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必修二写作系列训练
高中必修二写作系列训练
写作·序列训练三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1.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如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2.描写的分类
从描写的对象分,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有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方法有:移步换景法、逐层递进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主观描写、客观描写、运用联想比喻的描写等。
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3.描写的方法
写文章离不开写人。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要写得有血有肉。怎样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鲜活呢?下面就介绍将笔下人物写鲜活的“五大绝招”:
第一招: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最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气勃勃。写肖像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要善于抓住特征,生动逼真,以形传神,刻画思想性格。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写语言要切合人物的身份,要个性化,否则难以表现内心世界。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中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对话巧妙,无需描写人物的模样,就能使读者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通篇是对话描写,通过对话,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种人的思想性格活脱脱地被端到读者面前。直接写心理,不能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要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揭示。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当作品中的“我”看到车夫送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按正常的视觉形象,应该是近大远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一反正常的视觉形象,是“愈走愈大”,用连续转动的镜头更换画面,突出车夫形象的高大。“大”形成威压,榨出“小”,在纯真的车夫面前,“我”自惭形秽。这种内心活动的直接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一名知识分子在“一件小事”中心灵的震动和觉醒,对“我”思想性格的塑造起灵魂作用。
第二招: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明显特点的事物。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人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又如《范进中举》一文,对范进中举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鬼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地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示。
第三招:简笔勾勒。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运用这种技法,应“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少许的笔墨取胜。如《一面》中描绘的鲁迅肖像:“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瘦,直直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抓住人物肖像的这些特征几笔勾勒,一位健康被艰苦工作毁坏的老战士的坚毅形象就出现在眼前。
第四招:工笔细描。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雕刻人物,使所描写的对象纤毫毕现,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老舍《牺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的脸,像片雾影。他的眼,本来就低深不易看到,此时便更往深处去了,仿佛要完全藏起来。他那些彼此永远挤着的牙轻轻咬那么几下,耳根有点动,似乎是把心中的事严严地关住,惟恐走了一点风。然后,他的眼忽然发出些光,脸上那层黑影渐渐地卷起,都卷入头发里去。‘真哪!’他不定说什么呢,与我所问的没有万分之一的关系。他胜利了,过了半天还用眼角撩我几下。”作者对人物的脸、眼、牙作了精细的描写,脸洼到什么状况,眼深藏到什么程度,牙严严地关到什么情况,一笔一笔细雕,把这个人物深藏自己的阴冷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五招: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指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生和环境景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就是对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新的军大衣的穿、脱、穿的描写。这个细节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在刻画人物上很起作用。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随着狗主人的不同而一再更换对狗的称呼、对狗的褒贬时,这件军大衣大起作用。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俨然要严惩“罪犯”,但一听是将军家的狗时,立刻态度大变,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于是,掉转话头,指责赫留金。人群中议论狗,说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又大发议论,要好好教训“罪犯”,又听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结论时,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脱了的大衣又穿了起来。最后真相大白,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并裹紧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这个细节贯穿全文,多方面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出场穿新的军大衣,显示警官的耀武扬威的气焰;变化无常的过程中,军大衣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为自我解嘲作阶梯,生动地反映出警官对权势显赫的将军的恐惧,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狗类性格;狗咬人的案件不了了之,警官“裹紧大衣”走了,恐吓赫留金是虚张声势,灰溜溜地走是实质,趋炎附势的狗性决定了他不敢也不能公正地断这个案子,只能溜走。一件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成了警官变色的保护物,成了贯穿全文的思想性格的侧面写照,在文中发挥的光和热难以估量。
使笔下人物鲜活的“五大绝招”,可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选用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怎样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平时观察要细致入微,自己要有独特的感受。
忧与爱
(2012年江苏考生)老王蹲在墙角,两手对插在袖筒里,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就在老王所住的公寓后面,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这儿咬一口,那儿又吐出来,一排常青植物规矩地躺在路边。
老王进城一年多了,还是不能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看到这些小树,他总忍不住怀念老家那片地。
“唉,可以种两垄豆角哪!这么好的地!”他望着花坛,叹了口气。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手上的老趼至今又厚又硬。前年拆迁,老王无奈地住进了高楼,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只好当破烂儿扔了,只一把锄头实在舍不得扔,便留在了墙根。
离开了土地的老王像塌陷的土坑,寂寞如同无人打理的荒草一样疯长。那块地,他回去看过几次。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那份烦忧如藤条般缚住了老王的笑容。老王是个粗人,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担忧那只秃了尾巴的老黄狗。
他抛弃了它们,他被逼无奈。始终是放不下的,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但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哪能说断就断? 忧与爱像利箭刺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老王渴望重回故土,哪怕再扛一扛锄头。然而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失了根的农民,他能如何反抗?唯一可以抚慰自己的是,还好,家里还有一把锄头呢。
“举前探,”老王扛着锄头,在一群老头儿老太太前做着示范,“好,回落收!”戴眼镜的老人们略显生疏地扛好了锄头。
老王啐了口唾沫在手上,想起前些日子自己被邀请来做“锄头健身操”的教练,他稍一迟疑也就答应了。
因为只有肩扛锄头时,他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感觉才会淡一点,那块干旱的心田也如久旱逢甘霖般滋润起来。
最近,老王又开始了自己的新研究“铁锨健身操”。
沉溺于此,只因他不知如何排解他的忧,正如他不知如何安放他的爱。
【点评】 这是一篇堪称惊警的小小说。考生通篇以平缓的语调向我们讲述了老王的故事:因为拆迁,身为农民的老王住进了高楼,却也抛弃了过往,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根,只好通过教老头儿老太太们“锄头健身操”聊以自慰。娓娓的叙述中,老王的忧思层层展现。而老王之所以忧,是因为爱,爱他生活的家园,爱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爱他用心耕作的庄稼,爱那只陪伴他的老黄狗„„“忧与爱像利箭刺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
