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心得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心得
从古至今,“老师”一直是一种权威的化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古时候常把老师的地位与双亲并立,学生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旧的社会观念的过时和新教育的提倡下,老师权威的偶像渐被打破,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传统老师“权威”的角色也受到严厉的挑战。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交往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有很好的帮助。新课标的颁布,新教材的试运行,给我们昭示着素质教育已日渐深入。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新教育的必然趋势。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
师生关系必然同一定的经济基础相联系并为之服务。在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 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所以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习空间,以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在学习《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一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让学生仔细看图,练习说话,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以充分发挥。这时以图画为中心,根据画面展开合理的想象,想象人物的表情、心理活动、动作要点,也可以想象未出现的战士们的愤怒之情。此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人人争先恐后,跃跃欲我。
1、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现在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他们无论字写得好坏、无论她活泼开朗,还是沉默寡言,哪怕他考试不及格,也都将走向未来,都将居于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我们要与学生交心,不妨蹲下身来或坐在孩子们当中与他们谈话,而不要让孩子们仰视你;不妨耐心听孩子们那不够流畅,甚至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打断他。如:在教改革开放这一文中,让学生谈自己调查的结果,讲得好的给与赞扬和鼓励;讲得差一点的也不给予歧视。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健全人格,并且使师生的心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2、教师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使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开端,它反映了孩子对知识的一种渴求,使教师利用的资源,要充分保护它,利用它。锻炼他们的能力。如: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会经常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教师应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观察发现问题。
3、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自信心。
有实力才有自信。班上几十个孩子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学生实力不足的地方,正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地方。对待学生的不足甚至是错误。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实践中,我经常有意识的让腼腆的孩子领读课文,代表小组发言,让性格急躁的孩子跟细心的孩子一起办板报,让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帮助老师查阅资料„„渐渐的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锻炼,增强了自信心。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变“我能行吗”为“我能行”。
三、树立新理念、确立新角色
我们都知道,任何改革首先必须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素质和改革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加油”、“充电”,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教学艺术,是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素质的新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侥有兴趣地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他们的观赏、调查、讲述、写作等,并乐此不疲。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有凌驾于受教育者之上的“灌输者”、“管束者”转变为学习主体发展的良师益友,和作伙伴。密切了师生的关系,为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与学生民主相处,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思想,不能认为高学生一等而居高临下。教师要树立民主思想,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同时,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今天的学生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绝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他们可以说是普遍娇气重,心理脆弱好冲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既要会当学生的老师又要会做学生的朋友。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当是“老师和学生互相帮助,成为朋友,共同进步”,“教师应该不仅在课堂上,在学习上关心我们,在课外也能和我们友好相处,不要时时摆出一副老师的架子,对成绩好或差的同学要一视同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不仅要成为一个教育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只有这样,才可能缩小师生之间物理和心理间的差距。也只有学生把老师真正作为他们的朋友时,才会相信老师,有什么心里话才会对老师讲。师生间达到对父母不敢讲的话还敢跟老师讲、甚至是无话不说的地步时,就足以证明师生关系的亲密无间。
2、关爱学生,是新型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
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关爱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于后进生,要特别关心、爱护、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辅导。我班一名学生,有一天上课打不起精神,我就找她谈心,可是她沉默不语,最后,在我的耐心开导下,她只说是爸妈发生争吵。于是,我便走访家长,了解到其父母在闹离婚,经过分别多次做父母工作,父母停止了争吵,学生情绪也稳定下来,还认识到只有好好读书,考出最优异的成绩才是父母和好的一剂良药。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后,更加发奋学习,成绩很快赶上来。要搞好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循循善诱,更离不开一种特殊的催化剂,那就是爱。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我相信,教师的真情投入,必定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3、提高教学水平,纯化师生关系。
