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公选课论文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后来的雍正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御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焚毁,此事件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页屈辱史。
游圆明园有感
一直对圆明园有种道不清的情结,这种情结可能源于年幼时看过的电影《火烧圆明园》,也可能来自初中老师讲述的圆明园那悲屈的历史命运,也可能发自艺术图片展中圆明园那宏大瑰丽、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虽然完整的圆明园已随那段逝去的历史而化为灰烬,但历经沧桑,饱受洗礼的遗址仍然深深地牵动着我的心。
我游览圆明园的时节并不是最佳的游览时节,我是在六月份的时候去的,天很热,游人也相对很少,最重要的是在夏季,万物生机勃勃,一片欣欣向荣的姿态,那种历史的沧桑感不是特别的严重。据说圆明园的最佳游览季节在金秋十月,一方面天气舒适,另一方面万物凋零,能真正是体会到那种经久巨变的荒凉感,然而即使如今的季节,它的浓重的历史感仍然熠熠生辉,让人肃然起敬。
走进圆明园,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心忽然变得好静,仿佛这诺大的游园之中只有我一个人,路不宽,两侧是高嵩参天的大树,那粗壮的树干仿佛是在向我炫耀着它经历过的沧桑,不过这树也该是后栽的吧,当年的大树恐怕多已被烧成炭灰深埋在地下了。我按照路口的指路牌,先去看了这园中稀有的活物——黑天鹅,它们有的悠然自得的展开的双臂,有的在湖中自由的嬉戏等等,吸引了大量的游人竞相拍照留念。
走在路边,除了肆意疯涨的杂草,偶然在路边还能发现一些历史的痕迹。有大小各异的石头在路边横竖的躺着,那明显是经人精心加工过的断石,百余年前,它们有都是那座庭院中耀眼的梁柱呢?而如今却以这般残破的躯体横卧在杂草丛中。这公园貌似是没有工作人员修整过的,除了扫扫游客留下的旅行垃圾,树、草、桥,都按照它们喜欢的方式躺着、长着,给了人们一个最自然最真实的圆明园,这种萧条反而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无限的追思。
如果单单走在路上,好像路边的景色都一个样,我跟着另一队有导游的旅游团一起找到了复原的圆明园全景沙盘展厅,走进黑漆漆的一间平房,一个好似古代战时军用地形图似的沙盘全景几乎覆盖了整间屋子,我不禁为之所折服,因为这里所呈现的圆明园,与我刚刚亲眼所见的圆明园遗址,判若两地。我像是发掘了一处埋在地下千年的古物,感觉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就在这模型室外面的世界,曾经经历了怎样的一段无比骄傲的岁月,至高无上的皇权,让人顶礼膜拜的艺术瑰宝,值得所有世人追思、想象的峥嵘岁月,就这样,变成了我眼前的这般荒芜„我试图触摸这些灵物,这些我的先辈们的智慧的仿物,看着西洋石狮子、石翻尾鱼、青铜十二生肖、大水法喷水就在我的掌间,然而实际上它们已经不复存在。这历时三年耗资300万的真材实料的盛时全景,以一比一百五的比例用250多平方米精缩了史书中记诉的圆明园,可又能怎样呢?山林流水,亭台楼阁,毁灭的是我们的建筑,流失的是我们的财产,留下的,是中华儿女对历史的反思,和永远不变的尊严。
当年,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其清政府逮捕公使和虐待战俘,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虐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10月18日,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
勿忘国耻!历史,虽然都已远去,写进史书里的东西,我们都已无法改变,落后,必然挨打,圆明园的毁灭,我不得不承认这某种程度上讲,的确是一种必然,只不过,他们选择的方式的确过于残忍,但也许,这般残忍的痛,才更能留给我们一代又一代人血的教训,教我们勿忘耻辱,奋发图强。如今,尽管中国政府公开反对,尽管中国律师团、海外华人的律师团尽了自己的努力,然而,仍然无法改变记录着中国耻辱的宝贵文物被拍卖,从而演绎了“百年前的耻辱,百年后的再度伤害”一幕。该做的努力中国人一定会去做,去挽回,但中国人不会报复,中国人不会纠结历史,中国人只会把痛记在心里,然后昂首挺胸,向着未来,更长更远的地方,坚定的走下去!