考生极其善于勾勒细节,于细节中灌注情致,蕴涵深思;全文亦自细节入手,小小的锄头承载着对农业文明远逝的宏大思虑。由于写出了农民的深切感受,文章中呈现的田园“荒芜”之忧才尤为牵动情思。故而从切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角度出发,判定该文为一类卷,给予69分。
【文题展示】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马踏平川„„每一种生命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请从自然界中选取一种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生命现象,以“生命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命题的形式是一个偏正短语。修饰语“生命”提示了选材的范围,自然界生命的荣枯消长、盛衰兴替,会给人很多的感悟,让人领悟到社会和人生的道理。中心词“姿态”交代了写作的重点。所谓“姿态”,既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有内在的态度和立场。“生命的姿态”这一题目,不仅要从生命的各具特色的形式中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加以描述,由表入里,由浅到深,将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辨结合起来,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从生命形式的背后解读对待生命的态度和立场,感受生命的情怀,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培养积极、乐观、开朗的生命观念。构思时可以按照“自然(物)——人事(理)”的模式思考。
写作·序列训练三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本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如《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风明月的同时,抒发人生无常的感叹。总之,这些作品都是将写景、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一草一木都渗透了作家的思想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前人十分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如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在文学写作中,抒情是和叙述、描写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也常使用抒情来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例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结尾就运用了抒情的方法。他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这段话由于用了抒情的表达方法,对读者具有了巨大的号召力和鼓动性,鼓舞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
一、直接抒情:写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地倾吐胸中的感情,也称为“直抒胸臆”。
在现代诗文中,有许多直接抒情的佳作。例如秦牧在《土地》的结尾写道:“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再如赵恺的诗《我爱》中的诗句:“我爱我柳枝削成的第一枚教鞭,/我爱乡村小学泥垒的桌椅。/我爱篮球,它是我青春的形体。/我爱邮递员,我绿色的爱情在他绿色的邮包中栖息。”
二、间接抒情:写作者不是直接出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间接抒情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通过叙述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事的抒情方法,称为叙述性抒情。其特点是用充满感情的笔调进行叙述。
(二)通过描写抒情:这是在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景物时进行抒情的方法,可称为描写性抒情。写作时须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使描写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三)通过议论抒情:这是一种附情于理的抒情方法,可称为议论性抒情。运用这种抒情方法,应注意它与一般议论有所不同,这里的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在写作时,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必进行论证,只要用饱蘸浓郁感情的语言来议论人物、事物、景物,就可达到通过议论进行抒情的目的。
抒情的方法是受抒情的方式影响或决定的,而抒情的方式、方法则又是受抒情的内容影响或决定的。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所抒之情确定抒情之法。
抒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抒发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写作时,我们要抒爱国主义之情,抒社会主义之情,反对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俗的感情。
(二)抒发真挚的实在的情感。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我们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
(三)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
(四)抒情应充分利用修辞手法。
我与故事
(重庆一考生)
小时候,爸爸对我说:他是大海,我就是海边的浪花。
后来呀,爸爸对我说:他是森林,我就是森林中的一棵小树。
少年时,爸爸对我说:他是太阳,我就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我的故事也是爸爸的故事,爸爸是我的故事的创作者,我就是爸爸创作的故事中的主角。
小时候,我最喜欢《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因为我就像那个公主,有着无数人的呵护,而爸爸无疑是最关爱我的人。爸爸在我童年的每一个时光里,扬起他大海里的波浪,拍打着我的海岸,让我在无忧无虑中享受童年的幸福。每一个见过我的人都夸我,说我的脸总是笑出两个酒窝,特别可爱,可他们不知道,这样开心的笑,是爸爸给我的。爸爸会伏在地上给我当马骑,爸爸会教我折纸飞机,爸爸会从空空的手心变出一颗颗甜甜的糖果„„在童年的故事里,我总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
渐渐地,我长大了,在我与爸爸的故事中,主角从天真烂漫的小孩变成了多愁善感的少女。脸上的小酒窝不知啥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忧伤。这些忧伤有来自学习的压力的,有来自于同学相处时的矛盾的,还有的是自己无缘无故的失意。在过去的故事里,爸爸是我的参天大树,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电闪雷鸣,他都用巨大的身躯保护着我。现在,故事情节有所改变。爸爸说,我需要自己成长了,我不能再躲在他的绿荫下度日了。但爸爸并没有完全放纵我,而是时不时地给我修整枝丫,薅松泥土,让我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水分。他不远不近地看着我,让我既能独立成长,又有安全感。当我想重新躲到爸爸过去的故事中,去享受那浓密的树荫时,爸爸却很严肃地对我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后来呀,在爸爸的故事里,我真的一天天长大起来,有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爸爸说,他是太阳,我就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我生活在爸爸的视野里,我有我自己的运行轨迹,我又总是没有离开爸爸的照耀。我在自由地旋转,我在享受着独自飞翔的快感。爸爸说,我不久就会成为一个真实的自我。可是,我担心有一天,爸爸会在故事中消失,让我再也享受不到被爸爸照耀的温暖。
当爸爸把我送进考场的时候,我知道,爸爸在为他创作的故事结尾。虽然我是多么不情愿退出爸爸的故事,希望永远做他的故事的主角。但是,看到爸爸的双鬓都有了白发,曾经英俊的形象渐渐苍老了。于是,我想,我应该与爸爸换换角色了,让我来做故事的创作者,让爸爸成为我故事中的主角。我相信有一天——
我是草原,爸爸就是任意驰骋的骏马;
我是天空,爸爸就是自由翱翔的雄鹰;
我是高山,爸爸就是临风而啸的青松。
【点评】 这篇作文的构思别具匠心,用抒情的散文笔调来书写我与爸爸之间的“故事”,但作者并不用写实的手法记录故事,而是以写意的手法,将爸爸在我各个成长阶段的作用以及“我”对爸爸的感恩回报之情寓于抒情性的文字中。更让人赞许的是,作者把爸爸假想成为故事的创作者,自己是爸爸创作的故事中的主角,然后写自己在爸爸的创作之下,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文章由开头转入到下面几个部分的内容,是通过“小时候”“渐渐地,我长大了”“后来呀”来进行过渡的。
【文题展示】
请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标题作文,从形式上看,有一定的开放性,切入点较多,抽象具体皆宜;但命题更注重对情感、理趣等意蕴的挖掘。审题时,题中的“开花”“机会”的解读有一定难度,也给有才情的同学留出了脱颖而出的空间。
写作时,围绕“梦想”,可以尝试着从“为什么要给一次开花的机会”“怎样给一次开花的机会”“给一次开花的机会结果如何”等一个层面或多个层面切入。可以搭乘期许梦想开花的专列,演绎一个或一组感人肺腑的故事;可以用散文的笔触叙写一些人、一些事,回味梦想开花、取得成功的喜悦与美妙;可以点击期许梦想开花的窗口,诉说一个体现生存智慧的故事;还可以亮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在评说议论中,给人感悟人生的空间。
审题上,要注意围绕“梦想”“一次”“机会”等核心词语深入思考,不论是国家、社会、生存、命运的宏大叙事,还是关注内心感受的个人抒怀,都可以自由言说,广泛评点。让梦想开花,也正切合我们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发展的话语背景。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梦想的实现,却又在不同程度上丢失了曾经拥有的梦想,稀释了精心描绘的愿景,动摇了持久等待的信心,等等。从这个角度看,坚守信念、坚定执著于人生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题的目的是引领我们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由此达到努力体现主流价值观的目的。
