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

时间:2019-05-14 14:16: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

第一篇: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

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

我国稀土生产概况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可以大量供应不同品种及不同品级稀土产品的国家,在世界稀土市场上具有支配和主导地位。目前我国稀土产业根据矿产品类型和生产力布局,已形成南北两大生产体系。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内蒙古、四川、甘肃、山东为主,形成以白云鄂博矿、氟碳铈矿为主要原料的轻稀土生产基地;南方稀土生产体系以江西、江苏、广东、福建等省为主,形成以南方离子型矿为原料的中重稀土生产基地。白云鄂博矿是稀土与铁、铌、钍等元素共生的综合矿床,稀土矿主要分布在该矿的主、东、西三个铁矿体中。四川至今已初步查明稀土矿29处,分属9种成因类型。稀土矿产资源集中于攀西地区,大多分布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宁、西昌、德昌等县市,构成了一个南北长约300km的稀土资源集中区。牦牛坪稀土矿床规模居四川各矿床之首,矿床的工业矿物绝大部分为氟碳铈矿,其次为氟碳钙铈矿,少量硅钛铈矿等。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的统计,2008年国内探明的离子型稀土矿共计805万吨,江西省资源量占比达35%,约283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并且90%分布在赣州。南方离子型稀土资源为我国所独有,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将离子型稀土矿列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我国稀土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为保护稀土这一战略资源,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国政府多年来对稀土产业实施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当前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来看,还存在资源和环境保护亟待加强、冶炼分离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自主创新不足、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等诸多问题。

(一)重组步伐缓慢,产业集中度低

我国的稀土矿产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同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许多地方纷纷成立的小企业开始稀土资源开发,由于开采水平落后,管理模式粗放,使得大量的稀土资源流失和破坏。由于中国稀土企业联合与重组的步伐缓慢,目前我国各种类型稀土生产大小企业200多家,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只有骨干企业20余家,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按产品分类,其中有稀土矿山30多个、稀土冶炼和材料厂80多个、稀土合金厂20多个、稀土磁性材料厂100多个、稀土荧光材料厂30多个、稀土微肥厂10多个。属国有企业(原财政关系在中央部门的企业)33个(含12个选矿厂、21个冶炼厂),地方中小型企业近170家。龙头企业还不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而在美国,稀土行业只有两家企业,法国仅有一家。稀土行业这种“小、散、乱、差”现象已成痼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市场混乱,更严重的是带来环境的破坏。

尽管近几年蒙古包头市加强了对稀土行业的治理和整顿,但如今仍有稀土开采企业100多家,年处理能力在2000~5000吨的企业仅有10家,大部分企业年产量只有几百吨。我国稀土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总体规模较小,缺乏规模效应,整个产业因此缺乏竞争力,产品定价的话语权比较弱。

(二)开采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稀土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主体过多、采富弃贫、无证开采、越界开采、乱采滥挖、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监管力度不够,行业准人把关不严。我国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的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堪称世界最大的中重稀土资源,由于管理不善,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营、集体、个人开矿一起上,都不同程度地造成采富弃贫、采易弃难、漏采弃矿压矿的现象严重。

目前国内国有稀土矿山的资源回收率一般为60%,那些被一些经济学家赞美有加的民营矿山普遍不足40%。我国最大的包头混合型稀土矿回收利用稀土仅为开采量的10%左右,其余90%进入尾矿坝储存。由于未能采取分流、分堆等保护措施,大量稀土在浸取中流失,稀土精矿成分不稳定,直接影响了稀土产品的深加工质量。我国特有的南方地区离子型稀土矿,属于世界罕见、储量有限的中重稀土资源,目前的平均利用率只有20%-50%。

受利益驱使,全国部分省市无序开采有加剧的趋势,尤其是我国特有的南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无证开采现象又重新抬头,导致产量偏大、恶性竞争、开采无序,因而矿山的整体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的现象仍较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基本上没有得到解决。

(三)过度开采,盲目竞争

我国的稀土蕴藏量和产量在世界上都排第一,是举世公认的稀土资源大国。海外市场的刺激,致使中国这些年大量、廉价地向发达国家出口了稀土矿产。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稀土产业自身存在无序竞争,各地一哄而上,乱采滥挖,造成产能过剩,稀土产品供大于求,而且企业之间竞相压价,互挖墙脚,导致大量稀土廉价出口,甚至存在大量走私贱卖的情况。由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本来仅在原包头、上海、珠江三个国营稀土厂推广的稀土分离技术扩散,各种各样的非法小作坊的无序开发,造成了稀土资源的大量损耗。

当任何一种产品供大于求时,都卖不出好价钱。我国的稀土生产能力迅速达到12万吨至15万吨,超过全球10万吨左右的需求。供求失衡、互相压价导致稀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从1998年到2005年,中国稀土出口量增长了10倍,价格却是原来的不到七成,甚至低于1985年的价格水平,使我国稀土行业陷入困境。

多年以来,中国的稀土探明储量从1995年的43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3 010,下降到2009年的36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36.52%;可开采储量从10多年前的占世界80%多,下降到了如今的50%以下。由于过度开采、盲目竞争现象严重,我国的稀土资源始终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资源效益也没有显现出来,业内人士戏称“黄金卖出萝卜价”。