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好教学过程这个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首先良好的教态是学生心灵非常有益的阳光,教师是播种春天的人,我们老师的亲切目光,一举手、一投足,在学生心中会产生阵阵涟漪。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对话、研讨学习;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育对象,有的老师课堂回应频频,一堂课下来师生各有所获;而有的老师却收获寥寥,其微妙之处何在?细细分析原因,主要是前者更讲究教学艺术,因为教学艺术更讲究恒常性、广泛性,把微笑带给每一个学生。我曾经接触过一个低年级的孩子,当别人问他:“今天挨表扬了吗?”“表扬了。”“怎么表扬的?”“一般性表扬。”“什么是一般性表扬?”“教师给一个微笑。”一个微笑,这在孩子的心目中产生多么大的反响!说明我们的老师是多么吝啬微笑啊!如果我们的教师每天都带着微笑去爱护他的学生,爱每一片绿叶,哪怕是有斑点的绿叶,这样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就会更喜欢上我们的课,上课听讲注意力集中,就会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在这样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显著。相反,不喜欢某老师上课,则会挑老师的错,不配合老师的教学,老是唱对台戏,甚至搞恶作剧捉弄老师,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师生间的交往互动,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的课上得有声有色,使学生更爱上自己的课!只有学生接纳了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影响,课堂气氛才会宽松、愉快,师生关系才更和谐,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现代的教学中,将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和理念的交流。知识资源能力简洁的共享,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整个民族的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成为一名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重情感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心得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山中学、韩
利
虎
第二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东宝区浏河小学 严安珍 周群
凡任过班主任的教师都知道师生之间心里沟通的重要,可以说,它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重要条件之一。
所谓心理沟通,即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具体讲,就是学生能理解教师对他教育要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并且化为行动;教师能理解学生言行产生的背景,透析学生言行的真正动机,体谅其具体情境,知其所想,在情感上,师生之间相互接受,将心比心,不曲解对方。
一个十分有趣的教育现象是:有的教师温文尔雅,却能叫那些顽皮不驯的学生听话;有的老师批评学生,能叫他心服口服,有的老师批评学生却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这些现象是令人深思的,它除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要注意方式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臵。教师热爱学生,满腔热情地真诚帮助学生,学生理解老师的一番苦心,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这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糸,体现着心理上的相互沟通。
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师生心理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教育成功秘诀之一。
一个班主任,要达到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要做些什么呢?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认为以下几点特别重要。
1.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班主任要想教育好学生,使他们成为跨世纪人才,了解学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作。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我主要采用多问、巧谈、善观等方法。
多问。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多问,在组成一个新的班级时,应问问他们有什么新的打算,会不会适应新班级和新环境,学习上是否跟得上,他们的兴趣与爱好等等,在与家长接触中要经常询问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向原班主任、科任教师了解,以求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个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准备。
巧谈。和学生谈话可以在正式场合,如课堂、办公室,也可以在非正式场合,如课间、操场、劳动场地,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不管在什么场合谈话,尤其在后一种场合,要谈得好、有收获,关键的是选准交谈的突破口,从学生最熟悉、最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
善观。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有慧眼,不仅要观察班集体的变化,更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真正做到知微见著。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2、“ 爱是理解的别名”,要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班主任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敝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班主任必须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德育。
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爱优生并不难,难得是爱差生,尤其是爱“双差生”。老师热爱教育,热爱学校,也要热爱学校中的每一位学生,对待学生不能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好而特别亲之爱之,也不因为他的成绩差,行为不端而恶之厌之,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差生看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班主任工作方法的改进,他们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不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3、奖惩分明,促进疏导顺利进行。
对学生除了倾注一片爱心之外,还必须时时约束他们,严格要求他们,才会收到良好效果。严师出高徒,在班级管理中,有三类学生要特别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一是班干部,二是差生,三是优秀生。对班干部要求要严格,要他们在搞好学习的同时积极为班级同学服务,要各施其职,各尽其责,做得好表扬,有违纪照样批评,决不姑息迁就,当然对他们的批评要讲究方法方式,肯定他们的成绩,维护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差生往往由于学习成绩,或者某方面不如人而显出悲观、苦闷、忧郁等消极情绪,所以对待差生特别要注意尊重、理解他们,千万不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应肯定他们的长处,指明他们的努力方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克服自身的缺点。而对优秀生应该更加严格要求,否则他们便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以致萌发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甚至发展到瞧不起同学,直至无视老师的教育。如果说教育差生是每位班主任棘手的工作,那么,发现优秀生隐蔽的缺点,给予严格而有效的教育,未必不是困难的事。因此,教育优秀生自尊、自爱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这样处理,学生才感到教师是公正的,没有袒护谁,为师生心理沟通扫除了心里障碍。
