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赵志祥《地震中的父与子》实录及点评
赵志祥《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实录 执教:深圳市后海小学
赵志祥
【教者注】
有这样一个故事:妈妈问女儿:这个(英文字母O)是什么?女儿张口就答:O。妈妈大吃一惊:你怎么认识的?女儿很自豪:幼儿园老师教的!第二天,妈妈以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由将幼儿园告上法庭。法庭上,妈妈给法官和陪审团讲了一件事:某心理学家在白纸上点了一点进行测试,问题是:这是什么?幼儿园孩子的答案很多且想象丰富、奇特;小学生回答减半;中学、大学逐级减半;研究生回答统一又准确:白纸上的一个点。结果,妈妈胜诉。读罢,深有感触。于是,学习支玉恒老师《西门豹》的教法,进行本课教学。尽管诸多邯郸学步之举,但吾辈后生,贵在学。贻笑大方,不必介意。
第一课时
师:孩子们,我们又见面了!高兴吗?生:高兴!师:谁还记得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哪一课?生:《鲸》。师:对。记得真清楚。那一课我们学得开心吗?生:开心!
师:今天,我们仍然会学得很开心。不过,学习中有可能会让大家“伤心”哦!生:不会。
师:好吧。咱们上课。课前已经把课文读过两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全部举手)很好!师:请大家看课题,这个星号是什么意思?生:表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师:谁知道什么叫略读?生:就是说要简单的、简略的读。
师:还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这篇课文需要大家自己读懂,老师只能简单地提示你们一下。有信心读懂吗?生:有!师:很好!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同学请举手。(多数同学举手)
师:嗯,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了。有的同学想举手还不敢举手,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不是?生:是。师:请潇洒一点,凡是认为自己基本上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好!看来只有几个同学还没有信心。没关系,我们再读读就能做到正确流利了。大家还愿意读吗?生:愿意。师:请看,题目叫——生: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平时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课文,总是提几个问题让大家读书思考,是不是?生:是。
师:那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先读课文,边读边想,再讨论讨论,猜一猜,今天赵老师要给大家提哪些问题?先提示一下,我一共要提三个问题。讨论时要注意,一定要先认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老师会在哪里提问题?如果老师在这里提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现在请各小组开始读书、讨论。(学生小声读书讨论,教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读书、参与讨论。)【教者注】 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
师:刚才讨论时,有些同学提的问题已经接近老师要提的问题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很会提问题的,你们的思想即将和老师的思想产生共鸣了。哦,对了,我有个习惯:谁能猜准我要提的问题,将会得到我的特别奖励,你提的问题沾了一点边都行。想知道什么奖励吗?生:想!师:十月一之前,我会领着这些同学到书城买书,可以任意挑选你喜欢的一本,我买单!生:呀!(嗬!噫!)
师:要不要再讨论讨论?生:要——!
师:那开始吧!(学生再次认真读书,热烈讨论,教师参与。)师:好了。谁先说说?
生:我认为老师一定会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师:嗬!这么肯定!也就是说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事?生:对!师:你能回答吗?生:能!师:请你说说。
生:本文主要写在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师:我很欣赏你用的一个词,奋不顾身。你觉得你说的准确吗?生:还可以吧!(笑声)
师:我也觉得“还可以”。(笑声)要是能把时间和地点加上就更好了。能重新说说吗?
生:能!1989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个小时,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这件事。师:好!真想奖励你!但是,你提的却不是我要问的。抱歉啦!(笑声)
生:我觉得老师会问,“父亲”为什么一直坚信他儿子还活着,拼命挖,而不像别的父亲一样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师:哦,提了这么个问题。那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怕回答不全面。师:知道多少说多少。
生:就是他一直不觉得没有希望了,因为前边说了,他给儿子说过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也就是说,不管是死的是活的,他都要见到儿子。
师:看,你还怕自己回答不全面,你已经非常准确又很全面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还从父亲的内心世界出发,抓住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请坐!问得好,回答也好!可惜的是,不是我要提的问题。谁再来说? 生:课文第二十小节说:“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为什么要颤抖地说?应该高兴才对。师:你在提问时把课文读得很好。那你说为什么?生:„„
师:是啊,挖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了,应该高兴才对呀。可他为什么还要声音颤抖呢?谁来帮他说? 生:我想他是还有点担心。师:是的。生:我想他是挖了很长时间很累了。
师:有这个原因。挖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也不睡,能不累吗?累了时候声音是有点颤抖。生:我想他是激动的。挖了38小时才找到自己的儿子,他一定很激动。
师:这位同学的心地很善良,而且能够以一个父亲的思想设身处地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此,你说出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把这三个同学说的合起来就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面对提问题的学生)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问题提得很好,激发了大家的思维。遗憾的是,还没有猜对!谁再来猜? 生:我想老师会问: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作为奖励,请你把“了不起”三个字写到黑板上,写在“地震中”下面。谁能回答,这对父子了不起在哪儿? 生:父亲的了不起就在于他坚持自己的信念,救自己的儿子;儿子的了不起就在于想着自己的同学,想先救自己的同学。师:回答的简明扼要!这样的父与子是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生:是!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能不能换成“了不起的父与子”?生:能。
师:这个问题已经接近我要提的问题了。最后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谁来说?谁认为我最有把握,请把手举得高一点。生:您可能会问,为什么其他的父母不去救,只哭两声、喊两声就走了? 师:他们只是哭喊两声“我的女孩!”“我的儿子!”就走了。是吧?生:是。师:那你说为什么?
生:因为他们不愿见到孩子的尸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
师:他们不想看到孩子在地震中死去的惨相。你这是从父母的心理方面来考虑的。有这个因素。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生:他们以为孩子已经死了,不用救了。
师:他们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到学校的教室楼已经变成一片废墟,挖也没有用了。生:对。
师:还有什么原因?
生:这位父亲抱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态度。
师:你说的是父亲。她问的是那些哭喊一声就走了的父母。
生:因为救火队长已经说了,地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挖会很危险。师:把这几个同学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教者注】 至此,基本上疏通了课文,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
师:到现在为止,同学们提的问题也很不错,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内容,基本上读懂了课文。现在大家听听我要提的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渡而精神失常了。找到那一段没有? 生:找到了。师:读。(生读课文)
师:(板书:失常?)我要提的问题就在这儿。这位父亲的精神是不是失常了? 生:(纷纷举手)
师:别忙。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请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你要是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不失常,也找到相关的例证。待会儿说出你的理由。开始吧。【教者注】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在感悟课文中培养其思辩能力。
师:认为这位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请举手。
一、二„„只有六个。其他人都是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的了。这样吧,你们这几位认为“失常”的同学请坐到那边去,那几个同学请让让。快点!你们几个人重新组成一个小组,从课文中找出从哪儿看出父亲精神失常的。要动笔画。懂吗?生:懂。
师:我们这些同学要认真读书、思考、讨论,那几位认为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不同意,我们要考虑那些同学会从哪儿找到理由说父亲精神失常,我们也要找到理由和他们辩论,证明父亲的精神是正常的。(热烈讨论3分钟。中间,老师指导“失常”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两眼直直、只有一个念头、挖了38小时”。)
师:下面,我们的辩论即将开始了。认为父亲精神失常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正常的同学纷纷举手:“老师!”)请把手放下。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你们是觉得自己一方是对的,应该是正方,是吧?生:是!
