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级心理健康德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主要内容和措施
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必须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调整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制定有效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学习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心态,培养良好心理状态。
3.联系实际结合教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学习适应能力,用良好的心态积极学习。
五、途径和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请班主任老师在健康教育午谈时间每个月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个别心理辅导
4.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六、奋斗目标: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展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第二篇:三年级德育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各级教育行政及业务部门工作要点为依据,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师德为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注重每个学生的全员发展;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修养和优秀的人格素养为重点,以全面贯彻落实新的课程理念为核心,切实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二、工作目标及工作措施:
本学期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以生活化、社会化为基本形式,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工作中以活动、言传身教等形式,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学生们具有环境意识、公民意时、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及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勤俭节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自强不息、自我保护、明辨是非、竞争协作、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使他们真正的做到“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和“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具体工作:
1、开展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组织学生有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和环保、检查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1)和少先大队一起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2)增强学生们的环境意识,各个班级开展实践活动: ①美化校园,应该是举手之劳。
②我们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做?(3)充分利用好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4)班主任老师不但要成为学生们学习中的指导者、领路人,更要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知心朋友,特别要关注那些较为内向的学生,多与他们谈心,及时、恰当的解开他们的“心结”,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健康问题。
2、严抓学生行为习惯及常规养成。要继续强化对学生的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以《家校礼仪常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到要求明确,内容具体,训练有素,方法灵活,善于指导,常抓不懈,使学生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实现七个达标:升旗仪式;校内外文明礼貌;一日行为习惯;课内外行为;间操及课外活动;眼保健操;卫生清洁和身心健康等七个方面。严抓班级分担区的卫生清扫与保持。及时表彰遵守典型,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批评处罚力度。
3、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技能的培养,组织学生参加校内义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系列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服务意识、公众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把养成教育贯穿于各类实践活动之中。
三年级教研组
第三篇: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
三年级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
长大的梦想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快乐,留住快乐,升华到创造快乐,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行动去调节和保持快乐的情绪,提高对学习生活的认识。
2、愿意快乐地学习、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培养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自信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活动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了解学生有哪些不快乐事。
活动过程
一、快乐总动员
1、播放《幸福拍手歌》,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师生互相问好。今天老师将与你们一起上一堂心理健康课——我成长,我快乐。(出示课件)
2、同学们,你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今天我将带着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们一起坐上快乐大巴开始快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个快乐岛。(课件出示快乐大巴、快乐岛)
3、快乐岛上盛产快乐,生活在快乐岛的人们别提有多惬意了,他们好像从来没有忧愁和烦恼,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笑意。
4、想去快乐岛吗?快乐岛上还有许多快乐在等着你们分享呢!
二、心空观测台
1、孩子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啦!
为了给我们的旅途增添快乐的气氛,老师建议大家都来说说自己快乐的事情吧。让快乐伴我们行!
让学生写自己快乐的事,小组交流。(放轻音乐)
2、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快乐,让一份快乐变成几十份快乐?(指名交流)
3、出示课件:快乐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一份满意的答卷;一个会心的微笑;一首动听的乐曲;一声亲切的问候„„
小结:快乐无处不在。以愉悦的心情看世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三、聪明一休谷
1、孩子们,我们继续前行吧!快乐岛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岛。据说,快乐岛上生活着一个快乐的老人,她有一根快乐魔棒。
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经历吧!(出示课件)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的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很远的地方,大女儿家卖雨伞,小女儿家卖太阳帽。两位女儿家的生意都很好,可是,这位老婆婆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愁眉苦脸,邻居问她为什么事发愁,她说:“我整天为两个女儿家担心,晴天,大女儿家的雨伞就没人买了,而下雨天,小女儿家的太阳帽怎么卖得出去呢?你说,我能不愁吗?” 这位邻居听了,对老婆婆说了一句话,老婆婆就开怀大笑了。
讨论
1)、不论是晴日,还是雨天,为什么老人都会发愁呢?
2)、你们猜,邻居说了什么话,老人就开怀大笑了?
3)、情境模拟表演。(分别模拟不同年龄的邻居)
2、(课件出示:A、王老师,你好!期中试卷发下来了,成绩一向数一数二的我,这次由于粗心,只得了两个“优”,其他都是“良”。我心里难受极了,眼睛直直地看着试卷,眼眶里噙着泪水,忽然,我一把将试卷揉成团,塞进抽屉,趴在桌上呜呜大哭起来。——一个成绩掉队的男孩
B、我有个3岁的弟弟,爸爸总是对弟弟特别好,而很少关心我,我觉得自己在家里成了多余的人,你说我该怎么办呢?——一个伤心的女孩
3、小组里互相亮出点子。(板:心理暗示、注意转移、尽情倾诉、了、合理宣泄„„)
4、小结:
快乐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我们变得乐观,让我们用快乐魔棒打开快乐之门。快乐与否就看我们自己怎样想,你往积极的方面想,就快乐,你总是有许多消极的想法,当然不快乐了。
第二课 学习的乐趣
一、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者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浓厚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新课传授
1、边读课文,边思考:“小雨原来对学习不感兴趣,后来对学习又产生了兴趣?”