(四)环保意识薄弱,污染问题突出

我国稀土企业的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我国稀土资源企业在矿山开发和生产环节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三废排放超标等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一些含有放射性的尾矿和废渣也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广西某县作为我国南方稀土矿储量大、唯一尚未进行规模开采利用的地区,不法分子稀土矿盗采矿点在不少乡镇渐成气候,一些地方非法采矿活动猖獗。在该县某村一处稀土矿采矿点,山坡被开挖成几层,每一层都建有数目不等的沉淀池,池中装满或乳白或黄褐色的液体,散发出刺激性气味。沉淀池一边的简陋工棚附近堆放着大量的碳酸氢铵、硫酸铵等原料,另有大量叶酸等原料的包装袋散落四周。该县成百上千亩山林被砍伐殆尽,大面积开挖后裸露的泥土毫无防护,疏松的土坡上沟壑遍布,大量泥沙被雨水冲刷后堆积在山脚下水田里。本应秧苗葱绿的稻田里,现在却是泥沙淤积、荒草一片„„,在不少非法采矿点附近,当地群众对此十分不满。近年来稀土矿非法开采现象不仅在平南存在,在苍梧、岑溪、八步等地区,非法盗采稀土矿现象屡屡出现且打而不绝。目前广西只有一家公司有稀土矿采矿权,但其采矿范围只在崇左市部分区域,可以认定这些地方出现的稀土矿开采行为均属非法。

包头白云鄂博大量的稀土经过选矿流进了尾矿坝,尾矿坝因不断加高容量扩大,又处在干燥、少雨,多强风的高原地区,加剧了尾矿扩散成为砂尘源。该尾矿含钍0.056%,放射性比活度为2.4x104Bq/kg,比一般沙尘危害更大,不仅污染坝外土壤,对周围环境也造成污染。四川大部分采矿场存在废石乱堆放、原矿现象严重造成水土流失、河道堵塞,由于乱采滥挖,存在安全隐患,给矿山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环境污染。

早在2005年11月2日徐光宪、师昌绪等15位中科院院士联合提交了《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稀土和钍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急呼吁》,使稀土行业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国务院两位领导人都作出过重要批示,要求研究政策措施解决稀土过度开采,产能过剩,无序竞争,大量廉价出口的状况。

(五)应用开发滞后,自主创新不足

中国是稀土的生产大国,但不是应用强国。长期以来,我国稀土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投入不足,导致我国稀土应用技术含量低,跟踪仿制多,独立创新少,开发应用滞后。目前,我国稀土科研与应用推广水平整体上大大落后于美国、日本、欧洲,处于“稀土大国,科研弱国,专利受制”的尴尬局面。初级产品竞争过度,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缺少,产品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我国稀土产业的发展。在“原矿一精矿一分离产品一功能材料一器件一实用商品”这样一个产业链中,从开矿到提取到分离,中国可以称作世界一流。但再到后面去技术发展非常有限,实际上和整个社会产业发展大环境脱节,而稀土真正的价值在于产业链后端,在于从功能材料到器件和实用商品这个环节的突破。

我国出口的低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极少,所以利润很低。湖南稀土金属材料研究院生产的高纯氧化钪提供给美国Bloom Energy公司生产燃料电池,但电池却不卖给中国。这个燃料电池用钪是最好的原料,钪决定了它的关键性能,但生产出离子导体,到最后变成燃料电池的发电机,我们就没有这样的技术专长。

由于国内稀土产业缺乏长期规划,科研和产业化脱节,我国稀土应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自主创新不足,特别是稀土新材料器件及终端应用技术更加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稀土新技术、新成果较少,稀土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滞后,行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彻底改变,而发达国家则会继续利用其在稀土高新技术领域的优势,通过知识产权、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遏制我国稀土应用产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稀土工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六)出口监管泛力,资源流失严重

我国稀土资源向海外市场低价流失现象十分严重。2005年,我国稀土年出口量比1990年翻了9倍,但价格却下降了55%以上。因在我国购买稀土原料初级产品不受配额限制,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近年来又大规模在我国稀土资源区投资设厂。仅内蒙古就有近10家外资工厂。这些企业在当地大量买入稀土原料和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地规避了我国出口配额限制。国外企业拿到初级产品,提纯后产品增值10倍。直到2009年,国外90%以上的稀土上中游产品都是从我国进口的。日本、欧美等国看准了便宜的“中国货”,甚至封存自己的矿,靠购买中国稀土满足其各行业及尖端科技领域对稀土资源的需求。我国所实施的稀土产品配额制一定程度上已被架空。长期以来,我国上百种稀土出口产品,仅有40多个税号,部分产品与税号脱节,既无法满足监管需求,又导致我国资源流失和走私现象时有发生,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四、建立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战略

稀土是我国重要的优势战略资源,要使其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就应该建立我国稀土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战略,积极引导国内稀土产业优化布局、调整结构,鼓励稀土产业向应用领域延伸,建立国家级稀土资源储备库,重视稀土的收储,设立从研发到产业化全过程协调对接的稀土专项支持计划,引导稀土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促进稀土行业整合

(二)建立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制度

(三)坚决贯彻出口配额制度

实际上,早在1998年,我国就已对稀土产品出口实施配额管理制,同时还实施“禁止、鼓励和限制”三个区别对待的原则。禁止稀土原材料出口;限制氧化物和金属,实行出口配额管理;鼓励类是下游稀土产品,如磁性材料、荧光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减少出口配额,是中国谋求稀土定价权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对稀土的需求日益扩大以及国家不断减少出口人册企业数目和出口配额,部分获得配额较多的企业为牟利而开始出现违规倒卖配额等问题。此外,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大规模在我国钨矿、锑矿、稀土矿资源区投资设厂,在当地大量买人稀土原料和稀有金属,简单加工后便运到国外进行深加工或储备,成功规避了我国的出口配额限制。

此外,稀土出口走私活动日渐猖獗。据测算,2009年我国稀土走私出境超过2万吨,约占实际出口量的1/3。2008年,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指令性计划指标为11.89万吨,实际产量高达13.53万吨,较2000年增加7万吨,年均增幅8.5%。同年,我国稀土消费量67680吨,与2000年相比,增加5.1万吨,年均增幅17.5%。缺乏稀土资源的日本主要从我国进口稀土产品,在稀土出口配额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日本一些大型企业依赖走私以满足大约1/4的需求。即便是海关总署每年统计的数据,稀土产品也存在非法出口现象。

