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语文试卷(样例5)

时间:2019-05-14 14: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教版八下语文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教版八下语文试卷》。

第一篇:苏教版八下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6分)

(1)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2)浊 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3)_______,水波不兴。(苏轼《赤壁赋》)(4)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白居易《池鹤》)(5)翅湿沾微雨,_______。(葛天民《迎燕》)(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论语· 雍也》)2.请按下面要求,写出你所知道的古诗文句子。(4分)

(1)交友的准则关乎人格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陋室铭》中刘禹锡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时,也谈及了他的交友原则:“_______,_______。”

(2)青少年要敢于向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

3.下面是一则选文片段,请阅读后完成下面的问题。(7分)

我们无法选择出生,无法选择父母。我们无法选择出生的历史时期与国家,以及成长的周遭环境。但是在这些无法选择之中,我们的确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是勇敢无畏还是胆小怯懦,是目标坚定还是随波逐流。我们决定生活中哪些事情至关重要,哪些事情微不足道。不论世界对我们所做的选择和决定有多么漠不关心,但是这些选择和决定都是我们自己做出的。当我们选择和决定时,我们的生活便得以形成。总而言之,最终构筑我们命运的就是我们的报负所在。(1)文中加着重号的汉字的读音是:_(1分)

(2)文中还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_应改为_。(2分)(3)根据文中的语境请解释划线的词。周遭:_______(2分)(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我国名著中的人物和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成了许多歇后语被人们广泛运用。根据下边的歇后语,按要求答题。(5分)

①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②唐僧取经——好事多磨 ③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⑴根据上面的歇后语填写表格的内容。(3分)歇后语序号出自作品作者 ① 罗贯中 ②《西游记》 ③ 《水浒传》

⑵请从以上歇后语中选择一个人物,用简略的语言介绍一则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实践(13分)

请你参加与《于丹〈论语〉心得》有关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链接资料:

[人物介绍] 于丹,北师大教授。200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连续推出她的《〈论语〉心得》讲座。她的解读唤起了民族记忆,冲破了专家与群众间的藩篱,让高深文化走出象牙塔,来到群众当中,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令人耳目一新的阐释方式,让她收获了赞许,也面对着质疑。对此,她选择了从容,用加倍的勤恳真诚回馈赞许者的热情,用坦荡的“三鞠躬一握手”直面质疑者的诘责。[相关言论]

①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与毁灭。②于丹是电视媒体强大的传播所创造的神话。

③她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做的文化普及工作。④父亲、师大的悉心培养,博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促使她成功的强大力量。

⑴〖办校刊〗 仔细阅读链接资料的[人物介绍],联系上下句补全“卷首语”(4分)卷首语:

冲破藩篱,_____; 解读经典,诠释人性。____,直面诘问; 勤恳真诚,回馈热情。

⑵〖辩论赛〗 请结合链接资料的[相关言论],拟一道辩论题。(4分)

要求:辩论题的正、反观点不能只来自[相关言论]的同一句话。每一方观点不超过15字。正方:_____________ 反方:_____________

⑶〖座谈会〗 下面两句话均来自《论语》,请任选一句谈谈心得体会。30字以内。(5分)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 木棉花开(21分)

① 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他当作是作家矛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口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阴;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的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漂浮空中,如六月下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的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选自《闽南日报》2008年4 月,有删节)6.阅读第①段,你觉得“我”为什么会“惊呆”?(请用原文回答)(4分)7.请根据第②-④段内容,概括出木棉花的特点。(4分)

8.阅读⑥-⑦段,你觉得木棉花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和精神?(4分)

9.本文在写法上与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有哪些相同的地方?(4分)

10.文章如行文流水,语言优美。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加以赏析。(5分)

[二]读书人是幸福人(19分)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瀚海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拥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利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一个人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俗。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中学会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连系的人。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读书,总是以其优好品质得以流传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欢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热多半因向往于崇高一类,对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心灵纯洁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趋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年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读书使人避恶。

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选自《时文阅读》,有删节)11.读完全文,你认为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3分)

12.文章第一段“另一个更为瀚海也更为丰富的世界”具体指什么?(4分)13.仿照划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4分)

14.文章的结尾说“读书人是幸福人”,从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读书“幸福”表现在那些方面?(4分)

15.读了全文,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联系文中“并非凡书皆好”的观点,谈谈怎样对待“读书”这个问题。(4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伯乐一过冀北之野①,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②取之,群无良马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注】①野:郊野。②辄:就。)--------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16.甲文中贯穿全文中心的一个短语是“___”。乙文采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伯乐的“___”。(4分)

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⑴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⑶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⑵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 ⑷安能空其群邪 安: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⑵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苟”常用的义项有:①不严肃,随便;②苟且;③如果,假使。)

19.甲文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深意呢?(3分)

三、作文(55分)