师:呵,辩论的正反双方与辩论观点的正确与否无关。他们认为父亲的精神失常了,就是“是”,为正方;你们认为父亲的精神不失常,就是“否”,为反方。反方就是反对对方的意见的一方。懂了吗?生:懂了。
师:刚才正方同学找到了三个理由,一是两眼直直,二是只有一个念头,三是挖了38小时。先看第一个理由——两眼直直。请正方同学回答。
生(是):【教者注】以下“是”为认为父亲精神失常,“否”为认为不失常。别的父母喊了两声都走了,只有这位父亲还在那儿挖。别人来劝他,他两眼直直地看着别人,一般的正常人,像我,都不会两眼直直地看人,(笑声)可他却直直地看,说明他失常了。师:有道理。反方?
生(否):可能他的心里已经没有希望了,才直直看着别人,想请别人来帮助他。师:我想帮助你一下,好吗?(生答好)与其说父亲心里没有希望,不如说父亲心里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渴望。他多么希望别人来帮助他啊!正是由于他过于渴望,才—— 生(否):才有点两眼直直的。师:有点像失常。生(否):但不是失常。师:谁来读读这段课文?要读出父亲的渴望之情。(生读课文)
师:请看第二个理由——只有一个念头。请大家找到那一段课文,看看只有一个什么念头。读。生:(读课文)“然而„„等着我!”师:请正方同学说说,为什么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精神失常?
生(是):因为他见人就说“你愿意帮助我吗?”警察、救火队长也在给他说„„师:注意,“只有一个念头”。生(是):他心中除了这个念头,其他的一片空白。师:这样就显得精神失常?生(是):是。
生(否):不对。我们小组讨论了,认为他还问“有几个孩子活着?”如果他精神失常了,才不会问别人呢,先把我的孩子救出来要紧。生(否):如果他精神失常的话,他干嘛还救自己的儿子?(笑声)
生(是):老师,我反驳李伟婷同学的观点。因为课文后边还说了,他是按照孩子的说法把别的孩子救出来的。
生(否):我反对肖瀚同学的意见。就算„„就算„„他没有失常,就算他是一个再有爱心的(人),也不可能在精神失常的情况下去关心其他的孩子。
师:好。停一下,别争了。我要听听这位同学的高见!生:我认为这位父亲不是完全失常,是半失常。(笑声)师:请别笑。说实在的,我同意他的观点。生:因为„„
师:请你现在别说,待会儿你悄悄地告诉我。请看第三个理由:挖了38小时。请你说说,为什么挖了38小时就是精神失常了? 生(是):我以一个正常人的标准来看。(笑声)正常人的标准,挖几个小时,手就已经累了,而他挖了一天多,38小时,有点不可思议。师:就是有点不正常是吧?生(是):是。生(否):(纷纷举手):老师!老师!师:请你。
生(否):(美国)世贸大厦倒塌,死了很多人,挖了几个月呢!
师:你说的有点道理,但没切中要害。想一想,38个小时,不吃不喝呀。看看书,实不相瞒,我在这个地方,就是“38小时”旁边写了两个字:失常。我没写“精神”两个字,只写了“失常”。
生(否):课文后边说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正是因为他挖了38小时,才说明他了不起。否则就不是了不起的父与子了。师:你是说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生(否):是。
师:你说的已经接近关键处了。但是,请想一想,挖了38小时就了不起吗?你到我们新建的塑胶操场上挖38小时看看?恐怕校长都会踢你一脚。(笑声)
生(是):我反驳她的意见。他绝对有失常的感觉,否则的话„„比如说,其他的父母也有可能是这样想的,如果引起爆炸,那些本来没有死的孩子也有可能被炸死。他应该更理念一些,去„„ 师:注意,更理智一些。
生(是):对,更理智一些。去找那些救护人员来挖,这样安全一些。可是他只想到,我一定要救我孩子,我一定要救我的孩子,就像发疯一样,不顾任何危险。假设他真的使楼房发生爆炸的话,那他也要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死。师:你说的有道理,但从这里是否可以看出,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自己的孩子?生:可以。师:这是不是一种爱的力量?生:是。师:大家说是不是?生:是!
师:同学们,当我们面对一个因为爱自己的孩子,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上、行动上与我们一般的人有点不太相似的父亲,你会说你的精神失常了?你会这样说吗?生:不会!
师:你只会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对他的悲惨遭遇而感到同情。我想,任何人都不会对他说:你的精神失常了!只能是深深地敬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否):老师,我想给正方说一个故事。师:请!
生(否):有这么一个故事,说一位母亲去买菜,突然她看到自己很小的两岁多的小孩从高楼的阳台上摔下来,那位母亲呢,一下子从很远的地方跑过去,接住了那个小孩!(后来)消防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间,跑过去,那位母亲却接不到一个沙包。我想,这位父亲也和那位母亲一样,为了找到自己的儿子,才能挖28个小时„„哦,38小时。我觉得这是一种父爱,和那个母爱是一样的。
师:你说的这个事,我昨天还和我们学校的老师一起谈论,确实很感人。不过,我要问问你,你用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 生(否):说明他心中有一个信念。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信念的话,他就会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力量。师:一个什么信念?
生(否):就是一定要救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在等着他,不会死。师:也就是说对自己孩子的生存充满了„„生:希望。师:充满了希望就会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
生(否):是,产生超出常人的力量。要不然那位母亲就不能以超常的速度接住孩子。
师:抱歉!我要反驳你了。你已经说了,会产生一种超——乎——常——人的力量,这就是失——常。(笑声)生(否):老师„„ 师:对不起,先停下来吧!我建议你不用再辩了。尽管你辩的时候说明了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帮助了正方的同学。生(否):老师,我还想说!我只发过一次言。师:好,请你说吧。生(否):人在紧急的情况下,肾上腺(quán)会分泌胰岛素„„ 师:肾上腺(xiàn)。
生(否):哦,肾上腺。比如,人在跑步的时候,跑着跑着,肾上腺就会产生激素,激素就会刺激大脑,大脑就会到全身(笑声)„„就会指挥全身产生很大的力量„„力量,拼命跑„„人在紧急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信念„„信念„„就会刺激肾上腺,分泌激素,就会„„就会„„
师:会使人兴奋,产生不一般的力量,对不对?生(否):对!师:让你想不到的出奇的厉害?生(否):对!
师:你的知识真丰富。不过请问,你现在有没有这种力量?生(否):没有。师:全班同学有没有?生(否):没有。
师:因为这是一种超——常的力量,对不对?生(否):对!
师:那你请坐吧!(笑声)大家别再辩了。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们辩论到明天也很难结束。我有一个观点,不知同学们是否同意。如果不同意,咱们下课接着辩。我认为,这位父亲的精神是失常了,但也不失常。(笑声)
师:(深情地)孩子们!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再加10个小时就是两天两夜,想想看,这是多么的惊人!因此,我还是同意那位同学的观点:说他失常吗?确实失常,他失去了和一般的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吗?的确不失常。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所以,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救我的儿子!我要救那些和我的儿子一样压在废墟底下的可怜的孩子们!他们在等着我!所以,他失常,但失常的伟大;他不失常,不失常的惊人!这就是爱,伟大的父爱!(板书:爱)同意吗?生:(肃然)同意。师:你讲的这个故事很感人。我想请你做一件事,今天晚上把这个故事找到,如果找不到,请根据你的记忆把它整理出来,给大家传阅一下。好吗?