写作·序列训练四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虚构是一种想象行为,想象是一种温故知新的思维活动。写作者通过观察、采访和阅读获得各种材料,在大脑中进行重新组合、融会和升华,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这种思维过程就叫想象。想象,根植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中。日常生活中,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注重积累,才能通过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它具有合理性、大胆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虚构则是创作的一种手法,它必须凭借想象去完成任务,是指创作者在从事写作活动中充分调动想象思维,对所叙述的故事或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再加工的过程,虚构同样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任何创作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与常理,这样才能反映生活,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教育。否则就是胡编乱造。
常见的虚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故事新编体
故事指原故事,新编指作者的作文。故事新编就是借用人们熟悉的某个故事,重新编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所以也被称为“旧瓶装新酒”。因为是原故事,所以具备更加充分的内存空间便于作者调动,有了原故事作映衬、作比较,更进一层才更显深刻,反其道而行才更显鲜明;又因为是新编,所以具备“温故知新”之功效,便于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作文的新内容、新思想。因此,优秀的故事新编,无异于新缸酝酿的陈酒,越酿越香。
故事新编要走出三个误区:(1)新编≠复述。故事新编要让人感受到新的意味来。如果只是对原故事的重新叙述,显然就不是故事新编而是复述故事了。为表现新的主题,新编需要对原故事进行扩展:或把原故事的人物置于新的社会环境中,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或在人物身上发生新的故事以说明新的道理或反映现实情况,等等。这就要求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新编≠脱离。故事新编的目的是借用原故事表现新的主题思想,这必然要对原故事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改变和设计。但既然是“借用”,必定是以原故事为蓝本,根据主题需要,有所取舍地保留原故事的一些基本元素,尤其是永恒的本质的东西,一般来说,不予改变。如《夸父追日》中夸父的那种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精神——“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3)新编≠瞎编。故事新编必然需要虚构情节,但不等于瞎编。考场作文的读者是阅卷人,如果叙事说理不合乎逻辑,不切合主题,即使形式再新颖,也不可能得高分。
2.小小说体
小小说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塑造人物、表现情节的,所以必须符合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及环境。当然在文字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相对减少对环境的描述。小小说常见技巧如下:(1)题目精巧。微型小说的题目应该短且不是完整的意思。它应能唤起读者的好奇,产生想知道小说内容的欲望,它绝不可泄露故事的结局,它应与小说的主旨有关。(2)人物集中。人物少,多半只有一个核心人物,一两个或两三个次要人物;集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不对人物性格作多侧面、多角度的发掘。(3)选材精粹。微型小说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约了它的选材。选材一般有这么几类:①真实性和虚假性混杂的题材;②具有完全真实性的题材;③真实性程度更高达到了典型性的题材;④典型性程度达到更完美形态的精粹的典型题材。(4)节奏快速。不宜铺陈细节,主要情节的推进速度比较快,表现节奏的动词比较密集,而作静态描绘的形容词相对较少。(5)巧设结尾。微型小说最后一段与最末一行极其重要。结尾时常寓有深意,透露“惊愕”(整个故事为此“惊愕”做准备),有时它为整个故事做一总结,给读者以有力的情绪冲击。(6)语言简练。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在语言的运用上不能泼墨如雨,而只能惜墨如金。
3.童话体
童话,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童话历来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优秀的童话作品,其现实与幻想,总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童话体裁有超人体、拟人体、常人体以及科学童话等。超人体童话的特征是描写一些超自然的人物和他们的活动。拟人体童话,是将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甚至某些思想和概念,加以人格化。常人体童话中的人物,只是一些普通人,但这些人物的性格和行动,极端夸张,是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科学童话除了应当具有一般童话的特点之外,还带有比较浅显的科学知识内容。话题作文采用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发人深省,别具一格。这一类文章虽不是很多,但如果恰当地运用,也能得高分。
4.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以小说形式来描述奇特的科学幻想,具有“科学”“幻想”“小说”三个因素,即它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它一般具备如下特点:第一,科学性。科学幻想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尽管不是事实,但必须在科学理论上站得住脚。如果不能表现特定的科学主题,反映的不是科学,而是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就说不上是科学幻想小说。第二,预见性。科学幻想小说还应当具有预见性,它所描述的内容,应当是人类科学实践所未曾达到的领域。人类生活中已经变成现实的东西,已经落后时代后面的东西,不能称为科学幻想。第三,艺术性。科学幻想小说是用文艺形式提出科学课题,因而必须具备一般小说的特点。它还应有典型环境的描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及完整的结构。
虚构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虚构人物要从心灵上入手
一般说来,人物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体,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要看作者对人物心灵挖掘得够不够深,表现得全不全面。人物的心灵表现在真善美上,有时是单一的,但为了塑造一个典型人物,必要时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表现它,如电视剧《闯关东》中朱开山这个人物就集礼、仁、义、侠、勇、智多种形象于一身,人物的高大形象在观众心中油然而生,心灵的标尺豁然树立在观众面前,这种呈多样性的心灵写真,是将众多人物性格特征集中概括在一个人身上。一句话,无论写什么人,怎么去虚构,都要去挖掘人物心灵的深度,必要时可以采用移植法,将这个人的性格“剪贴”到另一个人身上。这完全符合中心——表现典型人物的性格的需要。
2.虚构情节要从感染上入手
人物形象的鲜明离不开生动的情节,情节的本质意义是感染人,打动人。我们要善于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联想、加工、组合,不要完全拘泥于真实生活,可以大胆地虚构。例如学生习作中的《一件小事》,为了表现一个不要以貌取人的主题,他大胆地虚构,一是将平时在街头经常发生的事进行遐想和筛选,将一个骑车少妇捡帽子出现困难的镜头定格在人们的面前。二是假想了几个不同身份的人,他们不是干部就是学生,将其路过时看到这一幕表现出的漠不关心进行组合。最后虚构了捡到帽子并送到妇女手里的是一个戴“蛤蟆”镜,穿花格衬衫,留长发,有点烂仔模样的青年,这样情节更集中、更有表现力,这样的虚构更能产生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
3.虚构景物要从情意上入手
一般来说,景物主要起烘托作用,不在多,寥寥几句即可。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怎样的心情便有怎样的景物。当我们高兴时,所感受到的是“天街小雨,姹紫嫣红”般的美妙景象;当我们悲哀时,眼前又是“樯倾楫摧,去国怀乡”的凄惨景象。如鲁迅写《社戏》,写到我和小伙伴终于平息无船看戏等波折后,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在写月夜航船这一情节时,心情无比的愉悦和惬意,文中写道“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作者几十年后回想童年往事,对当时的情景未必还记得那样清楚,这里的景物描写完全是为了烘托当时愉快的心情而虚构的,但符合常理,也就是说要符合生活逻辑,符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修养、性格,否则就是捏造。
总之虚构是一种创作手法,使用它可以使我们在写作上得心应手,帮助我们在写作最困难的时候产生灵感,闯过无话可说的难关,从而使我们的作品大放光彩。
在凄美的荒野舞蹈
我是一只鹤,荒野是我的家园。我在草木芊芊的沼泽啄食,我在苍郁清幽的松林栖息,常常随仙翁遨游天宇。我是吉祥之鸟,似乎没听到有谁卖鹤肉,大概嫌我太瘦。但人们喜欢我,秀颀的身体,宽展的翅膀,天才的舞者,还有奇绝的嗓音,读《诗经》就能知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怀着满心的期望,我离开荒野。荒野已经很逼仄,但周围还闪动诸多欲望的眼睛。很快,我轻松地坐在工业老板的办公室里,空调送来舒爽的清凉。老板慷慨陈词,描绘壮丽前景,我激动得差点忘了来干什么。最后,他肯定地说,煤炭要继续开采,钢铁要继续冶炼,医药化工更不能停,节能减排嘛,等企业有钱了坚决执行!此时,他桌上的电话铃声频频响起,他拿起电话说个没完,我只好告辞。
出门来到一位老农的田里,他慈祥地聆听我的环保演说,之后微笑着说:“知道,知道。我自家吃的菜就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但是,卖给城里人的一定要喷药,不然歪瓜裂枣的,没人买,也不高产,那可就赔苦啦。”
我打起精神去拜访官员,他们管理着一方水土,且素质很好。果然,我和这位官员非常谈得来,他也是忧国忧民,兢兢业业。他说,绿色GDP,当然不错,理想之路,但操作起来很难啊。这位官员客气地送我出门,临走,拍拍我低垂的翅膀,语重心长地说:“官场有些事,你还是不太明白嘛„„”我是搞不明白,聪明的人类怎么愿意在浊气和酸雨中行走?愿意吃农药残留很高的蔬菜?愿意住甲醛弥漫的房子?也许真是我的适应能力太差了吧。
回我的荒野去!真有些愤愤然、戚戚然。当我悲凉地降落时,又大吃一惊。原来,有人来算计这片可怜的湿地了,他们指手画脚,无非在这里修修建建,耕耕种种。这怎么得了!即便是耕种也会阻碍这里的“顶级”生态系统。这里是“地球之肾”呀,他们不知道这里一平方米的土壤里就有蚁类、甲虫、蚯蚓、蜗牛等一万多个物种,一茶匙的草地含有50亿个真菌,世界上千万种的物种都藏在这个天然基因库里,几十万种高等植物、动物在这里繁衍。没有这些动物相伴,人类难道能独自在地球上生存吗?