滔滔黄河水,滚滚长江流,历史的尘烟,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我们只有用我们的双手去构建强大的家园,才能不让“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悲剧重演!
第二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 国 旅 游 地 理 论 文
姓名:张俊雅
班级:10级物理一班
学号:1002114030
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洛阳旅游发展浅析
摘 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质相对丰富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开放政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调查显示,1994年我国旅游业收入为1600多亿元,跃居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中的第八位。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协调发展,有必要分析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方式和所造成的结果,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关键词:洛阳 龙门石窟 环境污染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南临伊厥,背靠邙山,东有虎牢关,谷关,四周为群山环绕。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巨龙般的黄河穿过山陕峡谷,奔腾 咆哮,经洛阳之北滚滚东流,而洛阳恰似一颗珍珠系在这条巨龙的腰间。自古以 来,洛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历代帝王争相建都之地。近几年,洛阳的旅游业蒸 蒸日上。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 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着,资源的 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一、旅游区概况
1.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中,洛阳旅游资源在历史古迹、文化胜迹和历史文化名城类型中地位突出,以此为依托,洛阳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洛阳市结合邻近的西安、郑州、开封及北京、南京、杭州等旅游城市,形成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文物古迹旅游、宗教旅游、古都旅游的旅游网络,这一网络是洛阳市未来旅游发展的基础。
2、处于全国区域旅游网络中的三级节点,洛阳市旅游业规模与经济实力相对较小,竞争力较弱。
从海内外游客人数、旅游收入等指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构成了我国旅游城市等级体系的第一层次,珠海、西安、厦门、杭州、天津、大连等旅游城市处于第二级,河南省的郑州、洛阳、开封等三个旅游城市均居于第三级。
3.洛阳旅游的空间联系与交通联系
a、空间联系
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之间游客量的大小,反映旅游城市(区域)间的空间联系强度,下面我们从河南省与洛阳市游客构成分析洛阳市与其它旅游城市间的空间联系。
(1)海外游客
根据海外旅游者抽样统计资料,河南省的海外旅游者主要来自北京、陕西(主要是西安)、上海三个地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7.4%、26.6%和24.1%,三者总计达77.7%;海外游客从河南省前往省外旅游目的地分别是西安、北京和上海,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8.3%、20.8%和20.8%,三项合计占69.9%。在河南省内部,1997年郑州海外游客占全省海外游客的93%,而洛阳则仅为26%。说明目前洛阳市与我国重要旅游城市的联系强度相对较弱。
(2)国内游客
洛阳国内旅游市场调查表明:第一,洛阳市国内旅游空间联系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强度的城市为北京、西安、郑州、开封、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二级强度的城市为太原、武汉、合肥、济南、杭州、南京。第二,洛阳市入境游客中有39.2%来自郑州、开封或于郑州中转来洛阳,19.5%来自西安,离境游客中有26.4%去西安,25.1%前往郑州、开封或途经郑州。第三,在洛阳游客结构中,省内游客约占35.3%之多,居于第一,这些游客又以周边城市如郑州、三门峡、汝州、南阳等居多;邻近陕西省占10.0%,主要来自渭南地区;山西省占9.5%,主要来自山西南部运城、晋城等地。b、旅游交通联系
旅游交通线路是旅游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在全国旅游交通网络中,北京、郑州、西安等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这些城市的旅游交通区位和集散功能明显强于洛阳市。交通网络及其便捷性决定旅游客流方向,由于陇海铁路、西(安)开(封)高速、301国道在洛阳市域东西一字排开,故而形成的区际旅游联系与客流方向主要沿此交通干道东西拓展。目前,洛阳对外旅游交通联系已形成向东联系郑州、开封,向西通过豫西联系西安的网络雏形。相对而言,南北流向如与山西太原、湖北武汉等旅游城市的交通联系还比较弱。
值得指出的是,从空间距离上分析,相对郑州和西安而言,洛阳进入嵩山少林寺、仰韶村遗址和巩义宋陵景区更为便利。
c、河南省旅游空间格局
洛阳旅游空间定位必须结合河南旅游发展的布局规划,与周边地区、城
市及旅游景区结成联动网络。河南省旅游业在区域布局上将形成“一心五区”的空间格局。核心区由郑、汴、洛构成,围绕核心区分布着豫北、豫西、豫南、豫东和豫西南五个外围旅游区。其中,洛阳市在旅游核心区中处于显要的位置,旅游资源在品质和结构上具有竞争优势。与此同时,根据洛阳城市总体规划,洛阳市城市实际直接吸引范围已超出市域范围,还应包括豫西三门峡、汝州等地。
综上所述,洛阳在全国历史文化旅游尤其是古都旅游网络中地位显赫。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旅游潜力末充分发挥,旅游业规模相对较小,仍以过境旅游为主要特征,这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品质极不相称。从地缘上讲,洛阳与北京、西安、郑州、开封及周边规模较小的旅游城市如三门峡、汝州、山西晋城等构成竞争合作态势,洛阳区域旅游网络组织规划将根据这一竞争合作态势,提出规划目标,构建区域旅游空间竞争战略和策略。
