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申诉复查听证制度发展与协调(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14:3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申诉复查听证制度发展与协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申诉复查听证制度发展与协调》。

第一篇:浅议申诉复查听证制度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浅议申诉复查听证制度

程韶丹

申诉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是对不服裁判的当事人的最后一次法律救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事人行使申诉权时人民法院如何审查,按何种程序办理,民事诉讼法却没有具体规定。这在强调“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今天,反映出申诉复查的法律滞后。申诉复查听证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它是对传统民事申诉复查制度的完善和补充。笔者拟通过本文谈谈对申诉复查听证制度的理解和在实践中如何来操作,供大家参考。

现行申诉制度的弊端

首先,“申诉难”的现象比较突出。“申诉难”是老百姓“告状难”的具体表现之一。其主要表现在法律程序规定不够明确导致申诉案件立案难。对申诉复查的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只有178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及179条“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再审条件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和“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应当进行审查”等原则规定。但对人民法院如何审查当事人的申诉,诉讼法没有明确的操作规程,这必然导致诉讼实践中的操作无序。法院对来访人的申诉管也可以,不管也可以。或者收收发发、推推转转,申诉信件积压成堆无人问津,申诉人四处奔波立不上案,叫苦不迭。在日益增多的申诉案件中,当事人通过

申诉而立案受理的只占复查立案总数的极少部分,绝大多数申诉人被拒之门外,使那些错判案件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无理缠诉案件得不到服判息 诉。

其次,现行的审查方式有“暗箱操作”之嫌。现行的申诉复查方式是沿袭传统的处理来信来访的工作方式——书面审查制。办案法官根据当事人的申诉,采取阅卷的方式处理当事人的申诉,而不与当事人见面。对这种审查方式当事人意见很大,申诉意见还没有充分表达,还未弄明白被改判或驳回的原因,申诉已结束。此申诉复查的方式明显具有“暗箱操作”之嫌。另外,由于当事人与办案人员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也使申诉的办案质量难以保证,最终的处理结果难以使当事人接受。因此原因造成的当事人缠诉缠访非常突出,甚至造成一些非正常上访的现象发生。

再次,当事人滥用申诉权。由于缺乏法律规定,当事人滥用申诉权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有的当事人为了达到免交上诉费等不当目的,不服判决却不上诉,待判决生效后立即申诉要求再审。如果允许当事人放弃上诉程序而寻求再审,那么诉讼法设置的上诉功能将不能得到有效发挥。而且由于法律对再审没有次数限制,一个案件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多次申请再审,法院也可以反复多次审理,更使两审终审制形同虚设,使法院裁判的既判力和权威性丧失殆尽。更有一些当事人,利用申诉在法律规定中没有次数限制的漏洞,以“闹而优则仕”的心理,对同一事件反复上访,要挟法院,制造事端,无理缠诉缠访,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

实施申诉复查听证制度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当事人要求公开审理申诉案件,反对“暗箱操作”的呼声日益强烈,历史的紧迫感促使人民法院必须对申诉案件的传统做法加以改革,以进一步完善当事人合法申诉权利的保障机制,保证申诉案件的诉讼公正。于是一种新的复查方式——“申诉复查听证制”便应运而生了。

申诉复查听证制是指由合议庭成员共同组织案件双方当事人到场,以简便的形式,听取当事人各自申诉与抗辩的争议焦点来决定复查结果的迅捷复查方式。那么,为什么要实行申诉复查听证制或者说实施申诉复查听证制的意义何在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申诉复查听证制的公开性,使申诉复查走出了多年的“暗箱”,打开了当事人合法参与申诉复查的大门,堵塞了当事人通过私下活动或者采取其他手段干扰审判活动的渠道。听证规定的合议庭全体人员参加听证,双方当事人到场诉辩,给每一个当事人以公平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均等机会,真正体现了“有理讲在法庭”的审判公开精神。同时,有利于法官廉洁办案,增强了审判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再审立案的质量,能有效地避免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以及一人审查可能产生的其它弊端。

