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1.物价将持续攀升
未来二十年中国还将处于人口增长期,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国的物价还将持续攀升,尤其是食品价格。大家都注意到小宗农产品价格干辣椒生姜绿豆大蒜部分药材价格根本无法控制,原因何在?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的过程毁灭了大量的土地,原本应该种辣椒的菜地上如今长满了工厂和商品房,于是相对的供不应求让价格暴涨,这和串通涨价一点关系没有。同时,原本安心种绿豆的农民如今都到镇里或者县城打工去了,同样的道理,除了粮食价格(这个国家不敢怠慢)和廉价季节性蔬菜,其他食品价格会一直上涨。顺便说说房价,很多人对最近几个月房租价格暴涨疑惑不解,其实道理也很明白,主要原因并不是中介们炒作,而是旧城改造和城市拆迁。原本住在城中村的数量众多的蚁族被拆迁驱赶,要么住好的房子,要么离开,蚁族根本没有议价能力,只有通过合租分摊成本,房租涨价是必然。房租价格将等于或者高于商品房的月供,所以,房租价格还将上涨。直到城市人口出现下降为止(这个现象在大城市10年内不会出现,想想每年到大城市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明白了)。至于,商品房价格,个人以为,只有到普通的买房投资者出现亏损的时候(比如08年的断供),房价才会下跌,问题是,房地产已经绑架了中国经济,成为了一种经济增长的鸦片,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我的看法,国家宁愿用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方式来剥削国民,也不愿意让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所以,国家会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多多发行人民币就行了)来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结果是其他物价继续暴涨。
14.城市贫民成为社会最低层,成为社会犯罪的主要力量
未来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农村,并成为真正意义的绝对贫困人群,这些城市贫民生活在成本高昂的城市中,生活来源是自己的劳动所得,一旦失业立即出现生存危机。他们从事着低附加值的简单的工作,随时有被替代的危险。他们由于长期的生活不稳定很难找到对象(特指男性),很多人因此被迫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是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行为的主要实施者。社会应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强对基层群体的技能培训,加强基础教育的执行力度,尽力确保公民接受义务教育。
其实,没有人想贫穷,没有人愿意贫穷,贫穷是一个社会问题,消除贫穷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在今天的中国,由于价值观的畸形,很多人把贫穷等同于耻辱,这种对贫穷群体的讥笑和蔑视是极端病态的社会行为,那些收入不高的普通劳动者,只要不是好吃懒做,是值得我们同情的,是需要我们帮助和关心的。比如环卫工人,冬天,凛冽寒风吹过的早晨,他们在默默的扫雪保持城市交通的通畅,夏天,火辣太阳炙烤的大街,是他们无言的清扫美化着城市的街道,他们辛苦而卑微的活着,收入不高,可能还要用微薄的薪水为自己在繁华城市读书的儿女缴纳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他们勤勤恳恳却处处遭人白眼。在我看来,所有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看不起他们!相反,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那些靠坑蒙拐骗,靠假冒伪劣,靠倒买倒卖,靠炒房炒地,靠污染环境,靠道德沦丧而发家的人,才是应该被鄙视和嘲笑的。今日中国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太过狭窄和功利,导致大批无良商人,因为有钱而成为社会膜拜的对象,却没有人去追问:他污染环境了吗?他偷税漏税了吗?他是黑社会吗?他搞权钱交易了吗?他虚假宣传了吗?他做慈善了吗?没有人追问,没有人关心。大家只关心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他们所到之处,人们顶礼膜拜狂热鼓掌,虚心的请教发财经,幻想着从他们身上学到所谓的成功经验从而一夜暴富,然后接管他们的豪宅游艇私人飞机明星情人。事实上,这种所谓的成功的商人,他们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发财真经和盘托出的,道理很简单,教会了你对他有好处吗?传说中的杰克韦尔奇确实写了几本书教大家做企业,但是,他出书的目的是通过书的畅销来赚取银子,不是为了教你做企业的经验。他的书我看了很多遍,没有看到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远不如看道德经有意思。希望大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冷静思考,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别人的价值,多多关心社会的公平公正,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身边的弱势群体,这个世界既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卑微,不是下贱,你可以忽视他们,但请千万不要嘲笑他们!
