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诗中月

时间:2019-05-14 14:0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素材诗中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素材诗中月》。

第一篇:作文素材诗中月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作文素材:诗中月

作文素材: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第二篇:诗中之月

古人眼里与诗中的月亮

——中秋之夜读《中华诗词名句》中关于“月亮”

新中国60华诞过后一天,便是中秋佳节。今年的中秋节,由于天气晴朗,看着晴空中的月亮,心情份外的舒畅。也就学习古人,细细地端详月亮。

月亮刚刚升起,黄澄的,挂在山上,象一个明亮、生动、注视着人间的精灵。再端详,她就象一位乡下的姑娘,梳妆之后,走出闺门,脸带着含羞而又热情的神色,顾盼着天下。是的,月亮窥视着她的众生,而地上的人们也在仰视着月亮。但是,人们对月亮的看法不尽一致。

自古以来的文人,创造了许许多多描绘月亮的语汇,如:月色朦胧、月似银盘、白月如霜、月色溶溶、一弯新月、中秋月圆、月朗星疏、月明星稀、明月如镜、月象天窗„„。就是在现代,人们对月亮的颜色看法也有异,有人说红月亮,有人唱白月亮,有人吟兰月亮„„。

中秋节之夜,看过月色,尝过月饼,阖家欢聚之余,读一读《中华诗词名句》,听一听古人对月亮的感叹,由此发现,古人对月亮的也象月亮的运行规律一样,经历了由缺到圆,由圆到缺的一个过程。从《中华诗词名句》上看到,春秋时期的诗人,没有留下对月亮的描绘,也许那时的人们对月亮怀着神秘的感觉,不便随意吟唱。从魏晋开始,有诗人写到月亮了。如:曹操的《短歌行》中写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论招揽人才的事。“月明星稀”只是用对月的自然描写来表述人才的环境。曹丕在《燕歌行二首》中有“明月皎皎照我床”之句,也是对月的自然描写来表述夜的清寂柔美之韵味。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句。说是一大早去田里除草,直至晚上月亮起来,才肩负锄头归家。这仍然是对月亮的自然描写。南北朝的诗人,对月亮仍然还是那样自然描写。谢灵运《岁暮》中有“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说的是北方的月夜雪地的苍凉。

历史进入唐代,古人对月亮的诗兴,似乎比前代人高涨了许多。唐·王昌龄的《出塞》中写到了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是用月来表述时间、空间和人的情景的关系。唐·王建《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真正的中秋吟月思亲诗。在此之前少见。唐·李白用自己的诗,开创了一个人类对月亮探索的新时代。他把人生、酒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把月亮的运行与时间、空间与人生联系起来了。在《将进酒》中有“人生得意需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句。接着,他开始探索月亮是什么?

他在《月朗月行》中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尽管是表达他幼时的天真无邪,而反映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深究。接着他在《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天上的月亮从什么时候才有的?这个问题,问了几百年,后人也难以回答。李白对月亮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描写有关月亮的诗也越来越多,而且意境越来越深刻。有《关山月》中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子夜吴歌·秋歌》中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再往后,李白对月亮的探究更是豪情万丈。他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我想要上天去尽情欣赏月亮。览与揽可同义,即:看或拥抱。他的《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对月亮更是奇想突发,其中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既叹独自寂寞,又感怡然自得。

唐·杜甫,也是对月亮情有独衷。苦恼时,对月空叹;寂寞时,以月壮志;想家时,对月思乡。他在《宿府》一诗中有“中天月色好谁看。”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叹。在《后出塞》中有“中天悬明月”,有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心中呈现出充实和美好之感。在《月夜》中,他叹“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是月亮勾起他思念妻儿之情。

在《中华诗词名句》中看到韩愈是另一个写中秋节月亮的诗人,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的诗中,有“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这是触景生情,面对皓月,诉叹心中的抑郁。诗人们与大自然的交往中,逐渐领悟了人生哲理。人与月亮都是自然界中的一类,而人高于月亮。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从而看到了生命是严肃而可敬的。唐·赵嘏在《江楼感旧》中的“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与张若虚的意思相似。唐·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和他在《望月怀远》中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一样,有望月思念亲朋好友的感伤。唐朝诗人从月亮那里借来多少情感啊!象孟浩然、李商隐等等都有咏月思情的诗。

时间流逝,进入宋朝。宋·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咏月思情的情感推向了新高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由人到月,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古世上无十全十美的事。他告诉人们用坦荡、豁达、愉悦的心情对待世事。在此词中,苏轼也象李白一样,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问不仅直率,而有深虑着人生的痛惜和悲伤。这与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是相似的。至此,古诗人从李白一问起,到苏轼一问止,人类社会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整整400年,构成了中华诗词中咏月的高潮期。往后,咏月的人和诗就极少了。

