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14:2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第一篇: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二、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作敷料。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三、凡是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用过的器械,应标注说明送消毒供应中心按《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处理后备用。

四、手术室对手术病人作好详细记录,按月上报无菌切口感染情况,协同相关科室及医院感染控制科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五、手术室的一切敷料、器械、溶液应严格保持无菌。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六、备用物品刀片、剪刀等器具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使用时记录打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

七、手术中应随时保持手术台的清洁及干燥,手术完毕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器械上的血迹,及时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八、术中被手术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面和地面,应及时用醇类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清洁的顺序应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避免污染扩散。

九、各种内镜的使用、清洗、灭菌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

十、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

十一、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每日更换。固定的器械或敷料定期检查、定期灭菌,过期物品或可疑物品应重新灭菌。

十二、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要求在不同的洁净条件下进行,两台手术之间要进行清洁地面和净化空气。手术结束后的污物应放置在污物存放处,以免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接送病人的推车应定期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十四、应有定期的清洁卫生制度,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

二、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器具等,按照清洗操作规程进行清洗、干燥、监测、打包、消毒或灭菌后备用。

三、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每周彻底擦拭。

四、凡被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特殊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包装,并有明显标记,先高水平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再做常规清洁消毒灭菌处理。

五、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符合质量要求(有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

六、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各类无菌包要包装完整,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日期、责任人,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弯机头涡轮机用75%乙醇棉球或碘伏棉球擦拭消毒,牙钻头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刀、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口镜、吸唾器、印模一用一消毒。

三、每人使用后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必须按照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技术流程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清洗消毒。

四、供应室领取的消毒物品(如纱布、棉球、手套等),应按日期次序分类存放于清洁专柜内,标志清楚(科室、名称、消毒日期及有效期),有效期7~10天。

五、无菌容器及持物钳(镊)、筒每周压力蒸汽灭菌两次,如有污染随时更换。消毒液液面在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关节轴上2—3cm处,或浸至持物钳2/3以上。

六、牙科专用药液要注意保护,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用完后加药液前应消毒容器。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七、不能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应浸泡于2%戊二醛中浸泡10小时以上,使用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八、进行穿刺、拔牙或小手术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九、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十、使用后的一次性口腔专用包、一次性针筒和手套等医疗废物,4

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由专人统一回收交医疗废物暂存点,由医废处理中心统一回收处理。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必须认真洗手,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位病人。

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严格消毒注意保护。

四、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

五、患者透析前须做肝功能全套检查。对阳性患者,定机透析,透析后机器进行严格消毒。

六、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七、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八、患者的被褥一人一用一换,一经污染必须随时更换。

九、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如发现感染及时送检相应的标本,以尽早确定诊断,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十、限制探视,若病情需要,每一患者仅允许一人陪伴,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绝对禁止探视者入内。隔离病人必须按隔离要求操作。

十一、严格区分有菌和无菌的透析用品,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的先后有序存放,每日检查有效期限。

十二、配制B液时容器必须严格消毒,在清洁环境下进行,工作人员操作前戴好口罩,洗手严格操作。

十三、透析液的监测要求 血液净化系统:必须每月对透析器的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 6

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标准值为: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透析器人口或出口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十四、凡使用后的透析用品均视为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分类收集,由专人回收并填写交接联单,联单保存三年。

内镜消毒隔离

一、内镜的消毒必须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活检钳必须灭菌,能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尽量使用压力蒸汽灭菌,也可采用低温灭菌;如使用2%戊二醛浸泡,必须浸泡10小时后用无菌水充分冲洗后方可使用。

二、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三、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立即除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血液、黏液及用高压气枪冲净内镜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镜应。

四、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必须符合卫生部《内经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

五、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六、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储镜柜内。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七、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

八、-次性接口、弯盘做到一人一用,用后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抽吸管一次性使用,吸引器每次用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清洗备用。

九、无菌镊、棉球罐、纱布罐、治疗碗、弯盘及器械每周压力蒸汽灭菌二次。

十、治疗床上的床单、枕套,每周换洗二次。如被呕吐物、分泌物污染必须及时更换。

十一、对使用中消毒剂每日监测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十二、内镜清洗操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重症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基本设施要求

危重症医学科设于病室最清沽的区城内,进人前有缓冲间,备有更衣柜及鞋柜,洗手池.消毒洗手液和擦手液等。

二、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渭隔离制度。

(二)在保障有效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危重症医学科内人员流动,严禁有呼吸道感染人员进入。

(三)严格执行洗手制度.要求在接触两个患者和两张床之间,各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后.处理尿壶和便盆后,以及进人或离开危重症医学科时.均要认直洗手及擦拭,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四)任何人进入危重症医学科都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及帽子,更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鞋。

三、物品消毒制度

(一)患者应固定使用呼吸机管道、氧气湿化瓶等物品,用后(或定期)用健之素浸泡液浸泡30min。

(二)换药及治疗用过的器具清洗后再送供应室回收。

(三)危重症医学科内的敷料及污染应放至至黄色医疗垃级袋,凡特异性感染的患者用过的敷料应送入焚烧炉焚烧。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衣帽整齐,接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种采取不同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严防交叉感染。

二、不同的传染病病人应分别安置;肝炎、肠道门诊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建立每日消毒制度。

三、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口罩、手套、鞋套及防护眼镜。诊治每位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手消毒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作用1-3分钟。

四、体温表、压舌板等诊疗用品,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不能专用的血压计、听诊器、治疗盘等治疗护理用具用后应立即消毒。如遇污染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

五、传染病病人更换下来的衣物、被单等物品应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并有明显标识,密闭送清洁公司单独浸泡消毒清洗。

六、由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护士负责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保持室内外清洁,定时通风,采用湿式清扫,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60分钟。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

七、诊疗床床单每日更换2次,传染病人用后应及时更换消毒。

八、应保持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九、传染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搅拌混匀2小时后倾倒至厕所,消毒液的使用量应大于呕吐物、排泄物量的两倍。

十、痰盂、便器及盛装标本的容器,用有效氯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

十一、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的无菌医疗用品,需重复使用的物品或器具必须用后立即采用500mg /L—1000 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送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十二、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一)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将使用后的防护用品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封扎,或使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清洁公司单独清洗消毒。

(二)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根据污染情况使用500mg /L—10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十三、感染管理科每月督导检查感染性疾病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并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

隔离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传染病人应按不同病种、不同病期分室收治。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应≥1.1m。严格隔离病室入口应设缓冲间,室内设卫生间(含盥洗、浴、厕设施),卫生间应有单独的出入口。

二、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

三、传染病区与普通病房之间应设隔离区,有供传染病人活动、娱乐的场所,传染病人不得互串病房或外出。

四、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按消一洗一消程序处理。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

五、严格探视及陪护制度,陪护要遵守隔离要求。陪住者应穿隔离衣及鞋套。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及用一次性坐垫,根据病种隔离要求及有条件的医院探视者可穿隔离衣。

六、肝炎门诊做到四固定(诊室、人员、器械、桌椅)、六分开(挂号、就诊、取药、交费、检查、治疗)。

七、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要健全,遇有可疑病人处理程序要明确。

八、严格执行各病种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病室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九、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检验科及实验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随时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二、采集血标本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三、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后严格清洗消毒处理,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四、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消毒,如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被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各种传染性标本、污染物、一次性注射器等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六、放射性废物由专业人员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各种检验报告单放消毒柜内消毒处理后方能发送。

