;可以写渴望亲情,因为失去亲情;可以写呼唤亲情,因为亲情被遗忘;可以写正视亲情,因为亲情被践踏;还可以写不是亲情胜过亲情。

这个话题也可以写成偏重议论的哲理散文。应重在阐述“感动”的深层内涵,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如:“能够感动,证明我们执著求真。感动,是由于我深爱着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每一次小小的感动都会荡涤我的灵魂。感动始终是一种崇高的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母乳;对于感动,我始终是一个受益者,在她的滋养下渐渐长大。”

中考作文训练之——拟好题

我们都明白生活中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同样,在中考话题作文中,一个好的作文题就是一块很好的第一印象的敲门砖,所以,花一点时间想一个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的好文题,一定不是枉费心机。

那么,怎样的作文题才是好作文题呢?怎样才能拟出好作文题呢?

一、好作文题的标准

1、简练

简练就是要简短而精练,简,要简得明白,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且言简意赅。要注意的是,简练并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而是从字与词的结合中所表达的意义给人的感觉来判断的。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新颖

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但是,新颖决不是标新立异,必须合情理。应该说,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而决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想不到的东西。

3、切主题

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的明确化。这时,如果你的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样,阅卷教师可以很快地抓住你的作文的主题思想,给阅卷者一个先入为主的阅卷思考,有利于考分的提高。就算你的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有文采

阅卷教师大都是一些很有文采的人,他们对文采是非常敏感而且也很看重的,如果你的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无疑会一下子唤出阅卷教师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让人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从而获得高分。当然,作文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些文采。

5、有内涵

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应该是耐寻味。当然,考场作文在阅卷的过程中由于阅卷教师时间的关系,这一点很可能被忽略,但,真正有内涵的让那些阅卷高手们落眼就见的东西,还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二、拟好题的方法

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拟题方法。

1、添加

所谓添加,就是在话题或者话题中心词前或者后也可以是前后添加一定的词语,组成一个完整的意义整体。这样的文题可以使作者时时紧跟话题,也可以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有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

2、借用

借用就是借名句、警句、古诗文的句子以及流行歌曲中的句子等等。因为这些句子有生命力,影响力,如果借用得好,也是可以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的。

3、修辞

这种方法就是在文题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这样的文题如果用好了,自然显得生动而形象,而且有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好题展示

1、以“时间”为话题的作文题

《时间,带不走我心中永恒的记忆》

《爱我 追我 别浪费我》

《午餐1800秒》《8 15》(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时间在晨雾中飘落》

《惜时如金》

2、以“牵挂”为话题的作文题 《剪不断》

《藤》

《她,还好吗?》

《门前那条小河》 《那双冻裂的手》

3、以“把握”为话题的作文题

《一切就在我手中》

《握住,不放》

《机会,请你把握》

《柳暗花明又一村》

《青春无限好》

4、以“春”为话题的作文题

《点燃生命的季节》

《与春共舞》

《在春天成长》

《春的向往》

《春的脚步》

《走进春天》

5、要求文题中含有“美丽”二字的作文题

《汗滴,诠释着一份美丽》

《带上你的美丽跟我走吧》

《梦不再美丽》

《今夜如此美丽》

《美丽,就这样脆弱》

《拼搏,也是一种美丽》

6、以“美好亲情”为话题的作文题

《风雨中那把伞》

《懂你,渐老的母亲》

《慈母手中线》 《母爱无价》

《共裁一棵亲情树》

《悠悠亲情》

《亲情伴我行》

7、以“美在夏天”为话题的作文题

《燃烧生命的季节》

《夏天的旋律》

《三十八度的美丽》

《蝉鸣》

《浓浓夏意》

《夏天的微笑》

8、以“感受青春”为话题的作文题

《为青春歌唱》

《激情燃烧的岁月》

《多梦的季节》

《豆蔻年华》

《潇洒走一回》

《飘逸时代》

《燃烧吧,青春》

备战中考作文:五招让你的文章“亮”起来

作文是历年中考语文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每次语文考完,人们往往先问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啥。因为作文的含金量最高,占分比例最大,其得分也直接影响着中考语文成绩。那么中考中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能脱颖而出,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答案是文章必须要有“亮”点。

