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 毛概期末试题答案
第二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号码填入答题卡内。每题1分,共20分)
1、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于(D)
A、五四运动时期
B、遵义会议以后和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第一大关系是(C)
A、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B、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3、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在创造性地进一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C)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D)
A、发展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可持续
5、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B)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6、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B)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A)
A、保护民族工商业
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8、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B)
A、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9、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纲领规定,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在中国建立一个
A、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A)
B、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D、资产阶级共和国
10、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核心的是(D)
A、思想政治工作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民主集中制
D、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1、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完成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完成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B)
A、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
B、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人口多,劳动者素质不高
D、“五位一体总布局”
13、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A)
A、改革
B、发展
C、开放
D、稳定
14、邓小平1988年9月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A)
A、第一生产力
B、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C、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
D、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15、“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提出这一观点的是(C)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6、改革开放是(C)
A、力量之源
B、立国之本C、强国之路D、兴国之要
17、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
A、四马分肥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统筹兼顾
18、在全面改革中,重点是(B)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科技体制改革
19、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丰富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是(A)
A、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实现公民个人成长与国家同步进步
C、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共同发展繁荣 D、实现每个公民个人人生出彩
20、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必须(D)A、不要陷入姓“资”、姓“社”的争论 B、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D、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选择题(以下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号码填入答题卡内,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的说法是(ABCD)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关于毛泽东思想,正确的说法是(ACD)
A、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的思想
B、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C、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由六个方面原理构成D、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关于创新,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BCD)
A、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
B、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C、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必须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是(BCD)
A、实事求是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5、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分主要有(ABCD)
A、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B、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C、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6、毛泽东在1928年10月和11月撰写的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理论基础的文章是(AC)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井冈山的斗争》
D、《战争和战略问题》
7、邓小平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BC)
A、按劳分配
B、公有制占主体
C、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
8、关于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中国十八大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是(ACD)
A、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C、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
D、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存在疑问)
9、关于我国改革开放,正确的说法是(ABCD)
A、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C、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D、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0、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ABCD)
A、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B、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C、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D、形成竞争新优势
三、判断题(请对以下说法正确与否作出判断,在答题卡内打√或×。每题1分,共20分)
1、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为中国各族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缔造建立了卓著功勋,但晚年也犯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因此,就其一生而言是功过各半。×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它们的基本点都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资本主义,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与时俱进。×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范畴。×
7、近代中国社会国情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要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9、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10、坚持以维稳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条主要经验。×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都是共产党领导,都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都居主导地位,两种社会在根本性质上是一致的。×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13、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上,发展是前提,稳定是目的,改革是动力。×
14、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具有不同内容统一战线,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15、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16、20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7、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性质是对抗性的。×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所犯的错误表明,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1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20、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内在关系是什么? 答: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为什么说中国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答: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邓小平为什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
答:①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②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
4、如何正确处理党的基本路线中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答:①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5、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理论作出了哪些丰富和发展?
答: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主要矛盾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一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五、材料分析题(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1 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
———1958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刊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 材料2 毛泽东于1958年8月4日视察了徐水之后,8月6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陈正人到徐水,传达了中央关于在徐水搞共产主义试点的指示。在中央部门和省、地委的帮助下,县委于8月22日制定了《关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规划(草案)》,提出了“大跃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规定:1959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到1963年即进入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
9月15日,河北徐水成立了“徐水县人民总公社”(后改称徐水人民公社),实现县社合一,经济上由县一级统一核算。徐水成为提前实现“共产主义的实验基地”。9月20日,徐水人民公社发布关于实行供给制的决定,对全县人民供给制的“15”包:吃饭、穿衣、住房、鞋、袜、毛巾、肥皂、灯油、火柴、烤火费、洗澡、理发、看电影、医疗、丧葬。······
徐水规定吃饭不要钱,但无论是机关食堂,还是对外营业饭馆,三个月就被吃垮了台。徐水县委虽然对“共产主义试验”作了多方面设计,无奈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县的财力不足,难以持续下去。11月,县里筹款550万元,给全县社员发了一次工资及部分生活用款。12月,又筹了90万元,仍与需要相差很大,便挪用商业上的资金700万元,造成商业资金不能周转。于是,这种供给制的“共产主义”便随之夭折了。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80页—181页 材料3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9—380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各位代表!“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4 卡夫丁峡谷本是古罗马城附近的一条峡谷。在第二次萨姆尼特战争期间,是古罗马的必经之地,萨姆尼特人在此伏击并打败了古罗马军队卡夫丁峡谷遂成为灾难性的遭遇的代名词。1881年3月,马克思在给俄国“劳动解放社”的主要成员查苏利奇的信中,把卡夫丁峡谷比喻为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他写道:俄国农村公社“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37页)。
———《思想政治工作大辞典》 回答:
(2)请综合材料
1、材料2,指出其对社会主义认识存在什么错误?
