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心构建“润泽”的课堂
用心构建“润泽”的课堂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宜山二小 周群群
时间过的飞快,从毕业进来,现在已经教书第七个年头了。从一个稚嫩的新教师变成一个懂得追求,学会奋斗的年轻教师。
这几年也是新课程改革最轰轰烈烈的时候,全国上下,从课堂内外都洋溢着改革的气息。好像一下子要把所有的陈旧的传统的课堂改变一新。其中最强调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下子教师在课堂上多讲一点就成了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自主权力。所以“主体性”神话一下传遍改革区的所有学校、教室、教师、学生。但是,课堂真的就此改变,学生就真的一下“翻身”当家作主了么?这个成为了我心中深深的困惑。
虽不能行万里路,但是我尽量读万卷书去汲取足够的知识来解决我遇到的困惑。恰好教务主任推荐了一本比较陌生的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佐藤学著作的,本书的名字就深深打动了我,因为课堂中的革命本来就应该是静悄悄的,润物细无声的。
文中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 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更让我惊喜的是,关于主体性的神话在本书里也作了一个深刻的研究和剖析。在细细品读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感悟和收获。
文中对“主体性”神话的现象这样描述‚……学生自主设立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这样的‘主体性’不成了‘我行我素’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吗?……‛P16-18
而我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最有感触的是那些浮于表面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因活动而活动,自己确立了一个课题,然后自己研究,最后写一篇研究报告,这样就完成任务似的。听一位同事说:她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帮学生修改小论文,缺乏论点论证的就帮学生上网找资料补充,那小论文基本上是她帮忙写出的。而且学生定的课题五花八门的,研究手机电磁波辐射……多么大的多么难的一个课题呀,学生怎么能够自己研究办到。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活动是多么的虚假,形式而已了。
我也看过热闹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相对于热闹,我更喜欢安静些,喜欢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发言,把心放在课堂里面,追求课堂实效性,希望学生能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不论是哪方面的,只
第1页(共3页)要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就足够了。因此我更加向往里面提到的“润泽”的教室。什么是润泽的教室?我们可以通过这几段文字去深深的感悟。——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P26‛
教师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教师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创设以听为中心的课堂。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学生。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听,不加以辨析,学生回答中明显的错误,老师也会充耳不闻,甚至还笑着鼓励:“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如果说这是老师的口误,那还可以原谅,但是,我们仔细地想想,这位教师认真倾听了吗?老师或许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吧,殊不知,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也许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为什么不能安下心静静地听孩子?担心冷场、担心进度、担心孩子的答案跑到圈子外面!“倾听”,基于教师对文本的充分把握和解读,在理解上高于学生,才能有信心和能力“应对”课堂!当“应对”唤起了什么的时候,让这种被唤起来的东西结晶为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这些语言和教材中的内容、和其他同学的第2页(共3页)语言相互碰撞,在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这种“个体和个体的相互碰撞”不断地产生出来。
读完该书,我最有感悟的就是,在课堂中并不必要强调主体的对象是谁,应该用心构建一个“润泽”地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参与知识构建,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最终教学相长,享受美好、快乐而有效的课堂。
书名:《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日)佐藤学先生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作者:周群群
工作单位:苍南县宜山镇第二辅导中心小学 职务:大队辅导员
职称:小一
地址:苍南县宜山镇上黄村第二辅导中心小学(纺织城对面)联系方式:***
第3页(共3页)
第二篇:用心构建课堂
用心构建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 我们的课堂面临许多困惑和挑战:学生厌学,教师难教,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今天, 当教师用心良苦地设计教学情境,滔滔不绝地讲解和耐心引导观察,发现,探索时,部分学生却毫无兴趣,不知所云,却只听大珠小珠落玉盘,千呼万唤不搭理。分析其原因有很多:也许是这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也许是他们好动;也许是他们的基础跟不上老师的节拍;也许是他们觉得乏味„„,然而产生这些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到底在渴望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为此,笔者将继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大力营造学生所期望的课堂,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效应.一、用心赏识学生
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树立服务的意识,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正确的评价与赏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一句赞赏鼓励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与赏识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一句话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在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第三,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
色。”第四, 教师要善于使用眼神。俗语说:“眼睛会说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是指不用有声语言时,眼神也能传递情感和态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用眼神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对流,即便是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请同学起来回答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亲切地注视着他(她)。
二、用心关爱学生
据不完全统计,各班的学困生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大多是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父母离异,或父母关心不够,或自信不足,或老师关爱不够.去年,我教初三(8)班时,有一个学生叫杨平,在初二便是出了名的“坏” 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上课从不听讲,还带动周围附近的学生不听讲,与老师对着干,作业从来不做,各科考试都是十多分.开学第三天,便把书卖了,当我知道后,我也没说什么,便把我的数学课本给了他,隔一天,又卖了,当时,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我还是没坑声,又我把手里唯一的课本教材再一次地给了他,久久地看着他,这时他也感觉地不好意思,低下了头,说,“老师,我再也不卖了,”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再也看不到从前的杨平了,两个月后的期中考试,各科都有五六十分,且数学有七十分。其它的学生在他的带动和感动下,学习上个个你追我赶,结果,这位学生中考考了541分的好成绩考入了高中。当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对学生的内心残缺关爱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便能永远的记住你,爱着你,改过自新;当我们以阳光的心态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作为一名教书育人者,我想说:带着微笑,用阳光的心态上课,用自己的诚心,爱心,耐心,细心温暖每一个学生,永不放弃.因为教师是一份爱的职业,爱的工作.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与创新的今天,教师素质的提高,不只是