-独特的视角

庸俗、陈旧、平淡是考场作文之大忌。有的同学一写老师,就是每天备课到深夜,病了还坚持为学生上课。再不就是有同学病了,老师下班后还义务给他补课„„诸如此类,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伤胃口,还给人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而真正获取高分的必须是独辟蹊径、选材新颖的文章。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独特个性的,要善于从生活素材中,看见别人见不到的东西,挑选、提炼出那些新鲜、感人的材料,把有独特感受的材料写出来,就会令人耳目一新。

可能有的同学要说,我们的生活太单调,只能唱唱老调。其实老调可以新唱,关键是怎么个唱法。如果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去看寻常材料,也可以化旧为新。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的爱子之心是老题材,但作者选取新的表现角度,采用特写的方法,突出表现父亲的几次背影,获得成功。

-新颖的手法

一般性材料用新颖别致的手法来表现,可以达到化平淡为新奇的效果。如采用欲扬先抑、明贬暗褒的手法,可以避免平铺直叙,增强吸引力。《荔枝蜜》中对蜜蜂便是由否定到肯定直至赞美,而先前的否定正是为了最终的赞美。又如在记叙中引入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能衬托文章中心,产生较强的表达效果。此外,运用对比、烘托的手法,误会、冲突的手法,以及恰当地选择插叙、倒叙的写作顺序等都能使文章扣人心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好头和尾

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需悉心打造。它不仅在文章中起着开篇布局的奠基作用,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份好心情。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头,对于一篇文章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结尾应该是文章圆满的收束,是文章的压轴部分。同文章的开头一样是至关重要的。结尾同全文的教育、启迪作用和感染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结尾巧妙,收束自然得体,能使读者感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达到掩卷而长思的阅读效果。

但有些同学草草结尾,随便了事,这样会大大影响整篇文章的整体质量。文章的结尾要或紧扣开头,首尾呼应,或重申观点,再次点题,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等。结尾是留给阅卷者的最后一道“风景”,一定要给阅卷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惊喜。

-描写要具体

记叙文离不开描写,因为具体、形象的描写可以让人“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临其境”,从而大大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尤其是细节描写,它赋予人物以生命;赋予情感以活力;赋予中心以光华。

-驾驭好语言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一篇考场作文通篇都文采飞扬是很难做到的。一段甚或一句精彩的议论,不仅可以升华文章的主旨,而且还能给人以心灵的感悟和启迪。个别句子表达,句式多样灵活,长短结合,整散相间,不同语气的句子交替使用,就能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此外,恰当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或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都会给文章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考作文方法指导及注意事项

作文是决胜中考语文的关键所在,中考在即,把握作文拿分的技巧,是近几天考生关心的问题。老师将考场作文经验归纳为:“心中有自信,笔下出好字;手头有材料,胸中有成式;不变应万变,妙手著文章”,同学们只要扎扎实实地按照这几步来做,作文得高分并不是一件难事。自信上考场

自信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相信自己就不会怯场,不怯场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潜在的能力得以充分地调动。

按时写作文

120分钟的语文测试时间,应该留出40-60分钟的时间作文。时间充足,心中不慌,文思才会泉涌;否则仓促成文,难免丢三落四。

细心审题目

命题作文,审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才能真正把握题目的实质。材料和话题作文,要弄清楚在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中,命题者所提供材料的不同作用。在材料作文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考生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考生一定要读懂题干,做点分析,明确主旨,再去下笔,确保万无一失。精心选文体

中考作文一般不限文体,这给了考生很大的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应该掌握文体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是采用该话题更适宜的文体写作;二是采用考生本人更擅长的文体作文。自己擅长,行文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心中有模式

