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形势与政策论文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范文模版)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发展
摘要: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文化形态为主的软实力已然成为当今时代国家间实力消长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具有丰富资源和良好基础,同时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与问题.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建设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代中国强国使命所在.关键字: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文化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首先, 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人们对文化资源的重视不够。在国家大力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对文化发展的注意力明显下降,对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的认识也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大量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主观所忽略,潜在的文化软实力没有被发掘。
其次,文化逆差现象严重。文化逆差,是指中国的文化贸易出口少于进口,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和传播存在“赤字”的现象。其实,在中
国深厚文化的孕育下,不乏许多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然而传统文化的背景不同以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给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和竞争造成了巨大的阻碍,使得我们的文化没有占据有利的条件,没有发挥其所具有的潜能。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现在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应从多方面共同入手,加强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抓起: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在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
国创造”的转变。
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供了后备军。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初始起步阶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在目前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二篇:形势与政策论文___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发展
崔东升 财务管理5班 3109004236 摘 要:提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一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二要建立完善文化投融资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三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改革。
正文: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的吸引力、感召力、同化力来影响、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自己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等的能力。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一个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实现自身战略目标的能力。因此,在文化交往全球化语境卜深入探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文化软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系到我国维护自身安全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能力。概括而言,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如下几个方而的意义。1.提高文化软实力是适应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客观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计划》中断言:”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文化交往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产品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到国家的竞争,越来越趋向文化的竞争。
2.提高文化软实力是适应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以文化为核心体现的国家软实力,表现出与我国硬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明显不相称,在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3.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国家硬实力的提升。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能为国家硬实力建设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几年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已经明显增强,但由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刚刚起步,文化软实力西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文化软实力与中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现状还不相适应,同时也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很不相称。
1.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各种方针政策都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倾斜,各种政绩评价体系都以经济发展的各项硬性指标为重要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在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上,乃至在国民的总体认识与具体实践中,都以硬实力(及其资源)作为比较、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标准,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综合实力基础的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提高。总体说来,我们现在的战略方针还停留在”经济强国“的认识层面上,缺乏从提升文化软实力角度增强国力的战略思考和总体规划。
2.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多样化文化的能力不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趋势的发展,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各种腐朽、落后思潮纷纷涌现。而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西方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也不断涌入。这对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构成极大冲击,使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思想文化基础削弱。
三、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事关我国的综合国力,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当前要切实抓紧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的凝聚力,而这一切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所以我们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国家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当前,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必须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培育和谐文化、发扬和谐精神、树立和谐理念,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国文化价值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和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中华民族复兴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三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2.建立完善文化投融资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从质量到数量均处于弱势地位。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既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性。要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要增加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重点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园区、重大文化产业工程和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推进文化产业的提升和调整。各级财政也要安排一定资金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支持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要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和独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或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书报刊印刷、发行、会展、广告、体育和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要拓宽文化产业利用外资的领域,逐步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基础、以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为主体、以股市融资和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使经营性文化实体的投融资环境得到根本改善。[11]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在国有文化企业单位改革中,必须建立和健全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党对文化单位的控制力,把党委对文化单位的经营方向、资产配置、重大决策、重要干部配备等领导落到实处。三是要坚持主流价值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坚持不懈地用这一主流价值导向来教育人民、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和引领社会风尚、社会思潮,不断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在四个关键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一是重塑文化市场主体。要着力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企转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壮大实力;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推进文化企业结构调整优化,重点培育大批大型文化企业(企业集团),扶持壮大成长性好的中小文化企业;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通过“非禁即入”方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完善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和完善各类文化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文化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力度;进一步完善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有效提供专业化服务。三是改善文化宏观管理。努力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文化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文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四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理顺政事、政企、政资关系,明确文化管理职责,做到职能分开、管办分离、财务分离。
这四个关键环节,实质上是两个方面问题,即微观性的文化市场主体和宏观性的文化管理体制问题,前者是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后者是整个改革的核心问题,两者都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着力点。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夏海军,栗志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江淮论坛,2009(02):83-86.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人民日报,2006-11-11(001)。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5(005)。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63.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48.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全球化的文化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杜超,王松华。文化资源转化与文化产业业态创新[J].同济大学学报,2008(04):99-103.张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文化建设[J].,2008(12):20-22。
[10]何增科。国际社会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做法和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01):77-86.[11]龚高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J].福建理论学习,2010,(8): 20-23.[12]黄南珊,袁北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科学发展[N].湖北日报,2010-10-29.