二、存在问题
旅游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
2、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
3、一些热点旅游区超规模接待游客,旅游去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气氛丧失,达不到旅游的目的;
4、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
造成旅游区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1、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
人类经济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可分为三方面:(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排放的废物及产生的噪音污染了旅游区的自然环境,扰乱了旅游区应有的宁静。结构一方面旅游区丧失了以往清新的空气、透明的水体、静谧的氛围;另一方面,游客游览的兴致因环境污染而降低,影响经济发展。(2)、不合理的资源利用与农业生产方式破坏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平衡,旅游资源直接受到影响,例如森林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开山炸石等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游览水体水位下降、奇山丽景惨遭破坏等。(3)、在经济结果、生产力布局、城市发展规划中,忽视旅游资源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结构类型、生产力布局方式、城市发展方向与旅游业正常、持续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不相适应。如在云南的石林旅游区建设大型水泥厂,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建设灰窑、煤窑等。
2、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影响
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旅游过程产生的垃圾对景点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景点自然生态平衡及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扩大,景点垃圾遗弃量日益增加。旅游区内大量垃圾随意抛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使旅游区水体富营养化。我国许多旅游区水体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旅游水体的透明度、色度、嗅味等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的旅游水体标准,漂浮物、悬浮物、油污污染物已经影响游客感官,使其旅游兴致降低。
超过景点容纳量的超规模接待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平衡。构成自然景观的生墩系统对旅游活动本身存在一定的承载能力,这种承载能力由生态系统的结构所确定,超过其承载能力的旅游活动将使旅游区生态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旅游区旅游功能丧失。主要表现在大量游人将旅游区土地踏实,使土壤板结,树木死亡;大量游人在山地爬山蹬踏,破坏了自然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稳定落叶层和腐植层,造成水土流失,树木根系裸露,山草倒伏,从而对旅游区生态系统带来危害„„ 不当的旅游活动本身所带来的问题是严重的,忽视这种影响,只注重短期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将对旅游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损害。
3、旅游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有关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资源、旅游区生态环境、特别是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的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相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利于具体的旅游对象,其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本身所蕴含的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风及其所蕴含的内涵,盲目开发,只会造成景点的不伦不类,进而丧失其旅游价值,使游客的兴致减退。城市建设破坏旅游气氛,主要表现在新建建筑与旅游城市的整体建筑不协调。是本身作为旅游对象的城市失去其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陶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陈忠晓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4]傅岳瑛刘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第三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资源开发与保护
学院:
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及班级:10工业工程一班
姓名:
雷利明
学号:
1001040122
摘要: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修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是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
此外,我们也知道,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关键词:旅游地理 矛盾 开发 保护 突出特色
正文:
关于中国旅游地理资源,我们首先得知道:
一、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
