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贵州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语文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 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 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得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所以先秦、汉魏时代的人们看到的中国文化跟我们今天看到的并不相同。
C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人们的意识中不可能没有外来的成分,我们用来跟世界交流的,正是经过这种意识诠释的中国文化。
D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所以唐宋时代的文化也不可能再像先秦两汉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
6、下列关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当中国文化进入外国时就会发生过滤和变形,当外国文化进入中国时也是这样,其表现形式没有误读、过度诠释等。
B在文化交流中,实际上并不需要外国人像中国人那样了解中国;否则,我们就难以对自己的文化作出别样的理解。
C只有既是属于自己文化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话语,才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中唯一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
D解决不同文化体系的人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等,这可以成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中介。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从文化交流和比较看,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是不可能也无益处的,因此研究历史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也是没有必要的。
B伏尔泰、莱布尼兹利用已经折射了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可见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解中国。
C对于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有不同的问答,而平等的对话正是获得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的唯一途径。
D从“相互沟通的话语”、“各自的话语”等说法来看,文中所谓的“话语”应该是指文化交流双方的立场观点、思想意识等。
三、(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
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康保裔奋身杀敌的一组是
①保裔选精锐赴之 ②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 ③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 ④身复战没,世有忠节 ⑤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 ⑥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保裔世代行伍出身.一心报效朝廷。其祖康志忠、其父康再遇先后战死边境: 他代父职后,又随众将攻破契丹。宋真宗即位.召他回来,给予赏赐嘉奖。B.康保裔抱定赴死信念抗击契丹。契丹大举入侵,双方约定次日早晨交战,契丹却
提前至黎明层层包围宋军,保裔不愿苟免于死,战至兵尽矢绝,最终阵亡。C.康保裔战死沙场引起强烈反响。他的死讯传来,皇上深深震惊哀悼,停止朝会两天
天.又赐封其子官职,同时一再表示,保裔是为王事而死,理应厚重褒奖。
D.康保裔品行端正,严谨厚道。他待人接物讲究礼貌,又擅长骑马射箭,射飞禽走兽无不中;在与契丹血战时,张凝、李重贵与他共同抗敌,敌军这才退去。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梦中作
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
②
③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地理老师不懂得、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书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声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大河家是甘肃南缘边界上的一个回民小镇。密集的、土夯的农家参差不齐地排成几条街巷,街头处有一块尘土飞扬的空场,那就是著名的大河家集。店铺簇堆,人马拥挤.集上半数以上都是头成白帽的回民。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杨树的梢头,远近能看见十几座之多。
出集百步.便是咆哮黄河。
在这里等摆渡,一眼可以看见甘青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傍大河家集一侧是甘肃.黄土绿树,戴白帽的回民们终日在坡地里忙碌。大河彼岸是青海.红石嶙峋.服色尚黑的藏人们隐约在山道里出没。大河家,它把青海的柴禾和药材,把平特角的藏羊和甘肃的大葱白莱.把味浓叶大的茶——在轰鸣滚翻的黄河水上传递。
河上悬空吊着一条胳膊般粗的大铁索。一条大木船挽在这悬索上.借黄河水的冲力.用一支舵往返两岸。船入中流时,那景色十分壮观。在颤篮如叶的渡船上,船客子扳牢大舵,把黄河的千钧水力,分成了横渡的巧劲。
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走客子,船把式称船客予,淘金人称金客子。船撞入漩涡时。水溅起来,岸上船上的人都怔怔地看。使船时的吆声是听不见的,在大河家.永远地充斥着河谷的,只有黄河跌撞而下的轰轰涛声。
清晨时分,因为黄河走得太急.过水太多吧,整个河谷白摹津地罩着浓雾.听得水响,不见河流。渐渐天热了.阳光照透了雾,才看见平素黄河的雄姿。那黄河太漂亮了.衬着一面被它在古时劈开的红石头山,衬着被它滋润得冲天的茂盛青扬林.一川狂怒狂欢的黄河水,不顾性命地尽管奔流。
我住在韩三十八家里是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沿着昆仑山北缘.沿着塔里木沙漠南缘。他们几个大河家男子逃回了家—— 世界上著书立说的探险家谁走过这样的路线?韩三十八老汉和我看河.总是默默无浯。他从来不提当年,也不讲他见识过的血腥沙场。这对我这个求学者不免可惜,因由我只有凭自己猜想了。
返回大河家以后.他干尽了渡口远近的一切营生:船客、金客、麦客.卖过茶叶,闯过藏人地方。黄河是他的家路;他说过,只要挣上了钱.就找河。在任何一个渡口搭上个筏子.或是再当个筏客子再挣几个钱,不多久就能与他的妇人相遇。这真是一种准确的地理;任世界再大也不难找到黄河,河水一直流向家门.正因此韩三十八老汉稳如泰山.任世事浮沉总那么胸有成竹。壮游无止,这是中国的古风。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去看甘青两省,去看黄土高原和积石山脉的分界,去看那造雾的滔滔大河,和真的经过险境的人一块。
14.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先去大河家住一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说:“此地指行业为客。割麦人称麦客子,船把式称船客子,淘金人称金克子。”综观全篇,这两句话有哪些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韩三十八老汉“喜欢看河”又“总是默默无语”,这是为什么?(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有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5分)
18.从以下12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分别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选词不得重复。(4分)
停止 损害 设立 具有 核实 侵害 咨询 维护 存在 叫停 保护 免受
“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是文化部指导下的企业自律行为。先期试点的六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家网络企业将建立服务页面,_ ① 专线电话等,为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网游监管提供_ ② 与服务。家长可实名举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网络游戏企业_ ③ 之后,将根据家长的要求,依法限制或_ ④ 对该未成年人提供相关的网络服务。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 ⑤ 低俗、暴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 ⑥了那些沉迷于网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要_ ⑦ 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_ ⑧ 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19.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5分)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① 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② 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③ 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④ 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⑤ 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仿照下面的示例,以“博大”为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内容贴切,所写的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成熟是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成熟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定;成熟是一种卓尔不群的 大气。