(二)突出了简便性,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申诉复查听证制”根据审判监督程序的要求,复查案件只审查当事人申诉的焦点而不搞全面审查,突出了复查听证简便性的特点。既只认定原判是否有错,不搞全面审查,复查认定出原判的一个错误,即可进入再审程序。因为复查听证认定有错后还需进入再审程序开庭全面审理,所以申诉审查不简便,就会造成重复劳动和混淆复查听证与再审开庭的职责区分。正是由于这种审查方式的简便性,大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司法效率。

(三)有利于当事人服判息诉,体现司法公正。实践中发现,许多生效判决本来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当事人缺乏法律知识或法院的某些工作不到位,致使当事人缠诉不休。或者申诉后,申诉人连法官的面都见不到就被驳回而感到有冤无处申。通过听证复查制,申诉双方在法官主持下再次“对薄公堂”,当面摆事实、讲道理,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双方的对立情绪,另一方面又让当事人充分依法行使其各项权利,解决

纠纷,化解矛盾,最终使得正确的判决得以行使,而有错误的判决得以纠正。通过这种复查方式,既有利于当事人服判息诉,也充分现.如何实施申诉复查听证制

实施申诉复查听证制,在立案审查阶段应该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不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申诉或申请再审的条件、程序、期限等具体事项的规定。二是要有针对性。并非每个案件都要听证,对于案情简单、当事人情绪不激烈,经过说服教育即能息诉的,大可不必举行听证;对于经说服教育仍然情绪激烈、坚持上访者,应当举行听证。

(一)听证参加人。听证程序的参加人应当包括合议庭全体成员、申诉人或再审申请人、被申诉人、原审法官及相关证人等。在实践中,有的法院实施听证是在没有原审法官参加下进行的,这首先从形式上看不符合听证的特征,其次从审查内容上看,又与开庭审判相同或类似,称其为听证有哗众取宠之嫌。没有原审法官参加,就不能叫听证,只能叫“预备庭”或叫开庭审判。

(二)听证的内容。由于立卷审查所要解决的是申诉人或再审申请人的申请能否进入再审程序的问题,故而听证的内容应该限定于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的几种情形,一是申请人是否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些证据能否足以推翻原生效裁判;二是原裁判认定事实是否清楚,据以定案的证据是否充分可靠;三是原裁判适用法律是否错误;四是原审法院是否有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判的;五是调解生效的案件,申请人或再审申请人不服的,其是否提供证据证明原调解违反了自愿原则或违反了法律规定。

(三)听证的步骤。

1、听证开始时由听证人员向当事人简要告知听证的形式、内容、性质、目的;

2、宣布参加听证人员,告知当事人应享有的诉讼权利;

3、听证形式采取申诉人举证和陈述申诉理由及被申诉

人举证和提出抗辩理由,听证法官适当提问方式进行;

4、原审法官释明原审裁判的理由及主要法律依据;

5、合议庭进行评议,认为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以书面通知驳回当事人的申诉或再审申请;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按照法律规定裁定进入再审程序。

第二篇:信访案件听证程序初探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信访案件听证程序初探

薛彦林

提要:为贯彻宪法人民民主原则,按照公开、平等、效率原则,依法设置信访听证程序,及时查清事实,提高办案效率,增加信访案件透明度。

走依法信访之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要做到依法信访,首先应当为信访案件的处理设置一套完备的办案程序,用科学的办案程序规范信访工作,以确保信访案件的公平、公正处理,实现以法治访的目的。本文拟就信访案件听证程序作以下探讨。

一、听证制度的法律基础

听证制度是从英美法系引进的。英国普通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则是西方听证制度最早的法律基础,以后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又深化了这一法理基础。中国虽然没有自然公正原则,宪法也未规定正当法律程序,但宪法的人民民主原则体现了上述两原则,为听证制度提供了宪法和法理基础。我国宪法第27条第2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其中,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就是我国在立法、司法、行政领域中确定听证制度的法律依据,国务院所发布的《信访条例》,3条也重申了宪法这一精神。目前,我国行政处罚法、价格法相继规定了听证制度。在实施中,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信访工作中,建立听证制度是依法信访的必由之路,势在必行。

