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

时间:2019-05-14 14:0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

第一篇: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

今天我们先从王国维毕生追求新境界谈起。

王国维出生在清朝末年的浙江。7岁时开始读各类古书,读了10年。16岁考中秀才后,一时文名传开,成为“海宁四才子”之一。但他讨厌那些八股文,自己断然废弃继续走科举的道路,决心独门研读。他用幼年时积攒起来的“压岁钱”,买了一部《史记》和一部《汉书》,专心致志地研讨起来,从此打下了深厚的古汉语的基础。

为了再打下外语基础,打开窥探世界知识海洋的大门,他20岁进了一海“东文学社”相当于现在的外语专科学校”半工半读。之后又东渡日本,留学半年。王国维掌握外语工具,有一部很好的钻研办法,就是把听外语课同看外文书籍、翻译外文著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能轻快见成效,出成果,又能提高学习兴趣,鼓舞人心。他在学习英语和日语的过程中,几乎读遍了西方社会学、哲学、逻辑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和文学名著,从而大大开拓了眼界,看到了世界文化科学发展的潮流,并为后来的学术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先后翻译过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许多哲学著作,成为继严复之后又一位西方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

王国维从不满足自己的进步和已经取得的成果,他回国后,一方面担任杂志编辑、学校教员以维持生计,一方面把工作与读书、写作结合起来,在自学中深入研究,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自学,一旦学有所得,便撰写论文发表。代表他早年哲学、美学思想的著名论文《红楼梦评论》,就是这样产生的。辛亥革命后,他利用居住日本替人整理藏书和鉴别文物的机会,几年中接触了大量的古器物拓本、古彝器和敦煌画轴等有关资料。回国后,为了遍读群书,广集资料,在经济收入非常拮据的情况下,仍然省下钱来购书并且一本本认真校阅批点。仅在他逝世前的十年间,共批校古籍200种之多。有些罕见的珍本书籍,他买不起,就用手抄,仅现在作为“特殊本”珍藏于日本东洋文库的王国维手抄的校的关于词、曲方面的书籍,就有25种之多。

王国维根据自己一生的治学经历,借有三代名家的词句,概括他治学的“三境界”,深为后人传颂和追求。他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为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也。”眉批曰:“此等境妙,天下第一。”

王国维讲的这三种境界,是对宋代晏殊、柳永、辛弃疾的三首词,作了颇新奇的解释。王国维用以比喻第一境界的词句,选自晏殊的《蝶恋花》词,写的是与情人离别后的思念的愁苦,虽然字句工雅,温润秀洁,但却内容空虚,没有什么社会意义。王国维引用其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三句,巧作联想,创造意境,用以比喻一个人对事业和学问的追求,要像盼望情人归来那样,望眼欲穿,难以自已。

王国维用以比喻第二境界的,是柳永的《蝶恋花》。柳永对词在形式上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但他写的不少词浸在偎红倚翠的病态和低级趣味之中。柳永的这首词虽然没有什么污秽的地方,但也只是描写因思念离别的情人而消瘦憔悴,也坚持不悔。

王国维用以比喻第三境界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大家知道辛弃疾是一位爱国的英雄词人。他的这首词写元宵灯火辉煌,人山人海,经过反复寻觅,终于在灯火稀落处突然发现意中人的惊喜情景。而作者寻觅的情人,是一位厌恶繁华、不同凡俗国、甘于寂寞的美人。这首词抒发的作者政治上失意之后,宁可闲居也不与达官贵人同流合污的心情。王国维引用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四句,用以比喻一个做事业和学问,经过了千百次的努力实践和刻苦钻研,一旦获得成功,有新发现,就会感到无穷的乐趣和喜悦。

王国维是位学术上颇有成就的学者,他所说的三种境界,正是他自己专心致志,呕心沥血从事学术研究的切身体会。第一个境界,指的是一个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第二个境界,指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做艰苦不懈的努力;第三个境界,是指经过艰苦努力,必能获得成功。这三种境界,是一个人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必由之路。王国维的“三境界论”,对于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人,都有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与王国维的“三境界论”相似,当代学者朱学勤亦有一种“三境界说”:学人分有知识、有见识、有胆识三种。一桶知识,可能只出一滴见识;而一点胆识,非有一池见识不可。

何谓胆识?是想人所不能想,言人所不能言,干人所不能干;是百姓人人想说却不敢说不善说的闪电呐喊;是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它。(鲁迅全集第三卷)

胆识何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旁观者清,敢于独门思考,才可能有见识。能不能坚持“自由主义思想,独立之精神”,天壤之别两境界。

丰子恺先生结合弘一法师的人生道路,提出了“人生三层楼”的说法。

1942年10月18日,丰子恺先生正在遵义旅寓星汉楼里收拾东西,准备迁往重庆,突然接到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的消息。他放下手中东西,在窗下静坐了十分钟,默默承受着心中的沉痛。在丰子恺先生眼里,弘一法师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问题做了和尚的——弘一法师是有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之事的。

弘一法师死后,丰子恺在他余生三十年中,没有一刻忘过法师,还通过对弘一法师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人生的真谛——即人生三层楼

他说:人的活着可以分为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艺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走楼梯的人,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的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宝贵,慈父孝子,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界上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也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到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必需探求人生的究竟„„世界就不过这三种人。

在谈及弘一法师的时候,丰子恺先生是这样说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持做人,一定要做的彻底,他早年对父母尽孝,对妻尽爱,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使他不能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到三层楼去,做和尚,修静土,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

丰子恺先生关于“人生三层楼”之说,虽然我们未必完全同意他的看法,更不是提倡大家去信宗教、当和尚,但依此审视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一层人生的楼上,也不无意义。

人们对看书学习的态度,实际上也存在“三种境界”。有一回回忆毛主席的书里,记载着一件感人至深的事:1975年,毛主席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眼睛也由于老年性白内障开了刀,视力极差,阅读十分吃力。医生劝他暂停读书,他根本不听,于是只得为他设计配制了一副特殊的单腿眼镜:左侧卧看书,戴没有左腿的眼镜;右侧卧看书,戴没有右腿的眼镜。正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他再一次读完了自己喜爱的一些书。从这副特殊的眼镜,可以想象毛主席坚持读书学习的坚忍毅力和顽强精神。

