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反思
生物学教学之语言艺术
摘 要:生物教师的语言应该达到启发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目的。关键词:生物;语言;艺术
一、生物学语言以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原则
生物学语言的两大基本特征是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也是生物学教学中最重要、最根本的特征。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把教材中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和学习,从中吸收和理解化为自己的知识。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准确,表达方式不明确,就会很大可能地使学生产生误解,与所传授的知识意义相违背。因此,语言准确、深思紧密是每个生物教师所必备的能力,并且用专业的术语使学生正确地理解生物学名词概念和实验。
二、生物学语言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生物学本身是一个深奥的学科,在生物学中还有着许多的秘密,能够吸引许多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巧妙设置悬念的学习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巧妙地出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研究生态环境所必需的因素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阳光,为什么有些生物能在黑暗的环境下生存?(2)为什么在缺少阳光的神态系统最终会崩溃?通过提问一些简单的问题来使学生积极思考。
在启发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问题:(1)我提出的问题不要过难,但一定要有深度,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和相互商议后能够答出。(2)提出的问题一定是本质性的问题,使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知识和运用的方法。(3)打出问题后应适当地鼓励学生,从而活跃班上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传教的艺术性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教师以什么形式开始上课是很重要的。它不但体现到学生能学到什么,而且还决定着教学质量,如果以一个好的开场白开始,就注定这节课是成功的,是有深刻意义的一节课。例如,在讲植物的根这节时,可以应用一个成语开始。“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一天农夫去田地里看禾苗,看到禾苗后他大失所望,为什么我们一块儿种的禾苗,别人家的比我们家的高呢?他垂头丧气地围着田地转了一圈,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他们家的禾苗全部都向上拔了一些,心里想这次我家的禾苗长得最高了。于是农夫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第二天他来到了田地,同学们你们说他们家的禾苗怎么了,没错他们家的禾苗全都死了。”这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为什么农夫家的禾苗死了呢?是因为他拔禾苗时把禾苗的根拔断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植物根的作用,从这节课中我们就能明白植物的根是怎样给植物提供营养物质的,它是怎样维持植物正常生长的。所以以一种巧妙的开场白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质量。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生物学”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它能够建立起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对大自然中各种生物的了解,在生物的学习中渐渐了解生物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生物学”这门课程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它不仅联系着学生身边的各种事物,还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其特征。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所以,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各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学习兴趣;提高
一、给每节课开好头,激发兴趣
每一个课程的第一堂课都十分受到重视,第一堂课上的好坏,绝对会影响到学生今后对于这一科的听课状态。所以,精彩的开场白不仅能够一扫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抵触心理,还能够调动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不同的讲课内容要设计出不同的引言,例如对于生物的第一堂课,老师可以用精彩的话语描述动物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特性,讲述一些奇花异草的发展前景,中间再讲一些生物学家的奇闻轶事。通过深入浅出的引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
一些特殊生物的生理过程是肉眼看不见的,比如,一些微生物、人的一些细胞组织等,这些都是较难理解的部分,教师们单纯的讲解不能让学生确切地掌握知识点。
三、利用“画一画”
利用画一画的方式理清学习内容的章节联系和知识脉络,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是一种完成学习目的的重要手段。在课余时间将各个知识点回忆起来,然后用知识结构树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后,相应的知识树也建成了。这样,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会有一个完整的复习方略,消除了记忆混乱的现象,这样就能将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四、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问题 综合提问的方式能够把所学的全部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用这样的提问方法,能够及时将教学课程调整,将重难点全部集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把握。这样,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问题提问,不仅能够温故知新,还能够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状态,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尽力创造一个气氛活跃的课堂,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学习的渴望调动出来,让学生能够活泼、带着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做到兴趣学习,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全面快速发展。
初中生物教学反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求实——扎实严谨,联系实际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必要时对其相关的概念规律要加以比较区别,消除学生对生物概念规律的模糊感。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求活——方法科学、灵活多变
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结构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
三、求新——转变观念,创新教育(转载自第一
“求实、求活、求新”三原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有机的统一体。二者相辅相承,层层递进,求实是基础,求活是关键,求新是目的,只有具备扎实严谨的基础知识,才能转变成灵活的思维方法,最终表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
生物教学反思
在初中生物科学的教学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紧紧抓住三部分
一、初中生物科学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材,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也就是说,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基础、科学素养教育,从这一观点出发,在我的生物教育理念中,从我接触学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是一直以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我的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思想。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讲生态环境时做关于生物圈二号计划的专题讲座,在拒绝毒品时会让学生观看中国拒绝毒品的宣传片等。总之,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教学理念的中心。
二、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但是,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只是一个承载知识的工具,而不能作为教学的依赖。我认为,教材就好比一池水,要站在高处去看才能觉得清澈见底,也就是说,要站在一个比教材更高的角度去把握教材。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在我的教学中,通常我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个一个专题,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很多的活动,例如一些课堂小游戏、调查、竞赛等等,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探究式活动。生物科学是一个日新月异的科学,我在课堂中会一直给学生强调一个观念,老师在课堂中讲述的甚至与书本中所写的知识都不一定是正确的,相反,对于生物学科来说,有可能目前我们所学习到的一些理论会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发现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学生所学习的知识都是前人通过科学探究发现的,因此,我认为教学并不是把知识死板的教给学生。相反,我的课堂设计大多都是将学生置身于当时科学家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通过体会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引导他们找到隐藏在各种生物现象下的本质规律。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老师、对书本提出质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实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为老师要给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颗创造心是最可贵的。并且作为老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创造的平台,例如,我可以通过演讲比赛、写保护动物的倡议书、办手抄报、知识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们在这些活动中的一些创新,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轻松、愉快又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无论在知识、能力、创新各方面都将会是最优秀的
