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中学教师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我校对教师进行过程性评价的目的是:关注教师在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和调控的功能,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平日的考核以对教育教学工作过程评价为主,注重考核成绩积累,在平日考核的基础上,期末进行终结性考核。把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内容,建立校园过程性评价平台。
一、“他评”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外部机制。
通过评价主体的扩展,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和监控。
1、学生、家长评。
1)、手拉手书信,搭起沟通桥梁。
我们始终认为:“学生、家长的满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设立了“连心桥”信箱,由“校长助理”负责整理来自家长的“手拉手书信”。学校通过“手拉手书信”及时向家长传递学校教育教学的信息,邀家长到学校听课评课,参加“与课改同行”系列活动;家长通过“手拉手书信”赞颂了学校老师的高尚师德,对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为学校提合理化建议;学校还通过“手拉手书信”在学生和家长中征集“心中理想好教师的标准”。迄今为止,30余封的“手拉手”书信将家长与学校的心连在了一起,家校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做到无障碍沟通。
“很高兴,我们又通过手拉手书信进行交流了。您们辛苦了!学校组织的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觉得新鲜有好玩,有了积极参与的意识,并能够投入到活动中,在玩中去体验,去竞争。我觉得这样很好。看着孩子每次拿到鼓励的小奖状,回到家后高兴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我们的老师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学习上有了困难,老师都会耐心细致的讲解,不厌其烦。孩子的点滴进步,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钰钰的妈妈。
“尊敬的校长、老师们,你们好!收到学校的书信后,我首先问自己的孩子:你心中理想的教师是什么样的?孩子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我们的老师都是好老师。他们关心我们,讲课好,同学们都喜欢。我想孩子是不会说假话的,他的感觉是真切的,他的表达是不掺一点杂念的。„„这就是师德的体现,点点滴滴,润物无声。„„”——桥桥的家长。
2)、“友情传递”,引导家长反馈。
学校定期向家长发放“友情传递——教师工作调查表”和“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量化评价表”,了解每一名老师在家长心中的满意程度,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建议。“师德闪光集”中的事例激励全校教师工作再上新台阶。真正双向的“评价面谈”是最重要的环节。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的表现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有效的改进指导。
我们从“友情传递”上了解到新工作的崔老师,不怕脏臭,为一年级学生洗屎裤子;负责送班车的迟老师自己掏钱让有急事的孩子搭出租车等感人“小事”。从“友情传递”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每个家长的需要,如:有的家长希望学校能够建立乘车学生通讯录便于联系;有的家长希望班主任老师能够和他的孩子一桌吃饭,帮助孩子改掉挑食的坏习惯;还有的家长建议上下午的加餐中喝奶的次数多一点。这些事情都不大,但却包含着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期望。学校尽量满足每一个家长的要求,马上落实家长的反馈,让家长满意不就是要从这一件件小事作起么?