在教育与疏导中,我注意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思想观念,陶冶了情操,更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总之,要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搞好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才能使学生从情感上深深地体验到班主任是可敬可亲的,既是学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父母,更是个人成长中的朋友。
第三篇:德育论文--浅谈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蔡文乐2014--1--1
5摘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交往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有很好的帮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探讨。那么,应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关键词;债务关系批评艺术自尊心情感教学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交往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师生交往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有很好的帮助。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新的探讨。那么,应如何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别用债务关系来压制学生,使学生绝对服从
学校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摇篮。伴随着老师的关爱与教育,青少年得以不断成长和进步。老师是学生的雕塑者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学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甚至于付出了全部精力和心血,对学生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甚至于牺牲自己的一切。但,有时候却事与愿违,老师的付出并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甚至效果为零,这时,在大部分老师心里就产生了一种“不平衡感”,从而,在无形间就把这种“不平衡感”转化为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债务关系。由于受尊师一直是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历来重视教师地位和备受推崇的观念作用的影响,大多数教师认为,对学生而言,老师是绝对的权威者,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学生只是老师单向灌输知识的一个工具,老师的付出,就一定要得到学生的回报与尊重,这是学生欠老师的债,学生对老师的债的偿还是天经地义的,决不允许学生有半分迟疑,一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就把师生间的关系与血缘关系相并列,把师生间关系世俗地债务化,封建社会的这种尊师传统在当今社会得到延续,并渗透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在教育过程在,大部分老师总是以这种世俗的债务偿还来压制学生,让学生绝对服从,认为这才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方法,实际上却往往适得其反,这种债务关系只会使老师把学生的绝对服从看得高于一切,在老师眼里,凡是绝对服从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而一旦学生触犯了这种所谓的债务关系,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逃脱不了这种所谓的债务关系的制裁,当学生在某一方面显露出过人的天赋时,教师不但不加以引导来发展这种天赋,反而想方设法用这种债务关系去压制他,使他符合这种债务关系的清规戒律。这种教育不仅取不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使学生在这种债务关系的偿还中走向另一个极端——逆反,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最后培养出的学生就只有两种:一种是行为和思想偏激的极端主义者,另一种则是循规蹈矩、惟命是从、唯唯诺诺的庸人。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必须摆脱这种陈旧思想的束缚,别以债务关系为借口来压制学生,迫使学生绝对服从,应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二、别把指责和批评当成教育学生的唯一手段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误,处于思想转型期的中学生,不时的犯错误也在情理之中,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有的老师认为要教育好学生,就要应用奖赏和处罚的手段。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必要时应该使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有很多老师就把惩罚与批评当成管理学生的最好方法,有些教师对学生没完没了地指责和批评,几乎不表扬,他们认为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会有出息,而他们的严格要求居然就是指责和批评。
其实,我们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指责和批评犯错误的学生是为了让他改正错误,但一味地指责和批评,不要说未成年的学生,就连大人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样下去,学生就会逐渐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发展到处处与老师对着干,严重影响之间的关系,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育人质量。有人说叛逆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也许这话说得有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必然不肯和老师合作,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可以把他们叛逆的天性转化为积极加强的力量。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应该以“指责和批评”的方式告诉他,让他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进而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所谓的“指责和批评”必须要让学生感到心悦诚服,让他们在“指责和批评”之后,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自觉自愿地去改正错误,这才是“指责和批评”的真谛所在。
所以,作为一名教育者,在育人过程中,对于犯错误的学生,给予公正、合理的指责和批评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方法,我是认为,首先,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指责和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为学生犯了一点错误,就全盘否定;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再次,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批评学生不等于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出气筒,并且一味地惩罚学生。要知道老师的言行和举止,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永远的影响,我们应该非常细心地去观察他们所做的事,并尽量去理解学生。就算因为某件事要对学生进行批评的时候,也要将事情的真相弄清后在做指责和批评;最后,应该用沟通来代替指责和批评,当学生犯错误时,应主动与学生沟通,沟通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只有学生信任老师时,他们才会自觉自愿地改正错误,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别把伤害自尊心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