二、设置信访案件听证程序的意义

信访案件听证程序,是指信访部门在处理信访案件过程中,为查清案件事实,在信访办案人员的主持下,充分听取信访人及信访相对人或机关单位的意见,为他们申辩、质证和辩论提供机会和场合的一种信访办案程序。该程序的设置对信访案件及时有效的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加信访案件的透明度。听证程序要求由信访人及信访相对人同时到场,在信访办案人员主持下进行,并接受社会的监督,将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信访人对办案过程及方法心中有数,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顾虑、猜疑,增加合作,避免对抗。2.信访相对人可以对信访人所反映的问题直接给予明确解释,并提出相关的依据,减少双方误解。3.有利于增强信访办案人员的责任心,防止滥用权利。4.在听证纪律的约束和群众监督下,可以有效防止信访人及相对人的无理纠缠或以势压人行为的发生,使信访听证工作依法有序进行。

(二)有利于及时查清信访案件事实。听证的过程,不仅在于听取证据,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审查核实证据。在信访办案人员主持下,信访人在提出请求的同时,有义务讲明理由并提供证据,信访相对人对信访人提出的请求,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供相应依据。双方通过举证、质证、辩论,使信访办案人员对证据的认定更为客观,有利于查清案件事实,以确保案件的公正解决。

(三)有利于提高办案效率。听证程序将信访人及信访相对人及其他相关人集中到一起,各抒己见,并提供相应证据,既便于信访办案人员查明案件事实,也便于对信访当事人做工作,避免了“信访人张张嘴、办案人跑断腿”现象的发生。同时,对许多事实清楚的问题办案人可以当场拍板,既提高了办案效率,又确保了办案质量。

三、听证程序应遵循的原则

(一)公开原则。即听证应公开进行,所谓公开既包括向信访人及相对人公开,也包括向社会公开。即公开听证过程也公开案件处理的理由及决定。这种公开是相对的,如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案件应当不公开听证。另外,为保护信访人,如信访人申请不公开听证的,应尊重信访人意见。

(二)平等对待原则。信访听证中,信访人与信访相对人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平等享有得到通知、申请回避、陈述、举证、质证、听取对方意见和辩论的权利,听证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岐视或偏向任何一方当事人,主持人应当尽可能保证信访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得到充分行使。

(三)效率原则,也称时效原则。即强调信访人在法定期间内不作为,待法定期限届满后即产生不利法律后果,信访部门可不再处理。其法律意义在于稳定一定的法律关系,提高效率,以防止信访户永无止境的上访,影响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四、信访案件听证程序的设置

(一)听证人员构成。听证人员是指听证活动中负责听证会的组织、保障听证活动正常进行的工作人员。包括听证主持人、听证员和书记员。听证员一般为3人,由信访部门指定,其中一人为主持人。同时还应配备相应的书记员或速录员,负责听证活动的记录。

(二)听证场所。信访部门应配备专门的听证室,设听证人员席位、信访人席位和信访相对人席位。为(下转第6页)(上接第83页)便于办案、便于信访,也可以在会议室、谈话室或其它能够操作的场所就地召开听证会。

(三)听证程序。1.听证程序的启动。信访部门受理信访案件后,根据案件需要,确定个案是否进行听证。决定听证的,应当通知信访人、信访相对人及信访相关人听证的时间、地点及听证人员的组成名单,并告知各方对听证人员有申请回避的权利。2.听证的步骤。听证会开始前,主持人应当核对听证参加人身份。审查代理人的代理权限是否合法,宣布听证事项,并告知各方有举证、质证、申辩的权利。听证会开始后,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①由信访人陈述信访请求及理由,并举证;②由信访相对人发表意见,并举证;③由信访人和信访相对人围绕自己的主张和举出的证据进行质证和辩论。经质证,主持人可对双方认可的证据宣布作为定案证据予以采用;④听证完成了陈述、申辩和质证、辩论后,听证主持人可以组织信访人、信访相对人进行协商。经做工作,信访人同意息访的,由书记员记录在案备查。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出具协议书。不能达成协议的问题,如属其它部门解决的,由听证人员告知信访人到有关部门解决,并出具书面答复意见书。如属本部门有权解决的案件,可在听证会结束后,依法作出决定;⑤主持人宣布听证会结束。听证结束后,听证人员就本部门有权解决的案件进行评议并作出决议。决议作出后,听证会应当制作信访案件处理决定书,并送达信访人及信访相对人。信访人及相对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决定书规定的日期内向上级信访部门申请复议。