生(否):好!师:这个问题我们暂时讨论到这里。今天大家辩论的很精彩,出乎我的想象,有点失——常!(笑声)这是骂你们还是夸你们?生:夸我们!
师:对。这是真正的正常。因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学会了一种辩证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者注】至此,课文的思想感情、主人公的精神面貌已经凸现。
第二课时(下课铃声想起。)
师:孩子们,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休息吧。
生:不休息。校长:孩子们,下课了,该休息了!生:我们不休息。师:大家累不累?生:不累!
师:(目视校长询问,校长点头应允)好!下面,老师的第二个问题要出来了。和以前我们学过的课文相比,这篇文章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请大家看书,找找,看看,想想。一定要注意特别之处。生:(读书思考了1分多钟)
师:不容易吧,这个问题?生:我发现了。师:什么号?生:感叹号。
师:记得上次上课时我好像批评了这个同学,是吧?(生答是)现在,我要重重地表扬他:了不起!我拿到课文的时候,读了一遍就深受感动了,读了第二遍就注意到叹号特别多。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5个。现在,请各小组做两件事:1.看看这些叹号大都集中在哪儿?2.这些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然后,你想法通过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好吗?开始吧。(小组学习,教师参与)【教者注】此设计在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体验。
师:我看了,同学们找得很准。课文中叹号大都集中对话之中。看来咱们之间真的心灵沟通了。先看这一段。(投影出示课文片段1)生:(读书)“在混乱中„„向那片废墟走去。”
师:读得不错。特别是这儿,“阿曼达,我的儿子!”真的喊起来了。不过,有一点点不好。师:我认为你只是在用嘴喊,能不能用心喊?再来一遍。
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读得声情并茂)
师:刚才,我发现有四个同学在微笑。我觉得这样的同学似乎有点失常。假如阿曼达是我们的亲人,被埋在废墟下面,你还会笑吗?生:不——会!
师:还是呀!我们再来,用我们的心一起喊一次:“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读——!(学生很有感情地齐读。)
师:好!这就是用心在喊。(投影出示第二个课文片段2)请看红色的字,还是“阿曼达!我的儿子!”读这一段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很有感情,非常高兴。好像在笑,又像在哭。开始吧。(生读)
师:“阿曼达!我的儿子!”这一句读得很好。但是中间一句没读好。想想这句应该怎么读?(生练习)师:谁来读读?请你。
生:“是儿子的声音!”(稍微强调了“儿子”)师:有点感觉了。谁再来? 生:“是儿子的声音!”
师:哎——!好多了!大家说,如果要说点朗读技巧的话,这句话应该强调哪个词?生:儿子。师:是啊!大家想想,挖了38个小时啊,终于要见到儿子了。“是儿子的声音!”激动吗?生:激动!师:太激动了呀!38个小时的疲劳完全消失了!来,再读一遍。(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师:好!还有一个地方,叹号用的很多。(投影出示课文片段3)请你来读读。(生站起来)刚才你给我说,话都说完了,是吧?生:是。师:是的,该说的都说完了。现在也不让你说了。请你读。你的读,就代表了你的一切理解和感情。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应该说是读得声情并茂。还有人能比他读得更好吗?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感情更深了。注意,“是我,是爸爸!”的中间是个逗号,逗号的停顿应该短一些。这里应该读得稍微快一点。“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大家一起来一遍,读!
生:“爸爸,真的是你吗„„和我在一起!” 师:(出示课文片段4)接着读。
生:“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师:停。没有颤抖。再读!
生:“父亲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
师:“不!”要读得斩钉截铁!读!生:“不!„„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师:好!读得非常感人。读出了阿曼达的自豪感。
【教者注】教学目的基本达成。但由于考虑到时间问题,没敢放开,牵引较多。
师:我要提的第二个问题解决完了。下面我要说第三个问题了。我们每个人读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会深受感动。感动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你们猜一猜,赵老师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会想些什么呢?或者说想到了什么? 生:你读的时候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师:是的,我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但这个念头我只是一念之差(注:教师的口误。本想说“一闪而过”)。生:您会想到,为什么那些父母只是哭一声就走了,而阿曼达的父亲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师:那是因为他很„„生:很爱自己的孩子。
师:对呀!大家看看,(指着黑板上的“爱”字)我把这个字写得这么大,由这个字你会联想到什么?生:(纷纷地)父爱!师:是啊。由父爱再联想一下?我听你们殷老师说,咱们班在课外阅读课上读过一篇很好的描写父爱的文章„„生:《背影》。师:对呀!你们会不会想到?生:会!师:赵老师会不会想到?生:会——!
师:还是呀!我读完课文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背影》。还记得文中那感人的情景吗?生:记得。师:我今天还特意给大家带来了《背影》的精彩片段,我们来重温一下吧!(投影出示《背影》片段。)请大家轻轻地、深情地读吧。生:(有感情地朗读)(注:个别地方教师作了删改)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很胖,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师:这篇文章非常令人感动。我已经读了不下于20遍。我经常和我的儿子在一起很深情地背诵这篇文章。我们刚才学的这篇课文中的父亲对儿子是一种非常强烈的爱,那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这位父亲,对儿子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呢? 生:应该是默默的爱。
师:“默默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这个词不太恰当。生:应该是无微不至的。
师:这个词可以。不过呢,这个词只能说明朱自清先生在文中是通过一些微小的事情来反应父亲的爱。阿曼达父亲的爱是一种强烈的爱,是外显的爱。而《背影》中的父亲是„„生:是深沉的爱。
师:对——是深沉的爱,是含蓄的爱。一种是强烈的、外显的爱,一种是深沉而含蓄的爱,都是伟大的爱!由这伟大的父爱,我接着又想到了伟大的母爱。由母爱我又想到了唐朝一位诗人描写母爱的一首诗。是什么?生:《游子吟》。
师:“慈母——”生:“——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孟郊只是选择了母亲在他远行之前给他密密地缝衣服这么一件小事,来表达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之情。(生插话:表达母爱。)对。一言以敝之,表达母爱。这种事情,这种母爱是惊天动地的吗?生:不是。师:但是你能说它不伟大吗?生:不能!
师:是啊!读了孟郊的诗,我又联想到了一件事。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儿子,他即将离开自己的家,离别自己的母亲,到南方去工作。他把与母亲分别时的情景详详细细地写下来了。他的文笔没有朱自清先生精彩,但是他和朱自清先生、和《地震中的父与子》的作者一样,表达一个相同的伟大主题:母爱!我把这篇文章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投影出示,抒情、感人的《神秘园》乐曲也随之响起。)师:(静待数十秒后)想不想听听文章的作者朗读这篇文章? 生:想——!