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不像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这样一种自我情感体验。自尊心是自我意识中最敏感的一个部分,一个人有了自尊心,才能作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存在,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力争上游,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才能不甘落后,自觉主动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由此可见,自尊心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情感和力量,只要我们很好地利用它,就能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
自尊心是人人都具有的,未成年的初中学生也不例外,那些“|小孩那有自尊”的荒谬论调是绝对错误的,也是相当危险的。对学生来说,自尊心很重要,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不能对他们的自尊心有所伤害,我们要像对待成人一样来尊重自己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严格教育学生,但严格教育的程度必须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为标准。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老师也不例外。但在老师的常犯错误中,最让学生耿耿于怀的莫过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一个学生步入社会后也许会忘掉老师的一切错误,但惟独难以忘记老师对他自尊心的伤害。
不少老师为了让学生容易管教,故意用严厉的手段来对待学生,让学生惧怕自己,从不把学生当成可以跟自己平等相处的人对待,而是将自己变成权利的象
征——君主,将学生变成与自己地位悬殊相当大的奴仆,从而夸大了自己的自尊心,而忽视了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有点叛逆举动时,就会大发脾气,可是当自己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时,就抱着“小孩那有自尊的态度”。更甚者,有的老师还有意的去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作为一种惩罚手段,这种做法恰巧就是老师所能犯的错误中最不可原谅的一种,这样做不仅不能起到惩戒作用,反而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让学生因惧怕伤害而变成胆小怕事的懦夫,成为一个永远的失败者;不仅不能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反而使师生关系异常紧张,甚至演化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此,在教育学生时,别把伤害自尊心作为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地,是学生爱与欢乐的殿堂,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为了不伤害学生自尊而绝对放纵,他们应该在老师的关怀下茁壮成长,应该在老师的正确教育中去树立自信,而不应该在老师的伤害下失去自尊心。
四、以情感为攻略,走进学生内心,以爱的力量感化学生
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更是学生沐浴教育爱的过程。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是对客观事物宇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过程,凡是符合个人需要的客观事物,就引起愉快的体验;凡是不符合个人需要或阻碍个人需要满足的客观事物,就引起不愉快的体验。情感具有两极性,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为喜欢和讨厌,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信任自己,就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优良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注重情感教学法的应用。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老子说过;“天下至柔者莫过于水,然至刚者能御”,这说的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情感为攻略,充分发挥情感对人的感染作用。要知道,情感的作用是巨大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最好的心灵桥梁,是绝对不可忽视的精神力量,他可以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可以以无形的力量直捣学生心灵,净化学生灵魂。现代情绪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组织全局的作用,他可以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教育是一门艺术的话,那么情感的交流更是一门艺术中的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他的话突出指明了教师劳动艺术的特点。而艺术的魅力在与感染,感染性是情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倾注丰富的情感,以此引起学生情绪波澜,唤起学生的情感愉悦荷美的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并成为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无论知识的掌握,智能的发展,还是品德的养成,无不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有一句古话;“得人心者得天下,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当教师怀有爱人之心时,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真诚,从而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乐于听从教师的指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态度冷漠,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产生对老师的消极情感,进而从内心深处憎恨老师,拒绝和老师和谐相处。
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成为一名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重情感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第四篇:如何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与学的活动开展的,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就尤为迫切了。
关键词: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教学观念
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交互活动中的民主、在相处氛围上的融洽。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反过来,教师同时获得了知识的增长,个人修养的提炼,以及个人能力的提高”