八、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九、分离出的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株,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输血科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二、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三、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四、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所有冷藏及冷冻设备都不可放置私人物品。

六、血液在送出之前,必须检查确实未受细菌污染,所有血夜或血液成分受到污染时要全部废弃。

七、任何怀疑输血造成的菌血症,必须保留血液做细菌培养,而注射器及管道接头亦要做细菌培养。

八、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由医院统一回收交由医废中心统一回收处理。

病理科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检查标本前必须戴手套,检查时不得触摸检查台以外之器具。

二、检查标本用过之器械及手套先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60分钟,清洗后送压力蒸汽灭菌,一次性手套按医疗废物处理。

三、工作后,检查台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传染病、肿瘤标本检查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检查台。

四、每日下班前室内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每半年检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五、每半月清理暂留小标本一次,丢弃标本按病理性废物处理,并保留交接联单三年。

普通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八、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病人餐具一用一消毒,隔离病人按消一洗一消处理。

十、病人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一、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 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二、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人下水道。

十三、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四、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分开 17

装运。医疗废物按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处置。

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无菌物品有灭菌日期、名称、责任人,按灭菌日期先后次序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三、碘酒、75%乙醇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五、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并有明显标记。

六、使用中消毒液保持其有效浓度,定时监测。七、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必须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

处置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做各种治疗、换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三、无菌物品应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柜内只允许放置与换药、治疗有关的物品,其他物品不得放入,使用的无菌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疑有污染或过期须重新灭菌。

四、取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或长镊子,无菌持物钳或长镊子不得接触病人伤口或其他有菌物品,取出的无菌持物钳尖端应始终保持向下,不得倒转,取放时不可触及容器口,五、无菌持物钳及浸泡持物钳的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

六、打开的无菌容器,用后立即盖好,不可用手触及无菌容器内面或边缘。由瓶内倒出无菌溶液时,应先缓慢倒出少许溶液,弃掉不用,再倒出溶液。

七、病人换药,应按顺序进行,即先无菌伤口、后污染或感染伤口;先简单伤口、后复杂伤口;先一般感染伤口、后特殊感染伤口。每更换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八、医生当日有手术时,术前不应为感染性伤口换药。

九、缝合伤口第一次换药,应由术者亲自参加。主管医师应定时观察伤口,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和存在问题,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

十、操作者动作要轻巧,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恐惧心理。

十一、每张治疗床配备一个带盖的医疗废物桶,套单层医疗废物袋,污染敷料及废弃的医疗废物应放入带盖的医疗废物桶内,不得随意抛弃。遇特殊感染的污染敷料,应放入套双层医垃圾袋的医疗废物 20

桶内,并标注。

十二、-般情况下,应在换药室给病人换药,如遇重病人或病人行走困难,需要在病室换药时,必须推换药车到病室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十三、换药车上层为清洁区,放置无菌物品,下层为污染区放置用过的物品,污染的敷料及废弃的医疗废物应放入车上污物桶内。

第二篇: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2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3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4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5 内镜消毒隔离................................................................6 重症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7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8 隔离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10 检验科及实验室的消毒隔离制度..............................11 输血科的消毒隔离制度..............................................11 病理科的消毒隔离制度..............................................12 普通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13 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14 处置室的消毒隔离制度..............................................14

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二、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尘,无血迹。私人物品或书报一律不准携入,严禁在手术间内作敷料。因抢救借出的物品,一律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放回原处。

三、凡是经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患者用过的器械,应标注说明送消毒供应中心按《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程序处理后备用。

四、手术室对手术病人作好详细记录,按月上报无菌切口感染情况,协同相关科室及医院感染控制科研究感染原因,及时纠正。

五、手术室的一切敷料、器械、溶液应严格保持无菌。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六、备用物品刀片、剪刀等器具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无菌持物钳干式保存,使用时记录打开时间,每4小时更换一次。

七、手术中应随时保持手术台的清洁及干燥,手术完毕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器械上的血迹,及时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理。

八、术中被手术病人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面和地面,应及时用醇类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的浓度根据感染类型进行选择。清洁的顺序应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避免污染扩散。

九、各种内镜的使用、清洗、灭菌应严格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执行。

十、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

十一、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每日更换。2 固定的器械或敷料定期检查、定期灭菌,过期物品或可疑物品应重新灭菌。

十二、无菌手术与污染手术要求在不同的洁净条件下进行,两台手术之间要进行清洁地面和净化空气。手术结束后的污物应放置在污物存放处,以免随意堆放造成二次污染。

十三、接送病人的推车应定期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十四、应有定期的清洁卫生制度,定人、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消毒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

二、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器具等,按照清洗操作规程进行清洗、干燥、监测、打包、消毒或灭菌后备用。

三、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每周彻底擦拭。

四、凡被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特殊感染病人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单独包装,并有明显标记,先高水平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再做常规清洁消毒灭菌处理。

五、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低温等离子灭菌器符合质量要求(有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每日灭菌前进行B-D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

六、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各类无菌包要包装完整,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日期、责任人,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弯机头涡轮机用75%乙醇棉球或碘伏棉球擦拭消毒,牙钻头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二、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刀、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口镜、吸唾器、印模一用一消毒。

三、每人使用后的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必须按照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操作技术流程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清洗消毒。

四、供应室领取的消毒物品(如纱布、棉球、手套等),应按日期次序分类存放于清洁专柜内,标志清楚(科室、名称、消毒日期及有效期),有效期7~10天。

五、无菌容器及持物钳(镊)、筒每周压力蒸汽灭菌两次,如有污染随时更换。消毒液液面在浸泡无菌持物钳的关节轴上2—3cm处,或浸至持物钳2/3以上。

六、牙科专用药液要注意保护,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用完后加药液前应消毒容器。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七、不能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应浸泡于2%戊二醛中浸泡10小时以上,使用前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八、进行穿刺、拔牙或小手术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

九、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十、使用后的一次性口腔专用包、一次性针筒和手套等医疗废物,4 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由专人统一回收交医疗废物暂存点,由医废处理中心统一回收处理。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必须认真洗手,操作或接触血液时必须戴手套,一副手套只能护理一位病人。

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应严格消毒注意保护。

四、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管路应一次性使用。

五、患者透析前须做肝功能全套检查。对阳性患者,定机透析,透析后机器进行严格消毒。

六、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七、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八、患者的被褥一人一用一换,一经污染必须随时更换。

九、加强对病人的监测,如发现感染及时送检相应的标本,以尽早确定诊断,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十、限制探视,若病情需要,每一患者仅允许一人陪伴,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绝对禁止探视者入内。隔离病人必须按隔离要求操作。

十一、严格区分有菌和无菌的透析用品,分区存放,对无菌物品应根据灭菌的先后有序存放,每日检查有效期限。

十二、配制B液时容器必须严格消毒,在清洁环境下进行,工作 5 人员操作前戴好口罩,洗手严格操作。

十三、透析液的监测要求 血液净化系统:必须每月对透析器的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须再复查。标准值为: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必须≤200cfu/ml,透析器人口或出口透析液的细菌菌落总数必≤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十四、凡使用后的透析用品均视为医疗废物,应按照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相关要求分类收集,由专人回收并填写交接联单,联单保存三年。