20.春天来啦!大自然变得明丽而清新: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菜花黄了,小草茵了,太阳红了„„天地间五彩缤纷、色彩绚丽,简直就是一幅生动鲜艳的画!请以“春天是一幅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不要抄袭别人的作品。2.文体不限,你可以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来写作。3.不要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参考答案

一、(35分)1.⑴枯藤老树昏鸦 ⑵燕然未勒归无计 ⑶清风徐来 ⑷怅惘青田云水遥 ⑸泥香带落花 ⑹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⑵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时,该空不得分。)3.⑴nuò(1分)⑵“报”改为“抱”(2分)⑶周围,四周(2分)⑷删去“但是”(2分)4.⑴①《三国演义》②吴承恩③ 施耐庵(各1分)⑵略。(2分)(人物与情节相关即可得分)5.⑴弘扬传统(传播智慧)从容坦荡(宽容大度)(各2分)⑵正方: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普及 反方大白话的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或正方:于丹的成功基于博学 反方:于丹的成功源于炒作)(各2分)⑶略。(5分)(心得体会独到,可给满分。)

二、(55分)[一]6.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4分)7.木棉树属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高;躯干挺拔;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花朵硕大且红艳;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4分。答对四点即可得满分。)8.不计较得失,不追求个性张扬,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蜂蝶的傲然正气。(4分)9.⑴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⑵都采用了对比的写法⑶都是先描绘其外形特征,后揭示其性格特征。(4分。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10.略。(5分。能从修辞或词语的运用的角度来欣赏,即可酌情给分。)[二]11.读书人是幸福人。(3分)12.过去的世界和未来的世界(虚幻的世界)。(4分)13.略。(4分)14.增加知识,陶冶情操。(或答“ 读书加惠于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4分)15.略。(提示:可以从有选择性读书这个角度来谈谈。)(4分)[三]16.不知马 善知马(知马)(各2分)17.⑴两马并驾 ⑵等同,一样 ⑶通“饲”,喂养 ⑷怎么,哪里(各1分)18.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⑵如果没有了好马,那么即使说没有马,也不算是虚夸之语了。(各2分)19.作者用“伯乐”喻指能识别人才的慧眼识才之士,用“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希望统治阶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愤懑不平和怀才不遇之感。(3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第二篇:苏教语文八下4.18口技教案4

十八 口 技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口技》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文章先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时间、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开演前的气氛。为下文叙述精彩的表演作铺垫。主体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描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的反应。主要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一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二是发生在这个家庭附近的一场大火的情景。第二段写口技艺人表演一家人深夜被犬吠惊醒的情形,以及宾客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第三段写口技艺人表演一家人由醒复睡的情形,以及宾客情绪的变化;第四段写口技艺人表演一场大火突然而至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和动作。最后写表演结束时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首尾呼应。基础梳理

一、字音 屏障(píng)少顷(qǐng)犬吠(fèi)呓语(yì)....夫叱大儿声(chì)齁声(hōu)咳嗽(sòu)中间(jiàn)....曳屋(yè)许许声(hǔ)几欲先走(jī)...

二、通假字 “坐”通“座”,座位。如:满坐寂然。

三、词义 1.一词多义

坐:(1)动词,坐、坐在。如:口技人坐屏障中。(2)通“座”,座位。如:满坐寂然。

绝:(1)极点。如:以为妙绝。(2)停止,消失。如:群响毕绝。

乳:(1)动词,喂奶。如:妇抚儿乳。(2)名词,奶头。如:儿含乳啼。

指:(1)名词,指头。如:手有百指。(2)动词,指出。如:不能指其一端。

妙:(1)名词,妙处。如:众妙毕备。(2)形容词,善、好。如:以为妙绝。2.词类活用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如:妇抚儿乳。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如:不能名其一处也。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如:京中有善口技者。

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奇妙的声响。如:众妙毕备。3.古今异义

走:古义:跑。如:几欲先走。今义:步行。

中间:古义:中间夹杂着。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今义:两事物之间的位置。

稍稍:古义:渐渐。如:稍稍正坐。今义:稍微。

会:古义:适逢,正赶上。如:会宾客大宴。今义:合拢,聚在一起;会议。

但:古义:只、仅。如: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今义:但是。

少:古义:稍微。如:宾客意少舒。今义:跟“多”相反。4.文言虚词

其:①她的。如:其夫呓语。②其中的。如:不能名其一处也。

之:①结构助词,的。如:于厅事之东北角。②代词,小儿子。如:妇拍而呜之。

而:①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如:妇拍而呜之。②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如:既而儿醒。

四、特殊句式

用心

爱心

专心 1.倒装句

如:会宾客大宴。“宾客大宴”即“大宴宾客”,宾语前置。译文:正赶上一家大摆筵席请客。2.省略句

(1)省略量词,古代汉语中常常省略量词,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译文: 撤去屏风一看,(只不过)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2)省略介词。如:口技人坐屏障中。“坐”后省略介词“于”。译文: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风后面。