从毛主席的这副特殊的眼镜,我们想到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在大英博物馆学习研究二十五年,在坚硬的水泥地上留下的“足迹”;想到列宁在狱中吃“墨水瓶”的故事;想到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的精神。他们能成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又是博学多才的学问家,都与他们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分不开。

古人论治学,历来讲“境界”。在读书学习的问题上,是不是也归纳为这样三种境界呢?把学习作业工作的一部分,此为第一境界;把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此为第二境界;把学习作为生命的一部分,此为第三境界,或最高境界。

伟人读书学习的精神,无疑是进入了最高境界的。他们不但不畏劳苦,勤奋好学,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始终不辍。毛主席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读书学习伴他走完生命的全程。马克思在临终前还在读书和写作,他是坐在书桌前的椅子上与世长辞的。鲁迅则留下了“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的肺腑之言。正是这种过人的毅力和意志所达到境界,使他们获得了超群的知识和成功。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不是可以使我们懂得“天才就是勤奋”的道理吗?

当然会伟人们的渊博知识,不仅来自书本,更来自革命的实践。他们既读“有字之书”,又读实践这部“无字之书”。正是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使他们获得了对事物的真知,也锻炼了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力;而渊博的知识又丰富了他们指导实践活动的智慧。他们是知与行相统一的典范。

人生如果不满足第一或第二境界,而欲达到第三境界,亦即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必须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吃别人吃不了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罪。有一句古语,说是“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就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举两人个古代的例子,用以说明这个道理。

一个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少尚威武”,立志图强,十八岁举义兵,二十九岁即帝位。由一个世家贵族子弟一跃成为“一代英主”,除了顺乎历史潮流以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刻苦磨炼自己。他不仅把握时机,帮助父亲谋划和领导了惊心动魄的晋阳起兵,建立了大唐政权,而且统一全国的六大战役中,亲自指挥了四次。气吞山河的胆识,驾驭全局的能力,为他日后成就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一个是后主刘禅。遍观《三国志》,不仅没有看到他一点南征北战的影子,就连自己做主的事也没发现。是他智商不高吗?非也,小时候诸葛亮曾称赞他: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可见人是很聪明的。为什么人们又说他傻呢?关键是刘备在世时没有让他在“浪花淘尽英雄”的大环境里接受考验,经受锻炼。刘\关\张都是大将,又有诸葛亮辅佐,人才济济,轮不到刘禅出马。一无“试练”,岂能不傻?难怪后人称他为“扶不志的阿斗”。

由此联想到现在的子女教育,一些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欠缺了什么。绍兴一个高中毕业生,考取了昆明某大学,家长带了一周的食品陪他到昆明报到。不料家长前脚回到家,这个学生后脚也进了门。原来孩子吃完了带去的点心,喝完了矿泉水,不会到茶房去打水,不会去食堂买饭,无法生活,就退了学。如果这个例子还属极个别的话那么每逢上下学,看看学校门口排着的长长的接送队伍;每逢中高考,看看考场外面,围着黑压压的陪考人群,不就说明问题了吗?现实生活中,父母为孩子穿衣服、系鞋带的并不少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让孩子们吃好点、穿好点无可非议,但培养,一味溺爱,忽视对他们的意志的培养,那是十分危险的。

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巍巍神州,如果将来多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纨绔子弟,恐将沉沦;泱泱中华,如果以后缺了叱咤风云的济世人才,岂能腾飞?事业、成功这东西,没有百折不挠的性格,没有坚忍不拨的精神,是换取不到的。而这种性格,这种精神,非苦不能磨炼,非苦不能铸造。周恩来不贪图享受,为了求学,少年时离淮安去东北、去天津,19岁又东渡日本。邓小平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16就飘洋过海,赴法勤工俭学。朱老总没有因为女儿朱敏在德国纳粹集中营受过磨难,就不让她去基层劳动锻炼;毛主席也没有因为毛岸英早年失去母爱,长期经受颠沛流离之苦,而不送他去朝鲜战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如何对自己、对子女,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有志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我们所说的寂寞,绝不是那种消极、痛苦的顾影自怜、形影相吊,而是一种思想境界,是那种坚持主见、特立独行、不为浮华所动、孜孜以求的人生态度。李白诗曰:古来圣贤皆寂寞。历览古今,大凡卓有建树的仁人志士,哪个没有经受艰难困苦、厚积薄发的历程?一个人的成功史,其实就是一部奋斗史,也是一段漫长而有意义的寂寞岁月。

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耐得住寂寞。不论尘世的繁华和诱惑有几多,我就是我,决不随波逐流,选准自己的人生道路后,就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义无反顾,无怨无悔。把寂寞当作一种人生享受,便会在寂寞中多思,在宁静中致远,为自己的人生积蓄起巨大的能量。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同志,经常提倡做学问要发扬“二冷精神”——“坐冷板凳,吃冷猪肉”。“坐冷板凳”比较好理解,“吃冷猪肉”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过去只有大学问家才有资格在文庙的廊庑间占一席之地,分享祭祀的冷猪肉。也就是说,只有安于坐冷板凳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大学问家。后来范老又经常说这样两句话“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文字不同而寓意未变。范老提倡的“二冷”精神,应该成为我们读书治学的座右铭。

谈到耐得寂寞,我想说说对春蚕“作茧自缚”这种现象的认识。人们历来把“作茧自缚”视为贬义,其实并不然。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围在茧里,他是自知自觉的,为的是圆一个飞腾的梦,躲进小楼成一统,酝酿,修炼,“功德”圆满之日,正是破茧而飞之时。画家林风眠就曾把艺术家比作蝴蝶,他说:起初,他是一条蠕动的毛虫,为了能飞起来,它先结一个茧,把自己封闭在内化作蛹而彻底变形。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它从茧中挣脱出来,才能自由地翱翔于空中。茧子即表示艺术家在早期必须刻苦学习技法和接受教育。一切有所作为的人,古往今来,谁又何尝不是这样?