知识技能的进步,还应有更为深刻内函的心理关怀,道德素养和精神自律系统的建立.这其中就包含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态,情绪和爱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同样的道理,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达到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善意,使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这里要特别强调微笑的价值。微笑是最能表情达意的面部表情动作。微笑能表达友好态度,微笑能使学生的心里感到轻松。借助微笑可以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发自内心的微笑意味着:“我喜欢你们”,“对你们的回答我很感兴趣”,“和你们在一起我很愉快”,以及“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微笑,那么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个教师对他们并无好感,或者认为这个教师冷漠无情,不好接近.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才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学生才能亲近你,并在课堂生活中与你互动交流,才能逐步构建合作,探究的自主教学模式.尤其是对初中学生来说,如果整天看着那威严的面孔,非常紧张,他们还会主动的探索,深入交流吗?如果教师带着快乐的心情上课,不仅有益于自身的健康,还会把这种心情自然的传给学生,让学生享受阳光般的心情快乐学习,这样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来.说起来,动起来.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教学效果定当不断提高.三、用心感受学生
首先,教师角色要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思想的引导者。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其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对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行为充分信任,要坚信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必要技巧,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自我评价。第三,教师在设计框架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高度创设问题情境,并创造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地自我思考,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和个性时间和空间。第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实验和多样化的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尤其在学生未达到较高境界时,为他们提供形象支持的素材,以帮助他们理解,教学要视学生直接经验,重视第一手材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象的认识支柱。
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并且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教师要应使教学内容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成功感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旅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巧、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理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比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先经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等)。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四、用心激发学习效应
问题情景是思维的起点和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属于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会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并以跃跃欲试的状态,试图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比如: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这个距离是比1大,还是比1小?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并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
首先,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比如对概念的抽象,原理的形成,结论的寻求,方法的思考,要深入到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直观活动,概括活动以及具体化等智力活动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
其次,要加强认知过程的教学,抓好和建立知识的“生长点”和“连结点”教学。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
第三,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以观察、实验、分析、综合为基本方法,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追求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效应。
第四、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问题。比如:“用正方形的
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的过程作出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大力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这种理念背景下,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把握和挖掘课堂中的有效资源,想方设法地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根本的改变,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异想不到的惊喜,亮点和效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继续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三篇:用心营造润泽的教室
用心营造润泽的教室
第一次拿到《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只见不算太厚的一本册子,简单素净的封皮,正如书名一样,“静悄悄的”,毫不张扬。翻开阅读,书中平实、淡然的文字,如一幅幅静静的水墨画,让人回味无穷。细细品读,书中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坚深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案例阐述着“静悄悄的革命”的深刻内涵,字里行间充满了亲切与智慧。反复涵咏,徜徉在佐藤学博士平实的言语之途,撞击心灵的不仅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还有一次又一次的思考。
尊重――给学生“润泽”的生命温度
教室是师生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室应该是什么样的?佐藤学先生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润泽的教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地柔和。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润泽的教室”里,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共度愉快的时光”。
