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二章习题

时间:2019-05-14 14:1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原第二章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原第二章习题》。

第一篇:马原第二章习题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

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

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知觉C.表象D.分析

1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3.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4.“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1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6.“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7.“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

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8.“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9.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

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0.“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1.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2.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

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

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4.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6.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

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7.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具体性B.客观性C.终极性D.全面性

28.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

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29.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

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B 8.C 9.A 10.C 11.B 12.B 13.C 14.A 15.A 16.D 17.A 18.B 19.D 20.B 21.A 22.C 23.C 24.D 25.C 26.C 27.B 28.A 29.C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

E.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

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E.通过改造客观世界而支配主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E.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E.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E.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

7.“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

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E.理论优于实践

.“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

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E.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9.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

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识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E.真理原则侧重于现实性,价值原则侧重于理论性

10.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

[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 2.ABC 3.BD 4.ABCDE 5.ABCD 6.CD 7.ABD 8.ABD 9.BCD

10.ABCE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

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

(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2.[材料l]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l)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第二篇:马原第二章习题

2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的客体是

自在自然 自然界 客观世界

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实践活动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3宋代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强调的是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陆游的诗句反映了正确的认识来自于实践即“躬行”。A本身错误,CD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4恩格斯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决对的。”这表明

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真正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任何真理都只是对永恒的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是对相对性的否定和超越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有原则的界限 真理包含绝对性,是不可被超越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部,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在这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承认绝对性并不否定相对性,BCD的说法均否定真理的相对性,因而是错误的。5“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这句话是孔子在知行观方面的典型观点,强调“行”(实践)在检验“言”(认识)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6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必然和偶然的统一 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过程,当然有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的问题,但不能仅仅归结为这些问题,符合题意的是D。

7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说明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人们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了认识去实践

这种理论没有意义的原因在于“束之高阁,并不实行”。即不以实践为目的。

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根本原则出发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Duoxuan 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正是如此正确,以致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来。”这说明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所有的认识的真理性是相对的 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 归纳法的不完满性

B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真理性的表述。归纳方法的不完满性,同样是强调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性是因为 有些真理需要逻辑证明才能检验

作为检验真理的实践总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实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

不同的人、不同阶级各有其不同的实践标准

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实践本身的历史性和不断发展性所决定的,所以选BC。D否认了实践的客观性,把实践标准变成了主观标准。A否认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把有些真理划为逻辑证明,这也是不对的,逻辑证明是立足于实践证明基础之上的,是对实践证明的补充,它不能取代实践证明的唯一性。

“你永远不能控制大自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了解大自然如何工作,然后让它为我们所用”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统一的 实践主体能够创造物质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之间的具体的、个别的反映,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简述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真理与价值是对立统一的;(2)真理与价值的对立是指二者的区别;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是认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是外物对人需要的满足,表示某物具有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3)真理与价值又是统一的、不可分的;表现在:①真理能够指导社会实践,成功地改造世界,来满足人的需要,这是真理的价值属性;②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相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在真理的指导下形成的。(4)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真理价值的功能:①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②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③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人的认识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的一个环节。

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

① 实践是人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能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来确定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从而使认识得到检验。② 唯有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通过实践把思想、理论在现实中实现出来,人们通过把变成现实的东西同原来的观念、思想加以对照,从而判明这个思想、观念是否正确,使认识得到检验。

简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本质的理论意义。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意义:① 揭示了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② 揭示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③ 揭示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 Lunshu 如何认识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着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是体力和智力、物质和精神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是认识主体的三个特征。认识的客体从可能性上讲是整个物质世界,但从现实性上看是指进入主体的认识活动领域的认识对象,即主体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的客体的特征是客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马克思主义把主体和客体这一对范畴放在实践的基础上予以界定,从而批判和克服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错误。认识的中介是指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利用的一切条件,包括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物质条件是指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物质性的手段和方法的总和;精神条件是指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所运用的既有知识和思维方法等。认识的主体和客体通过认识中介相互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结构的形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中。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是实践的主体,人的认识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认识的客体不是自发的、仅仅被认识主体直观认识的对象,而是主体实践和改造的对象。无论是物质性中介还是精神性中介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论述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原理及其意义。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认识规律。

现实意义: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

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以及群众路线的关系。

与党的思想路线关系:①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②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③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④ 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关系:“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这表明群众路线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第三篇:马原,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A.主体与客体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B)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D)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4.实践的中介是(A)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C)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科学家尼葛洛庞帝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0.真理和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1.“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B)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1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C)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1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C)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1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D)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1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C)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1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C)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1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BC)A.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的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CD)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4.“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BD)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5.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BC)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6.“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BCD)

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ACD)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8.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CD)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9.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看来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这说明(BC)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10.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ABCD)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1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BCD)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12.价值的特性是(ABCD)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13.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1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ABCD)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15.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BCD)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6.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BCD)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三、材料分析题

1.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发展中特别重视的问题,思想家们有各自的认识,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材料2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知行终始不相拜、知行相资以为用则知行并进而有功。

材料3 宋明理学的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材料4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而且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请回答:

(1)材料1、2、3、4共同的特点是什么?(2)材料1、2、4的共同点是什么?(3)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什么?为什么?