第三篇:形势与政策论文___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及发展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历史上曾经占据过重要地位,对世界产生过深远影响。由于受近代战乱所致,中国文化的自身实力和影响力一度跌至谷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很快。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起步晚、基础弱、经验少,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是,文化人才缺失,竞争力不强。现在我国文化软实力还不够强的一个原因,不是我们缺乏形成软实力的文化资源,而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我们不了解海外受众的需求,不了解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不善于运用国际经验和惯例来传播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应从多方面共同入手,加强民众对文化软实力的认识,提高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抓起:
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动力。在发展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倡导民族精神中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优良传统,摒弃那些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趣味低级、违反社会发展和科学规律的不良成分,这样,民族精神才能真正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打造民族品牌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武器。面对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打造属于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大力发掘我国文化当中的优秀因子,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结合自身日益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强势推出民族品牌,努力减小文化逆差现象,真正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发展人才教育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目前,我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开设了文化艺术领域的相关课程,并且还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培养专业文艺人才。文化人才的培养为我国文化的长期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水平提供了后备军。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正确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既为文化建设提供合法性基础,也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可靠的保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是立党建国的理论基础,处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把两者统一起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是公益性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事业,它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
权益的主要途径。
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参与支持文化建设
首先应营造有利于激发创造活力的文化氛围。文化事业是大众的事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也就是要去努力发现不同层次的文化自觉,充分挖掘各个层次的文化潜力,实现国民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其次,要加强社会力量对文化建设,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务和公益文化事业等方面的关注程度和参与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构筑社会文化心理中的主要作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宣传力量,承担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研究、宣传和普及等重要工作。要将社会力量纳入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形成政府投人与社会投人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人机制。再次,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人条件,推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文化产业,积极利用民资、外资创办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充分运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对文化建设投资或捐赠,形成文化发展的多渠道投人体制。进一步盘活文化企业现有资产,推进资产重组。最后,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并积极制定有关政策,改善当前体制,不断加强文化资源的开发,相信丰富的中国文化软实 力资源会在中国和平崛起道路上发挥出巨大作用!
第四篇: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
中国文化软实力
[摘要]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围绕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所作的精辟阐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
关键词:
文化软实力 提高 建设 中国梦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意义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无法精确地计量、规划和预测。对硬实力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普遍重视、早有共识,而对文化软实力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见仁见智,而且以往重视不够。为此,习近平同志专门就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这一论断从全局和长远的战略高度,突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意义。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分析
(一)、中国拥有的文化软实力资源分析
1、独具吸引力的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5000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文化积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瑰宝,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演化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文化瑰宝,这些珍奇的文化遗存从上古时代一直排列到现代的整个中国文明史序列,而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从漠河到海南的山山水水之间,谱写着中华大地上勤劳的人们从石器时代走到网络时代的壮丽诗篇。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而且内含普世价值,可以作为文化吸引力的基础发挥作用。
2、拥有庞大的海外华文网络和华文媒体资源
华人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他们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海外华文媒体在抨击“中国威胁论”和树立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良好的国家形象和较为灵活的外交政策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外交已经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按照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要求,提出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秩序,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发展观,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协作、持久和平的新安全观,以及尊重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的新文明观。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和开展文化交流,不仅宣传了中国的巨大发展成就,也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心理距离,文化交流还促进了港、澳、台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从硬实力方面说,中国有着辽阔的土地、丰富的宝藏、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矿产、雄厚的经济实力。从软实力方面讲中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中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糟粕正逐步予以重构,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和旺盛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继续保持文化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成功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文化国力的主要发展指标在世界的比重并不理想。