师:(有感情地朗读下文)亲友们的热情相送冲淡了我的依恋和惆怅。娘站在一边看着我,什么也没说。等我快要出门时,娘突然说:“阳阳他爸,你过来。”我走过去,娘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手绢包,塞到我手里:“孩子, 你爸走的早,没给咱家留下什么。娘穷,不能给你太多路费,只有这500块钱,你拿着。” 我想推辞,但我知道娘的脾气,只好默默地接过来。娘笑了,赶紧帮我打开旅行箱,又从我手里拿过那个鼓鼓囊囊的手绢包,慢慢地、仔细地塞到了箱子底下,才费力地直起老迈的腰,很满足地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走出家门了,回眸间,没看到娘的身影。我知道,娘是躲在屋里悄悄地抹眼泪了。尽管难过,可她不想让远行的儿子因为母亲的伤感而伤感,她想让儿子无牵无挂地离开这个尽管穷却十分温暖的家。坐在火车上,忍不住的,拿出了那个鼓鼓囊囊的手绢包,一层层地打开,一向自诩为“男儿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的我,竟禁不住热泪盈眶了:那厚厚的一叠,除了一张50元的,其余的都是10元、5元的,还有两张竟然是5毛的!我竭力控制着自己,不让眼泪流出来。娘的身影不时地浮现在眼前:寒风中,娘正在集市上守着一篮子鸡蛋等待着买主,眼里含着期待;烈日下,娘正在农田里锄草,眼里含着希望;微弱的灯光下,娘正摩挲着儿子的照片,微笑着,眼里却含着泪花;阴雨连绵的日子,娘伫依窗前,遥望南方:“儿啊,多穿一件衣服啊。出门别忘了带伞啊。”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娘啊,娘!”(大多学生与听课教师落泪。数十秒后,音乐缓缓停止。)
师: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以后,大家又有什么感想呢? 生:这篇文章非常感人。
师:非常感人。那你们觉得这篇文章中的母亲伟大吗?生:伟大!师:那她做的事是不是惊天动地的呢?生:不是。
师:我们每天生活在母亲的身边。也许,你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感受到母亲的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也许你会觉得一切都很正常。孩子们,现在,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母亲做了哪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母爱的事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记住,这样的事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开始吧!(学生讨论,教师参与。有的学生还在默默地流泪。)师:谁来说说?
生:我们的母亲每天给我们做饭。一日三餐,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母亲对我们不是深爱的话,不是早就做腻了吗?
师:是啊!一日三餐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十数年如一日,天天烧、天天做,而且顿顿都要想法变着花样让我们吃好。这种爱难道还不伟大吗?我想,你就以“一日三餐”为题,加上你的联想,加上你的感受,写一篇小文章,表达母亲的爱。好吗?生:好!师:请你也说说。
生:夏天的时候,爸爸总是买西瓜给我吃。每次吃西瓜的时候,爸爸总是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拿来让我吃。师:从这里你感觉到爱了吗?生:感觉到了。师:爸爸只是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很普通啊? 生:爸爸每次都是轻轻地端来让我吃,他是想让我吃的更舒服一些。师: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爸爸非常的关心和爱护我。
师:那你就可以以“一片西瓜”为题,写下这件小事。同学们,事情虽小,但是,只要我们善于联想,再把我们对父母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的崇敬之情、感激之情融在里边,我们就能写出非常感人的文章。像《地震中的父与子》中这位父亲应该说是太少太少了,更多的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位父亲和我刚才读的这篇文章中的那位很普通的母亲。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写一篇充溢着母爱、洋溢着父爱的很感人的文章呢?生:能。
师:有信心的同学举手。还有几个同学没有信心。不过没有关系。下课以后,我会把《背影》和刚才我读的这篇文章打印出来发给你们,你们可以模仿着写。好不好?生:好!
师:模仿时要注意,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一些小事,加上自己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描写,读起来催人泪下的。本来,想请大家在课堂上写的,但是刚才第一节课大家辩论的太热烈了,都不愿意下课,以致于时间悄悄地过去了。因此,只好留在课后来完成了。可以吗?生:可以。
师:我希望大家写文章的时候,在电脑里边写。因为可以随意地修改。知道刚才我读的那篇文章是谁写的吗?生:是„„ 师:我当时说“想听听文章的作者朗诵吗”,你们说“想”。接着,就传来了一个声音。是谁的声音?生:赵老师。师:对。那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生:赵老师!
师:我就是在电脑里边写的,修改了好多次。写好以后,可以拷磁盘给我。更希望大家发e-mail给我。请大家记下来我的e-mail地址。【教者注】以上设计目的有三:1.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2.情感升华。3.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细小的事件,提炼写作素材,融入情感,细腻描写。
师:请大家坐起来。两节课就这样过来了。最后,我再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两节课大家都没有休息,校长让大家休息,大家都不愿休息。你们说这是为什么?(一生随口:不知道。笑声)生:我知道。大家太投入了。师:对。大家太投入了。孩子们,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投入。还有第二个原因吗? 生:还有一个就是大家都想学习。
师:学习的欲望驱使着你。这是对你太投入的解释。生:还有,就是我们都想打败对方。师:哦,强烈的打败对方的欲望也驱使着你。生:我们有兴趣,太入迷了。
师:知道为什么有兴趣、为什么太入迷了吗?因为我们都被《地震中的父与子》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伟大的父爱深深地感动了。一个我们自身的原因——太投入了;一个是课文的原因——太感人了。当然了,为什么我们投入,还是因为文章感人。说穿了,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父爱和母爱的感染。它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养育着我们,滋润着我们,让我们把一切事情都做得很好。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42位同学都是感情丰富的人。能被爱感动的,能被爱吸引的投入,不愿意下课、不愿意休息的孩子,肯定是了不起的孩子!《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孩子了不起,我说,我们后海小学的你们这个班的孩子们也是了不起!(学生面露高兴神情,相互对望)师:哎呀,一点也不会交际!你们应该说,赵老师也是——生:了不起!
师:对呀,咱们不能光会辩论,也得会交往。再来一遍:你们都是了不起的孩子!生:赵老师是了不起的老师(父亲)!
师:啊,他夸我是了不起的父亲!(笑声)看来,我们之间有一种父子般的默契。(笑声)下课以后,我们俩好好交流交流!孩子们,收拾我们的东西,下课!
【教者注】以上教学目的有二:1.简要总结。2.调节气氛,以防孩子们因“感动”而“感伤”。
开学初有幸聆听了深圳市著名特级教师赵志祥的阅读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听时感触颇深,动情处不禁潸然泪下。听后细细品味,更是受益无穷。借此机会原与各位同仁共同交流探讨。
亮点之一:猜问激趣。赵老师在研读课文时,既没有自己提问,也没有让学生直接提问,而是从课前交流入手,让学生猜问。“在你们读文时,大朋友会在哪儿提问题?会提什么问题?你们怎样回答呢?”这种猜问更有吸引力,更有挑战性,当然猜问不是目的,学生通过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书,圈点批画,互问互答,逐步由浅层问题向深层问题探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逐步深入。学生主动参与、研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真可谓“一猜激起千层浪”。
亮点之二:辩论悟情一番猜问研读之后,大朋友终于在关键处(文中第十自然段:“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亮出底牌:这位父亲是不是失常了?结果有人认为失常了,有人认为没失常,两种意见争执不休。教者引导学生抓住具体语言文字展开激烈的讨论,反复揣摩找理由,仔细品味谈体会,教者游离在两者之间,意在激发学生争辩的兴趣,提升文章的人本价值。最后教者适时进行小结:“这位父亲精神失常了,但是他失的伟大,他因为对儿子的爱而失去的是一般人的常态,却做出了一般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这位父亲精神没有失常,因为他貌似失常,实则清醒:儿子处在危险中,需要我的救援,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和儿子在一起!在他近乎失常的举动中,包蕴着浓浓的情和强烈的爱,这情、这爱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学生听后先是瞠目结舌,而后一阵嘘唏,恍然大悟。真可谓大朋友一出手,方显英雄本色!