第二篇:反思论文
地理教学反思
新洲一中
黄江华
2013.8.23 作为一名地理学科的中青年教师,我从教已有十二年了,这十几年来,可谓有得有失,感受颇多。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有诸多不足,特别在教学很多环节中感觉不太如意,需要在今后的不断反思中学习、进步。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几大块中自然地理比较抽象,空间思维要求高。人文地理部分实用性强,强调运用能力。区域地理多而杂,虽然有规律可循,但在一定时间段内想学好不太容易。所以,新理念下的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独立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实际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
今年我将执教高二年级,反思以往教学上的不足,改进教学方法,思考今后如何有效又轻松提高教学质量尤显得紧迫而必要。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希望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师的主体能力,“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高一年级学时较紧迫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教师教讲学生听,害怕讲不完。一堂课下来,觉得很满,弹性时间不长,学生消化吸收也慢,老师很累,学生似乎无感觉,效果也不好。这样教学目标就很难在课堂中体现出来,学生思维没开发,重难点的不太突出使学生学习很被动,知识框架混乱。
对策: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用“沧海桑田”描述地壳的运动;用“星移斗转”证明地球自转;用“百川归海”来描述海陆间循环,应用这些成语既寓意深刻又耐人寻味。对教学目标的实施,应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老师的引导作用,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可在课前设计适量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课堂引导学生思考,逐步启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然后通过学生回答发现学生理解的误区,最后归纳找出症结,效果应该会好些。
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一节课学生有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阅读、思考和活动环节的实践可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一般老师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很好的处理该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对策:要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逐步达到最优化。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景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克服怕难畏难情绪等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三、对教学反馈的反思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课堂上的学生学习行为,还要通过作业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等获得全面了解。常常发现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和习题学生还是不太明白,甚至一点不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实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本身存在个性差异,包括智力差异、习惯差异与学习态度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由于没有注重学生的各种差异和层次,以同样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吸收不了。于是很多学生在课后仍然对一些基础知识不明确,甚至对某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没弄清。结果考试时高分的特高低分的特低。更多的原因在于我不太注重学情,没有注重分析方法的传授而一味的就题论题,同样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对策:老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之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如在讲新疆的哈密瓜又大又甜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时,就可表达为”夏季白昼长,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学生不太理解,表达不准确,我可以教他们“贪吃多睡横长肉长成大胖子”,再将它们分解:白天光合作用强,有利于大量合成有机物在植物体内,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机质损耗少,故又大又甜。另外,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如对地图的分析上应先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和作业分层批改,分层统计,找出共性,集体评讲,抓出个性,个别辅导。
随着教学工作时间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不足之处。而反思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手段,反思有利于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有利于理论素养的提升,反思是一种自律方式,立足于自我之外,不断检讨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行为。我只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三篇:教学反思论文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反思
魏玉平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
731799 摘要: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
初中历史; 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
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多年初中历史教学,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运用我校提出的241生态教学课,再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历史这门学科成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
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二、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
三、通过请同事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请同学科的老师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四、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在十多年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从未间断过写教学反思,我的课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成为了他们最感兴趣的课程之一。
第四篇:教学反思论文
浅谈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不断地教学反思不仅是个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 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如此说来,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属于“个人奋斗”。你可能在灯光下静夜思,回顾和展望。你可能倚着窗口,遥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为教学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你就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反思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对话,是它们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教师想在教学上快速成长,教学反思是有效且必须的环节。教学反思不仅只局限于课后,同样适用于课前和课上,只有三管齐下,方能提高分析设计、随机应变、评价总结多方面的能力。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教学重在准备,要把足够的时间花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安排教学程序上。年轻教师在这一环节上应狠下苦功,提高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立足学习者的需要,做到有备而教。1.反思教学主体的基本情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教师在教学前应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已有知识及认知规律进行反思,探索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活动设计易于学生学习,预测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这样才能设计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设计,才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内容中。2.反思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处在借鉴模仿的阶段,容易被左右而缺少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学设计上往往存在这些问题:形式单
