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新同学:艺术学概论学习有关问题(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4 14:12: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寄语新同学:艺术学概论学习有关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寄语新同学:艺术学概论学习有关问题》。

第一篇:寄语新同学:艺术学概论学习有关问题

寄语新同学:艺术学概论学习中的有关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伴随着金秋送爽的欢快脚步,我们进入了新学期的学习。作为一个教师,我迎来送往几十批同学,但每当此时,我的心情都会和你们一样高兴和不平静:高兴的是我有了新同学,开始全新的教学工作;不平静的是,面对上万名新同学,我将给大家提供什么服务,怎样才能使大家学有所获,使我不辱使命——作为一个教师,使命感、责任感一直在催促我不可有丝毫的松懈!

今天,我想就“艺术学概论”这门课程一起谈谈有关电大学习的事情。同时一起研究本门课程学习的几个问题:一是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二是各章学习重点梳理;三是简要介绍几个艺术种类的赏析。

一、关于该课程的复习方法

1.认真通读一遍主教材和学习参考书。

2.上好当地电大组织的面授期末复习辅导:解决疑难问题,同老师交流。

3.完成形考册。

4.重点欣赏几类艺术和阅读该类艺术的评论文章和著作;重点记录和把握几种艺术的鉴赏。

二、各章学习重点梳理

第一章 艺术总论

[本章要点]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传统说法主要是“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巫术说”、“生产劳动说”等五种,每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够全面。因此,我们主张第六种说法,即“多元决定说”。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是一个多元发生的漫长历史过程,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艺术的特征主要包括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艺术特征之一是形象性,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艺术特征之二是主体性,这是因为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鉴赏也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特征之三是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的审美性也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的社会功能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理解: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的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第二章 艺术创作

[本章要点]

艺术家是艺术产品的创造者的总称。艺术家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2)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3)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4)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5)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因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显得十分重要,历代艺术家们在这方面都有着许多深切的感受和机会。另一方面,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的民族和时代,从而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艺术家应当具有艺术才能和艺术修养。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天才加训练相结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包括深刻的思想修养,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

艺术创作过程从总体上可以大致划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我国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描述画竹的过程可以用来作为例证,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样三个阶段。

所谓艺术风格,就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有着三个方面的原因。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更是需要我们多加关注。

所谓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自觉结合而形成艺术流派;另一种是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再一种是被后世人们将其归纳为艺术流派。

所谓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中外艺术史上,仅仅从17世纪以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艺术思潮,就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以及20世纪后半叶开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等等。

一般来讲,艺术风格体现出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艺术流派则体现出风格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的共性;而艺术思潮却是由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共同形成的艺术潮流。艺术流派往往是指某一个艺术门类中的派别,艺术思潮却常常包括艺术门类中的多个艺术流派。

第三章 艺术作品

[本章要点]

艺术作品是指艺术生产的成果或产品。艺术作品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但我们又可以把它从纵向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研究,即: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所谓艺术语言,是指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所谓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在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艺术意蕴也是蕴藏在艺术形象之中。艺术形象可以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等。

所谓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艺术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第一,艺术意蕴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涵义和人文精神。第二,艺术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第三,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第四,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意蕴比主题思想更加深刻,更加富有形而上学的含义。第五,在艺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中,任何一个作品都必须具有前两个层次,即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作为第三个层次的艺术意蕴,并不是每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的,某些偏重于娱乐性、功利性或纪实性的作品,常常就不存在这一层次。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以再现为主的各门艺术,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常常注意在作品中塑造典型,刻画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意境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

中国传统艺术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其中,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以老干、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美学,以六祖惠能为代表的禅宗美学这三家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最为巨大。正是这三者的不断冲撞和融汇,影响和决定着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审美趣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影响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进程。如果我们以唐代三位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为例,不难发现他们虽然都受到了三大体系美学思想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显然又各有侧重,从而形成了他们三人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

第四章 艺术鉴赏

[本章要点]

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三个环节,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活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德国“接受美学”,强调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表明艺术鉴赏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尤其城要重视以下几点:(1)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2)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3)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4)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5)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因素,包含着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等,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动态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想象与情感据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此外,艺术鉴赏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也十分重要,因为,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鉴赏、形式的鉴赏,尤其是艺术作品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认识,都不能离开理解因素。

艺术鉴赏活动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审美过程。这种动态性,使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为审美直觉、审美体验、审美升华三个阶段。这种完整性,则使得这种区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因为上述三个阶段始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从而使得整个艺术鉴赏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复杂的、动态的审美过程。

艺术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之间的一座桥梁,对二者都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批评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艺术批评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艺术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生产,艺术家需要广大读者、观众、听众和批评家的帮助,才能深刻地认识自己,不断地提高自己,攀登艺术的高峰。艺术批评的第三个作用就是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艺术批评的特征,一方面,艺术批评具有科学性。艺术批评家需要在艺术鉴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学理论,对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做出判断与评价,为人们提供具有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另一方面,艺术批评又应当具有艺术性。艺术批评作为一门特殊的科学,与其他的科学不同,它既要冷静的头脑,也需要强烈的感情,既离不开理性的分析,更离不开艺术的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批评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艺体裁。优秀的艺术批评文章不仅应当逻辑清晰、论证严谨,而且应当文字优美、生动感人,给人们一种特殊的美感享受。优秀的艺术批评文章,本身就应当是一篇美文。