1、国际文化传播逆差严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贴着美国商标的商品、电影大片、各类碟片、乡村音乐、摇滚乐、变形金刚、唐老鸭、米老鼠等一系列无不反映大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东西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即使是意识形态相对淡薄的纯粹娱乐性节目,也因有意无意间展示、倡导了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产生了重大影响。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光辉灿烂的历史传统。但是中国在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2、存在文化认同危机
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是民族国家确立其存在正当性的重要依据,民族国家的凝聚力是建立在全民认同的国家利益、文化传统和相对一致的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基础上。
目前中国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一些群体和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我们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的怀疑。
3、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各国对外贸易能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国都加快了文化产业化的步伐。
中国也认识到了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仅在资金投入上给予了很大支持,而且制
定了比较优惠的经济政策,但是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基础比较差、规模小、发展慢,国家在文化产业资金上的总体投入不够。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全球化的深入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这个客观历史进程是一个多维度齐头并进、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的过程,是一个冲突与融合并存的过程。
西方经济模式和规则的蔓延,西方产品的涌入,西方意识的广泛传播,以及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念,使得一些人在接受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过程中不辨良莠,对其产生亲近感、信任感,最终依赖这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从而只看到本民族文化的劣根性、落后性,看不到传统文化的优势,忽略了民族精神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动摇了一些人本来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根基。
2、大众消费文化迅速崛起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媒介的发展,使文化传播突破了传统的领土疆域,制造一种越来越一致的全球意识和全球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大众消费文化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全球大众消费文化中,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消费文化产品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发展中国家中的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侵蚀,对本土文化、民族传统造成缓慢的然而是重大的影响,许多民族语言、艺术品种濒临灭绝,极大地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接受一定的文化往往就会引起心理和感情的向往,理性的认同。凡是来自这种文化圈的东西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宣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的终结,中国告别了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一些人思想困惑、信仰淡漠,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4、西方文化霸权的渗透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美国以其很强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高科技实力向世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美国文化借助商业机制和高科技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渗透。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利益主体多样化
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带来利益主体多样化,带来人们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各种不同的利益主体、利益群体在竞争中必然会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三、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思想文化已经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扩大我们主导价值观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吸引力,使它最大程度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是一个异常严峻而困难的问题。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战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和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现实课题,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要科学确立以下发展战略:
1、科学发展战略
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坚持科学发展战略,既要处理好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还要科学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内需型文化与外向型文化等各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2、价值主导战略
价值观念是文化的内核,它时时处处主导和制约着文化的发展。处理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过程中,坚持用主导性文化来引领和发展多样性文化。
3、文化融合战略
坚持文化融合战略,就是要以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前提,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文化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文化交流消解文化隔阂,以文化融合化解文化冲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4、自主创新战略
要大力推进文化载体与手段的创新,特别是要运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注重运用新的文化载体和手段来改造和更新旧的文化生产方式,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5月26日
第五篇: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
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
姓名:李妙珠
专业班级:植保1班
学号:20***1
摘要:文化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的影响了人们对国际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事装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有形的“硬实力”,开始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在当今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对世界的文化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文化全球化是必然的产物,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提升我国的文化力还存在着重重困难和障碍。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综合国力、竞争、发展
一、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和意义
“软实力”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最先提出来的。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关于文化,至今没有统一的界定。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排除了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和结果,专注于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语言、电影、价值观念、传统习俗、文学作品等方面。文化并不都是软实力,也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已经成为或可以成为软实力。软实力中的文化要素指的是一国的文化内容对他国形成吸引力,使得他国自愿效仿、学习、追随,从而对他国的国家政权产生影响。文化要成为软实力必须要同化他国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形成强大的说服能力、渗透能力,以有利于本国国家目标和国家利益的实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色彩,文化软实力通过文化的形式来表现,文化的虽然不像物质一样能看的见但是它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小觑的。每个国家的文化都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筛选得到优秀的代表,能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