答:
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一、(12分,每小题3分)1.C 2.B 3.A 4.B
二、(9分,每小题3分)5.D 6.C 7.A
三、(9分,每小题3分)8.A 9.D l0.D
四、(23分)11.(10分)(1)(5分)借了公家的敷十万钱款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 偿还。
(2)(5分)张凝建议上奏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记:“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 12(8)
(1)(3分)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 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5分)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13.(5分)
(1)又申之以搅茝 亦余心所善兮 不预则废
白云千载空悠悠 芳草萋萋鹦鹉洲(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荒于嬉 毁于随
而未尝往也 而卒莫消长也
五、(22分)14.(6分)
①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奠定文章的抒情 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④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机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15.(4分)(1)(2分)①大河家虽然偏疏、原始.不为人知.却是连接中国的一个地理枢纽:②在大 河家.可以看见甘肃、青海两省.又能同时见识回藏两族:⑨大河家更在精神和心 灵上沟通了中国.(2)(2分)①我们不能在世俗生活中放任自流;②要深入到大河家这样的底层民间.才能 找到中国文化的根以及人生的真谛;⑨这既是作者的自我鞭策,更是对读者的期 待. 16.(6分)①上承前文作补充.指明了上一段中“船客子”的含义;②为后文作铺垫.解 释下文“金客”、“麦客”等的含义;③使文章节奏有了变化。17.(6分)新旅程教育——————崭新的人生
从这里开始
七、(60分)21.(60分)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一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
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
第二篇:2018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1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一棵倔拗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悄(qiāo)无声息 盘垣(huán)澄澈(chè)B.蓊(wēng)郁 虬(qiú)藤 柔曼(màn)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D.偃(yǎn)卧 兀(wù)立 睥(pì)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深邃 蜿蜒 荒疏
B.幽邃 蜿蜒 稀疏 C.深邃 曲折 稀疏 D.幽邃 曲折 荒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四书语录体舍生取义逝者如斯夫
B《三国演义》章回小说以时间为序拥刘反曹三打祝家庄 C《家》现代小说巴金高觉新激流三部曲
D《哈姆莱特》悲剧文艺复兴莎士比亚卡西莫多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逐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赖,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信息化时代诞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握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密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与人类的知觉活动、概念活动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得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脑的对信息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 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5.下列对“信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6.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
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7.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 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因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②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官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③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濫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选自《白居易集》)【注】①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 狎:亲近B.万象迭入 迭:重叠 C.杨君缄书赍图 赍:送 D.成胜概 概:景象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为名也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康之由,革弊兴利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灜,指蓬莱和灜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1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B.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C.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D.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夕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记叙白蘋洲五亭等的由来,描写白蘋洲胜景,赞美杨汉公“乐山水”“有善政”,叙议结合,言简意赅。
B.文章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白蘋洲五亭的优美风光,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对江南山水的热爱。C.作者将谢、柳、龚、黄四人与杨汉公加以对比,对他们四人没有良好的政绩有批评之意。D.文章对杨汉公大加褒美,这从侧面体现了白居易“革弊兴利”、关心民生的政治情怀。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0小题,共114分。
四、(23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3分)(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3分)(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2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 ①,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 ②,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④ ”,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做岸不屈:《赤壁赋》“ ⑤,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⑥,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虹关何处落徽墨 石红许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在虹关【注】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行走在虹关,我一次又一次向墨的深处挺进,去追寻墨的风月身影。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欣慰的是,季节扯起的丹青屏风里,总有一棵需十余个大人合抱的千年古樟,华盖如伞,累了,就在树下坐一坐,仰望绵廷浙岭,聆听“吴楚分源”的回声。穿村而过的浙源水、徽饶古道在炊烟袅袅里把日常琐碎的生活串成一幅恬谧幽静的水墨画,人在画中,画在人中,昔日贩夫走卒、野老道者的身影渐行渐远在徽墨涂抹的山水间,一丝淡淡的忧伤悄然在心里泛浮,随着雨滴从瓦片上、树叶间滚落下来,把人带进梦里故园。