我长长地悲鸣,悲鸣,杜鹃啼血一般。我要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声音。我抬起头,看到落日在天空涂抹出灿烂的金色,金色掩盖不了未来道路的泥泞与坎坷,漫漫长路我依然要走下去,直到我疲惫地倒向大地。风来了,还等什么?我们起舞吧,鹤舞翩翩,用我们柔软而洁白的羽翼,去阻挡沙尘,去扫除冰雪,奏响大自然的梵音。继续起舞吧,为了天空更加湛蓝,为了江河更加澄澈,为了大地更加葱绿„„
【点评】 这篇文章运用了角色转换的虚构手法,把自己假想为一只鹤,通过这只鹤与工业老板、农民、官员等的接触与对话,通过描写这只鹤生存的荒野的变化,生动地揭示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甚至破坏自然环境的问题。作者在生动的情节之外还展现了丰富的文学功底,为文章增色不少。
【文题展示】
看下面一幅图,根据画面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和抄袭。
必修二写作·序列训练二
【写作提示】
我们来观察这幅图画:这幅图画是一个路标,再仔细看,做路标的是鱼的骨架,肉因死亡而腐烂,然而奇怪的是脑袋却完好无损,而且嘴巴张得大大的,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进而会想到,不是脑袋烂不了,也不是没有烂,它之所以会有完好的鱼头,是因为它还有思想,思想是不死的;它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是因为它要控诉害死它的敌人,而化工厂就是它的敌人。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因为鱼的脑袋上写着文字“化工厂”。还会思考:为什么用鱼来做路标呢?因为路标是起指引、引导作用的,那么它指引给我们什么呢?我们把分析的这些转换成一段文字,再联系现实,很显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幅图的寓意是人类暴殄天物,破坏环境,我们应该呼吁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第二篇:高中写作训练及例文
高中写作训练及例文
一、第十五届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
1.高中组的总题目是:《跨越》《人生加减法》。请参赛者任选一题,并据之拟出自己的作文题。(说明是话题)
2.择善”和“痕迹”。任选一题并由此展开,自选题目,800字左右。
(为鼓励小小说等叙事类作品、哲理性散文及新诗创作,复评、终评时将对这几类作品重点倾斜。)上海市十七届作文竞赛试题(高中组)
1、走近巴金
2、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会写得更好。”那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立即领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翻过去。正是有了这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3、人生征途中有着太多的负担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而征途的前面又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学会的是:放弃。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4、古人说:百善孝放先,对“孝”非常看重,“孝”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如今“孝”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请以《谈“孝”》为题写一篇文章。例文:
两手牵住亲情
小时侯,父亲总是牵着我的手教我如何走路,母亲总是牵着我的手教我喊“爸爸”“妈妈”,再长大一点,父亲牵着我的后教会我骑自行车,母亲则重视牵着的我手逛街。
不知从何时起,角色换了,我牵着的是好朋友的手,一起扫过喧闹的大街,走在时尚的街头,听店里面的音响传出流行音乐,一起喝着卡布基诺,抬头45度,仰望天空。而我与父母不再牵手,甚至有的时候连说话都有那么一点点不自在。
今天,忽然听到张含韵甜美的声音唱起《爸爸妈妈》,就心血来潮,想与他们牵一次手。
于是,我今天总是在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合适的理由与他们牵手。理由,其实很简单,不就是想和他们牵一次手吗!~但是这个理由却让我觉得很难说出口,也许是出于长大吼的一种顾虑吧。
机会,也有很多,可我只能看着机会一次次与我擦身而过,但却很难向前迈一步。
晚饭过后,爸爸妈妈出去散步以前从来不愿和他们一起出去的我今天却很兴奋,这让他们大吃一惊。街上大多都是出来散步的人,有年轻的夫妇,有老人,但看不到与我同龄的人,呵!~想不到大家和我一样啊!
我想,散步的时候牵他们的手是最好不过的了。但我刚刚吧手提起来,又在半空中放了下去。呵,还是很腼腆呢!
正在考虑该怎么办,这时,听到了汽车的喇叭声,还没有反应过来,爸妈已着急地牵住了我的手,紧紧的,将我拉了回来。两股注入爱的暖流沿着手臂注入我的身体内,很温暖。
牵手,原来很简单,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不过是走在左侧的父爱与走在右侧的母爱,这两种浓浓的亲情,就胜过了千万种理由。
两手牵着亲情成长,还怕什么呢!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辽阔苍穹中飞翔的老鹰,必是经历了母鹰无数次摔下山崖的痛苦,才锤炼出一双凌空的翅膀。一颗璀璨无比的珍珠,必然经受过蚌的肉体无数次蠕动以及无数风浪的打磨,才能熠熠生辉。1
同样,一个真正有成就的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史铁生摔了一跤,没有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贝多芬双目失明且耳聋,但他依然写出了《英雄》《命运》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这些都是曾经摔过跤的人,但他们却都坚强地站了起来,与命运、与不幸抗争,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所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摔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勇气。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所以我们每个人面对不幸时都不能一蹶不振,因为我们都有可能在改变心态后,握住生命的任何一根链条。
就像画中那个男孩在摔跤后,面对来自老师、家长、社会各方面的询问,我们都应大胆地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因为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的,我们的心态、我们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促使你成功的一剂良药,不经历风雨的花儿,怎么会绚烂?不经历磨难的人生,怎么会发出炫目的光彩?