内镜消毒隔离

一、内镜的消毒必须用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活检钳必须灭菌,能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尽量使用压力蒸汽灭菌,也可采用低温灭菌;如使用2%戊二醛浸泡,必须浸泡10小时后用无菌水充分冲洗后方可使用。

二、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三、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立即除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血液、黏液及用高压气枪冲净内镜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镜应。

四、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必须符合卫生部《内经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

五、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六、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储镜柜内。灭菌后的内镜及附件应当按照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行储存。

七、内镜室应当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登记工作。

八、-次性接口、弯盘做到一人一用,用后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抽吸管一次性使用,吸引器每次用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半小时清洗备用。

九、无菌镊、棉球罐、纱布罐、治疗碗、弯盘及器械每周压力蒸汽灭菌二次。

十、治疗床上的床单、枕套,每周换洗二次。如被呕吐物、分泌物污染必须及时更换。

十一、对使用中消毒剂每日监测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十二、内镜清洗操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重症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基本设施要求

危重症医学科设于病室最清沽的区城内,进人前有缓冲间,备有更衣柜及鞋柜,洗手池.消毒洗手液和擦手液等。

二、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及消毒渭隔离制度。

(二)在保障有效治疗和护理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危重症医学科内人员流动,严禁有呼吸道感染人员进入。

(三)严格执行洗手制度.要求在接触两个患者和两张床之间,各 7 种技术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后.处理尿壶和便盆后,以及进人或离开危重症医学科时.均要认直洗手及擦拭,以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四)任何人进入危重症医学科都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及帽子,更换拖鞋或穿鞋套;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鞋。

三、物品消毒制度

(一)患者应固定使用呼吸机管道、氧气湿化瓶等物品,用后(或定期)用健之素浸泡液浸泡30min。

(二)换药及治疗用过的器具清洗后再送供应室回收。

(三)危重症医学科内的敷料及污染应放至至黄色医疗垃级袋,凡特异性感染的患者用过的敷料应送入焚烧炉焚烧。

感染性疾病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衣帽整齐,接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种采取不同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严防交叉感染。

二、不同的传染病病人应分别安置;肝炎、肠道门诊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建立每日消毒制度。

三、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患者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防护口罩、手套、鞋套及防护眼镜。诊治每位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手消毒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作用1-3分钟。

四、体温表、压舌板等诊疗用品,严格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不能专用的血压计、听诊器、治疗盘等治疗护理用具用后应立即消毒。8 如遇污染均应先消毒,后清洗,然后根据要求再消毒或灭菌。

五、传染病病人更换下来的衣物、被单等物品应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并有明显标识,密闭送清洁公司单独浸泡消毒清洗。

六、由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护士负责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保持室内外清洁,定时通风,采用湿式清扫,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60分钟。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2次。

七、诊疗床床单每日更换2次,传染病人用后应及时更换消毒。

八、应保持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九、传染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搅拌混匀2小时后倾倒至厕所,消毒液的使用量应大于呕吐物、排泄物量的两倍。

十、痰盂、便器及盛装标本的容器,用有效氯2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

十一、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的无菌医疗用品,需重复使用的物品或器具必须用后立即采用500mg /L—1000 mg /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送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十二、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

(一)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将使用后的防护用品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中封扎,或使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送清洁公司单独清洗消毒。

(二)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可根据污染情况使用500mg /L—1000 mg /L的含氯消毒剂、0.2%的过氧乙酸或者75%的乙醇浸泡30 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

十三、感染管理科每月督导检查感染性疾病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情况,并进行空气和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

隔离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传染病人应按不同病种、不同病期分室收治。每间病室不超过4人,床间距应≥1.1m。严格隔离病室入口应设缓冲间,室内设卫生间(含盥洗、浴、厕设施),卫生间应有单独的出入口。

二、病室门口挂隔离标志,设专用隔离衣、体温计、听诊器、抹布等。

三、传染病区与普通病房之间应设隔离区,有供传染病人活动、娱乐的场所,传染病人不得互串病房或外出。

四、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械、用品按消一洗一消程序处理。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应进行终末消毒。

五、严格探视及陪护制度,陪护要遵守隔离要求。陪住者应穿隔离衣及鞋套。探视者应穿一次性鞋套及用一次性坐垫,根据病种隔离要求及有条件的医院探视者可穿隔离衣。

六、肝炎门诊做到四固定(诊室、人员、器械、桌椅)、六分开(挂号、就诊、取药、交费、检查、治疗)。

七、肠道门诊消毒隔离制度要健全,遇有可疑病人处理程序要明确。

八、严格执行各病种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病种的病人间应严格洗手与手消毒。病室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九、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病房污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

检验科及实验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随时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二、采集血标本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三、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使用后严格清洗消毒处理,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四、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消毒,如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被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五、各种传染性标本、污染物、一次性注射器等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六、放射性废物由专业人员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

七、各种检验报告单放消毒柜内消毒处理后方能发送。

八、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

九、分离出的甲类或乙类传染病株,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输血科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二、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三、储血冰箱应专用于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定期清洁和消毒,11 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微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四、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所有冷藏及冷冻设备都不可放置私人物品。

六、血液在送出之前,必须检查确实未受细菌污染,所有血夜或血液成分受到污染时要全部废弃。

七、任何怀疑输血造成的菌血症,必须保留血液做细菌培养,而注射器及管道接头亦要做细菌培养。

八、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由医院统一回收交由医废中心统一回收处理。

病理科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检查标本前必须戴手套,检查时不得触摸检查台以外之器具。

二、检查标本用过之器械及手套先浸泡于含氯消毒液中30—60分钟,清洗后送压力蒸汽灭菌,一次性手套按医疗废物处理。

三、工作后,检查台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传染病、肿瘤标本检查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检查台。

四、每日下班前室内用紫外线照射消毒30分钟,每半年检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五、每半月清理暂留小标本一次,丢弃标本按病理性废物处理,并保留交接联单三年。

普通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遵守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

二、在医院感染控制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患者的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及时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八、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病人餐具一用一消毒,隔离病人按消一洗一消处理。

十、病人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一、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 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二、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人下水道。

十三、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四、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分开 13 装运。医疗废物按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处置。

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无菌物品有灭菌日期、名称、责任人,按灭菌日期先后次序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三、碘酒、75%乙醇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五、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并有明显标记。

六、使用中消毒液保持其有效浓度,定时监测。七、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必须一次性使用,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置。

处置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一、做各种治疗、换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三、无菌物品应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柜内只允许放置与 14 换药、治疗有关的物品,其他物品不得放入,使用的无菌物品必须在有效期内,疑有污染或过期须重新灭菌。

四、取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或长镊子,无菌持物钳或长镊子不得接触病人伤口或其他有菌物品,取出的无菌持物钳尖端应始终保持向下,不得倒转,取放时不可触及容器口,五、无菌持物钳及浸泡持物钳的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灭菌2次,同时更换消毒液。

六、打开的无菌容器,用后立即盖好,不可用手触及无菌容器内面或边缘。由瓶内倒出无菌溶液时,应先缓慢倒出少许溶液,弃掉不用,再倒出溶液。

七、病人换药,应按顺序进行,即先无菌伤口、后污染或感染伤口;先简单伤口、后复杂伤口;先一般感染伤口、后特殊感染伤口。每更换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八、医生当日有手术时,术前不应为感染性伤口换药。

九、缝合伤口第一次换药,应由术者亲自参加。主管医师应定时观察伤口,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和存在问题,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