3)、通过家长开放日、公开课的方式,收集学生、家长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的评价意见。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2—3次面向社会形式多样的开放活动。“微笑小天使 欢乐大家庭”元旦庆祝会、“欢乐英语 欢乐家庭”展示活动(即校家庭英语大赛)、“大家庭的风采”教师才艺展示活动、“幼小衔接讲座”等。家长到校可打乱级部、班级推门进课堂,填写“听课反馈表”。
此外,学生、家长还可以在“小爱心沟通桥”上反馈住宿生活的烦恼和对“爱心辅导”的要求。学期末,由他们共同评选出校“爱心教师”。
2、同行和管理者评。
实行三个机制:激励、竞争、淘汰机制。在教师中(包括合同制教师)全面尝试实行“低职高聘、高职低聘”,根据承担任务、取得成果多少评优,校长基金每月分级分档奖励。文明处室、龙头级部的评选以及期末教师“创新奖”、“智慧奖”的评选,促进业绩突出、创新型教师的发展。
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实行三级网络管理、全面推行“九查”制度。为保障“二分钟候课制”“每月备课检查制”“不定期听课制”“听说读写随机质检制”等制度的顺利实施,严格推行“九查制度”(即教师自查、同组互查、组长初查、顾问主任细查、校长深查、弱项重点查、项项全面查、平日分散查、期中期末集中查)。
1)、每位级部组长拥有权利和责任。各级部组长每月对本级部教师进行 学常规检查,如:备课、科研档案、学生作业、课堂常规等,分析采集的信息,及时掌握工作中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帮助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这是反馈——调节——矫正的过程。级部组长还要带领本级部教师进行级部月工作自评,学校汇总各级部“自评”结果。
2)、“一日视导”重指导。所谓“一日视导”,就是由教学顾问、校领导、业务干部、教研组长、教师代表通过全面深入地参与班级活动,跟踪听课、开师生座谈会等形式,充分了解教师的日常课堂常规,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等信息。掌握课堂教学现状与教师教学水平、进行德育工作的研究与探索。“一日视导”后,班子成员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有关教师,与教师共同探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分层目标评价”突实效。学校对新教师、骨干教师及名师进行分层管理、分层评价。新教师求规范,骨干教师求创新,名师扬风格。
分层评价预期效果:
就新教师而言——得到帮助;获得咨询的机会;改进工作; 提高和建立自信心。
就骨干教师和名师而言——增加工作的满足感;激发动机;取得共识,增长才干;支持创新,促进教师发展;巩固成绩。
二、“自评”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内在机制。
“自评”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师通过“自我评价”,促进自我发展。教师评价要以教师为主体,要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从而通过评价变管理中的“他控”为“自控”。
1、每位教师建立“自我成长档案”。成长档案中包括“自我评价篇”、“教育教学篇”“科研篇”、“创新特色篇”、“荣誉篇”和“阶段反思篇”等。教师们自主制定三年奋斗目标和近期奋斗目标。“教科研篇”、“创新特色篇”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记录;“荣誉篇”和“阶段反思篇”使每位教师不断得到成长的不竭动力,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自我成长档案”的建立做到了信息反馈迅速。从“教育创新篇”中我们能够了解到教师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探索中,有许多创新的点子和切实可行的做法,于是,就邀请这部分教师与大家交流,老师们在交流中碰撞火花、相互借鉴、共同受益,使评价研究得以不断深化;在“科研篇”中,我们了解到教师科研进展情况、实验实施过成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于是,就有针对性的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指导。
“自我成长档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展示、交流的平台,每个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寻找不足,及时调整、及时控制和及时改进。期末,学校也将教师的“成长档案”纳入考核中,评选“课改首席”等。
2、设计相关“自评”工具。“自查量表”等工具的运用帮助教师对自我发展优势与不足进行自我评价。
3、开展“四自”活动。这“四自”是①自选内容,即自己选择教学内容;②自请听课,即自己请学生家长进教室听放心课,自己任意请其他教师、领导及教学顾问听提高课;③自看录相,即学校尝试将试点教师的课录制下来,课后自看录相;④自己评课,自己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出课后反思。“四自”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高玲老师看完自己《认图形》一课的录相后说:“自己上课时胸有成竹,不太紧张,认为自己已将教学顾问提出的建议落实到课堂上。看完录相后,从教态、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发现许多不足的地方,于是我又主动找教学顾问滕老师研究改进的方案”。