既然保护区内开展旅游是可行的,随着大量游人的涌入,必然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即旅游与环保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游人超负荷的活动以及各种有损社会公德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破坏。如游人过量所造成的三废污染,拆木损花,狩猎禽兽等,都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近几年游人大增,有的人为取盆景石,随意砸坏熔岩,使台地上有的地段变得百孔千疮。
2.在保护区修建宾馆等服务设施,由于工程大,占地面积也大,必然要破坏周围一些景物。保护区内修建道路,需要大量土石方,也将破坏道路两侧的植被,而且公路一开,曲径通幽的野趣会变成车辆来往的闹市景象,失去游览观赏环境。目前,这种现象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已经出现,在岳烨幽谷中修建宾馆和停车场,砍伐了大片岳烨林;在修建冰场到天文峰公路的过程中,破坏了大片苔原景观,致使有的地段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3.对保护区管理人员来说,如何协调旅游与环保之间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既要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又要向游人开放,这个方针本身很可能使管理人员无所适从, 一旦处理不当,往往带来灾害性后果。特别明显的例子要数四川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这个被称为“神话世界”、“人间仙境”的全国重点保护区,开放旅游后,游人蜂拥而至,而保护区缺乏科学管理,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加上过量砍伐森林,水土流失加重,泥石流加快活动,使晶亮透明的湖泊开始淤塞。此类教训,其他保护区当引以为戒。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旅游资源是可以诱发人们产生正当旅游动机或行为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它的吸引力强弱程度决定着旅游规模的大小或客源数量的多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把“资源”建设成供人游览、参观、疗养、娱乐的风景区或旅游地。开发利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已开发利用的风景区上扩建一些新的旅游项目,增加新的旅游内容,二是开发利用新的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而且要注意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活动具有文化属性,它给人以高级精神享受,给人以美感、教育、启迪等。为了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盲目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尽管他们是互相矛盾的,相互制约的,但我们应该尽量合理开发并利用旅游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流失。我们应该知道,并且我们政府应该做到:
一.保护、突出民族和地方特色
一般来说,任何地区、民族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均具有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能有吸引力、竞争力,因为多数旅游者抱着“猎奇”的心理。如我国天下名山,古人评说其特色为:“青徐得其平,秦蜀得其奇,吴越得其秀”。就山而言,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和植被条件的差异,山形山势山景均有特色。又如我国近几年建成了一些现代化的大型高档宾馆,对国外旅游者来说反而不如蒙古包、窑洞、傣楼、四合院等地方民族式建筑吸引人。
二.市场原则
旅游市场的变化、动向直接影响着客源的变化,而客源的多少又决定了某个旅游点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某处旅游资源盲目开发后,客源不足,没有去看,则失去了开发的意义。旅游市场受许多因素制约,如经济状况,旅游者动机变化、风景的吸引力、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接待设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宣传工作,以及当前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必须对市场客源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评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三.权衡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对资源价值(包括观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等)及其可能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然后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条件优越者先上,条件差者后上或不上。要按照国家经济基本建设的总方针,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对其他行业的促进作用。旅游资源的开发要为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
四.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
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美化环境、美化生活,但决不能破坏生态平衡,污染自然环境。因此也要依法保护生态环境,依法开发旅游资源,使两者相得益彰。