(四)制定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要想在国际上有话语权,仅靠控制资源和出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稀土核心技术专利、稀土应用市场、稀土产品标准。

因此,我国要提高国家的稀土应用水平,从科技创新源头抓起,加大科技投入,同时重视知识产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抢占技术制高点。突破外资企业的技术限制,建立起我国自身的“高速公路”式的稀土产业链。

(五)加大稀土产业投入

(六)促进资源回收利用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共赢”,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还必须促进资源回收利用。如何高效、清洁地提取稀土资源,提高稀土的利用率和应用价值,实是我国稀土科技和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本着科学发展观,需要重点解决稀土采、选、冶过程中的分离和提纯科学技术问题,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进一步降低化工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稀土及伴生资源、二次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从源头减少三废污染。

第二篇:我国石灰石资源及开采综述

我国石灰石资源及开采综述

【中国水泥网】 作者:曾学敏 单位: 【2010-06-01】

摘要:

石油是经济的命脉,国力发展的命脉,谁拥有了石油,谁就拥有了21世纪的发展。储备石油,参与石油期货市场的交易,不仅仅是经济活动,而是出于战略发展目标的考虑。因此控制石油资源是爆发伊拉克战争的因素之一。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天命也。石灰石就是水泥工业的粮食,是水泥生产的命脉。水泥厂只要生产,就一刻离不开石灰石,谁占有了石灰石资源,谁就占有了水泥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水泥企业争夺市场之战,也可以说是争夺石灰石资源之战,因此大企业集团把占有优势石灰石资源作为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措施之一。

1、石灰石是用途极广的宝贵资源

石灰石是石灰岩作为矿物原料的商品名称。石灰岩在人类文明史上,以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易于获取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在现代工业中,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石灰、电石的主要原料,是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熔剂灰岩,优质石灰石经超细粉磨后,被广泛应用于造纸、橡胶、油漆、涂料、医药、化妆品、饲料、密封、粘结、抛光等产品的制造中。据不完全统计,水泥生产消耗的石灰石和建筑石料、石灰生产、冶金熔剂,超细碳酸钙消耗石灰石的总和之比为1∶3。石灰岩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石灰石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宽。

2、我国石灰石资源概况及其地理分布

我国是世界上石灰岩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除上海、香港、澳门外,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分布。据原国家建材局地质中心统计,全国石灰岩分布面积达43.8万KM(未包括西藏和台湾),约占国土面积的1/20,其中能供做水泥原料的石灰岩资源量约占总资源量的1/4~1/3。为了满足环境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风景旅游等方面的需要,特别是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规划的不断完善和落实,可供水泥石灰岩的开采量还将减少。

全国已发现水泥石灰岩矿点七、八千处,其中已有探明储量的有1286处,其中大型矿床257处、中型481处、小型486处(矿石储量大于8000万吨为大型、4000~8000万吨为中型、小于4000万吨为小型),共计保有矿石储量542亿吨,其中石灰岩储量504亿吨,占93%;大理岩储量38亿吨,占7%。保有储量广泛分布于除上海市以外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陕西省保有储量49亿吨,为全国之冠;其余依次为安徽省、广西自治区、四川(含重庆市)省,各保有储量34~30亿吨;山东、河北、河南、广东、辽宁、湖南、湖北7省各保有储量30~20亿吨;黑龙江、浙江、江苏、贵州、江西、云南、福建、山西、新疆、吉林、内蒙古、青海、甘肃13省各保有储量20~10亿吨;北京、宁夏、海南、西藏、天津5省各保有储量5~2亿吨。

石灰石资源地理分布情况

地区 保存储量(亿吨)大型矿床 个数

保存储量(亿吨)

中型矿床 个数

(亿吨)

大中型矿床

吨)

保存储量 储量合计(亿

大中型储量占总量比例

(%)

2华北 东北 华东 中南 西南 西北 合计 64 34 141 140 77 86 542 22 12 58 56 22 35 205

18 93 82 30 64 323 17 38 51 35 15 179 9 22 29 19 8 100

27 115 110 49 72 423

76.6 79.4 81.6 78.6 63.6 83.7 78.0

3、我国矿山设计及开采技术进步很快

3.1矿山设计采用矿块模型软件系统。

目前很多水泥厂都非常重视矿山的生产勘探和分析,根据质量的好坏,分段、分块进行搭配开采和使用,但钻孔取样分析不能反映一个矿段的质量全貌。近几年矿山设计采用矿块模型软件系统,基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据介绍,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开发的第二代矿山设计软件,将CQMS系列软件用于矿山地质数据分析处理及开采设计,可实现在某水平分层平面图上进行矿石的开采搭配,在保证矿石的质量和稳定、充分合理地利用石灰石资源的前提下,确定最佳开采方案,从而创造出最佳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该软件系统在生产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断层或溶洞难以全部准确摸拟进入软件,但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3.2 矿山设备向大型化、智能化,易操作方向发展

单台石灰石破碎机小时破碎能力达到1600t,可满足10000t/d熟料生产线对石灰石的需求;铲装设备正在实现由电铲向液压挖掘机过渡,国产液压挖掘机最大斗容量已达到4m3;大中型矿山无论采用哪种开拓运输方式,矿山工作面运输均采用灵活方便的汽车运输方式,目前国产自卸汽车的载重量已达到45吨;一些厂矿山爆破实现了机械自动装炸药取代了人工装药,即节约了炸药,又保护了地下水安全。