五、文学常识

1.林嗣环,生卒年月不详,约清世祖顺治末前后在世,福建晋江人,号铁崖。顺治进士。因事谪戍,后遇赦,客死于武林(即杭州)。2.关于《虞初新志》:《虞初新志》是小说集,清张潮编,二十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之作,并附评语。编者的目的是“表彰轶事,传布奇文”。入选作品多为奇异故事,但也有一些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六、名篇名句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只听得屏风后面醒木一拍,全场立刻肃静,没有一个敢高声说话的。剖析:这一句写听众的表现,一是渲染气氛,二是表明这位口技艺人在听众们心中极有声望,听众崇拜得很,反衬口技艺人的表演魅力,照应了开头的“善”字。2.遥闻深巷中犬吠。

译文: 只听到远远的深巷里一阵狗叫声。

剖析:这一句写犬吠声,而这犬吠声是远远听到的,并且是从深巷中传来的,这就营造出夜深人静的氛围,把听众带入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使听众的注意力自然地被“犬吠”声所吸引,想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一句既是以动写静,烘托深夜的寂静气氛,又是使一户人家由妇人初醒到全家喧闹的铺垫。

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文:全场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暗暗赞叹着,认为妙极了!剖析:“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4.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译文:隐隐地听到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碗等器物打翻的声音,妇人在梦中咳嗽的声音。剖析:这是以老鼠跑动偷食声、“盆器倾侧”声、妇人梦中的咳嗽声为反衬,加重深夜的静谧气氛,表现一家人由醒复睡后的沉寂状态,并为下面即将表现的大火灾蓄势。5.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客人们没有一个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索索直抖,几乎都想争先恐后地逃跑。

用心

爱心

专心 剖析: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二、重点语段

“遥闻深巷中犬吠”至“以为妙绝”。剖析:这一段写口技艺人摹拟一家人在深夜发出的各种声响以及听众的反应,是表演的第一个高潮。作者运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第一层从正面描写一家人被犬吠惊醒的过程,表现口技者的技艺高超。第二层是最后一句,描写听众的神态,从侧面烘托口技者表演的奇异效果。写口技艺人摹拟的各种声音,极有层次感。“遥闻”点明犬吠声从远处而来,“深巷”点明声音是在屋外,“欠伸”“呓语”是写室内的声音。这样就让人感觉到声音是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的。“遥闻深巷中犬吠”“欠伸”“呓语”说明声音极小,而“大啼”则写出声音的由小到大。“夫亦醒”“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则使室内的声音越来越多,“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声音由少到多,由单一而混合,“众妙毕备”。

几种声音,“一时齐发”,口技表演进入第一个高潮。作者用排比句,突出口技表演的这个高潮,朗读时应急促有力,一气呵成。“众妙毕备”一句,是写作者对口技表演的由衷赞叹。

从侧面着力描写的是听众的神态与动作,“满坐”是说所有听众无一不受到感染,“伸颈”“侧目”写出听众的专注、入神,“微笑”写出观众的心领神会,“默叹”则写出观众完全被折服,这些描写有力烘托了口技表演的奇妙魅力。审美鉴赏

文字简练贴切

全文所记之事奇妙纷杂,却只用了三百多字。其中对口技表演的描摹尤为精妙,写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大动,写声响由远及近,由内及外,由少到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不仅层次井然、严谨有序,而且错综复杂,高潮迭起,变化多姿,把口技表演之“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用“欠伸”“呓语”写声音之近;用“大啼”“大呼”写声音之大,用“渐拍渐止”“微闻”写声音之小;用“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写声音之多,用“但闻”写声音之少;同时发出的各种声音,是在罗列各种声响之后,用“齐发”“毕备”“齐作”等词语加以概括,还用“中间”“又夹”等词语来说明多种声响同时发生的情况。为了说明声音发生的先后,使用了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既准确又变化多端。例如:“少顷”用于听众入座到开演之间,除表示时间不长外,还有等了一会儿的意思;“既而”表示承接上一声响之后的短暂时间;“当是时”表示正在那个时间;“一时”表示同一时间;“忽”和“忽然”都表示意外情况突然发生的时间,而“忽”又显得更突然些。用词的变化多样,说明作者善于根据所反映的事物的特点和文章的需要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内容。

用心

爱心

专心 3

第三篇:八下期末语文试卷

八年级语文试题

一、古诗词默写(9分)。

1、海内存知己。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但愿人长久,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甘愿为他人献身的崇高、无私奉献的句子是

5、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抒发诗人李白豪放超逸情怀的诗句是 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②“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 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③“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 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14、综合性学习。(7分)

6、范仲淹在《苏幕遮•碧云天》中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的两句是。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7、把下面的字工整、规范、准确地书写在米字格内(3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8、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挑衅.(xùn)繁衍.(yǎn)笃.(dǔ)信如法炮.(páo)制B、执拗.(niù)媲.(pì)美炽.(chì)热相形见绌.(chù)C、狩.(shòu)猎伫.(zhù)立发蔫.(yān)美味佳肴.(yáo)D、干涸.(hé)畸.形(jī)禁锢.(gù)长吁.