15.性别问题日渐突出
中国长期以来的重男轻女思想将让中国未来的男人付出高昂的代价,性别鉴定,选择性人工流产女性胎儿,计划生育政策,让男多女少成为残酷的现实。有数据表明,中国男女婴儿出生比例长期等于或高于116比100,(有专家认为问题没有数据所示那么严重,肯定存在女婴性别漏报问题,这个看法笔者持保留意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将长期保持3500万或以上光棍的庞大人群。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必然结果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犯罪率增高;男子的娶亲成本增高;性产业持续发达;性传染疾病发病率增高;艾滋病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离婚率上升(持有“是女人就可以,管她已婚未婚”观念的男人将不断增加)。未来十年,90后及00后男性的择偶压力是最大的,很多90后不得不接受80后剩女,或者将婚姻大事寄希望于2000后。90后及00后男性注定要成为父辈“选择性堕胎”行为的最大牺牲品。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实施了“选择性堕胎”行为的父母,将为自己家公子的老婆问题操劳终生。他们必须努力劳动,这样才能为自家公子创造更具吸引力的家庭条件和择偶筹码,而这些努力劳动的成果,将直接变成女方父母的额外收获,因为他们的女儿是追求者众多的稀缺资源。社会,往往以让人啼笑皆非的方式愚弄我们的自作聪明。
16.水资源将迅速短缺,水价急剧上涨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问题在于,中国的地表水被不断破坏,饮用水将成为大问题。继黄河断流之后,中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也将步入断流后尘。到冬季,中国进入少雨季节后,很多地区会落入无水可喝的境地。因此,水净化与水治理必将成为未来二十年的社会热点行业,饮用水的价格还会不断上升,直到富人喝净水,穷人喝受污染的水为止。如果再不加大力度保护中国的淡水资源,不把关键流域的造纸化工等重污染企业彻底关停,那后果不堪设想。贫富差距将演变成抵御有害物质威胁的能力差距,饮鸩止渴将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写照。这个领域极有可能爆发群体性事件。
17.中国将形成威振全球的金融热钱,并发起多起区域金融风暴和金融动荡
未来二十年,中国的资本将“走出去”,在国际社会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将扮演产业资本的角色投资到非洲与南美洲,而且将成为一股强大的投机资本,转战全球金融市场。随着中国金融人才的饱和和过剩,他们将发力外汇,小宗商品期货等金融市场,形成蔚为壮观的金融乱象。
18.火灾的数量爆发性的增长,建筑质量问题给国民造成巨大负担
有心人会发现,上世纪末以来,中国的商品房建筑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近年来楼歪歪楼垮垮事件此起彼伏,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房地产商一方面要保证自己的高额利润,另一方面,他们要承担高得离谱的税费负担,还要拿出大把银子打点各级官员,只好选择牺牲房屋建筑质量,反正大家买房也是用来投资的。还记得汶川地震中倒塌的那些校舍吗?有些倒塌的学校教学楼竟然根本没有地基(现在早已成了受难学生的天然尸骨坑了)!那些教学楼的墙是在没有打地基的地面上砌起来的!我始终无法理解清华大学那帮无良教授为什么会得出地震灾区房屋建筑质量没有问题的荒唐结论的,这帮无良的畜生一定要背历史的骂名的。
在中国大家为了房子艰苦奋斗,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房子质量很差,是不是很讽刺?近年来新建的商品房使用寿命乐观估计不会超过30年。很多人会发现,自己刚买不久的新房问题不断,房贷还没有还清就不得不买第二套房子。整个民族都要为房地产那种质量低下的重复建设付出代价。
火灾频发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未来中国家庭的家用电器数量还将增加,用电会更加紧张,而中国的电线由于质量问题,老化严重,无法承担高负荷的工作,因为电线老化引发的火灾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笔者曾经剪开过一根电线,发现电线厂商为了节约成本,把电线的金属导体做的比头发丝还细)。此外,建材质量的劣质也是司空见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会让我们温馨的家变得危机四伏。
19.关于私有的问题将日益尖锐,并可能修改宪法
物权法的颁布一直被认为是法律界的重要事件,对私有产权的承认和保护是发展趋势,宪法中与私有权相抵触和相矛盾的条款将面临被修改的命运。未来二十年,对公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维护,将是中国立法的一个趋势。对法律我是外行,其他不多说,希望法律界的朋友多多补充。
20.中国富裕阶层和技术阶层将加快移民步伐
这个趋势很明显,移民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天涯的朋友们也早就知道,西方发达国家不仅环境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物价便宜,而且文化比较开明,能够宽容和接纳外来文化。看一个城市是否有国际影响力,很直观的一个指标是在那个城市有多少种不同的语言在被使用。在纽约,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听到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法语,中文等等,这是纽约的魅力和全球影响力。中国富裕阶层移民的原因有:1.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2.防止被清算,很多房地产商知道自己建造的房子有问题,为了防止客户找他们的麻烦,他们会在大赚一票后立马移民走人,烂摊子留给别人去收拾。那些贪官们也会紧一切可能开溜。3.体验全新的生活;4.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他们的移民行为最大的阻力是外语水平太低。
技术精英阶层移民趋势更加明显。有人笑谈清华北大是外国人才的培养基地,有调查表明中国精英阶层的民族认同感非常低,为国奉献的意愿很低,追求自由生活的想法很强烈。他们的移民还会一如既往。
中国富裕阶层和技术阶层加快移民步伐,对中国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菲律宾的现代史,美国在二战以后在菲律宾建立了完善的现代政治制度,包括议会,政府,最高法院等,可惜的是,那时候菲律宾的军阀们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瓜分国家财富,然后移民海外,导致菲律宾一直贫穷。中国富裕阶层如果也卷走大笔财富,对中国来说。后果也不乐观