特别的,自然保护区应如下开展旅游,因为自然保护区怎样开展旅游,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首先应对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确定正确的开发策略,最后采取必要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1.我们应充分认识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前提。作为经营旅游业务的保护区,既不是原始的禁区,更不是热闹的娱乐场所,而是能够显示自然和历史风貌的为人们提供适当旅游项目的自然环境。这是与一般的保护区、普通的旅游区的根本区别。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广泛宣传保护区开展旅游的特殊性,提高管理人员、厂矿企业及广大群众的认识水平。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自然保护与仟展旅游的关系,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如前所述,自然保护区的首要功能是科研功能,因而必须保护好各类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而同时资源与环境又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旅游,毁掉资源、环境就是毁掉旅游。理论与实践都表明,保护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以保护为主,旅游服从保护,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服从生态效益,以长远利益为主,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果真如此,那么自然保护工作开展得越好,保护区的地位就越高、对游人的吸引力就越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越高。继而再将经济收益反馈到保护区的建设方面,即可使保护区走上一条保护——开发——增值——保护的良性循环之路。
2.摸清旅游资源特色,制定正确的开发策略。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大政方针。特色是旅游的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服饰装束,民风习俗,节日喜庆。每个民族都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因此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许多兄弟民族能歌善舞,习俗奇异,居室别致,服饰精美,尤以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地开展民族风情旅游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有特色的保护区才有生命力与竞争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人。例如笔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概括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色,即:①世界级自然保护区;②神奇的火山山水游览胜地;③满族的发祥地,朝鲜人民心目中的圣山。针对长白山旅游资源的特色,笔者认为长白山旅游开发的策略应是:以保护为前提,以生态效益为主,有理、有利、有节地开发旅游资源,重点突出野趣之山、神奇之山、神圣之山的特点,其战略目标是将长白山建成世界著名的火山风光保留地。
3.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保护区开展旅游的有效途径。
①进行功能分工。应根据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规划, 尤为重要的是要做好功能分区工作,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可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核心区是整个保护区的绝对保护地段,除进行巡护和定期资源普查外,不准进行任何其他活动,以保持自然状态和储存物种,缓冲区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带,主要作用是保护核心区,使其免遭破。试验区是保护区内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地段,试验区内可以开展科学考察、研究和试验以及教学实习,亦可结合自然风景划定区域,开展不影响自然保护的参观旅游活动。
②健全环保机制。保护区开展旅游,应尽快建立健全三种环保机制:行政立法机制。包括对到保护区旅游的单位、个人的一系列限制性规定,如人员定额、禁令和制裁措施等。美国是个发展自然保护事业较早、经验较成熟的国家,在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入口,常常立着一块很醒目的标语牌:“进去,只许留下脚印;出来,只许带走照片。”很值得我国借鉴。经济计划机制。按时间尺度划分,包括近期、中期、长期规划,它补充行政立法机制,以经济计划为手段,对保护区旅游事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进行宏观调控。旅游开发的经济核算和有偿使用机制。即补偿因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旅游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内大多数保护区采取发售门票的办法,而且价格偏高,游人意见大。解决的办法是, 保护区经营、管理人员应以劳力、知识和技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以此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可为一定数量的游人配备一位导游兼环保工作人员,可谓一举数得。
③慎重对待土木建设。如果说架桥、筑路、修宾馆、建索道等工程项目在一般的旅游区是可行的话,那么在自然保护区应另当别论,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动辄在保护区核心地段大建楼堂馆所,然后公路、小径密如蜘蛛网,于是保护区成了现代化闹市,等到该风景城一建成,风景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关于建造索道的问题,更应引起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建造索道,必须先修路,修路必先伐树、炸山,因此建索道通缆车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所以国外像美国的黄石公园、大峡谷都是绝不允许建造索道的。