一、条框较多,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注重。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完善教学设计中的知识体系建构,主要还是从知识的系统性上下功夫。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备课前除了多方借鉴教案和课件外,还需进行大量针对性的练习,以练促教。只有通过解题训 2 练,才能掌握系统、全面的知识,掌握细节上的处理,实现重难点的突破,这样教学设计的知识体系建构才会比较完整、合理、有效。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教学中的反思具有调控性,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如果学生的反应是无动于衷,教师自以为讲得精彩也只是“自我陶醉”。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注意师生间的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1.反思课堂气氛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是“活而不乱”。一方面,年轻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感觉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应尝试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示学生独特个性的舞台。
2.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活动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爆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年轻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根源及时作出解答,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特别是基础较弱的学生)出色的课堂答题,教师要善于用口头语言或肢体语言加以肯定与赞赏,激励其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回答或板演的错误,教师应抓住机会积极利用, 3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为课堂教学服务。3.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着丰富、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孕育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良机,孕育着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在提倡教育“以发展学生为本”的今天,教师一路铺垫化难为易的突破难点的教学方式值得推敲,学生是否真正克服了难点,能力得到了升华还是个未知之数,而且也违背了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理念。年轻教师不防试着尝试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让不同层面的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争论中丰富提升认知。最后由教师加以分析,排解学生存在的疑问。这样的处理方法,不仅让学生突破了难点,也使教师掌握了大量不同学生思维习惯、认知水平的第一手资料,对教学大有裨益。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 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年轻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时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1.反思成功之处
一堂课下来,总会感觉有些地方上得很成功,引起了师生的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年轻教师应及时详细得当地把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为以后教学作参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4 新课导入是如何承上启下、富有创意的?(2)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如何最大程度辅助教学的?(3)板书设计是如何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4)采取了什么方法使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5)采取了什么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6)采取了什么手段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反思不足之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的不同,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复杂性和不可预料性,加之年轻教师对其估计不足,一堂课下来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应该只成为遗憾或感慨,年轻教师更应把它看作是成长的催化剂。对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为今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反思:(1)教学设计是否妥当?(2)预设的目标是否脱离学生实际?(3)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4)课堂节奏控制是否游刃有余?(5)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学生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课堂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能够活学活用? 3.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间思维情感的不断碰撞,年轻教师思维的活跃性往往因此得到激发,产生一些瞬间灵感,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完善了教学设计。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同时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烟消云散,所以年轻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加以捕捉记录,为以后的教学设计添砖加瓦。同样,五十几个 5篇二:教学反思论文
教学反思论文
默认分类 2009-09-12 13:28 阅读269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教学反思之我见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反思是一种良好的教学习惯。能否坚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一个教师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力的表现,是教师能否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好教学新理念的决定因素。教学反思被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 重要作用
前言:数学新课程在我市实施几年了,课程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的状况怎样?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有什么困难?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周围教师的反映来看:经过培训,大多数教师能够认识到课程新理念在课程改革中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教师对于如何在新课程中运用课程新理念却缺乏经验。许多教师从口头上认同而行动上还是应试教育的老一套,这不能完全怪罪老师们“说一套,做一套”。很多时候他们想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新理念,然而一到实践就“心有余而力不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此,教师们感到非常苦恼:数学新理念实施起来怎么就这样难?接受教学新理念和落实新理念是成为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接受新理念是实施的前提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教师在接受新理念之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教学新理念更为重要。只有课程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了,课程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入;只有课程新理念在教学中运用了,学生才能从中受益;也只有课程新理念在教学
中运用了,教育才能真正脱离应试教育的阴霾,沐浴在素质教育的阳光
下。
一、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我对这个公式的理解是: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
进。
二、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1、对新理念的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对于我们在大会小会上不止一次听过、在笔记上不止一次写过的“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之类的话,有没有进行认真的
思考这样的问题: a 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有意义吗?有什么意义?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服务? b小学阶段,必须获得哪些将来必需的数学知识?将通过何种方式帮助学生获得这些知识?
c在教学中都有哪些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得到不断的发展?