提示:原来他不喜欢数学,是因为基础差,家庭环境不好,影响了他对数学的兴趣。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有了成功的学习体验,才由厌学变成了乐学。
2、要想做学习的主人,就要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怎样培养学习的兴趣呢?
A、用目标去引导兴趣。B、用成功去激励兴趣。C、用特长去确定兴趣。
(三)活动明理
1、对话内容第一次可以按照书上提供的例子进行示范。
2、重新编组后的对话内容,就不要重复书上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答出自己喜欢的学科。互相交流,增加学习兴趣的广度,以便学好各门功课。
3、教师小结:教师小结重点突出兴趣的特征-----一个是它的稳定性,我们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确定后,就要保持相对稳定,持之以恒,将来才能有所作为;另一个是兴趣的转移性,小学学习是打基础的学习,应该学好各门功课。兴趣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兴趣的转移,学好自己原来不喜欢的学科。
(四)总结全课
第三课 做个受欢迎的人
教学目标:
1、认识受欢迎的人的特质。
2、反思不受欢迎的人的特质。
3、推选出本班最受欢迎的人。活动方式:
(一)即兴小品表演
(二)讨论
(三)投票选举
(四)自测 教具:
1、课题黑板
2、选票、自测卡等
3、一份小礼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决定于什么吗?有关专家声称,人一生的成就 20% 决定于智力,80% 决定于人际关系。爱因斯坦也说过:“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一点常常超出人们的认识。”
二、小品表演
选取运动会、期中考试、值日、宿舍、以及排座位等镜头,表现受欢迎的人和不受欢迎的人的行为品质。
三、讨论
归纳受欢迎的人和不受欢迎的人的特征。
受欢迎的人:待人真诚、爱集体、有荣誉感、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礼貌。
不受欢迎的人:冷漠、虚伪、自私、嫉妒、没有责任心、甘愿落后。
四、推选班上最受欢迎的人
1、发下“谁是最受欢迎的人”的选票,无计名填写,交上。
2、打乱后重新发下
3、统计选票得出结果
4、请最受欢迎的人亮相
五、“做个受欢迎的人”自测 发下自测纸,每个学生填写
说明:若该项内容自己做到了,就在后面的括号内打“√”,若没做到的则打“×”
内容:
1、热心班集体活动,对工作负责责
2、别人有苦恼,我会同情他、安慰他
3、能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
4、有了过失能勇于承认,及时修正
5、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6、别人取得成绩,我会为他高兴
7、批评同学总是善意的8、不炫耀、不自命不凡
9、学习努力,要求上进
10、兴趣广泛,有特长
11遵守纪律
12、待人有礼貌,尊敬师长
13、风趣幽默、机智果敢
14、仪表整洁、爱护环境
15、信守诺言
六、总结自测情况
自测题中肯定的回答越多,越受大家的欢迎
七、结束语
老师: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很多,如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时间因素、空间因素等。其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虽然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完美,但只要我们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跟据自测题目中的项目,慢慢积累不断改进,努力完善自身修养,一定会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第四课 当我独自一人
1.歌曲《找朋友》
2.学习交朋友
师:小朋友,交朋友时应该怎样介绍自己呢?
第四课 当我独自一人
[教学目标]:
知道休闲活动能帮助我们松驰紧张、调节生活、发展兴趣、充实生命,达到身心的满足,从而能愉快而充实地度过假期。
[教学过程]:
一、你会安排自己的休闲生活吗?请在十分钟内回答下面问题,答案越多越好。
你认为很好玩的,并打算假期里去的地方 你不太有兴趣,但你必须做的事你想看的书,并写出书名和作者名 你想学的技能 你想取得的成果
四、反思小结
别人的计划,对你有什么启发吗? 要想实现你的计划,还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请你回答下面问题:
1、完成预定目标,还需要哪些条件?
2、有没有人可以帮我的忙?
第五课 受了委屈怎么办
教学目标:
1、了解受到批评时的感受。
2、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批评,分析批评,学习正确对待批评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受批评的感觉
1、受到批评是何种感受呢?请你们在小纸片上填一填。
2、面对批评时,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1)伤心,难过 2)委屈,不应该受批评 3)反正经常受批评,无所谓。
3、同桌交流刚才所填的答案。
二、小品表演
1、小品大意见《学生活动手册》第13页。2、4人小组展开讨论: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个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3、小组代表汇报交流各组的意见。
三、展示利弊:小刚的处理方法合适吗?