第五章 实用艺术

[本章要点]

在艺术分类的多种方法中,我们采用的是根据美学原则将整个艺术区分为五大类别,即: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

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所有艺术种类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大类别。实用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建筑遵循“实用、坚固、美观”的三条原则。

建筑艺术的语言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等。

建筑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从哥特式建筑到罗可可式建筑,再到包豪斯建筑和现代建筑,建筑艺术总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镜子。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园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古典园林又可以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和江南小型私家园林(如苏州园林)。欣赏中国式园林,不但要注意欣赏它的自然美和建筑美,尤其要欣赏它的文化美。文化美是中国园林的精华与核心。中国园林艺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色彩。在中国园林艺术里,还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美学思想,如颐和园就采用了借景、分是、隔景等多种方法来创造浓郁的意境。

工艺美术,又可称为实用工艺,它的范围极其广泛,主要包括三大类工艺品:一类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实用为主、装饰为辅;另一类是民间工艺美术品,既可供实用,又可供观赏;再一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主要供观赏和珍藏之用。考古证明,实用工艺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它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中,工艺美术品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现代设计(Design),从狭义上讲也被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事业中发展起来的。从总体上讲,现代设计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现代设计是在现代化社会中,通过设计使产品体现出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统一,使产品既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使用功能),又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审美功能)。在未来社会中,现代设计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JP2〗实用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主要是:实用性与审美性、表现性与形式美、民族性与时代性等。

第六章 造型艺术

[本章要点]

造型艺术,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造型艺术与实用艺术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看,它们都是视觉艺术,甚至可以统统称为美术。从区别上看,实用艺术侧重表现性,而造型艺术侧重再现性;此外,实用艺术兼有实用性与审美性,而造型艺术则主要具备观赏功能与审美功能。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成为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往往采用中国特制的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因此,中国画又可称之为“水墨画”或“彩墨画”。第二,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即可移动的远近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画中的物象可以随意布臵,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中国画营造的空间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有三种,即:全景式空间、分段式空间和分层式空间。第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即: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第四,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西方绘画的审美趣味,在于真和美。概括地讲,如果中国绘画尚意,那么西方绘画则尚形;中国绘画重表现、重情感,西方绘画则重再现、重理性;中国绘画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则主要是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中国绘画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西方绘画则严格遵守空间和时间的界限。总之,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同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形成鲜明差异。

中国雕塑源远流长,历朝历代涌现出难以计数的优秀作品。西方雕塑更是有四个高峰时期:第一个高峰是古希腊罗马时期,代表作品有《掷铁饼者》和《维纳斯像》,以及《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等。第二个高峰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品有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大卫》等。第三个高峰是19世纪法国雕塑,代表作品有罗丹的《巴尔扎克像》、《思想者》等。第四个高峰是20世纪,代表作品有法国马约尔的《地中海》,以及英国亨利〃摩尔的《国王与王后》等。

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的造型艺术,它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摄影艺术的艺术语言,主要包括画面构图、光线、影调(或色调)三种主要造型手段。摄影艺术的样式和体裁繁多,按题材来分,可以分为肖像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体育摄影、建筑摄影等等。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审美的境界。形式上,它是一门刻意追求线条美的艺术;内容上,它是一门体现民族灵魂的艺术。中国书法建立在中国文字(汉字)的基础上。书法艺术随时代而发展演变,总体上讲,汉字书法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书法艺术的基本技法和表现形式,主要是:用笔、用墨、结构、章法、韵律、风格等几个方面。书法艺术在形式美中蕴藏着意蕴美,凝聚着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体现出书法家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追求。书法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趣具有巨大的作用。

造型艺术(包括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书法艺术)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主要是: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第七章 表情艺术

[本章要点]

表情艺术(音乐、舞蹈)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最古老的艺术门类,也是当代人们生活中最普及、最广泛的艺术门类。表情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就是抒情性和表现性,因此音乐、舞蹈被称作表情艺术。

音乐的种类相当繁多,一般来讲,常将音乐划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根据歌唱的特点,声乐可分为男声(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女声(包括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和童声。根据演唱的方法,声乐又可分为独唱、齐唱、重唱、合唱、对唱、伴唱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我国声乐一般又被划分为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三大类。器乐的划分法也很多,但中西乐器都主要划分为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等四大类。作为音乐艺术的精髓,交响乐值得特别关注。