十、操作者动作要轻巧,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减少病人恐惧心理。

十一、每张治疗床配备一个带盖的医疗废物桶,套单层医疗废物袋,污染敷料及废弃的医疗废物应放入带盖的医疗废物桶内,不得随意抛弃。遇特殊感染的污染敷料,应放入套双层医垃圾袋的医疗废物桶内,并标注。

十二、-般情况下,应在换药室给病人换药,如遇重病人或病人行走困难,需要在病室换药时,必须推换药车到病室换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十三、换药车上层为清洁区,放置无菌物品,下层为污染区放置用过的物品,污染的敷料及废弃的医疗废物应放入车上污物桶内。

第三篇: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各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

1.目的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六项卫生行业标准的要求,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的发生。2.适用范围

医务部、护理部、全院各医疗部门。3.监督管理

3.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 3.2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负责执行;

3.3医务部、护理部、各医疗单位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制度。如有违反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的前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4.内容

4.1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4.1.1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

4.1.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衣帽整齐,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4.1.3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无菌物品故在干燥的无菌柜内,有效期为7天.4.1.4抽出药液、开启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4.1.5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消毒更换二次。

4.1.6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换药车或输液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时间。

4.1.7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接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器械等进行严格终末消毒,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感染性废物袋内。4.1.8夹取无菌物品的摄子罐及镊子采取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镊子罐及镊子一经打开使用,有效期不超过4小时。

4.1.9各种弯盘,如换药盘、导尿盘、口腔护理盘、会阴护理盘等用后必须先用多酶液浸泡,清水冲洗干净,高压灭菌。

4.1.10坚持每日通风、清洁、消毒制度,室内每日通风二次,每次通风30分钟,处置台、窗台、地面等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每日两次,紫外线消击每日三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并做好登记。每周大扫除一次,使用的擦布及拖布有标记专用。4.1.1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收集,由专人收取。4.2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4.2.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4.2.2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潭,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洗和消毒。

4.2.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4.2.4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倒剂浸港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压力题汽灭菌。

4.2.5手术用器具、物品的清洁和消毒灭菌要求如下:进入人体无葡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必须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海。

4.2.6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理规定。

4.2.7洗手刷应一用一天菌。

4.2.8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2.9每周因定卫生日,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具应专区专用,每个拖布清清面积不宜雄过20平米。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物品(物体表面)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两个不同的医疗表面。

4.2.10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控制参观、学习进修人数,并不准其任意进入其它手木间或无菌间。

4.2.11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个手术间进行,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4.2.12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勇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

4.2.13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采用对接车,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4.2.14手术废弃物品须分类收集,无害化处理。

4.2.15连台手术时手术人员应在手术间内脱掉手套、手术衣,非接台手术人员洗手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4.2.16接台麻醉师和巡回护士等应重新洗手,根据需要戴手套。

4.2.17手术人员应戴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一次性使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口罩潮湿或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4.2.18洁净手术室清洁工作应在净化系统运行下进行。负压手术间应在负压下持续运转15min后再进行。清洁工作完成后,不同级别手术间应运行一定时间达到自净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

4.3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4.3.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服、胶鞋、戴口罩、手套。4.3.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3.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4.3.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新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急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消毒、灭菌、分类收集)。

4.3.5报告单采用电脑打印方法,检验人员结来操作后应做好手卫生,4.3.6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或消毒。物体表面细菌酒落总数≤10CFU/cm2: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4.3.6.1桌椅等表面的消毒:每天开始工作前用湿布抹露1次,地面用湿瓶布都拭1次,禁止干抹干班。抹布和拖布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下班前用400mg/L-700mg/L.有效氯消毒剂擦拭桌椅表面1次,地面的消毒: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4.3.6.2各种表面也可用紫外线近距离表面照射消毒。

4.3.6.3若被明显污染,如具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酒落于表面,应先用吸碰的的材料去除污染,然后用1000mg/L-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表面或地面,4.4病理科消毒隔离制度 4.4.1大体标本检查室、尸检室应与其它工作室隔离,便于消毒,4.4.2处理标本时要求穿隔离衣,带相子及鞋在等,处理标本后及时沐液,注意自身安全保护。

4.4.3大体标本检查前将标本分类,对有传染性(例如结核等)标本需要延长固定时间,避免造成污染及院内交叉感染。

4.4.4隔离衣定期消毒,处理标本器具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消毒。

4.4.5大体标本检查室、尸检室和大体标本检查台、尸检台需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避免院内交叉感

4.4.6对已发出病理诊断的剩余标本,报告发出2周后,按医疗捡极处理规定进行分类包装,由医院指定部门统一回收处理。4.5医学影像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4.5.1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前后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4.5.2室内定时通风,保持物体表面、仪器设备表面、桌椅、门窗、地面清洁,每日擦拭,如有污染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4.5.3患者使用后的止血带、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如有污染及时消毒。4.5.4检查床上的用物被患者污染立即更换,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害。

4.5.5患者服用造影剂使用的一次性药杯、造影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头、玻璃安额等严格按医疗废物分类处理,4.5.6扫描间、强化间、治疗室等加强卫生清扫及消毒,室内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间≥30min并有记录。

4.6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隔离制度

4.6.1周围环境应清洁、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内部通风、采光良好.4.6.2建筑布局分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物品由污到洁,不交叉、不迷流。空气流向由洁到污;去污区保持相对负压,检查、包装及天菌区保持相对正压;天花板、坡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的脱落。

4.6.3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各类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4.6.4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的传染病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按特定的要求进行处理。

4.6.5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4.6.6无菌物品发放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4.6.7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消洗消毒,分区存放。

4.6.8对天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进行,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监测合格方能发放。

4.6.9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词,性地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

4.6.10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证上岗。4.7输血科消毒隔离制度

4.7.1布局合理,设清洁区(血液储存、发放处)、半清洁区(办公区)和污染区(血液检验和处置 室).4.7.2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4.7.3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献血法》等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4.7.4可以采用通风、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等进行空气净化,能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4.7.5保持环境清洁,每日清洁桌面、地面,被血液污染的台面应用高效消毒剂处理。使物体表面细菌苗落总数≤4CFU/cm2.4.7.6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幽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8CFU/10分钟为合格。

4.7.7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4.8婴儿室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4.8.1进入婴儿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及口罩,换拖鞋,非婴儿室医护人员不得人内。4.8.2接触新生儿前必须洗手,一切非工作用品禁止携带人室。

4.8.3奶瓶、奶头、洗澡用具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喂奶毛巾要固定使用,每日洗涤并煮沸消毒,奶具及医护人员手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奶具细菌数不得超过5个/cm'。4.8.4室内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清洁。每日紫外线等照射或动态空气消毒器消毒二次。

4.8.5工作人员相对稳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传染病或皮肤化脓性疾病者,必须调离工作。

4.8.6日常清清消毒工作湿式打扫,用具和地面每日二次用消毒液擦拭,每周大扫除一次。4.9内镜中心消毒隔离工作制度

4.9.1内镜室设病人候诊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储藏室。清洗消毒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诊疗室设空气消毒机,确保室内空气清洁。

4.9.2保持各区的清洁。诊疗室、清洗消毒室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4.9.3从事内镜诊疗时,医护人员应戴好口罩和帽子,防止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在内镜清洗消毒时,应当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4.9.4工作人员清洗和消毒内镜时,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帕子:手套等.4.9.5内镜的消毒须用2%戊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内镜如胸腔镜、腹腔镜、活检钳必须在2%成二醛浸泡10小时方可使用。宜采用低温灭菌。