1、以小组为单位,读一读,想一想。1)小刚的处理方法合适吗?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刚,请写出3种比较恰当的处理方法。
2、小组交流,教师归纳:冷静听取——认真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请大家把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表演给全班同学看看,分析每一种处理方法是利多还是弊多?
四、小结: 同学们,俗话所得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今后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包括公开的批评,那时我们一定要有个清醒的头脑,并保持冷静的态度,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六课 上课听讲有诀窍
活动目的:
1,知道上课用眼,用耳,用脑的重要,初步学会专心听讲的方法.2,开动脑筋,老师讲什么跟着想,老师要求什么按照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让学生懂得只有上课专心听讲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活动重点难点: 2,讨论后归纳:眼睛注意看 耳朵注意听
脑子跟着想 精神要集中
四,游戏体验
1,试一试.亲身体会一下专心听讲的好处.教师用不同内容训练学生,如老师讲话,同学发言,翻书朗读等.2,玩一玩.做“传话”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专心的重要性.游戏方法及规则:
(1)教师发给每个小组的第一位同学一张字条,字条上可以写一些与本课学习有关的内容,如:专心听讲,可以学会知识;专心听讲,可以学会本领;专心听讲,可以取得好成绩等内容.(2)每组的第一位同学看完字条后,小声告诉后面的同学,依次往后传,传到最后一位同学.(3)以传话速度最快,传话内容准确无误的组为胜利组.五,深化认识
第七课 学会尊重
一、教学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交往的基础,学习怎样在交往中尊重他人。
二、教学准备:课前选好表演短剧的同学。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交往中,由于不尊重对方,使交往受到了阻碍。比如,你打听道儿,叫人定“老头”或“老太太”,人定就不爱听,可能就会不理你,使你的目的不能达到,你也感到不痛快。应该如何尊重别人呢?我们今天学习新的一课《要尊重他人》。
(二)学文明理 读一遍课文,读后思考
1、张良为什么能得到黄石公的《太公兵法》?
2、芸芸本是个聪明的孩子,又有一技之长,期末评选好儿童,她为什么落选了?
同学们可以分组讨论,讨论后找代表在全班发言。
教师小结:张良是一个聪明有礼貌的孩子,他见老人的鞋掉桥下了,就主动捡起来,并给老人穿上,这是一种尊重长辈的表现,所以老人才把兵书给他。
芸芸虽是个聪明的孩子,又喜欢画画,但她骄傲自满,不愿意为同学服务,却争着要荣誉,所以大家都对她有意见。可见尊重不尊重别人,在交往中,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应该学习张良,对人有礼貌、尊重别人。
师:怎么尊重别人呢?
生:A、要真诚。B、对同学要讲信用。C、同学交往要讲究道德。D、关心他人。E、尊重他人人格。„„„..当然,同学们还有其他多种答案,只要意见对,观点对,教师就要给予肯定,如果答得不准确,教师要注意纠正。
(三)活动明理
短剧一:
表演后启发学生思考:美玲和小霞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
短剧二:
表演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1、小明和李文为什么闹了矛盾,不再是好朋友了?
2、小明做得对吗?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小明做得不对。李文学习遇到困难,小明应该帮助,应该关心对方的需要,不能只顾自己玩,不关心别人。不尊重别人,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3、实践指导
实践园有有两道大题,第一大题包括6外小题,从不同方面说了不尊重同学的具体表现,在纠正这些不正确的做法时,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交往方法。这题的答案是:
以上几位同学的做法各有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缺点是:不尊重别人,不关心别人,不体谅别人第一题B、C对,小欣应该按时赴约,并说明情况早点回去,小冬也会理解的。
第二题C对,见对方有错误,应善意地提出批评,这样不会影响同学友谊。真正的友谊,是关心、爱护同学。
4、总结全课
这课的学习和活动让大家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有尊重他人才获得友谊。同学们在今后要注意克服自己在尊重他人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与不同人交往时,学习怎样去尊重他们。
第八课 批评不可怕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三、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
1、揭题,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
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这不,昨天早上,老师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突然,在拐弯口横冲出来一辆摩托车,躲避不及,老师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谁知骑摩托车的人丝毫没有歉意,连车都没停,扬长而去。这使老师非常生气,这人既不遵守交通规则,又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太不应该了。老师扶起摔倒的自行车,揉着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让人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
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
二、学生互动,倾诉烦恼:
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个录音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播放录音故事。
3、教师引导,打开话题:有了烦恼,让我们像故事中的理发师一样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烦恼!