音乐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是旋律、和声、节奏三者。“旋律”称得上是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可以表现出音乐的内容、风格、体裁,甚至还可以体现出音乐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因此,人们常把旋律称为音乐的灵魂。“节奏”也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它是指音响的长短、强弱、轻重等有规律的组合,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主要因素。“和声”同样是音乐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它是指多声部音乐按照一定关系构成重叠复合的音响现象,使音乐具有结构感、色彩感和立体感。我国的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很大的发展,历朝历代更是涌现出许多著名音乐家和音乐作品。西方音乐也是源远流长,近现代欧洲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主要有: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形成的古典乐派,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主要代表;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浪漫乐派,以李斯特、肖邦、瓦格纳、柴可夫斯基等为代表;19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各国兴起和发展的民族乐派,主要代表人物有俄国的“强力集团”音乐家们,以及捷克的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等人。20世纪西方音乐更是流派繁多,难以尽述。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图腾舞蹈活动。中外舞蹈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舞蹈作品。舞蹈的种类很多,从总体上讲,舞蹈可以分为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两大类别。生活舞蹈中,除最流行的交际舞外,还有习俗舞蹈、宗教舞蹈等。艺术舞蹈,如果从表现形式来区分,可以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如果从表现特征区分,可以分为情绪舞、情节舞、舞剧等;如果从表现风格区分,还可以分为古典舞、现代舞、民族舞、芭蕾舞等等。

表情艺术(包括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抒情性与表现性、表演性与形象性、节奏性与韵律美。

抒情性与表现性是音乐、舞蹈的基本属性。音乐与舞蹈能够最直接和最强烈地抒发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接撼动听众或观众的心灵。我国汉代的《毛诗序》就强调了音乐与舞蹈在抒发与表现情感方面具有独特的力量。同时,音乐与舞蹈这两种表情艺术又总是需要通过表演这个二度创作的过程,才能创造出可供人们欣赏的音乐形象或舞蹈形象,因此,表演性与形象性构成了表情艺术另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

音乐形象的多义性与朦胧性,既是它的局限,又是它的长处。它为听众的联想,想象和情感体验留下了更加广阔的自由空间,从而可以使人获得更加丰富隽永的审美感受。第一、由于音乐形象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的特点,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同的人欣赏同一首乐曲,经常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同一个人欣赏同一首乐曲,也可以百听不厌、常听常新。第二,由于音乐形象具有抽象性、象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使得音乐最具有形而上学的意义,最富有哲学的深度。正因为如此,中外许多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格外看重音乐。节奏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尤其是对于音乐、舞蹈来讲,节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表情艺术的生命。音乐节奏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舒缓的节奏使人沉静,激昂的节奏使人振奋,沉重的节奏使人压抑,欢快的节奏使人陶醉。舞蹈节奏一般表现为人体的律动,因此,舞蹈节奏常体现为人体动作的韵律美。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有成功的音乐就没有完美的舞蹈,而节奏正是它们结合的纽带。

第八章 综合艺术

[本章要点]

综合艺术吸收了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艺术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独具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便是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为各种艺术元素一旦进入综合艺术之后,具有了崭新的意义。

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话剧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如果以西方戏剧史上的悲剧为例,从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如《俄底涌斯王》)到中世纪的“性格悲剧”(如《哈姆雷特》),再到近现代社会的“社会悲剧”(如《玩偶之家》)和现当代社会的悲喜剧作品(如《老妇还乡》),都具有强烈的戏剧动作和戏剧冲突,即戏剧性。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有300多个剧种。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中国戏曲集中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从剧目多历史题材与道德上惩恶扬善都可以反映出来。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表现在:(1)综合性。它是一门歌、舞、剧高度综合的艺术。(2)程式化。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程式化,表演动作程式化,音乐唱腔程式化。(3)虚拟性。戏曲演员的表演具有虚拟性,戏曲舞台的道具布景具有虚拟性,戏曲舞台的时空也具有虚拟性。

电影和电视是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从诞生到发展的全部历史来看,电影和电视都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世界电影诞生日期是1895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放映了自己拍摄的影片。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实际上是一部戏曲舞台纪录片。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正式播出电视,标志着世界电视业的开端。1958年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业的开端。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三次重大变革,都与现代科技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以及从20世纪90年代大量运用的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等等高科技手段,使得现当代电影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电视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现代科技,从模拟电视、卫星电视到有线电视、数字电视。作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在世界各国拥有数量最多的观众。

作为综合艺术,电影吸收了各门艺术的特色和长处,大大丰富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综合性,使电影成为一门集体创作的艺术,由编、导、演、摄、美、录、音、道、服、化等各职能部门组成一个摄制组。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影与戏剧、文学、美术、音乐、摄影等几门艺术关系为密切。

影视艺术语言主要包括:“画面”(景别、光线、色彩、画面构图等)、“声音”(人声、音乐、音响等),以及“蒙太奇”。正是由于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一方面使得它们成为了姊妹艺术,另一方面也使得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成为与过去传统艺术不同的独立艺术。

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艺术)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主要是:综合性与独特性、情节性与主人公、文学性与表演性等

第九章 语言艺术

[本章要点] 所谓语言艺术,就是指文学。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

诗歌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诗歌在文学发展史上出现最早,它作为历史最久、流行最广的文学体裁,在中外文学史上产生了难以计数的众多作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各种形式。诗歌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一般来讲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等。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类型。散文也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散文的含义和范围,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散文的种类丰富多样,一般将其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三大类,每个种类都有自己的特色。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自由灵活,表现在题材的广泛性、手法的多样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散文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具有深刻的意蕴和凝练的主题。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文学体裁。中外古今的小说数量众多,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三大类。一般说来,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剧本是指戏剧文学剧本和影视文学剧本。剧本也是文学的基本体裁之一。