3.3 注重了石灰石资源的综合利用

大部分水泥厂在资源综合利用上采用的措施主要是加强生产勘探,对钻孔岩粉取样分析,掌握采场各生产部位质量情况,对矿区分矿块进行评价,分出精品区、优良品区和贫化区,然后根据配料质量要求,制定出合理的采矿搭配计划。尽可能使废石、低品位矿石在开采过程中搭配利用,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实现废石、废渣零排放的开采目标。蓟县石灰石矿山原来作为水泥灰岩的利用率只有50%,另外50%被加工成建筑石料。天津是缺少石灰岩资源的地区,振兴水泥厂非常重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不惜重金对矿山进行技术改造。经改造后,生产工艺和矿山开采密切配合,目前矿山资源的利用率已达到95%,而且常年生产优质低碱水泥。镇江嘉新京阳水泥有限公司不仅目前矿山开采实现零排废,还对矿山基建采准剥离时排出的废石、废土进行再利用。该公司制定了高品位石灰石和其进行搭配使用的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将采准剥离的废弃物全部吃光。海螺宁国水泥厂在矿山开采中采用梯段小平台法、大小孔径联合穿孔法、多角度穿孔法、边角料爆堆均化搭配等方法,达到减少边坡留量,减少边角矿二次爆破的劳动量,实现了零排废目标,此项措施每年创直接经济效益达百万元。

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了资源,延长了矿山的使用寿命,同时不需要征用排废场地,减少废料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了环境,防止了泥石流隐患,产生了很大的企业及社会效益。

3.4 注重矿山的环境保护及绿化复垦

此项工作台湾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及大型企业集团走在了前面,海螺池州、江西亚东、镇江嘉新京阳、都江堰拉法基等水泥厂的共同特点是在资金投入、生产管理、采后植被绿化等方面都纳入工程建设计划并付诸实施。如嘉新京阳水泥公司在环保、绿化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采场配备了液压碎石机,用于大块二次破碎,避免了二次爆破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噪声、粉尘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矿山爆破采用机械自动装药取代了人工装药,杜绝了炸药撒落在炮孔周围,从而避免了对周围水体的污染;矿山配有专用洒水车;破碎系统有完备的收尘设备和喷水装置;在工业场地、采场最终边坡、运矿道路等各裸露地带填土进行绿化植被,并从台湾引进耐干旱、耐贫瘠的草籽广为播种,目前矿场种植的各种树木已累计成活4.5万棵,播种草籽、树籽约1000kg。

4、矿山开采中存在的问题不容乎视

4.1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全国正在开采的石灰岩矿山有6000余处,但大多数矿山是民采民运。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有相当多(含大中型)企业没有自营矿山,靠收购民采石灰石进行生产,特别是近两年投产的部分2000t/d级生产线也靠收购石灰石过“日子”。民采石灰石一般没有开采设计,滥采滥挖,哪里好“吃”就“吃”哪里,哪里能满足客户要求就采哪里,造成石灰石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正规开采的石灰石矿山资源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而民采矿山资源利用率只有40%,由于民采量大于机械化开采量,估计整个石灰石的利用率在60%左右。

4.2 矿山规模小,开采技术落后

由于我国水泥生产的主体仍然是立窑企业,这些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从一台窑起家,靠滚雪球发展起来的。其石灰石矿山开采采用高台段,人工浅眼爆破,一面墙开采方法,矿石用手扶拖拉机超载运输。人工装卸。一个山体周围有数家,甚至十几家小采矿场在开采,这种落后的开采方法,不仅劳动效率低,安全隐患大,浪费资源严重,而且造成大规模山体和植被的破坏,对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浙江省2001年统计结果显示,石灰岩矿山平均年开采规模只有5.2万吨,除三狮集团矿山开采工艺比较先进以外,其余均较落后。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况且这样,其它地区可想而知了。

4.3 资源保证程度低,地质勘探工作滞后

1949年以前,水泥厂利用的石灰岩都没有进行正规的矿床地质工作,从1953年组建材专业地质队伍后,开始进行石灰岩地质勘探工作。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拨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石灰岩地质普查工作,为国有大中型水泥企业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80年代以前建设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矿山均进行了正规的地质勘探工作。80年代中期以后,地质勘探工作按市场化运作,由矿山使用者出钱做地质勘探工作,因此很多企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出钱做地质工作,或者只作简单的地质工作。一些老企业扩大矿山储量时,靠原来的地质报告外推,然后通过生产勘探控制质量,以上种种原因造成资源保证程度较低。

云南省250余家水泥企业中,只有49家水泥企业,67座石灰质原料矿山(含5座未开发矿山)作了正规地质工作,其余企业均未作过正规地质工作或根本就没做过地质工作。有地质工作矿山总储量偏低,平均每座矿山的保有储量只有2500万吨,能满足大型熟料基地所需的矿山更少。据统计,矿山服务年限按30年计,能满足100万吨以上熟料生产能力的矿山有7座;若按50年计,只有2座矿山能满足100万吨以上熟料基地的使用。资源工作的滞后,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云南省水泥工业的发展。

2002年我国水泥产量7.25亿吨,若吨水泥消耗石灰石按1.3吨计算,每年消耗石灰石量为9.4亿吨。在水泥产量不增、保有储量不降的静态下,目前的全国保有储量可供水泥生产58年使用。若考虑使用损耗、开采损失、剥离和不断增长的水泥总量,目前有保有储量只够40年左右使用。提高石灰石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后备资源的勘探工作,已经引起水泥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孙子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战略可引用到资源地质勘探工作之中。