亮点之三:理解多元。朗读个性化本篇课文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贯穿全文,赵老师仅仅围绕重点句展开朗读指导。尤其在13——19自然段中,教者狠抓“!”处强调多元理解,个性感悟。如“阿曼达!我的儿子!”一句,有的学生认为应该提高声音读出父亲喜出望外的感情;有的学生认为父亲连续挖了三十六个小时,又饿又累,应该压低声音放慢速度体现出悲喜交集精疲力尽的感情。教者因势利导,相机点拨。可以说个性化的朗读指导,掀起了这节课的高潮。
亮点之四:“下水”迁移,深入研读。朗读升华,已然把本课的教学推向高潮,听课人无不被赵老师纯熟的驾驭教材和学生的能力所折服。但学完文本后,赵老师又把文本当成了凭借,适时的拓展了课外的阅读资料——朱自清的《背影》、孟郊的《游子吟》。最让人难忘的是他由文中悲壮的情自然引入平凡生活小事,亲自“下水”,声情并貌的朗诵自己的一段日记《母亲》,自身的禀赋和浓浓的母子情深深的打动了在场的学生和千余名观众,掌声在泪光中经久不息。作为听课者更深刻领悟到,作文教学指导一味的强调学生注意观察,但为什么学生却视而不见呢?关键是“观察和体味应该带着情啊!要用情去驱动你的双眼!”(娄湘生老师评价语)赵老师在这方面为我们作出了典范。
课程改革大潮中,每个有志于小学语文的改革者都在艰难探行。而赵老师却能不露斧凿痕迹,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课堂教学水乳交融,实在让人叹服不止。
第二篇:《地震中的父与子》点评
润物无声,语香袅袅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点评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教研室 刘建梅 蔡俊生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父、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本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了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民乐街小学教师周文艳执教的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她重点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本节课教学目标是:1.在读中感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爱的伟大力量。2.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理解“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的”这句话的含义。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对父爱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4是教学难点。
纵观这节课,优点主要是: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独特的感悟。《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抓住“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围绕父子的“了不起”,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体会父亲是如何克服重重艰辛兑现承诺,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在逆境中创造生命奇迹。整个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阅读感悟,让学生自由地说、补充说、选择说。学生人人都说,人人都有体会,人人都有发展,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高了,更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在师生间,生生间交流过程中得到提高。
二、以读为主,读出个性化的理解。课文学习,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首先通过读懂语言文字中饱含的深意,然后再把体悟到的通过朗读课文得到宣泄,由于个体差异,所以有人说,有一千个读者便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周老师的课堂始终伴有朗朗读书声,这种读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各有特色,各怀感情,是不同理解程度的外化表现。怎样才能“读出感情”?周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让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与文本朗读很好地结合起来,读出了文章的韵味,也读出了自己的韵味。
三、以人为本,构建立体的父爱体系。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决不能就课文而止步,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泉。为此,在读思结合、读议结合的基础上,学生受到了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周老师还结合一些图片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学习本课的收获。让学生把自己对父爱的感悟带到生活中去,以情导行,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堂效果非常好。
总之,在周老师的课堂中,你会感受到朴实无华的原味语文,但她丰厚的语文功底、言语能力、课堂机智、示范批注、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的优势我们都一目了然,在这里我就不在赘述。由于时间所限,周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显得不太丰富,这也是今后她需要多多努力的地方。
第三篇:课堂教学实录《地震中的父与子》
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
授课人:周明玉(江西)
地震中的父与子(课堂教学实录)
师:好,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师:上课。(生起立)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生坐下)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更有感情地读)。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在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又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就请同学们翻开书93页,自由地朗读课文,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注意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那就开始吧。读出声音来。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提醒学生的坐姿,读书发出声音。)
师:都读好了? 生:读好了。师:问题想好了吗? 生:好了。
师:那咱么来交流交流。第一个问题,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请你说。生1:这是一场大地震。
师:一场大地震。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啊?
生1: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师:30万人,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就是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没有学生回答)师:请你再读。
生1: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师: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突如其来。你还从哪儿看出来这是一场大地震?请你来。生2:(读)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师:昔日欢声笑语,如今是一片废墟。这就是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惨烈的对比。周老师这儿有一组洛杉矶大地震后留下的图片,请同学们来看。(播放洛杉矶大地震的图片)高高的地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豪华的小轿车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拦腰砸断;消防队长望着豪华的商业街变成了一地瓦砾,束手无策;地震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地震过后的洛杉矶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变得如此荒凉,这样的地方就叫做——(课件出示“废墟”一词)
生:(齐)废墟。
师:在刚才的画面中,我们还看到了火光冲天的——(课件出示“爆炸”一词)生:(齐)爆炸。
师:还看到一片又一片的——(课件出示“瓦砾”一词)生:(齐)瓦砾。
师:这一课还有一个生字,咱们要读准它的平舌音。(课件出示“砸”)请你。生:砸
师:真好。女同学一块儿来读。(女生齐读:砸)
师:在这样的一场大地震中,(语气是缓慢的,沉重的)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谁来?
生1: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儿子阿曼达被压在废墟中。阿曼达的父亲不顾旁人的阻拦,救出了儿子以及他的十四个同学。
师:说的清楚、明白。这其实也就是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说得更明白就更好了。还有谁愿意试一试?
师:好,请那位男同学。生2:在美国洛杉矶(师提醒:有一年)
生2: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学生阿曼达在„„在„„(师帮助),一位学生阿曼达被埋在了废墟里,他的父亲不顾大爆炸的危机,冲上前去挖掘,终于挖到了,他,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阿曼达,他还救出了他的十四位同学。这位„„ 师:好,小伙子,别紧张。瞧瞧,在周老师的帮助下,咱俩合作一块儿把主要内容说得多清楚。下回有自信,好吗?(生点头)好,请坐。那么,在这样一场大灾难当中,其实人类就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可是父亲和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那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来看看课文中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师:请你来说。
生3: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教师示意全班一起说)
生:(齐)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是啊,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
父亲
儿子)
师:这节课,先让我们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地默读课文1-12自然段,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这位父亲的描写,请仔细地读一读,看看,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画下来,也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
(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
师:许多同学已经读完了,没有读完的同学咱们一边听别人的发言,一边想想,好吗?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好,请你先说。
生1:我从第五自然段能够感受到。许多小孩子的父母劝他尽快离开,可是这位父亲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挖掘,寻找他的儿子。从这里我能够感受(师打断,提问:只有许多父母劝他?有哪些人,给我们说说清楚。)
生1:有许多孩子的父母、消防队长,还有警察,都来劝阻他,让他离开,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挖掘。从这里我能够感受到这位父亲是位非常了不起的父亲。
师:好,请坐。也就是课文当中的这一部分内容。课件出示课文的(自然段)请同学们再来看看,有许多好心人劝了他,有消防队长劝说了他,还有警察。咱么来看看,父亲的回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上这三句话改变颜色)请你自己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师:我给聪明的同学机会。请你来说。生2:他每句话说完之后都越来越消极。
师:这是你读完之后的体会。你有什么发现吗,就看看这三句话。这么多手举起来了,请你来说。
生3:他问别人的都是同样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
师:他问的都是同样的一个意思。而且最后两句话是完全—— 生:(齐)一样。
师:那周老师的问题来了。虽然是一样的意思,虽然有些重复,可是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生:(齐)不是。
师:谁来说说看,好,请你来说。
生:虽然是重复的问话,但是我觉得父亲的心情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当有些人告诉父亲没有希望时,父亲是恳求大家帮助他的。(师:我听出来了,第一次是“恳求”,接着说)后来消防队长来了。我从汶川大地震中知道,消防队员是专门负责救人工作的,父亲看见消防队长,觉得有希望了,所以是“焦急地问”。(师:听出来了,“焦急”这个词。)结果消防队长不帮他。警察又来叫他马上离开,要赶走他,父亲(师:这个时候,父亲心里怎么想呢?)父亲简直就要发疯了。父亲的第三句问话意思是:如果你是来帮助我就赶快,如果不是就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师: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不仅读出了父亲这三句问话不同的语气,还给它们分析了父亲心里的所思所想。透过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重复问话,我们读懂了什么?这么多让人揪心的起伏变化。那就让我们把体会放进课文,周老师和大家合作,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请你们就读父亲的问话。
师:(引读)当有些人上来拉住父亲,劝说他时,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
生:(读)谁愿意帮助我?