(yū)短叹

9、下列词语书写错误最少的一项是()(3分)

A.油光可见冥思暇想藏污纳诟深恶痛急粗制滥造B.无与伦比众目睽睽正襟围坐颌首低眉诚惶诚恐C.长嘘短叹一视同仁误入岐途无可置疑繁花似绵D.难以置信盛气凌人和蔼可亲暗然失色道听途说

10、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生食品是否安全,关系到我国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这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B、徐家河的仲夏时节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C、为应对钓鱼岛海域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我国派出3艘海洋执法船在钓鱼岛海域执行护航任务。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家河的山光水色,在濛濛细雨中,隐隐约约,美如仙境,引人入胜....。B、《甄嬛传》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C、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D、法庭认为,小明因正当防卫而致使歹徒毙命,实属情有可原,罪不容诛....。

12、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行路难》——李白——唐朝——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D、《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名著阅读(5分)

⑴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的三部曲是《海底两万年》和《》《》(2分)⑵读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的人物外貌,猜人物。(3分)

①“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

善待大自然,人类生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大自然,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在国际环境日,某校开展了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实地观察(2分)

留心观察学校周边及城镇的环境,了解当地的环境污染状况,把令你感触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述出来。

活动二:活动宣传(2分)

为全面开展此次活动,学校在国际环境日这天展开全体学生大会,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请你为活动现场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活动三:环保行动(3分)

说了就要做,你打算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请把你的计策写出来。(不少于三条)

三、阅读(51分)。

(一)、古诗赏析(5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5、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二)、说明文阅读(10分)。

塑料瓶装水真的“干净”吗

①出门在外,口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买一瓶水喝,瓶装水给我们的印象是干净方便,尤其是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污染”。例如,“王岛云雨”产自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那里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干净的空气”,雨水自然清洁无比;“公元前1万年”产自号称“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加拿大卑诗省沿岸的冰川,水质更是纯正无比。然而,科学家指出,塑料瓶装水也有可能“不干净”。

②英国化学研究人员威廉·肖迪克表示,装饮用水的塑料瓶生产过程就有污染隐患,因为在制造瓶子的过程中,会使用含有锑元素的化合物作催化剂,随着塑料瓶的成型,锑元素也进入了塑料中。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重金属元素锑,这种元素长期积聚在体内可能危害健康。威廉·肖迪克对15种热销瓶装水进行化学检验,结果发现天然地下水中的锑含量是万亿分之一,而刚出厂的瓶装水的锑含量平均为万亿分之一百六十。时间越长,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这个过程就像泡茶一样。出厂3个月后,瓶装水中的锑元素的含量竞然增加了一倍。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瓶装水包装上注明的保质期大多是24个月。另外,温度越高,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越大,而人们对瓶装水需求量较大的季节是温度高的夏天。肖迪克表示,虽然摄入极少量的锑元素不会导致人生病,但是大量摄入则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③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米歇尔等人发现,不少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与出生缺陷、发育问题以及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高有关联。专家对它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表示担忧,而一些国家已将该物质正式列为有毒物质。

④此外,荷兰研究者发现,瓶装矿泉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污染的瓶装矿泉水对健康个体致病的危险可能有限,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和婴儿,则有更高的感染危险。

⑤英国“水与环境管理协会”的执行主席尼克·里夫斯还表示,瓶装水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全世界每年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⑵人若不学,则何以成?译:

24、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请写出两条。(2分)

25、〔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四)、深层次阅读(20分)。

改变一生的闪念

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仅在美国,制造这些塑料瓶就要消耗150万桶石油,这些石油可以供10万辆汽车使用一年。86%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年至1000年才能降解。这些塑料垃圾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和含有重金属的灰烬。

17、第①段划线句子的说明方法是(2分)

18、第⑤段中加点词“大多”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全世界每年用于制造塑料瓶的塑料为270万吨,这些塑料的原料大多..是从石油中提取的。

1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是()(3分)

A.随着温度增高,时间增加,塑料瓶中的锑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会越来越大。B.大部分的塑料水瓶最后都变成了垃圾,需要400至1000年才能降解。

C.专家认为,在塑料瓶加工过程中所加入的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D.重金属元素锑一旦被人体摄入,就会诱发呕吐,甚至可能致命。

20、现在同学们饮用塑料瓶装水的现象非常普遍,请用本文所学到的知识,劝解同学们不饮用塑料瓶装水。(3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16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灌木名。⑥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媵人持汤.沃灌汤:(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3)腰.白玉之环腰:(4)人若.

