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广东省改革开放实践的报告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 广东省改革开放实践的调查报告
——以“深圳奇迹”为例
前言:
十年文革,使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遭到空前的打击与破坏,国家运转处于瘫痪状态。十年的教训、十年的探索,新一代的中央领导人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设立经济特区,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探索改革开放的经验,成为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决策。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深圳作为一个试验田,几代中央领导同志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深圳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纵观这30多年来的巨变,不难发现,改革开放的步伐离不开几代领导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总结深圳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与不足可以很好的反观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效果,反观新时代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优越性以及不足之处。
辩证唯物主义中谈到,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恰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东省改革开放的实践就是印证着它们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为了深一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广东省改革开放的实践,在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之后,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的主题的指导下,开展有关的实践调查活动。我本人主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深圳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为主要内容进行了调研,以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我的社会实践活动,采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在调研活动结束后对各种资料进行交流、整理、统计和分析,撰写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广东省改革开放实践的调查报告——以“深圳奇迹”为例》的专题报告。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1)深圳市部分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员(2)当地的一些中小型企业(3)当地居民
(4)部分外来流动人口
(二)调查方法
(1)实地了解(部分社区负责人、当地居民、外来流动人员、部分企业负责人、其他社会人士)
(2)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的一些居民等进行深入了解)
(3)文献检索(党和政府的相关改革措施文件、学者研究成果等)(数据库、网络资源、纸介资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深圳改革开放的成果
(一)社会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就近期而言,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2011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为1150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0%,经济总量迈上万亿新台阶,增长规模远高于“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长水平,经济总量在全国内地大中城市中继续保持第四位。相对于改革开放前夕的荒芜的深圳,其变化可谓巨变。
(二)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2010年一季度,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11元,增长10%。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398.6元,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相比较而言,2009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比2005年增长了36.1%,年均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5.8%。显示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包括非户籍家庭在内的深圳居民收入提高幅度均超过同期物价上涨水平。
(三)民主政治深入人心
2010年8月,温家宝在深圳提及“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与邓小平在八十年代指出的“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去”异曲同工,今天在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现实中,也正以不同的形式、相同的逻辑,然而却是更为密集和激烈的形态呈现出来。30年前的邓小平预见了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必然深化不下去。
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深圳政府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民主政治深入民心,很大程度上政治改革也极大推进了经济改革的发展步伐。
据调查显示,14.67%的人认为改革开放的功劳在于政治制度的改革。
(四)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了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实力日益增强,较好地解决了全国最大移民城市、最大规模非户籍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深圳教育在提高市民素质,支持深圳快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推进全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据调查显示,77%的人认为教育覆盖面变大,教育更为普遍,更为深入人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再创经济特区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机遇期,肩负着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新的历史使命。教育的发展,提高市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实现深圳教育与深圳经济社会地位的相称。
三、深圳改革开放存在的问题
深圳在近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与时俱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的一切变化,都应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但是,从本次实践活动中也看到了深圳的改革开放仍还存在着的问题:
(一)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保障体系未真正落实到位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虽然深圳的经济跻身全国的前位,但是,相对于整体经济健康发展发展而言,往往容易忽略局部的发展。深圳虽然经济发达,但是据调查结果显示,59.33%认为深圳还是存在着“富则富,穷则穷”的现象,两极分化较为严重,贫富差距虽在不断的缩小,但是实际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
(二)外来流动人口较多,城市住房、交通拥挤