(4)材料4的哲学含义,并概述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及理论回到实践中从而实现认识过程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答案要点:(1)材料1、2、3、4共同特点是“知行合一”的观点。(2)材料1、2、4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唯物主义知行合一观。

(3)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主观唯心主义。因为王阳明是把对于封建道德认识和道德活动作为认识的出发点是归宿点,这种“知行统一”观是以“心”为基础(不是实践),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知行统一观。

(4)材料4的含义有二,一是“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强调了正确理论、革命精神对革命行动的反作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理论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革命理论是革命实践的概括和总结,人们掌握了革命理论就会变为革命精神运用革 神指导人们的行动就变成革命行动.所以没有革命的精神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二是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①命题中第二句话正确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思想理论的力量只有当它们被作为实践力量的人所掌握才能真正外化为物质力量,达到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目的。②理论回到实践中去,就要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因为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主体、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群众需要理论指导,而理论需要回到群众中去,找到自己实现的物质力量。概而言之,材料4揭示了理论和实践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推动世界的发展,反之起阻碍作用。理论回到实践中,实现飞跃的条件是:理论首先尽可能正确;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回到实践中需要一定物质条件和手段;理论为人民群众所掌握。

2.关于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科学家、哲学家们作出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和局限性构成人的认识的限制。

材料2 休谟主义者说,人们的全部知识都以感官所给予的材料为基础,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感觉扫料是人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不仅仅是一些感官印象呢?

材料3 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绝不会隐藏起来,事物及其属性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就如同空气通文口、鼻和毛孔钻进我们的体内一样。人恰恰具有使他从世界的完整性、整体方面来感知世界所必须的足够的感官。请回答:

(1)比较材料1、2和3,分别指出其中的哲学倾向。(2)分析材料1,指出赫尔姆霍茨的错误所在。(3)对材料2中提出的质疑应如何回答?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2)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

(3)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五、论述题

1.试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评析下述观点:在科学活动中,为了客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当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学的指导,使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的理论持“中立态度”。

答案要点: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动地指导实践。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总是受一定思想的支配,带着头脑中已有的思想开始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人们的哲学观点决定着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活动的结果。

科学活动是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必须以正确的哲学理论为先导,并根据一定的理论来制定计划.设计方案.分析结果.总结经验,得出新的结论。科学活动如果脱离理论的指导,只能是盲目的实践,不可能取得成功。

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用来指导科学活动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论。“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一般是指带着某种错误认识或先入之见去歪曲客观事实的做法,它与以尊重客观事实为前提,以正确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科学活动不能混为一谈。以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来否定科学理论的指导意义是错误的,在实践中完全排除已有的理论认识也是不可能的。

2.试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真理的绝对性,通常也称作绝对真理,它具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指任何真理都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第二,指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接近和逼近。真理的相对性,通常又称作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它也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指任何真理都是依赖于主体.依赖于人和人的主观形式,都是运用语言和逻辑对客观对象所作的正确反映。第二,指每一真理都具有近似的.不完善的性质,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在有限范围内和有限程度上所作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虽然是相互区别的,但又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包含的;第二,真理的发展是由相对向绝对不断转化的无限过程;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同样都是错误的。绝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有相对性,窒息了马克思主义的旺盛生命力;相对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有绝对性,抹煞了马克思主义的客观真理性。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一百多年实践检验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我们必须坚持,对它的种种怀疑和反对都是缺乏根据的,因而是错误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许多具体观点.具体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作出的,它们并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的,有的则应该根据条件的变化得到不断的修正。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客观真理,也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活生生的学说,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只有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说所具有的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回答现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作出新的科学结论。

第四篇:2018年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

2018年版马原部分课后习题复习答案

1.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第10-13页

①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

② 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③ 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

④ 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

⑤ 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5-28页(参考2018年版教材第54页思考题第2题)

(1)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的智能而言的。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根据控制论理论,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制造电脑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把人的部分智能活动机械化,叫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是无意识的机械的、物理的过程,人的智能主要是生理的和心理的过程。电脑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的部分思维能力,但它同人脑相比,局部超出,整体不及。智能机器是人类意识的物化,它的产生和发展,既依赖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又必须以人类意识对于自身的认识为前提。(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① 物质决定意识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b、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②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 12

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③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38-40页

(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既矛盾的共性,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4)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不断前进。因此,掌握这一原理,对于建设我们的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