就像感动中国的人物——洪战辉所说:困难,我们有责任去面对它,解决它。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该明白摔跤并不可怕,就像我们总是有勇气唱起这首歌: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要说,不经历一次次摔跤和一次次跌倒后又站起,人怎么能长大?摔跤也是一种幸福,风雨正是雨后彩虹的前兆!
幸福,如此简单
幸福,就是能解决温饱
幸福,就是能继续读书
幸福,就是能健康平安
————题记
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三代人心中的幸福观也随之改变。爷爷的幸福
爷爷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候的旧中国,贫穷落后,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国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导致中国当时民不聊生。解放前的中国国民,吃不饱,穿不暖。
那时候爷爷的家境不好,家中兄弟姐妹多,以至于生活过得拮据。听爷爷说,那时候他们吃的是那种难以下咽的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家里没钱,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偶尔吃上一顿白米饭,就是一种奢侈,他们都会高兴地不得了。那时候,他们穿的是破破烂烂的衣服,尤其是到了冬天,更是饥冷难奈。爷爷说,那时候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吃饱穿暖了。
爸爸的幸福
爸爸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正值十年文革时期,文革导致中国倒退,文化教育遭到严重践踏。农民出身的爸爸,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所以,生活过得十分窘迫。爸爸那时候的成绩很不错,考上了大学,可是家中没能力供养三个孩子上学,爸爸只得被迫辍学,南下打工。爸爸直到现在都还在抱怨,经常提醒我努力读书,替他完成大学梦。爸爸说,那时候最大的幸福就是能继续读书啊。
我的幸福
我出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改革开放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而我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里人对我十分地宠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用“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来形容毫不为过。爷爷和爸爸那辈眼中的幸福,对我来说,早已享受。一路走来,我感受到的幸福真的太多太多······
幸福,是母亲做的一桌香喷喷的饭菜,是父亲泡的一杯浓浓的茶;
幸福,是老师给予的一个鼓励的微笑,是同学投来的一个信任的眼神;
幸福,是邻居竖起大拇指的一次赞叹,是路人说出的一声由衷的感谢;
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又普通的幸福。而我最大的幸福,就是国家强盛、邻里和谐、家庭和睦、人人健康快乐。
幸福,其实很简单。
学会放弃
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
——题记
静谧的夜,窗外游丝般的雨勾起了我无端思绪。我闭上眼,在回忆中思索,于是想起了我去年的那一次作文比赛。
“星期五第三节下课后,你去参加现场作文比赛,我们班就派你做代表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知道是应该是欢喜还是„„
在去年的首届现场作文比赛中,我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心中蕴藏的文学热情突然被激发了。然而老天似乎在故意捉弄我,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中,我的作文水平一直处于低谷。
我是个很要面子的人,凡事总想做得十全十美,没有把握的事轻易不会去冒险,以现在的状态去参赛,我心里一点底儿也没有,万一„„想到这些,脑海里猛然蹦出两个令我震悚的字——放弃!把机会让给别人吧。唉!我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与文学的臂膀侧身而过。
我没有去想结果,但还是有点困惑:选择放弃有错吗?
当我得知顶替我的人获奖了,并且即将代表学校去参加全市的现场作文比赛时,我的心仿佛被针刺痛了,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这殊荣也许属于我。
几天来,我始终闷闷不乐,脸上写满了后悔,连平时最爱吃的菜,现在也是那样平淡无味。平常一下课就说说笑笑的我,变得沉默起来,就连上课也无精打采„„
瞬间的思绪,将我的记忆定格在普希金的一句话上:“一切都将会过去。”那就让失去的“成为亲切的怀恋”吧。
高山之所以巍峨险峻,因为它放弃了平坦。
大海之所以波澜壮阔,因为它放弃了宁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漫漫人生路,放弃何其多?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会明白,高山如何耸立出一种尊严,大海如何流淌成一种智慧。放弃不是保守,不是退缩,而是为了得到最好的应该属于自己的一切。
不能笑着拥有,但可以笑着放弃。放弃不属于自己的,是对灵魂的释然;放弃胸口隐隐的痛,是对生命的超脱。生活中有许多可以放弃的事,但我绝不放弃执著,更不会放弃努力。让我们学会放弃吧,因为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走近巴金
对于巴金,我了解并不多,只是无意间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名为《家》的书。从打开书的那一刻起,我便被它深深吸引了。
“家”,一个神秘、圣洁的领地,在这里,有着最可爱的亲人;在这里,充满着爱的呵护、关怀与温馨;在这里,拥有着平静、宁和的生活。而在这个家中,充斥着硝烟与战火,人们勾心斗角,仅为了那些所谓的个人利益,个人享乐,他们放弃了唯一的一点点尊严。但在这个家中,也同样有温暖,有关爱,有着一群敢爱敢恨的年轻人,他们用青春的热情,青春的勇气,青春的自信,青春的叛逆,交织五彩的梦幻,谱奏华丽的乐章,描绘精彩的未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毫不畏惧地斗争、斗争„„
读完《家》,我又满怀激动地读完了《春》与《秋》。在为书中那群年轻人喝彩的同时,我也深深喜欢上了这位作家巴金,还有他的文字。
巴金是朴素的。他的文字,几乎不用什么华丽的词藻,都是用一些最普通的文字组成。但他们往往能打动心灵深处最脆弱的那部分,能唤起灵魂深处最迷茫的清醒,让人一口气读完仍觉不过瘾。那种流露出来的自然,如一片新生的森林,永远那么鲜亮,那么精彩。
巴金是美好的。他的文字,总能给人希望,给人鼓舞。他用自己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一个只经历了十三载春秋的学生,恐怕永远都难以读完这一个世纪的经历。对于那位我万分敬仰的巴金,我想,我能向他走近,却很难走进。那么,就让我去走近巴金吧!