2、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进行反思,才能使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这样反思:
a 这一课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b 为什么要教这些知识?仅仅是教知识吗?其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是什么? c这一课到底能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服务? d这节课要达成哪些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吗?
3、教学中反思:
在教学中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减少遗憾,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
教学效果怎样?我们可以这样反思:
(1)对于课堂活动的展开
a 课堂采用启发式还是注入式?是否忽视数学学习活动的内核─思维? b学生是否能积极投入、善于合作;勇于发现、敢于表达;是否能自学,善于交流?学生的学习状态、情感世界如何? c在自学交流、合作探究、实践发现、猜想论证、争论研究、创新答辩等学生学习方式中,哪些方面
的效果是好的?是在怎样的背景与情境中展开的?
(2)对于课堂中教师角色的把握方面
你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激励者、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知识传授
者?一味讲授、严厉监督?
(3)对课堂环境的营造
你是否能积极营造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学习环境?是否能关注学生“喜欢学、愿意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内在心理学习环境?还是比较注重规范、有序的教学秩序?还是让学生处于专制、服从、沉
默、压抑的状态?
(4)对教育技术的运用
是否能科学运用各种媒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的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并艺术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4、教学后反思:
教然后而知不足,教学后的反思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学习,进一步地激
发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每节课后,我们可以这样反思: a为什么我的课堂气氛不好?为什么学生对我的课兴趣不大?为什么我任教的班级成绩不理想?什
么样的教案才是好教案?什么样的作业才算是好作业?什么样的试卷才是好试卷? b有的学生读书很懒惰,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知道。作业抄袭。老师除了教育之后,还要寻找本质原因的。从小到大学生一直这样吗?家庭原因还是社会原因吗?或者是个人遇到什么问题的原因吗? c 有的学生读书认真,成绩却上不去。难道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学生在学习上是否有焦虑?是情感问
题还是智力问题?我的教学方法合理、科学吗?我教书认真、尽职吗? d我了解任何一个学生吗?包括他的知识水平、他的内心世界。
三、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失误)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一个教训,提醒自己在今后教学教学中避免失误。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
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
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 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教学反思的类型
●课后思:一节课下来就总结思考,写好课后一得或教学日记,这对新教师非常重要;
●周后思或单元思:也就是说,一周课下来或一个单元讲完后反思,摸着石头过河,发现问题及时纠
正;
●月后思:对于自己一个月的教学活动进行梳理;
●期中思:即通行的期中质量分析,这是比较完整的阶段性分析。通过期中考试,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从而进行完整的整合思考;也可以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或一届教学的宏观反思。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五、小结: 伴随着一步一步走进新课程,我们必须用新课程的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能让我们拒绝平庸;反思,能使我们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反思,使我们吐故纳新;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升华。也许反思会让你身陷沉思、迷惘困惑;也许反思使你辗转难眠、挑灯夜战;然而你会发现:反思使我们的教学生命如东升的旭日,每一天都是新的。它一定会使你超越自我,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让我用一首小诗作探讨的结束语吧 “课程改革沐春风,观念不与旧时同;追求卓越为良训,反思教学助成功”。
参考文献:
胡岩松:《让教学反思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习惯》
政治教学反思
黑旺镇中学 张凌梅
虽然初中思想政治课还使用的是老教材,但是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还是要严格贯彻“老教材,新上法”的精神。经过一个多月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我感触颇多。
一、努力搞好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上好思想政治课。
1、充分树立建构主义教学新理念,构筑起情景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理念层面上的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原有的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学领域的基本理念,它使得教学成为人的解放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学习的本质看作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这种心理表征,既包括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的、可以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体情景中所形成、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也要求师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生活世界的多元理解,并通过合作性探讨建构起世界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学习者和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主动创设开放的、充满着意义解释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学习,体验快乐,增长见识,提高觉悟,培养能力。
2、注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培养。
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诚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 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
② 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不过,要贯彻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把握它在不同教学阶段上的不同要求。(1)在阐明教材理论知识阶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这时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又能准确反映教材理论知识的实质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教育时,我联系学生自己的财物(书、文具、自行车等)和他所使用的课桌椅、实验器材、教室等,阐明公共财物的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为什么损坏公物要赔偿等问题。