老师们通过进行自我评价,既看到了自己的优势,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教师互评和领导评更能使教师心悦诚服,促使教师在完全自愿中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通过“评价手册”的设计,体现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学校依据评价手册。考核采取领导和教师相结合的,单项和综合相结合,通过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及领导评价三个角度进行。教师的考核分平日考核和期中期末考核,平日考核以对教育教学工作过程评价为主,注重考核过程积累,在其中考核的基础上,期末进行终结考核。评价指标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班级创建、个人素养、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特殊贡献和违章违纪工作失误十大项。
第二篇:四年级过程性评价具体实施方案
过程性评价具体实施方案
一、作业评价(10%)
根据学生的作业态度和作业质量分为3个等级:
优:能够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干净规范、正确率高并能及时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订正。如果作业不仅整洁规范而且全对就评为优加星。
良:能够及时、认真、基本正确地完成作业并能及时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订正。
合格: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且正确率较低。
(建立课堂作业登记表和家庭作业登记表,每周由老师和学生统计一次。每次作业评为优的作业量占本周作业的70%及以上,则本周作业评价为优。每次作业评为良的作业量占本周作业的70%及以上,则本周作业评价为良。每次作业评为合格的作业量占本周作业的70%及以上,则本周作业评价为合格。如不交作业的次数超过1次,则本周作业评价为不合格)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评价
二、单元检测(10%)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测试,考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成绩分为4个等级(100分---90分为优,89分----80分为良,79分---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评价方式:教师评价
三、口算比赛(5%)
在15分钟的时间内进行计算比赛,根据正确率分为三个等级:优、良、合格(正确题目90%以上评为优;正确题目80%以上评为良;正确题目60%以上评为合格)评价方式:教师评价。
四、期中测试(5%)
通过卷面考查学生对半学期以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成绩分为4个等级(100分---90分为优,89分----80分为良,79分---6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评价方式:教师评价
第三篇:中学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方案
中学教师教学过程评价方案
一、备课(9分)
(一)教案编写(4分)
1、课节足,每少一节扣0.1分;教案表头、各板块填写完整,每少一项扣0.1分。(0.3分)
2、本簿整洁;书写清楚、工整;复印清楚。(0.3分)
3、教学目标定位科学、重、难点确定准确。(0.3分)
4、课型齐全,包括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单元清”课、讲评课,每少一种课型扣0.2分。(0.5分)
5、教学过程完整,思路清晰。(0.5分)
预习课、新授课、复习课体现“课堂导入——指导预习(指导学习、指导复习、)——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小结拓展)——课堂测评(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六个版块。每个版块要有具体内容。每缺一个版块扣0.2分,有一项无内容扣0.2分。
练习课和讲评课要体现内容和指导(讲评)思路。有内容0.2分,没有0分;指导(讲评)0.1——0.3分。
6、教学内容准确、科学,无知识性错误。(0.3分)
7、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0.3分,教法、学法体现明显0.3分,对重难点的处理技巧体现明显0.3分,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0.3分。(1.2分)
8、个性设计完善、适合班情0.4分;反思及时、深入0.2分;(0.6分)
9、尽量使用电子稿。
(二)集体备课(5分)
按计划备课1分+教案平均分*1/2+参与过程0.5分+研讨效果+0.5分+ 研讨生成1分
包学科领导深入备课组检查、督导,认真记录每次集体备课情况。
做好集体备课计划0.2分,严格按计划备课,按教案上课0.8分。听课观察教学进度的一致性,与教案的一致性,有一人不符,全组减分。
参与过程:集体备课每周研讨一次,每学期16次,不能定时定点研讨一次扣0.2分,每次研讨缺勤一人扣0.1分。
备课效果:领导抽查备课组参与研讨的质量。依次为0.5分,0.2分,0.1分。
研讨生成:有对难点、易错点的分析及其处理策略,调整和改进意见能够有效指导个性教学设计。依次为1分,0.5分,0.3分,0分。
二、讲课(10分)
(一)平时巡课(2分)按巡课记录记载打分,巡课中发现有人违纪,不认真学习,教师未及时制止,一次扣该任课教师0.1分。教师脱堂、拖堂一次扣0.2分。《巡课记录》为依据。