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中国文化起源早,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和发展。把中国文化的发展按特征大致分为七个时期。从前文明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定型期(秦汉时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成熟期(元明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转型期(从鸦片战争开始,延续到今)。
前文明期的旧石器时代的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安徽和县人,湖北郧县人等遗址的发现标志着中国文化开始萌芽了。在新石器时代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流域的河套人,山西朔州峙峪人,四川资阳的资阳人的遗迹发现了古人们使用的工具与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相比有了变化和改良,从使用天然火种到学会人工取火,农耕文明的发展从使用木犁耕种到铁器耕种,从农业到畜牧业到后来的手工业的出现。这不单单只是中国文化的发现,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夏商周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政治机构建立的开端。它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为后来的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商周社会体制开始慢慢完善和改良出现了系统化的统治阶级体系,建立贡赋制度,出现了刑法,周朝出现世袭制、井田制和分封制,生产技术的发展让商周的青铜器的铸造达到巅峰。夏代可能已有文字和文献记载。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以晚商的甲骨文最为丰富是中国文字发展的雏形。为中国后来的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大变革时期,也是文化的形成期。不同国家由于激烈的社会变革,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经济文化的繁荣使人们对这一空前的社会变革中产生的问题各有自己的态度、愿望、主张和要求。同时,由于诸侯纷争,统治者不可能推行文化专制制度,统治者竞相招贤纳士,各个学派因此有了发展机会。各家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影响,“百家争鸣”由此出现,这一时期形成的各种学术思想成为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源头。诸侯的争霸战加强了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的联系为后来的统一打下政治基础。
秦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治的封建王朝,它和后来的汉朝所采取的政治制度成为封建政权组织和统治机构的模范和蓝本,它们实行的文化政策对后世更是影响至深。秦朝建立起了完整的官僚体系,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封建法典,将郡县制推广至全国,还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东汉时沿袭秦朝的制度加强尚书台,削弱三公权利,加强监督机构,进一步完善了统治机构,确定州县郡地方行政机构,废除内地郡国都尉。此后的封建政权组织都是在秦汉时期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
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是中国文化的恢宏发展的时期。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隋朝选取人才的科举制的建立对中国此后的统治秩序、教育方式、文化内涵产生了深层次影响。佛教、道教的传入对儒学经典的渗透使儒学体系得到了完善和哲学化。
元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大统一时期,其中明清是我国封建制度发展的顶峰和衰落期,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监察制度,创立五军都督府和卫所制度,清朝削弱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权力。文化上明清时期的文字狱严重的阻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时期的西方传教士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因其对外的良好开放性,而能够虽然经受过佛道的冲击,胡汉文化的融合以致外族的入侵都能够一脉相承的延续下来,但到明清以后中国文化却开始走向了一条封闭的道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后为了防止倭寇的侵略,巩固封建统治,开始限制通商。清朝更是在文化、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全面封闭政策,朝着自我封闭的方向发展。使中国文化丧失了一次良好的转型机遇。
鸦片战争中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后西方的文化思想和经济技术的传入是我国的文化发展得到了很好的契机。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的十七党会代表大会中就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也揭示了我们国家价值观缺失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09 年前几个月,中国文化产业平均增幅达 17%。就文化产业的 各个板块来说,根据 2008 年的数据,中国电影产量达 到 406 部,跻身世界前三名,仅次 于印度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票房收入增长 30%,连续 5 年保持 25%以上的 增长率。尽管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仍然十分严格,对影片口和租赁存在诸多限制,好莱坞对我 国市场的前景仍然越来越看好。5 年前,中国在票房收入榜上还排不 上号。而现在,中国 已经成为华纳、迪斯尼、派拉蒙、福克斯、环球 和索尼 6 大电影公司世界 25 大票房收入 来源之一。目前,中国网游产业收入规模已经 远远超过传统的三大娱乐产业——电影票房、电视 娱乐节目和音像制 品发行的收入,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网络游 戏 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实现了由代理到自主研发的蜕变。在流行音乐偶像方面,我国甚至比不上邻国韩国和日本。
三、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和不足
随着经济改革的开放,中国逐渐走向国际、走向世界。我国提出的“和平五项原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和平理念深入世界,许多国家都与我国建立良好的和平外交关系。我国也积极加强与其它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共同促进文化繁荣。这使我国在国际地位上得到了很大的国际声望。2006年底,中国己与145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合作协议,其中在46个国家设立了108所孔子学院和12所孔子学堂,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为中国正面国家形象的树立做出了贡献。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于2009年1月17日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依据2005年世界各国的各项指标数据,认为中国的文化影响力指数己跻身全球第7位,排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由此可见,中国文化软实力已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增强。
我国文字的发展与形成经历了很悠久的历史沉淀,这几年的“汉字热”是我们把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底蕴展现给世界的一个良好契机,每个国家对于他们国家的语言推广都有详细的制定计划,我们国家必须抓住机遇制定符合国情的汉语推广政策,大力推动汉语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用,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以此来加强汉语的国际影响力,维护中国的语言文化利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传播机制,扩大在国际传播中的份额,实现中文信息的全球性传播与分享,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介绍和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提高中国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面对改革开放各国文化的传入的影响,我国的文化发展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近代以来,中国由于特殊的国情发展史,文化软实力建设起步晚,文化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相对于美国美联社、英国路透社、法国法新社和俄罗斯俄塔社,中国新华社的世界话语权相对不足:中国的电影等传媒产业发展也不健全,中国文化的现代传媒手段需要进一步发展。而且我们国家有些特有的传统文化自己没有把它推广到世界。
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弘扬传统文化,更要深度挖掘其精髓,对原有的制度性文化进行必要的调整或发展,寻求具有普世意义的东西,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我们须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在延续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使中国优秀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通过文化开放,使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结合,提升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参考文献: 向仍旦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38页 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第264页
薛明杨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613页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网络资料)中国文化软实力论文(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