达尔文22岁时,经历了一次环球旅行。回到英国之后,他发誓以后再也不旅行了。他不爱做客,也很少接待客人。为了获得宁静,同时也是为了对上流社会的繁文缛节表示蔑视,达尔文在一个交通很不便利小村买了栋房子,他和妻子在那里一直住了40年。使达尔文扬名世界,流芳千古的《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两部著作,就是在这个小村庄写成的。如果没有这种耐得住寂寞,“作茧自缚”的精神,达尔文能在科学史上做出划时代的贡献吗?

人生路漫漫,奋斗目标多。一个实现了,一个又树立起来,一次次踏平坎坷又出发,永远没有尽头„„就是这“作茧\破茧”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吃苦,耐得了寂寞,修炼了内功,从而突破旧壳,创造新我,自我素质日益提高,人生价值不断获得升华。

有了量的积累,便有了质的飞跃。李白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为了成就大事业,做成大学问,有志气的青年同志,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请你发扬这种积极自觉的“作茧自缚”的精神吧!

我们从多侧面、多角度讲了“三境界论”,为了更深刻地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再举几个例子。一个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早期主要研究数论,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统计数学和椭圆函数论均有重大贡献,在测地学上也有很大就。据说高斯其人非常聪明,又极端勤奋。他上小学时,教数学的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别的孩子从头加到尾算加法,急的满头大汗,算了老半天,还是得不出结果。高斯根本不用这样的笨办法,而是小脑袋一歪,眼睛一眨,得数就出来了,并且马上举手:报告老师,得数是5050。教师一看高斯算的这样快,得数也完全正确,不禁感到非常惊讶。老师问到:“小高斯,你说说看,你是怎样算出来的?”高斯大林回答:“这道题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关键是要会动脑子,找到窍门。具体说来,我是这样算的:从1加到100,一共一百个数字,这100个数字又可分为50组数字,即正数第一个数字别上倒数第二个数字,依此类推,就是说101×××推,就是101×××××××××××××推,就是101*50=5050”。这样把复杂的加法变成简单的乘法,算起来既迅速又准确。老师和同学听了,对高斯都很佩服。

一个人聪明固然重要,但勤奋更为重要。所说高斯夫人病危时,女个叫高斯看看,第一次他竟充耳未闻,无动于衷,端坐在那一动不动。女个第二次去叫他时,他说:“我正在思考一个问题,请你告诉夫人千万不要咽气,等我得出答案后再去看她。”又过了一会儿,高斯夫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时女个跑来冲着他喊道:先生,你的夫人已经去世了,你还不快来看看她,真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人!高斯听了,不紧不慢地说道:既然夫人已经死了,我也就不用去看她了。因为我去看她,她也不知道了。说完又继续思考他的数学问题。

下面再讲讲英国大科学牛顿的故事。

一提起牛顿这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人们一定会猜想他一定是位绝顶聪明的人,其实并非如此。牛顿是个不幸的遗腹子,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有。少年时代,他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是低劣,时常遭人白眼,受人侮辱。瘦弱孤僻的牛顿18那年考入剑桥大学,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能半工半读。除了学习,他每天还围着围裙,在师生食堂服务。平时,他还要为学生清理\打扫房间,洗涤衣物。艰辛清苦的生活,并没有使牛顿消极沉沦,反而磨砺了他发愤图强的心志。勤奋是天才的摇篮。正因为勤奋。短短数年的学生生涯,就使他后来居上,脱颖而出。

牛顿22岁毕业留校,26岁在巴罗教授举荐下,一跃成为卢斯卡讲座的主课教授,在剑桥大学,他度过了长达30年的科研与教学生涯。

实事求是地说,牛顿的特长主要表现在科研方面,而不是表现在教学方面。由于牛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和他那超前的思维,常使他讲的课艰深难懂,在学生听来甚至一塌糊涂。他那低缓的催眠式的语调,也缺乏吸引力。所以,听他讲课的学生很少,有时连一个也没有。每遇到这种情景,他便索性回到自己的房间,埋头的进行科学试验。

为了献身科学事业,牛顿终生未婚。过度的体力脑力消耗,使他在年仅三十岁时就华发早生。他曾六天六夜通宵达旦地工作。有一次,他请朋友来寓所吃饭,而自己却埋头在实验室里搞科研。朋友来了,佣人将饭菜摆上餐桌,可以牛顿却迟迟不归。朋友等不及了,便自己动手把一只鸡吃了,将骨头留在盘子里。朋友走了,牛顿回来了。他忽然想起请朋友吃饭的事,匆匆跑进餐厅,只见盘中的骨头和桌上狼藉的杯盘。他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自言自语的说:“我还以为自己没有吃饭呢,原来我和朋友已经吃过了!”

在剑桥大学这座庄严的的学术王国里,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从此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直到今天,人造地球卫星、火箭、宇宙飞船等运行轨道的计算,都以它作为理论依据;牛顿成功地进行了把日光分解为光谱的实验,解开了颜色之迷,奠定了近代光学的基础;他还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他总结了天体力学和地面上物体的力学成就,实现了人类对于世界认识的第一次综合。杰出的多方面的贡献,使牛顿生前即成为当时最负盛名 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说:“牛顿的各种发现,已进入公认的知识宝库,成为伟大的人类之光。”伏尔泰说:“将世界上的所有的天才放在一起,牛顿应是他们中的佼佼者。” 讲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那也是偶然中孕育着必然,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产物。那是牛顿于1765年秋天离校回乡躲避鼠疫期间,从自家后院的一个苹果落地引发的联想,从而发现了至今仍在物理学领域起支配作用的万有引力定律。