第二篇:中国养猪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中国养猪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
2014年已经过去一个季度,虽然养猪市场目前依然低迷,但总体来讲,个人乐观估计2014年猪市不会比2013年差,养猪市场总体情况要好于2013年,预计今年下半年猪价会逐渐走上上升通道,下半年猪价有可能达到平均14元/公斤左右,自繁自养头均盈利达到200元/头左右,明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将会达到高峰期,2015年将会是养猪业丰收的一年。
未来10年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如何?本人认为,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生猪市场盈利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中国养猪业品种改良的回归期暨本土高端猪肉发展的黄金期。其主要特征:一是散户继续大量退出,规模化、集约化养猪迅猛发展;二是生猪市场逐渐趋于平稳,盈利期大大延长,亏损期大大缩短,周期性波动波幅减小,即盈利或亏损程度减弱,盈利期盈利水平多数时间会稳定徘徊于100-300元/头之间;三是杜长大外三洋等配套系主宰中国规模养猪市场的格局会逐渐被打破,研发本土高端品种猪配套系,打造高附加值的高端猪肉品牌将是未来十年养猪业发展的热点。
1、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
1.1散户退出不可逆
转近几年全国范围内养猪散户大量退出,这个趋势将会继续,不可逆转。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疫病问题,其二是市场问题,其三是经济问题,即农民收入水平问题。
疫病问题众所周知,由于猪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养猪风险增大。据调查了解,许多散户、中小猪场甚至于少部分大型猪场,即使是在2011年前所未有的高盈利期还在亏损,主要是疫病惹的祸,死亡率太高,当然也有猪场规范化管理问题。尤其散户、小猪场防疫条件差,饲养管理水平差,疫病是他们最大的风险。再加上养猪市场波动大,尤其是过去的十来年养猪市场复杂多变,无规律可循,难以预测,市场风险增大。
散户退出还有一个大家容易忽视的原因,那就是农民收入水平提高问题。现在农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谁还会像从前那样在家只养几头猪?那还不如出去打工!例如以前许多农村每家都养几头猪,就算你现在自繁自养3头母猪或年出栏50头育肥猪吧!这已经是农业部所说的规模养猪的标准了!好年头一般也就净赚15000元左右,还得保证不闹疫情。出去打工,一年至少也能赚这些钱。即使想多养点猪又没那么多资金投入。养猪风险大、又脏又累。虽然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去打工有回流趋势,但回来的农民多数也不会再做散户养猪了,要搞也只能搞家庭农场、上规模了!而规模养猪是富人搞的事,穷人搞不起!
没资金、没技术、又怕疫病及市场风险的农民若想养猪,加入广东温氏集团等企业搞的“公司+农户”养猪可以,用合作公司的钱养猪,但土地还是要自己租购、猪舍还是要自己建、保证金还是要交点。现在“农户”也升级了,“公司+农户”模式已升级为“公司+家庭农场”了!温氏集团“家庭农场”平均规模年出栏育肥猪1000头左右!
2011年出现“高盈利并未明显推动母猪补栏”现象,刚刚过去的2013年四季度至今“低潮期并未明显导致母猪减少”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散户一去不复返了!散户越来越少,规模养猪越来越多。
疫病问题、市场风险问题、经济收入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散户大量退出,同时也促进了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
1.2规模化养猪大势所趋
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大型猪场约有3000余个,约占全国总出栏的15%左右。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十年内,自繁自养50-500头基础母猪或年出栏1000-10000头的中小规模猪场将是发展主流。预计到2020年左右,存栏50头基础母猪或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年出栏量将达到总出栏量的50%以上。
农业部发布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那么,若把出栏500头以上升级为出栏1000头以上,“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0%以上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规模化养猪是有效控制疫病的唯一出路!规模化养猪也是有效稳定生猪市场的唯一出路!规模化养猪是中国养猪业发展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黄金期!
2.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市场盈利的黄金期
2.1规模化养猪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生产水平的提高
规模化养猪在猪场选址、建设、设备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范标准,生物安全、防疫条件好,有利于疫病控制。再说中大型规模猪场大都是自繁自养,更有利于疫病控制。规模化养猪更便于科学饲养管理、规范化管理,更有利于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经济效益的提高。所有这些,都是散户、小猪场无法做到的。
中国的猪病难以控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千家万户养猪。散户养猪饲养环境太差、硬件条件太差、防疫观念太差,一户得病全村全乡全县遭殃。散户由于猪品种差、粗饲粗养,导致猪繁殖力差、生长慢、料肉比高、成活率低。以前散户养猪的最大优势是成本低,比如精料喂得少,啥费用都不算(如土地、环保、人工、水电、房屋折旧等)。但现在有些费用成本不算就不行了,人工成本也要算了吧?粗饲料也很贵了吧?剩饭剩菜也要算钱了吧?很多地方不能放养了吧?