5.矿山要同工艺技术进步同步跟进

在未来20年间,我国水泥工业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大力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到2020年力争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达到80%。这一时期,将是我国水泥工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石灰石资源将为实现这一目标保驾护航,因此在提倡水泥工艺技术进步的同时,水泥工作者一定要克服重工艺,轻矿山的思想,把矿山的技术进步,纳入到企业技术进步的整体规划之中,对矿山的开发进行总体规划,处理好近期开采与运期开采,高品位与低品位、优质与劣质的关系,合理开采、综合利用、降低剥采比、扩大矿山资源利用率。矿山的装备水平应与工厂的装备水平相匹配、相适应。在开采过程中,对各生产环节产生的粉尘、噪音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同时要重视矿山的水土保持和绿化植被工作。矿山建设要实现规模化、大型化,在石灰石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建设大型石灰石原料供应基地,以实现集约化生产。鼓励专业队伍或有实力的投资者出资建设矿山。从而取代量大面广、开采方式落后的小企业。各级地方政府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关闭一些开采技术落后、规模小、粉尘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很低的小企业。目前已有一企业采取本企业取得矿山资源所有权,然后用招标的方式,由矿山专业队伍出资进行建设和管理,双方协定一个合理的商品石灰石价格,这也是一个双赢的方案。无论哪种方式,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是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最好方式。

第三篇:我国稀土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稀土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稀土内含有多种稀有金属。无论工业用途和战略用途都十分重要,稀土是我国最丰富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稀土出口量占世界第一位,但是长期的大量出口和不合理保护,导致我国的稀土资源只能维持20年的战略储备,如此重要的资源必然需要我们加以重点保护,本文仅从表面前议稀土资源及我国稀土资源的保护。

关键字:稀土 工业 资源保护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什么是稀土资源,稀土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以及与镧系的15个

元素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Sc)和钇(Y)共17种元素,称为稀土元素

(Rare Earth)。简称稀土(RE或R)。稀土资源较为稀少,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也集中在几个国家: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马来西亚,埃及,巴西。其中中国是是世界稀土资源第一大国,已探明的稀土资源量约6588万吨。我国稀土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还具有矿种和稀土元素齐全、稀土品位及矿点分布合理等优势。目前稀土资源在世界范围内流通主要靠中国出口日本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国,稀土作为许多重大武器系统的关键材料,美国几乎都需从中

国进口。

稀土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能与其他材料组成性能各异、品种繁多的新型材料,其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大幅度提高其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稀土资源在石油化,冶金,军事,农业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对于新材料的开发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国长期对稀土资源的出口,以及开发上存在的不合理,导致稀土资源损失严重,对于这样一种能带来技术革命的资源,我国加强对其的保护及战略性储备,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这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时说的一句名言。然而,在发达国家先后将稀土视为战略资源,并有所行动的时候,稀土在中国更多只被看作是换取外汇的普通商品。中国稀土占据着几个世界第一: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第一,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拥有重要意义且相对短缺的中重稀土;生产规模第一,2005年中国稀土产量占全世界的96%;出口量世界第一,中国产量的60%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国际贸易的63%以上,而且中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供应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稀土产品的国家。可以说,中国是在敞开了门不计成本地向世界供应。据国家发改委的报告,中国的稀土冶炼分离年生产能力20万吨,超过世界年需求量的一倍。而中国的大方,造就了一些国家的贪婪。以制

造业和电子工业起家的日本、韩国自身资源短缺,对稀土的依赖不言而喻。中国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这两个国家。至于稀土储量世界第二的美国,早早便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钼的生产也已停止,转而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西欧国家储量本就不多,就更加珍爱本国稀土资源,也是我国稀土重要用户。发达国家的贪婪表现在,除了生产所需,它们不但通过政府拨款超额购进,存储在各自国家的仓库中——这种做法,日美韩等国行之有年;除了购买,还通过投资等方式规避中国法律,参与稀土开发,行公开掠夺之实。但是目前中国的实际稀

土量已经不足世界的30%,我们稀土储量的三分之二已经流失。

美、俄以及一些是有稀土资源的欧洲国家都早已经封矿,均为从中国进口稀土。日本已经囤积中国稀土足够其国内使用三十年,掌握稀土国际定价权。面对这种形式,我国停止了稀土的出口,并对稀土资源进行了战略储备。并实施联合监管机制2010年8月10日上午,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启动仪式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五省(区)15市共同签署《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方案》,共同规范我国稀土开发经营秩序,促进我国稀土产业协调发展。因此,福建省龙岩市、三明市,江西省赣州市,湖南省永州市、郴州市,广东省河源市、清远市、梅州市、韶关市、揭阳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贺州市、梧州市、贵港市、玉林市15市政府经磋商,决定共同对区域内稀土矿产开发采取联合监管行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书面发言中强调,我们要站在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从大局出发,进一步提升对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开展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打胜我国稀土保卫战的决心与

信心。

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联席会议第一任主席市、广东省河源市委书记陈建华说,南方五省(区)15市稀土开发监管区域联合行动,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充分表明了我国对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视和进一步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决心,对地方资源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

用。

面对中国的稀土限卖令,“中国对西方发动稀土战”的论调就在西方满天飞。稀土这种分布在世界多国的资源,被描述成中国要挟他国的“独门武器”。德国《每日镜报》援引一名德国经济界驻京代表的话说,中国人玩稀土就像当年欧佩克玩石油一样;美国《新闻周刊》则称,稀土是高悬于中国贸易伙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国针对应针对的摆出强硬的姿态,一方面减少对外的供应,一方面加强本国的管理,同时加大科技开发的力度,减少稀土资源的浪费,这样能使稀土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加强稀土资源开发的整和力度,关闭一些没有科技含量,开发环境较差的稀土矿点.保障我国的稀土资源得到保护和充分利用.保护稀土,人人有责.不仅国家需要加强稀土的保护,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了

解,增强保护意识,也可以投身于稀土资源的开发.保护好现在的资源,就是在造

福子孙后代.我国稀土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的稀土资源大国,储量位列第一,此外,产品的供应量也占到全球需求量的85%以上,是世界上第一大稀土出口国。既然我国是一个稀土资源大国,同时也是稀土的出口大国,但是我们并没有出口价格上的优势,平均每顿的单价只是法国的三分之