再讲讲我国大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1930年的一天,《科学》杂志编辑部收到了华罗庚的一篇论文,题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我国近代数学的先驱、大数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熊庆来教授反复读了这篇论文,兴奋不已。华罗庚的这篇论文,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突然间抛进了中国数学界,成为华罗庚这颗举世闻名的数学巨星腾空而起的奠基之作。熊庆来到处打听,才知道华罗庚不过是一个初中毕业的毛头小伙子,当时在江苏省金坛中学当事务员。他激动地说:“这个年轻人真是不简单啊!”熊庆来爱才如命,思贤若渴,经他推荐,华罗庚借来路费,穿着仅有的一件白布长衫,用一根木棍挑着简单的行李,进入清华大学这所巍巍学府。当时他仅22岁。

清华大学是十分讲究学历的。然而,熊庆来不顾别人的议论,将华罗庚留在清华大学,安排在数学任助理员。熊庆来经常指点他、辅导他,第三年便升为讲师。在清华大学,这样的破格晋升是绝无仅有的,当时议论、阻力很大。熊庆来据理力争,力排众议,使得华罗庚顺利晋升。为了使华罗庚不断进步,熊庆来极力推荐他出国深造,使华罗庚终于获准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为了资助华罗庚凑足出国费用,熊庆来的夫人走进当铺,当了自己的金手镯。

华罗庚成名之后,仍然非常勤奋。据说有一次,他正在思考一个数学问题,天真活泼的女儿“爸爸,爸爸”地叫着他,他竟一点也没有听见。女儿见爸爸不理她,生气地拔腿就要跑走,不料被华罗庚的腿绊倒,趴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这时他还是一点也没有听到,照样思考他的数学问题。妻子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在华罗庚的背上猛击一拳,生气地说:“孩子都这样了,你还不抱抱她!”华罗庚这时还说:“怎么了,出什么事了,为什么要拍我?”

华罗庚还是一个善于“班门弄斧”、不断奋力掘进的典范。华罗庚为什么敢于“班门弄斧”呢?还是让我们听听他自己的回答吧!

有一次华罗庚教授应邀到英国去讲学。在伯明翰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华罗庚谦虚地说:讲学,我不敢当。讲学是以学为主,目的是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以便接受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他还结合讲学的具体打算说,我准备了十个数学问题,包括代数、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矩阵几何、优先法等等。A大学是以函数论著名的,我就去讲函数论;B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著名的,我就去讲偏微分方程„„

华罗庚解释说,中国有句成语叫“班门弄斧”。无知而卖弄当然不好,但在学术研究上,“我的看法是:弄斧必到班门。对不是这一行的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于人于己都无好处。找上班门弄斧献技,如果鲁班能够指点指点,那么我们的进步就能快些;如果鲁班点头称许,那我们攀登高峰亦可增加信心。”

有些同志之所以不愿意班门弄斧,往往是担心别人说自己骄傲自满、炫耀本领。其实,是不是炫耀,不在于弄斧的地点,而在于弄斧的动机。为了拜师求教,为了精益求精,班门弄斧又何妨?下棋找高手,学艺求名师,不是非常可贵的选择吗?至于有的人遇到难题是不是请人指点迷津,而是不懂装懂,多半是虚荣心作祟,生怕请教别人有损面子、有失身份。如此这也担心那也顾虑,怎么能够轻装前进、精益求精呢?但愿华罗庚教授的“弄斧必到班门”说,能够帮助这些同志清除思想疑虑,大胆到班门弄斧献艺。

第四个例子,讲讲陈景润的故事。

1978年老作家徐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曾轰动全国。从那以后,陈景润成了中国老百姓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他是亿万人民心目中的刻苦进取的楷模,他的“1+2”成果曾经撩起了多少人对科学的神往,甚至改写了一代青年人的人生方程式。世界著名的《一百个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一书中,刊登有两位华人的画像,一个是1500年前的祖冲之,一个是20世纪的陈景润。陈景润的名字,成了当代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

我们前面提到“三位良药”,即“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我们要进一步了解陈景润,也可从这三味良药,特别是问题丹入手。

还是陈景润上高中时,他的一位数学老师给同学们讲了哥德巴赫的故事。当初,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建设圣彼得堡,聘请了欧洲一大批科学家,其中有意大利的欧拉,有德国的哥德巴赫。1742年哥德巴发现,每一个大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奇数的和。他对许多偶数进行了检验,都说明这是确实的。但这需要给予证明。因为尚未经过证明,只能称之这猜想。他自己不能证明它,就写信给赫赫大名的欧拉,请他来帮忙做出证明。但一直到死,欧拉也未能证明它,从此成了一道难题,并且吸引成千上万个数学家的注意。200多年来,多少个数学家企图给这个猜想做证明,都没有成功。

说到这里,老师特别强调,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后就是数论,而哥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璀璨明珠。这位老师当时还笑着说:“我有一天梦里梦见我的一个学生,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同学们听了都笑了,唯独陈景润没有笑。从此以后,他永远记着这件事,并把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作为自己终生的抱负和理想。

陈景润在向哥德巴赫猜想进军途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反复运算。有多少次在公共汽车上,因为思考数学问题坐过了站。有一次自己撞到树上,还问谁撞了他。这些可能还是偶然现象,更三人的是他艰苦奋斗的日日夜夜。

1956年陈景润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以后,先是与几个人共住一套单元房。为了深夜读书研究不影响别人,他个人住进了单元房那个报废的厕所里。

一张单人床把整个空间塞的满满的。废厕所没有暖气,冬天滴水成冰,陈景润就用报纸把窗户糊的厚厚的,以抵挡严寒。人们注意到,陈景润的这间“居室”灯光长年彻夜不熄。后来,这些单身汉都搬到了一幢比较正规的单身宿舍楼,陈景润由于身体不好,被分配到一个病号房间,病号房规定晚上10点熄灯。于是,每天晚上一到10点,陈景润就会准时的出现在楼道公共卫生间的门厅。背靠墙壁,席地而坐,手拿一张纸一只笔,借着卫生间昏暗的灯光演算。10点来卫生间的人会看到他,12点来会看到他,半夜2点、3点、4点„„依然会看到他,一直到天大亮,楼道里所有人都起床吃早饭去了,陈景润才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回到自己的房间,白天他还要继续工作。他通常一干就是七天七夜,接下来大病一场。病稍好,每天晚上10点钟他又会准时的出现在卫生间门厅里,开始了又一个七天七夜。再后来,陈景润搬到了紧靠暖气锅炉烟囱的一间六平米的小屋。他在这里住了很久,无数个日日夜夜他是怎么度过的,人们可以想像到。但多年以后,当人们踏进这间小屋,看到屋里的全部情景——一张木床、一把暖壶、一堆药瓶、几麻袋演算纸时,仍然被深深地震撼了。