一堵堵布满青苔的墙壁上还隐约留存着经年的墨迹,那是徽墨的遗韵吗?石板路上,不时与村人擦肩而过;老宅门内,不时与老人目光相撞。在虹关,我拾掇了一串烙上徽墨溫度的词语: 质朴、慈祥、安然,小桥、流水、人家……虹关,允许我拾取半截残墨,记下一串与徽墨有关联的大街小巷地名。
虹关伫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也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墨,松烟的精灵,千百年来忠实地在纸上屐行职责,一撇一捺站立成墨黑的姿勢,氤氲香气里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徽墨,制作滥觞于南唐,兴盛于明清,享有“落纸如漆,万古存真”之美誉。有权威人士言之凿凿指陈,北京故宮博物院还保存着数十块虹关徽墨。徽墨无声,虹关有幸,虹关人因此而自豪。水口、民居,显然还有徽墨等,不负众望,终于为虹关换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字招牌。
虹关徽墨,不小心逝失在古村落、古驿道边,等待人们去擦亮这张泛着黑色光泽的名片——“徽墨名村”。在一栋民居内,我兴奋地发现,有人在挖掘、研发传统徽墨工艺,遗憾不见墨工,不知那一双手是怎样捣鼓着黑色的诗篇。不大的台面上摆放了刀、小锤、木槽、墨模等工具,还有一些看不懂的物品,想必都是与徽墨有关的器皿、墨料。壁板上挂有制墨工序图《一块墨的前世今生》: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从采取数种原料到试磨鉴定墨质,一锭墨才得以面世,具体制作起来,其工序之繁复岂是图解所能说得清楚的,想想真不容易。一锭墨,千杵万揉,浓缩的精华,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问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我,一个找寻徽墨的陌生人,沿着屋内与厢房连成一体的木质楼梯,漫步走上阁楼,轻轻地踏在楼板上,咿呀作响,我生怕踩醒了乾隆年间经营徽墨的原始账本,生怕踩碎了岁月的痕迹,更生怕踩破了一截遗落的留着明代指纹的徽墨。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家里书桌内一角散落着几块早年留下的普通用墨,七公分长,其侧分别有描金楷书“金不换”“凝香”字样,背面还有莲荷、白鹤等图纹,虽谈不上金贵,但仍散发着幽幽暗香,还有儿时习书的悠悠往事。回想小时候上学时,练毛笔字要买描红本、砚台,还有长条形的墨块。磨墨时总是弄得满手漆黑,便到校外小水塘边去洗干净,再继续练字。与墨的亲密接触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的那几年,以后偶尔再接触毛笔,已经是蘸着液态的墨汁了。我想,那时研磨的墨一定是虹关的徽墨吧。这样一想便感到一丝慰藉,回头再看黄灿灿油莱花簇拥的虹关,一身原生态的粉墙黛瓦着装,仿佛特别的亲切,烟雨蒙蒙中弥漫着老家的气息,一股乡愁莫名袭来。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 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濯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茵茵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阕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注]虹关,即虹关村,古徽州村落,是“徽墨”产地之一,位于今江西省婺源县。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开头运用“子然一人”“蹀躞”等词语,形象地描写了“我”寻找徽墨时身心疲惫、孤独失落的状态。
B.“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是徽墨式微的原因,“华丽”一词运用反语手法,寄寓了“我”内心的惋惜与不平。
C.文章写了一位“隐者”,表达“我”对其放弃大城市舒适生活、在虹关与笔墨为伴的敬慕之情。D.文章回忆儿时磨墨习书的一段经历,意在强调“我”与墨的渊源,真实亲切,具有生活气息。E.文章以寻找徽墨始,以带走徽墨终,首尾呼应,脉络清晰;文字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和文化韵味。
17.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分)18.请结合全文赏析,文中的“我”为何要寻找徽墨。(6分)19.文章在记叙寻墨的同时,为什么还用大量笔墨描绘虹关古村?(6分)
六、(10分)20.阅读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6分)
鲁迅提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丰子恺的漫画《村学校的音乐课》却没有画人的眼睛。你觉得二者矛盾吗?请结合画面说明理由。
21.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答题卡上。(4分)尊敬的馆长 您好!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酷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虛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谢谢!此致 敬礼!刘 星
2018年3月3日
七、(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分)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作文评分表 等级 类别一等(20~17分)二等(16~12分)三等(11~7分)四等(6~0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特征(20分)无标题、错别字多、字数不足、标点错误 减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1.D 2.B 3.C 4.C
二、(9分,每小题3分)5.C 6.B 7.D
三、(15分,每小题3分)8.B 9.B 10.A 11.A 12.C
四、(23分)13.(8分)(1)面对宽广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峦的,称它为山光亭。
(2)杨君先前治理舒地(或“在舒地做官”),舒地百姓太平;现今治理湖地,湖地百姓安康。(3)二者都具备的,大概就是我的朋友杨君了吧? 14.(9分)(1)A(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15.(6分)①风萧萧兮易水寒 ②周公吐哺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④使我不得开心颜 ⑤惟江上之清风 ⑥休说鲈鱼堪脍
五、(21分)16.(4分)A B 17.(5分)主要运用了拟人(或想象)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18.(6分)①喜爱徽墨,而徽墨式微,制墨技艺几近失传。
②墨,传承着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浓缩的是民族文化的瑰宝。③警醒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19.(6分)①虹关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②虹关是徽墨的产地,徽墨也成就了虹关。③虹关引发了作者的乡愁。
④增添了寻墨历程的情趣,丰富了主题。(答对3点即可)
六、(10分)20.(6分)理由 语言表达 21.(4分)①震慑 ②采纳 ③首当其冲
④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⑤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七、(60分)22.(60分)略
第三篇: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仅供大家参考阅读!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如下:
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小学而大遗,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4)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5)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答案(1)言笑晏晏(2)同是宦游人(3)吾未见其明也(4)茕茕孑立(5)而后人哀之(6)心远地自偏
二、语言文字运用(13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在一个以征服和改造大自然为主流价值观的背景下,在日益喧嚣浮燥的年代里,要想在理想与现实间铺上一条回乡的路,那就只有去追寻丰________(yú)生命律动的大地风物,去探求给养内在情性的源头。甲乙在他的最新散文集《鲜花地》中就做了这样的追寻与探索。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1分)
(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分)
答:答案(1)腴(2)“燥”改为“躁”
解析(1)题是根据拼音写汉字,联系前后的字进行推敲,错误率会大大降低。应填“腴”字。(2)题要对成语的含义有正确的理解,“燥”指缺少水分,“躁”指不冷静,根据词语及句子意思,应是“浮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1)当一方将权力赋予另一方时,必须建立一种机制来________权力接受方能够按照权力授予方的意志行使权力,对其决策和行动负责,这种机制就是问责。
(2)模式引进________包括名称和节目模式,还包括节目制作流程的每一个细节,这就“强迫”中国电视制作从各个环节弥补不足,从作坊式走向工业化流水线。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与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不过是________,我只是中国这个大家庭里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但我愿做有价值的那一个。