我感动于大师的智慧,从中我明白了:“润泽的教室”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氛围,一种心情,一种让孩子安心,让老师舒心,让师生之间无拘无束地思考、交流的场所。作为教师,如何给学生一个“润泽的教室”?尊重和承认是营造“润泽的教室”的基础。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即使他在课堂上拿不出任何意见,也应该得到尊重和承认。这是师生之间信赖关系构建的基础。我想,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都应该努力构建这样一种信赖,营造这样一种“润泽”,并从这种“润泽”中得到收获。
还记得我执教《月光启蒙》一课的情形,开始的时候,总怕学生说不好,理解不透,牵得多,放得少。几次试讲,总不尽人意。感谢那些听我试讲的同事们,是他们告诉我,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给他们自由发表见解的权利……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确立了以主问题来整合整个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然后师生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共同提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围绕主问题自己学习。一节课下来,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真正做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由此,我深深地领悟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是教材解读要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教学目标要简约集中,抓住主问题“提领而顿”;二是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课文让学生自己探究和领悟,结果让学生自己去交流和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样的课堂,遵循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了儿童的学习特点,真正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从而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自然也就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这样的教室,才是润泽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都有自己的花期。作为教师,要学会放慢追逐的脚步,学会在岁月的成长中守候,才能让“润泽”滋养孩子的生命,才能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花期里悄然绽放。
倾听――做学生心灵深处的“知音”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说,“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呢?特别是我们年轻老师,上课时,心里装的是教案,脑子里想的是教案,学生说的答案和自己预设不符时,想方设法也要把学生引导到自己要的答案上来,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倾听的耐心。甚至有些教师,为了保证完成教学任务,担心学生的发言超出自己的预设,常常用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发言。看到学生回答不上来,引导无效后,干脆直接或间接地把答案给孩子,心安理得地做一个“传道授业”的“解惑者”。殊不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是这样被挫伤了,甚至被扼杀了。而长期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下的学生,早已失去了个性,丧失了灵性。
作为教师,有些时候我们埋怨孩子在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却忘记了有时候恰恰是我们自己经意的,或者不经意的态度,影响了孩子的情感,影响了润泽教室的构筑。
当然,有些课堂上,也有一些抢着发言的孩子,可他们更多的是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却忘记了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看似热闹的课堂,不能达到真正的高效。“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倾听是学习的基础,孩子只有学会了倾听,才能更好的发言。而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这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教师只有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并适时做出恰当的引导和评价,才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学会倾听,才能让我们的教室充满润泽之感。
一位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更应该倾听学生的心情与想法,做学生心灵的知音,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生动的,我们的学生才是富有灵性的!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只有在“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互相交流。
“静悄悄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如书中所言:“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让我们一起努力,“静静”地加入这场“悄悄的革命”吧!用真心、真情、真爱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润泽的教室。“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我想,这应该成为孩子生命中最美丽的童话,成为每一位教师教育生涯中最美好的期待。
第四篇:用心引领构建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
用心引领构建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
摘 要: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多途径的认知活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都充分体现着人本主义的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引领;简约有效;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01
结合几年来数学课堂实践,认为简洁有效是改进小学数学学习的方法,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此,如何基于儿童需要,以数学本真之美拨动学习之心,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借实物教具直击概念本质激发兴趣
合理地使教具,实物,能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感生材料,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第十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时,首先让学生教师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盒子六个面厚度较厚),让学生求盒子的体积,学生根据上节课所获得的知识,能很快地算出盒子的体积是1372.5立方厘米。然后教师打开纸盒,出示给学生,此时教师接着问:在这个盒子里装满沙子,能容纳多少体积的沙子?生1:“纸盒的体积就是沙子的体积。“生2:”有点不同意,纸盒有厚度。“师:”要求沙子的体积,必须怎么测量呢“生:从里面量长,宽,高.”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从里面量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算出得500立方厘米。然后教师强调: “1372.5立方厘米的纸盒只能容纳下500立方厘米体积的沙子。在数学上,500立方厘米是这个盒子的容积”。
师继续追问:“这个纸盒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吗?谁能总结一下体积和容积哪里一样?这时,结论就顺理成章的得到,即:体积包括容积,容积是从里面量长宽高相乘,体积是从外面量长宽高相乘。继而教师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容纳物体的。此时学生自然而然地举出诸如瓶子,冰箱,集装箱,房子,牛奶罐等许多生活中常见到的物体。随着学生的举例,教师出示了一些有容积的物体。而后,教师抛出本环节中最关键的问题,即:谁能结合刚才的学习,说一说什么是容积吗?