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体裁)具有共同的审美特征,主要是:间接性与广阔性、情感性与思想性、结构性与语言美。尤其是文学以语言作为媒介,因而形成了自身独具的审美特征,并形成了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重大区别,突出表现为间接性。文学的间接性,是指文学运用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这种间接性既是语言艺术的局限,也是语言艺术的长处和优势,因为它使得文学形象具有了其他艺术无法与之相比的广阔性。

三.简要介绍几个艺术种类的赏析

1.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表演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新颖奇特、雄伟瑰丽,与周围海上的景色浑然一体。悉尼歌剧院的建筑始于20世纪50年代。整个歌剧院分为三个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和贝尼朗餐厅。歌剧厅、音乐厅及休息厅并排而立,建在巨型花岗石基座上,各由4块巍峨的大壳顶组成。这些“贝壳”依次排列,前三个一个盖着一个,面向海湾依抱,最后一个则背向海湾侍立,看上去很像是两组打开盖倒放着的蚌。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紧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顶剧院”之称。临墙眺望,白天绚丽的悉尼湾风光一览无遗;夜晚市内的万家灯火尽收眼底。犹如巴黎的铁塔,这座歌剧院已成为悉尼的标志,也是迄今人类最成功的现代建筑之一。

2.苏州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建于明代,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拓建而成。取晋代文学家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句意,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园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占地62亩,是目前苏州最大的古园林、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中园是主体和精华所在。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堂南筑有黄石假山,山上配植林木。堂北临水,水池中以土石垒成东西两山,两山之间,连以溪桥。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东山上有待霜亭,形成对景。西园北半部有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倒影楼等景点。

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美在不言中。西部的盆景园和中部的雅石斋分别展示了苏派盆景与中华奇石,雅俗共赏,陶冶情操,“咫尺之内现乾坤”是其设计和建造的理想品质。

3.《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北宋画家张择端作。绢本设色长卷,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如今天的节日集会。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色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者匆匆进城。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磨肩接踵,桥下舟楫相竞。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汴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三教九流,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画面又展开一幅从容的景象,有张有驰,形成有趣的对比和节奏感。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画中有550余人,各种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也有20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

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与表现能力。《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4.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少学卫夫人书,后博采众长,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创妍美流便之体,后人尊为书圣,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叫做“修褉”。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作完了诗,大家把诗蒐集起来,合成一本《兰亭集》,公推王羲之作一篇序文。王羲之趁着酒意,满怀激情,笔走龙蛇,写了这篇后来名震千古的《兰亭集序》。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在用笔上,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媚劲健,自然精妙。结体上变化多姿,匠心独运。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七个“不”字,绝无雷同。作者的气度、风采、襟怀、情愫,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对《兰亭集序》十分珍爱,死时将其殉葬昭陵。留下来的只是别人的摹本。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体式灵动绰约,神采奕奕,极具大家风范,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书法在中国登峰造极。

5.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梁祝》,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乐曲的最终部分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题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6.《雷雨》《雷雨》是剧作家曹禺代表作,是中国话剧艺术经典。编剧曹禺22岁创作,导演夏淳。该剧运用“三一律”原则,写两个家庭八个人物一天之内发生的悲剧故事,表现20世纪初封建社会环境中 的社会矛盾和家庭矛盾,封建制度与思想对人的禁锢与摧残。《雷雨》所显示的,正是“宇宙里斗争的„残忍‟与„冷酷‟。” 《雷雨》对社会人生进行思索的视角是逆向的,它不是从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层面来展示一个警世故事,它是将粉饰在社会秩序和家庭伦理上的温情面纱撕毁,审视人类复杂深邃的灵魂。当人被放臵在激烈的戏剧情境之中的时候,意志和性格的较量,蒸腾出一片狞厉可怖的气息,两性之间的战争、被动选择与自我承担的矛盾、反抗动机与毁灭前提的逆转,形成《雷雨》中令人喘不过气来的悲剧情结,也触及到了人类带有哲学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引领观众作新的思考,繁漪与周萍、周萍与四凤双重乱伦的故事,以及无辜的周冲、四凤之死,无奈的周萍之死、繁漪之疯、侍萍之痴,都不过是悲剧故事的表层,而真正的悲剧性来自于人对自我选择的被限定性的反抗,以及反抗的无意识所造成的对他者的冲撞,在反抗的合理性与冲撞的无理性之间,形成了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悲剧性张力。这在繁漪的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它是世界性的艺术佳作。

第二篇:寄语新同学

亲爱的同学们:

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十二年的梦想追求,你们走过了六月的冲刺,七月的等待,而今收获了季节的果实,收获了成长的感动。在此,真心祝福你们!你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并将迈出人生独立、发展的重要一步。

进入大学后,你们应该认真思考几个问题,其一,“我是谁?”这是一个角色定位和角色认同问题。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更是人生关键的四年,对“大学生”这一角色,如果模糊不清,就会出现角色错乱,大