不学若:

22、下面每组中“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当余之.从师也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或依林木之.下D、腰白玉之.环

2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①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②多年前的一天,她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快来啊!”从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人的呵斥声。

③她回头望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刻明白过来,肯定是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却碰巧打到这里。

④她本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但通过电话,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

⑤正如她所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看着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小女孩,临走时,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再也没有出现。

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满脸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但女孩却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已经大学毕业,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⑦女孩眼睛里泛着泪光,轻声说道:“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您为什么愿意充当我妈妈,解脱了我,但我总觉得,这么多年来,一直好想喊您一声妈妈。”老师的眼睛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轻轻地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老师的心猛地一颤。⑧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

2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4分)

27、第⑤段中“她所料的那样”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28、文中第⑤段和第⑧段都写到了这位教师的笑,两次笑的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9、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位教师的善良、高尚、责任心和善解人意,请你从文中找出两处相关的描写抄写在下面。(4分)

30、当女教师问女孩“你找谁?”时,女孩“激动地说出了一大堆话”,请你想象一下,女孩的“一大堆话”中最可能有的话是什么?(4分)

四、写作(60分)。

31、同学们,升入初中两年来,你们匆匆走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时光,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让我们互相对望一下,不难看出,我们长高了,不那么幼稚了,是的,我们成长起来了。我们在集体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快乐中成长,在烦恼中成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请以“在中成长”为题作文。

参考答案

(6)她笑了笑,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

一、1、天涯若比邻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千里共婵娟(7)她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来吧。(回答两处即可)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0、您还记得十几年前,在那个书店里,被您认作女儿领出来的那个小女孩吗?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6、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二、7、(略)

8、B9、D10、B11、A12、D

13、⑴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神秘岛

⑵列夫•托尔斯泰(或者托尔斯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

14、活动一:(略)

活动二:(示例)保护生态环境,共创美好家园建设绿色家园,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三:(示例)⑴不乱扔垃圾⑵购物自带环保袋⑶多植树造林⑷向当地环保站建议,建立垃圾处理站⑸上街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围绕“环保”回答即可)

三、(一)

15、C16、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或: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二)17、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高档瓶装水都会标榜自己“出身的清白”,“从未受到过人类的污染”。(1分)

18、不能,“大多”指比例较多,说明不是所有的塑料的原料都是从石油中提取的,去掉后变成全部,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3分)D20、(3分)能运用本文知识答对以下两点给2分:

①塑料瓶可能会持续向瓶中的水溶解可能危害健康的重金属元素锑;②塑料瓶在加工过程中会加入一种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名为双酚A(BPA)的化学物质;③瓶装水经常被细菌和真菌污染。语言委婉,易被人接受l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21、⑴热水⑵借⑶腰佩、要挂⑷如果

22、A23、⑴因为我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自己吃的穿的不如别人。⑵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或成就事业)?

24、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应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25、都表现了从师学习时不惧险阻,不图物质享受,勤奋好学的精神。

(四)深层次阅读(20分)

26、一位女教师救助一个因“一念之差”而偷书的小女孩。

27、在书店里站着一个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或:有一个女孩因为偷书被售货员抓住了,而又不肯让家里人知道,所以胡扯了一个电话号码。或: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28、第一次:为了减轻小女孩的恐惧和愧疚感。(或:为了安慰小女孩)第二次:为自己当初的行为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而感到欣慰。

29、(1)她隐约设想出,那是一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现在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也许是人生中最尴尬的境地。

(2)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3)她一下子冲了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4)“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5)她交清了罚款,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

第四篇:苏教语文八下5.22《散步》同步练习9

《散步》同步练习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

1、注音(4分)

霎时()分歧()酷冬()熬过()....

2、理解句子含义(4)

①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解释词语(2分)

4、选词填空(3分)

①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长着)。②我的母亲又(熬过 度过)了一个严冬。③母亲(摸摸 抚摸)孙儿的小脑瓜。

5、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4)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6、散步前,文章还有一段对初春的描写。找出来,看看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

7、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然后用同样的词语再造一个句子,这个词语的意思要与试题提供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

例句: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造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①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造句:

②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造句:

语言表达

霎时 酷冬

8、依照句子“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坦;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写一句话,要写出“一家人”的一个分歧点或矛盾产生的焦点所在。(4)

9、仿写句子(4)

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散步》选段,完成下面问题。(12分)

(一)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0、从文中找出描写“小路有意思”的语句,并说说在文中的作用。(5分)

11、母亲先要走大路,后来又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母亲说的话及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的动作表明了什么?(5分)

1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简要说说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5分)

(二)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 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要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小路走去。

13、交代记叙时间的段在()(5分)

A.第②段

B.第③段

C.第④段

D.第⑤段

14、第③段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5分)