在揭示容积概念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以上的直观学示后,兴趣盎然,学生很容易就容积的概念表达出来了,对于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有了较深层的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言,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训练了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得深,理解得透,在浓厚的兴趣中形成了能力。本节课教师没有借助课件,而是充分利用最普通的实物――六个面很厚的盒子,采用了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真正凸显数学课堂的本味,学生收益较大。
二、巧用实物教具直观操作突破重难点
利用教具,实物进行直观操作,通过具体,形象的展示,对知识的本源进行深入浅出地剖析,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爱学,乐学,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有关立体图形的一些知识,更应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具体实物的感知,加深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形成解题的技巧,技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牢固地掌握。
我曾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对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感受颇深。当我在教学正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这个知识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小棒和一些橡皮泥小球)搭个正方体,学生纷纷动手搭出了“漂亮”的正方体,可有的小组搭出的正方体不像样,还有的小组就连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也搭不成,这是为什么呢?教师抓住这一机会,向学生提出了 问题。让全班同学共同分析不能搭成正方体的原因。于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悟到了人类对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过程;在游戏中学到了这一数学知识: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相等。
充分利用学具,进行直观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教师没有必要通过单纯的讲授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此情此景,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的学具、实物的操作与现代化的课件相比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本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务求本效的课堂追求。
三、巧借实物教具直观操作知识拓展延升
在学生的积极探索中,不仅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得以应用,更主要的是摆脱了长期依赖教师传授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复习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在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小学数学中如何人类的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能进行积极地探索,思考,我曾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复习这节课时,对其中一个环节设计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让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的卡纸(长8厘米,宽5厘米),师生共同简要的回顾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张长方形的纸,剪一个下底是8厘米,高5厘米的梯形,并求出你所得到的梯形的面积,再逐步地要求学生在下底和高不变的情况下,将上底逐步变短,通过学生的剪,最终,梯形的上底为0,即成为一个三角形,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与从前不一样的体验,一次从“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形变换过程。认识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基础,只有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才能把其他平面图形转化成己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沟通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完美统一,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认识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去掉花絮,去掉繁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归本真,变得真正简单而有价值吧。我想,这也许就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吕 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简约”课堂之我见[J].小学教学研究,2014(11).[2] 方琴珊.回归课堂本真,凸显数学本质[J].广西教育,2014(12).