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人们就很珍惜师生关系,把他视为一种深厚很高尚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对师生关系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荀子明确的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在荀子看来,能否尊师已然关系到国家兴亡。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权威,地理不断提升。但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让学生的个性解放和创新能力受到严重的抑制。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不再盲目遵从于老师的意志,个性张扬得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至高无上的权威受到挑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就尤为迫切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与学的活动开展的,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育的和谐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目前的师生关系却令人担忧,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师生两方面共同努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从巩固执政党的执政社会基础,从实现党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出发,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学生的教育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和前途。从这一层面来看: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需要。
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举措
一、转变教学观念,打造和谐的师生观。几千年来,我国的教育模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是长辈,学生是晚辈;作为晚辈的学生理当对做长辈的老师处处恭敬有加,时时听从教诲,不得违背。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与主体,是师生关系中的主宰、权威,学生得被动地接受。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对教和学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社会内在要求。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不能知识甚至是阻碍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进程。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老师得转变思想观念,致力于打造自由平等的环境氛围,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开发学生的潜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它要求我们一定要作到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理和价值。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向社会需求的方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核心,让他们平等、合作、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主观地以组织或管理者的意识来约束和限制学生的发展。一定要给学校足够的空间,进行人性化管理,人格化塑造。此外打造和谐高效课堂,老师应把“把课堂还给学生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和主人。书让学生自己去读;问题让学生自己来提;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找;错误也让学生自己去纠正;学生想得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学生想实践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则充当导演的角色,适时地给予点拔,积极引导,合理点评,以达到让学生在质疑、解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增强兴趣和自信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三、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们是一个需要成功来刺激的群体。在课堂上老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
时地给予肯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老师应当对各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发展优势,有问题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对他们平时所犯的错误,绝不姑息,而人以严格的高标准来要求他们;对暂时学习较落后的学生,虽然往往令老师头痛,但作为老师也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把他们的点滴进步以书面或者电话的形式告知家长,同时在集体活动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这一做法实践证明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处处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教师这一职业本来就是一个与学生打交道的行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要求教师注重关心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谁热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谁,老师把自己炽热的爱播撒给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爱。当学生“知恩图报”的心理被激发之后,就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关爱学生,包括理解、欣赏、鼓励学生各个方面。对于优秀学生,老师如果能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励其真正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尽早地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在对学生进行提高时,叫学生的名字而不是用手指指点点;降温时,提醒学生注意身体健康,适时加衣;在学生生病时,进行额外的关怀;对家庭有困难给予更多的精神上的鼓励等。虽然这些事微不足道,但却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坦然地面对“出水芙蓉有高低”的现实,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给予关爱,寻求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的鼓励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随时随地奉献给学生一颗炽热的爱心,那么师生关系在悄声无息中达到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最高境界以同样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研究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抓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情感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在他看来,在教育中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他说过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宜没有教育文明”。在这一角度上,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的精神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培养。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和学生交朋友,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把学生的心理揣摩透;要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传染”给学生;要用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正是凭借这种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信念,让先生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由衷爱戴,成为无数学子和平民大众的的朋友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事业。只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