④加强科学管理。如何提高保护区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是保护区旅游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经营思想上,应改变目前“粗放经营”的作法,而以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质服务取胜,必要时可适当限制游人人数,以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例如厄瓜多尔政府便对到科隆群岛(即加拉帕戈斯群岛)旅游的人数严格限制在每年2.5万人以内,任何一个岛上的每日游客数不得超过90人。在管理方面,保护区可以和附近的乡、镇共管旅游业,做到有责大家尽,有利大家图,旅游、环保齐头并进。旅游项目的选择,应以知识性旅游为主,在一些景点挂牌介绍该景点的内容,向游人传授科学知识。保护区内一定要采用线性开发的方式,严禁游人到处乱跑。主要开展一日游,以减轻游人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总之,只要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实施科学的严格的管理,加上其它部门以及广大游人的密切配合,相信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事业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第四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论文
问题:
1、水污染,生态保护
2、水上交通事故
3、加强自身管理
白洋淀水污染及治理:
白洋淀湿地退化干涸主因仍未消除
2009-11-12 11:56:57 来源: 科学新闻(北京)
科学新闻10月20日报道 白洋淀兴于水、衰于涸。如今虽有好转,但导致白洋淀湿地退化甚至干涸的主要因素并未消除。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东部,是河北平原与滨海平原交接地带的湖积冲积洼地。古时的白洋淀面积很大,由于入淀河流泥沙淤积以及历代筑堤围垦造田,面积不断缩小。现今的白洋淀,东南至千里堤,北至新安北堤,西南至四门堤,周围堤埝长为230公里,当十方院水位为10.5米时(保证水位),容积为10.4亿立方米,白洋淀相应面积为366平方公里。白洋淀底高程一般在5.5~6.0米,平常蓄水位在7.3~8.5米之间,淀中有纵横沟壕3700多条,大小淀泊143个,白洋淀为诸多淀泊的总称。各淀泊之间由河沟连通,既能蓄水滞洪,又有灌溉、渔、航之利,更有鸟鸣芦荡之美。
白洋淀流域水利工程建设
白洋淀承接潴龙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金线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等河之水,俗称“九河下梢”。1970年开挖了白沟引河,又将白沟河、南拒马河水引入白洋淀,经过自然和人工调蓄后下泄。白洋淀上游诸河,源于太行山东麓,支流繁多,河短流急。
由于受气候、地形地貌条件影响,白洋淀流域内洪、涝、旱、盐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消除这些自然灾害,发展农业生产,1958年至1965年期间,保定先在西部山区兴建包括王快、西大洋、安各庄、龙门四座大型水库在内的数十座水库,控制山区流域面积10300平方公里,总库容近30亿立方米。此后水利工程建设重点转到洼地改造,除涝治碱,修堤筑埝,提高抗涝标准上。
1963年白洋淀流域遭遇历史上罕见洪水。在抗击这场特大洪水过程中,各项水利工程发挥了重大作用。四大水库共拦蓄洪水18亿立方米,其中西大洋、王快、安格庄三大水库削减洪峰达79%以上,白洋淀调控洪量达38亿立方米,大大减轻了洪水灾害。
白洋淀兴衰变奏曲
白洋淀兴于水、衰于涸。据统计,1960~1969年10年间入淀水量约为17.5亿立方米,1970~1979年入淀水量减少为11.0亿立方米,20世纪80年代,入淀水量锐减,并连续出现干淀现象。白洋淀干涸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开发利用地表水,超量开采地下水。
在此背景下,白洋淀承接上游河流水量大幅减少,同时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白洋淀接受周边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甚至反补地下水。白洋淀出现干淀现象也是必然的。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白洋淀流域进入平水期,降雨量有所增加,白洋淀的生态用水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尤其是进入2000年后,上游各大水库几乎连年放水补淀,其间还实施了“引岳济淀”、“引黄济淀”生态调水工程。白洋淀生态状况也由此得到明显改善。白洋淀未来展望
白洋淀地势低洼的自然属性,毗邻京津的重要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作为大清河中游调蓄洪水枢纽的防汛功能只能加强不能弱化。因此,巩固提防、减少淤积、疏通淀内泄水通道,防范流域内特大汛情的发生,确保京津、铁路动脉、华北油田及自身防洪安全,仍将是白洋淀规划、发展的首要任务。
目前,保定市将“两库连通,引水入市,污水还清,穿府济淀”的大水系建设列入总体发展战略。大水系建设将使保定市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白洋淀缺水状况。
影响白洋淀生存与发展的另外一大结症为水环境恶化。如今白洋淀水质较前些年已有明显好转。但白洋淀水环境的修复与维持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由于白洋淀上游及周边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相当突出,导致白洋淀湿地退化甚至干涸的主要因素并未消除。白洋淀生态用水能否正常维持还存在变数。现已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将补充白洋淀生态用水列入规划。若能争取到引江水配量补淀,“华北明珠”持久绽放光芒可期。
安新县环保局整治羽绒行业 保障白洋淀生态安全
2012年05月21日 0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保定新闻
中新河北网保定5月21日电 保定市环保局21日透露,为改善白洋淀水环境质量,保障白洋淀生态安全,安新县环保局集中开展针对羽绒加工行业污染的综合整治,对羽绒企业整治进行严格督导,并加强技术服务,下大力帮助企业整改。
工作中,安新县环保局先后印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整改明白纸,将整改验收标准要求及时下发到每个企业。环境监察大队和环保所工作人员常驻羽绒加工行业相对集中的大张庄,深入企业进行巡回指导。该局还组织成立专门验收组,负责对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进行核查验收,企业随时提出验收申请,验收组随时提供验收服务。
据悉,截至目前,安新县环保局已改造排污明渠69个,新安装流量计76块,完善标志牌59块,全县95家羽绒企业中已有86家通过综合验收恢复生产。
白洋淀有了专题绿化项目
媒体:湿地中国作者:孙阁
为加强白洋淀生态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森林植被覆盖率及完善森林景观资源,实现白洋淀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良性循环,经过积极运作和争取,白洋淀周边绿化工程项目最近落户安新。