第五篇:诗意课堂 润泽心田
诗意课堂 润泽心田
[摘要]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更是诗意。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诗意”地生活,用诗意润泽学生的心田,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主题词] 语文教学;诗意;学生;创造
语文的突出特点是诗意,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更是诗意。何为语文的诗意?就是指在语文学习中营造出的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语文教学要抓住“诗意”核心,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诗意”地生活,在学生幼小的心田播下“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一、以“尊重”为前提,呵护学生萌动的情感 一是尊重学生的独特反应。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种“反应”其实就是学生内心“诗意”的萌动。
夏丐尊先生曾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仅仅只解作红色,‘昼’不仅仅只解作的白天吧。‘田园’不仅仅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仅仅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感。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语文教育的熏陶感染与学生独特、多元的反应有机结合起来。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而学生反应的独特性、多元性则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运动和成长的本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阅历与心路历程,面对同一文本,自然会产生各自不同的阅读期待视野,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这些感悟和体验,就是藏在学生内心的诗意,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它。
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倡导阅读的个性化,也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坚持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阅读观。
在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有个最深刻的体验就是,我们的课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我们一定不要自以为高明,不要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把教参的解读硬塞给学生,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用他们独特的视角来体验。如《社戏》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在讲课中,我们一直是从写作学的角度来分析的:用动词“踊跃”修饰“山”,赋予静物以动态,这种手法就叫做以动写静。但最近我在讲《社戏》这一课时,有个学生在交流阅读感受是这样理解的“‘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给人以阴森可怖的感觉”,讲了几次《社戏》了,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独到的见解,暂且不说这个学生分析的有没有道理,但是这是学生从他们自己特有的视野来领悟的。再如“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许只有从儿童的视角,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佳妙之处的。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过:儿童身上蕴藏着许多知识与智慧,如果我们没有从中学习到什么,那只是因为我们忘记了使自己变得谦虚一些,没有注意到小小生灵出现的奇迹,忽略了向儿童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是应该向学生学习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萌动的诗意。
二、以“课堂”为阵地,营造“诗意”的情境
充满诗情的语文教育有着丰富的价值旨趣和精微的义理,它能更直接、更深邃的蕴涵语文教育的真义,更能使学生的情感趋于丰富、细腻、深沉、纯朴、明朗、美丽,同时知觉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乐于创造。课堂永远是我们传播诗情画意的主阵地。教材递给我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们不能把她们生硬地摔在孩子们的面前,我们必须用诗的语言去催发这一朵一朵欲放的花苞,让她们诗意地盛开在孩子们的心里。
一是诗意地引入。采用激情导入、音乐感染、绘画释情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的共鸣,为构建诗意的课堂提供良好的契入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寻找诗境,精彩的语言导引是构建诗意课堂,寻找诗境的手段,诗意的课堂,教师的点拨是学生灵感产生的源泉,巧妙的教学机智孕育着深层次的教育智慧。学生学习的欲望不断被唤起,新知识增长点不断生成,潜能被释放,个性被张扬,他们都主动地探究创造的真谛,一次又一次地体味运用智慧的乐趣。
二是诗意地品读。品读文本时,应巧设情景,让语文课充满诗意,就要让学生们在诗意的环境中学习,于此唤起学生对美的感悟和渴望,激发
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教师引领着学生进入审美的门户,去挖掘所有课程美的本质内核;点燃每一个学生热情参与的火把,让学生感受知识旷日持久的力量。学生不只是接受教育,更是在认识、感悟、选择、行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最高境界,让自信、毅力、诚信、乐观等优良品质在这样的课堂生活中酿造并成熟。
三、以训练为补充,激发学生的情思
诗意需要感受。诗意地生活着,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灵性的耳朵和一颗诗意盎然的心灵。所以,我总是引领孩子们深入感受:感受大自然的日出和日落;欣喜早春萌发的嫩芽和嫩草;留心身边花儿的盛开和凋零;关注秋风的拂面和游走;捕捉痛苦的叹息和快乐的欢笑„„下雨的时候,我带着他们倚在栏杆前听雨打芭蕉;飘雪的时节,我和他们一起踏雪寻梅;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在校园里遍寻春天的踪迹;大雾弥漫的早晨,我们在操场上领略着浓浓的雾气带来的如梦如幻„„为了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我教学生调动一切感觉器官去诗意地欣赏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一俯首一回眸,一顾盼一蹙眉„„