一、大二就会变成高

四、高五;而如果认同不自信,“university”则成为“由你玩四年”,大学人生有可能成为“大混人生”,当然,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是自我认知的过程,这是自我发展的第一步。其二:“我为何到这里来”、“来做什么”、“该怎么做”,这是个求学动机和求学态度的问题。大学的生活内容是什么?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单纯求学,还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多元求学?是做单一型人才还是发展为复合型人才?是被动求学还是主动探索?选择不同,你的大学生活内容当然不同,最后文凭的含金量也决然不同。其三:“我到哪里去”?这是个生涯规划和目标设定问题。进入大学,前途选择并没有结束。将来是毕业直接工作,还是考研究生继续深造?不管怎么选择,命运的钥匙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成功的机遇总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

大学的四年,不仅是我们知识进一步深化的时期,更是我们思想走向成熟,而最终形成的时期,而且这对以后的人生会起到关键的承接作用。如今,大学生因为没有工作经验、知识能力储备不足、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英语不够好、自我定位不够准确等因素对自身的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实,职业规划应从大一做起,大学时期是就业起跑的助跑线。卡耐基认为,成功人士和平庸之辈的差别,就在于前者为生命计划,决定一生的方向。

新的生活、新的学年,就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珍藏起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作为更上一层楼的基石。书山有路,学海无涯,勤能补拙,苦亦甘甜。。。

希望大家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真诚地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珍爱生命,放飞青春,创造未来!

第三篇:寄语新同学

寄语新同学

同学们,春的希望、秋的收获,离不开冬的孕育、夏的拼博。走过那些沉淀着父严母慈的岁月,走过那些还透着栀子花香的懵懂日子,历尽酸甜苦辣的你们带着亲人的期待,心怀美丽的梦想,踏进了郴州明星学校。走到这里,你们是勇者、强者和智者。你们的稚气与单纯、礼貌与爽直、刻苦与好学,让我们不得不用成熟、热情、细心来审视你们,更希望你们用自己的激情与活力来构成校园独特的风景。

明星学校应该是你们成长中的一段经历、一段难忘的人生。这里宽敞的四合院记载着校园当初的大地痕迹,高大的校门述说着学校发展的沧桑岁月,教学楼、图书馆、运动场、明星花园、明星广场以及生活服务大楼等,将构成学习生活的时间隧道。在这里,春之光、夏之花、秋之声、冬之韵,会组成一幅幅美妙的图画;老师的教诲、亲切的课堂、浓郁的氛围,会使你如坐春风;寓意深刻的“源流汩汩通天外,书馨眷眷满庭中”、“北斗无言知天大,清泉有韵润物华”的对联文化,更会引领你憧憬未来,引发对宇宙和知识的思考„„

你们将在这里成长。成长在昨日的蹒跚学步中,成长在今日的冥思苦想中,成长在明日的憧憬和希望中,就像草籽萌芽、婴孩换齿、天使长翼,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磨去冲动与莽撞,显现成熟与真诚;脱落虚荣与荣耀,充盈知识与才干;褪去羞涩与内敛,增添自信与开朗„„历史将留住这一刻——每一届与校园共同成长、与学校共同发展、与时代共同进步的阳光学生。

有人说,成长是一种苦恼,许多不在意料中;成长是一种痛苦,许多刻在记忆中;成长是一种快乐,一切都在收获中;成长是一种幸福,一切都在回味中。成长的路途自己选择、自己完成。也许我们不会一气呵成,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却要用顽强与生命的不可抗拒来包裹自己:经得住折磨,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困惑,抵得住诱惑,为了人生的精彩、学校的辉煌,用明天的梦想激励今天,用今天的变化走向明天!

三年磨砺,立志凌绝顶;奋勇拼搏,破浪展雄风。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也可能转瞬即逝,只有激情燃烧的岁月方可值得留念,奋勇拼搏的青春才会熠熠发光!要记住: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你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应该好好把握今天;你不能做到事事顺意,但你必须做到事事尽心!要相信:天天都在成长进步,时刻都在积累学问;成功属于自己,未来属于自己!三年寒窗苦读,定能换来高考亮剑、金榜题名!

同学们,努力吧,愿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将与你相依相伴,共同努力,直到永远!你的健康快乐成长,才是我们唯一的心愿,永远的牵挂!(周邦全)

第四篇:艺术学概论试题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艺术理论》试题 A卷

评分标准

一、解词:(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线条与组合;

(2)具象与抽象;

(3)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是能够产生共鸣;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净化他们的灵魂;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10、雕塑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三度空间)的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物质与技艺的统一;(2)

造型与观念的融合。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要点)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进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不同。

2、简述艺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要点)

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主体和艺术客体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运动形式,决定着艺术创造的总体趋势;艺术主体是指在艺术活动中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与审美对象相对应的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认识和实践者,艺术客体是与艺术主体相对立的诸客观审美事物,是艺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艺术主体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艺术主体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创造主体与艺术客体的相互交流运动与相互作用,是艺术活动的核心,二者的相互交流运动是双向的,同时主体应处于矛盾统一体的主要方面。