对于现代的人来说,月是什么?月从何时来?基本认识不成问题。随着人类登月活动的展开,人类对月亮的起源、实质和行运规律会有更多的认识,今人对

月亮不会再象古人那样浮想连翩了。据说,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一对青年小夫妻。妻子是刚从敌占区到延安的知识分子。一天晚上,从外面回来,看到天上的满月,很是激动,风风火火地拉着丈夫走出窑洞,丈夫以为发现了什么敌情,背上枪就跟着出来。妻子说:“你看,今夜月色多美啊!”丈夫向天上看了看,便说:“月亮象大饼,有什好看呢?”就回窑洞去了。妻子挺扫兴,在桌子留下半阕诗:“嫁得郎君不解情,竟将明月比大饼。”丈夫一看笑了,在妻子的半阕诗下写到:“寒来花月不能衣,饥时一饼值千金。”这说明人们对于月亮的情趣不同,看法也不同。而如今,我们幸逢盛世,不愁衣食,有心境有条件欣赏大自然之美。人们越来越懂得,我们自己也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最有灵性的,最有创造力的一部分,应当对大自然的其他部分有更深的理解。

(2009年中秋明月夜)

第三篇: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李白诗中的“月”意象

丁晓明

内容摘要:中国文学史上,众多诗人留下了无数咏月名篇,李白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常以明月入诗,给明月注入了丰富的内蕴。他的诗中的明月意象主要体现为:

一、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作者张扬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

二、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和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认和批判,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批判。

三、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诗人人道主义思想感情。总之,李白在盛唐的朗月里沉醉放歌,李白的诗篇也将与明月永生!

关键词:李白 明月 意象 性格

追求 人生理想 品质 黑暗 光明 批判

当一个人将自己的才气、激情以及生命全部融入某一对象时,这一对象必将成为这个人的“独物”,进而成为人所共仰的“神物”。正如向日葵属于梵高,虾属于齐白石,交响乐属于贝多芬,月亮应属于李白。

李白的一生与月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不解之缘,或者说他对月亮有着一种特别的,如同图腾般的崇拜情结,诗人的一生也仿佛和月亮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互相视对方为知音与挚友,将对方作为情感诉说的对象,诗人将人生的喜怒哀乐诸般心绪都诉之于月,常使得人与月共喜,月和人同忧。月亮成了反映和负载诗人无限情思的“心灵多棱镜”与“心灵多媒体”。

一、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作者张扬个性、伸张主体意志的精神。

李白咏月,不像别的诗人仅仅留下若干名篇名句,他还用优美的篇句构织成一个特殊是世界,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千姿百态,能从中看见诗人自己的活动。

李白最喜爱的月下活动室泛舟,用他自己的说法,叫做泛月:“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送魏万还王屋》),李白泛月诗的画面均极美,闲情逸致中流露出不合流俗的高雅情怀。泛月时他还经常想起王徽之乘兴访载的轶事,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致:“日落山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东鲁门泛舟》其中)。

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极其传神的描绘了“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四句诗写出了酒与诗的密切关系。人民群众都很喜欢李白,称他为“诗仙”、“酒仙”。因此李白写得最多的是月下饮酒——即所谓醉月,此类名篇不胜枚举,一般说来,李白饮酒诗突出一个“豪”字,咏月诗突出一个“逸”字,一旦二者结合,便表现出一种既豪放又飘逸的性格——可用“清狂”二字概括;除《月下独酌》四首名篇,如《襄阳歌》、《谢眺楼饯别》等均属此类。这种清狂的性格一方面说明诗人的骄傲和对污浊现实的轻蔑,同时又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李白还有些其他步月而归的诗,心情平和,于闲适中同样流露出极深的孤独感:“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终南山》)“对酒不觉眠,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自遣》)。

以上所说泛月、醉月、步月,意境极其优美,要之还在写实,另一类作品则是完全寄兴于想象,表现他狂放的性格,开阔的胸怀,渴望自由的思想,如:“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秋浦歌》其十二);“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谢朓楼饯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明月可乘,可揽,可寄,都是李白的发明,大胆的想象传达出童稚般天真的性格,但最有趣的发明还是赊月:“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晔及贾至洞庭游》其二);“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贯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渊明。”(《送韩侍御之广德》)。