谈“孝”
“笑声惹情也生情,有孝方知家中暖,无孝怎知人间情。”正是那聚首的欢笑,离别的忧伤,让我倍加珍惜亲情的可贵。
孝,是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了,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孔子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论语里有很多处都在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中国文明史5000多年,“孝”字当头。友情故然可贵,但亲情更可贵,而“孝顺”则是对长辈的关怀或证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只要有了孝心,才会有责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质。孝心让人成熟,长大。我想没有对母亲的孝心,人又怎么能谈得上爱我们这个国家呢。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写作训练:
1、“寻”是追求,是反省,有人寻根,有人寻友,有人寻享受,有人寻奋斗,有人寻流失的人格,有人寻未来的理想,可以说,我们一生都在寻寻觅觅。请以“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善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请以“一切都会过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第三篇:高中 生物 必修二教案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教学教案: [目标]: 1.? 说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和联系。2.?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4.? 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重点]: 1.? 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难点]: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结构]: 一.观察细胞
1.显微镜的结构[来源:]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①取镜与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拖镜座。把显微镜放 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②对光:a.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b.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过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能看到白亮的视野。
③低倍镜观察:a.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
c.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 更加清晰。
④高倍镜观察:a.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b.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c.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 ,使物像清晰。d.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3.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来源:学_科_网] 结论:细胞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二.原核细胞 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表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教学目标分析(结合课程标准说明本节课学习完成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是ATP是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本册教材乃至高中生物学习阶段的重点内容,二是ATP知识点又比较抽象;从生物知识课标以及学生的学习基础与思维能力角度分析,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ATP的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形成途径与去路,首先了解ATP的直接供能作用,继而介绍ATP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理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此基础之上理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ATP的形成途径与去路,解决本节课的难点: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即细胞的能量“通货”作用。知识目标: 了解ATP的作用:直接供能物质。
理解ATP的结构简式和分解供能过程。[来源:学_科_网] 理解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和形成途径。理解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 观察萤火虫发光现象、对照实验探究和讨论发光器发光的能量物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安排的5个讨论,培养小组内学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能力。
通过阅读教材、资料分析、动画列表和3次课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列表分析ATP与ADP的动态平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即总能源来自于光能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高一学生与初中阶段相比,学习能力有所提升,尤其是思维形式逐渐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转变,也就是理解能力与初中阶段相比提高了,学生学习心理的稳定性成熟了许多,学习的目的性明确,学习态度较稳定,因此学习行为 与自觉性等习惯加强了许多,就本节课而言,之前学生学习了能量物质糖类和核酸的组成和功能,在初中又接触到生物能量活..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伞藻嫁接实验,学生能够得出帽形形成与假根有关 通过伞藻的核移植实验,学生能够得出帽形受细胞核控制 通过实验探索,学生能够得出细胞核的功能
通过细胞核结构的学习,学生能够说出细胞核的组成部分以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通过讨论、分析实验,形成实验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参与实验设计过程,形成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小组交流,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伞藻的嫁接、伞藻的核移植实验
三、教学难点: 细胞核的功能
四、教学方法和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读书指导法 直观演示法 讨论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模型
五、教学过程 时间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3Min
一、导入
1996年,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那么,同学们还记得在初中学过的多利的诞生过程吗?老师跟同学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第一步是从A羊中取出乳腺细胞,然后取出细胞核。第二步从B羊中取出卵细胞,然后去除 细胞核。第三步通过核移植,融合之后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并移植到C羊当中。这样就产生了克隆羊多利,那么多利长得像那一只羊呢?为什么呢?因为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A羊提供了细胞核。那么,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还有什么功能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遗传物质的控制 中心——细胞核》 回忆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积极思考与细胞核的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引发学生对细胞核功能的思考
二、实验
为了研究细胞核的功能,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首先以伞藻为实验材料,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伞藻,伞藻有三部分组成:伞帽、伞...第2节 细胞的分化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真核细胞主要是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什么?经过有丝分裂,新增加的子细胞与原来细胞是一样的吗?(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都完全相同)
我们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一个受精卵只通过分裂就能完成个体发育吗?(参见P8相关信息)
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过程是除了通过细胞分裂增加数目外,还需要增加细胞的种类。生物体不同类型的细胞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第2节(细胞的生命历程之)细胞的分化 设问:①什么是细胞分化?分化的过程和结果如何? 板书:
一、细胞分化
师:以人的受精卵发育过程为例,绘制简图讲授分化过程和结果。
小结: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从而构成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器官乃至系统,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新个体。因此,受精卵发育成一个个体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来实现的。
设问:细胞分化是人类细胞特有的吗?指导学生观察P118图6-9。提问:你能举出一些细胞分化的实例吗? 生: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的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
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说一说: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细胞分化吗? 1.定义:一个或一种细胞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的后代 提问:你能举出一些细胞分化的实例吗? 生: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的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
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思考以下问题,引出细胞分化的特点。①成熟个体中是否存在分裂分化的细胞? 学生举例:造血干细胞
师:细胞分化发生于整个生命进程中。②为什么概念中强调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呢? 分析:由于胚...[来自e网通客户
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教学过程
教师用网页展示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如下:[来源:学,科,网Z,X,X,K]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 2.细胞衰老有什么特征? 3.细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 4.细胞凋亡的含义是什么? 5.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有什么区别? 6.细胞衰老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7.如何预防人体衰老? 8.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 由于时间关系, 每组分配两个问题开始头脑风暴,并把过程记录下来,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分彼此。主持人作好组织,噪 声控制员控制噪声,记录员作好过程的记录。教师为了把握学生头脑风暴的情况,可以分时间参与到各组学生的头脑风暴的过程里面。
二十分钟以后,把每一组经过头脑风暴的结果张贴出来,由每一组的主持人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时间3分钟。第一组: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 答: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也就是说,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每时每刻都有细胞在衰老、死亡,同时又有新增的细胞来补充它们。因此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死亡与个体的衰老死亡不是一回事。2.细胞衰 老有什么特征? 答: 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缩小。(2)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溶酶体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内质网排列无序。(3)多种酶活性降低。(4)细胞内色素积累。(5)呼吸速率减慢。(6)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鼓掌表扬)第二组: 3.细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 答:细胞衰老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它是当今科学家研究的热门问 题。我们组的同学比较接受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是一类瞬时形成 的含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功能基团,表现出高度的反应活泼性,普遍存在于生物系统。在生命活动中,自由基...[来自e网通客户端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在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浙科版)第1章。在前面细胞基本结构的基础上, 通过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特点 ,为后面细胞膜结构模型以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这是一个探究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并且通过半透膜的渗透实验了解了渗透的原理,具备比较好的基础。学生接触探究实验不多,因此探究的思维需要锻炼。本班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动手能力比较强,因此可以把重点放在实验设计的讲解和现象的分析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进行分析。2.能力目标:尝试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完成制片和显微镜观察等相关实验操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良好的探究性学习思维。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实验设计。2.教学难点:实验的设计。