A.行动描写

B.细节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15、下面是对选文第③段中“强壮”、“高大”的理解,错误的是()(5分)A.在母亲眼里,儿子正值中年,是“强壮”的。B.儿子还小,看父亲是“高大”的。

C.因为“我”身体强壮,身材高大,如实反映了“我”的体质、体形。D.“强壮”是从母亲看儿子的角度说的,“高大”是从儿子看父亲的角度说的。

16、对“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5分)A.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

B.走大路,还是走小路,“我”拿不定主意,左右为难。

C.对祖孙的分歧,处理好了,全家就高兴;处理不好,大家就别扭,就会破坏家庭的和谐。D.母亲老了,听“我”的;妻子在外边,总是听“我”的;儿子还小,还习惯听“我的”。

17、下面两句话,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道德品质?(5分)我说:“走大路。”(母亲)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生活中你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举一个例子谈谈。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心锁 梁青岭

某一个星期日,儿 子与同学去玩,我一个人来到儿子的房间,发现他的书桌上很乱,就走过去想整理一下。此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就打开他的抽屉,发现了一个蓝色的日记本。

儿子的日记本第一页上写道:“自打我上初中以后,我的心里十分空虚与孤独,父母除了关心我在学校的表现外,就是把我关在屋里学习。每天当我伏在桌前,永不停地写那永 远做不完的该死的作业时,我特别的痛苦,我多么想能有时间到外面去打打篮球,去轻松的活动一下啊……”

读完儿子的日记,我内心感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我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他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他并没有把父母当作朋友。

傍晚,儿子回到家里,又关上房门独处,用晚餐的时候,他突然问我,“爸,你俩谁动我的东西了?”我假装糊涂地说:“没有啊。”见我的态度如此坚定,他什么也没说,就满脸不悦地走开了。过了两天以后,乘着儿子不在家,我又偷偷溜进他的房间,企图从日记里洞察他内心的秘密,令我惊讶的是,抽屉上不知何时安了一把锁。顿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 个低级错误。

晚上,儿子回到家后,我鼓足勇气对他说:“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我吗?”儿子沉思片刻说:“不就是偷看日记的事嘛,我不想再谈这件事。”“如果你原谅爸爸,就请你打开锁,别把家长当贼似的。”儿子气呼呼地对我说:“这是钥匙,交给你,这回你满意了吧?”

若干天以后,当我无意中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时,一心想走进儿子内心世界的我,又鬼使神差般地欲看他的日记,我惊讶地发现,儿子的抽屉虽然没有上锁,可那日记本不知何时已无影无踪了。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老爸,你是不是特失落?”“这话怎讲?”“因为我把日记扔了,并发誓,永远不再写日记了。”

我惊愕地醒悟到:儿子心里有一把锁。

19、“读完儿子的日记,我内心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这是为什么?(5分)

20、文章中“心锁”具有怎样的含义?(5分)

21、“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其中“一个低级错误”指什么?(5分)

22、第六自然段中“儿子,爸爸犯了一个错误,你能原谅我吗?”爸爸是否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对,真诚的求得儿子的谅解?(5分)

23、你是怎样看待父母私拆你们的信件或私看你们的日记的?谈谈你的观点和看法。(10分)

22、《散步》

1、【解析】利用工具书。【答案】shà qí kù áo

2、【解析】结合课文,抓住“责任的重大”“整个世界”去理解。

【答案】①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②“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3、【解析】利用工具书。【答案】一会儿,形容时间很短。极冷的冬天。酷,极。

4、【解析】熟悉课文,就能选出。【答案】铺着 熬过 摸摸

5、【解析】结合语境理解。

【答案】形象的写出了母亲面对漫长的酷冬,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磨难之大。“早已习惯”:说明母亲和儿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已经比较长。“还习惯”:说明儿子因为年龄小,在许多方面尚未形成主见,往往照父亲的意见办事。

6、【解析】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结合课文主题回答。

【答案】第4段是对初春的描写。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7、【解析】结合语境理解例句加点词语意思,所造句子加点词语意思要和例句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答案】我采集了一个蝴蝶作标本。你应该负责任

8、【解析】突出矛盾产生的焦点。【答案】略

9、【解析】是比喻句【答案】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遭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10、【解析】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回答。

【答案】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渲染气氛。言之有理即可。

11、【解析】扣住“摸摸”这个叠词作用回答。

【答案】表明母亲固然听从儿子,但在特定情景下,更爱孙子。相互体谅,生活和睦

12、【解析】先解释加点的词,再说出表达作者的心理或感情。

【答案】11“慢慢地”言其速度慢,“稳稳地”脚步沉重而有分寸,“很仔细”走路很留神,体现了我和妻对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