一、日本的四分之一,正也说明我们在稀土贸易中缺乏市场势力和定价权。类比石油充裕的中东国家,同样是资源充裕型社会,中东国家能够将石油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石油出口获得大量财富,而我国却空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却卖得个“白菜价”,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和悲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稀土出口的低价呢?这里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

1、稀土行业门槛低、易进入。据了解,生产1吨中钇富铕矿,需要大概4.4吨硫铵,2.2吨碳铵和0.4吨硫酸,硫铵、碳铵和硫酸的市场价分别为920元/吨、580元/吨和660元/吨,再加上浸析池土地费、土建费及其他制造和间接税费等,总成本约3万元/吨。成本低廉成为导致稀土产业门槛低的原因之一。正因为稀土行业易进入并且有利可图,因此在这一行业中汇集了数百家大大小小的生产企业。

2、稀土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下。稀土是一门技术含量极高的产业,从采矿、选矿、初步冶炼、深加工到终端应用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而我国出口产品却主要以中低端的原矿为主,这恰恰与日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稀土资源匮乏,国内80%的需求都是从中国进口,但是日本却是一个稀土出口大国,出口的是经过深加工后的应用品,并且平均每吨的单价是我国的4倍。这与日本高效的提炼加工技术是分不开的。我国技术低下一方面是基数小,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大量中小企业涌入稀土行业,无暇进行技术研发导致发展速度缓慢。

3、稀土行业价格战激烈。2003年我国稀土总体生产能力就已经达到近13万吨,同时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同期的世界需求仅为9万吨,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均衡价格却下降了。因为只要价格能够大于企业的边际成本,企业都是有利可图的。而获取利润首先就需要销售量的保障,为了抢占市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势必会进一步降低价格通过薄利多销的手段生存。因此最后的均衡反而是收益更低的降价,这样双方就陷入了“囚徒困境”。

四、对策分析

面对稀土资源低价出售这一困境,国家也陆陆续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试图提高稀土产品出口价格。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出口配额的管理和发放。从2004年开始,稀土的出口配额管理的发放条件更加严格,对注册资本、出口量的要求标准

更高,同时也取消了稀土的出口退税,进一步控制出口量。从供求角度来看,政府此举减少了稀土产品的国际供给,供给曲线左移,提高了均衡价格。

但是,实际中我们发现,这一措施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效果,没有从根本上限制稀土的外流。这是因为尽管稀土出口配额减少了,但是没有限制深加工产品,因此部分外资企业直接在华设厂,在中国境内完成加工。另外,大量中小企业的滥采、走私也导致了出口配额效果的下降。因此,对于稀土资源的保护,需要从多个角度着手,多管齐下采用全面系统的对策,在此我联系国际经济学及相关知识,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1、整合稀土行业,形成利益集团抗衡国外。我国在稀土市场定价权的丧失与国内稀土行业“各自为王”的情况时分不开的。各个企业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势必会导致集体行动的不一致。整合全行业不仅仅提高了我们在国际市场的势力,同时根据克鲁格曼的看法,这也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降低行业平均成本。这要求我们一方面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淘汰技术不合格、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另一方面建立稀土行业协会,使整个行业形成一个利益集团,能够“同甘苦,共进退”,正所谓集体的力量是巨大的。有了这样一个利益集合体,我们在国际市场将更有势力和定价权。

2、引进、培养人才,提高技术水平。技术的限制导致我们不能有效的利用稀土矿产,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缺乏深加工技术也是我们没有话语权的原因之一。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日本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将产品结构从中低端提升到高端。这也要求我们在能够整合行业的基础上,投入资金来引进或培养人才。

3、加大调控力度,保证政策的落实。稀土资源的保护离不开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在出口配额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同时选择征收相关资源税和关税,进一步控制出口。政策的制定和发布是一方面,另外也需要政策的落实和效果。因此,我们还应该加强监管,避免官商勾结和个体的私采滥采行为,同时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价机制,奖优罚劣。

4、正确对待稀土贸易的理念,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稀土产业更着眼于“卖出去”,而国外更着眼于“如何用”。稀土产业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稀土应用的辐射作用上,且其具有“用量小、作用大”的特点,所以“应用稀土”可以获得比稀土产品本身价值高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应用才能充分发挥稀土的自身作用,也只有应用才能带动整个稀土产业链的提升。因此我国要改变靠贱卖稀土初级产品获取利益的理念,以“应用为王”为理念才能帮助我们找出一条稀土贸易的康庄大道。

第四篇:如何利用和开发学生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学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针对我们教师在教学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途径。

一、学生资源的内涵。学生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来源于学生的,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情感、动作等,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学生资源具有生成性、动态性、待开发性、多样性、人为命定性、难以复制性等特点。

二、开发利用学生资源的依据。

(一)主体依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活动的主体能否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是否利用学生这种教学资源。

(二)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所以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要根据各种教学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构建。

三、在教学中开发利用学生资源。

(一)开发利用学生个体资源。

1、开发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无形的教学资源。学生的许多经历可以被老师在课堂上当作资源来利用。课本知识只有与学生的经历结合起来并最终内化为学生的经验才有价值。

2、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教学必须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学生是学习的动力资源。学生有学习的天性,而这种天性的表现,就是学习对他们原本是有兴趣的。一旦他们体察到了兴趣所在,就会推动我们的教学。

3、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资源。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可以被教师在课堂上利用的,是可供学生共享的,更可以让学生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使我们的教学能锦上添花。

4、学生的错误是一种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从典型错误入手,让学生把自己这样思考的理由说出来从而让大家发现其思维的障碍点,教师加以及时的点拨,并引导学生积极总结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高质量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二)学生群体性资源的运用。