4、我口说我心: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导:
1、观看心理小品,评析是非:
小品一:(内容概要:表弟在踢足球,不小心摔了一跤,丹丹正想去扶他,妈妈走了过来,说是丹丹把弟弟弄倒了,就批评丹丹没照顾好弟弟。丹丹气愤地跑进房间,大哭起来,妈妈来叫吃饭也不去吃。)
小品二:(内容概要:班级每个月要评比一次课代表。10月份,玲玲没评上语文科代表,12月份评上了周记科代表。玲玲跟老师说她想做语文课代表,老师不肯。玲玲很生气,在学校把气压在心里,放学了,在回家的路上,她边走边摘树叶出气。)
2、教师导语:我们看了同学生气时的各种表现,请大家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看我们能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导语:大家遇到的问题中,有许多烦恼其实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乐的。
4、观看多媒体动画剧:《猪八戒新传》。
思考:为什么同样面对下岗,沙和尚满脸笑容,而猪八戒却闷闷不乐?
教师小结:
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多大啊!
第九课 当别人比我强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指导学生彩积极的态度和调节方式,克服嫉妒心,优质心理平衡。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能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心理学中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从古至今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心理上都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请听下面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1、从故事中我们看到,白泰宫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嫉妒的心理?
2、嫉妒心理怎么样害死了白泰宫的儿子?
3、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后得出:嫉妒之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容易出现头晕、头疼、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胸有郁闷、腰背酸痛等症状,而且有嫉妒之心的人情绪都很不稳定,行为出现过激,就像故事中的白泰宫一样。读[咨询台],我们应怎么样保持好情绪?
(三)活动区
1、请同学做个小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A、组织学生自读自评。B、从小测试中你知道了什么?
2、嫉妒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请你选一选,把不良的情绪放入回收箱中。(可在词语上画*)。
3、实践园
A、怎么样做才是最好呢? *请你动笔写一写,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样做? *请同学反馈,引导学生认识只有靠自身努力争取才能成功,嫉妒之心对我们的发展是不利的。
B、读一读下面两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C、遇到同学中有嫉妒行为的,你打算怎么样帮助他呢?(看小练习)
D、同桌讨论
E、反馈
(四)总结全课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嫉妒这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危害,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成绩。
第十课 合作学习好处多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
教学难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图片、电脑课件、气球、充气筒、棉线等。
教学过程 :
一、在问题情境中了解合作
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
①出版一本书; ②制造一辆汽车; ③唱一台好戏; ④三峡工程。师: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图片出示的工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 师生共议后归纳: 师:完成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众人合作!小到日常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合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而“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之一,也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这节心理健康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进行有效而成功的合作。
(板书:出示形似握手的合作两字)
2、引出“合作” 的概念
(1)师:根据刚才你们所回答的问题,想一想:什么叫合作?(2)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课件出示----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生齐读)
3、了解合作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小表演《放学之后„„》,有请李皓旭和刘伟同学。(1)观看学生表演:两个同学放学结伴回家,到了院子,一个同学想去打羽毛球,一个想赶快写作业,两个互不谦让,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思考:“他们能在一起合作吗?为什么? 学生小议后分析:这两位同学没有共同的目标,是不能合作的,因此要合作就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板书:共同的目标)
(2)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真思考下列两个问题。课件呈现问题: ①有同学考试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并答应给好处,你能与他合作吗?为什么?
②有同学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隐瞒不报告,(3)教师小结:
对,我们与人合作还应当分清是非,坚持原则,并且还要遵纪守法。对别人、对自己、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可以合作,否则就不能合作。
二、在合作的游戏中学会合作 师过渡:我们了解了合作要有共同的目标,坚持原则,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闯三关的游戏活动,边游戏边思考: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合作获得成功?我们的哪些行为有利于这次合作呢?