考生心中要有文章的基本结构式:议论文,开篇点题+分析论证(典型事例+事例分析)+结题收篇;供料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式:引材开篇+析材明理+联材写事+点材收篇;写事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事件发生(清楚明白)+事件发展(生动曲折)+事件结局(含蓄启迪);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式:契入(用外貌、语言、环境、细节入题)+铺垫(简述几个事件)+高潮(详叙典型事件)+点化(用点睛的议论或抒情句收束)等等,上述结构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演绎出许多的变式来。巧思出新意

为体现可写性的命题原则,中考的作文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大多都是宽泛的。例如《责任》这样的题目,范围太宽,无从下笔,这样的题目就要去窄作。所谓窄作,就是对题目所涉及的内容进行修饰、限制,然后再针对被限制后的某个侧面扩大其内涵。若从“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这个角度去写,可能就容易多了。素材书中找

要写好一篇考场作文,除了掌握写作模式,还要有写作素材。当你在考场上因缺少素材而抱笔时,可别忘了你学过的语文课本!那里有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主旨要明确

中考作文主旨不要过于含蓄。由于时间的限制,阅卷老师不会慢慢地斟字酌句,所以如果写记叙文,不管叙事多么生动,也要在行文中适当地用一两句抒情或议论语句点明文章主旨,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议论文力求事例简洁新鲜,说理充分,紧扣主旨。文章要实实在在,不要过于另类,在明示主旨的基础上,张扬个性。首尾亮起来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作大有讲究。

一般来说,文章开头力求做到一简二美三有哲理。简,就是开篇语言简洁,直奔主题,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美,就是开头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或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或情趣盎然,那么,必会打动阅卷老师的心;哲理,是一种深度,一种高度,如果都做到了,那效果肯定错不了

中考作文由于受时间和字数的限制,开头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快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也可以采用“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行文如流水

在语言运用上,除平时要求外,还应特别注意要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段,如比喻形象、对偶华美、排比蓄势、对照鲜明、反复强调、设问抑扬、反语讽刺、暗示等等。此外,长句短句错综搭配,雅句俗语相得益彰,也可使文章生色。字迹要清楚

中考语文试卷是网上阅卷,潦草的字迹、不洁的卷面有可能给阅卷人带来不愉悦,所产生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字迹不清,丢失的可就不只是几分了。

用十五分钟进行审题构思

一篇好作文应该有观点、有亮点、有力度、有深度,有吸引力,有影响力,有震撼力。应试作文的本质是炫示,是放大、强化自己的优点,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优点。所以,应尽量在表达的角度上、在材料的选择上、在思考的内容上有一定的新颖性。在文章的结构上应匀称而严谨,在语言表达上应华丽而流畅。

作为考生,应讲究写作的程序。花50分钟时间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其中应该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构思。一定要仔细研究题目,审题不慎,满盘皆输。文章应有联想拓展的部分,以丰富文章的内容。然后设定文章的框架,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

从整体上说,我觉得有六个问题须引起考生在学习或应试中特别注意。

1.要注意文体的选择。现在中考作文在文体上几乎对考生没有限制,但文体影响着评卷老师对一篇文章优劣的认定,所以考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2.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一篇文章800字,其中照抄材料200多字,评卷老师对这样的文章第一感觉是这个同学在凑字数。引材料时也不要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材料,听到一个故事等等,因为明明是给你的材料,还要说自己看到、听到,这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3.要注意文章的模仿。应该说文章可以模仿,但如果全文照抄就不行了。有的同学的文句表达很有特色,但整篇文章的框架内容都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得分就不高。如果材料内容都是从一些大家都熟悉的考前辅导材料和一些发行量很大的杂志上“借”来的,得分起码要降一个档次。4.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现在强调学生的中考作文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怎样的观点都可以,但这里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大家都认为“作弊”是不对的,你却写文赞扬“作弊”,认为是勇敢、有本事的表现,这样的文章写得再好,得分都会很低。因为它偏离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5.要注意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强化文句表达训练。阅卷中发现几乎90%的作文,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不同步。学生在发展等级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是缺乏深刻的思考和缺乏文采。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这两方面的内容。