A.保障 不只 九牛一毛
B.确保 不止 九牛一毛
C.确保 不只 沧海一粟
D.保障 不止 沧海一粟
答案 C
解析 确保:确实地保持或保证。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1)句不存在“受侵犯和破坏”这层意思,应选“确保”。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不但,不仅,表递进。根据(2)句的“还”,应选用“不只”。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3)句侧重说人的渺小,应用“沧海一粟”。
4.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①大漆,是漆树树皮中分泌的汁液,又名生漆、土漆、国漆,有“漆中之王”的美誉。②中国漆树产量大,质量佳,在远古时期便已使用大漆、认识大漆,并用大漆制作器物。③目前中国发现的现存年代最久的漆器,距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有语病句子的序号:________
修改:答案 ② “使用大漆”与“认识大漆”位置互换。
解析 通过分析,在②句中,“使用大漆、认识大漆”语序不当,不符合认知规律,应是先认识后使用,二者应该互换位置。
5.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7分)
在厦门海沧野生动物园的非洲草食区,游客总能看到。遗憾的是,园方昨天传出坏消息:有一只雄性,而它的“爱人”,另一只雌性。
究竟是谁害了它们?园方兽医为雄性,赫然发现它的胃中囤积着重达4公斤的塑料垃圾袋!虽然垃圾袋上的字体已模糊,但依稀能辨出是各种食品的包装袋。
据园方介绍,鹿属于反刍动物,误食塑料包装袋后,法把这些异物反刍到口中吐出,也无法将它从胃肠中排出,日积月累,而垃圾袋也无法排出体外,最终被堵死。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答:(2)请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答案(1)厦门一野生动物园中黇鹿因误食塑料垃圾丧命。
(2)要点:这一事件反映了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在景区游玩时,随手扔垃圾,可能会给野生动物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为此,我们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从身边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具体略。
解析 在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时候,我们需要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几个方面对新闻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进行整合概括。在谈自己的看法时,可先对新闻事件进行评析,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再指出正确的做法。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2014·龙岩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城镇化应直面文化命题
杨平
①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否则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
②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③新型城镇化应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然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化在其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如何避免城镇化浪潮出现“去历史、去文化”现象?
④“千城一面”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广受诟病的一种现象。在相似的城市面孔中,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有生活而无品质;传统的共同体日益瓦解,邻里生活渐趋消失,进而导致人际隔膜、阶层隔膜、人心隔膜,社会信任难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社会缺乏共同伦理。这些现象与工业化和市场化相伴而生,成为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副产品。
⑤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城市文化在城市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题。因为说到底,人们聚集于城市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而城市文化,则是一个城市能否赋予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
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迅速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并未随之确立。中国人正在寻找工业化时代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这其中的种种矛盾和不适,深刻地反映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格局之中。与此同时,新工业文明正悄然袭来,信息化、全球化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这种新型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更是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为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带来更大的挑战。应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将为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⑦如何涵养城市文化?在传统中国,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地位;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未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因此,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政府的规划与行政能力十分重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也十分重要。但仅有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否则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
⑧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终形成,必然有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及互动的过程,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无法形成城市精神,靠市场的无形之手也无法建构健康的城市文化。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社会力量在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的过程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新命题。
⑨所谓城市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可以体现为美轮美奂的城市建筑,也可以体现为传统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生长,但归根结底,它体现的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如此,城市才可宜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才可和谐,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才可扎根,经济发展才可能借此获得自己的文化面孔。
(选自2013年12月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大推动了中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引起了当今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关注和讨论。
B.涵养城市文化,以往是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地位;现在是市场力量为主力军;但将来,社会力量将后来居上,成为主体。
C.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正面临工业化和全球化的考验,但只要认真应对,就可能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良好影响和积极作用。
D.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呈多样化,既可以是能看见的美丽建筑,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既可以是传统遗存的物品,也可以是未来创造出的文化产业。
答案 B