(2)在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阶段,即课本知识的应用。这时,我们要着重联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应用知识,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
3、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要能解决问题,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任务。思想政治课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我们可以主导学生自己去通过阅读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提纲(搭起知识的支架),分析探索问题,寻求问题的最终解决,自主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和世界的意义;而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做法是我自己先行为学生理订好知识学习提纲(即篇三:教学反思论文
教学反思论文 【摘要】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阶梯,它记录着我们曾经的迷茫,见证了我们洒下的汗水,更奠定了我们坚实的脚步。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五彩缤纷。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教学反思越来越引起专家的关注。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回顾”,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的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教学反思是多元化的,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学习的方法。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展开充分的联想、进行换位思考、学会倾听、对话,不断探究、感悟,以多向互动合作为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新境界。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反思,会促进教学方法的提升,并抛开教学中的绊脚石,开拓新的教学思路。
一、课前备课的反思为上好语文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年,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在备课中反思。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仅从大处入手是远远不够的,文章的美往往体现在细节上,细节才能挖掘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才是文
章的点睛之笔。就如吃甘蔗,从末梢吃来,如果只吃一半,那么最甜的可能就无法尝到了。所以我一直在思索备课中是否备得充分,备得到位。这种反思是对同一篇课文上过两遍之后,感悟就更为深刻了。在第二次上本篇课文时,我挖掘课文的内涵就很有层次了,在对文章进行结构分析、写作特色的讲解后,我就有了下面的做法: 首先,我重点让学生讨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这个画面是非常喧闹,嘈杂的气氛吗?学生讨论后,得出答案,嘈杂声是让人讨厌的,而这里我们却觉得是一种美妙的声音,这里表面嘈杂,实质上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的官场、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嘈杂是一种天籁之声,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
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的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拍马之声,也不是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撕杀声,这里的声音是安静的,洁净的,所以以闹来写静,或以繁杂来写单纯,这是作者对大自然的一种向往之情。
其次,“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我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描写对象是谁?是否包含作者?作用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感悟,描写对象有自己的形象,但更多的是指那些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官场,乃至商场中的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如果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陶醉在富春江的美妙中。作用就是反衬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吻合了作者写景的主旨。
最后,文章的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事实上很多人认为这个结尾应该删掉,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留下了呢? 想想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感叹后,船又开始继续前进,江面又出现了景观,两岸大树繁茂,把江面遮住了,好像个大帐篷,船在慢慢前进,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了疏条,我们可以用陆游的诗来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美景很有说服力,把富春江的美延伸到了极至。
两节课的比较,当然是第二节课备课充分些,掌握的资料也是比较丰富的,从而上课也深入了许多,学生不光得到了面的知识,点的知识也得到了提升,教师的收获就更大。在反思中,老师与学生都在共同进步,反思可以激励人积极进取,让老师上课更加从容。因此,课前备课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教学过程反思是语文教师向40分钟要质量的保证 反思一:教师在课堂上放下尊严,创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氛围。只有在一个民主的宽松的氛围里面,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教师对学生过分苛求,甚至吹毛求疵,一点错误都不能犯,学生的探索精神就会受打击。另外,民主和宽容对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也是个很重要的条件。我们要把学生看作是人,是个有潜能的人,是个不断进步的人,要尊重他们,不要让他们生活在“诚惶诚恐”的氛围里。要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表现自己,哪怕对老师的教学有意见,也要勇敢的说出来。
例如,笔者在上《邓稼先》这一课时,采用多媒体设备来上课,在讲到两弹元勋邓稼先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使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当时我就打开了一张图片是红色蘑菇云的图片,我说这就是氢弹爆炸升空的图片,我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说:“老师你说错了,这是原子弹爆炸的图片,不是氢弹,氢弹爆炸是冒白烟的。”这时,我才发现自己讲错了,脸刷的红了,马上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同时也很大胆,敢于对老师说的答案提出反对意见,我们曾学过《哥白尼》这篇文章,哥白尼敢于挑战权威,看来哥白尼的精神,同学们学得很好,我们掌声鼓励这位勇敢的同学”。说真的,有时有些问题是我在备课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进去,而学生却大胆地提出来了。而我的回答,自然不是最理想的。
对于突发在课堂中的问题,我自己也陷入了反思中,语文教学要求老师知识面宽广,要多了解自然、科学、人文方面的知识,自己才可以得到提升,才可以不落伍。
反思二: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能行吗?
古往今来,很多教师都认为师与生的关系是上与下的关系,而新课改给广大教师重新定了位,师与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铺路人,教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既然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我何不试试和他们换换角色,让他们当当老师,我当学生呢?这对教学有用吗?