师:(引读)消防队长过来了,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焦急地问—— 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引读)消防队长拦住他,警察又走上前来,要他马上离开。父亲一心要救儿子,听了这样的话,他简直要崩溃了,他问道——
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你,而震情又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请你来说说看。
生:因为当时时间紧迫,(师提示)如果我离开的话,我的阿曼达可能没有一丝生还的希望了。尽管现在有可能发生大爆炸,但还是要等下去。
师:再问,如果你是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你,你为什么不离开? 生:因为儿子在等我。师:等我?你为什么不离开? 生:因为我曾经许诺过儿子:无论什么时候,我一定会和你在一起。
师:联系上下文,会读书。我们来找找,父亲曾经对儿子有一句承诺,我们一块儿来读。无论发生——
生:(齐读)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原来是这样。我想问这位父亲(师又问另一学生),为什么不对大家说清楚呢? 生:因为现在时间非常紧迫,随时都可能发生大爆炸,而且我的儿子也可能体力不足,因而支撑不住,所以我现在没有时间和别人说那么多多余的话。我必须尽快救出我的儿子。
师:时间没有啊,儿子在等我,父亲的心里着急呀。这是因为他心里对他的儿子有一份—— 生:(齐)爱
师:深深的爱。所以同学们,就从父亲简单重复的三句问话中,咱们读懂了他深沉的爱。他的焦急,甚至有点儿崩溃,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是一位——
生:(齐)了不起的父亲。
师:课文中有什么地方让你读懂了父亲的了不起?好,请你来说。生:12自然段。父亲挖了很久很久,就能体现他了不起。师:能读给我们大伙儿听听吗?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课件出示这个句子)有和他一样也是画到这个句子的同学吗?你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一想,在这个句子当中,有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哪一个?请你来说。
生:从“挖”字感动了。因为从“挖”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他没有任何工具,而他,从这个词也能体现出他挖得艰苦。
师:没有任何工具,就靠这一双手在拼命地挖。请你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读这个句子。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还有别的体会吗?请你来说说你的体会。生:他挖了8小时
师:直接读给我们听了,先说说你的体会。
生:我看到父亲手无寸铁,但是他拼命地用手挖,一直挖了36个小时,他十分艰苦。师:你从这个“挖”字读出了父亲的艰苦。亲爱的同学们,再好好看看这个句子。这位父亲艰难地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小时,36小时,可是周老师不明白,在这个过程当中,他 做的也许不只是“挖”这一个动作吧。他可能要——
生1:他可能要刨。师:用手刨。他可能——
生2:他可能还要使劲地发出全身的力气,把这个石堆抛开。师:搬开。要扔开。好的。
生3:他还要把那些已经搬开的石头扔到旁边去。
师:可是作者就写了一个“挖”字,你从这一个“挖”字能体会到什么?
生4:从这一个“挖”字,我能体会到父亲挖了36小时,在这36小时里面,他是很疲惫的,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硬要找出自己的儿子。写出了他的艰苦。
师:是啊,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字,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要表达的,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就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同学们看着大屏幕,他挖了——
生:(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周老师想问,父亲此时此刻挖了36小时。可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而要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同桌之间讨论讨论,然后交流。
师:好,咱们请哪位同学,代表他们这个小团队,给咱们汇报汇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好,请后面的同学来说。
生5:我觉得,他罗列了时间,是想告诉我们,父亲在救他儿子时的艰辛、劳累、疲倦。师:真好。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你觉得为什么要这样罗列?请你来说。
生6:我认为这个作者在这里把时间罗列这样子,可以让读者体会到这个时间是越来越长,越来越长,父亲的体力也在慢慢缩小。
生7:体会到父亲的艰难,时间的漫长。那就请同学们把各自的体会放进这个句子,你会怎样读好这个时间的进程?自由练一练。
(师提醒:自己练自己的)
师:谁愿意读给我们听?
生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周老师想问,读的这么缓慢、低沉,是为什么?
生1:因为一开始父亲是很有力气的,漫漫白天昼夜他都不停地挖着,力气越来越消减,所以他会慢慢的,所以要读得慢慢的。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我想请后面那位同学来。她是读得缓慢低沉,你呢? 生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我听出来了。她读得越来越弱,这是为什么呢?
生2:因为父亲在挖他儿子的时候,要有很大的力气去搬开比较大的石头,会越来越没有力气。
师: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艰辛。还有不同的读法吗?好,请你来。生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读得如此急促,又是为什么呢?
生3:因为他要救出他的儿子,他十分焦急,恐怕自己的儿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沃杜得非常焦急,体现出这位父亲的心情。
师:真了不起啊,咱们班的同学。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四个词,可是我们却读出了各自不同的感受。那就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是怎样情境下的36小时啊?
生:(齐)地震中的36小时。师:也许会发生—— 生:也许会发生大地震。师:余震。也许会发生—— 生:也许会发生爆炸。师:也许会发生—— 生:塌方
师:可是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生:(齐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时间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可是父亲始终一无所获,也许他会挖出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他依然坚持挖了——
生:(齐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36个小时的苦苦挖掘呢?请你来说。生:他对儿子的一句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承诺支撑着他。还有什么支撑着父亲苦苦地挖掘?喔,请你来说。生:父爱。
师:我们通过“挖”这个动作来读懂了悲伤的父亲。而此时此刻,这苦苦坚持的挖掘,让我们又一次感叹,这是一位—— 生:(齐)了不起的父亲。
师:36个小时过去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父亲的形象。(课件出示)生:(齐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让我们记住,记住这位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却始终在坚持的父亲的形象。女同学。(全体女生读上面的语段。)
师: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语段)
师: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后始终定格在我脑海中的 这样一个动作,这样一段回忆
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位在废墟中跪寻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小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此时此刻,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父亲的心。已经挖掘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点儿什么呢?就请拿起你的笔,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课件出示:小练笔——已经坚持挖掘了36个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点儿什么呢?请你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师:如果有写完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好,请这位女同学读给我们听。生1:阿曼达,你要坚持。爸爸一定会来救你,一定会来救你。
师:(评价)两个“一定”,让我们读出了父亲斩钉截铁的承诺。还有谁来,请你来读。生2:亲爱的阿曼达,你一定要挺住,爸爸一定会将你救出来的。如果你怕了,就请想一想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评价)这简简单单的14个字,却分明让我们听到了父亲对儿子承诺的永远。还有谁来? 生3:儿子,你在哪里?千万要坚持,要等着爸爸。就是死,我也会把你救出来,我还要给你讲故事,还要和你做游戏呢。你要记住:爸爸永远爱你。(掌声)师:谢谢同学们。你们动情的话语,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位深情的父亲。这让我想起这样一首小诗:总有一个人,把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将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
生:(齐)父亲。
师: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 生:(齐)父爱。
师: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阿曼达,看看这样了不起的父亲又有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课。
生:老师再见。师:谢谢大家,请坐。
第四篇:课堂教学实录《地震中的父与子》
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上课。
师:同学们好,请坐。通过预习单元提示,我们已知道本单元是以什么内容为主题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
师:地震中的/父与子(更有感情地读)。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在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又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就请同学们翻开书93页,自由地朗读课文,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注意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放声朗读。听明白了吗?