1、课件出示合作性游戏:比比谁的气球多(第一关)游戏规则:
①以组为单位,每组派三人组成参赛小组,充分利用老师给的三件东西(充气管、气球、棉线)给气球充气,不能用嘴吹。
②在规定时间内给气球充气,多者为胜。
③时间3分钟。(非参赛同学边为本组加油边观察和思考老师的问题)(备注:事先分好小组,指一名组长负责,让组长自带棉线、盛汽球用的塑料大盆一个。)
2、领悟有效合作的行为基础师:
①学生分组讨论。
②请冠军组的同学说说自己在比赛中的想法,做法。
③请同学们结合比赛谈谈认识,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为。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 板书(围绕“合作”二字呈花瓣状写下这五句话):
互相友爱 互相谦让 互相配合 合理分工 知识和能力
三、在实践活动中尝试合作师过渡:你们顺利闯过了前两关,下面我们一起来闯最难的第三关。
1、课件屏视:火场逃生游戏规则:(1)每组选出七名同学参赛。
(2)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口。瓶子代表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
(3)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才有可能生存。(4)听到老师的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瓶中的彩球提出来。用时最少的获胜。
2、学生进行游戏。
3、在合作中体验成功,感受合作的喜悦
(1)为最佳合作小组颁奖并请代表谈获奖感受。也可以请没有成功的小组谈教训。(学生自由发言:我们先进行了分工,谁先出,谁后出。速度要快,不能犹豫。心中要想着他人,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都争着向外出,谁都出来不了。)
(2)老师小结:
板书设计:
互相友爱 知识能力
共同目标
互相谦让合作坚持原则
合理分工
互相配合第十一课 同桌小伙伴
教学目的
1、知道“帮助赏识、鼓励
宽容、倾听、微笑、打 招呼”等行为能获得朋友。
2、经历找朋友的过程,体验获得赞赏的快乐。
3、建立“要想有好朋友,你自己就要够朋友。”的信念。教学重点 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
教学难点
懂得交朋友时要主动大方,有礼貌,要记住对方的名字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我的朋友在那里》的背景音乐下,学生进场。老师在门口师学吗?
第十二课 小小理财师
目的要求: 通过活动,帮助孩子正确理财外,还要通过言传声教使他们树立健康的消费观,以及感受亲情,懂得珍惜压岁钱。
课前准备: 了解小学生生日消费的一些情况。
辅导方法: 讨论法。
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春节给孩子压岁钱,这是多少年不变的习俗。每到这个时候,每到这时候,大家是不是都很高兴 ?
同学们回答:“是”
教师:“那么,你们是怎样花自己的压岁钱的呢?
2.课堂讨论:怎样花自己的压岁钱?(学生自由发言)3.课堂操作。
(1)讲故事一。幸福小学上五年级的乐乐,平时比较听话,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给他600多元的压岁钱,为照顾他的情绪,他妈妈就没要上来,让他自由支配。可前天我却突然发现,他的钱一下子少了很多,妈妈问他干什么用了,他开始不说,后来逼的急了说了实话,是请他们班的班干部吃肯德基用了200多元,买生日贺卡花用了100多元,和同学到网吧和其他营业性娱乐场玩花了250元。”就在短短的几天里,600元的压岁钱被儿子请客、买生日贺卡花、到网吧和娱乐场娱乐等所剩无几。妈妈知道后很生气,狠很地对他进行了批评。
(2)讨论交流。
①你认为乐乐的做法好吗?
②用压岁钱请别人吃饭、娱乐好吗?
③你以前的压岁钱是怎样花的?哪一次最有意义?
(3)教师小结:
乐乐是一个非常讲义气、出手大方的男生,自认为压岁钱是自己挣就可以由自己支配,于是请同学一起去吃顿饭、娱乐,即使全花光了也不是很心痛,但他没有想到家长们挣钱是多么不容易,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供我们上学,我们应从小懂得劳动获得报酬的道理,理解父母辛劳,不可盲目攀比,大手大脚。平时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不要超出自身的经济实力去追求时髦。可以建立自己的小账本,合理支出,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4)讲故事。小明今年过年压岁钱挣了510元,他数完压岁钱后,盘算着压岁钱该怎么花?心想买一样玩具吧,转眼一想,玩具也已经够多的了,再买玩具有什么意思呢?于是他便去和爸爸商量,爸爸提议叫他把压岁钱用于交保险费、学费等。可他觉得爸爸少说了一点,就是把一部份压岁钱捐给贫困山区。因为那里很穷,有些小孩没得读书,所以他想把压岁钱捐给他们。爸爸听后惊讶地看着他,呆了一会儿,竖起大拇指,笑着对他说:“明明,你真有爱心!”
(5)讨论交流。
①你认为小明的做法好吗?
②这和你们以前花压岁钱有什么不同?
③如果你拥有这么多的压岁钱,你打算怎样支配?
(6)教师小结:
春节同学们有了压岁钱,不能完全任由自己去花,可以购买文具、作业本、书皮等学习用品,也可以把钱存在银行,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帮自己使用压岁钱。故事中的小明的做法非常可取,用压岁钱帮助贫困地区的小伙伴们上学,让压岁钱花在有意义的地方,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总结和建议:春节每个同学都会挣一些压岁钱,教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在“怎样花压岁钱”这个问题上作了认真的思考,相信大家一定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压岁钱,能自觉地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外,不要超出自身的经济实力去追求时髦。可以建立自己的小账本,合理支出,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让自己的压岁钱花得更有意义。
第十三课 把爱说出来
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感受亲情,培养感恩的意识,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渗透话题。
1、询问学生年龄。
2、在你成长的十几年里,你摔过跤、受过伤吗?当时的感觉怎样?