据问卷调查得知,大部分在深圳的人员都为外来务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57%认为深圳的发展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是理想的谋职地区。所以,外来流动人口比例在不断的增加。但是,深圳地域有限,随着外来流动人员的不断涌入,地少人多的深圳容易出现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三)在教育、工作等方面,存在地区差异
据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在校学生反应,在深圳接受教育,存在着深圳户口与非深圳户口之分。各高校都会优先照顾深户学生,录取深户学生比重较大,容易导致录取不公的现象。有的同学反应,他们的成绩比本地人高,却进了一个比本地人差的学校。这一点,是大多数外来人员的儿女进入高等学校的门槛。
(四)环境质量有所下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少轻工业、重工业相继涌入深圳,工业的发展在带动经济飞跃前进的同时,如果没有重视其副作用,容易导致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据调查显示,32.67%认为改革开放后的深圳虽然经济腾飞,但是它的环境却大不如前。
四、深圳继续推动改革开放的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建设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把现有的政策用好,宣传好,引起各级各部门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是大力提高广大人民的社会保障意识。要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组织公益活动宣传,让广大人民知晓如何实现自己的权益,知道养老保险如何进、工伤保险如何参、生育保险如何保、社会捐资到哪里、贫困救助到哪里等常识,极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各级领导对社会保障及救助的责任。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各类社会保障,带头救助各类困难群体。通过各种途径来保障人民权益,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政府应加强引导,适当限制“盲流” 劳动力虽然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但是深圳外来务工人员中,真正与深圳提供的职业对口的人数相对还是较少的,所以政府更应该加强引导,引进与深圳发展对口的人才,为深圳的后续发展注入新的催化剂。在此同时,也当适当限制“盲流”入深(此处的盲流只要是指抱着来深圳试一试的心理,却自身规划的人员,也指社会上的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员)。只有为深圳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为社会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才能更好的推动深圳改革开放的后续步伐。
(三)完善教育机制,实现人人平等 深圳某些地区仍存在“教育保护制度”,会制定一些“潜规则”来保护当地人员,保证当地人员的教育率。因此,政府应加强引导各所学校的“教育公开化、透明化”,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避免过多出现“当地人优先”的教育理念。这样不仅不能保证当地青少年的受教育率,相反容易导致当地青少年的放纵心理,出现适得其反的负效应。
(四)保护环境,从各方面做起
经济的发展不意味着环境的破坏,在深圳经济发展的紧凑步伐下,政府要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惩治。深圳的发展在过去的发展中都是建立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前提下,现在,我们应该改变这种错误理念,实现“少污染”。
结语:
改革开放33年,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增创新优势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33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广东的今天。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够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来自国内国际的一次次严峻考验,使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归根到底,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指导下进行的改革开放,使广东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发展、大解放和大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33年所取得的成就,更多的取决于,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理念,也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至今以来,最大的实际就是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在广东改革开放进程中,我们将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然谈何“改革”、谈何“发展”。理论是正确的,但理论需要实践去证明和完善;实践是必要的,但实践需要理论去指导。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改革开放的发展更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去通过实践去解决各种问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东必须坚持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科学理念,再通过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来完善理论。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或许没有政治家敏锐的触觉,经济学家过人的头脑,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多听多看多了解来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大势,努力培养自己的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附录:
问卷调查内容及调查结果
关于深圳改革开放成果的问卷调查内容
一、客观题
1、请问您是深圳当地人吗? A.是(43%)B.不是(57%)
2、请问您现在的职业是什么? A. 学生(25%)B. 老师(10%)C. 个体户(35%)D. 其他(30%)
3、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已历经33年了,您认为改革开放对于深圳,抑或是整个广东省来说意味着什么? A.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入到社会制度、结构与体制的改革,是快速发展的正确选择(97.33%)B.改革开放是把推向风口浪尖的错误选择(0%)C.改革开放仅仅是一个政策问题(1.33%)D.是否实行改革开放其实都无所谓(1.33%)
4、您认为改革开放这三十几年中,深圳发生了什么变化? A.发展迅猛(100%)B.发展缓慢(0%)C.没什么大的变化(0%)
5、您认为改革开放对于广东的教育产生什么影响? A.教育更加普遍,覆盖面更加广(77%)B.教育体制的改革使广东更重视教育质量(20.33%)C.出现一系列教育问题(1.33%)D.有变化,但是变化不大(1.33%)
6、您认为深圳改革开放最成功之处体现在哪一方面? A.经济体制改革(77.33%)B.政治体制的改革(14.67%)C.科教文化事业方面(8%)D.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0%)E.其他(0%)
7、在深圳的改革开放中,您认为在存在的较严重的问题是 A.体制改革落后于发展要求(1.33%)B.自主创新力度不够,国际竞争力不强(5.33%)C.城乡发展不协调,差距大(59.33%)D.国企改革与下岗问题(1.33%)E.环境污染严重(32.67%)
8、您认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是否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 A.足够充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6%)B.不充分,农民承受了过多不公平的待遇,很多问题现在还未解决(84%)C.农民基本上没得到什么益处(0%)
9、针对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您认为广东改革开放下一步的重点应主要集中在哪方面?