目前仍以以散户养猪为主的中国养猪业,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4头左右(2013年总算超过14头了!),而像广东温氏那些规模养猪企业,平均一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达到20头以上(温氏2013年23头以上),一般的中小规模猪场也能达到16-18头,生产水平差距很大。
总而言之,规模化养猪有利于疫病控制及生产水平的提高。
2.2规模化养猪有利于市场稳定
规模化养猪规模比较稳定。由于规模猪场投资大、转向难,猪舍设计、建设又要求满负荷均衡生产,猪群存栏及出栏量均相对均衡、稳定。规模猪场一般都是自繁自养,由于猪生产周期较长,一般不会因市场的短期波动而大幅度调整饲养规模。再说从整体及长远来看,市场盈利期总比亏损期长,只要坚持均衡生产,长期算账肯定是盈利的。另外,市场预测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规模养猪的长期均衡生产。散户就不同了,看市场好了,就一窝蜂地上,市场不好了,就一窝蜂地退出。
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的发展,规模养猪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后,中国养猪业生猪市场必然会趋于长期的合理盈利的相对稳定。
2.3宏观经济形势及政府有效调控政策有利于市场稳定
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步伐。过去许多高盈利行业正在走向微利时代。近几年许多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开始进入养猪业,其中包括一些外资企业如高盛公司等。许多金融企业、房地产老板、煤老板等纷纷染指养猪业,如重庆南方集团、山西许多煤矿老板等。一些粮食及饲料企业、屠宰企业、食品企业也都延伸产业链进军养猪业,如中粮、希望、正大、雨润、双汇等集团公司。这些大企业大公司均在搞规模化养猪,促进了我国规模化养猪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养猪业生猪市场的稳定。
这里需强调的是,过去几年乃至未来几年内,因规模养猪快速发展而增加的出栏量还抵消不了因散户退出而减少的出栏量。也可以说,规模养猪的发展速度追不上散户退出的速度。也就是说,全国养猪规模总量不会有大幅度增加,养猪市场不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
规模化养猪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规模猪场或养猪企业,在其扩充发展及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市场预测能力、生产规模适度调控能力。规模化养猪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养猪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养猪市场达到饱和程度,整个养猪业就会自动保持规模上的稳定(例如目前的欧美、日本等)。
近几年,国家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尤其是有关养猪业的优惠政策如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畜牧良种补贴等扶持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发展。2014年政府对于畜牧业的各种补贴及优惠政策仍将持续,而且力度会逐年加大。畜牧业尤其是养猪业仍大有可为。政府对生猪市场的调控措施也愈加有效,如《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等调控措施逐年完善,有力地促进了规模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所有这些,有利地保障了未来十年中国养猪业市场的稳定——较长期的处于合理盈利水平的市场稳定。
2.4未来的生猪期货将有利于市场稳定
2013年9月25日,中国证监会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鸡蛋期货合约,以进一步健全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满足现货企业的实际需求,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这是健全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踏出的坚实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猪期货也为期不远,生猪挂牌期货合约,将为稳定生猪市场做出它的贡献。
3.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品种改良的回归期暨本土高端猪肉发展的黄金期
当前,国际上瘦肉率高、饲料报酬高、长得快的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可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种猪;其他如肉质好、抗病性好等问题仍是国际同行尤其是中国同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我国种猪企业的发展机遇。未来十年内,种猪及其配套系的适应性(主要是抗病性好、好养)、配套系商品代的适口性(主要是肉质好、好吃)将是猪育种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杜长大或皮杜长大为主的外三元、外四元配套系未来十年内可能仍是市场主角,但其市场份额将会迅速减少,十年后市场份额有可能会降到50%以下;以国内当地民猪、黑猪、土猪、野猪为主的杂交配套系将会快速发展,十年后市场份额有可能会提高到50%以上。广东的“土猪一号”等品牌目前发展趋势看好,就是例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为了满足中大城市高端消费居民的需求,研发高端品种猪配套系,打造高附加值的高端猪肉品牌将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热点。
第三篇:中国未来十年(2008-2017)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未来十年(2008-2017)经济发展趋势预测
CROS产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信息部副主任 江伟华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以经济发展为龙头,必将打破现有的行政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中央政府正试图破解由于行政区域管理模式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正在努力打破行政垄断造成的市场封闭性问题。早一天打破区域的封闭性,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后发动力将会显现。
每当中国经济遇到了难题,外源性增长不能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时,我们又时常想起了内源性增长。中国庞大的消费人口,特别是农业人口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有效体现,其原因是: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但农村经济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春节这一特定时段进行爆炸性放量。很显然,对经济的拉动我们都想到了他们,却无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1、多年来我们对农村是多取而少给予,虽然现在加大了对农村直接补助,但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搞平均主义,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农业作物的品质提高并未产生很好的效果。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始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既然是补助,这钱怎么补,如何才能补出效果。
2、农村人口的外迁,特别是青年主力军全部集中在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他们的流失也是县域经济发展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之一。没有了消费的生力军,谈经济发展有点不着边际。
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了严重的资源剥夺。如果说这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但我们为什么又不按市场经济规律出发,对人口的流动进行限制,阻碍了第一要素(人)在经济区域中的自由流动呢?