(二)课堂观察(8分)。立足有效课堂,关注学生发展,做到精讲、精练、精评。教师教学内容与集体备课不符按30%扣分。备课不充分,课上出现知识性错误按40%扣分,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效果较差按50%扣分。领导推门听课进行评价。(评课标准见《课堂评价与观察》)
三、作业(5分)
作业本作业:
语文,作业每周1次;大作文不少于6篇(用活页书写。每次作文要写清写作要求,全批全改,精批精改。每次批改后装订成册。)数学,每周4次。英语,每周4次。物理、化学,每周2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每周1次。
练习:《高效课时》有留必批,有批必改,有错必纠。
(一)作业布置(1.5分)
作业格式统一、书写认真0.5分,注重基础、体现分层1分。依次为1.5分,1分,0.5分,0分。
(二)作业批改(1分)批改及时、认真,有作业总次数、等级评价、适当的批语和批改日期。作业每少批一次扣0.2分,有布置没批改不得分。《高效课时》有布置少批改一次,扣0.2分。(作文批改和语文作业批改分数各占一半。)依次为1分,0.5分,0.2分,0分。
(三)作业本、练习册改错(0.5分)依次为0.5分,0.3分,0分。
(四)理科建立错题集和经典题集(1分)
学生建立错题集(0.1——0.5分),记录错题,标明错误,注明错因,有改正意见,教师定期检查。
学生建立经典题集(0.1——0.5分),有一定数量习题,习题经典,习题有解题思路和答案,能有效利用。有教师检查。
(五)文科建立积累本和课堂笔记(1分)
积累本(0.1——0.5分),积累内容与课程相关,以实用为前提。课堂笔记(0.1——0.5分)可以在课本中记录,可以在笔记本中记录。笔记清楚、完整。
(六)单元测试(1分),提倡拼题,减少用现成卷。命题质量0分——0.5分,每个单元结束进行测试0分——0.5分。每少一次单元检测扣0.2分。(以课本单元为准)
四、辅导(2分)
(一)检查辅导记录(1分)辅导要做到优秀、良好、及格三个层次兼顾,每个层次线下至少辅导5人,每人每月至少辅导3次。每人每少一次扣0.2分。
(二)学生评价(1分)教师平时课间辅导学生情况由学生打分决定。
五、考核(2分)
(一)监考阅卷(1分)监考、阅卷、登统按时完成,每出现一次重大失误扣0.2分。
(二)试卷分析(1分)每次大型考试,备课组按时完成试卷分析。不按时完成,分析不深入,每出现一次扣备课组每个成员0.2分。
六、教学研究(12分)
(一)专业成长博客(6分)
按照《专业成长博客》评价标准评价。
(二)、听课评课2分:每周一节,每学期不少于16节。节数足,过程记录详实,即时评价、综合评价准确,有收获,建议中肯。教师每次听课前一天向包年级领导预约,说明听课班级和听课时间并在记录本签名。年级领导检查教师是否在课堂听课,作好检查记录。听课后,找包年级领导检查听课笔记,签字并注明检查时间。听课每少一节扣0.2分。学期末根据听课检查记录本和听课笔记质量评价,依次为2分,1.5分,C.1分,D.0分.(三)、校本教研2分:每科每学期开展活动至少四次,由教研组长组织,每次活动通知教务处参与活动。内容包括教研教改课堂观摩研讨,对新教师、特岗教师和新任学科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指导,毕业班复习策略,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或理论学习,问题生研究等。教研组按时做出科学的活动计划,包括计划表。交教务处一份,组内每人一份(0.2分)。学期末进行总结(0.1分)。教研活动认真组织,开展(1.7分)。每次活动有通知0.1分,活动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0.3分,全体参与0.2分,过程材料齐全、体会深刻 0.5分,活动记录详实0.2分,活动总结深入0.2分,材料统一用纸,书写工整,装订整齐,及时上交0.2分。
11个教研组(语文、数学、英语、综文、综理、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信息)评定为四个等级,依次为2分,1.5分,0.5,0分。
(四)主题研究1.5分。积极参加教务处组织的主题研究活动:集体备课实效的进一步发挥;结对帮扶促进特岗教师的专业成长;关注学生发展,构建有效课堂。根据参与和落实情况,个人得分依次为1.5分,1分,0.5分,0分。
(五)信息技术(0.5分):每人每学期上传服务器至少3个课件,完成0.2分,未完成0分。每学期期末检查。每完成一件合格电脑作品,完成0.3分,未完成0分。
七、实验:理化生教师按要求开齐演示、分组实验,开发探究试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未完成扣0.2——0.5分。
备注:以上各项检查评价得分,平时检查占30%,年终检查占70%。
第四篇:过程性评价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文档
过程性评价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箐口乡中心小学
石兴凤
2014-2015学第二学期,根据六枝特区教育局领导的安排,本学期我们的教研主题是以过程性评价位主题,所以在教研计划中,我校设计得有关于过程性评价理论的学习这一计划。就在2015年4月9日,我和我校的亢柳老师对过程性评价进行了相关的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下面是本人学习之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从中我知道了什么是过程性评价,对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了解了那些评价才叫做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是一种活动,活动表现为过程,而活动的每个环节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过程又是由一系列的事件组成的,事物的本质通过过程表现出来。所以我的理解是,在我们搞教研的时候,就是通过教研活动,通过过程来找出问题的所在,造成这种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堂中,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我们用的最多的可能是小组评价,在小组活动后,小组间的相互评论,最后老师给的总评。