白洋淀周边绿化项目总投资2050.5万元,其中吸引亚洲开发银行贷款130万美元(1038.8万人民币)。该项目绿化总面积达901公顷,计划建设白洋淀周边堤防、干渠防护林532公顷;营造淀区环村林带景观防护林270公顷;营造水区村闲散地环境保护林66公顷;营造淀区内旅游景区风景林33公顷。工程从2008年开始实施到2010年结束,建设期3年。项目实施后,将有效地保护和维持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改善白洋淀湿地生态环境,保障白洋淀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缓洪滞涝和防汛能力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促进白洋淀及周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保障。
水上交通:
任丘多举措让白洋淀水上交通更安全
“五一”期间,任丘市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确保了白洋淀水上交通安全。该市不仅层层签定《安全生产承诺书》,制定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预案,而且对白洋淀任丘辖区内540艘营运船舶进行了检验,更新救生衣100件、灭火器30个及航道内缺损的指示标志12处,备齐巡逻艇2艘、应急船只6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与此同时,组织力量对辖区内66平方公里通航水域进行拉网式巡查,严格控制非营运船舶和非船舶驾驶员参与营运,突出整治超载、超速和救生设备不全等违章行为,确保了运营船舶始终处于可控状态。自身管理:
白洋淀风景区属于村村相连,户户相关,由一些当地的村落组成风景区的主体,所以提高服务人员的从业素质是很必要的。
存在问题提:
1、从事封建迷信活动坑宰游客
2、文艺节目演出未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
3、特殊游乐设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运行,接待游客的安新开展“农村文明清洁”活动 迎白洋淀旅游旺季
2012年04月27日 1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保定新闻
中新河北网保定4月27日电 白洋淀旅游旺季将至,27日,保定安新县举行“农村文明清洁”活动启动仪式。
此次活动以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农村卫生环境为目标,以淀区、集镇、村庄、道路沿线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管理,按照“四有五无”的标准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为达到实效,活动要求各乡镇、有关单位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清洁工程领导组,落实活动经费,将农村清洁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考核范围。
白洋淀三举措提升服务质量
河北新闻网 2012-04-10
今年以来,安新白洋淀景区以服务质量为中心,以人性化、精细化服务为重点,从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白洋淀景区有10个景点,旅游从业人员多,流动性大,素质参差不齐。为此,该景区首先着眼于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进行教育培训,景区与县人事、职教部门联合聘请国内旅游专家学者,对旅游管理、从业人员从服务理念、服务技术、服务水平、有关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培训,计划培训2000多人次。
经过几年摸索,景区完善了特有的统一印票、统一售检票、统一折扣,从印制票据、销售门票、检票都在管委会范围内封闭运行的票务运行体制。该体制今年从落实细节上加以改进,并结合文明景区创建继续实行,有助于禁止无序竞争、欺诈等现象,维护白洋淀良好形象。
景区管委会出台了白洋淀景点动态管理办法,分旅游交通、游览项目、旅游安全、环境卫生、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游客满意度等12个方面,以千分计分,动态管理。聘请国家、省、市旅游部门领导和专家,不定期明察暗访,实地打分。得分达到950分以上的旅游景点为达标景点,可照常营业;900-950分的为限期整改景点,限期整改期间取消大厅售票,整改后经验收还不达标的责令停业整顿;900分以下的责令停业整顿。所有责令停业整顿的景点取消游览线路,经整改验收合格后可恢复旅游线路,继续营业。
根据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该景区对所辖景点年内发生两起以上投诉到市旅游局或者发生一起投诉到省旅游局事件的等七方面实行一票否决,被一票否决的景点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整改验收达标后方能正常营业。
第五篇:中国旅游地理论文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我国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是民族地区的重要社会财富,也是我国旅游资源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民族地区偏远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曲折的发展历史,其旅游资源自成一体,形成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一些特点。
(1)水景旅游资源
水景旅游资源包括:一,江河旅游资源: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钱塘江,二,湖泊旅游资源:杭州西湖、洞庭湖、太湖、青海湖,三;泉水旅游资源:华清池、中泠泉、安宁温泉、趵突泉。四,瀑布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吊水楼瀑布,五,海滨旅游资源:北戴河海滨、青岛海滨、三亚海滨、大连—旅顺口海滨。
(2)动植物旅游资源
动植物资源经开发成为游人的一个观赏游乐项目,即成为生物景观。生物景观是旅游资源中最活跃,最有生机的要素。动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主体,也是自然景观的主要樗,因其具有地带性和区域性特点,常形成某一区域独特的景观。生物可以美化,净化和水活化环境。
植物具有装饰山水,分割窨,塑造意境,美化环境的功能。植物是大自然的毛发,风景区的容貌,古有“山无林则不秀,不生,不幽“之说。风景区内幽明,疏密,藏露,虚实,开合和动静对比的效果,一般有赖于林木花草的配置。植物的美感,表现在千变万化的形态,滨纷的色彩,馥郁诱人的芳香,以及古老稀有,奇特,光彩等诸多方面。