4.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哪些?46-48页

① 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最常见的推理形式。

② 分析与综合: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③ 抽象与具体: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④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必然性再现对象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 12

5.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72-74页

答: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中,主观必须统一于客观,认识必须统一于实践。

6.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3-84页。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①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②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7.为什么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91-92页。

答:真理度与价值尺度是否达到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了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掲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遵循的是规律。我们坚定,是因为我们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8.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61-63页。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表现有:

①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对象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 12

②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

③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不是“猎奇”或“雅兴”,不是为认识而认识,其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④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既不能从认识本身得到证实,也不创能从认识对象中得到回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验证。

9.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119-121,124-125页(2018年版教材第158页思考题第2题)

答: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客观依据:

①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冶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重要意义: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发展作为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工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度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 12

10.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150-152页(2018年版教材第158页思考题第4题)答:(1)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

①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③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④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⑤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⑥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即经济、政治、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的伟大事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

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和执政理念,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导向。

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了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伟大创造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诉求,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

11.什么是生产力,其基本要素是什么?116-117页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2)基本要素:

①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于段。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② 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其中引人生产过程的部分则是现实的劳动对象。现实的劳动对象还包括生产深度加工的对象。

/ 12

③ 劳动者。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

12.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及消极后果。166-168页 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2)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3)消极后果:

①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②阻碍技术的进步;

③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13.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162-163,168-169页(2018年版教材第210页思考题第2题)

① 私人劳动是指劳动具有私人性质。社会矛盾是指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

② 要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也就是说私人劳动要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就必须通过商品交换。如果交换不成功,制造商品的的具体劳动就得不

/ 12

到社会的承认,抽象劳动就不能实现其价值,这就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③ 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二者的矛盾又形成了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另外,如果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让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甚至破产。这显然又形成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由此可见,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的矛盾都根源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99-201页

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②单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此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也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15.什么是商品经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161页

(1)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2)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

①存在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和经济单位。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就要求互通有无,以取得对方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者消费资料,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所有,一个人要想

/ 12

得到别人的产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只能进行交换。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相互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取商品的形式,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便必然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这种形式就是商品经济。

16.如何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227-233页,重点认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对待负面影响的正确态度(尤其232-233页)(2018年版教材第252页思考题第3题)

(1)认识: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金融全球化; ④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体现了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不仅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③经济全球化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发展; ④经济全球化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恶化; ③一定程度上增加经济风险。(3)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12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②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③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4)对待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正确态度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面对国际范围内保护主义倾向抬头,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出现政治化、碎片化的风险挑战,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实现发展的大舞台。在世界经济的大海中,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面对不同国家在生产方式、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要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17.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244-251页(2018年版教材第252页思考题第5题)(1)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的理解:

1)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

①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③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保护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2)资本主义的自身局限性: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制度下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引发经济危机; ③资本家阶级支配和控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和运行。(2)对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的理解:

/ 12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②资本累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③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①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当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度的长期性;

③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 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18.请结合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谈谈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269-278页(2018年版教材第288页思考题第3题)

(1)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

①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②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世界的历史使命;

③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

④社会主义社会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生产的根本目的;

⑤社会主义社会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⑥社会主义社会要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⑦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⑧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

/ 12

党的领导;

⑨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全面进步,并最终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前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晶:它在本质层次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怎样创造性地付诸实践的层次上,则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立形态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不是就本质层次说的,而是就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实现形式而言的。形象地说,科学社会主义是“源”,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生出来的“流”。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源”与“流”的关系,离开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请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268-269,287-288页(2018年版教材第289页思考题第4题)

答: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开始复苏,并出现区域性强劲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取得的成功。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态势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使世界人民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强大活力,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20.如何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95-303页(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 12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仁富,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条件。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在生产关系上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将会消亡,国家也将消亡,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将失去作用。战争也将不复存在。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三大差别”必将归于消失。同时,在共产主义社会,不仅是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将达成和谐。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

(3)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 12

第五篇:马原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4、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 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极其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 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7、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的焦点之所在。

8、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0、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11、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1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14、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才能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来剩余价值。

15、简述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6、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1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体表现在: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18、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19、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下载马原第二章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原第二章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简答题

    马原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

    马原简答题(范文)

    1.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基本内容是什么? 基本问题: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意义:①它揭示了哲学的根本特征。......

    马原简答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 一、马克思主义革命性与科学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其科学性是指它既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又是关于自......

    马原论文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贫富差距 临床36 杨拓 2132001127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从马克思主义......

    马原论文

    论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摘要:1982年9月1日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

    马原调查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课程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关于“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调查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级:生医101 学号:100839 姓名:徐红光 任......

    马原实践

    实践内容 一、讨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1.什么是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

    马原课件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本义:爱+智慧 .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物理学——研究具体事物的学问 物理学之后”——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