过程性评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关注学习过程和重视非预期结果。我对前者的理解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同的学习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对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评价,但注重的还是一个过程。而非预期结果则是,因每个人经历不同,那么思维,过程个方面也不同,从而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不管从哪个方面说,最重要的还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领域和经历,而当这些方面都得到老师的激励时,学生的学习结果,可能就会大大的超出老师的所预期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归根到底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有耐心之外,我们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
第五篇:关于过程性评价优点和局限
关于过程性评价优点和局限
章丘市第一中学刘玉富2010年7月19日 15:36
一。过程性评价的优势
1.全面。无论从评价的价值取向,还是从评价的内容方法上看,过程性评价的理念更为全面,也就能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各种功能。过程性评价既注意标准又注意过程,不试图用过于刻板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去判断每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符合人的多元智能的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2.及时。过程性评价是与教学同时进行的共时性评价,评价和教学相互交叉和融合,教师和学生民主互动和协商,能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错纠偏。
3.灵活。过程性评价不过分追求目标的标准化和方法的规范化,不过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不过分追求评价环境和程序的正规和严肃,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才能。
4.深入。过程性评价采用包括质性评价在内的各种评价方式,从学生本身,从同辈伙伴,从教师家长等不同的角度获得评价信息,不像传统的评价只能测量可量化的、相对来说属于浅层次的学习效果,可以深入到学习的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学习进行描述和评价,对学习质量的评价层次更高也更深入了。
5.可持续。不像终结性评价那样,过程性评价不是间歇式地进行,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在学习之前、之中、之后都不间断地进行着。随着评价理念的逐步树立和对评价方法的逐步掌握,学生将评价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成为促进自己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过程性评价的局限
第一,由于过程性评价更多地采用了开放的、即时的评价方式,特别对情态领域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所收集的资料和判断的标准可能都会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就是对学习表现和效果而言,如果采用的是质性的方法,其标准也无法做到统一,其评价的过程和程序无法做到规范。
第二,当社会需要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来衡量教学的效益和学习的成果时,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是非常重要的原则。而过程性评价由于较多地带有参与者(包括评价的主体和客体)的主观性和个别特征,很难证明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是否被社会所接受也就成为一个问题。
第三,过程性评价贯穿于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始终,那么评价的强度应该是多大才恰当,比较难以把握。如果过于强调评价,或评价的分量过重,很容易导致评价的过于频密繁琐,直至学生和教师不堪其烦。
第四,伴随过程性评价方式产生的还有许多新颖的评价工具,这些评价工具同样有着明显的极限。如消耗的时间过多,评价的视野不稳定,等等。如果不注意把握好过程性评价的实质而只是热衷于这些工具的使用,很可能导致评价的形式化。前两个问题是由于评价方式本身的局限而引起的,后两个问题是由于过程性评价相对较难把握,容易造成运用不当带来的。不管怎么说,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点击:399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