恰好这个月学校要求我们党员每人写一篇以“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为主题的征文,我马上就写了我校的一个图书管理员的事迹,并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让他们当老师,为我批改,要求是按我平时教他们写作文的写作方法来评价。教室里顿时就像炸开了锅,他们要帮语文老师改文章,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呀,有几个胆大的同学马上说:“老师,让我们再看看文章!”当他们看完后,有个同学说,“老师,你的文章很有感染力,但结尾太突然了,结尾你写了彩虹,你可以加进:‘夕阳的余晖斜射在山腰上,太阳下山了,但明天一定又会升起一轮新的太阳,就如党的光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照耀在每个人心里?? ’,这样更贴近主题。”我觉得学生简直太棒了,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马上表扬学生,这时另外一个学生也看完了,说:“老师,你的文章中,有一个写老师在洪水到来时候抢险的片段,其中有一句:‘是共产党的就跟我上’,我感觉这句话有问题,难道是共产篇四:教学反思论文-如何写教学反思 技巧 如何写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二、为何要写教学反思
1、促进思考向纵深发展的意义。
一般的思考,往往因时间、大脑遗忘规律等方面的因素,或者导致思考停留在一般或者还没思考出具体的结果就产生了搁置现象。而写,首先需要教师对在教学中的引发了注意的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地回忆,具体、细致、形象的描述,形成对教学事件、个案的进一步细致地、比较全面的认识,为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其次,写反思的时候,因为要落笔,就需要对所思考的内容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促使思考具有一定的理性化。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同时,对写下来的教学现象、个案进行思考,因为写得翔实,思考也会趋于全面。
2、促进教师教育理论学习的深入。
如果一般的思考,往往是教师的思考不能够与理论的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导致思考的肤浅。而写,往往使人产生一种写的深刻一点的需求,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往往要参阅一些资料、翻看一些书籍,促使教师进一步学习,是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对理论认识的提升,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3、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
一般的思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将往事淡忘。而写,能够帮助教师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使自己对自己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的积累作用,教师便真正成为了一个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理性思考的教师。同时,写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会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的内容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
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写好教学反思的方法
1、从怀疑处反思。
从怀疑处寻求问题,至少产生两个角度以上的思考。如: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科学。从“是”与“否”两个角度,还可以延生出怎么“更科学”,怎么才能避免“不科学”等举一反三的思考。
2、从转换立场处反思。
一个教学细节,从教师、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也会不同,细究之,从学生的不同层次来看也是如此。因此,反思中,要有机地寻求转换立场,多角度来“包围”反思主题,才能增强反思的深度与客观性。
3、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处反思。
综合实践、跨学科教学实践是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因此,反思有时也应从转换知识系统、学科领域来寻求不同的答案。
4、转换时空处反思。环境、时间的变化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每个教学细节都有其发生、发展的时空特性,一堂课、一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失败都有诸多偶然因素,不要因为成功或失败就放过或忽略潜藏其中的问题。
5、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注重思维的设计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要点。假设是逻辑思考的重要方式。一种假设就代表一种新思维、新概念,甚至能产生与已有的问题相悖的结果。反思中提出一个假设,就可能是在发现问题后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把钥匙。
6、从联系对比处反思。
对比体现差异,联系体现衔接,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对比,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许多新的问题。
7、从事物本质处反思。
哲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心理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的基础。要学会做更深层次的反思,就必须掌握哲学原理,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才能使“反思”更全面、更科学、更客观,才能提高“反思”的含金量。
五、写教学反思的注意点<
1、注意反思的“落脚点”。
教师们多数处于实践研究层面,因此要重视发挥自已的优长,找准“反思”的落脚点。首先要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如课堂教学设计是否过于单一,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激励奖惩是否得法,课堂氛围是否和谐。通过一番自我“反思”,明确自已“反思”的中短期目标、方向;其次“反思”要有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如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学生实际等,有了实际的教育资源意识,“反思”才能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
2、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一堂课、一个教学细节都是反思的因子,但“反思”并不是仅仅只是为了一堂课或一个教学细节,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我们整个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说到底是提高教育教学的生命活力。因此,要做好反思还必须具备系统化意识。所有的学科都由若干的子系统组成,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特征与传统经验积累,只有进行“系统”的反思、实践,才能提高整体教学能力,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境界。
3、注意反思的“实践性”。
新课标是一种理念,实践是在理念的指引下进行的,理念又是在实践的论证下发展的。“反思”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体现价值。
4、注意反思的“发展性”。
经验的积累与知识能力的更新,对于新时期的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反思不仅仅只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还应该有对“反思”的“再反思”,反思后的再学习,学习后的再反思。
如何写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用平实的话,即教后想想,想后写写,认真思考一下得与失,想一想,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是否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优越性是否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想想后,动动笔,写中有学,学中有思,不能成文,作为随笔或记录,经常翻翻,也算多了一个不会说话的教师,也可把教学中出现问题或困惑利用调讲时间提到教研组中去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若能成文,再把它投寄出去,或作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若能得到不见面老师的指导,岂不快哉,想得多了,写得多了,它就是无价之宝,你就能品尝到其中的乐趣。篇五:教学反思的作用及意义(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中学 陈永刚 744000)关键词: 教学反思 ; 作用 ; 意义