四、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与试剂: 2.实验步骤
1)制作洋葱外表皮的临时装片,低倍镜观察
2)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30%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注意重复3-4次,观察。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注意重复几次,观察。
五、教学过程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二 酶的特性
【教学目标】【学点1】酶具有高效性
【学点2】酶具有专一性【学点3】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条件 【知识梳理】【学点1】酶具有高效性
回顾“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结论:氯化铁中的Fe3+和新鲜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都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是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学点2】酶具有专一性
1、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反应。如淀粉酶只能催化分解淀粉,而不能催化蔗糖、纤维素等水解。蛋白酶只能水解蛋白质为多肽,而肽酶能将多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2、细胞内,酶的种类多种多样,互补干扰各自的化学反应。
3、常见的酶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成葡萄糖
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果糖; 脂肪酶:催化脂肪水解成 3脂肪酸+甘油 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 肽酶:催化多肽水解成氨基酸 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成水+氧气 【典型例题】
正文统【学点3】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等条件
1、过酸、过碱、高温都会破坏酶分子空间结构,导致酶失活,且不可逆。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中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生物的物质基础和细胞的种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的细胞器、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以及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是生物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对于细胞膜这部分内容初中有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上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联系生活实际,利用类比推理等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和理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掌握细胞膜的功能;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所给材料,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学生能够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 2.?? 教学难点
(1)?? 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方法。(2)?? 细胞膜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课前准备:安排学生预习教材40页到43页,并完成学案。教学过程 [导入本章] ?? 第二章我们学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哪些呢?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等(学生回答),如果将这些物质按照它们在细胞中的比例放在一个试管中,能组装成成一个细胞吗?为什么? ???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细...[来自e网通客户端
3.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举例说出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方面
1、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明渗透作用的概念和条件; 2.说明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说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过程和方法: 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能够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 3.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养成合作,自主和探究学习的习惯;
2.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生获得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渗透作用的条件;
2.探究实验中如何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3.探究实验中怎样进行实验设计。
三、教学难点
1.探究实验中如何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现象的预测等)。
四、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点拨法、类比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准备演示实验的器材、材料 2.课前分组? 3.flash课件 4.导学案
七、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糖拌黄瓜片实物,大家观察到有水渗出的现象,设疑:水是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水分渗出? 这节课,我们以水分子为实例来探讨物质的跨膜运输(引出本节课题)
新课学习:
一、渗透作用(合作学习)
过渡:那么水分子跨膜运输的原理是什么呢?(从现象到原理,引入渗透装置。)
(一)教师出示已经安装好的渗透装置,介绍装置的构成和半透膜性质,学生说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然后小组合作通过思考下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漏斗内的液面会上升? 思考题: ①渗透作用进行时,蔗糖分子和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是否都透过半透膜吗? ②在单位时间内,由烧杯通过半透膜渗入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还是由漏斗通过半透膜渗出烧杯的水分子数量多? ③水分子总体的扩散方向是怎样的? 小组代表说出他们...[来自e网通客户端]
第四章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教学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三.过程与方法
1.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进行图表数据的解读。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参与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成果。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反映了细胞膜的功能,这是在细胞膜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树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五.学情分析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2.教学难点
(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三、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述法、实验法
四、课时安排 2
五、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
1.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并且都释放出能量。
2.不能。否则,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会迅速而彻底地氧化分解,能量会迅速地全部释放出来,细胞的基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无氧呼吸来释放能量。但是,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问题〗以“本节聚焦”发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
〖板书〗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户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产生ATP的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生思考探究回答,老师提示。
〖提示〗重铬酸钾可以检测有无酒精存在。这一原理可以用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具体做法是: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载有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的硅胶(两者均为橙色),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就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板书〗(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只做到细胞呼吸的方式有:)㈠有氧呼吸 ㈡无氧呼吸 〖板书〗㈠有氧呼吸
〖讲述〗结合课本图5-9来讲述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适当可补充一些方程式)有氧呼吸使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是生物体高效率地获取能量的反应过程。其反应过程包含许...[来自e网通客户端] 必修一6.1细胞增殖
一、基础知识学习
【学点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1.细胞体积越大,需要的营养物质越多,需要排出的代谢废物也越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会遇到困难。2.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主要原因)
3.细胞核中DNA相对稳定,而细胞体积的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4、生物的生长的基础:①细胞生长→体积增大②细胞增殖→数目增加
5、细胞的增殖意义:①单细胞生物,细胞增殖就是生物的繁殖。②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生长、发育。
6、细胞增殖方式和两大过程: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过程。
7、真核细胞三种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都是体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有性的生殖细胞。〖总结〗细胞的 影响物质运输效率,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的基础。真核细胞三种分裂方式: 分裂、分裂、分裂。〖学点1学习情况检测〗
1.大小不同的干泥球同时浸入水中,最先被浸透的泥球是 A.大泥球 B.小泥球 C.大小泥球同时浸透 D.不能确定
2.下列 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有关 B.胞核的大小是有一定限度的 C.细胞体积过大不利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 D.细胞的体积与细胞核无关
第2节 细胞的分化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真核细胞主要是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有丝分裂的意义是什么?经过有丝分裂,新增加的子细胞与原来细胞是一样的吗?(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都完全相同)
我们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 一个受精卵只通过分裂就能完成个体发育吗?(参见P8相关信息)
多细胞生物体发育的过程是除了通过细胞分裂增加数目外,还需要增加细胞的种类。生物体不同类型的细胞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第2节(细胞的生命历程之)细胞的分化 设问:①什么是细胞分化?分化的过程和结果如何?
板书:
一、细胞分化
师:以人的受精卵发育过程为例,绘制简图讲授分化过程和结果。
小结: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从而构成生物体不同的组织、器官乃至系统,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新个体。因此,受精卵发育成一个个体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来实现的。
设问:细胞分化是人类细胞特有的吗?指导学生观察P118图6-9。提问:你能举出一些细胞分化的实例吗? 生: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的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
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说一说: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什么是细胞分化吗? 1.定义:一个或一种细胞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的后代 提问:你能举出一些细胞分化的实例吗? 生:根尖的分生区细胞不断的分裂、分化,形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细胞、薄壁组织细胞、根毛细胞等。
生:骨髓中造血干细胞能够通过增殖和分化,产生不同种类的血细胞…… 思考以下问题,引出细胞分化的特点。①成熟个体中是否存在分裂分化的细胞? 学生举例:造血干细胞
师:细胞分化发生于整个生命进程中。②为什么概念中强调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呢?