五、信访案件听证应注意的问题

(一)听证程序应当简便易行。以上所提到的步骤只是一般的程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为营造宽松的环境,便于案件的处理,可以具体案件具体对待,听证的步骤和方式可以灵活运用,繁简程度依案情的需要而定。部门信访机构可参照本程序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确定本部门信访案件的听证程序。

(二)信访部门应在职权范围内办案。如经听证,发现案件应由其它部门主管的,信访部门应依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规定,告知信访人到有关部门解决,切莫擅自越权处理,否则所作出的决定书不但不发生发法律效力,反而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第三篇:特别行政区制度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特别行政区制度

一 特别行政区的概念

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版图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的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实行特别的社会、经济制度,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区域。

二 特别行政区设立的法律依据

【宪法】第三十一条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三 特别行政区域的特点

第一,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自治权包括:

(1)行政管理权。除国防、外交以及其他根据基本法应当由中央人民政府处理的行政事务外,特别行政区有权依照基本法的规定,自行处理有关经济、财政、金融、贸易、工商业、土地、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行政事务。

(2)立法权。特别行政区享有立法权。特区立法会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但备案并不影响法律的生效。(但若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同基本法冲突了,可以发回,不能修改或撤销,然而一旦发回该法律就立即失效了,但对以前的判决不具有溯及力)1

(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进行审判,不受任何干涉;特别行政区的终审法院为最高审级,该终审法院的判决为最终判决。

(4)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的权力。中央人民政府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对外事务。如:签发护照和其他旅行证件;实行出入境管制;国际协议是否适用特别行政区发表意见;参与和香港有关的外交谈判。

第二,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香港基本法》和《澳门基本法》都规定,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法律教育|网整理)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这一规定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第三,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该区永久性居民依照基本法的有关规定组成。永久性居民是指在特别行政区享有居留权和有资格依照特别行政区法律取得载明其居留权和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居民。

第四,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特区的原有法律除同基本法相抵触或经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原有法律予以保留。

修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修改基本法(常委会无权)

修改提案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修改议案,须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分之二多数、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同意后,交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

四、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

1、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四十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二十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年满四十周岁,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二十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在任职期内不得具有外国居留权,不得从事私人赢利活动)

行政长官由当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5年,可连任一次。行政长官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特别行政区,对中央人民政府和本特别行政区负责。

2、特别行政区政府:

政府是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行政官员必须是在当地连续居住15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澳门除行政长官外,其他不要求无外国居留权)

3、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立法会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和其他职权。议员一般是由永久性的居民担任。不过在香港,非中国籍的和在外国有居留权的永久性居民在立法会的比例不得超过20%,而在澳门则没有这些资格限制,但澳门立法会多数议员由选举产生,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由选举产生。立法会的任期除第一届另有规定外,每届任期为4年。

第七十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由年满四十周岁,在香港通常居住连续满二十年并在外国无居留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第七十二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设主席、副主席各一人。主席、副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副主席由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十五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4、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组织系统是:终审法院、高等法院、区域法院、裁判署法庭和其他专门法庭。高等法院设上诉法庭和原讼法庭。法官是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它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一般终身任职,除法律规定的几种情形外。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

澳门设终审法院、中级法院、初级法院和行政法院。澳门还设有检察院。各级法院的法官,根据当地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的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检察官经检察长提名,由行政长官任命,检察长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五、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

1、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体现“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它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高于特别行政区的其它法律,特别行政区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基本法为依据,不得同基本法相抵触。

2、予以保留的原有法律:

原有法律基本不变,除同基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的法律。但原有法律是有特定范围的,主要是指在当地形成的法律。(法|律教育网整理)原有法律是否被采用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查。

3、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对于凡属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项都可立法,其制定的法律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备案不影响法律的生效。

4、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全国性法律:

①必须是载明在基本法附件三的法律,仅限于国防、外交和不属于高度自治范围内的法律。这些法律并不能自动生效,需要由特别行政区将法律公布或由立法实施。

②附件上所指的全国性法律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国籍法》、《国旗法》、《国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驻军法》等。

③特定情况下全国性法律在特别行政区的适用。

第四篇:处分学生的听证申诉和复议制度

处分学生的听证申诉和复议制度

第一条

为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学生申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它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学生对学校做出的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诉。学生对学校做出的申诉复查决定不服,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不服学校处理、处分决定的申诉。学生认为学校或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或者其法定监护人可以与学校协商解决,也可以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第三条

处理学生申诉,应当遵循合法、公开、公平、公正和便利学生申诉、纪律处分权与申诉审查权相分离的原则。

第四条

学生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委员会,负责受理学生因对学校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纪律处分不服的申诉。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组成。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组成人员与学生申诉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学校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处理学生申诉事项。

第五条

学生对学校处理、处分决定不服,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学生接到书面申诉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处理、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第六条

学生对学校申诉处理委员会做出的申诉复查决定不服,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学生在申诉期限内未提出申诉的,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受理。

第七条

依照本制度向教育行政部门提起申诉的学生为申诉人,做出原处理、处分决定的学校为被申诉人,受理学生申诉的教育行政部门为学生申诉机关。受理申诉一般由学生本人提起,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申诉可以由其法定监护人带为提起。申诉任何被申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申诉。

第八条

学生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向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制工作机构负责办理学生申诉事项。第九条

学生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应当提交申诉书,并附上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申诉复查决议书,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申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

(二)被申诉人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

(三)申诉的事实、理由及请求;

(四)申诉人签名;

(五)提出申诉的日期。

第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收到学生申诉书,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申诉,决定予以受理。

对没有管辖权的、超出申诉范围或超出规定期限的、就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提起申诉的、未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而直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申诉人就该申诉事项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被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并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说明理由。申诉材料不齐备的,限期补正,过期不补正的视为撤消申诉。

第十一条

教育行政部门对受理的学生申诉进行审查,并在受理学生申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被申诉人发送应诉通知书和申诉书副本。

被申诉人应当在收到应诉通知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答辩书、有关依据、证据和其他有关材料。被申诉人不提交答辩书及其他有关材料的,不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审查。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学生申诉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做出申诉处理决定并送达申诉人。

第十二条

在申诉审查期间,申诉人就该申诉事项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被受理的,申诉人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受理机构。

教育行政部门知道申诉人已被该申诉事项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并被受理后,应终止审查。

第十三条

在申诉审查期间,申诉人申请撤诉的,或者被申诉人改变其所做出的处理、处分决定,申诉人同意并申请撤诉的,经教育行政部门准许,可以撤诉。

申请人一经撤诉,不得再以相同的理由提出申诉。第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审查学生申诉,应当听取申诉人的陈述,必要时可以要求被申诉人就有关问题做出说明、进行调查或举行听证。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由法制工作机构的人员担任听证主持人。申诉人、被申诉人认为听证主持人与学生申诉有直接利害关系的,有权申请回避。

举行听证时,被申请人应当提供做出处理、处分的证据、依据及理由,申诉人、被申诉人可以提出证据,并进行申辩和质证。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

第十五条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生申诉进行审查后,应当区别不同情况,做出如下申诉处理决定:

(一)被申诉人的处理、处分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正当,处理、处分恰当的,决定维持原处理、处分决定。

(二)被申诉人的处理、处分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原处理、处分决定,并可以责令被申诉人重新做出处理、处分决定。