和行为进行观察与了解,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的思维想问题,才能更好地把教师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否则教育就是盲目的,是不能取得好的成效的。
六、忠于自身的教育事业。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应持有的态度。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当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所必须的,他才能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教育学生的事业中去。用自己的崇高品德和健全人格,感染到学生,并引导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这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要求,如今,暴露在学生面前的信息源越来越多,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速度甚至超过教师。以至造成学生怀疑教师知识的困境。21世纪本来就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把教材奉为“圣旨”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师要不断地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以服务于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此外,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仅从师生两方面来施行是远远不够瞧的,它还要求全社会,全民的参与。它包括:
一、社会制度完善,社会风气良好,道德意识向上;
二、家庭圆满,全员参与意识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三、“学校制度建设、工作条件、校风、校纪建设都达到较高的要求”;
四、“尊师重教,崇尚知识,杜绝商品经济意识的渗透”。
参考文献: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高效课堂,张学菊
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外因分析,刘杰,范士民,周静
如何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李香云
浅谈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赵迎东,于 曦,张连娜
转变观念,用爱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巨能刚
第五篇: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新联小学李笑葵
【摘要】
教育学家指出学生学好的十个因素,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二者必须建立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础。教师热爱、信任、关怀学生;学生热爱、信任、尊重教师。二者情感融洽,心心相印,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教师教得轻松、愉快,而且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增进师生情感的亲密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教育新型师生关系尊重
开放的课堂是学生有心理安全感的课堂,这就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安全、温暖、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师既是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教师要善于倾听,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肯定学生的思考,要给学生多一些真诚的微笑,多一些鼓励的话语,为他们的进步喝彩,使他们更多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已,表达自已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因为即使错了和失败了,教师也不会批评,同学也不会耻笑,这样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创造性地探索思考。
一、尊重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尊重,是一种修养,一种品德,一种品格,一种谦逊。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是教师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师德。只有尊重学生的老师,学生才会从心里尊重你,才会接受你的教育,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没有尊重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只有尊重生命,才能理解生命的巨大潜能和复杂的差异性,也才会有科学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特点、个性,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发展人的个性。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发展其个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其巨大的潜能,让学生都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台湾作家廖玉蕙在一篇名为《我们就该这样长大吗》的文章里叙述自已无法忘掉自已上小学五年级时被音乐老师厉声奚落她为“乡巴佬”、“土包子”、“笨蛋”,至今想来犹然历历如在眼前。可见音乐老师对她的不尊重对她的伤害有多深!可是让她感到怅然若失的是一次到读小学的儿子的学校午餐,听到一位老师不耐烦的责骂一位学生:“你是猪啊!怎么教都不会!去!去!站到猪圈里去!”然后就罚站在讲台旁边用粉笔画的所谓“猪圈”里!看到这里,确实让人的心忍忍作痛。作为一位教师,要时刻做学生的表率,在不断谈论教育改革的今天,难道我们的老师就以这样一种不当的行为去教育我们的学生吗?我们也不难发现,当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上真正遇到了困难时,我们的老师也常会脱口而出:“真是比猪还蠢!”“真是蠢得一无是处!”试想,这样的老师会与学生的关系和谐吗?在你出言伤害的同时,学生已经对你产生困惑和反感了。
因此,教师要想在教育上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尊重学生,放下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经常和学生谈心、沟通,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思想问题、学习困难,并耐心真诚地帮他们解决,使学生从心底里信任你,尊重你,只有这样,教师的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二、记住学生的名字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纽带
曾有人问一位心里学家:“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什么?”答案是:“听到自己的名字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是啊,当别人从你的口中亲切地听到自己名字的时候,你不仅感受着别人回馈给你的尊重,同时也获得了温暖、友谊、生活或工作的热情。