1、两人小组的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同桌的两人小组,简单的提问、讨论、动手操作等都可以利用同桌两个学生的资源,以达到教学目标。

2、多人小组的资源。学生讲课、做课件、演课本剧、进行社会调查、比较复杂的提问、讨论等,都可以利用学生自由组合的或就近几桌的多人小组。

3、班集体的资源。依靠教师一个人和几个学生变为依靠全体学生,把所有的同学都被发动起来,大家一起认识事物。

4、学生家庭资源的运用。有的学生家长本身就具有较高的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能够指导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五篇: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分析

兰聪,卢佳林,陈景,高育欣

(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52)[摘 要]本文介绍了建筑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建筑垃圾的组分,对比了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的现状以及技术;分析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和国内政策、法规;并给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政策;建议 0 前言

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由于大规模拆建,建筑垃圾的总量持续增加,占城市垃圾的 40% 左右[1],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生态危机。造成上述状态的原因是缺乏完善统一的建筑垃圾管理办法,以及缺乏科学有效、经济可行的处置技术,使得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运往市郊露天简易填埋或堆放,存量建筑垃圾已达到 100 多亿方。虽然我国建筑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滞后,当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低于5%,而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高于 90%,甚至部分达到 97% 以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事关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已刻不容缓。1 建筑垃圾来源、分类及组成

据统计,200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并施行的《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提出了建筑垃圾的定义,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是在建筑施工阶段以及建筑装饰装修与旧建筑的改建(包括维修,拆除)中产生的,主要分为土地开挖垃圾(俗称渣土,占比最大)和旧建筑物拆除垃圾两大类。其中渣土包括粘土、砂石以及岩石,目前主要用于基坑回填或者生产砂石骨料。渣土的利用率相对较高,约在 50% 以上;以成都地区为例,渣土内含大量卵石,依靠合理的工艺可用于制备机制砂;部分地区由于地质结构的特征,地基为天然岩石,则回收利用率更高[4]。建筑拆除垃圾还包括各种含有浆体的块状物,如废弃的混凝土块及砖石碎块等,废弃的木制品、旧瓦片、废旧钢材以及玻璃和包装纸等,对其利用采用人工分拣将选走其中有用的钢材、纸、木材等,剩下碎砖瓦块、废砂浆、废混凝土块和废土及其他无用混杂物[5]。建筑垃圾分类方式较多,依据结构形式不同其所产生的种类会有所差别,但成分差别不大。表1为建筑物拆除垃圾废物组成及含量[6]。表1 建筑物拆除垃圾废物组成及含量 m3/m2 建筑结构 钢筋 混凝土 砖 金属材料 玻璃 木材 合计混凝土结构住宅 0.0117.6010.0705.0002.0008 0.03 0.7142工厂 0.1150.5360.0585.0036.0009 0.03 0.6404办公楼 0.0159.6360.0571.0002.0006 0.03 0.7398学校 0.0135.6670.1029.0003.0008 0.03 0.8045平均 0.013.6100.0723.0011.0008 0.03 0.7274钢结构 0.0210.2107.0585.0036.0009 0.03 0.3247砖结构 0.000.0000.4800.0002.0008 0.20 0.6810 2 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

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基本已实现建筑垃圾的四化,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2010年,发达国家垃圾资源化产业规模已达到约1.8万亿美元,在随后的30年内,其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仅美国的垃圾资源化产业规模就超过 2400 亿美元,德国约有 200 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年营业额达 23.56 亿美元。发达国家和地区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作为长期国家战略,通过法律保障、政府支持及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实现建筑垃圾的较高的资源化利用率。美国的《超级基金法》和《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德国的《废物处理法》以及新加坡《绿色宏图 2012 废物减量行动计划》等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了责任主体以及责任与义务,基本原则为“谁产生谁处理”,明确强调了建筑垃圾分类堆放,为后续处理减轻了压力。

在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政府扮演重要角色,发达国家给予了诸多鼓励性政策支持。企业若要实现特许经营,需从源头上对产生建筑垃圾企业征收税额,实现减量化;同时通过税收减免、处置费补贴等方式支持鼓励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进行建筑垃圾处理和技术研发。另一方面在产品需求端,政府通过奖励采购再生产品、绿色产品标识、鼓励政府及建筑企业积极使用再生产品等,拓宽再生产品渠道。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监管方面,资源化利用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基本从建筑垃圾排放、资源化处理以及再生利用等方面均实现全程监管。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已将建筑垃圾处置情况纳入建筑工程验收体系,该案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一般分为三级利用,分别为低级、中级以及高级利用,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化利用集中在低级和中级利用方面,如现场分拣利用、回填等低级资源化利用率占比 55% 左右;用于建筑结构、道路稳定层及制备砖及砌块的再生骨料约占比40%。美国伊利诺伊州建筑材料回收委员会的 William Turley 报告中总结提到美国再生骨料占全部骨料总量的5%。其中再生骨料利用情况可见表2。

表2 美国再生骨料用途及其利用率

项目 道路基层和基础拌制新混凝土拌制沥青混凝土 其他再生骨料利用率(%)68 6 9 17 建筑垃圾还原成水泥、沥青等高级利用占比很低,主要受制于技术、投入与有效产量。欧洲部分国家依托于其自有的矿山机械技术基础,形成了成熟的建筑垃圾处理工艺及成套装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垃圾处理厂位于德国,该厂每小时可生产 1200 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相比与德国,日本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设备所属功能也更为先进和专业,精细化程度更高。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取决于建筑垃圾的分选精细化程度,分选方式除了常规振动筛分、电磁分选及风选等方式外,还包括可燃物回转式分选、不燃物精细分选、比重差分选,分选的工艺和有效率取决于所选的设备。建筑垃圾利用率较高的发达国家在试验的基础上已经建立起相应的规范和指南,根据规范利用再生材料在建筑结构中应用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