13、【解析】抓住时间的词语“阳光下”。【答案】.D

14、【解析】采取排除方法。【答案】 D

15、【解析】根据语境理解。【答案】C

16、【解析】采取排除方法。【答案】B

17、【解析】围绕主题答。【答案】.尊老爱幼

18、【解析】结合实际谈谈【答案】略

19、【解析】抓住关键句子理解。

【答案】我原以为自己的心灵与他贴得很近,可万万没有料到他并没有把父母当作自己 的朋友。20、【解析】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找出本体即可。【答案】儿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21、【解析】读课文作答。【答案】原以为第二次偷看犹如第一次那样非常容易得手。

22、【解析】扣住“再一次来到儿子的房间” “鬼使神差般地欲看”两句回答。【答案】 爸爸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对,也没有真诚的求得儿子的谅解,爸爸所求得的谅解,只是要求儿子把锁打开,为他下一次偷看儿子的日记提供方便,因为爸爸“一心想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

23、【解析】说真话,赞同,不赞同都可以。【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第五篇:苏教语文八下4.16《孔乙己》同步练习11

《孔乙己》同步练习

【课内检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唐()附和()不屑置辩()...阔绰()羼水()戕害()...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认为不值得争辩。()

②自以为纯洁高尚,不同流合污。()③君子能够安于穷困。()

3、第一自然段“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在文中的作用及其含义是()

A、在文章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从内容上概括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地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C、孔乙己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人们却把他忘却,可见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D、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别人也便这么过

4、主题解读

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备受_____________________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露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反映了由此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病态的社会关系。

5、品析加点字的含义。

①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隔壁的房子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孔乙已)便排出九文大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孔乙已)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于把书读到像孔乙己这样与社会格格不入、迂腐僵化近乎废物的读书人,你可能会有许多感想。请结合孔乙己的遭遇和结局,就“读书与生存”这个问题广开思路,语言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阅读分析题

(一)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①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②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③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7.小说的情节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本段在《孔乙己》这篇小说的情节中属于哪一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本段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①时间:_____________ ②地点:______________

③人物:_____________ ④事件:______________

9.分析文中画有横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①句是外貌描写,说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是因为他的好喝懒做,四体不勤。

B.②句是语言描写,表明孔乙己以谎言来维持自己的“尊严”,精神麻木可悲。

C.③句是行动描写,说明孔乙己深怕旁人揭他的短处,想在瞒和骗中苟且偷生。

D.④句是动作描写,“摸”字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舍不得花掉仅有的四文钱的吝啬心理。

10.选文中几次写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笑”,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确切的 一项是()。

A.增强悲剧气氛,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强烈的对比。

B.揭露封建社会的冷酷。

C.批判当时群众的麻木、冷漠。

D.加强喜剧色彩,是对孔乙己可笑性格的嘲讽。

11“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一句,除了交代时节气候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显示了掌柜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创新】

一、探究应用

13、根据提供的情境,按要求答题。(4分)

初三某班同学就“开卷是否有益”进行着热烈的辩论。正方主辩围绕“开卷有益”的观点进行了论辩。假若你是反方主辩,那么,你确立的观点应该是“ ”,请围绕你的观点写出两条理由。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接过正方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在阐述观点前应该有几句恰当的话,这几句话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点击中考(泸州市2004年)仔细阅读下面的小小说,按要求答题。

一盒饼干 佚 名

一天晚上,她在机场候机。为了打发几个小时的等候时间,她买了一本书和一盒饼干。

她找了一个位子坐了下来,专心致志地读了起来。突然间,她发现坐在身边的一个青年 男子伸出手,毫无顾忌地抓起放在两人中间的那个盒子里的饼干吃了起来。她不想生事,便 视而不见。

这位心怀不悦的女士也开始从那个盒子里拿饼干吃。她看了看表,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看 到那个“偷”饼干的人居然也在做同样的动作。

她更生气了,暗自思忖:“如果我不是这么好心,这么有教养的话,我早就把这个无礼的家伙的眼睛打肿了。” 她每吃一块饼干,他也跟着吃一块。当剩下最后一块饼干时,他不太自然地笑了笑,伸 手拿起那块饼干,掰成两半,给了她一半,自己吃了另一半。

她接过那半块饼干,心想:“这人真是太没教养了!甚至连声谢谢都不说!我从来没有 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听到登机通知后,她长出了一口气。她急忙把书塞进包里,拿起行李,直奔登机口,看 都没看那个“贼”一眼。

在飞机上坐好后,她又开始找那本没看完的书,突然她愣在那里,她看见自己的那盒饼干还原封不动地放在包里!现在要请求那个人原谅已经为时太晚了。她心里非常难过,因为她自己才是那个傲慢无 礼、没有教养的“贼”。

曾几何时,我们在生活中以为事情应该是某种样子的,而后来却发现,事实并不是我们 所想像的那样。

曾几何时,我们因为缺乏信任而凭借主观臆断来不公正地评价别人,结果往往远离事 实。

由此可见,……

14.根据小说内容填空。(4分)《一盒饼干》讲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15.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小说中女士的心理或情绪变化的过程。(3分)