3、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从发现和体验生活、到进行艺术构思、形成艺术意象和意念,并将其物化为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具有很强的具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它以具体的形象作为思维的主要材料,以情感作为思维的中介和动力,并体现出浓烈的创造色彩和艺术家对事物的整体把握。

4、简述艺术创造中的崇高。(要点)

崇高是在实践主体提出了理解、征服和掌握现实客体的历史要求,并且已经或必将趋于实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崇高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实践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或趋向于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在这里,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呈现为实践主体迫使现实客体与之趋向统一的过程。

5、简述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和能力(要点)

艺术家应具有的修养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

广博的知识;(3)

深邃的思想;(4)

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艺术家应具有的审美创造能力:(1)

敏锐的感知能力;(2)

丰富的想象能力;

(3)

精湛的艺术技能。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艺术生产的意义与特征(要点)

艺术生产,既不像一般物质生产那样,完全基于实用的目的,生产人类必需的生活用品,也不像一般精神生产那样,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演绎和概念论证,而是将自己的主体精神和审美意识渗透于生产过程,并物化为审美产品的活动。艺术生产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统一。

艺术生产,就是以审美思维和审美物化为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和制作的活动。艺术生产,是艺术掌握方式的重要方面,是艺术创制的精神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统一。艺术生产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艺术生产涵盖艺术思维的过程,但不能取代艺术思维的方式,艺术思维方式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艺术生产则主要是对客体世界的变革与创造。

由于艺术生产同时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特性,因而在生产过程中就要既遵循精神生产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物质生产的一般规律;由于艺术生产具有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艺术生产就不能完全遵循一般精神生产或物质生产的规律,而要在此基础上,遵循与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有密切联系的、属于艺术生产特有的规律。艺术生产的规律,是艺术整体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活动多种规律中的一种。艺术生产的规律,就是在艺术规律的规范和制导下,遵循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按照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的要求,创制审美产品的一般性规律。艺术生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

第二,审美属性与商品属性的并重;

第三,创造性与工艺性的结合。第四,个体生产与集体生产的交叉。

2、论述艺术意境的审美特征(要点)

第一,情景交融。又可分作两个类型,其一,景中有情,即景生情;其二,情中见景,即“情生景”。(6分)

第二,虚实相生。虚实相生,是人们对于和谐美意境的创造和追求。意境,应是实境和虚境相互转化和融合的结果。(6分)

第三,意与境谐。即指主体在艺术活动中得以升华的审美精神和生命意识与作品中建构而成的具有浓郁美感氛围的交融与和谐。(6分)

第四,韵味无穷。是指意境中那种使人得到美的感染的韵致、情趣和滋味。又可具体从空灵、飞动、含蓄等方面来阐述。(7分)

《艺术理论》试题 B卷

评分标准

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什么是灵感?

灵感或灵感思维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质的高度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显意识和潜意识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新概念和新意象的顿悟式和突发性的思维方式。灵感思维具有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等特点。

2、什么是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创作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的特点,是由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作品的客观特征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风貌。风格是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艺术家的创作见解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的表现,是一个艺术家在全部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基本特色和创作个性。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创作上成熟的重要标志。

3、什么是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就是艺术的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徙、变动、蔓延,达到公共化或社会化的过程。艺术信息、受传者、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或加上传播效果),就是艺术传播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4、共鸣

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5、什么是艺术典型

艺术典型指的是艺术作品之中那些具有高度典型性的形象体系,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其中,典型人物是艺术典型的主体,典型性格是典型人物的核心。

6、建筑艺术的涵义及其审美特征是什么

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建筑的基本特征:(1)

造型的形式美追求;(2)

环境的人格化体现;

(3)

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7、什么是意境?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5分)

8、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什么?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指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在审美关系的生成中所体现出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具有某种社会性的客观属性。

9、什么是悲剧?

悲剧是同崇高有密切联系而又互有区别的一个范畴。悲剧的美学特征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10、音乐

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最具表现力的因素。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1)

情感的涌流;(2)想象的自由;(3)象征的意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要点)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一般说来,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并不是十分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这个中介包括政治的、社会的、情感的等各方面的因素。正是借助了这些中介,才使得作为时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艺术接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与影响,同时也借助这些中介,使艺术又对经济基础施加影响。我们在强调经济对艺术的制约和决定作用的同时,又应看到,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2、简述艺术鉴赏的过程。

(要点)

艺术鉴赏一般可分为三个环节。首先,艺术鉴赏往往从感知艺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开始,欣赏者对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美的发现和感受,主要是通过感、知觉来进行的;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及情感的观赏和体验,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联想、想象来实现的;第三,审美理解,是指欣赏者以自己的思考和理性判断能力,对艺术作品和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思想、境界等作出较深层次的理解、认识和评价。

3、简述艺术分类的方法。(要点)

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2.5分);以对作品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2.5分);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文学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2.5分);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2.5分)