生:听明白了。
师:开始(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提醒学生的坐姿,读书发出声音。)师:那咱么来交流交流。第一个问题,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请你说。
生1:这是一场大地震。
师:一场大地震。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啊?
生1: 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师:30万人,不到四分钟,两个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突如其来的灾难,没有防备,伤害巨大)
师:请你再读。师:我们一起来读。
师: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突如其来。你还从哪儿看出来这是一场大地震?请你来。
生2:(读)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师:昔日欢声笑语,如今是一片废墟。这就是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惨烈的对比。张老师这儿有一组洛杉矶大地震后留下的图片,请同学们来看。(播放洛杉矶大地震的图片)房屋顷刻间坍塌;从地面的裂坑便可以看出当时的震感多么可怕;多少人家无家可归、伤亡惨重;高高的地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消防队长望着豪华的商业街变成了一地瓦砾,束手无策;地震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此时此刻,这样的情景便是——(课件出示“废墟”一词)生:(齐)废墟。
师:在刚才的画面中,我们还看到了火光冲天的——(课件出示“爆炸”一词)
生:(齐)爆炸。
师:还看到一片又一片的——(课件出示“瓦砾”一词)
生:(齐)瓦砾。
师:多么令人痛心啊!看到如此场景,你想说些什么?(生答)而就在这样的一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和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稍后继续来学习。(先来看看文章中的词语)(幻灯)
师:现在谁来说说,地震中的父子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1: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中,儿子阿曼达被压在废墟中。阿曼达的父亲不顾旁人的阻拦,救出了儿子以及他的十四个同学。
师:说的清楚、明白。这其实也就是咱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和结果说得更明白就更好了。还有谁愿意试一试?
师:好,请那位男同学。
生2:在美国洛杉矶(师提醒:有一年)
生2: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学生阿曼达在„„在„„(师帮助),一位学生阿曼达被埋在了废墟里,他的父亲不顾大爆炸的危机,冲上前去挖掘,终于挖到了,他,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阿曼达,他还救出了他的十四位同学。这位„„
师:不难看出,灾难面前,人类就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可是父亲和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课文中告诉我们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
师:请你来说。
生3: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教师示意全班一起说)
生:(齐)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是啊,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板书:父
了不起
子)师:这节课,先让我们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地默读课文1-12自然段,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这位父亲的描写,请仔细地读一读,看看,有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画下来,也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
师:许多同学已经读完了,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1:我从第五自然段能够感受到。许多小孩子的父母劝他尽快离开,可是这位父亲并没有离开,而是继续挖掘,寻找他的儿子。从这里我能够感受(师打断,提问:只有许多父母劝他?有哪些人,给我们说说清楚。)
生1:有许多孩子的父母、消防队长,还有警察,都来劝阻他,让他离开,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挖掘。从这里我能够感受到这位父亲是位非常了不起的父亲。
师:好,请坐。也就是课文当中的这一部分内容。(幻灯)课件出示课文的(5-9 自然段)我们来齐读,都有谁劝了他?(消防队长
好心人
父亲
警察)
父亲的回答的三句话,请你自己读一读,有什么发现。师:我给聪明的同学机会。请你来说。
生2:他每句话说完之后都越来越消极。
师:这是你读完之后的体会。你有什么发现吗,就看看这三句话。(幻灯)这么多手举起来了,请你来说。
生3:他问别人的都是同样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
师:他问的都是同样的一个意思。而且最后两句话是完全——
生:(齐)一样。
师:那张老师的问题来了。虽然是一样的意思,虽然有些重复,可是父亲的心情是一样的吗?
生:(齐)不是。
师:谁来说说看,好,请你来说。
生:虽然是重复的问话,但是我觉得父亲的心情是不一样的。第一次当有些人告诉父亲没有希望时,父亲是恳求大家帮助他的。(师:我听出来了,第一次是“恳求”,接着说)后来消防队长来了。我从汶川大地震中知道,消防队员是专门负责救人工作的,父亲看见消防队长,觉得有希望了,所以是“焦急地问”。(师:听出来了,“焦急”这个词。)结果消防队长不帮他。警察又来叫他马上离开,要赶走他,父亲(师:这个时候,父亲心里怎么想呢?)父亲简直就要发疯了。父亲的第三句问话意思是:如果你是来帮助我就赶快,如果不是就不要浪费我的时间。
师: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不仅读出了父亲这三句问话不同的语气,还给它们 分析了父亲心里的所思所想。就让我们把体会放进课文,老师和大家合作,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请你们就读父亲的问话。
师:(引读)当有些人上来拉住父亲,劝说他时,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
生:(读)谁愿意帮助我?
师:(引读)消防队长过来了,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焦急地问——
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引读)消防队长拦住他,警察又走上前来,要他马上离开。父亲一心要救儿子,听了这样的话,他简直要崩溃了,他问道——
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师:想象一下,还会有谁来劝阻他?(生答)有用吗?(生答)甚至觉得他是(精神失常)
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你,而震情又这样严重,你为什么不离开?请你来说说看。
生:因为当时时间紧迫,(师提示)如果我离开的话,我的阿曼达可能没有一丝生还的希望了。尽管现在有可能发生大爆炸,但还是要等下去。
师:再问,如果你是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你,你为什么不离开?
生:因为儿子在等我。
师:等你?这是什么意思?
生:因为我曾经许诺过儿子:无论什么时候,我一定会和你在一起。
师:联系上下文,会读书。我们来找找,父亲曾经对儿子有一句承诺,我们一块儿来读。无论发生——
生:(齐读)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原来是这样。我想问这位父亲,为什么不对大家说清楚呢?
生:因为现在时间非常紧迫,随时都可能发生大爆炸,而且我的儿子也可能体力不足,因而支撑不住,所以我现在没有时间和别人说那么多多余的话。我必须尽快救出我的儿子。
师:时间没有啊,儿子在等我,父亲的心里着急呀。这是因为他心里对他的儿子有一份——
生:(齐)爱 师:深深的爱。所以同学们,就从父亲简单重复的三句问话中,咱们读懂了他深沉的爱。他的焦急,甚至有点儿崩溃,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是一位——
生:(齐)了不起的父亲。
师:课文中有什么地方让你读懂了父亲的了不起?好,请你来说。
生:12自然段。父亲挖了很久很久,就能体现他了不起。
师:能读给我们大伙儿听听吗?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课件出示这个句子)(幻灯)有和他一样也是画到这个句子的同学吗?你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一想,在这个句子当中,有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哪一个?请你来说。
生:从“挖”字感动了。因为从“挖”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他没有任何工具,而他,从这个词也能体现出他挖得艰苦。
师:(幻灯)没有任何工具,就靠这一双手在拼命地挖。请你带着你的体会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看到父亲手无寸铁,但是他拼命地用手挖,一直挖了36个小时,他十分艰苦。
师:你从这个“挖”字读出了父亲的艰苦。亲爱的同学们,再好好看看这个句子。这位父亲艰难地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小时,36小时,可是周老师不明白,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做的也许不只是“挖”这一个动作吧。他可能要——
生1:他可能要刨。
师:用手刨。他可能——
生2:他可能还要使劲地发出全身的力气,把这个石堆抛开。
师:搬开。要扔开。好的。
生3:他还要把那些已经搬开的石头扔到旁边去。
师:可是作者就写了一个“挖”字,你从这一个“挖”字能体会到什么?