1.处理、处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越职越权的; 5.滥用职权的。

(三)被申诉人的处理、处分行为显失公平的,可以决定变更原处理、处分决定。

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撤销、变更学校原处理、处分决定的,须经厅、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第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申诉处理决定后,应当制定申诉处理决定书并送达申诉人、被申诉人和代理人。申诉处理决定书应当在明下列内容:

(一)申诉任何被申诉人与申诉案件有关的基本情况;

(二)申诉案件的由来和调查经过;

(三)申诉人的申诉理由、事实和请求;

(四)被申诉人的答辩意见;

(五)审理后认定的事实、理由,适用的依据;

(六)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的申诉处理决定;

(七)不服申诉决定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八)做出申诉处理决定的日期;

(九)加盖教育行政部门公章。

第十七条

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撤销、变更学校原处理、处分决定的,被申诉人应当在接到申诉处理决定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重新做出处理、处分决定,并将情况报告给教育行政部门。

申诉人对被申诉人重新做出的处理、处分决定仍不服的,可以再次提出申诉。属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范围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八条

申诉人和被申诉人应当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做出的申诉处理决定。被申诉人不执行申诉处理决定的,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执行。

第十九条

教育行政部门对管辖范围内应当受理的学生申诉而不予受理的,申诉人可以就该行为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同级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条

在审理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申诉案件中,如果双方当事人自愿,可以有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载明申诉请求、案件的事实与调解结果。

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教育行政部门加盖公章。调解协议书与申诉处理决定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二十一条

本制度自公布日起执行。

XX县实验高级中学 2016年1月1日

第五篇:刑事申诉复查通知书

刑事申诉复查通知书

刑事申诉复查通知书 检复通[]号申诉人……(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申诉人为被害人的应写明原案被告人的基本情况)申诉人×××不服×××人民法院……(写明案由)向本院提出申诉。本院于×年×月×日立案复查。申诉人×××的申诉理由及依据……(可概括性叙述)。×××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认定……(写明一审法院和二审法院的审判情况)。本院经复查认为……(写明复查结论及法律依据。如决定抗诉,应表述:本院决定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如决定不予抗诉,应表述为:根据法律规定,不符合抗诉条件,本院决定不予抗诉)。年月日(院印)刑事申诉复查通知书制作说明

一、本文书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制作。为人民检察院对于不服人民法院已生效判决、裁定的申诉案件,在经初审移送本院审查起诉部门审查抗诉,决定抗诉或不予抗诉后,通知申诉人时使用。

二、本文书由首部、申诉人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申诉理由及依据、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复查结论及根据、尾部等部分组成。

三、本文书一式二份,一份送达申诉人,一份附卷。

下载浅议申诉复查听证制度发展与协调(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申诉复查听证制度发展与协调(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浅谈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浅谈加强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作者 雍定远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

    泰安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全文)发展与协调

    公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法规标题】泰安市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办法(全文) 【颁布单位】泰安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泰政发〔2010〕146号 【颁布时间】2010-7-19 【实施时间......

    38.申诉听证程序规则

    申诉听证程序规则 第一条 申请听证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申请或申请再审的案件,在再审立案阶段即申诉复查阶段,通知申诉人与被申诉人到场,围绕申诉事实与理由发表申诉与答辩......

    申诉制度

    天宏小学学生申诉制度(试行) 总 则 为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规范学生申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对学生合法权益的有关规......

    听证制度[本站推荐]

    *******城乡规划管理局 听证会制度 为了迅速有效地处理已批准的建设工程引起的群众集体上访问题,促进社会稳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本制度......

    听证制度比较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与国外听证制度比较 • 一、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比较• 美国 • 1946年美国正式制定并颁布《联邦行政程序法》,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了行政听证程序,使......

    听证制度

    由来:听证会起源于英美,是一种把司法审判的模式引入行政和立法程序的制度。听证会模拟司法审判,由意见相反的双方互相辩论,其结果通常对最后的处理有拘束力。在中国,除了行政程序......

    听证制度

    学易解析09年公考申论热点系列:听证制度一、听证制度的类型 立法听证(包括国家法律和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听证)、行政决策听证(包括行政法规、规章、规划和其他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