(二)讲述故事,感受亲情
1、师讲述父母爱孩子的故事:
之一: 2005年,贵州发生了空中缆车失灵事故,缆车以疯狂的速度下坠,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一对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夫妻双双遇难,儿子却安然无恙。
之二: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血管用热血哺育怀中的婴儿。
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说点什么?老师相信,你们的父母也非常爱你们。
2、生倾诉父母对自己的爱:
现在请大家拿出纸卡,写出爸爸妈妈爱你、让你感动的五件事:
1、—————————
2、—————————
3、—————————
4、—————————
5、—————————
下面,请选择一件最能体现爸爸妈妈爱你的一件事来说一说,让我们大家也一起来分享爸爸妈妈对你的爱。(生边叙述边播放《感恩的心》)
是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且不畏艰辛养育了我们,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使我们享受到了人间无尽的亲情和幸福。
(三)感悟亲情,学会感恩
1、师举事例《扭曲了亲情》,引发学生思考。
2002年5月30日在中央电视台《聊天》节目中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农民陈老汉有三个儿子,只有大儿子小良考上了大学。为了让小良完成学业,年近50的陈老汉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卖血换钱。连续6年,卖出的血量能装满两个汽油桶。然而,明知父母艰辛的小良自读大学后6年没有回家,整日沉迷于网吧,荒废了学业,直到被学校退学。当节目现场陈老汉含泪呼唤时,满座的学子无不为之动容,而作为当事人的小良竟然对央视记者说:“我爸在电视台这么说我,他有病!他是一个残酷无情的人„„”
听了这则报道,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应该对父母心存感激。一个内心不存感恩之心的人就会误入歧途,变得无情无义,遭到大家的谴责。(板书:感恩)
2、亲情小测试。
你们对父母是否有一颗感恩的心呢?
(现场测试)
出示三个问题:你每年过生日,父母都为你做了什么: 你知道父母的生日是每年的几月几日吗? 父母过生日,你为父母做了什么?
通过刚才的亲情小测试,你有什么感想?(板书:学会)
3、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假如劳累的一天的父母就在你的眼前,此时,你最想为父母做什么?
板书: 一句话语
一个行动 一份努力 一点进步 „„
(四)总结升华,熏陶情感
1、师总结:其实,感恩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一句话语、一个行动,都能表达和诠释感谢的真谛;一份努力、一点进步都能传达一份真情与心愿,让父母感到安慰和快乐。心存感恩之心的人,一年365天都有阳光照耀;缺乏感恩之心的人,一年四季都会感觉寒冷。
2、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之情。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板绘),用平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呼唤(爸爸——我爱你
妈妈——我爱你)
第十五课 家里来客人来人
【活动目的】
⒉ 过活动,使学生学习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并能恰当地应用于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⒉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角色扮演能力。⒉讨论交流:
⑴如果你是小明的阿姨、姨夫,你会怎么想?
⑵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对待来作客的阿姨和姨夫?
⑶教师小结:家里来了客人,我们作为小主人要有礼貌。热情地招呼客人,让座、倒茶等都是应有的款待客人的礼仪规范。我们要做个热情好客的小主人。
⑷那么是不是每一位来访的客人,我们都该热情接待呢?
⒊小品表演㈡。
小品简介:周五下午,小红独自在家里。有人敲门,她打开门看,是位不认识的阿姨。这位阿姨说是小红妈妈的同事,是帮助妈妈来拿忘带的手提包的。小红站在门中,想了想„„
⒊ 论交流:
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做?
⒌教师小结“
通过讨论,使我们明白,熟悉的客人来访,要有礼貌地、主动地请他们进屋,并热情地款待他们;如果是陌生人,就应该注意警惕,但语言不失礼貌。
⒍练习:
第十六课 愉快的假期
辅导目标
1、分享快乐,感受健康、快乐的假期生活。
2、学习选择假期生活内容,制订科学的假期生活计划。设计思路
假期是所有学生都盼望的日子,他们早早就开始计划和讨论假期里要做的种种事情,计划的依据就是自己现在最想和最喜欢做的事,却顾不上考虑该不该和能不能去做,也不考虑这些活动可能给自己的身心带来的影响。由此就有了“要疯狂地玩”,“什么也不干,睡好几天觉”,“天天玩电脑游戏”等情况发生。有文章报道:每到假期,医院的眼科的学生病人急剧增多,大多数都是因为长时间玩电脑所致,最严重的学生病人甚至发生暴盲。因此,指导学生科学地安排假期生活、过好假期生活成为教师放假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课由学生分享假期拍摄的相片引入,回忆假期生活,分享快乐。接着讨论、分析假期生活安排的各种方案及优劣,引导学生对假期生活进行分析和探讨,帮助学生学生找出使假期真正快乐的方法,学会选择健康良好的假期生活方式。最后要求学生制订合理的假期计划,过好即将来临的假期。
课前准备
每个准备一张或几张假期生活的相片,要有趣、有特色。
课堂组织
暖身操
把你在假期拍摄的相片拿到班上展示,同大家一起分享假期的快乐。
回忆录
你以前的假期是怎么过的?把你在假期中最快乐的事讲给大家听。
明镜台
1、出示教材图片。
2、议一议:你觉得他们的假期安排得好吗?为什么?你知道同学们在假期还有哪些其他活动?