解析 “现在是市场力量为主力军;但将来,社会力量将后来居上,成为主体”错,原文为:“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未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
7.“这其中的种种矛盾和不适,深刻地反映在我们居住的城市格局之中”中的“种种矛盾和不适”具体指什么?(3分)
答:答案(1)当今城市缺乏有品质的生活。(2)传统的共同体日益瓦解,邻里生活渐趋消失,形成各种隔膜,社会信任难以建立。(3)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社会缺乏共同伦理。
解析 首先要找出设题句在文中的位置,然后由此句向前搜索,找到与之相照应的内容,即文章第④段,最后对用分号隔开的第④段第三句话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8.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提出城镇化应直面文化命题这一问题。(3分)
答:答案(1)过去和当今的城镇化建设缺乏历史和文化建设,城市缺乏有品质的生活。(2)城市有了文化,才能赋予居民幸福生活。(3)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它体现了城市的价值和精神。
解析 从全文的角度考虑,逐段阅读,分析其与文化命题的关系,凡涉及文化命题的存在问题、意义、实质等的内容都可作为答案要素。如第④段是文化命题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第⑤段是文化命题与人们幸福生活的关系,第⑨段是文化命题的实质,筛选其中相关的语句,整合答案即可。
第四篇:贵州家庭作业答案语文
我们总会有很多的作业,大家想知道作业的答案吗?来看看这篇答案是不是你需要的吧,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贵州家庭作业答案语文,欢迎参考借鉴。
1、略
2、略
3、司马迁,《水浒》,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己亥杂诗,屈原,《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家》、《春》、《秋》,七绝,置之脑后
4、BBACBBDADBCAC5、乙是山东演员甲是广西教师丙是辽宁工人
6、(1)句①“消费人群”改成“消费者”;句②“和”改成“或”;
(2)句③“与教练”和“通过”调换位置;“讯问”改成“询问”。
7、略
8、略
9、这幅漫画讽刺了某些人只重钱财而忽视人格.10、:(1)不但没有影响表情达意,还形成了音调的回环往复之妙;描绘出一幅幽静、迷蒙、冷寂、悲凉的画面。(2)商女为了生计,卖唱生存情有可原,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点歌和听歌的人,即醉生梦死的权贵和统治者。作者想批判的是这些人;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醉生梦死的上层人物的感慨。
11—
16、略
17、更残暴、更无人性
18、时间19、1937年12月,在南京紫金山麓,侵华日军中两杀人狂举行杀人竞赛。
20、本义是形容有滋有味或趣味很浓的样子。这里是反语,表明对其神态的憎恶。
21、最触目惊心的是他们杀人的数量;最令人厌恶的是他们的神态——笑。
22、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劫难,中国依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坚不可摧,这里的长江指代中国。
23、牢记历史教训,创建美好未来,才能免遭欺侮。
24、shì hàn mǎng bǐ
25、第一段的最后一句。
26、第六段的:同情、仁慈、宽恕、和平、合作。
27、想象合理即可。
28、开放性试题,答案符合生活现实,内容反映动物幼儿游戏与日后“战争”关系即可。
29、如开展正确的历史教育、和平教育等。
第五篇:2011广东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我内心已有非常好的保障,若一个人不知足,即使拥有很多财产也不会感到安心。举例来讲,如果看着比尔·盖茨的财富和你自己的距离那么大,那么你永远不会快乐。重要的是内心的安静,表面看来很忙,但内心其实没有波动,因为自知做着什么工作。我知足,但不表示没有上进心。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语 文
本试卷共8页 24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
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卷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
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 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 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协作/提携 歼灭/忏悔 畜牧/牲畜 B.豁免/庆贺 膝盖/油漆 载重 /载体 C.胆怯 /商榷 扮演/搅拌 反省/节省 D.储存/贮藏 阻挠/妖娆 传记/传奇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 使用不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
我国历代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 更是卷帙浩繁 蔚为大观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 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 使人自顾不暇
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 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
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 为读者所诟诟病 但就其主流看来
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
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 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 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蔚为大观 B.自顾不暇 C.鱼目混珠 D.诟病 3.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 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 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
B.《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 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
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都是好人 人间自有真情在
C.成功的基础是奋斗 奋斗的收获是成功 所以
天下唯有不胃艰难而奋斗的人 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D.我先来到展厅后面一座小山上 映入眼帘的 是一个巨大的由一块茶色玻璃构成的覆斗形上盖 它保护着古墓的发掘现场
4.语意连贯的语段 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使用语言 不仅要用得对 在语法上不出毛病 而且要力求用得好 要有艺术性 有感染力
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 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
② 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 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
③ 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 说都说不通
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
④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
⑤ 好的修辞
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B.④③⑤①② C.⑤②①④③ D.二、本大题7小题 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5-9小题
东乡罗提督战功 见于《圣武记》者详矣 其智能亦自可韬 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公尝率兵入南山 搜余贼
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晨必发火器惊之 公问故 令获一猴来
⑤③④①② 剃其毛
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明晨俟群猴来 纵之去 皆惊走 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 夔关临峡 山水迅急 瞬息千里
盐枭至则鸣金叫呼 越关以过 船皆设炮械 两旁系大竹 弯如弓 他船追及 断系发之 船必覆 人莫敢撄 公募善泅者
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俟船过 附而锯其舵 抵关适断 船不能行 触石破 尽获之
罗少亡赖 数行窃 令捕之杖毙 弃诸野 中夜而苏
匍匐至一老妪家 周之 乃改行 投身军营 骁勇冠绝侪辈 当赵金龙之乱 罗受命
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 贼已困 将擒矣 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 未至
诸公议待禧至 罗曰:“围久师怠 贼必遁
”遂违众一战 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 不少讳