就这样,经过长期的努力,1966年,陈景润宣布了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结果,1973年又发表了他的证明全文。这件事立即引起国内外数学家的高度重视,人们公认陈景润的论文是哥德马巴赫猜想的重要里程碑,是重要数论方法——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这项成果被誉为“陈式定理”。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领域,陈景润的“1+2”现在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历30年而无人能够超越。

陈景润曾经这样的向别人袒露心迹:“数学没有什么秘密,就是要拼命。这就像爬山,如果有10条路,一般人爬一条两条通不到顶就算了。我是要爬遍10条路的,从而找到一条最有希望到达顶峰的道路。”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有了陈景润这样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够做出卓越的成绩和贡献。

这里有必要讲讲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对陈景润的关心。

毛泽东下令抢救陈景润。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2”后1973年4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研工作简报》第6期发表了题为《数学基础研究的一项成就》的文章。因为当时政治氛围,这份简报只是概括地介绍了陈景润的工作。接着,新华社据此发表了一条信息,调子有了些提高,称作是一项“国际领先的新成就”,“是20世纪数学的最大成就之一”。中央领导同志看了这份简报后,要求科学院“写一份比较详细的摘要”,连同陈景润的论文放大样一并送往中央。这期间,新华社发表了一条陈景润患严重腹膜结核、病情危急、急需抢救的消息。毛泽东看到这些材料后,立刻在文件上批了“要抢救”三个字,并画了一个圈,交给当时负责科研文教的人去办。

周恩来提议陈景润当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已是身患绝症的周恩来总理1974年南下广州时,得知了陈景润的情况,便立即从广州给有关部门打电话,提议陈景润当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这同样是人们始料不及的事。周恩来是极富远见卓识的:“文革”**8年之久,整个科技界都瘫痪了,肯定陈景润不懈的科学攻关精神,等于在滚滚寒流中呼唤万木争荣的春天,树起陈景润便是树起一面耀眼的旗帜。科学落后的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陈景润。有人激烈的反对陈景润当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企图以组织的名义,抵制周恩来总理的提议。针锋相对而有机敏过人的周恩来,指示会议筹备组将陈景润直接编入他所在的一个小组里。于是,所有阻止陈景润当四届人大代表的企图都破灭了。

邓小平一周之内为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1975年,邓小平曾意味深长的告诉人们,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陈景润第一次见到邓小平,是在1978年3月18日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亲切的嘱咐他,要注意身体健康,并且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要尽量给陈景润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得知陈景润有具体困难而他人本又无法解决时,邓小平下达了这样一个指示:一周之内给陈景润解决三个问题——住房、爱人的调动和配备一名秘书。陈景润因此住进了副部长级以上的高级干部才能居住的四室二厅的居室,分居的爱人由昆也由武汉调入北京,年轻的硕士研究生李小凝当了陈景润的秘书。

实事求是地说,与老一代及中年一代科学家相比,在想象力、冒险勇气、创新精神和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方面,优势当然属于青年。但这一代青年,正好走上了心态浮躁的时代。这山看着那山高,见异思迁,频繁“跳槽”的现象比较多。在这种心态之下,要想埋头苦干,做出一番事业,是很不容易的。浮躁是一种“时代病”,它的传染性极强,已经给一代人造成了相当普遍的性格弱点。这对我们中华民族赶超世界强国、实现现代化,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我在这里讲了这么多中外科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就是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诸葛亮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立一等志,成一等事,做一等人。

(作者系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原政委)

第二篇:人生走向成功的三种境界

《 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晏殊的《蝶恋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词出自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登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

蝶恋花①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 罗幕轻寒,③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疑难点注释:①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为当时词坛耆宿。有《珠玉词》。②槛:栏杆。③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⑤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赏析点拨: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

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中之第一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即第一境界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闲来无事,玩索大学问家之妙语,击节赞叹之余,心忽有所得:治学有三此境界,喝酒与灌水岂不亦有三此境界?试论之。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蕴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喧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灌水的这个阶段是,刚刚‚触‛网不久的菜鸟雏儿,打字不快,技术不懂,骂架不行,所以,不管论坛(BBS)、聊天室,一般

都比较‚谦虚‛,也不敢大动作灌水,还多是‚新手上路,多多关照‛之词,显得比较‚礼貌‛,比较‚懂事儿‛。然而,从‚菜鸟雏儿‛到‚灌水专家‛的心态与资格,也就在这个阶段慢慢的成长起来了。

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那么喝酒的这个境界则是酒至酣处,心雄万丈、脸飞红霞。此阶段,飞觞杯交,颐指气使,最来‚感觉‛的时候,嘴上豪言壮语:‚干了!酒个嘛,水个嘛,喝个嘛,醉个嘛,倒个嘛,睡个嘛,干!‛,‚人生难得几回醉‛,‚人生几个秋,不醉不罢休‛什么什么的,反正是狂语迭出,唾飞沫溅,一付一醉方休之气势。灌水到这个阶段,‚雏鸟‛羽翼渐丰,铁喙坚硬,已进化成‚鹰隼‛级别了,打字飞快,论坛、聊天室也论‚混‛了个‚脸熟‛了,静时也还如处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模样;动时则如脱兔,呀、哈、呵、吗、拉、吓,招式齐出,胡搅乱打,三峡决堤,水漫金山,一副‚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架势。

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能引伸这个方面来,王国维的高明自为必说。那么,喝酒的喝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境界,那时的酒,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已经不在是酒,而在一种‚精神‛了,长歌当哭,狂醉似醒,繁华销尽,浮躁渐去,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曹操的‚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这些精华,都出自这一境界。原文: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峨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一个人生观的问题,其实是宋代一位词人将三首词的名句和在一起,这里只有两句,其实字面意思很容易懂,而其深刻的含义则表示人在一生中对自己所经历的坎坷的重新认识:当你功成名就时,再回过头看你走过的路程,你会发现一路的辛酸,都只为你坚定的目标!