作为教师,我们有过精心设计相同内容的课在不同班级教学,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不同的,有的班学生接受能力强,有的班学生接受能力差些,这就要求我们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讲课,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反思我们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反思我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失败的讲课需要反思,成功的讲课更需要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教学中失败和成功之处,促使我们在教学中扬长避短追求更高的教学成绩,实现高效教学。
一、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目的是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进行的一番思考。教学反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由个别体验到理性的更全面的思考过程,对自身教学活动进行的扬弃性的思考;二是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实践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教学观念和学习主体进行的思考和再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教学观念上的改变更新。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教师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教师的教学水准才能上升,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二、教学反思什么 确定反思的问题和对象是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的前提。有了反思的问题,就有了反思的范围和改进的方向。教师反思的内容很多,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反思教学前的备课是否充分。
备课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师既要备教材,备教学的重难点,更要熟悉掌握学情,并依据学情进行课堂教学。教学前认真充分的备课直接关系到上课教学的成败。教师教学后应该反思自己备课的环节是否完整,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和需要进一步补充和改进的地方。
2.反思教学生成过程是否合理。
新课程下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相互沟通、互相启发、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已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过程。因,教师应该反思在知识生成过程中教学互动环节是否合理,学生的互动积极性是否良好,学习知识的兴趣浓是否浓厚。3.反思教学效果是否完成。
课堂教学后我们要对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这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这些都是教师教学后需要反思的内容。4.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是否准确,教师服饰是否得体。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面,兴趣的产生,一是知识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教师准确有趣的语言和得体的服饰。北师大教育学教授钱志亮说过,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和简洁得体受学生欢迎的服教学反思的作用及意义
饰。生动的语言和得体的服饰可以吸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反思我们讲课时的语言和讲课时所穿的服装。
三、教学反思的作用及意义 1.教学反思来源于我们对教学的认识和思考,它要求我们把平时自发产生的对教学的思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同时它也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是新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教师自身发展。2.反思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助于教师不断的熟悉教材,熟悉学生,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并且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反思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提高我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实现高效的教学。3.教学反思也是我们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做反思型的教师可以提升我们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没有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不配为人师表。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学反思能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在追求高效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善于反思的教师注定是一位不断向着大师靠拢的教师,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并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第五篇:习作反思论文
作文教学从字、词、句抓起
—浅谈山区小学作文教学反思
【摘要】:长期以来,“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一到写作文学生头就大”,是我们农村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最大问题。习作训练时,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或是胡编捏造,乱说乱写。这是我们偏山区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常见的现象。要解决这问题,我认为要从简单的字、词、句抓起,先是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然后运用写作文。
【关键词】:字词句 理解 积累 运用
学生遇到习作题目,愁眉紧锁,头脑发热,半天憋不出一句话,或是胡编捏造,乱说乱写。这是我们偏山区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由于偏远山区农村的小学教师,而且大多教师都是年龄大、半路出家,没经过专业学习训练,这样的老师教低年级,影响学生语言的发展;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偏远山区农村的小学生视野窄、见识少、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没有主动运用学过的字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的习惯。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这里的“所见”、“所思”、“所感”就需要运用积累的字词句来表达。怎样指导偏远山区农村小学生做好素材的积累,使他们熟练运用语句,写出记叙清楚、中心明确、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呢?八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总结反思探索,得出以下两大点:
一、字、词、句的理解和积累是基础。