答:①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速度,忽视了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立足本国国情,没能坚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②对于社会的矛盾的认识错误,错误地认为在社会主义建成以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错误的认为一大三公就是社会主义,认为平均主义,消灭商品和货币,实行供给制和公共食堂就是社会主义,误把按劳分配认识是按需分配,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④忽视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客观规律,混淆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⑤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还将处于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忽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
(2)材料3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很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你认为造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是由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条件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础之上的,从而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
②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条件决定的。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贫穷落后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完善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
③是由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同当今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3)材料4提出的“卡夫丁峡谷”理论,国内理论界存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提出了东方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经过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必须“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马克思事实上对东方经济、政治、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持怀疑态度的。如果你认同前一种观点,那么对于像中国这样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落后国家而言,马克思所指出的必须“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意味着什么?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是不是表明中国退却回去“补资本主义的课”?
答:⑴中国这样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是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之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所指出的必须“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说明如果不能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方式,而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十分荒谬和愚昧无知的。其主要用意是指生产力发展的不可跨越性和生产关系、社会政治制度的可跨越性。
虽然俄国国内生产力不够发达,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影响了俄国,使俄国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矛盾都影响了俄国,使俄国生产力和革命力量都有了发展,才使得俄国有了跨越的可能。
⑵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理论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在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过程中,对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做出的科学论断。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生产力水平还相对低下,目前我国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不是补资本主义的课,而是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好。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目标是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用比资本主义更小的代价和较少的曲折、较短的时间,来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要借鉴一些资本主义的一些成功经验,但不能与资本主义相提并论。
第二篇:毛概试题答案
(第一套题)
三、辨析题
1.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首先就要解决人才需求问题。科技与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计,只有大力发展科技,才能提高生产力,走上富强的道路;只有将教育事业做好,将对人才的培养战略做好,才能为祖国诞生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才能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贡献。因此,人才强国战略便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拘一格的网罗人才,才能将科教兴国战略发展下去。所以,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社会主义民主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民主之处就在于它由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资本主义的民主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二者有本质区别。但是,我国的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应该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才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因此,在市场经济中人们的经济行为可以不受道德规范 错误。市场主体的行为需要法律道德规范的制约,否则市场经济就无法健康有序发展。自由是相对的,其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若没有了法律的约束,就根本谈不上自由。
四、简答题
1.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
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2.简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简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策略灵活性,避免了武力统一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
第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五、论述题
运用所学理论与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会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复杂的变化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脚踏实地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第二套题)
三、辨析题
1、“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就不能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此观点是错误的。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公有制经济发展。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一党制而是多党制
既不是一党制也不是多党制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风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褒荣贬辱的新风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正确的.不仅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按照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要求相适应的道德评价,奖惩和监督机制,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宏观调控上,在资源配置上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简要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时间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哪些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仅是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晶,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其具体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内,在国家的主体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前提下,允许局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一,在一个国家里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论及过的问题,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无先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贡献。同时,“一国两制”构想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制国家模式,吸收了复合制的长处和特点,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第二,“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和平共处原则是列宁提出的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一国两制”构想则是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原则运用于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这是一个创造。
第三,“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当今世界存在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悬而未决的问题,经常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五、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准确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 要做到长期执政,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执政规律是根本前提。一个党有没有执政能力,执政的本领强不强,执政的水平高不高,说到底,就看它是不是对执政规律有科学的认识,能不能尊重执政规律,按照执政规律的要求来执政。
首先,从执政能力建设的主体来看,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执政首先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由党选派自己的人才和骨干,通过合法的程序,执掌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权力,是党执政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这些组织和人员是党的执政活动的具体承担者和体现者,他们的能力如何,直接反映党的执政能力如何。增强全体党员的能力和素质,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人民群众评判党的执政能力的强弱,往往不但要看执政者运用权力来为人民做事的本领如何,而且更多的是看身边党员的本领如何。努力提高广大党员的各种能力,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他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各项实际工作中去,团结和带领群众完成党的任务,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所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作为一个整体,党的执政能力并非各级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的简单相加。在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的干部个体素质都很强,但一旦组成一个班子,却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其中当然有个人的因素,但更关键的还是制度的因素在起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是要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其次,从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来看,就各级党委和党的领导干部而言,执政能力意味着对全局的驾驭和把握,意味着具备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水平。党的十六大报告专门列举了各级领导干部应努力具备的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总揽全局的能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该在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上下功夫。就整个党而言,执政能力是和党的根本任务相联系的。我们党担负着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执政能力,集中体现在能不能担起这一历史重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上。这就要求我们党具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能力、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应对复杂国际局势的能力,等等。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政党政治是当今国际政治和国家政治中的一种显著特征;执政能力是每个执政党都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党夺取政权后,成为了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执政能力就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建党80余年的历史经验表明,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立足新的实践,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能力。