1,植物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植物总数达到4.3万种,其中种子植物就有25000种以上,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我国也是世界上经济植物最多的国家,许多植物不仅原产我国,现已引种到国外。例如,全世界现有裸子植物12科,约800种,而我国就有11科,约240种,它们多是经济用材树种。我国的银杏、水杉、水松素有三大活化石之誉,1956年发现的银衫是又一种活化石。此外还有很多特产树种,如金钱松、油杉、白豆杉等。
在被子植物方面,就经济植物来说,稻、小米,早在数千年前已有栽培。豆类中的大豆原产于我国。果树中的桃、梅、梨、板栗、枇杷、荔枝、杨梅、桔、金柑皆原产于我国。
蔬菜作物方面,我国是蔬菜种类最多的国家。在特产经济作物方面,原产我国的有茶、桑、油桐、大麻、香樟等。药用植物方面,人参及数千种中草药更是宝贵的财富。在蕨类、藻类、苔藓及真菌中,也有许多特产的属种。
另一方面,我国地域辽阔,几乎可以看到北半球各种植被类型。最北部的大兴安岭、长白山一带分布有落叶松、云杉、红松,林下还分布我国闻名中外的药材---人参。
华北山地和辽东、山东半岛一带,是全国小麦、棉花和杂粮的重要产区,还盛产苹果、梨、桃、葡萄、枣、核桃、板栗等。
广阔的亚热带地区,是水稻主要产区;还有银杏、水杉、银杉、毛竹、油茶、油桐、乌柏、漆树、杉木、马尾松等。
粤、桂、闽、台和滇南部的热带地区,有菠萝、甘蔗、剑麻、香蕉、荔枝、龙眼、芒果,还有橡胶、椰子、咖啡、可可、胡椒、油棕、槟椰等经济作物;特别是花卉更是闻名于世。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禾本科、豆科牧草,营养价值高,是畜牧业主要基础。
青藏高原有青稞、冬小麦、荞麦和萝卜,新疆、甘肃、青海有我国最优质的长绒棉,还有葡萄、西瓜和哈密瓜;戈壁滩上有沙拐枣和麻黄。
2,动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复杂,湖泊众多,气候多样。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无数的珍稀野生动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动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266种,占世界种数的10%以上。其中兽类500种,鸟类1258种,爬行类412种,两栖类295种,鱼类3862种。许多野生动物属于我国特有或主要产于我国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普氏原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蟒山烙铁头等;有许多属于国际重要的迁徙物种以及具有经济、药用、观赏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这些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既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财富,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园林旅游资源
苏州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5℃,1月均温2.5℃。7月均温28℃。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
(4)长城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518000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伟大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连续修筑时间之长,工程量之大,施工之艰巨,历史文化内涵之丰富,的确是世界其他古代工程所难以相比的。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评论长城时说:“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参观了长城后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所以说,长城作为人类历史的奇迹,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之无愧。
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世界中古八大奇迹之一。
(5)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自明代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即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至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共有殿宇8707间,都是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绘,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建筑群。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华、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而代表皇权的莫过于宝玺。
明朝二十四国宝,清朝二十五国宝。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故宫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一砖一瓦都在表现着皇权至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3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彩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四角上各有十只吉祥瑞兽,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优美而恬静。
中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有壮美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珍奇瑰丽的文物古迹,又有光辉灿烂的革命圣地和雄伟堂皇的现代建筑。
中国地理自然条件种类的多样性,数量的丰富性,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地域性,时间分布的季节性和共生性,文化内涵的深远性和独特性使得中国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