李白诗中以无赊酒,却有赊月。酒是要用钱买的,没钱的时候就用五花马、紫绮裘、龙泉剑去交换,同自然造化打交道容易得多,“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即使要钱,也可以赊。这种妙趣横生的想象,表现出诗人以天地为衾枕的襟怀。李白还有一首问月诗,其艺术成就就与后世苏轼问月词堪称合璧,而其思想深度又远过苏词:“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也有这样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中表现的虽是游子思归的传统主题,但将相思离愁置于春江花月夜浩瀚悠远,静谧瑰丽的境界中,以如梦如幻般澄澈优美的境界略带凄凉伤感而绝不消沉颓废的音调,对青春年华和生命宇宙的理性思考,这两首诗应该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造化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乃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李白问月诗表述的正是这种人人都能理解的矛盾并由此产生的苦恼;表述的巧妙生动,又极为质朴,从而使我们对诗人倍感亲切,我们读书时想起李白,正如李白写诗时想起在他之前的古人一样,会产生一种莫可名状的感伤,同时也能得到难以言喻的慰藉,既然古人、今人以至未来的人都要面对同样的矛盾和苦恼,这共同的矛盾和苦恼也就使世世代代的人彼此沟通,产生某种感情上的共鸣,沟通的媒介便是大家都能见到并会由它引起遐想的月亮,诗的奥妙往往就在人人都可以理解的感受用独特的方式说出来。

二、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和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认和批判,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批判。

诗仙李白的内心深处常有无法排遣的孤独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诗人的理想,诗人的性格与环境的冲突造成政治上的遭弃感和无归依感,自命不凡的特异感和优越感,从精神上使自身处于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境地,产生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旷世无知音的寂寞与孤独感;个性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的觉醒形成的天地过客的孤旅之悲。这一切在他的诗作中都可以找到影子,但是李白也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他通过月亮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对现实的布满。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成一片涟。”(《玉壶吟》),三杯浊酒,以压不住心中的悲慨,于是,拔剑而起,先是对着秋月挥剑而舞,忽又高声咏吟,最后眼泪夺眶而出涕泗涟涟,“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曾称人意。”《江夏赠韦南陵冰》,李白喝的是苦闷之酒,孤独一人,自然没有那份闲适之情了,所以醉酒也不能遣闷,还是去遨游山水吧,但又觉得山山水水都像江夏附近著名刹头陀寺一样,充斥那苦行的僧人气,毫无乐趣,不称人意,那么,哪里是出路,何处可解闷呢?李白那颗受伤的心,此时此刻应该是用明月来表明吧,李白的孤寂、抑郁、惆怅的心情写下了《金陵城西楼月下岭》,诗中的“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映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有奇特的想象,而“月下沉吟久不寻,古来相接眼中稀”,描写了作者伫立月下,沉思默想,久久不归,是诗人在慨叹人世浑浊知音难遇。“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其中之一),由于当权者不能识才用材,由于自己的政治思想和耿介言行不被人理解,只是使人觉得孤立无援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所以,从表面上说,诗人是在写酒兴醉态,而其内里却饱含着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愤懑。

李白主要是个活动在上层社会的政治抒情诗人,其主要作品是以怀才不遇为基本主题的政治抒情诗,这些作品,在抗议统治者压制和埋没人才的同时,还通过对宫廷腐败、政治黑暗以及穷兵黩武的开边政策等等的揭露和攻击,预示并真实地反映了唐帝国盛极而衰的历史过程。我们看见的李白是高傲的李白,由于感到没有出路而忧愤不已的李白、放浪不羁并对许多公认的神圣观念表示轻蔑的李白,也是“人皆欲杀”的“狂人”李白——这就是上层社会的李白,其言语行动均表现出鲜明的叛逆性格。

三、李白诗中的月意象体现了诗人人道主义思想感情。

李白的咏月诗歌的完美还体现在他把月之物象直接引入到生活,他感觉到尘世的艰辛,便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吟道:“独酒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独酒篇》);他们称赞自己的外甥,便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吟道:“贤甥即明月,声价动天门。”(《赠别以甥高五》)......最能反映李白以月注入生活的完美性的是他的《秋浦歌》第十四首:“炉火照高天,红星乱紫烟,好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是一首描写劳动人们冶炼的诗歌,诗歌作品中的月是不可少,他是劳动人们冶炼劳动是的大背景,月光下的炉火才能呈现紫烟,大背景下的宁静,才更显得出局部的热闹和美丽,才能把这冶炼场的描写更集中、更忘情。这种月光下的冶炼的劳动情景和感受,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的,热闹的劳动场面出现在静谧的月光世界,相辅相成,相映成趣,可谓画中之神品。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秋浦歌》);“痛饮龙邻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送殷淑》其三),白猿饮水、白鹭受惊起飞,都是从现实里捕捉到的真实动态,有趣的是,这些动态并未破坏,反而增强了月光世界的静谧和神奇,甚至是人的活动也很难打破上述的意境,李白的月光世界里人物形象为数不多,均出自下层社会,如:“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越女词》其四),“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越女词》其五),前写月下等待幽会的男女,后写月夜从远处看见的一群湖上少女,均具有活泼的生活气息,却又使人感到真中有幻、动中有静。后首反以月比水,其实写的也是月夜,只有在月光下才能产生那样的透明感,在这种神奇的世界有时还会传出劳动者的歌声“绿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莲女,一道夜歌归。”