6.要注意追求独特的构思,但不为追求而追求。独特的构思吸引人,尤其在许多模式化、公式化的文章中。独特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

从具体方面说,也有七个问题值得高度的重视。

首先要重视审题。虽然现在的中考作文在审题上基本不设障碍,但从阅卷情况看至少还有30%左右的同学不理解题意,如把“一枝一叶一世界”理解为“一枝一叶构成一世界”,审题一错,后边也就全错。

其次,要注意文章的题目。题目忌宽泛、不明确、太大众化,如“我说一枝一叶一世界”等,题目宜直截了当、或含蓄有意蕴、或生动形象、或以小见大,如“一部红楼万声叹息”等等。

第三,要重视开头。有25%左右的考生在开头这个小节中就出现了病句或错别字,还有的考生,开头不入正题而绕一个大圈子,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等级的评定。

第四,议论文必须有分析。70%左右的考生是用议论文体写的,这其中30%的文章几乎没有分析,只是材料的堆砌。作文其实就是检测考生的思考力和表达力,没有一定的分析,就无法表现自己的思考力。

第五,要注意答卷中的时间分配。有10%左右的同学,作文没有写完整,这是很可惜的。从分值看,写作文比答现代文阅读题划算。一篇只有400字左右的文章得15分左右,但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举几个关于诚信的例子,写足800字,大概能得40分左右了。但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花20分钟全部做对也只有18分。其他如卷面的整洁,结尾的简练都要注意。

第七,有重点地准备一些材料。中考作文是难以猜到的,但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准备一些材料、话题是可以的。如成长中的反省、知与行这些话题可以练一练。可以根据最近几次考试,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地分析,然后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载中考作文立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考作文立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考作文之立意(五篇范文)

    中考作文之——立意出众篇 复习策略: 立意触及“文脉”触及“灵魂”,是一篇文章优劣高低的体现。在评分标准中特别提出“构思新颖,有创意。”可以说“立意深刻,构思新颖,别出心裁......

    中考作文的立意和选材大全

    作文的立意和选材 文章的内容是由立意和选材决定的。意是内容的核心、灵魂,材料是内容的物质外壳,二者不可分离,而意是主导,材料要受意的指导和制约。因此,在实际的构思过程中,一......

    中考作文误区之一:立意篇

    中考作文误区之一:立意篇 误区点击: “意”就是文章的中心或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在中考作文中,考生只有准确 “立意”,才能一展欢颜。 综观中考作文,在作文立意这一环节痛......

    中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

    中考话题作文审题立意 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比起供料作文降低了许多,但在写作话题作文时,仍需注重审题立意,这是关系作文成败的关键一环。而要想审明题意,准确立意,首先要把握材料......

    中考材料作文立意指导1

    初中材料作文立意指导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商人的儿子大学毕业了。一天,商人问儿子:“一斤芝麻多少钱?”“7元。”儿子答。“一斤黄糖呢?”“顶多3元。”“一斤芝......

    作文:中考作文立意失误解析

    作文:中考作文立意失误解析 作文:中考作文立意失误解析近年,不管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立意自定”成为一种时尚,给考生张扬个性和才情提供了舞台,但一些同学任意而......

    中考作文解读之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解读之------构思立意篇(1) 生活是气象万千的,作者的感受也是纷纭复杂的;而文章的构思也应是注意率法,丰富多彩的。每一种思想感情,都应当具有它自己独特的流动形式。构思......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训练

    九年级作文训练系列之一 审题立意审题立意“三步走” 第一步:找准提示语,把握材料关键。 新材料也叫命意作文,“意”就是命题者限定的写作意图,也就是命题者需要你在文章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