并请文人历叙其事 洵奇男子也 改行后 始娶妻 忽患奇疾 百方不治
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 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 ”罗自念贫窭 安得三十千钱
语其妻曰:“吾病且死 汝亦饿死耳 苟鬻汝 得钱买药 则两活矣 ”妻泣而从之 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 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 B.明晨俟群猴来 纵之去 腾跃 C.官夔州游击
夔关临峡 做官 D.抵关适断
船不能行 碰到 6.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其智能亦自可韬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
语其妻曰......越关以过 船皆设炮械 C.令捕之杖毙
弃诸野 D.遂违众一战 歼贼且尽
妻泣而从之
病果瘳 吾病且死 汝亦饿死耳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
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①公学率兵入南山
搜余贼 ②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 ③侯船过
随而锯其舵 ④乃改行 投身军营
⑤罗曰:“围久师怠 贼必遁
” ⑥得钱买药 则两活矣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 群猴偷吃庄家 村民深受其害 罗提督巧用计策 帮助他解决了猴患
B.为了对付盐枭 罗提督因地制宜 巧妙部署
他令下属避其锋芒 暗中袭击
取得了辉煌战果
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 后洗手不干 投身行伍
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 立下了汗马功劳
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 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 他让人提醒自己 以此为鉴
再也不做违法之事
9.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糙糠
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理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⑵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公募善泅者 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 洵奇男子也
10.阅读下面的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7分)
减字木兰花 苏轼
莺初解语 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 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
颠倒红英间绿苔
⑴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的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⑵结合全词
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答对一空给1分)(6分)⑴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⑵我闻琵琶已叹息 又闻次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⑶ 秦人不暇自哀 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⑷----------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三、本大题4小题 共16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
美和美的东西
蒋孔阳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 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 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 用的家具
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 来说他们美不美
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 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 首先碰到的
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 把美的东西当成美
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 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 然后再将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
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 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 来回答“什么是美” 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 说他所要探讨的
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 而是“什么是美” “我问的是美本身 这美本身
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 就使那件事物成为美” 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 最后不得不感叹的说:“美是难得 ”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 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 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 关于美本身
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 也就是美的本质
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的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 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
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 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例如漂亮的小姐
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
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 美的东西千千万万 但它们都各有其美 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 更不能相互等同
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
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 也是各异其趣 迥不相同
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 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
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 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
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
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 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 它就可能不美或是另一种美 例如西湖
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前的时候 条件不同
它就具有不同的美
而当杜甫写到:“好雨知时见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时的美可以说是美的
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表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
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 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
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
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 而且是自相矛盾的 从自然到社会 从物质到精神 从生活到艺术
无不由美的东西存在 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 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 当然不可能 同一种东西 可以是美的
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
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 也可以都是美的第四