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 教学过程
教师用网页展示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 2.细胞衰老有什么特征? 3.细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 4.细胞凋亡的含义是什么? 5.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有什么区别? 6.细胞衰老与人类健康有什么关系? 7.如何预防人体衰老? 8.社会老龄化的相关问题? 由于时间关系, 每组分配两个问题开始头脑风暴,并把过程记录下来,告诉学生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分彼此。主持人作好组织,噪 声控制员控制噪声,记录员作好过程的记录。教师为了把握学生头脑风暴的情况,可以分时间参与到各组学生的头脑风暴的过程里面。
二十分钟以后,把每一组经过头脑风暴的结果张贴出来,由每一组的主持人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时间3分钟。第一组: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有什么关系? 答: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更新。也就是说,多细胞生物的细胞每时每刻都有细胞在衰老、死亡,同时又有新增的细胞来补充它们。因此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衰老、死亡与个体的衰老死亡不是一回事。2.细胞衰 老有什么特征? 答: 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缩小。(2)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溶酶体数目增加和体积增大,内质网排列无序。(3)多种酶活性降低。(4)细胞内色素积累。(5)呼吸速率减慢。(6)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鼓掌表扬)第二组: 3.细胞衰老的原因是什么? 答:细胞衰老的原因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它是当今科学家研究的热门问 题。我们组的同学比较接受自由基学说:自由基是一类瞬时形成 的含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功能基团,表现出高度的反应活泼性,普遍存在于生物系统。在生命活动中,自由基...第4节 细胞的癌变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能力目标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情感目标让学生辩证的认识癌症。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致癌因子。
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入及癌细胞的特征 提问学生,设置情景:如果你被告知患有癌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在媒体上看到哪里物质、行为具有致癌/诱癌作用,你会怎么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应变由人们对癌症的恐惧,设问:什么是癌症呢?讲述癌细胞的概念、主要特征。展示一些癌细胞的图片,与正常细胞进行比较。进入情境,回答问题
(二)致癌因子 先让学生列举自己了解的致癌物质,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致癌因子的种类。补充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在外部条件诱发下产生癌细胞的。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相互作用,适当补充癌症发展的过程。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致癌物质
(三)癌症的防止 介绍一些生活中避免接触致癌因子的做法。让学生说[来自e网通客户端]
第四篇: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归纳
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1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作用:
3、认识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农业实施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结果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
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政治方面:(1)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2)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3)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经济方面:(1)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2)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3)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4)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
5、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120页,):
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6、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
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
政治改革(1)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2)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
(1).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
(2).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
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
(3).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B.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2
(第一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
1947年签定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第二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
4、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5、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通过《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
1995年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有了保障。
6、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第三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由来和发展;
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过;
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
2、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3、世贸组织的作用:(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
(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
(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
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
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3
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
①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②加速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解体
③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近代城市的发展
④促进了近代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善、革新和变迁
(2)政治:
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为中国民主革命(包括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3)思想:
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非课程标准直接明确规定内容)P39
(1)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阻力)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表现:)
A限制中国及其进口
B利用攫取的各种特权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输出资本
(如抗战胜利后美货大量涌入,几乎独占中国市场)
C侵华战争直接摧残
②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
A甲午战前未获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认;
B地方政府用苛捐杂税勒索。
③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压制:
A大举内债和滥发纸币
B以直接投资、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甚至没收等方式吞并
(2)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表现:略
斗争特点: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协性。即两面性
①革命性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斗争目的: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②妥协性原因: 因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对外资和本封存在一定依赖关系
历史必修二高中知识点归纳
第五篇: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点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1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体是指国家性质,也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额性质决定的。
2、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4、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性、最真实性、最管用的民主:
(1)最广泛: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民主主体广泛。
(2)最真实: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最管用:表现在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
5、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庄严地载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
1、我们的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的。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
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
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
4、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公民爱国的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关系:
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②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④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要求:根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的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公民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
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三、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1、公民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这是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2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1.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的职能可以概括为管理与服务
2.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必须是各级政府、政府的组成部门及其相关机构,比如国务院、某自治区人民政府、某局等。中国共产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的机构、群众团体、人民政协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都不能履行政府职能。
[温馨提示1]正确区分履行不同职能的行为主体
3.全面理解政府的职能的履行
1)我国政府要切实履行……职能(我国政府具有……职能)
2)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也不是弱化政府职能)
2.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
①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我国正在深化机构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②我国正在努力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3)(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水平。
4.我国政府的作用:概括为管理和服务。即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同时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为此我们要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接受政府的管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
二、我国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我国政府的职责:包括职能和责任两个方面
1.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我国政府要为什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为民办事?)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以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2.我国政府如何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为人民谋利益。在执行公务中,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真抓实干,把工作重点放在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上。我们的政府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努力使政府工作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多做“民心工程”,反对“形象工程”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对待群众的来信来访,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提醒] 具体要求中工作态度讲的是出发点问题,即政府工作人员应当为公而不是为私;工作作风讲的是工作是否落到实处,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还是讲实效;工作方法讲的是怎样开展工作问题。
3、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1.(求助有门,投诉有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合法权益受到损害,除了可以从单位、社会团体等方面得到帮助外,还可以求助于政府。方式和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法律途径)。
2.意义:公民依法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这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改进工作。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3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一、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1.依法行政含义: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
2.为什么政府要依法行政?
1)原因: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2)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政府依法行政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
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政府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提醒1】:要求政府必须做到: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权责统一的政府:正确行使法定职权,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敢于担当。
【提醒2】: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如何行使权力
前者主要回答要求;后者的答案比较多(见后的的总结)
[提醒3] 正确区分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4、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政府权力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①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②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③在依法决策方面,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政府的决策关系着国计民生。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二、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1)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此,政府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才能更好的对人民负责。
2)必要性: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得好,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3)意义===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政府接受监督,①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②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③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
④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2.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①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第一: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一靠民主);
第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一靠法制);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见下)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特别提醒] 各种监督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1)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国家机关)及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对政府、司法等国家机关的监督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法律效力。
2)政协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有民主监督的职能
3)社会与公众有民主监督的权利,但不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4)中国共产党的监督,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通过党规党纪对党员干部进行有效制约,并可向权力机关提出相应建议,最终形成强有力的监督。
4、政府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1)、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政府坚持为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其中主要有: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3)、政务公开的意义:①有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②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5.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改为“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1).含义: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影响力。
2).一个政府能否具有这种权威根本上讲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4).政府如何树立自己的权威? 政府树立权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审慎用权;依法行政;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职能);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要脚踏实地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4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
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并由权力机关产生行政、监察、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其它国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3、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权力机关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
5、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产生方式(直接、间接),任期5年。
6、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各项职能,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7、义务:①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8、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刑事豁免权、发言免责权
◆【误区警示】:人大代表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公民的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立法机关≠立法权: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拥有立法权的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一个国家的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叫做政体。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2、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国体与政体关系: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②政体具有相当独立性,同一个国家可使用不同政体。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5、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决策少数服从多数。
②在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关系上,国家行政、监察、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关系上,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④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等。
8、为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优越性:①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②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维护了国家同意和民族团结。
(3)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小注】&1、人民民主专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区别: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2)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自己的历史任务。
&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区别: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联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来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组织形式。
&3、注意区分“权力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
解析: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指行政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在我国国务院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其他国家机关”是在人民代表大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受其监督,对其负责和报告工作,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一、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我国民族自治地区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大方国家机关治权的同时,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3、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由我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坚持这制度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是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要求和体现。
(3)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误区警示】 :
①把民族自治地方所有的国家机关都当作自治机关是错误的,民族区域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检察院等国家机关不是自治机关);
②明确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乡镇一级不是民族自治地方。
③把民族平等原则看成是各民族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是错误的,受历史、地理、社会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虽然实现了各民族在法律关系上的平等,但要达到事实上的平等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帮助。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包括两方面:保护信仰宗教地自由;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4、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5、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既是社会主义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特点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3、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高中政治生活必修二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