生4:从这一个“挖”字,我能体会到父亲挖了36小时,在这36小时里面,他是很疲惫的,但是他仍然坚持不懈,硬要找出自己的儿子。写出了他的艰苦。
师:是啊,一个简简单单的“挖”字,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要表达的,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就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同学们看着大屏幕,他挖了——
生:(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张老师想问,父亲此时此刻挖了36小时。可是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而要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同桌之间讨论讨论,然后交流。
师:好,咱们请哪位同学,代表他们这个小团队,给咱们汇报汇报?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好,请后面的同学来说。
生5:我觉得,他罗列了时间,是想告诉我们,父亲在救他儿子时的艰辛、劳累、疲倦。
师:真好。还有不同的体会吗?你觉得为什么要这样罗列?请你来说。
生6:我认为这个作者在这里把时间罗列这样子,可以让读者体会到这个时间是越来越长,越来越长,父亲的体力也在慢慢缩小。
生7:体会到父亲的艰难,时间的漫长。那就请同学们把各自的体会放进这个句子,你会怎样读好这个时间的进程?自由练一练。
(师提醒:自己练自己的)
师:谁愿意读给我们听?
生1: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读的这么缓慢、低沉,是为什么?
生1:因为一开始父亲是很有力气的,漫漫白天昼夜他都不停地挖着,力气越来越消减,所以他会慢慢的,所以要读得慢慢的。
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我想请后面那位同学来。她是读得缓慢低沉,你呢?
生2: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我听出来了。她读得越来越弱,这是为什么呢?
生2:因为父亲在挖他儿子的时候,要有很大的力气去搬开比较大的石头,会越来越没有力气。
师:你的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艰辛。还有不同的读法吗?好,请你来。
生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读得如此急促,又是为什么呢? 生3:因为他要救出他的儿子,他十分焦急,恐怕自己的儿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因此沃杜得非常焦急,体现出这位父亲的心情。
师:真了不起啊,咱们班的同学。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四个词,可是我们却读出了各自不同的感受。那就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是怎样情境下的36小时啊?
生:(齐)地震中的36小时。
师:也许会发生——
生:也许会发生大地震。
师:余震。也许会发生——
生:也许会发生爆炸。
师:也许会发生——
生:塌方
师:可是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生:(齐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时间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可是父亲始终一无所获,也许他会挖出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他依然坚持挖了——
生:(齐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36个小时的苦苦挖掘呢?请你来说。
生:他对儿子的一句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承诺支撑着他。还有什么支撑着父亲苦苦地挖掘?喔,请你来说。
生:父爱。
师:我们通过“挖”这个动作来读懂了悲伤的父亲。而此时此刻,这苦苦坚持的挖掘,让我们又一次感叹,这是一位——
生:(齐)了不起的父亲。
师:36个小时过去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位父亲的形象。(课件出示)
生:(齐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是对父亲什么的描写?感受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记住,记住这位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却始终在坚持的父亲的形象。女同学。(全体女生读上面的语段。)
师: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
(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语段)师: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汶川大地震后始终定格在我脑海中的 这样一个动作,这样一段回忆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这位在废墟中跪寻女儿的父亲,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小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此时此刻,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父亲的心。已经挖掘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点儿什么呢?就请拿起你的笔,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课件出示:小练笔——已经坚持挖掘了36个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点儿什么呢?请你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学生练笔,教师巡视。)
师:如果有写完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好,请这位女同学读给我们听。
生1:阿曼达,你要坚持。爸爸一定会来救你,一定会来救你。
师:(评价)两个“一定”,让我们读出了父亲斩钉截铁的承诺。还有谁来,请你来读。生2:亲爱的阿曼达,你一定要挺住,爸爸一定会将你救出来的。如果你怕了,就请想一想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评价)这简简单单的14个字,却分明让我们听到了父亲对儿子承诺的永远。还有谁来? 生3:儿子,你在哪里?千万要坚持,要等着爸爸。就是死,我也会把你救出来,我还要给你讲故事,还要和你做游戏呢。你要记住:爸爸永远爱你。(掌声)
师:同学们,你们动情的话语,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位深情的父亲。这让我想起这样一首小诗:总有一个人,把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将我们环绕,也许这个人从不善于表达,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我们。这个人就是——
生:(齐)父亲。
师: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
生:(齐)父爱。
师: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阿曼达,看看这样了不起的父亲又有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课。
第五篇:《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设计理念: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时,一位年轻的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和儿子同伴的传奇而感人的故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本篇课文的主要特点。作者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父亲的形象,谱写了一首父爱的颂歌。父亲因为有爱,坚持了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儿子因为有爱,在黑暗的废墟下,同样不吃不喝38个小时,终于迎来了父亲救助的时刻。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潜心钻研文本,充分感悟,在读中悟情,在想象中悟形,在回味中悟神。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目标:
1、自学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2、通过课文的描述,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
3、理解信念和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最艰难的时候,它能激励人面对困难,战胜困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父亲言行的描写,体会其爱子之情.四、教学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放录像)
1994年1月17日,在美国洛杉矶市的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了,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几万间房屋倒塌,几万人无家可归,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成千上万人被埋废墟里。就在这片废墟中,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哪个同学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大声的告诉大家;谁再来深情地读一读;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课件出示)
2、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
“他们父子俩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板书:了不起)
1)谁能说说“了不起”是什么意思? 非常伟大,超过一般人,超出常人…… 2)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板书:父亲 儿子)
三、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
1、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当中,有许多关于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那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
开始吧。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一处处来看。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出示课文片段)。
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 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
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1、恳求
2、急切
3、崩溃
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吗?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
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这句话你们能理解吗?
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当人们都来阻挡他,让他放弃时,回响在他耳边的依然是这句话——
当他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所以,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
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
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
一句承诺,三句重复简单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出示句子)请全班男同学来读读这句。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①、1)用心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特别是哪个字,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出自己的理由。
2)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哪个数字深深地打动你的心吗?—— 36个小时
A、说体会: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
B、36个小时是多久?(两个白天一个黑夜,五十多节的语文课)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为什么?
C、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一直都在挖,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的爱,坚定,疲惫不堪)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
同学们,这可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啊。也许会发生——也许会发生—— 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36小时。
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
是信念。承诺。深深的爱。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A、哪里有血迹?(身上、手上、脚上……到处都是)读好这个词
B、这血迹有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这漫长的36小时里究竟会发生怎样触目惊心的场面?让父亲变得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呢?
C、是啊,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读。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
(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
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学生在音乐中写话。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你们的话,让我想起这样一首诗: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把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的——父爱。
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