指为某个人相思,折磨得瘦了好几圈,却终究不后悔 原句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伊‛指女子

回答者:定澜β〃UN13秀才 三级 10-29 10:00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

宋 柳永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意思是:雨夜酒醉,思念越浓,而佳人既不知,也不解,独自爱着、念着,何其苦也。但是爱,终究无怨无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令世代的痴情男女吁嘘感慨,更象是一种信念,支撑着执著的苦恋。

雨夜酒醉,思念越浓,而佳人既不知,也不解,独自爱着、念着,何其苦也。但是爱,终究无怨无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一句,令世代的痴情男女吁嘘感慨,更象是一种信念,支撑着执著的苦恋。三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意思是说:元宵佳节的晚上,仿佛一阵东风吹来,催开了树茂花繁,原来是焰火流光,在夜空中绽放千重繁华,又纷纷被风吹落,象一场不期而来的流星雨。

宝贵的名马,华丽的雕车,载着美丽的人儿驶过,香气弥漫了整条街。萧声如歌,明月皎洁,时光悄悄流转,整晚上花灯(鱼灯、龙灯)都在绽放光华,美不胜收。美人如花,仕女如云,她们一路上娇笑俏语,带着若有若无的幽香渐渐远去。可是,她们都不是我心底的那人。夜深了,我千百次寻找、等待的那一个人还没有出现。我的心充满疲惫和失落,不经意一回首,却发现她在那灯火寥落的地方静静地站着。

第一层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回路转,是爱情的一种存在方式。

第二层意思:作者借此自喻明志。表达自己和词中的女子一样高洁自持、孤芳自赏、娴静高雅。不肯与当时的世风和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宁可一个人寂寞站于灯火阑珊处,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当权者凑热闹。

第三层意思:它表达了人生的一种境界,或者是一种哲理,这种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时间、空间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不会因岁月、际遇、环境的不同而磨灭或忘却。

它是爱情的境界,是治学的境界,是成事的境界,是做人的境界,是人生的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这是王国维对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深刻反思,并作出了核心的概括,又巧妙而形象地结晶在文学意象中。他发现,伟人的成功有共同的内在逻辑,而那种逻辑正在这晏殊的、欧阳修的、辛稼轩的三首词三句话中。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情景啊?昨天晚上,猛烈的西风刮来,碧绿的大树上,一片一片树叶凋落。有一点迷茫,有一点凄凉。这是一种变化的意象,时序在变,物象在变,世事在变,心态也在变。遥远的天涯路在眼中,无尽的迷惘在心底。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他在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如王国维所说的可以‚不悔‛到这样的地步,即是可

以为追求和理想而‚牺牲其一生之福祉‛,宁愿下‚炼狱‛的功夫。

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说,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流入真理之长河中去,这是何等的欣慰!王国维在这里机智地活用了这一十分诗意的境界。本是元宵佳节,游人如织,灯火如海,就在这样的情景寻觅心里的理想佳人,当然难找,因此虽然千百度地寻寻觅觅,可怎么也找不到,然而最后在蓦然的一次回首时候,却发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佳人在冷落的灯火处。这是何等的欢欣鼓舞!何等的喜出望外!何等的出乎意料之外又正在情理之中!

这种喜悦是一般人不容易体会到的,正如王国维曾经说过的:‚夫人积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一旦表诸文字、绘画、雕刻之上,此固彼天赋之能力之发展,而此时之快乐,决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这是连南面称王者也享受不到的,也是无法交换的。

写到这里,我想起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一句话:‚只有经历苦难,才能体会什么是幸福。‛没有一种幸福是天生而来的,没在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怎么会明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狂喜?

第三篇:人生三种境界

人生三种境界

人生有三种境界,可以形象的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事都是新鲜的、陌生的,只有通过家人和老师的教育,他们才会认识事物。你告诉他这是什么,他便认识了什么,不会故意认错,以至说

1就是1,2就是2,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有人站在这山,发现那山更高;沐浴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一天。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绞尽脑汁,活得很累。其实,人生苦短,只要活得快乐便行,何必追求过高甚至不着边际的标准!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老年人说的,步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下来,许多人都认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实现了理想,却牺牲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诚信。

善于反省的人才会最终达到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认识到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财再多,也要回归自然,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对待钱财如此,对待爱情亦如此,这样的人可以很温柔地看待不同的爱情阶段,并且可以很温柔的陪伴和对待对方,也不会残忍地打破爱情中年轻人的梦想,只会微笑地等他们看见当中的青涩。

如果,有个人能真正地爱到这样的人,也真正被这样的人所爱,那么一定是件幸福的事!