4、简述艺术活动中的滑稽。

滑稽的典型形态是艺术中的喜剧、相声、漫画等。滑稽侧重于在对丑的直接否定中突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存在。当实践主体在矛盾斗争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时,现实对象作为实践主体的对立面,已经或即将被战胜,从而成为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事物,成为可以任意揶揄、摆弄的对象。作品以其内容与形式的尖锐矛盾、不协调以及形式的虚假性而引人发笑。

5、简述艺术创作的构思与意象的形成。(要点)

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生成的过程。在不同形式艺术作品的构思过程中,显现出艺术意象及其形成过程的差异。

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形象或情境。艺术构思主要有综合、变形、移情、立意等方式。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艺术活动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要点)

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继承和接受。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表现在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借鉴。

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首先,体现在艺术的形式方面,许多艺术种类基本形式特点的形成,都经历了若干年代和无数艺术家的努力而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的;其次,表现在内容方面,艺术的继承性也是很明显的;再次,表现在民族的审美观念及其创作方法上,这种历史的继承性更是潜在的、在整个艺术传统中起着主导作用的。(13分)

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与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没有创新,继承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这对范畴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同时,在艺术活动中,又要坚持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12分)

2、论述艺术形式组合的基本法则。(要点)

其一,整齐纯一,亦称齐

一、单纯齐

一、整齐一律。这一法则体现为最基本、最简要的形式组合,意在造成明朗、井然的状态或严整、划一的气氛。(4分)

其二,对称均衡。对称是生物体自身结构的一种合规律性的存在方式,均衡是对称的延伸,又多了一些变化。对称均衡比整齐纯一更富有变化,在艺术中体现的是对立的统一。(4分)

其三,节奏韵律。节奏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复呈现,具有很强的秩序感,注重在时间及空间的变化组合。不同的节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而在节奏的变化中溶入特有的情韵和情调,使之通过声韵和节律的变化,具有了某种声音的色彩感,就是韵律。(4分)

其四,调和对比。是矛盾着的事物的两种状态,或在矛盾中趋向统一,或在统一中呈现对立。调和是把相近的不同事物相并列,将差异引向一致,对比是把差异更大的事物相并列,使其在统一体中呈现强烈的对比和差异。(4分)

其五,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在体积、重量、长度等量的方面的关系,符合认的感官和心理要求的,亦即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比例关系,就是美的比例。(4分)

其六,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最高原则,是对形式美其他一切规律的集中概括,也是艺术创造辩证法思想的体现。多样即指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个性,统一则是指个性事物间所蕴含的整体性和共性。多样统一,一方面展示出形象的诸种形式因素的多样性和变化,同时又在多样性和变化中取得与外在事物联系的和谐与统一。(5分)

《艺术理论》试题 C卷 评分标准

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艺术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艺术的具体功能有多种,但主要的应当是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种。也可回答为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2、什么是艺术鉴赏?

欣赏性的艺术消费活动就是艺术欣赏,其内涵主要是指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3、什么是艺术家?

艺术创造主体------艺术家,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体验者和实践者,也是审美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和生产者。他们通常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修养和突出的审美能力。同时,艺术家又是具体的和社会的人。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4、什么是审美期待?

欣赏者的审美期待可呈现为文体期待、意象期待和意蕴期待。文体期待是指艺术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类型或形式特征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象期待是指欣赏者由于艺术作品的某种特定意象而引发的期待指向;意蕴期待是指欣赏者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意味、情感境界、人生态度及思想倾向等方面的期待指向。

5、舞蹈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舞蹈是以审美规范化了的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

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动作与姿态;(2)

抒情与表现;(3)

节奏与韵律。

6、什么是艺术体验

艺术体验,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7、工艺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工艺艺术的基本特征是:(1)

实用与审美;(2)物质与精神;

(3)

技能与创造。

8、什么是艺术中的讽刺?

讽刺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及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引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

9、什么是艺术意象?

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的心理形态,同时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

10、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的形式,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容的存在方式,即艺术作品内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表现形态。艺术作品形式的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艺术作品的结构和语言。

二、简答:(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艺术起源的基本学说(要点)

第一,模仿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现实的模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人持这种观点;第二、游戏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席勒、康德、斯宾塞、谷鲁斯等持这一观点;第三、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雪莱、列夫.托尔斯泰、科林伍德等;第四、巫术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活动,爱德华.泰勒、弗雷泽等人持这一观点;第五、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德国的毕歇尔、芬兰的希尔恩,以及普列诺夫等持这一观点。(每种学说得2分)

2、简述丑在艺术表现中的审美意义。(要点)

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满足人们的特殊审美需要,获得特殊的审美感受。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

第一,丑可以衬托美,从反面烘托和谐美与崇高。

第二,丑的形式可以蕴含美的内涵。

第三,丑在艺术表现中可以转化为美。

第四,适度的丑的形式表现可以生成独特的形式美感效应。

(每个方面可得3分)

3、简述艺术创造中雅与俗的关系。(要点)

雅与俗,是指艺术创造及作品的审美品位而言,雅包括高雅、典雅、雅致等,俗是指通俗,并非低俗。一般来讲,雅的作品,具有较复杂和完善的艺术形式,以及较深刻较高远的意蕴,通俗的作品,一般具有通达、晓畅的艺术追求,更注重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高雅艺术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代表特定时代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通俗艺术中也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应警惕低俗化倾向的蔓延。艺术创作应倡导雅俗共赏。