16.小说中的男青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4分)→ →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说中女士误会男青年的重要原因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尾处省略了作者的几句话。你认为作者要告诫人们什么?请根据前文内容把它补充完整。(50字以内)(4分)答: 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作训练】

19、材料1:英国大文豪箫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 材料2:刚刚辞职的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全顾问组一位成员警告说,由于美国与俄罗斯工程师之间缺乏交流,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发生严重事故。

材料3 :当代作家虹影说:“人与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个人都差不多的,也正是居于这样一种状态。才出现网络世界。” 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渴望交流”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缩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600字;(5)不得抄袭

十六、孔乙己

1、tuí hè xiè chuò chàn qiāng

2、①不屑置辩②自命清高③君子固穷

3、B

4、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科举制度 封建文化 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 5 ①表现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在的样子②孔乙己断腿前买酒掏钱时用“排”字,表现了孔乙己既想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又因生活拮据而对这九文钱有点珍惜的穷酸样。③表现孔乙已的伤疤被揭穿之后有一种难以掩饰的痛苦。④因为没有人提到孔乙已,只是估计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推断孔乙已的确已经死了的情况。

6、此题为开放性习题,只要言之成理,语句流畅即可。7.高潮 8.①中秋过后的一个下午②咸亨酒店③孔乙己、掌柜、“我” ④孔乙己到酒店最后一次喝酒 9.B

10、D

11、烘托悲凉的氛围,暗示了孔乙已的悲惨结局。

12、显示了掌柜自私、冷漠、麻木不仁。

13(4分,确立观点1分,说明理由2分,写出恰当的话1分,如学生理解为开卷考试,只要言之有理即给分)开卷未必有益(1)社会上各类书刊鱼龙混杂,青少年对好书坏书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2)社会上因读黄色书刊而犯罪的事例也不少。是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你们讲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它的另一面,即消极的一面,我们认为开卷未必有益。

14.讲述的是:一位女士在候机时误以为邻座(或男青年)偷吃自己饼干的故事。(其他意思相同的表述亦可)(评分要点:①“女士”、②“误会”、③“邻座(或男青年)偷吃饼干”各1分、表述完整1分)15.依次为:不悦、生气、愤怒、蔑视、惊诧、难过(其他相近的词语亦可)(各0.5分,但顺序不得有误)16.男青年涵养好,待人宽容、温和。答出人物性格要点2分,简析出一、二个情节2分。

17.重要原因是:对人缺乏信任,凭主观臆断评价别人。(“对人缺乏信任”、“主观臆 断”、“粗心大意”答出2点2分,表述1分)18.我们在对别人进行评判之前应该三思而行(1分),要先想到别人好的一面(1分),而不要急于做出负面的判断(1分)。(其他符合小说主题的相同或相近的答案亦可,表述1 分。)

下载苏教版八下语文试卷(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教版八下语文试卷(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苏教国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竞赛试卷 一、贴春联。(10分) 贴春联是我国新春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讲究,上下联的相等,相当,读起来,。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读一读吧! 1、绿柳舒眉辞旧岁,。我......

    苏教国标版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wéiyī xī shēng zhàng peng diǎn fàn( ) ( ) ( ) ( )dà shà cuī huǐ wēixié héxié( ) ( ) ( ) ( )二、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2分)一幅画(yī yì) 趿拉......

    苏教语文八下6.26古代诗词三首教案检测3

    八年级语文下册《悼念玛丽 居里》同步练习苏教版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真zhì( ) yì( )郁 钦佩 公正不阿 2、了解“悼词”这种文......

    八下试卷1

    11---1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期中试卷 命题人:姬真珍 注意:本试卷共4页,29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A.......

    八下期中试卷

    考 号_______姓 名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 ------密------------------------------封------------------------------线-----八年级英语试题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面满分:12......

    苏教六年级期中测试试卷2013

    一、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字、词。 yǐnmánfáng’ àibiànlùnbiān yuán Shōuliǎnwú gūhãǎiyānhóulíng chãn gài灌梗juān杜秀 写出下列句......

    苏教2017版语文八下(初二)14.《河中石兽》 同步练习

    14 河中石兽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纪昀(yún) 山门圮于河(pǐ) 棹数小舟(zhào) ...曳(yè)铁钯(pá) 是非木杮(fèi) 湮于沙上(yān) ....啮沙(niè) 溯流逆上(sù) 臆断(yì) ...2.解释下面......

    苏教语文八下3.1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2(合集五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知识 1、注音(4分) 褪色 充沛 灼伤 裸子 ....并蒂 分泌 花卉 花蕊 ....2、解释词语(4) 充沛: 振奋: 耀眼: 花卉: 填空组成短语(6分) 活力充( ) 繁( )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