教学本应是充满诗意的。可是我们却常常感到教学的乏味、简单。今天重复着昨天,明天重复着今天,日子就在这枯燥的重复中悄悄地溜走了。然而,教学原本是多姿多彩的,对教学的厌倦不是教学本身的无味,而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去诗意地教学。所以,只有运用教学技巧,诗意地教学,才能体会到教学的乐趣,让我们的教学诗意盎然。当语文充满了诗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油然产生,他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就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由此可见,教学中充满诗意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肯定的说,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没有对学生的诗意的培养,也就不可能做到“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效果”。
教学本应是如诗如画的。但是很多人却在埋怨自己的教学的沉重艰涩。其实,这也不是教学本身的错误,而是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了热情,忘记了从可爱的孩子们中注视神奇与美丽的眼睛,错过了教学中美丽的东西。永远保持一颗热爱教学的心吧!永远保持一颗诗情澎湃的心吧!只有你教学充满了热情,才能从教学中得到回报,才能从从教学中体会到很多温暖和乐趣。杜威“教育即生活”的著名论断,让我们想到“构建有诗意的课堂即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课堂即生活,生活是课堂。师生在诗意的课堂中不断创新、进步,在课堂生活中学会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课堂,让每一个课堂都充满生活的诗意和诗意的生活。语文课堂因诗意而
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
四、以生活为背景,培养学生的情怀 生活需要诗意。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的安居。”是的,我们以万物灵长的骄傲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
营造语文教学的诗意是一件美丽的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是一种对人间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在生活中到处都能感受到意趣和美的存在的生活。一个人在中学时代读了哪些书、又是怎么读的,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他的心灵空间和人文视野,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他的文化胸襟和审美情趣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文化人,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带上一层文化的色彩和诗性的光辉。
诗意传递快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应该是诗意永远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因能够领略这美丽的诗意并传播它而倍感快乐。为此,我们只能永不停息地阅读,因为惟有读书能让我们的心灵充满诗意,充满灵性。因为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让我们的课堂远离诗意,远离情感,远离审美,所以,把诗意的语文还给孩子们吧!
余生也晚,不能让自己深爱着诗歌的心灵在盛唐歌吟、宋词流转的时空里栖息,但我能尽情吮吸她们留给我的芳香余韵,并愿意以一颗纯洁的诗心、一片无邪的诗情,染我的语文教学以点滴诗意,还我的学生以一片充满诗意的天空。
但是,曾几何时,我们——一群古老的文明与古老的语言的薪火传承者,竟然失落了语文的诗意——生命的诗意。为了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课堂,我们——传教者与接受者的心灵不得不被一些毫无诗意的东西充斥着。
心理学家认为最直接持久的学习兴趣的获得在于学习目的的单纯化——抛开功利的想法,单纯地从学习本身而言,不断的充实自己是无比快乐的事。也就是尽量做到“学习成为人的一种本能需要,一种出于内心的喜好、渴望、向往而从事的活动”!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诗意的生活。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将自己发自内心的对文学的爱好传染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把考高分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而事实上,一个真正热爱文学的学生又怎么会学不好语文呢?学生为什么怕学习古文,因为他们认为这些东西已经没用
了,这就是一种功利的想法。如果教师能将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自豪感及古文的独特魅力传达给学生,那时想要他不学古文都很难啊!《诗经》直率、大胆的情感,《离骚》忧国忧民的情怀,春秋的谋臣策士,战国的游侠门客,司马迁的发愤著述,李白的浪漫气质,杜甫的博大胸怀,苏轼的“大江东去”,柳永的“今宵酒醒”,李煜的“一江春水”,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无不闪烁着迷人的光彩,如果我们能将这一切贯注入学生的脑海,学生会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呢?
我们应教会学生诗意的生活,用诗意润泽学生的心田。我相信即使学生在学校里未曾认真学习,但有朝一日“诗意”这颗创造的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并影响到他们的一生,我想这就足够了。
参考文献: 《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苏]巴班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教学论与生活》
[苏]赞科夫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大教学论》
[捷]夸美纽斯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 《给教师的建议》
[苏]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
[中]周小山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