第四篇:语文三种境界

教师的三种境界

——谨以此文献给语文教学同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讲过治学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追求;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苦索;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顿悟。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师,我以为在教学上也应该达到三种境界:第一境界,能把一篇文章,一张试卷讲清讲透。备课本是课前构课的一个“草稿本”,进了课堂就要神竹在胸,把“本本”“束之高阁”。一篇文章,整篇精彩,你就能背诵整篇;一段精彩,就能背诵一段;一句精彩,就能背诵一句。至于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篇章结构、故事情节、形象画面、表达技巧那是要烂熟于胸,张口能说,落笔就写的。一张试卷,涵盖七大知识块系,27个考点,这些“条条块块,点点面面”也都应该熟记胸中,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把一张试卷讲清楚,讲透彻,能让学生考试拿高分。第二种境界,每一节课,要有掌声和笑声,要有课堂闪光点,就像苏永康教授评价高考优秀作文时说的“没有太阳,就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就该有颗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只萤火虫”。课堂语言除了严谨、条理、简明以外,要么诙谐幽默,一抖一个包袱;要么隽永深刻,一挥一种思想;要么文采斐然,一撒一把智慧。须知,一名教师,其教学风格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上。第三种境界,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同时,还要搞一点教学研究,承担一个教学科研课题,在教学教改的某一个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每年发表几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出一点教学科研成果。

一名教师,如果在教学上达到了这三种境界,那就基本上算得上由“匠”入“师”了。那么,你在学生的心中就不会是“过客”,而会成为像“线装书”那样一道风景。无论何年何月,无论你的学生走到哪里,在谈起他们的老师的时候,都会对你“津津乐道”的。

/ 1

第五篇: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师培训材料七

时间:2008年8月24日

地点:会议室 主讲:邹春东

题目:教师的三种境界:教书匠、能师、人师

教书匠--灌输型教师

教书匠的特点是,比学生先值得某方面的。知识或比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属记问之学。他所能做到的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教师传授无效知识等于浪费学生的时间,误人子弟。教师传授有效知识特别是学生无法看值的教材知识和源于教材又超出教材的补充、延伸知识,学生便有所收获。但是不少数师传授的有效知识却是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就能看的课本知识,这实际上也是耽误学生,它剥夺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阻碍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教师自身角度来说,其所传授的知识可分为假知和真知。假知和真知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谬误和真理,而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分类。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所谓传授援知,是指教师对所教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没有完全吃透和内化教学内容,表现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来讲授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就是典型的照本宣科。实践证明。教师传授假知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直接原因。机械学习的特点是:机械模仿、不求甚解、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唯书唯师。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大堆机械的、孤立的知识。所谓传授真知,是指教师对所教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即教师理解;消化了教学内容,并达到了熟练的地步,可谓成竹在胸,了然于口,但却是“匠气有余,灵气不足”。因为熟练可以靠简单的重复而获得,只需时间和力气,无需更多的智慧。这种熟练只是一种按部就斑的运作,它不仅没有升华为熟能生巧的境界,反倒使教师因为思维一次又一次在旧有的轨道上运行而导致教学能力的退化,致使教学变成为一种形式上的教,这种教学的特点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获得欠知识本身,轻获得知识的方法。其结果最多只能是学生对教材获得封闭性理解,即就事论事的简单理解。

如果说传授假知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是生硬呆板,那么传授真知的课堂教学的特点便是熟练、顺当。控缩型教师唯上、唯书、难教参,缺乏主见和创新精神,课堂教学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上课的注意中心都是知识。教师素质偏低,是当前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据一份抽样调查,当前80%左右的中小学教师属知识型教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教书匠,它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认为,教书匠的形成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①职业观不端正。一些人把教书育人工作仅仅当作谋生手段,头脑里严重存在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雇佣思想,缺乏精神动力,舍不得投入。②教学观陈旧。把自己看成知识的象征,视学生为待灌的知识容器,认为教学就是教书,教书就是传授知识,教学目的就是把教材知识毫无遗漏地传授给学生。客观因素是:①教学负担过重,无暇进修。沉重的考试、升学、评比压力;使教师疲于应付,忙于加班加点,无法自修业务。⑧教育经费拮据;无法进修。目前教育经费越来越紧张,学校无力资助教师进修,有的学校甚至连教师外出参加教研会的旅差费都难于支付,教师只能“关起门来教书”。③激励机制不健全,不愿进修。一些学校只有对教学实绩好的教师进行奖励的措施,却没有鼓励教师进修、科研的规定,造成一些教师认为进了中小学,只能当个教书匠,教学任务完成就行了,提高水平也没用。

能师--智慧型教师

能师,即智慧型的教师。其特点是术业有专攻,对学术、专业有专门的研究,不仅有学问,而且具有教育智慧。正因为拥有智慧,他才能真正做到启迪学生的智慧(智慧属个性范畴,只能启迪,而不能直接传授)。能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常地、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捂,从而逐步地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主要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

吃透教学内容表现为:

1、深刻

表现在能够独立钻研、分析教材,编写意图吃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内涵。只有深入,才能浅出。把教材钻得深;道理就透彻,讲起课来就简单明了,讲在点子上,正所谓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功夫、一种水平、一种境界,它决不是把教学简单化了,而是艺术化了、精良化了、高效化了。教书匠常常就不是把课上简单。而是上复杂了,把学生弄得无所适从。

2.独到

独到者,独具慧眼也。能师对教材常常有:真知灼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来发,见人之所未见,其课如同一首诗、一幅画面,学生听这样的课就象是在独享一片风景;从心理学角度说,独到见解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之一是首创性。首创性只承认第一而无视第二,它拒绝雷同和模仿。特点之二是独创性。独创性是思维最宝贵的品质,任何新见解、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都是独创性思维的产物。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源于教师的独创性思维。

3.广博

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能师不仅是某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也是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五洲四海,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他都有所涉猎。这样,讲起课来就会纵谈古今,横述东西,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使学生如同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陶醉,从而收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奇效。

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表现为: 1.启发

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他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与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启发的最高境界是灵性启迪悟性。富有灵性的教师善于激疑布惑,诱导学生向着未知领域探幽发微,把学生带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然后或抛砖引玉,或画龙点睛,或点拨指积,或目示点头,或取喻明理,使学生对问题心领神会,如人幽微之境,突见“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2.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人一人系统,它充满变化和问题,任凭事先如何周密地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若是对这些问题束手无策或处理不当,课堂教学就会陷入困境或僵局,甚至还会导致师生对抗。面对偶然性问题和突发的意外情况,富有教育智慧和机智的教师总能灵感闪现,奇思妙策在瞬间激活,从而机动灵活地加以处理。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其要诀是避其锋芒,欲扬先抑,欲进先退,变换角度,以智取胜。表现在语言艺术上则是直话曲说,急话缓说,硬话软说,正话反说,严话宽说。