城市群经济的出现,为探索人与资源的合理配置、产业的合理布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带来很好的正面导向作用。毕竟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各个省份的领导并不是封疆大员,作为共和国的公仆,理应抛弃个人的官场得失,最为重要的是研究如何为区域经济的自由开放做出努力。利益之争是有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官员有没有更加开放的经济发展意识,这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
党的17大以来,从中央政府及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来看,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即将上演。而其中如何重新划定各区域政府的权利与义务,从上海、重庆-成都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北部湾等规划批复来看,这一趋势已经开始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创造的力量正在逐步的形成,但壮大还需时日;
30年,中国制造业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30年后的今天,尽管我们在经济建设战线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时危机已经悄悄的向我们袭来。有人说,中国的制造业优势还可以维持20年。我个人的意见是,如何处理的不好,24小时之内,有些产业的优势将立刻变得荡然无存。是不是有些夸大其词呢?
我们分析下:
珠三角,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但这个中心也正在悄悄的经历转变。一些产业开始转移到了中西部或者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中国经济成功的发展模式已经让越南、印度等国家学习并开始应用到本国经济发展当中去。虽然越南目前遇到了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
一旦他们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赶上,我们的台资、港资企业将可以在24小时撤退。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呢?
道理很简单,他们在大陆的投资厂房、设备对他们而言,可以在一夜之间放弃,因为多数企业是租赁而来的。
拿起公章就可以走了。事实上,今天这边的企业已经不景气,生存压力加大。国内媒体公开报道,有上万家企业在观望中,准备随时大撤并。
当然,还有一种言论在讲,让他们走吧。
居于这样的言论,主要他们还是忘记了基本的国情。高端产业我们才刚刚开始搞,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需要时间探索。但另一方面,如果这些低端产业一夜间全都走了,那么多的就业大军谁来安置,政府能够安置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往内地转移,同步进行技术革新,增强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后发展优势,这才是根本。
我们用三十年做到了制造业的大国。那么中国创造呢?十年或许才是刚刚起步。
城乡发展:合并村庄、城镇及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庄园式农业将成为新趋势;
中国社会二元结构模式的发展,带给了我们很多的困惑。农村经济,是座金矿,却怎么也开采不了。相对城市管理而言,农村管理开始出现了新情况,基础党组织涣散,无战斗力。有些村支部,几年间也没有开过一次党组织生活会。
农村基层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革。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农村正在迅速的空心化,主力军在外,506070的老人留守在农村,往日喧闹的农村已经完全寂静下来了。
十户九空,怎么办。偷鸡摸狗的多了,老百姓的生产资料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比如猖獗盗取耕牛,入室抢劫的案子屡屡发生。农村治安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怎么办?
虽然国家对农村生产投入了巨大的补贴,平均分到每一个人才不过几百元。2-3袋化肥(现在一袋花费需要130元,刚涨价的)就没有了。土地的荒芜开始出现苗头。
在农村辛苦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大多数的家庭年毛收入在1.5-3万之间。扣除生产成本和人情礼物,农村家庭的剩余款便不多了。
县城规模在不断的扩大,消费水平呢?是不是也出现了正增长呢?在县城买房是很多农村人的梦想?但生活来源呢?却是没有保障。成为了城里人,生存压力也就出现了。
城镇化是趋势,但农村人的城镇化不是以丧失土地为前提的,相反他们应当大力发展农村现代化的集群居住模式,将一些小的村庄和空心化的农村进行整合,集中起来居住。这样做的好处是即节约了土地,同时连片的土地可以进行农场庄园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的作业。
趋势已经凸现,但农村的城镇化发展也应当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忌一拥而上。
人口转移的方向将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的集中在南部经济发达区逐步转向城市群经济发展区+中部、西部本土化就业的新模式将形成苗头;
2007年12月5日的大雪,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结果,当中,还有部分原因是政治体制改革未能跟上经济改革的原因所致,但总体而言,这次大雪带给我的启示有很多。
产业转移开始了,并且速度是非常的快。今年,东莞注销的企业有400多家,三来一补贸易的企业数量在减少,服装行业的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11.6%,从这些趋势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已经在发生变化。
那么产业转移到哪里去了呢?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最多的是转移到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区域。中部地区近些年来经济增长较快,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产业转移带来的。
另外一种趋势,在中部区域经济的腾飞过程中,区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将会吸收大量的本地劳动力,这样就必然造成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向将从广东等发达地区回流到本地城市群。
这个趋势,正在开始形成,虽然目前的回流速度比较缓慢,但广东地区的用人荒已经是预兆!
农村经济将逐渐过渡到商品经济社会,市场化水平明显加快;
农村人现在除了种粮之外,他们的消费水平在明显的提升。为什么这样说呢?