(要让学生了解尽可能多的假期生活安排方式。指导重点在于明确怎样怎样的假期生活安排是好的,怎样是不好的,为什么?要帮助学生找出快乐的原因,这是指学生合理安排假期的基础。要注意对学生因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带来的短暂快乐的分析和引导,不能只限于简单的否定,可说明理由,并使学生信服。)你说我说什么样的假期是快乐的?如何安排假期生活,才能使假期过得有意义?特别行动假期快到了,你有什么想法和计划?现在就开始为自己制订一个假期计划吧。(可以小组活动方式进行。先让每个学生制订一个假期计划,再在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每个小组共同讨论制订一个假期计划,在课后每个同学再根据小组的计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成有个人特色的假期计划。指导重点在于计划要符合要求,要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对自己的合理要求的满足。
第四篇: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文/古金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刚要》中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结合起来。因此,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智力发展固然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生命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因为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孩子成长的前提条件。根据小学生的基础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小学阶段应重点培育的心理品质有:合群、交往、乐学、会学、自信、上进、毅力、耐性、自律、自理。下面浅谈一些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以良好心理素质来影响
班主任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心理素质高的班主任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系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成功地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的角色。优秀的心理辅导班主任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情操品质、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等。
班主任与学生之间要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感情关系,彼此才能产生亲近感、认同感,相互间的吸引力也就越大,学生也就愿意与班主任交朋友,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二、营造宽松快乐的心理环境,重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
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心理环境。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除受制于先天生理因素外,主要决定于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尊重、关爱、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每天都用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即使生活在困境中,也能挖掘生活的乐趣,并欣赏生活。
如我在课室里悬挂学生自己书写的名言书画,办好墙报,以启迪心智;设置竞赛栏、展示栏等评比台,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设立“流动图书箱”,向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和好书交朋友等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做人。
三、班级管理、班集体作为一个有着一定规章制度的严密群体,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一群体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要面向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所有的学生都需要班主任的注意和关怀。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集体,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要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快、和谐,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宽松、积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把学生当做朋友,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对他们充分信任,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老师倾诉真情,再根据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
排除自卑心理,发扬闪光点。后进生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里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自卑心理。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其长,亦有其短,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扬其闪光点,促使他上进。例如我班有几位同学,纪律差,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冷遇,产生自卑心理。一次语文课上其中一位同学读书声情并茂。我带头给他以掌声鼓励,得到同学们和老师的称赞,使他大受鼓舞。从此,他做事情少了一些自卑,多了几分自信,他相信只要努力,成功是有可能的,他经常做完作业后还主动拿给老师看,请老师指导。因此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之后,只要班里的后进生有一点点的进步,其他同学都会主动给他们以热烈的掌声,进行鼓励。
树立榜样,提供模仿的正面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认识肤浅,评判能力低,有时不会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向,且自控力差,因此常有“屡教不改”之嫌。其实碰到这种情况,在学生面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一遍好样子”。走进教室,一把横在门口的扫把,一片纸屑,如果班主任俯身拾起来,学生就会从这一动作中领悟到自己应当怎么做。教师的这种以身作则的行为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心中造成很大的影响,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就起到了健康的教育作用。同样道理,历史人物、民族英雄、革命导师、科学家、思想家等人类精英,都应成为少年学生学习的典范,让他们从英雄身上学到自强自立,学到做人的道理。
在处理学生间的矛盾时,着重学生深层心理的分析。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发展性的问题,在处理学生的矛盾时,就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对与错就行了,还要多问一个为什么?你当时是怎么想?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让学生在自悟中慢慢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发展。
四、创设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重视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培养。
正如轮船在茫茫大海中需要航灯,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催人奋进的班级舆论。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课前十分钟等渠道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结合班里的突发事件引导学生对事件中出现的不良的心理意识进行分析,向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同学学习,增进学生们对新世纪人才必备的健康心理的认识。“我能行”“我不怕”“我能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旋律。此外,还应适时引导他们自觉进行挫折体验,使他们明白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若缺乏坚强意志和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将来就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荣誉和失败。不要把荣誉看得过重,失败后重要的是找原因,而不是看重失败的结果。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在挫折面前鼓起勇气,树立继续前进的信心。