4.9.6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内键进行再次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冲洗、干燥后,方可用于病人诊疗。

4.9.7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消毒或灭菌。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时间应当使用计时器控制。

4.9.8使用后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浸泡时间不少于20分钟;特殊传染病人和结核杆菌、其它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锁浸泡时间不少于45分钟,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消毒30分钟,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的内镜及附件,灭菌需浸泡10小时以上,4.9.9消毒后的内键,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储柜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洗,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4.9.10肿瘤病人用过的内机应先常规清洗、消毒,再用毛刷刷流,酒精剂毒。

4.9.11一次性接口、弯盘做到一人一用,抽吸管一次性使用;吸引器每次用后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清洗备用。

4.9.12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即更换。消毒剂使用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规定的使用期限。4.9.13治疗床上的床单、枕套,每日更换。如检查过特殊传染病患者或被呕吐物、分泌物污染时必须及时更换。

4.10血液透析室消毒隔高制度

4.10.1血液透析室应当环境整洁、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4.10.2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次,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一次,一桌一抹布,用后浸泡消毒、清洗、晾干后备用;有污染的物体表而随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病房和走底地面每天湿式拖地三次,有污染时用消毒液据拭消毒。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室内空气舒日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自然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4.10.3清洁区物体表面、环境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以及室内空气的消毒标准必须达到GB15982-1995中对III类环境的要求,每月抽查监测,当检查结果超过规定标准值时,必须进行复查,当怀疑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必须增加采样点。

4.10.4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并洗手。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一定要注意自我防护,上岗前应检查身体并注射乙肝疫苗,建立定期体检制度。

4.10.5工作人员进入血液透析室必须穿干净整洁的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非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工作人员不得在血液透析室进餐或吸烟。

4.10.6透析患者进入室前应更换拖鞋,所用床单、被套、枕套等一人一用一消毒。4.10.7如果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可以重复使用的血液透析器时,必须遵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执行;使用经批准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4.10.8患者透析前必须做肝功能等各项检查:透析器和透析管专人专用。

4.10.9传染病患者血液透析应在网离透析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的

4.10.10透析中出现发功反应病人时,必须及时向感染管理科汇报,并及时进行血培养,暂停收病人,积极查找感染源,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10.11废弃的血液透析器、注射器、医疗垃圾按我院医疗控极处理规定处理。4.11重病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4.11.1工作人员进监护室必须穿工作衣,戴好子,更换拖鞋,烈制非工作人员入内,谢绝织视。

4.11.2患者入室前须进行卫生处理,不可随意带入其他物品。

4.11.3各种护理操作及诊疗技术,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

4.11.4按触病人污染物或疑似污染时应戴手套操作,操作后立即摘除手套,严禁旅污染手套接触非污染区域和物品。

4.11.5患者床位每日湿式清扫二次,门窗、桌枪、床头柜、地面等每日用消毒液搬拭二次,室内每周大清扫一次。

4.11.6采用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有特殊感染病人时应随时消霉,4.11.7各种仪器、器械(特别是插入器械)定时严格消毒。

4.11.8做好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接触隔离,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4.11.9病人转出ICU后,用500mg升含氯消毒剂擦拭床、桌、椅、床头柜,更换床单,被测等,做好终末消毒。4.12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4.12.1分娩室入口设过渡清洁区,分娩室拖鞋、私人拖鞋、外出拖鞋分开放置。

4.12.2凡进入分娩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产房的衣、裤、帽、口罩、鞋,非工作用品不许带入室内,不得在分娩室内闲谈、会客和做与产室工作不相关的事情。4.123空气消毒每天用紫外线循环风清毒,每日两次。每季度空气培养一次,空气中细简数不得超过≤4CFU(l5min·直径9cm平皿)

4.12.4无菌包要标明灭菌日期,定期检查,超过7天重新高压灭菌,4.12.5无菌缸子缸及持物钳开封后在4小时内使用。

4.12.6每个产妇分娩后及时更换枕套、床单、搬皮布淡一次性治疗巾。

4.12.7传染病的产妇应指定到隔离持产及隔离分娩室。所用物品应按传染病特殊消毒处理,同时进行床边隔离及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4.12.8一切清洁消毒工作均要湿式清扫,地面及其它物体表面每日用消毒液瓣拭,每周大扫除一次,各类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不得超过5cfu/cm2,不得检出沙门氏菌、绿脓杆菌。

第四篇: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普通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保持清洁。

2、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5、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9、餐具、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10、对特殊感染病人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12、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13、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置黄色或有明显标识的塑料袋内,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14、严格执行陪护及探视制度,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二、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进人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无菌操作。

2、无菌物品放置专柜,各类备用无菌物品应不超过规定保存期限。

3、注射、针灸应采用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用一灭菌。

4、注射、治疗时,应铺无菌盘,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二小时后不得使用。各种溶酶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

5、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每月做空气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对紫外线灯强度监测。

6、碘洒、酒精瓶应保持密闭,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7、治疗车物品排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8、换药操作应按无菌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的顺序 进行,感染性敷料应放在指定容器内,并焚烧处理。

9、置于容器中的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应超过二十四小时

三、产房、母婴同室、婴儿处置室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有关操作规程,特别要注意操作前后医护人员手的清洗,婴儿护理有关用品要专婴使用,并且一人一消毒。

(一)产房

1、布局合理,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各区之间应用门隔开或有明显标志。

2、使用专用工作服及拖鞋,外出时更换,并定期刷洗消毒。

3、定期通风换气,分娩室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

4、非本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5、产妇产前应作HBV的有关化验检查,阳性者按消毒隔离原则处理。

(二)母婴同室

1、布局合理,每个婴儿应有独立床位。

2、严格探视制度。

3、母婴一方有感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与正常母婴隔离。

4、产妇喂奶前要洗手,清洁乳头,产妇在传染病急性期,应暂停哺乳,注意通风换气和空气消毒。

(三)婴儿处置室

1、淋浴设施合理。

2、婴儿用的眼药水,粉扑、油膏均应消毒后单独使用,一婴一份,婴儿毛巾,一用一灭菌(高压蒸气)。

3、保持室内空气洁净,定期消毒。

4、凡有皮肤化脓,定期体检,有肺结核、肝炎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调离本岗位。

四、口腔科消毒管理制度

1、诊疗室工作人员工作时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护理人员穿工作鞋,并保持整洁。

2、诊疗、护理工作前后应洗手,无菌操作时戴口罩,无菌操作应遵照消毒规范进行。

3、镊子罐定期消毒更换,根据所使用消毒剂的有效期定期更换、浸泡液要求达器械的1/2--2/3。

4、所有消毒物品均要写明消毒日期,高压灭菌消毒日期不超过一周。

5、用浸泡法消毒器械要打开关节,并一定要把器械的血污洗净,擦干净后用戊二醛再行浸泡。

6、来院就诊病人均使用一次性口腔盒、一次性口杯、一人一用。

7、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菌种发生感染,应严密隔离,用过的器械、口腔盒都要严格消毒处理。

8、治疗室、手术室、注射室均应严格消毒,做到每日紫外线照射一次。

9、对一次性针管口腔盒等要消毒后毁形。

五、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洁污区严格分开。

2、感染手术用品用后单独处理,进行双消毒。

3、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4、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间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范。