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 本来不是一种“东西” 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一种东西呢?谈到味 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 它有红黄蓝清浊高低 凡此
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 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 但是都不然
你是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
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 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 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 而在于味外之味 色外之色 声外之声 这样
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 固定的味、色、声 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
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选自《美学新论》 有删减)
12-13 题为选择题
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 选对两项给5分 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
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从美的本质看 漂亮的姑娘本身就是美
B.从美和一定物质条件的关系看 人的嗓音好 歌声不一定就美
C.梅花的美丽与桃花的美丽虽不相同 但都包含着美的规律
D.在欣赏诗词时
不能用词的婉约美去衡量词的豪放美
E.斑马身上的黑、白两种颜色决定了它的美
13.下列说法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美的概念需要根据美的东西来总结
B.不能因为某一种东西是美的 就把与之相反的东西当成丑的
C.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并未解决“美是什么”的问题
D.美的东西人人都能欣赏 所以美的问题并不复杂
14.指出画线部分“味外之味”中两个“味”字的不同意思(4分)
15.一群大学生探险进入一处原始森林 对所见景物的原始美十分赞叹 几小时后 他们迷路了
夜幕降临......他们对周围的景物开始感到恐惧 请从美于人的关系的角度 结合文中原理
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 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
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 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6-18题
严冬海猎
陈秉汉
①风静了
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 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 海肚天脚一片胭红 怕怜的夕阳像喝多了酒 醉醺醺地投入暮霭中 这是霜冻的征兆
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 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旧衣服 衣服又宽又长 过了膝盖
袖口还卷了几卷 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
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 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
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 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
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 仰头喝几口烧酒 脱下衣服 跳进海里
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 妈妈
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 但是聪明的海龙知道爸爸是怎样捕鱼的 觉得很过瘾 很刺激
他几次要跟爸爸下海 都被爸爸骂了回来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 桌上放着一竹篓瘦小的番薯 一钵清得照见人影的稀饭 还有一碟咸虾子和一碟咸萝卜
小屋里响起单调乏味的蚕吃桑叶般的咀嚼声 妈妈捞一碗稠的稀饭放在爸爸的面前 爸爸把稀饭倒进钵里 舀了一碗粥汤
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连皮带根艰难地咀嚼吞咽 不时停下来咳嗽
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 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儿 像吹箫一样呜呜响
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 天气这么冷 你别去耍海水了 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 邻居老叔说的
”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 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他把一块番薯连皮带根吞咽下去 今晚他毫不客气 只顾填饱自己的肚子 今晚他要干大事业
天黑下来
破漏的小石屋冷冷清清 爸爸咳嗽着躺下了
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 海龙心中有事
装作睡着了的样子发出做作的鼾声 不知什么时候了
爸爸的咳嗽和呻吟声渐渐轻了 海龙这才蹑手蹑脚溜下床 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 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 洒下淡淡的星光 海滩像一片蒙蒙轻雾 大海平潮了
远处传来哗哗的涛声 像大海沉睡时的均匀鼻息 海龙觉得那地方非常美丽 非常遥远 好像一个幻境
那里有星星点点的渔火 像醉人的眼睛 此刻可能都睡着了 他深情地望望小石屋
冬夜的小石屋像梦一般静寂
此刻被一种凄凉而又温暖的气氛所笼罩 门前木麻黄纹丝不动 斑驳的树影爬上西墙 渐渐拉长 淡了
屋里格外昏暗
偶尔传来爸爸的咳嗽和妹妹睡梦中磨牙的声音
海龙已经学会看星星辨早晚了 俗话说:冬潮涨子午 远处起大潮了
一会儿轰轰潮声铺天盖地而来 大海瞬息万变 海龙心里激动 仿佛已经长大成人
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黯淡 和夜色融成一体 他不会喝酒
也不知道爸爸的酒放在哪里
他悄悄掏出两个埋在热灶灰里的番薯 还有些烫手 他拍掉草木灰 连皮吞进肚里 全副武装 肩挑尖担
挑着鱼篓、干柴捆 快步向海滩走去
他把尖担插在潮水线上 爬上礁屿 解开柴捆
划了几根火柴才把柴枝点燃 柴枝熊熊燃烧起来
照得周围海面红光闪闪烁烁 他脱下衣服 浑身一阵哆嗦
急忙用水布包好衣服盘在头上 迅速溜下海里
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 像冰窖一样
海龙感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 他没有后悔 没有退缩 爸爸忍受得了
自己为什么忍受不了 他咬咬牙 挥动双臂 捞水擦擦身体
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团热气 它们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
海龙的周围已经簇拥着许多尖头鱼 它们笨拙地向海龙的腋下、胯下钻来 寻找最理想的去处 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 忘记了寒冷 牙齿叼着鱼篓 双手左右开弓 左一条右一条
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 一一把它们丢进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 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 到插尖担的地方 鱼篓满了
要是爸爸便立即拔起尖担挑起鱼篓上岸来 脚一蹬穿上裤子 手一伸穿好衣服 弓着腰小跑回家
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 放着钞票不捡才是傻子 可是鱼篓满了
没地方放呀!得想想办法 他爬上礁石 添了柴火
解下盘在头上的衣服 拿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 一段裤带把裤角扎牢 把篓里的鱼倒进去 再用另一段裤带扎了口 海龙带着鱼篓再次溜下海里
身子接触到密密麻麻滑滑溜溜的尖头鱼 现在简直像大把大把捡钞票 他激动得热血沸腾 忘记了寒冷 忘记了饥饿 忘记了困乏 他干狂了 干傻了 干邪性了
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潮水开始撤退了 海龙穿好上衣 拴好水布 光着屁股 拔起尖担 肩挑沉甸甸一担尖头鱼迅速爬上岸来 这才感到寒风刺骨 浑身哆嗦 牙齿打战
嘴巴发出呼呼怪叫 双脚已全麻木了
后半夜 爸爸连连咳嗽 醒了过来
用手一摸不见海龙 急了
忙找到妈妈床前 也不见海龙影子 鱼篓和尖担也不见了 他心里明白
急忙穿上破裘跑出门外
遥见礁屿那边还有篝火明明灭灭地燃烧 急忙用手合成话筒呼唤海龙
妈妈被惊醒了
点亮船灯和爸爸一起向海滩走来 船灯被海风吹熄了 爸爸妈妈一脚深一脚浅 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 一点回应都没有 爸爸妈妈好不着急 妈妈一个踉跄 脚下好像绊着什么 软绵绵的 她低头一看
这不是孩子吗?妈妈双脚一软 跪了下来
只见海龙光着屁股
肩上的担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 都盛满了银晃晃的尖头鱼 爸爸妈妈惊呆了 赶忙背起海龙