举个例子:
在没有买冰箱、洗衣机之前,有些农村的家庭电费不会超过10元,平均在5元以下的家庭占据了30%。
现在呢,一个家庭的电费逐步上涨到30-40元。
除此之外,他们对水果、食品、衣服的购买频次也在增长,并且这些增长都是来自市场购买。
从近3-5年的市场跟踪调查来看,农村在交通、通讯、服饰、家电等行业的购买力快速增长。未来十年的商机主要集中在产品及服务的集成供给服务。第三产业将呈现巨大商机;
中国市场太难做了。同质化严重,企业都被价格战拖垮了。没有竞争力,想实现快速增长那是不可能的。
对于未来十年的商机,由于中国制造业的发达,给产品销售带来了难题,因此,如何销售产品?如何实现全市场流域的拓展?将是营销人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从市场转型来看,整合分销资源,将是一个很好的方向。国内有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朝着这一方向迈进,另一个方向是研究如何助推产业升级,这也是新的商机所在。
集成服务,是市场营销的一个未来方向。他将产品资源进行整合,然后对渠道资源进行整合,或者先整合渠道后整合产品,二者完全融合后,将会出现新的分销商业模式。
社会矛盾主要集中在私有财产保护及社会治安方面。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将造成社会风险的加大。中产阶层财富被剥夺的厉害,真正中产时代的到来还需时日。
两极分化很严重。目前,中国国内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社会领域。由于收入悬殊和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对内贬值,中产阶层的财富受到了严重的剥夺,长期下去,势必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近期西藏、新疆、贵州问题的出现,其实是给我一个很好的警告,经济发展中,特别是出现了重大的事件之间,会容易产生激发社会动荡的事件发生。
其根源,在于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所造成的。
平衡各社会成员组织及个体之间的矛盾,就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要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震荡。唯有如此,真正的和谐社会才能到来。
赢得未来,在于赢得中产阶层。
文化消费的经济比重将逐步扩大,物质消费的质量在稳步上升;
中国人对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从来没有感觉到它是安全的。近年来食品药品行业所爆发出来的大案触目惊心,这说明,中国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
尽管30年的发展,我们变得富裕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在过日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缺乏精神上的东西,有钱了,只是有钱了,人活着的意义在哪里不知道,也不知道为什么活。
因此,对于物质丰富后的经济发展趋势,必然会出现两个新的需求。一是,对文化消费的追求,满足精神生活需求;二是目前的中国产品只是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消费,但物质消费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追求文化消费与高品质物质消费生活时代的到来,便是真正的国富民强时代,也是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时代。
医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新的医疗机制刚刚进入全国性磨合期;
医疗服务是全国人民最关注的事情。要想让大家都满意,在目前的改革下,医改在摸着石头过河。
不动体制,难以成功。若动体制,谁愿意为麻烦而战呢?
想从既得利益者手中抢食,比登天还难。所以,采用市场的方式以新势力击破传统阻力,或许有些机会。
所以,医药改革只是刚刚开始,接下来的游戏会很精彩!
金融开放体系建立,中国金融力量亟待成长,金融产业发展的风险增大。
金融业,中国还是小兄弟级的。没有太多的经验。
但金融业的又不得不开放,在两难之地我们开始了艰难的航海!
抵御风险,非常重要。美元的加速贬值让人民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只是目前的,如何应对美元的挑战呢?
是狠一点,还是温柔点,取决于我们对全球市场的把握。如果狠过头,怕美国佬一下子就要退出江湖了,这倒不是担心的问题,担心的问题是山中无大王,猴子想称王。怕的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和无序,这才是关键。
所以,基于中国的金融业只是刚刚开始,一个孩童的时代,难免被人玩耍。
基于上述的预测,我对中国时代的到来是怀着憧憬之情,期待着这个时代的早日到来。很多事情可能在十年之内我们还做不好,但或许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切还都在路上。
第四篇:未来十年中国人力资源的十个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中国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世纪第二个 “十年”的首启之年,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一时期会呈现出哪些变化,如何未雨绸缪,并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构建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极具意义。笔者在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下,对200多家企业进行调查,基于数据分析和纵贯研究的结果,归纳出了如下10项前瞻性预测:
1.分与合: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 “战略导向”向 “文化——战略导向”迈进。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完成了从事务型到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即从过去那种注重各个模块的单一功能而发展到注重整体功能,并将其统辖到组织战略之中。新千年以来,研究者发现,组织文化和战略一样,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关乎成败的因素。更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管理中融入国家文化和组织文化的新要素之后,连同组织战略一道,构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整体性(integration)人力资源管理连同组织文化——战略为一体,避免了过去人力资源各自分割的状况,强调整体、联系和动态是这一时期首属特征。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会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尤其是e-HR的发展从原来单一功能的人力资源管理出发,并依次构建出一个广阔的平台。过去一些被动反应式的要素能够整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逐渐发展成决策支持系统,人员的选、育、用、留等环节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咨询公司、门户网站将发挥巨大的功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将成为许多中小企业的选择。