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是一个远离喧嚣尘世的未受污染的世界,它无论怎样变化,永远是那样幽冷而静谧,使人产生达到透明盒空灵程度的纯洁感,这个世界的自然存在既是真实的,而它在李白诗中出现又具有特殊的意义,李白像别的不满现实的诗人一样也需要有个世外桃源,但他的世外桃源不在仙山,也不在田园,而在与污浊现实截然分开的月光世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襄阳歌》),这个世界无处不在。

综上,李白笔下的月是有情有意的,是与诗仙一生休戚相关的,他的月亮陪伴着诗人度过了激情悲壮的一生,那些多情多彩的月亮成就了诗人的伟大吗,诚如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传颂李白的诗句就是因为他的胸襟开阔,思想深邃,境界深远,他的那些诗作就像一直悬挂在苍穹中的明月一般,将成为永恒的光芒照耀着万千后生,激励着我们不停地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

参考文献:《论李白的政治抒情诗》,载《文字遗产》1981年1期等。

第四篇:李白诗中的山月意象

浅谈李白诗中“山月”意象

摘要:李白诗中很喜欢描写月亮,尤其是对山月情有独钟。在李白一生的游历中,作者最留恋的还是故乡山景中的那一轮明月。在诗人远离故乡颠沛流离之时,伴随诗人的还是那一轮山月,山月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山月代表着蜀人精神,山月能疏解诗人内心的郁结。

关键词:山月特点情感

当代诗人余光中说李白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袖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在李白众多的写月诗中,写的最多还是山月。李白对人杰地灵的故乡感情深厚,他一生都在流浪,但对故乡的思念热情不减。峨眉山月照耀着沧海,照耀着秦川,照耀着黄鹤楼,照耀着长安陌,照耀着吴越――总之,峨眉山月伴随着诗人的一生。

一、李白笔下山月的描写特点

1、或随或伴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下终南山》)

有了山月的陪伴,作者再也不觉得孤独。也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似乎月亮也可以净化诗人的灵魂。

2、或圆或缺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在空中半挂着的半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月亮的倒影,清幽而静谧,韵味醇厚。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3、或近或远 中夜卧山月,拂衣逃人群。《赠僧崖公》

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赠秋浦柳少府》

夜晚引来山月,伴着月亮的清晖纵酒醉酣。山月离人很近,似乎伸手即可触及到。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边畅饮边欣赏月色下的庐山美景。站在月下观月景,近。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个“望”字道出山月离诗人很遥远。

二、李白山月意象的情感寄托

1、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

此诗中的月乃是秋月,此时的月并非圆月而是“半轮”。诗人即将远行,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诗中,即使这半轮月对作者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近

赏的了。诗人的情绪因惜别而神伤。在看这夜色中,高峻的峨眉山顶衔着天际的明月,月光又投射到水中,随江而流,一展千里。诗人以别开生面的写法,从峨眉山月入手,用清新的笔墨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山水。那空中半挂着的半

轮秋月,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衬托出一叶扁舟去国时思念

故人的情怀,神采飞动,韵味醇厚。

诗人似乎要将这峨眉山月所象征的蜀人气骨深刻的留存在记忆中带往异

乡。惜别神伤中又蕴含着一种悲壮。

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

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2、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梁园吟》)

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凉做了很好的烘托。

李白在写这首诗时仍然羡慕富贵,不甘于想伯夷、叔齐那样的寂寞消极。

但目前没有到手的希望,他就拼命的喝酒、赌博。在诗人求仕不成后,明显的便流露出了失意之情,诗中出现明暗色调交替糅合。诗人狂妄中的痛苦跃然

纸上。

3、蕴含着作者磊落峻洁的人格、旷达胸怀寂寞的内心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峨眉上月还照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诗人对于峨眉山月拥有很深的感情。不仅仅是因为是故乡,在李白的心中