我从教二十多年,在教学中有一件事是最让我感到自豪的,就是我总能在开学的当天,并且是在十五分钟内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每一届的学生都为我能这么短时间内记下他们的名字而感到惊讶,也为老师能记住他的名字感到高兴,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也因为这样,我总是与学生相处的关系异常融洽,班里的后进生,都觉得自己被老师重视,成为有尊严的人,也因为老师能喊出他的名字而感到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有一届小学毕业了整整十年的学生,在一次同学聚会时也邀请了我,在会上,我准确无误地喊出全班43个学生的名字,这让在场的所有的同学都感到吃惊,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每一个学生,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都是同等的重要!学生也因此与我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想,他们也会永远地记住我这个老师的。
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育的技巧,更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育成功的前提;记住学生的名字,能使学生产生被尊重的感觉,是连接师生之间情感的纽带。因此,教师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而然就对教师产生了亲切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育教学效果往往会更佳。
三、真诚地赞美学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助燃剂
赞美永远都不是多余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从未有人赞美过的学生来说,一次真诚的赞美,可能胜过一万次严厉的责备。有时,老师的鼓励与赞美虽然只是短短的几个字,正是那几个字却能够给学生带来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爱听赞美是人的天性,每一个人都需要赞美,都希望得到赞美。教师的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而我要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三年,受鼓励二十载。”这是我读中学时的往事。一个晚自修的晚上,我正为写一篇作文犯愁,只写了一个开头就搁了下来。正在这时候,我的语文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站在我身旁,关切地问:“作文写好了没有?”我的声音低得似乎只有我自己才可以听见:“还没有,正在写。”老师拿起我的作文本,看了一会儿,真切地说:“你的作文写得不错的,努力吧,你一定会写得更好的!”也许老师压跟儿就没留意自己当时跟我说的这句话,但是在这个平时就自卑得不得了的我来说,仿佛是注了一针强心针!从那时候开始,我更加的努力,更加地愿意接近我的语文老师。后来,我也因为老师被调去教初中三年级而急得放声大哭。后来,我节衣缩食,把伙食费节省下来参加了《少男少女》杂志举办的习作写作班。虽然我不能成为作家什么的,但是我 却因为得到老师的这份赞美和鼓励而不断严格要求自已,老师的音容笑貌也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现在,已为人师的我,时时谨记当年我的老师对我的赞美和鼓励,我也因此毫不吝啬地用一些恰到好处的语言去赞美我的学生。因为我知道:一句真心的表
扬、一句诚恳的鼓励、一句由衷的赞美,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甚至可能会影响他的整个人生!
四、与学生一起阅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多读书,静心读书,是一个重要的自我教育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把每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老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何种地位。”教师要真正去读,与学生分享你的读书心得,分享每一句哲理,分享每处感动,终将会感染学生,带动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真正的教师,必须是读书爱好者,其读书习惯势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会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精神成长打好基础。
读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喜欢读书、热爱读书,这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指导,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作为一个教师,常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当我们老师都不去读书的话,怎能要求学生去读书呢?我是个爱看书的人,我也很乐意把这份读书的快乐带给学生。于是,我把课室的杂物间精心的重新布置,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阅览室,然后把家里所有适合他们看的书全都搬到这里来,并向他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定期评选阅读之星。更重要的是我总是跟他一起阅读。
1、与学生一起读教材。教学课文时,遇到一些优美的词句,我会变换形式和学生一起读,有时诵读,有时品读,有时美读,引领着学生在美的语言中徜徉,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进行积累、感悟和熏陶。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描写地球外表美丽的语句,我与学生一起读,一起背,我是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得到鼓励:老师能背的,我一定也能背。事实也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学生一起读和背,对教师来说不算是额外负担,结果是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刻了;对学生来说,读书的热情也大大提高,收获多多。
2、与学生一起读课外书。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小学阶段阅读的总量不少于140万字。农材的家长和学生对读课外书都不重视,学生阅读少,导致阅读水平低,习作水平不理想。首先,我会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籍,鼓励学生读整本的好书。其次,与学生一起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第三,定期开展课外读书竞赛活动。记得和学生一起读高尔基的《童年》时,学生开始不愿意读,后来,我就每天给他们读几页,读到精彩之处学生就要求我继续读,于是,我就让他们轮流来读,这样,他们不但在关心主人公的命运,也从中感受了著名文学作品的用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同时,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就是这样,我跟学生一起读完了《童年》,接下来我们又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等,再后来,学生自己找书看了,他们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受到教育。
3、与学生读无字的书。我会带学生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芬芳;和学生一起去博物馆参观;要求他们回家参加劳动;与学生一起读报,评论最近发生的新鲜事;引导学生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心感受生活;关心同学家人,与他们融洽相处„„
师生共读教材,读课外书,读无字之书,学生与老师走得更近,学习的劲头更足,视野变开阔了,成绩也相应提高了。这又能让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当然,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还有很多的方法,以上是本人在二十多年来感受最深刻的一些做法,还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探索,大胆尝试。我相信,只有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我们的教育就更有效。
参考文献:
《教育从尊重开始》江苏教育出版社作者:孙云晓
《教师如何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吉林大学出版社编著: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