2.先与后:从实践驱动到理论驱动。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个舶来品,前20年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一直只是引进、尝试,理论上也是照猫画虎,或者是新概念的堆砌,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是实践驱动,理论
滞后现象明显。而伴随着中国研究领域的国际化进程和许多既了解前沿理论,又了解中国的国家文化、组织文化的复合人才的出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会从专业文献和研究中获取更多,运用前沿理论指导实践,而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
3.静与动:工作分析从注重静态的写实到注重动态的管理。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在过去的10年,职位说明书的影响深入人心。但是,由于组织面对产品和技术快速变化、全球化竞争等趋势,静态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的写实正在让位于职位扩大化、职位轮换,以及职位丰富化,组织中的职位变得越来越难以定义,职位弱化(de-jobbing),即扩大公司工作的职责,鼓励员工超出职位说明书的内容而完成工作是未来的趋势。扁平型组织、工作团队、无边界组织、流程再造会受到更多的推崇,职位说明书会变成一种更为灵活、实用和动态的程序文件。
4.远与近:人力资源规划从近期计划到中长期战略规划。
由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我国的应用,计划和战略规划通常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得到普及。近年来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规划的时间从短期而向中长期延伸,如我国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等都开始以10年为单位,这就要求人力资源未来能着眼于更长远、更持久的目标下,选用科学的预测方法做好人员的需要和供给方面的预测,进而采取更加符合组织要求的人员配置工作。
5.内与外:人员招募从内生型过渡到外源型。
在新一轮的思想解放、经济发展中,引进全球高端人才将会成为人才招募的又一途径,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显学。同时,伴随着国内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员身份管理的弱化、人员流动的加速,劳动力市场化更趋明显,组织的招募途径更加宽广,更多的人选会来自组织外部而不仅仅立足于内部。这一趋势势必使得人员招募的科学性和程序化加以提高,各种人员素质测评、心理测量等选录方式会大量使用。且由于进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 “入
口”,加上中介组织的发展和进步,人员招募领域会向着公开、公正,注重效用方向发展。
6.高与下:培训与开发从人才导向过渡到全员导向。
和人员招募相似,我国以往对于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受制于观念和经费的限制,主要围绕在高端上展开。尽管技能型人才、农民工培训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培训投入不多、培训效率低、重开发、轻培训等问题一直存在。而在未来的10年,国家不断整合培训资源、增加投入,因此,在国家、集体和个体层面,培训和开发的力度会增加,全员培训的理念会不断深化。可以预见的是培训与开发的对象越来越广,培训与开发的方法会更加多样。
7.软与硬:绩效管理从注重结果到结果与过程并重。
由于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推进,我国不同组织都开始注重绩效考核,关键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已是寻常工具,注重结果、注重量化这类 “硬性”指标的考核成为主流。而在未来的10年,比绩效考核含义更广、更有效的绩效管理会全面展开。换言之,绩效管理更多考虑个人与组织而不仅仅是个人与岗位的匹配,绩效管理将会是既重视结果,也注重过程;既考核量化指标,也考察个体的能力、态度等 “软性”行为指标;既注重考核、评估,更关注计划、反馈。在这一过程中,绩效考核主体、程序、方法会更加科学,考核的功能会与其他职能紧密相连而发挥整体功效。
8.纵与横:职业管理从纵向管理到 “纵横交错”式管理发展。
过去的职业管理强调的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职业管理且不说真正关注的组织比较少,即使有,也是从组织需要的角度出发对个体进行职业管理。而在 “80后”,“90后”进入职场后,其职业价值观、工作态度和社会文化的变化使得职业管理除了组织发动之外,个体驱动也日益重要。组织在职业管理中除了注重晋升、降职之外,会更多考虑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从职业生涯设计、开发出发,对个体加以合理的使用是大势所趋,多途径、多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分类分层管理等职业管理手段会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精巧和个体化。
9.少与多:薪酬福利的方式、总量由少及多。
尽管我国在薪酬形式、薪酬体系和薪酬构成、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等方面作了许多变革,但是薪酬制度一直都是向经营、管理和技术类人才倾斜,而技能类、普通员工在组织中缺少话语权,薪酬的形式、总量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学者发现我国劳动力薪酬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国民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成为共识。在微观层面,随着国家的重视和组织投入的增加,报酬形式会增多,报酬总额不断加大。并且,除了使用薪酬、福利作为吸引和留住人员的重要手段之外,组织在未来的薪酬制度设计上会使薪酬、福利在外部更具有竞争性,而在内部则更加公平。从形式上看,员工帮助计划、自助式福利的形式会大范围使用,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10.刚与柔:劳动关系、劳动安全与卫生从冲突到双赢。
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得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正在由国家主体变为企业管理者和劳动者双方主体,企业劳动关系的确立已经由行政手段变为契约手段,劳动者的权益维护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这一领域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短板,而未来10年正是农民工进城、国家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使得劳资冲突仍会继续,因此,规范化、市场化、契约化和法制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除了法制化体现出的 “刚性”之外,随着绿色环保、人权保障理念的深化,许多体现人本思想的 “柔性”管理措施,如健康管理、个性化医疗保险等制度会得到更多的普及,劳资冲突的总体趋势是从对抗到双赢
第五篇:未来十年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
未来十年互联网十大发展趋势
时间:2012-09-10 13:07:50 来源:网易 作者:
世界已被互联网占领,互联网未来10年将如何变化与发展?