5、洗手刷一用一灭菌。

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清洁卫生制度,坚持湿式打扫,每周有固定卫生日,正确执行无菌技术及有关操作规程。

7、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尽量避免非手术人员进入

六、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设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

2、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3、内窥镜室工作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包括内窥镜的清洁、消毒或灭菌、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记录和保存、个人防护措施等。

4、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如脑室镜、胸腔镜、腹腔镜、关节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呼吸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5、进行内窥镜诊治前需对病人做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等过筛检查,有条件的医院应进行抗一HCV等过筛检查。

6、HBsAg阳性者,己知特殊感染患者或非特异结肠炎患者等,应使用专用内窥镜或安排在每日检查的最后。

7、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和抽吸孔内的残留组织,洗净的内窥镜应沥干水份后再进行消毒。

8、内窥镜的消毒须使用高效消毒剂,如2%戍二醛消毒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无菌蒸馏水充分冲洗。内窥镜、活检钳的灭菌用环氧乙烷或 2%戊H醛浸泡 10小时,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9、HBSAg阳性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消毒,再常规清洗消毒。

10、肿瘤病人用过的内窥镜应先常规清洗、消毒,再用毛刷刷洗,酒精消毒。

11、消毒后的内窥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12、操作和清洗内窥镜时应穿防渗透工作外衣,戴橡胶手套,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防护镜和面罩,工作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

13、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七、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1、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帽子,操作时应戴口罩。

2、严格区分有菌区、无菌区。

3、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的物品,定点放置,未经灭菌物品决不外发。

4、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各种无菌物品包装完整,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并签全名。

5、无菌包及容器应清洁、干燥,包的体积符合要求,每包内外均有化学指示剂。

6、每月一次作空气培养、无菌物品、消毒液、物体表面抽样细菌培养并达标。

7、建立消毒锅测试登记册,每月用生物指示剂监测灭菌效果。

八、门诊、急诊科消毒隔离制度

1、急诊科应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所指定的隔离诊治室诊治。

2、儿科门诊应与普通内科门诊分开,并从科室位置及空间距离上与成人诊疗科室相对隔离。

3、预防交叉感染。

4、候诊室、诊室坚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换气,并建立每日每周清洁消毒制度。

5、各科诊室要有专用洗手设备。

6、急诊抢救车及平车、诊察床等应定时消毒液试擦,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及时消毒处理。

7、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第五篇: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工作制度

一、在院长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负责拟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审定后,组织实施;负责拟定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并督促执行。

三、每季度对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半年对全院紫外线灯强度进行一次监测。

四、每月对全院医院感染管理按照《武汉龙阳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一次综合质量考核,其结果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

五、经常深入科室了解情况,协调科室间医院感染各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及时向院长、业务副院长以及相关卫生行政部门请示报告;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采样和流调,分析原因,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七、对购入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严把准入关,不合格产品严禁进入医院。对其储存、使用及使用后的处理进行监督。

八、对重点科室、重点部位定期进行监测,并将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反馈到科室,对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消毒隔离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

九、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的教育培训计划,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提高无菌技术操作水平;加强医院感染诊断的培训,提高感染病例的鉴别和上报率。

十、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定期对全院各科室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十一、加强传染病管理,预防和控制其在医院内的传播。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门诊候诊室、走廊必须保持清洁,工作台、地面、门窗、内壁每日湿式拖帚2次,如有污染用含氯消毒液(500mg/L)进行消毒清擦,走廊放带盖的卫生纸萎,每日消毒、更换一次。

二、门诊诊室要保持空气新鲜,经常通风换气(2次/日),室内办公桌、椅、地面每日清水擦拭2次,如有污染立即清除并进行消毒(用含氯消毒液500mg/L)进行消毒清擦;疑似传染病人,在病人离开后要进行沏底消毒(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病人指定在感染诊室就诊)。

三、根据《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

四、门诊各科室的感染性垃圾:如:一次性医疗用品、手套、纱布、棉球、棉签等医疗废物,应装入黄色垃圾袋内,每日由本科人员与医疗废物回收员交接并签字,由医疗废物回收员按转运要求送至污物暂存间存放,定期由医疗废物回收中心回收公司进行无公害处理。绝不准乱扔、乱放,更不能混为一般垃圾处理。

五、厕所必须保持洁净,无嗅味,卫生员每天必须进行两次大清洗消毒,地面及便池内外,不能有污染痕迹。如有病人排泄物等,应立即消除并消毒。

六、各诊疗室、治疗室、换药室、输液室等科室用过的物品,必须进行初步处理后,送供应室消毒灭菌处理(感染病人换药用过的器械、碗、盘等物品,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净再送供应室消毒灭菌)。

七、所用灭菌物品一经打开均要注明使用日期及开启时间,使用时间在未被污染情况下不得超过24小时。无菌持物钳(镊)、罐等最好采用干缸使用法,一经打开使用不得超过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

八、凡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要求。

九、感染诊室,应遵循消毒、清洁、消毒的原则,每日进行两次消毒,随时污染随时消毒。室内陈设物及门窗、四壁,应经常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喷雾或浸泡拭布进行清擦,室内不准就餐和存放食品。

十、各诊室、办公室每天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并有登记和效果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应定期检测照射强度,不得低于70μw/㎡,使用空气消毒设备:紫外线灯管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并有记录。

病房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洗手、戴口罩、帽子。各种无菌容器,如:换药罐、贮槽、方盘等,使用后应及时盖严,定时更换与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二、病房环境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根据季节温度的不同,定时开窗通风换气。病房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擦拭二次,如果被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病室每周紫外线消毒小时并登记。

三、病床每天要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病床等物体表面每日湿式擦拭,一桌一布,用后消毒,如有污物随时用消毒液擦拭。

四、病人衣裤、床单、被套要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被褥、枕心、床垫要定期消毒清洗(日光暴晒)。严禁在病房、走廊清点被服。

五、患者用过的口服液药杯应浸泡于含氯制剂溶液中,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

六、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吸痰储液瓶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液应为无菌纯净水,每天更换。

七、病人所用医疗器具均按规定方法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后的医疗,耐高温的物品首选高压灭菌,血压计的袖带每周清洗更换两次,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清洗。

八、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将针头弃于锐器收集盒中,注射器、输液器、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均放入黄色垃圾袋中,具有传染性的垃圾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严密封闭,交汉化公司统一进行无公害处理。

九、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要及时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具有传染性的病人转院、转科或死亡后要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内严密封闭,交汉化公司统一进行无公害处理;对室内空气、物体表面用紫外线照射及消毒液擦拭。

十、办公室、治疗室、配餐间、病房、卫生间的拖把要分别使用,有专用标记,用后清洗悬挂景干,干燥保存。

十一、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70%酒精(或含氯消毒剂)溶液中30分钟,干燥保存。消毒液每日更换一次,贮存容器每周彻底清洗消毒灭菌一次,由专人负责并有记录。

十二、各项护理操作用物,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一用一消毒,使用过的棉签、棉球要集中放入医用垃圾袋中,以免污染环境。

十三、病人餐具一用一消毒,隔离病人按消—洗—消处理。

十四、治疗室、换药室要定期进行空气消毒,每天紫外线照射一次并登记,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