其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党三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思想。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执政以后面临的主要危险是产生骄傲自满和享乐主义,必须防止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这实际上是在从制度层面上思考和探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了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历史地摆在了全党的面前。
第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应对国内外形势的现实需要。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以来,世界形势在大转折中充满着动荡,隐藏着种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如何应对这些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国内环境来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处于新世纪伟大复兴的起点上,尽管党从领导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们要解决的难题还很多,任务仍然艰巨,这也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第一,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对形势的判断只有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可以说是正确的判断,才不至于盲目行事。
第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及时研究解决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有意经验和教训。
第三,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内外各种问题与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和克服各种困难。作为执政党,必须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突发事件和各种不测事件到来时,做到清醒判断,从容应对,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我党要千方百计地处理、协调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
第四,依法执政的能力。就是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关键在党依法执政。党要执掌政权,但不能代替人民当家作主;我们要发展民主,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但党的活动不能超出宪法和法律之外。正确处理好这几个关系,是提高党的依法执政的能力的关键。
第五,总揽全局的能力。党委要坚持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集中精力抓好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有效地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第三篇:毛概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答: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答:实事求是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精髓,是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所谓的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马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中国实际将其进一步具体化,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丰富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贯穿在这些内容中的一条红线就是实事求是。
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原则,在实际工作中,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3.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纲领之一.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又一重要内容.3、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三、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1、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是共产主义思想.2、民族的: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吸收外来先进文化.3、科学的强调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尊重中国的历史,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尊重历史的辨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4、大众的:强调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5、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其相互关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即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与武装斗争的开展密切联系的,没有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一切,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有新型的人民军队,就不可能取得武装斗争的胜利。
(2)党的建设是在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中进行的,而统一战线问题主要也是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在统一战线中正确地处理了同资产阶级既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党就发展和壮大,否则,则相反。
(3)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4)只有把党建设好,使党的思想、政治路线正确,组织坚强有力,党才能正确地领导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因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缺一不可的,正确地理解这三者及其关系就正确地理解了中国革命。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答:(1)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2)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4)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6.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第一,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从1955年底至1956年间,毛泽东、刘少奇等党的领导人,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刘少奇在听取汇报时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应该有所学、有所不学。毛泽东指出,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
第二,如何避免执政党犯严重错误,从局部、暂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之不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和长期性的错误,要求领导者要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吸取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教训,最突出的是反对个人崇拜,维护集体领导原则,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等。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矛盾。
斯大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曾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许多属于人民内部的矛盾,当作敌我矛盾,采取严厉的手段进行了处理,打击了一些不应打击的人,犯了肃反扩大化等严重错误。波匈事件中,一部分群众由于各种原因,错误地用暴力行为对待人民政权,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损失,教训是极深刻的,可以说集中暴露了社会主义国家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联系到国内当时出现的严重事件,不能不引起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严重关注,这种紧迫的形势催促党中央做出了正确的决策。《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文献的出台,都是与国际共运中重大事件的深刻分不开的。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
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以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8.简要回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做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几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目标。
二.论述题
1.2014年12月中旬,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请回答”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容、相互关系和重要意义?
答:1.具体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相互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是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统领。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必须把每一项战略举措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才能正确认识每一项举措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把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总要求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力 3.重要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在治国方略上开拓提升出的新版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和新境界,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2.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习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此后,他又在各种场合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1)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答:“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现阶段,就是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历史任务:“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是“中国梦”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2)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什么?
答: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4、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3)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对实现中国梦有什么想法?