五、动员家庭和社会,共同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情,也需要家庭和社会共同关心的一件事。学校可通过一系列措施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如:以家长学校的名义聘请心理健康专家向家长讲授心理健康常识;利用家长会的时机适当进行心理卫生宣传,督促家长协助学校共同解决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校从主动沟通,争取支持的立足点出发,还要积极加强同校外有关机构的联系合作。如:卫生健康保健站,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及其他社区服务机构等。共同努力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心理环境,坚决抵制不良社会诱因对学生的侵蚀、毒害,确保广大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健康成长。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文化素质转向了包括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在内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而作为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也就无可推卸的摆在了学校教育者的面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股特殊而关键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重视并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心理教育工作是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提高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效的必由之路。
第五篇: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构共建,是指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人的素质是整体,人的教育也是整体,这是它们可以协同发展的内在依据,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而不是指的互相替代。
那么德育与心育有哪些联系?又如何协同发展呢?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但是许多人并不赞成这一定义,认为德育必须包含更多的内容。心育即指的是心理教育,“所谓心理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包括自我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德、智、体、美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通常所说的动机教育、兴趣教育、能力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性格教育等都是心理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因此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并且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很显然通过心育,使个体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为德育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
德育与心育的协同发展,是指二者的有机联系,其理想状态是二者融为一体。人的素质是整体,人的教育也是整体,这是它们可以协同发展的内在依据,二者在教育目标、内容、过程中的联系、融通,而不是指的互相替代。二者既是一种相容关系,也是一种反馈关系。德育与心育的协同发展,对加强、改进学校德育而言,是提高教育实效的一种思路、一种举措,对心理教育来说也是提供了一种价值导向。它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是符合儿童作为社会——心理存在的发展规律的,是符合教育整体实施的特点,也是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辅导和道德教育的一种尝试。德育与心育的协同发展,一方面是要重视德育与心育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另一方面要重视德育与心育内部各方面因素之间的同构共建。
在学校德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自主需要和完整人格是教育价值的体现。如何体现学生的主动与受动的统一,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深对学生心灵世界的了解,帮助学生学会在正确、全面关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在促进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中,获得个性健康发展的更大时空。德育主要是培养道德的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培养上述这些品质以及提高道德判断能力、自我修养能力等既是德育的任务,也是心育的任务。
在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重视对个性心理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将有助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将有助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注重对学生自我实现的关切,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些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排释来自个体内部和外部的心理压力,努力促使他们形成乐观、进取、坚毅的生活态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现德育在满足自我精神成长方面需求的能力,能增大德育在学生情感生活中的张力。
第一,转变观念,确立服务意识。要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转变德育观念至关重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德育观念转变的基础。我们认为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人格独立、精神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人与人的合作精神与相融态度的培养,才有利于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也才能够适应信息社会知识传播方式变化的需求。只有民主、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我们的德育工作深入“童心”。同时确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给学生以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第二,开展实践活动,升值道德生命。活动是德育的生命,少年儿童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形成,都可以从活动中直接获取,活动让少年儿童成为自我道德教育的主体,活动让少年儿童懂得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活动促进了人的心理在个人既有的遗传素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的发展;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个性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活动还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
第三,着力体验,关注情感体悟与情感发展。道德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影响人、内化人的心理品质,这种品质反映了人的内在要求,是自主的,因而是个人的真实存在。
第四,加强交流,深入内心世界,注重双向互动。以往的德育观点认为,老师比学生掌握更多的道德真理,因此道德教育只能是教师灌输给学生。但是今天的德育是需要在代际交往和互动中进行的,是需要在对话和讨论中展开的,是需要老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来开展的。我们在向学生传递正向价值的时候,应该允许他们有质疑德育的权利,只有了解、把握不同个体的品质特征和精神需求,才能在德育内容和方式上,选择最好的时机和结合点。这样,德育才可能真正成为精神生命的相互碰撞,才能生发出更多鲜活的道德个性。
第五,回归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从表面上看,德育是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学生必须接受的。但是道德规范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它是活生生的人们的行为规范,它渗透于一切社会关系中。只有当个人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社会发生现实的关系时,才能对道德规范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蕴,获得切身的体验,从而真正理解道德规范的实质。只有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生活,才能体会百味人生,才能不断超越自身从而扩展和丰富个体的精神世界。
在教育回归人自身的背景下,我们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既要向学生传播知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要关注学生内在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将德育与心育结合起来,做到既关注学生技能发展和身体健康,又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德育与心育协同发展了,就能以德养心,以心育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