附:病房保洁标准

一、门窗洁净透明,玻璃无手指印,无污渍; 窗槽无积尘、杂质,窗帘无积尘,且悬挂整齐。

二、室内墙壁、地角线、顶棚、灯饰、消防器材干净明亮,无灰尘、无蜘蛛网,无乱涂乱画。

三、室内地面干净、干燥,无灰尘、无纸屑杂物、无污渍、无乱堆乱放,保持整洁、美观,干净整洁无异味。

四、室内垃圾篓、痰盂盒及时清理、消毒,保持干净、整洁安全。

五、为入出院病人更换被套、垫单。

六、各类开关无灰尘,楼梯、走廊、扶手台阶、地面无积水、杂物、纸屑、烟头、痰渍、污渍。

七、各座椅、指示牌、门、柱、灯具整洁,无灰尘,无污渍,无蜘蛛网。

八、洗手间、开水房地面无积水、杂物、垃圾。地漏无堵塞,无异味,无手纸堆积。

九、病房门、把手、床、床头柜、电视机、饮水机、椅子、沙发每天清洁三次,消毒一次。

十、室外场地、绿化带、地面无纸屑、烟蒂、痰迹、香口胶等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垃圾及时清理,不过夜,每天7:30前完成灰尘清扫,每周冲刷一次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区域划分: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物流做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二、凡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或套鞋套;非感染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及特殊感染手术,应严格按特殊感染手术消毒常规进行处理。

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医务人员有化脓性感染及患皮肤病者不得进入手术室,上呼吸道感染者须戴双层口罩。

四.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按规范要求配置洗手设施,正确外科洗手和手消毒。

五.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各类包符合要求,包外标识齐全,无过期物品;定期检查无菌包的灭菌日期及灭菌效果,双层包布的灭菌包在25℃条件下,保存7天,过期重新灭菌。

六、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使未污染也只能24小时内使用,否则重新灭菌。

七.干法保存的持物钳4小时更换一次;打开包装的干棉球、棉签、纱布等无菌物品有效期在24小时内。浸泡器械的容器、盛放消毒液的缸罐,每周灭菌及更换消毒液一次。

八.无菌冲洗溶液,一经启封,应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只能24小时内使用,过期应重新更换。

九.一次性耗材使用前,严格检查合格证、有效期、外包装等,更换批号或生产厂家时必须进行细菌培养,合格方能使用。

十、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

十一.各类设备、物品整洁卫生,空气、物表体表、消毒剂及手卫生监测合格;每月要对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灭菌物品等进行生物监测,结果要符合要求,并记录存档。

十二、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抹布、拖把与水桶等清洁用具应分室标注专用(并有标识)。抹布应做到每清洁一个单位物品(物表)一清洗,不得一块抹布连续擦抹二个不同的物品表面。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

十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密闭运送。包装物与容器符合国家规定,外标识明确。锐器放入锐器盒。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肉眼无法识别的人体组织、器官按照病理性废物处理;可以辨认的人体组织、器官按照尸体处理。内固定钢板等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处理。交接登记内容完善,登记资料齐全(保存三年)。

治疗室、注射室(输液室)、换药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治疗室、配药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要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拭双手,方能进行下一项操作;医护人员发生特殊感染不得进入治疗室。

三、治疗室应每日通风、湿式清扫,操作前后用清水抹布擦拭桌面、台面、治疗车和治疗盘等,确保室内物品清洁(包污物桶、利器盒);治疗室的拖把与输液大厅拖把要分开并有明显标志,地面每日用清水或浸有消毒液的拖把至少擦拭2次;冰箱每周清洁除霜一次,冰箱不得放置私人物品。

四、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每次60分钟,并登记(记录消毒时间、累计时间、执行者签名,每周用75%酒精擦拭灯管一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使用中的灯管强度不得低于70u瓦,每月定期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总数不超500cfu/m3;《2012版新标准:≤4.0(5min),物体表面菌落数≤10cfu/cm2,手表面菌落数应≤10cfu/cm2》。

五、止血带做到一人一带一用一消毒,用后浸泡在500mg/l含氯消毒液中30分钟,凉干备用。

六、无菌的物品管理:

1、凡适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能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器械,使用2%戊二醛浸泡10个小时,容器每周更换一次;干置的无菌容器及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1次。

2、无菌、有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有醒目标识及消毒日期;每日清点并检查无菌物品(包括一次性物品有无过期)的有效期,过期物品需重新消毒灭菌方能使用;治疗车物品摆放: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3、碘酒、酒精等消毒液应密闭存放,每周更换二次,容器每周高压蒸汽灭菌二次;无菌敷料罐(纱布、棉球)开封后有效期为24小时。

4、治疗室使用的持物钳或持物镊应与容器配套(一罐一镊),并浸泡在1/2~2/3处,无菌罐、无菌镊每周压力蒸气灭菌2次,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有记录。

5、铺好无菌盘有效期不得超过4小时,开启的无菌溶液须在4小时内使用,抽取的静脉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各种溶媒不得超过24小时,并注明启用时间;无菌棉签开封后有效期为4小时,小包装的碘伏开封后有效期一周。

6、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含皮试);用后针头立即放入锐器盒内,(对特殊感染病人应与一般病人分开注射,所用物品器械单独处理),所有医疗废物交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进行集中无公害处理处理。

7、告知病人拨针后要按压针眼5分钟以上,并嘱病人将的胶贴、口罩、帽子等医疗废物放在指定医疗垃圾桶内,不得乱放。

8、用后的体温表应放在含有效氯500n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或75酒精浸泡30分钟后,冲洗甩干备用。

七、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吸氧管、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引流管、窥器等放入黄色垃圾袋(桶)内或利器盒内;不能超3/4,每日由专职回收员统一回收,放置在医疗废物暂存间内,并双签名。

八、各种瓶类消毒

1、碘酒、酒精瓶每周一、四进行消毒灭菌。清洁消毒方法:先用消毒液浸泡后,流水冲洗,再用0.9%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再用包布包裹后,送供应室灭菌;

2、氧气湿化瓶每周用消毒液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正在应用的湿化瓶每日更换蒸馏水,用毕重新消毒。

3、电动吸引器的内容物满后随时倒,做倒每日刷洗。用毕先用消毒液浸泡,再清洗干净备用。

八、换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遵守一人一碗一盘二镊的换药制度。换药所用溶液开启后使用时间不能超过24h,并有明显标记。先换清洁伤口,后换污染伤口。所用器械先进行粗洗后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检验科应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应注意保护不受污染,污染区的工作操作台及地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有明显血液污染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有污染时随时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二、工作人员服装整洁,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采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操作前先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操作完毕摘掉手套洗手或手消毒后再为下一位病人采血。

三、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碘伏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有效期为7天,过期禁用。

四、采血室每日操作前用清水擦拭操作台一次,采血结束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操作台、桌子和地面一次;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必要时进行空气细菌培养,紫外线灯管每周用75%酒精擦拭一次。

五、各种检验标本的收集,送检必须用相应指定的容器留取,不得外溢污染。

六、在进行静脉抽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先洗手、戴好帽子与口罩,操作台污染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静脉抽血做到一人一针一巾(纸)一带一消毒,末梢采血一人一片一管),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手被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水认真清洗,再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杜绝交叉污染。七、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包括采血针,注射器、尿杯、血红蛋白吸管、注射器等按感染性废物及损伤性废物分类放置,采血针、玻片放入锐器盒,由专人收集登记。