3.绝招

能师常常身怀绝招,其绝招是教学特长中的特长,是对某种教学技艺精益求精、干锤百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甚至望而生畏、无人相匹的境界。如有的教师上数学课从不需要圆规、三角板,但画出的几何图形;有的教师能根据课文的叙述,在黑板上信手挥来,再现课文优美意境,令学生十分惊叹;有的教师以一笔潇洒流畅、秀丽多姿的板书,使学生羡慕不已;有的教师幽默风超、妙语选出,常引得学生忍俊不禁,让学生在轻快的气氛中领悟深刻的哲理,步入知识的殿堂。能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呢?能师乃是其敬业、乐业的结晶,是其长期不断追求和自觉探索的结果。智慧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于:

1.多想出智慧

智慧是思索的结晶,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长期研究和不断思索的结果。能师的特点就是对学术、专业有专门的研究。教师一定要从研究的角度来从事教学工作,不断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从而不断地增长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断地提炼新见解、新观点,从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

2.勤奋出天才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不仅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亲身体会,也是他从一个只有初中学历而成为数学家勤奋一生的真实写照。这也是当今我国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道路。教师唯有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值得强调的是,教师一定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杜甫有一句名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用到教师身上,即:“读书破万卷,教学定有神”。“神”就是灵智。

3.交流长智慧

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放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共同讨论,益处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因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在讨论之中迎刃而解。最后,讨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激烈的思想交锋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办好一所学校,关镁在于拥有一批能师,正象一个剧团要有名角一样。只有这样,学校才会有吸引力。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办出自己特色,都将是一句空话。

人师--教师的最高境界

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且久远。人师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生动、丰富、深刻的活生生的教科书,一个具有巨大教育力量的榜样。人师达到了高于并超越教材的境界,能够给学生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人师对学生的心理了如指掌,能够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以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人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人师能在教学实践中用自己高尚的思想品格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陶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人师的教学已经进人最高的境界--不教之教。不教之教就其内容而言,教的不是书本里现成的事实知识,而是无法物化在书本中的一种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是一种心灵的彻梧,是一种有美感体验的豁然洞见。学生一旦获得了人生智慧,其对学问和人生就会有一种全新的感受和深层的把握,生存境界就会更加祟高。相对而言,事实知识是“硬性”的,人生智慧是“软性”的,这种软性的东西无法通过言传口授、耳提面命,更无法“手把手”教出来。不教之教的最特点是返朴归真,它没有明确的教育组织、没明确的教学环节,它抽象不出一种大家都能效仿的普遍的模式。人们或许要问,这种教育实现的机制是什么?又怎么进行呢?笔者以为,可通过如以下教育来进行和实现:

1.以身作则

人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一个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人师榜样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是以直觉的、形象的、具体的形式非常自然地作用于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2.交流对话

人师从不以教者自居,而总是以一个参与者的身分和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师与生处于平等地位,双方都积极地自由思考、想象和创造,教师将知识中的思想、真理、价值、意义、精神等内涵通过语言(书面语言、口头语言、体态语言)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则能直观地把握,以此获得教育。这种对话能使学生感受到一种新的精神境界l其主体精神得到发挥。

3.自我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真谛。不教之教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在自我教育过程中接受教师的教育,正因为有其自我教育作基础,教师的教育才是高层次、高水平的,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因为教化心灵的职业对自己心灵的教化具有反弹之力,开凿“知泉”的工程对自己“知泉”的开凿具有渗透之功。这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人格,简言之即德。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以德取人、失德弃人。就个人而言,以德为重,应是做人的根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特别强调入格的重要性,这也正是人师的可贵之处。如果说能师是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那么人师便是教师群体中的精英。人师的学识、智慧、人格象花的芬芳,酒的醇香;掩不了封不住,幽香四溢,令人回味悠长。人师兼备教育实践家与教育理论家双重角色的优秀素质。作为实践家,他们躬行实践,始终活跃在教学改革的实验田中,对教育教学进行最真实最有创造性的变革,从而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作为理论家,他们思想深刻,勤奋耕耘,著书立说,在理论上有突出的建树。理论既是实践的结晶,又是实践的指南。人师不仅是教育界的典范,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先进分子。让会变革和教育发展期待和召唤着更多的人师。

值得强调的是,教书匠、能师、人师只是凭借理论抽象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分类的结果,实际上他们总处于错综复杂的关系之中,纯粹的教书匠、绝对的能师、完全的人师都是少有的。这种分类的目的在于帮助教师明确努力方向:传授假知的要朝传授真知的方向努力;传授真知的要朝能师方向努力,把传授知识和启迪智慧统一起来;能师还要进一步朝人师方向进取,把教书与育人在高层次上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下载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功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员干部要有三种境界

    党员干部要有三种境界***曾在中央党校专题研讨班上,用三句诗词寓意治学应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第二境界:用脑做事情;第三境界:用心做事情。做事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做事情的境界。 做事情的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 用手做......

    教师的三种境界

    教师的三种境界 浙江临安市教育局 潘军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

    人生三种境界(共5篇)

    人生三境界“平凡常常才是真”,这是一句真话,更是一个真理。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孕育伟大,也达到不平凡。能将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能将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平凡的人,既......

    班主任管理的三种境界

    班主任管理的三种境界 班主任工作是个耐人寻味的工作。如果不管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成绩比较差,那么就意味着班主任工作就干到头了。因为没有那个校长,还敢把一个班级交给你。即......

    班主任管理的三种境界

    我认为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大体可分为三层境界。第一,经验型管理。这种管理,没有理论指导,凭着感觉走。过去班级管理的经验、过去生活中的经验就是管理的先验的指南。在管理中,如......

    抓落实的三种境界

    抓落实的三种境界 3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同志的文章《关键在于落实》,全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如何围绕当前和今后的工作狠抓落实进行了深入阐述......

    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

    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 蒋定之在讲话中指出,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尽职是第一种境界,管好分内之事,不出事、不添乱,种好“责任田”,这是最起码的工作底线;第二种境界是尽责,带着责任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