1.互联网全球普及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最近统计,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已经达到20亿人;而联合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世界人口在2011年底突破70亿大关。所以到2020年毫无疑问会有更多的人使用互联网。据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预测,2020年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将增加到50亿。联合国估计2020年世界人口将为75亿,大部分人将使用互联网。
2.互联网将成为物联网
到 2020年,互联网预计将成为一个设备网络而不再只是一个计算机网络。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9的统计,今天的互联网拥有大约5.75亿台主机电脑。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则预计未来会有数十亿个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学校班车将接入互联网,父母可实时了解孩子上学或放学途中的情况。
3.互联网将成为无线网络
目前移动宽带网的用户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迹象,据Informa公司统计,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移动宽带的用户数突破了
2.57亿人。这表明3G,WiMAX等高速无线网络的普及率已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左右。近年来,亚洲地区是无线宽带网用户最多的地区,不过用户增长率最强劲的地区则是在拉丁美洲地区。按Informa预计,到2014年,全球无线宽带网的用户数量将提升到25亿人左右。
4.社交网络的巅峰
基于Web2.0技术的社交网络是万维网技术的最新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生态。Facebook自2004年2月4日上线以来,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已经超过了8亿,至今并未呈现出减缓的迹象,Facebook、LinkedIn、Twitter、Instagram以及Google+还会继续增长。美国新媒体公司Wetpaint联合创始人兼CEO本·埃洛维茨(Ben Elowitz)在TechCrunch撰文称,未来十年内,社交网络将与搜索引擎全面整合,成为一位不知疲倦的个人助理,为用户规划日常生活,提高决策效率。
5.SoLoMo将主导互联网
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了7.38亿,全球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50亿。2011年5亿Facebook用户中有2亿为移动用户,活跃度比远高于台式机用户。未来十年内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随着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三概念的结合,也称社交本地移动,代表着未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LBS已经成为连接真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一道桥梁,SoLoMo将引领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走势。
6.互联网变得越来越轻
互联网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意味着轻量、轻松、轻快、轻简、傻瓜化、碎片化,主要有四个方面。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种种手持移动终端轻量化,人人都可随身携带一个图书馆。
微博(micro blogging)、轻博(light blogging)等新媒体的兴起,展示形式更加简洁、便捷,网络表达方式在变轻。
轻游戏崛起,网络娱乐方式轻简化,风靡全球的轻度社交类游戏《愤怒的小鸟》《偷菜》《抢车位》是多么的简单、轻松。软件应用更轻了,从各种应用市场(App Store)里可以直接下载各种应用,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拷贝光盘或软盘,还有许多是基于云服务的在线应用。
7.大数据时代
未来的十年将是一个“大数据”引领的智慧科技的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应用更加丰富。更多的传感设备、移动终端接入到网络,由此产生的数据及增长速度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多和快。
互联网上的数据流量,尤其是高清图像和高清视频流量,迅猛增长。2012年华为报告指出未来十年网络容量提升千倍,每个移动终端也会达到Gb级的连接速度。思科预计,到 2012年,互联网每个月的流量将会增加44艾字节(exabyte,109GB),仅每月的增量就是今天互联网流量的一倍多。
8.云计算大行其道
2009年,市场调研公司ABI Research在一份名为《移动云计算》的报告中提出,云计算不久将成为移动世界中的一股爆破力量,最终会成为移动应用的主导运行方式。根据Gartner的调查,到2015年,将有超过40%的CIO期望将其大部分IT运行在云中。
物联网也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中的网络传输和管理服务就会利用到云计算。一位美国专家曾经预测说,全球只要5台计算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了。
9.语义网的春天
从20世纪80年代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万维网(WWW)构想以来,互联网进入飞速发展阶段。网络信息的沟通方式,从“人际交流”延伸至“人机交流”,语言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语义网,将是对目前互联网的一种扩展。
2010年Google收购了一家语义技术领先公司Metaweb。Metaweb运营着一个开放的语义信息数据库Freebase。Freebase和维基百科类似,不同的是,它完全专注于结构化数据及个人用户可行性操作。
2010年Facebook也公布了一个大规模的新平台Open Graph(开放图谱),让Facebook里的每个物件都拥有独特的ID。通过Open Graph把其他社交网站建构的网络给连接起来,将创造一个更聪明、更与社交连接、更个人化也更具语意意识的网络。
10.虚拟世界脱胎换骨
作为将来的网络系统,林登实验室于2003年推出的第二生命(second life)得到了很多主流媒体的关注。Second Life是一个基于因特网的虚拟世界,2011年美国虚拟社区Second Life年收入达1亿美元。
第二人生在一个巨大的Debian服务器阵列上模拟了一个平面的,类似地球的世界,被称为Grid。平台只提供土地,土地上的一切由人自己决定,网民可以像建主页一样建设自己的“世界”,并能与其他人的“世界”相连,最终形成一个巨型的“虚拟世界”,全世界各地的玩家可以相互交流。未来10年,虚拟世界将会得我们的现实生活更加数字化。
未来十年,将是移动互联网普及应用、云计算技术大行其道、SoLoMo占主导、虚拟世界脱胎换骨的十年。除了以上的变化,未来还有三网合一、网络电视、富媒体应用、电商社区化、带宽提速、实时搜索、3D互联网、5G技术、人工智能等各种趋势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