A.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和广东实际的法律法规,消除系统漏洞,努力构建民主法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44%)B.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社会财富再分配制度(28%)C.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制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1.33%)D.进一步将广东的改革开放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结合,解放思想(2.67%)E.加大对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培养新时代人才(4%)
10、从广东省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你认为什么经验最值得向全国推广?
A.对市场体制的充分运用和勇敢实践(32%)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切实树立科学理念、忧患意识和世界眼光(45.33%)C.中央政策的倾斜(22.67%)
二、主观题
请问您对深圳的改革开放后的后续发展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吗? 摘取部分回答:
1、教育不公平,存在“地域歧视”。
2、贫富差距过大,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完善。
3、外来流动人口过多,社会治安混乱。
4、劳动力与工作岗位的对口不合理,出现劳动力泛滥,但是劳动力市场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5、区域之间的发展联系还是相对较少的,鼓励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发展。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富”共赢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是我国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生态文明的含义,详细地分析了其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别和联系,并就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危机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意义,最后从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措施:提高全民意识;做大生态经济;健全法律体系;发挥宏观调控。
关键词:生态文明;含义;必要性;措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最近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出现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恐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避免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开创出一条文明的、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十八大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要求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目标和四大措施,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为我们今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但人类社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一种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它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而生态文明所要
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 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 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 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这种文明的宗旨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生态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具有鲜明的特色,工业文明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往往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认为自然是人类的奴隶,自然资源是取自不尽、用之不竭的;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自然的一切都是为人类这一物种服务的,人类成为自然界的中心。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人类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从维护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宏伟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然而我国长期推行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削弱了生态资源基础,甚至使得很多自然资源濒临灭绝,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直接的突出矛盾赤裸裸的摆在我们面前。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目前,我国的生态状况十分严峻。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全国沙漠和沙化土地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5%;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
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之一,面对如此严重的生态危机,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生态文明建设是树立负责人大国形象和地位的必然选择。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我国在发展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而不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把破坏环境的负面效应转嫁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身上,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为人类共同的未来做出实实在在的新贡献。
只有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把生态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的主过程中,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建立美丽中国的目标。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经济落后的忧患意识较重,但对于环境保护落后、生态建设落后的忧患不够,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关系和结构性矛盾认识不足,导致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把生态文明摆在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位置和高度,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同时建立完善的环保教育机制,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们从小就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才能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切实防止破坏生态的悲剧重演。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做强做大生态经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使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是一项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涉及生产、流动、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地区、产业、企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建设生态经济,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鼓励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3、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
法律作为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调整社会关系的工具,法律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开发方面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特别是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估管理办法,探索和推行绿色GDP考核办法;同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4、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有宏观的计划性,在统筹社会发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方面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以及发展产业经济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效率,也要考虑生态效益。另一方面政府要鼓励生态环保型经济的发展,让重视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企业和个人获得良好的收益,让不重视环境、浪费资源的企业和个人无利可图。除此之外,在干部考核方面,不能再单纯地以GDP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唯一依据,还要考察他们如何解决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尤其要考察其在处理生态与经济矛盾时的决策表现是否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
四、结 语