4、简述艺术创造中的优美。

艺术活动中的优美,首先,它没有任何统一过程的 痕迹,是一个已经实现统一的形象实体,以比较单纯直接的形态表现了现实对实践的肯定;其次,它不是一种压倒式的统一,而是现实与实践、真与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交融无间的统一;第三,它不是在自身构成中包含着丑,而恰是在与丑的抗争中显现出人的本质力量的美的形态。它本身排除了丑,并与自身之外的丑相比较而存在。优美最根本的美学特性是和谐。(5分)

5、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艺术与政 治从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其一,艺术与政治都属于建筑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艺术则是一种观念形态性的上层建筑,他们都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能够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的经济基础。其二,艺术与政治相比,一般不像政治那样与经济基础和物质生产发生直接的联系,艺术与经济的联系往往需要一定的中介因素,其中政治是最重要、最敏感的因素。艺术与政治之间可以相互产生作用,艺术要接受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施加影响。

三、论述:(每题25分,共50分)

1、论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层次(要点)

其一,艺术作品的语言层。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选择运用一定的物质媒介材料,按照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行排列组合而构成的表现手段或表现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艺术活动的每一个种类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8分)

其二,艺术作品的形象层。艺术形象是艺术家从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与内部主观世界中高度集中、概括、创造出来的,既包括性格鲜明的各种人物形象,也包括具体、生动、完整的各种生活画面;既包括情与景融汇互化的各种境界,也包括由纯粹的物质媒介材料构成的各种形式结构。(9分)

其三,艺术作品的意蕴层。艺术形象及它的高级形态意境与典型,具有深邃的启示性,启示着人们透过作品的多元的形象形态,去联想,去追索,去领悟隐匿在艺术形象之外的艺术意蕴。(8分)

2、论述艺术创造的主要审美心理要素。(要点)

艺术创造的心理活动,经历了一个由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到审美判断等若干审美心理要素构成的过程,并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5分)审美感知,包括审美的感觉和知觉。感觉是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的主管映像,审美感觉是人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整体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是事物的审美属性;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想象又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象;审美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审美情感则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审美理解诗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和把握。(每要素得5分)

第五篇:艺术学概论知识点

莱辛在《拉奥孔》中论述了“诗与画的界限”:

“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

这里的两个事物分别指“物体”和“动作(情节)”。

他认为,语言永远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将对象的面貌展现在观者眼前,与其吃力不讨好地去直接描写对象,不如采取间接的方法去暗示对象。

(莱辛对诗与画界限的论述,抓住了艺术的符号性本质这一问题,并辐射开来,在同一与差异的交叉点上,对符号的工具性、象征性和自然符号与人为符号的差异性、互补性以及符号组合的自然性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和反思,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意义。)

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只是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

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

作者还讨论了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和时间艺术的诗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补充。绘画和雕刻可寓动于静,选择物体在其运动中最富于暗示性的一刻,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

诗可化静为动,赋予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属性以生动如画的感性形象。

莱辛于是看到了文艺的共同要求,就是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的、丰富的具体形象。就各类艺

“表达物体美是绘画的使命”,术所表现的美学理想看,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诗则不然,它所摹仿的对象不限于美,丑、悲、喜、崇高与滑稽皆可入诗。

下载寄语新同学:艺术学概论学习有关问题(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寄语新同学:艺术学概论学习有关问题(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艺术学概论题库

    一、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艺术形象的雕刻形式称......

    艺术学概论五篇

    艺术学概论 简要阐释实用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 “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 ( 1 )实用性与审美性。实用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应当对实用性作比较宽泛的理解。因为人类的实际活动......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小结(共5篇)

    《艺术学概论》个人小结 转眼间,进入电大学习已有一个学期了。习惯了一般科目枯燥乏味的课程学习模式,《艺术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说给了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总结这......

    艺术学概论个人学习笔记[大全5篇]

    艺术学概论学习笔记 小学语文:许军 一、.艺术创作方法 艺术创作方法就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的观察生活和艺术的表现生活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两方面:艺术......

    “艺术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附:模拟试题 “艺术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样卷) 一、名词解释(4×3=12分) 1. 艺术创作 2. 艺术作品 3. 艺术鉴赏 4. 艺术风格 二、填空题(20×1=20分) 1.中外艺术史上,对于艺术本质......

    艺术学概论基础知识及要点

    艺术学概论基础知识及要点 1、艺术概论研究对象及学科特点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作品——欣赏者——世界 艺术活动圈:艺术欣赏——艺术批评——艺术研究——艺术创造 2、艺术......

    同学寄语

    同学寄语 红叶纷飞的枫林里,我们曾拥有多少回忆。那飘舞着的枫叶,将我们带进一个无比美妙的境界。  六个希冀的春天,我们播种了六次;六个金黄的秋天,我们收获了六遍;我们曾经......

    《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提示(二)

    《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提示(二).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艺术学概论》课程重点提示(四) 第七章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