2.3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建筑垃圾相关的统计制度和办法,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省市的上报相关材料。由于相关数据的准确性以及重要数据的缺乏,导致关于我国建筑垃圾产量和资源化利用的观点各不相同,但我国建筑垃圾的产量应该不低于十亿吨数量级。根据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的《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我国建筑垃圾 2014产生量保守估计已超过 15 亿吨;报告称这个数字还在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建设规模的加大逐年递增。搜狐网收集报道了 2015年建筑垃圾的基本情况,即全国建筑垃圾年产量超过 17.01 亿吨;据统计,建筑拆除垃圾、建筑施工垃圾、建筑装修垃圾产量分别占建筑垃圾总量的 56%,39% 以及1%。

根据中华研普行业调研报告,国内建筑垃圾产量预测图1可知,2015年至 2020年建筑垃圾产量逐年增长,到 2020年时为 39.66 亿吨。

图1 215~202年建筑垃圾产量预测

我国当前全国约有 20 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砖,但产量和质量水平不高、质量稳定性差,工程应用有限。目前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仅为5% 左右。与韩国相比,其建筑垃圾年产量 6000 多万吨,但有 373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进行资源化利用,与其相比,我国的建筑垃圾产量和建筑垃圾处理企业数量相差太大。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存在两方面问题:(1)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偏低,建筑垃圾的处置处于简单和无序化状态。主要是部分城市缺乏长远规划,建设中的设计、施工与拆除行为仍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直接造成大量的建筑垃圾的产生。再有未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实施分类、回收和消纳管理,建筑垃圾被随意处置或简单填埋。(2)建筑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在市场条件下难以自发形成产业链,有处置能力的建筑垃圾再生企业却因缺乏建筑垃圾原材料,面临着无材料来源的生存窘境。我国政府和法律并未规定建筑垃圾生产者具有强制回收或处理建筑垃圾的义务,因此生产者往往将建筑垃圾填埋或倾倒,使得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缺乏生产原材料,导致较多建筑垃圾回收企业处于停产或者亏损状态,制约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之所以步履维艰,既受经济的影响,又受技术条件的制约,然而这两方面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阻碍相对较小,而真正制约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的最大瓶颈在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的缺失和不足。建筑废物的资源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产生、运输、处理和再利用的各个层面,既需要积极的企业行为和市场运作,又需要政府部门管理的协调统一,若没有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则无法对市场和政府行为形成良好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体制尚不健全。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管理实行的是分级管理与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然而这样的分工存在主管部门不明确、联动协调机制不完善、易造成职能错位等问题,不利于建筑垃圾资源化管理和实施。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法规

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国家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方针的指导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已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

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 号),提出了大力发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的要求,以及研究资源循环基础理论与模型,研发废物分类、处置及资源化成套技术,重点推进大宗固废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生物质废弃物高效利用、新兴城市矿产精细化高值利用等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强固废循环利用管理与决策技术研究。加强典型区域循环发展集成示范,实施“十城百座”废物处理技术示范工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2016.7.6):推广应用绿色建材。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以及推广应用工作,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建材产品质量。国家发改委《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第四项: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中,第七方面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中第2条对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进行了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规划。

工信部和住建部也公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首次要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 95% 以上。”2016年12月13日,为促进绿色发展,引导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暂行)(征求意见稿)、《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个规范条件确立了进入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的资质,设立了入行的“门槛”,要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的资源化利用率应达到 95% 以上。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发展分析及建议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路线图。将 2015年~2020年划分为示范期(2015~2016年)、鼓励推广期(2017~2019年)和强制期(2020年)三个阶段。

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布局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所在区域良好的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扶持政策;(2)公司所在区域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及良好的政府关系;(3)所在区域土地资源紧缺、新建填埋场难度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紧迫性高;

(4)所在区域天然砂石资源紧缺且价格较高;(5)所在区域分公司建筑垃圾处理产业有一定基础;(6)当地建筑垃圾产量大及市场竞争小。

政府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引导者也是规则制定者,更是重要参与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参考文献

[1]吴泽洲.建筑垃圾量化及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王怡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榜样[N].中国建材报,2015.5.18.

[3]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亟待提高,综合利用率不足5%[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nance/ 2015-12/14/c_128528101.htm.2015-12-14.

[4]周文娟,陈家珑,路宏波.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现状及对策[J].建筑技术,2009, 40(8): 741-744.

[5]陈家珑.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建议[R].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4-01-10.

[6]肖建庄.再生混凝土[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0.

[作者简介]兰聪(1988—),男,硕士,工程师,从事外加剂与预拌混凝土生产及应用技术的研究。

[通讯地址]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青龙管委会青龙大道143 中建商品混凝土眉山新材料有限公司(620866)

下载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稀土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保护性开发战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常州市勤业中学 苏菊良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英语课程资源是广泛的,多样的。因此,在英......

    如何利用和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

    如何利用和开发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运用教学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手段。本人以为要最大最限度利用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就......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新课程下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对数学课......

    农村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农村教师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临泽四中刘梅内容摘要: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感,教育学生养成收集资源的习惯。在课堂中拓展相关知识点内容,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活......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着重要意义,而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可以超越教师的思维,就更显珍贵。因此教师一方面利用教材资源......

    利用地方资源,开发美术教育

    【摘 要】利用地方资源来开发美术教育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地方的资源优势,探索地方美术资源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有效地补充美术课教学内容,最大化地发......

    英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5篇范例]

    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突破教材的概念局限,寻求更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与保障。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全)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摘要〕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如何合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就成为了我们这些未来教师所应思考的问题,也是以后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