答:
1、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树立个人的远大理想,学习巩固基本技能。
2、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取向,树立建设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3、积极投身社会发展事业,全身心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
第四篇:毛概试题答案
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答: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实际问题的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相紧密结合,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飞跃。
因此,原辩题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应当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其他的科学理论包含在内。
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明了中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P16-23 第一种答案:不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我国历史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在过渡时期里,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建立起来。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第二种答案:这句话不正确。
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是代表人民的政权诞生。但是社会制度最终是社会经济形式和经济制度的反映,1949年中国存在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封建农村经济、个体手工业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以及一些改造完成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当时这两种经济并没有占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政治上虽然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但是经济上并没有把所有的经济形式改造为公有制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了上层建筑的存在和延续,经济基础必需改变,三大改造从1949年初陆续展开,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的经济主要是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制度最终确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确立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5.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P29 答:此观点正确,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
答:此观点错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就是说外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内有北洋政府的统治,而北洋政府是一个封建的军事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出卖国家主权。)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处于这样的社会当中,所有出现了一批为帝国主义卖命服务并为他们所豢养的阶级,他们就是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买办的、封建的垄断资产阶级,也叫官僚买办资产阶级。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必然阶段。
答:错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8.共同富裕就是同步,同时富裕。
答: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一方面 , 必须承认收人分配中差距的存在 ,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 通过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如果搞平均主义 ,只能导致普遍贫困;另一方面 ,国家又要对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如以适当调节 , 以免造成收人水平的过分悬殊 , 背离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因此 , 不能认为 “ 共同富 裕就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9.为什么说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
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同时同步富裕。同步富裕违背了事物发展规律。事物发展只能是由局部到整体,由量变到质变这样一个过程。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共同富裕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完完全全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以同等速度一起达到同等程度的富裕,不是齐步走,齐步到终点式的富裕,而是允许有差别的富裕;不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同等财富,而是以承认合理的差别为基础。所以说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是对立的,平均主义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思潮,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本质、目标背道而驰,共同富裕必然经历先富后富才能达到共富,以非平均主义为前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承认差别,才能激励人们不断努力,创造更高的生产力,人民生活才能富裕,否则只能贫穷,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平均主义不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而且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平均主义只能导致共同贫穷,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
邓小平的先富后富理论使共同富裕由抽象的理想层面进入到具体的可操作层面,使共同富裕在共同贫穷的居面中找到了突破口,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找到了一条捷径。简答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P19 答: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2.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途径。P19 答: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 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3.市场经济体制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P146 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1)市场经济的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2)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3)发挥市场经济作用,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总布局分别是什么? P111,P144 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什么?P5 答: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P165 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论述题
1.改革是一场革命。详见课本P129-131
这一题只是一部分,考试写这一点是不行的,详见课本P129-131,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胡扯也行,呵呵。
2.论述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P144-145
第五篇:毛概 试题答案
辨析
A:错误。毛泽东一再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建立的国家,既不是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共和国,也不是俄国是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当然,新民主主义革命也不能马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A:不正确。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两层含义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国要分两步走,第一部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的前涂是社会主义。A:错误。共同富裕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①共同富裕绝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等,就不等于也不可能是所有社会成员,在同一时间从同等速度富裕起来。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③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需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基础,才能发挥应有的示范作用。④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承认在发展过程中允许收入差别的存在和一定程度的扩大,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愈来愈大,愈大愈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同时需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A:正确,改革是一场革命。但他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暴力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而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变革。改革的是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教育体制、文化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以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论述
1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如何体现效率和公平原则的?
A: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党的十四大以来,针对原来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严重影响效率提高的情况,为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相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
义公有制„„„„„„„„„„
A: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非公有制经济根本上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生
产力发展不平衡,非公有制经济有广阔的生存空间,还可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非公有制经济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 市场主体多元化 2 竞争使公有制经济促进自身发展 3 外资进入会有先进技术、管理、资金给公有制带来新借鉴
际,谈谈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A: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必须注意两个问题: 正确认识“先富”与“后富”的关系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材料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A:公有制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就是说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一条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是我们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决定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是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只有依靠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力量,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沿着有利于社会主义饿的方向发展③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国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控制生存和流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A: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有多样化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A: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二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框架。
A:基本要求有七个方面: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4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5坚持可持续发展 6坚持改革开放 7坚持以人为本
重大意义:①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发展观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也是发展理论史上的又一次飞跃③科学发展观吸取国际发展经验,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④科学发展观正确认清现实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制度环境和中心任务,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要求和人本效益⑤科学发展观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指示,发展主题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
A: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简答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3、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新?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5)创新必须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
7、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60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通知,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2)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指导思想是共产主义思想。
(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1)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目标)(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最主要内容)(3)“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4)“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根本立足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建设和谐社会11、12、(1)“三步走”战略的内容(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大的5个新目标:(1)增强发展的协调性(2)扩社会主义民主(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