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 喝下一碗热水 钻进妹妹的暖被窝 冰冷的身子接触到妹妹 把妹妹惊醒了
“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妈妈忙哄妹妹:“哥哥给你捡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 不禁破涕为笑
妈妈钻进被窝用力挤
爸爸搬过来自己的破棉被盖上去 钻进去
把海龙夹在中间 用力挤 挤出热气来 小石屋格外温馨
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音 穿过石缝儿溜走了 黎明前的大海静了
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选自《2004年广东散文精选》 有删减)
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请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17.文中海龙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4分)18.海龙捕鱼时经受了考验
使他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哪些?(3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两个原因(4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9-21题
梁宗岱①先生 ① 像宗岱那样禁不住高高兴兴的人 我从来没见过 他那种高兴劲儿 有时候把你吓一大跳 即使他确实知道灾祸临头 我敢说
他还是过那种无忧无虑的快活日子:他会特别重视仅有的那一丁点儿阳光 因而完全忘掉美景背后的一大堆影子和黑暗 宗岱热爱人生 热爱得要命 对于他
活着就是上了天堂 他一息尚存 便心满意足 他笑着过生活 我们许多人
因为对生活有求而不得 也只好笑一笑 宗岱呢
因为对生活无所求 所以笑得最好
②这种高高兴兴的性情
在他的脸上不是表现为一团笑纹的微笑 就是表现为欢快地扬眉张口
似乎急于把人生献给他的一切狼吞虎咽地吃下去
再用咂得乱响的双唇像回声一样说着全能的上帝所说的话:“看哪 这很好!” 他那轮廓鲜明的相貌和锐利的眼睛 透露出来高超的智慧
它渴望着对心灵作深入的探险
③ 宗岱有运动员的体格 中等身材 稍有些瘦
哪一天他都可以当个马拉松健将 实际上
他是个出色的善于跑路的人
他洋洋得意地说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 他也爱游泳;在这方面
他认为他的勇敢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限度 我不大相信 不过 我敢说
必然可以超过一点儿 此外 为了保健
他操练孙唐②的锻炼功法等等下了苦工夫 ④ 宗岱喜好辩论 对于他
辩论简直是练武术
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 若一面走路一面辩论
他这种姿势尤为显著:跟上他的脚步 和跟上他的谈话速度一样不容易 辩论得越激烈 他走得越快 他尖声喊叫 他打手势 他踢腿 若在室内 也完全照样 辩论的缘由呢 为字句 为文体 为象征主义
而最难对付的往往就是为某两位诗人的功过优劣 要是不跟宗岱谈话
你就再也猜不着一个话题的爆炸性有多大 多么简单的题目 也会把火车烧起来 因此
跟他谈话
能叫你真正筋疲力尽 说是谈话
时间长了就不是谈话了 老是打一场架才算完
⑤对文学 宗岱最有兴趣
他崇拜的是陶渊明、法雷芮、蒙坦、莎士比亚、拉辛和巴斯加 他们的著作
他读起来永远放不下 法雷芮的诗 他极喜欢
但我们若听他朗读
却往往无法注意诗句的美妙
而全被他朗读的架势吸引了--令人很容易幻想着自己正在听一个宗教狂的狂热的宣传
⑥旁人看来
宗岱的翻译简直是件苦差 纸上的文字仿佛都跟他有仇 他一个一个地计较 死盯着不放
不独一字字的地译
连节奏和用韵都力求和原作一致 他这样难为字句几近傻气
但他译的蒙坦的随笔及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公认的接近原著 只怕无人能与之媲美的
⑦法雷芮的格言“要行动 不要信念” 是宗岱衷心信服的
但宗岱的人生哲学还不止于此 实际上
他并不相信上帝、天路历程和永生 无疑
他就是相信自己 相信人生可恋 文学可喜 女人可爱
如果有人长期埋头于硬性的研究之中 忘了活着是什么滋味 应该看看宗岱 便可有所领会
如果有人因为某种原因灰心失望
他应该看看宗岱那双眼中的火焰和宗岱那湿润的双唇的热情颤动 便可唤醒自己对世界应用的兴趣 我整个一辈子也没见过宗岱那样的人 那么朝气蓬勃 生气勃勃
对这个荣华世界那么充满了激情 他活多少年
我一定相信多少年
相信激情、诗情和人生是美妙的东西--不
应该说是人回老家以前所能得到的最美妙的东西
[注]①梁宗岱(1903-1983):广东新会人 诗人、翻译家
②孙唐:德国体育家
(选自《一知半解及其他》南星译 有删改)
19.请分别指出文中③④段画线部分所用的修辞手法 并具体说明这些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1)他走路比汽车或者比飞机还快(2分)
(2)对于他 辩论简直是练武术
手、腿、头、眼、身一齐参加(2分)
20.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21.如何理解第⑦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五、本大题2小时 每小题6分 共12分
5分)
22.(1)请在下列关联词中 选取最恰当的3个 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3分)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 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 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 但是他们②是现实主义者
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
③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2)将下面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3分)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23.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
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接下来韩梅同学将介绍“中秋节” 这时班会主持人需要说一段话
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 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 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 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六
本大题1小题 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 “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 可以是长河的源头 可以是坐标的中心
可以是事物的根本......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 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 写一篇文章 自定文体
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2011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存疑)
1、D
2、B
3、C
4、A
5、C
6、B
7、B
8、D
9、(1)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2)罗公招募一些擅长游泳的人
(让他们)拿着利锯隐藏在上流的水中
(罗提督)邀请了文人来记叙他先前的人生经历 他的确是让人感到奇异的男子
10、(1)早春时节
主要体现在富有季节性的事物上 如莺的啼叫 如酥的微雨 似有似无的春草
(2)面对眼前早春美景
词人不由的抒发了“休辞醉倒”的感慨 对早春美景生发出无限喜爱之情 同时
由于岁月的更替
作者也生发了“人生易老”的慨叹 “花不看开人易老” 慨叹中又不失旷达、洒脱
11、(1)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12、A E
13、D
14、第一个“味”是指气味 如酸甜苦辣
主要是指事物的物质属性 第二个“味”则具有抽象的意味
主要是指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15、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
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 它是美的
大学生刚进入原始森林时 他们以欣赏的态度来看 便对森林美景赞叹 这时的森林是美的
而当他们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 原始森林就可能不美 如夜幕降临
周围的景物让人心生恐惧
16、第一处景物描写交代了小说发生的背景 季节是严冬时分
与题目中的“严冬”一词相照应
并且为整个故事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处描写
写出了大海的宁静
该处描写反映出海龙一家人的心境
对“在艰苦的岁月中亲情的讴歌”这一主题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17.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朴实的渔民 捕鱼技法高超
他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家人
但因生活的窘迫病痛的折磨而又表现出的无可奈何 18--21 略(1)尽管 既然 因而(2)真、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丑、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言之成理即可 和2010年的题型相似 没有什么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