(一)字、词、句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我以课堂的生字教学为主,生字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以趣为先,提倡学生在自主搜集,归整,分类和发现的基础上,辅之以教师的指导。例如:生字的识记教学时,我会引导学生用比较认字法、熟字拆分法、结构认字法来完成。在生字词的音形义理解指导上,我注重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从字到词理解识记,再用词造句,进行理解识记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字、词、句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好作文,必须要积累素材,而素材积累的过程就需要用到字、词、句。所以字词句的积累,我是从以下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做的: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现实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同时,还要学生认真去想想,去听听,去闻闻,去尝尝,去接触接触,去研究研究。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热爱生活,学会做生活的主人。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他不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一个对集体活动不关心的人,也不可能写出精彩感人的集体活动场面。只学会观察生活,学生对待作文才不会有害怕心理,才乐意去写,才敢于去写。才能写出他们眼里的世界、内心的情感,才能写尽生活的真、善、美,世间的假、臭、恶„„
2、引导学生主动积累好词、好句。有的同学掌握的词汇量很少,作文时一提起笔来就觉得没有词儿, 没办法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有的即使勉强写出来了,也是空空洞洞。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的词语,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等。教师平时就应要求学生不断积累词汇。把平时学习中一些有用的材料记录下来,如名言警句、小趣闻、小常识,小故事等。知识积少成多,用起来就会文思泉涌,顺理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班上的学生准备好采集本,以便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1)从课文内容中积累。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并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和优美的文段抄写下来。
(2)通过写读书笔记和写日记。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有效途径。我让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日记的内容不限,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学生可以写看到的,可以写听到的,也可以写想到的,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比如:搞完一次大扫除,办完一次学习园地,参加完一次课外活动等都可以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心得体会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二、字、词、句的运用是关键。
写作的基础是识字。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一篇文章是由若干句话构成的,而一句话又是由最基本的字、词构成。所以字词在作文中处于决定地位。字词使用的正确与否,将对文章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如五年级的学生在《爸爸,我对您说》中这样写道:“在远古的时候,爸爸和妈妈战争不断„„”显然是有问题。学生说他指的是他孩提时爸妈争吵的时候,而又不能确定具体的时间,于是他写出了上面的话。可见这个学生对“远古”这个词不理解。
因此,对于学过的生字、新词、好句,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还要恰当灵活运用才是关键。字词句的运用,以听说读写为要形式。鲁迅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文章应该怎样作,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此外,并没新的方法!”可见训练的重要性。作文教学中,字词句的训练运用过程,不仅仅是作文课堂,还应贯穿所有语文课堂。
(一)“听”。
(1)培养学生“听”的兴趣。我平时上语文课,尽量使课堂富有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上古诗词《望天门山》时,我会用多媒体出示有关诗境的画面,配上录音,让学生谈谈对《望天门山》的总体感受,这样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因为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留守儿童居多,甚至单亲儿童、孤儿,他们会特别敏感,心灵特别脆弱。我会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加以引导。例如:我班有个孤儿叫陈建锋,他因为自悲,很少认真听课,更不要说学习。平时语文课堂“听”的过程中,我会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等眼神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勇于发表个人看法。现在他的作文由原来的几句话变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了。(2)培养专心聆听的好习惯。我在语文课堂时,有意但不做任何暗示地读错字词,让学生指出并改正;或者在说话时,有意说一些病句让孩子们纠正,这样训练很有效地培养了孩子们对语言错误的感受能力。针对小学生的注意力的特点,我尽量通过比一比的形式,看谁能找出老师最多的错处,抓住孩子们的爱表现自己的心理,使课堂上每一个孩子都都得表现的机会,是他们有一种帮助老师纠正错误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孩子们专心聆听的好习惯。
(二)“说”,即培养说话能力。
(1)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和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小学生学习说话,先要敢于说,然后才能说得好。于是我在教学中,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多表扬、鼓励学生大胆回答,说 出自己的想法。每周评出积极发言的学生,奖一个小星星贴在荣誉栏上,帮助他们克服不敢“说”的心理障碍。为了使学生有话可说,我要求学生平时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向全班同学口头表述,刚开始时,很多学生只是说简短的一两句话,后来胆子大了,成绩好的学生还能说得比较流利,比较好。由于我们生活在农村,孩子们都说客家话,学生说话时常常带有地方方言,让人听了忍不住发笑,所以我特别重视普通话的训练。上课时的演讲或回答问题我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平时也多鼓励学生用普通话交谈。
(2)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丰富学生的说话内容。有些同学作业非常认真,正确率很高,但上课一提问,他便“沉默是金”。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口语的训练和复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记叙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或复述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读、背来丰富词汇量,还可以用礼貌用语教育、日常交际示范、优先提问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说话的训练。
(三)指导朗读训练,以“说”带“读”。
阅读训练有助于说话能力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设计形式多样的朗读,如分角色朗读、朗读比赛等,使学生兴趣盎然。读中讲,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讲”,就需要学生对课文精妙的字词句的巧用感悟,从而提高字词句的重组使用表达能力。“说”,是用嘴写文,是用笔写文的初级阶段,属于“写”的范畴。在对学生进行“听”的训练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来巩固听的效果,加深“听”的印象。在进行“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写”的训练。
最后,“写”。即书面表达和学会自我修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让学生学着写,引导多动手写作,进行课堂作文练习时要及时评改作文,我评改前,会先让学生交叉修改。特别强调学生抓住字、词、句的错误运用修改,品读优秀作文,多表扬写作有进步的学生。
总之,学生习作教学,特别是山区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选择合适的教法,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的来提高学生的习作素质和能力。山区小学的习作教学永远在路上,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反思、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