虽然我国现在存在着很多环境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确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当前,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正从冲突走向和谐,环境保护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今,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说明党中央已经把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当作一件非常重要紧迫的事情。相信在今后,只要我们怀着极大的热忱投入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从每一个人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坚信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并付诸实践,为生态的保护和平衡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一定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绿富”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孙新章, 王兰英等, 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23)(7)9-12.[2] 陈劭锋, 苏利阳等, 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构想[J], 科技促进发展, 2013(4)9-25.[3] 朱天福, 陈颖珍, 时代呼唤绿色GDP核算[J], 中国发展,2000(1).[4] 卢福财, 环保产业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1)5-7.[5] 钟宿方, 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理论界, 2013(8).[6] 方世南, 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J], 学习论坛, 2013(29)(1).[7] 谷树忠, 胡咏君, 周洪, 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J], 资源科学, 2013(35)(1)2-13.[8] 鲍荣华, 吴初国, 着力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浅议从源头防治北京空气污染,2013(2).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河南·郑州 2016年1月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资源与环境开始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以及为什么建设及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工业文明对自然的摧毁使得整个世界面临着生态危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来自国际环境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双重压迫,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无法复制西方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探索出资源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走向成熟。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涵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积极成果[1]。生态文明要求人自觉、自律,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存与共荣。它既主张通过不断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力,获取物质,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更强调要尊重爱护自然,而不能为所欲为,盲目蛮干,肆意掠夺,要建设经济、社会、生态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它要求以人为本。人是社会的基础,人的生存与发展要从环境中获得生产原料,人类能动的改造自然,是主体;强调要尊重与保障人民的关于环境的相关权利,人民有对环境的监督权、参与权和知情权。以人为本不是把人类的利益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而是要在自然规律发展的前提下,使人类的利益可持续发展。其次,它强调尊重自然,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把尊重
3.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为指导,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结合我国的生态建设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建设生态文明。
3.1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量源泉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紧紧的依靠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其中,在全社会上牢固的树立起生态文明的观念。人民群众作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他们的活动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息息相关。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它自身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在其损伤的承受范围之内,可以自我恢复,然而,对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进入工业文明之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远远超出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为的修复生态环境效果不佳,生态文明的建设重在对环境的保护,而不是先索取后治理,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公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生态文明的创造着,也是生态文明的享有者。3.2 生态文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生态文明的建设方面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日益加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以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方面的思想总结如下几点:一是积极采用先进的适宜的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模式。二是建立起能源资源技术支持体系。加大国家对相关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三是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逐步形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科技的发展为资源节约提供可能。加强环境方面的研究,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3 生态文明法制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生态环境的保护离不开法律,离开了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将变成一纸空谈。在邓小平领导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从制度和法律上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的顺利进行。1981年,邓小平提出:“是否可以规定每人每年都要种几棵树,比如种三棵或五棵树,要包种包活,多种者受奖,
第四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程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理论与实践 学位类: 专业: 学号: 姓名: 年级:
2015年11月18日
一、综述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些根本性的原理,如社会主义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缩小和最终消除城乡差别、体脑差别,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经济实践相结合,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得失成败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探索与发展而确立的。目前,这一理论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内在关系的理论创新;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发展;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应当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才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后来,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创立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形态性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理论不仅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而且提出了贯彻实施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方针和措施。这包括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推行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以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等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理论在所有制结构、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所有制实现形式等诸多方面,突破了传统,建立了一个新的所有制问题分析框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生产力落后状态的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分析。(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
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二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入差距过大,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三是坚持将公平原则贯彻收入分配全过程,不仅在再分配上注重公平,初次分配也注意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其中将按要素贡献分配引入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初次分配也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亮点;承认在以往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被作为否定对象的按要素贡献分配是重大的理论突破;要求初次分配注重公平是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关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思想的变革。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78年,至今已走过30多年光辉历程。30多年的改革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到1984年)。第二个阶段: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到1992年)。
第三个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到2002年)。
第四个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2年至现在)。(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得到确立,呈现出新的面貌。突出表现在:
1、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国有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得到显著改善,国有资本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处于优势和控制地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户数减少40%,但营业总收入,净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都在稳步增加。公有制实现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与此同时,重点发展了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对于促进竞争,发展经济,方便生活,安置就业等,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目前,50%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革,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逐渐形成,绝大部分国有中小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制。电力,电信,民航等行业独家垄断局面基本打破,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比重显著下降,一批历史遗留的困难企业通过政策性破产退出市场,通过资产重组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已经确立。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商品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迅速。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股票,债券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的体制已经建立,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市场迅速发展,知识产权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商品价格基本上由市场决定,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农副产品收购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价所占比重已分别达到95。6%,96。5%和87。4%。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4、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政府职能逐步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以间接手段为主的经济调控体系趋向成熟,国家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机制初步形成;建立了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政府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用法律手段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政府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秩序和稳定;政府通过直接举办,特许经营等方式,向人民群众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以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在养老保险方面,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失业保险方面,建立了面向城镇企业职工的失业保险制度,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建立起了基本医疗保障,企业补充医疗保障和商业医疗保障等多层次的保障制度。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
6、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实施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同时,加强市场主体,产权制度,市场交易制度,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市场调控,经济调节和监管方面的立法,把一些比较成熟的制度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了由200多部法律,300多个行政法规和数以千计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组成的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几个现实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怠工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积极采取措施克服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不利因素。(1)完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2)依据产业的特性,采取差异的产业投资政策;(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特别应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
第五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西南财经大学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课程论文
学年学期: 二零二一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论文题目: 浅析马克思主义“行”
学生学号: 221035101053
学生姓名: 黄建平
学 院: 法学院
年级专业: 法律硕士(非法学)
评语: 得 分: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
浅析马克思主义“行”
摘要: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走过的第100个年头,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了中国革命,改革,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本质联系,科学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直接影响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进程,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1917年,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1949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充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力量,深刻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是一套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十九大党章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在丰富发展上彰显永久的开放性。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理论成果,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分析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分析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分析中国的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及各种矛盾,从而明确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目标、动力等一系列事关革命成败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根本性问题,进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动员群众向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变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旧中国面貌,逐步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中国进入世界历史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行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历史成就!这一伟大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十九大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们党经过4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以及中国化过程中的一系列成果。所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如果把这个结论放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去考察就会发现,这里所说的 “马克思主义行”并不是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根本指导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就自然而然地 “行”;更不是说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后,就不需要自己的理论创新、理论创造。
历史并非这样简单。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创,雄辩地证明 “马克思主义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另一方面这一真理思想伟力在中华大地的实现,还需要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地去创造。只有把这两方面的规定性融合在一起,我们才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行”,才可以彰显 “马克思主义行”。事实证明,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始终有一个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正确的态度是: 第一,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搬,照搬只会导致教条主义;第二,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固守,固守只会导致思想僵化;第三,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大力推动本土化,使其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第四,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大力推进思想武装,使思想伟力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伟力。解决以上四个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创造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做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1]”这是站在历史与未来的契合点上,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宏大视角,揭示出 “马克思主义行”的根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是在书斋中的纯粹学理研究,而是以直面问题、解决问题为实践导向的创新发展进程。在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马克思主义问题观始终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问题观的中国化演进,也在实际的、具体的解决着中国的诸多现实问题,不断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首要政治选择。没有革命思想和革命理论,就不会有成功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反复证明,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作为党建的核心与关键,我们党才能承担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不难发现注重思想建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党兴党强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不断走向成功的重要路径和宝贵经验。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路径
一是注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探索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深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逐步破除教条主义拘囿和经验主义束缚,日趋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是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态度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敢于和善于从国情出发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创造切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需要、运用中国话语、彰显中国气派、指导中国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淬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21-07-02.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第49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