这山月还是诗人人格的一种象征。诗中峨眉山月的清光是如此广大,似乎凌驾并俯瞰着这帝都。这光明的广大的傲兀的山月为什么独独照耀着这送别的两人呢?李白是想以此诗委婉的劝诫应诏帝庭的蜀僧:做人做事要像有一种如山之清峻月之清明的磊落峻洁的人格。

此时的诗人虽然蒙冤,但这颗清明的赤字之心仍然高远,诗人满身的傲骨任谁也折不断。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山月好像随着行人而归。此时的李白沉醉于美景之中,暂时忘却了世俗的纷扰。诗中尽显诗人天真之风貌,洒脱不羁。李白步月而归,心情平和,于闲适中同样流露出极深的孤独感。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此诗是李白九月九日在庐山登高饮酒时所作。写庐山登高时的所见所闻,诗人与饮酒雅兴中流露出寂寞之感。

4、体现作者关心国事和人民命运的激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

李白站在征人的角度,看到的月亮不是落下去的而是升起来的。征人东望,两地相思。李白这样写不仅情思遥深,而且开宕苍莽:天山渺绵,云海苍茫,在这天之边、云之头,明月升起,将清辉播撒——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这里月光撒播得如此开阔,带有如此苍茫的感觉。

参考文献:

1、《李白诗文选》 李白著 阮唐明 阮文娜选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1.102、、《李白诗选评》 赵昌平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23、《李白传》李长之著 东方出版社 2010、114、《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范雅编著 武汉出版社 2011、125、《李白、杜甫、白居易名诗经典大全集》(唐)李白、(唐)杜甫、(唐)白

居易著 杨云芳编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第五篇:爱在诗中作文

爱在诗中作文

爱在诗中作文

省实验中学 八年级 陈乙锐

第一篇 第三稿

爱,什么是爱?是身边的人对自己的亲爱?是能够感动中国的大爱?还是人与人之间细腻的小爱?其实,爱不仅仅存在于这些之中,古人为我们留下的作品,也能发现满满的爱。它虽然没有那么明显,但细细品味这些佳作,便能发现其中浓浓的爱意。

壹《归田园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春夏之交,我在南山下种豆,虽草浓豆稀,但我却并不慌忙。'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每天起早贪黑,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打理这片农田,陪伴我的只有朝霞和一轮明月。'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每天回来都稍显狼狈,但又何妨呢?寥寥几字,体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无比向往,体现出他对田园生活无比的爱。

贰《夜雨寄北》

我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妻子写给我的信,蜡烛上的火焰在欢快地摇曳着,似乎马上要吞噬它。'君问归期未有期'你在北方焦急的等待,让我也有些不知所措。巴蜀地区'夜雨涨秋池'我抬头看向远方,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见面了?我不知何时能与你在何地相聚,能与你一同在西窗前剪烛夜谈,一起讨论此时此刻的雨景。这首诗散发出的,是对爱人的爱,这种爱是一份思念,是一份煎熬。

叁《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我躺在病床上,感慨这一生,自己闭上眼睛,一切都将抹去,自己一生跌宕起伏,什么都经历过了,唯独广大中原还未统一。身前,是泪眼盈盈的儿子,身后,是南下的金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自己一生报国无门,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它不仅表达的对国家的牵挂、对国家的担忧,更表达的是对国家的爱。

诗,是古人最好的宣泄情感的工具,也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生活,国家无比的爱。它化成了对生活的向往,对家人的叮嘱,对祖国的抱负。永远地驻进了人们的心中……

写后小记:第二部分略显仓促,下次写应将结构梳理得更完整。

下载作文素材诗中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素材诗中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论文[定稿]

    论李白诗中月的意象 摘要 号称“诗仙”的李白一生创作诗歌近千首,唯独对月情有独钟。其诗中月的意象丰富多彩,意蕴深厚,喻美人,思故乡,表理想,示品质,表现突出,手法奇特,既有对前朝月......

    文明礼貌月(板报素材)

    文明礼貌月(板报素材)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1、卫生:清洁卫......

    诗中水

    给父亲的情书 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 ——题记 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诗中赏画

    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

    诗中树

    二、小学语文古诗 诗中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

    诗中雄心壮志

    诗中雄心壮志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诗中花

    诗中花 1、绮窗前,寒梅着花末。 ——王维《杂诗》 2、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3、渔舟逐水爱山村,两岸桃花夹古津。 ——王维《桃源行》4、待到......

    2018年7-8月高三作文实时素材

    做人如写字,先方后圆 梁衡 我常恨自己字写得不好,许多要用字的场合常叫人尴尬。后来我找到了根子上的原因,自己小时用的第一本字帖,是赵孟頫的《寿春堂记》,字圆润、漂亮,弧线多,折......