八、室内应有洗手设备、洗手液及速干手消毒剂,工作人员的手要经常清洗,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九、凡是肝炎病人及疑有黄疸的血标本,都视为肝炎的污染标本,应贴上红色危险标记,放在规定区域内,引起警惕和防止扩大污染面。

十、溢出试管外的血液,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干净,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刺伤手。

十一、当针头和碎玻璃刺伤手时,应立即用碘伏消毒局部,并参照“锐器伤的预防”处理。

十二、若手上有伤口,应戴上手套,才能接触标本。

十三、检验操作时,如:吸取标本,离心振荡等应严格操作规程,防止自身和实验室受污染。

十四、已检查标本与容器分别浸泡于2000mg/l含氯消毒剂两小时后,标本倾弃,一次性容器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物品经消毒后,再清洗消毒或灭菌备用。

十五、其他未尽事宜,执行《新消毒技术规范》检验相关物品的消毒。

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消毒供应室布局应严格划分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办公区;路线采取强制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各区人员不得随意来回穿梭。

二、工作人员必须着装整洁、换鞋入室,按要求洗手,必要时着防护服、戴手套、口罩,严格遵守各区操作原则。

三、去污区、检查包装区、灭菌区、无菌物品存放区标志醒目,非灭菌物品不得与灭菌物品混放;灭菌物品应存放于灭菌物品存放间的货柜或架上。

四、分别设置污染、清洁、灭菌物品的发放窗口和通道,不得交叉。回收的污染物品均应经过标准清洗后再包装灭菌。

五、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各种无菌包要包装完整,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日期、责任人,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下送车(箱)与下收车(箱)应分开放置、分开使用。每天下送下收完毕回科室后应对车辆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清洗用具如拖把、盆、桶、抹布等严格按区域分开专用,不得交叉使用,不得污染环境和工作人员。

六、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洗刷、清洁、消毒、灭菌技术及各类物品性能、保养方法与使用范围。去污区回收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和操作流程。被朊病毒污染的一次性诊疗器械应直接焚烧;接触污染物品后必须洗手。

七、各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并记录,台面用清水或消毒溶液擦洗消毒一次,保持无菌物品存放间和检查包装及灭菌区的空气菌落数≤500cfu/m3。

八、质量监测员应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各项监测工作。

九、无菌物品一经发出,若要再放回无菌室内,必须再次作灭菌处理。

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检查验收标准》、《消毒管理办法》、《管理规范》、《清洗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及《清洗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标准》中有关规定和质量控制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

消毒供应室无菌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无菌物品存放区工作人员相对固定,由专人管理,其他无关人员不得入内。

二、工作人员进入该区,必须换鞋、戴帽、着专用服装,必要时戴口罩,注意手的卫生。

三、认真执行灭菌物品卸载、存放的操作流程。

四、灭菌物品存放的有效期:

1、使用棉布类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7天;

2、使用纸包装袋的灭菌包有效期为1个月;

3、使用一次性纸塑袋包装的灭菌包有效期为6个月;

4、具有密封性能的硬质容器,有效期为6个月(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五、该区专放已灭菌的物品,严禁一切未灭菌的物品进入该区。

六、凡发出的灭菌包,即使未使用过,一律不得再放回该区。

七、各类常规物品和抢救物品应保持一定基数,认真清点,及时补充,保证灭菌物品的质量和数量,保证随时供应。

八、从库房领取的一次性无菌物品均需先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该区。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一、严格执行卫生部(88)卫医字第6号《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

二、周围环境无污染源。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清楚,区域间应有实际屏障;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

三、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各类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个人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

四、有物品回收、消毒、洗涤、敷料制作、组装、灭菌、存储、发送过程所需要的设备条件。

五、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三项标准》执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周进行。

六、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物品,定点放置。对各类无菌物品应认真执行检查制度。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七、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安装空气消毒装置,每天对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2次,空气应达到Ⅲ类环境标准。

八、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对消毒剂的浓度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初洗、精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九、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质量,应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检测措施:

1、日常监测 在检查包装时进行,应目测和/或借助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清洗后的器械表面及其关节、齿牙应光洁,无血渍、污渍、水垢等残留物质和锈斑。

2、定期抽查 每月应至少随机抽查3个~5个待灭菌包内全部物品的清洗质量,检查的内容同日常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一、污水处理应依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相关要求进行,应配备污水处理设施,并设专(兼)职人员负责,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

二、健全制度,明确职责;设备运行正常,药品按时投放、定期进行监测,登记项目齐全,资料保存完整,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每年请环保部门做好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检测,不得少于2次。

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清洁;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6.5mg/L。

五、污水处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六、专人操作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人员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并能正确掌握设备操作及相关卫生知识,负责设备的保养、维修,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七、病人呕吐物、引流液、手术吸出液、检验科液体标本等污染液体消毒后倾倒入厕,进入院内污水处理系统。

八、污水处理设备自动定时定期对污水投放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污水处理人员每日测余氯含量两次,符合标准后方可排放,并做好记录。未经消毒或无害化处理的污水、污泥不得排放,清掏或作农肥。污水池内的杂物定期打捞后按照感染性医疗垃圾要求进行回收处理。

九、处理后的污水、污泥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GB18466-2005《医疗机构污染物排放标准》,定期接受疾控中心和市环保局的监测,院感办开展自行监测工作。

十、后勤管理人员每月对污水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院感办不定期抽查,检查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实行奖惩分明。

医疗废物暂存间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特制定管理制度如下:

一、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二、要有严格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

三、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做到防鼠、防蚊蝇、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

四、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转让和买卖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病理性医疗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六、专职人员必须按制定时间、路线,并使用专用运输工具,收集、运送医疗废物。

七、认真执行登记制度,收集医疗废物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并保存登记资料至少三年。

八、收集的医疗废物不能外流、泄漏、扩散,只能交给指定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焚烧处理。

九、将医疗废物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时,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

十、每次收集完毕,在暂存间进行清洁和消毒。

十一、专职人员在收集或运送医疗废物时,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接触医疗废物后,脱去手套要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的洗净双手。

十二、在工作中要防止被锐器刺伤,一旦发生刺伤要及时向报告医院感染办,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十三、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即刻感染办报告。

十四、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分别运送。医疗垃圾暂时贮存不能超过48小时。

下载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制度(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点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全院消毒制度 一、 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 公共场所。 二、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

    重点部门消毒隔离工作制度(修改后)

    重点部门消毒 与隔离工作制度 兴义市人民医院 二0一二年十一月订 重点部门消毒与隔离工作制度 目 录 1、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 ...............................1 2、消毒供......

    消毒和隔离制度

    学校消毒和隔离制度 1.在流行病流行季节,要做好每日晨检工作并做好记录,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 2.班主任老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掌握,由其学生的身体状况要了解; 3.对身体不适的学生要及......

    消毒隔离制度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普通病区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上班时应穿戴工作衣帽,着装整洁。隔离病房的工作人员应穿隔离衣、鞋,戴帽子、口罩,必要时戴防护镜和手套。......

    消毒隔离制度

    外科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医护人员工作时要着装整齐、清洁。2.病人在指定区域候诊、检查和治疗,不得随处走动。3.医护人员进入处置室、治疗室应戴帽子和口罩。4.保持室......

    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的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应根据《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 1. 医院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灭菌、隔离、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等规范,全院工作人员积极参加预防、控制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2. 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